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时间:2019-05-14 13:43: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第一篇: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我县自2003年开始确定把肉牛、蚕桑、中药材、烤烟作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四大重点产业培育发展以来。时间已过去四年,四大产业的发展状况如何?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总体印象是:宣传轰轰烈烈,发展不尽人意,前景堪忧。

一、四大产业目标和现实发展情况比较

肉牛养殖业以建设湖南省牧业基地县为目标,到2007年建设13个年出栏肉牛5000头以上的基地乡和5个年出栏肉牛1000头以上的养牛小区,全县出栏肉牛8万头,其中杂交肉牛4万头,年存栏能繁母牛6万头。

蚕桑发展以湖南省优质蚕桑生产基地县为目标,抓好4个基地乡镇及20个专业村建设,年均扩园1万亩,到2007年力争发展蚕桑5万亩,年产优质鲜茧10万担。

中药材以建设全国右旋龙脑樟开发基地为目标,2003年在波洲开发右旋龙脑樟3000亩,到2007年全县面积达2万亩,黄姜种植面积到2006年达2万亩。

烤烟以围绕优质烤烟基地县为目标,抓好5个基地乡镇和20个村建设,2003年实现栽培面积1.25万亩,生产烟叶2.5万担,到2007年力争烤烟常年栽培面积恢复到2.5万亩,年产优质烟叶5万担。

现实发展情况是:肉牛产业发展难尽人意。到2006年全县年出栏肉牛6.45万头,与目标相距1.55万头,其中杂交牛3.52万头,与目标相距4800余头,年存栏能繁母牛3.52万头,与目标相距4.62万头。新寨乡是我县建设得较好的基地乡镇,2006年全乡存栏肉牛2800头,其中能繁母牛1100头,出栏1300头,与5000头出栏的目标还差3700头。该乡的龙寨村是全市闻名的黄牛品改村,也是县里养牛小区示范点,全村2006年存栏黄牛504头,出栏140头,与1000头出栏的目标相距860头。养牛的典型示范尚且如此,其它面上就可想而知了。

蚕桑产业发展令人担忧。全县桑园理论面积1.1万亩,实际利用面积不到3000亩,基地乡镇除了中寨镇较稳定外,其它乡镇只有零星的户继续养蚕。最早发展蚕桑的晏家乡桑园由1600亩缩减到65亩,只有河坝、斗溪2个村14户养蚕。大湾罗乡养蚕户由200户减至2户,面积由1600亩减到20亩,蚕桑发展岌岌可危。

中药材产业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波洲镇右旋龙脑樟面积800余亩,与目标要求差2200亩,全县面积1000亩左右,与目标要求相差1900亩。巨能集团建成投产后要求6000亩以上方能满足其基本生产原材料供应,目前的面积远远达不到企业要求。种植因市场变化已经停止。玉竹、金银花、青蒿、白术等其它品种的中药材到目前为止只有3000余亩。

烤烟发展徘徊不前。种植面积从2003年到2005年几年时间都在2000亩左右徘徊,今年是恢复性最好的一年,全县也只有4067亩,生产烟叶9700余担,与目标要求差距很大。

二、四大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

为什么现实与产业目标的差距如此巨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四大产业的发展存在着诸多困难,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产业目标与现实基础条件不相符,面临目标实现难的困境。

一是产业目标与土地资源不相符。根据目标要求,全县进行四大产业建设需要耕地总量约13.5万亩(种草养牛2万亩,桑园5万亩,中药材4万亩,烤烟2.5万亩),而我县水田面积14.9万亩,旱土面积6.9万亩,其中旱地已退耕还林5.3万亩,实际可利用耕地总量只有17.5万亩,用于产业化建设后只剩下4万亩耕地维持传统的粮猪型经济,显然不切合实际。二是产业目标与劳动力资源不相符。全县外出务工人员占全县农村人口比例达25%,约5万人,占农村青壮年劳动力90%以上。目前留守在乡的“613860部队”(儿童、妇女、老人),既要承担抚育留守儿童重任,又要完成责任地的耕种,维持粗放的粮猪型经济的劳力已出现短缺,据测算,发展四大产业需常年劳动力23860个,季节性劳动力的需求更大,四大产业的目标忽视了劳动力的制约。三是产业目标与资金条件不相符。要完成产业目标,据测算需投放建设资金21150万元,全县5万户农户,户均年需4230元,在人均纯收入只有1400元的贫困山区,显然力不从心。我县银信部门虽然有足够资金,但市场化后,对高风险产业的投入心存顾虑,完全靠银行信贷不切实际;而县财政又是吃饭财政,根本没有多余资金投入产业发展。资金成为产业化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

综上所述,我们确定的产业目标缺乏系统的科学论证和研究,必然陷入目标脱离实际难实现的困境。

第二、政企职责发生错位,工作陷入两难困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产业化生产,我们虽然一再主张走“市场+政府+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市场诱导、政府引导、企业牵动、农户跟进。但在实际操作中,政府为实现政绩目标而急于求成,从而在自觉和不自觉中发生了角色错位,改变了原有模式,变成了“市场+公司+政府+农户”的发展模式,政府按照对企业的判断来预测市场,用行政手段给基层下指标,定任务,强力推进产业化发展,结果好心办不成好事。一旦市场有变,企业考虑是保护自己,躲避风险,结果农民受损,政府夹在企业与农民之间也陷入了尴尬境地。比如中药材黄姜生产项目,怀化盾业公司到我县推广种植,政府成立黄姜办帮助企业大力宣传,农民大面积种植,2003年发动种植1300亩,并签订了种植回收合同,2004年因市场价格下跌,企业抽身脱逃,收购合同无法兑现而使黄姜烂在地里。为此农民不但所付出的劳动力没有任何报酬,反而承受购种款债务700多元/亩。结果还是政府买单补偿姜农才将此事摆平。烤烟生产也不例外,在政府一系列政策刺激和行政手段的强力推动下,烤烟种植面积由去年的2268亩增加到4067亩。结果公司在收购环节标准超严,使今年绝大部分烟农出现亏损,特别是种烟大户,种得越多亏得越惨。天堂乡杜溪村杨玉情种烟31.5亩,收烟80担,毛收入33300元(包括煤炭补贴和肥料补贴),亩均收入1054元,亩均成本支出1636元,亩均亏579元,总亏损18238元。凳寨乡台洞村杨清求种烟45亩,交烟160担,总收入4.7万元,亏损26640元,亩均亏592元。在烟草公司全程技术指导下的烟叶生产,亏损全部由农民承担。蚕桑产业在政府退出后,蚕农纷纷转产,从2003年开始,桑园面积不但没有扩大,已有面积也难保住。政府陷入了直接插手搞不好,不插手也搞不好的两难境地。第三、规模与效益不成正比,规模化发展陷入困境

纵观我县历年来所树立的种植、养殖典型大户,目前仍活跃在市场经济舞台上的可谓凤毛麟角。规模养殖、种植大户很少有坚持三年的,他们失败的惨痛事例比比皆是,成了我们产业化建设的反面教材。规模越大,效益越差,垮得越快,这成了一个跳不出的怪圈。近几年所涌现的养牛大户、蚕桑大户均已改弦更张,今年的烤烟种植大户变成了亏损大户。从理论上讲规模与效益应当成正比,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由于市场风险的因素,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而种养业又十分脆弱,市场一旦风吹草动就面临危机,只要出现亏损,就难以坚持下去。规模小的风险也就小,虽然效益不高但比较稳定。而我们舆论导向总是鼓励规模,对种养大户情有独钟,偏爱有加,在宣传上极力造势,在政策上大力扶持,结果大户多半风光一阵后就销声匿迹,受冷落的小户却在市场竞争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千千万万个小户累加却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我们往往容易忽视小户形成的整体规模,而受重视的个体规模又不争气,规模化发展难免陷入困境。

三、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出路

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所确定的四大产业除肉牛初具规模以外,其它三大产业还未形成真正的产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未能实现,传统的粮猪型经济仍然唱主角,劳务经济是我县农村经济最大的经济板块,是我县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最活跃的因素。在思考我县农业产业化建设出路的问题时,必须要正视这个现实。为了在现实条件下搞活农村经济,实现富民强县目标,我们认为必须要调整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思路,改进工作方法,转变政府职

能,产业化建设才能真正走出困境。

第一、农业产业化工作重点和目标要进行战略性调整

要立足于粮食、生猪、林业三大传统产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重点:首先是要大力发展肉牛产业,在农村鼓励和引导农户喂养能繁母牛,按照农户的承受能力确定数量每户2头,确保养殖能繁母牛8万头目标;在城市大力扶持肉牛加工业发展,在柏树林建立肉牛食品加工工业园区,搬迁和完善配套牲畜交易市场。其次是要稳步发展蚕桑业。蚕桑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效益好的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适合千家万户生产,应当稳步发展。调整2万亩稻田栽桑养蚕完全可行。再次是要协调发展中药材产业。中药材应当以木本药材为主,草本药材为辅。木本以右旋龙脑樟栽培为重点,结合退耕还林政策和植树造林进行协调发展。巨能集团需要6000亩右旋龙脑樟面积才能保证生产原料需求,目前面积只有1000亩左右,大力发展右旋龙脑樟栽培势在必行。

建议烤烟产业不再列为县级产业重点。理由有四:其一,烤烟是国家限制性产业,具有很强的政策性,其生产发展仍然严格按国家计划执行,县级没有自主权;其二,烟叶属于特殊商品,国家实行专卖,企业垄断经营,农户交售烟叶没有选择权,收购价格由国家制定,收购级别由专卖公司认定,收购环节级别认定的主观性可以决定烟农的盈亏,烟农要承担不确定性的政策风险;其三,种烤烟不能富民。种烤烟劳动强度大,成本高,每亩成本约1470元,农户种烟最好的每亩只收到1600元左右。种烤烟形势好只可保工钱,形势不好就要亏本,富民的概率很小;其四,种烤烟也难强县。烟叶生产受指标控制,面积难于突破,市里给县里下达的计划在3000亩左右,以3000亩测算,收烟7000担,县里所得烟叶特产税在40万左右,县乡再按3:7进行分成,县里只有12万元,烟税对财政贡献小,如何强县?基于以上原因,县里应尽快放弃烤烟产业,撤销烟叶办,不要再给乡镇定目标管理任务,任由乡镇或烟农与公司订计划、签合同。

第二、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工作思路要进行调整

首先要做好产业的可行性论证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发展方向和目标,做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区划。其次要建立工作机构,组成工作班子。县里要成立一个产业化建设办公室,赋予其产业化建设工作的领导、协调、监督、服务的职能。第三,制订产业化发展的若干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户从事产业结构调整。第四,改变以扶持种养大户为主转为扶植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环境培植企业做大做强,以一家或多家农业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第五,鼓励和引导成立产业协会组织,将政府的部分职能转给协会。建立“企业+专业协会+农户”的生产发展模式,政府对产业发展只作宏观指导。

第三、要尽快建立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风险保障机制

政府要将扶贫发展资金、项目专项经费用于发展产业化建设的信贷贴息和自然灾害保险,鼓励具有抗风险能力的户适度规模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富民强县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成败与否,关系重大,我们必须要予以高度重视,以实际行动积极采取措施,帮助其摆脱困境,引领其走向健康、快速发展的康庄大道

第二篇: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高 刚

贵州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困境分析

一直以来,贵州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传统优势产业发展规模快速扩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覆盖面不断扩大,农业经营方式呈现出多元化态势;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已培育了一批有较高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的农产品品牌,为贵州农业产业化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尽管如此,由于受基础设施、土地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贵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仍然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如下8个方面。

1.农业产业分工“粗放雷同”导致产业化发展难以形成聚集区

从我省农业发展的实际看,9个地州市的农业产业分工基本重复,缺乏细的专业分工,什么都搞最终什么都没能形成大产业。正是由于每个产业的规模都“不大”,导致不少龙头企业面临着原料供应不足的难题。同时也因为什么都搞,导致每个产业都“不小”,但是由于没有现代化企业及时消化,以初级农产品的形式投入市场又显得“过多”,容易对市场造成冲击而降价。这种因产业建设“多而不强”而使农业产业化发展徘徊不前的情况,在贵州各地极为普遍。2.农业生产过程“独立分散”导致产业化发展基础不牢

尽管在纵向比较上我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有了快速发展,但其覆盖面仍然很有限,贵州省工商局发布的2009全省市场主体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及的成员总数为53968人,从人数规模看,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户均成员人数约为16人。成员在50人以上的仅有164户,占总数的4.88%。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在部分有农民合作社的地方,组织的带动作用也不是很明显,农业生产依然主要是独立分散的小农经营。而从土地流转集中经营的情况看,其效率也不是很高。以印江自治县2009年土地流转的情况为例,该县农村土地流转面积仅占承包面积的15%,并且大规模成片流转的比例较少。3.支农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导致产业化发展资金缺乏

支农资金的使用对贵州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在科学管理使用支农资金、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建设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地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资金使用缺乏整体规划,部门各自为政。目前,贵州省参与支农资金和农业产业项目管理的单位多达10余家,对于支农资金安排及项目实施缺乏协调和整合机制。二是资金投入分散,使用效益不高。三是政府引导不力,资金浪费严重。四是信贷支持僵化,产业发展艰难。一直以来,信贷资金是农业产业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但由于承借对象为广大农民,贷款范围广,数额小,风险大,收益低,目前部分商业银行已经不再提供这种小额贷款,转向支持单个项目投资成百上千万元的大项目,由此导致绝大部分农民难以获得有效的信贷支持,从客观上制约了农民发展农业产业的能力。4.农产品深加工“量少质低”导致产业化发展徘徊不前

贵州农产品深加工产业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粗加工多,精深加工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较弱、效益差,不能适应当今消费提出的多样化、高品位、高营养、无污染等要求。

5.农产品品牌“不强不弱”导致产业化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

由于各地都认识到农业品牌的重要性,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农业品牌,而且都有一定范围内的知名度,但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却很少。也就是说,各地的品牌都有一定的知名度,都“不弱”,因此,各地都不想放弃自己的品牌。但是,因为都“不强”,各种品牌也就缺乏与全国甚至世界竞争的能力,只能相互间在省内市场里竞争。导致我省诸多农产品品牌陷入“内部混乱竞争,外部鸦雀无声”的尴尬境地,这是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而不能取得更大发展的关键原因。

6.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匮乏”导致产业化发展处于低级粗放状态 贵州省的农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具体存在以下问题:农业领域的技术人才总体不足,尤其是基层专业队伍极为缺乏,专业结构不合理,农业专业人才更是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从农业的经营管理人才来看,高素质的、职业化的企业家和经营管理人才、懂经济和法律的复合型管理人才短缺。由于人才的短缺,使农业新技术难以推广,农业的流通、加工等缺乏经营管理人才,也就使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处于低级粗放的状态。

7.农业生产成本“高位运行”导致产业化比较收益低下

首先,贵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使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立体条件先天不足,山地农业的比重十分大,导致农业生产投资的非生产性成本过高。其次,受农资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农业的生产性成本也在不断增加。生产性成本和非生产性成本的提高,严重挫伤了各投资主体农业产业化投资的积极性。8.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导致产业化的困难增加

在贵州,农产品的流通很不顺畅。主要体现为如下几点:一是受交通条件的制约使储藏运输设施不足,手段落后,加大了农产品物流环节的经营风险。二是市场建设滞后,有“市”无场和有“场”无市现象突出。三是农户生产分散,流通中介组织偏少,流通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四是外贸出口的依存度较低,销售渠道较窄,经营主体普遍缺乏国际竞争力。五是信息和科技服务不到位,农产品流通引导不力。

推进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结合贵州实际及省委相关发展思路,针对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困境,提出8方面的对策建议。

1.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解决产业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在贵州今后的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绝不能把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目光仅仅放在扶持龙头企业上,而应把工作重心前移,注重对农业特色产业区域的规划与培育,在此基础上实现农业工业化、标准化与品牌化经营。

要在全省形成各种专业化、标准化、优质化的大型农产品产业带,尽量避免各地产业建设重复雷同、缺乏特色的局面。在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展规划,结合各地自然地理条件,产业基础,劳动力资源情况等规划出贵州的几大产业带,产业带的建设一定要在“大、专、特”上作文章。2.推动土地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社,实现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

一要在稳定承包责任制,分离所有权、承包权、使用权,放活经营权,按照依法、自愿、有偿、集中、规模、增效、管理、规范、有序的原则进行土地流转,形成政府、农民、产业化经营者三方共赢的局面。二要规范土地流转行为,妥善处理撂荒土地。农村土地流转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流转必须规范有序地进行。具体要规范土地流转原则、形式、审批程序、土地用途,流转期限及土地级差等,以使土地流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建立土地撂荒处罚、流转补偿机制,提高土地资源使用效率。三要建立健全政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土地流转中各方面的积极性。四要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土地流转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体系。

在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方面。一是在扶持重点农民合作社发展的同时,注意扶持有发展潜力的中小农民合作社。二要尽快出台扶持农民合作社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及相关的配套政策。三要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拓宽服务增收渠道,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内部实现农产品的增值,使合作经济组织和会员获得更多的利润空间。

3.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改善农业融资环境,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在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融资难题方面。一要切实重视解决农村金融“空洞化”的问题。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健全和完善农村合作金融、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借贷组织等多种形式并存、功能互补、协调运转的机制,打破和消除垄断格局,真正形成基于竞争效率的多元化农村金融组织体系。二要创新农地担保制度,解决农业中小企业贷款抵押难问题,建立农地使用权登记管理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促进农地的流转,将农地使用权这种固定的财产价值变成流动性较高的价值,优化资源配置,扩充农地贷款资金来源。三要完善农村金融的配套服务体系,如健全金融中介服务机构,为农业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担保服务;加快农村征信工作进程,为农业产业化的持续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对农村金融机构实行差别监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积极性,等等。4.多层面培育农产品深加工主体,实现农业工业化。

农产品深加工的主体主要有两类:一是龙头企业,二是农民合作社。因此,要实现农产品深加工,首先要培育和发展龙头企业,其次,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进行农产品深加工。

5.注重优势农产品品牌的打造,提升贵州农业产业化的核心竞争力。

一要整合资源,注重打造贵州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品牌。二要实施原产地与地理标志保护农业品牌,着力挖掘传统的地方特色农产品资源,迅速培育和壮大地方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与产品,真正实现农产品资源性知识产权的保护,全面提升我省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政府应当尽快将农产品的原产地或地理标志保护工作提到议事日程,尽快出台相应的保护办法和措施,明确主管部门和行为主体。

6.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完善产业化服务体系,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技术服务与经营管理不足的问题

在健全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农技服务与推广的人才队伍方面。一要深化农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强县区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村组技术服务网络。二要解决农技人才的后顾之忧,保证他们的辛勤付出能获得相应的绩效报酬,满足他们在服务农业产业过程中所需的基本物质需求、深造需求、交流需求、信息需求。三要充分发挥农技人员在农村涉农职业教育专项培训上的作用。四要为农业科技人员自主创办、领办农业企业,发展新的农业产业项目提供资金、土地等方面的帮助,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示范引导作用。五要在职称评定、职位升迁等方面对基层农技人员倾斜,以调动基层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要坚持招商与引才相结合,在招商引资中引进优秀经营管理人才。二要加强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三要提高经营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加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作出突出贡献者的奖励力度。四要加紧对农业生产一线有发展潜力的人才进行培养和培训。五要挑选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优秀大学毕业生充实农业生产队伍。

7.着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并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增加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比较收益。

在降低非生产性成本方面,应优化政府财政投资结构,加大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把土地整治、良田改造、水利建设等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尽量减少农业生产经营者对农业基础设施等非生产性成本的投入数量。在降低生产性生产成本方面,一要保障农资供给,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对农资生产、运输、经营等环节给予优惠和扶持,以缓解农资生产、经营成本上涨的压力。二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规范市场秩序,特别要加强农业生产资料批零差价的管理,控制流通环节的加价行为,确保政府各项价格调控措施落实到位。三可建立农资风险调节基金。四要建立农资补贴机制,同时加强农资淡季储备力度,发挥农资储备企业的经营优势,平抑市场供应价格。

8.优化农产品流通条件,解决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流通不畅问题。

一要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编制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发展规划和整顿规范方案;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二要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整合各地已有的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信息网络资源,构建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三要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商户企业化,并在税费、资金和经营上予以支持。五要鼓励扶持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为推进农产品的有效流通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研究所)

第三篇: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XX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XX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

(____年_月__日)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市的总体部署,审时度势,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围绕主导产业,大力兴建农产品规模生产基地,扶持龙头企业,在品牌上做文章,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全区发展农业产业化组织__个,其中龙头企业带动型_个,服务实体带动型__个,专业市场带动型_个,从事农业产业化职工____人,带动农民_._万户,农民每年从事农业产业组织新增收入____万元,人均增收___元。

_、商品基地建设向规模化推进。近年来,全区着力推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进程,因地制宜,大力实施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工程,共完成优质专用小麦基地__万亩,优质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__万亩,蔬菜基地__万亩,速生丰产林_._万亩,年出栏优质肉牛_._万头、优质肉羊__._万头、三元杂交猪__._万头、优质禽类___万只,超额完成了规划目标任务,为全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_、龙头企业正在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带动作用。目前,我区市级龙头企业_家,其中,_家正在积极申报省级龙头企业。另外,还有_家正在积极创造条件申报市级龙头企业。随着这些龙头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不仅可以使我区的一些农副产品就地转化,而且可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龙头的带动作用日趋明显。我区最大的招商引资企业**市快乐面粉厂,现已投资固定资产____万元,日处理小麦___吨,今年与农户鉴订了__万亩优质专用小麦生产订单;**区**粮油贸易公司,在全区设立__个钩销网点,年收购粮油达_万吨以上;**区家禽协会、**镇养猪协会等,推广养殖先进技术,为广大养殖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了一批规模养殖户生产,有力地拉动了我区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镇**村瓜菜产销协会,现已发展会员___户,发展瓜菜生产____亩,人均增收____元,带动周边地区____多户农民从事瓜菜生产,获得国家无公害认证产品_个。**肉食年加工肉牛_._万头,生猪_万头,带动____户以上农民的生猪生产。

_、市场建设初见成效。我区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狠抓专业市场建设,带动基地建设。**牛肉市场,年屠杀肉牛_万头,年销售额达____万元以上,配套__吨冷库一个,带动了该镇和周边乡镇的养牛业;**大蒜市场,年销售额____万元,在带动本镇万亩大蒜生产同时,还带动周边地区_万余亩大蒜生产,带动农户_万多户,促进了区域特色经济发展,**镇三粉市场,销售额达___万元,带动____余户农民从事三粉加工。另外,区内的某省路农贸市场、**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农贸市场等都在发挥着市场带基地的作用,促进了全区农业的健康发展。

_、产业化组织形式呈现多样性。随着市场农业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工作机制的转变,全区产业化组织日益增多。有市场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型、服务实体带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等形式。近年来,全区成立专业合作组织_个,发展会员____人,带动农户____户,其中**镇瓜菜产销协会被确定为全省__家合作经济组织示范单位之一。这些专业合作组织紧紧围绕产前、产中和产后作好服务,通过建立生产基地,收购成品,不断地把我区的生猪、山羊、蔬菜及农副产品推销到***等十几个省市,不仅使自身实力日益壮大,而且还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主要做法

_、强化领导、监督和统一的功能。一是强化领导。区乡两级都成立了农业产业化指导委员会,设立了办公室。同时设立产业领导小组,实行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套政策,一套方案,一条线抓到底。二是强化监督。区农业产业化办公室在对各个农业产业化组织指导、服务的同时,依法进行监督,确保农业产业化规范、有序、健康地向前发展。三是强化统的功能,在群众自愿、互利互惠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农民在一定范围内实行统一供种、供肥、供苗、技术管理等,达到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_、实行奖金、政策、服务三倾斜。一是资金倾斜。以财政、金融、企业、农民等多渠道筹集农业产业化资金,积极争取上级项目资金,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二是政策倾斜。对农业产业化项目实行优惠政策,在项目审批、土地使用和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三是服务倾斜。由区直各业务主管部门牵头,按照各自的职责和服务范围,本着为了服务办实体,办好实体促进服务,建立健全各级服务网络。

_、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在农业产业化的各个环节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聘任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组织农业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承包,推进科技进步,每年推出一些重点科技项目进行重点推

广,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选派优秀的科技干部驻村包点,开设农技“___”电话,随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_、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的转变、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等,同时各有关部门利用各种方式,大力宣传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作用、目标和内容。营造浓厚的产业化氛围,使之成为广大农民自觉行动。

_、大力发展名优产品。根据市场需求,挖掘农业内部潜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如优质麦、优质大豆、脱毒红芋、无公害蔬菜、三元杂交猪等。继**西瓜获得农业部无公害认证之后,____年我区年产__万头猪、___万羽肉鸡和____吨鸡蛋,已通过省农委无公害产地认证,这就为我区的生猪和禽蛋进入大中城市打开了通道。

_、建立奖惩机制。为保证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展,区委、区政府围绕产业化的实施开展督查,并建立了激励、约束、考核三大机制,将产业化工作作为考核区直有关部门、乡镇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对完不成建设任务的给予通报批评。____年区政府拿出_._万元用于奖励农业产化工作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_、资金支持受限。由于区乡两财政困难,政府对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投入和对龙头企业的扶持等方面投入有限。

_、服务不到位。由于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服务手段落后,尤其是乡镇机构改革以后,农业科技人才流失严重,现有人员知识老化,乡镇农技推广基本处于“钢断网散”的局面,农业科技推广几乎形成断层,科技服务较为薄弱。

_、产品与市场脱节。由于农业标准化生产进展缓慢,农产品认证滞后,市场畅销、价格看好的无公害名优产品生产份额偏少。

_、企业与农户脱节。目前,龙头企业与生产农户没有真正建立利益关系,有的虽然签订了供求合同,但由于市场变化,价格波动,合同的履约率偏低,真正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开展一体化经营的很少,农民很难分享到加工和流通环节里的利润,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龙头企业的牵动力。

_、基地缺少辐射力。由于一些生产基地缺少特色,规模不大,基地建设不成熟、不稳定,基地辐射力不强,难以拉动市场。

_、农民增收缓慢。由于农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没有从根本上和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导致农民适应市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下,农民无法真正获得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市场经营利益。同时因为农民在从事产业化经营的产业链中,处于产业化链条的第一个环节(即原料生产的环节),农民靠出卖生产原料和劳动力,不可能获得较大的市场利润,农民增收无法实现跨越。

四、下步工作思路

_、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规模基地建设。一是根据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____年种植业重点实施优质麦__万亩,优质高蛋白大豆__万亩,优质蔬菜__._万亩,尤其是突出抓好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养殖业突出抓好养殖小区建设,新增标准化养殖小区__个;二是抓好标准化示范区建设;三是大力开展名牌农产品创建,积极做好农产品认证工作,搞好无公害蔬菜、脱毒红芋、三元杂交猪、山羊、黄牛等农产品认证,积极创建省、市级名牌。组织**面粉、**肉食、**食品等_个产品申报省、市级名牌。

_、强力推进“___龙头进位工程”。大力推进粮油类和畜牧类重点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创名牌。一是为快乐面粉搞好基地生产;二是为光正肉食与正大食品联合生产做好服务,建立生产基地;三是为九珍食品扩建做好服务;四是为丰原集团扩大经营搞好农产品基地建设;五是为企业创建省、市名牌搞好服务。力争快乐面粉、丰原粮油营销收入超亿元;**肉食营销收入超____万。力争年内完成“___龙头进位工程”。

_、大力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支持种养大户、农民经纪人、村干部及乡镇经济技术部门的有关人员发起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引导龙头企业和专业农户共同创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每个乡镇,街道至少要抓好_—_个示范合作经济组织,使全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数量上明显扩张,质量上明显提高,带动上明显增强。

_、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发展环境。一是积极落实优惠政策,在信贷、工商登记、税费减免、名牌申报、土地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优惠,按照有关政策坚决兑现,切实解决龙头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二是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努力形成部门全力支持产业化经营的良好格局。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

大学生就业:困境与出路

最近,据中国媒体援引人力和社会保障部的最新统计数据,二零一零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30万人,比去年的611万多19万人,加上往届未能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很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严峻在哪里?随着九十年代末大学扩招和教育产业化政策推行以来,大学生人数的增幅远远超过经济增长所需要的人才增长,大学生就业不难才是怪事,“毕业即失业”成为中国大学生的普遍现象。尽管如此,中国教育部决定继续扩大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努力培养更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可以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来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由于大学毕业生多,市场需求少,要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就只有依靠社会关系,尤其是在报考和录用公务员方面。通俗地说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父母在社会上是有权有势有钱的,子女肯定能获得一个好的工作位置。虽然中央政府三令五申,不准妻儿等直系亲属到本单位工作,但是中央政府不能禁止朋友安排我的子女,我安排朋友的子女这样的友情交换。

现代版“上山下乡”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胡主席和温总理曾多次勉励大学生要心系国家,努力学习,甘于奉献,号召大学生到城乡基层、中西部和中小企业去。而一些学者认为,要求大学生到城乡边远地区工作做起来是相当困难的。

"不光是大学生可能不愿意去,即使去了,“大学生村官”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最重要的是农村的基层政权现在都是人满为患,其中也有不少大专学历的人,并不需要多少新大学生。即便有大学生被安排到那里去,当地的官员也会觉得僧多粥少而加以抵制。

户籍松动

大学生就业难推动了中国户籍政策进一步松动,国务院办公厅在去年二月发布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取消对专科以上毕业生落户中小城市的限制,这也意味着希望在北京、天津、上海和重庆等地落户的外地籍高校毕业生仍要面临户籍问题。

有学者认为,取消户籍限制虽然有助于毕业生在省城和地级市就业,也对毕业生在民营私企单位就业有帮助,但帮助不大。

自主创业之难

去年新上任的教育部长袁贵仁曾强调加强创业教育,优化政策环境。毕业生自主创业可以接受有补贴的创业培训,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还可以申请小额担保贷款。

但是当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现状是参与者少、旁观者多;从事的多是规模小的个体经营的行业,成功率低。而且,自主创业只适合少数人,具有创业素质和条件的人毕竟很少。依靠创业只能缓解就业难,要根本解决就业难问题基本上是天方夜谭。

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由许多原因造成的,既有社会原因,也有历史原因。不过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如果就业问题不能得到很好解决,可能会引起社会不和谐、不稳定。

名列

(资料出处:http://《联合:随着金融危机仍然不断影响我国实体经济,在经济高速发展和高校扩招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试图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从社会、学校、大学生

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解除困境的方法。早报网》)

近日,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教育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吴启迪女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

关键词:结构性过剩、扩招、就业率

中国青年报:最近我们看到新加坡《联合早报》专门把您说过的一段话引用出来,作为一条新闻。该报刊登的您的原话是:“现在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原因怪扩招,我觉得没有太多道理。现在大学生太多,这叫结构性过剩——大家都想在大城市当公务员,有多少岗位呢?有很多地方需要他们去,他们不去。当然,不去也不能怪大学生,你为什么不增加紧缺人才岗位的吸引力呢?文革前,越到西部,工资越高,比如,新疆可以拿80块钱,我们在北京只能拿46块多,现在反过来了,那谁愿意到西部去啊?”该报指出,您的观点是:就业率低不能全指责学校和教育部门,政府整体应该分析和反思。您是在什么背景和情形下谈及这个问题的?您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难在何处?

吴启迪:我也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这个问题的。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就是因为扩招,问我怎么看。我的意思是,确实不要随便地把“扩招”和“就业难”这两件事情联系在一起,当然从数字上看可能是这样,因为现在大学生多了,毕业以后找工作的人也就多了,肯定会影响就业。这好像很直观,但其实这两者的关系很复杂,要作为一个系统来看。

为什么中国需要更多的大学生?假如中国现在毛入学率在23%的话,这并不算高,韩国是百分之七八十的毛入学率。当然也不是说越高越好,但至少23%是不高的。我一直说,文革造成了一个窟窿,那个窟窿要补,总有一天要把它补起来。因为10年不招生这种事情实在是不好解释。我们作为一个要想发展的国家,如果要提高国民素质,要想搞创新型国家,大学生的数量要多,这是没有问题的。

在这个时候就说大学生已经太多了,他们找不到工作了,我觉得不符合逻辑。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其实是一个结构上的问题。有些地方岗位没多少,但是大家都想去,有的地方很需要人才,但大家又不愿意去。这个问题能怪年轻人吗?我觉得不能怪他们。他们想的很多问题都很现实,不光是工资高低的问题,还考虑到将来,比如将来家庭怎么样啦,孩子上学怎么样啦。我觉得大家考虑这类问题很自然,不能总说他们不够有理想、抱负不够高什么的。这个时候,你就要考虑怎么把人吸引到需要人的地方去,这个责任是政府的。你理解我的意思吧,就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的、系统性的问题,从全局的角度来考虑,用什么样的政策。而且也要防止跷跷板,不要按了这个,翘了那个。我们国家的城乡二元结构不解决,这个问题将永远存在。但是二元结构的解决,又跟人才很有关系,解决得好,就良性循环,解决得不好,就恶性循环。

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政府应该说是很有力量的,只要真把它当做一件事情去做。我们国家有很多研究机构,可以把它作为一个题目,好好去研究。我不认为这个事情想不清楚。

中国青年报:您所说的文革前的这种情况,到西部去工资会更高一些,这是因为当时实行计划经济,工资是由国家统一调配的。现在已经没办法执行了。

吴启迪:我们公务员的工资本来就是国家定的。为什么没办法?有好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它们也有这种情况。像日本、澳大利亚,都有这样的例子。这些政府做得成,我们政府会做不成?我们有一个很强大的政府。

中国青年报:但在边远地区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一定是政府职位。吴启迪:当然有部分不是,但很多是。我觉得政府先做了,就会有影响力。中国青年报:它会有一种政策影响力。

吴启迪:当然啦。上次我举了法官和检察官的例子。他们和律师不一样,律师的收入很高,自己去做案子就可以了。法官、检察官是公务员,在艰苦的地方,非常稀缺。

中国青年报:据我们所知,在我国一些边远地区的基层法院、检察院,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寥寥无几。

吴启迪:现在有政策让我们法学院学生三年级就考司法考试,以为他们考完了就可以去西部地区当法官、检察官。我说这没有抓对啊。那些学生考过了之后,为什么一定要去西部呀?他一样可以不去。

中国青年报:他在大城市做律师,赚的更多。

吴启迪:没错呀,怎么会制定这样的政策呢?政策应该制定在用人的那一头。但是用人的那一头,教育部门只有建议权。

中国青年报: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谁负有最直接的责任?

吴启迪:现在一说起责任,动不动就说“问责”,你们媒体很喜欢用。说实话,很多东西连权限都没明确,怎么个问责法?所以我更倾向于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先说责任在哪里,“问责”反而弄得大家都很紧张,认为责任不是我的,就往外面推。

我觉得你们中国青年报提出这个问题来,本身就很有意义,共青团这些年为大学生就业做了很多事情。我一直说,光找教育部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其实,教育部被骂骂也没什么,但骂解决不了问题,没解决问题才是最麻烦的。

中国青年报:考虑到就业难的事实,您觉得扩招的政策是继续还是变化?

吴启迪:扩招这件事,从2005年开始,政府已经人为地把它压低了。其实人口自然的增长率也在减少。因为现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在减少。适龄学生最多的一年是2008年,到2009年已经朝下走了,2010年就更少了。

中国青年报:您曾说大学生就业率不该完全推到校长头上?

吴启迪:学校不是一点责任没有。就业的事情当然跟教学质量有关,和专业设置有关。像这种问题,学校应该关注,应该敏感,应该跟踪。但高校目前出现了一些情况,为了提高一次就业率的数字,毕业论文、毕业设计都不好好做。这种状况从长远看很糟糕,会使我们大学生的质量真正降低。许多大学最后一年就荒废了,或至少荒废半年。

你若问一个外国大学的校长,他不知道他学生的就业率,他真的不知道,因为国外没这个概念,而一次就业率则更没

有道理了。国外是后来才调查,有些人过了一年以后再就业可以吧?而我们现在就片面地追求一次就业率。这其中难免会有虚假成分。教育方面很多事情不要搞得太刚性,太刚性了,一件好的事情也会搞歪了。教育部原副部长:大学生就业难与城

乡二元结构有关(2)2009年12月21日 09:15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我国教育亟待国际认证

关键词:教育认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

吴启迪:另外我还想提一点,就是就业难跟教育质量问题是有关系的。因为有些人,比如说外国人,经常说我们的工科学生很多,但是质量比较差。这种话他们讲得很多。我觉得他们这种讲法,是吃牢我们一点,就是我们没有参与到国际认证当中去,如工程教育认证、医科教育认证、法学教育认证等。

中国青年报:加入国际性的教育认证组织,是由政府出面谈的吗? 吴启迪:这必须由非政府组织来做。中国青年报:我国有这样的机构吗?

吴启迪:目前还没有。我们只好通过各种渠道,比如在教育部成立一个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来干这件事。这件事我呼吁了5年。

中国青年报:如果我们获得了认证,那意味着什么呢?

吴启迪:意味着人家将会承认你的教学质量。我们有些好的学校水平是足够了,像清华、交大这些工科院校,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国外就是以此为借口,说我们不行。这实际上影响了我们的学生在国际人才市场的就业,因为现在进入外国公司,就是进入了国际人才市场。

其实我问过很多美国著名的大公司,即那些用了我们国家毕业生的大公司,当然他们找的都是好学校。我问他们老板,你觉得我们的学生怎么样?比你们国家毕业的学生差吗?他们说,一点儿都不差。我也问中国学生,你在公司里觉得自卑吗?觉得比外国学生差吗?他们说,绝对没有啊。

中国青年报:他们是不是已经接受过西方的教育了?

吴启迪:没有,就是国内学校毕业后去工作的。当然我们有一些新的大学,水平还有待提高,如果我们搞了国际认证的话,大家就知道朝什么目标去努力,就能把这件事越做越好。

专业为什么忽冷忽热

关键词:结构性失业、人才预测

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院《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差的是法学和哲学,您怎么看待这种专业冷热带来的结构性失业?您认为,学校专业的设置应该以什么为导向?

吴启迪:很多人老喜欢说的一个词叫专业对口,学什么干什么,所以才会出现一会儿这个专业很热,一会儿那个专业很冷,就业也成问题了。我倾向于大学生本科阶段主要还是能力培养。只要用人单位有眼力,就能选择一些好的毕业生,不见得是学这个专业的人。所以教育部在学校专业定位上已经拓宽了,本科阶段应该比较宽。比如物理,有物理专业就行了,不一定要分原子物理、固体物理等。但现在恰恰有一些行业部门跑过来说,我们太缺核物理的人才,说赶快办这个专业。这种指导思想不对。因为假如核物理这边真的需要人了,学物理的学生在最后一年可以加点这方面的内容,去适应那边的工作。这是以事先有意向为前提的。如果事先没有意向,学生毕业后在单位里培训一段时间就可以了,因为他基础知识都有了。我觉得应该用这种方法来考虑本科教育,不然就变成职业教育了。所以你看美国的名牌大学,哪有那么多窄得不得了的专业?而我们在教改的过程当中,改来改去,越改越窄。

另一方面,关于哪个行业需要多少人才的预测,也需要做。这个教育部门一家做不了,决定一个专业招多少生,目前是发改委和教育部共同决定的。人才的预测需要一个很有水平的研究机构,它能够预测几年后各行业的发展趋势。有些专业叫长线专业,有些叫短线专业。当然,也有民意测验。比如,美国每年都评选“美国学生最喜欢的专业”,每年调查一次,然后从统计数据里分析趋势。在国外,这个方面是非政府组织做得多一点,我们现在是劳动人事部门来做。这种人才预测对学校有指导作用。

“啃老族”、“蚁族”与钟表匠

关键词:城乡二元结构、高薪、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青年报:大学生就业难导致“啃老族”的出现,您如何看待这个现象? 吴启迪:这个跟时代有关,也就是价值观。这是一个物质相对优越的时代,老一代舍不得孩子在外面吃苦,找不到好的工作,就在家呆着吧。而前面那一代,出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要奋斗,要改变贫困的状况,大家都很艰苦。到了这一代,已经不需要吃苦了。我觉得这种状况是青年工作应该考虑的事。怎么使年轻人感受到“啃老”的优点和缺点。比较下来,他可能觉得“啃老”并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不单是我们国家,别的国家也有类似的情况。

中国青年报:现在还有一类人,叫做“蚁族”,就是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在大城市的郊外租很便宜的房子,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就上上网,吃得也很简单。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吴启迪:这跟我们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的关系还是蛮大的。包括我们的地区差异也比较大。这些学生从农村或者小城市来到北京、上海以后,就希望留下,改变他们原来的生活状态。这还是个社会形态的问题,要重视。

改变这个现象,就得让其他一些地方的一些职位有吸引力。比如说西部地区的一个中小学校长,你给他高薪,而且不仅是待遇高,你还考虑到他成家、生儿育女等全方位的问题,甚至给他10年以后回到大城市的机会。吸引力要达到这个程度,使最好的学生都愿意过去。他到了那儿就是一个校长,如果一个校长是很优秀的人,他不能容忍底下的人很差。这样的话,团队就带起来了。包括卫生院的院长、法院的院长、检察院的检察长等。最优秀的人就给他最好的待遇,这种做法在有些国家就有。

中国青年报:您非常重视职业技术教育,教育部的数据显示,就全国平均而言,中职就业率连续4年超95%,大大超过本科生就业率。但是高就业率并没有大幅度提高职业技术教育的声望,您觉得原因何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吴启迪:这个我们一起来分析分析。中职就业率有百分之八九十,跟大学生就业率差别这么大的原因,我认为,主要还是人的期望不一样。也就是说,他们要求不是那么高的,给1000块钱觉得足够了,很好了,所以比较容易就业。但是到了大学毕业就不一样了,最好有三四千,但是这样的工作不好找,最后无奈了,1000块钱也行了。所以我觉得不要把这两种就业率数据放在一起比较,这两件事情是不一样的。

另外,我们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毕业生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还比较差,也就造成了它不是特别吸引人。这跟发达国家不一样,发达国家这些人和大学毕业的人差别是很小的。

中国青年报:是不是我们观念上也有一些问题?

吴启迪:当然有问题。大家都希望小孩能上本科,甚至研究生,这是非常明确的。我们的干部子女,有几个去读职业学校?可见职业教育并不吸引人。所以对此要下大的功夫。还有一个,跟时代有关,发达国家职业学校毕业出来后待遇非常高。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到了这种程度,就是他没觉得开个出租汽车有什么不好,大学毕业生去开也没什么不好。瑞士的钟表匠,他的收入可能比大学教授还高。那你说家长为什么还要送不大爱读书的孩子去受苦,读这么多年的书?所以,这个跟社会形态有关系。

教育部原副部长:大学生就业难与城乡二元结构有关(3)2009年12月21日 09:15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0条

“诺贝尔奖到时候会主动找过来” 关键词:教授治学、创新型人才、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您担任过同济大学校长,现在大学功能日益复杂,您如何看待教授治校与教授治学的问题?

吴启迪:现在提得比较多的是“教授治学”,我看,能够做到教授治学也不错。因为学校主要是学嘛。学校有两个主体,一个是学生,一个是老师,他们应该参与决策。

中国青年报:现在有些知名的教授愿意去做一些行政的事,因为听说项目和科研经费都在系主任手上。

吴启迪:当然这些人也是业务骨干,所以他们的发言权大一点是可能的。当然,你讲的这个问题是我们的一个弊病。在科研经费方面,有行政职务的比没有行政职务的要多。这种局面其实是资源不足造成的。假如资源充足,可能就会给教授更多的自由度。世界上一些著名大学的情况就不一样,系主任大家都不想当,都推来推去,因为资源比较充裕,而且平均。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阶段性的表现。

中国青年报: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为什么没有创新型人才,北京大学原副校长王义遒说,我们现在也许并不需要太多钱学森这样特别杰出的人才。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靠的是劳动密集型经济,主要是农民,包括农民工等大量的廉价劳动力,把经济推上去的,所以现在不需要创新型人才。也有人批评说不应当用过去精英时代的价值观来培养大众化时代的人才,您对此怎么看?

吴启迪:创新型人才我们是需要的,但是也确实不可能用培养天才的方式来对待整个高等教育,因为现在高等教育已经走到大众化阶段。我们的质量观会有变化,跟精英型的高等教育相比,是不一样的。就是说,不可能把每个大学生培养成尖子,因为现在上大学毕竟成了一件大众化的事情。

当然我们还是需要有一批拔尖人才的,但这些人才确实不应该也不可能数量很大。怎样培养这种人才,现在讨论得很多,我觉得光靠学校可能是不行的,尤其光靠大学是不行的。我现在很担心我们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阶段,小孩那么小,就给他们加了那么重的负担,一天到晚为了考试而读书。我想,高中三年里面,最后一年肯定是不学新知识了。这是干嘛呀?一天到晚在对付那些题目。现在很多大学新生已经被“磨练”得对科学没有兴趣了,他来念这个专业,基本上是家长或老师的意思。我们面对这样的学生,有的时候真得重新开始,来提起他们的兴趣。所以,今天的高等教育在效率上是降低了很多。

关于诺贝尔奖,我觉得别老提,诺贝尔奖不是所有领域都有的,所以拿这个衡量有点不公平。在国际上的很多排行榜里,我们中国的大学不是老排得比较后吗?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诺贝尔奖。但是,我觉得要是加上这么一条,我们中国的大学就不会排得那么后了,那就是:假如提到大学在整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的作用,我觉得,我们不会太差。我们大学搞出来的研究成果,包括我们的人才,建设了三峡工程、青藏铁路,这些都是世界一流水平的。包括人才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在这些方面,没有国家比我们更活跃。再比方说石油勘探,人家就得靠我们的技术。甚至包括地质领域。在这些领域里,我们已经是世界一流了,我们一点都不要有自卑感。

我现在感觉到中国人是丧失了自信心,一天到晚说我们不如人家,一天到晚说我们没得诺贝尔奖。我说,只要我们国家强盛到一定程度,诺贝尔奖自然就来了。甚至包括文学奖、经济学奖、和平奖等,都可能主动找上门。

“大学校长腐败是一种悲哀”

关键词:理想主义、工程腐败、学术腐败

中国青年报:您在谈到女大学生“傍大款”时,说大学要有点理想主义,说并不认为中外的教育差距非常大,倒是社会差距比较大。从您任大学校长和教育部副部长的经历来看,怎么解决大学理想主义欠缺的问题?

吴启迪:我觉得这个问题要说得大一点的话,是整个中国的社会问题。整个社会在诚信、信仰、道德素养方面,是有缺失的。但我感觉,这也是一个阶段性的问题。

比如一些老板开始的时候拼命赚钱,一旦好到某种程度,他就想回馈社会。很多事情就是这样慢慢变化的。生活水平高到一定程度以后,理想主义就会产生。年轻人就会感到,成天吃吃喝喝没什么意思,还得做点什么事。所以,我觉得有些事情会与时俱进,我们也不可以太着急。

但是从局部来讲,从教育部门来讲,也应该搞点活动来鼓励同学们的这种理想主义。我跟美国一些大学的校长接触,我觉得他们很理想主义。上次斯坦福大学的校长在北大演讲,一上来就说,他们学校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非常优秀的公民。我一直觉得,不要认为“公民”是个很简单的词,它说明一个人要承担社会责任。我认为这些我们的学校还是可以做的。

其实任何人回想起来,大学这段经历都是非常美好的,是激动人心的,想起来都会很怀念,那为什么不让这段时光变得更美好呢?所以,我觉得大学里面应该创造一种校园文化,来构建理想主义的东西。有人说,你这个说法不太现实,社会太现实。我说那不要紧,你就在自己周围营造一点,也是好的。有些人说,把大学生搞得理想主义,到了社会上不能适应。我想不会的,他照样能适应。但是至少他有个崇高的起点,他要做个崇高的人。我觉得这很重要。

中国青年报:最近,武汉大学常务副校长陈昭方、党委常务副书记龙小乐因涉嫌在基建工程中巨额受贿被捕,大学不再是净土。您怎么看大学里的腐败现象?您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杜绝?

吴启迪:大学里出现这种事情,是一种悲哀,是很丢人的。有好多腐败现象出现在基本建设方面,因为经费数量很大,社会关系很复杂,有各种各样的陷阱、圈套,道德上、素养上稍微欠缺的人,就容易陷进去。对此当然要严打,有多少抓多少,我们不能让这些人毁了大学的名声。

中国青年报:除了经济腐败,学术腐败也在大学盛行,本报就曾报道过多起发生在知名大学的剽窃、抄袭等学术腐败事件。您认为滋生学术腐败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这一丑恶现象?

吴启迪:这个我们一直在说,现在整个学术界太浮躁,太急功近利。在大学里出现这样的事情,是违反教育规律的,给学生造成很坏的影响。我们一定要严肃对待这些事。

中国青年报:教育部有具体的解决办法吗?

吴启迪:已经有了,最近搞了几个文件。包括科学院、工程院,也发生了这样的事,他们也会出台文件。我觉得这还是个道德教育的问题。而且我说不要老提诺贝尔奖的事,越提

越浮躁。其实,我觉得有些东西你不提,反而自然而然出来了。关键是怎么培育创新的健康的土壤。

第五篇:会计职业道德困境与出路

会计职业道德困境与出路

一、虚假审计问题突出

随着市场化的不断深入,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公司账目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当一些会计师事务所面对一些客户不合理要求时,无法抵挡巨大的利益诱惑,放弃了自己应该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要求。这种与被审计单位合谋进行账目造假,提供虚假审计报告的行为日益突出,严重误导了使用审计信息的人员。

二、切实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对策建议(一)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深入开展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切实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基础。一是要把《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专业必修课。专业教师在授课时,应着重对学生进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的熏染,以使学生在工作以后,在会计工作岗位上能自觉依照会计职业道德行事,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品行。二是要加大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再教育力度。对会计工作人员进行再教育时,要着重于对最新财经动态、会计法规的传达,以便于会计工作人员及时纠正工作中存在的误区。同时,会计工作人员也应该自觉的根据工作的实际情况,主动学习相关的会计法规和财经知识,养成良好的自我学习习惯。三是要加强法制教育。对会计工作人员加大相关的法律宣传,促进其法制意识不断增强,不仅有利于他们清晰明白违法行为的界限,还有利于他们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增强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勇气。四是要发挥先进典型与集体感染作用。各级领导不仅要在会计工作中以身示范,还要在日常会计工作中挖掘典型,树立典范。通过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和弘扬来影响广大会计工作人员。在宣扬先进典型的同时,要鼓励会计工作人员互相学习、互相激励,两者互相结合,相互促进,更有利于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的提升。五是要促进教学方法多样化。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应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灵活的开展课程活动,例如先进典型报告、正反事迹对比展示等,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受众的兴趣还可以使其熟练掌握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论知识。通过对先进模范典型的宣传和学习,进一步增强会计工作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同感,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道德素养,在社会上形成支持会计工作,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营造社会氛围。(二)健全会计监管体制机制

健全会计监管体制机制,是切实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保证。要不断强化财政、税务、工商等机关对会计工作的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会计工作清查行动,对于违反会计相关规定的人员应加大惩处力度,切实提高其违规违法成本。建立企业内部会计监管机构,使其直属董事会,增强会计监督的针对性、独立性、实效性。构建统一的信息集成系统,在依法检查的过程中,对于查处的违纪行为,不仅可以依法采取相应的处罚手段,还可以将这种信息共享,使其他相应部门配合监督,对会计违规企业做出相应处罚,比如吊销营业执照、禁止贷款等,形成会计监管合力,提高监管实效。(三)推进会计制度改革创新

推进会计制度改革创新,是切实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关键。要加快完善会计委派制度,逐步探索会计独立于企业制度,加大第三方会计事务所对企业委派会计制度,改变会计隶属企业的旧模式,切实增强会计工作者的独立性,促使其有效监督企业经济行为,并提供客观真实的会计信息。加快探索会计公司化,制定更加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规范企业与会计公司之间的合同,为第三方会计公司正常运转提供法律保障,实施企业依据自身需要选择会计公司模式。针对职业道德缺失的会计工作者,要加大对其所属会计公司的惩处力度,严重者可以对其营业执照进行吊销,形成多方合力来约束会计工作者的行为。要更加侧重于会计制度的完善和修正,要把会计工作者的权力关进笼子里,最大限度消除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在制度的科学性、公平性、适应性方面下足功夫。要不断丰富和补充会计制度内容,着力强化会计日常管理,从源头上把虚假会计信息扼杀在萌芽时期。要进一步细化会计规章制度,严格规范会计业务流程,探索建立会计工作24小时监督机制,真正消除会计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四)提升会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

提升会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是切实提升会计职业道德的重点。要强化企业领导对会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培训的重视,把提升会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积极举办相关培训班,提高培训频次,促进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增强。发挥好政工部门的引导作用,组织政工人员深入会计工作一线,了解会计工作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帮助其解决相关问题。增强对会计工作者的人文关怀,妥善解决好其生活和思想中遇到的困难,拓展会计工作者的升职空间,促进其对企业的归属感不断增强。把会计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养培训与企业文化融合在一起,通过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加深会计人员对思想道德素养的认识,从而使之内化为自觉行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关乎会计从业者就业前途,关乎企业对外形象,关乎会计业改革创新。大力强化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对于提高会计工作者就业竞争力、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实现会计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我们只有把提升会计工作者职业道德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狠抓会计法律法规的落实,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监管体制机制创新、制度改革、从业人员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等方面的工作,才能净化会计从业环境,真真正正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下载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区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困境与出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乡镇机关效能建设的困境与出路5篇范文

    乡镇机关效能建设的困境与出路加强乡镇机关效能建设是促进农村社会和谐、密切基层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证。通过基层调研,笔者对乡镇机关效能建设......

    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五篇范文)

    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 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2007-12-07 09:59:26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区农业产业化工作总结XX区农业产业化工......

    农业产业化情况汇报(区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文章标题:农业产业化情况汇报(区经济发展情况汇报)农业产业化情况汇报实施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市化战略奋力实现我新区的崛起2004年3月,我市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皖北地区发展......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5篇)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 张桂文 2013-2-22 6:32:00来源: 《 光明日报 》( 2013年02月22日 11 版) 【缘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有2.53亿农业人口转移到非农产业,成为处......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

    传统村落的困境与出路近年来国家已正式启动了传统村落的全面调查,那么这些处于濒危的古老村落将何去何从。这里,想对有关传统村落现状与保护的几个问题表述一些意见,以期研讨。......

    管理人员薪酬的困境与出路

    高管薪酬的困境与出路 最近几年以来,中国的高管薪酬尤其是国企高管薪酬成为政府监管的重点与社会舆论的焦点之一。一方面,各级政府、各行业监管机构不断颁发各类“限薪令”,将......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2013-12-04 15:18 来源: 中国改革论坛网 作者: 李庆霞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体制改革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问题,历经30多年的改革历程......

    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水平决定着当地农村教育的水平,生产力的水平。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下,农村义务教育得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