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时间:2019-05-14 13:27: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第一篇: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董承耕

【摘要】:无论从理论、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失控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与

完善反腐倡廉制约机制,必须从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综合监督等方面下功夫,并坚持硬监督与软监督相

结合,监督与严惩相结合,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

【作者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35000

1【关键词】: 反腐倡廉 监督制约 监督机制

【分类号】:D630.9

【DOI】:CNKI:SUN:FLJS.0.1999-03-017

【正文快照】:

加强对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研究,使之不断健全和完善,对于我国反腐倡廉、加强党和政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从理论上看,权力失控就会蜕变为谋

取私利的工具。权力具有强制性和诱惑性的特性。这种强制性如果受不到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有效监督机制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因此,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目前,我国在反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存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预防机制弱化等弊端。这解决,就难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反腐倡廉的有效监督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反对腐败,关键是从机制上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

完善监督法规,使监督有法可依。要在完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同时,健全法律监督方面的规定的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机构的组织法规和法律监督程序法规,以及公务员财规等等。

提高监督机构的权力,实行监督责任制。过去监督机构监督力度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机构缺乏权威高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法律应当授予其应有的权力,并明确其相应的责任。

加强行政透明度,实行提前介入监督。现在的法律监督多属事后监督,只是起到补漏的作用。有效的监督应防止漏洞的发生,而提前介入的前提是政务公开,主要指:人事公开、财务公开、办事公开、领导人的活动及财专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对反腐倡廉至关重要。只有这样的监督机制具有牢固的社会基础。为此,可以实行聘请群众法律监督员和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群众法律监督小组的为群众和法律监督机构之间的桥梁,从而对权力实行更普遍、更有效的制约。

加强奖惩制度。强化奖惩制度也是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奖惩分明,褒贬有力,才能使各项廉政制一方面,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奖励制度,对廉洁奉公的公职人员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还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惩罚纪、政纪、经济处罚、刑事处罚等手段,对违法乱纪的人员予以惩处。

第二篇: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关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搞好医院规范建设,是保障医德、规范医务工作者行为的有力手段。

在当前的形势下,除建立完善工作职责、行为标准外,还应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一是建立监督制度,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应深入研究,设立院内、院外监督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听取意见;设立举报箱、举报电话,建立接待日制度,把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进行梳理,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做到定时间、定人员落实整改措施。对违规违纪的人和事严肃处理,公开曝光。二是建立自查自纠制度。医院应有明确的自查自纠规定,做到值班查、医护人员结合自己的岗位查,重点查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患关系、收费标准、投诉信件,通过这些措施及时了解医德医风现状,做到边查边改。三是建立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奖优罚劣。按级成立考评小组,制定出考评标准,经常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考评,主要考评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坚守岗位、履行职责、收受物品等情况,建立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对医护人员进行1至2次的集体综合考评,将考评情况装入档案,把考评结果公平、公开、公正地向群众公布,与晋升、调整工资、表彰先进挂钩,达到激励先进、鞭策落后教育大家的目的。

第三篇:《关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

《关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

为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扎实推进办机关反腐倡廉工作,根据《若干规定》精神,结合本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的重要

性和必要性

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是对我省多年来深入反腐倡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反腐败工作综合治理、注重治本,走制度化、法制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在充分酝酿、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的《若干规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和长效性等特点。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对于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和实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机关党委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明确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的各项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建立和完善思想教育机制,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

线

(1)加强廉政教育的总体规划。把加强廉政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主任会议的工作总体规划,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把廉政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权力观、群众观和法制、党纪、政纪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有关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法纪条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牵头单位:机关党委)

(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大力宣传勤廉兼优、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勇斗邪恶的先进典型,适时开展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在办机关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牵头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规范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1)完善主任会议议事规则,规范主任会议内部议事和决策程序。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凡涉及重大决策、干部任免以及其他应由集体讨论的重大事项,均应由主任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责任单位:综合处、机关党委)

(2)制定和完善办机关财务管理规定。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强化制度管理的严密性,减少产生腐败行为的机会。(牵头单位:综合处)

(3)规范和完善大宗办公用品和设备的采购工作。对大宗办公用品和设备,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向社会购买。(牵头单位:综合处)

(4)完善办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任免、调配管理等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标准、条件和程序。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加强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牵头单位:机关党委)

(5)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绩效考评制等机关效能制度,强化效能监督,促进廉政勤政。(牵头单位:效能办)

(6)健全完善办机关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规定,健全和完善机关干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四、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

(1)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会中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认真整改。(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2)严格执行处以上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处以上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3)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员民主监督的途径和办法。健全党员民主测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制度。加强机关党的工作,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日常监督作用。(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4)加强对管人、管钱、管物等重点岗位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的针对性。(牵头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5)完善对处以上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有效预防经济犯罪和渎职失职行为。(牵头单位:综合处、机关党委)

(6)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扩大公开的内容范围,提高公开的层次和质量,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与公正。(牵头单位:综合处、效能办)。

(7)扩大和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渠道。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认真听取和采纳群众的建议、意见。(牵头单位:综合处)

五、建立和完善查案惩处机制,严格依纪依法办案

切实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腐败现象,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积极协助上级纪检、检察机关搞好查案工作,严格依照法律和纪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做好办案有关工作。(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六、建立和完善干部保护机制,营造扶正祛邪的良好环境

(1)尊重和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认真贯彻《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尊重和保护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责任 单位:机关党委)

(2)认真受理党员干部的检举控告。鼓励、支持、保护署具真名、如实反映情况的检举控告行为,对确有事实依据的,及时 组织力量查处。(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3)积极支持和保护依法行政、秉公执纪执法、勇于开拓创新的党员、干部。积极营造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氛围,正确区分工作失误与违纪违法行为、严格管理与滥用职权行为,切实保护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责任单位:机关党委、综合处)

七、建立和完善廉政责任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1)坚持“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认真落实办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主任会议、主任会议成员、各处(单位)领导(支部书记)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应负的责任。(牵头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责任单位:各党支部)

(2)坚持责任分解制度。切实明确责任范围,明确各专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参与的责任单位。各牵头责任单位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从源头上积极预防。(牵头单位:机关党委)

第四篇:《关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

《关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的实施意见为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的若干规定(试行)》扎实推进办机关反腐倡廉工作,根据《若干规定》精神,结合本办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是对我省多年来深入反腐倡廉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水平和拒腐防变能力的现实需要,也是反腐败工作综合治理、注重治本,走制度化、法制化道路的内在要求。在充分酝酿、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出台的《若干规定》,坚持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体现了党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措施,具有系统性、规范性、前瞻性和长效性等特点。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对于提高反腐倡廉工作水平和实效,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体干部职工要充分认识建立和完善反腐倡廉工作“六个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机关党委要组织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明确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的各项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增强贯彻落实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二、建立和完善思想教育机制,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1)加强廉政教育的总体规划。把加强廉政教育作为反腐倡廉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列入主任会议的工作总体规划,进行统一部署和安排,把廉政教育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牵头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2)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重点加强理想信念、思想道德、权力观、群众观和法制、党纪、政纪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学习有关依法行政、廉洁从政的法纪条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提高廉洁自律的自觉性。(牵头单位:机关党委)(3)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大力宣传勤廉兼优、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勇斗邪恶的先进典型,适时开展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在办机关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牵头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三、建立和完善制度规范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1)完善主任会议议事规则,规范主任会议内部议事和决策程序。贯彻“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原则,凡涉及重大决策、干部任免以及其他应由集体讨论的重大事项,均应由主任会议集体讨论决定。(责任单位:综合处、机关党委)(2)制定和完善办机关财务管理规定。规范财务管理工作,强化制度管理的严密性,减少产生腐败行为的机会。(牵头单位:综合处)(3)规范和完善大宗办公用品和设备的采购工作。对大宗办公用品和设备,通过公开竞价的方式向社会购买。(牵头单位:综合处)(4)完善办机关工作人员职务任免、调配管理等规定。认真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坚持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标准、条件和程序。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加强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牵头单位:机关党委)(5)强化机关效能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绩效考评制等机关效能制度,强化效能监督,促进廉政勤政。(牵头单位:效能办)(6)健全完善办机关干部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一系列规定,健全和完善机关干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四、建立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1)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坚持每年召开一次廉洁自律专题民主生活会,会前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会中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认真整改。(责任单位:机关党委)(2)严格执行处以上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加强对处以上干部的管理和监督。(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3)积极探索和实践党员民主监督的途径和办法。健全党员民主测评、民主评议领导干部的制度。加强机关党的工作,健全党的组织生活,发挥机关党组织的日常监督作用。(责任单位:机关党委)(4)加强对管人、管钱、管物等重点岗位的监督。拓宽监督渠道,增强监督的针对性。(牵头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5)完善对处以上领导干部和事业单位领导人员的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有效预防经济犯罪和渎职失职行为。(牵头单位:综合处、机关党委)(6)全面实行政务公开办事制度。不断扩大公开的内容范围,提高公开的层次和质量,确保公开内容的真实与公正。(牵头单位:综合处、效能办)。(7)扩大和完善群众来信来访渠道。健全信访工作制度,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工作,认真听取和采纳群众的建议、意见。(牵头单位:综合处)

五、建立和完善查案惩处机制,严格依纪依法办案

切实加强对查办案件工作的组织和领导,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腐败现象,严格依纪依法办案。积极协助上级纪检、检察机关搞好查案工作,严格依照法律和纪律规定的程序、要求,做好办案有关工作。(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

六、建立和完善干部保护机制,营造扶正祛邪的良好环境(1)尊重和保护党员的民主权利。认真贯彻《党章》和《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切实尊重和保护党员的各项民主权利。(责任 单位:机关党委)(2)认真受理党员干部的检举控告。鼓励、支持、保护署具真名、如实反映情况的检举控告行为,对确有事实依据的,及时 组织力量查处。(责任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3)积极支持和保护依法行政、秉公执纪执法、勇于开拓创新的党员、干部。积极营造坚持原则、秉公办事、遵纪守法、廉洁奉公的氛围,正确区分工作失误与违纪违法行为、严格管理与滥用职权行为,切实保护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责任单位:机关党委、综合处)

七、建立和完善廉政责任机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1)坚持“一岗双责”的责任要求。认真落实办机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明确主任会议、主任会议成员、各处(单位)领导(支部书记)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应负的责任。(牵头单位:机关党委、机关纪委,责任单位:各党支部)(2)坚持责任分解制度。切实明确责任范围,明确各专项工作的牵头单位和参与的责任单位。各牵头责任单位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健全制度,完善管理,从源头上积极预防。(牵头单位:机关党委)(3)建立完善责任制的考评机制。考评结果应作为领导干部评优奖惩、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牵头单位:机关党委)(4)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敷衍塞责、不抓不管,造成恶劣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应追究责任。(责任单位:机关党委)

八、加强对贯彻落实“六个机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主任会议统一领导,主任会议召集人负总责,其他主任会议成员抓好分管单位,机关党委组织协调,各方面齐抓共管、狠抓落实的工作局面。要把建立和完善“六个机制”作为办机关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目标责任制,与大力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与努力增进精神文明建设实效,与积极推进办机关各项业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规划,精心部署,认真实施。要加强对“六个机制”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和重点,一个机制一个机制地抓,一项措施一项措施地落实。机关党委要当好参谋和助手,积极主动地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情况综合等方面工作,推动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五篇:建立和完善执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若干建议探讨与研究

浅谈建立和完善执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若干建议

张晓良

民事执行权是指依据执行名义采取民事执行措施的一项权能。其内容主要为经权利人的申请,法院依据法定程序和方式对义务人的财产采取查封、变卖、拍卖、交付等措施或者通过其他方法,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由于我国宪法没有对执行权明确界定,所以在理论界和实践中对执行权的性质和定位亦莫衷一是。一种观点认为,执行权是审判权的一种,或者执行权是审判权派生的一种权力;另一种观点已意识到执行权不同于审判权,但又认为执行权“是人民法院实现审判职能的一种辅助性权力”——具有行政权的性质,还有学者称执行行为是以保证人民法院实现司法职能为基本任务的行政行为。对于执行权的性质定位的不同,直接关系到执行权的管理运行和监督制约方式的不同,特别是在“执行难”已成为困扰人民法院工作,影响国家改革开放和建设的突出问题的情况下,加大执行力度,强化执行措施,想方设法推动执行工作已成为主流声音,各地法院亦以探索的方式推出了系列执行举措,可谓各显神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猛药治重症,执行权日益膨胀的情况下,对执行权监督制约机制却未能引起足够关注。所以在广泛注意执行力强度的同时,规范或者控制强制执行的运行显得至关重要,以免从“执行难”滑至“执行乱”,因为经验和理性告诉我们,无规则的强制执行无论出自何人或组织之手,亦无论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都会因盛气凌人或霸气冲天而带来对社会的伤害。笔者在此对执行权的监督机制作一番探讨,以求教于同仁。

一、执行权性质模糊是执行监督缺失的原因所在纵观世界上多数国家之立法,对民事执行案件,都是经债权人向法院提出申请,由法院的书记官作出是否执行的决定,并交有关人员执行,除非在执行中发生实体权利义务事项,无需法官的参与和批准,对于财产案件的执行它既可能被设计成为法院司法行政工作的内容,由法院的执行机构及其执行人员行使?如德国、日本在法院内设计有执行官?,也可能交行政机关直接行使?如美国?;而对于其他需要执行的内容,各国均交由行政机关行使,因此,从本质上说它是一项行政权力,并不是审判权。

虽然执行权与审判权均是国家权力的表现形式,二者也存在某些联系,甚至是密切的联系,主要体现在执行权对审判职能的实现具有辅助与保障作用,但这并不能说明执行权是审判权的派生,更不能说明民事执行权是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的表现,但由于立法者思路混乱,执行权时而表现为行政权,时而表现为审判权。这并非是武断的结论或臆测,我们可以从相关规定中看到这种暖昧的关系。

从三部诉讼法及相关的最高法院对三个诉讼法所做的司法解释,大都以“执行人员”区别于“审判人员”,以“执行机构”或“执行机关”区别于“审判组织”,分析立法者的本意,大概是想要表明执行程序相对于审判程序的不同,执行行为并非审判行为,执行人员也就没有“审判人员”审判的权力,“执行机构”或“执行机关”行使的也就有别于“审判组织”的权力,即执行的权力并非司法权力的当然内容。另一方面,在一些规定中,赋予执行机关的实体审查权,如民诉法第208条规定,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异议的,由执行员进行审查,理由不成立的,予以驳回,理由成立的,由院长批准中止执行。如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处理。此规定既赋予执行员程序审查的权力,又赋予实体审查权力。又如,第217条关于执行国内仲裁裁决时,被申请人提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具有法定不予执行事由的,由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定不予执行。一般认为,这里的所谓“合议庭”是指由执行人员组成的合议庭,而该款规定的对国内仲裁裁决的审查内容既有实体审查,又有程序审查。所以执行人员具有对国内仲裁裁决进行实体审查的权力。再如被执行主体的变更和追加,此涉及判决的既判力和执行力的扩张,需要从实体上予以审查,应为审判权职能解决,从诉讼法基本理论来说,涉及到新的当

事人承担实体责任的时候,应经审判程序作出判决来确定,通过保证当事人的诉权来有效确保其实体权利不被侵害,而现今执行若干规定变更执行主体由执行机构办理,无疑剥夺了当事人的诉权。

正是这种对执行权的不确定性,导致执行权的外部监督出现真空。国家法定的法律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竟然无法监督民事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在法检两家的权力分配之争中,1995年8月10日最高法(1995)5号文的司汪解释干脆表明,民事执行权不同于民事审判权,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者其他法律文书而在执行程序中作出的裁定,不属于抗诉的范围。因此,人民检察院针对人民法院在执行程序中作出查封财产裁定提出抗诉,无法无据,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如此,本应由立法机关来加以定性,却由法院的司法解释将执行权的监督予以排除,出现了可怕的真空地带。权力本需要制约,没有制约的权力将导致腐败,这是常理,正是因为对执行权的模糊定性,使执行权的外部监督无法操作,故有学者批评这一司法解释,称“须再造法律监督机制,对抗诉范围的争论应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裁断”。

二、内部监督——自身对权力进行监督的效力质疑

我国法院的诸多审判制度都存在着明显的行政化现象,这是不符合司法审判的规律和特点的。如备受质疑的案件审签制度,案件请示制度,案件督导制度无不带上鲜明的行政化烙印。按照权力制约理论,权力制约必须发生于对等的国家机关之间,“以权力制约权力”是权力制约的唯一模式,这说明制约本身是相互的,如果仅有一方能够控制另一方,两者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则与制约意蕴毫不相干。在现行司法审判制度与司法行政管理制度混同,以及在运行中交叉错位的情况下,法院内部,院长、庭长在执行案件中既是决策者和指挥者,又可作为法官可以参加合议庭,加入执行活动并不干预执行活动,院长、庭长在司法审判与司法行政两种制度下职权交叉行使,法官在两种制度下无所适从,因而逐渐形成了案件逐级汇报,领导审签,在上、下级法院之间,本是审判监督、分权审判关系,但在实际运作中,上级法院经常以督导之名义过问下级法院承办之案件,甚至有最高院法官直接电话至执行现场过问案件之情况。在上、下级法院之间,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同司法行政管理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混合在一起,法官不是案

件的中心与主宰者,而成为行政管理的对象。实践中,不少法院碍于独立审判的原则,上、下级监督关系亦弱化,往往发现下级法院的错误时,不敢大胆行使权力,做不到有效的监督,而且,在监督程序与监督机构方面的亦规定不清。如执行若干规定中规定的上级人民法院依法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工作,最高人民法院依法监督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法院的执行工作,发现下级法院在执行工作中的裁定、决定或具体执行行为不当或有错误的,应及时指令下级法院纠正,并可通知有关法院暂缓执行,此规定至少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纠正执行错误具体由哪一个机构实施,是由执行机构还是由审判庭﹖(2)上级法院以何种形式指令下级法院纠正执行错误,是用裁定还是决定﹖(3)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纠正执行中的错误的具体范围如何,是仅指程序上的错误,还是既包括程序上的错误又包括实体上的错误﹖如果包括实体上的错误,岂不是执行监督可改变实体裁判而有违法理﹖(4)监督的启动程序是由当事人发起,抑或是上级法院个案抽查,亦规定不清,因执行规定对当事人申请复议制度在若干规定中未予设计。此外,行政化的封闭权力运作体系,对长官擅权专断,或以监督为由恣意弄法提供了便利。封闭的监督运行体系要想控权,显然不能达到目的。控制的最好办法就是预先设定一个与之相当或更强大的权力主体动用法律手段加以约束,用约翰·化道夫的话来说:“你可以在整张羊皮纸上写满种种限制措施,但是唯有权力才能限制权力。”——由法律监督机关对执行权进行监督显得多么的重要。

三、程序的缺失——直接导致监督制约机制失灵

我国民诉法审判监督一章在立法时似并未考虑到执行中的监督问题,执行监督问题在民诉法及适用意见中并无明确的规定,任何监督制约机制均需要一个载体,即程序的设定,因执行监督制约须有一个发动程序(无论是仅拘泥于原执行监督的规定)。但是,由于我国民事执行程序中,对当事人权利受到侵害或无法行使时,无救济程序,据执行若干规定起草人员称,原先草案中设计了对执行中止、追加变更被执行人等方面的申请复议制度,后均被取消,而专章以执行监督(内部监督)代之。可见,倘若遇执行瑕疵,监督制约机制的发动方面存在重大缺失,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执行救济的匮乏

1、程序上的救济方法

我国民诉法或执行若干规定没有程序救济之规定。

没有救济就没权利,一种无法诉诸法律保护的权利,实际上根本就不是什么法律权利。在执行程序中,难免发生执行行为损害当事人和案外人权益的情形。有损害就必须有救济,故须在程序上确定救济办法。如果赋予执行当事人以程序上救济办法,则对规范执行大有裨益。

(二)实体上之救济的厥如

所谓实体上之救济,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基于实体法上的法律关系,请求排除强制执行的方法。检讨我国的执行异议制度,根据民诉法208条的规定,学者多数认为简略疏误,主要缺失如下:

(1)当事人或第三人对于执行法院程序上违法或不当之措施有异议,未明定其处理方法。学者则认为“他们的个人意见,不能认为是执行异议”。

(2)案外人提出执行异议,依我国法律规定,执行员如发现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按审判监督程序处理,以资救济。但一般情形,仅限于特定物交付或责令债务人为一定行为,始可适用,其处理结果,如维持原则判决、裁定,应恢复执行,并通知案外人驳回异议;案外人没有声明不服的机会,如变更原判决、裁定,应按变更内容执行,案外人亦无救济途径,对第三人利益保护欠周。

(3)没有规定详尽的处理执行异议的法律程序,所谓“由执行员按照法定程序进行审查”,但是法定程序事实上根本不存在。所以,我国的案外人异议制度处于一种无状态。而且,债务人不能提起异议之诉,无法保障债务人的实体权力。

另外,我国法律规定了审判人员回避制度以确保当事人的诉讼不受非正常因素的干扰,确保中立与公正。而关于执行员回避告知程序,却没有规定。

四、执行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造和重建

对司法的有效监督,是反腐倡廉,保障司法廉洁公正的重要条件。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指出,“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加强对司法的监督,加强对执行权的监督,是保障司法廉洁公正所必需的,江泽民在1997年中纪委八次会议上指出:司法上的腐败,是最大的腐败。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一旦产生腐败则对社会正义和法制造成严重打击,所以,加强法律监督,保障司法的廉洁极为重要。因此,亟须加强对执行监督制约机制的重构。

(一)通过保障当事人的申诉权对司法进行监督,如建立执行抗告、程序之救济,赋予执行当事人程序异议权异议之诉制度等,对执行权予以监督。

(二)允许法律监督机关对民事执行行为实施法律监督、人民检察院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依法具有保证国家法律的统一实施,执行机关的执行行为是国家法律实施的一种重要形式,亦应受其监督。

(三)建立听证制度、合议制度,防止执行员擅权弄法。因为程序的不公开性将使执行员在执行过程中权力过大,从而导致权力寻租现象的发生。

当然,加强法律程序外的社会监督,如人大监督、社会公众监督、新闻舆论监督,是对执行监督机制的有效补充。

下载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建立完善七大机制

    建立完善七大机制 市公安局落实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见实效市公安局共有30个机关处室和基层单位,民警1268人。下设两个基层党委,6个总支,66个支部,共993名党员,党员人数占全局人数......

    建立完善七大机制

    建立完善七大机制 市公安局落实先进性教育整改措施见实效市公安局共有30个机关处室和基层单位,民警1268人。下设两个基层党委,6个总支,66个支部,共993名党员,党员人数占全局人数......

    关于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关于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摘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有效机制研究,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我国目前......

    建立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建立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实践与思考税收执法权是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最主要的权力,正确行使和运用税收执法权,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才能确保税务机关和税务......

    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制度构想

    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制度构想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主题。曹建明检察长多次强调:“检察机关履行宪法和......

    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制约机制 加大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完善制度建设 加大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力度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国有企业中的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

    民主与权力监督制约机制论文

    摘要: 发展党内民主涉及的内容是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在当前最为重要和根本的是构建党内权力监督制约体系,建立健全各种相关制度,做到以完备的权力监督制度保障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

    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如何健全和完善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投稿:法院李斌日期:2012年08月21日〖关闭窗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法制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其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