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制度构想
完善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机制的制度构想
检察机关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是检察机关的工作主题。曹建明检察长多次强调:“检察机关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能,必须高度重视对自身的监督,不仅要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而且要切实强化内部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把强化内部监督制约放在重要突出的位置”。本文试从构建检察机关内部监督制约制度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强而有效的内部监督。
1、完善对受理线索和初查的监督制度。具体而言,就是要使受理线索与初查相分离,实现受案环节与查案环节之间的相互监督制约。举报中心是集中行使举报线索管理职权的部门,除个别难以归口的疑难线索外,不应行使初查权。举报中心要加强对举报、控告的受理、审查、分流和举报线索的跟踪管理监督,保证举报线索按性质及时转到相应的侦查部门。对举报中心分流到自侦部门的案件线索,自侦部门要及时初查,并将初查、立案的情况及时反馈举报中心,成案的要说明情况,没有成案的要说明原因。举报中心应对分流线索,尤其是重要线索跟踪监督,及时催办,并将查处情况回复举报人。同时,要建立案件的初查警示制度,在案件初查事项期限届满前,发出警示,督促承办人员抓紧办理,及时回复,如有特殊情况,应打延长报告,报院领导批准,并通知控申部门。
2、完善对自侦部门侦查活动的监督制度。刑检部门宜根据侦查工作的特点,积极开展多形式的监督活动:(1)提前介入,既监督又引导侦查活动。自侦部门立案后,应将立案情况和简要案情通知刑检部门,以便刑检部门介入侦查,开展监督。刑检部门可以对重大、复杂的职务犯罪案件提前介入,实行动态的全过程的监督。可以参加侦查部门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共同研究完善侦查方案,提出侦查建议,协助侦查部门确定侦查、取证的思路方向,立足于公诉的需要,及时制作《提供法庭证据意见书》,供侦查部门参考,引导侦查部门全面、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固定证据,使案件侦查终结后,有利于对犯罪进行有效的指控和审判。(2)监督审讯等侦查活动是否合法。着重监督侦查人员是否履行对犯罪嫌疑人、证人的告知义务,是否具有诱供、刑讯逼供等违法取证行为。(3)监督决定逮捕的执行。对逮捕决定的执行情况,侦查部门要及时告知刑检部门。自侦部门拟对已被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的,应书面征求刑检部门的意见。(4)审查其他强制措施。着重审查逮捕以外的其他强制措施的决定、执行、变更、撤销情况,从中发现和纠正违法行为。(5)审查撤案决定。侦查部门作出撤销案件的决定应及时通知刑检部门,刑检部门经审查认为撤销案件有错误的,可以报请检察长或检委会决定。
3、进一步完善对审查批捕、起诉环节的监督制度。在自侦案件中,刑检部门对自侦部门进行侦查监督,相应地刑
检部门的审查批捕、审查起诉活动也应接受自侦、控申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制约。自侦部门对于刑检部门的不逮捕决定、撤销案件建议有异议的,可以书面要求刑检部门复议,刑检部门在收到复议意见书后应及时答复。刑检部门变更有关强制措施(如拟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时应事先征求自侦部门的意见。刑检部门对自侦部门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经审查后作出的处理等意见和建议,自侦部门有异议的,可以提请刑检部门复议,刑检部门应及时答复,认为有错误的,应报检委会研究决定。自侦部门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判决后,刑检部门应及时将法院的判决书送达自侦部门;自侦部门认为法院判决存在有罪判无罪、重罪判轻罪等严重问题的,可以向刑检部门提出要求抗诉的建议。控申部门要完善不起诉、撤案的个案复查制度,凡有不起诉或撤案的案件进行一案一复查,有了就复查不要等到年终。要纠正过去那种案件作不起诉或撤案处理的,群众反映后或上级要求进行复查时才复查的情况。
4、完善对廉洁办案的监督制度。这一监督主要是以制度化的形式监督检察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使其符合法律、法规和纪律所规定的廉洁执法的要求。(1)强化纪检监察部门的随案监督。纪检监察部门应重点加强对干警执行办案纪律的监督,坚持重点监督与日常监督相结合,可通过经常深入办案现场检查或随时抽查办案中执法执纪情况,坚持走访案件有关当事人、单位、证人制度,重点加强对作不立
案、不捕、不诉、撤案处理的案件的监督,发现问题及时督促纠正,防患于未然,对以权谋私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2)创新监督方式,拓宽监督渠道,扩大监督力量。在专职纪检监察人员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在各业务部门聘任兼职纪检监察员,协助监察部门履行一定的监督职责。(3)将监督“关口”前移,并贯穿于办案全过程。对内应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定期自查、互查、抽查和调查等制度,即围绕廉洁办案问题,要求检察人员定期进行廉洁办案的自我总结检查、不同部门开展相互间的总结评议、纪检监察部门对各业务部门的廉洁办案情况进行复查等。对外应建立、健全公安机关、审判机关、社会监督反馈等制度,使检察人员既能保证自我监督,又能得到社会的全方位监督。
5、健全和完善检察机关领导体制。认真落实高检院《关于加强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检察院工作领导的意见》,切实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执法规范化体系,使每一执法环节和执法行为都有章可循。加强对下级检察院领导班子特别是检察长的监督,制定并落实巡视制度、上级检察院派员参加下级检察院民主生活会制度、上级检察院负责人与下级检察院负责人谈话制度。
6、完善和落实检务督察制度。遵循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原则,探索建立以纠正违法办案、保证案件质量为中心的检务督察制度,重点抓好八类案件的督察,突出把执法办案的过程纳入检委会及检察长的监督视野,并从监
督机构、监督范围、监督方式上与人民监督员制度以及纪检监察部门的检风检纪督察互为补充、衔接,保证督察工作监督职能的有效实现。
7、运用科技手段建立跟踪监督制度。根据信息社会的特点,把信息技术更充分地应用到执法办案上来,利用自侦案件审讯过程的全程录音录像,既可作为出庭公诉时的证据使用,避免被告人、证人当庭翻供,也可归档备案监督。此外,有条件的还可以开发计算机软件程序,加强对办案程序和工作流程的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设计,实现执法办案的网上运行、动态管理和全程控制,将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认定事实、判断证据、适用法律规定等各个环节用信息技术固定下来,以确定案件事实是否查清、证据是否确实充分。检察长可以通过计算机直接查询了解办案进程和情况,以便于指挥和监督,实现对办案过程的全程跟踪监督。
第二篇: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研究
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机制研究
(包立春呼和浩特市回民区人民检察院)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职务犯罪侦查监督的现有的国情,借鉴外国的普遍做法和好的经验,尝试着如何完善现有的职务犯罪侦查监督机制,提出了改革和完善我国的职务犯罪侦查监督制约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职务犯罪侦查权监督制约
法律赋予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享有侦查权,其侦查权与公安机关的侦查权没本质区别。但与公安机关的侦查权不同在于,检察机关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没有外部监督,我国目前对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权的监督只是内部监督,通过将内部的侦查部门与审查逮捕,起诉部门的分设来实行内部监督。
一、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权的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程序的监督缺乏立法上的依据
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其他相关的司法解释都没有对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监督作出规定,这一方面降低了职务犯罪案件侦查监督的权威性,另一方面也给这种监督的真正有效实施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由于法律上没有明确的规定,这样侦查对象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犯的时候,就很难找到适当的救济程序,不利于被侦查对象的人权保障。
(二)我国职务犯罪的侦查内部监督的局限性
现代刑事诉讼模式呈现出控、辩、审三方的三角制约结构的原因是职能的分立更有利于公正审判的实现,更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
1职能的分离之首要要求就是职能的独立,同一主体不应该同时承担两项相对应的职能,不然职能分离的目的就很难实现。刑事诉讼程序的公正性和合理性,要求对可能侵犯当事人权益的程序进行监督。要想实现监督的有效性,就必须实现监督的独立性。这是我国检察机关独立自主地行使法律监督权的原因所在。然而,在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监督中却出现了例外。检察机关在职务犯罪领域的这种内部的监督很难确保监督的有效性。
二、我国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权的监督机制的完善
(一)从检察机关自身入手,确保侦查监督职能的履行
1.从根本上,突出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
检察机关的根本任务是依法对全部诉讼活动实行法律监督,侦破案件不应是检察机关的主要工作。但是,目前检察机关承担了大量的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任务,使之无法全面行使监督职能。要强化法律监督效能,就必须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监督方面来,将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部门从检察院分离出来,以便检察机关集中力量从事法律监督工作。
2.权宜之法,将职务犯罪的监督职能由上级检察机关来行使
通过将职务犯罪的审查逮捕权上移可以使监督权的有效性增强,从而解决目前的自己监督自己的逻辑尴尬和内部制约失灵问题。
(二)从职务犯罪的对象上,确保侦查监督职能的履行
赋予犯罪嫌疑人广泛的权利,提高犯罪嫌疑人在审前程序中的诉讼地位“以权利制约权力”,是西方法治国家对侦查实行监督的重要途径。在刑事诉讼中被追诉方作为公民个人,无论是在经济实力、法律知识还是诉讼经验上都无法与作为国家执法机关的侦查机关相比。侦查机关处于优势地
位,而辩护方处于劣势地位。要实现控辩之间的实质平等,就必须加强对被追诉方权利的保护,适当加重侦查机关的诉讼职责,从而对侦查权力的行使进行一定的抑制。只有在平等对抗的诉讼结构中,公共权力的滥用才能杜绝。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强化辩护方的劣势地位:
l.赋予被追诉方沉默权
如果规定刑事诉讼中侦控方有权强制被追诉人供认有罪,实际上是认可相互争斗的一方有权强制对方提供对自己不利的武器,这是极不合理且违背诉讼的基本规律的。因为赋予被追诉人以沉默权实际上是承认被追诉方有权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与国家展开理性的抗争,承认被追诉人的个人利益有独立于国家和社会利益的内在价值;而否认被追诉人享有沉默权,实际上是承认侦控机关有权对被追诉方进行支配和控制,其后果是犯罪嫌疑人沦为证据方法,导致自我归罪。而刑事诉讼过程一旦允许侦控机关有权对被追诉方进行支配和控制,那么控辩双方之间将毫无平等可言,最终决定案件裁判结果的将不是事实本身,而是控辩之间权力(权利)的对比,这是违反诉讼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理性方式所应具有的公正品质的。因而赋予被追诉人以沉默权应是改革我国侦查监督机制的必然选择。
2.赋予被追诉方调查取证的权利
虽然各国法律都要求侦控机关既要注意收集不利于被追诉人的事实和证据,也要注意收集有利于被追诉人的事实和证据,但作为行使控诉权的一方,侦控机关在司法实践中往往更注重收集对被追诉人不利的事实和证据。正是基于此,现代西方各国普遍赋予被追诉方以一定的调查取证的权利。我国法律上应该明确规定,在不损害他人权利的情况下,被追诉方拥
有任意性调查措施,如询问证人、收集物证、书证,委托鉴定,在公共场所拍照、录音等。
3.赋予被追诉人同步录音录像确认权
为了保障被追诉人的权利特别是在初查中(因为在初查中侦查机关往往在自己的机关内来获取口供)赋予被追诉人同步录音录像确认权。当然这项确认权是在首先保证对追诉人采取同步录音录像的措施的。
4.将律师介入刑事诉讼的时间提前
在第一次讯问时,犯罪嫌疑人通常心理最为脆弱,最需要法律帮助,侦查人员通常也是在第一次讯问时最容易滥用权力,甚至刑讯逼供。因此,我国刑事诉讼法应该增加侦查人员在第一次讯问时有义务告知被追诉人有权获得律师的帮助,以了解自己在此时的权利。
5.扩大律师在侦查阶段享有的诉讼权利的范围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律师在侦查阶段不具有辩护人资格,享有的诉讼权利极其有限。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刑事诉讼法应赋予律师各国被追诉方律师在侦查阶段通常都享有的权利,如阅卷权,与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会见、通信的权利,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在场的权利,调查取证和申请证据保全的权利等。
6、赋予被追诉方提起诉讼的权利
“无救济则无权利”,只有规定嫌疑人申诉和抗辩权,才能保证嫌疑人的人身权利。现代各国在赋予侦查机关以必要的强制性侦查权力的同时,又赋予被追诉方以广泛的异议和救济权,即对侦查机关实施的涉及对被追诉人的权利和自由进行限制或剥夺的诉讼手段,被追诉方有权向法院表示
异议,要求法院对侦查机关实施的诉讼措施,特别是强制性诉讼措施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进行审查和裁决。在我国刑事诉讼中,应规定对侦查机关超过最长羁押期限羁押嫌疑人的,嫌疑人及近亲属或者嫌疑人委托的律师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
(三)明确法官对侦查的事后监督权
针对侦查程序违法,西方各国建立了专门的程序性制裁制度,使得那些有程序性违法行为的侦查机关或人员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英美法建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使得侦查机关违法所得的证据不具有可采性。大陆法国家大都采取了诉讼行为无效制度,使得违反法律程序的行为,经过利害关系人的申请,可以由法官宣告为无效行为,从而不产生任何法律效果。有违法必有制裁,一部法律如果要树立权威并在现实中得到实施,就必须建立专门的法律责任制度,使违反该法律规定的人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明确法官对侦查的事后监督权对于保障司法对侦查活动的事后监督具有重要作用。
(四)通过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完善促进检察机关执法作风的转变 人民监督员以客观公正的立场来监督评议检察机关的自侦案件,可以增强自侦案件的办案透明度,促使办案人员转变执法观念,更加注重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可以进一步强化 “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观念,并使执法作风进一步好转,防止和减少了办案中违法违纪现象的发生。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目标价值,就在于其从外部对检察机关制约的刚性。要是人民监督员制度取得广泛的认可就必须解决“自己请人监督自己”的困惑与窘境,才能使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运行体现“体外监督”的刚性特质,才能使
制度具有更强的权威性,更强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振江:《检察机关侦查监督问题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2.谢佑平,万毅著:《刑事侦查制度原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郝玲玲:《对英美国家侦查监督机制的认识与借鉴》,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4,第4期。
4.郭华:《检察机关自侦案件的侦查监督问题探讨》,政法论丛,2000年,第3期。
5.赵旭光:《论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侦查监督》,莱阳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第9期。
6.张培田:《检察制度本源初探》,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第5期。
7.陈少林:《论辩护律师的在场权》,法学评论,2000年,第5期。
8.刘周:《人民监督员制度的法理基础及现实思考》,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2)。
9.邢古波,周伟:《律师在侦查阶段的维权作用》,政治与法律,2002年,第4期。
第三篇:关于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关于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思考
【摘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有效机制研究,是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国家各项事业健康顺利发展的需要。本文就我国目前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如何建立健全权力运行管理监督有效机制,进行深入思考,提出完善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一些对策。
【关键词】监督;制约;权力;机制
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是今后五年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该《工作规划》要求“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工作报告中指出:“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十七大对于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的表述,反映了权力健康运行的一般原理,是党对权力制约监督规律的新认识,更是推进权力制约监督机制建设的重要指针。近年来,随着各种监督制度的不断健全完善,一个对权力运行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监督制约的制度体系日趋形成。但从实际效果来看,还远未达到党中央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权钱交易等腐败现象仍时有发生。认真分析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很大程度上与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使用情况密切相关,与现行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缺陷密切相关。因此,切实解决对各级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问题,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已成为当前反腐倡廉建设的突出重点。
一 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基本状况
完善权力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要对我国现行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运行情况有一个全面的把握和客观的评估。我国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是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在革命战争和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这一制约机制带有革命战争年代和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
(一)十分注重自律机制的建设
重在提高党员干部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重在思想、宗旨、信念教育,教育党员干部掌好人民赋予的权力,做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强调依靠公职人员的自律来约束自己的权力行为。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涌现出一些严于律己、甘愿奉献的典型公仆,他们通过高尚的觉悟和纯洁的内在品质不仅严格约束了权力的谋私性,而且充分运用权力为人民谋取了福利,使权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为人民服务的效能。
(二)他律机制逐步趋于完善
他律机制主要通过以权制权和以民制权两种途径来实现。以权制权,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如我国现有的人大监督、行政监督和司法监督。以民制权,即社会和公民充分利用自己的权利监督制约权力。如社会组织、社会舆论和公民个人以向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提出建议、批评、检举、控告、申诉等方式所进行的监督等。以权制权是最有力、最直接的监督,是权力制约的关键。以民制权是以权制权的基础和源泉,它为以权制权提供了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舆论支持。没有以民制权,以权制权则失去了监督的根基;而没有以权制权,则以民制权也难以达到监督制约的目的。这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循环运作,构成了我国权力制约中他律机制的基本框架。
(三)约束权力的法律制度建设得到加强 监督活动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实现了以法约权。如人大监督,有宪法、选举法和若干法律及议事规则等;行政监督,有国务院组织法、地方政府组织法、行政监察条例、审计法等法律法规;司法监督有法院、检察院组织法、刑事、民事、行政三部诉讼法等,社会监督除了宪法、选举法、工会法、社团法、游行示威法等法律外,还有信访、举报等方面的若干规定。总的看,我国现行权力制约机制在形式上是较为系统和全面的,也是有效能的。
二 目前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总体上适应了我国现行政治体制的需要,发挥了监督保证作用。尤其在计划经济条件下,这种监督制约机制有利于权力的高效率运行,有力地保证了我国集中力量、多快好省地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群众法制意识和政治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在经济转型、体制转轨、利益主体趋向多元化的过程中,基层管理体制的某些方面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产生和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权力监督机制还存在不少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的形象,影响了发展,影响了和谐。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问题:
(一)专职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不够
由于我国目前的各种专职监督机构同时受同级党委、行政首长和上级监督机关两方面的领导,监督机构的人事权、财政权、领导权掌握在同级党委或行政领导手中,形成一种附属型的隶属关系,致使行政监督权的 主 体受制于监督客体。由于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因而也就缺乏权威性,监督一般只限于对下级和一般党员干部,而对同级党委或行政首长很难实施监督,或监督比较乏力,有的甚至对下级和一般党员的监督也难以实施,不时受到同级党委或行政首长的掣肘。
(二)人民群众的监督意识还有待增强 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里,人民群众是一切权力的主体,也是权力监督的主体;各级公职人员都是人们公仆,都是监督的对象。但是,由于几千年封建文化思想的积淀,封建等级观念、官本位意识等仍然比较浓厚,由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践时间不长,也由于我们过去民主政治方面走过的曲折道路,有相当一部分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意识不强,一些党员领导干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的观念也相当淡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 我国权力监督机制的有效运转。
(三)权力过于集中,监督力度不够
我国的权力结构是从战争年代军事集权权力结构移植到社会主义政治体制中来的,自上而下建立了一个单向走向的二维权力结构。这个权力结构的特点,从纵向上看,有领导向群众集权,上级向下级集权的倾向;从横向上看,存在党政一体化、政经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政社一体化的问题。同时,监督运行方式单一,监督手段不够有力,监督系统缺乏协调,发挥整体效能不够,出现权力监督的“空白区”,造成不少公共权力的“漏监”、“虚监”、“弱监”现象,出了问题只好事后治理。
(四)监督法规不完备,监督制度不健全
我国的权力监督法规正在逐步建立和健全之中,现 有 的法规往往比较原则,不够具体,因而操作起来弹性很大,“刚”性不够。有的法规不系统、不全面。我国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监督法》,监督的性质、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和方法、途径缺乏系统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这也是当前对公共权力的监督不够有力的原因之一。
三 完善我国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主要对策
从内涵来看,权力制约比权力监督更有力度,制约指的是对权力的节制、控 4 制和约束,而监督主要是对特定主体的监视和督促。而权力制约的主体多为公权力部门,是权力部门之间在法制轨道上,由于分工和责任的不同而形成的相互约束和牵制。完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不是突破我国现行的权力监督制约机制另搞一套,而应当根据党的十七大部署,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的目标下,认真学习《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和省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08-2012年工作规划>的实施办法》,根据反腐败斗争和廉政建设的新发展和新情况,在坚持行之有效的传统手段的同时,修正缺陷,弥补不足,加强薄弱环节,对权力制约机制进行具体化、精密化的设计,推进权力监督制约手段的完善和创新。
(一)要进一步完善权力结构,以权制权
制约权力,就是要使各种权力形成制约,使之成为结构合理,管理科学,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封闭式权力运行体系。在权力监督的主体上,要摆正位置,逐步在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明确的权力界限,不断增强权力监督主体的独立性,使有关监督的法律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使监督客体处于更严密的监督之下。要从制度设计上充分考虑权力的制约与监督,使权力结构本身就形成一种封闭的能够自我约束的机制。只有这样,监督者的权力越高于、大于、强于被监督者的权力,其监督才能具有权威性。在党内,通过全委会听取常委会的工作报告,扩大在市、县进行党代会常任制试点,发挥党代表在党代会闭会期间的作用等举措,进一步发挥了党代会和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通过向全委会报告工作,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党政领导干部辞职等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通过建立健全巡视制度、全面实行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等举措,进一步强化了监督权,加大了对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监督的工作力度。在政府机关,坚持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原则,明确提出把科学民主决策、坚持依法行政、加强行政监督作为政府工作的三项基本准则,并以此来部署和开展行政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在规范权力运行方面也要继续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健全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和把关、又相互配合和协调的权力结构,使不同性质的权力由不同部门行使,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 赔偿,有效地防止滥用权力行为的发生。
(二)科学地分解内部权力,合理分权
权力体制的科学化是现代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权力的适当分工制约,排斥绝对权力,做到权责相符等,都是科学设置和使用权力的基本要求。合理分解权力,就是要对过分集中的权力进行分解。应合理分权,简政放权,把一个部门、一个岗位负责一项职能,行使某项权力改为多个部门、多个岗位、多人交叉负责某项职能,行使某项权力,防止权力过分集中。要尽量减少管理环节和层次,取消那些不必要的管理权、审批权、分配权等。一是对互相监督的权力必经进行分解,不能由一个人掌握,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二是对集中于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手中的权力进行分解,由几个人或者几个部门来共同行使。三是对集中于少数人的重大决策权进行分解,由人数更多的一级组织来行使。
(三)要规范权力运行程序,依法制权
权力的正确运行必须有严密科学的程序保障。实体规范能否得以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程序性规范的执行,离开程序的实体,就可能使权力走向极端,导致权力的滥用。在我国依法治国刚走上正轨,人们的法制观念还不够强,忽视权力运行程序的现象比较普遍,重实体、轻程序问题比较突出,权力的运行缺乏严格的科学社会保障,得不到有效的约束和监督,从而发生权力腐败。近年来,通过各种经济犯罪案件和行政案件的查处可看出,行政执法没有程序保障,就会出现随意执法的现象,导致行政权的扩张和滥用,使一些行政机关和部门因程序违法而成为法庭上的行政被告,一些领导干部因钱权交易、以权谋私最后蜕化为腐败分子。因此,建立完善权力运行程序显得尤为重要。在授予国家权力的法律法规和领导决策中,都应有完善的规则和程序,以保证权力的正确实施和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这种规则和程序是权力主体必须遵行。如果不遵循这些规则和程序,那就是有法不依,就是违法办事,就要受到党纪政纪的严肃处理,甚至受到刑法的严厉制裁。
(四)推行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权力运行透明度
我们要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采取硬性措施,推动公开办事制度的有效实行。办事公开包括政务公开、事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凡是办理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事项,凡是能够公开的用权行为,都要向干部、群众和社会公开。通过实行办事公开,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抑制权力腐败。要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政务公开的原则、范围、方式,以及公民个人所享有要求了解政府所掌握的有关其本人的资料的权利,增加人民对政务的了解,以便于监督。明确规定公民对政务活动有了解权和问询权,而政务机关则具有相应的答复义务。规定除政治、军事、经济秘密以外的资料,公民了解政务时行政机关不予答复而应负的法律责任,从而强化政府推行政务公开的责任感。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提高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减少自由裁量权,防止暗箱操作,使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的广泛监督,有效防范违纪违法行为的发生。
(五)严密监督网络,提高监督的整体效能
一要加强党内监督。要健全党内的各种监督措施,包括述职述廉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个人收入申报制度、廉政档案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保证党员干部处于组织的监督之下。二要加强人大监督。要建立司法、财政、金融、计划部门定期向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加强对这些关系国计民生部门的事中监督;要加强地方、部门执行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任务、计划完成情况的监督;要加强专项视察检查,做到该质询的质询,该禁止的禁止,该纠正的纠正,保证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要加强行政监督。行政监督既包括上级国家行政机关对下级国家行政机关行使权力实行监督,又包括各级行政机关领导人对下级行政管理活动和职能作用发挥情况实行监督。在当前,尤其要加强对掌管人权、事权、物权部门的监督,防止其乱用和滥用权力。四要加强审计监督。审计、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各部门要发挥作用,既要各司其职,又要通力协作,形成监督合力,共同担负起对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任务。五要加强广泛的 民主监督,包括人民政协的监督,群众团体的监督,社会舆论、新闻媒体的监督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加强民主监督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力量,共同形成对权力运用的有效监督。
【参考文献】
[1].梅胜.我国公诉权制约机制的缺陷与完善.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0.(1).[2].鲍世赞.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完善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机制.世纪桥,2010.(7).[3].樊石虎,王寿林.试论党内监督的疏漏及对策.郑州大学学报,2001.(3).[4].郭道晖.建构适应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的原则与方略.中国法学,1994.(1).[5].谢佑平,江涌.论权力及其制约.东方法学,2010.(2).[6].黄瑞.权力腐败及其法律监督机制的完善.南昌大学学报,2001.(2).
第四篇:完善制度机制文档
建立和完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对于推动基层党组织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切实加强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上级党委总体要求,结合本支部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对照《党章》规定的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条件,围绕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以及本支部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建设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为关键,不断探索和建立健全“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永葆党员先进性,为推动我校实现建设山区特色学校的目标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二、把握原则
第一,认真搞好规划,注重长效机制的实用性原则。对照《党章》和先进性的基本要求,结合我校党的工作实际,对现有的党建工作规章制度进行一次全面梳理,进行制度重建,看看哪些规章制度需要修订完善,哪些需要重新建立,哪些可以进行探索。明确建什么、怎么建、谁来建,什么时间完成,确保制度建设有条不紊地开展。第二,坚持实事求是,注重长效机制的科学性原则。制度建设是一项政策性、原则性非常强的工作。要坚持科学和求真务实的态度,在深入调查研究、准确把握规律、认真总结提炼、反复论证试行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增强针对性,探索制定长效机制。
第三,制定监督措施,注重长效机制的有效性原则。在探索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的时,要注意研究制定相应的监督措施和监督机制,真正使长效机制落到实处,长期坚持,发挥作用。防止摆花架子,走过场。
三、目标任务
(一)建立和完善学习机制。hjt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的讲话时指出:“勤奋学习,是共产党员增强党性、提高本领、做好工作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是我们不断保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经验。”因此,我们要着眼于激发党员学习的“内动力”,从建立和完善党员学习机制上入手,把党员的学习教育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要坚持对党员的学习常抓不懈,强化制度措施,主要制度包括:《党员集中学习制度》,制定学习计划,党员每季度集中学习六天;《读书、学习交流制度》,《党员自学制度》,党员每周自学时间不少于两小时,并认真作好学习笔记,对党员学习笔记,每半年检查一次,对学习情况,每年考核一次,将政治学习考核成绩纳入教师绩效工资量化之中,考核成绩不及格的,取消评选优秀和先进的资格。
(二)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提出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理论指导、以人为本、虚功实做、言传身教、自我教育的原则,坚持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对党员教师的理想信念、形势任务、职
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廉洁勤政教育。制定《党员定期倾听群众意见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召开不同层次人员座谈会,直接倾听意见;《党员思想状况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党员队伍存在的苗头性、倾向性思想问题,有针对性、有计划性地抓好思想教育;《党员谈心制度》,把生活困难、岗位变动、受到奖励或批评、同事间出现矛盾、新近调入、工作中有纰漏以及学习不够主动等八种情况的教职工作为必谈对象,了解他们的苦衷,关心他们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体现出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激励广大党员奋发向上、开拓进取。
(三)完善党组织建设和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支部组织生活会制度》。参加党员民主生活会,要遵循“团结一批评一团结”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发扬民主,交换意见,沟通思想,主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参加组织生活会,要带头学习和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党的决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主动听取意见和建议。二是建立《支部成员联系点制度》。抓好党建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学校党建工作制度。主要制度包括:《党支部工作制度》,规范学校党支部的工作程序、方式、方法;《“三会一课”制度》,规范“三会一课”的主要内容、时间安排、检查考核等。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党员学习制度,使学习培训纳入制度化轨道,确保广大党员干部及时、长期、经常、有效地接受教育。
(四)建立完善培训制度:(1)集中培训,每半年一次全体党员集
中学习培训。(2)积极参加上级组织部门,业务主管部门等举办的各种学习培训活动。(3)加强对新发展党员的培训,建立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制度。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不拘一格选人才,把品行端正,具有开拓创新精神,能服务群众的优秀人才吸收到党内来,对入党对象的考察培养要严格组织程序,建立考察档案,保证党员发展质量。
(五)、建立考核检查制度。要健全完善学习培训考核检查制度。
(1)落实党员领导干部包级包班责任制和贫困家庭(教职工、学生)帮教制度,认真落实责任、强化督查措施,保证实效。(2)学习培训实行实名签到制,定期检查,达不到要求的限期整改补课。(3)量化学习培训指标,做到有部署、有检查。(4)建立党员读书笔记、学习园地、心得体会交流,学习培训成果展评等有效活动载体。(5)每月都要组织一次“四个一”活动,即读一本好书、观看一部党性教育影像,写一千字读书笔记,撰写一篇心得体会。
(六)、建立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每半年召开一次,班子成员除遇特殊情况请假者外,都必须按照参加,民主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检查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议、指示的情况,剖析存在的问题不足和根源,明确责任。对照党章、准则及上级党委有关规定,检查班子成员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总结经验教训。研究制定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整改措施,民主生活会要突出重点,从实际出发,集中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四、具体措施
(一)、坚持不懈地开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坚持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作为一根红线贯穿学习教育的全过程,每年要定期举办2期以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班,结合不同时期工作的重点,组织党员学习。通过学习教育,使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共产主义信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
(二)、坚持不懈地开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
在每年开展的教育工作中,有针对性地安排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并着重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精”与“实”上下功夫,丰富教育内容。二是在“新”与“活”上用力,改进教育方法。针对不同对象和群体的特点、要求,力争用新颖、灵活的方法吸引党员干部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三是在“多”与“变”上做文章,教育党员干部把远大理想与本职工作结合起来,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团结开拓,严肃执法,树立党员的良好形象。
(三)、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
结合本职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形势任务教育,让党员干部正确面对国情、省情、市情、乡情。要不断创新形势任务教育的方法。结合我校实际,做到讲实情、交家底,讲发展、交政策,讲思路、教方法,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要坚持正面教育与典型引路相结合;坚
持形势任务教育与文化建设相结合;坚持形势任务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针对党员教职工中存在的思想问题,答疑解惑,理顺情绪,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进一步树立发展意识,发扬主人翁精神,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坚持不懈地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教育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改变干部作风的必然要求。党支部要把党的宗旨教育作为一项经常性的工作来抓,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为人民为社会多做好事,努力塑造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端正工作作风,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增强事业心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推进我校的文明建设。
五、组织领导
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是永葆先进性的关键措施,必须切实强化领导,落实组织责任。支部班子成员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切实加强对党员整改措施落实工作的具体指导,切实达到思想上求深入、措施上求到位、重点上求突出、问题上求关键的目标。要认真履行党员先进性教育长效机制落实工作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努力解决实际为题,要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中学党支部2005、10、12
第五篇: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董承耕
【摘要】:无论从理论、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失控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与
完善反腐倡廉制约机制,必须从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综合监督等方面下功夫,并坚持硬监督与软监督相
结合,监督与严惩相结合,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
【作者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35000
1【关键词】: 反腐倡廉 监督制约 监督机制
【分类号】:D630.9
【DOI】:CNKI:SUN:FLJS.0.1999-03-017
【正文快照】:
加强对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研究,使之不断健全和完善,对于我国反腐倡廉、加强党和政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从理论上看,权力失控就会蜕变为谋
取私利的工具。权力具有强制性和诱惑性的特性。这种强制性如果受不到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有效监督机制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因此,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目前,我国在反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存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预防机制弱化等弊端。这解决,就难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反腐倡廉的有效监督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反对腐败,关键是从机制上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
完善监督法规,使监督有法可依。要在完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同时,健全法律监督方面的规定的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机构的组织法规和法律监督程序法规,以及公务员财规等等。
提高监督机构的权力,实行监督责任制。过去监督机构监督力度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机构缺乏权威高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法律应当授予其应有的权力,并明确其相应的责任。
加强行政透明度,实行提前介入监督。现在的法律监督多属事后监督,只是起到补漏的作用。有效的监督应防止漏洞的发生,而提前介入的前提是政务公开,主要指:人事公开、财务公开、办事公开、领导人的活动及财专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对反腐倡廉至关重要。只有这样的监督机制具有牢固的社会基础。为此,可以实行聘请群众法律监督员和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群众法律监督小组的为群众和法律监督机构之间的桥梁,从而对权力实行更普遍、更有效的制约。
加强奖惩制度。强化奖惩制度也是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奖惩分明,褒贬有力,才能使各项廉政制一方面,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奖励制度,对廉洁奉公的公职人员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还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惩罚纪、政纪、经济处罚、刑事处罚等手段,对违法乱纪的人员予以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