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有效的国企监督制约机制的探讨(共5则)

时间:2019-05-13 15:12: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建立有效的国企监督制约机制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建立有效的国企监督制约机制的探讨》。

第一篇:关于建立有效的国企监督制约机制的探讨

关于建立有效的国企监督制约机制的探讨

任何一个企业,缺乏有效的监督都必然会走向衰败,任何一种权力,缺乏有效的制约,都将失去控制,而成为一种泛滥的罪恶。国企是国家经济的支柱,国企腐败现象的滋生,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使国有企业失去源动力,也给员工造成巨大损失。加强国企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实质就是对党员干部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古往今来,对官员、干部的监督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因为干部手中拥有权力,权力就是威严,权力就是正确,在权力的影响下,部分干部失去正直的个性,埋没理性,扼杀真理,唯权是从,谏言没有了市场,干部变成了权力的代言,从而导致一些不正常的现象发生,也导致腐败的滋生,对党的肌体造成极大侵蚀,从而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威信和地位,久而久之,党会失去最牢固的基础。“水能载舟也能覆舟”,失去基础的大厦只有倒塌的命运。企业大量滋生的蛀虫,必将把国企送入倒闭和破产的行列。为此,必须建立健全国企监督制约机制,保证企业党组织的纯洁性,保证领导干部的清正廉洁,把企业领导干部的腐败从源头上加以杜绝,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快速协调地发展。

一、抓好党内监督,重在对一把手的监督

企业一把手是权力的第一执行人,也是单位主要领导者,担

负着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职责。手中也握有财权、人事权。而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这些权力用好用实,就会使企业上下和谐,人心归一,造福于企业,企业会有更大的发展和进步。如果这种权力失去制约,或者缺少制约,就会发生扭曲和变形,而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利益受损,领导本人腐化堕落。因此党内监督的第一环应该放在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身上,主要放在一把手身上。对一把手的监督,难度很大,因为企业的一把手,同级单位和部门很难制约其行为,很难控制其权力的运用范围。这就需要全体党员干部都要以党的事业为重,从爱护干部、保护干部、保护企业利益的大局出发,对一把手在决策、执行权力时进行有效监督,从而使权力的应用方向正确,避免出现决策上的以权谋私,这将是最大的利益缺失。其实要完善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深入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不断提醒一把手慎重运用手中的权力,指出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要通过民主生活会,使一把手深刻反思自己的行为,克服权力运行过程中的不规范状态,从而达到警示自身的作用。第三是强化干部的管理与考核,定期述职述廉。干部考核是一项较为重要的监督方式。企业里可以结合经营业绩考核开展干部考核。干部考核要真正深入到基层,听取群众的呼声,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亮的”,群众心中有一把公平尺,是非功过,百姓自有评断,干部考核过程中,要充分尊重民意,并把考核情况真实地展现、对位到每名干部身上,真正把考核结果做为干部评聘的主要依据。要通过对一把手的监督制约,保证一把手的清正廉洁,从而带出一个好的集体,带出一个有战斗力的员工队伍。

二、加强党的民主制度建设,制约权力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发展党内民主,必须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这三项制度是健全党内民主制度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党内民主的有效途径,也是强化党内监督,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的实际步骤。腐败是滋生在我党肌体上的一大毒瘤,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权力失去制约和监督。建立和完善三项制度,切实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批评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有利于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意识,充分调动他们参与监督的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党的工作透明度,把权力运行置于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证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有利于纠正党内各种不正之风的滋生。

现代国有企业,更应强化党的民主制度建设,让广大员工参与企业管理,明确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建立和健全厂务公开制

度,让广大员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了解企业的管理状况,从而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管理,支持企业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些方式也可以有效扼制腐败的滋生,群众的知情和监督,会使权力在透明度较高的条件下运行,从根本上抑制了以权谋私,不正之风等现象的发生。

三、加大纪检监察力度,防患于未然

腐败的滋生是有着过程的,也自然就可以做到防患于未然。任何领导干部的腐败都不是坦然实现的,在腐败的初期,那种正义与邪恶思想的交织会让腐败分子寝食难安,但更多的存在一种侥幸心里,从而一步步迈向深渊,所以纪检监察工作如果做到提前预防和控制,极大多数腐败案件是可以避免的。

要做好纪检监察工作,首先要加强教育,经常性的反腐倡廉教育是抑制腐败发生的重要途径。通过大案要案纪实宣传,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教育要深入持久,入口入心,真正使领导干部得到警醒。

其次是完善纪检监察制度。企业来讲,纪检监察部门要介入到生产经营全过程,尤其是抓住要害部门。对物资供应、产品销售、工程施工等要害部门,纪检监察部门要制订严格的监察制度,包括不定期进行财务监察和审计,这都是较好的办法,也是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反腐方式。

三是抓住苗头不放过,及时制止和惩治腐败。腐败现象如果及时得到发现和制止,可以避免对国家财产和集体利益的重大损失。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重视群众监督作用。尤其是要在制度建设上下功夫,更要重视群众的来信来访,既不能轻信,更不能随意否定,一定要慎重对待,注意从中发现案件线索,从而把一些腐败案件及时发现,及时制止,给企业避免经济损失。

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是一把利剑,是铲除腐败、保持党的肌体纯洁的有利武器,是兴党强国、强基固本的良方,也是现代企业保持旺盛活力的希望所在,我们要切实贯彻好两个条例,完善企业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把国企腐败案件消灭在萌芽状态,保持国有企业肌体的纯洁,使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为繁荣国家经济做出贡献。

第二篇:建立健全企业监督制约机制 加大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完善制度建设 加大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摘要:近年来,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效,但国有企业中的消极腐败现象仍然存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本文分析了当前国有企业腐败的特点,以及国有企业腐败现象滋生的根源,阐述当前国企反腐重在完善制度建设,并就此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完善办法。

关键词:制度建设反腐倡廉

引言

加强反腐倡廉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国有企业反腐倡廉工作必须走上一条法制化、制度化的道路,建立一整套适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的廉洁从业制度体系,从制度上对权力进行分解、制约和规范,以此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一、国有企业腐败的特点

自1979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文件,为国企反腐倡廉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国有企业在落实生产经营目标责任的同时,同步推进党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细化分解,任务分工,明确目标和责任,逐项落实并层层签订责任书。国企各级纪检监察机构积极发挥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作用,量化考核标准,加强督促检查,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和深入开展,有效促进了中心工作的开展和国企竞争力的提高。但是,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应看到企业腐败滋长、蔓延的势头仍然没

1有遏制住,在新形势下还出现了新情况,新特点:

一是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突出。现职领导干部、党政一把手特别是企业法人代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案件增多,一些企业领导人热衷物资采购,争签工程承包合同,从中收受巨额贿赂。

二是案件多发领域集中。现金管理,物资采购,工程承包等经济热点部门和环节,成为违法违纪案件的多发区和高发区。

三是团体作案,窝案、串案增多。企业管理人员与业务人员串通作案,专业作案水平高,既有很强的反查处能力,又易编织起周密的保护网,案件暴露过程长,案件查处难度大。

四是少数人借企业转体改制之机,私分滥发,化公为私,导致国有资产大量流失的案件逞上升趋势。这些腐败分子钻改革空子,靠侵吞国有资产而暴富,而执法执纪部门,由于改制环节多,涉及部门多,法度不统一,政策界线一时难于把握,查处踌躇难断。

五是严重官僚主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案件呈上升趋势,给国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二、国有企业中存在腐败现象的原因分析

国有企业中之所以滋生、蔓延腐败现象,既与当前经济运行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的不完善有关,也与有关人员的思想、信念、品质有关,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原因。

1、权力过分集中、失控,是腐败现象产生的体制根源。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指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的主要弊端之一是权力过分集中,过分集权往往把党的领导变为个人领导,权力过分集中“必然造成官僚主义,必然要犯各种错误”,“不少地方和单位,都有家长式的人物,他们的权力不受限制,别人都要唯命是从,甚至形成对他们的人身依附关系”。同样,在国企改革之初乃至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国家为了使国有企业从诸种行政干预中解放出来,使其成为独立的法人,多年来一直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放权搞活上。实行企业厂

长负责制,明确规定必须保证厂长在企业生产经营重大问题上的决策权,突出厂长在行政指挥中的作用,由此对国企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虽功不可没,但在随后的实施过程中,其负效因也不容忽视。这种放权,为某些企业当权人提供了自由用权,不受约束的可能。有些人,自恃大权在握,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为所欲为。权力过分集中还使得纠正权力过错的代价大大提高。在实践中,很多腐败活动在其初期即已被群众发现和举报,但集权体制为其提供了排除障碍的力量,直至违法行为不可收拾,对国家和人民造成极大损害,才受到制止和追究。

2、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不明显,保证监督作用不力。有的企业,书记、厂长一人兼,实行一肩挑,既是党委一班之长,又是一厂之长,在党内他说了算,在厂里也是他说了算,根本就谈不上监督。有的企业党组织缺乏战斗力,观念错位,认为“腐败不可不抓,不可大抓,更不可多抓”。怕“查出案子,断了路子,丢了面子,乱了班子,毁了厂子”。这可能是多数企业领导干部的普遍心态,致使企业反腐败工作只停留在一般性口号上,一手软一手硬的局面十分突出。

3、党内好人主义盛行,腐败保护主义严重。一些党员干部素质差,党性原则性淡漠,遇事讲人情,讲面子,感情用事,乐做说客,有的由于本身得过违法违纪者的某些好处,有着说不清的关系,耽心把自己牵扯进去,因此,对纪监部门和司法机关的案件查处工作,明里支持,暗里干扰,通风报信,让违法违纪者做手脚,使案件查不下去。一些腐败分子在种种“保护伞”的遮掩下得不到有力惩处,更加肆无忌惮,使腐败现象得不到有效遏制。

4、现行体制下,企业纪检监察部门监督乏力。我们现行的监督部门是在同级党委(行政)领导下的监督部门,这种体制下,企业纪监部门办案难度大,办案人员有四怕:一怕查出案子,影响了企业形象领导会怪罪;二怕赃款上缴,单位经济受损失,群众会指责;三怕得

罪了人,子女、配偶遭报复,亲属会埋怨;四怕司法机关执法不力,司法腐败给企业纪监干部的压力及伤害使纪监干部不敢大胆查案,因此,惩处中,以罚代纪,以纪代法,使法律、纪律不到位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削弱了打击犯罪、惩治腐败的力度。

5、企业外部监督软弱无力。企业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各级各部门,片面理解企业自主,不应干预,不宜管理,于是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不敢采取行之有效的宏观调控措施,致使一些重复建设、错误的项目决策得以实施。甚至对一些企业法人代表巨额贪污受贿,生活奢侈糜烂,沉迷豪赌等违法违纪的事情也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不敢按干管权限进行查处,助长了腐败分子的侥幸心理。

三、完善制度建设,加大国企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1、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促进制度的巩固和实施。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是制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制度建设的巩固和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一套完备科学的制度设立后,主要实施者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人对于制度的遵守,需内化为一种信念和道德准则,在此信念指导下的守法行动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并被贯穿始终。在企业廉洁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吸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并结合当下新形势开展廉洁教育。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教诲世人处事从俭、从廉的内容,如唐代诗人李商隐就有警世名句:“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对此若能加以有效运用,优秀传统文化得以发扬光大的同时,更是促进了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可谓一举两得。

2、结合生产经营实际,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如何切实抵御市场风险,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必须把反腐倡廉制度建设融入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到制度建设与反腐倡廉工作决策相统一,与企业的发展相适应、相协调,使制度成为不能腐败的硬性约束机制。其次,反腐倡廉制度出台时,一定要与企业经营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相配套。同时,还要将反腐倡廉

制度的原则规定具体化,增强制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这样才能既体现中央和上级的要求,又反映出企业客观需求;既体现对企业经营行为规范管理,又能促进管理人员遵守制度、维护制度的自觉性。严格执行礼品登记制度、领导干部个人收入申报、个人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规范厂务公开形式,拓宽厂务公开渠道。通过加强民主监督,对推进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规范领导干部廉洁从业行为起到了积极作用。

3、强化制度执行的监督机制,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和落实。制度越完善,执行越有力,产生腐败的机会就越少。再好的制度,若不严格执行,就会形同虚设。在反腐倡廉制度执行过程中,必须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执行监督机制。

——监督要形成合力。要整合、充实、加强监督资源,提高全社会特别是国企委托人的监督能力。通过改革,在国资委的框架内建立起一支能够代表委托人利益的强大的反腐败队伍。同时,要逐步建立内外监督资源的联动机制。要强化党内同级监督,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并适应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改进发挥作用的方式,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者依法行使职权,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要理顺关系,强化上级监督,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出资人职能分开;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确保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犯;强化群众监督,坚持重大事项向职代会报告,重要决策提交职代会审议,职代会对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民主评议和民主测评等制度,坚持厂务公开,凡涉及企业资产经营、改革发展的重大事项和职工切身利益、领导人员廉洁自律等有关内容,都要以各种形式予以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监督要突出重点。要通过强化制度执行监督,确保制度执行的有效性。首先,建立监督独立机制,提高监督主体的法律地位。要加大监察垂直领导力度,建立监察工作巡视制度,增强监督机构的权威性。其次,要完善监督职能,把反腐倡廉制度执行监督纳入到效能

监察、专项监察和实时监察中,及时分析解决制度执行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通报,并责令整改。另外,创新监督方式,提高监督效能,对制度执行实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要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评估,对违反制度、规避制度的行为,加大问责和惩处力度,通过发挥反腐倡廉制度的惩戒功能,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教育警醒,举一反三,切实增强制度的约束力和监督惩治的震慑力。

——监督要避免“人治”。国企反腐倡廉既要围绕生产经营管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堵塞漏洞,建章立制,加强“人防”,更要通过“技防”使生产经营管理的各项业务操作流程控制更加规范、有效。积极推进“科技反腐”是十七大以来国有企业创新反腐倡廉工作的一个突出亮点。把现代信息技术的公开性、严密性、程序性、实时交互性等特点融入预防腐败的制度设计和企业管理流程之中,在系统中规范权力、制约权力,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经营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也为实现源头治理、重在治本、重在建设的要求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平台。

第三篇: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试论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董承耕

【摘要】:无论从理论、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看失控的权力必将导致腐败。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与

完善反腐倡廉制约机制,必须从党内监督、社会监督、综合监督等方面下功夫,并坚持硬监督与软监督相

结合,监督与严惩相结合,监督制约机制建设与体制改革相结合。

【作者单位】: 福建社会科学院!35000

1【关键词】: 反腐倡廉 监督制约 监督机制

【分类号】:D630.9

【DOI】:CNKI:SUN:FLJS.0.1999-03-017

【正文快照】:

加强对反腐倡廉监督制约机制的研究,使之不断健全和完善,对于我国反腐倡廉、加强党和政权的建设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从理论上看,权力失控就会蜕变为谋

取私利的工具。权力具有强制性和诱惑性的特性。这种强制性如果受不到监督制约,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有效监督机制反腐倡廉,是我们党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切实加强和改进党风廉政建设。”因此,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目前,我国在反腐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监督机制,存在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预防机制弱化等弊端。这解决,就难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反腐倡廉的有效监督机制。因此,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反对腐败,关键是从机制上有效地遏制腐败现象。

完善监督法规,使监督有法可依。要在完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的同时,健全法律监督方面的规定的行政监察法等法律、法规外,还要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机构的组织法规和法律监督程序法规,以及公务员财规等等。

提高监督机构的权力,实行监督责任制。过去监督机构监督力度不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机构缺乏权威高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法律应当授予其应有的权力,并明确其相应的责任。

加强行政透明度,实行提前介入监督。现在的法律监督多属事后监督,只是起到补漏的作用。有效的监督应防止漏洞的发生,而提前介入的前提是政务公开,主要指:人事公开、财务公开、办事公开、领导人的活动及财专门监督与社会监督相结合。充分发挥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的作用,这对反腐倡廉至关重要。只有这样的监督机制具有牢固的社会基础。为此,可以实行聘请群众法律监督员和在一定范围内成立群众法律监督小组的为群众和法律监督机构之间的桥梁,从而对权力实行更普遍、更有效的制约。

加强奖惩制度。强化奖惩制度也是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只有奖惩分明,褒贬有力,才能使各项廉政制一方面,我们应建立和完善奖励制度,对廉洁奉公的公职人员给予奖励。另一方面,还应当建立合理有效的惩罚纪、政纪、经济处罚、刑事处罚等手段,对违法乱纪的人员予以惩处。

第四篇:如何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如何建立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日期:2010-11-26 文章来源:分销时代

作者:侯峰

编辑:李云慢

随着直销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中国直销行业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代,不过,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也随之出现,历经多年无序市场竞争后,行业内德才兼备的人才甚少,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企业发展的需求。笔者观察后发现,一些新成立的内资直销公司,高达60%的高层管理人员是从老牌外资直销企业跳槽而来,还有一些内资直销企业“病急乱投医”,任用“网头”充当操盘手,造成短期内崩盘的恶果。

试想,如果直销企业能合理解决人才问题,不仅能让企业和经销商在困境中找到突破口,也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毫不夸张地说,任何一个企业的崛起和衰败皆因人而起,如何制定一套合理有效的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合理定位及使用人才、留住人才、升华人才的发展机制,值得中国直销行业乃至整个营销行业认真思考。笔者建议如下: 第一,企业老板、投资人首先要从内心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重视人才,爱护人才,舍得投入资金引进人才,花费时间培养人才,而不只是喊口号、走形式,做做表面文章而已;

第二,企业尽可能培养人才,而不是一味引进人才。企业可以筛选出忠诚度高、心态积极、品德优秀的员工逐步培养,根据他们不同的性格特征、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从业过程、个人规划进行合理的定位、开发和培养。当人才成型后,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合理分配,发挥他们的智慧与才华,促使其个人能力快速提升,并为企业创造最大价值,最终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双赢。企业自身培养人才的优势显而易见,尤其是从基层选拔培养起来的人才,一是熟悉企业产品,二是如果企业真正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和晋升空间,由于人念旧情,他们的职业稳定性相对较高;

第三,不管是高管,还是员工,企业当主动为他们制定符合志趣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让每位员工都能感受到老板对其前途发展的关注,而对于自身一手培养起来的人才则要给予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和优厚的薪资待遇,所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其他员工看到此情此景,必定会争先恐后奋发图强;

第四,企业当提供一定的学习培训机会,并制定、实施激励制度。学习培训是员工成长进步的摇篮,而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机会是每一个有上进心的员工都需要的精神食粮,同时好的学习环境还可以产生凝聚力,让员工对企业产生依赖感;激励是员工前进的动力,激励方法包括制度的设计与软激励。在设计激励制度的时候,企业需要充分考虑人才绩效管理和分级分配,灵活运用各种方式,基于价值观的培养和良好工作氛围的打造,充分的个人尊重与个人价值的实现的软激励,往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学习培训加激励可以催化直销企业管理人才的快速锻造,使企业文化理念实现快速复制成为可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实施此项策略当遵循针对性及实效性强、定期考核、充分激励、奖勤罚懒及兑现及时的原则;

第五,企业要给人才提供真正施展的机会,给予培养出来甚至招聘而来的合格人才一定的发挥平台和合理的决策空间,而不只是给个“副”字头的空牌位,头衔大实权小,大事小情还得找企业老板亲自御批,这种“丫鬟拿钥匙当家不做主”的做法极易消磨人才发挥才能的主动积极性,甚至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日久天长,人才要么蜕化成庸才,要么另谋出路,对企业长远发展不利;

第六,同部门及工种可建立竞争评比制度,奖勤罚懒,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建立、明确人才工作责任机制。人才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明确责任。作为人才工作第一责任人,企业主管领导要亲自抓、亲自问,以自己的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全体员工,要从创优环境、创造机会、搭建平台等方面,不断完善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机制,推动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把人才工作纳入岗位目标责任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衡量企业综合发展的重要依据,并对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予以表彰奖励;

第七,人才犯了错误,只要不是大错,不是其主观意愿和不负责任所致,应给予宽大处理,甚至对积极上进、主观意愿良好的员工不但不罚还应给予适当的口头鼓励,以消除其心理负担和创新顾虑,“洗碗越多的员工打碗的可能性越大”;

第八,为人才建立合理的阶梯式、递进式薪酬机制,个别企业老板舍得在挖来的外援身上一掷千金,而给陪伴自己一路风风雨雨走来不离不弃的原班人马,尤其新兵“小鬼”,不管其现在担当多么重要的角色,薪资在原有的基础上略有微弱涨幅,因为在企业老板的潜意识里,该员工一直还是那个“小鬼”,而实际上随着多年的磨练打拼,当年的“小鬼”早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将军,如果这时候投资人还拿当年看“小鬼”的眼神来看待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员工,甚至在同等岗位和职责的情况下给外援以高额薪资,而自己人的薪资反而原地踏步,那原来的老员工必然会大受打击,由此甚至产生离开的念头,他们深知,只要自己一跳槽也会成为“香饽饽”,工资翻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企业老板当适时给老员工升职加薪,这样企业的业务关系、上下游渠道信息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而且中高层管理人员尤其是常与外界市场接触人员的相对稳定,无形中给经销商和同行业传递了一个企业和谐、稳定、人性化、发展空间大的信息,对市场、企业、员工、老板而言都是好事,可谓四赢。

第九,企业老板要学会从感情上亲近人才。发挥人才的积极作用,关键是要关心爱护人才,最大限度地提高员工的生活、工资、福利以及医疗补助等待遇,切实关心员工的衣食住行、健康冷暖,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就业、人事代理、社会保险转接等,真正做到用感情拴心,用待遇留人。同时,加大补助奖励力度,大力引进重点环节紧缺性技能人才,为高层次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由此可见,人才是行业规范、企业发展、团队成长、市场倍增的核心推动力,直销企业乃至整个营销行业应当重视引进与培养人才,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促使他们为企业发展献计献策,同时实现自我最大价值。

第五篇: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如何健全和完善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

投稿:法院李斌

日期:2012年08月21日

〖关闭窗口〗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法制建设也不断推进,广大人民群众法制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其运用法律手段对自身合法权益的实现和保护也越来越强烈,对同工同酬、受教育权、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等经济权利愈来愈重视,对选举权、参与权、表达权等政治权利愈来愈重视。所以,人们对公正执法能否实现愈来愈关注。司法机关要尽快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现实要求和强烈愿望,努力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目前,人民群众监督司法机关的方式日趋多元和普遍,作为司法机关本身必须要不断完善对司法权的监督制约机制。首先要健全对法院内部的监督制约,因为起作用的是内因。

审判执行工作某些环节的暗箱操作,个别法官把司法权滥用、合议制度、回避制度执行不力、法官自由裁量权缺乏必要的限制、人情关系的大肆干扰等等,都可能导致审判管理中的廉政风险,进而影响了公平正义。

健全和完善对审判案件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

(一)增加公开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公开透明是司法公正最有力的保证,要进一步拓宽审判公开的范围和渠道。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外,一切可以公开的,均要以不同形式公开。让当事人享有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这样可以消除人们对司法公正的合理怀疑。比如诉讼收费办法、五条禁令、立案审判执行鉴定的流程图等,要张贴上墙,及时敢于公开,接受监督。可以采取不同的公开形式,完善庭审公开制度,努力提高公开审理案件的当庭判决率。公开庭审时,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在执行过程中,邀请执法执纪监督员进行现场监督,也可以请进来的方式,主动公开。对量刑规范化改革、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农民工讨薪案件、劳动争议等案件,邀请电视台等新闻媒体记者现场报道。建立庭审程序之外的公开听证制度,对监外执行案件、当事人申诉再审案件、疑难信访、执行异议案件及社会关注的案件,均可采取公开听证的形式;实行裁判文书上网公开,接受社会监督。逐步实现执法依据、程序、流程、进度的全面公开。对当地人民群众特别关注的案件,采取新闻发言人的形式,适时对外发布信息,以正视听。针对一些群体性案件,可以选取一些有威信懂法律的当事人代表,参与执行分配等案件;针对一些特殊案件,尽量地使用人民陪审员参与庭审和案件处理,以彰显民主监督的作用。

(二)加强对案件审限的科学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分案、庭审、合议、签发等审判关键节点的监控机制,完善审限跟踪机制、审限警示机制,加强审限的实时监督管理,强化审限内结案。完善超期羁押、超审限案件的催办督办制度,确保及时结案。完善结案信息录入检查制度,完善案件档案归档制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确保对审限的监督真正发挥作用。特别是对延期审理敏感的信访案件的管理。一些审判人员不能严格执行审限规定,简易程序转变为普通程序具有极大的随意性,一些案件审限内不能结案的,简单以“案情复杂”为由进行延期。延期审理、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的案件,必须由分管院长审核签发。

错误认定当事人因不可抗力原因不能参加诉讼的事由,以当事人下落不明、批捕在逃、羁押服刑等事由中止诉讼的情况较多。有些案件在立案时,原、被告通讯地址登记不明,造成相关诉讼文书无法送达。对中止事由消失或错误的,要立即恢复审理;鉴定评估过长的,对鉴定、评估等程序性问题,必须经合议庭评议决定。对中止诉讼、简易程序转普通程序的案件,必须由分管院长审核签发;立案庭要严把立案关,对不属于法院受理的案件,坚决不予立案。各分管院长在签发法律文书时,严把程序的审批权限。

(三)全面推行分段集约执行工作机制,改变一名执行法官“一包到底”的传统执行模式,将执行过程划分为执行启动、财产查找查封、财产变现、综合结案等不同阶段,由不同的执行组和执行法官分工完成。一方面加强了内部监督制约,规范了执行行为;另一方面,减少了重复劳动,提高了执行效率。

(四)定期进行质量评查,不定期进行通报。对发改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先由当事人自查,写出自查报告,交分管院长把关,看是否真查,是否避重就轻。然后交由审监庭人员根据上级法院的内部函,从实体到程序来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对于存在的共性问题,统一进行纠正;对个别问题,单独纠正。召开该类案件分析会,制定整改措施。对此进行通报批评。该通报与岗位目标责任制中量化考核、年终的评先选优相挂钩。对所有已审结的案件开展质量大评查。采取常规评查与定期抽查相结合,全面评查与重点评查向结合。制定科学而详细的质量评查标准,对卷宗中存在的实体、程序及法律文书问题、收费问题进行全面评查,对查出的问题,如果是小问题,交由承包人立即补正,无法补缺补差的,向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后,及时启动再审程序予以纠错。要求承办人离岗后,加强业务学习,或者停止办案资格,或者调离该岗位。对存在重大瑕疵的,而且无法补正的,追究承办法官的责任。

(五)加强审判管理,抑制司法权的滥用。在审判庭层面,对立案审查环节、案件移送审判庭环节、案件审理环节的工作,分别制定出具体时间要求和管理措施。建立案例指导制度,明确典型案例对同类案件处理的指导意义,防止同案不同判、同案不同罚的现象发生。为防止“关系案”、“人情案”的发生,对于具办法官的受理案件,采取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分配;合议庭要定期交流或者随机确定,确保每一名合议庭成员都能平等、独立地发表自已的意见,平等独立地履行相互监督的权利义务。特别是由人民陪审员参加的案件,不能歧视和排斥,不能自已擅自做主,然后让陪审员签个姓名。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或者合议庭有分歧的案件,要交由审判委员会研究决定。特别是刑事案件,牵涉到社会治安维稳、牵涉到对被告人人身自由的剥夺,绝大多数都要经过审判委员会进行把关研究决定。经常开展庭审观摩。以考验法官的驾驭庭审能力,监督庭审过程中法官着装、使用法言法语情况、对当事人的态度,检验其庭审程序是否规范。院领导对庭审是否规范给予现场点评。

加强廉洁自律教育,规范和约束干警司法行为

(一)加强对干警的思想教育,是抓住监督制约的源头。思想教育很重要,可以增强干警的廉洁自律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培养干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及各项规章制度,主要靠干警的自觉约束自已,严格要求自已,自觉抵御社会不正之风,不受腐朽享乐思想的侵蚀。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靠得是内功,也是多年思想教育的结果。在干警想犯错误的一刹那或向前跨进的一步时,组织、领导能给提个醒,拉拉袖子,是很有必要的,是大有好处的。比如经常上廉政党课、利用正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都是一种很好的思想教育形式。思想教育不能放松,要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常抓不懈。

(二)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和约束干警行为。思想教育固然重要,但也要结合制度建设更有效果,因为人总是有惰性的,光靠自觉的遵守,力度还不够。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谁触犯了制度,就要追究谁的责任,这对干警也是一种约束,使之不敢轻易去触碰。一是特别要针对有关自由裁量权方面制定详细的制度,这是对干警制约的很重要方面。比如审判流程管理制度、案件质量评查制度、规范庭审行为及调解制度等;二是要对关键部门、关键岗位和重要环节上制定制度,这样才能达到有重点地监督,使干警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比如制定执行集约分段管理制度、鉴定拍卖评估制度、财物制度等。对当事人要热情接待,杜绝“冷横硬推”的衙门作风,建立与当事人及代理人之间的“防火墙”。

(三)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司法公正。法官是人民法院的主体,也是人民法院最核心的力量。狠抓执法办案,做好第一要务,关键在法官。要经常利用正反面典型对干警进行警示教育。比如开展廉政谈话、上廉政党课,大力表彰和树立本单位及其身边的先进人物,让大家学有先进,赶有目标。激励广大干警向先进模范人物看起。经常开展一些积极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的业余生活,陶冶干警高尚的情操。切实加强法院文化建设,增强干警廉洁自律意识,将从严治警与从优待警结合起来,增强干警的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不但要监督干警的上班执法过程,还要对法官8小时之外的行为进行监督。纪检监察部门适时开展明查暗访,检查干警是否经常光顾娱乐场所,是否与社会上不三不四的人交往甚密,是否干预其他法官办案,是否与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私下接触密切等行为。有些干警错误地认为:以上行为是一个生活细节问题,并不严重,不必大惊小怪。其实,小错误出大问题,小瑕疵致大漏洞,小作风惹大麻烦。要时刻提高警惕,决不放松严格要求干警。

(四)建立案件质量问题的发现、纠错机制。通过案件质量评查和信访渠道发现和纠错。本着“围绕案件找问题、围绕问题查原因、围绕原因追责任、围绕责任建制度”工作原则进行责任倒查:倒查审判程序、法律适用、司法行为是否存在过错、失误、瑕疵;倒查审判执行行为是否存在违法违纪、枉法裁判、严重不负责任等问题。纪检监察部门参与信访案件的接待和处理,从中可以发现案件的存在问题线索,实行首问责任制,让承办人参与信访案件接待和化解,可以让承办法官明白,自已在哪方面存在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改,增强其肩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对重点案件进行回访,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加强对发回重审、改判、当事人信访等重点案件的监督。对这类案件要登记造册后,交院纪检监察部门逐案回访,看承办人在办案过程中,是否有吃拿卡要,执法不公、执法不廉形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及时向当事人反馈而有所交代。要建立案件审理追踪考评机制,将案件审结以后裁判的履行情况、当事人的申诉上访情况以及社会评价情况等亦纳入对法官的考核范围,并作为影响法官评先选优、晋级晋职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完善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将案件质量评查与错案责任追究制度相衔接,实行案件质量责任倒查制度,对责任人严肃追究责任,强化法官对案件的责任心。一经发现问题,查实后给当事人一个交待,还承办法官一个清白。不护短、不包庇、不遮掩,不怕丑、不怕痛。

(六)加强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把主动接受人大监督作为改进和推动法院全面工作的“治弊良药”,积极主动地请代表“听诊”,让代表“把脉”,进一步拓宽联络渠道,敞开心扉,倾听民声。同时,积极主动地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舆论机关的监督及社会各界的监督,监督就是加深理解,监督就是支持,监督就是鞭策。可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旁听案件,让代表感受法院管理的规范有序以及干警爱岗敬业的良好风貌、注重司法礼仪的优良品质。对调卷、调查积极配合协助,提供便利。对外公开举报电话及电子信箱,经常召开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还可以走出去,主动接受监督。

下载关于建立有效的国企监督制约机制的探讨(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建立有效的国企监督制约机制的探讨(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共5篇)

    如何建立有效的员工培训机制 我认为应该从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上着手,以有效管理员工培训工作为保障,才能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一、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途径 员工队伍作为企业......

    如何建立有效的营业部内控机制

    课程考试已完成,现在进入下一步制订改进计划!本次考试你获得2.0学分! 得分: 93 学习课程:如何建立有效的营业部内控机制 单选题 1.内部控制的目标包括: 回答:正确 1. A 经营的......

    建立协调有效的沟通机制

    建立协调有效的沟通机制,创造和谐融洽的企业环境 有效的沟通可以化解员工间的矛盾和冲突,促进员工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让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创造出和谐融洽......

    地税局监督制约机制调研报告

    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年工作规划》中,把“加强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权力行使的监督”放在了突出位置,强化了对权力监督制约的着力点和针对性。而存在于......

    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制约和激励机制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是加强医德医风建设的关键。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搞好医院规范建设,是保障医德、规范医务工作者行为的有力手段。 在当前的形势下......

    建立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建立税收执法权监督制约机制的实践与思考税收执法权是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最主要的权力,正确行使和运用税收执法权,是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内容。那么,怎样才能确保税务机关和税务......

    建立和完善执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若干建议探讨与研究

    浅谈建立和完善执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若干建议 张晓良 民事执行权是指依据执行名义采取民事执行措施的一项权能。其内容主要为经权利人的申请,法院依据法定程序和方式对义务......

    小学浅谈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全文5篇)

    浅谈如何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南和县和阳实验小学郑县立 有效的评价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是促进学生发展的一门艺术。评价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促进学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