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培养及鉴定

时间:2019-05-14 13:59: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真菌培养及鉴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真菌培养及鉴定》。

第一篇:真菌培养及鉴定

真菌培养及鉴定

、真菌培养及鉴定

1.采集标本 体表真菌的标本有毛发、皮屑、甲屑、痂等,标本在分离前常先用75%的乙醇消毒,真菌培养及鉴定。深部真菌的标本可根据情况取痰、尿液、粪便、脓液、口腔或阴-道分泌物、血液、脑脊液、各种穿刺液和活检组织,采集标本应注意无菌操作。

2.培养检查:可提高真菌检出率,并能确定菌种。标本接种于葡萄糖蛋白胨琼脂培养基(Sabouraud agar)上,置室温或37℃培养1~3周。必要时可行小培养协助鉴定。菌种鉴定常根据菌落的形态及显微镜下形态判断。对某些真菌,有时尚需配合其他鉴别培养基、生化反应、分子生物学方法确定。

真菌培养的方法与直接镜检法相比较而言,更能对大部分真菌感染的灰指甲作出准确的鉴定,也是诊断灰指甲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下面我们就从培养基的选择、培养时间、菌种鉴定三方面来了解一下灰指甲的真菌培养法。

1.培养基的选择

通常培养真菌会同时选用两种培养基,如果单用一种培养基,则容易忽略其它种类的真菌诊断。常见的两种培养基,一种为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加抗菌剂,常为氯霉素和放线菌酮;另一种是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中仅加氯霉素,不加放线菌酮。

2.培养时间

各种真菌的生长速度不同,所以报告的时间也不同。一般皮肤癣菌生长较缓慢,在26℃-28℃的环境下需要培养2-4周才能发报告,但是,皮肤癣菌含盖的菌种较多也需要区别对待;酵母菌生长较快,通常2-3就可以发报告,如果为阴性则需要观察1周;霉菌生长也比较快,一般2-4天就可以发报告。

3.菌种鉴定

(1)丝状真菌:包括皮肤癣菌和霉菌,根据菌落形成所需要的时间,在不同条件下生长的情况,菌落表面及背面的形态、色素,培养基中有无色素,培养物用乳酚棉蓝染色后镜检找特征性标志结构。(2)酵母菌:分为形态学鉴定及生化试验,鉴定材料《真菌培养及鉴定》。形态学鉴定主要观察有无假菌丝产生,如有则为念珠菌属,如无则为念珠菌以外的酵母菌;生化试验最为常用的是ApI系统,用此法鉴定准确,但价格较贵。)丝状真菌:主要是形态学的鉴定,如直接涂片观察,小培养显微镜鉴定,诱导形态观察(25℃与35℃下双相型真菌的特征孢子及菌丝的产生和两种菌落的形成及脑心浸液琼脂培养基,KT培养基,KelleyAgar培养基转相诱导,另外常用的还有皮肤癣菌VB1生长刺激,吴氏荧光检查,毛发穿孔试验及在特殊情况下进行的一些生化鉴定等。其中,小培养显微镜检对于丝状真菌的鉴定,特点是动态直观,易于观察,且节约材料。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马天

(2)酵母菌鉴定:形态学鉴定主要是玉米吐温诱导下特征菌丝及特征孢子的检验,血清芽管形成,而在形态学基础上还必须进行生化鉴定:有标准鉴定,自动仪器鉴定,显色鉴定,其中,自动仪器鉴定(如ApI20C,ID32C等),显色鉴定对于酵母样真菌的鉴定,特点是快速简便;标准鉴定是按传统双歧表流程鉴定(包括糖同化试验,糖发酵试验,CAFC酚氧化酶试验,尿酶试验,KNO3同化试验,脂肪酸需求试验),是真菌鉴定的金标准,系统准确,缺点是程序繁琐,耗时长,与临床治疗不太适应。此外,还有血清学玻片凝集试验,动物致病性实验,分子生物学鉴定:如核酸杂交,DNA探针杂交,pCR扩增序列分析,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RFLp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pFCG脉冲电泳核型分析等。

对于酵母样真菌首选CHROMagar念珠菌显色培养基,而显色培养基不能鉴定的酵母样真菌可采用自动仪器YBC卡进行鉴定或ApI板;条件较差的实验室可采用传统标准鉴定法中鉴定值较高的试验,如酚氧化酶鉴定新型隐球菌(+),尿素区分毛孢子菌属(+),地丝菌属(-),念珠菌属(-)(克柔念珠菌/溶脂念珠菌+),球拟酵母属(-),隐球菌属(+),玉米-土温培养基上产菌丝区分念珠菌属(+)与球拟酵母属(-),隐球菌属(-)与毛孢子菌属(+),地丝菌属(+)。而同化试验推荐平皿法,一个平皿内可观察多种糖类的同化情况,且结果易于观察,重复性好。对于丝状真菌及双相型真菌,可采用小培养法,快速简便易于观察。而对于双相型真菌还须经过脑心浸液培养基转相试验后确证。而血清学及分子生物学则主要用于流行病学和一些难培养难鉴定真菌的检验,由于成本高或要求技术难度较高,故而不适合在常规工作中采

第二篇:真菌鉴定方法

真菌鉴定方法

一般常用的有:

1、直接鉴定法

2、通过筛子检验

3、比重检验法

4、染色检验法

5、洗涤检验法

6、保湿萌芽检验

7、分离培养检验

真菌主要是酵母,霉菌和大型真菌三种,最常用的鉴定方法就是表形观察,霉菌和大型真菌可以通过菌丝的颜色,孢子的形态进行区分,辅以23srRNA就基本ok,酵母可以通过发酵代谢观察辅以23rRNA进行鉴定,真菌鉴定方法。

真菌是细菌的一种吗?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人们的卫生防病意识也在不断加强。大多数人知道细菌可以导致疾病,并习惯用“有病菌”或“有细菌”来形容一个脏的环境或物品。那么,真菌又是怎么回事,是细菌的一种吗?的确,真菌也很微小,也能使人生病,但它和细菌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知道,植物和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内都有细胞核,鉴定材料《真菌鉴定方法》。而微生物中只有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和完整的细胞器,故又称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菌仅有原始核结构,无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很少,属于原核细胞型微生物;而病毒则没有细胞结构,属于原生微生物。

真菌在自然界中分布极广,有十万多种,其中能引起人或动物感染的仅占极少部分,约300种。很多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如面粉发酵,做酱油、醋、酒和霉豆腐等都要用真菌来发酵。工业上许多酶制剂、农业上的饲料发酵都离不开真菌。许多真菌还可食用,如蘑菇、银耳、香菇、木耳等。真菌还是医药事业中的宝贵资源,有的可以用于生产抗生素和维生素以及酶类;有的本身就可以入药用于医治疾病,如中药马勃、茯苓、冬虫夏草等。

真菌还可引起动、植物和人类的多种疾病,在人类主要有三种类型:①真菌感染;②变-态反应性疾病;③中毒性疾玻

霉菌

亦称“丝状菌”。属真菌。体呈丝状,丛生,可产生多种形式的孢子。多腐生。种类很多,常见的有根霉、毛霉、曲霉和青霉等。霉菌可用以生产工业原料(柠檬酸、甲烯琥珀酸等),进行食品加工(酿造酱油等),制造抗菌素(如青霉素、灰黄霉素)和生产农药(如“920”、白僵菌)等。但也能引起工业原料和产品以及农林产品发霉变质。另有一小部分霉菌可引起人与动植物的病害,如头癣、脚癣及番薯腐烂病等。

酵母菌

属真菌。体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内有细胞核、液泡和颗粒体物质。通常以出芽繁殖;有的能进行二等分分-裂;有的种类能产生子囊孢子。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在葡萄及其他各种果品和蔬菜上更多。是重要的发酵素,能分解碳水化合物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等。生产上常用的有面包酵母、饲料酵母、酒精酵母和葡萄酒酵母等。有些能合成纤维素供医药使用,也有用于石油发酵的。

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

属酵母菌属。细胞呈圆形、卵形或椭圆形。以出芽繁殖,能形成子囊孢子。在发酵工业上,可用来发酵生产酒精或药用酵母,也可通过菌体的综合利用提取凝血质、麦角固醇、卵磷脂、辅酶甲与细胞色素丙等产品。

红曲霉素(Monascuspurpureus)属于囊菌纲,曲霉科。菌丝体紫红色。无性生殖时,茵丝分枝顶端形成单独的或一小串球形或梨形的分生抱子。有性生殖时,产生球形、橙红色的闭囊果,内生含有八个子囊孢子的子囊。红曲霉可制红曲、酿制红乳腐和生产糖化酶等

第三篇:真菌的分子鉴定

真菌的分子鉴定

内生真菌(Endophyticfungi)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段时期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真菌的分子鉴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代谢产物,对相应的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寻找药物来源的一种新途经。本文以我国特有药用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为实验材料,对喜树内生真菌的组织分布及分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分离的表面消毒以75%酒精和0.1%升汞结合的方法较好。对喜树的根部和茎部的升汞消毒时间以4~5min为宜,喜树叶子的升汞消毒时间应控制在2min左右。在所试条件下共计分离得到70株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树叶(42.9%)和皮部(35.7%),根部(14.3%)和种子(7.1%)中的内生真菌数目较少,在木质部未分离到内生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应用形态学方法共鉴定出6株内生真菌,分布于6属。按照培养特征,把所得内生真菌归为27个形态类群。选取不同形态类群中的代表菌株,扩增并测定其rDNAITS区段的DNA序列,结合内生真菌与GenBank中参考菌株碱基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鉴定材料《真菌的分子鉴定》。共获得18株内生真菌的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18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个亚门,4纲,8目,8科,14属;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鉴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喜树生态系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在本研究中,共分离得到18株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菌株,占25.7%,为优势菌群,对其进行了基于ITS区段的系统发育分析。本文采用薄层层析TLC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从3株内生真菌CZ-

14、CZ-

17、CZ-18的发酵产物中检出喜树碱,含量为0.03-0.04mg/g。发酵产物是以喜树种子煎汁液体培养基培养。

内生真菌(Endophyticfungi)是指那些在其生活史中的某一段时期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对植物组织没有引起明显病害症状的真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内生真菌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代谢产物,对相应的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已经成为寻找药物来源的一种新途经。本文以我国特有药用植物——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Decne.)为实验材料,对喜树内生真菌的组织分布及分离方法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真菌分离的表面消毒以75%酒精和0.1%升汞结合的方法较好。对喜树的根部和茎部的升汞消毒时间以4~5min为宜,喜树叶子的升汞消毒时间应控制在2min左右。在所试条件下共计分离得到70株内生真菌,主要分布在树叶(42.9%)和皮部(35.7%),根部(14.3%)和种子(7.1%)中的内生真菌数目较少,在木质部未分离到内生真菌。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结合的方法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应用形态学方法共鉴定出6株内生真菌,分布于6属。按照培养特征,把所得内生真菌归为27个形态类群。选取不同形态类群中的代表菌株,扩增并测定其rDNAITS区段的DNA序列,结合内生真菌与GenBank中参考菌株碱基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共获得18株内生真菌的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18株内生真菌分属于2个亚门,4纲,8目,8科,14属;形态学鉴定与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一致。鉴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喜树生态系内生真菌的生物多样性。在本研究中,共分离得到18株拟茎点霉属(phomopsis)菌株,占25.7%,为优势菌群,对其进行了基于ITS区段的系统发育分析。本文采用薄层层析TLC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从3株内生真菌CZ-

14、CZ-

17、CZ-18的发酵产物中检出喜树碱,含量为0.03-0.04mg/g。发酵产物是以喜树种子煎汁液体培养基培养。

第四篇:真菌的鉴定

真菌的鉴定

麦曲在黄酒酿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真菌的鉴定。分析微生物在麦曲中的区系分布和其中微生物菌群的系统发育,对于理顺麦曲中的微生物与产地环境的相互关系、建立麦曲微生物生态数据库和麦曲品质的分子评价指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同培养基进行真菌平板分离的结果

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为了最大限度地分离出麦曲中的真菌,采用了三种培养基,其中pDA和CpK培养基是用来分离真菌的常用培养基,此外还使用了麦曲浸提液培养基(WQE),因为它的营养成份近似于微生物最原始的生存环境。对于三种培养基进行平板菌落计数,pDA和WQE培养基上的菌落数在48小时后达到最大,菌落数分别达到4.7×104cfu/g干曲和8.4×104cfu/g干曲。而在CpK培养基上,由于本身是合成培养基,营养不够丰富,所以24小时后开始慢慢形成菌落,56小时后达到最大值,仅为1.4×104 cfu/g干曲。

不同培养基的麦曲真菌分布

根据菌落大孝形态和颜色等表型特征进行初步区分,共得到24株纯种菌株。各个纯株在3种分离培养基上的分布情况见表1。从pDA,CpK和WQE三种培养基上分离得到的纯种真菌分别为8种、18种和11种。pDA是营养丰富的培养基,但分离出来的真菌数目最少。而近似于微生物最原始生存环境的WQE培养基分离得到的真菌种类,要比预期的少。在合成培养基CpK上分离获得的真菌种类最多,暗示在低营养长时间的培养条件下,能够较多地回收得到麦曲样品中的真菌。

将10—5稀释度以上检测到的真菌认为是麦曲样品中的优势菌。从表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培养基分离出来的优势菌是不一样的,且每一种培养基都能检测到其它培养基所不能检测到的优势菌株,所以必须联合使用多种分离培养基,才能准确解析麦曲中的真菌多样性。另外,在分离培养基中有必要加入去氧胆酸钠来抑制菌丝的蔓延。

纯种真菌的鉴定

对分离获得的24株真菌纯株进行形态初步鉴定和基于ITS序列的分子鉴定,具体测序结果见表 综合平板分离和测序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大规模的系统分离培养方法确定麦曲中的优势真菌为:伞枝犁头霉(Absidia corymbifera—like),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小孢根霉(Rhizopus microsporus)、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季氏毕赤氏酵母(pichia guilliermondii)和异常毕赤酵母(pichia anomala),鉴定材料《真菌的鉴定》。

本研究分离鉴定出的焦曲霉(Aspergillus ustus)、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like)、泡盛曲霉(Aspergillus awamori)、桔青霉(penicillium citrimum)、季氏毕赤酵母、异常毕赤酵母,小孢根霉,多变根毛霉(Rhizomucor variabilis)、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asum)、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和phaeosphaeria fu-ckelii等菌株在以前的研究结果中均未出现。所用的麦曲是人工脚踏成型,此前公司采用培养法对机制麦曲中的真菌进行过研究,机制麦曲中的优势真菌为伞枝犁头霉(Absidia corymbifera)、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微小根毛霉(Rhizomucor pusillus)、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除了米根霉以外,其余优势真菌与本文的研究结果一致。

人工脚踏成型麦曲中的真菌种类比机械压制成型麦曲丰富,其原因是人工踩制曲坯能起到提浆作用,赋予曲坯表面较丰富的营养和较好的保温功能,因而比机械压制成型的曲坯更适合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对分离获得的真菌纯株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发现,所分离得到的纯种菌株大致分为11个属,分别是曲霉属(Aspergillus)、犁头霉属(Absidia)、根霉属(Rhizopusmucor)、毛霉属(Rhizopus)、青霉属(penicillium)、散囊菌属(Eurotium)、枝孢属(Cladosporium)、毕赤酵母属(pichia)、球毛壳属(Chaetomium)、念珠属(Candida)和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反映出绍兴黄酒成品麦曲中真菌的资源非常丰富。从属的分类水平来看,在脚踏曲中出现的属除了散囊菌属(Eurotium)、毕赤酵母属(pichia)和球毛壳属(Chaetomium)外,其它的属在机制曲中均有出现。

本文所得到的序列用菌名加代号表示,来自于GenBank数据库的序列用菌名加登录号表示。比例尺代表5%的核酸序列差异性。

第五篇:真菌教案

真菌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说出霉菌和蘑菇的营养方式。能力目标:

1、运用制作及观察青霉、曲霉临时装片的技能。

2、运用制作孢子印的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参观当地的食用菌养殖场,体验食用菌养殖的过程和方法。

2、通过真菌和人类关系的认识,体验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看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3、观察能力的训练 教学难点

1、运用制作及观察青霉、曲霉临时装片的技能的培养

2、真菌生殖方式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图示法、实验法

四、教学准备

用橘皮、馒头、面包片培养青霉和曲霉,新鲜的蘑菇,几种食用或药用真菌,制作有关青霉、曲霉、蘑菇和酵母菌的结构CAI课件,制作孢子印,制作临时装片的实验器材,制作孢子印的实验器材,一袋酵母,一个发酵的苹果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学生熟悉常见的真菌,展开话题,使学生进入“菌”的探究学习)

师出示各种大型真菌: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东西,大家看你认识这都是什么吗? 生托起盘子介绍自己认识的各种真菌

师:你最熟悉的其中的什么? 生:蘑菇.师:你吃过或者听说过哪种蘑菇? 生介绍自己吃过的蘑菇

(二)新授:

1、探究蘑菇 师:同学们采过蘑菇吗? 生:采过

师:那么你们是在哪儿采的呢? 生:草丛里

师:为什么到那里去采? 生:以前下雨后,同学在那里见过蘑菇 师:请见过蘑菇的同学说说那里的环境? 生:阴暗、潮湿、落叶比较多

师:为什么现在那里没有蘑菇了呢?大家能帮忙分析一下吗? 生:这几天比较干燥 生:气温太低

师:分析得很好,现在大家能总结一下蘑菇的生活环境吗? 生:温暖、阴暗、潮湿、有机物比较丰富的地方

师:同学们根据蘑菇的生活环境,你能不能推测出蘑菇的营养方式? 生:它靠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应该属于异养 师:我们吃的蘑菇大多是种植的还是野生的? 生:种植的

师:那种蘑菇是种种子吗? 生:种孢子

师:孢子是什么样的呢?你见过吗? 生:没见过,太小了

师:我们可以通过制作蘑菇的孢子印来认识它们, 这是老师制作的孢子印(出示孢子印),想做一个吗?你面前就有蘑菇、剪刀、培养皿里有纸,我们可以边学边做。

屏幕显示蘑菇的结构图

师:我们看到的蘑菇是蘑菇的地上部分,叫子实体,由菌盖和菌柄构成,菌盖的背面是菌褶,里面有大量孢子。我们用剪刀将菌柄剪去,将菌盖扣到培养皿里的白纸上,再扣上烧杯,就可以了。

师:做好了就别再动了,下课后带走,明天你就可以看到美丽的孢子印了。

你为什么要用扣上烧杯? 生:孢子太小,别让风吹走

师:你面前有老师提前制作好的孢子印,拿起来,能看到什么? 生:有一圈白粉一样的东西

师:这里面就有大量的孢子。一个蘑菇能产生这么多孢子,那么蘑菇是单细胞的还是多细胞的? 生:多细胞的

师:你摸一摸孢子什么感觉? 生交流

师:拍一拍,孢子不见了,咱们刚才帮蘑菇传播后代了,现在教室里就有了大量的蘑菇孢子,过几天,你们就可以在教室里采蘑菇了。生:不可能 师:为什么? 生:蘑菇是长在温暖潮湿、有机物丰富的环境中,教室没有它们生存的环境。师:哦,教室里采不到蘑菇了,那么我们想收获蘑菇,还是去一下蘑菇大棚吧。屏幕显示学生兴趣小组参观蘑菇大棚的视频,介绍蘑菇的养殖方法。师:现在知道蘑菇是怎么种植的了吗? 老师从蘑菇大棚带来了几个蘑菇棒,里面已经有大量的菌丝,送给没有采到蘑菇的小组,请他们细心培育。

师:蘑菇,被称为21世纪的健康食品,富含维生素和氨基酸,同学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应该多吃点.,有利于大家的生长发育。毒蘑菇

过渡:是不是所有的蘑菇都可以食用呢? 生:毒蘑菇不能食用

师点击图片:这是一些毒蘑菇。专家建议,不熟悉的野生蘑菇最好不要采摘食用,小心中毒。

2、探究霉菌

(通过展示观察发霉的食物,思考生活中物品发霉的现象,探究霉菌的生活环境和营养方式。按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的步骤,由宏观观察到微观观察霉菌,边观察边质疑,逐步探究霉菌的形态、结构、生殖方式,并区分青霉和曲霉。)

过渡

师展示带来的发霉的橘子和面包:老师还给大家带了些橘子和面包,但没保存好。生:长毛了, 发霉了 师:这些毛我称它为什么? 生:霉菌

师:这些霉菌靠什么生活呢? 生:分解橘子、馒头里的有机物生活 师:它们的营养方式是? 生:异养

师:霉菌长什么样?下面你可以仔细观察你桌上的霉菌,可以利用放大镜。学生观察

师将两种霉菌放在投影仪上,放大,显示。师:你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疑问? 生:橘子上的霉菌是绿色,面包上的霉菌是黑色还有的是黄色。师趁机介绍长在橘子上的是青霉,长在面包上的是曲霉。生:橘子上的霉菌下面是白色,上面是绿色 生:它是一丝一丝的

师:生物学上叫它菌丝,也就是说霉菌是由由菌丝构成 生:上面有小黑点,小黑点是什么? 生:为什么下面的毛是白色,上面是绿色? 师:小黑点与生殖有关,你猜是什么呢? 生:孢子

师:你看到的青霉是绿色,其实就是因为它的孢子是绿色的,下面的菌丝是白色的。

曲霉是黑色的或黄色的,也是因为它的孢子是黑色的或者褐色的。师:你还有什么疑问? 生:菌丝里面是什么样? 生:孢子是什么样的? 生:青霉和曲霉有什么区别?

师:要知道答案,我们需要借助---显微镜,将霉菌做成装片来观察。联系前面我们做过的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我们该怎么制作霉菌装片呢? 生讨论交流:擦片、滴水、取材(用牙签挑取)、盖片。师点击屏幕,显示制片步骤,提示取材该注意问题。

师:下面就继续我们的发现之旅吧,这个组先观察青霉,这个组先观察曲霉。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

师分别将一个制作效果好的装片置于显微投影仪上展示。然后引导学生交流他们在显微镜下的发现。学生到屏幕前上指出自己的发现:

1、青霉的菌丝是多细胞的。

2、青霉的细胞中有细胞核.3.有很多散落的孢子

4.它们顶端的孢子排列的象个扫帚。另一组学生指出自己的发现:

1、曲霉的菌丝是多细胞的。

2、曲霉的细胞中有细胞核。3.有很多散落的孢子。

4.它们顶端的孢子排列成放射状。

师边总结边板书:也就是说青霉曲霉都是多细胞的,细胞中有真正的细胞核。(如果学生制作的装片效果好,应该能看出青霉和曲霉的孢子排列的形状不同,学生指出后,教师可以直接归纳青霉和曲霉的区别。如果制片效果不好,学生看不出孢子的排列,就屏幕显示教师显微拍摄的青霉、曲霉的孢子排列图片,学生区分)

3、探究酵母菌

(由生活中的现象,推测出酵母菌的营养方式。通过观察显微镜下的酵母菌照片,探究酵母菌的结构和生殖)过渡

师:老师这里还有一种菌,(出示酵母)这里面有什么菌? 生:酵母菌

师:我们家里做什么的时候用到它? 生:做馒头

师:还有什么要用到它? 打开装苹果的塑料袋,生闻。师:什么味? 生:酒味,酿酒用到它。

师:那你能不能推测出它的营养方式? 生:异养

师:想不想看看酵母菌的庐山真面目? 生:想

屏幕显示教师拍摄的酵母菌在显微镜下的照片 师:你发现了什么?

生交流自己的发现:有的学生能发现酵母菌是单细胞的,有的说是多细胞的。师给予表扬:你们观察得很仔细。屏幕显示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的图片

师:酵母菌的确是单细胞生物,两个长在一起是一个酵母菌在进行出芽生殖。师补充:酵母菌在条件适宜时进行出芽生殖,在环境营养缺乏时进行孢子生殖 我们再将它们放大,注意观察它的结构。

4、探究真菌的特征

(通过比较酵母菌和细菌,探究出二者的不同,并通过比较蘑菇、霉菌、酵母菌,进一步归纳出真菌的主要特征。)

师:酵母菌与我们上节课讲的细菌有什么不同呢?点击图片

大家将它们的特点,填写在你的导学提纲上的表格里,进行比较。生填写完后,在投影仪上展示,并归纳出它们的不同

师:它们虽然都是单细胞的,名字都带菌字,是不是同一类? 生:不是

师:我们今天探究的这三种菌类,酵母菌、霉菌、蘑菇,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生:有

师:哪些共同特点? 生交流

师:所以它们属于同一种菌类? 生:真菌

师:刚才同学们归纳的就是真菌的特征 点击屏幕出现真菌的特征

(三)学以致用: 木耳、银耳、灵芝等为什么都是真菌? 生交流

(四)延伸:

师:课堂上的我们观察用的馒头橘子课后怎么处理? 生:扔垃圾箱里

师:扔掉后它们变成了什么?生:无机物 师:谁的功劳? 生:真菌和细菌

师:真菌除了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分解者的重要角色外,还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五)作业设计:

1.有一种堪比黄金的中药,冬虫夏草,到底是虫还是草呢?课后查阅资料,下节课交流。课外实践:查阅资料,自己动手养殖食用菌。

板书设计

真菌

蘑菇 霉菌 酵母菌

营养方式:异养 异养 异养

生殖方式:孢子 孢子 出芽生殖或孢子生殖

结构特点:多细胞

菌丝,多细胞,有细胞核 单细胞,有细胞核

下载真菌培养及鉴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真菌培养及鉴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真菌教案

    2016至2017学年第一学期 八年级生物《真菌》教学设计 知识目标: 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重点) 2、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知道真菌与人类息息相关。 能力目标: 1、制作及观......

    真菌说课稿

    真菌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四章第三节《真菌》以下我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教......

    《真菌》说课稿

    《真菌》说课稿 各位老师好!我的说课题目是《真菌》,下面我就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分析一下这节课。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选自,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教育部201......

    第三节 真菌

    第三节 真菌 一、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1.了解酵母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2.介绍霉菌和食用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3.介绍微生物在自然界里的......

    真菌五篇范文

    《真菌》教学反思及评课 更新时间:2008-06-17 14:34:00 真菌一节的教学反思 实践效果: 1、充分体现了由学生自主探究,建构基本概念的知识目标。 真菌一节的教学内容与学生......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鉴定

    xx-x同学能以积极的态度,经常坚持学习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学习活动,认识到我们的党不仅是一个具有光辉历史的党,更是一个锐意进取,勇于创新,不断结合新的实践,把......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鉴定

    入党积极分子培养鉴定xx-x同学能以积极的态度,经常坚持学习了解党的光荣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通过学习活动,认识到我们的党不仅是一个具有光辉历史的党,更是一个锐意进取,勇于创......

    《第三节 真菌》习题

    《第三节 真菌》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生物,都属于真菌的一组是( )A、大肠杆菌、银耳、猴头菇 B、酵母菌、灵芝、黄曲霉C、青霉菌、口蘑、紫菜 D、香菇、根霉菌、乳酸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