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历史系旅游管理皖南考察报告
皖南两日游考察报告
姓名:鲁记
班级:10旅管一班
二〇〇一二年五月二十六至五月二十七日,为期两天的皖南实践考察活动。我们的大致行程安排是围绕“党在我心中,喜迎十八大”而展开的,其行程安排为:第一天车赴泾县,饱览红色旅游革命故地,第二天车赴绩溪,瞻仰主席故里、领略名人风采。
随着我们的车缓缓驶进泾县县区,想到那些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又想到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我们不禁肃然起敬。我们第一天的首发站是皖南事变烈士陵园,随着当地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皖南烈士陵园位于皖南泾县城郊的水西山。1990年初,为纪念皖南事变新四军五十周年而修建,占地十五公顷,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傍泾川,邻城区,环境优美,入口跨公路建有7米高石阙,形成壮观的入口空间。进入陵园,沿台阶行约30米,有一小型广场,正对面挡土墙上镶嵌叶飞题写“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字碑。从小广场右转,经50米长神道,拾级而上,通过两个石阙形成的神门,进入主碑纪念广场。广场由纪念碑、纪念廊、无名烈士墓等组成。从山顶俯视,纪念广场与外围的花圃组成一献给烈士的巨大花圈;从远处眺望,纪念廊和名人题字廊高低错落,形态各异,白色马头墙簇拥着巨大纪念碑身。碑高12.36米、宽27米,碑面镶邓小平“皖南事变死难烈士永垂不朽”题词。碑下方为一汉白玉雕刻的花环,环周白色纪念廊内,镌刻着新四军军歌及《皖南-1-
事变烈士纪念碑碑记》。碑后为无名烈士墓,墓室四壁钢筋水泥浇铸,中间为墓池,池中有洁白大理石石棺,池后是祭坛,坛上燃烧着常年不息的火焰,象征着先烈们革命精神永不熄灭。整个陵园庄严、肃穆、凝重。陵园的入口利用两边的高岗形成了相对的两个“土阙”,成为陵园的天然门户。入口跨公路建有四座七米高具有皖南特色的石阙,四座厂阙以数字寓意新四军的四,七米高隐喻皖南事迹悲壮惨烈的七天七夜,形成了纪念性空间的第一序列,进入陵园后,沿台阶向上约三十米,是一个不规则的小型广场。正对面的挡土墙上镶嵌着叶飞题写的“皖南事变烈士陵园”字碑,点明陵园的主题,形成了纪念性空间的第二序列。从广场右转,是一条五十米长的神道,神道正对着由两个石阙形成的神门,神道的石阶宽度逐步缩小成梯形,加强了透视感,使人们在感受觉上延伸了神道的长度。神道十级台阶分成三个层次,喻意当年九千新四军将士成三路纵队东进抗日。
听着导游的讲解,我们仿佛穿越时空,看到了整个事变的发生,好像听到了周总理常常的叹息: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们由衷的为们的革命党人的牺牲感到惋惜,更为哪些为了自己利益而臵民族国家于不顾的人感到愤恨。随着在对事变的思考中,我们来到了红色旅游革命根据地“新四军军部旧址”。一身军绿的军部旧址讲解员带领我们重温了那段历史的往事。
新四军军部旧址又称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位于安徽省泾县云岭镇罗里村。距县24公里。1937年“七七”事变后,南方八省14地区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同
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武汉成立,并于1938年8月2日驻云岭,新四军军部设此,指挥华中敌后各抗日战场的新四军部队。中共中央东南局也同时设此。直至1941年1月。
云岭东接泾云公路,南依青弋江,西靠黄山,北望长江,风景秀丽。新四军军长叶挺有诗赞日:“去中美人雾里山,立马悬崖君试看。千里江淮任驰骋,飞渡大江换人间。”196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63年7月陈毅元帅敬题“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馆名。从此,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正式建立。至今,新四军军部旧址是全国新四军纪念地中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之一,也是中国近现代八大重要史迹之一。它的总建筑面积达10000平方米。在我们游览革命老区时,当地的居民在平静而幸福的忙着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因我们的到来而改变什么。世事沧桑,在青山绿水中的新四军旧部,再现了当年的革命先烈为革命事业忙碌的场景。我们能看到革命党人,在吃不好、睡不好、生命都没有保障的情况下,还是依然舍生忘我的投入革命事业。这一刻,我的眼角湿润了,为革命党人无所畏惧的精神和执着的信仰,也为了革命党人为我们争取的今天的生活。
中午用餐以后,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王稼祥故居纪念馆,当然这也是我们今天的最后一个行程。我们知道,稼祥同志的一生是伟大的,他的一生都在陪伴着我们的党,为我们的党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当然稼祥同志的一生也是浮浮沉沉的,但他并没有消极,这也许正是我们敬佩他的另一原因吧。随着纪念馆管理员的指引,我们缓缓怀着敬畏之情缓缓步入纪念馆。在管理员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更多关于稼祥的事迹。
王稼祥(1906年-1974年),安徽宣城泾县厚岸村人。原名嘉祥,又名稼啬。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对外工作的开拓者之一。处理国内问题有世界眼光,对待国际问题又能考虑到中国利益。王稼祥故居是我党早期重要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位于泾县厚岸乡,距县城45公里。这里群山环绕,烟树茫茫。绿竹茸茸,景色十分秀丽。故居是一座普通的皖南民居,三间两厢,前有庭院,庭院有花圃,其间花木杂错有致,一厢为书房,书房虽小,但简洁雅致,窗明几净。“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此之谓也。王稼祥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先入柳溪小学读书,小学毕业后,又跟王惠久和王谈人先生补习一年,1920年离开家乡赴南陵县乐育中学初中,后转入芜湖圣雅各中学读高中,不处去上海就读于上海大学附中,从此走向革命道路。王稼祥从小好学善思,爱憎分明,对社会的时弊恶习,疾恶如仇,对贫困人民的饥饿困苦,倾注同情。家乡周围的一切,深深地印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憎恨黑暗的社会现实,是他后来追求真理走向革命的思想基础。王稼祥故居1986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国家副主席王震亲笔题写“王稼祥故居”的门额。故居中陈列了王稼祥青少年时的生活学习用具和他一生中主要革命活动的照片,供人们参观瞻仰。
在纪念馆的结束语里这样写道:王稼祥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他百折不挠、顽强奋斗的革命精神,他光明磊落、从不喧功诿过的高尚品格,他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王稼祥,我们永远怀念您。是的,稼祥同志虽然去了,但他的革命精神永存我们心间。
在游览过嘉祥的故居之后,我们的车赴绩溪,行程安排是在绩溪过夜。夜晚,行走在绩溪县城的街道上,感受着这座文化古城带来的不同气蕴。清晨,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车赴胡主席的故里——龙川胡氏宗祠。在当地导游细心的讲解下,我们行走在胡氏宗祠景区,在导游的讲解和我们在实物的见证下,我们对胡氏宗祠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龙川胡氏宗祠,祠堂名,位于安徽省绩溪县大坑口村。始建于宋代,明嘉靖25年(1547年)兵部尚书胡宗宪对祠堂进行过一次较大规模的修缮,清光绪4年(1898年)重修。祠内装饰精美,尤以保存完好的各类木雕为最,有“徽派木雕艺术宝库”之称。龙川在明代曾出过两任六部尚书,也是国家主席胡锦涛的故乡。1988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专家赞誉它是中国古祠一绝。龙川胡氏宗祠位于古徽州的发迹地——绩溪。为明代户部尚书胡服、兵部尚书胡宗宪、清朝红顶商人胡光镛的族祠。据历史记载,龙川是坑口村的古称。村前有龙须山,村中有一条小溪(称川)穿村而过,古称龙川。后人认为小溪(又称坑)出口流入登源大河,龙可以畅溪,故改为坑口。这个传说至今仍在百姓中流传。龙川胡氏宗祠始建于宋,明嘉靖年间
大修。坐北朝南,前后三进,由影壁、平台、门楼、庭院、廊庑、尚堂、厢房、寝室、特祭祠等九大部分组成。宗祠采用中轴线东西对称布局的建筑手法。令人有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宗祠是古徽州聚族统宗,维护宗族的建宗法制的产物。对现今说已失去它的作用和意义,但它的木雕艺术却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作为历史文物来研究有它特有的考古和观赏价值。尤其是它的木刻花雕独树一臶,形成自有的艺术风格,可谓木雕艺术的一颗“明珠”,“古祠一绝”的含义也就在其中。
在饱览完胡主席的故里之后,我们不禁赞叹这里的风景之美、民风之淳朴,更被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折服。当你来到这里,你会感受到天人一体的和谐,大自然秀美的山川赐予这座村落以灵气,而这座村落以其自身的建筑凸显自然的神奇造化。
为期两天的皖南考察之行结束了,但我们收获的远不止是考察本身。回首往事,大批的革命党人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革命先烈为我们争取的幸福生活,也许他们中的一些人已不能再看到,但我们会永远牢记那些民族和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百年风雨历程,党一直陪伴在我们的身边,带领我们抵抗外敌、争取和平、取得胜利。是党,在默默改变着民族的民运、人民的生活。衷心的感谢您,党,唤醒了中国这头东方沉睡的雄狮。
考察已然结束,我们是国家的主人。让我们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十八大,唱响时代的最强音。
第二篇: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为借鉴赣北和皖南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经验,进一步提高我市郊县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水平,我市乡村游考察团于2006年6月17日至2006年6月23日赴江西和安徽考察有关乡村景点和古村落景区。由于行程紧张,代表团重点参观考察了婺源的严田古樟民俗园、宋代廊桥彩虹桥、明清古建筑群思溪延村、小桥流水人家李坑、江湾景区,黟县的古村落西递宏村,歙县的棠樾牌坊群、徽园、渔梁古埠、新安碑园及太白楼。行程所及,三地上下齐心协力发展乡村旅游的热情和自信精神及其天人合一的生态环境,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考察团每到一处通过调研访谈、分析比较,获得了不少新的开发建设理念。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四大法宝
(一)政府主导
婺源、黟县和歙县属于经济落后但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可行性的地区,其乡村旅游是一种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措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乡村节庆活动等手段,有意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1、形成共识
为了奠定旅游业在黟县的支柱产业地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黟县建成“工强农富、旅兴贸活、特色鲜明的旅游经济强县”、“合力构筑全国一流旅游经济强县”等目标。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把发展旅游业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扶持,抢先发展;同时资金扶持全力向旅游业倾斜,加大旅游促销资金、旅游商品开发资金、旅游资源保护资金、旅游人才培训资金等专项投入,以奖代补。同时多方争取贷款、国债等专项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婺源县委、县政府以婺源整体环境作依托,全方位凸显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和魅力,作出了“优先发展旅游、培育主导产业”的决策和“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科学定位,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的旅游产业领导小组和旅游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加快旅游发展的若干意见》,编制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规划纲要(2001—2005)》以及8个《景区规划》,制订了景区开发建设、景区管理、导游管理、宾馆管理、餐馆管理、门票管理等6个《管理办法》,形成了较规范的产业运行机制。
2、政策倾斜
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可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婺源县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拿出亚洲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李坑、灵岩洞等最好的旅游项目进行招商,吸引民资和外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同时,政府舍得“让利于民”,尤其在税收上,每年按企业新增税收地方所得部分的30%奖励外商、民资投资企业,引来了外资、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并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盘活了旅游建设资金。民营企业三清集团出资2亿余元用于开发思溪延村等,江西立天唐人公司通过公开竞标方式,以3830万元的标价取得了4A旅游景区——江湾景区的经营权,“茶博府”、“婺源风情”旅游购物街也是民间投资。县财政以用于规划编制和市场开发的区区60万元导向性投入,引来了4亿元的民资和外资投入,撬动了累计综合收入达3.8亿元的旅游大产业的快速形成。
3、强化培训
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当地政府注重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服务质量、卫生要求、旅游接待服务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以及旅游法规、环境保护等行业知识,以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黟县旅游工艺品开发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有关部门组织民间艺人到各乡村旅游区挖掘、研制、开发古黟的砖、木、石、竹雕旅游工艺品,县职业高中及时增设旅游、工艺品制作等专业。
几地还注意在农村引入先进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完善和规范乡村旅游的管理体制。如聘请专业旅游管理公司对农户实行“旅游接待许可证制度”,定期评定考核;对接待服务人员推行“上岗证”制度,借鉴星级宾馆评定办法,建立乡村旅游景点等级评定指标体系、挂“星级牌”等,以推动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又一快速通道。
4、完善配套
便捷、完善、快速的交通网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条件,纵观整个赣北和皖南乡村之行,乡村旅游的大交通格局已基本完善。近五年来,婺源共筹集公路建设资金5.86亿元,改造路基480公里,改善路面458公里,改善、硬化景区公路25条171公里,所有通乡村的景区点都铺设油路。
(二)科学开发
1、资源整合我们所到之处的乡村旅游景区都是优美的自然景色、恬静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乡土民俗(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优势互补的旅游资源富集区。其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包括农(林、牧、副、渔)业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有农事活动、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和农业收获物等;自然景观资源不仅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景观,还有乡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最具个性和魅力的成分,包括地方历史人物、传统建筑、有特色的农村聚落、民俗活动和宗教信仰活动、当地传统手工技艺、当地传统特色产品等。
调研中我们也体会到,在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正向体验式度假发展的大趋势下,乡村中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风味风谣等,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我们需要寻找特色资源并加以放大以形成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现存的景观基质,确定当地独特的意境特色,以主题贯穿整个旅游过程,暗示和引导游客进入特定的角色并沉浸其中,从而完成体验和旅游活动。婺源县严田古樟民俗园堪称整合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集“客栈、餐饮、古迹、景观、休闲、度假、民俗、博览”于一身的经典之作,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水口(村口)文化遗址和一个都市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园区位于公路旁的村口,粉色外墙上有着精美图片和景点的游览介绍。进入园内,满目青色,沿着鹅卵石铺就的田间小路蜿蜒而行,两旁的修竹古树和绿色作物间有蝴蝶起舞;拐弯进入一徽派民居大院,院内有古井水池、农家厨房和棚式大餐厅,旁有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河。院子近里头是7套外观古朴的复式客房,每套客房的客厅装饰布置各不相同,但都有现代必备的卫生设施。傍晚时分,尝着极鲜的农家大菜,看着河里的竹筏和戏水的老牛,望着村口暮色笼罩中的拱桥和千年古樟,远眺烟雾中的稻田和青山,真有人间仙境的感觉。
2006年4月,歙县通过成立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形成“一家”——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一城”——徽州古城景区、“一江”——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一系列”——古徽州文化乡村休闲游(农家乐文化生态旅游)系列,旅游四大版块的整合构建,有利于歙县徽文化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和品牌推介,避免无序开发和资源浪费。
在黟县,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该县及时把握旅游发展态势,走发展生态型与文化型旅游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建设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园作为重点,把培育旅游景点和生态建设、高效农业有机结合,发展壮大旅游经济。目前已建立“宏村塔川生态科技示范观光园”、“西递村生态观光科技示范园”、“龙江百亩蒙阳红石榴示范观光园”、“余家山无公害蔬菜花卉示范园”、“五里生态旅游示范园”等五个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园,塑造真正意义的“世外桃源”,有效促进了资源的升级换代。
2、产品创新
乡村旅游不是博物馆式的陈列,而是在开放空间内与来自城市的游客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以及乡村社区日常生活模式和特定情境氛围。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环节,为游客设计多种活动产品,创造各式情境体验,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需要,还能激发游客的深深眷恋,从而延长逗留时间、增加花费,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规划设置乡村旅游产品时,游览观赏、农事参与、民俗体验、农家生活四大活动体系必不可少。
歙县旅游局对乡村游览组织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使游客在自然、轻松的心境下经历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完整的乡村旅游感受。游览组织设计以功能区块为基础、以各式活动及项目为核心,串联成主题分明、动静结合、冷热有序的五条线路:徽州古城+新安江山水画廊乡村文化休闲游、徽州古城+修学胜地休闲游、徽州古城+牌坊之乡宰相故里文化游、歙县古徽州乡村伊甸园林休闲游、新安江山水画廊乡村休闲游,每条线路都是多功能复合型的活动体系,既有吸收关于当地特色景观、风土人情、历史典故、趣闻轶事等各种信息为主的游览观赏,又有包括农耕作业、采摘作业、野味品尝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休闲和教育活动内容,从而满足了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性、文化性、特色化的高要求。
黟县在2006“五一”前夕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特征推出三种类型的乡村游产品:一是古黟乡村骑车游,借助“国际山地车节”在黟举办的影响力,以西递、宏村两处景点为中心,周边旅游乡村景点为支撑,设计乡村骑车游主线路,制定有趣的、可操作性强的比赛规则和奖励办法,通过活动充分调动游客积极性,使更多的游客在骑车过程中充分享受古黟文化风韵,享受野外运动的刺激与休闲;二是古黟乡村度假游,以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的宏村镇木坑村、岭下株村和西递镇鸳鸯谷为依托,开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体验乡村生活为特色的乡村度假旅游;三是古黟徽韵乡村游,以住百年徽州民居,尝徽州风味小吃,观小桥流水人家,品徽州民俗风情,感受徽州文化韵味为主线,整合推出既有生态、绿色、健康的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又有人文、民俗、寻古特色的乡村游产品,让游客贴进百姓生活、体验乡村旅游,从而在黄金周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保护
1、优先保护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客源对环境承受力是一个挑战,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是当地政府必须重视的内容。乡村旅游开发中,当地政府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合理规制,为乡村旅游提供一个公平、有序和健康的市场环境,有效防止了旅游开发中为获取经济效益而破坏乡村生态环境或其他损害乡村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发生。
婺源县在全国率先建立191个自然保护小区,规划保护了150万亩旅游生态公益林,名木古树全部挂牌建档保护;城乡建立沼气池5000余座,“双改”率达96%以上;对公路沿线4000多个坟墓进行了搬迁改造;对公路沿线43家矿山企业实行关停或搬迁,并对被破坏山体进行绿化。启动“婺源千村”的调查,对全县辖区内1100多个自然村的建村历史、文化历史、民间风俗进行调查摸底,对调查中发现的一些年久失修的建筑如彩虹桥、经义堂、阳春古戏台等景点进行抢修。为进一步彰显地方建筑特色,婺源县制定下发了《公路沿线景点非徽派建筑改造实施方案》,计划用3年时间,投入7900万元对三条旅游精品沿线村庄和旅游景点2900户非徽派建筑进行全面改造,对主要公路沿线宣传广告牌进行综合整治。由此形成了良好的旅游生态效应,推进了环境资源的保护。
黟县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又将二村申报为“国保”单位,纳入到文物法管理范畴。2005年又将南屏、关麓、屏山捆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扩展项目预备清单。相继制定了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古村落保护规划,并纳入到县城总体规划中加以实施。以宏村为例,为了更好地保护明、清民居建筑群,制定了《宏村古村落保护规划》,明确了宏村古村落的保护性质、保护对象,划分了古建筑的保护层次,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明确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保护重点:一是以“水─建筑─环境”构成的风水村落形态;二是典型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特色;三是古水系和私家园林布局;四是宏村独特的村落和空间环境景观。县政府成立了保护规划领导组,相关乡镇、村成立了古村落保护组织及民间保护组织,县政府以政府令形式颁布实施《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将县境内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保护规章、村规民约,在保护管理具体操作中有章可循,依法保护。为缓解遗产的接待压力,除保护开发好周边的屏山、南屏、关麓古村落外,还在宏村周边开发了塔川、木坑生态观光景区,雉山木雕楼景区,龙池湾农耕园,赛金花故居等。
2、护旧创新
护旧创新是在充分尊重乡村历史、民族风俗,充分尊重当地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游客在物质消费和卫生习惯的要求下,对乡村的作适当的改良。对于城市人而言,乡村是他们精神消费和享受之地,而非生存寄托之所。这里的“旧”是指乡野环境、乡风民俗、乡村生活、乡土特色及农耕文化,在规划中要尽量用本土资源强化意境特色,而淘汰消极印象,避免低水平、庸俗化。
一是坚持农村聚落的风格统一,错落有致。作为乡村旅游景观一大要素实体的农村聚落因地形地貌特征、当地人生活习惯、人口、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其选址、形态、分布特点、建筑布局、单体建筑特点都形成了独特而又相对稳定的风格,能给游客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思溪延村、李坑等地的传统农村聚落还保存的比较完好,当地政府对幸存的农村聚落加强保护、严格控制,防止其原生态风貌的丧失;对新建建筑的体量规格、色彩搭配、建筑风格、材质、方位等做出严格规定,对现有建筑也要提出协调方案,尽量统一风格、色彩,错落有致,形成赏心悦目的聚落整体形象。
二是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当地工艺,采用生态建筑。在婺源的彩虹桥景区,开发者尽量选择原有或当地生产的木材竹料,使其与当地乡村环境充分融和。并采用生态工程法,尽量维护原有生态或创造优良生态环境,游步道的设置和建设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山路和田埂等。
三是环境整治。城市游客希望享受到的是“开门大自然,闭门现代化”的生活,对卫生、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通过规划确立准入条件,规定设施和服务要求,保证基本清洁卫生设施的齐全和干净整洁,如厕所、淋浴设备等必需完备,并定点、定期清洗、消毒;要想办法改善农家卫生条件,处理好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并要有防蚊虫、防盗等安全措施;对服务人员健康、卫生情况进行控制;引进较规范的卫生操作程序等。西递的家庭旅馆极具代表性,聚秀园饭店是黄山市农家乐旅游接待示范户,外观是浓郁的地方徽派乡村特色,而卧房等起居生活配置是现代化的。旷古斋是西递一座古韵犹存的徽商古居,一楼是接待和餐饮、二楼是各式客房(有标间和大床间)、三楼是古色古香的酒吧和茶座,整栋楼的布置极具古朴典雅但又不失现代生活的温馨之感。
四是防止城市化倾向。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开发的深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会受到削弱,从而使其发展面临挑战。如果乡村地区大兴土木,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就会丧失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在李坑,开发重点是乡村旅游的设施组合和景点优化、不搞实体再建设,我们看到的是原生的乡土建筑、自然的生态景观以及村前清溪潺潺、枝头鸟语花香的“活”的田园风光,乡村的管理者和村民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民旅游致富的宝贵资源。李坑的“山里人客楼”家庭旅馆有着游客与村民共同生活的和谐乡土氛围,在参观访谈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村民的淳朴厚实及其对旅游致富的自信和自豪。
(四)多元营销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游客选择乡村出游目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享受大自然、有益健康、娱乐休闲、体验乡村生活、增长知识。城乡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差异越大,其吸引游客的可能性越大。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最忌讳过多的人工痕迹,而要给予游客真正的自然、清新体验。人文环境中,要注意是否与城市环境形成较强的反差,要么古朴、具有亲情味和乡土味,以满足游客对心灵深处乡村意象的追寻、对传统文化的真诚留恋;要么新奇、充满“乡土味”,有非常鲜明的、独特的农村物质遗存和生产生活方式。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般来自当地或周边的城市居民。从目前的情况看,潜在的旅游者仍在徘徊,一方面由于对乡村旅游了解不多,或虽然了解,但担心乡村旅游卫生条件太差或特色不突出,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还没有形成规模,或由于交通不便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因此,除了在突出主题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卫生等方面做出努力外,打造品牌、加强旅游形象宣传和实施多元化的市场促销等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1、品牌打造
乡村旅游要形成对客源市场的影响力,必须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统一规划和品牌的营造,强化景区资源特色和文化的挖掘与包装,各具特色、各成规模。如婺源的“伟人故里——江湾”、“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晓起”、“徽商第一村——思溪延村”,黟县的“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西递宏村”、“中国明清影视城——神秘南屏”、“神奇的连体古民居——关麓”,歙县的“徽商古埠——渔梁”、“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等都属于具有高品味、有创意的乡村旅游类型,体现了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乡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挖掘、乡村环境的真实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资源特色,以特色提升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依靠政府的主导、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和创立品牌,从而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歙县在规划“山水画廊新安江”中,突出“生态游”的主题,体现出“徽文化、自然风光、古村落”的品牌效应,两岸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水果、水中鱼”的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期间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图画。
旅游业属于“眼球”经济,要吸引游客目光,就必须千方百计创造轰动效应。2001年,婺源赶乘国家旅游局评审A级景区的头班车,创评成为全国首批3A级旅游区。紧接着又抓住江泽民主席视察婺源的大好机遇,乘势而上,成功地开发了江湾景区,迅速扩大了婺源旅游的知名度。近年来,在“五一”、“国庆”黄金周相继举办了“民俗风情展示周”、“民间灯彩巡演”、“婺源风情篝火晚会”等节庆活动,吸引八方宾客聚焦婺源,在媒体上不断地掀起一阵阵婺源热。从2003年开始,又相继成功举办国际旅游文化节、茶文化节、乡村文化节,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节生财,极大地扩张了知名度,有力地塑造了中国最美乡村的品牌。
黟县则注重品牌的抢先塑造,1998年黟县适时作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决策,1999年举全县之力将西递、宏村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继而又成功申报了两村的“国保”单位、4A级景区、全国旅游名镇、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迅速在全国、全球提高了黟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区域联合依托大型景区的乡村观光与体验型系列产品,在起步阶段时往往将此类产品纳入到大型景区或相对成熟景区的观光旅游产品中去,在市场营销方面依托大型景区的知名度,以展示特色、提供初级服务启动乡村旅游,成为景区观光旅游的配角。目前,三县的乡村旅游已处于发展阶段,随着产品开发建设和市场营销经验的积累,区域联合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
婺源凭借“中国最美乡村”的实力,是周边黄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千岛湖旅游黄金线路之上的主导产品,被旅游界称为“中国精品旅游线路上的明珠”。2003年婺源与深圳的几家大旅行社合作,组织策划了港、粤、澳旅游专列“寻梦婺源”活动,开展了“浙婺手拉手”、“婺源乡村过大年”、“自驾车游婺源”等大规模旅游促销活动,组织参与了苏浙沪闽皖赣六省市旅游合作活动,建立起各主要客源地市场的营销网络,初步实现了旅游产业与“长珠闽”的对接,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推广长江中下游旅游产品的联合声明》,与安徽绩溪、旌德、黄山等市县共同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新品牌。
黟县旅游依托“世界遗产”、“世外桃源”两大品牌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优化结构,从单一的古村落徽文化游向休闲度假、乡村生态、名人故居游等多元化方向转变,走出了一条众星拱月的“世界遗产”游带动“世外桃源”生态观光游,联动自驾车旅游和徒步观光游的新路子。目前环“黄山——西递——宏村”的内环线已通车,黟县正在加强拓宽改造连接九华山、牯牛降、太平湖的西部旅游通道,积极融入“两山一湖”的区域旅游格局,带动黟县北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3、主导市场
旅游产品在空间上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游客只能通过交通位移到旅游目的地才能亲身感受和体会到旅游产品的魅力。在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中,必须随时注意游客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推陈出新、出奇制胜,主动引导游客的消费需求。
2005年10月份黟县旅游局针对城里人到乡村过年就是来释放压力、体会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的需求心理,主动出击,组织各旅游景点到大城市促销“桃花源里过大年”的春节旅游项目。县旅游局组织各景点在春节期间安排可供游人参与的打食桃、裹粽子、写春联、辞岁、扎灯笼、拜祖宗、拜大年等系列民俗活动,组织地方民间艺人表演极具特色的地方小唱、民间歌舞、民俗婚礼等。为了让来过年的城里人充分享受农家乐趣,县旅游局还指导农家客栈让游人尽量吃无污染、纯正的农家菜肴——土鸡、刀板香、腊八豆腐和新鲜蔬菜。除农家客栈自行接待的客人外,一些大城市的自驾车俱乐部和黟县的旅行社、旅游景点主动联系以来“桃花源里过大年”。被香港摄影大师简庆福称作“六星级酒店”的安徽黟县宏村居善堂客栈,在春节将至的时段里每天都有来自长三角地区大城市的客人打电话订房间来过年。春节期间有几千名城里人来黟县农村过年,还有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客人,农家客栈十分走俏,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
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
(一)资金不足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三地旅游交通设施、卫生、环保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一些景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深度开发不够的缺陷,从而导致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内涵丰富的参与性旅游项目很少,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古村落保护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的矛盾
乡村旅游的兴起给一部分农民带来了致富的路子。农民有了钱,就想在村中的空闲地上建房或是拆掉老房建新房。由于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愿在村外安家落户,导致了古村落完整性保护和村民追求物质现代化的矛盾日益凸显。
(三)人才匮乏
目前,从事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多为当地人,文化程度偏低,多数从业人员缺乏服务、管理、投资的基本知识,经营和服务都带着极大的盲目性。县乡难以引进专业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奇缺,难以适应乡村旅游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
如果我们把旅游目的地按地域差异分为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的话,那么乡村旅游就将是旅游业的半壁江山。因此,注重乡村旅游从而带来的乡村发展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其前景将是难以估量的。我市发展乡村旅游时应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加强项目论证和专业规划,选择在可进入性好、资源有吸引力、客源有保证的农村开展。开发乡村旅游应注意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周边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四是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拓宽融资渠道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大力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加与环境协调的吃住行游购娱的设施。
扬州市赴赣、皖乡村旅游考察团
(扬州大学旅游管理系孙萍执笔)
第三篇: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赣北、皖南乡村旅游考察报告
一、乡村旅游发展的四大法宝
(一)政府主导
婺源、黟县和歙县属于经济落后但资源丰富、具有开发可行性的地区,其乡村旅游是一种在政府规划指导下、采取各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措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组织乡村节庆活动等手段,有意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政府主导发展模式。
1、形成共识
为了奠定旅游业在黟县的支柱产业地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把黟县建成“工强农富、旅兴贸活、特色鲜明的旅游经济强县”、“合力构筑全国一流旅游经济强县”等目标。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把发展旅游业放在突出位置,优先扶持,抢先发展;同时资金扶持全力向旅游业倾斜,加大旅游促销资金、旅游商品开发资金、旅游资源保护资金、旅游人才培训资金等专项投入,以奖代补。同时多方争取贷款、国债等专项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
2、政策倾斜
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可以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婺源县按照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原则,拿出亚洲最大的鸳鸯栖息地鸳鸯湖、李坑、灵岩洞等最好的旅游项目进行招商,吸引民资和外企参与旅游业的开发。同时,政府舍得“让利于民”,尤其在税收上,每年按企业新增税收地方所得部分的30%奖励外商、民资投资企业,引来了外资、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并通过这些措施有效地盘活了旅游建设资金。民营企业三清集团出资2亿余元用于开发思溪延村等,江西立天唐人公司通过公开竞标方式,以3830万元的标价取得了4a旅游景区——江湾景区的经营权,“茶博府”、“婺源风情”旅游购物街也是民间投资。县财政以用于规划编制和市场开发的区区60万元导向性投入,引来了4亿元的民资和外资投入,撬动了累计综合收入达3.8亿元的旅游大产业的快速形成。
3、强化培训
为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当地政府注重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培训内容涉及服务质量、卫生要求、旅游接待服务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以及旅游法规、环境保护等行业知识,以提高从业者的综合素质。黟县旅游工艺品开发是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有关部门组织民间艺人到各乡村旅游区挖掘、研制、开发古黟的砖、木、石、竹雕旅游工艺品,县职业高中及时增设旅游、工艺品制作等专业。
几地还注意在农村引入先进管理方式和管理技术,完善和规范乡村旅游的管理体制。如聘请专业旅游管理公司对农户实行“旅游接待许可证制度”,定期评定考核;对接待服务人员推行“上岗证”制度,借鉴星级宾馆评定办法,建立乡村旅游景点等级评定指标体系、挂“星级牌”等,以推动乡村旅游的规范化发展,使乡村旅游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实现城乡一体发展的又一快速通道。
4、完善配套
便捷、完善、快速的交通网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条件,纵观整个赣北和皖南乡村之行,乡村旅游的大交通格局已基本完善。近五年来,婺源共筹集公路建设资金5.86亿元,改造路基480公里,改善路面458公里,改善、硬化景区公路25条171公里,所有通乡村的景区点都铺设油路。
(二)科学开发
1、资源整合我们所到之处的乡村旅游景区都是优美的自然景色、恬静的田园风光、独具特色的乡土民俗(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所形成的优势互补的旅游资源富集区。其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包括农(林、牧、副、渔)业资源、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农业资源有农事活动、农民生活、农业生态和农业收获物等;自然景观资源不仅包括地形地质、水文、气象景观,还有乡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文化资源是乡村旅游资源中最具个性和魅力的成分,包括地方历史人物、传统建筑、有特色的农村聚落、民俗活动和宗教信仰活动、当地传统手工技艺、当地传统特色产品等。
调研中我们也体会到,在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正向体验式度假发展的大趋势下,乡村中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风味风谣等,将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我们需要寻找特色资源并加以放大以形成旅游的核心竞争力,要利用现存的景观基质,确定当地独特的意境特色,以主题贯穿整个旅游过程,暗示和引导游客进入特定的角色并沉浸其中,从而完成体验和旅游活动。婺源县严田古樟民俗园堪称整合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集“客栈、餐饮、古迹、景观、休闲、度假、民俗、博览”于一身的经典之作,塑造了一个典型的水口(村口)文化遗址和一个都市人假日休闲的好去处。园区位于公路旁的村口,粉色外墙上有着精美图片和景点的游览介绍。进入园内,满目青色,沿着鹅卵石铺就的田间小路蜿蜒而行,两旁的修竹古树和绿色作物间有蝴蝶起舞;拐弯进入一徽派民居大院,院内有古井水池、农家厨房和棚式大餐厅,旁有一条潺潺流动的小河。院子近里头是7套外观古朴的复式客房,每套客房的客厅装饰布置各不相同,但都有现代必备的卫生设施。傍晚时分,尝着极鲜的农家大菜,看着河里的竹筏和戏水的老牛,望着村口暮色笼罩中的拱桥和千年古樟,远眺烟雾中的稻田和青山,真有人间仙境的感觉。
2006年4月,歙县通过成立古徽州乡村旅游联盟,形成“一家”——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一城”——徽州古城景区、“一江”——新安江山水画廊景区、“一系列”——古徽州文化乡村休闲游(农家乐文化生态旅游)系列,旅游四大版块的整合构建,有利于歙县徽文化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宣传和品牌推介,避免无序开发和资源浪费。
在黟县,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该县及时把握旅游发展态势,走发展生态型与文化型旅游相结合的新路子,以建设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园作为重点,把培育旅游景点和生态建设、高效农业有机结合,发展壮大旅游经济。目前已建立“宏村塔川生态科技示范观光园”、“西递村生态观光科技示范园”、“龙江百亩蒙阳红石榴示范观光园”、“余家山无公害蔬菜花卉示范园”、“五里生态旅游示范园”等五个生态农业科技观光园,塑造真正意义的“世外桃源”,有效促进了资源的升级换代。
2、产品创新
乡村旅游不是博物馆式的陈列,而是在开放空间内与来自城市的游客共享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以及乡村社区日常生活模式和特定情境氛围。丰富多彩的活动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环节,为游客设计多种活动产品,创造各式情境体验,不仅能够满足旅游者不同层次和不同目的的需要,还能激发游客的深深眷恋,从而延长逗留时间、增加花费,是提高旅游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规划设置乡村旅游产品时,游览观赏、农事参与、民俗体验、农家生活四大活动体系必不可少。
歙县旅游局对乡村游览组织进行全方位的设计,使游客在自然、轻松的心境下经历丰富多彩的活动、获得完整的乡村旅游感受。游览组织设计以功能区块为基础、以各式活动及项目为核心,串联成主题分明、动静结合、冷热有序的五条线路:徽州古城+新安江山水画廊乡村文化休闲游、徽州古城+修学胜地休闲游、徽州古城+牌坊之乡宰相故里文化游、歙县古徽州乡村伊甸园林休闲游、新安江山水画廊乡村休闲游,每条线路都是多功能复合型的活动体系,既有吸收关于当地特色景观、风土人情、历史典故、趣闻轶事等各种信息为主的游览观赏,又有包括农耕作业、采摘作业、野味品尝活动、传统手工艺制作等休闲和教育活动内容,从而满足了游客对乡村旅游产品的参与性、文化性、特色化的高要求。
黟县在2006“五一”前夕针对不同的市场需求特征推出三种类型的乡村游产品:一是古黟乡村骑车游,借助“国际山地车节”在黟举办的影响力,以西递、宏村两处景点为中心,周边旅游乡村景点为支撑,设计乡村骑车游主线路,制定有趣的、可操作性强的比赛规则和奖励办法,通过活动充分调动游客积极性,使更多的游客在骑车过程中充分享受古黟文化风韵,享受野外运动的刺激与休闲;二是古黟乡村度假游,以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齐全的宏村镇木坑村、岭下株村和西递镇鸳鸯谷为依托,开展住农家屋、吃农家饭、体验乡村生活为特色的乡村度假旅游;三是古黟徽韵乡村游,以住百年徽州民居,尝徽州风味小吃,观小桥流水人家,品徽州民俗风情,感受徽州文化韵味为主线,整合推出既有生态、绿色、健康的乡村休闲度假产品,又有人文、民俗、寻古特色的乡村游产品,让游客贴进百姓生活、体验乡村旅游,从而在黄金周取得了极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生态保护
1、优先保护
乡村旅游快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客源对环境承受力是一个挑战,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是当地政府必须重视的内容。乡村旅游开发中,当地政府发挥行政管理职能,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合理规制,为乡村旅游提供一个公平、有序和健康的市场环境,有效防止了旅游开发中为获取经济效益而破坏乡村生态环境或其他损害乡村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发生。
黟县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西递、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又将二村申报为“国保”单位,纳入到文物法管理范畴。2005年又将南屏、关麓、屏山捆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扩展项目预备清单。相继制定了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古村落保护规划,并纳入到县城总体规划中加以实施。以宏村为例,为了更好地保护明、清民居建筑群,制定了《宏村古村落保护规划》,明确了宏村古村落的保护性质、保护对象,划分了古建筑的保护层次,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规划明确宏村明、清民居建筑群保护重点:一是以“水─建筑─环境”构成的风水村落形态;二是典型的传统村落和民居建筑特色;三是古水系和私家园林布局;四是宏村独特的村落和空间环境景观。县政府成立了保护规划领导组,相关乡镇、村成立了古村落保护组织及民间保护组织,县政府以政府令形式颁布实施《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将县境内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保护规章、村规民约,在保护管理具体操作中有章可循,依法保护。为缓解遗产的接待压力,除保护开发好周边的屏山、南屏、关麓古村落外,还在宏村周边开发了塔川、木坑生态观光景区,雉山木雕楼景区,龙池湾农耕园,赛金花故居等。
2、护旧创新
护旧创新是在充分尊重乡村历史、民族风俗,充分尊重当地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基础上,针对城市游客在物质消费和卫生习惯的要求下,对乡村的作适当的改良。对于城市人而言,乡村是他们精神消费和享受之地,而非生存寄托之所。这里的“旧”是指乡野环境、乡风民俗、乡村生活、乡土特色及农耕文化,在规划中要尽量用本土资源强化意境特色,而淘汰消极印象,避免低水平、庸俗化。
一是坚持农村聚落的风格统一,错落有致。作为乡村旅游景观一大要素实体的农村聚落因地形地貌特征、当地人生活习惯、人口、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其选址、形态、分布特点、建筑布局、单体建筑特点都形成了独特而又相对稳定的风格,能给游客非常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调研中,我们看到思溪延村、李坑等地的传统农村聚落还保存的比较完好,当地政府对幸存的农村聚落加强保护、严格控制,防止其原生态风貌的丧失;对新建建筑的体量规格、色彩搭配、建筑风格、材质、方位等做出严格规定,对现有建筑也要提出协调方案,尽量统一风格、色彩,错落有致,形成赏心悦目的聚落整体形象。
二是尽量使用当地材料和当地工艺,采用生态建筑。在婺源的彩虹桥景区,开发者尽量选择原有或当地生产的木材竹料,使其与当地乡村环境充分融和。并采用生态工程法,尽量维护原有生态或创造优良生态环境,游步道的设置和建设尽可能利用现有的山路和田埂等。
三是环境整治。城市游客希望享受到的是“开门大自然,闭门现代化”的生活,对卫生、安全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必须通过规划确立准入条件,规定设施和服务要求,保证基本清洁卫生设施的齐全和干净整洁,如厕所、淋浴设备等必需完备,并定点、定期清洗、消毒;要想办法改善农家卫生条件,处理好排水系统、垃圾处理系统等基础设施,并要有防蚊虫、防盗等安全措施;对服务人员健康、卫生情况进行控制;引进较规范的卫生操作程序等。西递的家庭旅馆极具代表性,聚秀园饭店是黄山市农家乐旅游接待示范户,外观是浓郁的地方徽派乡村特色,而卧房等起居生活配置是现代化的。旷古斋是西递一座古韵犹存的徽商古居,一楼是接待和餐饮、二楼是各式客房(有标间和大床间)、三楼是古色古香的酒吧和茶座,整栋楼的布置极具古朴典雅但又不失现代生活的温馨之感。
四是防止城市化倾向。乡村性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开发的深入,乡村旅游的“乡村性”特征会受到削弱,从而使其发展面临挑战。如果乡村地区大兴土木,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痕迹明显,就会丧失对城市居民的吸引力。在李坑,开发重点是乡村旅游的设施组合和景点优化、不搞实体再建设,我们看到的是原生的乡土建筑、自然的生态景观以及村前清溪潺潺、枝头鸟语花香的“活”的田园风光,乡村的管理者和村民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自然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资源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民旅游致富的宝贵资源。李坑的“山里人客楼”家庭旅馆有着游客与村民共同生活的和谐乡土氛围,在参观访谈中,我们深深体会到村民的淳朴厚实及其对旅游致富的自信和自豪。
(四)多元营销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游客选择乡村出游目的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享受大自然、有益健康、娱乐休闲、体验乡村生活、增长知识。城乡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差异越大,其吸引游客的可能性越大。乡村旅游的开发中最忌讳过多的人工痕迹,而要给予游客真正的自然、清新体验。人文环境中,要注意是否与城市环境形成较强的反差,要么古朴、具有亲情味和乡土味,以满足游客对心灵深处乡村意象的追寻、对传统文化的真诚留恋;要么新奇、充满“乡土味”,有非常鲜明的、独特的农村物质遗存和生产生活方式。
乡村旅游的客源一般来自当地或周边的城市居民。从目前的情况看,潜在的旅游者仍在徘徊,一方面由于对乡村旅游了解不多,或虽然了解,但担心乡村旅游卫生条件太差或特色不突出,对他们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另一方面,由于乡村旅游还没有形成规模,或由于交通不便而使旅游者望而却步。因此,除了在突出主题特色、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卫生等方面做出努力外,打造品牌、加强旅游形象宣传和实施多元化的市场促销等手段是不可或缺的。
1、品牌打造
乡村旅游要形成对客源市场的影响力,必须在当地政府的引导下,通过统一规划和品牌的营造,强化景区资源特色和文化的挖掘与包装,各具特色、各成规模。如婺源的“伟人故里——江湾”、“天人合一的生态家园——晓起”、“徽商第一村——思溪延村”,黟县的“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西递宏村”、“中国明清影视城——神秘南屏”、“神奇的连体古民居——关麓”,歙县的“徽商古埠——渔梁”、“棠樾牌坊群——鲍家花园”等都属于具有高品味、有创意的乡村旅游类型,体现了我国城乡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乡土文化和乡土特色的挖掘、乡村环境的真实性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将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文化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和资源特色,以特色提升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依靠政府的主导、群体的力量形成规模效应和创立品牌,从而提高旅游者的重游率。歙县在规划“山水画廊新安江”中,突出“生态游”的主题,体现出“徽文化、自然风光、古村落”的品牌效应,两岸呈现“高山林、中山茶、低水果、水中鱼”的立体生态格局,与掩映期间的古村落、古民居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的山水图画。
黟县则注重品牌的抢先塑造,1998年黟县适时作出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大决策,1999年举全县之力将西递、宏村申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后,继而又成功申报了两村的“国保”单位、4a级景区、全国旅游名镇、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等称号,迅速在全国、全球提高了黟县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2、区域联合依托大型景区的乡村观光与体验型系列产品,在起步阶段时往往将此类产品纳入到大型景区或相对成熟景区的观光旅游产品中去,在市场营销方面依托大型景区的知名度,以展示特色、提供初级服务启动乡村旅游,成为景区观光旅游的配角。目前,三县的乡村旅游已处于发展阶段,随着产品开发建设和市场营销经验的积累,区域联合的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
婺源凭借“中国最美乡村”的实力,是周边黄山、庐山、三清山、龙虎山、景德镇、千岛湖旅游黄金线路之上的主导产品,被旅游界称为“中国精品旅游线路上的明珠”。2003年婺源与深圳的几家大旅行社合作,组织策划了港、粤、澳旅游专列“寻梦婺源”活动,开展了“浙婺手拉手”、“婺源乡村过大年”、“自驾车游婺源”等大规模旅游促销活动,组织参与了苏浙沪闽皖赣六省市旅游合作活动,建立起各主要客源地市场的营销网络,初步实现了旅游产业与“长珠闽”的对接,与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签署了《关于共同开发推广长江中下游旅游产品的联合声明》,与安徽绩溪、旌德、黄山等市县共同打造古徽州乡村旅游新品牌。
黟县旅游依托“世界遗产”、“世外桃源”两大品牌优势,不断加大新产品的开发力度,优化结构,从单一的古村落徽文化游向休闲度假、乡村生态、名人故居游等多元化方向转变,走出了一条众星拱月的“世界遗产”游带动“世外桃源”生态观光游,联动自驾车旅游和徒步观光游的新路子。目前环“黄山——西递——宏村”的内环线已通车,黟县正在加强拓宽改造连接九华山、牯牛降、太平湖的西部旅游通道,积极融入“两山一湖”的区域旅游格局,带动黟县北部山区生态旅游资源开发。
3、主导市场
旅游产品在空间上是固定的、不可移动的,游客只能通过交通位移到旅游目的地才能亲身感受和体会到旅游产品的魅力。在乡村旅游的市场开发中,必须随时注意游客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推陈出新、出奇制胜,主动引导游客的消费需求。
2005年10月份黟县旅游局针对城里人到乡村过年就是来释放压力、体会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的需求心理,主动出击,组织各旅游景点到大城市促销“桃花源里过大年”的春节旅游项目。县旅游局组织各景点在春节期间安排可供游人参与的打食桃、裹粽子、写春联、辞岁、扎灯笼、拜祖宗、拜大年等系列民俗活动,组织地方民间艺人表演极具特色的地方小唱、民间歌舞、民俗婚礼等。为了让来过年的城里人充分享受农家乐趣,县旅游局还指导农家客栈让游人尽量吃无污染、纯正的农家菜肴——土鸡、刀板香、腊八豆腐和新鲜蔬菜。除农家客栈自行接待的客人外,一些大城市的自驾车俱乐部和黟县的旅行社、旅游景点主动联系以来“桃花源里过大年”。被香港摄影大师简庆福称作“六星级酒店”的安徽黟县宏村居善堂客栈,在春节将至的时段里每天都有来自长三角地区大城市的客人打电话订房间来过年。春节期间有几千名城里人来黟县农村过年,还有港澳台地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客人,农家客栈十分走俏,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应和经济效益。
二、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三大瓶颈
(一)资金不足
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三地旅游交通设施、卫生、环保设施等旅游基础设施还需进一步加大投入。一些景点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存在着经营规模小、深度开发不够的缺陷,从而导致旅游产品雷同、特色不鲜明、内涵丰富的参与性旅游项目很少,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古村落保护和农民生活现代化的矛盾
乡村旅游的兴起给一部分农民带来了致富的路子。农民有了钱,就想在村中的空闲地上建房或是拆掉老房建新房。由于农民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不愿在村外安家落户,导致了古村落完整性保护和村民追求物质现代化的矛盾日益凸显。
(三)人才匮乏
目前,从事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多为当地人,文化程度偏低,多数从业人员缺乏服务、管理、投资的基本知识,经营和服务都带着极大的盲目性。县乡难以引进专业人才,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奇缺,难以适应乡村旅游快速持续发展的需要。
三、我市发展乡村旅游的启示
如果我们把旅游目的地按地域差异分为城市和乡村两个部分的话,那么乡村旅游就将是旅游业的半壁江山。因此,注重乡村旅游从而带来的乡村发展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其前景将是难以估量的。我市发展乡村旅游时应在政府主导的前提下加强项目论证和专业规划,选择在可进入性好、资源有吸引力、客源有保证的农村开展。开发乡村旅游应注意以下内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保持本色,突出特色,增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周边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四是完善乡村旅游配套设施,拓宽融资渠道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大力发展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增加与环境协调的吃住行游购娱的设施。
扬州市赴赣、皖乡村旅游考察团
(扬州大学旅游管理系
孙萍执笔)
第四篇:历史系专业考察报告
历史系专业考察报告
院系:社会学院班级:091班姓名:姜海燕学号:09161118
一、考察时间:2012年3月25日——2012年3月30日
二、考察地点:山东曲阜、北京、山东泰山
三、考察对象:山东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北京天安门广场,故宫博物院,景山公园,恭王府,国子监,北海公园,八达岭长城,居庸关,定陵,颐和园,圆明园,景泰蓝厂,香山,碧云寺,首都博物馆,天安门城楼,毛主席纪念堂,国家博物馆,军事博物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泰山。
四、考察方式:参观各个景点,通过导游讲解结合自己的积累,了解各个景点的文化内涵,拍摄影像资料
五、考查内容:
2012年3月25日,凌晨五点,我们坐上了开往山东曲阜的校车,开始了为期六天的专业考察。
9点左右车子驶入山东境内,9:55分,在山东贵县始见山东的群山,深感十分震撼。对于我们这些来自于南方久居平原地区的同学们来说,这样的场景是十分难见的。初见山东的山,只觉得十分的荒凉,那光溜溜的山头就像中年秃顶,与南方的钟灵毓秀完全不同。但是若仔细观察,北方的山也是别有一番韵味的,要知道北方的山从来就不是以灵秀取胜的。那是种粗犷雄壮的感觉,包罗万象仿佛世界尽在你的脚下,我想也就只有这样的山才能养育出豪放爽朗的北方汉子吧!
12:45,在简单的用了午餐之后,我们一行人抵达了三孔之一的孔庙。孔庙占地约327.5亩,曲阜的孔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孔庙,经过历代帝王的数次扩建才形成了今天的规模。进入孔庙,首先步入眼帘的是乾隆御笔“万仞宫墙”的匾额,接着就来到了瓮城,瓮城是古时城池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主要用于围困进攻的敌人,起到防御的作用。出了瓮城即可见到“金声玉振”的牌坊,这里的典故出自孟子对孔子的赞言经过櫺天门,可见四个华表,华表上面立有风雨雷电四神,取祈求风调雨顺之意。
三孔的建筑多是采用帝王方可使用的规制,体现了中国古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奎文阁”,“奎文阁”是中国十大名阁之一,采用完全
木质结构,整个建筑里面没有使用一颗钉子,令人为之惊叹。
游历三孔,不得不为其大赞一声“绝”。不单是为其宏伟所惊叹,更是为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而折服。其中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株古树、每一块石碑都有故事,哪怕是普普通通的一张凳子,都可以说上好久好久,孔庙、孔府、孔林实际上就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缩影。下午5:13,我们结束了在曲阜的行程,乘着校车开始前往北京,虽然有点疲劳但是内心还是十分的兴奋。估计在26日凌晨1点左右,我们终于到达了北京,大家都十分的疲劳,只想快点拥抱枕头,期待明天的行程。
3月26日五点,又起了一个大早,由于睡眠不足,同学们都显得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再车上,北京的导游向我们大致的介绍了一下北京城的城市规划,以及其中蕴含的风水学知识和典故。到了天安门,先是拍了一阵集体照,然后才开始仔细看看这传说中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广场位于北京市的中轴线上,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中心广场,它的布局十分的讲究。在明清时期,天安门广场的东面都是政府的文职机构,而西面则是中军都督府、东厂、御林军这类的武职机构,严格的遵守风水学上“文东武西”布局方式。新中国建立以后,任然延续了这种布局,广场的东侧改为人民大会堂,右侧则建了国家博物馆。
天安门的正前方是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的造型就像剑柄,仿佛一把巨剑插入北京市的中轴线,以烈士的英魂镇住封建势力。
走入天安门,我们就来到了故宫博物院。首先步入眼帘的宏伟建筑是“端门”,在此门,凡文武百官都必须正冠、甩袖、整仪容,故取“端”字。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占地7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始建于公元1406年,有房屋9999间半。
故宫宫殿位于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主要宫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都在这条南北走向的中轴线上,其他宫殿也由此向两旁展开,南北取直,左右对称。这条中轴线不仅贯穿整个紫禁城,而且贯穿了整个城市,气魄宏伟,规划严整,极为壮观。徒步穿梭在宫殿之中,红墙、黄瓦、汉白玉、青砖、浮雕这些都让我们应接不暇。
来到故宫,不可不看太和殿。太和殿是皇帝处理朝政、册封皇后、接待番使、处理需要群臣共议的国家大事的地方,它的位置处于紫禁城对角线的中心,可以说是这整个故宫的心脏。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显示皇帝的威严,震慑天下。
故宫布局可以概括为“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前朝宏伟壮丽,以显示皇权至上,而后寝却要求庭院深深,建筑紧凑。一次东西柳工都自成一体,各有宫门宫墙,相对排列,秩序井然,体现出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
出了故宫博物院,对面就是景山公园。景山的闻名,一是因为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吊死于此,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在景山的山顶可以一览紫禁城的全貌,蔚为壮观。
再简单的用餐后,我们来到了赫赫有名的“和珅旧宅”——恭王府,这座王府曾住过两位名人,一是乾隆年间的巨贪和珅,一是清末名臣恭亲王奕。和珅在20多岁的时候建了这座府邸,采用了绿色的琉璃瓦屋顶,这是仅次于皇帝的亲王标准,由此可见和珅当时有多受宠。恭王府有“三绝一宝”是不得不提的,第一绝——西洋门,这是恭王府花园的大门,进入恭王府花园参观,要先经过这道汉白玉石拱门,又称西洋门。门额上外刻有“静含太古”四个字,内刻“秀挹恒春”四字,意为享太古之幽静,拥满园之春色,体现了深邃浑厚沉雄苍古的意境,蕴涵着道家的思想理念,也可说是对整个萃锦园艺术风格的概括。
第二绝——大戏楼,大戏楼位于邀月台东部,占地面积约700平方米,可以容纳200余人,虽没任何音响设备,却能从各个角度上听清台上的声音。
第三绝——福字碑,这块藏于山洞中的福字碑本是紫禁城的镇城之宝,上面的字是康熙墨宝,是其为庆贺奶奶孝庄皇太后所题,上面印有玉玺。这块碑不仅因为康熙留存人世的题字极少,倍显珍贵;而且因其巧费心机的字形令人惊叹,仔细揣摩福字间,可以读出“多子、多才、多寿、多田”,而田字却并不封口,意味着封土无疆,财无止境。
一宝——满园“福”字。传闻,和珅在设计这座园子的时候,共设计了九千九百九十九只蝙蝠藏于其间,取谐音“福”。除了前面的蝠池,后面的蝠厅和中间以邀月台为身子的整体蝠形建筑造型外,其他蝙蝠都藏身于长廊雕版之中,唯有这第一万个“福”不是蝙蝠,而是作为一绝的“福字碑”。
3月27日,考察的的第三天,我们来到居庸关,准备登长城。登长城十分的痛苦,石阶陡且滑,高低不一,很容易失足跌到。经此一事,方直观的了解建这长城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不得不为古人的勤劳与智慧折服。
3月28日,考察的第四天,我们首先参观了十三陵之一的定陵,第一次走进了帝王陵墓的地下宫室。定陵是明万历皇帝的陵寝,万历皇帝在位48年,有长达28年的时间不理朝政,他在位期间碌碌无为,以致于因为无功可记而使得神
功圣德碑成了一座无字碑。
告别定陵,我们又参观了圆明园和颐和园。圆明园的破败是人心痛,而颐和园则以其秀美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内涵使人赞叹。颐和园是慈禧太后最喜欢和最长居住的皇家园林,里面
偶中国最长的游廊,恢弘的石坊,曾经囚禁光绪皇帝的院子.....每一处都值得细细揣摩。
接着我们来到了景泰蓝厂,了解了一下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同时参观了精美的景泰蓝工艺作品。在一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时间内,老师和同学们十分积极的为景泰蓝的推广和北京旅游GDP的增长做了巨大贡献!
其后我们参观了首都博物馆。首都博物馆的原址的北京孔庙,2001年开始兴建,2005年开始运行。全馆分为基本陈列、精品陈列和临时展览。当天我们主要是参观了北京民俗展览,瓷器展、北京历史文化展和佛教文化展。透过这一件件的珍品,我们仿佛可以真实的触摸到历史的余温。
参观完了首博,我们去逛了北京市区最繁荣之地——王府井。王府井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时尚前卫的同时又包容了许多传统文化元素。不仅怀旧,更是与时俱进,积极地吸收外来文化。不过最吸引我的还是王府井的小吃街,毕竟美食的诱惑是谁也无法抗拒的!
3月29日,考察的第五天,北京之行的最后一天,我们有重新回到天安门广场,正所谓“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我们先是到毛主席纪念堂瞻仰了毛主席的仪容,然后又参观了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国博藏品数量为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结束了国博的参观,我们来到宛平古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抗日战争纪念馆。而后我们就来到了著名的卢沟桥。卢沟桥位于北京市西南约15公里处的丰台区永定河上,是北京市现存最古老的石造联拱桥。总所周知,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但闻名不如见面,真正见到了那些或坐或立、或端正或调皮的小狮子,才明白古人诚不我欺!
随着卢沟桥参观的结束,我们的北京之行也到了结束的时候,下午4点左右,校车开始开往泰山。
3月30日,转眼间就到了考察的最后一天,今天的唯一行程就是登泰山。这
次泰山之行,我们没有看到天下闻名的泰山日出,也没见识瑰丽壮美的泰山夕照,但心里却有一种莫名的充实感:泰山之重在于它是一座文化山,故历久弥坚、愈久愈醇。泰山并不以风景见长,它的人文、历史、典故才是最为称道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座山已经超越了泰山本身山的地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之山、是人与天进行交流的山。随着登山活动的结束,我们此次的专业考察额即将画上句点,心中快乐、惬意、疲惫、紧张...百味陈杂。3月30日,下午四点半,我们坐上校车结束了为期六天的行程,返回盐城。
六、考察心得
从上面的考察内容可以看出,本次专业考察的行程安排非常的满。从孔子故地曲阜到首都北京,再到“天下第一山”的泰山,这次考察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包含着快乐与痛苦的美好回忆,也引发了我的一些思考。
这次专业考察可以说是我们这些大学生第一次走入社会,这种可以说得上是鸡飞狗跳的生活,与宁静而舒适的校园生活截然不同。
这其中最典型的时间就是“真假景泰蓝事件”。3月28日,我们在导游带领下参观了北京的景泰蓝厂,在导游的详细讲解下,我们都对声名显赫的景泰蓝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多同学也在购物区买了不少景泰蓝工艺品,我当然也不例外,花了100元买了一只蓝色的景泰蓝手镯。但是就在当天下午,我们的同学在军事博物馆外面发现了一些景泰蓝的仿品,那技术简直就可以以假乱真了,其中一只手镯居然与我买的那只一模一样。我当时就惊呆了,接过那只仿品来看,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当时我心里只有一句话,“被骗了么!店大欺客!”。找到导游来辨别,他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是一味强调“那样的大厂是不会卖假货的”。这时一旁的书记插了句话使我深受伤害,他说“这有什么可看的,就是假的又怎么样,这不是找不自在么!”。
我在想,为什么当中国人遭受到权利侵害,首先想到的不是用正当的法律途径捍卫自己的权益,而是想要躲入乌龟壳里,不敢直面现实呢?难道真的只有每年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人们才有勇气去揭露那些不合理、不公平的事件么!这件事直接反映出的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人的法律意识实在是太薄弱了!
在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当今中国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它既不是经济发展遭遇瓶颈,也不是贫富不均或者是两极差距拉大,而是社会道德的整体下降,是整个社会都缺乏诚信意识。诚信意识的缺失现在正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
出来,大头娃娃奶粉事件、三氯氰胺奶粉、瘦肉精、校车、地铁、动车.....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无不昭显中国现在的道德现状,人们在这接连不断的披露报道中丧失对社会的信任,变得多疑,不管是什么产品,用的都是心惊胆战,没有安全感。而这还只是对国内群众的影响,那么国外呢!在国外中国的外贸产品从来就不是以质量打开的市场,中国制造的口碑只在于“低廉的价格”。
这只是“真假景泰蓝事件”引发的一些思考,作为当代青年,我对社会、国家都十分的关注,这种社会现状着实令我忧心,然,我也知道,现在我能做的也只是担忧,提出我所发现的问题,希望在将来这些都将不成问题!
此次专业考察让我受益良多,我们直观的触摸到了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分,深刻了解了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极大的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这次专业考察使我的专业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同时这也是对已学知识的一次实践,极大的开阔了视野,我想这次考察会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
以上就是我的专业考察报告!
2012年4月5日
第五篇:2010皖南写生考察报告
山东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2011皖南写生考察报告设计色彩(风景写生)2010-2011学年 第二学期10艺术设4计班201006118闫飞指导教师:杨海2011年5月
2010皖南写生考察报告
经学校的安排,我们学院200多名同学终于在老师的带领下,在5月2日出发去安徽写生。
做甚么都要事先有准备,作画之前就有构思、小稿,老师也经常说“翻遍群山打草稿”在打草稿之后才能更好的应对所发生的事情。要到南方去写生在此之前当让要对外出写生有一定的了解。了解的途径除了挺大二同学所说之外还有老师所讲。大二同学大都是说出去写生不过就是玩,老师不同所带的地方也不同,不过就是宏村和西递而已,外面的东西挺贵,不过茶叶有的挺好。我觉的远离了学校,没有了别的课的干扰除了画画就是休息,在外面应当对学习以及同学交流更加有利。老师在写生之前也说了要准备的各种东西以及心理,主要就是南方的天气与北方的天气不同,我们要在那呆上20天,要我们对此作出心理还有生理上的准备。是的,换一个地方生活,20天足够我们养成一个习惯。就像搬家一样要收拾所有的东西,物质的非物质的统统一股脑的丢到包里带走,带去安徽,一个未见其面却闻其事的地方。
终于,我们出发了。在5月2日的早上,来了几辆大巴,我们背着前一天晚上就收拾好的行李就要开往安徽了。这天早上同学们起的都比较早,兴奋。看着路上的风景渐渐改变,从光秃秃的山变到满眼的绿色,从北方的景色变到南方风景。
十几个小时的路程到了目的地。天已黑,人也卷,下车就朦朦的。
1老师早已经联系好的旅社(万春)也由班长们把宿舍分好了。我们就是一个整体,在老师的带领下,真正的开始了安徽之旅。
我们第一站是南屏,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这里有着独特的建筑,房屋两边的墙都要比房屋顶高出好一截,这墙的墙头还要翘出一个角。墙上有带有窗户的,窗户上头的檐也是勾的往上翘,像古代的元宝。小巷窄而曲折,里面有高低起伏的小径,有的小巷一直往上升,于是当地的人就叫做步步高升巷。在小径里面像被高高的屋与墙夹着,凉快的很。不认识路可不敢乱走动,这就像迷宫一样,把人绕来绕去让他出不去。这的山也好多,云彩们围绕着山,像给山穿上了一件件衣服让人看不见他们的肌肤。天晴的时候山上的树林又给山换了一件衣服,深与浅的绿色就是特别的花纹与当地的蜡染衣服一样的具有独特魅力。阴天时山是蓝色的,远与近,虚与实,大与小,云彩的变换更把这山弄的神秘。水田里的农民踩着牛犁在耕着田,水车、小桥、平如镜的河水围着他们,或者是这水田、这山、这村庄把他们包围。电影宣传时总是说给你一顿视觉盛宴,但是在安徽,黟县,西递、宏村、南屏才是真正的立体的视觉盛宴。人在画中游就是形容的这里。
接下来,我们去的地方是宏村,在宏村呆了又8天,中间去了一次西递。宏村的安静伴着水,从南湖到村里的牛肠小渠,再到月沼,一切都是安静的,就连小渠里的流水也是。南湖里的画桥就像一座雕塑把南湖一分为二,而湖里的石头排列起来在桥的一边,像一只弓箭蓄
势待发。古树围在湖边,像给画画的人撑起的伞。西递的山离村庄更近,像没几步就能走到山上去一样。山有湖伴着,村庄又依偎在湖边像听着安静的音乐一样有着动人的节奏与旋律。
在小时候就知道安徽黄山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领略了泰山的稳,才知道黄山的险,可惜爬黄山的时候是晴天,没有看到云海,只见到了迎客松。
20天的外出写生,除了在这样在画一样的地方中享受视觉盛宴,就是画画。从一开始的画的什么都不是,到后来的略有“成就”,再后来的画面的“碎”,又到画面的有主体但不够深入。与别的院校的画画方式不同我们是平涂的,别人一开始看的时候都说我们是粉刷工,当然愤怒是不可少的但是想想游客都是门外汉,我们也不是真正搞画画的人怒火就能够稍微的平息一点。后来到画面快完成时别人也上来夸几句,此时终于有点安慰。虽然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种境界是我们所要追求的,但是在没有达到之前应该允许一下吧。在此地更能让人静下心来,老师要我们做到一种放松的状态。我们一开始一天画四张作业,后来的八张,老师解释说:“当你们觉得自己的作业完成不了时,在这样的状态下画画东西就出来了。因为你抛弃了许多不必要的理论上的东西,所以你的感觉就到画里面去了。当然在此之后还需要一些理论上的东西来修改一下的。”自己作画时每次都是看到漂亮的东西都想加到画中去,画的很累,东西一点一点的找着;
看画的也是很累,看了半天不知道我在画什么。后来我就画一个角落,一小片的东西,把其余的东西都虚的处理掉。效果比之以前的好一点最起码别人知道我在画什么了。又想到构图的角度问题,一个感兴趣的东西在不同角度,应该会有不同的样子,当然在不同光线下也是不同的,只是没有机会了,反应迟钝啊。感知,此物非物,非物即物,点线面、形色质、黑白灰,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看待问题总是那么的不够周全,即使你知道但是每当你做的时候却忘到脑袋后面去了。每天晚上老师都很认真的给我们讲画,看到老师累的脖子都应该是酸了吧。老师周围围着一圈的人,同学相互看着这一天的的作品,想着明天该如何去继续画画,问问哪有更漂亮的地方。可以说在这是累并快乐着。再忙也能偷回闲,和同学一块去当地的夜市逛逛,或者吃点当地的特产,品尝用木桶装的酒和黄山毛峰。
设计色彩课程的结束也意味着我们设计四班在一间教室,一位导师带领下的学习日子的结束。写生是一个过程,一个时间段,像我们大一的日子一样,当结束时总是不舍得,有太多的回忆,因为得到了太多的东西。但是要放弃,因为总要去别的地方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