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

时间:2019-05-14 13:18: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

第一篇: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

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

省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 局长 王忠民

------------------

2008年6月16日,***同志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对于必须收监关押的罪犯,监管场所要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创新教育改造方法,强化心理矫治,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真正使他们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这是中央对监狱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深刻领会、准确把握、积极落实。

一、“首要标准”的提出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是新时期做好监狱工作最为重要的命题,在推进监狱工作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提出“首要标准”,无疑是监狱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既体现了监狱工作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需要,也反映了新时期监狱工作顺应时代潮流向前推进的内在要求。可以说,“首要标准”的提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点之一。

首先,“首要标准”的提出是监狱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具体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对我们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本身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监狱系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就要紧紧围绕“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主旋律,充分发挥监狱职能,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在服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大局中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首要标准”的提出,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突出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落实到监狱工作,就是要不断加强罪犯改造工作,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切实把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守法公民,将社会不和谐因素转化为社会和谐因素。从这一角度出发,“首要标准”的提出,对于推动监狱工作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做出更大的成绩,必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其次,“首要标准”的提出具体体现了我国监狱工作方针。“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是在我国监狱工作的长期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体现了党和人民对监狱工作的根本要求,是监狱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前进方向。***同志在全国监狱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曾经指出,“把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是监狱工作的最终目标”,充分体现了监狱工作方针将“改造人”作为最终价值追求的宗旨性要求。“首要标准”的提出,又一次明确地阐明了我国监狱工作方针这一既定价值追求的实现程度,也就是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被“改造好”的程度,如何体现,最为直观的一条底线就是刑释人员是否重新违法犯罪。新时期监狱工作要顺应时代潮流健康向前推进,实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发展而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首要标准”的提出,正是这一发展要求的具体体现。

第三,“首要标准”的提出进一步明确了监狱工作在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中的职责和任务。客观地讲,导致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既有监狱改造不彻底、罪犯改造质量不高的原因,也有罪犯恶习太深、顽固不化的原因,还有社会接茬帮教和就业安置是否有效、家庭和社会是否接纳等诸多原因。在这些因素中,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所接受的改造程度,即罪犯改造质量,对于罪犯刑释回归社会后在可能遇到的逆境中能否经受住考验,不再走上重新违法犯罪的道路,常常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作为监狱工作者,实实在在地说,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与罪犯改造质量是密不可分的,努力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监狱工作不可推卸的重大使命。所以,“首要标准”的提出,果断地给“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责任泛化、社会化、多元化”等偏差认识划上了句号,进一步明确了监狱工作在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中的职责和任务。

二、贯彻落实“首要标准”重在端正监狱工作指导思想

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确定为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以后,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首先要进一步端正监狱工作指导思想,就是要按照司法部党组和吴爱英部长提出的新要求,切实把教育人、改造人放在第一位,把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作为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进一步解决监狱工作实践中存在的“重生产轻改造”和“以管代教”的问题。

关于“重生产轻改造”的问题。建国以来,监狱工作为适应计划经济形势,实行监企合一的体制,监狱生产收入与监狱经费直接挂钩,同时监狱承担着大量的半社会职能。监狱经费供给主要采取“以收抵支”和“大包干”的模式,监狱生产收入提供了监狱运转所需的大部分经费。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监狱企业的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产品被推向市场,遵循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因资金、技术、管理水平、人员素质等方面的差距,监狱企业在与社会企业的竞争中很快遭遇困境,这直接导致监狱企业没有能力再弥补监狱经费,部分监狱因资金短缺已难以继续开展工作。迫于生计,有的监狱开始考虑用其他途径解决燃眉之急,较为普遍的就是组织罪犯搞外役劳务。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这种办法本也无可厚非,甚至可以说在特定时期还有所贡献。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治标不治本”带来的负面效应很快显现并且日益加剧,安全问题、教育问题日益突出,罪犯重新犯罪率有所上升;罪犯脱逃、狱内犯罪等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回升。实践证明,监狱工作一旦偏离了“执行刑罚,改造罪犯”的轨道,走上“改造服从生产”的歧途,是非常危险的,也是十分可怕的,其消极影响远远超过其积极作用。2003年,为从根本上解决监狱困难,国家开始在14个省分两批实行监狱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改革以“全额保障、监企分开、收支分开、规范运行”为基本思路和总体目标,经过五年艰苦努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长期以来在监狱民警思想深处积淀下来的“以经济为主导”的观念和思维定势,仍然存在于一些基层监狱民警的头脑之中,在有的监狱甚至还发挥着主流指导思想的作用,导致“重生产轻改造”的问题比较突出,既严重阻碍了新的监狱体制的规范运行,又从根本上阻碍了罪犯改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情况下,要贯彻落实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就必须下决心进一步解决“重生产轻改造”的问题,坚决克服“以劳代教”、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倾向,真正发挥劳动在教育改造中的作用,这实际上是使监狱工作实现“归位”和正本清源。

现在,对于已经实施了监狱体制改革的省份来说,监狱保障经费基本落实到位,监狱与监狱企业在职能、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实现了分开,相对独立、有机联系的监管

改造、生产经营两套体系和密切配合、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已初步建立起来。可以说,解决“重生产轻改造”的历史遗留问题,条件已经具备。在这方面,甘肃监狱工作近两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在民警中树立“教育改造是手段,重塑新人是目的,安全稳定是前提,思维创新是生命”的监狱工作理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以前那种比较普遍的“重生产轻改造”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

关于“以管代教”的问题。我们要坚决克服在监狱基层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的“以管代教”倾向,建立健全管理、教育并重的机制,寓教育于管理之中,真正发挥教育的攻心治本作用,真正发挥管理的约束、引导、养成和激励作用。监狱作为收押改造罪犯的专门场所,在履行惩罚和改造罪犯职能的过程中,主要靠管理和教育。管理解决的是外在的、表面的问题,以纪律约束和行为养成为主要形式;而教育解决的是内在的、深层的问题,以改变认知和思想水平为主要目标。管理和教育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管理常常表现为一种刚性要求,教育则常常表现为一种柔性要求。相比之下,有效的教育需要民警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而且对教育者的素质要求远比管理者要高。实践中,监狱民警在对罪犯实施管理教育时,管理和教育原本是一体化的,管教工作不分家,相辅相成,在分监区一般都是同一个民警去实施。但是,随着监狱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一方面监狱民警的分工越来越细,另一方面管理教育工作的项目越来越多,在押犯人数不断增加、构成日益复杂、管教难度加大而警力不足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监狱把有限的警力首先使用在对罪犯的管理上。由于监狱维护安全稳定的任务越来越艰巨,实现“四无”目标已经成为全国性的要求,一些监狱把确保安全稳定的主要措施首先放在加强对罪犯的严格管理上。这样一来,教育作为一项软指标,常常被顾及不上,在警力、财力等投入上有所影响,从而导致了“以管代教”现象的发生。

解决“以管代教”的问题,一是在思想认识上要牢固树立管理教育并重的理念,二是在实际行动中要建立健全管理教育并重的工作机制,目前主要是加强教育工作。管理是基础,教育才能实现罪犯改造质量的全面提升。通过有效的教育工作,使绝大多数监狱服刑罪犯真正痛改前非,重塑新人,最终成为守法公民,是降低重新违法犯罪率的基础。

三、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是实现“首要标准”的关键

对于监狱来说,实现“首要标准”的关键问题,就是要尽最大努力切实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从监狱担负的职责和任务来看,最主要的就是确保罪犯在监狱服刑改造期间得到有效改造,达到“重塑新人”的目标。这就要求我们从实际出发,围绕实现“首要标准”,采取一系列的具体措施,积极创新教育改造的内容、手段和方式方法。

首先,要认真贯彻落实司法部《监狱教育改造工作规定》和《教育改造罪犯纲要》,紧密结合本监狱实际,切实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两个规范性文件中提出的工作要求全面落实到位。因为这两个文件,是我们当前进一步做好教育改造工作,努力在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上下功夫的最权威、最规范、最具有指导意义的规范性文件。

其次,要进一步健全完善教育改造的目标体系、标准体系和统一评价体系,明确提高改造质量的具体要求,全面推动工作。确定明晰的目标,确立具体的标准,建立统一的评价体系,是克服盲动,全面有效地推动教育改造工作的基础。在2008年10月召开的全国教育改造工作会议上,司法部下发了《教育改造罪犯工作目标考评办法》和《考评细则》的征求意见稿,在教育改造工作中全面加强目标管理的框架已经构建。我们要在贯彻落实中结合实际

进一步细化完善,通过具体要求促使监狱提高对罪犯的教育改造质量。

第三,要大力加强罪犯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罪犯,以增强罪犯刑释后融入社会的适应能力重点改造罪犯。通过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使罪犯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耻、美与丑的界限,打下重新做人的基础;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使罪犯掌握基本法律常识,切实树立遵纪守法观念;通过加强文化技术教育,提高罪犯自身的文化基础和职业技能水平,使罪犯具备刑释后就业谋生和适应社会正常生活的能力。

第四,要根据狱内押犯构成日趋复杂的新形势,在科学认识罪犯的前提下,创造有利条件,加强对罪犯的分类教育和个别教育工作,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罪犯在狱内“交叉感染”和“深度感染”。当前,狱内押犯构成日趋复杂,从甘肃的情况看,表现出“五多”:重刑犯多;二次以上犯罪多;涉黑、涉恶罪犯和邪教犯罪多;涉毒犯多;老弱病残犯多。这种情况,导致狱内危险性增大,罪犯脱逃、暴力抗改、袭警迹象明显,管理教育难度不断加大。面对这一形势,我们要注重调查研究,准确把握狱情犯情,掌握罪犯的思想和心理特点,坚持因人施教、分类教育、以理服人的原则,积极探索改造罪犯的新型分类方式,进一步强化教育改造的针对性,推行个别化矫治模式,逐步做到一人一策。

第五,要注重发挥执法、管理、教育、劳动等传统改造手段的优势,努力提高罪犯改造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育手段是影响教育改造质量的重要因素。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改造罪犯,是我们一贯的做法,也应该是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强化和完善的举措。通过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保障罪犯权利,教育引导罪犯遵纪守法;通过规范化的管理,矫治罪犯恶习,培养其良好行为习惯;通过针对性的教育,提高罪犯认知水平,重塑其灵魂;通过劳动,培养罪犯勤劳的养成,培训其劳动技能。这些手段的综合运用,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达到共同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目的。

第六,要大力加强对罪犯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矫治工作,以普及心理卫生常识为基础引导罪犯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服刑罪犯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随着罪犯劳动逐步由室外向室内、由分散向集中、由农业向工业的转移,有心理问题的罪犯呈增多的趋势,这不仅影响教育改造质量的提高,而且直接威胁监狱安全稳定。在狱内开展心理矫治工作,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必须特别重视的一项改造措施。为此,司法部印发了《关于加强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了监狱心理矫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提出了主要内容及要求和保障措施。我们要在贯彻落实中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充分发挥心理矫治在改造罪犯中消除违法犯罪心理、养成健康人格的重要作用。

第七,要下功夫加强监区文化建设,通过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文化熏陶和滋养,尽可能创造良好的改造环境,尽可能消除罪犯的反改造情绪。实践证明,监区文化环境对罪犯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营造丰富多样的监区文化氛围,教育改造的效果得到有效提升的事例有很多,如办好监狱图书室、阅览室,绿化美化环境,开展体育活动,举办艺术作品展览,组织罪犯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方面,都有典型的范例。我认为,一个监狱只有具备了有特色的监区文化氛围,才能够凸现监狱教育改造人的职能。

第八,要建立监狱、社区矫正、法制宣传等司法行政系统内部的协调机制,同时向社会延升、扩充,形成合力,推进教育改造工作的社会化。在这方面,我们要努力做好罪犯出监

教育工作,认真落实衔接制度,真正实现“无缝对接”,有效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我们必须承认,教育改造罪犯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监狱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新时期的罪犯改造工作,必须走社会化的路子。这就要求我们,要充分利用监狱现有资源和社会可利用资源,积极探索多层次、全方位的社会帮教体系。

第九,要建立健全与“首要标准”相适应的教育改造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教育改造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考核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教育改造工作机构,确保监狱能够真正把工作重心、主要精力放在教育改造罪犯上。机制问题,是最关键的问题。只有建立健全与“首要标准”相适应的教育改造工作机制,才能保证教育改造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这方面的要求,司法部已经明确提出。我们在贯彻落实中要坚持原则不走样,结合实际挖潜力,真正为教育改造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第十,要按照提高教育改造质量的要求,进一步优化监狱民警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调整完善监狱民警考录标准,加大专业培训力度,大力引进高层次专门人才,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改造队伍,为更好地实现“首要标准”提供人力支撑和组织保障。队伍建设是监狱工作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建设一支适应时代需要的监狱民警队伍,都是我们须臾不可放松的职责。新的历史时期,要做到切实提高罪犯改造质量,有效降低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更须倍加重视。

坚持“首要标准”,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是新的历史时期党和人民赋予监狱工作的历史使命。我们监狱系统一定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要求上来,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扎实的作风、更完备的措施来加强和改进教育改造工作,不断提高改造质量,为将更多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为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科学发展,更好地保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论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

论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

摘要: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之际,司法部近期召开了全国监狱教育改造工作会议。本文主要围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在中央政法系统专题研讨班上提出的 “要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探讨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同时总结交流了各地积极探索教育改造工作方式方法,具有一定的价值和实际参考意义。

关键字: 首要标准;监狱法;改造

***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任务下,党的方针政策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监狱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努力方向,体现了监狱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从目前情况看,监狱改造罪犯的质量还令公众不太满意,主要表现为重新犯罪率较高,特别是一些影响大的大案要案往往为刑释人员所为,公众对监狱的责难多于理解,这固然有我们宣传等方面的因素,但罪犯的改造质量是关键性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真正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 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监狱的改造功能,在国际范围内,有深刻的理论基础,而在中国为最。改造人,是监狱制度在现代中国的最深刻、最广泛的体现。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指导下,我国成功的把监狱办成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学校,创造了令人赞叹的“ 中国经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思想文化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不断的变化中激烈碰撞,在对犯罪人带来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带来较大冲击。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语境下,在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新视角下,我们必须对教育改造的重要意义予以重新审视。有如下三点重要意义值得深思:

(1)首要标准的提出时代背景:构建和谐社会,凸显教育改造地位的重要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监狱工作虽然不是重点.但能有效地服务中心;不是大局,但会影响全局。罪犯来源于社会,最终还是要回到社会,监狱只是罪犯人生的一个部 分、一个阶段。如果我们仅仅将罪犯看住不跑人、不 出大 事,而不去教育他、改造他,他的犯

罪思想、犯罪心理、犯罪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矫治,那么他刑满回归社会后就很有 可能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危害他人。这实 际上就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也从根本上否定 了监狱的职能作用和工作成效。因此,对监狱工作来说,进一步加强教育 改造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监狱管 理和改造不好而引起的重新犯罪率,就成为考验我们监狱工作和监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的首要的 和基本的要求。

(2)首要标准提出的发展背景:战略机遇期凸显教育改造作用的重要性

当前,监狱工作既处在改革发展的黄金期,又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攻坚期,这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监狱工作科学发展,不仅体现在监狱安全稳定和监狱企业发展上,而且体现在罪犯改造质量提高上。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既是监狱工作科学发展最本质的体现,也是监狱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根本的任务。因此,提出将降低重勒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对监狱工作科学发展、实现新的飞跃的理性思考,是在更高层面对监狱工作的新定位,新谋划,是在更高平台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新要求、新强化。

(3)首要标准提出的改革背景:重要转型期凸显教育改造价值的重要性

监狱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的战略高度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按照全国监狱文件精神,从2008年起,在全国全面实行监狱体制改革,“监企合一”的监狱管理体制将发生结构性变革。在新体制下,监狱职能纯化,目标回归,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将全面加强,改造人凸显为监狱工作的第一位任务。“ 当今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各有异。但在打击犯罪斗争中,都日益重视监狱的矫治作用在监狱工作发展的转型期,我们必须从预防重新犯罪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改造的价值定位,从而提高罪犯的改好率,降低重新犯罪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来判断教育改造工作得失,确保监狱工作的推进方式和改造罪犯的手段更具更讲动力、更讲效率,全面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综上,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有着构建和谐社会凸显教育改造地位、战略机遇期凸显教育改造作用和重要转型期凸显教育改造价值的重要意义,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邵雷:《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改造纲要),推动罪犯改造质量的不断提高》,《 中国监狱》2 0 0 7年第4期第3 5页

[2]王明迪:《 在 “ 改造好”上下功夫》,《 犯罪与改造研究》1 9 9 8年第6期第3 6页。

[3]张晶:《 培养专家型营业员的启示》,见 《 正义试验》,法律出版社,2 0 0 5年 5月第1版第2 1 2页。

PS: 感觉这篇文章还行,我写了很久,有几段全部自己写的。参考了几篇文献。应该能满足您的要求。谢谢!

第三篇:监狱工作之首要标准的实践与思考

2008年6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员会书记***在全国政法系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专题研讨班上讲话中指出:“对于必须收监关押的罪犯,监管场所要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通过创新教育改造方法,强化心理矫治,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真正使他们痛改前非、重新做人。要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这是中央领导对监狱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如何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的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每一名监狱民警必须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就如何有效贯彻落实首要标准,结合监狱工作实际,谈一点认识与思考。

一、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必须健全完善监狱劳动改造管理体系

在监狱体制改革前,监狱迫于经济上的压力,往往只注重抓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罪犯的劳动改造。监狱体制改革后,经济上的压力不存在了,但多年存在的为经济效益而抓劳动管理的模式却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基层民警一时很难从抓管理为效益的模式中走出来。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监狱体制改革后,如何完善劳动改造管理体系,真正体现其矫治功能。1,对罪犯劳动力资源进行管理

通过对罪犯劳动时每一个环节所需时间与最佳工作方式的研究,制定出最佳劳动方法,使罪犯科学劳动,提高罪犯劳动生产效率。

选择有能力又积极改造的罪犯担任生产小组组长,并进行技术培训,让他们掌握科学的生产方法。

根据罪犯的身体素质、生产技能、心理特征等个性因素,对生产工作进行分工,杜绝出现年老体衰的老年犯从事重体力活,具有生产技能而体格不太好的罪犯扛箱包等现象。

2,对罪犯劳动改造的组织管理

加强罪犯劳动组合管理,充分发挥罪犯劳动的改造功能,互帮互学、互相监督、互相促进,从而提高罪犯劳动改造的积极性。

加强罪犯劳动的工效管理,维护良好的劳动改造秩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可通过制定先进、合理的罪犯劳动定额方法,实行公平的罪犯劳动报酬和奖惩制度,贯彻落实《监狱法》关于罪犯劳动报酬的明确规定。

加强罪犯劳动成果的管理。罪犯劳动成果能够综合反映罪犯劳动的改造态度、改造表现、劳动技能以及改造水平的状况。通过对罪犯劳动成果的管理,主管民警可全面了解和掌握罪犯劳动改造情况,从而制定不同的改造方案,最终有利于罪犯改造质量的提高。3,建立完善的激励评估机制

激励具有激发、鼓励、使人振奋的功效,它能引导人们的价值取向。要想使罪犯的劳动改造体系更加完善,就必须使民警收入与监狱生产效益适度脱钩,把罪犯改造质量作为评估民警工作业绩的首要指标。利用物质激励、目标激励等手段对罪犯进行劳动改造。

建立激励机制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实事求是、物质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相结合、适时适度、公平公正。同样也要克服目前激励机制存在的不足,如手段单调、激励手段不规范、激励强度弱、动力不足等问题。因而监狱和民警要积极探索更具激励作用的劳动报酬形式,强化劳动报酬的激励作用。采取多样化激励手段对罪犯劳动改造进行激励,从而最大限度激发罪犯自身劳动和改造的积极性。

二、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必须着力于管理教育的改革

狱政管理是我国监狱依法对罪犯实施惩罚和改造的司法行政管理活动。它在监狱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是监狱准确执行刑罚、确保狱内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矫正和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可以说,狱政管理既是基本的管理手段,又是特殊的教育手段,在罪犯服刑期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监狱职能部门,必须着力于管理教育的改革,全方位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这一改革首先应当是观念上的变革,通过确立新的教育理念和思维模式,破除传统的旧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在科学认识罪犯的前提下,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以“大教育”理念的确立推进教改工作的深化,提高管理教育工作的超前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1、加强管理环节的检查监督,确保管理功能的充分发挥

当前监狱的管理教育工作看起来是严谨和规范的,但从狱政管理的功能来看,还没有完全的发挥出来。作为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狱政管理的特殊改造功能主要有:一是惩戒威慑功能。狱政管理运用着刑罚总体上的威慑和伦理否定、行为判断的功能,而且在日常管理中,也以严格的标准,和对抗拒改造,消极抵制行为的严厉惩戒,以及由此而对广大服刑人员产生的巨大威慑,建立起狱内服刑行为的价值取向,事实上起到纠正、督促、规范、引导着罪犯的日常举止言行的作用。久而久之,成为行为定势,从而发挥着改造罪犯的功能。二是规范的约束功能。改造罪犯,是自律与他律的辩证统一。狱政管理就是要很好地协调和调动起自律与他律的作用,从而达到改造的目的。我国的狱政管理实行明确的系统的规范化管理,将预期的、合乎改造目标的罪犯服刑行为要求,以规范的形式、标准的形式,公开昭示出来,让罪犯对照检查,争取达标,这一努力的过程,实际上已是一种自律过程,是有明确改造作用的。三是养成教育功能。通过严格的军事化管理,对罪犯的生活、起居、举止、交往、作风、内务等等方面都要求按设定的模式去一丝不苟地完成或实行。久而久之,就会使罪犯养成新的行为习惯,摒弃不良行为习惯。四是保障感化功能。通过对罪犯的衣、食、住、接见、通讯、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实施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待遇措施,充分发挥着重要的独特的改造作用。五是激励督导功能。罪犯的服刑改造表现,已成为现代狱政管理的基础要素。监狱要根据它决定改造措施和进程,罪犯也急于了解自己的改造程度及客观评价体系,通过科学的考核,产生竞争机制,激励和推动罪犯的改造。同时也造成一种态势和氛围,使那些不愿或迟缓改造的人得到督促和推动。六是组织过渡功能。在狱政管理中,将罪犯严密地组织起来,实行半军事化管理,让罪犯生活在良性的集体之中,以适应集体生活来为今后适应社会生活做准备。以集体主义观念的形成以利于今后重返社会,利用组织中的竞争、监督和帮助来促进罪犯的改造。

在管理教育罪犯的过程中,由于民警的业务素质和认真程度的差异,六项狱政管理功能没有充分发挥,个别甚至“走了样”,因此要确保狱政管理功能的发挥,就要求职能部门加强管理,对每一个管理环节实施监督和检查,督促民警克服“不敢管、不会管、不愿管”的情绪,积极参与管理。

2、更新“观念”,摆脱“束缚”,积极开展调研,开辟解决问题的新途径对于任何深刻的改革来说,观念的变革是最为重要的前提。毛泽东说过:“思想进步是生活及事业进步之基”,观念不变革,一切改革就无从开始。要加强管理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大改革力度,这一切都必须从改变观念入手。

对于宝贵的经验是应当继承和发扬的,但在面临新问题时,就不能被旧“观

念”所“束缚”而“坐以待毙”了。当前犯情的复杂多变,犯罪手段的形式多样,都促使我们只有不断的开展深入而有效的调研工作,探索新的应对措施,才能有效的解决新的问题。旧的管理教育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又不愿意尝试新的方式,会使工作停滞不前。新的工作方法尽管在应用中需要不断的锤炼,也许并不是见效很快,但如果不去尝试,问题可能就永远解决不了。一定要转变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诸如:应用几十年的罪犯“百分考核”,操作上有这样和那样的不便,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因素,外地监狱系统的新型考核方法是否可以借鉴;心理矫治技术的应用在全国监狱系统突飞猛进,而个别民警却还心存疑问,甚至和违法行为对比:“还不如踢几脚解决问题”等等现象都说明对新鲜事物的排斥和回避是旧“观念”的体现。罪犯的改造和发展变化有其规律性,在监狱工作科学化的要求下,对不同阶段、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进行及时细致的调研,推出新的有效的应对措施,并敢于尝试和接受,工作一定会取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探索出的新方法奏效,民警自然会走出“不敢管、不会管、不愿管”的困境,而“敢管、会管、愿管”。

最后,呼吁上级部门关注影响民警执法的客观因素,弥补执法环节中的不足。一是加强对常习性违规罪犯的惩戒力度,立法部门尽快修改《监狱法》的部分笼统内容,出台相关实施细则,丰富惩戒措施,使民警在日常管理中更有效的发挥狱政管理职能;二是合理调整民警配置,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保障基层警力;三是尽早成立监狱政策、理论、对策研究权威机构,从事专门的研究调查工作,对整体的监管改造工作进行有效指导;四是从学习培训上下功夫,找准培训重点,使受训人员在提高理论水平的同时,掌握管理技能,紧密联系实际,得到启发和提高。

三、贯彻落实“首要标准”,必须着力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统筹兼顾,改进与完善科学的教育内容

当前在押犯形成以下特点:

1、财产型犯罪占在押犯的绝大多数、其中盗窃、抢劫罪犯更为突出、职务犯罪也呈上升趋势;

2、惯犯、累犯增多,“二进宫”绝对增多 ;

3、罪犯年龄结构发生较大变化,年轻罪犯比例上升;

4、从犯罪的手段来看,智能型犯罪呈上升势态。

5、流窜犯、外省籍犯比例越来越大。这些特点说明,目前大多数罪犯带有明显的转轨变型期的时代特征,因此在教育内容上要加强法制观念培养,立足于培养罪犯成为守法公民和具备一技之长,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谋生的需要,统筹兼顾,不断改进和完善科学的教育内容:

一是突出思想教育的核心地位,主要包括法制教育,应根据各类罪犯的具体情况,加强有关的法制宣传教育。使之懂得我国法制的基本原则,特别是所犯罪行的社会的危害性,这样才能使罪犯真正认罪服法,自觉接受改造。同时更加强了监规纪律教育,使罪犯从踏进监狱开始、就懂得并牢记自己的身份和监狱各项规定,自觉接受改造,在此基础上,对他们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解决他们立身做人的根本问题和从深层次矫正他们的犯罪意识和恶习,转变他们扭曲的观念。

二是注重阶段性专题教育。阶段性的专题教育应根据各监狱罪犯改造的实际,做到一次专题教育,解决一批实际问题。

三是要实事求是开展技术教育。技术教育应切实有利于罪犯回归社会,为其重新做人奠定基础。要从目前“干什么,学什么”或零敲碎打式组织学技术、真正转变为组织每个罪犯学好一门实用技术,放宽入学条件,延长学习时间,使犯罪真正在狱内能学会和掌握出狱后就业谋生的技能。

四是开展心理矫治和心理健康教育。在倡导人性化管理的今天,心理矫正要引入狱政管理,生活卫生管理,教育改造,劳动改造工作中。为提高服刑人员的自我改造积极性,稳定监管改造秩序、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我们必须注重以人为本,掌握服刑人员的改造心理,强化心理矫正,达到治本的目的。

四、贯彻落实“首要标准”,认真抓好心理矫治工作

1,心理健康教育是重点

很多阻碍该工作的“拦路虎”归根到底都是由于罪犯的不了解或误解,例如:一些罪犯不配合心理测试工作,认为在掏他们的内心想法,所以不实事求是的填写;还有一些罪犯认为心理测试就是心理咨询,感觉做完测试卷后,没效果;有些罪犯认为去心理咨询就是“脑子不好”,去咨询会遭同犯嘲笑;有些罪犯认为去心理咨询不能说实话,咨询员不可信;有些罪犯认为心理咨询应该是替他们办点实事;有些罪犯认为去心理咨询就象打针一样,立杆见影,把希望都寄托在咨询员身上,自己不愿去反思,去努力;有些罪犯认为心理咨询只是用嘴说说,不会有作用,等等。所以,宣传教育的好坏乃是其他工作能否成功的根本保证,心理测量的准确度如何,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效果如何,都依赖于罪犯对自己心理的正确认识,及对这项工作的了解程度。而对罪犯的心理健康教育本身也可以提高罪犯自我调节能力,起到预防心理疾病的作用,因此心理知识宣传与教育应是监狱罪犯心理矫治的一个重点工作和长期工作。

2、心理咨询工作和日常管理相结合对罪犯的心理咨询主要采用个别式门诊咨询,但也可以采用一些集体咨询、现场咨询等灵活的咨询形式。心理咨询师结合对罪犯心理咨询的情况,如何对其有针对性的管理教育向该名罪犯管理干警进行建议,这是保持心理咨询效果延续性的重要环节。

此外,对怀疑有精神疾病的罪犯的初期诊断,也是心理咨询工作的重要内容。

3、心理测量与诊断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心理测试的形式可以采取集体和个别测试相结合的办法,在需要了解某一类型罪犯共同心理特征或在入监罪犯中进行普查时可以采用集体测试的形式。在对个别罪犯进行矫治或需要进一步诊断时,可以个别测试,为心理诊断提供依据。

心理测量应和个别教育结合,心理测试的运用可以为制定个别教育方案提供心理学依据,丰富个教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掌握罪犯个性心理特征,预防突发事件;可以使干警在掌握罪犯各种情况的前提下,提前介入,为罪犯设计一个理想的改造方案,有目的的按照我们设计的方案改造罪犯,完善其人格,纠正其恶习,改变过去由于把握不住罪犯思想动向、心理特征而造成谈一次话好几天,不谈话事不断的“按下葫芦起了瓢”的被动局面,减少了盲目性。

第四篇: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

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为彻底改变教育改造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工作局面,福海监狱党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审时度势,下定决心冲破固有的思维定势,确立新的工作理念。

(一)“中心至上”的理念。监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事业。监管安全始终是监狱需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没有监管安全作保障,监狱就无法正常运转。监狱工作必须以提高罪犯改造质量为中心,要把监管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因此,组织全体民警深入扎实的学习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的指示精神和深刻领会罪犯教育改造工作对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清醒的分析多年来影响制约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原因。冲破老观念、老经验的束缚,创新教育改造工作机制,成立了出监分监区、心理矫治中心,并进一步完善了女警教育中心、罪犯教研室等各项工作。将教育改造工作从主抓监管的监狱领导工作职责中分离出来,形成了由监狱党委书记负总责,一名监狱领导专抓,其他领导分工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体民警积极参与的教育改造工作的工作机制。

(二)“全员参与”的理念。为了在全体民警中牢固树立大教育观意识,除配强配齐教育科领导(一正两副)及工作人员外,还结合农业单位工作实际,将教育改造工作下放到基层领导及民警身上,监区教导员和分监区指导员亲自抓罪犯的“三课”教育、文化建设、就业指导等,每位分监区民警都承担罪犯的教学任务,既锻炼他们的教书育人水平,也是更深层次的、全面的掌握罪犯思想动态,提高有针对性管理教育的有效途径。形成了分监区向监区负责,监区向科室负责,科室向监狱负责的“三级”管理机制。为提高罪犯改造质量,降低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障。

(三)“改革创新”的理念。福海监狱党委清楚的认识到要在全监上下牢固树立大教育观意识,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得到社会各界的援助,向管理、教育、劳动要质量,向心理矫治、女警谈话、个别教育要成果。因此,监狱经过多方努力得到了阿勒泰地区关工委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使罪犯职业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形势政策教育、就业指导等方面逐步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为扩大心理咨询师队伍,监狱鼓励支持民警参加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对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民警,除报销其学费外,还给予2000元的奖励,截止目前福海监狱获得三级资格证书8人,二级资格证书2人,还有28名正在取证期间。同时,为纯化监狱职能作用,除抓好“三课”教育外,借监狱体制改革之机,将劳动与教育改造工作紧密相结合,科学制定劳动定额,将教育为本渗透到劳动改造的全过程,增强了教育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敬业奉献”的理念。监狱民警是教育改造工作的主体,是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的根本保证。为培养一批业务精通、勤于思考、乐于奉献的民警队伍,切实为贯彻落实好“首要标准”服务,福海监狱党委把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做为一项重点工程来抓。一是加大培训力度。以年轻有活力民警为主要培训对象,以《教育改造实施纲要》和课堂化教育观摩学习为主线,提高民警的调查研究、科学安排、文明管理教育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尽快适应新形势、承担新任务;二是实行岗位练兵常态化。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以岗位技能比武、业务技能竞赛等方式,培训、选拔岗位能手和业务标兵;三是完善教育改造工作考评机制。按照“首要标准”要求,把教育改造工作做为考评监区、分监区领导、民警的重要指标。统计新入监罪犯中二进宫以上罪犯的原服刑单位和管理民警(福海监狱某监区某民警),将统计结果与其原服刑监区领导和管理民警的考评挂钩,对监区

分监区和管理、教育民警的工作给予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四是完善教育改造工作激励机制。以教育改造工作绩效考评为依据,对在教育改造工作中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领导和民警,给予政治、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发放教师补贴,调动民警参与教育改造工作的积极性。破除唯职级高低的用人机制,培训、选拔任用人才向有创新和敬业精神的民警倾斜。2009年,7名年轻民警因工作勤奋、善于钻研、乐于奉献走上分监区领导岗位。

第五篇: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创新发展

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创新发展

XXXX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XXX同志在中央政法委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确保教育改造工作取得实效。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和新的形势任务下,党的方针政策在监狱工作中的具体体现,是监狱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努力方向,体现了监狱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从目前情况看,监狱改造罪犯的质量还令公众不太满意,主要表现为重新犯罪率较高,特别是一些影响大的大案要案往往为刑释人员所为,公众对监狱的责难多于理解,这固然有我们宣传等方面的因素,但罪犯的改造质量是关键性的。”①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和贯彻执行“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工作方针,真正把改造人放在第一位,不断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努力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履行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捍卫者”的神圣使命。

一、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重要意义

“监狱的改造功能,在国际范围内,有深刻的理论基础,而在中国为最。改造人,是监狱制度在现代中国的最深刻、最广泛的体现。”②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理论指导下,我国成功的把监狱办成教育人、改造人的特殊学校,创造了令人赞叹的“中国经验”。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的经济社会、思想文化都发生着剧烈的变化,各种思想观念,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在不断的变化中激烈碰撞,在对犯罪人带来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带来较大冲击。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语境下,在降低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的新视角下,我们必须对教育改造的重要意义予以重新审视。

(一)“首要标准”提出的时代背景——构建和谐社会,凸显教育改造地位的重要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监狱工作虽然不是重点,但能有效地服务中心;不是大局,但会影响全局。罪犯来源于社会,最终还是要回到社会,监狱只是罪犯人生的一个部分、一个阶段。如果我们仅仅将罪犯看住不跑人、不出大事,而不去教育他、改造他,他的犯罪思想、犯罪心理、犯罪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矫治,那么他刑满回归社会后就很有可能重新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危害社会、危害他人。这实际上就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也从根本上否定了监狱的职能作用和工作成效。因此,对监狱工作来说,进一步加强教育改造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尽最大努力减少因监狱管理和改造不好而引起的重新犯罪率,就成为考验我们监狱工作和监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和价值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要求。

(二)“首要标准”提出的发展背景——战略机遇期,凸显教育改造作用的重要性

当前,监狱工作既处在改革发展的黄金期,又进入了改革发展的攻坚期,这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监狱工作科学发展,不仅体现在监狱安全稳定和监狱企业发展上,而且体现在罪犯改造质量提高上。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既是监狱工作科学发展最本质的体现,也是监狱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最根本的任务。因此,提出将降低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对监狱工作科学发展、实现新的飞跃的理性思考,是在更高层面对监狱工作的新定位,新谋划,是在更高平台对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新要求、新强化。

(三)“首要标准”提出的改革背景——重要转型期,凸显教育改造价值的重要性

监狱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按照全国监狱工作会议和国函[2007]111号文件精神,从2008年起,在全国全面实行监狱体制改革,“监企合一”的监狱管理体制将发生结构性变革。在新体制下,监狱职能纯化,目标回归,监狱教育改造工作将全面加强,改造人凸显为监狱工作的第一位任务。“当今世界各国、尽管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传统有异,但在打击犯罪斗争中,都日益重视监狱的矫治作用。”③在监狱工作发展的转型期,我们必须从预防重新犯罪的角度来审视教育改造的价值定位,从提高罪犯的改好率、降低重新犯罪率、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来判断教育改造工作得失,确保监狱工作的推进方式和改造罪犯的手段更具动力,更讲效率,全面提高罪犯教育改造质量。

二、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面临的矛盾

(一)监管安全与教育改造的选择性矛盾

狭隘的监管安全观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在一些基层单位和民警中仍不同程度地客观存在,具体突出的表现就是满足于收得下、管得住、跑不了。重视教育改造,但更重视管理上的防范,改造罪犯成为守法公民的目标与管理上迫于防范的矛盾,仍然是监狱内部不争的现实。

(二)押犯构成变化与教育内容的滞后性矛盾

随着时代变化,特别是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实施,狱内押犯构成出现了明显变化,押犯改造动机不纯,服刑意识淡化,价值观念扭曲,反社会意识增长。同时,教育改造的内容手段相对滞后,治本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具体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能完全适应罪犯思想变化,内容以讲大道理居多,形式以上大课作报告为主,教育效果不够理想。文化教育上的一些指标要求与实际脱节,存在形式主义。技术教育内容单一,开办的专业少,技术层次低,客观存在“培训做样子、考核走过场、发证装门面”的现象,多数罪犯难以学到比社会同业人员更具有竞争力的劳动技能。而对当今社会就业状况和犯罪情况的研究表明,劳动技能的缺乏是犯罪和重新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改造手段与教育效果的整合性矛盾

在教育改造过程中,存在着对三大法定手段内在规律认识不清,三大手段各自运用、内容阵旧、方法落后、载体单一,甚至各行其是、矛盾冲突等情况,特别是管理的教育改造功能弱化,劳动的教育改造作用被曲解,教育改造往往被沦为狭隘的办特殊学校和三课教育,而且在很多监狱流于形式。

(四)改造质量评估与重新犯罪率的契合性矛盾

现行的对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的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罪犯改造质量的程度,但是因为监管安全和生产压力等因素的作用,非改造标准多于改造标准,改造标准形式化、单一化,评估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评估的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

(五)监狱管理的封闭与罪犯回归社会的适应性矛盾 监狱行刑对罪犯的教育改造作用不容否定,然而监狱行刑的教育改造作用亦具有局限性,监狱并非是全部罪犯最理想的改造场所。监狱行刑自身与行刑目的之间存在固有的矛盾,产生了监狱行刑悖论。在监狱中,罪犯“监狱化”成为一个难以避免的现象。罪犯往往感受和认同监狱亚文化,彼此传习犯罪技巧和行为恶习,由原来的“单面手”变成“多面手”。同时由于现行刑事执行方面的不足,刑事执行中无法做到科学地分类关押、管理,交叉感染让许多初犯、偶犯等不但没有得到灵魂的净化,反而受到了新的污染,这样的现状与改造教育的初衷是背道而弛的。

(六)教育主体相对固定与教育客体流动多变的结构性矛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开放性,促使新知识、新观念、新信息的多样化发展和广泛传播。大部分罪犯带着大量的、多元的信息来到监狱,回归后还要去适应多样化的社会,这就要求教育改造工作的主体要适应罪犯这一客体的发展变化。但是,押犯构成特点的变化与民警认知时差的异步却是目前一个一时难以解决的矛盾。受限于监狱编制、人事管理机制、队伍结构等因素,相当部分监狱入口不宽、出口不畅。罪犯自然构成发生几番轮换,而民警自然构成却相对稳定,这必然带来相互认识的差异。民警构成的长期相对稳定,加之民警教育培训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从而导致少数民警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原地踏步”,视野不如罪犯开阔,思想不及罪犯新潮,甚至个别民警在教育中“说”不过罪犯,在管理冲突中“打”不过罪犯。

三、首要标准视角下监狱教育改造工作的创新发展

(一)创新观念,确保教育改造工作的先进性

1、树立民警与罪犯人格平等的理念。“在法治社会、公民社会,监狱应该在教育改造的原则下运行,并且应该将犯人看作公民而不是敌人”。④从执行刑罚的角度来看,民警和罪犯不可能是平等的,但从人格上来讲却是完全平等的。在罪犯教育中,民警始终恪守与罪犯的人格平等的观念,善于换位思考来进行认识上的再思考,措施上的再调整,才能在教育中取得罪犯的配合和支持,最终改造和战胜罪犯。

2、树立民警与罪犯在教育中互动的理念。教育改造罪犯,必须注重教育主客体间的互动水平建设,充分调动罪犯作为改造主体的积极性。这就好比养牛,在饲养过程中,人要是得不到牛的配合,却一味地往牛嘴里送饲料,结果是养不好牛的。只有调动好牛的胃口,形成“有人喂有牛吃,喂得好吃得好,喂得下消化得了”的状况,才能达成最佳的饲养效果。同理,教育改造也需要我们重视民警与罪犯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这种互动水平越高,主体的教育积极性和客体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就越高,就越有利于教育改造实效的提升。

3、树立向科技要改造质量的理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迅猛,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如何提高教育改造工作的科技含量,应该是新时期深化教育改造工作新的着力点,在这方面我们要有超前意识和现代观念。要把国际行刑实践中比较通用的科学技术、科学方法,较快、较多地运用到罪犯教育改造中去,从而加速教育改造工作现代化发展步伐。

(二)创新手段,确保教育改造工作的科学性

1、政治强教。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教育改造工作的主线和第一位任务,搞深搞活。要实行“一个调整、一个加强”,即调整基础性常规政治教育课的份量,相应压缩其课时数,同时做到紧扣各个时期、各个单位监管改造工作的重点,围绕罪犯思想出现的新变化,加强专题性、应时性、阶段性的主题教育,尤其是反逃跑,形势政策教育要常抓不懈。要把矫治罪犯反社会意识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尤其注重加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法制教育。针对不同罪犯产生反社会意识的不同原因,做到“视病开方,对症下药”。

2、灵活施教。要紧贴监管改造工作的实际,适应罪犯的个性差异,根据不同罪犯的不同特点、禀赋、优点、因人施教,发挥特长。一是要围绕一个“实”字,完善分类教育。要改变以犯罪案由为划分标准的分类教育,研究以罪犯的危险程度、恶性程度、改造难度为划分标准的分类管理、分类教育。二是要围绕一个“责”字,完善个别教育工作运行机制。为增强民警个别教育工作的责任心,要坚决落实分管民警对分管小组罪犯的包管、包教、包转化、包安全稳定的责任制,把小组改造秩序的好坏、生产任务的完成情况、重点罪犯的转化程度等作为考核个别教育成效的依据。对难以改造的顽危犯要大力实施挂牌攻坚活动,通过“招标制”、“小组制”、“承诺制”等形式,集中优势警力,攻坚克难。三是要围绕一个“效”字,把握教育改造罪犯的最佳时机。民警在改造罪犯过程中,要善于捕捉罪犯容易发生转变的的有利时机,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励志教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科技促教。要积极运用科技手段,不断拓新罪犯教育的新载体、新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改造的科学含量和实际效果。要开发信息网络系统,建立监狱网或局域网管理罪犯改造情况,掌握、分析罪犯的思想变化规律;建立电子图书室、阅览室,发展电化教育,推进多媒体网络化教学;探索建立“电子监狱”,利用互联网实现“网上教学”、“网上探监”。既要积极开展罪犯心理测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工作,从上到下形成心理矫治网络,对罪犯实现心理危机干预,促进罪犯的心理疾患的消除;又要加大科学技术投入,实行科技育人战略,通过科学教育、科学观摩、科学实验等方法,让罪犯从中得到科学理论、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教育和科学技能、科学方法、科学应用的实践,使他们具有崇尚科技的思想和运用科技的积极性。

4、文化兴教。要实施监区文化建设工程,坚持以先进文化为导向,以弘扬改造正气为主旋律,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载体,努力加强监内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建设,积极构建一个富有监狱特点与现代文明气息相结合的人文环境。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论语》、《菜根谭》等经典作品,引进罪犯教育课堂。要注重打造监内“文化精品”,如举办监区文化艺术节、办好罪犯艺术团、编好监狱小报、创作高质量的监内文化作品等,从而用正确的思想教育人,用优秀的文化引导人、用良好的精神激励人,抢占教育改造工作的制高点。

5、环境施教。改造人、教育人必须有一定物质条件和适宜的环境来保证。罪犯再社会化过程中的潜能发掘发挥,取决于监狱环境的优劣,我们要依据《监狱建设标准》,从有利于罪犯改造出发,以人道、安全、科学、文明为理念,在设计监狱建筑时,在空间结构、立面形状、采光、色彩、装饰材料等多方面地考虑罪犯改造,并与监区绿化、整体环境等协调,塑造美观、适宜的监狱环境。

6、社会助教。要全方位地引入和利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为监狱服务。一是要建立起正常化、长期性的“教育协作”网络和一支相对稳定的社会帮教自愿者队伍。二是要大力开展法律援助工作。通过建立“监狱法律援助工作站”,沟通社会法律援助机构与罪犯的联系,为罪犯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及代理业务,帮助罪犯解决婚姻危机、老人赡养、子女入学、财产维权等实际困难。三是要实现社区矫正与监狱教育改造的“无缝对接”。监狱应及时向地方公安机关或安置帮教部门提供刑释人员详细的改造情况和重新犯罪前景预测资料,以便对刑释人员进行控制和教育,从而有效地防患于未然。社区矫正机构对刑释人员的帮教安置工作不仅仅是在释放之后,更应在释放之前进行,包括组织志愿者帮教,熟悉即将刑释人员情况,实施就业前指导等等。

(三)创新内容,确保教育改造工作的系统性

1、围绕让罪犯知法、懂法、守法进行内容创新。在教育改造中,要对罪犯系统地开展法制教育、犯罪危害教育、认罪服法教育、罪犯身份意识教育、监规纪律教育等内容,以使罪犯不仅学到系统的法律知识,而且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

2、围绕让罪犯“学会做人”进行内容创新。只有让罪犯“学会做人”,才能从根本上恢复罪犯的人性,提升罪犯的道德层次,也才能真正使罪犯在内心建立起守法的自律机制,使外在的法律变为内心的准则,从而发自内心地厌恶犯罪、远离犯罪。贯彻落实《监狱服刑人员行为规范》,让罪犯“学会做人”应该成为罪犯改造的主要内容。“学会做人”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所体现的基本精神是追求德、践行善。通过不断地积德行善、抑恶扬善,使自身达到较高的道德境界。“学会做人”包括以下基本内涵:劳动做人、诚信做人、智慧做人、友善做人、自律做人。

3、围绕让罪犯真正适应社会进行内容创新。一是要以非禁化处遇拓展时空,最大限度地消除罪犯监禁型人格的产生。就目前而言,社区矫正在诸多非监禁化处遇中是一种较为可行的非监禁化行刑方式。二是要以灵活的技能培训拓展出路,最大限度提高罪犯刑满后的生存能力。“考虑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工、劳动制度的深刻变革和当前社会就业的激烈竞争,要大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性技术为主,力求更多的刑满释放人员回归后能自立于社会。”⑤要紧紧抓住罪犯求知学技的兴趣点,着眼于提高罪犯刑满后的生存能力,创造条件大力开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开展社会需要的新技能、新技术教育,开展就业生活指导教育。对此,在模式上可实行“开门”办学、联合办学,对罪犯可实行奖励制、自费制,以通过多种途径满足其学习的需要,以提高刑释人员就业的竞争力。三是要以务实的出监教育拓展训练,最大限度的解决罪犯回归社会后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罪犯出狱后可能要遇到诸如获取工作,婚姻家庭、生活困难、社会歧视、狐朋狗友拉拢、心理失衡等现实问题,对此,监狱在对罪犯的出监教育中,要增加实训性质的模拟教育,教导罪犯通过种种途径化解矛盾,增强抵制各种诱发犯罪因素的能力和技巧。

(四)整合改造手段,确保教育改造工作的主导性

1、强化教育改造手段与监管改造手段的整合。监管改造与教育改造要相互渗透和相互交融,真正做到寓管于教,寓教于管,管教结合,相互促进,获取最大的教育改造效果。

2、强化教育改造手段与劳动改造手段的整合。在劳动改造罪犯的过程中,要强化对罪犯的劳动教育和正面引导,并将教育为本、兼容、整合和渗透的一系列理念贯穿到劳动过程中去,变外在教育为内化教育,变无形教育为有形教育,转化罪犯不劳而获的腐朽思想。在组织罪犯劳动生产的同时,既要抓好罪犯技能培训,更要着重培养罪犯适应社会的能力。没有学习力就不可能有适应力,更不可能有竞争力。监狱在劳动改造中应重视培养罪犯的学习力,让罪犯争做“学习型服刑人员”,掌握提高自己社会劳动竞争力的方法,成为合法竞争、有效竞争的强者。

3、强化西方监狱矫正技术与我国传统改造手段的整合与融合。罪犯改造对矫正技术高度依赖。在引进西方矫正技术时,应早日解决“水土不服”的情况,使之尽可能的本土化,尽可能的与我国传统改造手段融合化。

(五)创新主体,确保教育改造队伍的专业性

“早在20世纪初,有识之士就呼吁,监狱工作是一项精密之人学,没有专业人才的参与是不可想像的。” ⑥我们要结合当前监狱民警队伍实际,强化政治建警、素质强警、科学育警机制,从监狱民警队伍职业化发展方向着眼,优化监狱民警队伍,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

1、要进一步提高民警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将民警的注意力集中到“以提高教育改造质量为中心”上来。各级监狱机关要确立以“改造质量论英雄”的新理念,为民警搭建一个施展才能的平台,在荣誉上、经济上、职级上加大政策激励的力度,广泛调动民警做好教育改造工作的积极性,扮演好“监管条件下服刑人员人生领航者”的角色。

2、要进一步提高民警队伍的执行力。在执行力建设中,从事教育改造工作的民警要牢固树立“安全为天、改造为本、质量第一”的理念,大力践行“执行没有借口”的工作理念,铸就超凡的执行能力和过硬的执行作风。

3、要构建“改造专家沉淀”基层的机制。要科学配置警力资源,充实教育改造工作力量,将主要力量、优势警力集中到教育改造这个主业上来。要充实和加强监区(分监区)民警队伍,实行政策倾斜,提高政治经济待遇,真正实现“骨干沉淀”,真正形成分监区有“能手”,监区有“标兵”,监狱有专家的人才结构。

(六)创新机制,确保教育改造工作的保障性

1、责任机制健全化。一是建立健全教育改造工作领导责任制。要依据司法部《教育改造罪犯纲要》的要求,坚持主要领导抓教育改造,主要资源投入教育改造,并把教育改造质量作为衡量监狱工作成效和考核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主要内容。二是不断完善日常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教育改造日常工作有章可循,规范化运作,形成领导重视、教育改造部门为主体、其他部门密切配合的新格局。三是要加强教育改造工作的考核评估,健全督查考核体系,实行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加大考核力度,量化考核标准,充分发挥好考核的效能。

2、监管改造模式多样化。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学习国外先进的监狱分类模式,改革现行的以性别、年龄为主要标准的,硬软件区别不明显的粗放式监狱分类制度,逐步实行以不同警戒度为主要标准的,综合考虑罪犯的恶习、危险程度、刑期、改造难易度等因素的新的监狱分类制度。同时,要改变罪犯从入监到出监都固定在监区,固定民警管理的格局,定期根据罪犯处遇级别和剩余刑期的变化,变更服刑的监狱(监区)。改造表现好的罪犯得以到更为宽松的改造环境,改造表现差的罪犯会得到更为严厉的管束和矫治。

3、恢复性司法应用的全面化。我们应将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和原则全面渗透到监狱的教育改造工作中,弥合因犯罪行为损害的社会关系,化解矛盾,稳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一是要建立与完善“服刑人忏悔”制度。将是否忏悔作为罪犯入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课,并与罪犯分流、分级处遇等结合起来。二是要建立与完善“服刑人赔偿”制度。建立恢复性司法基金,通过经济补偿、民事赔偿等实现和维护受害人权益,搭建罪犯赎罪的平台。监狱应监督有履行能力的罪犯积极履行民事赔偿,并与罪犯评选改造积极分子、记功、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结合起来,寻求保护受害人利益的实质正义。

5、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科学化。评估罪犯改造成效,不能仅停留在指标数据或罪犯改造的表面现象分析上,而应从罪犯思想改造程度、恶习矫正程度、生活技能的培训程度、文化科学知识掌握程度、法律知识知晓程度、适应社会角色心理准备程度上,研究制定一个科学、规范、符合实际的改造质量指标体系和评估办法。对于罪犯个体改造质量评价的标准可以参照《监狱法》所规定的“将罪犯改造为守法公民”的工作目标,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就是改造质量好的标准。“守法公民”应分两个阶段来认识,第一,释放前表现为认罪服法,罪责感强,遵纪守法,积极改造,养成劳动习惯,掌握劳动技能,犯罪思想根源得到消除,人格得到改善等等。第二,释放后表现为不想、不敢、不必走重新犯罪之路。“不想”就是法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强,道德品质好。“不敢”就是服刑期间失去自由的体验刻骨铭心,对释放后的自由非常珍惜。“不必”就是释放后能自食其力,生活比较稳定。简言之,“改造好”最主要的是不重新犯罪。监狱对罪犯的教育改造工作,不能简单地随着他的释放而结束,而应建立相信的信息跟踪、反馈制度。通过定期、定点调查刑释回归人员的重新犯罪率、就业就读率、社会帮教情况、社会救济情况和守法状况,来评价监狱罪犯改造质量的高低。(本文已发表于中国司法2009年第2期)

下载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劳教工作首要标准三指标探讨

    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是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要求的历史条件下,中央领导对司法行政工作提出的新的更......

    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

    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 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特别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为监狱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

    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大全]

    论监狱工作信息化建设 当今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一些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成果,非凡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都为监狱工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监狱作为国家的刑罚执行......

    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率将成衡量监狱管理的首要标准[范文大全]

    刑释解教人员再犯罪率将成衡量监狱管理的首要标准新华社北京9月17日电(记者 崔清新)司法部部长吴爱英17日表示,司法部将把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管理工作的首要标......

    贯彻“首要标准”,创新教育改造工作初探-正文

    贯彻“首要标准”,创新教育 改造工作初探摘要:把刑释人员重新违法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狱工作的首要标准,是新时期做好监狱工作最为重要的命题,在推进监狱科学发展的进程中具有划时......

    《监狱建设标准》

    【法规名建设部、国家计委关于批准发布《监狱建设标准》的通知 称】 【颁布机构】 国家计划委员会 建设 部 【发 文 号】 【颁布时间】 【实施时间】 【效力属性】 【......

    论如何加强监狱党员队伍建设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唯一的宗旨,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和全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一支高......

    论建设法治监狱

    论建设法治监狱 一、前言 法治作为现代文明国家的基本特征之一,已经普遍地为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流理念。在当今社会高扬法治理念旗帜的时候,监狱的活动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