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类管理办法
关于印发《青海省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类监管办法(试行)》的通知2008-07-22 【字体:大 中 小】【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青保监发〔2008〕120号
辖内各财产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
现将《青海省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分类监管办法(试行)》印发给你们。并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各财产险公司要充分认识实施分类监管对于促进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风险管理水平的重要意义。从防风险、促发展的角度去认识监管部门实施的分类监管,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实施好该办法。
二、各财产险公司要认真组织好所属机构自评工作,并统一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送各所属机构上年度自评报告。2008年度自评工作在各省级分公司间进行,各公司应于10月30日前完成2007年度自评报告上报工作。
三、各财产险公司在该分类监管办法实施过程中有何意见建议,请及时向青海保监局反馈,以便进一步修订完善。
二OO八年七月二十二日
青海省财产保险公司
分支机构分类监管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监测财产保险公司在青各分支机构的风险状况,预警保险公司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提高保险监管的科学性,促进保险公司增强竞争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根据中国保监会《财产保险公司风险评价办法(试行)》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分类监管是指青海保监局在各财险公司分支机构风险自评的基础上,通过采集、整理、分析分支机构相关信息,开展调查、监测、分析和评估分支机构风险状况,并对不同风险水平的分支机构划分类属,实施差异化监管的方法。
第三条 分类监管的类属评定由青海保监局按本办法规定每年进行一次。
第二章 分类方法
第四条 财险公司分支机构分类监管的类属以本办法确定的内部控制、市场行为、经营情况、承保理赔管理等四个部分评价内容的评价结果确定。
内部控制。包括环境控制、业务控制、财务控制、信息技术控制等指标。
市场行为。包括信息披露与对外宣传、客户信息管理、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访投诉、经营合规性、中介业务管理、条款费率、机构与高级管理人员、监管部门行政处罚等指标。
经营情况。包括经营稳定性、成本及费用支出、盈利能力、资产质量等指标。
承保理赔管理。包括评价承保管理和理赔管理。承保管理包括单证与印鉴管理、销售管理、核保流程、业务记录与归档管理、承保信息系统等指标。理赔管理包括制度建设、实务操作、车辆理赔、信息系统、合规管理等指标
第五条 分类监管类属分为A、B、C三类。
A类机构:综合评分90分以上。依法经营意识较强,财务管理严谨规范,业务发展诚实守信,综合管理较为完善,服务水平高,市场反映好,风险水平低。
B类机构:综合评分80分以上90分以下。有一定的依法经营意识,财务管理基本规范,业务发展良好,综合管理基本规范,服务水平良好,市场反映一般,风险水平中。
C类机构:综合评分80分以下。依法经营意识较差,财务管理较为混乱,业务发展波动大或不连续,综合管理不到位,服务水平差,信访投诉较多,风险水平高。
开业不满一年的分支机构不参加类属评定。
第三章评定程序
第六条分类监管评定按照分支机构自我评价、青海保监局评价两个步骤进行。
自我评价是指待评财险公司分支机构根据本办法确定的评价内容对自身风险进行评价,并撰写自我评价报告的过程。
青海保监局评价由初步评价、反馈与调整、形成评价报告等三个阶段组成。
第七条 应纳入分类评定的财险公司分支机构根据本办法确定的评价内容对上年度风险状况进行自评,并撰写自我评价报告。纳入分类评定的各财险公司分支机构上年度自评报告由其省级分公司统一于每年4月30日前报青海保监局。
第八条自我评价报告应包括该分支机构基本情况、风险自我评价、存在问题及原因、改进措施等内容。自我评价报告应客观、真实,不得迟报、漏报、瞒报、虚报、拒报。
第九条 青海保监局可以通过信息采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作出初步评价的过程形成初步评价结果,并将初步评价结果通知各财产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公司接到通知后,应在15个工作日内向青海保监局反馈书面意见。
各待评分支机构对评价结果如有异议,应提供新的信息材料,青海保监局予以审定。如有重大信息遗漏、重大判断失误等情况,青海保监局对原评价结果作出调整。
第十条 青海保监局根据评价结果形成青海财产险市场分类监管报告。
第四章 结果运用
第十一条 分类监管类属是规划监管工作和配置监管资源的主要依据。青海保监局对不同类属采取差异化、有针对性的监管。
(一)A类机构:给予更多的政策和信息支持,促进其业务上台阶、服务上水平,做大做强,一般不安排固定的现场检查计划。
(二)B类机构:日常监管中给予更多的帮助,促使其提高管理水平,加强对该类机构尤其是高管人员法律法规的培训,适当关注业务发展,引导提高服务水平,视情况安排现场检查计划。
(三)C类机构:重点予以关注,列为监管重点,及时进行风险提示,加大现场检查力度,强化依法经营意识的培养。根据风险状况
及违规情况确定现场和非现场检查的频率、范围、规模,实施定期或不定期经营情况陈述制度。由分支机构负责人根据青海保监局的要求,陈述经营管理及整改进展情况,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第十二条 对于开业不满一年的分支机构,重点督导,侧重监管法规教育和风险提示。
第五章附则
第十三条 分类监管评价过程中的数据信息、相关材料和风险评价结果仅供监管工作使用,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披露或宣传,违者将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十四条 本办法适用于财产保险公司在青各分支机构。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青海保监局负责解释与修订。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保监会关于印发《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的通知
保监发〔2013〕20号
各保险公司,各保监局,机关各部门:
为统一规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审批工作,加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管理,我会制定了《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保监会
2013年3月15日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根据《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商业保险公司。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指保险公司依法设立的省级分公司、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和营销服务部。第四条 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二)审慎决策,严格管理;
(三)程序规范,质量过硬;
(四)保障运营,强化服务。
第五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分为筹建、开业两个阶段。[1] 第二章 筹建条件
第六条 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的,在其住所地以外每申请设立一家省级分公司,应当增加不少于2000万元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在5亿元以上的,可不再增加。
第七条 保险公司在注册地所在省域以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开业满2年。专业性保险公司除外。
第八条 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应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制定科学规划。分支机构设立规划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经营战略、资本实力、管控能力、人员储备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市场环境、竞争程度等因素。第九条 保险公司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自身发展规划。其中,成立3年以内的保险公司设立省级分公司,如与该公司成立时提交的发展规划不一致的,应当说明理由。
(二)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均达到充足Ⅱ类。
(三)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分类监管类别均不低于B类。
(四)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内控健全。
(五)具备完善的分支机构管理制度。
(六)最近2年内无受金融监管机构重大行政处罚的记录。
(七)不存在申请人或者其管理人员因工作行为涉嫌重大违法犯罪,正在受到金融监管机构或者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情形。
(八)已设立的省级分公司运转正常,最近2年内没有发生省级分公司市场退出情形。
(九)有符合省级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条件的筹建负责人。
(十)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申请人自身发展规划;
(二)保险公司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均达到充足Ⅰ类;
(三)保险公司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分类监管类别不低于B类,且省级分公司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分类监管类别不低于C类;
(四)保险公司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内控健全;
(五)申请人具备完善的分支机构管理制度;
(六)在保险公司住所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设立的,当地省级分公司已经开业;
(七)拟设机构的上级直接管理机构开业满3个月。省级分公司在其所在地市设立分支机构不受此限制;
(八)拟设机构的上级直接管理机构内控健全;
(九)有符合拟设机构主要负责人任职条件的筹建负责人。第十一条 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申请人或者拟设机构所属省级分公司最近2年内受到金融监管机构重大行政处罚的;
(二)申请人或者其管理人员因工作行为涉嫌重大违法犯罪,正在受到金融监管机构或者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三)在拟设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的其他分支机构最近6个月内受到重大保险行政处罚的;
(四)在拟设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最近1年内有3家次以上分支机构受到保险行政处罚的;
(五)拟设机构的上级直接管理机构最近6个月内受到保险行政处罚的。第十二条 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在拟设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的其他分支机构运营情况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无主要负责人或者临时负责人超期的;
(二)无稳定、规范的营业场所的;
(三)自行停业连续3个月以上的。停业情形已向保险监管机构报告的除外;
(四)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尚未整改到位的;
(五)最近1年内撤销分支机构3家以上的;
(六)最近1年内同一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两次以上或者变更主要负责人3次以上的;
(七)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50人以上群访群诉事件,或者100人以上非正常集中退保事件,影响较为恶劣的;
(八)保险监管机构认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三条 专业性保险公司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具备专业化特色,主业突出。第十四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其他级别分支机构的,除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筹建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改建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对改建可能造成的影响已进行充分评估,并有可行的应对措施。[1]
第三章 开业标准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名称应当合法规范。同一保险公司各分支机构应保持统一的命名规则。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一)营业场所权属清晰,安全、消防等设施符合要求,使用面积、使用期限、功能布局等满足经营需要。营业场所连续使用时间原则上不短于2年。
(二)办公设备配置齐全,运行正常。
(三)信息系统符合监管要求。
(四)内控制度完善。
(五)拟任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符合任职条件。
(六)特定岗位工作人员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执业资格要求。工作人员经过培训,符合上岗条件。
(七)产品、单证、服务能力等满足运营要求。
(八)筹建期间未开办保险业务。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其他级别分支机构的,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开业标准。[1]
第四章 设立程序
第十八条 保险公司设立省级分公司,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设立申请。中国保监会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对设立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向申请人发出筹建通知,并抄送当地保监局;对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批准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筹建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分支机构的筹建工作。筹建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向当地保监局提交开业验收报告。
自收到完整开业验收报告之日起30日内,当地保监局完成开业验收并向中国保监会报送验收情况报告,中国保监会据此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保险公司持中国保监会批准文件到当地保监局领取分支机构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中国保监会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 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由保险公司总公司,或者省级分公司持总公司批准文件向当地保监局提出申请。当地保监局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对设立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向申请人发出筹建通知;对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批准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筹建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分支机构的筹建工作。筹建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向当地保监局提交开业验收报告。
当地保监局收到完整开业验收报告之日起30日内,完成开业验收并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设立的,颁发分支机构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不予批准设立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筹建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许可的期限内。筹建期满未完成筹建工作的,应当重新提出设立申请。筹建机构不得从事任何保险经营活动。第二十一条 保监局根据开业标准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实施开业验收,可以采取现场验收、远程审核或者委托查验等形式。验收方法包括谈话、抽查、专业测试、系统演示等。
第二十二条 除设立营销服务部外,申请人应当在提交开业验收报告的同时,向当地保监局提交该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申请,由当地保监局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其中,省级分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核准文件作为验收情况报告的附件报送中国保监会。
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当持批准文件以及分支机构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第二十四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省级分公司的,向中国保监会提出申请。中国保监会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中国保监会在作出决定之前,需要对改建机构进行验收的,通知当地保监局进行验收,当地保监局完成验收后向中国保监会报送验收情况报告。
第二十五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向当地保监局提出申请。当地保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保监局在作出决定之前,可以根据需要对改建机构进行验收。
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应当在提交改建申请的同时,向当地保监局提交该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申请,由当地保监局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其中,改建为省级分公司的,当地保监局应将其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核准文件抄送中国保监会相关部门。[1]
第五章 材料报送
第二十七条 设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立申请书;
(二)申请前连续2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和上一经审计的偿付能力报告;
(三)保险公司上一公司治理报告以及申请人内控制度清单;
(四)申请人分支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
(五)分支机构设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包括拟设机构3年业务发展规划和市场分析,设立分支机构与公司风险管理状况和内控状况相适应的说明;
(六)受到行政处罚或者立案调查情况的说明;
(七)拟设机构筹建负责人的简历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八)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程序生成的电子化数据文件;
(九)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提交拟设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的其他分支机构运营情况说明,并就是否存在本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形做出声明;
(十)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同一机构申请设立多家分支机构,以上第(二)、(三)、(四)、(九)项材料内容未发生变化的,只需首次报送时提供,再次报送需提交已报送说明。说明内容包括该材料首次报送时间、文号及具体事项等。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提交的开业验收报告,应当附拟设机构的以下材料:
(一)筹建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其中应说明筹建机构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所规定的分支机构开业标准;
(二)营业场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三)消防证明或者已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消防安全的书面承诺;
(四)计算机设备配置、应用系统及网络建设情况报告;
(五)内控制度建设情况报告,说明分支机构内控制度建设总体情况,不包括内控制度文本;
(六)机构设置和从业人员情况报告,包括员工上岗培训情况等;
(七)拟任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简历及有关证明;
(八)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程序生成的电子化数据文件;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其他级别分支机构,应当提交本办法第二十八条除第(一)项以外其他项内容规定的材料,同时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改建申请书;
(二)保险公司同意改建的书面文件;
(三)申请人分支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
(四)改建报告,包括改建的必要性、合理性说明,改建情况,改建对保险业务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影响及处理方案,改建机构3年业务发展规划和市场分析,改建机构与公司风险管理状况和内控状况相适应的说明;
(五)改建为上级分支机构的,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和上一经审计的偿付能力报告;上一公司治理报告;受到行政处罚或者立案调查情况的说明;改建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的其他分支机构运营情况说明,并就是否存在本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形做出声明。
第三十条 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中有复制资料的,应当签注“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字样,并加盖申请人公章。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保险公司在计划单列市设立分支机构,参照其在各省设立分支机构执行。
第三十二条 相互制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三条 保险公司设立专属机构的,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第九条、第十一条规定的受到行政处罚和接受违法行为调查的“申请人”指本级机构,不包括其下辖分支机构。
本办法所称上级直接管理机构是指对拟设分支机构实际履行管理职能的上一级保险机构。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中国保监会现行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篇:《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保险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市场准入,根据《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法律、行政规章,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是指经中国保监会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商业保险公司。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指保险公司依法设立的省级分公司、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营业部和营销服务部。第四条 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二)审慎决策,严格管理;
(三)程序规范,质量过硬;
(四)保障运营,强化服务。
第五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设立,分为筹建、开业两个阶段。[1]
第二章 筹建条件
第六条 保险公司注册资本为2亿元的,在其住所地以外每申请设立一家省级分公司,应当增加不少于2000万元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在5亿元以上的,可不再增加。
第七条 保险公司在注册地所在省域以外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当开业满2年。专业性保险公司除外。
第八条 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应进行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制定科学规划。
分支机构设立规划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经营战略、资本实力、管控能力、人员储备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市场环境、竞争程度等因素。第九条 保险公司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自身发展规划。其中,成立3年以内的保险公司设立省级分公司,如与该公司成立时提交的发展规划不一致的,应当说明理由。
(二)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均达到充足Ⅱ类。
(三)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分类监管类别均不低于B类。
(四)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内控健全。
(五)具备完善的分支机构管理制度。
(六)最近2年内无受金融监管机构重大行政处罚的记录。
(七)不存在申请人或者其管理人员因工作行为涉嫌重大违法犯罪,正在受到金融监管机构或者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情形。
(八)已设立的省级分公司运转正常,最近2年内没有发生省级分公司市场退出情形。
(九)有符合省级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条件的筹建负责人。
(十)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条 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申请人自身发展规划;
(二)保险公司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偿付能力均达到充足Ⅰ类;
(三)保险公司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分类监管类别不低于B类,且省级分公司上一及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分类监管类别不低于C类;
(四)保险公司具备良好的公司治理,内控健全;
(五)申请人具备完善的分支机构管理制度;
(六)在保险公司住所地以外的省、自治区、直辖市申请设立的,当地省级分公司已经开业;
(七)拟设机构的上级直接管理机构开业满3个月。省级分公司在其所在地市设立分支机构不受此限制;
(八)拟设机构的上级直接管理机构内控健全;
(九)有符合拟设机构主要负责人任职条件的筹建负责人。第十一条 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申请人或者拟设机构所属省级分公司最近2年内受到金融监管机构重大行政处罚的;
(二)申请人或者其管理人员因工作行为涉嫌重大违法犯罪,正在受到金融监管机构或者司法机关立案调查的;
(三)在拟设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的其他分支机构最近6个月内受到重大保险行政处罚的;
(四)在拟设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最近1年内有3家次以上分支机构受到保险行政处罚的;
(五)拟设机构的上级直接管理机构最近6个月内受到保险行政处罚的。
第十二条 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在拟设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的其他分支机构运营情况不得有以下情形:
(一)无主要负责人或者临时负责人超期的;
(二)无稳定、规范的营业场所的;
(三)自行停业连续3个月以上的。停业情形已向保险监管机构报告的除外;
(四)存在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尚未整改到位的;
(五)最近1年内撤销分支机构3家以上的;
(六)最近1年内同一分支机构变更营业场所两次以上或者变更主要负责人3次以上的;
(七)最近6个月内发生过50人以上群访群诉事件,或者100人以上非正常集中退保事件,影响较为恶劣的;
(八)保险监管机构认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三条 专业性保险公司申请设立分支机构的,应具备专业化特色,主业突出。
第十四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其他级别分支机构的,除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筹建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改建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
(二)对改建可能造成的影响已进行充分评估,并有可行的应对措施。[1]
第三章 开业标准
第十五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名称应当合法规范。同一保险公司各分支机构应保持统一的命名规则。
第十六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应当符合以下标准:
(一)营业场所权属清晰,安全、消防等设施符合要求,使用面积、使用期限、功能布局等满足经营需要。营业场所连续使用时间原则上不短于2年。
(二)办公设备配置齐全,运行正常。
(三)信息系统符合监管要求。
(四)内控制度完善。
(五)拟任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符合任职条件。
(六)特定岗位工作人员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执业资格要求。工作人员经过培训,符合上岗条件。
(七)产品、单证、服务能力等满足运营要求。
(八)筹建期间未开办保险业务。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七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其他级别分支机构的,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的开业标准。[1]
第四章 设立程序 第十八条 保险公司设立省级分公司,向中国保监会提出设立申请。中国保监会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对设立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向申请人发出筹建通知,并抄送当地保监局;对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批准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筹建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分支机构的筹建工作。筹建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向当地保监局提交开业验收报告。自收到完整开业验收报告之日起30日内,当地保监局完成开业验收并向中国保监会报送验收情况报告,中国保监会据此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予以批准的,保险公司持中国保监会批准文件到当地保监局领取分支机构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不予批准的,中国保监会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九条 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由保险公司总公司,或者省级分公司持总公司批准文件向当地保监局提出申请。当地保监局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对设立申请进行审查。对符合规定的,向申请人发出筹建通知;对不符合规定的,作出不予批准决定,并书面说明理由。
申请人应当自收到筹建通知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分支机构的筹建工作。筹建工作完成后,申请人向当地保监局提交开业验收报告。当地保监局收到完整开业验收报告之日起30日内,完成开业验收并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决定。批准设立的,颁发分支机构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不予批准设立的,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第二十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筹建期间不计算在行政许可的期限内。筹建期满未完成筹建工作的,应当重新提出设立申请。筹建机构不得从事任何保险经营活动。
第二十一条 保监局根据开业标准对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实施开业验收,可以采取现场验收、远程审核或者委托查验等形式。验收方法包括谈话、抽查、专业测试、系统演示等。
第二十二条 除设立营销服务部外,申请人应当在提交开业验收报告的同时,向当地保监局提交该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申请,由当地保监局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其中,省级分公司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核准文件作为验收情况报告的附件报送中国保监会。第二十三条 经批准设立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当持批准文件以及分支机构经营保险业务许可证,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营业。
第二十四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省级分公司的,向中国保监会提出申请。中国保监会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
中国保监会在作出决定之前,需要对改建机构进行验收的,通知当地保监局进行验收,当地保监局完成验收后向中国保监会报送验收情况报告。
第二十五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向当地保监局提出申请。当地保监局自收到完整申请材料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作出批准或者不予批准的书面决定。保监局在作出决定之前,可以根据需要对改建机构进行验收。第二十六条 申请人应当在提交改建申请的同时,向当地保监局提交该机构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核准申请,由当地保监局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其中,改建为省级分公司的,当地保监局应将其总经理的任职资格核准文件抄送中国保监会相关部门。[1]
第五章 材料报送
第二十七条 设立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设立申请书;
(二)申请前连续2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和上一经审计的偿付能力报告;
(三)保险公司上一公司治理报告以及申请人内控制度清单;
(四)申请人分支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
(五)分支机构设立的可行性论证报告,包括拟设机构3年业务发展规划和市场分析,设立分支机构与公司风险管理状况和内控状况相适应的说明;
(六)受到行政处罚或者立案调查情况的说明;
(七)拟设机构筹建负责人的简历以及相关证明材料;
(八)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程序生成的电子化数据文件;
(九)申请设立省级分公司以外分支机构的,提交拟设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的其他分支机构运营情况说明,并就是否存在本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形做出声明;
(十)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同一机构申请设立多家分支机构,以上第(二)、(三)、(四)、(九)项材料内容未发生变化的,只需首次报送时提供,再次报送需提交已报送说明。说明内容包括该材料首次报送时间、文号及具体事项等。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提交的开业验收报告,应当附拟设机构的以下材料:
(一)筹建工作完成情况报告,其中应说明筹建机构是否符合本办法第十六条所规定的分支机构开业标准;
(二)营业场所所有权或者使用权证明;
(三)消防证明或者已采取必要措施确保消防安全的书面承诺;
(四)计算机设备配置、应用系统及网络建设情况报告;
(五)内控制度建设情况报告,说明分支机构内控制度建设总体情况,不包括内控制度文本;
(六)机构设置和从业人员情况报告,包括员工上岗培训情况等;
(七)拟任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主要负责人简历及有关证明;
(八)保险机构和高级管理人员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端程序生成的电子化数据文件;
(九)中国保监会规定提交的其他材料。
第二十九条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改建为其他级别分支机构,应当提交本办法第二十八条除第(一)项以外其他项内容规定的材料,同时还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改建申请书;
(二)保险公司同意改建的书面文件;
(三)申请人分支机构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
(四)改建报告,包括改建的必要性、合理性说明,改建情况,改建对保险业务和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影响及处理方案,改建机构3年业务发展规划和市场分析,改建机构与公司风险管理状况和内控状况相适应的说明;
(五)改建为上级分支机构的,提交申请前连续两个季度的偿付能力报告和上一经审计的偿付能力报告;上一公司治理报告;受到行政处罚或者立案调查情况的说明;改建机构所在地保监局辖区内的其他分支机构运营情况说明,并就是否存在本办法第十二条所列情形做出声明。
第三十条 申请人提供的申请材料中有复制资料的,应当签注“经核对与原件无误”字样,并加盖申请人公章。
第六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保险公司在计划单列市设立分支机构,参照其在各省设立分支机构执行。
第三十二条 相互制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参照本办法执行。第三十三条 保险公司设立专属机构的,由中国保监会另行规定。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第九条、第十一条规定的受到行政处罚和接受违法行为调查的“申请人”指本级机构,不包括其下辖分支机构。本办法所称上级直接管理机构是指对拟设分支机构实际履行管理职能的上一级保险机构。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4月1日起施行。中国保监会现行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2006-11-7
中 油 财 务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分支机构管理办法
为加强分支机构的管理,规范分支机构的经营行为,根据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的办事处、代理处及代办处(以下简称“分支机构”)。
第二条
各分支机构,是非法人的经营实体。行政上隶属于公司和(或)依托企业共同领导,业务上隶属于公司领导,同时受所在地银监局的指导、管理、监督和稽核。第三条
各业务受理处的工作依托石油企业管理,业务上受公司的指导、管理、监督和检查。
第二章
业 务 范 围
第四条
分支机构必须按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发的金融许可证和工商管理部门核准的业务范围,并经公司授权(或转授权)后开展业务经营,为集团公司成员单位提供金融服务。
第五条
分支机构经营下列人民币金融业务:
(一)协助成员单位实现交易款项的收付;
(二)对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
(三)办理成员单位之间的内部转账结算及相应的结算、清算方案设计;
(四)吸收成员单位的存款;
(五)经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并由公司授权的其他金融业务。
第六条
业务受理处只负责受理封闭结算票据的审核、确认、传递,不办理资金的结算。
第三章
经营与管理
第七条
分支机构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金融法规、方针政策和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第八条
办事处实行独立核算,按属地原则进行税务登记、依法纳税。
第九条
公司向办事处拨付5000万元的营运资金,每年向各办事处、代理处下达各项考核指标,公司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其评价,评价结果作为奖罚依据。第十条
业务受理处经费,按照公司审批的经费开支预算执行。
第十一条
公司对信托贷款实行集中管理,办事处、代理处对贷款只有建议、推荐权,没有审批权。对贷款的审查由公司信贷部归口管理,执行信托贷款相应的审批程序。第十二条
分支机构开立银行存款账户须报经公司审批,对银行存款账户的管理和使用严格执行《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
第十三条
分支机构要严格在公司批准的业务范围内经营业务,不准出现以下行为:
(一)不准擅自或变相办理贷款业务;
(二)不准高利率吸收存款;
(三)不准办理担保和同业拆借业务;
(四)不准办理《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的业务;
(五)不准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账。第十四条
分支机构在发生下列情况时,须向公司上报:
(一)预算外固定资产的购置和未到期报废;
(二)预算外支出;
(三)主要负责人外出;
(四)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五条
分支机构的各种印章,必须经公司审批刻制和启用。各种印签须由专人妥善保管。第十六条
办事处、代理处的负责人由公司聘任,工作人员由办事处、代理处报公司审批。业务受理处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由依托企业指派,报公司备案。第十七条
分支机构的日常管理由公司管理稽核部归口管理。第十八条
分支机构的人事劳资管理,按《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分支机构人事劳资管理办法》执行,由公司人事劳资部归口管理。
第十九条
分支机构的财务会计工作管理,由公司财务部归口管理。第二十条
分支机构票据贴现业务按《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银行承兑汇票贴现业务操作细则》执行,由公司信贷部归口管理。
第二十一条
分支机构计算机业务应用系统及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由公司信息发展部归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分支机构结算业务及账户管理,由公司营业部归口管理。
第二十三条
分支机构每半年对制度执行情况、经营管理等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于每年1月5日,7月5日前上报公司管理稽核部。
第二十四条
各分支机构于每月初5日内以电子版形式将《封闭结算业务量统计表》上报公司管理稽核部。
第二十五条
各分支机构每年末上报下一财务预算和固定资产购置及报废计划;对当年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有关业务数据暂不填列),并制定下一工作计划上报管理稽核部。第二十六条
由管理稽核部牵头,按照《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分支机构稽核管理办法》的工作流程和稽核内容,组织相关业务部门不定期对各分支机构进行稽核检查。
第四章
财务、会计与结算
第二十七条
分支机构要按照《会计法》、《企业财务准则》、《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等规定执行。
第二十八条
分支机构要加强资金管理,严格执行《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和《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财务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十九条
分支机构要规范会计业务处理,认真执行《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会计核算程序》。
第三十条
分支机构的经营实行预算管理,严格执行《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分支机构预算管理制度》。
第三十一条
办事处、代理处按照财务、统计报表管理规定,准确、及时上报各类报表。第三十二条
分支机构的结算业务按照《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和《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结算业务操作规程及核算办法》执行。第三十三条
分支机构的固定资产管理按照《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办法》执行。
第五章
内 部 控 制
第三十四条
为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证各分支机构安全运行,根据《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各分支机构必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第三十五条
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内部机构人员的控制、资金风险的控制、会计核算的控制、业务审批程序的控制、计算机业务系统的控制等。
第三十六条
内部机构人员的控制要按照决策、执行、监督互相制衡的原则来设置。
(一)各分支机构要制定明确的决策程序,防止个人独断专行、超越或违反决策程序;
(二)分支机构各级人员要建立业务授权制度,并在各自职责权限范围内办理业务,行使职权;
(三)办事处、代理处设立财务预算和结算两个部门,如确需设立其他部门时,须报公司审批。
第三十七条
各分支机构要建立相互制约的授权分责制度,要按照业务工作程序和授权,健全完善各项审批手续。
第三十八条
办事处、代理处要建立科学的计算机系统风险控制制度,严格执行《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第六章
基 础 工 作
第三十九条
分支机构要建立完善各岗位责任制和规范的岗位管理措施。明确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标准以及考核奖惩办法。
第四十条
分支机构的各项工作必须规范化,要定期对业务经营状况及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进行检查、分析和总结。
第四十一条
分支机构要不断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完善自我约束机制,要建立并实行分支机构内部监督稽核制度。
第四十二条
分支机构要加强人员的业务培训、学习和定期考核,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第四十三条
各类档案要有专人负责审核与保管,做到及时归档,装订整齐,保证档案的完整、齐全。
第四十四条
分支机构要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维护公司的信誉和形象。第四十五条
分支机构要加强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作风扎实、纪律严明、技术精湛的职工队伍,树立团结、求实、开拓、奉献的企业精神。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各分支机构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定各项内部管理制度报公司备案。第四十八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生效,原办法废止。
分支机构稽核管理办法
------------------2006-11-7
中 油 财 务 有 限 责 任 公 司 分支机构稽核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分支机构内部稽核管理,充分发挥稽核工作的服务、监督作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管理办法》和《加强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指导原则》以及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特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公司设立管理稽核部,各分支机构配备专职或兼职稽核员,专职、兼职稽核员接受本单位及管理稽核部的双重领导。
第三条
稽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分支机构日常业务、经营管理活动的合法合规性、资产的安全性、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进行稽核,提出完善经营管理、健全规章制度和加强风险防范的建议和措施,堵塞漏洞,纠正违规违纪行为,防止职务犯罪,提高分支机构自我约束能力和风险防范的能力,促进分支机构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分支机构各项业务健康、有序地进行。
第四条
开展稽核工作必须坚持:客观公正原则,廉洁自律原则。
第五条
稽核人员要认真执行国家和公司的有关政策法规、规章制度,遵守纪律,按照规定的权限履行职责,秉公办事,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和处理问题。
第二章
稽核人员的主要职责和权限 第六条
稽核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1.根据金融管理部门及监管部门的管理要求和公司的稽核工作安排开展各项稽核工作; 2.制定稽核项目实施方案; 3.按照稽核程序进行作业;
4.对稽核情况进行综合整理,提出意见,形成稽核报告; 5.将稽核报告报公司领导及被稽核单位。第七条
稽核人员的权限:
1.有权查阅被稽核分支机构的各种账簿和相关资料,检查现金、有价证券、空白重要凭证及资产的账实情况;
2.有权查阅分支机构经营中相关文件,召开相关人员座谈会或找相关人员谈话; 3.有权对稽核中发现的问题向被稽核单位索取证明材料;
4.有权对违反金融政策、法规的行为提出制止和纠正的意见,并监督执行。
第三章
稽核人员的基本条件
第八条
稽核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认真执行国家金融政策、法律、法规,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金融知识和法制观念;
2.实事求是,客观公正; 3.坚持原则,秉公办事;
4.熟练掌握公司业务和规章制度,能够独立开展工作,具备较高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第四章
稽核工作程序 第九条
准备阶段:
1.立项准备。根据对分支机构检查计划,确定稽核的对象,明确本次稽核工作的任务和要求;
2.制定稽核方案。内容包括:稽核目的、依据、范围、内容、人员(两人以上)、稽核的日程安排;
3.了解被稽核分支机构的基本情况。通过查阅有关财务报表、统计报表、经营情况分析、自查报告等资料进行初步分析; 4.发送《稽核通知书》。《稽核通知书》的主要内容:稽核目的、范围、内容、稽核人员及日程安排等。
第十条
实施阶段: 1.根据稽核目的听取汇报,进行座谈; 2.调阅资料,核对账目;
3.会同被查单位的主管和出纳员,检查库存现金、有价单证; 4.对查出的问题落实稽核证据,并应有提供者签名;
5.与被稽核分支机构进行沟通、交流,对有疑问的地方进一步落实、确认。第十一条
报告阶段:
1.起草报告。对稽核情况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依据金融法规和有关规章制度确认性质,对发现的问题和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实事求是地写出稽核报告,上报公司领导; 2.报告内容。稽核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稽核依据,稽核目的和要求,稽核的范围和内容,稽核评价和结论,整改意见和处理建议;
3.将公司领导审批的《稽核报告书》寄被稽核分支机构,被稽核分支机构应按照稽核结论和处理决定,在规定的时限内,将执行情况书面报管理稽核部;
4.建立稽核档案。对每次的稽核工作按分支机构建立稽核档案,妥善保管以备查阅。
第五章
稽 核 内 容
第十二条
根据分支机构的业务范围,稽核内容有:财务、会计核算、结算、封闭结算、信贷、信息系统等。第十三条
财务方面
(一)财务报表
1.审查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真实性、完整性; 2.账、表余额是否相符,表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3.有无人为调节收入、支出,虚增、虚减利润等编制虚假损益表的问题; 4.有无完善的对账制度。是否定期进行账账、账证、账实核对。
(二)货币资金
1.库存现金账实情况,保管情况; 2.是否建立出纳岗位监督制约机制;
3.银行存款对账情况。是否由非出纳人员核对银行账,对余额调节表是否贯彻主管审核签章制度。
(三)收入方面
1.检查各项业务收入是否按国家政策和有关规定正确计算,是否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进行核算;
2.各项收入是否在当年会计决算中全额如实反映; 3.有无账外资金和“小金库”的问题。
(四)成本费用支出方面
1.审查各项支出(包括利息支出、手续费支出、其他营业支出)的合规性,是否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核算,有无虚列支出的问题;
2.审查营业费用的合规性,是否制定费用审批、费用开支管理制度,大宗费用支出是否经过预算批准;
3.减值准备的提取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足额提取; 4.审查是否正确计算缴纳各项税金,纳税是否及时; 5.检查工资发放是否相互制约;
6.计提三金、福利费、工会经费、教育经费等是否符合规定。
(五)过渡性科目方面
1.审查各项应收、应付账款等过渡性资金余额的真实性; 2.审查是否有虚列情况,是否有清理不及时情况;
3.对期限较长的(一年以上)应收、应付款项是否建立有债权债务单位定期对账制度。
(六)固定资产的管理和核算是否符合规定,折旧是否准确计提。第十四条
会计核算方面
(一)会计科目的设置和使用是否正确;
(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装订、保管情况。第十五条
结算业务方面
(一)存款账户开销户管理合规性情况 1.是否建立开销户审批制度; 2.开户单位是否为成员单位;
3.开户资料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
4.是否定期向开户单位发送对账单和余额对账单; 5.更换印鉴的处理是否规范;
6.销户时是否核对以往的账目,账账相符,相应处理是否规范; 7.是否对长期不动户进行确认和归类。
(二)收付款合规性情况
1.吸收存款是否按活期和定期分别设置会计核算科目,存款期限是否合规;
2.付款业务是否严格审查付款凭证各项要素,是否贯彻“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 3.收款业务是否贯彻收妥后记账的原则; 4.定期存款的存、取处理是否符合规定。
(三)存款核算和计息真实性情况 1.存款起息日是否与银行一致;
2.对因串户等影响客户计息的情况是否进行积数调整; 3.对活期存款是否执行每季末20日结息制度; 4.应付利息的计提是否执行相关的利率规定。
(四)贴现核算的合规性情况
1.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时是否核对印鉴、单据的合法性、有效性; 2.银行承兑汇票到期收回是否采用双人制操作,并建立交接制度; 3.银行承兑汇票划回是否根据银行承兑汇票号进行账务处理。
(五)表外业务合规性情况
1.有价单证、空白重要凭证、代保管品的管理是否纳入表外业务进行管理; 2.空白重要凭证是否实行专人保管制度,是否贯彻岗位不相容制约规定; 3.对纳入表外核算的实物是否定期进行核对、盘点。第十六条
封闭结算业务方面
(一)受理委托收款业务是否执行相关的制度规定;
(二)付款受理处是否执行相关的制度规定;
(三)票据审核、封拆、送取、保管等是否符合规定;
(四)印章的保管是否符合制度要求。第十七条
信贷业务方面
(一)贴现业务
1.贴现业务是否执行相关规章制度,业务处理的全过程是否执行操作细则的规定; 2.审核银行承兑汇票合法、合规性情况;
3.审查贴现资料是否完备、是否符合制度规定; 4.汇票的保管是否贯彻双人出、入库并相互牵制的保管制度; 5.贴现的档案管理是否完整、有序、规范。
(二)委托贷款业务
1.是否开立了委托基金专户;
2.委托贷款合同是否规范,有无‘如有贷款损失的,财务公司不承担风险’的意思表示的条款;
3.借款单位、担保单位的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4.贷后管理是否及时、规范,是否对贷款本息按时催收; 5.委托贷款的档案管理是否完整、有序、规范。第十八条
信息系统方面
(一)系统安全情况
1.计算机是否安装了kill杀毒软件并按时查杀病毒;
2.系统口令设置是否合理,密码、口令是否按要求定期更换; 3.是否正确、及时对操作系统进行升级和打补丁;
4.业务用机是否安装、设置与工作无关的软件和网络共享; 5.电源使用是否安全。
(二)电子商务读卡器使用情况
1.用户登录密码和IC卡的PIN码的设置是否符合设置规定; 2.每月最后一天是否按规定更换登录密码和PIN密码; 3.是否妥善保管安全密码、读卡器、IC卡和IC卡密码。
(三)网络安全情况
1.能否紧急启动ADSL备份线路链接互联网;
2.是否对来历不明的邮件和以.exe、.bat、.com为后缀的邮件以及不知名的网站进行了正确的操作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九条
本办法由中油财务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和修改。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执行。
第五篇:山东省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统计
山东省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统计 与信息化建设验收实施办法(修订版)
为指导和规范山东保监局辖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筹建及开业验收过程中有关统计与信息化建设工作,提高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统计与信息化建设质量和水平,根据中国保监会《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统计与信息化建设验收指引》有关规定,并结合辖内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验收要求
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时的统计与信息化建设应实现本公司各项主要业务、财务流程的信息化和管理流程的信息化,确保保险信息的实效性、正确性与安全性,保障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持续、健康、高效运营,并满足保险监管部门数据采集的要求。
二、验收范围
验收范围为辖内中资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中心支公司、支公司和营业部,中国保监会委托验收的外资及中外合资保险公司省级驻鲁分支机构和地市级营销服务部。
三、验收标准
(一)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设立或指定部门负责统计和信息化工作,明确统计、信息化工作的负责人和联系人。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应配备专职的统计和信息技术人员,中心支公司应设立统计和信息技术岗位。
省级分公司配备的专职统计人员应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或从事保险工作3年以上,掌握监管部门对各保险业务和财务指标及统计方法的规定,并能协调分公司各部门及各中心支公司的统计工作,搜集数据,撰写经营分析报告。信息技术人员应具有信息技术相关专业本科(含)以上学历,掌握网络和数据库相关知识,熟悉本公司业务、财务系统及其数据库和网络拓扑结构;具有5年以上信息技术工作经历的,学历可放宽至信息技术相关专业专科或其它专业本科。其他分支机构从事统计和信息技术工作的人员应具有相关专业专科以上学历或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掌握统计和信息化方面的基本知识。
(二)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建立保险统计与信息化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保险信息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和计算机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机制。
(三)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应具备较为完善的软、硬件系统和网络体系,其主要设备和通信线路应具有冗余备份,本地存储的重要数据具有安全保密、存储、备份措施。
(四)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能实现电脑出单,并能在已建成的网络上模拟运行整个机构的业务流程。经营的所有保险业务应实现信息化管理,核心业务系统、财务系统应采用总公司授权使用的系统平台,业务、财务系统数据实现无缝对接。
(五)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机房应符合GB2887-89《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和GB9361-88《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等技术标准。分支机构若具有服务器或应用系统,机房须经过消防部门的单独验收;服务器托管于电信运营商或专业公司的,应出具托管证明文件和保证设备、数据安全、不向第三方泄漏数据及不得利用所托管的数据谋取利益的承诺书;仅有路由和线路交换设备的,机房所在大楼要经过消防部门的综合验收。
(六)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信息系统应满足监管部门数据采集、查询的要求。
四、验收材料
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开业验收申请关于统计和信息化建设的材料包括:
(一)统计和信息化建设机构人员情况。具体包括:负责统计和信息化工作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负责人、主管统计和信息化工作的部门组织结构和人员情况。描述部门组织结构和人员情况应做到:
1.部门组织结构。应报送的内容包括分别负责统计工作和信息化工作的部门和该部门所有岗位设置情况,以及部门职能和各岗位职责规定。
2、人员情况。应报送的内容包括最终学历、职称、受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有关资质,其中受教育经历应注明所获得的学历、学位等,并在其后附有证件影印件。
(二)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机制。具体包括:保险统计与信息化工作方面的规章制度及计算机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机制等。
原则上,保险公司省级分公司应当参照《山东省保险统计管理暂行规定实施细则》(鲁保监发[2005]36号)制定适合本机构的统计制度;若分支机构直接使用总公司使用的相关制度,应能够适合分支机构的情况。
分支机构直接使用总公司制定的信息化工作方面某些规章制度,应予以说明。如果公司有灾备中心,计算机系统故障应急处理机制中应体现相关的组织和制度、策略。
(三)业务、财务系统建设的具体方案。包括业务、财务系统的处理模式、数据集中情况、基本处理流程框架、系统间数据交换关系、各类数据的管理权限等。具体包括:
1.概述运行在公司内网上的各个应用及其间的数据交换、依赖关系。
2.叙述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的数据集中情况、基本处理流程框架,前台应用的商品名称、开发商、开发技术或手段,以及后台数据库情况。如果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还应叙述各个子系统间的数据交换关系。业务系统和财务系统应分别描述。
3.叙述业务系统(或各分系统)与财务系统间数据交换关系。应重点描述交换的频度、技术手段等。
4.各类数据的管理权限。
(四)总公司承诺书。即总公司出具的关于在分支机构核准开业后的第三个月起,按照有关规定向保险监管机构报送该分支机构数据的承诺书。
(五)监管数据报送流程。即向保险监管部门报送各类监管数据的详细流程,若数据由总公司统一生成并报送,应说明数据传递、核对的具体流程。具体包括:
1、向保监会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报送数据的流程。公司应提供向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报送各类监管数据的详细流程,说明监管数据传递、核对的具体流程,其中重点是分支机构在数据传递、核对中涉及到的部门和人员、所做的主要工作以及工作流程等。该项工作流程是否以制度或文件的形式进行了规范,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向山东保监局报送统计信息的流程。公司向山东保监局报送中国保险统计信息系统所采集数据之外的其他统计信息的详细流程,包括生成、审核以及上报的具体流程。
(六)公司的网络架构和软硬件情况,以及公司在网络、软硬件、数据等方面的安全保障策略。
总公司的网络架构要重点突出与业务、财务系统相关的服务器的硬件、操作系统、所运行的应用或数据库情况,与互联网、分支机构的网络连接情况,尤其是网络边界设备情况。分支机构的网络架构要重点表述服务器和网络边界设备,如果有互联网出口,应重点描述安全设备和技术措施。总公司与分支机构的连接要重点描述线路数目,各线路的协议或实现方式、带宽、运营商等。公司如果有灾备中心,应描述灾备中心、数据中心、分支机构间的连接情况。描述网络架构时还应说明数据中心、灾备中心和分支机构的地理位置。分支机构的硬件情况应说明桌面或便携计算机的型号及数量,路由设备和信号转换设备情况。数据安全保障策略中应描述保障数据安全的技术手段。
(七)计算机机房建设情况说明。
(八)保险监管机构要求提供的其它材料。
其他保险分支机构开业验收申请关于统计和信息化建设的材料应包括上述省级分公司开业验收申请材料中的第(一)、(四)、(六)、(七)、(八)部分的内容,其中第(六)部分不需要描述总公司内部网络情况和数据安全保障策略,应重点描述分支机构内部网络架构和它与上级机构、总公司间的线路连接情况。
五、验收流程
保监局组织的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验收小组负责对统计和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验收,工作流程为:
(一)材料审核
审核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申请材料中有关统计与信息化建设部分内容。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要求申请人补齐相关材料;材料审核通过后,方可进行现场验收。
(二)现场验收
统计与信息化现场验收主要采取“听、核、问”等方式进行。“听”即听取公司有关统计与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报告;“核”即核查公司统计与信息化建设工作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是否与申请材料中描述的一致;“问”即询问公司从事统计和信息化工作的人员,并针对验收中发现的问题,要求公司说明原因或给出合理解释。现场验收时填写《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统计与信息化验收表》。验收具体内容为:
1、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网络架构和软硬件,以及网络、软硬件、数据等方面的安全措施的执行情况。
2、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各种应用系统,重点关注业务、财务系统的数据集中情况、处理流程和对接情况。
3、计算机机房建设状况。
4、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监管数据的提取、整合和报送工作的具体情况。
5、统计标准是否符合保险监管部门的规定。
6、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对保险统计法规的掌握情况及其它统计工作的准备情况。
(三)意见反馈
现场验收完成后,若公司的统计与信息化工作未达到开业标准,验收小组应将验收意见反馈给公司,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整改要求;公司应认真、及时整改,整改完成后向山东保监局提交整改报告书。
六、附则
(一)山东保监局统计研究处为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开业统计与信息化建设验收工作的指导和管理部门。
(二)本办法由山东保监局统计研究处会同有关处室实施。
(三)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