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一次听课反思(小学五年级语文回顾 拓展四)
《回顾 拓展四》——第一次听课反思
今天,有幸听到了蓝老师的课,蓝老师讲的课非常精彩,有着自己的风格,其中有许多让我学习和借鉴的地方,以下是我听完这一节课后的反思:
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三个:
1、积累、交流课内外书中的重点语句及受到的启示,回顾其他方面的学习收获;
2、读背谚语、名言警句,积累生活中的座右铭;
3、阅读成语故事《水滴石穿》,理解其本义和比喻义。蓝老师的教学思路非常清晰,每一步都很明确,给我留下非常深刻印象的有以下几点:
在蓝老师富有激情的引导下,我和学生都深深地
蓝老师的教学设计方面也是非常巧妙的。在刚开始时从课前的积累入手,帮助学生拓展课外知识,然后层层深入一点一滴的加深,让学生逐步的掌握所学的知识,逐步的建立知识之间的台阶,让学生在逐步深入的同时学到了知识。
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蓝老师开始时就激活了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做了很好的知识储备。因为学习的过程是自我生成的过程,这种生成是别人无法取代的,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的一种进一步的升华,这种过程是老师无法取代的。蓝老师就很好的利用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将学生的原有知识作为教学活动的起点,实现了学生知识的自我建构。
在课堂上老师采取了多种学习的方式,如小组合作和展示等,通过创设交流空间,让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能互补,在交流过程中启迪灵感,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巩固了学习效果
在这次听课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第二篇:语文园地四回顾拓展
语文园地四
回顾•拓展四
第一课时
主备人:大岭中心小学 李燕娜:
审核人:张伟元刘惠芬
复备人:
一、教学内容:
1、让学生交流对于学习一些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了解读外国名著的好处。做好读书笔记。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感悟到善于积累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好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三、教学重点:
1、学习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四、教学准备:教学方法:回忆前面四篇已学过的外国文学,让学生各抒己见。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比较深入地学习了一些外国文学名著,了解了名著中性格鲜明的人物,有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鲁滨孙和汤姆等,今天我们就开一个小型读书交流会,好不好?
(二)从三个方面交流:
1、交流读了什么外国名著,对名著中哪个人物印象最深,简介名著内容,交流读后感受。
2、交流阅读外国名著和长篇名著的方法、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1
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的较多的阅读时间等。
3、交流怎样做读书笔记。
长篇名著可以采取摘录充满哲理和智慧的话语、摘录优美的片段,写梗概等方法做读书笔记。
(三)作业设计: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老人与海》《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四)板书设计:
读书交流会
1、读过的名著?喜欢的人物?
2、遇到的困难?解决的方法?
3、养成读书好习惯。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二、教学目标:
1、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2、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三、教学重难点:
1、大体理解日积月累的名言,能熟读成诵。
2、培养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四、教学准备:搜集外国作家有趣的故事
五、教学过程:
日积月累
(一)自读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边读边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
(二)说说打动自己的句子,并试着说说自己的感悟。
(三)背诵句子。
(四)交流自己阅读外国作品积累的值得记忆的句子。
(五)简要介绍几部适合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的内容,鼓励学生阅读这些作品。飞鸟集:《飞鸟集》是泰戈尔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诗集之一,它包括300余首清丽的小诗。白昼和黑夜、溪流和海洋、自由和背叛,都在泰戈尔的笔下合二为一,短小的语句道出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引领世人探寻真理和智慧的源泉。
玉米人:伊龙大地是土著印第安人世世代代主活繁衍的地方,林木蓊郁,莽莽苍苍。山下的皮希古伊利托村里住着几十户拉迪诺人其(即西班牙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种人)。他们计划放火烧山,种植玉米,出售玉米。这完全违反了印第安人的传统观念。当地印第安人认为,人是玉米做的,卖玉米就是出卖自己的子孙。围绕着种玉米发生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老人与海:故事讲到一个精神沮丧的老渔人,在他对职业的自豪感(他留下的唯一自豪感)的支持之下,冒险远航至墨西哥湾流并在那里钓住了一条该水域中从未见过的最大的马林鱼。故事接着说到他孤零零地、在因奋力叉住这条大鱼而耗尽了力气之后,被迫投入一场和一群海盗似的鲨鱼的绝望的搏斗之中,结果是那些鲨鱼只给他留下了猎获物的一具骨架。
趣味语文
(一)读几则小故事,想想趣在哪里?
(二)分别就三则小故事交流。
1、《巧问巧答》巧在什么地方?你能把问号和感叹号变成语言吗?
2、《一个逗号》说明了什么?(作家创作的严肃和认真)
3、《文豪和蚊子》马克·吐温的话巧妙在哪?
板书设计 :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
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4、作业: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老人与海》《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四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下册回顾拓展四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四
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
2.积累20个成语。
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结合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教学难点
在阅读时既要注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领悟作者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点拨法。
说、读、思、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成语故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乳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说、读、思、议相结合教学准备
熟悉本单元课文。
: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师: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对话。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
教师将学生发言归纳为: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
(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
(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
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
(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四
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第二 课 时
教学目标
学生积累成语故事,感受中华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重点
鼓励学生积累成语。
教学难点
感受成语故事的魅力。
教学方法
说、读、思、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
投影。
:
一、教学“日积月累”
1.自由读“日积月累”词语。
2.小组中交流哪些词语自己会认识,让学生较快地从熟悉的成语中产生亲近感。
3.再读课文,按自己的方法把词语进行归类。
(1)比较适用于形容和平时代的精神。
(2)比较适用于形容战争时代得精神。
(3)比较适用于形容坚强意志的成语。
(4)比较适用于形容思想境界方面的成语。
4.再次诵读。
5.开展“小组故事会”活动。
(1)自由选择文中的三个成语,讲述自己熟悉的历史名人或生活中的劳动者的故事。
(2)小组要评出“故事大王”,推荐参加全班“故事大王”比赛。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来玩个成语接龙游戏好吗?
2.看来同学们积累的成语还不少。大家一定知道不少成语,都来源于生动的历史故事。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板书课题)程门立雪。
3.齐读课题。注意“程”是后鼻音,“门”是前鼻音。
三、初读故事,概括
1.自由读。思考: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用一两句话把“程门立雪”的故事说明白。
提示:用上“谁和谁”、“为了……”、“结果”、“后来,杨时成为……”
同桌互说,全班交流。
(杨时和游酢为了解决疑难问题,冒着大雪赶到程颐门前,当时老师正在午睡便站在门外等候,等老师醒来,他俩已成了雪人,后来,杨时成为一个著名的理学家。)
3.想象程颐醒来后看见门外的两位“雪人”会说什么?
四、总结廷伸,课外拓展
1.齐读第二段。
2.“程门立雪”现在多用来称赞什么精神?
3.速读全文,找出从哪些地方看出杨时尊敬老师?
4.全班畅谈班级中尊敬老师的典型事例。
5.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布置作业
1.将“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讲给父母或好朋友听。
2.继续收集成语故事,与同学互相交流。
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四
程门立雪:杨时游酢
精卫填海愚公移山鞠躬尽瘁
叶公好龙画蛇添足指鹿为马
第四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回顾拓展四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回顾·拓展四
二 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本组学习本组课文的所得,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比如,读文章要入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2.积累20个成语。
2.懂得“程门立雪”的意思,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激发学生尊敬教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结合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
教学难点
在阅读时既要注意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要注意领悟作者表达情感时所使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
引导法、点拨法。
说、读、思、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成语故事。
第 一 课 时
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的专题学习内容,在交流中受到方法的启示,明白写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才能感动别人,读文章要乳清入境才能够被感动的道理。
教学重点
交流学文的感受、体会与收获,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懂得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激发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引导法。
说、读、思、议相结合
教学准备 熟悉本单元课文。
教学设计:
一、朗读对话,畅谈发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
师:请学生们自由大声的读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想想你从他们的对话中发现了什么? 2.学生自由读对话。
师: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发现吗? 3.学生畅谈自己的发现。教师将学生发言归纳为:
(1)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设身处地地想,入情入境地读。(2)要让文章感动自己必须要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3)要注意表达的方式。
选择典型的句段,朗读体会表达思想感情的不同方式。
(1)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我们的心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再见了,亲人》)──直接抒发感情。
(2)五天以后,洪水退了……她丈夫和她的儿子。(《桥》)──在故事的叙述中表达感情。4.回忆学过的课文中还有哪些课文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感情的?
5.还有哪些其他的表达感情的方式?给出实例体会,比如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二、总结学法,课外拓展
1.师:看来同学们的收获可真不少,听说大家在课外也收集了一些感人的文章,请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学生出示自己平时阅读是比较喜欢的文章),老师提两点建议:(1)朗读文章时,要入情入境地读,用自己的朗读打动听者。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思考,这篇文章什么地方令你感动?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方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2.学生小组交流。小组派代表在班上朗读文章,学生交流听后感受与体会。二次备课
板书设计:
回顾·拓展四
借景抒情,咏物抒情
第五篇:回顾拓展四
回顾·拓展四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外国文学作品,二是通过交流学习一些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2.积累文学作品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从中悟到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积累的读书方法。
3.了解几个外国作家的故事,体会他们语言的幽默和巧妙。
二、教学方法:交流法、导读法、点拨法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交流平台)
一、交流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1.本组课文让我接触了一些外国文学作品,那些血肉丰满、性格鲜明的人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短篇和长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都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成为某一类人物的典范代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汤姆·索亚、鲁滨孙
3.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4.讨论在本组中学到的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1)要比较快速地默读,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关心人物的命运。
(2)了解作家和作品产生的影响。
(3)读中可以摘录精彩句段,读后写一写心得体会。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一)了解课外阅读情况
1.你还阅读哪些外国文学作品,哪些作品中的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谈谈你是在什么时间、怎样进行阅读的。
(二)交流外国文学作品的阅读方法
1.充分表达自己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所遇到的困难。
如,不熟悉作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氛围;不了解人物思想和行动的原因;对外国民族文化知之甚少;时空跨度大,内容上感到生疏;作品太长,需要的较多的阅读时间等。
2.讨论阅读方法
(1)激发持续的阅读兴趣:外国文学作品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是几千年来各国民族创作的艺术瑰宝。优秀的作品其实就是生动形象的教科书,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社会风貌、风土人情等进行综合反映。是我们了解世界的窗口,更是我们与文学大师对话的阶梯,是精神的享受。下面我们就来讨论,有哪些好的阅读方法,能够让我们走进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
(2)小组讨论
A.划分小组,推选小组长组织讨论,汇总大家的意见,最后参与班级交流。
B.明确讨论要求:小组成员要结合课内外阅读经验,探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的方法。
C.最好能结合自己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
(3)全班交流
各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总结阅读方法:
A.阅读长篇的外国文学作品时,要提高速度。快速阅读要默读,要逐句逐行地阅读,不能逐字逐词地读。
B.在选择外国文学作品时,可以略读。粗略地快速阅读了解主要内容和大意,看自己是否有阅读兴趣,来判断是否选择阅读。
C.选择后要尽可能读完整作品,可采取见缝插针式的阅读方式,有时间就读,连续几天读完一部。
D.在开始阅读一部作品前,可以先浏览作家生平简介、译者的话、序言、后记和内容简介等,把握主要内容后再开始阅读。
E.阅读中可以在书上作一些批注,阅读后通过写阅读卡或读书笔记留下读书思考的轨迹。并可以与读过这本书的同学、家长、老师进行交流。
三、总结拓展
1.同学们,翻开经典的外国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将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
2.推荐课外阅读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王子》《老人与海》《夏洛的网》《爱的教育》《窗边的小豆豆》《王子与贫儿》《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
第二课时(日积月累和趣味语文)
一、日积月累
1.简介:诺贝尔文学奖是由瑞典文学院下属的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进行评比和遴选的一项文学大奖,每年颁发一次,以表彰该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作家。自1901年在斯德哥尔摩颁发了第一次诺贝尔文学奖以后,迄今已有来自世界五大洲的近百名作家获得过这一殊荣(其间曾因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而有七年未授奖)。在全世界名目繁多的文学奖项中,该奖项由于遴选制度的严格,奖金数额的巨大(约100万美元),涉及地区的广泛,而确立了相当的权威性,在某种意义上,成了一个世界性的文学事件。
2.浏览隽语集萃,看这八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哪个国家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你熟悉哪一位作家或哪部作品?
3.自读他们作品中的名句,并思考含义。
4.交流:说说你读懂了哪一句,或最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5.背诵并抄录这些文学大师智慧的话语。
6.说说你课外准备阅读哪部作品。
二、趣味语文
1.自读三个趣味语文故事,说说你对这些著名的文学家有了怎样的印象。
2.全班交流:“于细微处见性情”,说说他们给你的印象。
如《巧问巧答》中的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与编辑间的通信仅用一个标点符号来传情答意,一方面说明他们间的了解与默契,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雨果的自信与《悲剧世界》的伟大;《一个逗号》中的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大半天做了一个重大的工作,就是删去一个逗号后又加入了。充分反映了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对自己的作品精益求精,反复修改;《文豪与蚊子》中的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以蚊子“聪明”预先来看房间号码,以备饱餐,来与服务员趣谈,结果使自己享受了一晚好的睡眠。则表现了作家一贯的幽默风格。
3.阅读下面几位著名文学家的趣闻轶事,看自己又什么感受。
低产和高产
古希腊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公元前480—前406年)曾承认写三句诗有时要花三天时间。一位跟他谈话的低能诗人惊讶地叫了起来:“那么长时间我可写出一百句诗呢!”“这我完全相信,”欧里庇得斯答道,“可它们只会有三天的生命力。”
剃去半边
法国大作家维克多·雨果(1802—1885年)正赶写一部作品,十分紧张,可是社交活动占去他不少时间。一天,他想了个绝招:把自己的头发和胡须分别剃去半边。亲朋好友一来,他就指指自己的滑稽相,谢绝了社交约会。待须发长长还原,他的大作也告成功。没有秘诀
大仲马写作的速度十分惊人,他一生活了68岁,晚年自称毕生著书1200部。有人问他:“你苦写了一天,第二天怎么仍有精神呢?”
他回答说:“我根本没有苦写过。”
“那你怎么写得又多又快呢?”
“我不知道,你去问一股泉水它为什么总是喷涌不尽吧。”
4.建议课外更多地通过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来走近这些伟大的作家。
三、课堂练习
1、形近字组词。
淘()萌()墓()拂()
掏()盟()幕()佛()
悔()诲()
2、把词语补充完整。
若无()事落()而逃鱼()而入
惊()之鸟()惊一场
四、作业布置
1、背诵并抄写日积月累。
2、完成配套练习第四单元检测题。
五、教学反思
本组的“口语交际·习作”内容紧紧围绕《鲁宾孙漂流记》来安排,日积月累安排了8句外国的名言,最后“趣味语文”安排了三个小故事,“巧问妙答”讲的是雨果完成《悲惨世界》时的故事,“一个逗号”写的是英国著名作家王尔德的故事,“文豪与蚊子”讲的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故事。通过学习本组内容,学生又了解了一些外国文学的特点,了解了一些外国的著名作家以及他们的一些故事。又积累了不少的词语、句子,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不足之处是:学生自读的能力还需要大力提高,默读课文的速度不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