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试论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试论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策略
人类正在跨入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知识已成为企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实施什么样的知识管理策略对于企业的成功至关重要。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长时期忽视知识管理,产生了三方面不良后果:大量无形知识资产白白流失。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通过人员流动跳槽而
白白流失;大量资源投入到互不联系的知识研究好范文版权所有领域,这也是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许多知识研究没有系统性,没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本身没有可应用性,根本无法转化。这是我国知识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脱节,忽视人才与知识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能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宏观上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又存在大量人才积压,没有很好发挥作用。上述三方面问题在国有企业尤其严重。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切实重视知识管理。
一、知识管理综述
(一)知识管理的定义
知识管理的定义历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未有统一的定论。研究者基于各自的出发点从不同的角度对知识管理下了众多的定义,根据所掌握的资料,目前关于知识管理的定义多达数十种。其中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七种,其中国外四种,国内三种。这些观点既有区别,也有联系,其共同点就是突出强调以知识为核心并充分发挥知识的作用。美国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财富”。知识是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要素,知识正在改变组织创立、进化、成熟、死亡或改革的方式,那么如何来理解知识呢?按照世界知识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1996年发布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中对知识的分类可分为:知事(know-what)、知因(know-why)、知用(know-how)、知人(know-who)四类。前两类属于显性知识,即能够用严格的数据、科学公式、公理、文字等符号表达出来,固化于书本、磁带、光盘等媒体介质中,易于存储、交流和共享的知识。后两类是高度个性化和难以格式化的知识,属于隐性知识。它根植于个人经验,没有有形的物质载体承载,依赖于亲身的体验、直觉和洞察力,是通过直接的、面对面的接触来交换和共享的知识。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定义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就是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使知识螺旋不断的向前延伸,是利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和创新能力,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去适应企业发展、生存和竞争的需要,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手段对相关知识的内外连续管理过程,把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传播知识作为企业核心优势和竞争力得以提高的关键,把知识集体共享和知识创新视为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灵魂,是为企业经营效益不断提高和企业文化全面提升而创造的一种现代管理机制。
(二)知识管理的内容
弄清了知识管理的定义,自然就对知识管理的范畴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界定。根据施乐公司在对美国60名知识管理工作者调查后的研究表明,知识管理至少涉及如下10个重要领域:对知识和最佳业务与经验的共享;知识共享责任的宣传;积累和利用过去的经验;将知识融入产品、服务和生产的过程;将知识作为产品进行生产;驱动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建立虚拟式的专家网络;建立和挖掘客户需求信息的知识库;理解和计量知识的价值;开发和利用知识资产。由此可见,知识管理的内容就是围绕着如何获取知识、消化知识、应用知识和创新知识这条线索来辐射企业的管理层面。概括起来大致包括:1.获取知识并消化、吸收知识;2.创立有效的知识共享机制,建立知识网络和创造适宜的环境以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交流与共享责任的宣传,培养员工知识交流与共享的意识;3.创造适宜条件与环境,充分开发和有效利用企业知识资源,进行以创新为目的的知识生产;4.通过有效的知识创新机制,推动新知识的研究和开发,积累和扩大企业的知识资源;5.保证企业知识的生产以及知识资源的积累和扩大,充分溶入产品或服务及其生产过程和管理过程之中。也就是说知识管理既包括将组织中现有的显性知识编码化,也包括发掘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使其转化为可编码的显性知识,或者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
(三)知识管理的特征
知识管理是一种全新的管理思想,它既继承了人本管理思想的精髓,又结合了知识经济这一新的经济形态的特点予以创新。知识管理本身有其独特之处,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为现代企业进行知识管理提供理论基础。
1、知识管理的重点是企业的知识资本和知识工作者
知识资本包括结构性资本和人力资本。结构性资本指不依附于员工个人而存在的企业结构的全部知识技能,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
第二篇:浅析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策略
浅析国内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策略
摘 要:中国国内经济加速发展,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制品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效率而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的物流概念正引起企业的重视。而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规模有限、资金有限、产品研发能力有限,因而在物流管理优化方面显得就更为迫切。只有加强物流管理、完善物流流程、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物流效率、加强物流服务才能使自身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关键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策略
【abstract】China's domestic economic accelerate development, market competition becomes increasingly fierce.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 demand for purpose, for improving raw materials, product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supply to consumption flow and storage efficiency plann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of logistics concept is causing enterprise value.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panies, due to the scale of limited, limited resources, produc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bility is limited, therefore appear in logistics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is more urgent.Only strengthen logistics management, improve logistic process, reduce logistics cost, improve logistics efficiency, strengthen the logistics service to make itself in the fierce competition.【Keywords】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Logistics management;strategy
物流管理是一个战略管理过程。物流管理的范畴贯穿于原材料管理到提供最终产品的整个过程。它是一个系统的管理过程,通过协调物资和信息在市场、企业、供应商之间的流动,从而使客户的需求得到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物流管理是一个整体概念。作为一项新兴的业务,现代物流管理以跨区域的动作方式和机动、灵活、快捷的特点成为企业争取市场生存空间的关键。
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系统化越来越得到中国企业的重视。实践证明物流深刻地影响到了整个营销过程的成败。中小企业的老总如何树立一种较高的物流成本控制意
1识?如何变革物流?如何发挥物流在公司运营中的作用?如何在较低起点上提升物流管理水平等一系列问题都是中小企业急需渴望得到解决的问题。
1、物流管理的意义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资金的限制,抗**能力低,不能有大的闪失,周转不能受阻。特别是对于一种新的产品,由于市场还未完全开发,价格起伏也比较大,物流管理更有着特别重大的意义。
首先,物流管理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持续进行的必要条件。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表现为物质资料的流入、转化、流出过程。一旦某一环节不能及时获取所需物资,生产就难以进行,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秩序将被扰乱。
其次,物流管理决定着企业的销售情况与市场份额。企业能以何种价格提供多少品种和数量的物质产品,决定了企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能力。这一能力正是决定企业销售数量和市场占有率的关键所在。
再次,企业成本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受物流管理水平的影响。一方面,物资购销水平某种程度上决定着企业原材料成本、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的高低;另一方面,配送、运输、仓储、装卸等过程又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运营费用。
由此可见,良好的物流管理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生产成本优势和价值优势,同时也是竞争性市场营销的有力工具。公司通过改进物流管理,降低了成本,节约的资金用在产品研发、改善服务等方面,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2、当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存在的问题
正是由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当中处于重要地位.中小企业要想继续发展离不开科学管理.其中物流管理作为完善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也是当前企业发展必须重视的问题,目前,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如下不足:
(1)管理理念落后。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巾,重视资本积累和赚取利润,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把主要精力投入到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去.尤其重视企业的资金筹集、生产原料购买、财务的收取和支出、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产品的销售、原料和产品的库存、市场的开拓、客户对产品的反馈等等,对物流管理不甚重视,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所有者简单的把生产原料的运输和产品的输送等同于物流活动.只是认为只要生产原料及时到达不耽误企业生产。产品及时交到客户手中,不耽误客户需求就可以了。这种理念上的误差致使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和漏洞,从而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造成物流成本的增加,致使许多企业的物流不仅不能成为企业的利润源反而成为企业的亏损源.从而对企业生产和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甚至使企业发展陷入困境。
(2)管理方式落后。当前,许多中小企业在物流管理方面仍然采取传统物流方式,即把主要精力投放在生产原料的及时购入即产品的及时输送上.而对于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及运输费用则不甚重视,还有的企业经营者把物流等同于运输,把数据分析及库存管理等物流因素排除在外,殊不知物流的数据分析是物流信息T作的重要一环,精确的科学的数据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而库存管理也是现代企业物流管理的重要一环,合理化、科学化的库存管理不仅能够最大化的利用企业场地资源,还能够节省原料或产品的储存成本,从而减少企业的运作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3)专门人才缺乏。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对企业的生产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中小企业之所以不重视物流管理.很重要的一个原凶就是专门人才严重缺乏,即使有的企业重视物流管理,但苦于缺乏专门人才,在物流管理的科学性上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企业之所以缺乏人才除了在管理理念上不重视物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来说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够.很多物流人才不愿意到中小企业就业,从而造成人才缺乏:
还有的企业从事物流工作的人员在技能水平、知识水平、对物流管 再要性的认知水平、管理水平等各个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这也成为阻碍中小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提高发展的不利因素。
(4)设施利用不足。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物流状况仍然是一种大而全、小而全为主流的商业运作模式,多数企业主要通过自办物流来解决自身的物流需求,如购买交通运输工具、自建仓库、雇佣工人等,大量的设施利用不足,最常见的就是交通运输工具闲置、库房大量闲置。很多工人在很多时间里无所事事,这就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5)物流成本高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物流系统各环节的衔接程度低。设备陈旧且利用率不高,在商品总成本中,物流费用平均占到20%,高者甚至达到40%,大大高于发达国家1O%左右的费用.
3、中小企业物流管理合理化建议
3.1 政府的支持和帮助。这是中小企业完善和发展物流管理的重要平台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理应受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当然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不应仅仅限制在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方面的帮助,还应在企业内部管理方面下功夫,反映在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方面,政府应该做到:一是加强物流管理政策扶持,譬如设立物流管理优化标准,提高物流管理的水平:二是规范物流市场,尤其是中小物流企业服务市场,提高物流服务质量,为中小企业采取第三方物流 奠定基础;三是完善基础设施,尤其是信息网络设施,为完善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化系统提供有力支持。
3.2转变观念。提高认知水平是中小企业完善和发展物流管理的重要基础等过程,需要做出科学规划和合理规范,从而建立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思维;三是进行成本核算比较,将传统物流模式与现代物流模式进行成本核算,建立现代物流管理信心。
3.3 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是中小企业完善和发展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生产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利润,而中小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在控制成本人手,因此从物流管理角度看,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物流
成本则是中小企业物流发展的必由之路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就是使企业在物流运作过程中提高物流运作速度、缩短运输、完善运输、销售网络、降低库存从而降低成本.创造更大的利润因此,完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水平就业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完善物流管理部门职能,优化物流管理部门结构,将物流过程中的采购、仓储、库存、物料处理、物料的分装与拣选、运输、信息管理、供应计划等进行综合的系统的管理,为企业物流管理优化提供强大的平台;二是积极应用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实现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物流运作的模式化、物流信息计算化等,为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3.4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这是中小企业完善和发展物流管理的重要途径。第三方物流是指在物流渠道中由中间商提供的服务,中间商以合同的形式在~ 定的期限内,提供企业所需的全部或部分物流服务。很多中小企业管理部门仍然主求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模式.在物流管理方面也是力主追求自办物流.而许多中小企业在运作过程中经常是资源及设施的利用不足。这就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更重要的是给企业造成了不必要的财政负担,因此,中小企业为了更大地发挥自身效能,节约企业运作成本,提高竞争力,应从繁杂的物流业务中的全部或部分脱身出来,将物流服务交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去运作。这样企业就能节约大量的采购、仓储、运输、包装、装卸、人力等成本,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并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而企业也能将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应用到核心业务上,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3.5 培养专门人才。加强专业管理是中小企业完善和发展物流管理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小企业尤其乡镇中小企业管理主要是家族式管理,在对待人才方面没有显示出迫切需求的诚意。这就造成了企业内部管理的粗放化甚至造成无程序化。给企业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在企业的物流管理方面也是如此。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经营者或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仅是市场的竞争,而应该是人才的竞争。反映在物流管理方面,企业的经营者或所有者应该在物流管理方面培养和造就一批熟悉现代物流管理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物流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为此企业应该做到:一是招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对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进
行专门的管理;二是加强学习,派企业负责物流管理的人员积极参加高水准物流培训班.提高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三是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在企业管理部门内部形成良性竞争机制,形成能者上、劣者下的循环机制,把优秀人才置于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四是加强联系,尤其是与高校加强联系,有条件的企业可以依托当地高校聘请物流管理顾问,为企业物流确立物流优化系统或建立物流优化模型,为企业物流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3.6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良好信誉。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营信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物流企业要向管理要效益,在员工中牢固树立用户至上的经营观念,建立一套严格的业务规则和制度,在抓好内部机制管理,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物流企业要特别注意树立经营信誉,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
3.7发展绿色物流。绿色物流是指在物流过程中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物流环境的净化,使物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随着环境资源恶化程度的加深,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越大,因此人们对环境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现代物流的发展必须优先考虑环境问题,需要从环境角度对物流体系进行改进,即需要形成一个环境共生型的物流管理系统。这种物流管理系统建立在维护全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基础上,改变原来发展与物流、消费生活与物流的单向作用关系,在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形成一种能促进经济与消费健康发展的物流系统,即向绿色物流转变。因此,现代绿色物流管理强调了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强调全方位对环境的关注,体现了企业绿色形象,是一种新的物流管理趋势。
第三篇:浅析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浅析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
摘要:20世90年代以来,国内外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知识化、信息化、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再造、企业重组各种创新,各种变革风起云涌,纷至沓来。中国的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与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激烈竞争,而且还必须迎接新技术和新生产方式的挑战。在这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处在信息化、知识化的竞争环境中,其兴衰成败已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还在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社会对企业核心资源的重要管理形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知识管理与一般的生产管理、信息管理、资本管理相比, 知识管理具有极大的智力优势。关键词: 中小企业 知识管理 问题 对策
Analyses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bstract: 20 world since 90s, domestic and foreign enterprises face internal environment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the great changes.Knowledge, information, WTO,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restructuring, enterprise restructuring...All kinds of innovation, all sorts of change blustery, follow.China'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not only faced with fierce competition of multinational companies, but also must meet the new technology and new production method challenge.In this era of knowledge economy, enterprises in information, knowledge and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its vicissitudes has not only depend on enterprise owns the substance capital, but also in the 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effective information and use.Knowledge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knowledge economic society as the important management form the core resource of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Knowledge management and general produc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apital management, knowledge management compared with great intellectual superiority.Key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 knowledge management countermeasures.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知识管理的含义
(二)世界知识管理发展历程、杰出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
(三)企业的知识管理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整体状况
(二)关于我国中小企业只是管理的问题
三、中小企业面对实施知识管理中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建立起有效的组织机构
(二)成立知识管理机构有专门的人才负责项目的实施
(三)推动企业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四)建立起鼓励知识共享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五)创建学习型企业
四、对于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的优越性
(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
(二)知识管理也是网路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
(三)知识管理是技术
(四)知识管理是管理
(五)知识管理是哲学和文化
(六)企业知识管理对员工的作用
(七)企业知识管理的共享
五、结束语
六、参考文献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引言 0世纪60年代初,美国管理学教授彼得.德鲁克博士首先提出了知识工作者和知识管理的概念,指出我们正在进入知识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资源不再是资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而应该是知识,在这个社会中知识工作者将发挥主要作用。并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提出“未来的典型企业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和自我管理”。“知识管理”在上世纪90年代,成为商务界讨论的时髦话题。而在现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知本(知识资本)将逐渐代替以前传统的资金、土地、劳动力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已成为现实。在当今信息交换速度不断加快产品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大形势下,知识管理成为了必要。而效益的来源在于领先对手一步,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持续的领先只能依靠不断的创新。各个层面的创新并非空中楼阁,只能建立在对企业各层次员工对知识资产的掌握与了解的基础上,因此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创新与发展至关重要,也是企业拥有持久竞争力的基础。然而国内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还刚刚起步,尤其是中小企业,因此本文对中小企业和知识管理方面的知识进行了分析探究。
一、知识管理的内涵
(一)知识管理的涵义
知识管理就是通过知识共享,运用企业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提高企业对当前情况的应变和创造能力。企业知识管理的出发点都是把知识作为最重要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去掌握和利用知识,从而提高强化企业竞争力。知识的最重要载体是人,因此可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美国施乐公司执行董事Paul Allair说过:“知识管理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工作实践及文化开始的,然后才是技术问题。”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分为六个方面:第一,发布知识,第二,确保在需要是随时可得到知识;第三,有效开发新的知识;第四,鼓励并支持从外部去获得知识;第五,确保在组织内部宣传扩散新的知识;第六,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确保组织内部所有人都知道需要的知识在那里。知识管理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它是为企业家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知识管理不同于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主要侧重于信息的收集、检索、分类、存储和传输等, 对信息管理者的创新能力并没有提出特殊的要求。而知识管理重视的是企业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它的外延和内涵远比信息管理丰富得多, 它并不是一门技术, 而是各种可行的解决办法的综合。
首先,知识管理的内容资源层面,强调知识管理主要是对各种知识内容及其过程的管理;第二点是知识管理的活动层面,强调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技术相关性问题,而是对“ 人、过程、技术”的有机集成;第三点是知识管理的价值层面,强调知识管理需要实现特定价值,主要表现为,它有利于提高个人和组织的智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业务目标和知识远景,有利于取得直接的经济绩效等。所以,实现知识管理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不仅需要一定的工厂硬环境的支撑,而且要以软环境为基础,包括战略和领导的支持、文化、价值观等,所有这些都需要综合考虑。也就是说,知识管理就是要实现知识内容、知识活动以及知识价值的总体平衡。
(二)世界知识管理发展历程、杰出代表人物和理论特点
对于知识管理,世界各国都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例如彼得.圣吉的“学习型组织”、沙利文的“智力资本管理”等,但是,以彼得.德鲁克博士)和斯威比博士为代表提出的“知识管理”理论深为各国专家们、特别是企业界人士的推崇和欢迎,他们对知识管理领域的开拓和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德鲁克博士无疑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管理思想家和百科全书式的管理理论大师。他的远见卓识对于二十世纪的管理具有深刻的影响。德鲁克是最早感知和预言知识经济时代来临的人物之一。他的著作对广大管理人员理解、认识知识经济, 接受知识管理以及现代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与学院派的德鲁克出身不同,卡尔〃斯威比博士既是企业家又是企业分析家的背景, 导致他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实践色彩。如果说德鲁克的理论主要着眼于知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识管理的发展大势, 斯威比的理论和方法则更着重在帮助企业家有效地认识和管理核心资产-无形资产, 创造更大的价值, 经营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企业。
由于斯威比博士相信学习的过程应该首先是个实践的过程, 有效地实践离不开有效的工具。所以,他所独创的知识管理战略工具(KMAP)、无形资产监控表(IAM)和知识管理培训工具(TANGO)等为企业的知识管理实践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工具和手段,这些工具对迄今为止的全球知识管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成为一些国家和专业机构(包括瑞典, 欧盟(EU)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制定新财务专业标准的重要基础,斯威比博士也被誉为“知识管理之父”。
(三)企业知识管理
所谓企业知识管理就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采用新的管理模式去适应企业发展、生存和竞争的需要。企业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条件是信息和知识的积累。企业的知识管理必须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即遵循一定的原则:主要包括有效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综合性原则、突出性原则。企业知识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具有三个特征:大规模性生产转向规模个性化生产、纵向管理转向水平管理、产品从现实开发转向虚拟开发。企业知识管理要取得成功,根据国际经验必须具备的因素:知识管理要能带来效益;要建立良好的、有效的技术和组织基础;要有厚实的企业文化;要重视企业危机的预测和防范。企业知识管理要取得成功,必须选择一系列的战略模式与实施方法。可供选择的战略模式有:把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经营战略;建立知识管理系统,促进知识转移;以客户为重点的知识战略;建立企业员工对知识责任感;无须资产管理战略。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法有:构建支持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加大对知识管理的资金投入;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建立知识管理评估系统。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在知识管理方面的现状和问题
(一)中小企业的整体状况
近年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有关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资料表明,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达420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约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8%。“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均增长9.5%,而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8%左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占国内增加值的58%,社会零售额占59%,上缴税收占50.2%,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提供就业机会占75%,出口额占全国出口的68%。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
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65%的发明专利和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受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压力逐步增大,外贸出口受阻、内销下降、效益下滑,亏损上升等等。大部分中小企业受到自身规模或者自身素质的限制,无法承受这样的冲击,经营面临困难,甚至出现倒闭的情况。在这现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有待解决,然而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的角度出发不断地完善企业的整体素质,提高竞争的能力,知识管理当首当其冲。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企业处在信息化、知识化的竞争环境中,其兴衰成败已不再仅仅取决于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还在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和运用。知识管理作为知识经济社会对企业核心资源的重要管理形式,对企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关于我国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情况 1.对知识管理理念的总体认知程度极低
知识管理KM2002 中国问卷调查就“与知识管理概念和理论相关的学术文献的了解程度”的调查显示:仅有约6.3 %的被调查者选择了“非常熟悉”,而“有一定了解”和“不熟悉”的则分别占约58.7 %和约35.0 %。同时,约有73.9 %的被调查者认为,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前国内机构对知识管理的实践应用仅处于“刚刚开始”阶段。这一调查说明,虽然知识管理的理念在中国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传播,但在实践上仍处于启蒙阶段。而我国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经营状况的原因,吸引高素质人才加盟的难度较大,各个岗位上人员欠资格上岗的现象较为严重。由于人员素质较低,因而在接受新概念和新信息方面显得比较迟钝,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这一概念表现得非常陌生。这些严重制约了知识管理在中小企业的实践和运用。2.知识资本匮乏,创新能力低下
首先,由于中小企业的知识资本意识淡漠,员工素质普遍低下,缺乏获取新知识的动力,创新没有成为多数中小企业的自觉活动。作为开发和创新的主体,中小企业市场目标不明确,不是把创新作为竞争取胜之本,而是安于现状,缺乏危机意识,紧守眼前利润,缺乏从外部获取知识源进行创新的动力和活力。其次,模仿创新是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主要形式。我国中小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差,多是靠模仿创新发展起来的。模仿创新尽管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优点,但也存在致命的弱点,就是知识产权模糊。我国已经加入WTO ,知识产权的障碍将使得模仿创新的路子越走越窄。最后,由于我国中小企业人员素质低下,又缺乏吸引和留住高素质技术人才的管理机制和企业文化,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又没有真正面向市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机制尚未完全形成,从而使得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很低。3.现有知识大多数以隐性知识方式存在
一方面,由于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忽视知识产权的价值,大量科研成果在没有知识产权保护的情况下就以成果鉴定、发表论文和学术讨论的形式公布于众,成为同行企业共享的知识成果。另一方面,由于人员素质低下,不能有效地对企业现有知识进行搜集、整理、萃取、提炼,不能使他们转化成为显性知识,因而,大量的知识保存在员工个人的大脑里,伴随着人员的流动而流失,从而导致大量的知识流失。同时,由于知识存在于员工个人的大脑里,未进入流通环节,因而也不能实现价值的增值。4.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影响知识管理的有效开展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知识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因为知识的存储和交流都需要信息技术提供保证,如建立知识数据仓库,通过信息技术在局域网上实现知识和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因而,知识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然而,据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06 年10 月底,我国中小企业目前信息化率还不到10 % ,近68 %的中小企业还没有计算机, 真正建立独立网站的企业只有37 % ,大部分没有独立网站,有的挂在别的网站上。独立网站中的85 %仅仅是宣传、查询信息,还没有真正开展网上交易,真正网上实现交易的只有11 %。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现状严重制约了知识管理的实施。
5.缺乏共享知识的企业文化
中小企业往往缺乏良好的企业文化,因为很多企业的企业文化十分不利于知识的共享。在这些企业文化氛围当中,个人出于职业安全及个人地位等方面的考虑,不愿将个人所掌握的知识与同事分享和交流,公司也没有明确提倡和强调要加强共享和交流,再加上制度建设滞后,往往导致个人知识不能转化为企业的知识。很多企业甚至出现企业资源部门化,部门资源个人化,个人资源独享化,给企业的经营安全带来的很大隐患。
三、中小企业面对实施知识管理中的问题的解决途径
(一)建立起有效的组织机构
在中小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当中,直线职能制一直占据着组织结构设计的主流。直线职能制的最大特点是管理幅度小而管理层次多,但是在今天,这种组织结构已不能适应知识和信息大量传播和高速流动的需要,而宽幅度、少层次的扁平化组织结构正符合了这种需要,所以,已经实施知识管理的企业开始逐步改革传统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越来越趋向于扁平化。但大多数企业目前所实行的仍然是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为适应知识管理的需要,使知识的交流和共享变得更为快捷和有效,中小企业应将组织结构进行适应的调整和优化,精简中间层,使中间层与高层、基层的联系更加直接和快捷,加快信息的传播和交流。
(二)成立知识管理机构有专门的人才负责项目的实施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任何一个管理项目的实施都需要相应的组织并落实相关的责任人,才能保证项目的成功实施,知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当中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更需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确定主要负责人。中小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其知识管理机构可以单独设立,也可将知识管理职能划归企业战略研究部门或信息管理部门,选拔熟悉企业各方面管理业务知识并有丰富的企业信息化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担任企业的知识总监(CKO),直接负责知识管理项目的实施。设立了专门的机构或明确了知识管理的职能之后,还需要组织知识管理的专家团队,专家团队的成员可以是专门的知识管理人员,也可以是企业各个岗位上的专业人员,可以是专职的,也可以是兼职的。专家团队的主要职能是研究和设计知识管理的方法以及建立保障知识交流和共享的制度,并在企业内建立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三)推动企业信息化向更高层次发展
知识管理需要用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平台,由于目前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很初级的阶段,目前已经实施企业信息建设的企业多数以网站、财务或OA 等单一功能为主。推动企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并拓展其功能,将是中小企业信息化的主要任务。
(四)建立起鼓励知识共享的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
知识只有交流才能发展,只有使用才能增值,只有交流和反复使用才能不断地派生出新的知识,而知识共享是其中的关键,它直接制约着知识的生成和交流,更关系到知识管理实践的成功与否。如何实现知识的交流和共享,第一个层面是制度层面,即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鼓励员工将隐藏在自己大脑中的隐性知识共享出来,如“师带徒”培训、案例培训等;同时通过一系列制度使涉及工作流程和方法的知识公开化,如通过网上办公等,使员工不得不把办公的整个流程呈现在内部网络上。另一个层面是企业文化层面,即在企业内建立起鼓励知识交流、共享以崇尚创新的企业文化,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顺畅的传播、共享、创新和应用。建立这一文化的前提首先要消除员工对个人职业安全的顾虑,让员工意识到知识的共享对每一个人都是有益的。倡导大家把个人知识转化为组织知识,让每个需要这些知识的员工随时能够在组织内寻求到解决办法,这种组织知识的不断丰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富实际上意味着个人能力的提高。
(五)创建学习型企业
知识资本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对象,而创建学习型企业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知识管理流程中的第一个环节,即知识的生成和获取管理。知识生成和获取的方式是学习,企业应当通过营造一种鼓励学习的企业文化氛围,同时给予正确的引导,统一广大员工的学习目标,鼓励员工通过自我学习和提高,丰富个人的业务知识,进而增加组织的知识资本。
四、对于中小企业知识管理优越性
(一)知识管理的目标与核心
通过提高人的发明和创新能力来实现企业创新,知识管理为企业实现显性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进行计算机存储,而隐性知识是则难以掌握,它集中存储在雇员的脑海里,是雇员所取得经验的体现,任何组织要在知识经济中求得生存,就必须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信息与过程联系起来,以进行大量创新。但决不能将知识管理简单等同于信息管理。二者的关系体现在: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知识管理是信息管理的延伸与发展。
(二)知识管理也是网路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
所谓知识管理是在企业中建构一个量化与质化的知识系统,让企业中的资讯与知识,透过获得、创造、分享、整合、存取、更新、创新等过程,不断的回馈到知识系统内,形成永不间断的累积个人与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智慧的循环,在企业组织中成为管理与应用的智慧资本,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以应对市场的变迁。
(三)知识管理是技术
这些技术包括知识管理的关键技术:知识收集分类存储标记技术,知识搜索技术,以及辅助的交流沟通技术:即时通信,电子邮件,企业门户,等等。我们在直观上感知的,能够把握的知识管理,其实就是这些技术和技术的产物。正是这些技术,将知识管理从理论变为了实践。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四)知识管理是管理
知识管理同以往的任何一种管理理论一样,发现了企业中的稀缺和关键的资源,并将它们管理起来,以求更有效率、更有效果的利用这些资源。这个资源,就是企业拥有的知识。既然是管理,自然就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对知识这种资源的规划与组织、导向与激励、评估与控制,以及不断的创新、演进,就是知识管理。(五)知识管理是哲学和文化
知识管理同以往的管理理论的不同还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不同的,以往的管理哲学、管理理论看什么是企业,同知识管理的观点是不同的,如科学管理就把企业看成是一部自动化的机器,各种生产资料从一侧进入这部机器,另一侧则源源不断的涌出产品和服务,机械性和自动化就是企业的核心,知识管理看企业,是把它当作关于自身规律和顾客价值的知识的聚合体,如果不拥有这些知识,企业就不存在,企业为顾客创造价值、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就被理解为企业寻找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过程,在方法论上,就表现为围绕企业知识,进行组织的运作,各个层级的人员都依靠知识管理系统,发展业务、管理企业。
在组织中实践知识管理,就要培养与之匹配的组织文化。知识管理强调创新,强调共享,强调协作。组织的文化就要围绕这些作强有力的导向,让每个人都了解怎么做是对,怎么做是错,一定要把做事的知识共享出来,每个需要的人都有机会学到它,寻找新的方法,创造新的知识,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围绕着知识管理,调整自己的行为、做事的方式方法,从而形成知识管理导向的价值观。这就是知识管理是文化的涵义。一般来说,知识管理是一种漫长的经营策略,带给企业的好处为创造企业新竞争价值,增加企业利润,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效率,建立企业新文化。
(六)企业知识管理对员工的作用
企业知识管理具有以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企业知识的流动、共享和创新,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重视企业知识和人才,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在实现企业自我价值的同时,注重向传统产业的渗透,提高社会整体的知识化水平。
(七)企业知识管理的共享
企业知识管理把知识共享作为核心目标,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是鼓励相互协作,培育知识共享的环境,知识只有通过互相交流才能得到发展,也只有通过使用才能从知识中派生出新知识,知识的交流越广效果越好。只有使知识被更多的人共享,才能使知识的拥有者获得更大的收益,对一个企业来说,迎接知识经济必须首先促进本企业的知识化包括生产过程的知识化、劳动者的知识化、管理的知识化和生产产品的知识化。促进企业知识化的重要举措就要进行知识和技术创新、大力引进知识和技术、激发员工学习和利用知识技术与经验、加大科技投入、开展员工知识与技术培训等。
五、结束语
面向21世纪,从全球范看,一个更加激烈的竞争环境已经基本形成。在未来消费者导向的年代,如何对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和顾客需求的瞬息万变作出灵活快速响应,充分利用当代最新科学技术,依靠创新实施企业的研究开发,有效地生产和提供令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开辟消费者的新市场,是当今企业不容忽视的使命,否则企业将被淘汰。
企业已经认识到他们最宝贵的资产和资源是知识,知识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将把企业的知识资源纳人其管理之中。因此,企业知识管理体系研究是国外知识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之一,特别地建立企业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已成为企业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基础设施以及企业决策所必需的专家支持系统,也是企业在激烈的竟争中保持不败的保证。一些著名的跨国公司已经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及其知识库,在公司知识生产、分配、获取、共享、利用等知识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南京财经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六、参考文献
【1】张新丽 罗晓雯.《中小企业知识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新西部 ,下半月2008年底10期
【2】尚娟.试论中小企业知识管理策略,《经济师》,2006年 第4期 【3】李菊萍.企业知识管理问题、策略与措施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2007.9 【4】李德升.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信息资源管理系 【5】田志刚.对知识管理的不同观点, 2004,百度文库
【6】陈如刚.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价值中国网,2010,(3)【7】陈美娜 秦燕.中小企业管理实践研究,《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第6期 【8】《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联合课题组.2005年成长型中小企业发展报告[R].2005.12.01 【9】郑银玲.中小企业的知识管理及其创新[J].北方经贸, 2010,(05)【10】孟国辉.我国中小企业知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5).【11】王花丹.浅论知识管理[J].企业与文化, 2009,(Z1)【12】张俊明.浅谈知识管理[J].煤矿现代化, 2006,(01).【13】胡雪斌 中国企业知识管理实施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浙江财经学院 【14】培林,况能富.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的比较研究[J].未来与发展, 2007,(01).【16】Malhotra, Y.Deciphering the knowledge management hype.Journal for Quality and Participation, July/August 1998.【16】美刊文章.迎接知识经济,实施知识管理.参考消息,1998.4.26 【17】张俊明.浅谈知识管理 ,煤矿现代化 ,2006.01,第一期
第四篇:企业知识管理策略初探
内容摘要:加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条途径。知识管理就是要使组织最大限度地拥有、扩散和交流知识、高效率地利用知识,使知识无形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知识管理要注重培养知识创新和转化的人才,保护组织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关键词: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长时期忽视知识管理,产生了三方面不良后果:大量无形知识资产白白流失。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通过人员流动跳槽而白白流失;大量资源投人到互不联系的知识研究领域,这也是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许多知识研究没有系统性,没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本身没有可应用性,根本无法转化。这是我国知识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脱节,忽视人才与知识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能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宏观上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又存在大量人才积压,没有很好发挥作用。上述三方面问题在国有企业尤其严重。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切实重视知识管理。
确立知识资产价值观
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非国有企业在内,对知识资产的认识程度非常低,过度重视“硬件”资产,严重忽视知识资产。这一点无论从企业投入结构来看,还是从企业利益分配结构来看,都是十分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树立知识资产的观念,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任何优势,只能出卖劳动力,获取一些就业和工资收入而已。因此,在我国普及知识管理的知识,树立知识资产的价值观,是加速创新的基础。增强创新能力是知识资产的归属,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还不够,还要增强知识资产转化的能力。这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构建知识传播与共享的环境
知识的载体包括两种,各种软硬设备和信息知识资料和掌握了知识的人才。前者是显性化或可编码知识的载体,后者是显性化和隐性知识的双重动态载体。人才个体作为隐性知识的载体是创新的最活跃的要素,是知识创造的巨大源泉。因此,培养、引入和留住人才,并创造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知识管理战略的重要一环。但是,一个组织的知识资源并不是个体知识资源的简单集合。一个灵活机动的创新组织必须具备在组织内部传播知识的能力,使个体知识能够为整个组织所共享,才能形成组织的整体优势,保持整个组织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组织应该促使知识在内部扩散。
个体知识的隐性特征和私有性阻碍着知识的转化和传播。隐性知识是一系列关于个人信仰和个人价值方面的东西,具有思想继承性和知识从浅到深的纵向联系,即使具有隐性知识的人员愿意将其知识传授给他人,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别,隐性知识也远不如显性知识那样容易被第三者获取。作为组织,必须有目的地对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处理,使更多人掌握少数人具备的隐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扩散必须克服三个障碍:信息和隐性知识的拥有是某种特权和优势的象征,而与其他人共享会使隐性知识拥有者丧失在组织内部的竞争优势,因此,具有隐性知识的个体可能不愿意扩散他的知识;与第一相反,其他人可能因缺乏信息,认识不到作为无形资产的隐性知识的真正价值,从而不愿意投入精力或资本去争取那些虽然十分重要,但自己没有认识到其价值的知识;作为知识的接受方可能会在没有给付的情况下获得相关知识信息,这将进一步促使具有隐性知识积累的个体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可见,作为一个组织,为了促使组织内部个体隐性知识在内部的传播,应该采取一系列长期战略,克服将隐性资产有形化存在的困难。方法之一是建立一个大家对内部知识共享共有的环境。例如,让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组织的任务设计;工作人员在不同部门轮流工作,执行不同的任务,这将有利于一个部门人员的经验与知识传播到其他部门,提高组织内部知识传播的效果;其次是对拥有核心隐性知识的人给予最高的承认,这种承认既有物质方面的,也要有精神方面的。尤其要使具有隐性知识的人感觉到,将自己的知识传播给适当的人,是自己的责任。
营造知识创新的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环境来讲,政府应该创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氛围。在价值认同上,在分配机制上,在资源分配和制度安排上,都要向创新倾斜。作为一个组织,应特别注意营造一种具有下列特点的内部环境:在组织的所有层面上建立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在这方面,建立一种组织知识评估机制,对知识对组织业绩的贡献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表明一个组织对知识的认知水平。鼓励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这对充分发挥每个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确实很重要。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得到成员的充分认可,组织成员才会有归属感,主人感,才能为组织的发展毫无保留地奉献聪明才智。建立良好的交流条件,使员工之间能够具有充分交流的机会,加深相互理解的程度。这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员工在组织内的交流机会很少。缺乏交流场所和交流气氛,是国内各种组织的弊病。我们更加重视政治学习,轻视员工对组织内部事务的讨论。在一个非民主的氛围下,决策的完全不透明性使得成员难以对组织表现出忠诚,知识和信息扩散必然缺乏基础。
经常让员工分析组织内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别要使员工理解本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差别,认同组织的管理。这是建立组织隐性知识体系的有效途径。培育和产生知识专门人才的组织应是充满关爱的组织,它应能激发员工对知识的渴望,具有获取知识的途径,能够允许在创新过程中发生错误与失败。这是营造一种值得信任、有同情心热心帮助的组织文化所必须的。过去企业管理强调科学管理,将对人的管理,看成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机器部件。这种管理在一定时期内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但它抹煞了人的主动创造性和能动性。后来的行为科学注意到人的需要与行为的层次性,并据此开发了管理的新理论,改变了科学管理的死板性。但是到了知识经济阶段,人们的情感需要日益上升,知识创新具有相当的情感成分,因此,知识管理需要更多的情感管理和交流,情商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词汇,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
建立高素质知识管理专家队伍
培养知识管理的专家队伍,尽快研究知识管理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应该像对待传统产业中的技术管理一样,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创新型组织应该建立知识管理机构,至少是扩大技术管理机构,设立知识主管职位,负责知识资产的管理。知识管理人员的职责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考察和研究组织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分析哪些知识已经存在于组织内部,哪些知识组织内没有但可以从组织外获得,哪些知识需要进行新的研究才能获得;对已经有的知识,应该分类理清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发明的,它是如何保持下来和进一步创新的。这是寻求知识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加快知识发展必经途径;严格控制信息和知识外流,并对形成组织竞争优势的知识通过专利或内部严格的保密措施等加以保护。尤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防止核心人才外流,因为人才外流是组织隐性知识外流最主要的渠道;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对知识创新人员,尤其是关系到组织核心隐性技术的人员的招聘、选择、培训、工作评价和制定分配政策等工作时,要有知识管理人员参与评估和考察;为组织各部门之间建立知识沟通与传播渠道,负责内部通讯设施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使用。在这方面,组织的知识管理人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他们自身也要提高知识素质,拓宽知识领域。也许他们并不需要在各领域内都具有研究与创新能力,但需要知道每个领域的核心知识是什么;规划和实施组织知识库,决定组织内部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知识管理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国外也只有少数大型知识密集型企业设立了知识主管机构或知识主管人员。因此,加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我国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托马斯•H•达文波特等.营运知识━━工商企业的知识管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芮明杰.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第五篇: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知识管理策略研究
知识管理策略研究2007-02-10 16:46:40
□ 作者:吉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赵永光
内容摘要:加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缩小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一条途径。知识管理就是要使组织最大限度地拥有、扩散和交流知识、高效率地利用知识,使知识无形资产转化为生产力。知识管理要注重培养知识创新和转化的人才,保护组织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
关键词:知识管理 隐性知识 知识共享
知识管理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已经成为企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长时期忽视知识管
理,产生了三方面不良后果:大量无形知识资产白白流失。尤其是国有企业的知识产权,通过人员流动跳槽而白白流失;大量资源投人到互不联系的知识研究领域,这也是大量“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许多知识研究没有系统性,没有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本身没有可应用性,根本无法转化。这是我国知识资源浪费的重要原因之一;知识管理与人才管理脱节,忽视人才与知识的关系。具体表现为经济运行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不能充分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在宏观上人才短缺的情况下又存在大量人才积压,没有很好发挥作用。上述三方面问题在国有企业尤其严重。因此,加强知识管理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尤其重要。我们必须借鉴国外经验,切实重视知识管理。
确立知识资产价值观
国有企业,甚至包括一些非国有企业在内,对知识资产的认识程度非常低,过度重视“硬件”资产,严重忽视知识资
产。这一点无论从企业投入结构来看,还是从企业利益分配结构来看,都是十分明显的。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不树立知识资产的观念,就无法在国际竞争中获得任何优势,只能出卖劳动力,获取一些就业和工资收入而已。因此,在我国普及知识管理的知识,树立知识资产的价值观,是加速创新的基础。增强创新能力是知识资产的归属,认识无形资产的价值还不够,还要增强知识资产转化的能力。这也是知识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构建知识传播与共享的环境
知识的载体包括两种,各种软硬设备和信息知识资料和掌握了知识的人才。前者是显性化或可编码知识的载体,后者是显性化和隐性知识的双重动态载体。人才个体作为隐性知识的载体是创新的最活跃的要素,是知识创造的巨大源泉。因此,培养、引入和留住人才,并创造有效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知识管理战略的
重要一环。但是,一个组织的知识资源并不是个体知识资源的简单集合。一个灵活机动的创新组织必须具备在组织内部传播知识的能力,使个体知识能够为整个组织所共享,才能形成组织的整体优势,保持整个组织的竞争优势。这就要求组织应该促使知识在内部扩散。
个体知识的隐性特征和私有性阻碍着知识的转化和传播。隐性知识是一系列关于个人信仰和个人价值方面的东西,具有思想继承性和知识从浅到深的纵向联系,即使具有隐性知识的人员愿意将其知识传授给他人,由于每个人的价值观存在着差别,隐性知识也远不如显性知识那样容易被第三者获取。作为组织,必须有目的地对组织内部的隐性知识进行显性化处理,使更多人掌握少数人具备的隐性知识。个体隐性知识扩散必须克服三个障碍:信息和隐性知识的拥有是某种特权和优势的象征,而与其他人共享会使隐性知识拥有者丧失在组织内部的竞争优势,因此,具有隐性
知识的个体可能不愿意扩散他的知识;与第一相反,其他人可能因缺乏信息,认识不到作为无形资产的隐性知识的真正价值,从而不愿意投入精力或资本去争取那些虽然十分重要,但自己没有认识到其价值的知识;作为知识的接受方可能会在没有给付的情况下获得相关知识信息,这将进一步促使具有隐性知识积累的个体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可见,作为一个组织,为了促使组织内部个体隐性知识在内部的传播,应该采取一系列长期战略,克服将隐性资产有形化存在的困难。方法之一是建立一个大家对内部知识共享共有的环境。例如,让各个部门共同参与组织的任务设计;工作人员在不同部门轮流工作,执行不同的任务,这将有利于一个部门人员的经验与知识传播到其他部门,提高组织内部知识传播的效果;其次是对拥有核心隐性知识的人给予最高的承认,这种承认既有物质方面的,也要有精神方面的。尤其要使具有隐性知识的人感觉到,将
自己的知识传播给适当的人,是自己的责任。
营造知识创新的文化氛围
创新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社会环境来讲,政府应该创造全社会崇尚创新的氛围。在价值认同上,在分配机制上,在资源分配和制度安排上,都要向创新倾斜。作为一个组织,应特别注意营造一种具有下列特点的内部环境:在组织的所有层面上建立获取、创造、积累、保护、探索知识的机制。在这方面,建立一种组织知识评估机制,对知识对组织业绩的贡献进行科学评估,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人才的贡献给予合理的回报。这是最重要的创新环境,表明一个组织对知识的认知水平。鼓励工作人员的能动性,使每个员工都能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与他人分享他们所拥有的知识。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这对充分发挥每个组织成员的积极性确实很重要。任何一个组织,只有得到成员的充分认可,组织成员才会
有归属感,主人感,才能为组织的发展毫无保留地奉献聪明才智。建立良好的交流条件,使员工之间能够具有充分交流的机会,加深相互理解的程度。这方面我国与国外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员工在组织内的交流机会很少。缺乏交流场所和交流气氛,是国内各种组织的弊病。我们更加重视政治学习,轻视员工对组织内部事务的讨论。在一个非民主的氛围下,决策的完全不透明性使得成员难以对组织表现出忠诚,知识和信息扩散必然缺乏基础。
经常让员工分析组织内部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特别要使员工理解本组织与其他组织之间的差别,认同组织的管理。这是建立组织隐性知识体系的有效途径。培育和产生知识专门人才的组织应是充满关爱的组织,它应能激发员工对知识的渴望,具有获取知识的途径,能够允许在创新过程中发生错误与失败。这是营造一种值得信任、有同情心热心帮助的组织文化所必须的。过去企
业管理强调科学管理,将对人的管理,看成是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机器部件。这种管理在一定时期内起到过很好的作用,但它抹煞了人的主动创造性和能动性。后来的行为科学注意到人的需要与行为的层次性,并据此开发了管理的新理论,改变了科学管理的死板性。但是到了知识经济阶段,人们的情感需要日益上升,知识创新具有相当的情感成分,因此,知识管理需要更多的情感管理和交流,情商已经成为一种时髦的词汇,得到越来越多的注意。
建立高素质知识管理专家队伍
培养知识管理的专家队伍,尽快研究知识管理的系统理论与方法,是我国的当务之急。应该像对待传统产业中的技术管理一样,高度重视知识管理。创新型组织应该建立知识管理机构,至少是扩大技术管理机构,设立知识主管职位,负责知识资产的管理。知识管理人员的职责将包括如下几个方面:考察和研究组织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分析哪些
知识已经存在于组织内部,哪些知识组织内没有但可以从组织外获得,哪些知识需要进行新的研究才能获得;对已经有的知识,应该分类理清是谁、在哪里、什么时间发明的,它是如何保持下来和进一步创新的。这是寻求知识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加快知识发展必经途径;严格控制信息和知识外流,并对形成组织竞争优势的知识通过专利或内部严格的保密措施等加以保护。尤其要采取切实的措施防止核心人才外流,因为人才外流是组织隐性知识外流最主要的渠道;制定人力资源开发政策,对知识创新人员,尤其是关系到组织核心隐性技术的人员的招聘、选择、培训、工作评价和制定分配政策等工作时,要有知识管理人员参与评估和考察;为组织各部门之间建立知识沟通与传播渠道,负责内部通讯设施和信息网络的建设和使用。在这方面,组织的知识管理人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他们自身也要提高知识素质,拓宽知识领域。也许他们并不需要
在各领域内都具有研究与创新能力,但需要知道每个领域的核心知识是什么;规划和实施组织知识库,决定组织内部知识的输入与输出。
知识管理对于国人来说还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国外也只有少数大型知识密集型企业设立了知识主管机构或知识主管人员。因此,加快对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我国加快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的一条途径。
参考文献:
1.托马斯•h•达文波特等.营运知识━━工商企业的知识管理.江西教育出版社,1999
2.芮明杰.管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