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核心工作基本成功
成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核心工作基本成功
中新网成都12月31日电(刘贤)“现在比起2008年前,我种花的租地成本增加了3倍,但是花的品种多了3倍、种植规模大了3倍,算起来收入也增加了3倍多。”成都市郫县安德镇云丰村的周乐伟坐在自家门前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
成都市2008年开展了以“还权赋能”、“农民自主”为核心,以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实现农村资产资本化、推动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为目的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时隔两年,记者近日在云丰村书记杨万平带领下参观了村民的花田菜地。在该村办公楼前杨万平指着宣传栏里的云丰村的概况说,确权颁证给村民们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土地面积增多了。
“村里原先有3368亩地,但这是用老法子测量的结果,是笔糊涂账。确权颁证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用现代的方式重新丈量土地,让村民们理清自己究竟有多少家底儿”,杨万平说,“重新实测后,全村共有4028亩地。折合算下来,人均差不多增多了130多平方米的土地。”
土地面积增加所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发包转租的所得增加了。而确权颁证带来的间接影响则更深远,使云丰村的村民对自己手中土地的价值掌握得更清晰。
周乐伟是云丰村的花卉种植大户。一家5口人从2000年开始就以种花为主要家庭经营手段。除自家的6亩多地以外,以每年每亩800到1000元的价格租种周围村民的10多亩地,一年能有六七万元的收入。
确权颁证后,农民手中的土地资本化,价值陡增。现在,周乐伟租种的土地价格按大米计算,每亩每年一千斤大米。大米的价格是随行就市的,今年每斤大米近2元。因此,周乐伟付出的租金成本差不多是以往的2至3倍。
“租金虽然贵了,但我赚的钱比以前多了不少”,周乐伟说,“以前不愿意把地租出来的人,现在也愿意出租。我的花卉种植规模更大,销路也更好找了。”
今年57岁的彭林寿把自家的2亩地租给了周乐伟。他也算了一笔账:像以前一样种粮食根本攒不了什么钱,而租地就很划算,省劳力又没有天气灾害的风险,赚得还更多。
一直以来,成都市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就受到了舆论界的普遍关注,被称作“试图改变农民命运的成都实验”。在杨万平看来,这场改革给村民们带来的利益不仅仅是土地的增加和租金的上涨,更有意义的是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劳动力价值也有所提高。因为许多人将土地出租后,又被租地者返聘成为种花种菜的工人。张邦敏在确权颁证后放弃了打工,回乡种蔬菜进行批发。他发现愿意出租的土地人比以前多了,而因为外来承包者的竞争,不仅土地租金连年攀高,劳动力成本也增加了。
他算了笔帐:2009年,一个女工的劳动价值是25元一天(8小时),男工是50元一天;到了2010年,女工的工钱涨至40元一天,而男工是70元一天。尽管自己一家人也参与种菜,张邦敏一年发出去的工资仍然超过了3万。
因为产权制度改革,农民的市场意识越来越浓。记者与张邦敏等村民交谈时,往往会听到他们细数最近的市场情况,预估最近3到5年的市场变化走势。村民们空前关心村组改选,热心村民议事会。村支两委办公楼全被换成玻璃门窗,旨在透明化办公„„
2010年7至10月,成都组织开展了区(市)县自查、市级职能部门单项检查、第三方问卷调查测评、市检查验收组检查四个阶段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检查验收工作。11月25日,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联席会议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有关情况报告,认定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工作检查验收结果均为合格。这标志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这一核心工作取得了基本成功。
据悉,成都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颁证共涉及19个区(市)县和高新区、257个乡镇(含涉农街办)、2745个村(含涉农社区)、35857个村民小组、212余万农户。截止2010年6月底,全市共向村组集体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33806本;向农户颁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1783681本、林权证649260本、集体土地使用证1657959本、房屋所有权证1571225本。(完)
第二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培训资料(整理稿)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训资料
大家好!根据区委、区政府要在全区开展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专项培训的要求,按照会议的安排,在这里我同大家一起就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相关政策进行共同学习。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及意义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是通过统筹推进“三个集中”,深化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切实推动农村资产资本化,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为统筹城乡科学发展创造条件。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明晰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实现“地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其本质是还权赋能,即把农村产权,特别是农民的自主权、处置权还给农民,赋予农民将其土地、房屋等生产要素成为资产、资本,进行市场流通增值的能力。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将给农民带来带来很多好处,概括起来说有两点:
一是解决农村产权明晰问题,强化集体经济组织和个人对农村产权的自主权,特别是处置权。
二是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赋予农村产权商品属性,促进其流动增值,赋予农民利用农村产权自主发展的能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问题。
具体地说:要凭农村产权证书维护权益;要凭土地承包经营权证领取耕地保护基金;要凭农村产权证书对产权进行流转;要凭农村产权证书抵押融资;还有:我们区搞的生态移民工程,就是要农民自愿放弃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城安居兴业,也是建立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没对农村产权进行确权,就谈不上放弃农村产权;用农村产权进行股份运作,不对农村产权确权,农民又拿什么入股。
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原则
(一)严格保护耕地。
十分珍惜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确保耕地总量不减、质量不降、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二)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也就是要强化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保护,做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将权属落实到法定行使所有权的集体组织;把承包地块的面积、空间位置和权属证书落实到农户。
(三)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也就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体现农民的主体作用,让农民变成改革的主体和改革成果受益的主体。
(四)重点突破、分步实施。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面宽、系统性强,要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结合各地的实际、改革的难易程度,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科学规则、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积极稳妥地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所以,我们区在进行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时是先在区位不同、条件不同的7个村进行试点,待试点成功后再全面推开的。
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权是基础,流转是重点,增值是关键。工作
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
关于农村产权,有些同志可能只知道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产权、集体林地使用权,其实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权项,那就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国土和林业部门将结合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代表区人民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登记造册,核发所有权证书(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依法属于组农民集体所有的,由组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小组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村农民集体所有的,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属于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由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代表集体行使所有权)。
在确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把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对农民的好处宣传到位,特别应强化农民对农村产权的处置权;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充分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真正参与到改革中来,按照村民自治的办法,讨论制定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召开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异议的处理办法(如:宅基地超面积部分,应召开村民大会,由村民大会决定将超出部分确给集体还是农户),成立议事监督会,参与、监督产改工作;要严格按照区上制定的确权程序,每个步骤都走到位,在操作过程中要一把尺子、一个口径、规范操作,对调查结果进行重复公示(先进行初次公示,异议处理业务部门审核后再次公示),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体现改革工作的透明性。
对于农民不理解的方面还要多加解释(如:过去农村承包土地是以产量定面积,而此次颁证是以实测面积为依据,导致过去的产量面积与现在的实测面积不一致,且实测后人均面积差异较大;对人地矛盾问题,要明白农村土地承包方式是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内部增加或减少人口,与家庭的承包土地面积是没有关系的,只要家庭没有灭失,家庭承包的土地面积不因人口增加或减少而变化。还有就是有的因结婚增加人口,在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无机动地的情况下一再要求分地的。《土地承包法》第三十条明确规定:承包期内,妇女结婚,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同时,妇女离婚或者丧偶,仍在原居住地生活或者不在原居住地生活但在新居住地未取得承包地的,发包方不得收回其原承包地。
在区级业务部门、镇村组干部、议事会成员及农户的支持配合下,目前,我区农村产权确权颁证工作已接近尾声。截止2010年1月31日,全区12个街乡镇、105个村(社区)开展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农户7.8167万户。向村组集体颁发集体土地所有证1300余本;向农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8167万本,林权证4.6494万本,集体土地使用证5.2798万本,房屋所有权证5.5179万本。但在工作的推进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比如:
1、没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有些村的产改确权方案没通过群众表决。
2、没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在承包地实测过程中,有的村组干部为了工作方便,一味追求进度,在没通知农户到现场指界的情况下对承包地进行丈量,到调查结果公示时,农民对调查结果有异议,导致工作重复,反而影响工作质量和进度。
3、有的干部没完全吃透政策就对农户进行解释,造成农民上访,电话都打到市上去了。耕保基金搞试点时已明确,只对耕地发放耕保基金,未考虑园地的耕保基金,有的干部就对农民解释发多少就多少,事实上市上在制定政策时,本着不让试点单位吃亏的原则,试点村组2008年耕保基金已按台账面积发放的不再补发,2009年耕保基金可按实测面积予以补
足。
4、由于工作量大,有的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过于粗心,导致发放耕保基金时农户的基础信息不完备,名字错误或身份证号码缺位,无法入库。
为保证农村产权确权颁证的质量,下一步将按照“不重不漏、据实确权”的原则全面开展“回头看”、“查漏补缺”,特别是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定要做到“五个一致”:台账、土地、证书、合同和耕地保护基金一致。对未按帐实相符原则落实到位的要坚决纠正和及时完善,对已完成外业未完成内业处理的要及时处理、公示、颁证,对因各种原因还未完成的要采取措施及时完成,达到耕地保护基金的发放要求。
(二)创新耕地保护机制
为严格保护耕地,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由市政府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按照“统一政策,分级筹集”的原则,由市和区(市)县共同筹集。
根据成国土资发[2009]429号文件精神,耕地保护基金的发放要按照承包地确权颁证在先,发放耕地保护基金在后的工作程序,积极稳妥地推进,未经实测确权颁证的承包地,不得发放耕地保护基金。
耕地保护基金发放对象是指具有承包经营权并且承担了保护承包耕地责任的农户。
发放耕地保护基金的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水田、旱地、菜地及可调整园地等。我区农业结构调整后,大部分耕地用于种植水果,国土部门已将这部分土地登记为园地,而不是可调整园地,存在农业部门与国土部门对耕地认定标准不一致的问题。如按国土部门认定标准发放耕地保护基金,我区此类园地约31万亩将不能享有耕地保护基金,在区委、区政府的强烈要求下,鉴于龙泉的特殊情况,市委、市政府已同
意将我区园地纳入耕保基金发放范围。
耕地保护基金按照基本农田和一般农田进行分类发放。补贴标准为:基本农田400元/亩,一般农田300元/亩,提取耕地流转担保资金和农业保险补贴(10%)后农民实际领取的标准为基本农田360元/亩,一般农田270元/亩。
计算办法: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区(市)县人民政府按照村民小组基本农田、一般农田面积的分类面积,先计算出该村民小组统一的耕地保护基金发放标准,再按照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登记的耕地(含园地)面积,将耕地保护补贴发放到农户。
耕地保护基金发放的方式:根据《耕地保护合同》,国土部门将农户的耕地保护补贴金额直接划入农户在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卡或存折,信用社对其账户进行监管,用于农民购买农民养老保险,农户中家庭成员符合参加农民养老保险条件的可平均分享。
(三)推动农村产权流转
1、促进农用地承包经营权和林地使用权流转。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土地用途不改变和依法、自愿、有偿的前提下,支持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要着重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二是坚持“三个不得”的原则。即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三是坚持“稳定、分权、搞活”的原则,在稳定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前提下,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坚持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经营使用权。四是坚持“集中、连片、规模”的原则,土地流转要与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的经营相结合,实行相对集
中、连片开发,促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生产。
2、依法促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规划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经该集体经济组织三分之二以上成员同意,可以通过使用权出让、出租等方式进行流转,按照规定用于工业、商业、旅游业、服务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租赁性经营房屋等经营性用途及建设农民住房。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应当进入土地有形市场采取招标、拍卖或者挂牌等方式公开交易。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出让方式取得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年限与同用途的国有土地一致。
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出让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但政府要按一定比例收取公共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配套费及耕地保护金。集体经济组织应按照省、市有关农村集体资产管理的规定统一管理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收益。
2009年10月,黄土镇长伍村九社就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委托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将其一宗面积为29.7061亩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通过挂牌方式进行了流转,土地流转收益530余万元,增加了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性收入,有效壮大了集体经济的规模。
3、建立城乡统一的房屋产权流转制度,推动农村房屋产权自由流转。包括买卖、赠与、作价入股、抵押、租赁等,逐步实现城乡房屋同证、同权。农户出卖、出租住房后,不得再申请新的宅基地。乡镇集体企业房屋转让后应做好清产核资工作,所得收益为企业的集体资产。经区(市)县人民政府批准修建的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参照划拨土地补交出让金标准向土地所有权人交纳相关费用后,自主上市流转。
总的来说,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主要是解决产权明晰的问题,产权明
晰后,彻底落实农民的自主权和处置权,农民是否流转完全按农民意愿,根据市场规律办事。政府的职责是建立健全流转的服务体系,为农村产权流转创造条件。
我们区已成立了“四权合一”的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和12个街镇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下一步将积极建立完善农村产权价值评估、产权交易、产权收储、流转担保、纠纷调处5大流转机制,制定完善各类农村产权交易规则和交易流程,强化农村产权流转监督,规范市场交易行为,建立健全各类农村产权依法有序顺畅流转和交易的机制。促进规模化农业产业化发展、集体建设用地集中使用、流转,推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农村产权不断增值。
我国现行法律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抵押都有限制性规定。目前,农村产权不能直接作为抵押物,其融资需要通过“担保”中间环节实现,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场化直接抵押融资。因此,我们将组建区农村产权流转担保公司,促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
农村产权流转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充分体现农民的自主性。确权后,必须尊重农民意愿,由农民自愿进行流转。
2、建立健全街镇乡农村产权交易服务站,规范流转的程序。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后不得改变土地使用性质,使用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
(四)促进农村产权增值
1、对于山区:区委、区政府鼓励农民按照成委发 [2008]1 号文件精神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含自留地 <山>)、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含宅基地),参与生态移民富民惠民实践,进城安居兴业,实现充
分安居、充分就业、充分保障和可持续发展,享受城市居民同等的生活条件。万兴乡大兰村就是最好的例证。
依据:成委发 [2008]1 号文件规定:农户可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农户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由所在集体经济组织收回其承包经营的土地,也可以将其承包经营权流转给区县现代农业发展投资公司或其他经济组织,对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须给予合理补偿;农户自愿放弃原宅基地的,原宅基地使用权予以注销,由区县人民政府对其房屋按不低于当地征地补偿标准的价格进行补偿,或按征地补偿标准以农民集中居住区住房进行房屋置换,其集体建设用地指标纳入国土部门指标储备库,土地交由原集体经济组织复垦。
2、对于坝区:
(1)对坝区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区域,通过做好宣传工作,把一家一户承包经营的土地组织起来,发展现代农业,壮大集体经济,实现农村产权增值。可以引进农业产业化项目,集体经济组织也可以自己搞。农民既有土地流转的收益,同时还可以进入现代农业产业园当产业工人,获得务工收益,黄土镇洪安村就是很好的例子。
(2)对坝区区位条件好、产业发展充分、级差地租高、基础设施完善的区域,可借鉴“龙华实践”的成功模式,成立农民股份合作社,农民将农村产权流转给合作社,置换为集体经济股份,由农民股份合作社对农村土地及其收益统收、统管、统分,实现承包土地规模经营,集体建设用地集约利用。农民转变为市民(股民),实现充分安居、充分保障和充分就业,通过长期享有集体分红权,实现持续增收。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2010年2月23日
第三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成功探索 ——关于赵家峁村的调查与思考 省委农工办王 军杨月华
2013年以来,榆林市榆阳区赵家峁村按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要素流动”的思路,以“资源变资本、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为目标,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农村资源被有效激活,村集体经济迅速壮大,农民收入快速显著增加,为全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面上推开作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穷则思“变”
赵家峁村属典型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地貌,面积7.8平方公里,耕(林)地5300亩,人均8.4亩。全村4个村民小组、171户575人,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杂粮、马铃薯、林果等。多年来,赵家峁村一直以传统小农经营为主,村集体经济一穷二白,多数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耕地闲置荒芜,村庄“空壳”,集体“空心”,民居“空巢”,“三空”现象十分严重。2012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仅6650元,农民收入80%来自外出务工。2013年6月,赵家峁村村民、优秀共产党员、榆林市优秀民营企业家张春平,高票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从此时起,张春平和他的支部一班人为了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拉开了赵家峁村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
(一)资源变资本。张春平上任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积极谋划村上的产业发展,准备建设设施果蔬基地和现代养殖区。但他很快发现,发展现代农业和其他产业都需要集中连片的土地,而赵家峁村的耕地全是二八分的“绺绺田”,住房也是东一家、西一家,分散零乱,零散的土地成了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面对这一现实,张春平多次召集支委会、村委会、党员大会进行讨论,挖空心思找对策、想办法。经过充分思考和论证后,张春平决定先做两件事:一是响应国家启动京津风沙源二期治理移民搬迁项目的号召,拆除滩大饼式的旧村庄,修建新民居,让大伙住上好房子。二是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把村里零散的耕地、林地和撂荒地折股量化,流转到村上统一经营。这两件事实施后,村上原有的沟沟峁峁里的绺绺地变成了集中连片的大块地,土地面积大幅增加,价值也随着集约化程度的提高而大幅提升,为现代农业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资金变股金。为了发展集体经济,村上动员村民用现金入股,但条件是入多入少采取自愿,决不强求。在张春平的带动下,村上很快又筹集到400万元资金,成立了红雨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金润园、丰景两个种养合作社。2016年底,农民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入股的资金达1310万元。
(三)农民变股民。2015年,移民搬迁项目完成后,村民集中搬迁到新居,村上打算把农户原来的老房子改造后用于发展乡村旅游。为了把大家的各项权益划分清楚,村“两委会”经过反复商议,决定把土地、人口、劳动贡献、资金、旧房产等要素都转化为股权(其中,土地股占38%,人口股占22%,劳动贡献股占5%,资金股占23%,旧房产股占12%),并把这些股份量化到户,这样每个农户手里就有5项股权。2015年3月1日,村上决定将10月1日定为基准日,留半年时间给村民准备,并确定只要是基准日前户口在本村的都是股民,基准日之前核定的人口既是股民也是村民,基准日之后的新增人口只是村民,不享受分红,只能通过继承和转让来获得利益。“变”出奇迹
“三变”改革后,村民的热情空前高涨,部分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开始悄悄返回村庄,一个充满活力的赵家峁村开始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一)现代农业快速发展。2016年初,赵家峁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正式成立,农民按股分红,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模式。目前,村上已建成40亩设施果蔬、150亩葡萄、150亩山地苹果,以及30亩酥梨为主的设施农业和时令水果采摘区,同时还建起了35亩现代养殖小区和300亩葡萄酒加工基地。2016年,村集体产值达到600万元。
(二)休闲农业发展迅速。赵家峁村按照“景点错位特色、产业高度融合、脱贫小康同步、主体多元互补、城乡统筹一体”的思路,以“杏花溪谷、峁上人家”“老家记忆、难忘乡愁”为主题,开发了多种乡村旅游项目。2016年7月,“一山一水一片绿,宜居宜业宜旅游”的美丽乡村初步形成,空中滑索、森林穿越、水上游乐、河滩烧烤、农家体验等娱乐设施全面向游人开放,其中王震将军1947年转战陕北驻扎过的老院子,成了游客争相游览的热点场所。现在,每到节假日,驱车前往赵家峁村的游客络绎不绝,仅去年“十一”黄金周,游客数量已突破5万人次,5天时间旅游收入超过7万元,单日游客最高峰值达到2万人次,农家乐和特色餐饮等营业收入超过6万元。
(三)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目前,赵家峁村已建成112套美丽农居,卫生室、警务室、老年活动中心、医务室、敬老灶等设施应有尽有。现在,村上的基础设施完备,人居环境优美,形成了“人人有事干、人人干劲足”的良好局面,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四)农民收入大幅提高。现在的赵家峁村人人是股东,人人按股分红,集体经济充满活力,农民已由村民转变为股民和产业工人双重身份,不仅有股份分红收入,还能通过在村上的园区、旅游区打工挣钱,增加工资性收入。2016年,村民在园区、旅游区务工率超过80%,工资性收入达到50多万元,户均1万多元。短短3年时间,赵家峁村集体资产已逾千万元,村民可支配收入比3年前翻了一番,达到11200元。
由“变”带来的启示
赵家峁村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我省深化农村改革过程中出现的一个最大亮点,是敢为人先、勇于创新的“小岗村精神”在黄土高原的生动实践,是一个离城市较远的纯农业村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中的重大尝试,其经验弥足珍贵,值得认真总结推广;赵家峁村通过这次改革,破解了山区土地零散、贫瘠撂荒、资源利用率低下和村集体经济“空壳”的难题,所取得的成果催人奋进,发人深思,给人的启示非常深刻。
启示之一: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是决定农村改革成败的关键。赵家峁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尽管有政府的引导和推动,但推进改革的主体是农民,是以张春平为首的“两委”班子的主动作为,是农民群众的积极参与。这是一种“内生动力”起了主导作用,这种自我觉醒表现出的创造力、生命力更为强大。
启示之二:深化农村改革必须配好村级组织带头人。“将熊熊一窝”,可以肯定的说,如果没有张春平,就不可能有赵家峁村的今天。赵家峁村的改革刚开始时,群众思想认识五花八门,反对的、迟疑的、观望的样样都有,面对这一状况,张春平并没有因此而退却,而是利用广播、宣传栏、横幅、标语等载体,进行宣传发动工作,并且组织50名群众代表专程到袁家村、马嵬驿、茯苓小镇考察学习,让群众开阔眼界、转变观念;在面对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的条件下,张春平不是被动等待或观望,而是积极主动找出路、想办法。正是有了张春平的带动和引导,赵家峁村“两委会”的作用才得到了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得到了充分调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才得以顺利推进。
启示之三:党委政府是村级组织干事创业的“主心骨”。在赵家峁村的改革发展中,榆阳区委、区政府有关部门和领导多次到村上调研,在充分肯定村上做法的同时,多次召开现场会、观摩会、办公会,专题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值得一提的是,在赵家峁村的这场改革中,区委、区政府为村上争取到各类财政支持资金达2190万元,为赵家峁村改革的顺利推进和各类项目的按时落地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启示之四:农村集体经济完全可从“无”到“有”。昔日的“空心村”,谁能想到今天会成为人们蜂涌而至的好去处;昔日的破败景象,谁能想到会有今日的华丽转身;昔日背景离乡的打工族,谁能想到会纷纷背着行囊、携着老小,返回村庄创业就业,这一切都来自于产权制度改革,来自于“三变”变出的奇迹。赵家峁村的改革充分说明一个事实,农村资源只要被激活、被充分利用,就会“点石成金”,焕发出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近两年,在我省的很多地方,经常会听到这样一种声音:“没有集体经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就没法搞。”赵家峁村的实践证明,产权制度改革恰恰是集体经济启动的关键一步,不但穷村弱村可以进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而且完全可以改成功。启示之五: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贫困人口长期脱贫致富的治本之策。2013年6月以前,赵家峁村是省级贫困村,有150户贫困户,占全村总户数的近90%。经过产权制度改革后的今天,全村贫困户减少到5户,其中3个是智障人口,另外2个是孤寡老人。可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壮大起来的村集体经济,不但可以使贫困人口彻底脱贫,而且可以同步致富。
启示之六: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补齐“四化同步”短板的重要抓手。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唤醒了农村沉睡的资源,把农村的“死资源”变成“活资本”,形成了清晰完整的产权关系,有利于城乡要素的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这正是城乡发展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为城乡发展一体化扫清了制度障碍,加速了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步伐。农业现代化,是我省“四化同步”发展中最为突出的短板,补齐这个短板,必须通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推动,当然也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确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就是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实力创造条件,就是通过村集体经济组织这个重要经营主体发展现代农业,拉长农业现代化这个短板。赵家峁村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正是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报告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报告
根据县委、县府领导要求和4月16日召开的全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会精神,我乡村列为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于4月18日立即召开了党委会,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安排部署了此项工作。同时在4月23日召开了全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启动暨业务培训会。现将我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乡位于县东南部边缘,东邻县乡,南抵乡,西北镇,幅圆面积40.6平方公里,距县城70公里,下辖5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街道,总人口4988人,总户数1436户,耕地面积4555亩,其中:田3616亩、地939亩。
二、进展情况
(一)高度重视,健全机构。
我乡党委政府按照南委办[XX]12号文件《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认真领会、传达会议精神,制定了北府发【XX】17号《关于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XX]18号文件《关于成立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及乡属各办所相关人员为成员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了农村产权评估领导小组,乡产权交易中心“九有”、村产权交易服务站“七有”的平台建设已经完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经济发展办公室,成立了以建设办牵头的矛盾调处办公室,以经济发展办公室牵头的技术指导办公室。试点村也成立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二)认真学习,深入领会。
我乡于4月23日召开了由全乡村组干部参加的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会,认真传达了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会的相关精神,对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目的、意义,以及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基本路径等相关政策及要求进行了学习和讲解,要求全乡全体乡村干部要深入领会、认真学习,为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三)广泛宣传,深入调查。
我乡XX两个试点村通过召开村两委干部会、村民代表会、群众大会广泛宣传了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在我乡村组织开展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工作,使村民知晓确权登记的目的、意义和基本步骤。为了做到农村产权制度试点工作家喻户晓,我乡书写石灰标语一幅,张贴和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利用逢场天在乡街道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乡、村组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对农村土地、林地、房屋产权的基本情况以及矛盾纠纷进行了全面的摸底和调查。到目前为此,各村、社都按程序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并选举产生了村、社议事代表和成员。三、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通过在村对农户土地、林权的调查摸底,存在7个方面问题:
一是全村各农户第一、二轮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既没有原始依据,又没有县国土局颁发的土地证,对户主名下田、地的名称、块数、面积、四至介畔都模糊不清。
二是该村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到户一直未给农户办证。三是通过调查询问农户长期的粮食补贴面积是在第一轮土地承包时按产量与人口调配的。四是户籍在当地且全家现已到城镇安家,原来在农村的房屋已转卖给他人,当时买卖双方也具备协议,卖方已将自己名下的土地、山林等全部赠送和转让给买方,但,这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买方则要求把卖方在第二轮承包时的土地、山林等全部确权在买方名下,怎么办?五是原来是耕地,后来变成了林地,如何来确权;六是原来荒山转包或赠送出去了,现在林权确定给承包人还是发包户;七是原来是荒坡,且属集体所有,后来农户自发在荒山上种植了林木,现已成材,不知如何来确权;(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通过今年召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培训会后,我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力争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进一步吃透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特别是土地、林权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二是进一步加大宣传,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充分提高群众的知晓度和积极性;三是充分发挥党员、群众代表“一事一议”的作用,充分发挥议事会成员的作用;四是加快村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进度,力争按时保质量完成确权颁证工作。
第五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方案
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实
施
方
案
为稳步推进我镇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按照成委发[2008]1号文件精神和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是市委、市政府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举措;是提高统筹推进“三个集中”的客观要求;是加强耕地保护的有效手段;是依法维护农民利益的充分体现;是提高农村市场化程度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通过此次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帮助村组和农民摸清家底、理清产权关系,通过确权、颁证等方式,进一步明晰相关权属,理清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的关系,通过依法流转,切实保障集体和个人的权益,使农村产权流转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证可据,农民的权益得到更加充分的体现。
二、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市县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会议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全域成都”理念和市委1号文件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深入实施以“35223”为核心的统筹推进“三个集中”发展思路,把握改革的市场化基本取向“还权赋能”根本要求,大胆创新,积极推进,真正还权于民,让利于民,逐步实现农村资源的市场化配置,着力破除社会资本进入农业农村领域的体制障碍,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全县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提供试点经验,为争创全县推进城乡一体化样板镇奠定基础。
三、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将尊重农民意愿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农民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主体和利益攸关者,也是最大受益者。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依法保障农民各项权利,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二是要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创新机制,建立和完善新型农村基层自治组织,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服务职能。通过召开村民小组议事会和村民大会,把群众的事情交给群众来处理,真正做到“还权赋能”。
三是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涉及到每户的切身利益,必须严格政策,不得简单以三分之二多数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每项改革的实施必须透明。否则,将会引发更多的社会矛盾,影响改革的推进。
四是坚持“五改”联动。五项改革,必须统筹兼顾,协调配合,整体推进,确保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取得实效。
四、实施范围
在镇官塘村、火石岩村、钓鱼嘴村、秦皇寺村、凉风顶村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包括五个方面:创新耕地保护机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权属制度改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改革、农村房屋产权制度改革、林权制度改革。
五、实施计划
第一阶段:准备培训阶段(2008年8月12日——9月20日)。健全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报批各村实施方案;对镇、村相关负责人、参加改革试点的工作人员(各村村支部书记、村文书)进行培训。
2008年9月10日,召开xxx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动员暨培训会。
(责任人:xxxxx)
2008年9月12日——2008年9月22日,召开各村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党代表会议、院坝会议,宣传产权制度改革的目的、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
(责任人:xxxxxx)9月22日,各村上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名单。(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
2008年9月23日——2008年9月26日,召开各村民小组产权制度改革动员会,选举村民小组议事会并公示,确定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人员并公示,确定议事会成员联系户名单并公示。以村为单位建立耕地保护农会,各村民小组建立耕地保护农会分会。
(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2008年9月27日,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开展入户问卷调查,收集梳理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和问题。
(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2008年9月28日对村民小组议事会成员和工作组成员进行集中培训。
(责任人:xxxxxx)
2008年9月29日,各村民小组召开议事会议定本组确权方案草案,提交村民会议或户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后报村委会审批,同时报镇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向村民公示。
(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驻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第二阶段:调查摸底阶段(2008年10月8日——2008年10月23日)。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基本情况调查摸底;制定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确权的配套实施细则和办法。
2008年10月23日——2008年10月29日,对各类统计数据进行公示。对公示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正。
各村民小组收集办证所需资料:户主声明书、办证申请书、身份证复印件、户口簿复印件等。
(责任人:xxxxx)
第三阶段:确权颁证阶段(2008年11月10日——2008年11月25日)。在全镇开展农村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农村房屋产权登记发证工作;建立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制定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流转的配套实施细则和办法;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2008年11月10日——2008年11月17日,制作各类权证、耕保金卡、社保卡。
(责任人:国土局、房管局、农发局、社保局)2008年11月18日——2008年11月25日,颁证。2008年11月18日召开全镇产权制度改革颁证大会。
(责任人:xxxxxx)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08年11月26日——2008年11月30日)。回顾总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经验,对所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归档。(责任人:各村支部书记、村民小组长)
六、保障措施
(一)建立建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组织领导机构。
1、成立加强耕地保护进一步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制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常务副组长,负责改革试点的决策和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文秘信息组、信访维稳组、问题调研组、驻村工作组、监督检查组。
2、各村成立以支部书记为组长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
(二)建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长效工作机制 一是建立“三会”制度。即: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参会人员为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原则上每月召开一次,专项听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由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镇、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组人员参加。原则上第周召开一次,小结上周工作,安排下周工作,并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研究,提出解决方案。三是不定期召开专项工作推进协调会议。由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召集,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协调会,协调推进试点工作。
二是建立党政领导和驻村干部对口指导工作制度。党委委员、副镇长xxx对口指导xxx村;党委委员、副镇长xxxx对口指导xxxx村;党委委员、副镇长xxxx对口指导xxxx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xxxx对口指导xxxx村,党委委员、副镇长xxxx对口指导xxxx村。驻村干部负责指导联系所驻村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三是建立“两报”制度。即:每周一简报、半月一汇报。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全镇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工作情况收集汇总后,形成简报报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成员;产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两次向领导小组汇报工作开展情况。
四是建立培训机制。建立镇、村、组三级培训机制,分别对镇、村负责人和工作组(队)成员、村民小组组长、村民代表进行培训,各村建立农民夜校,对农民进行政策、法规培训,让各级干部群众真正把握改革的政策、要求、重点和方法。
五是深入宣传发动,充分激发农民群众参与改革的热情。采取多种形式,层层动员、深入发动,引导农民群众走出“丈量测绘”就是要“搞拆迁”等认识误区,充分激发农民群众支持和参与改革的热情。全镇要组织妇联、共青团、场镇老年大学走村串户发放宣传资料以快板、三句半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镇产权制度改革宣传工作组要录制产权制度改革宣传录音,组织宣传车在全镇范围内巡回宣传;各村要城醒目位置书写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固定标语五幅以上,在农户中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有奖知识竞赛,广泛宣传产权制度改革的意义和好处,让产权制度改革家喻户晓;中小学要在学生中开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知识问卷调查、开办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黑板报专栏。全镇要将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群众贯穿于工作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