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五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小学五年级科学期末试题高村中心小学董俊章
一、填空(36)、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传播的。、我们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太阳在东边,则物体的影子在边;物体的影子越长,太阳的高度越_。、越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经常运动,是保护心脏最主要的方法。、七色光是、、、、、、七种颜色组成的。7、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变化与、等因素有关系。
二、选择(14)、日唇是测量()的工具。A、体积B、时间C、长度 2、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A、早晨B、中午C、傍晚 3、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4、新月指的是天上()。
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下列物体()是自然光源,()是人造光源。A、月亮B、激光C、萤火虫认玻璃幕墙,、磁铁磁力最强的部位在()。
A、磁铁中央B、磁铁两端C、磁铁各处 7、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A、上午B、下午C、夜晚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0)、人体是导体。()2、小明在高压线下放风筝。()、解释不一定就是事实,它可能正确,也可能不正确。()4、一滴水就是一个天然的放大镜。()、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昼夜形成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引起的。()7、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与舒张。()8、妈妈用湿毛巾擦电灯泡。()、科学家常常利用模型来解释他们的思想和发现。()10、吸烟只会危害人的肺,对其他器官没有影响。()
三、问答(32)、举例说明什么叫导体?什么叫绝缘体? 2、你知道磁铁的性质有哪些? 3、怎样保护呼吸器官?、蜜蜂和蝙蝠能相遇吗?为什么?
四、实验操作(8)
设计一个带开关的简单电路,画出电路图。
第二篇:五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五年级科学期末试题
一、填空(每控2分,共32分)
1、热能从_____温物体传向_____温物体;再同一物体中,从温度_____的部分传向温度_____的部分。
2、根据物体传热能力强弱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空气受热后会__________周围的__________会补充过来,从而形成风。
4、有的物体需要保温,这是要尽可能__________热传递,有的物体需要散热,这时要尽可能__________热传递。
5、我国古代科学家__________早在1800年前,就创造了__________来预测地震。
6、地震前的征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二、判断{请在题后的括号内打“√”或“╳”
7、小明认为50摄氏度的水是热水。{}
8、铜是热的良导体。{}
9、目前,地震是可以准确预报的。{}
10、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给人们带来得都是好处。{}
11、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得是严重的灾难,但同时也有有利的一面。{}
三、选择{每小题3分共12分}
12、建筑工地上用的小石子,一般是用{}碎制而成的。
A、大理岩B、花岗岩C、石灰岩D、砂岩
13、夏季用棉被把冰糕盖起来,冰糕比暴露在阳光下{}
A、化得快B、化得一样快C、化得慢
14、屋内比屋外温度高,开窗后窗帘会{}
A、向窗外飘B、向窗里飘C、有时想窗里飘有时向窗外飘
15、在雪上撒一些炉灰,在阳光照射下{}
A、撒上灰的雪化的快B、没撒灰的雪化的快C、两处雪化的一样快
四、解释现象{12分}
16、我国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科学家们在考察喜马拉雅山时,意外的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对这种现象,你怎样解释。
五、观察与实验{20分}
17、各种颜色的物体都有一定的吸热能力,你认为___颜色的物体吸热本领强。你怎样去验证你的猜想?想好后把你的想法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提示:这可是对比实验呦}
1)实验材料{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操作方法{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看到了什么现象{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把你的结论写出来吧{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注重调查,关注环境{14分}
18、生产的发展和新材料的使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同时又给人们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哪些危害?你能举例说明吗?希望你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为生活环境的改善做一些贡献。
第三篇:五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检测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fēn fù feì xū jǐn shân pō fù shâng míng()()()()qí qū dàn shēng sù jìng zhǎn dīng jiã tiě()()()()2.把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两个成语写一句话。
舍()取()()()不休 诗情()()众志()()披()斩()举世()()3.用“___”标出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万古常青()兴高彩烈()不动生色()功无不克()中流底柱()大显伸手()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鼓舞 鼓励 鼓动
(1)孩子需要经常________,这样才会不断进步。(2)雷锋精神曾________了一代又一代人。
(3)在他的_______下,大家纷纷拿起劳动工具干起来。观赏 欣赏 赞赏(1)这些花都非常值得_________。
(2)爸爸正在闭目_________一段很优美的乐曲。(3)老师对他那种刻苦学习的精神大加________。5.按要求写句子。
再()再()同仇()()一如即往()再接再力()
(1)还有什么别的话比这句最简单的话更能表达我此时的全部感情呢?(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圆明园建筑宏伟。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做笔记丰富了我的记忆力,增强了我的理解力。(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在同学们的帮助下,使我顺利地完成了这个任务。(修改病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句子万花筒。(补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写)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事功到自然成。
(3)悠悠天宇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满十事九空。(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6)宝剑锋从磨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渡桥横铁索寒。”选自毛泽东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
(8)《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分别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不同季节,不同景色,但都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二、阅读与思考:
(一)课内阅读。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地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_____________的殿堂,也有__________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_____________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____________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________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还有很多景物是_______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_____________,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_______________,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在“_____”上按照课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
2.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风景名胜():A.超过 B.优美的地方 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A.用鼻子嗅 B.知道 C.有名望 . 3.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
作者之所以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是为了突出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_________,从而更能激发人们对侵略者的_________和对我们祖国的____________。
4.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缩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名中华少年,你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发生故事的年代距今有好些年了。可是,我每次乘车穿过藏北无人区时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故事的主人公——那只将母爱浓缩于深深一跪的藏羚羊。
那时候,枪杀、乱逮野生动物是不受法律惩罚的。当年可可西里举目可见的藏羚羊、野马、野驴、雪鸡、黄羊等,眼下已经成为凤毛麟角了。
当时,经常跑藏北的人总能看见一个肩披长发,留着浓密大胡子,脚蹬长统藏靴的老猎人在青藏公路附近活动。他无名无姓,云游四方,朝别藏北雪,夜宿江河源,饿时大火煮黄羊肉,渴时一碗冰雪水。猎获的那些皮张自然会卖来一笔钱,他除了自己消费一部分外,更多地用来救济路遇的朝圣者。每次老猎人在救济他们时总是含泪祝愿:上苍保佑,平安无事。
杀生和慈善在老猎人身上共存。促使他放下手中的杈子枪是在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以后应该说那天是他很有福气的日子。大清早,他从帐篷里出来,伸伸懒腰,正准备喝一碗酥油茶时,突然瞅见几步之遥对面的草坡上站立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眼睛一亮,送上门来的美事!沉睡了一夜的他浑身立即涌上来一股清爽的劲头,丝毫没有犹豫,就转(zhuǎn zhuàn)身回到帐篷拿来了杈子枪。他举枪瞄了起来,奇怪的是,那只肥壮的藏羚羊并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冲着他前行两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只见两行长泪就从它眼里流了出来。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藏区流行着一句老幼皆知的俗语:“天上飞的鸟,地上跑的鼠,都是通人性的。”此时藏羚羊给他下跪自然是求他饶命了。他是个猎手,不被藏羚羊的求饶打动是情理中的事。他双眼一闭,扳机在手指下一动,枪声响起,那只藏羚羊便栽倒在地。它倒地后仍是跪卧的姿势,眼里的两行泪迹也清晰地留着。
那天,老猎人没有像往日那样当即将猎获的藏羚羊开宰、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 呈现)着给他跪拜的那只藏羚羊。他有些蹊跷,藏羚羊为什么要下跪?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惟一见到的一次情景。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
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腹膛在刀刃下打开了,他吃惊得叫出了声,手中的屠刀咣当一声掉在地上„„原来在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小藏羚羊,它已经成形,自然是死了。这时候,老猎人才明白为什么那只藏羚羊的身体肥肥壮壮,也才明白它为什么要弯下笨重的身子为自己下跪:它是在求猎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呀!
天下所有慈母的跪拜,包括动物在内,都是神圣的。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杈子枪„„
从此,这个老猎人在藏北草原上消失。没人知道他的下落。1. 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横线上。2. 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
3. 4. “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______________一词来概括。按要求写词语。
近义词:颤抖()懊悔()反义词:清晰()消失()
5. 简要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句子“夜里躺在地铺上他也久久难以入眠,双手一直颤抖着„„次日,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对那只藏羚羊开膛扒皮,他的手仍在颤抖。”思考一下:老猎人当时可能在想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感受,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快乐习作。题目:难忘______________ 要求:回忆一下,生活中有哪些令你难忘的呢?一个人?一件事?一节课„„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写下来。要写出真情实感,注意内容具体,语句通顺,字迹端正。
五年级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满分120分,卷面分5分
一、(56分)
1.(0.5x20=10分)吩咐 废墟 谨慎 颇负盛名 崎岖 诞生 肃静 斩钉截铁 2.(每空0.5,造句各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不唯一): 舍生取义 喋喋不休 诗情画意 再接再厉
众志成城 披荆斩棘 举世闻名 同仇敌忾
3.(每字1分,合计8分)
万古长青 兴高采烈 不动声色 一如既往 攻无不克 中流砥柱 大显身手 再接再厉 4.(每空1分,共计6分)鼓励 鼓舞 鼓动 观赏 欣赏 赞赏 5.(2分X5=10分)6.(每空1分,共计12分)
敬亲者,不敢慢于人 滴水能把石穿透 切切故乡情 虚心万事能成 非淡泊无以明志 梅花香自苦寒来。金沙水拍云崖暖 七律·长征 春 秋 冬 思念家乡、亲人
二、29分
(一)(16分)1.(8分)金碧辉煌 玲珑剔透 热闹街市 田园风光 仿照 根据 漫步园内 流连其间 2.(1分)B B 3.(4分)侵略者火烧圆明园的罪行 惋惜 仇恨 热爱 4.(1分)圆明园是园林。5.(2分)自豪(合理即可)
(二)13分 1.藏羚羊的跪拜(合理即可)2分 2.2分 乞求 浮现 zàng zhuǎn 3.1分 忐忑不安 4.2分 5.2分 6.2分 7.2分
三、作文30分
第四篇:新苏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光在空气和()等物质中都是沿()传播的。
2.三原色光中任意两种色光等量相加,会出现另一种色光的()色光。
3.彩虹的颜色按照从内圈至外圈依次是:()、()、()、()、()、()、()。
4.小孔成像时,像的清晰程度与()有关。
5.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处传到温度较()处。
6.热辐射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任何物质,即使在()中也能进行。
7.()和()构成了高低起伏、形态多样的陆地地形。
8.海底地震会引发()。
9.板块碰撞和板块分离均为板块的()。
10.雨和雪的本质都是(),都是从()中降下来。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1.()所有的云都会产生降水。
2.()生活中有许多物体会发光,判断物体是不是光源要看物体是自己发光还是因为有其他发光体存在而发光。
3.()左脑控制左侧身体的运动,右脑控制右侧身体的运动。
4.()潜望镜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制成的。
5.()人体会在不受大脑控制的情况下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是自我保护的本能。
6.()温度不同的液体之间不可以发生热传导。
7.()在沉积岩中有时能找到化石。
8.()反光效果好的物体表面一般都比较光滑。
9.()人在冷的时候多穿衣服会让身体热起来,这是衣服能生热。
10.()火山喷发是地质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害。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自然光源的是()。
A.太阳、霓虹灯、火炬
B.白炽灯、激光、油灯
C.闪电、萤火虫、极光
2.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A.人眼→准星→靶标
B.靶标→准星→人眼
C.人眼→准星→靶标
3.皮影表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
A.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B.光源→皮影人偶→幕布
C.光源→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4.下列情形中,全部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手影游戏、猴子捞月
B.杯弓蛇影、圣火采集
C.凿壁偷光、一叶障目
5.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
A.东方
B.西方
C.南方
6.电水壶是运用()两种方式传热。
A.热辐射、热传导
B.热对流、热传导
C.热辐射、热对流
7.导致地表变迁的外部力量有()。
A.火山喷发
B.地震
C.风
8.今年的9月7日最有可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A.白露
B.霜降
C.秋分
9.下面关于露和霜的描述,正确的是()。
A.露和霜都是白色的B.露多形成于冬天的夜晚
C.形成霜时的天气比形成露的天气冷
10.雪花的基本形状是()。
A.没有固定形状
B.六边形
C.五角星
11.下列情景中,关于刺激和反应描述不正确的是()。
A.人被闹钟叫醒时:闹钟声是刺激,起床动作是反应
B.学生在绿灯亮时过马路:过马路的行为是刺激,绿灯亮是反应
C.人因便急赶往洗手间排便:体内的腹涨感是刺激,赶往洗手间的行为是反应12.把眼睛闭起来,用两支铅笔的笔尖轻轻触碰手背、指尖、肘关节外的皮肤,按皮肤敏感性从高到低排列为()。
A.指尖、手背、肘关节外
B.手背、指尖、肘关节外
C.肘关节外、指尖、手背
13.大脑的颜色是()。
A.红色
B.白色C.淡粉色
14.睡眠对大脑的休息很重要,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小时的睡眠。
A.9
B.10
C、11
15.人的大脑分工不同,()分管语言、书写、数学、逻辑等。
A.左脑
B.右脑
C.小脑
四、连线题,将人体接受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连线。
(共8分)刺激
反应
胳膊有处地方有点痒
避开它们,绕着走
闻到香味
迅速将手握起
吃到苦的花生
深呼吸,感到满足
抓尺子时看到同伴松手
抬起另一只手抓挠那
看到路上有碎玻璃
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里
听到巨大声响
找地方吐掉
五、综合题(共22分:第1题7分,第2题15分)
1.分别从蜡烛火焰顶端A和底端B画直线至小孔并延伸,解释小孔成像为什么是倒立的?
2.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有什么相同与不同之处?
附: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玻璃)、(直线)。2.、(互补)。3.(紫)、(靛)、(蓝)、(绿)、(黄)、(橙)、(红)。4.(小孔的大小)。5.(高)、(低)。6.(真空)。
7.(岩石)和(土壤)。8.海(海啸)。9.(运动)。
10.(水),(云)。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每题2分,共20分)1.(×);
2.(√);3.(×);
4.(×);5.(√)人;6.(×);7.(√);8.(√);9.(×);10.(×)。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C);2.(B);3.(C);4.(B);5.(A);
6.(B);7.(C);8.(A);9.(C);10.(B)。;
11.(B);12.(A);13.(C);14.(B)A;15.(A)。
四、连线题,将人体接受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连线。
(共8分)五、综合题(共22分:第1题7分,第2题15分)
1.答:因为光线是直线传播的,当光线穿过小孔的时候,原来物体下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上方,而在物体上方的光线跑到了幕的下方。所以是倒立的。
2.答:热传导:是介质内无宏观运动时的传热现象。
热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和较冷部分之间通过循环流动使温度趋于均匀的过程。
热传递:是由于温差引起的热能传递现象。
第五篇:科学五年级期末试题自评报告
小学科学五年级期末试题
自评报告
上街小学王 向 荣
本试题的目的在于测试五年级学生对下册科学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本套试题共分五大块:
第一题、填空重在考查学生在对知识点的掌握及理解。
第二题、判断公十道题重在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着重体现在知识的活学活用上。
第三题、选择题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第四题、图文并茂适合小学生学习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题、实验探究重在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这套试题难易适中、图文并茂、知识涉及面广适宜新课程考试另外这套题在知识的拓展运用上也是有的放矢、重难点把握较妥,题型紧凑符合五年级学生的考试需要,不足之处望各位教师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