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时间:2019-05-14 14:19: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第一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社区矫正试点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市公安局注重加强与有关部门协作,合力推进社区矫正工作深入发展,建立起社会监督、管理、教育矫正机制,减少脱管漏管现象,使社区矫正人员不再危害社会,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让服刑人员保持正常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增强其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家庭和睦,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不和谐因素,为经济平稳发展创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落实衔接管控措施促进教育改造质量全面提升

在社区矫正试点过程中,围绕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教育矫正、社会适应性帮扶3项工作任务,落实衔接管控措施,避免发生脱管、漏管,通过公益劳动、心理咨询、个案矫正、分类管理、分阶段教育等多种教育改造措施和方法,教育矫正社区矫正人员的不良心理和行为恶习,防止重新违法犯罪;提高了教育矫正质量,减少了重新犯罪。

贯彻宽严相济政策实现良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

社区矫正工作与监禁矫正相对,对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服刑人员不予收监关押,通过监督管理、教育矫正、帮困扶助等措施,在社会上、家庭中把他们管教好、改造好,充分体现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宽的一面,把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真正落实到了刑罚执行工作中,有利于从源头

上遏制、减少违法犯罪,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几年来,我局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社会主义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今后的社区矫正工作中,我们将做到以下几点:

要进一步扩大社区矫正工作覆盖面。认真贯彻实施刑法修正案(八)关于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采取有效措施扎实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尚未在全辖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要借鉴全面开展地区的做法和经验,积极稳妥地全面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已经全面开展的地方,要总结经验,解决实践中的问题,推动社区矫正工作稳步深入发展。

要进一步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教育和帮扶。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监督管理,依法执行社区矫正人员报到、会客、请销假、迁居、政治权利行使限制等措施,避免发生脱管、漏管。加强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矫正,加强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与认罪悔罪意识,不断提高矫正质量。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帮扶,对有需求的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免费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提高就业谋生能力,帮助其适应正常社会生活,顺利融入社会。

要进一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工作配合与衔接。社区矫正工作综合性强,涉及部门多,任务艰巨。要争取社会各有关

方面对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广泛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要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建设与经费保障。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争取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建立健全社区矫正工作组织机构,确保社区矫正工作有专门的组织机构管、有专职工作人员抓。进一步加强司法所建设,完善基础设施,配齐配强人员,理顺管理体制,健全工作制度,努力做好社区矫正工作。通过“招录、招聘、招募”方式,建立由社区矫正执法工作者、社会工作者、社会志愿者组成的专群结合的社区矫正工作队伍,定期开展政治业务培训,着力提高综合素质。建立社区矫正经费全额保障制度,并根据工作发展需要,建立动态增长机制。

要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制度化、规范化与法制化建设。社区矫正作为刑罚执行活动,要紧紧围绕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管、提高教育改造质量这个核心,抓好衔接接收、监督管理等工作流程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社区矫正人员报到、会客、请销假、迁居、政治权利行使限制等工作制度,统一规范社区矫正人员接收、管理、考核、奖惩、解除矫正等工作环节。统一规范法律文书,加强社区矫正人员档案和社区矫正工作档案管理,确保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运行。

2011年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

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明确规定了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标志着我国社区矫正法律制度的确立,作为刑罚执行制度改革的一种尝试,社区矫正工作既是改革完善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举措,也是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法律意义和社会意义。我们要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扎实做好社区矫正工作,为我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第二篇: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发布时间:2008-8-18信息来源:

去年以来,紧缩的货币政策对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带来了新的不小的影响。中小企业目前存在着受重视程度不高、融资难和缺乏相应的法律保护等一些主要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强调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贡献,努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税收环境、法制环境,同时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去”,多用市场手段少用行政手段,为企业提供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

重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贡献

国家应逐步调整不公平的政策环境,逐步纠正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抓大放小”的误区。正确理解中央“抓大放小”政策精神,转变大企业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小企业仅是充当配角、无关大局的错误看法,实行公平对待的政策取向。在行业准入、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奖励有贡献企业等方面彻底摒弃歧视中小企业的倾向,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在较高的水平上发展得更好一些。

要重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贡献,在政策的制定上要体现出由“抓大”向“扶小”转变,在制定政策规划时,可借鉴发达国家在制定扶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中的“服务政策”。例如微软、摩托罗拉等世界著名的大公司当初也是由小企业成长起来的。当时他们一大批小企业得到了美国政府在政策上的大力扶持,最终才得以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政府把推动与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作为美国政府一项重要的政策内容加以实施。

努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拓展融资渠道

要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努力拓展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一是除了各大商业银行自行设立的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的信贷部门外,还应大力发展与中小企业相对应的中小金融机构,主要是发展微型与民营金融机构。全国政协委员赵韩建议,建立社区贷款中介机构,解决再就业小额贷款难题。

具体操作上,应积极开展信用社区的建设,建立专为下岗失业人员服务的社区贷款中介机构,为符合条件的失业人员发放小额贷款;政府、银行、社区可联手投资建立真正的信息化居民信用档案平台,加快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把握好“贷、用、还”三个环节,建立小额担保贷款的长效机制;灵活掌握贷款额度和期限,以申请贷款项目为标的,实行贷款1万-10万元的浮动额度和1-10年以内的浮动期限;取消担保机构,简化贷款手续,取消劳动保障部门审查环节,凭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自愿申请、社区(街道)组织审核推荐、社区贷款中介机构核贷的程序;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小贷”情况的定期检查和审计,向群众公开检查结果,接受群众监督,避免人情贷款和不良贷款,防范贷款风险。财政部门提前将贴息资金划入再就业资金专户,确保下岗失业人员及时得到贴息。

二是对符合条件并实行股份制的中小企业允许其发行股票和债券。面向社会筹集资金不应仅是大企业的专利,也是中小企业获取资金最便捷的方式,为此,应尽早在国内开设像美国纳斯达克那样的小型“二板”资本市场和场外交易市场,这样将会使中小企业获得宽松的融资环境和最为便捷的融资渠道。全国人大代表、深圳市长许宗衡日前在两会上呼吁,目前在我国建立“创业板”市场的条件已经成熟。

三是要成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中小企业缺少可靠的信用担保机构,是金融机构“惜贷”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是要建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这也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有效办法,发展基金可由中小企业共同出资,实行会员制,成立担保基金会,共同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资金信用担保。五是考虑到国有企业和中小企业的现状,适度地发展典当业。这样可以为中小企业的闲置资产的典当、抵押、拍卖提供便利,既可盘活中小企业的闲置资产,又增添了新的融资渠道,但要防止出现对中小企业,特别是对小企业一卖了之的不负责任的做法。

以良好的税收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一是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增加自有资金的优惠政策。在放宽对中小企业纳税人认定标准的基础上,降低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率,降低企业税负,如加拿大的中小企业的所得税税率一般不及大企业的1/2;尽快出台对中小企业增加自有资金(不含以利润作为注资)的税收优惠措施,如法国对增加自有资金的中小企业,降低其适用税率。通过优惠税率来引导企业的注资。二是制定对中小企业投资行为的税收优惠政策。三是制定针对中小企业促进科技事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四是促进面向所有中小企业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五是建立针对中小企业的管理中心,加强对中小企业指导。

法制助推中小企业成长

政府不仅要从政策上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还应从法律上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就要求通过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来确定中小企业的地位,维护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

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院长任剑涛认为,政府法律法规的出台,社会法制环境的形成对于中小企业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首先,政府法规有利于保证中小企业获得足够的社会市场成长空间,避免市场上仅有几个大型垄断企业互相竞争,造成市场中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局面,从而创造充分的市场润滑空间。其次是有利于充分保证中小企业政策供给,包括在创新支持、政府奖励、政府产业政策上的倾斜等各方面提供法律的保证。

《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使得中小企业将应承担的市场责任、社会责任通过和政府的互动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私)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表示,在立法层面上,应对《中小企业法》加以充实,使其具体化,更具可操作性;在体制层面上,应加强政府部门改革,明确执法主体;从攻略层面来讲,要解决中小企业在法律主体地位上的不平等:市场准入不平等、税收负担不平等、权益保障不平等、资源占用不平等。

自主创新化解发展困境

改革开放近30年,“MADE IN CHINA”字样的商品遍布全球,为世界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人民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为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但今日中国制造的商品至今无法摆脱“外资图纸,中国组装”的命运。90%的可观利润归拥有知识产权的外方所有,只有10%的微薄利润属于我们。“外国专利、中国制造”已经成为制约中国产业升级的瓶颈。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仅为万分之三,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很多企业更产生了“创新恐惧症”,甚至也有企业怀着“你创新,我冒仿”的歪念,大大破坏了企业创新环境。大多数企业家对企业发展考虑层面仅停留于占有市场份额,获得盈利,缺乏以创新立足市场,以创新应对政府产业政策的考虑。中小企业主要是“来料加工”的发展模式,缺乏知识产权和自有品牌创新。

全国政协委员李嘉音呼吁,世界经济是建立在品牌之上,而不是建立在商品之上的。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也是品牌年代;没有品牌,就没有未来。我国中小企业必须建立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品牌。为此,一方面要加强中小企业法律供给和政策规定,在政策供给上,地方政府在技术奖励、政策倾斜、政府公共资源配置、对中小企业的引导等方面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要强化占有市场的自觉性和敏锐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把握创新、推进市场技术进步。各级政府要设立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机构。除了要在简化审批、宽松环境、降低门槛、鼓励创业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之外,还要充分依靠和大力推动行业协会发挥扶持功能,积极为中小企业在申请设立、科技创新、技术引进、专利申报、资质评议、改制融资、产品推介、自我展示、权益保护等方面做好周密服务。

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走出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增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充分利用国际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宽发展空间的能力,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为此,要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一是加强对民营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宏观引导。政府有关部门要加紧研究制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总体原则和指导政策,指导企业对境外的资源开发、境外工业区建设和劳务承包等专项规划;加快出台完善有关企业境外投资、境外加工贸易、工程承包、劳务合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二是改革项目审批制度,简化审批手续。三是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四是完善促进民营企业“走出去”的服务体系。可以参照海外的做法,建立半官方的海外办事机构,为企业提供有关境外投资信息、代办投资手续,对“走出去”的企业进行跟踪调研。要大力发展海外投资中介机构,代替政府的有关行政职能,为我国跨国经营的企业提供相应的法律、会计、审计、风险评估和技术援助,鼓励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走出去”,为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铺平道路。要建立境外商会组织,加强行业自律,在市场准入、产品和服务价格方面进行必要的协调,增强凝聚力,消除恶性竞争,共同对外,使企业的境外发展更加有序。五是建立健全对境外投资企业的保护机制。政府要按照国际惯例建立和完善对境外投资的政治风险担保制度,对企业到非洲、中东等政治风险大的地区去投资不能采取消极的方式,而是要提供担保以减少风险。要着手构建境外投资风险“预警”机制,引导境外投资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从源头上降低遇到风险的可能。六是创新服务水平,优化境外投资环境。

多用市场手段少用行政手段,为企业提供良好经营环境

好的投资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及法制环境)可以使企业的运作生机勃勃,并消除企业对隐性的政策风险的担忧。但是,现阶段某些地方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往往过于主观,往往缺乏实操性和对市场的基本认识,给市场参与主体带来巨大的冲击,导致企业付出惨痛代价。企业完全没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政策预期,过多的行政手段干预更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预期,进一步增大了企业生存的风险,严重影响企业对长期发展趋势的判断,很多企业不得不因此退出市场,结果减少了市场产品供给,加剧了通胀压力,增大了宏观调控的难度,政府不得不出台更新的调控政策,并由此形成恶性循环。

为此,全国政协委员杨铿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在新一轮宏观调控中,应由行政控制转向市场调节,主要依靠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法律手段,节制各级政府行政手段的使用。二是在调控中,若必须通过行政手段来解决经济运行问题,也应由“以政府为主”转变为“以市场为主”,事前进行充分的调研、论证和平衡,遵循基本的市场规律,保证政策的可执行、有效和公平,切实维护市场参与各方主体的合法权益。三是政府应把建设一个公正、公平、透明、法制的营商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首要任务,消除企业对政策风险的担忧,从而有利于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加大投资与再投资,真正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涌现一批具有强大市场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塑造世界级的民族品牌,切实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

发布单位:市经委 来源:省中小企业网

第三篇: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切实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委负主体责任,纪委负监督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强调,深化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关键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两个责任”的提出,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出的新理念、新思路和新举措。作为基层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要负责人,我认为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要求,履行尽责,做到守土有责。

一、充分认识落实监督责任是纪检机关的法定职责 纪律检查机关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和执行党的纪律的职能部门,落实监督责任是纪委必须担负的重大政治责任。《党章》第四十四条明确规定了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三项主要任务和五项经常性工作,都涉及到对执行纪律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处理。《党内监督条例》指出:“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不管具体任务怎样改变、工作范围如何确定,从法律授权、机构设置和工作要求来看,落实监督责任都是各级纪检机关必须履行的法定职责。

纪律检查机关要深刻认识落实监督责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既不能以监督责任替代主体责任,也不能单方面强调主体责任而推卸、弱化监督责任。目前,一些纪律检查机关大包大揽、主次不分、职能泛化、力量分散、聚力不足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影响了纪律检查机关职能的充分发挥。强调纪委负监督责任,就是要明确职能定位,聚焦主业主责,把主要力量放到对遵纪不够、执纪不严、违反纪律等现象的监督和案件查处上来;把工作重心放在对“四风”问题的监督、执纪和曝光上来;把主要精力用到督促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上来;把预防重点放在强化领导干部党风党纪和廉洁自律教育上来,逐步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和温床,使领导干部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

二、认真落实纪委监督责任

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就是各级纪委要按照党章规定认真履职,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督促检查相关部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聚焦主业,执好纪、问好责、把好关,严肃查处各类腐败问题。

协助党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组织协调反腐败工作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首要职责。纪律检查机关要协助党委建立健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同考核。坚持履行监督责任必须对同级党委和上级纪委负责,围绕党委中心工作开展执纪监督工作,协助党委制定党风廉政建设目标任务,及时进行责任分解、检查监督和责任追究,确保党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督促检查部门单位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协助同级党委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任务分解,落实承办单位和责任人,切实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贯穿到日常工作中来。认真开展督促指导,指导各部门单位结合各自工作实际,细化县委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具体办法,夯实工作任务,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开展执纪监督和严肃查处腐败案件是落实纪委监督责任的专门职责。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成果,加大明察暗访、问责处理、通报曝光、整改落实力度,持之以恒纠正“四风”。严明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人事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纪律,认真开展对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党员干部的组织意识和纪律观念。严肃查处领导干部贪污贿赂、权钱交易、腐化堕落、失职渎职案件,严肃查处司法执法人员徇私舞弊、枉法裁判、以案谋私案件,严肃查处乡镇、部门单位主要领导和基层村干部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群体性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腐败案件。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决克服零办案,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三、切实转变监督工作方式方法

按照中央对纪律检查机关“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聚焦主责主业,转变工作作风,创新监督理念,转变监督方式。

牵头抓总,在职能作用体现中落实监督。纪律建设、作风建设和查办案件是纪律检查机关的主责主业,义不容辞。纪律检查机关要集中主要精力,运用各种措施和手段,畅通各种举报渠道,认真受理各种来信来访,严肃查处违规违纪案件,及时发现和纠正损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组织协调,在协同作用发挥中落实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任务,需要多个部门单位协同完成的,尤其是案件查办工作,纪委要做好组织协调,充分发挥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做到牵头不包办、监督不替代、协调不越位,形成工作合力。

督促指导,在对各乡镇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检查指导中落实监督。纪委应当充分发挥专门机关优势,对各乡镇、部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落实情况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对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漏洞,及时提出改进意见,支持和帮助各乡镇、部门单位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

执纪问责,在对服务和监管部门督查问责中落实监督。对各部门的业务监管责任,纪委不能包办和替代,应当把首次监督权交还主责部门,纪委主要通过“再监督”,及时发现各行业主管部门履职履责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执纪问责,以促使各部门履行法定职责。

四、以实际举措推动监督责任的落实

加快推进“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工作进程,创新监督机制,深化反腐败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是推动纪委落实监督责任的实际举措和现实要求。

加快推进“三转”工作进程。“三转”是反腐败斗争形势任务使然,是纪检机关履行好监督职责的必然选择。要进一步明确职能定位,把不该管的工作还给主责部门;要深化机构改革,把更多力量调配到主责主业上来;要改进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切实把工作重心、工作力量转到执纪监督问责上来。

创新完善监督机制。落实监督责任、转变纪委职能,要在推进纪检监察机构改革的同时,因地制宜设置工作机构、配置工作力量、提高专业化水平,使工作力量集中化的同时提升集约化程度;要在退出“一线监督”、“全程监督”的同时,建立健全对职能部门履行监督职责情况进行再监督的工作机制,完善监督结果报送审查和再调查机制,切实把监督的重点放在“问题”上,把监督的效应体现在“问责”上,通过加大纪律兑现切实强化震慑。“两个责任”的提出,是在现行双重领导体制内从工作机制上解决问题的创新举措既坚持了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领导,又保证了纪委监督权的相对独立性和权威性。

加强执纪监督队伍建设。要认真落实“两个全覆盖”要求,深入推进派驻机构改革,加强和改进巡视工作。理顺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责关系,科学配置人员力量,打造一支忠诚可靠、服务人民、刚正不阿、秉公执纪的纪检干部队伍,为全面落实监督责任提供有力组织保障。

第四篇:为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

为充分发挥个人所得税的职能作用,推动个人所得税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根据总局“建立四项制度、加快一个建设、强化三个管理”的工作思路和“明确方向,细化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工作要求,现就进一步加强我省个体工商业户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税收政策,严禁变相摊派税收

各级地税机关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折不扣地认真执行个人所得税各项政策,确保国家规定的个人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到位,不得变相摊派税收。对于符合免征个人所得税条件的个体工商业户,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变通政策征收个人所得税,如对核定销售(营业)额在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以下的个体工商户,凡是经营有盈利的,严格按税法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对经营亏损,不符合征收个人所得税条件的,不附征个人所得税,做到依法征税,应收尽收。要认真组织开展个人所得税执法检查,督促各级地税机关坚持依法治税,严禁随意变通、超越权限擅自开减免税口子。凡属地税机关越权做出违反个人所得税统一政策规定的,要及时自查自纠;属地方政府越权制定的,所在地地税机关要及时向当地政府及上级机关反映

二、大力推行阳光作业,全面实行办税公开

各级地税机关要严格执行“六公开、六不准”办税服务承诺,对符合税法规定征收个人所得税条件的个体工商业户,按照“业户自报、典型调查、民主评税、定额核定、张榜公布、上报审批、下达定额”的民主评税程序进行核定,主动听取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自觉接受社会监督,防止“人情税”、“关系税”等现象发生,确保税负核定的公开、公平、公正。

三、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税源情况

各级地税机关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征收管理制度,建立税源管理档案,及时了解和掌握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和税源变化情况。针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税源,要认真分析,采取措施,妥善处理。对属于应税收入项目的,征管工作要及时跟进,做到应收尽收。要加大研究个人所得税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力度,稳住存量税源、管住重点税源、抓住变量税源、挖掘增量税源,进一步提高个体工商业户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四、广泛进行宣传,搞好纳税服务

各级地税机关要认真落实“三个服务”措施100条,加大个人所得税税法宣传力度,做好个人所得税纳税服务工作,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突出个体工商业户的特点,长期不断地开展多形式、多角度的宣传活动,使国家有关税收政策家喻户晓,以取得纳税人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依法自觉履行纳税义务,着力营造良好的税收征纳环境。

二00四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一、目前个体工商户征收管理存在的问题

1、征收税款呈下降趋势。

年初与县国税局共交接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个体工商户4044户,其中经核实应办登记户为3557户,实际办理3549户,税务登记率达到了99.8%,除117户享受减免税优惠和73户采取直接上门缴纳外,其他的采用由信用联社代征方式,每月税款10余万元。但从银行扣款情况看,税款呈不稳定趋势,尤其是自5月份以后税款入库呈下降趋势,截止到目前信用联社代征税款总额为689567元,以这种趋势发展下去,到终了很难达到国税代征时同期的水平。

2、注销环节把关不严。

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个体工商户因习惯和使用发票的原因,总以国税局为主,自接管以来,一些个体户为了达到少缴应纳税款的目的,保留国税税务登记而申请注销地税税务登记,在个体户申请注销税务登记时,由于没有严格把关,出现了地税漏征漏管户,经统计截止到日前注销的个体工商户中211户中有95%以上为缴纳增值税消费税的个体工商户。

3、申请停业户比例较大。

根据京地税征[2004]393号文件规定,“实行定期定额征收方式的个体工商户需要停业的,应当在停业前向税务机关申报办理停业登记。纳税人的停业期限不得超过一年;纳税人在停业期间发生纳税义务的,应当按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申报缴纳税款”。由于中心市场拆迁等客观原因,自5月以来申请停业的个体工商户迅速增加,这其中不乏虽然停业但还在继续经营,而不纳税的,截止到日前处于停业状态的的个体工商户达591户,这也是入库税款逐渐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

4、个体工商户纳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在近一年的征收管理中,发现个体工商户纳税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表现在:一是从联社扣款不成功原因中90%以上是因为银行余额不足造成,9个月累计在3000余次,这说明纳税人主观上对扣款帐户不重视;二是从非正常户看,截止日前全局有近50户个体户被认定为非正常户,主要原因都是未按照规定期限申报纳税,实地查找无下落,这说明个体户在办完登记后,在没有经营情况下,没有及时到税务机关办理停业手续。

二、加强个体工商户征收管理的建议

1、各主管税务所按照税收管理员制度和税收管理员平台的实施,分别按照国地共管户、集贸市场代征户、纯地税户建立个体税源分户工作台帐,搞清本所信用社代征税款、直接上门缴纳税款户数,对银行余额不足户及时进行催缴,对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纳税户严格执行有关处罚规定,提高重视程度;征收管理科与国税局定期进行户数和入库数对比,保证税款及时足额入库。

2、对申请停业、注销的个体工商户,要求其提供国税停业、注销证明后方可给予办理,逐步形成停业、注销程序国税前置的管理流程;与国税局形成注销信息反馈制度,定期交换双方停业、注销的信息;采取抽查等方式对已经停业、注销的个体工商户进行实地核查的措施,对停业、注销后仍然经营的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处理;与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定期联系制度,以形成打击漏征漏管户的社会力量。

3、加大税法辅导力度,对所辖个体工商户,要采取各种形式进行税收法律、法规辅导,提高其法律、法规认知度;通过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对一些违法事件进行曝光,提高税法的威慑力。

4、加强内部业务和思想教育,对今年相继下发的有关缴纳增值税消费税个体工商户文件进行集中学习培训,减少因业务不熟而导致的入库不及时、多缴或者少缴税款问题;从思想上提高干部对个体工商户不重视的思想倾向,形成“抓西瓜、捡芝麻”的良好工作规范。

一是对比时间的滞后性。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异常信息90%以上是个体工商户,由于工商个体户经营形式灵活,其经营期限的不确定性,大部分异常信息中的纳税人是地税已注销户,这样反馈信息的时效性就不强。另外,如若税收专管员有变动,就会造成新调任的税收专管员对该片区的管户情况不熟,给反馈工作带来了很大不便。这种情况,特别是农村分局比较突出。由于乡镇合并,农村分局的辖区幅员广阔,税收征管战线长,征管难度比一般分局难度大。

二是国地税户籍管理的不一致性。在反馈环节的操作中,发现不少异常信息不匹配的原因是纳税人名称不一致或是有误。由于国、地税户籍管理方面存在着税务登记管理办法、人工录入错误、纳税人户籍变更等诸多环节不一致,导致国地税系统中户籍管理信息无法保持完全一致。一些纳税人在地税做了纳税信息变更,却未及时地去国税进行纳税信息变更,如同一家店,之前是由妻子的名称来登记纳税人名称,之后在地税又变为丈夫为纳税人。因此两税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比对的前提是如何提高国地税户籍管理信息的匹配率。

三是对纳税人信息匹配率不高。异常信息反馈模块结束后,要通过信息匹配模块进行信息匹配,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信息匹配率并不高。

对此,笔者建议:

一是增强“两税比对”时效性和针对性。去年国家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从今年开始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以及城镇税,教育费附加的申报缴纳期限一致,增强国、地两税对几项税种征收的同步性,方便了地税的征管,也方便了纳税人。基于此,可以每个季终展开“两税比对”工作,把“两税比对”工作纳入日常征管环节中。这样既有时效性,又可以防止年末“两税比对”工作量的加大。

二是建立国、地税协作机制。国、地两税在户籍管理方面存在的不一致性,导致比对工作增加了不必要的工作量,而且由于国、地两税政策和要求产生不一致,同一个纳税人在纳税申报时,可能要跑两次,一次地税,一次国税等问题,引发了纳税人的不满情绪。此外,国、地两税所管的一些税种之间存在逻辑联系,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税等其数据资料均有一定的联系。如若国、地税的税源信息不能及时比对,导致产生了大量的漏征漏管户,造成税收大量流失,对今后补缴工作也带来难度。

因此,建立国、地税协作机制有一定的效用性。通过国、地税机构间的协作,规范户籍管理,同时结合实际,出台一些协作措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使双方的税源信息实现互通,提高信息的利用率,从而进一步提高征管质量。

第五篇: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地 税 调 研

第四期

门源县地税局二O一一年十月二十五日 充分发挥地税职能作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大局

门源县地税局马国政 税收来源于经济,又反作用于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具有组织地方财政收入、调控地方经济发展、调节社会分配的重要职能。作为地税部门,应自觉地将工作置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布局中去思考、去筹划,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社会经济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一、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全力做好聚财文章。近年来,我县地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重已超过90%,可以说,地税收入的高低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财政实力。因此,地税部门积极推进依法治税,确保组织收入任务的完成,不但能有效地为地方财政聚集财力,保证公共财政支出的需要,而且能有效地扶持经济的发展,确保社会的稳定,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地税部门征收的税种多,税额小,税源零星分散,征收管理难度大。但只要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用好、用活、用足、用准税收政策,紧紧依靠各项改革成果,充分发挥地税部门的职能作用,就能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确保组织收入的实现。

二、充分发挥杠杆作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1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税收收入规模,税收收入的实现要以生产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为基础。地税部门在抓好组织收入的同时,要树立“税收服务于经济”的观念,运用好税收这一重要的宏观调控杠杆,正确处理发展经济与完成税收任务的关系,既要考虑需要,又要考虑现实的可能性。要坚持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围绕当地经济发展战略,根据市场需求,搞好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正确引导企业进行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努力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增加税收。综合运用税收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引导、管理和服务作用,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素质的提高。一是注重发挥税收杠杆对经济发展的调控作用,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全力支持大项目建设,努力培植骨干税源。把大项目建设作为培植大财源的重中之重,支持发展市场潜力大、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税收贡献多的骨干税源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发挥龙头效应,带动和辐射相关配套产业的跟进发展,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全力支持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提高第三产业的税收贡献能力。第三产业是繁荣发展地方经济的加速器,对地方财政的贡献大,通过税收政策扶持等手段,在改造提升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重点发展现代物流、旅游、信息等新型行业,促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做强地方主体财源。全力支持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为税收开辟新的经济税源。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民营经济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构建起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的新型经济体系,为地税收入增长提供更稳定、更广泛的来源。二是注重发挥税收杠杆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积极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以及弱势群体就业工作,促进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使各类群体共享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带来的成果;积极支持“三农”

工作,培育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条,通过农产品加工业带动种植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支持公益事业,按照上级要求,认真做好残疾人保障金、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以及工会经费、资源补偿费、价格调节基金等规费的代征、代收工作,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税,营造良好税收环境。

税务部门要牢固树立依法治税观念,全面推进依法治税,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监管保障。一是规范税收执法行为、提高税收执法质量。具体执法过程中,我们注意把握好 “两个关系”,即:完成收入任务与严格依法治税的关系,严格组织收入原则,把税收收入的增长建立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征收服从政策,任务服从税源,把税收管理工作从收入导向型转移到法制导向型,用法律制约不良税收行为的发生;追求执法效率与体现执法公平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公平执法理念,严格掌控执法尺度,防止和制止收“人情税”和“关系税”的现象,防止执法不严造成的纳税人税负不公,切实维护好税法的统一性和严肃性,让纳税人在同一稳定的政策和执法环境下放心干事创业,创造财富。二是大力营造良好竞争环境。围绕营造良好的经济税收秩序,进一步健全对纳税人的服务和管理新机制。考虑到现时税收政策日益繁杂、税收征管措施更加严格、面临的纳税风险越来越大的现实状况,坚持从人性化管理出发,以有效预防和规避风险为目标,建立起管理与服务并重的和谐新理念,有意识地指导和引导企业实施纳税风险管理,变事后救火为事前防火,避免利益受到损失,保护和发展好纳税人的积极性。进一步建立对全社会的税收宣传机制。坚持日常宣传、专项宣传与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相结合,切实提高影响力和渗透力,促使纳税人守法经营,依法纳税,提

高纳税遵从度。进一步建立对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机制。以还诚信纳税者一个公道,保护诚实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保障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努力把准经济脉搏,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当好参谋。对地税部门来讲,大力组织收入,为国聚财是首要的大事,积极主动提供信息,为各级党委、政府做好参谋也是一项重要职责。围绕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积极主动地开展调研分析,特别针对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开展工作,形成有数据、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的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决策和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一是加强经济税收分析。税收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注重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积极开展经济税收分析,全面把握经济税收状况及其发展趋势,为当地经济发展出谋划策。在宏观方面,关注政治环境对税收的影响、分析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对税收的影响、重视国际环境对税收的影响;在微观方面,强化税收收入完成情况的总量分析、强化税收完成情况的结构性分析、强化重点税源情况分析。二是加强政策效应。当前,国家税收政策不断有新的调整和完善,认真研究各种税收政策,在发展循环经济、环境保护措施和就业再就业等方面寻找新的政策结合点,积极向党委政府提供发展产业、培育产业、壮大产业的意见;发挥税收政策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协助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通过对引进项目的预期投资收益分析、税收收入分析和适用政策分析,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同时,还要树立起税收政策的资源观念,通过对各地税收政策运用情况的研究,通过与相同区位地区的经济指标和税收指标分析,找差异、寻差距、提建议,为政府提供积极的决策参考意见。

五、积极帮扶企业发展,激发地方经济发展活力。

要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把地税工作为地方经济

发展服务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纳税人。

要发挥地税部门的信息优势和业务优势,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以壮大经营规模。帮助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按照“两则”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制度,严格财务核算,努力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要主动参与当地政府举行的企业发展项目论证会等重大经济活动,用好、用活、用足、用准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及时提供税收政策导向,在政策范围内给予必要的扶持,培植好后续税源,为当地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夯实基础。

要进一步为纳税人提供办税快、效率高、效能佳的办税服务。首先要充分依托信息技术手段,尽快推行和普及网上咨询、申报、审批、缴税等功能,降低纳税经济成本和心理成本,拉近税企双方距离。其次要大力建设“阳光税务”工程,提高办税公开和透明度,要以诚信办税换取诚信纳税。把互信、和谐、双赢或多赢作为税企关系的主旋律,建立一种经常化的沟通、交流、协作机制,消除征纳矛盾,增进税企感情,实现税企共创和谐征纳氛围的良性互动。

综上所述,发挥地税的职能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不仅仅是一个观念问题,而且是地税工作的一项实际内容。既要收好税,确保税收收入任务圆满完成,又要肩负起服务纳税人、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十二五”时期是我县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地税部门要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风貌、积极的工作态度、务实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工作业绩来助推藏区先行区建设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多作贡献。本期报:州地税局,县委、县政府,县委宣传部,电视台、各报社 本期送:本局各局长、纪检组长、各科室,档。

门源县地税局办公室2011年10月25日印

下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教代会职能作用,积极推进民主管理 学校重视教代会工作,充分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作用,认真落实校务公开,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多次被评为民主管理先进......

    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职能作用积极推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最高人民法院6月30日召开贯彻落实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精神电视电话会议。最高人民法院......

    充分发挥办公室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办公室职能作用助推十堰水文又好又快发展十堰水文局办公室工作,在省局办公室和我局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防汛服务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参政、协调、服务......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工会职能作用 ——关于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问题的研究白沙学区教育工会 林修情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如何充分发挥办公室职能作用

    如何充分发挥办公室职能作用办公室是一个单位内部的枢纽,是辅助领导决策的参谋机构,也是领导的核心助手。办公室的重要性和特殊性都要求其人员具有较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办公......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全县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将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重大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充分发挥工商行政管理职能作用,推动全民创业,推进“353”......

    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

    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 服务 “三农”,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丰南区工商局 陈丽娜 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载体和重大工作举......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精选5篇)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积极做好女性进村“两委”工作海门市妇联近年来,我们从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需要出发,多举措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引导、推进基层女性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