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在当代社会,礼仪是个人良好形象的表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它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在各个不同的时期和领域,始终约束和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对于提高人的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文明与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礼仪教育可以正确地引导大学生的学习、交往、沟通和求职,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梁启超有一句名言:“少年知礼则国家壮大。”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中华腾飞的重任,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我们身居礼权之邦,礼仪修养体现着个人修养,国家魅力,民族气质。大学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大学生礼仪修养,提高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当然,礼仪修养绝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他是与人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密切相关的,是其内在的道德、文化和艺术修养的翻译和折射。古人云:“相由心生”。说明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现代人也曾提出这样一种观点:“知识美容论”。因此,大学生在学习礼仪行为规范的同时,还要注重自己的内在修养,在勤奋求知中不断地充实自己,以提高自己的礼仪修养水平。所以,礼仪修养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的素质。
一、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礼仪自古以来就被用来为句子的修身养性之道。古人学礼的目的有三:修身、治国、平天下。修身便是其中的第一目的。
二、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大学生堪称“准社会人”,还不是真正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地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礼仪修养对大学生而言是他们走向社会必须掌握的“通行证”,否则他们将“无礼而寸步难行”。
三、礼仪修养能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是职业人必备的思想、知识、技巧等,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礼仪、职业知识、职业技巧等。礼仪是影响社会组织得失成败的重要因素。一个人的言行举止,衣帽修饰,不
仅反映他个人,更主要的是代表他所在的集体,是组织形象的重要窗口。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作为礼仪之邦的国家人们,对于礼仪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的继承,我们义不容辞;作为中国未来希望的新一代青年,对于礼仪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的发扬,我们义不容辞!
第二篇: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_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情况的调查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_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情况的调查[1].txt3努力奋斗,天空依旧美丽,梦想仍然纯真,放飞自我,勇敢地飞翔于梦想的天空,相信自己一定做得更好。4苦忆旧伤泪自落,欣望梦愿笑开颜。5懦弱的人害怕孤独,理智的人懂得享受孤独2007年第1期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o.1 Mar.,2007第6卷总第21期Journal of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Vol.6 General No.21·69·收稿日期:2006-10-12基金项目:本文系安徽省教育厅专项基金《实用礼仪与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科研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05SK253。作者简介:姚礼萍(1951~),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高级讲师。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对当代大学生礼仪情况的调查姚礼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系,安徽芜湖241002)摘要:作为当代大学生,理应具备一定的礼仪修养,但现状并不如人意。为此,我们对大学生礼仪知识和礼仪行为情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并将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形成了这份调查报告。报告对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和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礼仪修养的教育是改善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和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大学生;礼仪修养;存在问题;素质教育;重要途径中图分类号:G525.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9255(2007)01-0069-06On How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Etiquette——From an Investigation on Modern College Students’Ritual PracticeYAO Li-ping(Department of Economics and Trade,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Wuhu 241002,China)
一、命题的由来和调查的基本情况礼仪修养是中华民族的文明瑰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是有史以来一致公认的中华美德,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事业成功、家庭幸福的润滑剂。礼仪修养可以衡量人的气质、文化、知识水准、道德品质和完美人格。然而,当前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现状不容乐观,甚至令人担忧。于是我们开展了这次对大学生礼仪行为和礼仪知识情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以芜湖市各高校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本科、专科、高职等各类高等学校7所,近60个专业的学生。发放问卷1 500份,收回问卷1 483份,回收率达98.87%。收回问卷均为有效问卷。被调查学生的基本情况见表1:表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高校本科专科高职师范类型项目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合计性别男女25022452.7447.2617312258.6441.3627530947.0952.91725855.3844.62770713城镇农村11635824.4775.5310618935.9364.0717540929.9770.03646649.2350.77461来1 022自合计474 31.96 295 19.89 584 39.38 130 8.77 1 483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本科学生占31.96%,高职高专学生有879人,占59.27%,师范类人数较少,仅占8.77%。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基本持平,分别是51.92%和48.08%。从生源的城乡结构看,各高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因此我们调查了1 022名来自农村的学生,占整个调查人数的68.91%;城填学生为461人,占31.09%。调查的基本情况结构与各高校学生基本情况特点相吻合,符合实际。因此调查的样本具有普遍意义,能够达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较好效果。
姚礼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70·
二、大学生礼仪修养的现状及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非常少,有了解的也十分肤浅,只停留在表面和一些形式化的东西上,更有甚者认为礼仪没什么可学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不屑一顾。同时,他们对目前大学生的礼仪现状也不够满意,平时对自己的礼仪要求也不够严格,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讲究起礼仪来又觉得很拘束很做作。具体调查情况见表2。表2大学生礼仪知识和礼仪行为现状高校类型本科高专高职师范合计项目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礼仪知识掌握程度完全了解一般了解不太了解不了解没听说过3611922959317.5925.1148.3112.456.***.8530.8549.155.423.73253***.3229.2811.649.256.511668356512.3152.3126.924.623.***522.7230.283
2.179.105.73言行举止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1632269118393.386.7556.7524.898.237716379392.372.3755.2526.7913.***4.971.7150.0023.2920.03277830131.545.3860.0023.0810.***3.643.7854.082
4.4814.02平时对自己的礼仪要求注重礼仪不注重礼仪无所谓视情况而定29275129561.6015.832.5320.04***.3216.273.7320.68355981911260.7916.783.2519.***.4616.924.6220.***.5516.393.2419.82表2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很低,完全了解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22.72%。另据采访调查得知,在这些完全了解礼仪知识的人群中,对礼仪知识也只是限于一些常规的礼貌、礼节,系统的礼仪知识仍然相当缺乏。有14.83%的同学不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还有礼仪知识,这是个相当严重的问题。大学生对他们自己当前的言行举止及其礼仪修养也是不满意的。从调查资料中得知,只有7.42%的同学对他们的言行举止非常满意和满意,而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却占到38.50%,其实有很多大学生平时很注重对自己的礼仪要求,这在调查结果中占了60.55%,还有19.82%的同学视情况而定,不注重和无所谓的占19.63%,说明大学生们对自己礼仪修养还是有要求的,但不能以一种行为习惯来面对广大民众,没有习惯成自然。从表2中还可以看出,高职高专同学对礼仪知识的掌握程度要高于本科类院校,有一些高职高专学校将学生礼仪修养的培养作为一种职业素养的必备条件,不仅要系统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而且还进行专门训练。本科院校在这方面意识比较淡簿,这可能与学校性质有很大关系。但从言行举止满意程度看,高职高专院校学生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比率不如本科院校,这与不同层次学生自身素质有很大关系。从采访调查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能认识到礼仪修养在现代社会的实际意义,懂得提高礼仪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向一个更高层次提升的有效途径。他们希望系统学习礼仪知识,渴望能有礼仪修养方面的专门训练,很想让自己的形象、言行举止与众不同,能展现大学生的风采和气质。有关这方面的调查资料见表3和表4。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大学生非常希望学习礼仪知识,认为学习礼仪知识很有必要和有必要的人数达到1 227人,占82.74%,比重相当高,认为无所谓的只有77人,占5.19%。从两个层次的学生认识态度看,与总体情况基本相同,即大多数同学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学习礼仪知识,无所谓的很少。相比较起来,高职高专学生的态度比本科院
2007年第1期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No.1 Mar.,2007第6卷总第21期Journal of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 Vol.6 General No.21·71·校学生的态度更积极一点。表3大学生对学习礼仪知识的态度本科(含师范)高职高专合计项目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很有必要有必要一般无所谓57400109389.4466.2318.056.28204566703923.2164.397.964.***.6065.1412.075.19合计604 100.00 879 100.00 1 483 100.00表4学习礼仪知识的途径和内容高校类型本科高专高职师范合计项目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学习礼仪知识途径阅读书籍学校开设课程实践中学其它方式792291145216.6748.3124.0510.972715968419.1553.8923.0613.***.7545.031
7.47***611.5456.9226.924.***6.7248.8921.5112.88最想接受的礼仪教育仪容仪表语言表达行为规范与人交往专业礼仪4***.6518.7818.3544.519.7***519.6615.9312.5436.61***42399218.4912.1612.6740.92***32224.626.1511.5440.7716.922392***16.1214.5014.3641.2013.82对于学习礼仪知识的途径,近半数同学希望通过学校开设课程来系统学习,这一点在各层次、各类院校中也达到一致共识。想通过实践来学习的人占21.51%,通过其他方式和阅读书籍来获取礼仪知识的,在调查人数中分别占12.88%和16.72%。师范类院校有56.92%的同学希望通过学校开设课程来系统学习礼仪知识,这与教师这个职业对人才的特殊素质要求有密切关系。在最想接受的礼仪教育项目中,大学生普遍想接受的是与人交往的理论和技巧的培养和教育,该项需求占调查项目的41.2%;其次是仪容仪表方面的教育和培养。各类高校的同学对礼仪知识接受程度,除与人交往这项指标与总体基本一致外,其余有些差异,本科类院校对语言表达礼仪比较关注,需求较强烈。师范类院校对仪容仪表、高职高专类院校对仪容仪表和语言表达礼仪都比较关注,需求比较强烈。调查结果中,最值得关注的是行为规范这个指标,从调查结果看无论是总体情况还是各级各类院校具体情况,基本上对知识的需求程度均不如其他几项,通过采访调查得知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是否规范不够重视,总认为是小事情,甚至有的同学认为现代社会需要张扬个性,让自己的行为有个性,另类一点是展示个性的体现,无需重点关注。大学校园里出现不文明、不健康行为,大学生们有什么样的反映呢?平时与人交往的意愿是什么呢?更愿意或更注重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呢?有关这些情况的调查结果见表5。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们对一些不良行为的反映是强烈的,表示厌恶的占绝大多数,在调查人数中占68.65%。有的同学不仅对不良行为表示厌恶,而且能及时制止,遗憾的是此类人不多,所占比重只有9.31%,但大多数同学在表示厌恶的同时能告诫自己不要这样,经常以人为镜来告诫自己,完善自己,这表明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在提高。从两个不同层次的院校大学生对不良行为的反映来看,本科生的自律优于高职高专学生。调查指标前两项的比重分别为74.34%和64.72%,相差近10个百分点。大学生在日常的人际交往方面,与素质高、注2007年第1期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姚礼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72·重礼仪的人交往意愿非常明显,在调查对象中有82.60%的人非常愿意和愿意与这类人交往。不愿意和无所谓的占9.58%。为什么不愿意与这类人交往,通过采访调查得知,他们认为与这类人交往受拘束,不自由,有的甚至看不惯,认为他们的言行有些做作。从横向比较来看,本科院校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含蓄一些,更理性化一些,而高职高专学生更直白一些,更感性化一些,本科院校学生非常愿意与这类人交往的比重为28.15%,表示愿意、不愿意的比重分别为57.12%和0.83%。高职高专学生非常愿意与这类人交往的比重为46.64%,表示愿意和不愿意的比重分别为34.13%和8.65%。表5大学生对不良行为的反映及与人交往意愿高校类型本科(含师范)高职高专合计项目人数比重(%)人数比重(%)人数比重(%)对不良行为的反映非常厌恶并制止厌恶并告诫自己不舒服但很快忘记正常现象,习惯了48401102537.9566.3916.898.77904792258510.2354.4925.619.67***89.3159.3422.049.31与素质高,注重礼仪的人交往意愿非常愿意愿意一般不愿意无所谓***28.1557.1211.750.832.***6.6434.135.128.655.***39.1143.497.825.464.1
2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根据以上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及相关的基本素质存在以下问题:
(一)礼仪知识的缺乏和提高礼仪修养的意识不强这个问题的产生与我们国家长久以来的应试教育有关。礼仪修养严格来讲应该是从小培养,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导向,很多家长只注重孩子专长的培养,而忽视了行为习惯的培养和道德教育。只要孩子学习好,家长们就众星捧月,百依百顺,其他方面的缺失都无所谓,不在乎,这必然导致有些孩子心理不健全。有些成绩好的同学专横跋扈,骄傲任性;学习不好的同学平时不受重视,自卑、压抑、懒散、不思进取。这种对教育的曲解,这种只治标不治本的教育理念,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不良后果。回顾一下我国的教育历程,从小学到大学,就没有把礼仪知识和礼仪行为作为一门课程来学习、来训练。这当然有客观存在的一些原因,但在当前的政治经济形势下,再不重视这样的问题,再不亡羊补牢,那是很让人担忧的事情啊。为数不少的大学生从小就没有养成好习惯,压根就没有提高礼仪修养的意识,认为这是小事情,没关系。
(二)各高校的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存在差异,素质教育不能落在实处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本科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对礼仪知识的了解不如高职和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学生完全了解礼仪知识的在调查人数中分别占7.59%和10.85%,而高职和师范类院校学生完全了解的分别占43.32%和12.31%。这主要是因为各高校的教育方式、教育目标存在差异。本科和专科院校的教育重点放在专业知识学习和理论知识的研究上,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所忽略。但高职和师范类院校就不同了,尤其是高职类院校,他们的教育方式和教育目标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将面临的未来职业需要上,主要是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与人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当前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实施素质教育。而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误区,造成素质教育不能落在实处,也不能取得实效。这也是大学生礼仪修养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开展一些活动,也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项专长,更重要的是激励学生更好的发展,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以健全和完善大学生高尚人格的形成,促使其全面发展为最终教育目标。
·73·
(三)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提高礼仪修养不能蔚然成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经济建设中必然会出现一些弊端,再加上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使很多人变得非常现实,显性利益驱使人更急功近利,目光短浅,对礼仪修养这样的隐性利益看不见、摸不着。因此,人们对礼仪修养不屑一顾,有的甚至讥笑、讽刺挖苦。再加上历史遗留的一些政治经济理念的影响,使得讲究礼仪修养、提高礼仪修养不能蔚然成风。
(四)就业压力,动摇了一些大学生成人成才意志,阻碍了礼仪修养培养教育的推进当前新一轮“读书无用论”的思潮有些抬头,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社会上有“毕业就是失业”的说法,虽有些消极,但能说明大学生毕业后就业环境、就业岗位不容乐观。这种就业压力导致有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成为不好好学习,不思进取,对什么都没兴趣的理由。因此有的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想普及礼仪知识的教育和训练非常困难。除一些特殊专业外,一般开设此课程或有关礼仪行为的培养给教师的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当然这里也存在教学方法改进的问题,特别是一些男生对此更没兴趣。
四、礼仪修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大学生礼仪修养现状,我们认为加强礼仪修养的教育是提高大学生基本素质的重要途径。具体办法如下:
(一)礼仪修养教育从儿童抓起,进课堂、进课本礼仪从“礼学”的角度理解,其涵盖面很广,包括社会规范、文化制度、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等等。进行礼仪修养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因为礼仪修养从某一侧面分析就是一种习惯,既然是一种习惯,就必须是良好的,那么良好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逐步培养、熏陶、修炼而成的。所以一个高明的家长,从小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把良好习惯的养成放在首位。曾经有位成功人士在与大学生对话时,当问及其成功的原因时,他回答是得益于从小养成的良好习惯。有了良好习惯,实际就是人的基本素质有了扎实的基础,人的本质有了良好的定位,成人成才有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可靠保证,就像医生治病,不是治标而是治本,成长中的烦恼和问题很多都会迎刃而解。另外,孩子上小学时,就要让他们学点孔孟之道,学点三字经、道德经,女孩子还要学点女儿经,我认为这对于培养教育孩子礼仪修养和高尚道德品质都是有好处的。在小学课本中、课堂上要让小学生们从最基本的礼仪知识开始学习、训练。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素质教育落在实处的一个十分必要的举措。
(二)高等教育要加大专项礼仪、专业礼仪学习和培训的力度各高校要实施素质教育,并落在实处,礼仪修养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课。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可结合社会需要、未来岗位和学生自身特点,主要是对一些专项礼仪和专业礼仪的培养和训练。例如,大学生要学会与各种各样的人相处,要有一定的交流、沟通能力,这就需要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的礼仪知识和专门的技能训练。大学生要有一定的表达能力,那就要进行语言表达礼仪知识的学习和专门训练。现在网络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我们发现很多大学生沉迷网络,有的甚至在网上从事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活动。同时,网络陷阱、网络诈骗也时有发生,这就是网络礼仪失缺的一个有力证明。网络礼仪是礼仪知识中新的内容,是科技发达的产物。大学生必须要懂得网络礼仪,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形象,同时还关系到我们这个社会乃至国家的国际影响。因此各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基础课程教育中,要开设礼仪修养教育课,至少要以讲座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礼仪知识教育和礼仪行为的培训。对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更应该将礼仪修养的培训学习作为必修课,并占一定的教学时间,不能削弱。各高校要以礼仪修养的学习和培养为切入点,全方位推进素质教育,将素质教育落在实处,取得实效。
(三)创造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2007年第1期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姚礼萍: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礼仪修养素质·74·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同时指出“在继承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为此,当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不能墨守成规,要创造性地开展,把握时代脉搏,了解大学生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礼仪修养的教育、训练,应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辅助手段,也可以说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而这个内容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容易激起他们的兴趣。人在大学时代体魄成长基本定型,但思想不稳定,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不成熟,面临成人、成才的最后定位,因此可塑性很强,把礼仪修养教育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成型,行为成熟不可或缺的一课,也是培养有知识、有文化、有品位、素质高的大学生的重要环节。应该说作为大学生是有知识的,但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品位。所以说大学生仅仅有知识是很不够的,要让他们有文化、有品位。文化其实体现在一个人身上就是看他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自己、如何对待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通过礼仪修养的教育,让大学生将自己已有的知识转化成素质、修养,在实践中再外化出来,形成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和气质。
(四)指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难”当前大学生就业难,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就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来看,就业再难也不至于造成很多大学生失业。就业难在一定程度上是大学生自身存在问题。有些大学生摆不正自己位置,对就业岗位期望值太高;有的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太陈旧,仍然处在计划经济时期,在就业市场自己不主动,等的思想严重;有的大学生过分强调岗位的对口、职业的对口;有的大学生面对人才市场的招聘,由于自身知识文化水平和素质的限制屡聘屡败,挫伤了积极性。高校有指导大学生正确就业、择业、创业的义务。目前每个高校都有就业指导中心,或者就业指导办公室,一方面指导大学生就业,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就业。但仅仅依靠这一个机构是解决不了根本性问题的。因此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实际上还是一个思想问题,一个人的礼仪修养问题,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大学学习阶段,一方面要考虑怎样把知识、技能学好、学活;另一方面要在积极提高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上下功夫。不要那么现实,不要对以后的就业考虑太多,更不能因就业问题影响了自身的学习、生活。相信只要自身素质提高了,知识、文化齐备了,不仅就业不成问题,而且还可以找一个自己十分满意的职业。
(五)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逐步形成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的社会风气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城市都在积极组织争创文明单位、文明城市、争做文明市民的活动。绿化城市、美化城市蔚然成风。但人的文明程度是否真正提高了呢?这其中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认为创建文明,硬指标重要,软指标更重要,而且必须让软指标不软,才能让硬指标更硬。人的文明程度就是一个软指标,我们怎样让人更加文明,人的礼仪修养、综合素质如何得到更大提升,这是问题的根本。因此全社会要加大宣传力度,要持之以恒,要有激励人们做文明市民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让人人都很自然的、自觉的来学礼仪、讲礼仪、用礼仪,形成社会风气,让一些不良行为、不文明现象没有条件、没有土壤、没办法滋生。(参加调查和资料整理的学生有李琴、邱海进、戴飞、王加国、陈娟、徐晶晶等。)(责任编辑翟建华)
第三篇:大学生礼仪修养
《大学生礼仪修养》心得体会
上了几周李老师的《大学生礼仪修养》这门课程,使我受益匪浅,让我了解了现代礼仪的基本知识、现代礼仪的言行举止、以及交通礼仪、社交礼仪„„通过了解也让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与别人沟通,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礼仪修养,很感谢李老师每节课那么辛苦的给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讲“礼”懂“仪”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优良传统。随着时代的进步,文明礼仪的传承显得很重要,在“囊括大典、网络百家学府”的大学显得更为重要。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大学阶段培养好自己的个人礼仪修养,对今后的生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正是怀着加强自身修养的需要我报了李老师的《大学生礼仪修养》这门课程。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下这几周课我的心得体会:
一、现代礼仪的基本知识
什么是礼仪?所谓礼是指礼貌、礼节、礼仪,仪是指人尊重的一种形式,礼仪按内容分为表达内容的形成,尊重的一种形式,它是礼上往来的、由心而生、由衷表达的律己、敬人、协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通过李老师的讲解使我知道礼仪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宗教祭祀、风俗习惯、货物交换行为、交往的需要等等。其历史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期、初创期、发展与衰落期、礼仪新生代期。在萌芽期礼仪起于原始人类的两大信仰:天地信仰,祖先信仰,是人类为求风调雨顺、祖先显灵的敬神拜祖仪式。在初创时期,统治者为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而制定的礼制:“三礼”(周代出现的《周礼》、《仪礼》、《礼记》),到封建社会出现“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仁、义、礼、智、信等。新生代时期的礼仪主要分为政务礼仪、商务礼仪、服务礼仪、社交礼仪、涉外礼仪等五大类。
二、大学生应具备的礼仪修养
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等积极的心态。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有位哲人说过: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也有人说: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作为学生,我认为: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礼仪。在古代,“礼不下庶人”,礼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礼的表现便是三纲五常,鲁迅把他戏称为吃人的礼教。文革以来,这种礼教被打翻了,礼仪教育便成了空白。社会的发展,又让人们拾起了对礼的记忆,人们认识到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能没有礼仪。然而,现代社会的利礼仪绝不是三纲五常,也非不下庶人的尤物。也许有人认为,礼仪教育是小学和中学的任务。以我来看:礼仪教育应该贯穿于小学、中学、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大学生已完成了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换,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日趋成熟和稳定,但青年人的多动性、自主性、独立性和特有的青春期特征,又造就了办事轻浮、不计后果、缺乏礼仪修养的种种行为。大学校园中,果皮纸屑随意丢弃者有之,言语污秽、出口成“脏”者有之,穿着不整、故作潇洒者有之,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现象,虽不成气候,但却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整体形象,如果不加以重视,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本人的生活和事业,更污染了育人环境。新时期的人们交际范围的拓展和交往频率的增快,使国家之间、民族之间、个人之间的“礼尚往来”越来越受到重视,礼数不周,就会怡笑大方。而礼仪在友好交往过程中恰好起到了桥梁作用。“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礼仪使人们在友好相处中获得了尊重和被尊重的满足。
三、礼仪心得
通过学习李老师的《大学生现代礼仪修养》这门课程不仅使自己对规范行为,使举止得体,言语文雅,而且还培养了礼貌待人接物的好习惯。尤其是平时李老师举的案例,让我们懂得了许多,了解了许多以前所不了解的,各种师生互动使我们的紧张感减小了,让我们以落落大方的心态来面对眼前的一切。外表文明是内心文明的反映,培养良好的礼仪行为,必须有内心的文明素质。所以我们只有认真学习社交礼仪的基本知识,加强自身修养,注意自己的外表形象着装端庄整洁,举止文明斯文,丰富的内涵素质才符合一名优秀大学生的标准。荀子云:“不学礼无以主,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礼仪贯穿着人际交往的始终,为交往的内涵服务;我们听完李老师的课后要学以致用,重视日常生活礼仪,养成良好个人习惯,提高自己的品味修养。让我们每个人都成为知书达礼,文质彬彬具有高素质的优秀大学生。
第四篇:大学生礼仪修养
大学生礼仪修养学习心得
开学以来我已经上了十周大学生礼仪修养课,左老师大方得体的语言,风趣幽默的谈吐,和蔼高雅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我,从这门课中我不仅学习了很多礼仪知识,更懂得了什么是公德,以及怎样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与其他人进行接触,就有必要运用一些基本的礼仪。不论在校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大学生都应该自觉地遵守相关的公共礼仪,言之有方,行之有道。学习礼仪的目的,就是要让每一个人在公共场合中举止有道,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待人接物。礼仪为我们架设一座与别人发展友谊、增进信任、有效合作的桥梁,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礼仪犹如大学生处理自己生活难题的一种有效工具。有礼即可走遍天下,无礼便会寸步难行。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在家时受着亲人们的宠爱,很少过集体生活。因此,在大学这样一个大的集体中总会与人有些摩擦。有时因为不懂礼仪,做了一些冒犯别人的事,让别人觉得你骄傲,不好相处,从而远离你。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容易把小事弄成大事,使同学之间关系变僵。相反,如果处理得好,不仅不会伤和气,反而可以增进友情。其实同学之间的矛盾大多是生活上的琐碎的小事,只要我们对人有礼、尊重他人,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快的发生。此外,讲究公德与讲究礼仪有着密切的联系。讲究公德是讲究礼仪的重要基础,讲究礼仪则是讲究公德的具体表现。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八荣八耻”实质上就是当代社会公德的基本内容,更说明现今社会要求我们大学生不仅要学有所长,而且必须在社会生活中讲究公德,真正做到品学兼优。
我们不仅要学习礼仪,更需要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锻炼和铸造。首先,要从修身做起。学会做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现代社会的普遍法则,中外一致,古今同理。我们当代大学生要弄清为什么要学做人,做人有哪些准则,努力去做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人。孔孟之道说“治国”、“平天下”自“修身”起。翻开道德教育的历史,无论是教育家还是道德家都非常重视做人教育,并把做人当成立身之本。中外历史上凡是出类拔萃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把做人放在第一位的,居里夫人去世后,爱因斯坦评价她说:第一流人物对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其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成就方面更大。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规矩,也就是礼仪的潜规则,我们的穿着、打扮、说话、举止都需讲究礼仪,适合时宜,这样才能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其次,大学生在公共场合进行活动时,必须严于律己,自觉地检点个人行为。比如在电影院看电影时,切勿交头接耳,大声接打电话,制造噪声,乱扔垃圾等。需要排队时,一定要依次而行,不可随意插队。不要指点、议论别人,不要从正在聊天的两个中间穿过,不要不邀而至地加入别人的谈话。再次,要礼让有序、尊老爱幼。体现在照顾老人,保护儿童,帮助病残孕等方面。还有与年长或身份比自己高的人在一起时,一定要注意身份地位的差别而遵循必要的礼仪,比如走路时的前后顺序,乘坐电梯的进出顺序,就座时的座次顺序等。此外,还要遵守交通礼仪,红灯停,绿灯行,服从交警指挥,过路要走斑马线,禁止攀爬护栏等。我认为最难掌握的便是人际交往的礼仪,有很多细小的礼节需注意。对我们来说,大学里的人际关系就是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交往,同学与同学之间的交往。首先我们要尊重老师,尊师既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大学生顺利成长所必须的条件。我们应该虚心的向老师学习,接受老师的教育,以饱满的情绪和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老师的各项教学活动,不逃课不旷课,见到老师要热情的问候,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互谅互让、互相支持,要记住我们每个人是平等的,尊重他人是建立友谊的基础,所以与人相处时一定要做到有礼。此外,在一些社会场合中,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会面时,要注意对别人的称呼,注意握手的规则;给别人打电话,要注意时间是否合适,把握好通话时间,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要等对方先挂电话;赠送礼品要有针对性,因人而赠,因事而赠,切勿送忌送之物,要选择有独创性、针对性、纪念性的礼品,还要注重送礼的场合,送礼的方式。生活中的礼节真的数不胜数,我需要很多时间来慢慢学习并应用它们。
我很高兴我选择了大学生礼仪修养这门课程,在此期间我懂得了很多交往法则,礼仪能够更加完善我自己,使我在人际交往中更加成熟懂事,更加受欢迎,并且我相信,拥有良好的品格会使我将来面向社会时有更好的发展。
第五篇: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与修养)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
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学术界的看法不尽一致,笔者认为,随着新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不再是仅仅需要掌握单一技能的高精尖人才,更需要综合素质高、知识面宽、基础雄厚、具强烈法律意识的高精尖复合型人才,以能应付新的挑战。
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和法律意识的增强没有什么固定不变的模式,思想道德修养是以科学的人生观指导个体的人生实践,是人生自觉地自我规范,自我塑造,自我完善。“修养”不是脱离社会现象的修身养性,不是排斥教育的自我封闭,也不是对人的束缚,而是在社会实践中自觉地自我锻炼,是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地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而法律意识的增强则要求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能把自己所学的应用在现实生活当中。
笔者经过思考和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大体上有如下几个:
第一: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半封闭的温带大陆大河环境,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造就了“道德型”的中国的中华文化,不讲或很少讲脱离伦理学说的智慧。这种伦理道德学说曾经长期充当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这种伦理道德为封建社会的统治,维护社会秩序立下了汗马功劳,它是绝对讲“臣对君尽忠,子对父尽孝,妇对夫尽顺,弟对兄尽悌”,“三从四德”,而且中国的宗法制度一直讲究“道统”,“心传”,不管是精华还是糟粕都是上代继承下来的,就决定它有精神虐杀的一面,在漫长的岁月中将封建等级关系伦理凝固化,成为封建社会压迫的一种形式。“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才正式对这种道德伦理的糟粕进行清算,但是悠远的古代文化所带糟粕不是一时能清算得了的,它也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代人的思维和生活。
第二:中学时代的应试教育副作用。
在这个层面上,家长,教师,乃至整个教育体系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高考的指挥捧的魔力使中小学的教育是以“分数”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德育和美育长期受到不应该的冷落。学生把分数看成是“命根”,老师把分数看成是“法宝”,家长只看学生的成绩,不关心学生的心理和品格的全面发展。在“一试定终身”的高考的指挥捧下,一切都是以成绩论英雄,每每学年末的各项评比都是与成绩挂钩的,有些教师认为“成绩不行是说什么都没有的”。这种只用学习成绩的名次来衡量学生的优劣,就决定只在教学上下功夫而在塑造孩子的灵魂方面却很少花费时间和精力。学生在这样的环境就出现了一种畸形的成长历程,学生的灵魂也或多或少被扭曲,这样的环境中生产的中学生是一种“残疾”的。这样的学生一旦进入大学,就是很容易暴露出他的缺点。应试教育造就了一些人,但是却把很大一部分的学生给扼杀了。看来教育的制度是要大力的投入,不断借鉴古今中外的教育制度中的合理成分,不断地完善一个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
第三个:社会的转型。
当社会初于价值的转型,伦理,道德,观念,都处紊乱状态之中,作为社会的一部
分的大学生,也是难以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大学城已非伊甸园般的净土。作为一个典型的亚文化圈,大学城必然要受到社会大文化的影响和侵蚀。在商品化和传煤化的社会里,不吃人间烟火的象牙塔早已不复存在。德国的思想家雅斯贝尔斯在描述二战后欧洲新一代青年的精神在崩溃时曾这样写道只用三个否定来加以标志,那就是:“历史传统的断裂,主导的认识的基本缺乏,对不确定的未来彷徨苦闷”当代的中国正面临着相似的社会文化背景中国的大学生正经历着一个痛苦的“断奶”历程,如何判断真,善,美;如何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是我们急待弥补的课程。
第四:当代道德建设的功利性。
现在的道德建设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曾经有一个银行因为满足了一个老人的兑换两角钱的旧银币而迎来了老人的存钱。这事的发生了以后,这家银行就开始了行风的整顿和建设,从此这家银行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营业额是直线上升,这家银行的职业道德建设是明显带有功利性的。就是大学生家庭教育里面也是带很大的功利性的,如果我们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考虑是否有利可图,这样的道德建设是一种畸形的。这一问题必将影响着法制社会的建设和完善。
第五: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
就我们身边而言,就很多的不良风气,像如“课桌文学”,“厕所文学”的泛滥,图书馆的书被乱图乱写,某些大学教授抄袭他人的学术论文被揭露,有些教师为了创收而对上课敷衍了事„„,还有是社会上的凶杀,色情,受贿,贪污,蒙骗„„更可悲的是好人好事被冤枉的情况是时有发生,有一个公司的出差人员因救了一个被车撞晕的妇女而被她的家人冤枉,在人道主义下救死扶伤,得到的竟然是为维护正义而要与恩将仇报的“家属”对簿公堂。就这样一件一件的,类似事件发生的同时,有些人因怕若上麻烦对好人好事是不闻不问。有很多的家长就这样教导他们的孩子不要多管闲事,常常把这些例子当成“教材”。不可否认这样的教育是不符合潮流的发展,好人好事被冤枉的情况也属少数。但是在这种让人学雷锋不讨好,反而招来一身麻烦的案例是让很多的人接受了 “希望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有雷峰的出现,但自己又不想做雷峰” 的这样一种观念。这一些社会的不良的风气无形中让大学生把社会想得比现实更可怕,都可能污染大学生。看来净化社会的风气需要整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共同努力。
我国的经济取得大发展的前提下,党中央看到了作为以道德建设为灵魂的精神文明建设已不能和物质文明同步的情况,于是在以法治国的同时,党中央也曾强调要以德治国,看来今天的公民道德建设是必要的,而且是及时的,道德教育任重而道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
美国教育家,加洲大学校长克拉克.克尔说“大学应该是国家教育的中心,而且是生活的中心,它仅次政府成为社会的主要服务者和社会变革的工具,他是新思想的源泉,创导者,推动者和交流中心”。看来未来的大学被人民寄予更高的期望。因此作为大学生,我们要吸取传统文化的精髓,认清时代发展的趋势,提高文化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法制观念,抵御不良行为的侵蚀。
那当今大学生应该怎样提高道德修养和加强法律意识呢?笔者觉得,应做好以
下几点:
一、认真学习理论,不断提高自我修养的自觉性。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越彻底,认识越正确,进行修养的自觉性就越高,在修养实践中的盲目性就越少,就能及时地识别错误倾向,少走弯路,免遭挫折。朝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方向努力,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深刻理解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必须认真学习党的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当前改革开放的总方针、总政策。必须认真学好必修和选修的思想教育课程。还必须认真学习与思想道德修养学方面有关的知识如伦理学、心理学、人才学、社会学以及现代管理科学等学科。只有理论上的坚定,才能有行动上的坚定,才不致于随波逐流,附和错误潮流。
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第二课堂活动。
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主要以社会实践来检验。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这个“行”就是社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是智慧的源泉,而且是道德的源泉。人们思想道德的形成,正是在社会实践中,在待人处事中表现和形成的。人们要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也必须通过社会实践,离开了社会实践,便谈不上自我修养,自我改造。人们总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列宁曾经指出,旧社会给我们遗留的最大祸害之一,就是“书本与生活实践完全脱节”。我国儒家倡导的“内省”、“自讼”、“吾日三省吾身”之类,虽可借鉴,但其最根本的缺陷就是脱离社会实践,因而收效甚微,正如明朝的黄馆所说:“历数十年犹未足以纯德明道”。当代大学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国情、乡情,耳闻目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气象以及碰到的许多新问题,既激发了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雄心壮志,同时又看到改革开放前进道路的不平坦,看到了教育同形势发展的差距。在平时,大学生在学校的许多活动包括第二课堂活动中,都包含有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也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途径。例如担负党、团、学生会、系班干部职务,工作实践、参加集体组织的各项有益活动:参观访问、社会调查、教育实习、专题报告会、讨论会、听录音、看录象、电影、开展书评、影评以及文娱、体育的比赛等。每个同学参加这些活动,既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能,又表现了自己的思想道德,可以从同学们的议论中得到大家对自己思想道德的评价,学习他人的优秀品质,从而促进自己思想道德的修养。马克思曾说:“人来到世间,既没有带着镜子,也不象费希特派的哲学家那样,说什么我就是我,所以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
三、向先进人物学习
学习先进人物,可以从历史上学习,也可以从现实中涌现出来的大量英雄人物身上吸取高贵的品质,更要注意学习身边先进典型的精华。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特别是同龄人的先进业迹更发人深省。因为其所处的时代、环境差异不大,主要是努力程度的不同。思想道德修养的目的在于学会如何做人,培养高尚的情操。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以先进人物作为楷模,就会不断激励自己向更高的思想境界攀登。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是很有道理的。
四、掌握批评的武器,发扬“慎独”精神
在我们大学生中,一些同学沾沾自喜于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而对自己的缺点、短处不乐于别人指正,这是片面的,不利于思想道德的修养。修养贵在自觉,应提倡“慎独”精神。“慎独”语出《礼记·中庸》,原话是:“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思是君子在人们看不见的时候,总是非常谨慎,在别人听不到的情况下,也很警惕。最隐蔽的东西最能看出人的品质,最微小的东西最能显出人的灵魂。思想道德修养的过程,主要是自我意识、自我监督、自我教育的过程。优、缺、长、短对一个人来讲是客观存在的,只有正视这些问题,严于解剖自己,才能不断发扬优点,不断克服缺点。而对别人的缺点错误,则应抱着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诚恳指出。同时,别人对自己的批评,自己应该虚怀若谷,认真进行反省。
五、思想道德修养同学习遵守校纪、校规相结合一个人的思想意识修养,主要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通过理论的学习,能动地指导修养,通过实践,检验修养的效果。而法律、法规,则是从理论、实践的结合上去指导人们进行思想、意识行为的修养,是对人们偏轨行为的制约。大学生在学校里,应该认真学习,模范地贯彻执行学校所制定的一切规章制度。因为这些规章制度是密切结合高校的实际情况而具体地贯彻执行法律、法规的行为准则,是保证高校贯彻执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需要,是促使大学生沿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方向健康成长的需要。
培养思想道德修养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要使自己具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就必须善于总结提高,很下功夫。思想道德修养,贵在自觉,贵在实践,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这样日积月累就会取得长时间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