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与学问的区别1

时间:2019-05-14 14:1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知识与学问的区别1》,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知识与学问的区别1》。

第一篇:知识与学问的区别1

知识与学问的区别

班级:软工8班

学号:20112110010816姓名:倪世祥

真正学问与片面知识——有何区别。如果有一个人在你的面前爱吹虚自己具有何等高深的学问,那么你就可以从他的表现中就看出他的举动是浅薄的。喜欢吹虚的人主要是为了他自己不让别人指出他自己的缺点,但如果这一点缺点连续下去。很可能有一天会毁了他一生的机遇。他们只是懂得要别人尽量的知道他是具有“博才多学”的。我想,如果他在那些与他本质相同的人来说还可以说过去的,但对讨厌这类人的面前最终难免于的是出丑。心中藏着真正的学问的人从来就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吹虚着他自己,他知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道理。当他碰到不懂的问题就向别人虚心的请教,而就因为如此,学问的日积月累累使他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博才多学之人。

做学问并不是肤浅的,你必须要认真的去做到从深入到深刻,要做到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地步,但你要自己的能力,如果只是勉强的去做。那么劝你一句,最好不要去实行。上面我讲到,前者的学问只是算是片面的,而后者虽说进度慢一点,但其学问怎能与前者相比较呢?远远的超过前者。前者并不是笨,但他们所没有的是虚心,并没有真正的去好好利用属于他自己的长处。终有一天也难免于——江郞才尽。到那时人们就很快的会看到肤浅的一面完全的显示出来。或许说,拥有真正的学问之人,可能会在他求学问的道路上难免也会碰上挫折。但只要能坚持住,迟早会放射出他那光辉的才能来。从这些方面看来,我们都知道学问并不是那样简单,尤其是真学问。如果你想有一天能拥有真正的学问,那么在这之前就要准备好牺牲的准备。人有聪明固然是可喜的,但如果把聪明只是用在一些故弄风雅之上,不免让人觉得可惜!有些人只知道懂得风花雪月的事情,然而学问倒不见的什么;但你别说他们说话也只有一套,说学问不懂,喜欢的就是风花雪月的事情。这有罪吗?当然没罪,只是如果连一点学问都没有就是谈起这风花雪月的事情,难道不觉得让人心烦吗?只凭他那张伶牙利嘴就能算吗?如果他们懂得把聪明和学问连在了一起,那样才做真正的学问最好的人才,可能会得到学问连他自己也会大吃一惊。笨人同样用他那坚忍不拔的毅力来完成真正的学问。真正的学问并不是那些上过高等学院的人才能获得,而如果你认为自己有毅力和坚忍不拔的信念。同样是可以学习学问的。真正做学问的人是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蒙蔽,也不会刻意的去追求学问。而是让其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把全身的精力都投进去。如果一个人只是表面上认为自己是做学问的,然而内心还是被世上的事物所蒙蔽,那么这样做出的学问的价值并没有一心一意为做学问的要高,其原因是没有坚韧和毅立。做学问的不仅仅是发自自己内心,而要更多的人去感受到你所做的学问而振憾!上天给予你才能如果你能用上三分之一可以称得上一位“学者”了,用上三分之二可以称得上“导师”了,然而你必须要把毕生的精力投入才能做的真正的学问来。学问实而不露,华而不显。如果只是把自己的才华当着众人的面前来讲,象这样的学问只是表面上的,而内心确无半点儿墨水,那总有一天难免于不让人怡笑大方了。这就连苏东坡也不例外(在拍案惊奇里就能看到王安石三难苏东坡。)古今象苏东坡一样的才华有几个呢?更何况,那些故作风雅之人呢?如果做学问只是一些寻章摘句的话,那么其学问的价值还有何存呢?我希望大家如果对学问产生兴趣,但不要失去实际。但这一点是对做真正学问的人来说。如果象小说和戏剧之类的文学,你能有多少的想象和思维就昼的发挥吧!施展你的才华来。真学问是用心来做的,并不象只是吹上几句就成了。你

可以引用一些格言的话语来激奋读者,但所忌的千万不要用抄袭的手段来蒙蔽读者。对于这些人,读者是最痛恨不过的。如果说那天他们发现你气“写”的文章原来也不过是“仿制品”,角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对你自己一个人的名声有损,最怕的是读者从此也就不再对真正的学问而感到兴趣了,这也就丧失了最重要的东西。我想,这一点做真正的学问家最明白不过的,我并不是,但现在至少还是有权利说出来的。当然是让人笑是免不了的,如果只知我一个人我是不在乎,因为他们笑过以后,我早已忘记。

最后,我想用内心的一句话来告诉做学问的人群,不要只是片面,而要深入,不能虚伪,而要真实。如果你在做时,先讲的是金钱,那么你所做的学问已经大打折扣了,给自己一个宁静的空间去做,如果觉得不行,那就尽量而为。这才有资格被称为做学问的——真正的学问.古往今来,人们谈论知识、追求知识、创造知识,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可是,随着历史的变迁,如果说已经搞清楚了知识的含义,似乎还为时过早。知识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是知识?这并非一个多余的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这种力量远古时期就参与了人类的进程,考古发现的楔形文字、欧几里德数学、《九章算术》和《皇帝内经》都可以作证。但在封建时代解体之前,它步履蹒跚,虽然与暴力和资源二权作伴,却是权力中的小老弟,不时地在暴力的铁蹄下扯起知识的白旗。春秋孟尝君养士三千,其实质是资源拥有者对知识拥有者的胜利,知识在封建院落内不过是一种附庸。中国古人曾把知识分子称为“寒丁“,说”儒生不逢己,衣食不自由”,道破了在古朴的历史过程中无形力量对有形力量的屈尊,软件对硬件的从属。但人类史只能是文明史,知识不能不在长期的各种文化磨砺撞击中积累成熟。这成熟的大爆发表现为哥白尼对天的认识“太阳学说”,哥伦布对地的认识“地园学说”,以及牛顿的经典物理、意大利的文艺复兴。不独如此,波拿巴登基并横扫欧洲的炮阵,正如恩格斯所说,乃是现代物理学成果及其随之而来的战阵结构对传统暴力的胜利。海湾战争则为世人确立了这样一个定式:在暴力对抗中,那一方的暴力所具有的知识份额大,哪一方就是最后的胜利者。“知识过去不过是解释记录世界,现在却在改变世界。”现在,才是“知识就是力量”真正到来的时代。

知识是延长人体的神功.知识的内涵极为丰富,但视其本质,统统可以看作是人的生理能力的某种延长。物理知识是手足运动的延长,化学知识是胃蛋白酶消化与综合分解的延长,数学知识是脑细胞裂变及递进运动的延长,理论与诺言是舌头动作需要的延长,而各种仪器则是视觉、触觉的延长。这种延长使人发轫于洪荒而终结为巨人,无愧于万物之灵的称号。这种延长也反映了人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也改造了自己,人是知识的创造者和使用者、占有者,也是知识的运作载体,人对知识起着决定性的选择作用和创造作用,知识对人起着关键的定位作用和工具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历史活动的主角——人,即是知识。

联合国经济与合作发展组织把人类社会的知识分为四种: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常规性教育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读书则是获取更丰富知识的手段。要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善于独立思考,采取逆向思维方式,把外在的知识吸收转变为自己的知识。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要及时更新知识,必须打破学在学校、单位的传统观念,树立终身接受教育的观念,依赖网络教育及时更新知识。关注前沿阵地,勇作未来先锋,这是新时代更新知识的途径。借用犹太人的一句箴言来结束这篇稿子:“知识是最可靠的财富”。“知识”这个词是个熟词,从来没有被人冷落过。可这个词的具体内涵并不象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那样简单。

“知识”最直接的解释就是我们凭记忆和传授获得的对事物的认识。一个人一生中几乎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被强制去接受知识积累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他们所接受的知识,只是

“知识”这个概念中的一半,那另一半则被忽略掉了。西方传统的哲学渊源是重知识而轻意志的,据说这个渊源就起于苏格拉底。但我看这是个误解。当时有一个叫凯瑞丰的人曾经向德尔斐的阿波罗神庙求卜:究竟有没有人比苏格拉底更具智慧?阿波罗﹒福玻斯的女祭司回答道:没有了。苏格拉底也认可这个说法。于是那些忌恨苏格拉底的人就借此攻击苏格拉底狂妄自大。苏格拉底是如何来回答这种攻击的呢?他说:我非常明白我是没有智慧的,无论大小都没有。那么,神为什么要说我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呢?神不可能撒谎,否则便与它的本性不合。为了证实这一点,我就去寻找世上比我更聪明的人,从他们那里我得到了这样的结果:就是我在每一桩具体的事情上都不如这些人,我是无知之人;可我的求知的能力,却是那些人所不及的。在这里,苏格拉底把知识和智慧区分开来,他以为人生来是无知的,而求知却是最大的智慧。这便是典型的苏格拉底辩证法:一个人可以既是无知而又是智慧的。这个辩证法里就包含了对知识内涵的拆解:即“知”未必是“识”。

孔夫子是中国历史上最有知识的人了,他有三千弟子,其中七十二人都学有所成。可孔夫子一生中也受过不少教训,其中以长沮桀溺和盗跖对他的教训为最。孔夫子派子路去问正在耕田的长沮桀溺哪里可渡河,长沮桀溺对子路答非所问地说:天下一样混乱,哪里有渡口呢?我看你与其跟随孔丘去逃避坏人,还不如跟随我去逃避乱世。在这段话里,长沮桀溺所显示出来的见识要比孔夫子更高,——他看到了孔夫子只从人性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没有从天下大势去看问题。

所谓“才”,便是我们所说的知识中的“知”;而“才高”却仍然“识寡”,说明了“知”和“识”不是完全融合的。当然,事情反过来,见识很独特高明,一旦忽视学习.掌握新的知识,也同样会误事。有一群举人进京赶考,雄心万丈。他们遇到的试题是:人口多有利还是有弊?答案几乎相同:人多有利。那位状元的立论是: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理由很简单,几千年来,种田人都是靠劳动力来获取其收成的……所以结论是:“多乎哉?不多也!”尽管当时有一个姓马的考官嘀咕说人口的多少应该和资源的多少保持均衡……但他的声音完全被淹没在一片激情之中。不幸的是老天作怪,一场天灾,削夺了人的口粮,……后来考试的时候,题目变成了:“生育也应该有计划”了。

知识的内涵里,“知”是“识”的底蕴,“识”是“知”的升华。如何使这两者融合呢?有一句古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当然是学知识,但并不是简单的填充自己的记忆,而是要通过“思”来消化知识,使之升华到“识”的境界。叔本华说:读古人的书就是让古人在你的脑袋里跑马。鲁迅在引用了这句话时说:安知你不是在让叔本华跑马呢?同样的道理,安知我们不是在让鲁迅跑马呢?且不论叔本华和鲁迅的话是否在理,其中透露的共同的讯息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独立的思考才是主要的,如果我们不愿意让古人在自己的脑袋里跑马,那么,“思”是必不可少的。

“思”是完善知识的重要也是必须的途径,为什么要“思”?是因为不思的话,所学的知识就会发酸发霉,变成一滩浆糊。善于学习的人,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而是在于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所谓“举一反三”,就是指的这种能力。有这种能力的人,我们通常称为“有学问”。由此也引伸出和知识有类似含义的词:“学问”。通常情况下,知识和学问可以通用,说这人有学问和有知识是一个意思。但知识是泛指,学问却是专指,——是特定的知识和有层次的知识。在知识和学问之间似乎是一种阶梯的形态,知识似乎是一种结果,而学问既是结果,又是过程,而我们通常并不在意,——有多少人把掌握知识当作做学问来看的呢?《论语》的首句便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我们传统上就是注重对知识的温习,而不注重知识的延伸。这也形成了教育上的习惯——即单向的灌输,而不是双向的交流。

在知识的积累过程中,简单的学习方法是没有思索或者是学而不问(疑问)的,这便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个传统由来已久。在孔夫子的学生中间,颜回是最被称许的;当然孔夫子也曾表示不满,他说颜回从来不对老师的教诲提出疑问。但孔夫子又不

喜欢敢于当面唐突他的学生,譬如子路问他:“卫君想请你帮他理政,您将先做什么?” 孔子说:“先正名分。” 子路说:“老师,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么好正的?”孔子马上不高兴地说:“你真粗浅啊!——子由!……”

韩愈在他的《师说》里说,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又说老师的作用就是“传道,授业,解惑”。要使学生超过老师,“解惑”这一层是关键。如果学生都象颜回一样没有一丝疑问,那么,没有哪个学生可以超过老师。可说归说,有几个人会象子路那样去质疑老师的?

扬政宁博士在谈及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时指出,中国的教育方式是要求学生无条件的接受;而西方的教育方式是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独立思考。一种是追求共性,一种是追求个性;一种是不平等的传授;一种是平等的交流;一种是被动的接受;一种则是主动的探求。

观诸古人,比照当今,在对知识和学问的理解上似乎没什么改观。我们把知识看作什么呢?鲁迅认为人们是把它看作“敲门砖”,—— 一旦把门敲开,砖就可以随手扔掉。知识和学问似乎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误区,——知识虽然被当做工具,可它和知识本身的功效没有关系;学问好象只是少数人的专利,和掌握知识没有多少关系。

这种认知模式,是和我们大一统的传统文化习惯分不开的。孔夫子自不待说,可他壮志不酬,活着的时候无法把自己的主张付诸实施,而就他个人来说,一部论语,始终还是学和问的典范。但是秦始皇的的一把火和一捧土,后来董仲舒的一个灵感和汉武帝的一道旨意,就开始了精神上的漫漫征途,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只是被用来不断解读的符号,学问变成了这种符号的佣仆。有一部书收入了《诗》、《书》、《礼》、《易》、《春秋》,合为五经,和四书并为以前读书人必修的课程。如果你有兴趣翻翻,就《易经》的首卦:乾字,可以有数万字的注解,你即便是博闻强记之人,恐怕穷其一生也不可能把它读透。陷在这样的知识里面,我们的精神如何会不衰弱呢?

就学问而言,真正的学问的含义并不仅是我们通常所理解的学生向老师的的讨教,而是一种主动的质疑。人类社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通过知识的更新实现的,而知识的更新是由不断的存疑和证伪来完成的。我们习惯于对所知的证实,即证明所获知识的正确。所以我们通常多的是勤于学而弱于问的学生,缺少的是敏于问而富于独创能力的后生。

再回到苏格拉底的知识和智慧的话题上来。引起人们对苏格拉底误会的其实是他的代言人或是借他的口表达自己思想的柏拉图。原来柏拉图对知识的理解是这样的:就认知的性质而言,知识是存在事物本质或精神的放射,而人们通常说的知识其实只是一种意见,——意见是停留在存在事物外面的假象,是不可靠的。这是基于柏拉图理念论的知识观,为的是判定具体事物的非本质.不可靠性。这样的认识论的核心是:有一个先于具体事物的普遍的理念存在于事物之中。这就为后来的基督教神学的教义提供了理论支持:上帝在一切之先。对这种理念予以重大质疑的是康德的三大批判,他在总结传统认识论的缺陷时就说这是柏拉图形而上学的过错。为什么一定要屈从于一个先于我们存在的理由呢?难道不能反过来?他引用了哥白尼的例子,证明我们即便都不能进入事物本身,但我们的意见却可以是本质的。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柏拉图和康德的是非,只是从两位同样伟大的哲学家的身上看到学问和质疑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学问上,学和问肯定是同时存在的,但不等于说就是同时发挥了作用,其中有一方面可能被搁置起来。我们常把有艺术创造力的艺术家称为大师,把那些没有艺术创造力的人称为匠人。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大师把学和问都启动了,而匠人只启动了其中的一半,——只学不问。

要使知识完满,不能忽略“思考”的作用;要使知识上升到学问的境界,必须养成质疑的习惯。如果要编一卷新《论语》的话,那头一句应该是:学而时问之,不亦悦乎!有问而必究之,不亦乐乎!人不识而不悔,不亦弱智乎!

第二篇:“学问”与“技能”的区别——英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http://blog.renren.com/share/28381158/4475665188 “学问”与“技能”的区别——英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来源: 向啸鸣的日志

英语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中一直被视为一门“学问”,或者,更准确一点说,是以学科(像数学、物理之类)的方式来进行传授。实际上,任何语言的学习,都与体育和音乐等技能性学习更相似。学问的学习,强调知识的积累和理解; 技能的学习,偏向方法的实践和重复。

语言存在的目的是“交流”,而非考试。考试为导向的教育形式侧重于阅读和写作,这与从听力和口语开始的自然语言学习过程产生巨大的偏差,最终导致南辕北辙的结果。

如果从阅读和写作开始教学,那么在学习初期,必然倾向于字词句的记忆和语法的灌输,这直接造成无数学生起步阶段的巨大学习阻力,甚至逐步磨灭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学习游泳为例,无论多么高明的老师,假设他的教学仅仅停留在向学生口头传授游泳的各种姿势,但从来不让学生下水实践,那么,学生永远也别想学会如何游泳。光靠嘴说,远远不如直接一脚把学生踹进水中(当然,是浅水区……),让他们亲身体验并培养与水接触的感觉,然后再由老师在水中由难到易展现各种游泳的姿势,学生就能很快学会游泳。不过很可惜,目前大部分的英语教学首先会丢给学生大堆的单词书,让他们慢慢去啃。待到单词啃得差不多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被消磨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又打开厚厚的令人望而生畏的语法书,往学生的脑子里面疯狂地填入各种枯燥的语法知识,仅剩的一点学习兴趣也被驱赶得一干二净。

好不容易熬过这段时期,单词背了不少,一知半解的语法貌似也能读懂一点英文了,但发现自己碰到外国人的时候,根本无法说出一句完整的、像样的、合乎英语表达方式的口语!更悲剧的是,似乎想在外国人口中挖出一句听得懂的英文都沦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N多中国学生听听力时垂头丧气,看到听力原文时却变得义愤填膺:如果这是阅读,全部都能读懂,轻松加愉快!用英语对话时,半天挤不出一句,但等到外国人一说,猛然发现,原来这些句子这么简单!但为什么听不懂?为什么说不出?

仔细回想一下吧,十几年来,你的英语学习之路:充斥着单词前记后忘的痛苦、枯燥语法的折磨、听力抓耳挠腮的焦躁……

而每当向老师询问:“我该怎么提高XX?” 你却总能得到最标准的回复:“多练XX。” XX可以被口语、听力、阅读和写作等替换。究竟“怎么练”,老师并没有告诉我们。

比如单词,老师通常只是指定某个范围内的单词让我们去记忆,但没有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去记。也许你会说:“记单词还不简单吗?不就是硬记嘛!”

这种说法实在是太小觑人类的智慧,据我所知,除了所谓的硬记外,至少还有三种单词记忆方法(详情请参照http://starfenix.blog.163.com/blog/static/******/),这些方法的记忆质量和效率远远超过死记硬背。

对于某种语言的初学者,听力和口语的提高应该从加强朗读做起,而并非直接找听力听和与人对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自由地在知识的广袤天地里有选择地学习自己需要的知识,而不是让老师强行向他们灌输知识。让学生学会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他们就能离开老师的辅助。将学习的主动权转交给学生,那么他们才能真正地在兴趣的引导下,快乐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英语而言,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开口说才是初学者最希望得到的效果。因为此时,有无兴趣继续学下去,远远比记多少单词、学多少语法更重要。

抓住学习方法这个关键点,学生就被赋予自主寻找知识的能力,甚至还能在不久的将来,自我创造知识(即开创自己的学习方法),那么,教育真正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就达到了。

第三篇:17 怀疑与学问 教案1

怀疑与学问

教学目的

1.认识“怀疑”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3.学习本文通过事例和讲道理论证论点的方法。重点难点 1.重点:

(1)学习本文中心论点的提出。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2.难点:学习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预习

1.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2.阅读课文,思考预习提示中的问题,试编写阅读提纲。

二、导入

1.作者简介。

顾颉刚(1893~1980),历史学家,江苏苏州人。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长期从事教育工作和历史研究。他在研究工作中,善于怀疑与辨伪,有不少创见。编有《古史辨》、著有《汉代学术史略》、《史林荣识初编》等。2.导语。

一切有成就者,都是脑子里装满了问号的人。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顾颌刚从小就敢于提出疑问,进行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有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是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这篇课文议论怎样做学问,阐明了怀疑和学问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对我们今后怎样做学问,一定会有很大的启发。

三、正课

1.默读课文,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两个分论点。讨论并归纳:

(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2)分论点:

①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②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2.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讨论并归纳:(1)事实论据:

①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②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③听说“腐草为萤” ④戴震善问的例子(2)道理论据:

①“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③“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3.请编写本文的阅读提纲。讨论并归纳:

四、小结

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文章运用许多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一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1. 虚妄()2,步骤()3.懒惰()4.启迪()2. 5.停滞()6.塾师()7.程颐()8.顾颌刚()

(二)把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1.学者先要会疑。

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3.尽信书不如无书。

第二课时

一、预习

再读课文,思考文章是如何论证中心论点的。

二、导入

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分论点,找出了文章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这节课我们再进一步研究文章如何运用事实和道理论证中心论点的。

三、正课

1.提问: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怎么提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来的。这种写法,既开门见山提出了论点,同时名言本身也是证明中心论点的有力论据,增强了论点的说服力。

2.提问:本文的两个分论点是怎样找出来的?

讨论并归纳:第6段开头一句是承上启下的总结句,也是两个分论点。中心论点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3.提问:第3段举国难危急的时候有许多口头的消息的例子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证明了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引出“我们对于传说的话,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的道理。4.提问:什么是怀疑的精神?

讨论并归纳: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5提问:第4段举“三皇五帝”、“腐草为萤”两则事例证明了什么? 讨论并归纳:这两则事例告诉我们怎样以怀疑的精神做学问。

6.提问: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学问。学问,都要有什么样的态度呢? 讨论并归纳: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最非。7.提问:“怀疑”“思索”“辨别”这三步骤能否前后对换?为什么?

讨论并归纳:不能。因为这三个步骤是按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先对事物产生怀疑,再进一步思索疑点,辨明正确与错误。前后)顺序不能对换。8.提问:第6段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讨论并归纳:应分五层。第一层(①句):承上启下,总结上文,提出本段论点。第二层(②③④⑤句):从道理上论证第①句的论点。其中②③句 是从反面论证,④⑤句从正面论证,通过正反对比论证怀疑精神对治学的重要性。第三层(578句):用戴震治学善问的例子论证第①句的论点。

其中第6段提出本段中的一个小论点:“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第78句用戴震治学善问的事例来证明第6句,从而也证明了第①句的论点。

第四层(910句):正面论述了一切学问家以怀疑精神做学问,会对文化建设起巨大作用。第五层(11句):反面补述墨守前人旧说的恶果。第四、五层从正反两个方面讲道理,论述第①句的论点。9.提问:课后练习三。10.提问:课后练习四。讨论并归纳:

(l)第2段,第4段是先讲道理,再举事例。第1段、第3段、第5段以道理论证为主。第直段引用朱喜、陈献章的话、第2段引用孟子的话、第4段引用李四光的话作为讲道理的依据。

(2)相同之处在于都以名人名言作为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不同之处课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程颐和张载的名言提出的;短文则先开门见山提出明确的中心思想,然后再引用名人名言进行论证。

(3)本文第3段和第5段的论述,是课文所没有的,我认为这些论述是很有道理的。第3段“疑能增进兴趣”带着疑问去读书,其味无穷。第5段提出不仅要敢疑还要善疑。

(4)标题《读书贵有疑》《谈“疑”》等。

四、小结

本文中心论点鲜明突出,论证层层深入,精辟充分。用分论点论证中心论点,事理分析得透彻周密。文章引用名人名言、举事例进行论证,使文章有理有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五、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三、四题。2.选用课时作业优化设计。第二课时作业优化设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①一切学问家,不但对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说也a 常常抱怀疑的态度,b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c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d: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②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品,都是这样产生的。③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是从①句中摘下来的,对它还原,它的正确位置是 A.aB.bC.cD.d 2.①句中四个“常常…·,二”概括了什么精神? 3.①句中三个“新的……”突出了什么作用? ①句中的冒号起什么作用?冒号前后分句是什么关系? 5.如果把这3句分成两个小层次,该如何分法?为什么? 6.概括这3句话所论述的论点。

第四篇: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全文)

学问(learning)与智慧(wisadom),有显然的区别。学问是知识的聚集(accumulation of knowledge),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学问是寸积铢累而来的,常是各有疆域独自为政的。它可吸收人生的兴趣,但是它本身却是人生的工具。智慧是一种透视,一种反想,一种远瞻;它是人生含蕴的一种放射性;它是从人生深处发出来的,同时它可以烛照人生的前途。

有人以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世界上有不少学问渊博的人,可是食古不化,食今亦不化,不知融会贯通,举一不能反三,终身都跳不出书本的圈子,实在说不上智慧二字。这种人西洋便叫做“有学问的笨伯”(a learned-fool),在中国便可称为“两脚书橱”或“冬烘先生”。反过来说,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有一种人,读书虽然不多,但他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这样的人,你能说他没有智慧吗?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有许多人从事研究工作,搜集了很多材料,但往往穷年,找不到问题的中心,得不到任何的结果,纵有结果,亦复无关宏旨——这便是由于没有智慧。而有智慧的人则不然,他纵然研究一个极小的问题,也能探骊得珠,找到核心所在;其问题虽小,而其映射的范围,却往往甚大。譬如孟德尔(Mendel)研究豆子的交配,居然悟出遗传的定律,奠下了遗传学和优生学的基础,就是一个例子。再说进化论的创立者达尔文。在达尔文以前,何曾没有富于学问的生物学家,看见过海边的蚌壳、山中的化石、类人的猩猿、初民的种族?何以不能发现物竞天择、最适者存的天演公例?等达尔文发现以后,赫胥黎慨然叹曰:“这个道理,傻子都应该知道,为什么我以前不知道?”当代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有人称他为牛顿后第一人,他的相对论是科学上一个稀有的创获,但是他自己却对人说:“我的发明其实很简单,只是你们看不见罢了!”他能看见别人所看不见的,便是他的智慧过人之处。

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我们可以把书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智慧的,一类是无智慧的。有智慧的书,是每字每句,都如珠玉似的晶莹,斧凿般的犀锐,可以启发人的心灵,开辟人的思想,有时可以引申成一篇论文,或成一本专书。这就是英文中所谓“灿烂的书”(brilliant book)。无智慧的书,往往材料堆积得和蚁丘一样,议论虽多,见解毫无。纵然可以从他得报导,却不可以从他得启示,在著者是“博而寡约”,在读者是“劳而无功”。这就是英文中所谓“晦塞的书”(dull book)。然而这类的书多极了,读者要不浪费时间,就不能不精为选择。须知著书固要智慧,读书也要智慧。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有学问的人,虽然不一定就有智慧,正和有智慧的人不一定有很深的学问一样,但是智慧却必须以学问做基础,才靠得住。无学问的智慧,只是浮光掠影,瞬起瞬灭的。他好像肥皂泡一样,尽管可以五光十色,但是一触即破。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惟有从学问中锻炼出来的智慧,才不是瞬息幻灭的肥皂泡;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地从水底上涌。也惟有这种有根底的智慧,才最靠得住,最为精澈,最可宝贵。

若把学问譬做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有木、有石,甚至有水泥钢骨,决不能成为房子;就是懂得材料力学、结构原理,也只可以造成普通的房子,而决不能造成庄严壮丽的罗马圣彼得(St.Peter’s)或巴黎圣母(Notre Dame)教堂。这种绝代的美术作品,是要靠艺术家的匠心的。但是材料愈能应手,匠心愈能发挥;构造的原理愈进步,艺术家愈能推陈出新。材料与技术对于作风的影响,整个美术史,尤其建筑史,都可以证明。所以学问与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第五篇:学问与智慧

学问与智慧 罗家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学习对比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体会隽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

2、在交流讨论中明确本文主旨、论证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培养。教学重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进行论证;

3、优美语言的积累。教学难点:

1、理解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心论点。

3、品评优美的语言,并注意语言积累。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 纸上谈兵(只有学问,没有智慧) 庖丁解牛(只有智慧,没有学问)

 周总理答美国记者“派克”钢笔的故事(既有学问,又有智慧)

(请你探究上述故事中三个主人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2、理清学问与智慧两者之间的关系;

3、学习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

4、语言积累。

三、作者简介:

罗家伦(1897—1969)字志希,浙江绍兴人。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1917年考入北京大学,后赴欧美留学。1919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学生领袖之一,五四运动宣言是他所写。1920年被派赴美,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接着又到伦敦大学、柏林大学、巴黎大学的研究院,在四国五校研读7年,专治历史与哲学。1926年回国以一介书生投笔从戎参加北伐军。1928年8月,清华学校改为国立清华大学,31岁的罗家伦出任首任校长。1932—1941年担任中央大学校长。1969年12月25日他病逝台北,享年73岁。

四、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课文,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找出表明学问和智慧之间关系的句子。

(1)讨论并归纳:

第1段:学问与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第2段: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问曾都来有智慧。第3段: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第4段:世间不但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也有缺少智慧的书。第5段: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第6段: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表明学问和智慧之间关系的句子: 学问和智慧有显然的区别

有人认为学问就是智慧,其实有学问的人何曾都有智慧?有智慧的人也不见得都有很好的学问

学问是不能离开智慧的,没有智慧的学问,便是死的学问 学问固然不能离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 学问和智慧是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

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检查自学情况: 读准字音,看清笔画:

陶冶 寸积铢累 大窾 矻矻穷年 探骊得珠 犀锐

3、学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明确:全文共六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1-2):论述学问与智慧的区别; 第二部分(4-6):论述学问与智慧的联系。

五、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明确:文章的标题是“学问与智慧”,是个并列短语,是全文的中心论题。中心论点在文末:“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同时也是文章的结论。

六、深入分析:

1、研读文章的第一部分。

(1)读文章的第一节,理解文章是怎样来阐明学问与智慧的。

明确:作者作了一系列的精彩的比喻。这些比喻贴切,是因为对学问与智慧及其相互关系认识准确。

(2)在同一个人的身上,如果只有学问而没有智慧,会怎么样?相反如果没有智慧只有学问又是怎么样?如果同时具备学问与智慧呢? 明确:第一种则是“有学问的笨伯”或“两脚书橱”“冬烘先生”;第二种情况则可能不见得有很好的学问或者是对于人情事理,都很通达,凭借经验,运用心得。第三种则是既有学问又有智慧的人,他们对人情和事理都有独特的见解,对于学问有自己的独见。只有同时兼备了这两种的人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智者或学问家。

(3)在论述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作者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既采用了对比论证,又引用了《庄子·苞丁解牛》的例子来进行论证。可见比喻是生动而又贴切的,例证是形象而又典型的。

2、研读第二部分:

(1)学生快速地阅读第二部分的内容,明确每段文字所讲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论述学问不能离开智慧。

第四节:论述世间不仅有缺乏智慧的人,而且有缺乏智慧的书。第五节:论述智慧也离不开学问。

第六节:论述学问和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的关系。

(2)阅读第三节与第五节,比较这两段的论证方法有何不同之处?

明确:第三节论述学问离不开智慧,运用了对比和举例论证的方法。先将没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和有智慧的人研究学问,取得的效果大不一样,做对比论证;然后列举了孟德尔、达尔文等因有智慧研究取得巨大成就的例证。对比鲜明,例证典型,有很强的说服力量。

第五节论述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将无学问的智慧比喻成“肥皂泡”,尽管外表五光十色,但瞬起瞬灭。将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比喻成“探照灯”,有很强的穿透力;比喻成“珍珠泉的泉水”,因为这是“有根底的智慧,才是最靠得住的,最为清澈,最为宝贵。”这些比喻,不仅形象生动,而且贴切,因为它揭示了智慧与学问之间本质的联系。(3)第四节重在说明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运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说明著书、读书要有智慧。(4)第六节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在篇末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同时也作为这篇文章的结论。结束语用“不但„„而且„„”句式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使全文脉络更加清楚,结构更加紧凑,形成一气呵成、不可辩驳的雄辩气势。

七、请从文章中找出运用比喻论证的句子,品读这些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论证目的.

• 学问是知识的聚集,是一种滋养人生的原料,而智慧却是陶冶原料的熔炉。

学问好比是铁,而智慧是炼钢的电火。

惟有从学问中产生的智慧,才不是浮光,而是探照灯,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他永远像珍珠泉的泉水一般,一串串不断从水底上涌。•

若把学问譬作建筑材料,那智慧便是建筑师的匠心。

八、总结归纳全文。

这篇文章分析了学问与智慧的区别与联系,指出学问固然离不开智慧,同时智慧也不能离开学问,学问与智慧相辅为用,缺一不可,进而提出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量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九、当堂训练:(见课件)

十、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积累文中的名言警句;

2、同学们,德国诗人歌德曾经说过:“掌握知识对一个人来说是不够的,应当善于使知识灵活运用,而在我们的身边存在这样一种人:平时考试独占鳌头,碰到实际问题却一筹莫展,束手无策。请结合你学的这篇文章,用你的论述让他转变观念,努力成为一个“高分高能”的人。要求:观点要有针对性,说理要有条理性,恰当运用文中的语句。

十一、板书设计:

学问与智慧

罗家伦 板书(区别)[来源:学|科|网] 学问 智慧

原料 熔炉

工具 透视、反想、远瞻

(有)(无)——有学问的笨伯

(无)(有)——不见得有很好的学问;能通达事理人情

下载知识与学问的区别1word格式文档
下载知识与学问的区别1.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定语从句与其他从句的区别1

    定语从句与其他从句的区别 1. 限制性定语从句与同位语从句的区别 关系副词引导限制性定语从句中的关系词有跟他们含义相应的先行词,而引导同位语从句时则没有与他们含义相应......

    英语1与2区别[5篇模版]

    随着2011年考研英语大纲的公布,明年将继续延续今年的考试大纲要求,考研英语仍然分英语一和英语二两种统考模式。下面考研专家带领的精英辅导团队帮助考生分析一下这两门课程的......

    播音与主持人的区别1

    播音与主持人的区别 一.播音的概念 播音: 播音员和主持人运用嗓音语言和态势语言,通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所进行的传播信息的创造性活动。 二.主持的概念 主持: 以“我”的身......

    1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1 介词与连词的区别 介词与连词区别 1."和、跟、同、与",有时是连词、有时是介词,而且属兼类词,所以很难区别。例如: 弟弟跟妹妹都走了。(连词) 弟弟跟妹妹借书。(介词) 区......

    18《怀疑与学问》第1课时【教案】

    18 《怀疑与学问》教案(一) 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熟读课文,整体感知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论证的结构。 2.过程和方法:品析重要语句的含义,把握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学习举例......

    学问与智慧教案

    《学问与智慧》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 1、了解作者观点,把握学问与智慧的关系,学会在学习中以智慧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2、反复诵读,学习文章严谨的论述结构和多重的......

    怀疑与学问教案

    《怀疑与学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理解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在论说中的作用。 2、 理解“怀疑”与“创新”的重要意......

    智慧与学问[推荐5篇]

    《智慧与学问》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初步感知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2.理清学问与智慧两者之间的关系; 3.学习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论证方法; 4.语言积累;总结归纳全文。 课前预习: 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