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5年)(大全)
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促进科技型
中小企业发展行动方案(2010-2015年)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政府《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和《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等文件精神,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企业成长中的引领支撑作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坚持“激励创造、有效运用、依法保护、科学管理”方针,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和发展为主线,通过政策引导、强化服务、资金支持等措施,大力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和质量,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实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集群,为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建设创新型城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是:通过五年的努力,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高,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显著增强,基本消除科技型中小企业零专利现象。到2015年,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申请3万件,有效专利拥有量达到4万件。具体指标是:
1.每一个科技型中小企业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专利申请的企业年逐年递增30%,五年内基本实现每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至少拥有1项自主知识产权和1个自主品牌。
2.科技小巨人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大幅度提高。到2015年,科技小巨人企业专利申请占全市申请总量的60%以上,有效专利总量达到2.5万件,有效发明专利占有效专利总量的30%以上。
3.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实施率达到75%,专利产品销售收入占销售总收入的30%以上。
二、工作措施
(一)加快自主知识产权创造,提高专利数量和质量。
1.帮助企业实现创新成果产权化。指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充分利用专利信息资源,以取得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及时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权。
2.开展“一企业一品牌、一产品一专利”活动。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围绕主要产品,加大知识产权投入,扩大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实现五年内每个企业拥有一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一个自主品牌的目标。
3.加大专利申请资助力度。除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费给予资助外,对企业实现专利申请零突破的首件申请再给予一次性奖励。
4.开展专利强企试点示范工作。将认定为科技小巨人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纳入天津市专利试点单位,规模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直接进入区(县)级专利试点。经过五年努力,基本实现认定的科技小巨人企业每年专利申请10件以上,规模以上的其它科技型企业每年专利申请5件以上。
5.支持企业申请国际专利。支持100家科技小巨人,掌握相关竞争领域国际知识产权状况及发展趋势,选择创新重点目标,获取一批核心发明专利和外国专利,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加快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对企业获得国外专利授权的,给与一定的资助。
6.提供专利申请服务。组织全市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活动和专利申请过程中,提供全方位、高水平、专业化的服务。
(二)促进专利运用,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实施转化能力。
1.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重大发明专利实施转化。每年选择20-30个重大发明专利,通过资金支持和配套服务,引导企业围绕重大发明在实施转化中构筑专利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2.大力推进专利权质押贷款工作。五年内帮助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专利权质押贷款,对获得银行无抵押、无担保的专利权质押贷款的企业给予贴息资助。
3.开展银企对接。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投融资信息资源库,实现企业、金融机构、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之间良性互动,组织对接服务活动。
4.指导企业经营知识产权。制定《知识产权评估指引》、《企业知识产权运用指南》,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自主知识产权转让、实施许可、资产化和资本化运作,获取知识产权收益,真正实现知识产权的核心市场价值,成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资产和资本经营中的重要内容。
5.发展知识产权联盟。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参加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通过知识产权交叉许可,整合知识产权资源,提高整体竞争实力。
(三)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1.加强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实行首问负责制,凡涉及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纠纷讼诉案件,加快调处速度和调处力度,依法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2.加强执法协调。建立部门和区域间的知识产权执法保护协作机制,发挥综合协调职能,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协调好跨区域的专利权纠纷,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3.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帮助企业处理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咨询和法律援助。指导企业制定保护战略,做好应对海外维权准备。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发生的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及时组织相关资源,提供专业化服务。
4.进行知识产权预警。指导外向型科技型中小企业做好出口国知识产权检索和监测,防范可能出现的知识产权风险。
5.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能力。编印《企业知识产权维权指引》、《企业知识产权典型案例汇编》,引导企业学习并利用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掌握知识产权制度知识,增强知识产权纠纷应对能力。
(四)加强指导,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能力。
1.提升企业知识产权意识。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流动课堂,加强知识产权基础知识的宣传普及,使企业充分认识知识产权在企业技术创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了解和掌握知识产权的基本知识,依法保护自主知
识产权,将知识产权管理提高到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
2.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指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手册》,引导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工作,将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科研、生产经营相结合,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3.实施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5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管理,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健全管理制度,建立知识产权考核和激励机制,全面提升管理努力和水平。
4.探索中小企业专利权托管模式。帮助规模较小、无专业管理人员的中小企业与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实现专业化管理。
5.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每个企业至少有一名懂知识产权、会用知识产权、会管理知识产权、会保护知识产权的企业管理人员。
(五)整合资源,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
1.免费提供专利信息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两个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4000多万条国内外公开授权专利数据库。
2.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展专利信息发布、检索查询、专利申请、技术转让等多项服务,满足企业知识产权的基本需求。
3.指导企业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建立专业数据库,充分运用专利信息资源,开展创新活动,提高创新成果水平和有效性。
4.组建知识产权专家服务队。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创新和经营发展中的知识产权问题,组织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司法鉴定、仲裁等专业化服务。
5.提升知识产权服务大厅功能。充分发挥国家专利代办处窗口作用,延长服务时间,为科技型中小企业专利申请和办理其它业务提供快捷方便的服务。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推动组。建立天津市知识产权局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推动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其他领导任副组长,各主要职能处室和直属
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本专项行动的统筹安排和监督落实。
(二)加大支持力度。整合市区两级知识产权资金资源、服务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五年内筹集2亿元专项资金,其中市级资金1亿元、区县资金1亿元,重点支持科技型小企业专利创造,引导自主知识产权实施转化。
(三)建立区县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区县和功能区知识产权局的区域管理职能,建立市区两级联动工作机制。市知识产权局主要负责全面组织推动,重点负责为科技小巨人的服务,区县知识产权局重点加强对本区域内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制定年度计划和目标,建立进度月报制度和定期检查制度,确保各项措施全面落实。
(四)建立目标责任制。局内实行目标责任制,将各项工作措施分解到职能处室和直属单位,细化工作内容、工作目标、进度安排,建立内部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
第二篇:天津市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关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
为贯彻落实《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津党发〔2010〕9号),推动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和促进天津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以下政策。
一、实施扶持政策“聚焦”
国家和本市已经颁布实施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和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均适用于科技型中小企业。
二、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筹集财政资金200亿元,专项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其中,市级资金80亿元;滨海新区人民政府30亿元;市开发区、保税区和滨海高新区管委会共筹集3亿元;塘沽、汉沽和大港管委会共筹集10亿元;滨海新区以外的15个区县共筹集50亿元。
三、加强对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支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责任主要在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管委会和除滨海新区以外的区县人民政府。各区县(不含滨海新区)人民政府和滨海新区相关功能区(包括:市开发区、保税区、滨海高新区、塘沽、汉沽、大港,下同)管委会筹集的资金,作为扶持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天使资金”,以无偿资助形式为主,对提出申请并经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支持,额度一般在10万元至60万元,帮助提高生存能力,实现快速成长。对获得“天使资金”资助的新增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市级资金也将按照资助资金的一定比例酌情给予奖励和补贴。市有关部门要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资金支持。
四、加强对成长期和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
市级资金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筹集的资金,作为政府资助周转基金,主要用于支持成长期和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进入成长期和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可申请政府资助周转基金,经专家委员会评审后,符合资助条件的,一般可获得100万元至500万元的支持,重大项目可获得高于500万元的支持,以上周转
基金采取无息借用方式,2至3年后归还。鼓励风险投资、产业基
金和银行贷款跟进支持。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帮助企业做大做强。
五、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
制定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明确认定标准、条件、程序,服务内容和管理要求等。市和各区县、功能区都要成立专家委员会,负责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资格认定和享受资金扶持政策的评审工作。对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根据其成长阶段,实行动态管理,建立统计监测、跟踪评估制度。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数据库,各区县人民政府、滨海新区相关功能区管委会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班子并责成专人,指导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数据更新。
六、建设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网络平台
在企业认定、技术开发、科技政策、投资融资、市场开拓、人员培训等方面,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网络服务,为各级政府决策管理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企业应及时更新相关信息,政府部门应及时公布支持企业发展的相关服务信息,增强政策透明度。
七、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
为科技型中小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研发适用产品,简化审批程序,发挥银行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发展集合性债权融资,扩大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和规模。完善保险、准金融机构、担保服务、社会信用信息和中介服务等支撑体系。建立完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信贷、保险和担保等业务的政府支持机制。
八、加强工商行政管理服务
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放宽市场主体准入条件、拓展企业投融资渠道、营造良好服务环境等政策措施。实行“非禁即入”准入政策,实施海外留学人员、高校师生、科技人员等创办科技型中小企业注册资本“零首付”政策,放宽名称核准条件,鼓励以知识产权等智力成果出资,放宽企业住所限制,放宽科技型企业集团准入条件。
九、加强企业培训服务
中小企业发展促进部门积极开展创业培训、企业成长培训和企业上市培训。组织科技型中小企业到境外考察学习,组织创业导师对企业开展培训服务,组织企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企业职工技能培训。
十、加强知识产权服务
知识产权管理和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制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支持和帮助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参与制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搞好品牌建设。
十一、加强创业引导和指导
教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大指导和扶持力度。鼓励和动员高校师生创业,允许高校学生休学创办科技型企业或进行科技中介服务;鼓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科技人员、管理人员领办科技型中小企业,允
许在一定时间内保留其在原单位的聘用、劳动关系;吸引更多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和团队来津创业,兴办高水平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十二、统筹政府各部门专项支持资金
政府各部门支持企业发展的资金要向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商务部门的外贸发展资金要重点支持出口型科技中小企业发展;发展改革部门用于服务业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要积极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经济和信息化、中小企业发展促进等部门也要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给予资金支持。
十三、政府采购和税收激励政策
各级机关、事业单位、社团组织的政府采购活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软件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研发经费150%加计抵扣、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技术转让所得税减免等税收激励政策。
十四、建设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支持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孵化和公共技术服务。鼓励支持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中心、企业实验室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十五、建立高效协调工作机制
成立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加强对各区县、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服务,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统计调查制度和跟踪评价机制。建立市人民政府与区县人民政府和滨海新区各功能区上下联动、市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将各区县、滨海新区各功能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考核内容,建立目标责任制。
第三篇: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
使用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实现突破性发展,根据《中共天津市委、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天津市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若干政策》的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依法设立,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经认定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分为初创期、成长期和壮大期三类,初创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到50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指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第三条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由市政府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
第四条 专项资金的来源包括:
(一)市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
(二)通过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支持科技发展的资金;
(三)争取国家支持的资金;
(四)其他按规定渠道取得的资金。
第五条 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应遵照国家和天津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确保专项资金的规范、安全和高效使用。
第六条 市科委会同市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筹集,以及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的审批及监督管理。
第七条 天津科技融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控集团”)根据有关规定,负责协调金融机构向获得项目立项的企业放款,对所放款项进行监督管理。
第八条 市科委会同市财政局聘请技术、管理、金融、投资等领域专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专家库,负责对申报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进行评估论证,提出立项建议。
第九条 鼓励金融机构和其他机构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投资。
第二章 使用范围、方式和额度
第十条 专项资金主要用于:
(一)支持壮大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新产品扩产、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工艺应用。
(二)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和服务平台建设。
(三)补贴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项目。
(四)支付通过金融机构筹集的资金所发生的利息和项目评审费等其他支出。
(五)支付按照国家及本市有关规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的其他支出。
第十一条 专项资金的使用方式包括政府资助周转资金和无偿资助两种。
(一)政府资助周转资金。主要是对符合条件的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支持,项目结束后归还,周转期不超过3年,额度为100-1000万元,对提升我市科技竞争能力和产业升级有重大意义的重大项目可超过1000万元。政府资助周转资金以信用担保、股权质押和债转股等方式发放。
(二)无偿资助。(1)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实验室和企业技术创新联盟等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给予资助,额度一般为100-300万元;(2)对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资助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奖励和补贴,额度一般为10-15万元。
第三章 资金申请、审批与拨付
第十二条 政府资助周转资金的申请、审批、拨付。凡具有符合政府资助周转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并经认定的壮大期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可申请政府资助周转资金。
(一)企业申请。企业填写《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建议书》,经区县科技部门审核推荐,报市科委进行初审;通过初审的,由企业填写《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可行性报告》,区县科技主管部门出具《推荐意见书》,报市科委。
(二)项目审批。市科委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咨询论证,专家提出立项建议;市科委、市财政局对专家建议立项的项
目进行审批,下达立项文件,与获批的企业签订《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任务合同书(政府资助周转资金适用)》。
(三)资金拨付。市财政局根据立项文件将市财政预算安排的资金拨付科控集团,科控集团协调银行等金融机构办理资金使用手续。
第十三条 科技企业孵化和服务平台项目资金的申请、审批、拨付。凡经认定的市级以上或新建并列入区县“十二五”重点发展计划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实验室等科技企业孵化和服务平台及其建设依托单位均可申请科技企业孵化和服务平台项目资金。
(一)建设或依托单位申请。科技企业孵化和服务平台建设或依托单位填写《天津市科技创新体系与条件平台建设计划项目申报书》,经区县科技部门审核推荐,连同区县科技主管部门出具《推荐意见书》,一并报市科委。
(二)项目审批。市科委组织专家对申报的项目进行咨询论证,专家提出立项建议;市科委、市财政局对专家建议立项的项目进行审批,下达立项文件,与获批的企业签订《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任务合同书(孵化和服务平台适用)》。
(三)资金拨付。市财政局根据项目立项文件将科技企业孵化和服务平台资金拨付项目单位。
第十四条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补贴资金的申请、审批、拨付。凡经区县立项资助,并符合国家科技型中
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的要求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均可申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补贴资金。
(一)区县推荐。区县科技部门对本辖区内经区县专项资金立项支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向市科委进行推荐,企业须提交区县专项资金立项文件、合同书和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申报书。
(二)项目审批。市科委组织专家对区县推荐的申报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进行咨询论证,专家提出立项建议;市科委对专家建议立项的项目进行审批,下达立项文件,与获批的企业签订《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任务合同书(国家中小企业资金补贴资金适用)》。
(三)资金拨付。市财政局根据项目立项文件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项目补贴资金拨付项目单位。
第四章 项目管理和监督
第十五条 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项目任务合同书》的有关条款,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引入中介机构推行项目监理制。项目承担单位要自觉接受市科委、市财政局和中介机构对项目实施过程的监督、检查,并在每年7月15日和1月15日前向市科委、市财政局报送项目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
第十六条 项目承担单位需对项目目标、进度和资金进行调整或撤销时,应提出书面申请,经市科委、市财政局审核并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批准后
执行。如发现项目承担单位运行出现异常或有严重违约行为,市科委、市财政局依据项目合同书的有关条款撤销或中止项目执行合同,必要时可提前收回专项资金。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完成后,由项目承担单位和责任人做出工作总结报告、技术报告、绩效分析报告和资金决算报告。市科委、市财政局组织专家或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验收,验收时可对项目承担单位使用专项资金情况进行必要的审计。通过验收的项目由市科委出具验收合格通知书。
验收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合同计划进度执行情况;
(二)经济、技术指标完成情况;
(三)研究开发取得的成效情况;
(四)资金落实与使用情况;
(五)实施前后,项目承担单位的整体发展变化情况。第十八条 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市科委和市财政局要加强管理和监督。项目完成后,将委托中介机构进行项目审计,并根据审计结果提出意见,报市领导小组。
政府无偿资助的项目完成后,项目承担单位需及时进行财务决算,所形成的资产(包括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在资本公积中单独反映;其他支出按有关财务规定处理。
第十九条 市科委、市财政局建立对专项资金支持项目跟踪问效制度,重点对科技资金扶持企业的经济效益、技术水平和财政贡献等指标,开展连续三年的跟踪和绩效统计评价。
对项目执行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社会影响良好的项目承担单位和个人,市科委、市财政局,上报市领导小组同意后,以市领导小组名义给予表彰。
第二十条 各区县科技和财政部门在每季度终了后15日内,将本区县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上报市科委、市财政局;并在每年2月底前将上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汇总上报市科委、市财政局。市科委、市财政局综合专项资金执行情况和使用情况,编制执行报告,上报市领导小组。
第二十一条 市科委、市财政局对项目承担单位和有关机构、人员在项目申报、实施、管理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者,骗取专项资金的,提出行政处分建议,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各区县可参照本办法制订本区县的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1年4月1日起施行,至2015年 12月31日止。
第四篇: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2
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报告(1)
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近年来,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发展比较快,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了准确、及时了解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情况,掌握南昌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的动态,更好地为农业龙头企业服务、提升南昌市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2004年,我处在分管领导的带领下,就这一主题进行了专项调研,并针对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1、南昌市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情况
我市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分别是江西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有限公司、江西英雄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西正帮集团公司。南昌(深圳)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进入全国综合性批发市场百强行列,在全国农副产品市场第十二位,2003年交易额达23亿。省级龙头企业17家,分别是江西阳光乳业有限公司、江西汪氏蜂业集团、江西省煌上煌集团有限公司、仙丹健康食品有限公司、江西天禾糖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卓茵景观工程有限公司等,其中南昌县有8家,新建县1家(江西汪氏蜂业集团),进贤县1家(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青云谱区1家(南昌市佛塔生猪交易批发市场)。据统计:2003年全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龙头企业只有2家,5-10亿元的没有,过1亿元以上也只有8家。南昌市现已认定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共30家,涉及生物、医药、食品、畜牧、水产、深加工等领域。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12月31日,4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除04年新增7家外)固定资产总额103344万元,2003年销售收入848318万元,实现税后利润18415万元,上交税收18329万元,出口创汇3254万元,建立基地面积140196亩,连接农户216000户,直接带动农户131540户,企业从业人员16228人。总之,全市50家农业龙头企业近几年总体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表现在龙头企业的规模得到了壮大,生产基地稳步扩大,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能力进一步增强,龙头企业自身建设不断加强,一体化经营机制初现端倪。
2、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经营情况
总的来看,企业发展势态良好,生产规模逐渐扩大,都建立或拓展了自己的原料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企业实力大大加强。如:江西汇仁集团有限公司从2001年开始建立江西地道中药材GAP基地,在省内10个县市实施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2002年成立了子公司江西汇仁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在星子县进行规范化种植技术研究和培训推广,2003年投入260万元,建设基地达到800亩,公司每年都有新产品打入省内外市场,公司产品乌鸡白凤丸、肾宝合剂分别占国内市场销售份额的99%和90%,产
品技术国内领先。汪氏集团总部设在江西南昌,在全国各地设有二十家分公司,连锁专卖店有 1500 余家,遍布全国大、中城市,集团集蜜蜂养殖、蜂产品系列、化妆品系列、蜂具、化工原料生产、销售与一体。汪氏主导产品“汪氏螨扑”,荣获世界养蜂博览会自95年起至今六年中,颁发给中国的唯一一枚奖牌。公司研制生产的特种蜜蜂、蜂花粉、蜂王浆、蜂胶四大系列共50多个品种,深受全国消费者欢迎,并出口德国、韩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年销售收入过亿元。
企业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力度,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如:江西天禾糖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大米酶法低聚异麦芽糖开发”项目转让了江南大学的技术成果,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同时,该企业还依靠江南大学的技术开发出了啤酒糖浆新产品,并研究开发从大米米渣中提取大米蛋白粉,生产的大米蛋白粉是一种很好的饲料添加剂,产品供不应求。部分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产品全部回收,实现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领了农民增收。如:南昌圣丰农业综合开发公司在全省各地已建立专业示范养殖户3000多户,年生产商品兔200余万只,销售收入达7200余万元,使每户农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该企业还与省内外高校联合研究开发优质商品兔深加工,2002年,与外单位合作加工400吨速冻兔肉,6万张兔皮,全部出口到日本。进贤县食用菌开发责任有限公司的“食用菌科技示范”通过“公司+农户”的运作已发展到40多万平方米,生产的“双孢白蘑菇”产品销往东南亚国家。目前,该企业正在研究开发无牛粪基料栽培蘑菇新技术。有的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工作的示范、引导,产品已成为规模化、品牌化,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大力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如:进贤县军山湖鱼蟹开发公司的“清水大闸蟹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生产出的产品已成为国内知名品牌,产品销往沿海发达城市,年产值超亿元,利税811万元;安义(从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出口有机蔬菜6万吨,产品销往香港及海外华人聚集区,还与世界上最大的连锁超市沃尔玛签订常年供货协议,经过近年的努力,“从玉菜业”已成为国外市场的品牌。
农业龙头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经营新机制。部分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对基地农户推行“统四分一担保”的新机制,即统一供苗、统一供饲料配文、统一供技术服务、统一收购和分户饲料、分户核算及提供贴息贷款担保,为种、养殖户提供产前、中、后全方位的服务。使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与农户利益连接机制不断紧密。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市级龙头企业带动辐射农户达21万户,直接带动农户13万户。
3、农业龙头企业在产业链中产品、技术更新需求情况
(1)各企业在产品生产中需求国家标准。为适应市场要求,提高本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产品的品质,企业在产品生产技术上,需要从普通工艺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过渡,在国家还没制定该行业的产品生产标准时,各企业希望科技部门帮助建立企业的自身标准,规范生产,使企业产品走出省门、国门。
(2)农业龙头企业的生产技术需求走向高新技术化、绿色化。目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竞争越来
越激烈,低档次的初加工产品没有市场,只有高新技术、绿色农产品才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才能提高市场的占有率。
(3)企业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企业专利意识越来越强,品牌形象得以提升,各企业都申请、注册了自己的产品商标,需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4)部分龙头企业的加工原料检测仪器和检测技术需要更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改变,只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才有市场竞争力。部分企业的检测手段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仪器设备需要更新换代。
4、南昌市农业龙头企业以“公司+基地+农户”带领农民增收情况
“公司+基地+农户”是大部分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特点,企业不仅自身得以发展,而且还带动了附近一大批农户致富,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我处对南昌市的43家典型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专项调研,并深入到部分企业作实地考察。根据对农业龙头企业调研的结果,反映出部分企业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而且发展的农户越来越多,分布地区越来越广,农业龙头企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领头、带动作用。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平均每企业拥有员工数为1074人,户均增收4030元。
二、南昌市龙头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我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态势良好,但还达不到都市农业、城郊农业发展的要求,与兄弟省市相比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也制约了农民增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问题。
(1)农业龙头企业普遍反映农产品流通成本高,在运输、流通环节的关卡多,收费多,且目前公路运输收费标准对于农产品和工业产品是一样的,但农产品和工业产品的价值和利润相差悬殊,十分不利于农产品的流通,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目前,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在各部门都不一致,没有统一的产品质量标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绿色壁垒越来越坚固,出口农产品更是受到国外绿色壁垒的限制,国外市场很难开拓,公司规模难以做大。
(3)农业企业在产业化发展中的各环节都遇到资金不足的困难,在财政资金支持政策上,政府部门扶持农业龙头企业产业化的资金偏少,且企业贷款困难,使企业很难扩大生产规模,在新产品开发中启动资金短缺,造成产品更新换代跟不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4)企业的科技人才缺乏,信息获取不足,与市场经济发展不协调。如各企业都在努力贮备科技
人才,参加行业协会,加强技术交流,信息沟通。企业对出口权申请不清楚,需要得到政府的引导、帮助。
2、市级龙头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力量分散。目前,龙头企业整体规模偏小,而且企业布局分散,没有形成真正的主导产业基地,导致力量分散,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有的龙头企业规模偏小,没有真正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
(2)龙头带动作用不强,产业链不长。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产业链不长,大米、蔬菜、猪肉、禽蛋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以初加工产品面向市场,未实现产品的深加工,企业没有分享到农产品深加工的这块利润。
(3)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不紧凑、有待健全。全市43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少数与农户建立了稳定的购销关系,而实行保护价收购和利润返还的更少,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是以市场自由买卖以主,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4)开拓和品牌创立意识不足,精品品牌少,市场占有率低。我市龙头企业能够跳出本地在外面设宣传、办市场,将本地农产品推向省外、国外市场的较少;外向型农业发展也不理想,将产品打入国际市场的办法不多。企业品牌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企业对自己产品的宣传不够,不仅在全国进行广告宣传的少,即使在本地上宣传的产品也不多,与省内外知名农产品比较,南昌市的品牌压力非常大。
(5)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仍有部分没有很好地落实到实处。中央、省、市及有关部门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制定了资金扶持、税收、用电、用地、科技支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要求有关部门密切好农业产业化有关工作。但是,这些政策措施被有的部门打折扣,没有完全落实到实处。
三、推进我市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培养、发展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认识。各级领导要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认识。农业龙头企业是农村经济新形势下的生力军,发展比较快,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贡献。
2、依靠科技进步,培育发展、壮大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首先,要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进一步优化农业投资环境,吸引外资直接投资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通过科技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质量,做大做强出口创汇农业;其次,科技部门要做好内引外联、牵线搭桥工作,组织好龙头企业与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所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增强企业科研开发实力。然后,政府部门要建立各领域、各行业的协会,及时沟通企业间的信息,加强科技交流,促进共同发展。最后,鼓励科技
型农业龙头企业参加国外招商,开展资本经营,扩大规模,增强实力。
3、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要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围绕科技型龙头企业建好生产基地。基地建设要根据龙头企业对原料需求等因素,以市场的方法因地制宜着力培植一村一品、一产一业,并确定合理的规模,同时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要建立规范的协议机制,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带农户,农户进市场这一程序,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4、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要树立标准化、品牌化意识。农业龙头企业要建立标准化产品、基地建设,为国内外市场接轨奠定基础;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围绕主导产品加大宣传力度,争创品牌,并积极申报省著名商标,不断扩大企业的知名度;企业要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政府部门要加大农民经纪人队伍和各类专业经济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各行业协会作用,鼓励企业不断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提高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5、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在资金、税收、土地、工商、信贷等方面通力合作,制定出具体优惠政策,向农业龙头企业倾斜,加大扶持力度,尤其在投融资、贷款贴息方面。
6、加强农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成果的推广力度。企业通过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出现了许多好的成果,为了把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政府有关部门要组织、协调好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工作,加强农业龙头企业成果的推广力度。
第五篇: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谈如何促进中小企业发展
摘要:引导中小企业加入大企业的配套生产体系,促使中小企业与大企业之间建立分工协调、共同发展的良好机制,一方面为中小企业指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方向,使中小企业能够正确地进行产业定位,避免过度竞争和资源浪费,防止生态灾难以及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另一方面,财政、金融和税务等部门也可根据这些产业政策来决定各种扶持措施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的不同运用,以便使国家在实行总量管理的同时,也能较好地实现结构管理。
关键字:《中小企业促进法》;扶持政策;引导功能;融资;机遇;挑战
正文:
中小企业一直是世界各国或地区经济活动中一支具有特殊地位的经济力量。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一样,是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小企业在出口创汇、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技术创新、扩大就业面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都比较重视中小企业的立法,许多国家制定了专门的中小企业法,以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我国也在2002年通过了《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是我国中小企业发
展中的一个突破,开启了我国中小企业的专门立法之门。在《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后,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又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文件,内容涉及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创业扶持、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在我国,以《中小企业促进法》为基本法的中小企业立法体系已经初步形成。
从目前的中小企业立法内容来看,主要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具长远意义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用扶持政策的特定中小企业层。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小企业适用扶持政策从外部来说是要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但从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来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促进哪些特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一系列问题迎面而来,下面是我的一些拙见。
一,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中国企业重组面临三大机遇,当今全球三大趋势决定“企业重组战略”成为最佳战略选择。否则产业重复建设、企业重复建设使产业升级和企业转型脱节。
1、全球性产业梯度转移。制药、生物、投资、商业、IT等产业都进行全球产业重新布局,形成全球新一轮“产业梯度转移”潮流,欧美发展国家的企业。与上世纪不同的产业转移在于是高级产业转移,高级化包括上述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外,还有从利用自然劳动力到技术劳动力和庞大资金,唯一不变的“市场驱动和利益驱动”。在本国实现创新化而急需控制产业链高端和技术所带来的高利润。
临进中国市场本地化营销——中国是最大市场,更加注重中国本地化品牌而不是漂海过洋的外来品牌。比如让可乐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餐饮也有更多的中国元素,通用汽车更加具有中国智慧和基因等等。所有中国市场最难的竞争,就是与“来自中国本地的全球品牌”进行品牌级竞争。
利用中国最广泛知识和技术人力资源而将研究开发中心向中国转移。与转移处于产品生命周期最后阶段的标准化产品不同——只需要中国原材料和体力劳动力——更加需要中国产业技术和智力劳动力,来转移处于成熟阶段的产品,需
要大量依据本地市场进行改造以更加贴近本地消费者需求,也大规模阻止本地区企业仿制快速占领市场和消费者。而产品生命周期最具有控制力的创新阶段的产品则全球集中生产全球供应。
2、中国区域产业不平衡加速领导企业的全国网络化布局。与原来中国区域产业缺陷——政策不均等、市场机会不均等、外部合作不均等——不同,现代主要是“产业配套体系”所形成“产业生态系统”的吸引力。而“知名度高、市场前景好、产品竞争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骨干企业,通过“独资、合资、联合、兼并、收购”等将自身优势从区域分布到全国。
未形成以核心产业区域品牌为中心上下游延伸和配套招引机制。尤其是在该产业品牌下的区域的文化内涵、技术保障、质量信息等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的扩散效应和连带效应。与反垄断法与市场竞争法规配套的地方性培育主导企业的政策与引导体系尚未形成,“小规模大多数”的制衡思维下地区产业管理思维使企业重组风险较大,使区域企业比彼此配合而是同质化严重,对新进入者引导不足。未能将“企业重组与产业宏观政策一致”,既不利于产业优化升级,也不利于企业成长,“以企业优化促进产业优化”的战略不清晰,产业在区域内内生体系尤其是知识与技术培育不足。甚至未能培育企业群网络体系,未能改善企业成长环境,以企业关联为基础链的产业链整合不足,导致分工合作在“各大空间”互动不足。
二,扶持政策的引导
从目前的中小企业立法内容来看,主要注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中最重要和最具长远意义的问题是如何选择适用扶持政策的特定中小企业层。也就是说,国家对中小企业适用扶持政策从外部来说是要改善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但从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来说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要促进哪些特定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不应无限制地扩大适用范围,扶持措施必须与引导中小企业相结合。因此,在中小企业法的立法和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其引导功能。
发挥中小企业法的引导功能,就是要立足于本国的中小企业政策目标,选择扶持政策的适用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扶持政策的针对性实施,引导中小企业向特定领域和一定方向发展,关注通过改善外部生存环境实现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这应当是中小企业法的实施重点和目标。扶持中小企业的法律制度应当在引导中小企业的基础上制定,即中小企业扶持措施不应无限制地扩大适用范围,扶持对象应当是有选择、有条件的中小企业,而不是普遍和无条件的中小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历来有盲目投资、盲目建设和低水平重复的传统,在中小企业立法和实施中必须防止此倾向,通过有选择的扶持实现引导的目的。如果盲目扩大扶持范围,将所有落后与先进、符合产业政策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各类中小企业一概纳入扶持范围,只会造成扶持资金、资源、人力等浪费。
因此,扶持政策的重要前提之一是政策实施对象的明确化。
三,融资
多年来,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地方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为社会各界所关注,尽管国家相继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缓解企业资金矛盾收到了一定成效,中小企业目前获得的信贷资金不断增加,但与中小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实际需求相比,资金缺口仍较大,中小企业对贷款支持的满意程度仍还比较低。融资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千千万万中小企业,部分企业采取了内部集资、拖欠货款、易货交易等方式来缓解生产经营资金紧张的局面。
1、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缺陷:
(1)、企业综合素质差素制约了其融资渠道。一是中小企业规模小,且分散,企业经营组织形式多样,同时产品品种及销售渠道变动大,货款回笼不稳定,使贷款者或投资者顾虑重重;二是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与《贷款通则》所要求的贷款条件差距较大。部分企业缺乏足够的经财务审计部门承认的财务报表和连续良好的经营业绩,致使银行不能有效地依据财务数据进行贷款决策。三是同类企业数量多,缺乏行业竞争优势,使其在市场经济中竞争力不够,缺少对资金的吸引力。四是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信贷投入环境差。特别是近几年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小企业带来短期阵痛,企业效益持续下滑,亏损严重,许多企业已处于关停或半关停状态,造成营运资金难以正常运转,大量贷款本金不能按期收回,客观上影响了别人的投资信心。
(2)、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由于我国正在经历由计划到市场的转变,许多中小企业在设立时就存在先天的缺陷。近年来虽然中小企业都已经历了企业改制,但大量企业的改制流于形式,其结果自然是产权不清和国有股一股独大。这样的企业在进行股权资本融资时,经常是陷入内部人为纷争,而使得外部的股权资本不敢进入或无法引入。
(3)、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国内外研究表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由于中小企业具有较高的失败率,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必然是高风险的,这不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安全性、流动性、赢利性是银行贷款的基本要求,而中小企业存在过高的经营风险,使得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支持存在天然的困难。用行政命令的办法强迫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将进一步加大银行的经营风险,是得不偿失的。
2、我国中小企业扩大融资渠道的现实选择
据有关资料表明,市场经济国家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来自企业自身的利润和折旧约占60%,来自银行贷款的不过10-20%,其余则是从证券市场及民间渠道获得的。而居民个人资产中,例如美国约80%是实物资产,20%才是金融资产。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形成了高负债经营的特点,这与国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别。从近期看,需要采取包括扩大贷款抵押率在内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以缓解目前普遍存在的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一)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培育中小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就整体而言,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仍在改革过程之中。不难设想,一个缺乏内部积累能力(内源融资)的企业,只想依靠外部融资来获得发展是不可思议的事。而产权是否明晰,是企业形成自我积累能力,成为市场真正主体的关键。因此,要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改革,并以涉及产权改革的形式为主,真正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具有自我积累能力的企业制度。
(二)鼓励个人创业,将银行储蓄转化为投资。鼓励个人创业是分流社会资金的重要方式,也是中小企业制度创新的重要途径。在我国,由于长期计划经济体制对个人投资的压抑,至今居民真正在实业方面的投资还不多。因此应考虑进一步利用民间信用以及创造新的社会信用等形式,积极打通民间资金和实业资本之间的渠道。例如对个人提供不动产抵押贷款,以增加个人的生产性金融负债;可考虑发展规范性的民间股份制金融机构,允许其从事信托业务,并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上融得短期资金和长期资金以用于不同期限的投资。
四,特殊时期,特殊对待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众多企业面临着随时而来的挑战,中小企业更是在心惊
胆战中如履薄冰。因而更应为中小企业制定面对特殊情况的对策,以能够随机应变。
面对类似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波及全球的金融风暴以及在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应重拳出击,力求突破:
1、坚定信心,紧咬紧牙关,认清形势,知难而上。必须更加清醒地认清形势,随着国家的一系列政策相继出台,引导和鼓励全县中小企业在困境中坚定必胜信念,众志成城,共同渡过经济危机这一难关。
2、深入调研,真诚服务,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在走出机关,走进企业中深入开展认真的调研工作,力求在深入了解国内外市场的基础上寻找机遇,抢抓机遇,用好机遇。要在加大对企业的帮扶力度上下功夫,要在帮助企业解决产供销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求突破,努力促企业满负荷生产,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3、拓宽渠道,完善体系,要在开展金融创新中,进一步拓宽中小企业信贷渠道,建立并不断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发展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加快中小企业信用库建设,加大失信惩处力度。通过包装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项目吸引资金;发展完善资本市场,推进企业上市融资;要在设立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中,努力为中小企业创业和发展提供资金支持;不断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发展租赁和典当融资。
4、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创业培训和就业培训工作,就地转移农民,切实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合理布局、确保重点、适度开发,统筹规划的总要求。真正使引进的项目能留得住,扎得牢,在根深叶茂中,开繁花结硕果。
结语
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证明,中小企业同大企业一样,是国民经济分工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支撑国民经济高速发展,促进经济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小企业在出口创汇、繁荣市场、增加财政收入、提高技术创新、扩大就业面和维护社会安定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希望我的小小论述能够给我们的中小企业发展有些许的促进。
参考文献
①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评论:注重发挥中小企业法的引导功能
②时代商报中小企业融资仍然面临困难2010-11-26
③北京商报探寻当前中小企业融资的最佳选择
④John Naisbitt在《全球吊诡》
⑤[英]亚当·斯密《国富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⑥[美]乔纳森B.怀特《拯救亚当·斯密》[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版。⑦李义平《经济学百年: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发的选择和评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政府采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