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管理的新模式
企业管理的新模式—知识管理
[摘要]阐述知识管理产生的历史必然和知识型企业的标志以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特征。重点论述知识管理的涵义及其实施办法和企业实践。
[关键词]企业管理;知识管理;知识企业;特征
管理伴随着人类有组织的生产活动而出现和发展,过去相当长的进期内,管理的科学性及其本质上所具有的人文主义因素使之成为一门科学。知识经济的到来。不仅迅速改变着世界经济的增长方式,而且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式以及组织方式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管理也从工业社会的市场管理,向今天及未来的创新管理和知识管理转变。
一、知识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发展的历史必然
当前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作为一种独特而又无限的资源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企业的发展逐渐从依靠资本积累转向依赖于知识积累与更新,知识管理开始作为企业管理的新模式而悄然兴起。
1、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变
知识经济是在工业经济高度发展后的一个新的经济阶段。将传统的工业经济与现代的知识经济比较,不难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的较大的差异。
(1)要素的角度而言,知识已经成为现在及未来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它对经济的增长作用超过了物质的作用。目前美国许多高科技企业的无形资产超过总资产的一半以上,知识经济已成为一种新经济形态;传统的工业经济则是建筑在大量有形资产起决定作用基础之上的一种经济形态。
(2)结构的角度而言,知识经济的基本理念是科学、合理、综合、高效地利用现有资源,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业为主体的知识产业成为经济的主体,它是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同时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工业经济则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环境容量用之不竭的假设上,甚至以自然掠夺为目的的一种经济结构。
(3)济是工业经济高度发展的历史必然,在这个阶段,人类正逐渐摆脱“短缺经济”时
代,转向开发无限的人力资源—人脑中的智慧。知识经济时代提供了一个创造充裕经济的平台,为人类的发展孕育的机遇和创造性。
2、面向知识经济的企业
知识经济是在一批初具规模的知识型企业的推动下珊珊来迟的,同时知识经济又呼唤更多的知识型企业,以作为它的支撑和基础。
知识型企业有以下几个显著的标志:
(1)知识工作者将在企业中占据了绝大多数。蓝领工人将从1995年的占美国劳动力20%缩减到10%,甚至更少,取而代之是比重逐渐增加的知识型人员,诸如掌握技术的制造队伍、信息系统设计人员、经理人员、教授、科学家以及其他一些有知识的人。
(2)企业的组织结构也发生变化。大型企业将被改造成许多的能提供某种专门服务,自行管理的单位。
(3)企业的生产组织系统发生变化。在家办公成为可行的工作方,随时招聘的临时人员和兼职雇员将成为劳动大军的主力;灵活有效的生产组合方式可根据需要随时增减或撤消,按业绩付酬将取代按岗位付酬的旧观念。
二、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管理的新特征
面向知识的管理革命彻底改变了工业经济社会人们处理问题的观念和方式,使
企业步入了知识管理的新时期,知识管理是创新管理,它有着不同于工业社会中面生产管理的一些新特征:
1、知识是创造企业财富的最主要资本
知识成为企业的首要推动力,知识经济改变了过去那种以资源、资本的总量或增量决定的模式,企业的效率标准表现为知识的生产率;企业的知识管理实际上是一种知识资本存量与流量的管理,不断促进企业的内外知识高效流动,不断进行企业的知识更新,使知识资产保值和增值。
2、企业经营管理和组织结构的软化
为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知识企业的产品制造模式体现出知识密集型、柔性化、精密化、多样化和智能化的特征,行政组织结构向雇扁平化、弹性化、的网络结构转变,出现专业化的融合。
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
知识创新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物质生产将从属于知识的创新,以知识的应用和软件手段的柔性产品创新,持续的创新能力以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变化的消费品味。企业能过不断地推陈出新而获得生存与发展,如今衡量企业成功的尺度是创新能力,即开创新市场和取代旧市场的能力。
4、人才是企业管理的关键
知识企业是一种创造型企业,它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良好的知识背景以及不断不习和更新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他们是能够共享知识、协同创新的人才。知识只能通过人的能动创造性的发挥而产生,并依附于人而存在。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是企业立足之本。
三、知识管理的内容与企业实践
1、知识管理的涵义
知识管理是信息资源管理高度发展的产物,尽管人们研究知识管理的角度和目的各有不同,所以提出的知识管理的定义也不尽相同,但人们都认识到管理是能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而设立知识总临则是为了关注创新和集体创造力的培养,应当认识到,知识管旦并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各种可行的解决办法的综合,其作用是作为一个单一系统满足各项具体要求。
弗拉保罗说:“知识管理就是运用集体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库珀认为:“正是由于信息与人的认识能力的结合才是导致了知识的产生,它是一个运用信息创造某种行为的过程,这就是知识管理的目标。”
知识管理是不同于传统的任何管理,它是指通过知识共享、运用集体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并为企业增加竞争而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和充分发挥其作用的组织动作的过程。
2、知识管理的实施和企业实践
(1)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与实施方法
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应该是:构造一个企业的开发、获取和应用知识的战略决策;在企业各方面力量的帮助下实施这一知识战略:利用知识以改善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检测和评估知识资产的价值,从知识的角度检测和评估企业的各项管理活动。
为了实现企业知识管理的组织体系。设立专门的部门及领导负责知识管理的活动和完成各种有关任务,建立统一的信息技术平台、数据库的图书馆等。
创造有利于知识管理的企业文化。良好的员工职业道德、企业荣誉感、团体精神以及领导的积极支持是知识管理成功的保证。
开发支撑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不断革新的信息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新的实际使用,促进了知识创新的物化过程,企业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了便利,充实企业知识库存,提高
企业知识创新能力。
建立知识管理评估系统。建立无形资产组产指标、计算知识管旦的投资回报率等面向知识管理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以取代传统的财务会计方法难以对企业的知识管理活动效果作出有效的方法体系。
(2)理的企业实践
从当前全球企业知识管理的实践来看,知识管理型公司能够迅速对外部需求作出反应、精明运用内部资源、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如施乐、惠普知名公司的知识管理实践上探索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建立企业内联网和内部知识库。对一家企业而言,如果知识不能同现有知识联系并且不能为它所用,那知识就没有价值,所以建立广泛联系和有效的内联网可以消除公司内部障碍,使其成为一个不断更新的知识网络,可避免面对接触中因等级因素而产生的信息流的障碍。例如,爱立信公司为了使自己成为一种全球同步研究整体,它构建了一个将分布在全球20个国家的40个研究中心的1.7万名工程师联入一个单一的网络系统。
设立知识主管(CKO),在可口可乐、通用电气、施乐等知多公司都相继设立了知识主的高级经理职位,们们区别于传统的信息主管(CIO),他们的工作重点放在推动创新和培养集体的创造力上。他们能把人力资源的不同方面、信息技术、市场分析乃至企业的发展战略等协调统一起来,共同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他们是集创业者、顾问、科技专家、环境专家于一身,具备“领导”素质和“管理”素质的新型管理人才,在企业知识管理活动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企业往右管理的生命力在于创新。知识创新的能力决定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它能弥补过去的资源短缺、资本有限的禁锢,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美国《财富》杂志每年评选美国最受推崇的公司,其标准除了要有良好的管旦、产品质量和财务状况外,还需要一种不可缺少的要素—创新精神,该杂志认为,创新是一咱新思想、变化、风险乃至失败都抱欢迎态度的企业行为方式。
人成为企业知识管理活动的灵魂。知识只能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产生,依附于人而存在。承认个人在知识发展中的独特性,尊重个人的思考成果,人成为知识管理的核心,施乐公司首席执行官保罗·阿乐莱尔认为:“知识管理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强调人的工作实践及文化开始的,然后才是技术问题。”为此,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体现他的管理理念,诸如:将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存入知识库,方便对员工的管旦;让员工进行自我测评,有利于员工的职业培训和职业发展;将员建议存入知识库中;开创家庭式的办公环境等。
由于知识型企业正在成长和发展中,其知识管理方面的创新才刚刚开始,尚存诸多不适应知识管理要求的行为,如缺乏对知识管理的宏观把握,局限于具体的过程;存在对知识箮理期望过高和求成心切的心理;企业的奖励度尚未充分体现知识的贡献因素以及将之量化为日常管理活动中的有效方法。所以企业应充分认识到知识管理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方法,才能使企业21世纪的全球竞争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二篇:未来企业管理新模式
未来企业管理新模式
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的兴起,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企业经营者应尽快转变观念,在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外部资源,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变竞争者为合作者,从追求一个企业的“单赢”变为两个企业的“双赢”及多个企业的“群赢”。
一、虚拟企业的涵义
21世纪是以高速发达的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网络经济时代,企业外部市场环境竞争越来越激烈,市场机遇稍纵即逝,单靠企业自身的力量已难于适应这种环境的变化。因此,以“双赢”为目的的企业合作成为企业适应现代竞争环境的最好模式。虚拟企业是企业多种合作模式之一,“虚拟”概念最初来自计算机的虚拟存贮器,1991年,“虚拟”被移植到管理模式上。美国艾科卡(Iacocca)研究所学者普瑞斯、戈德曼和内格尔为国会提交了一份题为《21世纪制造企业研究:一个工业主导的观点》的研究报告,在报告中富有创造性地提出了“虚拟企业”的概念,即在企业之间,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动态联盟,以便能够充分利用整个社会的资源,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1992年,William?鄄Davidow和MichaelS.Malone给出了虚拟企业的定义:“虚拟企业是由一些独立的厂商、顾客、甚至同行的竞争对手,通过信息技术联成临时的网络组织,以达到共享技术、分摊费用以及满足市场需求的目的。虚拟企业没有中央办公室,也没有正式的组织图,更不像传统组织那样具有多层次的组织结构。”由此可见,虚拟企业是由几个有共同目标和合作协议的企业组成,成员之间可以是合作伙伴,也可以是竞争对手。这就改变了过去企业之间“你死我活”的输赢(Win-Los)关系,而形成一种共赢(Win-Win)关系。虚拟企业通过集成各成员的核心能力和资源,在管理、技术、资源等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通过分享市场机会和顾客,实现共赢目标,以便在瞬息万变、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有更大的获胜机会。
国内学者则认为,虚拟企业是指两个或多个拥有核心能力的企业或项目组,依托信息网络资源,以业务包干形式独立完成策略联盟的某一子任务块,通过共享彼此的核心能力,使共同利益目标得以实现的统一体。在企业运作中,通过策略联盟和业务外包两种形式达到彼此核心能力的共享。这里的核心能力,是一种竞争能力,是知识经济下企业具有的与众不同和难以模仿的能力,是企业生产、技术、管理、销售、服务、商标和专利等技能或资产的有机融合。对于虚拟企业的实质,曾有台湾学者精辟地指出,“虚拟企业的基本精神在于突破企业的界限,延伸企业的企图,借用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倡导经理尽可能将所有的事分包给其他成员,企业将变得小型化、分散化。公司内部投资尽可能小,以适应对市场的快速响应,从而获得全球竞争优势”。我们认为,所谓虚拟企业,是当市场出现新机遇时,具有不同资源与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开拓市场,共同对付其他的竞争者而组织的、建立在信息网络基础之上的共享技术与信息,分担费用,联合开发的、互利的企业联盟体。
二、虚拟企业的主要特点
(一)企业组织界限模糊
以科斯为代表的交易费用学派认为,企业是作为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出现的。企业在“内化”市场交易的同时产生了额外的管理费用,当管理费用的增加与市场交易费用节省的数量相等时,企业的边界就定格于此。所以,传统企业与市场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泾渭分明的。虚拟企业跨越了科斯的企业边界理论,使单个企业能够将属于其他企业的大量外部资源纳入自我发展轨道,企业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对于虚拟企业而言,外部协调和外部治理要比内部协调重要得多,这直接影响到企业治理结构的安排,向以企业内部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的传统治理结构安排提出了挑战。虚拟企业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一些具有不同资源及优势的企业为了共同的利益或目标走到一起联盟,组成虚拟企业,这些企业可能是供应商、顾客,也可能是同业中的竞争对手。这种新型的企业组织模式打破了传统的企业组织界限,使企业界限变得模糊。
(二)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传统企业大多采用工业经济时代等级森严的金字塔式纵向管理模式,这使得企业的管理链条过长,缺乏随条件而变化的柔性与灵捷性,导致企业面对市场的反应“如恐龙般迟钝”。虚拟企业则不同,它通过社会化协作和契约关系,使得企业管理组织扁平化、信息化,削减了中间层次,使决策层贴近执行层。企业的组织结构是“橄榄型”或“哑铃型”,组织的构成单位就从职能部门转化成以任务为导向、充分发挥个人能动性和多方面才能的过程小组,使企业的所有目标都直接或间接地通过团队来完成。组织的边界不断被扩大,在建立起组织要素与外部环境要素互动关系的基础上,向顾客提供优质的产品或服务。企业能随时把握战略调整和产品方向转移、组织内部和外部团队的重新构成,以战略为中心建立网络组织,通盘考虑顾客满意和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不断进行动态演化,以对环境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三)学习型组织
虚拟企业竞争的核心是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提倡“无为而治”的有机管理,突破了传统的层次组织。虚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往往处在十分复杂的动态变化中,经营者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做适应性调整。虚拟企业的学习过程不仅仅局限在避免组织犯错误或脱离既定目标和规范上,而是鼓励打破常规的探索性试验,是一种允许出现错误的、复杂的组织学习过程。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反馈机制,是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
(四)动态联盟
实体企业组织结构复杂,具有很大的刚性,当某部门没有存在必要时,就面临着艰巨的组织结构变革,如人员变动、职位调整等。虚拟企业的组织结构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个动态的联合体,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其范围和规模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个单位可以同时或先后加入数家虚拟企业,加盟或退出手续简单,通过协商即可解决,不像传统企业机构调整时常有的任命或罢免程序,减少了来自“人”方面的障碍。因此,组织具有动态的规模可调能力,可以最低的成本对外部需求做出敏捷变化,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五)“合作竞争”的观念
传统的竞争观念是击败对手才算赢,有道是“同行是冤家”。虚拟企业的出现使人们逐渐意识到,没有竞争对手、没有上下游供应链的配合,就没有企业生存的条件。这样,昔日“你死我活”的竞争对手,面对共同的生存需要和长远利益,今天必须在战略联盟中握手言欢。“合作竞争”已成为企业战略中使用最频繁的词语,成为企业经营战略的核心。当结为合作竞争伙伴关系的企业能够持续地追求产品和服务的更多的新价值时,作为供应商或顾客的企业都能在各自市场中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而局限在顾客与供应商之间传统交易关系中的竞争者则难以与之匹敌而逐渐退却。以合作竞争的方式通过伙伴关系建立合作、共享资源,这种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不仅是整合传统资源、有效利用或开发新资源的重要手段,而且也是规避风险、减少交易成本、不断聚合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战略手段,同时,还是企业之间优势互补、实现“1+1〉2”的双赢目标的有效手段。
三、虚拟企业运作的几种类型
纵观各国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形式很多,但真正运作成功的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虚拟生产
通过协议、委托租赁等方式将生产车间外化,而企业自身只生产产品中最关键的部分,或者提供品牌、设计等,其他生产任务则交给一些专业公司完成,把全部精力放在确保和提高自身核心能力之上。驰名世界的耐克公司即采用这种形式,其耐克鞋,只有气垫系统由耐克公司自己生产,其余业务均由外部供应商来完成,而公司则集中精力进行产品设计、品牌经营和成本销售。日本的任天堂、香港的金利来,也根本没有属于自己的厂家,整个生产过程全通过外包来完成。
(二)人员虚拟
人员虚拟是一种借脑、集智活动,是企业将外部的智力资源与自身的智力资源相结合,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不足的一种管理模式。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科学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以及技术开发的复杂性显著增加,即使是大型企业,要完全依靠自身力量来赢得竞争优势也非易事。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外部的人才资源以弥补自身智力资源的不足。如乐凯公司聘请麦肯锡、罗兰贝格咨询公司的管理专家为其做战略规划、管理咨询。而有的企业可以不设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培训直接委托专门的培训机构来完成。
(三)功能虚拟
这是一种局部虚拟化的运作模式。一般而言,任何企业的资源相对于整个外部市场来说都是极其有限的。因而,在企业内部,总有一些部门的功能由于受到资源限制而显得弱一些,有时甚至形成功能“真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实施功能虚拟化策略,即借用外部力量来改善劣势部门的功能。功能虚拟化形式包括虚拟营销、虚拟储运、虚拟广告设计、虚拟结算和虚拟制造等。如微软、康柏、松下、爱立信等著名厂商进入中国市场都是采用虚拟营销的方式来实现的,全球最大的互联网设备提供商思科系统公司则成功地采用了虚拟结算和虚拟制造系统,使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
(四)品牌虚拟经营
品牌策略对每一个虚拟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虚拟企业将自己的核心功能当作名牌商品一样去培育、维护,以提高其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赢得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品牌虚拟经营实现了品牌与生产的分离,它使生产者更专注于生产,从而使品牌持有者从繁琐的生产事务中解脱出来,专注于技术、服务与品牌推广。耐克是品牌虚拟经营战略最为成功的企业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耐克决定把精力主要放在设计与营销上,具体生产则承包给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厂家,以此降低生产成本,正是这种虚拟经营,使耐克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强大的成本竞争优势。再如深圳意丹奴服饰有限公司,既不是制造商,也不是批发商,更不是零售商,它只是品牌商,它的工作就是塑造品牌、维护品牌。它通过表象策划、物流系统、训练中心和信息工作四项品牌管理支柱很快地整合了制造商、加盟商,仅用了两年多时间便使200万元的公司资产发展到2亿元。
(五)战略联盟
指几家拥有不同关键资源,彼此的市场有某种程度区隔的公司,为了彼此的利益进行战略联盟,交换资源,以创造竞争优势。如微软初出茅庐时就将“视窗”与IBM公司联盟。“视窗”是优秀的面向对象的用户友好界面,IBM则是久负盛名的PC制造商,双方在联盟中共赢。而世界著名的康柏电脑公司为了迅速攻进个人电脑市场,获得竞争优势,一开始就与十多家知名的软硬件公司结成战略联盟,而大部分零件均采用外包加工方式生产,本身只掌握快速的研究、开发能力及行销网络。如此轻巧的高弹性组合,配合低价策略,使它迅速进入个人电脑市场,成为全球个人电脑的第一品牌。日本的JVC公司与法国的辛普森公司两者间实质是互换技能,辛普森公司需要产品技术和制造技术,而JVC公司则需要知道如何在分散的欧洲市场上销售录像机产品,由于优势互补,二者联盟取得了成功。
四、虚拟企业的重要意义
虚拟企业的出现常常使参与联盟的企业追求一种自身能力达不到的超常目标,即这种目标要高于企业运用自身资源可以达到的限度。因而,企业自发要求突破自身组织界限,与其他对此目标有共识的企业实现全方位的战略联盟,共建虚拟企业,这样才有可能实现这一目标。
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的兴起,为我国企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首先,应把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创造附加价值最高的、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力,如企业拥有的著名品牌、专有技术、销售网络、专门人才等。虚拟企业运作模式告诉我们,只有企业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才可通过把自己处于弱势的职能虚拟化,借助外部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获得更大的发展。
其次,应在充分利用内部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发外部资源
企业经营者应尽快转变观念,在充分利用企业内部资源的前提下,积极开发丰富的外部资源,通过多层次、多角度的合作,变竞争者为合作者,从追求一个企业的“单赢”变为两个企业的“双赢”及多个企业的“群赢”。
再次,借助虚拟企业模式,提高顾客服务水平
顾客服务在国外已成为除产品、价格、渠道、促销以外的第五个营销组合要素,组建虚拟服务企业是提高顾客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第三篇:茶叶生态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分析
茶叶生态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发展,旅游行业蒸蒸日上,已然成为许多地区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国家以及国际日益对生态环境重视的前提下,发展生态旅游行业,将生态旅游管理应用到现代旅游企业的管理模式中显得至关重要。茶叶生态管理理念,是将茶文化渗透到旅游管理中所诞生的一种创新性管理思维,笔者将根据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对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新模式进行深入探究。关键词:茶叶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探索
1浅述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与旅游企业管理之间的联系 生态管理(ecosystemmanage有学者称之为eco-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源起于美国,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以及在总体上响应了世界各国重视生态的发展趋势,故此,生态管理学在90年代成为了学术研究的热门。而茶叶生态旅游管理便是源于生态管理学的一个分支。学术界公认,生态管理的提出,是对管理模式的一次思维创新。首先,生态管理理念所涉及的范围极为广阔,不仅涉及到管理学的观点,还对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环境科学等做到了深入摄取,这是传统的管理学所无法做到的;其次,提出了对人的两个基本假设。其一,人不是世界的主宰,人性应扬善去恶,而善恶的定义又被扩展为针对世界的层面,而非局限的对人而言;其二,人的基本价值观,应该是天人合一,即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众所周知,管理学是关于人的学问,因此对人性的定义与假设,乃至随之而来提出的要求,皆将对管理模式起到创新推进的作用。在生态学理念的推动下,生态管理模式横空出世,人们从向书本陈规学习为主转向自然学习为主,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也被提出来。据笔者查阅资料所得,茶叶本身便是茶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种具体化的文化意识。茶文化包含了茶性、茶道、茶德,在茶性中,茶叶生态管理的具体理念为自然朴素,实行放养顺其自然的管理;在茶道中,管理的具体内容为与自然融二合一,即走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到了茶德,则强调在茶德的启示下人性的意义,即人力资源管理的“以人为本”的观念。结合国家与国际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茶叶生态管理理念对于现代旅游企业管理的启示意义是重大的,旅游企业本身所形成的管理理念将在茶叶生态管理理念的推动下更加完善,从而走出新的发展模式道路。
2探索旅游企业管理的新模式
旅游企业管理实质上是关于旅游市场的管理学的具体分支。其宗旨在于管理,只是与相对于范围极为广阔的管理学所针对的对象不同。根据旅游管理的六大具体原则,笔者将之区分为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两方面,在目前人类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和社会对于旅游企业的希望在于对生态效益包括生态文化传播效益的贡献,而非一味拉动内需刺激经济。故此,旅游企业借鉴生态管理理念,走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结合起来的新管理模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在下文中,笔者将首先从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的意义上下手,深入探索现代旅游企业的新型管理模式。2.1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的意义探究
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是从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中汲取、提炼、加工其生态学精髓,再将之融入生态学管理中所得到一门学问。与一般的生态管理模式相比,茶叶生态管理更具有独特性、适应性、具体性等优点;与传统的管理模式相比,则更具有科学性、前瞻性、人文性。综合茶叶生态管理的优点,笔者认为,在现代旅游企业中融入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主要有以下几点意义:其一,茶叶生态旅游管理更加注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结合,而非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生态管理理念下主要的管理对象不再是人类,而是整个生态系统,不再坚持“人类中心论”,而是强调环境的多样性保护,不再以经济数字收入为主要的管理目的,而是以整个生态旅游系统的保护为目标。故此,在现代旅游企业中加入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更能起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有机结合的效应。其二,茶叶生态旅游管理更加注重可持续长远发展。在工业领域方面,我国的政策从2015年开始从劳动密集型向集约型发展,在2016年的新年致辞中,总书记亦声明我国已加入2030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重要性与未来前景不容置疑。针对改革开放以来,过度的资源开发导致我国植物覆盖率不到19%,许多旅游景点的风景区遭受严重的污染破坏的现状,坚持茶叶生态管理理念,坚持茶道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统一,加强对自然的保护,是现代企业必然的选择。因此,发展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目的不仅是要达到现在的发展,而且是要达到长远的、可持续地发展,以茶叶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为主导也就显得更加重要。2.2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协调性探究
根据旅游企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定义,融入茶叶生态管理理念的指导思想,笔者认为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开展,要围绕两个方面即“协调性”和“统一性”展开研究。协调性主要体现在: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管理人员与被管理人员相协调;旅客与旅游环境的协调三个方面。首先,以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作为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理论指导,确定了旅游企业的发展方向。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协调是旅游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础,而旅游企业的长远发展又是企业取得经济效益的前提。以茶叶生态旅游管理学中的例子为例,假如在江南丘陵开展生态旅游行业,不考虑该地区的土质,不保护该地的环境水源,不考虑农业的休养期,虽然在短期内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但随着环境被进一步破坏,茶叶旅游景点将无法继续开放,则经济效益即将为零。这个例子在逻辑学A证明B,非B非A的科学推理中,是得到证实的,具有相关科学性。其次,由于现代企业管理的其中一个重要内容是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故此,在确立了旅游企业管理的主导思想以后首要探索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在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中,做出了一个“生态人”假设,与一般市场管理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而要促进生态人假设的实施,则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在工作岗位配置上达到人尽其才的效果,才能更好地管理相关旅客,达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协调。最后,则要强调旅客与旅游环境的相协调。要促进旅客与旅游环境的相协调,首先要提高旅客对旅游景点的满意程度,以旅游心理学的观点而言,当旅客对一地景点感到心旷神怡之时,便会减少乃至避免对当地造成环境破坏;其次,要通过相应的设备和措施,达到旅客与旅游环境地平衡协调,例如小卖部与饭店的开设,要既不能破坏原有的景点,又要能起到服务旅客的效果。
2.3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的统一性探究
旅游企业管理模式的统一性原理,借鉴了茶叶生态管理系统茶德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理念,主要体现在旅游地区与旅游企业的统一性;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性;旅客与旅游景点的统一性;旅游安排与旅游景点的统一性。在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中,管理的目标不止是旅客与人员,而是整个生态系统。故此,地区、人员、设施交通的管理,都将成为一个整体,因此具有统一性。而坚持统一性,有两个原则,其一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体现在人类与自然相处,以自然为生存基础,而尽量减少乃至避免破坏自然以获取纯粹的经济效益。在现代旅游企业发展中,对于相关景点的建设、开放,要建立在保护当地景点地基础之上;开设当地交通路线,建设当地宾馆饭店,要以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为前提。这便要求应用到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中的“顺应自然”原理,并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人与人的统一,则是建立在人与人之间即管理员与被管理员的之间的统一之上的。解决管理员与被管理员之间的矛盾,要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即双方人员素质的提高。在旅游企业培训中应用到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中茶德的德育功能,努力塑造“以和为贵”、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的局面。而在育人的过程中,旅游企业同时亦达到“文化保护和传播”的旅游企业管理效用,如岳阳楼以旅客能记诵《岳阳楼记》就可获得免费参观机会与礼品为营销管理手段,既促进了岳阳楼旅游行业的发展,又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播,可谓一举多得之管理行为。故此,统一性的原则,不仅适用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同样适用于社会效益。
3结束语
在21世纪的今天,对于环境以及资源的保护已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责任,传统的工业发展与企业开发应针对自然环境的保护理念,进行更为科学地、彻底地转变。旅游企业作为生态环境与旅客之间的联系枢纽,更要注重对生态环境地保护,克服企业管理上的唯利是图“近视”行为。因此,以茶叶生态管理理念为指导,进行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的新转变是历史的、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郝亚静.生态旅游管理理念下的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12):17.[2]李淑艳,高岚,魏庆华等.对生态旅游的本质探讨[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4-30.[3]杨江帆,谢向英,徐清等.福建茶叶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08(6):3-11.[4]邱海蓉,冯中朝.茶园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模式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271-274.[5]和献中,王世金.云南省普洱茶文化与旅游互动发展战略[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52-57.[6]李锦顺.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2006(7):123-126.文档资料:茶叶生态旅游企业管理新模式分析,感谢你的阅读和下载。本资源来自于网络,本着保护作者知识产权的原则,请您下载后勿作商用,只可用于学习交流。本人如有侵犯作者权益,请作者留言或者发站内信息联系本人,我将尽快删除。
第四篇:致得携手海澜集团 打造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定稿]
致得E6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致得携手海澜集团 打造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
日前,致得软件成功签约海澜集团,致得E6协同文档管理系统成功的在海澜集团内部实施部署,让海澜集团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优势资源整合,打造现代企业管理新模式,实现企业信息化全面发展。
近年来,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形势,海澜集团积极创新企业发展模式,走转型发展之路。现如今,海澜服装连锁经营(海澜之家)大踏步发展,品牌经营卓有建树,工业旅游、酒店业经营有声有色,资本经营硕果累累,此外还进入商业企业连锁、马术产业等领域,为若干年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打下基础。
近年来海澜集团内部逐渐扩张,业务与日俱增,但各种审批依靠纸面流转的管控方式,形成了效率低、成本高、机构管理掌控难的局面,成为海澜集团管理的瓶颈。原先依靠传统的方式进行文件流转,没有统一平台。文档资料、新闻公告及通知依靠平面媒体进行传播,不能实现网上通告和信息反馈,内部文档仅通过公司内部网站上进行共享,造成海澜集团信息共享难、传播效率低、传播面窄的问题。建立统一管理平台成为了公司的一大需求。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海澜集团管理者意识到,要更好的开展集团化管理模式、打造品牌知名度、推动业务的发展,必须搭建一个专门的协作管理平台作为支撑。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细致深入的了解,海澜集团选择了致得软件的E6协同文档管理系统作为助其全面发展的有力工具。
致得E6协同文档管理系统以协同办公、文档管理为核心,将企业各种应用与管理全面整合,全程无缝管理。目前,致得软件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已经覆盖全国11个省、市,产品覆盖全国60余个行业的3000多家企业客户。系统基于对文档管理、ISO文控和协同工作所设计,以“易用、适用、好用”为产品策略,集互联网新技术、应用整合和平台接口技术等最新发展的诸多应用。实现了以文档管理为核心,以多媒体管理、纸质文档数字化、CAD工程图纸管理、ISO文件控制、安全防扩散泄密等多种应用与技术手段,实现高效协同工作。
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致得软件可为包括“教育行业、工程建筑行业、政府行业、货运物流行业、制造行业、制药生命学行业、广告媒体行业”等行业提供系统支持,在功能解决方案领域,为客户提供“ISO文控管理、海量资料管理、文档版本差异、文档快速查找、文档安全控制、文档协同编辑、纸质文档电子化”模块服务,通过提供以人性化设计、易用性强为前提的专业化、标准化的企业管理软件,把新一代的变革理念和管理方法传播给企业,帮助广大企业快速提高管理水平、经营绩效和综合竞争力,从而为企业节约成本并创造更多的利润价值。
通过致得软件的E6协同文档管理系统独有的跨部门应用、文档管理、流程审批等多种应用功能,海澜集团实现了对制度的有效执行、对业务的清晰管控,为其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致得软件的E6协同文档管理系统已经成为海澜集团必不可少的信息化管理工具,随着企业管理需求的增加,海澜集团势将打造随身而动、无处不在的高效管理模式,发挥致得E6协同文档管理系统的更大管理应用价值。
“致得软件的引入,帮助我们整合了大量的资源,办公效率大大提高,办公成本大幅节约,改变了以前的办公方式,增强了我们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海澜集团感言。
致得软件—企业文档管理的风向标
第五篇:网络营销新模式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网络营销新模式——微博营销
摘要: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微博营销逐渐成为网络营销的最新的、最有力的方式,但同时微博营销的缺点也日益明显,本文在分析肯定微博作为新的网络营销模式的同时,也分析了该种新模式的一些缺点,并针对这些缺点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微博 微博营销 网络营销
1、引言
继SNS和博客之后,微博成为社会化媒体推进过程中迎风矗立的一次新浪潮,如今,微博风暴已经席卷中国,迅速成为中国互联网业界一个炙手可热的焦点。但是这股“微博之力”到底在改变着什么?人们在微博上在做什么?微博是否存在营销机会和空间?2010年7月至9月,全球最大的媒介投资管理集团——群邑中国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联合开展了一项针对微博的研究,在北京、上海、广州、沈阳、西安、成都六个城市采取了专家访谈、微博资深用户访谈和定量调查的方法,揭开了中国微博市场的面纱,研究发现,微博是社会化媒体中用户最活跃的平台,微博改变了媒体和信息传播模式,并具有值得挖掘的营销价值。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最早也是最著名的微博是美国的twitter,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2009年8月份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微博正式进入中文上网主流人群视野。
2010年是社交网站蓬勃发展的一年,同时也是微博风靡全国的一年。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预测,中国互联网实际不重复微博独立用户数到2011年、2012年、2013年年底预计将分别达到1亿、1.68亿、2.53亿人。据最新的数据显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示,新浪微博的注册用户总数已超过1亿,新浪计划将微博作为新媒体成长战略的核心。微博的出现,让个人和企业都开始思考新的传播方式所带来的改变和可能性。
于是微博营销这一新的网络营销模式随之而来
微博营销概念有人界定为 是一种全新的以 Web 2.0 为基础的新媒体营销模式,企业可以通过利用长度在 140 字以内的微型博客,快速宣传企业新闻 产品文化等,形成的一个固定圈子的互动交流平台.在中国,尽管微博开始走的是名人路线,但微博用140字的限制逐渐将平民和莎士比亚拉到了同一水平线上,这一点导致大量原创内容被生产出来,使得“沉默的大多数”在微博上找到了展示自己的舞台,吸引了大量的“粉丝”。曾有人这样比喻,“粉丝超过100,就好像一本内刊;超过10万,就是一份都市报;超过100万,就是一份全国性的报纸;超过1000万,就是电视台;超过1亿,就是CCTV”,这个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让我们更好的理解了微博作为一种营销手段的价值与影响力。
2、传统和新兴网络营销模式的优缺点分析
传统的网络营销模式统治网络这么多年,必然存在它们的优势,而且在过去的几年甚至是几十年中成为了企业在网络上进行营销的好武器,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网络营销模式的缺点也越发明显。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传统网络营销模式的特性。2.1传统网络营销模式的优缺点
常见的传统网络营销模式总结起来有十一种,包括搜索引擎(主要指大陆地区baidu等)营销、网络社区营销、网络游戏植入营销、网络视频营销、IM营销、电子杂志营销、无线营销、邮件营销、数据库营销、信息任务营销和软件(网站)捆绑营销。虽然传统网络营销模式拥有影响力大;小投入,大产出等众多的特点,而且也能达到微博为营销贡献的六种角色,包括帮助品牌迅速提升品牌知名度;推广新产品和新服务;中小企业的低成本营销;为公关服务;用微博跟踪和整合品牌传播活动;客户服务。但是传统模式的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说网友们对这些传统模式的营销方式司空见惯,随着新鲜感的消逝,广告效力会因“边际效应”递减,乃至蜕变成为一种干扰。同时,有些网络营销模式对进行营销操作的人员技术要求高,工作量大,难度高,而且很费时,这样的话营销的成本就高,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说很不实用。所以,微博营销的出现成为了必然的趋势。2.2微博营销的特性 2.2.1微博营销的形式
⑴.微博促销。微博促销是指企业通过微博发布打折、优惠等产品促销信息,针对关注企业的微博用户进行宣传营销的一种网络营销模式。例如作为电子产品直销领军人物的戴尔,利用其对互联网销售的敏锐触觉,利用微博这个新生代网络产品为自己创收。利用微博发布促销信息,一是省去了宣传成本,二是最大地利用了微博的听众帮自己宣传。目前,戴尔有 30 多个官方微博账号,100 多个员工负责发送微博给顾客。戴尔在美国微博促销赢得了消费者的热烈响应之后,已经在中国新浪微博注册账号,预计中国将是戴尔继美国以后,通过社会性媒体和用户进行沟通的另一个前沿阵地。
⑵ 微博品牌宣传。企业在微博上注册自己的账号,发布企业产品相关情况,树立企业自己的品牌形象。凡客诚品(VANCL)是国内最早在新浪微博注册的企业之一,拥有多年网络营销经验的凡客深谙品牌宣传之道。除了发微博进行硬性的产品和品牌宣传之外,凡客还联合多方进行多种的宣传活动。比如和新浪网合作推出赠送凡客围脖活动等.这些活动的推出不仅为凡客创造了高额的利润,还帮助企业赢得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超高关注。在微博上发布品牌信息,解答消费者对于产品的疑问,虽然营销效果较难评估,但对于企业来说,只要细心经营,微博品牌构建一定会是投入最少资金,却能够最大限度扩大企业影响力和传递企业品牌内涵的宣传模式。
⑶ 微博活动广告。广告需要做到兼顾广告主的营销诉求、产品价值与市场需求,更重要的是“广而告之”。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广告主的营销需求已经改变。常规的品牌曝光已经不能满足广告主的期待,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深入营销的广告方式正在兴起。伊利与新浪微博深度合作,利用世界杯期间球迷熬夜看球的特点,为新产品注入“活力”这一概念,找到产品与世界杯的最佳契合点。新浪微博为伊利开通“我的世界杯”版块,微博用户可以在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世界杯期间,披上支持的国家的国旗,通过微博为球队助威加油,粉丝最多的网友,还有机会成为球迷领袖。伊利将自己产品的特点与流行元素结合,将产品广告植入世界杯,利用微博这一平台,为消费者带来精神上的振奋,企业和品牌与消费者产生了情绪上的共鸣,广告不再令消费者反感,相反,在微博上的随手转发,消费者成为了主动为企业做广告的人,这样的广告便更有可信度,更有影响力。
虽然微博营销的这几种营销形式在其它的网络营销形式中也存在,但是微博营销胜在快速,成本低和信任度高。微博营销不仅拥有传统网络营销拥有的功能,而且弥补了这些功能存在的一些不足的地方,而且弥补后的功能还大大优于原有的功能。2.2.2微博营销的优点
除了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网络营销模式外,微博营销还拥有一些传统模式所不能的优点。
①、微博上有许多信息是在传统媒体上看不到的,而公众对公共话题天生有一种关注心态,在微博上更容易形成互动。
②、微博可以通过手机以及短彩信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与短信相近,但是短信传播方式是“One To One”,而微博则是“One To N To N”。同时微博资费比短信低廉。
③、国内微博网站的主要优势在于支持中文,并与国内移动通信服务商绑定,用户可通过无线和有线渠道更新个人微博。
④、微博的传播速度更快,关注的人更多,时效性更强。微博的实时搜索结果融入搜索引擎,从而增加用户的实时体验。
相比传统的广告模式,微博内容维护相对简单,具有发布门槛低、实时性强、交互便捷、个性色彩浓厚等特点,使得任何企业,无论类型、名声、规模的大小,都可以自由加入到这个平台上来,与品牌消费者做直接的互动交流,帮助企业找出最为合适自身发展的品牌传播方法论,而企业一旦找准了这个方法,挖掘到了更多更好符合自身发展与网络传播特点结合紧密的营销模式,就有可能通过这种途径成为网络营销的领航者。2.2.3微博营销的不足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虽然微博营销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任何事物都是一把双刃刀,它的缺点也是我们所不能忽视的
①需要有足够的粉丝才能达到传播的效果,人气是微博营销的基础。应该说在没有任何知名度和人气的情况下去通过微博营销,很难。
②由于微博里新内容产生的速度太快,所以如果发布的信息粉丝没有及时关注到,那就很可能被埋没在海量的信息中。
③传播力有限。由于一条微博文章只有几十个字,所以其信息仅限于在信息所在平台传播,很难像博客文章那样,被大量转载。同时由于微博缺乏足够的趣味性和娱乐性,所以一条信息也很难像开心网中的转贴那样,被大量转贴(除非是极具影响力名人或机构)。
④负面传播。资深互动营销专家 隆文互动营销总监冯延认为,由于微博的社会网络资源和集群效应,负面信息很容易产生病毒式的扩散。
鉴于微博营销和社交网营销各有其优势,微博营销和其它社交网营销并不是取代与被取代的关系,而是一种互补、共存、竞争、共赢的关系。2.2.4微博用户与微博营销的关系
除了优缺点外,提到微博,不能不说的还有它的用户,毕竟微博营销中有关键的一环是用户,微博要借助用户的转发评论来进行传播,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那么如果借助微博来做营销,用户会如何看待?83%的参与调查的微博用户表示在微博中可以接受发布有关产品和品牌的信息,说明微博用户对于微博中的品牌营销有一定的宽容度,同时,微博用户对别人微博里提到的品牌信息的态度基本为正向的,会关注和觉得更具有吸引力的用户占到了总体的50%和35%,只有10%的人会反感,当然,围脖们对于微博上的品牌信息或者是广告是有要求的,平庸及伤害眼球的都不喜欢,给予生活趣味、启发、便利性、幽默感的、有美感可寻的更容易接受,3、中国微博营销面临的困难
微博营销的潜力不可估量,现在我们挖掘到的只是冰山一角,但并不意味着仅利用其发布企业新闻或者品牌活动信息就能给企业带来可观的收益。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特别是联系到中国国内的具体情况,我国目前微博的发展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挑战。
3.1营销平台不够完善
与国外微博的开放不同,国内的微博平台大都是相对封闭的。几乎各个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都不公开自己的API,不支持RSS,无第三方客户端和应用,当企业选择了微博平台之后,营销对象的范围也就固定下来了。如果要让更多平台的微博用户接收到营销信息,就必须要注册对应平台的微博账户,无疑增加了企业微博营销的难度和营运的成本。另外,国内微博平台利用用户的粘性不够,除了腾讯可以利用自身QQ用户资源外,其他平台的用户都很难利用已有关系进行微博信息传递,降低了微博营销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范围。
3.2微博用户细分不够
国内的微博平台几乎都在内容源上根据用户关注和接收内容的不同对用户进行了分类,但这种程度的细分不能避免用户信息零碎的问题。比如一个用户在一个时间段内关注的对象和接收的内容可能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如果简单地通过用户关注内容对用户进行分类,并不一定能找到目标用户,要有效地利用微博进行营销活动,就有必要对国内微博用户进行更为准确的细分。3.3大多数企业对微博营销并不重视
微博营销作为一个新事物,国内仅有少数企业参与到其中,大多数企业认为微博不能够带来多大的营销效果,对微博营销并不重视,甚至没有开通微博账户,更不要说将微博营销作为企业营销战略的一部分来考虑了。有些企业即使注册了微博账户,也不知道如何使用微博进行营销,对其开展营销的方法技巧不了解,也无从进行战略性的营销安排。3.4国内企业运营社会化媒体的人才储备薄弱
网络营销中的社会化媒体主要指一个具有网络性质的综合站点,它的内容由用户自愿提供,而不是直接雇佣关系。运营社会化媒体就是利用社会化网络来进行营销、公共关系和客户服务维护和开拓的一种方式。国内很多企业内部的管理层没有意识到社会化媒体营销的强大的传播力量,对运营社会化媒体没有经验,不重视,企业内部又没有专门的社会化媒体营销团队,导致国内这方面的人才储备相对薄弱。作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微博这种新出现不久的事物,同样受到人才不足的影响,管理层和员工对微博营销手段和方法不了解,企业内没有团队可以对微博营销有效的运作,想要大规模开展微博营销变得异常困难。
4、中国微博营销发展的建议
微博盈利同其他新生的事物一样,都分为三个阶段:先是“招徕”,然后是“招待”,最后是“坐收渔利”。当前,微博还处于“招待”阶段,如何使微博广告瞄准目标顾客,保留顾客? 4.1建设微博平台
我们可以建立专门的网站,对不同的微博信息就行分类,围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信息需要,查找相应的微博,并对感兴趣的微博进行关注与互动。这种模式跟淘宝的模式有些相似。每个企业的微博就好比淘宝的店铺,人们可以通过搜索,找到相关的微博信息。这种方法可以较好的弥补现在微博营销目标顾客定位不准确的缺陷,将企业根据围脖们关注的对象和接收的信息来选择目标顾客的角色换给了围脖们,让他们主动来选择企业,使企业的营销更加能落到实处,同时,企业的粉丝也不会轻易流失。而且,将信息分门别类可以使信息不会大量流失。具体做法是将信息设定一个有效期,过了有效期的信息自动删除,而有效期内的信息则按日期或浏览量排列,这样既保证了信息的时效性又保证了信息的有效利用。但是,我们在进行微博平台建设时还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微博服务提供商应加强平台对企业客户的支持,为企业微博提供更多的功能,为企业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二是让各个微博平台开放API,使国内的微博能够相互访问,整合用户群,也为第三方厂商提供进一步开发相关辅助功能的可能;三是微博平台应进一步挖掘用户使用微博的行为,更加准确地对微博用户进行细分,使企业能更容易的找到目标用户。,4.2企业应重视微博营销的开展
微博的及时性、互动性符合社交媒体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极可能成为未来互联网应用的重点,企业应该重视微博工具在网络营销中的使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用,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将微博营销纳入企业营销体系,将其作为企业营销战略的一部分来考虑,建立专门的网络营销团队或请专门的公司进行操作,围绕微博制定一整套营销策略。目前很多企业都没有重视微博营销的发展,导致现在微博营销鱼龙混杂,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该尽快重视起这种营销方式,对于有能力建立微博营销团队的公司,应尽快建立。而对于实力和能力暂且不足的则可以聘请专门的公司来进行操作。建立或聘请专门团队的好处是能够及时更新微博信息,而且可以运用简单的140字来吸引粉丝的注意。第二,加强微博营销人才的培养,既要培养或引进社会化媒体营销专家,构建专业的团队,也要对整个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让员工了解微博营销的各种技巧,广泛参与到微博营销体系中来。4.3改进微博营销手段且注重领袖意见
在国内,微博用于营销的情况还不多见,随着微博用户的增加和微博工具的改进,不同层次的企业应尽量采用符合自己特点的微博营销策略,并催生新的微博营销手段。改进微博营销的一个重点,就是要注重并利用领袖意见,一个被大量用户关注的微博,其一言一行将会起到巨大的宣传效果。国内的微博平台培养了众多的意见领袖,而这些高关注度的微博仅仅被这些平台用来吸引网民和积累用户了,如果这些微博的领袖意见能够与企业网络营销结合起来,将大大的增强微博营销效果。4.4国家应尽快出台规范微博的法律法规
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微博的法律法规,微博服务提供商在把握尺度方面也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国家有必要针对微博,或者针对社会化媒体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在这个框架下对国内的微博进行监管和功能的开发,最大限度地推动微博及微博营销的发展。
5、总结
随着微博营销发展道路上的障碍一一扫清,我们相信在微博营销的面前会出现一条康庄大道。总的说来,微博不仅为广大网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声、充分展示的平台,更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新的营销战场。随着微博用户爆发式增长、微博的研究不断被深化,微博低成本、高速度和大影响的营销特点将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被更多地利用,微博潜在的巨大营销价值也将被挖掘出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微博营销会更加规范化,微博会拥有更高的市场价值和广阔的商业前景。
参考文献:
[1]张越,《微博营销:“粉丝”的力量》,新营销,2010 [2]郑娜,《微博营销:我们如何围好这条 围脖》,中国商界,2010 [3]百度百科.几个很好的网络营销模式http://wenku.baidu.com/view/75a5bfd0240c844769eaeec1.html [4]周合强,《微博营销现状与发展态势初探》,新闻世界,2011 [5]孙擎,《浅析国内微博营销面临的挑战》,中国商贸,2011 [6]莫琳,《微博客,大影响》,经管视点,2011 [7]杨速炎,《微博营销,140字的淘金游戏》,市场研究,2010 [8]田玉山、孙红梅,《浅谈企业微博营销》,中国商贸,2011 [9]张翔、杜骏飞,《网络营销模式的不足和展望》,电子商务,2010 [10]郭宏霞,《微博营销》,统计调查,2011 [11]康志,《网络时代的企业微博营销之道》,新营销,2010
湖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学年论文
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