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步骤的分析(精选五篇)

时间:2019-05-14 14:4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步骤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步骤的分析》。

第一篇: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步骤的分析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步骤的分析

10级教育技术学 郑雅倩 000812010046

【论文信息】

期刊:中国电化教育 总第308期

日期:2012.9

文章编号:1006—9860(2012)09—0095—007

篇名:《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娟,孔亮

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学院,徐州工程学院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影响因素

【论文分析】

一、定义研究的基本问题

1.明确研究范围

在论文的开头,首先通过引出“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及“精品课程建设”来确定了研究问题的范围,即突出了本次研究的问题是基于教育技术学专业以及精品课程建设这两个层面上的研究,有明确的研究范围。

2.明确研究问题

论文基于研究范围,通过简明分析两者之间的联系,明确的提出研究问题,即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严谨提出逻辑假设

论文通过引出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以及教育技术学精品课程建设的背景状况,解释了研究问题的概念,即什么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同时简要回答了为什么要进行这个问题的研究,并且明确提出了要从其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那么,在这一阶段,作者就在论文的开头明确回答了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How(如何做)这三个层次上的问题。

二、研究过程分析

1.基于研究问题的文献检索

论文在第一部分谈的是关于研究问题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建设现状,现状必定是基于事实的描述,事实又必然是来自于相关文献。作者基于大量的文献检索概述了相关的现状。

2.基于研究问题的数据收集

作者对查找了关于教育技术学所属的教育学类(教育学的二级学科)2003-2009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并深入从建设概况、所在院校、地域分布、获批时间、课程内容分布以及课程性质分布6个方面进行了数据资料的收集。

3.数据的处理及分析

作者根据所调查的数据资料,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了加工处理与分析。作者使用了表格、柱状图、折线图、百分比图等对数据进行了整合与归类,为分析研究主题的现状提供了很好的支持。对数据的处理及分析,保证了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完整性,是论文的研究问题更具有科学性。

4.得出结论

作者通过以上基于事实分析的现状进行总结,得出了研究的结论。从三个层面上总结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分别是建设数量、学校分布、地域分布、获批时间、课程内容以及课程性质分布6个方面。这与之前的现状分析一一对应,得出的结论更加鲜明具体。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基于研究问题的深层分析

作者通过以上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的进一步分析,挖掘出了导致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上存在差异的因素,即相关影响因素。同样也从几个层面来分析,很具体清晰,使对于研究问题的理解更深一步。

6.研究结果的总结

作者通过以上的分析,得出了本次研究问题的结果,即解决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中存在问题的对策与建议。这就是针对研究问题而得出的解决方案,使整个研究更加完整、科学。

三、研究方法的分析

通过对本篇论文的仔细研读,我发现作者的此篇论文结构严谨,从现状到分析再到提出相关建议以及最后的个人结语,符合研究的思维。

另外文章分别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维度进行了分析,引用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有些是定量的有些是定性的。作者针对不同的研究问题,以及研究过程的不同阶段,使用了不同的分析方法,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文章更具有科学性。

第二篇:医患互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医患互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医患矛盾逐渐激化,从“八毛门”到“录音门”,家属“句句录音”,医生“步步签字”,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和对病人的及时治疗。医患关系的紧张最终演变成为暴力事件,今年1至9月份,广州市各大医院仅急诊室爆发的暴力事件就高达34宗,涉及中山一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三院、广东省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六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院等多家单位,多名医护人员遭受暴力对待,甚至出现东莞患者砍杀医生的恶性事件。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发表报告指出,当前医患冲突已经成为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并可能转化成社会风险的九大类纠纷之一。

面对如此医患关系,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医患互动,并最终导致出现如此困局呢?

医患关系在日益紧密的互动中逐渐对立并演变成目前的困局,归根结底是社会群体信任的缺失。正是由于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所以才会不惮于以恶来考量对方,也正因此,促进医患良性互动,改善医患关系,并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各方合力造成的结果。

首先,医疗事故频出是医患互动趋恶的基础。医疗行为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务人员即便严格按照医学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也很难保证不出现医疗事故,更何况目前医疗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少数不负责任的医护人员未能尽心救治病患,贻误病情或屡发低级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成为引发医患矛盾的导火索。

其次,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等加剧了彼此的不信任感。目前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依然受到一定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 由于对医学知识的馈匮乏、不理解,医学尚有较多未知的领域,再加上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均影响治疗的效果。很多患者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并不了解,有的患者认为诊断不及时或疗效不佳就是误诊和误治,认为如果疾病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是误治造成的不良后果,再加上医疗转归的不确定性,面对患者的病情无好转、疗效不佳或者意外死亡等情况,患者或家属无法接受医疗效果,从而造成现实医疗水平与患者的期望值过高之间的矛盾,出现医疗纠纷。同时,信息不透明是医患互动的主要障碍。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院方对信息管理严格,其二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不畅。院方出于对患者病情或诊疗过程考虑,很多时候并不能将所有患者家属所需信息予以公布,而由于知识和认知差距,很多公布的信息也并不能为患者及家属所认知。医生每天忙于看病,写病历,开处方,做手术。护士忙于基本护理,缺乏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时候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只能做简单的回答。这两方面造成患者及家属对院方和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缺乏足够认知,在缺乏信任感的情况下往往会形成态度上的激化,造成矛盾。

社会保障失衡也是加剧医患关系恶化的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医院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医疗体制改革向市场方向倾斜,出现过度医疗现象,患者就医费用上涨幅度较快,据有关资料显示,20年间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等健康方面的支出较改革前增长了183倍,市场化倾向使医院的公益性、福利性职能弱化,很多自费患者因负担过重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些矛盾容易转化为医患冲突,医院则成为冲突的发生地。

媒体导向存在偏差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态度,从而使其更愿意相信医院方面存在过失。一方面,由于公众对医学知识的相对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不理解,媒体片面地把医患关系理解为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过分强调患方的弱势群体地位,部分医生收红包、拿回扣现象被不恰当的加以放大;另一方面,在媒体的过度炒作中,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降低,被人为地划成对立的两面,对解决医患冲突未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正是这些来自医院本身、患者及家属以及社会和媒体等各方面的影响,共同作用于医患关系,使医患互动愈发艰难,医患矛盾日渐突出。我们在这样的局面下,应该如何实现医患互动的良性运转?

要增进医患互动,缓和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矛盾,避免医患纠纷,首要是端正态度,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待患者。医生以解除疾苦为职业,必须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诊的每一位患者。医护人员是构建医患关系的主体,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医患互信,尊重患者,体贴患者,关爱患者,对病人进行人性化关怀;并注意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和谅解;认真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已经出现的矛盾。

同时应注意切实提高医疗水平,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尽可能避免医疗事故出现。对于医院这样的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从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医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医学知识,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把握经验,认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这些不仅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医疗事故,也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责任明晰,有理有据。

加强信息公开也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信息的传播效率越高,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诚信状况会越快地越多地被社会所知晓。信息越不公开,传播效率越低,采取失信行为的机会主义可能性越大。因为信息的不对等和信息不透明造成的患者及家属心理焦虑与对院方的不信任是产生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因此,适度公开诊疗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进行导读,能够一定程度上抚慰患者及家属因病患而产生的心理焦虑,缓和医患关系,促使医患互动可以在相对平和且对等的条件下展开。

同时,医护人员对相关信息的解读本身就是医患互动的重要步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之间心理距离近,感情融洽,医患关系就好。在良好的医患关系中,尽管医疗机构在服务上有些缺陷,患方也能在友好的情感中予以谅解。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处理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医务人员在履行某些治疗行为前,应先同患者进行交谈,包括病情,治疗的依据,治疗的原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均应告知患者,让患者根据自己选择是否做治疗和检查,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真正做到尊重患者,让患者充分享受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从社会制度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还要明白,造成目前医患困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医院的定位和媒体对医院的偏差宣传。政府应当审慎定位医院角色,在基本的医疗服务领域实现“去商品化”;在医患之间的纠纷方面,相关的立法必须尽快跟上;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和事件跟踪,让大众更多地了解医院和医护人员工作状态,打消大众疑虑,缓和医患对立。

医患互动的难点在于恢复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而要实现这点,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晓翔.医改指归一医患关系之痛的原因与解决之道的思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99.

[2] 方正秋.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医患关系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09,80-81. [3] 林雅彬,邢文贤,王烁.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3.

[4] 时维武.如何加强医患关系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13.169 5郑大喜.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维度与法律支撑[J].中国医学伦学,2010.23(1):40-41.6赵鸿飞.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101-103.

第三篇: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4个城市抽取586名保健食品消费者进行保健食品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主要途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是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主要依据;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功能和剂型分别为:补充营养素、免疫调节、改善记忆;口服液、胶囊、茶等。多因素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者、对保健食品信任程度高者及保健食品知识了解程度好者其保健食品消费水平较高。结论 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保健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消费者保健食品使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保健食品 消费现状 影响因素

随着疾病谱变化、亚健康概念的提出、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人们更加认识到利用食物中功能成分防病治病、维持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保健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状况调查,探讨影响保健食品消费的因素,为引导保健食品消费和开发,制定保健食品相关法律和对策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1〕,将山东省的城市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分为2层,在地级城市中分别抽取济南、德州,在县级市(县、区)中分别抽取淄博市张店区和沂源县。于2006年3~7月随机选取综合商场、食品商店、药店作为调查点,分别在各地选取6个调查点,共24个调查点,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采用一人一表问卷式调查方法,在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由消费者匿名填写。内容包括:(1)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2)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情况:包括获取保健食品知识的途径、对保健食品的信任程度等;(3)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共设计保健食品基本知识14道题目,调查者只需针对命题作出判断,答对1题记1分,答错不扣分,满分14分。根据每名调查者保健食品知识最后得分,分为好、中、差3个标准,划分依据为好>12分,中为7分~12分,差<7分;(4)消费者2005年保健食品消费情况:包括购买依据、购买费用等。

1.3统计分析

收集问卷后,剔除填写不符合要求的问卷,经编码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再经录入核对、逻辑检错和频率检错后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收回有效问卷586份。调查人群的构成,男性占41.1%,女性占58.9%。30~60岁占41.6%,≥60岁占52.6%,≤30岁占5.8%。职业分布:工人234人,占39.9%;个体从业者82人,占14.0%;科技人员71人,占12.1%;行政人员69人,占11.8%;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学生及其他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2%,6.0%,3.4%,5.6%。文化程度构成情况: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所占比例分别占3.0%,23.2%,38.2%,35.6%。家庭人均月收入按照从少到多分为3组:Ⅰ组(1 000元以下)、Ⅱ组(1 000~1 499元)、Ⅲ组(1 500元及以上),分别占30.0%,41.8%,28.2%。

2.2保健食品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认识情况

2.2.1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途径

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途径以广播电视为主,约占79.9%其次为报刊杂志(58.2%)、宣传资料和推销员(52.9%)、亲友介绍(23.9%)、通过医院和专家咨询(16.9%)。消费者最喜欢的保健食品宣传形式是广播电视,占51.2%,其次是健康知识讲座(40.3%)、专家咨询(31.4%)。

2.2.2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

消费者对保健食品持相信态度的有100人,占17.1%,持半信半疑和不相信态度的分别占73.5%,9.4%。

2.3消费者的保健食品知识了解情况

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平均得分为9.52±2.13,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了解程度好、中、差所占比例分别为10.8%,80.5%,8.7%。

2.4消费者保健食品消费情况

2.4.1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的依据65.9%消费者(386人)购买保健食品的依据是产品说明书,产品标签、广告宣传、亲友介绍、专家指导分别占45.7%(268人)、35.3%(207人)、34.3%(201人)、32.3%(189人)。

2.4.2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功能的选择需求

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功能的选择需求倾向居前3位的分别为补充营养素(21.8%)、免疫调节(20。1%)、改善记忆(17。7%)。

2.4.3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剂型

消费者需要的保健食品剂型占前5位的分别为口服液(54.3%)、胶囊(44.0%)、茶(34.5%)、冲剂(29.7%)、液体饮料(26.1%)。

2.4.4消费者保健食品消费费用

消费者在2005年保健食品消费费用的差别较大,最少消费为48元,最多消费为15000元,中位数为300元,四分位间距为450元,根据整体保健品消费水平分布情况,将消费水平分为较高(年消费>500元)和较低(年消费≤500元)2级水平进行比较,70.1%的消费者在2005年购买保健食品费用≤500元,29.9%的消费者年消费费用>500元。

2.5影响消费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对保健食品信任度、食用保健食品主观效果及保健食品知识了解不同的消费者,2005年在保健食品消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5年不同职业消费者用于保健食品的消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70,P<0.01)。工人购买费用占500元以上的比例最低,而占500元及以下的比例最高;随着消费者文化程度的升高,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500元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升高(χ2=8.617,P<0.05):消费者用于保健食品的费用与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关,随着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用于保健食品的消费也随之增加,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500元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升高(χ2=60.487,P<0.01)。随着对保健食品信任度的提高,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500元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也呈增加趋势(χ2=10.607,P<0.01);消费者食用保健食品的主观效果也影响保健食品的消费,达到预期效果的消费者占购买费用>500元的比例最高(χ2=15.133,P<0.05);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知识了解越多,2005年内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越高(χ2=11.987,P<0.01)。

2.6影响消费费用的多因素分析(表1)表1影响消费者保健食品消费费用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略)

以消费者保健食品年支出费用作为因变量(年支出费用≤500元为0,>500元为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确定α=0.05,β=0.10进行非条件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2〕。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保健食品知识的程度是影垧保健食品消费费用的重要因素。

3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保健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保健食品消费的重要因素。营养宣传教育可以影响人们对食品的选择〔3〕。调查显示,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最喜欢的保健食品宣传形式均是广播电视。这显示出广播电视在保健食品知识宣传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表明其他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有效途径,如健康知识讲座,专家咨询等也有开发潜力。因此,保健食品宣传既要利用已有宣传手段优势又需要开辟新的途径,使消费者获取知识的机会增加。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主要依据为产品说明书和标签。包装说明书内容及标签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但目前保健食品包装标识调查不合格率较高〔4-6〕,因此,应加强保健食品标签及说明书的监督管理使其正确引导消费。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和剂型分别为补充营养素、免疫调节、改善记忆;口服液、胶囊、茶。此结果与河北、江苏等省保健食品消费调查的结果相符〔6,7〕。建议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把这些上述功能和剂型的产品作为开发研究重点。

调查表明,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保健食品消费的因素。这说明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公众信任程度的同时,应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使更多消费者能够承受,从而加快我国保健食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斌,邓峰,张永慧,等.广东保健食品消费者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2000,26(2):1-3.〔2〕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3-350.〔3〕Wansink B,Westgren RE,Cheney MM.Hierarchy of nutritional knowledge that relates to the consumption of a functional food[J].Nutrition,2005,21(2):264-268.〔4〕高海华,刘桂兰.烟台市售保健食品卫生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4,20(2):56-57.〔5〕潘丽新,李学东,李丰.吉林市保健食品及强化食品包装标识标注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2004,3(5):428-429.〔6〕张建华.河北省市场流通领域保健食品现状调查报告[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2004,3(8):708-709.〔7〕袁宝君,史祖民,贾宜昌,等.江苏省城市居民保健食品需求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8):696.

第四篇: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贫困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以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为出发点,对影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3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7)02创新版-0045―0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针。在“二十字”方针中,生产发展是基础,生活宽裕是目标,乡风文明是内涵,村容整洁是表现,管理民主是标准。“二十字”方针的提出为新时期我国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带来了新机遇。但由于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长期存在,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依然很多,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更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一、“生产发展”的影响因素

从根本上讲,“生产发展”解决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保障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在贫困地区,影响“生产发展”的具体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资金投入不足。长期的二元经济结构,“先城后农”的发展模式,造成农村经济总量长期在低位运行,工业经济体系不发达,城镇化建设相对滞后。发达国家实践表明,人均GDP达800美元至1000美元,便开始由工业“反哺”农业。虽然就全国经济总量来说,我们已具备一定的“反哺”能力,但在贫困地区,人均GDP远低于800美元,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经济能力非常脆弱。同时,由于国家在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长期不足,农村基础设施相当落后,不但无法依靠外部促其发展,其“内生性”发展能力也相当弱。

(二)自然资源贫乏。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大多处于内陆边远山区或戈壁荒漠地段,自然资源相当匮乏。在边远山区,山陡地少,加上近些年来国家的退耕还林政策,土地更成为稀缺资源。在戈壁地段,水资源匮乏,加上农业基础设施差,农业受气候制约严重。

(三)技术水平落后。在现代经济体系中,没有技术的进步就不会有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由于历史传习下来的自然经济模式还占据经济主导地位,对技术的要求低,不但与国外水平相差甚远,即使是与我国技术总体水平相比也相当原始。技术水平落后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附加值低、产量低,生产成本在产值中所占比例过大,农民增收空间受限,农村经济乏力。

(四)人员素质急待提高。劳动者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市场竞争力。而在我国,由于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教育投入重城市轻农村,目前还尚有1.8亿文盲。据国家统计局1997年和2001年两次抽样调查,农村文盲或半文盲劳动者比重占总数的8.5%,小学文化程度的为33.9%,初中文化程度的为46.2%,高中文化程度的为10.19%,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3%。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6.5年,只有小学水平。而这些数据在西部等贫困地区更令人寒心。由于这些贫困地区农民素质低,人力资本存量不足,阻碍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影响农民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影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

(五)市场发育不健全。在贫困地区,长期的交通闭塞、信息闭塞,强化了农村经济的“自然”特色。再加上农民素质较低,对市场的了解、把握能力非常有限,从而形成市场发育不健全的现状。农民无法了解到市场有用信息(或者了解的非常有限),也就无法根据市场信息来调整生产,更无法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进而形成产业的良性循环。

(六)产品难以形成规模。就传统种植业来说,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处于高山、丘陵地段,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大型农业机械的推广严重受限,农业技术装备水平低,使用的生产工具简单,以人、畜力为动力,靠单纯的经验组织生产,生产自给和半自给比重比较大,传统的农产品商品率比较低。就传统养殖业讲,由于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偏远,交通瓶颈制约问题严重,与外界沟通联系受限,养殖业需要的饲料输入与成品输出都存在很大问题,要使其形成规模,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要发展特色产业,一方面需要技术的支撑,另一方面需要资金的支持,而且还需要市场的开发,而这些条件在广大贫困地区现时都还不具备。

(七)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贫困地区,目前传统经济模式下的种养业仍然占据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高附加值的特色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由于目前农村资金困难、产业化经营水平低等原因,很多都还停留在构想阶段。目前有些地区虽然已发展了一些龙头企业,但规模小、带动力弱。一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刚刚起步,根本不具备市场竞争力,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很大。

二、“生活富裕”的影响因素

“生活富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的。当前影响这一目标实现的因素有如下几方面:

(一)缺少稳定的收人来源。一是传统的种养殖业增收空间有限。在贫困农村地区,传统的种养殖业抵御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产品附加值低,增收稳定性差。二是产业化发展受到制约。在贫困地区,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农民合作组织发展缓慢,公司加农户和协会加农户等模式并未真正形成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没有给农民增收带来实惠。三是劳务输出的增收效益下降。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比例逐年增加,但由于这些劳动力综合素质低,大多数人仍从事低收入的工作,技术型、技能型劳动力转移输出很少,导致其工资性收入增长受到抑制。四是政策性增收困难。虽然国家自2005年起取消农业税及其附加,“一免三补”政策提高了农民的种田积极性,但由于粮价低,生产资料价格高,生产成本上升,依靠国家政策所带来的增收空间非常有限。而且,在广大贫困地区,其本身就是地少人多或土地贫瘠,更压缩了其增收空间。

(二)固定支出过大。在贫困地区,由于农民收入来源有限,收入水平低,虽然日常生活开支比例较低,国家还在贫困地区率先实行了免费义务教育,但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高中以上教育层次当期或预期费用的攀升等因素影响,农民每年用于固定支出呈上升趋势,没有更多收入用于消费。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落后。据统计,到2002年,按享受社会保障的从业人员计算,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覆盖率只有3%,仅及城镇社会保障覆盖率的1/22。无疑,由此引发的农民就业难、就医难、养老难等问题成为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瓶颈。

三、“乡风文明”的影响因素

在贫困地区,它受如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传统观念的制约。在农村地区,目前大部分地区仍然保留了传统的民风习俗,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民风相当纯朴,人们经常是夜不闭户。由于其教育条件差,农民本身受教育程度不高,没有奋斗的目标或眼光短

浅,还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部分农民宗族观念、家长观念盛行,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相当严重。

(二)“乡风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落后。长期以来,由于对乡风文明工作的忽视,相关工作相当薄弱,不但缺少“文明工作者”,还缺少“文明渠道”。农民业余生活单调,娱乐性的活动主要是看电视为主,看电视主要也是选择一些娱乐性为主的节目,对新知识并不感兴趣。由于缺乏政府的相关引导,农村“乡风文明”目前还处于无序状态。

(三)缺少“乡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娱乐活动不仅需要业余时间,同时还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但在贫困地区,农民生活还处于贫困线上,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开展更多的文化活动。

四、“村容整洁”的影响因素

“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外在表现形式。但它的实现仍然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制约。

(一)生活方式落后。一是传统农居布局散乱,环境脏差。在我国广大农村,由于传统的自然经济模式,农民的居所大多与土地耕种相结合,从而形成目前的散居格局。特别是在山区,这种特点更为明显。即使是聚居形式,也由于缺少规划、环保意识,整个村落的布局、环境呈散、乱、脏等特点。二是生活方式落后。受传统文化和习惯的影响,每一户的生活区与生产区(主要是养殖区)连为一体,人、畜、厕所等所有生活、生产区域都集中在仅有的两百平方米左右的空间里,其脏乱差的环境不言而喻。

(二)缺少改造资金。农村的散乱布局使新农村“村容整洁”改造成本大。对仍然处于贫困地区的农村来说,无疑是一项长期工程。

(三)受土地政策的制约。农村建设面临的问题还有土地调整问题。由于当前国家实行严格的土地保护政策,农村建设用地会直接涉及到耕地问题,农村建设用地空间极小。如何合理规划以及国家对政策进行适当调整是以后农村“村容整洁”工程的又一重要课题。

五、“管理民主”的影响因素

尽管以“村民自治”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工作已历时二十多年时间,但它与人们的期望值仍然差距很远。在贫困地区,农村的民主自治工作还存在很多制约因素。

(一)宗族观念影响。贫困地区的封闭性较强,宗法势力很强。村落里的每个姓氏都有辈份最大、年龄最老的人作为最高权威,而且等级非常严格。一个村民可以不听村干部的,但不能不听这些老年人的,否则就有被歧视的危险。而且这种封建性的宗族力量还会利用宗族势力来影响村民选举。导致那些人数相对较少的村民参与意识淡薄,从而削弱农村基层民主。

(二)不能正确运用民主权利。由于农村文盲、半文盲占绝大多数,对“民主政治”不可能真正的理解,更谈不上正确运用和发挥其民主权利。

(三)基层民主建设缓慢。虽然在国家的倡导下,农村基层民主意识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农村的基层民主建设缓慢。主要表现在:村民委员会没有独立性,只是乡镇政府的下属机构;在村委会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村民没有或者不能真正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虽然这些地区也存在村民选举,但由于选举受上一级政府影响较大,农民的不胜任感强,群众基础较差,民主程度无法提升。

总之,在贫困地区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不但需要地方政府做好各方面的工作,还需要中央的政策支持,特别是资金方面的支持。总的说:需要各地政府因地制宜、有步骤、有重点的逐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需要中央政府在资金、公共政策等方面做好东中西部、城乡等多环节的统筹工作;需要正确考评地方政府新农村建设效果;需要督促落实好新农村建设政策的宣传工作。

(责任编辑:方 玉)

第五篇: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十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那么,提高农民收入和改善农民生活,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中央一直把提高农民收入放在各项经济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但由于城乡收入差距的形成原因复杂,解决难度较大,尽管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有进一步拉大的现象。论文百事通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会影响到经济增长,会加剧经济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不利于社会稳定,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要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首先必须探究当前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以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

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状

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现象可以从多个方面反映出来。

(一)从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为2?s1,1995年为2.72?s1,2001年为2.92?s1,2003年进一步扩大到为3.23?s1,2005年约达3.22?s1。如果再将城市居民享受带有很大福利性成份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以及公共服务等计算在内,剔除农民收入中不可计算的实物部分,以及用作生产资料的投入,我国城乡居民实际收入差距更是十分巨大,约达5?s1或6?s1。据国际劳工组织发表的1995年36个国家的资料表明,城乡人均收入比一般小于1.6,只有三个国家大于2,我国就是其中之一。可见,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已经到了社会承受的极限。

(二)从基尼系数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分配的社会公平程度严重失衡。1978年前我国城乡居民收的综合基尼系数约在0.20~0.24之间,但此后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开始拉大。1990年为0.343,1995年为0.389,2000年后达到0.417。世界银行最新有关中国的发展报告预测,到2020年中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综合基尼系数将达到0.474,问题十分严重。

(三)从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来看,我国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进一步拉大,也表明收入差距的扩大。1978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是267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2.9?s1。2002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差距扩大到5713元,城乡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比例为3.29?s1。可见,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更为明显。

(四)从恩格尔系数看,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距很大。表明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在拉大。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期,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较快,与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逐渐接近。但是在90年代中后期,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的速度就比农村居民更快一些,城乡居民人均恩格尔系数差距逐渐拉大,高于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1978年城乡之间恩格尔系数的差值不高于4.5个百分点,2002年扩大到8.5个百分点。2003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7.1%,已达到了国际通行标准的富裕阶段,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则为45.6%,仍处在刚刚摆脱温饱阶段。

二、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分析

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因素很多,但是最根本的原因是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长期实施的城市偏向政策所导致。

(一)从农业内部来看,由于各种原因使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明显慢于城镇居民收入。1990~200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为7.6%,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速度仅为4.3%。2002年分别为13.4%和4.8%。2005年分别为9.6%和6.2%。收入增长速度的差距较大直接导致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加大。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制约因素很多,从农业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产品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同时由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改善,使得主要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下降。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由1997年的46.6%下降到2002年的37.7%,农民的恩格尔系数同期由55%下降到

46.2%,恩格尔系数下降意味着农产品收入需求弹性下降。也就出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农业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因此,以农业收入为主要构成的农民收入出现连年增长缓慢。

2、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导致农业效益下降。由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造成农业投入成本增加。据国家计委对农产品成本调查的结果显示:1990~1999年物质费用占产值的比重,6种主要粮食合计从30.3%上升为41.7%,亩用工尽管同期由14.7个减少到10.9个,但每个工日的价格则由2.9元上升到9.5元,用工成本相应由42.6元上升为103.6元。农业生产成本的上升,减少了农民来自农业的收入。

3、乡镇企业吸纳劳动力的减少,影响了农民的非农业收入。乡镇企业在经历早期快速发展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逐渐地形成了稳定的发展态势,吸纳农业劳动力的人数减少,也就减少了农民的非农业收入。

4、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难以适应全国乃至全球统一的大市场需求,影响农业生产的发展,从而影响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以及我国加入WTO,农业生产的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小农户生产供给对国内乃至国际大市场的需求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性。而且因农业生产规模小,难以应对市场风险,使农业生产在市场占有方面处于劣势。虽然农业产业化经营有了一定的发展,在有些地方成立了各种合作经济组织,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农户与市场对接之间的矛盾。

5、农村贫困人口多,使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提高缓慢。据我国扶贫基金会统计,农村现在未解决温饱的人口有3000万人,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低于865元)为6000万人,两者相加为9000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1%左右。而城镇居民中的贫困人口的实际数量为2200万人。

(二)从我国的政策、体制因素方面来看,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影响。

1、财政对农业投资的总量不足,投资结构不合理。财政支农投入是国家对农业支持和保护的重要方面,可我国的财政支农资金不但不足,而且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对农村的投资总量是不断增加的,但财政投资的城市偏向十分突出,财政的农业投资占总支出的比重极低。从1981~2000年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总投资不断增加,但财政支农资金所占比重仅仅维持在8%~10%左右,尽管近几年我国减免了农业税,以及对粮食生产进行了直补,但财政投入仍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从投资结构上看,用于农村事业及行政开支部分多,约占60%~70%,而用于建设性的支出比重少。在建设性支出中,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研与推广应用方面的比重少,用于流通环节的补贴多;用于直接生产的资金少,间接支出多;农民直接得到实惠的资金投入少。2000年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中直接补贴农民与农民有关的资金投入仅约占10%左右。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有关的资金投入约占23%左右,属于间接方式支持农业、农民、农村的资金,包括大型水利、生态、气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农业部门事业费、农产品流通补贴等约占67%。

2、我国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持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国家基本放开了工业消费品的价格,但仍有一些行业处于垄断经营状态,加上近年来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工农业产品“剪刀差”仍很大。据有关专家估计1990年以来农民每年以“剪刀差”形式向国家贡献1000多亿元。总体上仍然是农村支持城市,其结果必然是工农业发展失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3、土地征用制度偏向城市,对农民土地多征少补。据统计1987~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226.31公顷,其中70%以上是征地。据测算,每征用1亩耕地造成1.4人失去土地,按此推算,同期至少3400万农民因此失去土地。随着改革的深入,城镇非农建设用地已由行政划拨转向市场化的出让,土地出让价格大幅飚升,但向农民集体征用土地的补偿办法和补偿标准仍很不合理,土地出让价格远远高于对农民的补偿。同时也使失地农民因此而失去了生活的保障。

4、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城乡居民、城乡劳动者的享有权利不平等,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随着经济建设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农业户口人员占二、三产业就业人口的比重已经高达46.5%,其中建筑行业占38%。但进城的农村户口居民和城镇居民由于户籍不同,就业、社会保障、享受公共服务等权利是不平等的,这使大量农业劳动力滞留在农业和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难以增长。如义务教育体制是按户籍关系安排儿童入学的,对于农民工的子女在城里就享受不到义务教育的待遇,至使儿童失学。据第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有流动儿童失学近2000万,而据中国儿童中

心的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失学率高达9.3%。再如进城的农民工不但收入低,居住环境恶劣,而且没有享受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据有关专家计算,每个农民工每年创造价值2.5万元,而所得仅为8000元,每个农民工每年的贡献为1.7万元,2002年9460万农民工的合计贡献为16082亿元.而大量的农民工没有社会保障,虽然有的地方政府要求企业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但这部分社会保障农民工是拿不走的,这一块农民每年又损失2~3千亿元.5、公共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支持有限。一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体制不合理。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主要是由省、县、乡各级政府承担的。据有关调查,全国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中,乡镇负担约占78%,县财政负担约占9%,省地负担约11%,而中央财政只负担2%左右。2002年农村小学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38%,农村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为城市平均水平的40%。二是农村公共医疗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薄弱,使广农民缺乏基本保障。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国医疗卫生事业费占中央财政支出的份额从未达到1%。据世界银行调查,中国20%的城镇人口享受政府卫生支出的比重超过2/3,农村人口只享受了不到1/3。城乡之间的人均卫生总费用差距在3~4倍,甚至6~7倍之间。1999年,城镇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用于医疗保健的支出分别为245.59元和70.07元.由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资金严重不足,影响了计划免疫、妇幼保健等公共卫生报务项目的展开。导致近年来有的地方儿童计划免疫任务不能完成,某些已经得到控制的地方病、传染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反弹。由于缺乏医疗保障体系,农民的医疗费用已明显超过了农民的承受能力,出现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残、因病返贫的问题在贫困地区十分突出。三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处于分割状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相比,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很薄弱。在国家财政支出中,只有少数用于农村社会救济。1990~1999年的10年中,国家和各级政府社会救济金的总和7.9亿元,定期救助的人数只有52.8万人。农村除社会救济和传统的土地保障外,体现公平原则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没有建立起来。在农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上,只存在小范围内进行了改革试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2001年我国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仅为6172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仅为97.8万人。而且由于农民投保挡次较低和投保时间较短,养老保险金的标准极低,人均只有180元左右。2002年农村仅有404万人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占应保人数的25%,参加合作医疗保险的人口占6.6%,其他社会保障项目基本没有。城乡居民享…… 受社会保障服务的待遇极不公平。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这个重大战略决策是党针对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阻碍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削弱了农业、伤害了农民这一深刻教训提出来的。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站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整体统一筹划,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存在的问题及其关系综合起来研究,统筹解决。既要发展城市对农村的辐射作用,以发挥工业对农业的带动作用,又要发挥农村对城市、农业对工业的促进作用,实现城乡良性互动;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为目的,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平等、和谐、协调发展的工农关系和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但我国城乡差别形成的时间较长,影响因素较多,需要体制改革和观念创新,需要政府与市场间的有机协调,逐渐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才能解决

下载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步骤的分析(精选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研究步骤的分析(精选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