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班幼儿自理能力家庭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报告
大班幼儿自理能力家庭教育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报告
通过调查发现,家长的教养态度存在着较大差异。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家长教养态度是重视型的,孩子的自理能力就强;家长教养态度是放任型的,孩子的自理能力一般;而家长教养态度是保护型,孩子的自理能力最差。家长的教养态度和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存在着较强的对应关系。具体情况分析:影响幼儿自理能力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家园教育不一致,要求不统一。在幼儿园,老师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孩子
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但家长的教养态度不正确,使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巩固。有的孩子一回到家就把幼儿园学的本领都还给了老师,在家里从不自己做事情,如孩子们在幼儿园自己叠被、整理书包,在家里却由家长代劳。造成幼儿的两面性。
2、家长对幼儿自理能力培养不重视。部分家长没有意识到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琐事,大人随手就可以做的,何必让孩子劳神;还有的认为孩子还太小,长大了自然就会做了,一切代劳也是理所当然;这样使孩子产生一种依赖心理,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特别上心,而对自理能力、劳动等就不太重视,存在这种心态的家长比例不在少数,这也算是一种社会风气造成的。
3、家长教育方法不当,需要指导。生活自理也是经过训练才学会的,需要老师和家长有意识地、有目的地去训练他们,但一部分家长缺少教育的方法策
略,不知该怎样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培养,没有教给孩子劳动技能。需要专业指导。
4、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过度包办代替。
由于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受累,一切事情都给想到了,准备好了,照顾到了。家长越是把一切困难都从孩子面前挪开,越会使孩子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会束手无策,不会独立应付和自己解决。不利于责任心和义务感的培养。
5、孩子做事家长不放手,剥夺了孩子锻炼机会。分以下三种情况: 不放心。一部分家长不放心孩子自己动手,吃饭慢了怕饿着,穿衣慢了怕冻着,自己洗脸怕洗不干净,孩子做家务担心伤到或弄坏东西。所以一切事情都不肯放手,使孩子很少有机会锻炼。怕麻烦。一部分家长怕麻烦,开始时孩子的劳动效果也许会不太理想,甚至会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嫌麻烦,干脆
自己做,剥夺了孩子锻炼机会。
赶时间。有些家长工作忙,时间紧,他们没有时间等孩子自己慢慢自理,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因此孩子所有生活上的事项都在他们匆忙中被包办了。这种做法剥夺幼儿早日获得自理能力的机会。
经过调查有25%的幼儿本来已经学会做的事,但由于家长这个不准动,那个不让摸,家长过多的限制和包办,无意中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6、长辈溺爱,家庭成员未形成统一战线。
传统家庭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单亲家庭和核心家庭子女的生活自理能力发展水平较差。原因一是在传统家庭中,祖辈因为”隔代亲”的影响重养轻教,什么都包办代替,有的父母想让孩子自己动手,但长辈舍不得,就出来打圆场,进行阻拦,两代人教育观念、方法不一致使孩子养成任性、娇气、依赖心理,从而影响自理能力的发展。原因二是在
传统家庭中,有较多的成人围绕一个孩子转,孩子的事情都可以由家长”代劳”,长久下来,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不会做,等待家长帮忙成为他们的习惯。
7、不同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另外一种现象是,家庭环境相对较差的孩子比家庭环境较优越的孩子爱劳动,自理能力强,应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那句古话。
8、孩子过分依赖。有的孩子任性倔强,有些自己能做的事或已学会的事在父母面前就是不肯做。
四、采取措施: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家长的教养态度和教育观念,有效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我们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和实践:
1、争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形成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如果光靠幼儿园的培养,不充分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将是纸上谈兵,因为孩子的成长有赖于家庭和幼儿园保持教育的一致,双方
互相配合、支持,取得协调,才是有利于孩子良好发展的教育合力。因此教师要了解幼儿家庭的不同文化背景,指导家长的教育。教师要与家长经常沟通,将一些教育方法介绍给家长,以取得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形成“同步式”家园共育。通过填写“家园同步小能手交流册”的形式进行。如在交流册中分别设计有幼儿园教师和幼儿家长以及孩子本人填写的内容,及时交流幼儿自理劳动方面的情况,使教师了解每个幼儿最近的生活自理和家务劳动情况。使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的自理活动情况和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自理情况等,以便及时帮助孩子适应集体活动的需求。
2、加强家园联系,转变家长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观念。
《幼儿园工作规程》第47条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庭配合”,因此我们将定期组织家园活动,向家长宣传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性。召开家长
会,与家长共同商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家访,在家园通平台开辟专栏,进行家教经验交流,帮助家长提高重视劳动教育的意识,掌握教幼儿动手的技巧和方法,使家长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帮助并付诸实施,使孩子在园和在家表现一致,配合幼儿园共同来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3、指导家长掌握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内容与方法。
指导家长有意识地、有目的培养幼儿自理能力:
给孩子一个机会去尝试。当孩子对做某件事有兴趣时,家长要及时引导,大胆放手,抓住学习的敏感期,让孩子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
给孩子一段时间去学习。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孩子学习过程,即使孩子出现帮倒忙的现象,家长也要容忍孩子从不会到会的渐进过程。教孩子一个方法去锻炼。家长要用合适的方式教给孩子自我服务的技巧,使孩
子能够胜任劳动。如用送玩具回家的游戏引导孩子整理图书,用图谱的方式教孩子洗脸。这些方式直观有趣,孩子很喜欢。
给孩子一个要求去贯彻。提出的要求要能让孩子胜任,在要求和任务提出后,家庭成员要形成统一战线,坚持贯彻到底。
给孩子良好的物质空间,主动学习。为孩子创设适合他们的空间,如腾出家具的低矮部分放置孩子的物品。家庭空间中的一部分要以孩子为本,为孩子所需,为孩子所用。让孩子在合适的空间中充分发挥自主劳动的积极性。给孩子良好的心理空间,享受劳动。要让孩子感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快乐的,运用鼓励、表扬、奖励等方式激励孩子,帮助孩子体验劳动带来的成功感。
4、根据不同类型的家长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
对教养态度是重视型的家长,请他们总结自己的有效经验方法,并借助此类家
长积极的力量影响班内其他家长,带动其他家庭形成正确的育儿观;对教养态度是放任型及保护型的家长,经常与其沟通探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还可以多讲一些成功地家教案例,并通过吸引其参加班级的家教论坛、亲子活动等影响家长,慢慢转变家长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
5、做好祖辈家长工作,取得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通过孩子的父母来影响祖辈的教育。比如放一些育儿杂志在书架上,与老人一块儿读读,或开诚布公的和老人谈谈孩子的教育问题,使祖辈家长逐步意识到:孩子总有一天要独立的面对一切,所以从小要让孩子独立去思考解决一些事,在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可以起一个辅助作用,可以提出两个以上的方案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家长越是把一切困难都从孩子面前挪开,越会使孩子形成严重的依赖心理,一旦遇到困难,孩子就会束手无策,不会独立应付和自己解
决。
通过家园联谊活动,使家长之间互相学习、互相影响。
教师努力创造条件吸引幼儿家长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来,让家长在活动中亲自观察了解自己的孩子,从而教育自己的孩子。首发公文范文
第二篇:医患互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医患互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部分。近年来,医患关系日渐紧张,医患矛盾逐渐激化,从“八毛门”到“录音门”,家属“句句录音”,医生“步步签字”,医患关系的紧张程度已经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工作和对病人的及时治疗。医患关系的紧张最终演变成为暴力事件,今年1至9月份,广州市各大医院仅急诊室爆发的暴力事件就高达34宗,涉及中山一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三院、广东省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中山六院、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南方医院等多家单位,多名医护人员遭受暴力对待,甚至出现东莞患者砍杀医生的恶性事件。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发表报告指出,当前医患冲突已经成为最容易引发社会矛盾、并可能转化成社会风险的九大类纠纷之一。
面对如此医患关系,我们不禁要问,是哪些因素在影响医患互动,并最终导致出现如此困局呢?
医患关系在日益紧密的互动中逐渐对立并演变成目前的困局,归根结底是社会群体信任的缺失。正是由于彼此之间缺乏必要的信任,所以才会不惮于以恶来考量对方,也正因此,促进医患良性互动,改善医患关系,并不是某一方的责任,而是各方合力造成的结果。
首先,医疗事故频出是医患互动趋恶的基础。医疗行为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医学上还有许多未知领域,患者自身也存在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医务人员即便严格按照医学科学的方法、手段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也很难保证不出现医疗事故,更何况目前医疗队伍素质良莠不齐,少数不负责任的医护人员未能尽心救治病患,贻误病情或屡发低级失误,造成不可挽回的伤害,成为引发医患矛盾的导火索。
其次,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等加剧了彼此的不信任感。目前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依然受到一定客观和主观条件的制约, 由于对医学知识的馈匮乏、不理解,医学尚有较多未知的领域,再加上患者身体和心理的个体差异等诸多因素均影响治疗的效果。很多患者对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并不了解,有的患者认为诊断不及时或疗效不佳就是误诊和误治,认为如果疾病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是误治造成的不良后果,再加上医疗转归的不确定性,面对患者的病情无好转、疗效不佳或者意外死亡等情况,患者或家属无法接受医疗效果,从而造成现实医疗水平与患者的期望值过高之间的矛盾,出现医疗纠纷。同时,信息不透明是医患互动的主要障碍。这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院方对信息管理严格,其二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及家属交流不畅。院方出于对患者病情或诊疗过程考虑,很多时候并不能将所有患者家属所需信息予以公布,而由于知识和认知差距,很多公布的信息也并不能为患者及家属所认知。医生每天忙于看病,写病历,开处方,做手术。护士忙于基本护理,缺乏与患者进行沟通的时间和精力,很多时候对于患者提出的疑问只能做简单的回答。这两方面造成患者及家属对院方和医护人员的诊疗行为缺乏足够认知,在缺乏信任感的情况下往往会形成态度上的激化,造成矛盾。
社会保障失衡也是加剧医患关系恶化的不可回避的原因之一。医院在市场经济的作用下,医疗体制改革向市场方向倾斜,出现过度医疗现象,患者就医费用上涨幅度较快,据有关资料显示,20年间居民用于医疗、保健等健康方面的支出较改革前增长了183倍,市场化倾向使医院的公益性、福利性职能弱化,很多自费患者因负担过重看不起病、吃不起药,导致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些矛盾容易转化为医患冲突,医院则成为冲突的发生地。
媒体导向存在偏差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态度,从而使其更愿意相信医院方面存在过失。一方面,由于公众对医学知识的相对缺乏,对医疗工作高风险和局限性的不理解,媒体片面地把医患关系理解为商业流通中的消费行为关系,过分强调患方的弱势群体地位,部分医生收红包、拿回扣现象被不恰当的加以放大;另一方面,在媒体的过度炒作中,患者对医生的信任程度降低,被人为地划成对立的两面,对解决医患冲突未能起到正确的导向作用。
正是这些来自医院本身、患者及家属以及社会和媒体等各方面的影响,共同作用于医患关系,使医患互动愈发艰难,医患矛盾日渐突出。我们在这样的局面下,应该如何实现医患互动的良性运转?
要增进医患互动,缓和医患关系,解决医患矛盾,避免医患纠纷,首要是端正态度,以良好的医德医风对待患者。医生以解除疾苦为职业,必须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要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善待所接诊的每一位患者。医护人员是构建医患关系的主体,应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坚持以人为本,建立医患互信,尊重患者,体贴患者,关爱患者,对病人进行人性化关怀;并注意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取得他们的支持、配合和谅解;认真对待患者及其家属的投诉,及时妥善的处理好已经出现的矛盾。
同时应注意切实提高医疗水平,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尽可能避免医疗事故出现。对于医院这样的特殊性质的窗口服务行业来说,医患关系体现在医疗服务的各个细节上,每个细节管理的好坏都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医院需要从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加以强化。在软件建设上,医院要从严格执行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水平和技巧的培训和提高服务标准等方面强化。全面推行质量管理体系,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同时,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医务人员不能仅仅满足于已有的医学知识,医学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不断地学习,把握经验,认真探索未知领域,寻求解决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效方法,提高确诊率和各种急诊抢救的成功率。这些不仅能够尽可能避免出现医疗事故,也可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责任明晰,有理有据。
加强信息公开也是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信息的传播效率越高,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诚信状况会越快地越多地被社会所知晓。信息越不公开,传播效率越低,采取失信行为的机会主义可能性越大。因为信息的不对等和信息不透明造成的患者及家属心理焦虑与对院方的不信任是产生医患矛盾的重要原因,因此,适度公开诊疗相关信息,及时准确的进行导读,能够一定程度上抚慰患者及家属因病患而产生的心理焦虑,缓和医患关系,促使医患互动可以在相对平和且对等的条件下展开。
同时,医护人员对相关信息的解读本身就是医患互动的重要步骤,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之间心理距离近,感情融洽,医患关系就好。在良好的医患关系中,尽管医疗机构在服务上有些缺陷,患方也能在友好的情感中予以谅解。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处理医患关系的关键环节。患者的知情同意权是患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医务人员在履行某些治疗行为前,应先同患者进行交谈,包括病情,治疗的依据,治疗的原理,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等等均应告知患者,让患者根据自己选择是否做治疗和检查,以取得患者的主动配合,真正做到尊重患者,让患者充分享受就医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从社会制度性的角度出发,我们还要明白,造成目前医患困局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医院的定位和媒体对医院的偏差宣传。政府应当审慎定位医院角色,在基本的医疗服务领域实现“去商品化”;在医患之间的纠纷方面,相关的立法必须尽快跟上;通过媒体宣传报道和事件跟踪,让大众更多地了解医院和医护人员工作状态,打消大众疑虑,缓和医患对立。
医患互动的难点在于恢复医患双方的信任关系,而要实现这点,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 胡晓翔.医改指归一医患关系之痛的原因与解决之道的思考.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96—99.
[2] 方正秋.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医患关系管理探讨[J].管理观察,2009,80-81. [3] 林雅彬,邢文贤,王烁.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8.3.
[4] 时维武.如何加强医患关系管理[J].中国医药导报,2006.13.169 5郑大喜.和谐医患关系的伦理维度与法律支撑[J].中国医学伦学,2010.23(1):40-41.6赵鸿飞.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07:101-103.
第三篇:毕业论文: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1 页
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1问题的提出
1.1家庭是幼儿社会化的第一途径,也是人可塑性最强时期的生活环境。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他们教育素质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的影响先于幼儿园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在幼儿发展中有特殊的地位、作用,是幼儿教育机构无法代替的,家庭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提高幼儿家庭教育质量成为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
1.2为了更好地了解并掌握本园幼儿家庭教育的情况,针对家长所受教育程度的差别,对幼儿家庭教育的影响做了调查。
2调查方法
2.1调查内容:家长基本情况
2.2调查对象:市某幼儿园儿童100名(大、中、小班)2.3调查时间:2015年7月—2016年2月 2.4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
3调查结果与分析
3.1调查基本情况
1.教养者:母亲占65%父亲占30%其他:5% 2.教养者学历:大专毕业占40%中专毕业占30%高中毕业30% 3.家庭结构:以核心家庭为主,有20%的是以三代家庭 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2 页
3.2家庭的经济收入差异
家长的家庭收入比较稳定。以接受调查的227个核心家庭为例,家庭月每人平均收入在3000元以上者占其总数的45.3%;在1000——3000元之间的占其总数的75.5%;另外,许多孩子的家庭中还有老人资助。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日后能出人头地。他们都非常重视其子女的教育,稳定的经济收入为家长开展家教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3.3大专、中专、高中家长在家庭教育观念上的差异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家庭由于家庭背景和父母素养及环境的差异,大多数家庭都认为把孩子培养成“才”,将来有出息,有个好的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还有许多家庭认为时间和精力不足,与家校沟通不够,教育观念的冲突,两代家长教育的不一致。
经调查显示,有绝大多数家庭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到家庭教育是教育孩子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大专、中专、高中家长看法有显著的差异:大专以品德为主,中专高中以知识为主;大多数家长主张对孩子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教育,大专、中专、高中家长对民主平等观念有差别的。还有许多家长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持有很明显的比例,大专家长占37%,中专家长占20%,高中家长占20%,这说明许多家长又要给孩子民主平等,又要有制约性的教育孩子,这就是新旧观念的矛盾,也是我们家庭面对的问题。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3 页
3.4教育差异
家长在保证让幼儿吃好及有病得到治疗的基础上,有70%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孩子的学习上,有85%的家长都有非常注意儿童的生活有规律性的培养。还有78%的家长都鼓励幼儿通过户外活动增强身体素质,其余的家长则由于周围环境的安全因素而不鼓励孩子进行户外活动。在调查中发现,有90%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最好方法是“民主平等、表扬鼓励、耐心说理、正确的教育指导”。但是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还有45%的家长认为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就说明了,还有一半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3.5德育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有82%的家长重视幼儿礼貌教育,也喜欢鼓励幼儿自行交往。在交往中鼓励幼儿自己解决交往中的问题和争端的大专家庭明显低于中专、高中的家庭。3.6智育方面
经调查结果显示88%的家长重视智力教育,同时家长都很注重幼儿专业能力的培养。经调查结果显示,大专家庭以绘画、音乐、外语为主,中专家庭以音乐、舞蹈为主,高中家庭以其他的为主。
从现状调查中我们发现:目前绝大多数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值很高,“望子成龙”,希望孩子尽快成才仍然是当今家庭教育的主旋律。调查结果显示,希望子女将来做学有专长的知识分子的占48.67%,“当国家公务员”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4 页 的占10.62%,“参军或当警察”的占9.7%,“听其自然”的占22.12%。3.7家庭教育
以家庭智力投资为例,尽管有的家庭经济收入并不十分富裕,但是对于智力投资并没有手软。调查表明,约8.1%左右的家庭每月为孩子进行有意识的智力投资500元以上,每月300——500元的占27.43%,每月200——300元的占20.35%,这些数字表明,家长们为了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家庭智力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利用双休日对孩子进行辅导的各类兴趣班(包括舞蹈、围棋、英语及绘画和乐器类)、还有购置书籍磁带,以及家庭电脑等等。
在家长对子女的学业期望上,绝大多数家长表示,管好孩子学习,是家庭教育的第一位职责,至于其他教育则是其次。这些家长认为,只有孩子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才能获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利益。
在家庭教育内容上,71.68%的家长只重视智力教育,他们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子女的学习上,而只有6.6%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7.5%的家长认为应重视孩子的法制教育,也只有7.9%的家长平时能注意与孩子一起玩。有的家长溺爱孩子,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孩子在家里47.8%的自我服务性劳动是被动的,有52.2%的家务劳动是被动的。
调查中发现,在家庭教育类型中,95.57%的家长认为教育孩子的好方法是“表扬鼓励、耐心说理”。在这些家庭中,家长虽然懂得教育子女的方法,但却有55.75%的家长认为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有效方法是“打一顿、全家人不理他、罚站、关在家里不许出去”等。这说明,有半数多的家长教育孩子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5 页 的理论水平与实际操作不成正比。
此外,虽有99%的家长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但是他们的表现却是:每天即使有一段相当长的业余时间,但把它用在孩子身上的很少,或者即使在一起也没有多加引导,家长平时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做家务、看电视报刊、参加文体娱乐等活动上,占95%,对孩子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3.7.1母亲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角色
我们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家长都十分重视对自己孩子的教育。然而,调查情况表明,在家庭中经常管教孩子的是孩子的妈妈,约占其家庭总数的61.43%,其次才是孩子的爸爸,约占30.97%。这可能与父母亲的工作和生活特点以及孩子的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生活的关系,孩子在家里与妈妈的关系较为亲密。调查表明,有56.63%的孩子乐意接受母亲的教育,有31.85%的孩子乐于接受父亲的教育。且,参加家长会或学校要求家长参加的活动,也都是母亲是主要参加者。这都说明家庭教育孩子目前主要还是依托于孩子的母亲。作为孩子母亲的教育方法和思想,更大程度影响了孩子的品质,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但是应该清楚的是,在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中,父亲的作用是任何人不能代替的,父亲对孩子的性别角色、性格的形成、智慧的培养、能力的形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3.7.2家庭环境是教育的基础
在紧张忙碌的节奏中,丰富活跃家庭业余文化生活,是提高家庭现代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传播文明理念的有效途径。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了环境对人影响的作用不可忽视,这种影响包含了与教育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6 页
相促进和相矛盾两方面,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有时可能是有利的、积极的,有时可能是不良的、消极的。所以,父母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的基本保证。
4结论和建议
4.1调查中发现的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4.1.1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
而教育的方法简单,这种现象,中专、高中的家庭占到65%,调查中也发现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过程中,普遍对孩子期望过高,在管教孩子方面显得束手无策,重视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忽视孩子精神上的需要,对孩子不够信任,未能正确全面评价自己的孩子,对孩子不满时往往采取简单消极的教育方法,如责骂、非难、侮辱、体罚。在不良的教育方式中长大额定孩子较易出现如依赖、退缩、恐惧、软弱、撒谎、攻击、急躁、自卑等情绪与行为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4.1.2许多家长在对孩子教育中缺乏正确的管教孩子的态度与方法
随着社会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与教育孩子的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时期的要求,不少家长自己认为是“爱”孩子、“关心”孩子,但孩子感受不到这份“爱”,这份“关心”;不少父母正在认认真真地做伤害自己孩子的事,从而也易产生一些溺爱孩子的现象,这种情况在大专家庭中较多,调查显示在三代同堂的情况较多,在教育子女观念上存在严重的分歧,祖父母的宠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对立局面,甚至父亲和母亲有时也不统一。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7 页
4.2对策
4.2.1教子做人,是家庭教育的主要和根本的任务
就是十分重视子思想品德教育。许多年来,应付教育的弊端在家庭教育中的突击反映就是“重智轻德”。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尽快成才,把是否学习好作为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把辅导、扶助孩子学习,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忽视了对孩子如何做人的教育,也忽视了在各行各业中数以亿计的有道德,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其结果,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甚至是智优德劣的孩子。许多家长为孩子付出的很多,但是由于不懂教学规律,不了解教学内容和方法,往往事与愿违。因此,家长必须先懂得孩子的基本原理,提高各方面素质,注重对孩子做人的教育,为家长发挥自身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独特功率提供了相当广阔的领域,也进一步明确了家庭德育方面的重点。
4.2.2强调个性教育,重视每个受教育者个性发展
促进其潜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开发。个性教育的主要内容包含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主体意识、创造性能力和谐、完整个性。譬如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因此在这方面,家庭教育明显的优势。因为家庭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突出特点之一的就是有鲜明的针对性,尤其在健全的独生子女家庭中,是家长多于孩子,教育者多于受教育者,家长对孩子基本上是“一对一”的教育。这就不同于学校里的一个教师面对几十个学生更难了解学生的长处、短处,孩子的思想,情绪变化。所以我们的父母要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8 页
认真研究,观察孩子、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等。在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给孩子充分的表现自己,体现自我实现的机会。这就要求家长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育方式,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的这一优势,因材施教,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潜能。
4.2.3父母亲应加强自身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父母亲学习不仅包括教育知识的学习,还应包括做人的学习。父母亲在孩子面前要注意一言一行,给孩子起到一定的作用。父母亲应学会给予孩子鼓励和表扬。对于孩子成绩的肯定会给孩子带来成就感,无形中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就会不断地做好,这样在家庭教育环境中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多参与孩子的活动,不仅要参与孩子学习,还应更多地与孩子一直进行其他活动,家长应该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与孩子多沟通多交流,了解孩子的心理活动,引导孩子健康发展。
现实中,我们依然处于社会变革的21世纪中,审视对孩子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的家庭教育状况时,不能不对其未来的使命再作一番认真的思考。在家庭教育的内容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呼唤着家庭教育内容的更新。因此在弘扬传统教育精华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未来人才,如自主意识、竞争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的培养等;在家庭教育方式上,以说教式的,以规范的约束为主的家庭教育方式,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的儿童主体意识。提倡家长使用开放式的教育,指导孩子通过接触社会,通过各类传媒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领悟传统教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9 页
学精华,学习心得、具有生命力的社会道德规范,提高评价和选择能力;在家庭教育的对象上,孩子是单一的教育对象,家长仅以教育者的身份对孩子的情况,成为多年来家庭教育实效性欠佳的重要原因。“向孩子学”、“父母与孩子一同成长”应当成为当今家庭教育的新观念。在家庭中,亲子互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和谐、融洽的氛围中,有利于互为约束、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5结语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幼儿教育的成败,不完全取决于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高低,还在于家庭教育质量的如何是很关键的。家长的教育能力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前提,家长只有深入的了解孩子才能有针对性地教育。随身社会主义经济不断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事业不断的创新改革。在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是家庭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艰巨使命。幼儿园加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十分重要,这样更有利教育事业中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扬长避短,整体互补,相互联系,促进幼儿家庭教育走向新的台阶。贵州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
15秋学前教育本科直属班
论文题目:家庭教育对幼儿影响调查 第 10 页
6参考文献
[1]桑国元.民族地区家庭教育及其对女童发展的影响[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6期
[2]李盈.美国家庭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10期
[3]方秋堂.家庭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J].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阿力甫·热介甫.关于家庭教育[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5]杨宣筑.家庭教育与青少年成长[J].中国妇运2004年11期
第四篇: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调查分析
影响和谐社会的因素调查分析
摘要: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机制等因素。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大背景下。各种利益关系和思潮不断冲击碰撞,因此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问的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协调稳定发展的关键。
关键词:社会和谐稳定影响因素对震社会稳定,是指整体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安定、协调、有序,是通过政府、社会或人们的自觉干预、控制和协调而达到的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兼顾公平,缩小收入差别。构建稳定机制,兼顾各方利益,重视弱势群体的利益。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矛盾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决社会矛盾,中国领导人通过一些列的方针政策来调和矛盾。
“越是将自己认同为上层阶级的人,就越认为现在和将来阶级阶层之间的冲突较小;反之则认为冲突会严重。”
“城市公众的自我阶层认同明显带有‘向下偏移’的倾向,表明中国远未形成一个中间阶层占主体的社会。”
“目前中国城市社会中正在产生着一种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类型,即由社会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的社会冲突。”
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以中央全会的形式认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并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共建共享。我国社会的现实是:和谐社会的共建已是人们的共识,但共享和谐社会成果的差距相当大。
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些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需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面把握和体现。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新的变化,给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带来了一系
列问题。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影响社会和谐的主要因素是:
一是在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经济成分、就业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增强,越来越多的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各种各样的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不断增多,给社会建设和管理提出新课题;
二是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明显提高,各方面的诉求明显增多,给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提出新课题;
三是各种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相互作用、日益复杂,给化解社会矛盾、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提出新课题;
四是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加大,诱发、滋生违法犯罪的消极因素大量存在,给维护社会治安稳定提出新课题;
五是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发生新变化,给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提出新课题;
六是在社会信息化的条件下,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利用和针对互联网的违法犯罪活动也不断增多,给互联网的管理提出新课题。
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基础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民心工程,是保障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有机整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参与,不断适应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应大力发展综合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中国人民的素质,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应做到:
(一)完善机制,注重实效,在工作思路上求拓展。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在立足全局、完善机制、注重实效上下功夫,在社会化、市场化、科技化上做文章。和谐社会的建设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工作中必须积极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把构建和谐社会提升到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日常工作的范畴,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形成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单位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变“独角戏”为“大合唱”。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单位,要及时提请党委政府严格实行“末位警示制”和“一票否决制”,以强化党委政府督导力度。
(二)切实解决各种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和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问题,营造良
好的和谐氛围。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认真研究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种矛盾纠纷的形成要素和演变过程,努力把握化解各种矛盾纠纷的基本条件和内在规律,抓紧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排查调处各种矛盾纠纷、预防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水平。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做工作,积极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协助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从源头上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问题,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对社会心态、群众心理的研究、把握,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引导、教育特别是法制宣传和教育,使他们用合法的方式和途径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自觉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三)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水平,营造良好的和谐环境。要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掌握敌情、社情变化的新
趋势、新特点,积极探索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切实提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水平,确保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稳定。要根据违法犯罪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和特点,积极推进值勤制度的改革,科学实施值勤倒班制度,最大限度地把警力部署在案件高发、防范薄弱和重点节假日、便民服务的时段和部位上,对社会治安实现全方位、全天候的动态控制。要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建立、完善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工作机制,有效借助各种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把群众发动起来、组织起来,真正依靠人民群众搞好社会治安。
(四)政面对全球化的挑战,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与发展,就要小断解放思想,实现观念更新;不断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及时进行政策调整,以顺应局势的变化;同时要坚定不移地走制度创新之路,不断完善社会体制。充分发挥民主政治在稳定社会中的功能,健全权力制约机制,保障群众监督就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民主管理。使权力运用达到规范化和程序化,按民主与法治相结合的原则,保证重大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从而实现更高程度的政治稳定。
参考书籍: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李培林研究员《社会冲突与阶级意识———当代中国社会矛盾问题研究》一书
谢舜.和谐社会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祉2006
第五篇: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现况和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山东省4个城市抽取586名保健食品消费者进行保健食品消费状况调查。结果 广播电视是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主要途径;产品说明书和标签是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主要依据;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功能和剂型分别为:补充营养素、免疫调节、改善记忆;口服液、胶囊、茶等。多因素分析表明,家庭人均月收入高者、对保健食品信任程度高者及保健食品知识了解程度好者其保健食品消费水平较高。结论 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保健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消费者保健食品使用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保健食品 消费现状 影响因素
随着疾病谱变化、亚健康概念的提出、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及不断增长的医疗费用,人们更加认识到利用食物中功能成分防病治病、维持健康的重要性,因此保健食品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山东省保健食品消费状况调查,探讨影响保健食品消费的因素,为引导保健食品消费和开发,制定保健食品相关法律和对策提供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1〕,将山东省的城市按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分为2层,在地级城市中分别抽取济南、德州,在县级市(县、区)中分别抽取淄博市张店区和沂源县。于2006年3~7月随机选取综合商场、食品商店、药店作为调查点,分别在各地选取6个调查点,共24个调查点,对消费者进行问卷调查。
1.2方法
调查问卷自行设计。采用一人一表问卷式调查方法,在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指导下,由消费者匿名填写。内容包括:(1)消费者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等;(2)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认识情况:包括获取保健食品知识的途径、对保健食品的信任程度等;(3)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掌握情况:调查问卷共设计保健食品基本知识14道题目,调查者只需针对命题作出判断,答对1题记1分,答错不扣分,满分14分。根据每名调查者保健食品知识最后得分,分为好、中、差3个标准,划分依据为好>12分,中为7分~12分,差<7分;(4)消费者2005年保健食品消费情况:包括购买依据、购买费用等。
1.3统计分析
收集问卷后,剔除填写不符合要求的问卷,经编码后用Excel建立数据库,再经录入核对、逻辑检错和频率检错后用SPSS 13.0软件进行分析。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收回有效问卷586份。调查人群的构成,男性占41.1%,女性占58.9%。30~60岁占41.6%,≥60岁占52.6%,≤30岁占5.8%。职业分布:工人234人,占39.9%;个体从业者82人,占14.0%;科技人员71人,占12.1%;行政人员69人,占11.8%;离退休人员、待业人员、学生及其他行业所占比例分别为7.2%,6.0%,3.4%,5.6%。文化程度构成情况: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所占比例分别占3.0%,23.2%,38.2%,35.6%。家庭人均月收入按照从少到多分为3组:Ⅰ组(1 000元以下)、Ⅱ组(1 000~1 499元)、Ⅲ组(1 500元及以上),分别占30.0%,41.8%,28.2%。
2.2保健食品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认识情况
2.2.1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途径
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途径以广播电视为主,约占79.9%其次为报刊杂志(58.2%)、宣传资料和推销员(52.9%)、亲友介绍(23.9%)、通过医院和专家咨询(16.9%)。消费者最喜欢的保健食品宣传形式是广播电视,占51.2%,其次是健康知识讲座(40.3%)、专家咨询(31.4%)。
2.2.2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
消费者对保健食品持相信态度的有100人,占17.1%,持半信半疑和不相信态度的分别占73.5%,9.4%。
2.3消费者的保健食品知识了解情况
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平均得分为9.52±2.13,消费者保健食品知识了解程度好、中、差所占比例分别为10.8%,80.5%,8.7%。
2.4消费者保健食品消费情况
2.4.1消费者选择保健食品的依据65.9%消费者(386人)购买保健食品的依据是产品说明书,产品标签、广告宣传、亲友介绍、专家指导分别占45.7%(268人)、35.3%(207人)、34.3%(201人)、32.3%(189人)。
2.4.2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功能的选择需求
消费者对保健食品功能的选择需求倾向居前3位的分别为补充营养素(21.8%)、免疫调节(20。1%)、改善记忆(17。7%)。
2.4.3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剂型
消费者需要的保健食品剂型占前5位的分别为口服液(54.3%)、胶囊(44.0%)、茶(34.5%)、冲剂(29.7%)、液体饮料(26.1%)。
2.4.4消费者保健食品消费费用
消费者在2005年保健食品消费费用的差别较大,最少消费为48元,最多消费为15000元,中位数为300元,四分位间距为450元,根据整体保健品消费水平分布情况,将消费水平分为较高(年消费>500元)和较低(年消费≤500元)2级水平进行比较,70.1%的消费者在2005年购买保健食品费用≤500元,29.9%的消费者年消费费用>500元。
2.5影响消费费用的单因素分析
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和家庭人均收入、对保健食品信任度、食用保健食品主观效果及保健食品知识了解不同的消费者,2005年在保健食品消费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005年不同职业消费者用于保健食品的消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70,P<0.01)。工人购买费用占500元以上的比例最低,而占500元及以下的比例最高;随着消费者文化程度的升高,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500元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升高(χ2=8.617,P<0.05):消费者用于保健食品的费用与家庭人均月收入有关,随着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增加,用于保健食品的消费也随之增加,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500元的消费者所占比例升高(χ2=60.487,P<0.01)。随着对保健食品信任度的提高,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500元的消费者所占的比例也呈增加趋势(χ2=10.607,P<0.01);消费者食用保健食品的主观效果也影响保健食品的消费,达到预期效果的消费者占购买费用>500元的比例最高(χ2=15.133,P<0.05);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知识了解越多,2005年内购买保健食品的费用越高(χ2=11.987,P<0.01)。
2.6影响消费费用的多因素分析(表1)表1影响消费者保健食品消费费用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略)
以消费者保健食品年支出费用作为因变量(年支出费用≤500元为0,>500元为1),选择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确定α=0.05,β=0.10进行非条件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2〕。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保健食品知识的程度是影垧保健食品消费费用的重要因素。
3讨论
本次调查发现,保健食品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保健食品消费的重要因素。营养宣传教育可以影响人们对食品的选择〔3〕。调查显示,消费者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主要途径和最喜欢的保健食品宣传形式均是广播电视。这显示出广播电视在保健食品知识宣传方面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表明其他获得保健食品知识的有效途径,如健康知识讲座,专家咨询等也有开发潜力。因此,保健食品宣传既要利用已有宣传手段优势又需要开辟新的途径,使消费者获取知识的机会增加。消费者购买保健食品的主要依据为产品说明书和标签。包装说明书内容及标签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但目前保健食品包装标识调查不合格率较高〔4-6〕,因此,应加强保健食品标签及说明书的监督管理使其正确引导消费。消费者倾向购买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和剂型分别为补充营养素、免疫调节、改善记忆;口服液、胶囊、茶。此结果与河北、江苏等省保健食品消费调查的结果相符〔6,7〕。建议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把这些上述功能和剂型的产品作为开发研究重点。
调查表明,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信任度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影响保健食品消费的因素。这说明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在保证产品质量,提高公众信任程度的同时,应制定合理的销售价格,使更多消费者能够承受,从而加快我国保健食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立斌,邓峰,张永慧,等.广东保健食品消费者分析[J].广东卫生防疫,2000,26(2):1-3.〔2〕孙振球.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3-350.〔3〕Wansink B,Westgren RE,Cheney MM.Hierarchy of nutritional knowledge that relates to the consumption of a functional food[J].Nutrition,2005,21(2):264-268.〔4〕高海华,刘桂兰.烟台市售保健食品卫生现状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4,20(2):56-57.〔5〕潘丽新,李学东,李丰.吉林市保健食品及强化食品包装标识标注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2004,3(5):428-429.〔6〕张建华.河北省市场流通领域保健食品现状调查报告[J].中华卫生监督与健康杂志,2004,3(8):708-709.〔7〕袁宝君,史祖民,贾宜昌,等.江苏省城市居民保健食品需求的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1999,15(8):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