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大学生择业影响因素分析报告
2001年6月14日13:46 千龙新闻网
调查说明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既包括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个人状况、择业偏好、就业准备等个体的内在因素,也涉及到家庭、地区、生活环境、流行观念、就业政策、择业机会等外部因素。毕业生的就业期望与社会实际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反差,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然而,教育界关于大学生职业选择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和系统性研究。为此,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主持了大学生职业选择实证研究课题,目的在于探索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普遍规律,给大学生择业提供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科学建议。
课题组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2000届本科毕业生,作为这次大学生职业选择问卷调查的对象。调查基本上采用多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共抽取1200个样本。实际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896份,有效回收率为74.67%,取置信度为95%。
职业理想何时形成?
半数以上学生职业理想在大学成型
从调查结果看,针对限单选的问题项“您理想中的职业何时比较明确地确定”,回答“大学期间”的482人,占53.9%;“尚未形成”的179人,占20%;“高中期间”的157人,占17.6%;“初中期间”的45人,占5%;“小学期间”的31人,占3.5%。过半数的毕业生的职业理想是在大学期间形成的,然而五分之一的大学毕业生尚未形成比较明确的职业理想。这从侧面反映了教育系统对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存在不足。同时,对大学生就业指导部门如何协助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职业理想,提出了更高要求。
影响职业理想的主要因素是社会舆论
针对限单选的问题项“您在确定理想中的职业时,受外界哪方面的影响最大”,回答“社会舆论”、“家庭”、“学校”和“地区”的比例依次为40.1%、26.9%、18.5%和14.5%。总体上,社会舆论对于职业的评价在学生形成职业理想的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和学校次之。
收入成为职业理想的主要组成部分
针对不定项选择问题项“您理想中的职业,其相关因素包括什么”,依据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为:“收入”697人,占77.8%;“就业地区”499人,占55.7%;“发展阶段”488人,占54.5%;“职务”306人,占34.2%;“声望”269人,占30%;“权力”164人,占18.3%。收入在当前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职业理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就业地区和发展阶段位居其次;而在以往居于主导地位的权力因素已退居最末。
对就业状况满不满意?
本次调查将就业准备赋值定为0至10,0代表极不满意,10代表很满意。调查结果显示:选“8”的247人,占28.3%;选“9”的123人,占14.1%;选“10”的36人,占4.1%。调查表明:大学生总体上的就业满意度较高。
与此相对,本次调查概括出了职业选择过程中遭遇的6类苦恼:想去的单位不要我,要我的单位不想去,获得的有用信息较少,开始择业时对面试考官的问题和用意毫无准备,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尚未作长期规划,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调查显示:选择“想去的单位不要我”的431人,占48.1%;选择“要我的单位不想去”的341人,占38.1%;选择“获得的有用信息较少”的407选择“开始择业时对面试考官的问题和用意毫无准备”的210人,占23.4%;选择“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尚未作长期规划”的380人,占42.4%;选择“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的371人,占41.5%。人,占45.4%;
本次调查运用了就业准备程度量表——李克特量表,包含的问题为:“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突变使我难以适应”,“我不知道能否胜任自己的工作”,“大学期间对工作的准备很少”,“我选择的工作与我的性格很适应”,“我对将来自己如何一步一步晋升、发展有明确的设计”,“大学期间我已经为工作锻炼了必要、充分的能力”,“未来的事情很难预测,走一步算一步”,“自己的升迁掌握在别人手中,职业设计毫无意义”8项,就业准备程度一般以上的289人,占32.4%,较高就业准备程度的111人,仅占12.5%。
什么影响了职业选择?
选择职业过程中的外在影响
本次调查将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筛选、综合为4类:受父母期望的影响、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受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的影响和受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的影响。调查显示:受父母期望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29.8%和6.9%;受生活环境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43%和9.4%;受社会舆论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38.2%和7.5%;受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影响较大和很大的分别占22.5%和6.8%。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总体上受生活环境这一较客观的因素影响较大,而社会舆论对职业评价的影响不仅左右了职业理想的形成,还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对职业的现实选择。父母的期望和求稳定、保终身等观念的影响随着大学生个体独立意识的回归正逐步减弱,但在目前状况下仍有生存空间。
个人状况与职业的符合程度
调查将个人状况分为4类: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职业生涯的明确程度。调查显示:对于个人的兴趣、爱好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1.9%和29.3%;对于个人的性格、气质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8.1%和24.7%;对于个人的能力、素质较了解和很了解的分别占57.4%和20.1%;对于个人职业生涯较了解和很了解的仅占39.4%和13.4%,其中说不清的占32.2%。调查表明:有五分之一左右的大学生对个人状况说不清,有一半左右的大学生对个人职业生涯不了解甚至从未听说过这个概念,这些问题的存在需要就业指导部门予以重视。
其次,选择的职业与个人的兴趣、爱好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2.1%和9.8%;与个人的性格、气质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4.1%和8.8%;与个人的能力、素质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56.8%和9.3%;与个人的专业方向较符合和很符合的比例分别占42.2%和24.2%。调查表明:60%左右的大学生在职业选择与个人状况的结合方面较为合理,在很大程度上是“爱一行、干一行”;仍有40%左右的大学生没有找到两者较好的结合点,这一状况的改善有待于大学生个人、教育部门以及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
考虑最多的是“符合个人的兴趣”
本次调查,将大学生择业时考虑较多的因素总结为10项,调查结果见表1:
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单位和职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专业对口;第二位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专业对口,符合个人兴趣、爱好;第三位考虑的因素前5位为:待遇高,能发挥个人特长,能解决户口或住房,符合个人兴趣、爱好,就业地点在大城市。这说明,大学生普遍关注两类条件:符合个人兴趣、爱好,能发挥个人特长;待遇高,就业地点在大城市。
从毕业生工作的单位性质来看,按选择人数的多少依次为:国有企业,外资企业,中、小学校,金融机构,高等学校,合资企业,私营企业,政府机关,科研单位,国防军工单位及其他。
能力、机遇和社会关系因素
本次调查将当前大学生必需的多种能力筛选概括为以下8种:A专业技能或特长;B计算机、外语水平;C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D对社会的适应能力;E创新意识、勇气;F合作意识、奉献精神;G竞争意识、挑战意识;H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I机遇、时机;J社会关系(亲戚、老师、朋友等)。对于这10项分别赋值为0至10。0代表完全没有或很糟,10代表完全胜任或很好。调查结果见表2:
调查表明:在上述10项中,大学生自我评价较高的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自我评价较低的是计算机、外语水平和社会关系。
地区差异与职业选择
统计数据显示,由于地区差异而对职业选择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1.职业理想所注重的内容不同
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职业理想方面有4项明显差异,按差异大小排序依次为:职务、就业地区、权力和收入;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倾向于职务和权力因素,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则更偏重于就业地区和收入因素。
2.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程度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毕业生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基本符合的403人,占67.2%,很符合的64人,占10.8%;而非北京地区学校毕业生基本符合的350人,占60.1%,很符合的46人,占7.9%。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的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程度更高些。
3.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影响的程度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影响较小的182人,占30.4%,很大的32人,占5.3%;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中受影响较小的160人,占27%,很大的60人,占10.1%。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受父母期望的影响比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更大。
4.择业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不同
在选择单位和职业时,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首先看重待遇、单位的名气和能否解决户口或住房;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更看重就业地点是否在大城市、行业是否有保障和晋升机会是否很多。
5.某些能力的自我评价方面存在不同
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总体上对于某些能力的自我评价更高一些,按差异大小依次为:计算机、外语水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创新意识、勇气,对社会的适应程度,专业技能或特长。
6.择业中精神压力和获取的有用信息不同
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认为获取有用信息较少的310人,占52.4%,而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为252人,占42%。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认为择业过程中精神压力较大的226人,占37.7%,而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达290人,占49%。
当然,学校所在地区不同的毕业生,在择业上也显出一些相同的方面。首先,职业理想的形成期普遍较晚。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在大学期间形成的324人,占54.1%,非北京地区学校的毕业生316人,占53.6%,两地无明显差异。其次,对职业理想中的发展阶段都比较看重,而对于声望因素又都不重视。第三,北京地区和非北京地区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无显著差异。这反映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整体的统筹规划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就业准备与职业选择
就业准备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包括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工作能力的培养、个性与职业的调和、职业设计与职业规划等为选择和胜任职业而作的准备。
就业准备与满意度成正比
就业准备与就业满意度呈较明显的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355。这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上,大学生群体较充分的就业准备程度将产生较高的就业满意度。此外,充分的就业准备既有利于提高职业理想与现有职业的符合 程度,也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和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
哪些因素影响就业准备
统计结果显示,以下3个方面对就业准备有较大的影响。
1.对自身的了解程度。
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包括对个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能力、素质以及个人职业生涯的了解。调查表明:在上述4种因素中,对个人能力、素质的了解程度对就业准备的影响最大,其他依次是:对个人职业生涯的明确程度,对个人兴趣、爱好的了解程度和对个人性格、气质的了解程度。
2.个人能力的差异。
在各项能力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就业准备的影响最大,接下来依次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创新意识、勇气;对社会的适应程度;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计算机、外语水平。
3.与就业准备直接有关的因素。
调查显示,对将来的晋升和发展是否有较明确的规划对就业准备影响最大,其他依次为:较好的职业设计能力,大学期间为工作培养必要的能力,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程度。
影响就业满意度的因素
除就业准备因素以外,选择的职业与个人状况的符合程度和各项能力对就业满意度有较大的影响。
(1)在个人状况与职业选择的符合情况中,对就业满意度影响最大的是个人性格、气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其他依次是:个人兴趣、爱好与职业的符合程度,个人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程度,个人的专业方向与职业的符合程度。这说明单纯的专业对口已经不是与就业满意最相关的因素了,而个人性格、气质,兴趣、爱好,能力、素质与职业的符合状况在就业满意问题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在各项能力中,对就业满意影响最大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他依次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创新意识、勇气,计算机、外语水平,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这充分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大学期间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越来越被广泛重视;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日益突出;创新意识、勇气,计算机、外语水平,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专业技能或特长等能力已经成为择业的基本条件。
能力对就业的影响
能力因素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选择中的就业准备和就业满意度,对与就业准备直接有关的因素也起了很大作用:
(1)对于从学生到职业工作者的角色适应的8项能力中,最有帮助的能力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意识、勇气;接下来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和专业技能或特长。
(2)对于职业与性格的符合程度8项能力中最有帮助的能力仍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创新意识、勇气,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下来是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专业技能或特长和计算机、外语水平。
(3)对于将来晋升和发展的规划最有帮助的能力是创新意识、勇气;帮助较大的是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对于大学期间为工作培养的必要能力,最有作用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创新意识、勇气,竞争意识、挑战意识,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能或特长,合作意识、奉献精神以及计算机、外语水平。
(5)对于职业设计最有帮助的能力仍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次是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创新意识、勇气,合作意识、奉献精神,竞争意识、挑战意识,计算机、外语水平以及专业技能或特长。(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所专项课题课题负责人王路江马俊杰执笔唐钧)
第二篇: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分析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我国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高等院校大规模扩招,毕业生大量增加的高峰已经来临多年,2013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为788万人,比2010年增长100万人。按照经济学的观点,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由于我国经济正在进行结构调整,2002年至2007年五年中同期的社会新增加就业岗位基本稳定在每年900万个,2012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也没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说,人力资源市场的供需矛盾趋于紧张,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更加凸显出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之下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1953年的我过高等院校仅148所,在校学生仅有21万人,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不断的推进,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国高等教育不仅在数量上翻了几十倍,质量上也比最初的高等教育的水平提高了很多,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人数的领头国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也跻身世界第二的位置,成为高等教育的大国。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院校就不断的扩招学生,这样的背景之下,我过的教育规模与水平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势头。
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已经向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就业也从原来的精英化转向了大众化,在20世纪80、90年代,大学生属于稀缺资源,这个时候的大学生从来没有为就业的问题而烦恼过,而到了大众化教育的阶段,大学生显然没有之前那么的抢手,因此,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成了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的问题,原本为大学生分配工作的制度也逐渐取消,目前的就业现状已经不再是单项选择了,不在是大学生选择单位了,单位也有了选择大学生的权利,这样的情况之下,大学生的危机意识逐渐加强了。
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
近年来,我国大学生毕业人数正在不断的增加,市场的需求量却增长缓慢,同时由于社会待业人员、考研人员也处于不断的扩大,导致我国就业率下降明显。教育部直属院校毕业生和部委院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基本相同,一般能够在85%左右,但是地方普通大学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相对要低得多,一般在50%左右。
从社会单位用人需求来看,对研究生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对本科生需求正常,但具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对专科毕业生的需求量严重不足。
从社会市场需求方面,计算机、自动化控制、对外英语、市场营销、生物工程这些专业毕业生较为热门,但是由于此类院校过多,毕业生人数太多,市场需求跟不上生源增加的速度。整体来说,毕业生就业率呈现下降的趋势。
据调查统计显示出的每年不同学校的就业人数已经比前几年下降很多,尤其是近几年,这种现象呈上升趋势,即便是211、985院校的学生在毕业之后找了一段时间工作无果之后选择了考研,每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一个职位有几千人在竞争,企业发布的招聘岗位指出仅招三五个人,但是投递简历的人却又成百上千的大学生,而且招聘信息中明确规定必须是本科生,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其实职位所给出的岗位职责是一个专科生就能担任的,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有多严峻。
3.大学生就业趋势
据相关调查研究表示,社会工作岗位在2014年比2013年增加36%左右,而大学生毕业人数方面,2014年毕业生比2013年同比增加了将近130%。毕业生人数增加速度十分迅速,这成为社会上“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因素。
所有的问题都具有双向性,在大学生认为就业难的同时,企业在招聘人员的过程中也觉得十分困难。实际上,大学毕业生虽然增加,但是企业依然觉得招聘困难,某一大型的事业大内在招聘过程中,每年会招收超过500名员工,但应届毕业生所占的比例仅为4%左右。另外,一家私人企业老板在接受访问中表示:大学生是企业的骨干,是企业的中坚力量,企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对大学生有很大的依赖性,但是在每年的招聘过程中,基本上排除了应届毕业生。
基于现阶段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现状,企业为了牟取小利,在招聘过程中给出虚假的招聘广告,开出诱人的待遇,但巧设名目、乱收应聘人员的费用,应届毕业生在试用期结束后就面临辞退的危险。另外,大学生获得招聘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但是有效的信息面却十分狭窄,这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4.男女大学生就业基本现状
大学毕业生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女生比男生更加难以就业。很多企业在招聘信息中明确标出仅限男性,有的企业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仅限男性,但是,最后通过的确实男性,并不是因为男性不女性更优秀,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变相的歧视,这对女大学毕业生而言难度又增加了很多。就调查显示,男性的就业率要高于女性,但是女性的学历层却比男性更占优势,学习成绩也普遍比男性好,人力资本几类程度也要高于男性,然而,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所获得面试机会却比男性少很多,最终结果就是女生的就业率远低于男性,无业的持续时间要比男生长很多,总体来看,性别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也非常的大。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重,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针对这一现状,如果不及时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必然会为高校、学生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改变大学生就业现状是现阶段我过高等院校与国家的当务之急。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分析
大学生就业问题是由多种因素引发的,除了高等院校持续大规模扩招外,还包括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问题、毕业生自身可能产生的消极因素以及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缺失、就业体制不完善等外部环境的影响。
(一)人力资源市场供需失衡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大学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还不能满足市场对以下几类人才的需求。一是劳动技能型人才。由于中国国际分工地位的处于国际分工的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近年来的人才市场需求供给情况反映,各技术等级的劳动力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以机械加工为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根本不可能学会这些技术技能,也不愿意毕业后从事这些技术型工作。二是农业人才。据统计,我国平均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科技人员数量及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水平,农业从业人员中大部分没有接受高等教育。三是落后地区的人才需求。在我国的西部、在农村、在基层、在工作条件艰苦的行业急需引进大量知识型人才,帮助改变贫困落后的状况,然而却乏见大学生的身影,每万人中大学生占有量非常小。
(二)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失调
随着国家对教育投入的增加,我国高等院校虽然在软硬件设施建设上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并不能缓解高校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的压力。
1.专业课程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凸现
大学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的关联。随着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四年一个周期的高校专业设置调整逐渐滞后以致错位。此外,学校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预测能力不足,对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也是导致高校教育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凸现的原因。
2.大部分高校培养的学生质量不过硬
大学生在市场中与各群体人在一个平台上竞争岗位,核心竞争力是学得多、学得快、转化率高。因此,衡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指标之一就是学到了什么、掌握了什么、学会并转化成为自己生存发展的能力是什么。
(三)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自身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由于缺少正确的就业观念的引导,职业生涯模糊,自立自信心不足,综合素质不高,社会适应力较差,这些都对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带来了消极的影响。
1.职业生涯模糊,就业准备不足
其实,大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应该对大学四年学习做出明确的目标计划,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但在实际中,上了大学的很多学生对市场变化、社会变化关心度较低,注意力和精力都应付考试了,多数学生没有“生涯”的概念,对职业目标相对模糊,没有把兴趣、爱好与自己所学专业很好结合,更不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对自己适合做什么,不适合做什么,哪些职位能成功,自己潜能有多大一概不知,到了大学毕业才“临时报佛脚”。
2.大学毕业生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首先是适应社会的能力较差。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由于很多大学生没目标、没准备,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在学校里只满足所学课程,忽视了对广博知识的积累和对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加之语言表达能力不足,在应聘场合紧张、胆怯,不能充分展示自己,从而错过了许多工作机会。其次是对家长的依赖性强。我国部分大学生在大事还得家长拿主意,完全独立靠自己的意愿选专业、定职业,找工作的大学生不足一半。
(四)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
近几年,国家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出台了相应的优惠政策。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如户籍因素、生活需求等,导致大学生就业问题依然严重。总体上国家对大学生就业的引导性政策可行性较差。另外,国家关于高校扩招的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大学生就业的难度,虽然国家从许多方面为大学生设立岗位,但与庞大的毕业生规模而言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解决大学生就业压力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多部门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和办法。
(一)政府部门完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政策
近年来,中央政府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但是总体情况上来说,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扶持的力度,或者说是方式还不够正确,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欠缺。社会应
该给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以及实习机会,同时政府还需要加强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政策建设,根据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对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就业指导。社会中可以创建各式各样的就业培训机构,帮助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做好就业规划,帮助学生能够在走出校园的同时,不会对自己的就业感到迷茫,帮助其找到就业大方向。
国家还应该积极鼓励大学生进行自主创业,在创业贷款、创业环境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学生到西部地区以及农村基层进行锻炼,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理想为灵活就业的毕业生开展人事和社会保险事务代理的全程服务。再次是使就业服务深入人心,在开展职业咨询和职业指导的过程中,要特别加强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开发,促进个人素质的全面提高,以适应竞争就业的需要。最后是充分发挥各种社会组织在人力资源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加强与团委、个体私营企业协会的组织的联系,通过他们调动各方资源深度挖潜就业岗位,促进毕业生的有序流动。
(二)高等教育机构深化教学教育改革
是否满足或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作为检验高等教育成效的一个重要指标,各高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方向、专业和课程设置要适应社会的需要,及时地调整专业安排和制定招生计划,并增强学校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有效合作,从而培养出与市场需求、社会需求相对接的应用型人才。此外,高校还需要加强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使得就业指导贯穿在整个大学生涯中,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择业观,增强择业实力。
1.合理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
一是与产业结构结合。要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专业,拓宽专业适应性,依据企业反馈的信息重新设计和调整各专业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整合课程。二是与发展形势结合。当前,政府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学校也要高度重视对学生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培养,要开设大学生创业选修课程,让学生掌握创业的基本政策和知识,如邀请创业成功人士谈创业经历,开展大学生创业大赛等,培养学生创业的兴趣,并在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创业能力。三是与实践能力结合。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拓宽专业知识面,改革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加大实训实习力度,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专业应变能力。四是与兴趣特长结合。加大学生选择专业的自由度,允许确有特长的学生自由选择专业。五是与生涯规划相结合,尊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重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列为必修课,通过“入学到毕业”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辅导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正确进行自我分析和职业分析,确定自身的职业方向,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
2.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千方百计收集就业信息,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供给与人才市场需求的信息联通,用请进来的方式,高校可以邀请用人单位进驻校园进行现场招聘,或举办大型的招聘见面会活动,让学生进一步的了解企业,促进学 生与企业之间的纤细,同时也让企业了解学生的岗位要求。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生实践和培训基地和订单式培养方式,定期请用人单位到校作讲座,鼓励大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教育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利用假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实践锻炼。通过专业课程、专业测评、专业辅导、网上指导等专业手段,开展团体辅导和个性化指导,引导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灵活就业,多渠道就业,主动创业。简化环节、减低成本,方便快捷地为毕业生办理各种手续,为毕业生择业提供社会化服务体系;通过法律法规的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关系,避免一系列不必要的纠纷,培养大学生在就业中的依法维权能力。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三)社会通力营造大学生就业支持环境
帮助大学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涉及到全社会的各个方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起一个强大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由家庭、用人单位、社会与学校和政府通力合作、共同努力。
1.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首先,用人单位积极接纳大学毕业生,为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其次,用人单位用人既要讲究单位的当前效益,又要讲究远期效益。在设置聘任条件时要充分考虑毕业生的个性发展空间,注重毕业生的潜力发展。再次,用人单位应加强人才储备,解决企业高层次人才仍显不足,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竞争力低下等问题。最后,用人单位应加大与高校的联动程度。相互利用各自的智力、资金和岗位技能优势,共同谋求人才又快又好的发展,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储备人才。
2.社会媒体要坚持健康的舆论导向
尽管社会媒体不可能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但可以还原大学生就业的现状与本来面貌,理性看待大学生就业中的种种现象和问题。社会媒体在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中的舆论引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正面宣传,引导和帮助人们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就业观,提高全社会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
2、从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入手,帮助大学生适时调整就业心态,以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3、宣传与解读政府为推进就业而制定的相关措施和制度,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提供借鉴。
4、积极传播就业信息,为大学生求职与创业提供信息支撑与精神动力,通过大型策划与活动组织,为大学生和就业单位搭建桥梁等。
3.家庭成员要发挥积极的鼓励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应该主动承担教育学生的责任。家长自身首先要调整好心态,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对孩子求职遇到困难的时候多引导和鼓励,以朋友的角色与孩子多沟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正确看待上大学和找工作的关系,找第一份工作和终身职业的关系。同时,要配合学校,发挥自己在激励学生成才、确立价值取向、设计职业生涯、转变就业观点、开辟就业渠道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四)大学生努力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当然,政府、学校和社会所采取的一些措施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重要保障,但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大学生自己努力转变就业观念,确定职业发展目标,增强提升自身就业力的意识,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
1.确立明确的职业生涯目标
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起,大学生就应对自身个性、才能和特长、兴趣爱好及弱点都有一个实事求是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并从自身的实际出发,进行准确的职业目标定位,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发掘自身潜力,不断调整发展目标,为未来的职业发展作好准备。
2.增强自身综合素质
大学生是国家额希望所在,是民族发展的后备力量,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必须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在高校学习过程中,与国家技术社会一道,树立健康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人生观。积累知识,提升专业性知识的同时,学会与人沟通、合作,对生活充满信息和希望。另外,在大学实习过程中,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工作中,提高自身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积累更多的社会工作经验。同时,大学生需要给自己做好就业定位,不受条条框框的约束,以实现自我价值为主要目的。
3.提高自主创业的本领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应尽一切可能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自主创业则可以成为个人层面上减少就业难度的一种主动性的现实选择方案。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结 论
本文主要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做了调查分析,目前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不容乐观,对于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做了相应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便能够为现阶段大学生就业难提供借鉴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都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高等教育逐渐大众化,然而也正是这一现象的出现,大学生就业也越来越困难,我们不能否认接受高等教育是正确的选择,因为接受高等教育不仅是为了谋求一份好的工作,还是提高个人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然而,就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因此,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就业的问题该如何解决,也要考虑在内,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目标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动力的,而不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带来阻力。
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有很多,本文就现阶段主要的因素做出了相应的总结,所提出的措施也仅仅是针对已经出现的因素,未发觉的因素依然需要做进一步的探究,这也将是笔者未来工作与实践中需要进一步学习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毕云飞.大学生就业压力[D].河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论文,2008 [3]张彦,陈晓强.劳动与就业[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4]钟谷兰,杨开.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陈宇红,江光荣.大学就业压力问卷的编制[J].广州大学学报,2009 [6]张国金,高洪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疏导途径[J].聊城大学学报,2009
第三篇: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科技论文写作
题目: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2014 年11月
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分析
2摘 要: 目的:本文通过对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短信使用情况的调查及手机依赖症相关分析,使今后社会更加关注在校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减少手机引起的亚健康;使学校制定有效的手机使用管理方案,促进教学活动事半功倍;为学生如何使用手机提供导向,合理安排手机的使用情况。方法:此次调查采用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一定量的访谈,调查显示,手机过度使用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性,男生手机依赖率36.7%,女生手机依赖率22.4%,男生比例明显高于女生。结论: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多为自发行为,缺乏政府及相关部门的科学引导,应加强相关政策制定,进行合理干预,为大学生营造良好手机使用氛围。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使用,短信,依赖 引言
手机首先是作为移动通讯工具进入现代生活的,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已经初步完成从3G发展到4G过度,更强大、更新奇的功能伴随着渐趋平民化的通讯服务价格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而无收入、无职业却拥有无穷消费潜力的特殊消费群体———学生手机族,已经成为手机消费市场中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通讯技术的发展和通讯设备的普及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拥有手机和使用手机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信息时代的象征。在手机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不健康使用手机带来的问 题也日益突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由于手机短信具有速度性、互动性、保密性等优势,方便灵活,且价格低廉等特点,能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快速传达信息,深受大学生们的欢迎,使得短信在大学生人群中被广泛使用。短信这种新的联系方式已深入到了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感情交流等各个方面,为了解大学生的短信使用现况,我们对大学生进行了随机方便调查研究。青少年易于接受新事物且心理发育不成熟,更易受到其负面影响。国内外专家认为部分人对手机已经产生严重的依赖[,在无法使用手机或忘记携带手机时,常会出现情绪的极端变化,如烦躁不安、言语粗俗、情绪低落、抑郁寡欢等,这种现象实际上已经是成瘾的表现,并将其称之为“手机依赖症(Mobile Phone Dependence,MPD)”。但“手机依赖”在国内没有受到广泛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系
统研究也不多,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的报道更少,且多集中在手机短信的研究。最近几年手机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消极影响,尤其是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已成为。了社会特别关注的对象出现“手机依赖”的主要人群是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故将在校大学生定位为研究对象是可行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手机使用相关情况(以短信使用情况为中心)与手机依赖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指导学生(尤其是在校学生)健康使用手机,避免手机依赖提供依据。
一、调查对象
我们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一定量的访谈,在宿舍在校大学生,合计220人。实际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18份问卷,应答率99.1%,但其中有效卷共214份,废卷4份,有效回收率为97.3%。
二、关于手机使用的调查
(1)调查的总体即为要想达到调查的目的所关注的集合。由于我们的目的是了解在校学生的手机使用情况,因此,我们调查的总体就是在校的在校学生。(2)制定抽样调查方案时的一项重要内容,制定抽样方案时,总体必须划分成一些抽样单位,这些单位是相互不重叠的,而且能完全覆盖总体.我们在此次抽样中以地区为单位进行抽样。(3)以问卷调查的方法并结合一定量的访谈形式进行调查,并在调查前进行了20份预调查,完善调查问卷。
(4)抽样调查方案采取简单随机方便抽样方法。(5)此次抽样关于手机使用的调查问卷如下。
三、手机短信使用情况调查
此项调查共设有8个问题,目前是否单身、收发短信主要内容、收发主要对象、每月发送短信量、发送内容有无健康相关信息传播、是否需要一个短信平台可以为他们解答有关生理和心理健康问题。以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问卷调查表》,在调查前,向被调查者解释调查的目的和意义,消除学生的顾虑,保证调查的可靠性。被调查者以无记名方式填写调查表,当场收回调查问卷。
1.2.3手机依赖征相关调查 手机依赖综合征诊断标准,参照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郑毅教授关于手机依赖综合征的描述,结合相关研究,有下述表现6项及以上者,判定有手机依赖倾向:(1).你总是把手机放在身上,如果没有带,就会感到心烦意乱,无法做其他的事情, 甚至还有些害怕,但自己也说不清怕什么;(2).如果你没带手机,被告知今天没有任何工作,就是出去玩,但是你也会觉得很不踏实,坐立不安;(3).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这种错觉。听到钟表的声音,会当成自己手机的声音;(4).有时还会产生一些幻觉,比如长期对手机特别敏感,可能没有任何的声音刺激,经常会感觉自己手机在震动或者在响,要不停地去看自己的手机;(5).你是否经常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看看,有时候甚至手机老攥在手里才踏实;(6).手机没信号或信号减弱便开始烦躁;(7).如果手机铃声长时间不响或来电明显减少,会感到不适应,甚至心烦意乱;(8).在与人沟通时过分依赖手机,明明可以直接面对面交流,却要发短信或打电话;(9).吃饭的时候要把它放在桌子上,总是怕漏过信息或者漏过电话;(10).你晚上睡觉的时候,即便是没有什么事情也经常开着手机;(11).你对别人看自己的手机,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非常地反感,非常地恼火;(12).你最近经常有那种手脚发麻、心悸、头昏、出汗、胃肠道功能不好的现象。根据上述判断是否为手机依赖症患者,并结合前面的调查进行综合分析。
随着我国文化的发展,现在的大学生思想大都比较开放,在大学里谈恋爱也越来越普遍,而手机就成为了恋人之间联系、沟通情感的工具,故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率提高了。
四、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和移动通信服务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市场增长迅速,手机日渐普及。低年龄层手机普及率的增长要明显高于中年层的居民,而且,手机潜在消费群有低龄化的趋势。现在在校园里,手持手机边走边通话的大学生、高中生已是屡见不鲜了,甚至在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某些初中生中也出现了许多“吃螃蟹”者,且这股手机潮仍有愈演愈烈之势。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健康成长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手机短信及互联网以其特有的便捷性已成为大学生网络应用的重要补充。在访谈中,不少学生认为短信、手机网络使用方便省钱,常用短信、手机QQ微博联系能增进自己和朋友、亲人间的感情,而且可以快速的获得新闻、天气预报、就业信息、通知等信息,再者可以用来储存一些比如账号、密码一类等重要信息,有利于生活学习。但由于短信的特性和广泛使用性,像上课发短信,利用手机短信逃课、作弊等一些行为也对正常的教学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学校老师应该针对新形势合理制定相关制度,维护正常教学活动。再有就是黄色短信、反动短信、诈骗短信等垃圾短信的泛滥,多数人认为自己虽然对此类诈骗短信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但此类短信也对自己正常的学习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访谈中还有个别大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曾经被诈骗短信骗取过一定数量的财物,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管理,制定相关法规及政策,确保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对自己言行多加约束,合理使用手机,使其成为有助于学习的新型工具。
本研究发现手机依赖存在性别、专业类型、家庭所在地及是否单身等方面的差异,表明手机过度使用带来的问题在大学生中具有广泛性。尽管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各年级依赖率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笔者认为,人们常说大学如社会,大学生需要独自面对生活、学习、情感等各方面的新事物、新挑战,当遇到挫折失败就需要一种可以倾诉、可以获得帮助支持的情感迁移的途径,具有丰富功能的手机就自然成了学生仅次于电脑的首选工具。这可能是由于很多人认为市场经济下,“人的社会网络越大,社会交往越频繁,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社会资本,并因此有可能获得更多的经济资本或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毫无疑问手机成了时下最高效便携的获取资本的工具于是大学生们过度使用手机以致产生依赖具有普遍性。
综上所述, 大学生手机普及度和短信使用频率均较高,使学校建立健康教育短信平台具备可能性及可操作性。恋爱中的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更加频繁,可对此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和干预。本调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今后在学校建立健康教育短信平台提供科学依据,望政府、学校及相关部门加大建立此平台力度,为学生建立包含科学知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等的健康教育短信平台,满足其需求,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其次,手机依赖是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应引起教育工作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要教育学生加强对自己的约束力,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行自我监控,趋利避害,发挥手机最大用途。学校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体验社会生活,感受自身的价值,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群体氛围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愉快地学习与生活。参考文献:
[1]黄玉莉.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2(11).13-16
[2]王芳,李然,路雅,等.山西大学本科生手机依赖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 2008,24(5):381-384.[3]师建国.手机依赖综合症[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09, 19(2): 138-139.[4]韩登亮,齐志斐.大学生手机成瘾症的心理学探析[J].当代青年研究, 2005,(12): 34-38.[5]书铭,颜美艳.在校大学生“手机依赖”问题及对策[J].江西教育(管理版), 2009,(z1): 49-50.[6]刘传俊,刘照云,朱其志,等.江苏省513名大学生短信交往行为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5): 357.[7]邹云飞,邹云青,姚应水.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使用及手机依赖症的横断面调查[J].皖南医学院学报,2011;30(1):77-80 [8]姚应水,高尘,周访华,等.大学生网络使用及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10):844-846.
第四篇: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张智昱 张华东 杨丹江
摘 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其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家庭和大学生个体不良的人格倾向,此外,大学生群体所处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独特的发展任务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大学生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越来越突出的趋势,很多研究都报告了很高的比例,突出表现在抑郁、焦虑、强迫、自信缺乏和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其人格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从环境来看,影响的因素主要有社会和家庭。从大学生个体来看,其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不良的人格倾向有很大关系,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应对方式、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社会比较方式、社会支持以及人际关系等。此外,大学生群体所处的特殊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独特的发展任务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一.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心理困扰El益加剧,心理疾患发病率随之上升,这几乎是一切国家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都难以避免的现象。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转型期社会的剧变必然会对大学生产生强烈的冲击,造成适应困难。
1.社会转型,价值多元
对价值的追寻是人类长期以来孜孜以求而又备受困扰的一件事。社会转型期间,一方面,旧的标准或规范已经失效,新的规范或标准一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存在着规范缺失;另一方面,由于社会的日益开放所带来的多元化,使人们强烈地感受到生存环境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安全感;此外现阶段存在的一系列诸如贫富分化加剧、金钱至上、道德失范等问题,这一切都会对大学生们产生冲击,需要他们去回答,势必会造成大学生们的适应困难。
2.高校扩招,收费提高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并轨体制的实行及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改革,青年学生有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学费大幅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剧增。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4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目前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的经济困难比例约为200/0,特困生比例为8%。农、林、师范类学校经济困难学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走进大学校园的经济困难学生不仅要面对所有大学生所必须面对的学习和生活问题,还要克服更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困难。以往凭借学习成绩的优异而支撑起来的自尊在评价更加多元化的大学校园里遭到了挑战。经济上的拮据导致了经济困难学生生活上的窘迫感、交往中的自卑感、对家人的愧疚感以及对现实的无奈感。很多研究表明经济困难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其他学生。经济压力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3.社会竞争,就业困难
随着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改革中引入竞争机制,大学生感受到了巨大的竞争压力。在毕业分配的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社会机构改革、下岗人数居高不下的背景下,社会向大学生们提出了日益苛刻的用人标准,为了在剧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大学生们在学习、考证和参加各种兼职等实践活动之间疲于奔命,压力陡增。
二.家庭因素
家庭是影响大学生行为和心理发展的基础,家庭生活环境各种因素中家庭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等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1.家庭气氛
家庭中父母之间、亲子之间的言语及人际氛围直接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这种长期的影响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积累效应。父母关系不良、经常吵架甚至相互敌视、家庭气氛紧张,尤其是父母离异,往往会使子女形成冷漠、孤癖、自卑、多疑等不良性格特征,这些不良人格特征会使得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自私、敌视心理和道德方面的缺点。与父母关系较查或很少与父母联系的大学生更容易产生忧虑。
2.教养方式
家庭教养方式从不同方面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否定的、消极的、拒绝的等教养方式对个体的心理健康起到了一定层面的负面影响;而肯定的、积极的等教养方式则对子女的个性特征、社会交往、自我评价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大学生群体心理因素
大学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群体,正处于心理延缓偿付期,为建立自我同一性而进行的自我探索活动是这一阶段的重要任务,因此,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也具有十分明显的特点,面临着独特的心理冲突。
1.心理延缓偿付期
所谓心理延缓偿付期的意思是:从年龄和生理上讲,绝大多数大学生已是成年人,既然是成年人,相对应地,就应当承担成年人的义务,但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时间,鉴于此,社会合法地延缓他们承担责任的时间。即便如此,还是会对大学生产生很大影响,突出的表现就是成人身份与经济社会地位的不匹配使大学生有更多的心理冲突。
2.对自我同一性的追寻 自我同一性是指大学生在寻求自我的发展中,对自我的确认和对有关自我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诸如理想、职业、价值观、人生观等的思考和选择。也即是回答“我是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必须仔细思考全部积累起来的有关他们自己及社会的知识去回答它,并借此做出种种尝试性的选择,最后致力于某一生活策略。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就意味着大学生对自身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将自我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确立自己的理想与价值观念,并对未来自我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思考。
“我已经是什么”、“我想成为什么”和“我应该成为什么”是每个大学生必须面对的问题,这种自我探索的过程往往是和困惑,甚至痛苦联系在一起的。
四.个体心理因素
从个体心理的角度,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不良的人格倾向有很密切的关系。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不良的人格倾向或与人格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应对方式、自我概念、归因方式、社会比较方式,社会支持以及人际关系等。
1.应对方式
应对方式是指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所采用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它是心理应激过程中一种重要的中介调节因素,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影响着应激反应的性质与强度,并进而调节着应激与应激结果之间的关系。
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自我防御机制,是指大学生在面临压力与冲突时内心产生的一种摆脱烦恼、减轻不安,以恢复情绪平衡与稳定的适应倾向,主要有推诿、压抑、否认、合理化、幻想、退避等方式,心理调节机制,是指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情境时采取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调适行为,主要有调整心态、调整情绪、调整认知和总结经验等方式,外部疏导机制,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时借助于外部力量和外在手段以减轻内心焦虑的行为方式和手段,主要有转移、宣泄,倾诉求助等方式。从应对效果的角度来看,可以分成积极的应对方式、消极的应对方式和中间型的应对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与其消极的、不成熟的应对关系有显著的相关。
2.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意指大学生对自己人格的认知,是大学生感受和理解自己各个层面的方式。大学生的自我概念可能是正确的、积极的,也可能是偏倚的、消极的。自我概念不仅影响大学生现实的行为方式和对过去经验的解释,而且影响大学生对未来的期望。大学生正处于自我探索的关键期,由于自身发展的不成熟,他们的自我概念往往和实际情况有较大差异。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焦虑、自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的根源往往与他们偏倚的、消极的自我概念显著相关。
3.归因方式
归因方式是大学生对他人的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韦纳的研究表明,每一维度对动机和情绪都有重要的影响。在内外维度上,如果将失败归因于内部因素,则会产生羞愧的感觉;归因于外部因素,则会生气。在稳定维度上,如果将失败归因于稳定因素,将会产生绝望的感觉,将失败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则会生气。在控制性维度上,将失败归因于可控因素,则会继续努力,归因于不可控因素,则会绝望;将失败归因于内部、稳定、不可控时则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大学生自卑、抑郁等心理问题往往与他们在归因过程中的认知偏差和动机偏差有密切关系。
4.社会比较
社会比较是大学生将自己的个性品质、观点和行为与他人进行比较的过程,它使大学生产生新的自我知觉、自身处境知觉及生活质量知觉,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情绪状态和对未来的期望,从而对其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实证研究表明,在社会比较方面的总体消极特征较为明显,或者在社会比较的控制感方面的外控程度、易比性上的对社会比较的依赖程度、体验性方面的自我怀疑等负性情绪强度、突出性上的偏执程度较高,属于“消极的社会比较组”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那些在社会比较方面总体上具有相对积极的特征,或者在社会比较的控制感方面具有适宜程度的内外控特点,在易比性方面对社会比较能够灵活运用,在体验性方面表现出良好的自信,在突出性上能够较为客观全面地选择社会比较的对象、事件和看待比较的结果,属于“积极的社会比较组”的大学生。刻板的社会比较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5.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是指以大学生(被支持者)为核心,由大学生和他人(支持者)通过支持行为所构成的人际交往系统。它包括三个维度:客观支持(客观的、可见的或实际的支持,独立于大学生的感受,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观支持(主观的、体验到的或情感上的支持,是大学生在社会中受到尊重,被支持、理解的情感体验和满意程度,与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密切相关)、对支持的利用度(使用社会支持的多少)。社会支持在心理健康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在于其对身心健康的增进及维护。实证研究也验证了这一结果,获得客观支持较多、主观上对获得的支持较满意、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高的大学生能保持较好的心理健康状况,社会支持差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也较差。
6.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必然会碰到、必须面对的根本问题之一。我国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主要是由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失调而来。大学生无法避免的人际关系会使他们产生各种心身症状,终止这种关系,症状则立即消失。就是一般的人际关系,大学生如果处理不好,也会成为持久而顽固地困扰他们日常生活的因素。可见人际关系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始终都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就是同学关系。存在人际关系问题的大学生,往往同学关系不好。同学关系中有一种非常特殊、也十分容易出现障碍的是同室关系。有研究表明,引发大学生心理适应障碍的原因中有35%涉及同室关系。此外恋爱也是引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转型期我国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与干预【J】.理论与现代化,2003,(6). 【2】谢言梅.家庭教养方式及其与子女心理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大理学院学报.2006,5(11).【3】【美】Erikson,F.H.同一性:青少年与危机【M】.孙名之,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4】张林,车文博,黎兵.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1).
【5】张华东.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分析【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2004.
【6】阳柳青.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比较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教科院,2005. 【7】揿阳丹.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青年研究,2003,(3).
【8】李宏翰.赵崇莲.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基于心理健康的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0(1).
【9】陈青萍.大学生宿舍生活心理适应障碍及其干预措施【J】冲国学校卫生.2002,(23).
第五篇:大学生网络购物影响因素分析
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和网络购物在生活消费中的地位
(一)发展概况
随着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购物渠道。当代大学生是个正在不断成长的消费群体,这个庞大的群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消费市场的走向。了解大学生的消费习惯,洞悉大学生的消费理念,对探索未来中国市场的发展趋势,预测未来中国消费的水平高低有着重大意义。作为独立、新兴、富有活力的个体,我们每一个大学生对“消费”都有自己的看法,都有属于自己的消费理念和消费观。
(二)重要地位
以下是从计世资讯(CCW Research)上摘录的一项数据统计: 2006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成长延续了2005年以前的增长趋势,购物总额超过了300亿,只是因为市场基数的扩大,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是64.85%的增长速度在整个互联网产业中仍属于快速发展的领域。计世资讯对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仍然非常看好,互联网大环境及技术发展的种种趋势仍然会继续促进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的快速发展。2007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接近500亿。2008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也处在发展中。在参加网络购物的人群中大学生占据了67.0%。由此可见大学生在网络购物中的重要性。因此对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我们提供一些客观数据和信息,让我们能对高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从而通过科学的研究、分析提出适合大学生消费的合理建议和导向。
二、网络购物的特征及需求
首先,我们来分析网络购物的特征以及其需求。由于互联网商务的出现,消费观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者的地位正在发生着重要的变化,互联网商用的发展促进了消费者主权地位的提高;网络营销系统巨大的信息处理能力,为消费者挑选商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选择空间,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更加理性化。
(一)方便和自由
在网上购物,除了能够完成实际的购物需求以外,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同时,还能得到许多信息,并得到在各种传统商店没有的乐趣。今天,人们对现实消费过程出现了两种追求的趋势:一部分工作压力较大、紧张程度高的消费者以方便性购买为目标,他们追求的是时间和劳动成本的尽量节省;而另一部分消费者,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自由支配时间增多,他们希望通过消费来寻找生活的乐趣。今后,这两种相反的消费心理将会在较长的时间内并存。
(二)消费者的全程参与
网购改变了消费者的传统角色,取而代之的是他们直接参与了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传统的商业流通渠道由生产者、商业机构和消费者组成,其中商业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生产者不能直接了解市场,消费者也不能直接向生产者表达自己的消费需求。而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能直接参与到生产和流通中来,与生产者直接进行沟通,减少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三)刺激消费的主动性
网购对日益严重的消费滞后产生了很大的驱动力,人们消费的主动性增强。在社会化分工日益细化和专业化的趋势下,消费者对消费的风险感随着选择的增多而上升。在许多大额或高档的消费中,消费者往往会主动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获取与商品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比较。或许这种分析、比较不是很充分和合理,但消费者能从中得到心理的平衡以减轻风险感或减少购买后产生的后悔感,增加对产品的信任程度和心理上的满足感。消费主动性的增强来源于现代社会不确定性的增加和人类需求心理稳定和平衡的欲望。
(四)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性
不仅仅是消费者的个性消费使网络消费需求呈现出差异性;对于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因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需求,不同的网络消费者,即便在同一需求层次上,他们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因为网络消费者来自世界各地,有不同的国别、民族、信仰和生活习惯,因而会产生明显的需求差异性。
(五)消费个性的回归
随着21世纪的到来,这个世界变成了一个计算机网络交织的世界,消费品市场变得越来越丰富,消费者进行产品选择的范围全球化、产品的设计多样化,消费者开始制定自己的消费准则,整个市场营销又回到了个性化的基础之上。没有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是一样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一个细小的消费市场,个性化消费成为消费的主流。
(六)价格因素是主因素
恰当地把握时代的主流,网络购物为不同层次的消费者提供不同的需求平台,这正是网络购物的主要特色。从消费的角度来说,价格不是决定消费者购买的惟一因素,但却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肯定要考虑的因素。因消费者可以通过网
络联合起来向厂商讨价还价,产品的定价逐步由企业定价转变为消费者引导定价。
三、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心理因素
接着,分析大学生作为网络购物主要群体的特征。大学作为一个时代发展的主力军,时尚的先锋队,在网络购物的比例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一些人甚至不惜昂贵代价来实现“人造美女”“人造帅哥”梦。正如吉登斯所说的:“我们的身体越来越成为自我审视、反思、规划和改造的对象”。为此对大学生的购物心理总结如下:
(一)注重自我,主张个性
他们拥有不同于他人的思想和喜好,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和想法,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也比较自负。所以他们的具体要求越来越独特,而且变化多端,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因此,从事网络营销的企业应想办法满足其独特的需求,尊重用户的意见和建议,而不是用大众化的标准来寻找大批的消费者。
(二)头脑冷静,善于分析
他们头脑冷静,善于理性分析自己的需求以及能力。由于网络用户是以大城市、高学历的年轻人为主,不会轻易受舆论左右,对各种产品宣传有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三)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特别喜好对新鲜事物的了解。他们对新鲜领域的,比如炒股,投资,商业,以及各种琳琅满目的网络娱乐与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正是这种强烈的求知欲促使他们成为网络购物的主力军。
(四)永不服输的精神
永不服输是他们的独特之处。他们的需求往往马上要得到满足,否则他们干任何事都会觉得力不从心。但是他们那永不服输的精神又促使他们不断的追求生活和学习上的突破和前进。
(五)追求新奇
大学生虽身在校园,却有很多的社会接触、社会实践时间,有了一定的社会能力,也能自主的对一些事情进行决策,而新奇的产品最能引起他们的注意,有些学生达到了不奇不要,无奇不买的地步,甚至到了追求怪异商品的阶段。
(六)强调“美感”
即要求商品的美学价值能与自己的审美观点相一致。但大学生所讲的美感与传统美学所讲的美感并不完全一致。在他们的眼中,也许残缺是美的,不对称也可以使美的。只要“我”觉得是美的,那“它”就是美的,选“它”没有理由。
四、影响大学生网络购物的网络因素
网络购物给我们带来方便快捷,但网络毕竟是虚拟的世界她区别与我们现实接触的世界,它购物的整个过程是在网络上完成的,因此它也存在着很多的隐患与陷阱。这些隐患与陷阱成为大学生网购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网购所必需面临的。在此我总结的网络购物隐患与陷阱如下。
(一)网络系统自身的脆弱性
系统的硬件资源、通信资源、软件及信息资源等,由于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甚至恶意的原因,导致系统受到破坏、更改、泄漏和功能失效,从而使网络处于异常状态,甚至崩溃、瘫痪等。计算机网络本身由于系统主体和客体的原因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脆弱性,为各种动机的攻击提供了入侵骚扰或破坏系统的可利用的途径和方法。
(二)来自卖方和交易系统的威胁
1.网络公司擅自向机主发送收费短信,如天气预报、新闻、幽默笑话等。消费者在站上取消这些收费信息时,操作总是失败,与该公司联系也得不到解决。
2.交货延迟,甚至在交款后没有收到所需商品。在投诉案中有将近17%的网民消费者在网上订货并且付款,但却未收到货品。3.购买到的实物与网上图形不一致,或是库存已久、外观残缺、尘埃满面。4.赠品缺失。在网上购买“买一赠一”的商品,送货上门时,并未拿到赠品。5.多数网站未给消费者提供足够信息。33%的网站没有退换货款说明,39%未建立隐私保护对策。
6.网攒积分换取奖品。攒积分的方法有注册网站、浏览网站、介绍下线等几种,但其奖品最终还需要钱买。7.夸大其词、虚假宣传。如某公司所销售的商品对外宣传的价格比市场价格低将近40%,但实际上消费者并不能以此价购买。8.利用巨额奖金或奖品诱惑消费者浏览其网站。9.采取格式化契约条款,给消费者提供的只是“同意”或“不同意”按钮,至于契约中的详细内容,消费者并不清楚。更甚者,在实际订购商品以前,不向消费者明示契约内容,或将契约放在不明显、需链接多次的地方,无形中增加消费者了解契约内容的难度。
10.不履行售后服务约定,对网上售出的商品不承担“三包”责任。
(三)网上支付面临的问题
根据对网上支付面临的问题第一是安全,其次是个人隐私,以及注册麻烦和不太习惯使用这些工具等因素。央视生活频道曾播出的节目,披露了一种新型金融造假手段,不法分子在网民网上购物交易时,利用与银行网站相类似的网络页面,盗取银行卡密码等私人信息,然后通过网上转账的方式将资金转走,导致网民在支付的过程中受到损失。另外,黑客、木马病毒的攻击让网民在支付的过程中防不胜防。而黑客,则利用系统漏洞、用户的安全意识薄弱入侵用户的计算机,盗取用户的相关信息和密码,导致网民在网上支付受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网上支付发展的主要因素。
(四)缺乏相应法律法规
目前,具体到为电子商务服务的法律上基本还是一个空白。传统的支付结算规则在网上支付业务规范中有一定的作用,但局限性很大。另外,目前涉及网上支付的法律只有《电子签名法》,规章有人民银行发布的《网上银行业务管理办法》、银监会的《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和人民银行的《电子支付指引》,除此没有其他规范。电子商务服务的网上支付问题,法律制度上几乎一片空白。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很多消费者在网上购物受骗时无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五、总结
总而言之,一个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机新时代,正在取代以个人计算机为代表的计算机旧时代。它触动的不仅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技术层面,而是像一把利刃刺进传统社会的腹部,深层次地改变了整个社会的基本形态。网络经济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开始兴起,并非只是对工业经济的简单延伸,而是对传统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一场革命,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到五光十色的社会活动,从外在的活动方式到内在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但是,在网络经济的喧哗背后,却也有着不容忽视的隐患存在。因此,我们必须用理智的心态,丰富的经验来应对一切陷阱,从容地面对社会为他们带来的“成人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