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幼儿园教育研究的几种主要形式
浅谈幼儿园教育研究
当前,教育研究在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方面的独特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幼儿园开展教育研究也越来越普遍。不少读者来信要求刊登一些指导幼儿园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内容。为了满足读者的需要,本刊特约请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办公室白爱宝副研究员,就“幼儿园如何开展教育研究”为主线撰写系列文章,内容包括:幼儿园教育研究的几种主要形式,怎样写课题申请报告,怎样进行开题论证,幼儿园如何与专家一起进行教育研究,幼儿园如何独立开展教育研究等。欢迎读者朋友参与研讨,发表意见。
幼儿园的教育研究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一种研究活动,其组织形式有多种类型,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课题研究
课题研究是幼儿园教育研究的基本形式之一,在多种形式的研究中起龙头作用。幼儿园教育研究课题的来源可以有多种渠道,这里只介绍其中有代表性的两种。
1.各级规划课题
规划课题是由各级教育科研管理部门(简称教育科学规划办),在同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根据教育科研事业发展规划以及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研究的教育科研课题。
2.园级课题
对于大多数幼儿园来讲,根据本园工作中面临的实际问题而立项一些园级课
题,既可行又实用。园级课题可随时立项,不需要等待某一个时间,报哪一级管理部门批准,因此,可以及时地解决本园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是确定园内课题的最大好处。此外,因为园级课题来源于本园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具体问题,因此,研究过程和幼儿园的工作过程可以有机地融合在一起,随着课题的完成,幼儿园的工作质量也会相应得到提高。
其他研究活动
1.研究性教学(或游戏)活动
研究性教学(游戏)活动是指围绕某一教学(游戏)活动中的具体问题而进行的研究活动(有的教师习惯于称此类活动为“研究课”)、它由示范、观摩、研讨等一系列研究行为组成。研究性教学活动的承担者既可以由园里指定,也可以通过教师自愿报名产生。
2.专题研讨会
根据本园工作的实际需耍,就教师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进行专题研讨,是幼儿园教育研究活动的另一种重要形式。研讨的主题应具有普遍性并来源于教育实践,如,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如何进行家园合作等。
3.论文(经验)交流会
经过一年(或学期)的工作和研究,教师们会在理论学习或实践探索上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因此,幼儿园应根据实际情况,在学期末或学年末召开论文(或经验)交流会、以展示教师的研究成果,交流研究心得,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作用。当然,这里所讲的论文并非专业角度的学术论文,而主要是指教师撰写的某一方面的经验总结或课题的研究报告。
论文交流可不规定主题,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参加。园领导应引导教师根据日
常的研究工作写文章,而不是为了参加会而写文章。为此,应在学年初(学期初)将会议的大概日期通知到每位教师,以使他们在一年的工作中就某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加强研究,并注意积累研究资料。
论文(经验)交流实际上是对一所幼儿园教育研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检验,因此,应该形成制度,使之成为园内重要的学术活动。如果条件允许,还可对论文进行评奖,以激励教师在下一年度内继续根据自己的实际工作加强研究。这样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教师的研究能力就会提高,写作能力也会大有长进。在幼儿园的实际工作中,以上几种教育研究形式实际上是相互联系、难以分割的,其中,课题常常发挥着龙头作用。如,在进行某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可以召开专题研讨会,可以举行研究性教学活动,课题结束后可以召开论文交流会等。而各种不同形式的研究活动,也应尽量围统一个或某几个中心主题而展开,并一定要符合本国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要。这样,才能使各种研究活动真正发挥作用。
第二篇:形式教育
在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发扬传统,走向胜利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当前,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党的建设状况、党员队伍素质总体上同党肩负的历史使命是适应的。同时,党内也存在不少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符合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削弱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严重损害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严重影响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和执政使命实现,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
1.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
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常怀忧党之心,恪尽兴党之责,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2.推进党内民主
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切实推进党内民主,强调以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监督权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党员对党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发挥党员在党内生活中的主体作用,推进党务公开,健全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改善党代表大会代表结构,提高基层一线代表比例,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
3.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必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扩大覆盖面、增强生机活力,使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
4.“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人事制度改革
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形成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是培养造就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要坚持五湖四海,拓宽视野选拔干部,广辟途径培养干部,满腔热情爱护干部,严格要求管理干部,强调扩大选人用人民主,建立健全主体清晰、程序科学、责任明确的干部选拔任用提名制度,鼓励多种渠道推荐干部,广开举贤荐能之路,拓宽党政干部选拔来源。
5.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
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创新,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新成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要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把住房、投资、配偶子女从业等情况列入报告内容,要加强对配偶子女均已移居国(境)外的公职人员管理,同时进一步规范离退休领导干部在企业和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任职行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推进权力运行程序化和公开透明,健全反腐倡廉网络举报和受理机制、网络信息收集和处置机制等。
6.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
执政党的党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党和人民事业成败。党的作风建设包括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的生活作风建设。必须引起全党警醒,抓紧加以解决,必须在全党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始终谦虚谨慎、艰苦奋斗,以思想教育、完善制度、集中整顿、严肃纪律为抓手,下大气力解决突出问题。
全党必须牢记,党的先进性和党的执政地位都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全党必须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确保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第三篇: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形式的研究
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形式的研究
高县沙河镇幼儿园:江锦 早期阅读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能力,它既是幼儿从口语转向书面语学习的有效途径,也是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发展的一种启蒙教育。大班幼儿在接受了两年早期阅读教育后,便进入了早期阅读的最后关键期。在此阶段,如能进一步提升其阅读学习的能力,将有效地帮助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早期阅读教育不是把识字作为唯一的内容和方式,而是在培养幼儿欣赏、讲述和朗诵等多种能力的文学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书面语言的信息,增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习惯。为此,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开展阅读教学。
一、讲故事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内容广泛,不仅包括生活故事,还包括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等。它是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应该怎样开展讲故事教学呢?其具体方法有:
1、提问法:提问法是故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一种方法。提问法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运用:一是故事教学开始时,以提问引出作品,为讲述故事内容做铺垫。二是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层层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教师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表达出来,如“喜欢故事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等等。
2、讨论法:讨论法也是故事教学运用较多的一种方法,一般在中班和大班使用。在幼儿已基本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后,教师一般可采用讨论的形式,以加深幼儿对作品的理解。讨论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使幼儿在积极动脑筋参与的同时加深对作品的理解。讨论有助于幼儿拓宽自己的思路,加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从而在续编时能做到故事结构完整,能将故事的各部分有机地联系起来。
3、中断法:某些中长篇故事由于篇幅较长无法一次讲完,因此教师在情节变化有意停下,且每次中断时巧妙设置疑问、悬念,让幼儿猜想,可以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如,教师可以就故事的情节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为什么呢?”然后作短暂停顿后说:“听我讲下去就知道了„„”等等。
二、表现故事
幼儿阅读或听教师朗读图书时,会深深沉浸其中,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因而会产生全新的体验模式,同时也加深了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幼儿表现故事可分为以下几个内容:
1.故事表演:故事表演活动是幼儿运用一定的言语、动作和手势等再现故事内容的最
1好手段之一,表演中穿插语言、情景等。因此,教师应创造机会为幼儿创设一个表演区,并提供录音机、头饰、服装、小型道具等,激发他们主动表演的欲望。
2. 绘画故事结尾。画出故事结尾是幼儿运用想象去表现故事情节的一种方法,在这一过程中,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开发创造力。
3.为故事编画插图。引导幼儿欣赏故事后,让幼儿逐一理解故事的内容、意义,再根据故事内容画出故事画面,以加深对作品理解,满足幼儿绘画愿望。
4.自编图画故事。进入大班后,幼儿的想象力得到极大发展,能用自己的语言创编一个有简单情节的故事,并能为故事配上插图,手脑并用,充分体验听、说、读、写的结合。
三、排图讲述
排图讲述是指幼儿依据教师所提供的图片,通过想象进行合理排序,并将所排的顺序所体现的情节讲述出来的一种语言教学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那么,如何让排图讲述在阅读活动中发挥它应有的教育价值呢?
1、选择可排性图片。在组织与指导幼儿开展排图讲述活动时,教师首先应为幼儿选择可排性图片,即提供的一组图片,每幅图片既要有相对的完整性,图与图之间又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这些内容必须是幼儿熟悉的。排图讲述先应该是“排”,而后才是“讲”,老师应引导幼儿懂得运用观察的方法来发现每组图片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整理“排序”的线索,从而顺利地完成图片“排序”工作。幼儿要充分发挥想像进行大胆的联想,并依所猜想的结果将图片进行合理的排序,为进行讲述做好准备。
2、设计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多看多想。在幼儿自己排图之前,教师应抓住重点难点,着重通过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来引导幼儿去观察图片间的内容,发现图片间的内在联系。一般的图教师应略讲,而重点图则应借助启发性问题,引导幼儿多看多想多讲述。通过分析归纳,排出合乎常理的顺序。
四、诗歌
幼儿诗歌是幼儿早期阅读的有效手段,是幼儿接触较多又非常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它包括儿歌、古诗、绕口令、散文诗等。教师在诗歌教学中首先要引起幼儿注意,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诗歌的选择应有时代特点,接近幼儿生活,题材广泛,幼儿喜欢的诗歌。大班在选材上除了要贴近幼儿生活外,还要注意诗歌的意境美,情景美和语言美。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打破传统的方法,把幼儿从机械的跟读,背诵中解放出来。诗歌学习是师幼共同进行的文学活动,教师应引导幼儿体验,感受诗歌中丰富的多彩的情感,不能机械的把学诗、读诗、编诗当作任务来完成。因此,教师需要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1、将文字符号转变图片符号:将诗歌中涉及的内容以图片、图画的方式直观地呈现在幼儿面前,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同时也能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诗歌内容。
2、2、利用提问的方法让倾听感受理解诗歌:老师在听之前提出要求,孩子会在倾听后回应老师一些零碎的经验,这时老师出示一些相关的图片进行提问,在幼儿回答老师提问过程中,老师要帮助孩子讲清楚图片内容,此时也是让孩子感受诗歌的契机。在诗歌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问题情景,让幼儿展开想象,进一步理解诗歌内涵。
1、完整朗读,充分感受诗歌情景美:幼儿通过一边朗诵诗歌,一边认识文字,可以增加幼儿对文字的趣味性,通过诗歌朗诵还可以学习正确的语音、语调,充分欣赏文学的美。创造仿编诗歌:在仿编诗歌中,幼儿的语言能力,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的到了提升。大班的幼儿除了进行仿编活动,还可以进行续编活动。另外,问答歌也是一种创编形式。
在诗歌教学中,可以进行综合性主题活动。围绕某一诗歌作品,结合其
他领域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手段、途径开展活动。如,以诗歌为中心开展欣赏、朗诵、表演、制作、绘画、音乐老丰富幼儿知识面。此外,诗歌教学还可以与电视、幻灯、录音等手段相结合。
五、文学作品欣赏
对文学欣赏的热爱是每一个孩子的本能。文学欣赏活动是文学作品与幼儿之间的双向流动过程。在给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时,教师必须借助一些手段,吸引幼儿的听觉、视觉、动觉引起对作品的兴趣。由此对作品进行深入理解,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培养幼儿欣赏文学作品时,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以身体动作表现作品:幼儿在欣赏文学作品,如;散文诗的基础上,让孩子们随着散文诗优美的语言用身体的动作来表现诗歌中的情节,这样幼儿不仅感受到了诗歌作品的美,同时也体会了表现作品带来的乐趣。
2、以多媒体形式来欣赏作品: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引导幼儿进行文学作品欣赏的好方法,它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意境,让孩子们身临其境。其次多媒体课件幼儿的欣赏活动展现了一个多彩的世界。它鲜艳、有趣、可爱又活动的形象,能深深地吸引幼儿,把他们引入一个个奇妙的童话世界。且多媒体课件能多角度、多层次地帮幼儿理解作品,以达到运用其他教具难以达到的良好效果。
3、色游戏的形式来、欣赏表现作品:角色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用游戏的方法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幼儿会进入假想的意境,真实有趣地表现内心对作品的感受。如:欣赏故事《小熊请客》时,教师一开始就把自己当作小熊,让小朋友自选不同的角色,在完全游戏化的过程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得到了对作品的感受。
4、作品欣赏与音乐相结合:在欣赏文学作品时加入音乐伴奏可以增强孩子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
5、以舞蹈的形式展现作品:教师用优美的舞姿展现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能有效地帮助幼儿感受作品整体形象,拓展审美经验。
6、多实施开放性的教学:在幼儿文学欣赏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应尽可能地采用开放式教学,给予孩子以开放的物质环境和开放的心灵环境。给孩子可参与、可操作、可选择的环境,不给孩子强制的限制。
六、识字
一般的阅读程序是先识字后读书,而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采用先读书后识字的方法。当幼儿还不认识文中所出现的文字时,先由老师阅读,引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附之动作和表演让幼儿记忆诗歌和故事,初步掌握诗歌和故事内容后,教幼儿手指着字,眼看着字,嘴里念着字,脑子记着字。在指导幼儿阅读活动时,可以开展一些生动有趣的识字活动:
1、将汉字变成有趣的图案。用有趣的指导语,引导幼儿认读。中国的汉字中,有许多象形字、如:“山”、“水”、“火”文字,等能用相应的图画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学习文字时可配上与字相应的图饰,这样幼儿一看就能记住,形象、生动、有趣,幼儿识得快,记得牢。
2、根据幼儿好奇爱猜谜的特点,将汉字编成了浅显易懂、生动有趣的儿歌谜语,让幼儿在猜谜、读读的有趣活动中习得汉字。如教 “李”字时,编出的谜语是:十字头,八字腰,儿子下面站得牢。这不仅增强了幼儿的识字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幼儿的思维、想像力。
七、图书制作活动
让幼儿尝试做小画家,小作家,把自己想说的事,想讲的故事、儿歌等画成一页一页的故事,或从废弃的图书上剪下自己需要的图片,幼儿口述后,教师或父母可以帮忙配上文字,加上封面、封底,然后订成一本图书,同伴间相互介绍、交流自己的作品。
第四篇: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幼儿园常规教育研究
【内容摘要】:
常规教育是幼儿从家庭进入集体生活的第一“必修课”,也是教师做好课堂管理的“基本功”。常规教育的过程是教育技术和教育艺术密切结合,充分发挥师生潜能的过程。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使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神话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幼儿常规是指对幼儿行为的标准化。具体化要求,可以理解为教师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有序地制定一系列的行为规范,让幼儿经常固定的执行,从而形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常规 常规教育习惯。
一、幼儿园常规教育分析
(一)常规教育的作用。
1.什么是“规矩”?《现代汉语字典》的解释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而所谓幼儿园常规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和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常规究竟是什么?《现代汉语字典》里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对幼儿实施教育的过程。
2.幼儿园建立常规的作用?它是把一日生活中对幼儿的基本要求规范化、固定化、制度化,让幼儿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应该做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借以形成幼儿一系列神经联系,提高动作的自动化程度,减轻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不必要的紧张。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园生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
(二)幼儿园常规教育存在的误区
1.以管理为目的。
说到常规教师往往会想到让幼儿遵守纪律。常规教育就变成对幼儿行为的约束。教师就是管理者,教师要幼儿怎么做,幼儿就要怎么做。
2.研究不够。
一般教师的观念还是传统常规教育经验,这让幼儿园的常规教育内容、要求,甚至是方法都是不合时宜、刻板保留着以前过时的传统。
3、没有观察全局及时引导。
有些教师一味地让幼儿“自由”活动,而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这样过于放纵幼儿的教育也不是成功的常规教育。
4、未与家长达成统一的教育观念。
家长往往能够看到孩子的优点,却容易忽视孩子的缺点,教师没有和家长进行沟通。
5.对常规的坚持不够。
对幼儿的行为进行常规教育,当幼儿出现违反常规要求的行为时,教师没有提醒纠正。
二、如何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常规
1、给孩子平等、公平、合理的教育环境,让孩子参与进常规管理中。
在培养过程中,老师在最初的时候可以作为活动的组织者,领导全体小朋友。进行一段时间后,对于接受快,并能按老师要求很好地完成的幼儿,老师必须要给予鼓励,并让这样的小朋友来做“小老师”,代替老师做组织者,这样即能利于幼儿自信心的培养,又有利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对于好动的孩子也要多加引导,让他们也有机会表现自己。同时对每个幼儿的点滴进步
应及时给予鼓励或利用红五星、小贴画进行奖励,如“独立吃饭如厕、睡觉不哭、离开座位排好小椅子”等,这样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有利于一日常规的形成。
2、避免统一的常规教育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因人而异的进行常规教育。
在常规建立时,教师应在向幼儿提出要求之前,必须先想一想这项要求是
否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是否站在幼儿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如在解决班级幼儿乱扔玩具的问题时,不是孩子们机械地提出要求,而是创设情境,引导他们讨论。在幼儿园中,通常幼儿的被子、水杯、毛巾等都是一模一样的。其实,这些生活用品完全可以让幼儿自己选择,把自主权还给他们。看一些好的动画片如:《巧虎》里的故事,引导幼儿向巧虎学习讲卫生的习惯,上完厕所要冲马桶,洗手。
3、树立榜样,及时给予正面的评价激励。
幼儿的模仿性强、思维具体形象,教师、家长的言谈举止、行为习惯都是他们学习和模仿的榜样。孩子感受着周围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不仅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还会像镜子一样在行动上一板一眼地表现出来。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必须时时、事事、处处规范自己的言行。要注重随机教育,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孩子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抓住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把握好教育时机,让孩子向孩子学习、孩子教育孩子。在常规教育中,教师也应多从正面引导幼儿,帮助幼儿树立自信心,对孩子正确、良好的行为要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久而久之,使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家园合作,统一教育观念。
生活常规的培养,除了需要老师的指导外,家长的配合也是十分的重要的。现在每个家庭基本都是一个孩子,家长往往能够看到孩子的优点,却容易忽视孩子的不足。这时,老师就要给家长一个正确的指导,与其委婉地旁敲侧击,不如直接将孩子的问题呈现出来,这样更容易让家长一目了然、加深印象。利用家园园地,向家长宣传幼儿园活动的常规细则、幼儿遵守活动常规的重要性,并与家长联系,让他们在家也给孩子定一个常规,并督促执行。让家长也加入到培养良好的常规习惯的队伍中来,真正做到家园同步。
5、常规教育要持之以恒。
幼儿年龄小,对一些常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概念对于幼儿不良的习惯教师不能简单的指责、阻止。而应正确的讲解示范使与幼儿形成正向概念,有一个可效仿的榜样。对幼儿的行为常抓不懈,当幼儿出现违反规范要求的行为时,教师要及时提醒纠正。
三、总结
常规就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矩。它是幼儿园为了使幼儿的生活内容丰富而有规律,调动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主性和独立性而采取的措施。同时,幼儿期是培养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常规有利于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使幼儿终身受益。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孩子们在每天的生活中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对于这些进步他们多是从老师的话语中认识到的。为了孩子们能够对自己的进步有一个更为直观的认识,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可以将孩子们前期的行为习惯和后期行为习惯同时用绘画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鲜明的对比使孩子们一目了然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了继续做好事情、培养好习惯的信心。作为幼儿教师,必须保持耐心的态度,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式、技巧,同时发挥家长的积极配合作用,达到培养共识,树立以儿童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努力为幼儿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的发展空间,保证幼儿主体性的发挥,使每个幼儿真正富有个性地成长。
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并不是通过几星期、几个月就能达到最终目标的,因为随
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对他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我们必须坚持日日规范、周周规范、月月规范,绝不能时而严时而松,这样不但不利于常规的培养,反而让孩子更难去规范自己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能在幼儿一日常规的培养上取得实效。
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我们教师只要时刻关注幼儿,用我们的爱心、细心和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位幼儿,时刻把常规放在首位,那么幼儿的日常生活规范就会逐步养成,并越做越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01年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2、《幼儿园常规教育参考用书》北京市幼儿园品德教育教研组。
3、《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与利用》新世纪出版社1995年6月版。
4、栗芬.教师:规训者与被规训者[D]广西师范大学 , 2008.5、康丹.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 2008.
第五篇:2018年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
一、健康领域教育目标的地位
终身教育和学习化社会的到来,使我们重新认识知识、能力、态度和价值对人类自身和世界发展的根本意义。使健康教育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健康的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变化所必需的终身健康的愿望与能力已成为幼儿健康教育最为重要的任务,这与传统教育基本技能和技巧的训练有很大的区别。
在健康领域教育目标的制定上,强调“要以《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所提出的健康领域目标为依据与指导。突出“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健康身心发展的经验”。
表一: 幼儿健康生活新旧纲要目标比较 旧纲要 新纲要
知识 态度、习惯、能力态度、习惯、能力、知识
表二: 幼儿体育教育新旧纲要目标比较
时间 第一位 第二位 第三位 价值趋向
80年代 能力、体质 动作、技能 情感 入小学准备
90年代 能力、体质 兴趣、态度 动作、技能 入小学准备
新纲要 兴趣、态度 方法、策略 能力、技能 终身体育
总之,健康领域的目标表述应较多地使用了“喜欢”、“体验”、“感受”、“乐意”、“合作”、“参与”、“探索”等词汇;强调健康生活、体育锻炼等良好的习惯形成;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取向。
二、幼儿健康教育分类目标、内容
幼儿健康领域内容的选择 “既适合幼儿身心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健康事件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健康的经验和视野”。
1.生活习惯
(1)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睡眠、排泄、盥洗、整理等卫生习惯。
(2)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3)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 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2.饮食与营养
(1)帮助幼儿认识常见食物名称、种类及其特点, 知道不同食物有不同的营养。/ 6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
(2)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3)帮助幼儿了解膳食均衡的简单知识及其意义, 培养幼儿不偏食的良好习惯。
3.人体认识与保护
(1)帮助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并了解其主要功能。
(2)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病的简单知识, 初步培养幼儿不怕伤痛,乐于接受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的态度及行为。
(3)帮助幼儿理解心情愉快对身体有好处。
(4)帮助幼儿学习保护身体主要器官的最基本的方法。4.保护自身安全
(1)帮助幼儿了解水、火、电、煤气、刀具、常用药物的使用常识和注意事项。
(2)帮助幼儿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
(3)帮助幼儿获得应付意外事故(尤其是火灾、雷击、地震、台风等)的常识,懂得要及时避开危险场所。5.运动能力
(1)在教师的帮助下,对体育活动产生兴趣。
(2)引导幼儿乐意参加尝试着玩各种小型运动器材并能玩出花样,(3)冬季,引导幼儿乐意参与室内热身活动,坚持在户外进行短时间运动。(4)在教师、保育员的提醒,帮助下,注意随时增减衣服,知道用毛巾擦汗。
三、幼儿健康教育组织方法
幼儿的认知、技能的获得,需要通过操作材料、情景而获得,也需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学习,因此,幼儿健康教育中“幼儿园的空间、卫生设施、活动材料、体育器材和卫生常规要求等,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对健康活动的探索;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儿童提供丰富的健康的环境和机会,鼓励儿童主动的去思考、去推理和解决问题” 有利于增强幼儿的健康意识,养成健康习惯。健康教育的组织方法、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
1.健康生活、健康心理活动的组织方法
(1)行为练习:让幼儿对已经学过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技能反复练习,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如盥洗的顺序和方法,衣服的穿脱与整理,持筷的方法等,都必须在教师和家长的具体指导下反复练习才能真正掌握。
(2)讲解演示:具体形象地向幼儿讲解粗浅的健康知识,并结合实物或模型加以演示,提高幼儿对健康的认识水平,这是幼儿健康教育的另一种方法。
(3)情境表演:教师或幼儿就特设的生活情境加以表现,然后让幼儿思考分析情境中所涉及的健康教育问题。由于情境表演的主题来源于幼儿的现实生活,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故能较好地帮助幼儿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冲突,了解应该做出的合乎健康要求的行为。
(4)讨论评议:让幼儿参与健康教育评议,为他们提出问题、发表意见、自己得出结论提供机会。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幼儿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能鼓励幼儿对他人的思想加以评价,从而提高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
例如:夏季,教师就多吃冷饮的害处让幼儿进行讨论,从而提高认识,指导行/ 6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
为。
(5)感知体验:让幼儿通过感觉器官认识事物,辨别事物特性。这种方法能加深幼儿对事物的印象,同时由于加入了身体动作,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
2.采取灵活多样的体育活动方法
(1)自由活动。(户外活动、活动区活动常用)由于不同幼儿的身体发育水平、接受能力、兴趣爱好都不尽相同,因此,幼儿园教师不强迫幼儿参加某项活动,而是鼓励幼儿自由选择活动。
(2)游戏。幼儿园教师一般都给幼儿提供大量的游戏材料,以激发幼儿游戏的兴趣,使幼儿通过游戏获得身体各方面的发展。
体育活动游戏化,激发和培养了幼儿的体育兴趣,提高了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游戏活动中,他们的合作精神、集体意识及交往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也培养了幼儿不怕挫折、勇于竞争、勇于创新的良好品质。
(3)模仿活动。幼儿知识经验贫乏,模仿力很强,据此,幼儿园教师就把各种动物图片悬挂或张贴在活动室四周,让幼儿任选一种动物作为模仿对象,如模仿正准备跳跃的小袋鼠,正在攀缘的树袋熊等,或模仿同一动物的不同姿势。此外,她们还经常给幼儿讲故事,引导幼儿模仿故事中某个角色的行为,(4)音乐律动。教师弹奏乐器或播放磁带,让幼儿在音乐伴奏下进行韵律性活动,比如被风吹得东倒西歪的树,起伏不定的海浪,暴风雨中的闪电等。通过轻重缓急不同的音乐节奏,使幼儿的动作协调性、优美性都得到发展。
(5)松弛活动。幼儿神经系统比较柔弱,大脑皮层容易疲劳,机体容易受损伤,因此,幼儿园教师在安排体育活动时注意动静交替、合理搭配。此外,她们还注意教给幼儿放松自己身体的办法。
(6)感觉训练。感觉统合理论于七十年代,由美国Ayres博士提出后,经过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特殊的器材:滑板、滑板滑梯、布袋、平衡台、晃动平衡木、独脚椅、蹦蹦床、脚步器、皮球(趴地推球)、羊角球、吊缆插棍、旋转吊缆等,用于对感觉统合失调的儿童进行临床治疗和行为矫治;欧美的一些发达国家、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已将感觉统合训练置于幼儿园教育中。我国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一些心理学、医学专家,正在对这一理论进行研究和探讨。感觉统合的教育是幼儿教育中既顺应幼儿自然发展的天性,有利于其感受环境的刺激,发展、提高感觉的敏锐性及感觉综合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幼儿将来思考、解释事物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水平,促使其行为素质发展打基础的一种有效教育形式。
现在,“感觉统合”正被越来越多的幼儿园认识和接受,“感觉统合矫治”也正逐渐转变为"感觉统合活动”。
(7)想象活动。根据幼儿喜欢想象、富于幻想的特点,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进/ 6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
行创造性活动。比如,想象自己正在乘电梯,做上升或下降动作,或想象自己正在钉铁钉,做把铁钉钉入木板里然后又拔出来的动作。
“运动教育”——让幼儿自我去探索
提倡“让孩子来决定怎样运动”,“做他们想做的事”教师则以引导者和促进者的身份出现,加强孩子们对自身运动潜力的了解,培养他们探索事物的旺盛好奇心和最佳的自学能力。
(四)健康领域活动的组织形式
按活动场合可将健康领域分为以下活动形式:健康生活活动,健康谈话,体育活动,户外健康区域活动,运动会,远足活动(或短途旅游)等。
1.健康生活活动
健康生活活动活动的主题可以完全由幼儿自发生成,也可以是师生共同产生,也可以是由教师确定的。但无论是由谁生成,都强调幼儿在活动中主动的参与和探索。强调主题网络的师生共同构建,教师通过各区域环境的创设,情景的创设,如:故事、图片、幼儿生活中的实例、参观等,引起幼儿对环境的关注,引导孩子从被动体验进入主动体验;用环境中各种具有潜在教育意义的、有价值的信息,提供适于幼儿感知的内容,强调的是探索活动的过程;设法将幼儿的新旧知识发生联系,诱发幼儿的认知冲突,有效地促进了幼儿健康生活诸方面的情感体验。注重唤起幼儿学习的内部动机,引导幼儿从周围的环境中,主动发现一些他人的生活经验、讲卫生安全常识,不仅增强自理能力,也培养了良好习惯。
2.体育活动
体育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体育活动,它是以身体的练习、体验动作为主要的内容,注重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有目的、有计划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发展幼儿的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幼儿的体质,同时也包含一定的教学活动,重视促进幼儿智力和良好个性品质的发展。因此,幼儿体育课是实现幼儿体育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体育活动可用尝试法、探索法,需要幼儿身体的直接参与,在幼儿的体育教学活动中,既要考虑和遵循幼儿认识的特点和发展规律,还必须遵循人体生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和幼儿在此方面的特点以及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幼儿体育课必须符合幼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水平,以游戏作为主要的活动形式,而幼儿活动的目的,则是要增强每个幼儿的体质,愉悦身心,使每个幼儿的体质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一定的提高,没有统一的达标要求。
3.户外体育区域活动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因此户外体育活动是幼儿体育活动的一种非常重要的组织形式。
户外体育活动应提供充足的体育器材,宽阔的体育场地,他以分散的小组或个人活动为主,可以充分考虑和兼顾幼儿的不同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所以在/ 6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
进行户外活动时要给予幼儿更多的“自由”机会即让幼儿自由选择运动项目和运动器械,自由结伴游戏,教师最好不要硬性分组和规定玩法等,这样,幼儿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来选择活动,在自选活动中发展自己的动作及身体素质,幼儿也不会感到有什么压力,从而能轻松、愉快、自由的尽情活动。同时,尊重幼儿的选择,也可以培养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目的性。幼儿自由结伴游戏,还有助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在全园安排的一个统一的户外体育活动的时间,利用全园的有效活动场地和器材,设置若干个幼儿体育活动区,如球类活动区、投掷区、钻爬区、各种大中型运动器械区等,场地上有秋千、单杠、平梯、山洞、滑梯、荡绳;此外还有一个大型多功能的攀登架,孩子们既可以攀登,滑滑梯,又可以在网绳上爬行。对全园的幼儿开放,各年龄组的幼儿可以自由选择活动区的活动,每个活动区都有1-2名教师给予关照或进行必要的帮助与指导。这种活动可以打破幼儿年龄和班级的界限,扩大幼儿之间的广泛接触与交往,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能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影响,同时,也能满足幼儿多方面的需要和愿望。它具有正规体育活动所不能替代的重要作用。
4.远足活动及短途旅游
远足活动更强调让幼儿徒步行走到某一目的地的过程,更注重幼儿体质的锻炼和增强。在组织远足活动时应注意:
①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设计路程和规定行进速度,确定活动量。
②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安排内容要丰富多彩,使幼儿在远足活动过程中始终贯穿浓厚的情趣。
③远足教育活动中,必须把安全放在首卫位,教幼儿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组织幼儿到一片开阔的草坪上自由玩耍,登一座低矮的小山坡,在附近的小沙滩上追逐游戏,或是到附近的公园、儿童乐园、动物园、植物园去游览活动等。,都可称为愉快的短途旅游。走向大自然,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进行体育活动,锻炼幼儿的身体,丰富幼儿的生活,是短途旅游的主要目的。在游览过程中,不仅能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幼儿良好的组织纪律性,而且还能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对幼儿进行初步的环境教育及科学启蒙教育。短途旅游地点的选择以及路途过程,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安全,做好全面的准备工作,以防幼儿意外事故的发生。
5.运动会
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项目新颖、重在参与,娱乐性强,形式多样,如亲子活动、趣味比赛,民族运动会、体育活动展示表演等。丰富幼儿的生活,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集体意识,是幼儿园开展运动会的主要目的。一般是以一个幼儿园为基本单位来开展,如果幼儿园较大,也可以分片开/ 6
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内容、形式
展,每片最好包括不同的年龄组。幼儿运动会的形式可以是将表演与小型的比赛活动相结合,也可以开成大型的游戏活动(如有的幼儿扮演运动员,有的幼儿扮演裁判员或场地管理员、服务员等,不管怎样,每个幼儿都应扮演一个相应的角色)。这种小型运动会的特点是:每个幼儿都能参加具体的活动,准备工作简单,不会影响幼儿园正常的生活、教学秩序,幼儿和教师都没有心理压力,轻松和愉快。
6.健康谈话
培养幼儿从小喜欢听、谈论有关健康领域的事。
利用饭后、睡前或活动间隙,采用集体、小组或个别形式进行谈话活动。谈话的内容大致涉及以下三方面:①介绍粗浅的健康知识,如近来发生的安全事件、预防传染病事件,体育赛事,卫生常识等。②介绍电视新闻、报刊杂志中健康新闻热点、体育名人的有关事迹。经常组织幼儿交流经验。开展谈话活动的目标是:激发幼儿对健康活动话题的兴趣;让幼儿了解一些有关健康的粗浅知识及当前世界体育动态;对幼儿经验形成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适时地进行诱导和帮助,以促进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发展,培养一大批健康意识强又是体育运动的爱好者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