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

时间:2019-05-14 14:07: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

第一篇: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加强督查是作细、落实工作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下,党委政府的督查工作得到了加强,督查工作在推动决策落实、工作到位、问题解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也得以显现。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督查工作效率还不太高、督查工作方法还有待改善、督查工作机制还有待完善等。近期,我们对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改进督查工作方法、督查工作效率、健全督查工作机制和督查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督查方法要与时俱进

一是要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要根据当前中心工作的进展情况,对每个时期该抓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需要抓什么就去主动抓。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向领导汇报工作思路,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要增强工作深入性。督查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电话指挥、收集上报材料、口头检查上,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面对面地交流,实打实地督查。特别是在防汛抗旱、信访稳定、项目进展、领导批示件等阶段性督查工作中,更要组织人员,集中时间,现场调查,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三是要增强部门(乡镇)合作性。督查工作不仅仅是督查部门的事,领导要抓,而且各部门、各乡镇主要领导也应重视,要通力配合。既要抓工作的统筹安排和部署,也要抓工作的实施进程;既要抓党委决策的落实,也要抓具体问题的解决。

四是要适时延伸督查触角。对重点工作(项目)要实行领导联系点制度,领导联系点到哪里,督查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把督查工作和联系点有机结合起来,借用领导抓典型的力量,探索路子,以点带面,全面推动工作落实。

五是要明确督查职责到人。对一些时间跨度长、涉及因素多,容易出现反复的疑难工作,要采取明确职责到人的办法,反复抓,抓反复,同时也注意搞好协调,直到真正抓出成效,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二、督查效率要努力提高

一是要敢于碰硬较真。督查工作的作用就是要保证党委决策的落实。督查工作凡是没有抓好的,大多数是工作力度不够、人为的原因,对一些思想上的阻力、行动上的障碍、反面的典型不敢大刀阔斧的加以解决。因此,要提高督查工作效率,就要敢于抓“牛鼻子”,敢于摸“老虎的屁股”,更注重报忧,多反映问题,啃硬骨头。

二是要富有针对性。督查工作职责多任务重,如果事无巨细遇事就抓,由于受人力、物力、时间限制,势必事与愿为,且与领导中心工作不合拍。因此,督查工作重点

应放在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放在基层群众反映强烈并可能引发社会局势动荡的热点、难点问题上来,放在党委决策基层执行不力的查办上来。

三是要讲究时效性。任何工作都要讲究时效,而督查工作对时效的要求更为突出,必须以求真、务实、有效的态度,在规定时限内完成督查事项。特别是对重大决策和比较突出领导批示件的督查,更要讲究及时、准确,这样既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又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领导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工作作风。

三、督查机制要健全完善

一是要建立健全党政“一把手”负责的督查工作机制。开展督促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督促检查,从根本上说,是对各级党委和领导工作作风的监督和检查,也是决策落实的重要推动力。各级党委政府就是督查工作的主体,党政一把手就是督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重大建设项目、重要工作部署,都要明确具体责任人,一抓到底,完不成任务决不中途换将。

二是要健立健全信息反馈制度和情况通报制度。建立信息反馈制度,积极借鉴和运用一些行之有效的督促检查办法,加大工作的跟踪、检查、落实的力度,使督促检查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各级党委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党委领导同志指示交办事项的落实情况,要及时通过适当的形式,在适当的范围内进行通报。年度重点工

作的进展和落实情况可在同级党报上通报。对软拖不办、办而不力,造成不良影响的,要督促限期整改;整改达不到要求的,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可通过党委机关内部刊物进行通报批评或通过新闻媒体公开曝光。

三是要建立高效灵活的激励机制。高效灵活的激励机制是各级党委抓好督促检查工作,促进各项工作落实的必要条件。一方面,要切实解决好督查部门的工作环境和地位,给予督查部门工作人员阅读有关重要文件、列席常委有关会议的权限,领导同志下基层调研指导工作时也要经常带领督查人员,使督查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把握党委决策的思路和意图。另一方面,要完善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坚决按规定兑现奖惩制度。

四是要健立健全督查工作“一票否决”制度。各级党委要真正授予党委督查部门组织协调权、专项批办件查办权、参与工作实绩评议权、干部情况反映权、领导决策建议权等职能,不能只局限于在文件中落实。督查机构在具体督查中要与组织、纪检、经济主管部门紧密配合,将督查情况与各级党政“一把手”的政绩和单位评先评优挂钩,实行“一票否决”。

四督查队伍要提升素质

一是要有坚定的政治素质。特别是在新形势下,各种泊来思想不断渗透,各种新思潮不断涌现,督查工作人员作为党委决策的专门落实力量,在政治立场上必须坚强坚

定,不能为各种不正确的思潮所左右,要经得住各种险风恶浪的考验,始终不渝地贯彻执行党委的决议决定。

二是要有求是的思想素质。实事求是不仅是党的思想,而且是制定各项政策的基础和保证。督查工作人员作为协助领导抓落实的参谋和助手,更需要实事求是,必须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三是要有务实的职业素质。到基层,摸实情,做到“四不四要”即不仅听领导干部的汇报,而且要倾听群众的反映和意见;不仅了解全局的进展,而且要了解个别的落实程度;不仅看落实执行得好的,而且要看存在问题落实得不好的;不仅看数字报表,更要察看现场实情。

四是要有精湛的业务素质。要有广阔的知识面,督查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要求督查人员了解各种知识。要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协调是督查工作的常用方法之一,必须学会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包括调查研究、综合分析、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能够根据领导的意图,设计督查程序,完成督查任务。

第二篇: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几点体会

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几点体会

发布日期:2008-10-09 13:50

督查工作是办公室树权威、生影响、立地位、出人才的工作,归纳起来我有五点体会。

体会之一:督查工作是一项具有权威性的领导职能,实践中越来越凸显不可替代的作用。

督查是推动决策决定了的事、布置了的工作落实的实践活动。简而言之,就是抓落实。

1.从督查工作的历史渊源来看,加强督查是统治阶级执政治国的重要理念。历代统治阶级为实现统治意图,维护统治利益,巩固统治地位,都非常重视选拔督查官员,运用督查手段,开展督查活动。(1)原始社会和奴隶制时代,督查制度初见雏形。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监”便是督查所辖区域酋长执行部落联盟决议和联盟首领的意志。(2)秦汉时期,督查系统初步形成。朝廷专设御史府台、御史大夫、御史中丞、校事等职专事督查。据《汉书·百官公表》记载,“御史大夫位上卿,掌副丞相”,负责“典正法度,监察百官”,主掌督查事务。(3)唐宋时期,督查运行机制逐渐完善。主要表现在:一是机构更为完备,分工更为明细。实行“一台三院”制,即设御史台和台院、殿院、察院,分别“掌邦国行实典章之政令”,“督纠京城百官和诸州地方官”;二是设置专门官吏,从事专项督查。设谏官,主要任务是研究国家的政策法令,指陈利弊来影响皇帝决策,通过检举违失来完善国家法度。三是加强地方督查,确保政令通达。将地方划分为十道至十五道,设监察御史督察州县。(4)明清时期,督查职责规范更加明确。朝廷置都察院,地方置“督抚——按察司——巡道”三级督查系统,建立了规范、明了、严格、系统的督查法规。同时,对督查官员的权利和责任的规定也非常严格和具体,如准确奏报情况,“不得朦胧举问”;不得超越督查权限,“另出已见,多出法例”;遵守回避制度,“不得沽恩报仇”等。

2.从我党督查工作的实践来看,加强督查是提高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督查工作越来越受到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越来越成为各级党政秘书部门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也越来越提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重要的议事日程。我党新时期督查工作的发展,以三次会议为标志,实现了三次较大的突破。(1)起步阶段(1983——1989),以1983年11月中办《关于开展查办工作的通知》为标志。主要是明确了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办理、落实好领导的批示和指示,把查办工作作为政务服务的主要内容。(2)发展阶段(1990——1994),以1990年1月召开的全国党委秘书长座谈会为标志。温家宝同志把督查工作称为办公室的两项重要工作,提出了实现督查重点由“批办督查”向“决策督查”转移的指导思想,并正式使用了“督查”这一概念。之后,各省市县党委政府都逐步成立完善了专门的督查机构。(3)提高阶段(1994——今),以1994年6月江泽民同志所作的“两个一半”的重要批示为标志。批示指出“决策的制定和实施方案的部署,事情还只是进行了一半,还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确保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为此,督促检查工作十分必要。开展督促检查是一个重要的领导环节和领导方法,此事切不可放松。”江泽民同志的重要批示,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明了督查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成为各级各部门加强督查工作,切实克服工作有布置、无检查或布置多、检查少等不良倾向的科学依据。

3.从领导工作的角度来看,加强督查是实行科学领导的重要环节。通常来讲,领导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一手抓科学决策,一手抓决策实施,而抓决策实施的重要手段就是督促检查。可以从四个方面来理解。(1)督促检查是顺利实现决策目标的重要保证。领导的科学决策行为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包括决策意向的提出、决策方案的论证和决断、决策的实施和反馈,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二次决策。无论哪一级领导机关和领导者在作出决策、进行工作部署之后,都必须对决策目标实现的全过程进行认真的、有效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执行系统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或落实不力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创造的新经验,保证决策目标的顺利实现。(2)督促检查是验证决策方案正确与否的重要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决策方案的正确与否,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去验证。验证的最好途径是对决策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在督查活动中广泛听取意见和反映,进行客观的分析、思考、判别,在督查活动中去发现、去探讨、去检验,坚持正确的决策,抛弃错误的决策,维护决策的科学性、严肃性。(3)督促检查是完善和调整决策的重要方法。由于社会实践是复杂的、多变的、发展的,对每一项具体的决策而言,必然有一个“提出决策方案——进入实施阶段——发现不完善方面——提出修正、调整、完善意见”的过程,而其中“发现不完善方面”这个重要环节,必须依赖于督促检查的方法。通过督查方法,从宏观上对下级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控制,及时发现决策之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去伪存真,使之趋于完善和成熟,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更加切实可行。(4)督促检查是改进领导机关作风的重要措施。督促检查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对各级领导工作作风的监督和检查。这项工作做好了,就能够改变一个时期以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会议多、文件多、落实少的状况,逐步在各级领导机关形成一种唯实、务实、讲实效、办实事的良好风气。

体会之二:督查工作是一项具有辅助性的政务服务,拓展了办公室大有作为的工作空间。

督促检查都是办公室的一项重要职责,是党委政府工作职能的延伸,是为各级党政领导搞好政务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1.抓好督促检查是办公室的参谋助手地位决定的。各级办公室是党政领导的重要参谋部和综合办事机构,肩负为领导科学决策和落实决策的辅助作用。这种辅助作用集中表现在领导决策前,要协助领导深入调查研究,摸清下情;认真分析政策,吃透上情;广泛收集信息,了解邻情。在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决策预案,搞好科学论证,提供领导决策参考。一旦形成领导决策,就要协助领导抓督查、抓落实。并在督查活动中注意发现那些不落实环节和不落实问题,准确分析原因,大胆提出建议,及时向领导反馈。这项工作抓好了,就能有效提高办公室的服务水平。

2.抓好督促检查是新时期办公室的工作重点决定的。各级党委政府都有新的重要决策推动发展。这些重要决策、政策和措施的贯彻落实,有大量的督查工作需要去做。否则,决策再正确、政策再优惠,一旦缺乏强有力的督查手段,也只能是一纸空文,起不到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作用。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样的奋斗目标、这么重要的决策,如果不辅之以强有力的督促检查,措施就落实不了,决策就实施不了,目标就实现不了。目前我们所处的时期,是一个重要战略机遇期、黄金发展期、人民内部矛盾凸现期,面临许多机遇和挑战,需要应对许多新矛盾、新问题和各种复杂局面,人民群众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可以说,各级党政办公室担负的督查任务是十分繁重的。办公室在确定自身工作重点的时候,一定要抓好督促督查,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光荣任务。

3.抓好督促检查是造就人才的要求决定的。从事督查工作是一条能够催人奋进的有效途径,是办公室人员成长成才的重要阶梯。有幸从事督查工作,实际上是一种全面的思维训练、智能锻练和能力培养,它对改善秘书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能力,都大有帮助。督查工作人员不但要会写,会讲,还要会做,督查室的工作岗位是造就人才的好岗位,能锻炼人才,培养能力。

体会之三:督查工作是一项具有科学性的社会实践,正确的思路决定了工作的成效。

督查工作要出成效、出地位、出权威,关键是要善于抓主流,抓重点、抓方向。

1.紧贴一个中心。即督查工作必须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与全市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发展战略有机统一,与市委意图目标同向、思路同

一、工作同频。一是谋划时要着力“引”。市第十次党代会已构建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一个好政策就是一份政治资源,落实效果直接关系到发展的水平。安排部署督查工作,必须紧贴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来进行,围绕党委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来部署,通过充分发挥督查作用,全面推进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有效增强“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紧迫感、使命感、责任感。二是实施时要努力“导”。政策的利益分解,需要通过督查强制入轨。随着发展进程加快、改革力度加大、政策推进加速,必然会使某些局部利益、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受到调整,容易产生抵触情绪或变通行为,有的甚至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要通过加强督查,确保政令畅通,真正把全市意志导向市委“推进跨越发展、构建和谐株洲”的工作主题上来,导向“产业兴市、科教先导、城镇带动、文化提升”的四大战略上来,导向努力建设“开放、文明、繁荣、宜居”株洲的工作目标上来。三是落实时要强力“推”。督查工作的核心是抓落实。要进一步把是否有利发展、是否致力发展、是否促进发展,作为衡量督查工作是否取得实效的重要标准。党委制定的政策前瞻性强,操作性强,落实起来面宽、点多、难度大。加之一般人具有的惰性,少数单位、部门和干部养成了不催不动的陋习,要积极发挥督查工作特有的鞭策、触动、激励等系统功能,充分调动最大多数人的积极性,激发创业工作热情,共谋发展事业。

2.围绕两个重点。即督查工作必须围绕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来开展。一要超前站位。积极将督查视角前移,针对每个、每个阶段、每个时期党委政府决策的工作重点,确定一批督查调研的主题主动介入,积极提出督查意见。二要重点攻坚。抓落实必须善于抓主要矛盾,理清主次,分清层次,区别轻重缓急。要改变面面俱到、项项分解督查的习惯性做法,理出牵动全局的大事、事关大局的要事、取信于民的实事,实施重点突破,推动全盘。三要跟踪追击。很多督查事项涉及部门较多,完成时限较长,推进难度较大,必然要求实施“一件事跟到底、抓到头”的工作方式,坚持反复抓,抓反复,一抓到底。四要查谏并举。要将督查与调研有机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强调贯彻落实党委决策“不走样”,满足于照搬照抄,照传照转,而忽视政务督查的参谋作用。要自觉在督查实践中主动思考一些深层次问题,力争提出切中要害、操作性强的督查意见和建议,积极转化督查成果,进入领导决策。可以说,抓住了党委政府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这两个重点,也就抓住了督查工作的根本。

3.把握三个层面。决策督查、专项查办、督查调研是督查工作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决策督查。决策督查是指围绕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各级党委、政府重大决策的落实与完善所进行的督促检查活动。主要包括文件督查和会议督查两个方面。决策督查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不同形式的督促检查活动,发现领导决策即通常所说的大政方针、重要文件精神、重要工作布署在贯彻落实和实施过程中的不落实问题和不落实环节,及时采取补救措施,狠抓落实。同时,发现决策的不完善方面,及时加以调整、充实、完善,以便实行科学领导。二是专项查办。即就某一问题发出指令,进行查处。其内容和范围大致有六个方面:(1)批示查办。上级党委和本级党委领导同志重要批示落实情况的督查。(2)函件查办。上级党委办公室及上级党委有关部门来函要求查处事项、上级一些老同志来信要解决问题、落实情况的督查。(3)文件查办。要求报告结果的上级党委及其办公室文件、本级党委及其办公室文件贯彻落实情况的催报。(4)会议查办。党委常委会议、党委办公会议决定事项和党委常委成员现场办公决定事项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5)建议、提案查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中需要党委部门调查了解并作出回答事项的催办。(6)新闻查办。主要党报党刊及新闻单位在内部材料中对本级工作提出的批评意见的检查答复。三是督查调研。督查调研就是把督促检查与调查研究结合起来,在督促检查中开展调查研究,在调查研究中进行督促检查。督查调研有如下几种:(1)综合督查调研。指围绕领导机关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适时组织力量调查研究,促进整个决策和部署的落实。(2)专题督查调研。指对领导机关的决策和部署选择某一项或某个重要方面开展督查调研活动。(3)专项查办调研。指围绕落实上级领导机关、领导同志的重要批示件的贯彻落实而进行的调研活动。(4)经验性督查调研。指发现和总结决策落实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新鲜经验和先进典型的调研活动。(5)问题性督查调研。指了解决策贯彻过程中出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政策性的问题的督查调研活动,其中既包括执行决策中出现的工作性问题,也包括决策自身在实施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体会之四:督查工作是一门具有理论性的社会学科,掌握规律和方法才能事半功倍。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讲,督查有以下几种工作方法:

1.掌握六种基本方式。办公室督查工作大体有六种基本方式:一是分流承办。办公室对督查事项及时进行任务分解,下达有关单位具体承办。对于涉及几个单位的督查事项,要明确牵头的单位和领导,做好协调工作。二是定期催促。按照督查方案和工作要求,定期催促,按期通报分步落实实施。三是及时催报。在党中央、国务院文件和上级党委、政府重要文件发布后,要求各级在抓了一段贯彻后,层层向上级报告有关情况,由上级党委、政府办公室负责督促、催报和综合。四是日常催办。对督查工作计划、阶段性督查工作任务、日常督查工作事项,进行催办。五是民情调查。针对群众反映强烈、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和现象进行调查。六是巡视检查。一般由上级党政领导同志出面组织力量,亲自主持或带队,或请那些威望较高的老同志带队,或授权办公室、有关职能部门的同志,组成若干督查小组,就某一方面或某一阶段重要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巡视检查。

2.用好六种基本方法。督查工作实践中,要灵活用好六种基本方法。一是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督查与阶段性重点督查相结合。既对中心工作紧抓不放,又分阶段实行重点突破,推动全局。二是领导督查与有关部门督查相结合。要积极争取领导带队直接参与督查工作,并发挥部门督查的积极性。三是秘书部门与职能部门督查相结合。要整合秘书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力量,发挥秘书部门的综合优势,职能部门的业务优势,推动工作落实。四是点上核查与面上推动相结合。点上的核查是指在某项决策发布后,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地区和部门,组织力量深入下去作调查了解,察看决策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并针对反映出来的具有典型意义的问题,分析原因,帮助总结经验教训,促进问题的解决。面上的推动是指在某项决策发布后,采取有效方法把各级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决策的落实而努力工作。五是明查与暗访相结合。注重暗访作用,力求更好的找准问题,听到真实声音,掌握真实情况,确保督查实效。六是做好正反两方面典型与督促解决问题相结合。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实实在在的解决问题。

3.熟悉三种基本程序。在督查工作中,要特别熟悉好三种督查程序。一是批办督查的程序。有七个环节:(1)拟办。接到领导同志、领导机关的批办、交办事项以后,应及时提出拟办意见。拟办意见一般包括承办单位(牵头单位、协办单位)、时限和工作要求等。其中,重大和复杂的事项,在提出初步的拟办意见后,还要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在承办单位认可的情况下,再报领导同志审定。(2)立项。办理意见审定后,即可立项。立项一般一事一项。(3)交办。交办一般采取发“查办公函”的形式,交有关单位办理,特殊情况也可电话或口头交办。交办应努力做到任务量化,时限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使之既具有权威性,又具有可操作性。(4)催办。“查办通知”发出后,要及时了解督查件的运行情况和办理情况,并适时加以催办。(5)审核。承办单位将办理情况报来后,要认真进行审查,看是否符合交办时所提出的要求,情况是否清楚,工作是否落实。(6)反馈。承办单位报来办结材料后,及时进行综合整理,报领导审定。本级党委、政府的批示件,可用“查办专报”形式报送,经批办领导审定即可了结,上级机关交办件和上级领导批示件,一般需写出专题报告,经有关领导审查后,以党委、政府或办公室的名义上报。(7)将办理结果以文字资料形式归档,以便备查。二是文件、会议督查的程序。有四个环节:(1)围绕决策目标,制订督查方案,确定检查项目。应当把握以下四条原则:一是立项要力求准确。其基本要求是紧贴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把握党委和政府的决策意图;二是立项要照顾全局,抓住重点不偏颇,不片面;三是立项要注意时效;四是立项要便于操作。(2)根据立项内容,划分工作责任,明确负责领导和部门。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有关职能部门切实负起责任,保证决策的实施。同时要总揽全局,综合协调,并重点督促有关环节,确保决策的贯彻落实。(3)掌握工作进度,实行分类指导,重点督办,建立跟踪督查档案。要根据决策督查方案,有计划、有步骤地收集、了解各地各部门实施决策的情况,掌握工作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督办。(4)情况汇总,分析评估,综合反馈。在大量掌握真实情况的基础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抓住那些带倾向性、苗头性、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决策者或迅速推广成功经验,或及时纠正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三是大型决策督查活动的程序。有三个环节:(1)草拟预案,报领导审定。预案一般包括:督查主要内容、督查方法步骤、督查力量的组织、督查时间安排、督查中需注意的问题等五个方面。(2)按方案的计划要求,组织实施。(3)召开碰头会,做好有关情况综合,情况通报及跟踪督查。

体会之五:督查工作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行为艺术,其工作成败关键在人。

督查工作是督查工作人员学识素质、能力作风、经验智慧的综合反映。从事督查工作的同志必须凝聚各方力量,聚集各种积极因素,共同致力服务发展大局。

1.要巧借“东风”。督查工作单靠办公室和文秘人员自身力量明显不足,要善于借力借智。一是要注重启动领导。各级党委是督促检查的主体,督查工作的实质是领导行为的集中反映。要切实加强对督查工作的领导和支持,积极争取领导带头参与、直接介入督查活动。要突出党委领导通过书记办公会、常委会、现场办公会等形式进行重点督查,突出政府领导对分管工作加强定期督查,突出人大、政协领导以调研、视察、评议等形式参与督查,并发挥办公室的自身作用协助领导抓督查,努力构建“横到边、纵到底”的工作网络,实现督查工作由“独角戏”到“大合唱”的转变。二是要注重联动部门。督查工作涉及多个部门,有的专业性很强,需要各方参与方能奏效。要有效整合部门资源,同时运用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定期不定期的协调媒体随同督查组进行明察暗访,通过报纸、电台、电视等向社会公开,强化督查权威。三是要注重调动基层。发挥基层处在一线,情况明、底数清、关系熟的优势和主力军作用,充分调动基层自觉落实的积极性,激发基层克服困难的创造欲。

2.要务实作风。作风事关形象、事关成效。督查人员尤其要锤炼作风,提高素质。一是要勤学勤跑。督查干部要不断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学习有关的政策规定,学习督查业务知识。原省委副书记谢康生就提出:每一次督查,必须用5到10天的时间学习掌握有关的政策规定,了解有关方面的情况。如果你对相关政策规定不了解,你到下面就会乱督一气,那就可能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督不到点子上,抓不到要害处。督查干部要多到下面去跑,到人民群众中去,到基层去。二是要细查细听。要认真过细去听去查,听有关意见,查有关依据。要通过翻看有关原始记录,听取老百姓直接的意见、反映,再去核实。假如是些道听途说的东西,是不允许的。三是实话实说。要如实向领导反映、报告督查情况。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需加工,原汁原味向领导反映。是好?哪些方面好;是不好,有哪几个问题。不要作文章、不要修饰加工,要原汁原味反映。四是要快办快结。向领导汇报后,领导有明确的态度和批示,就要抓紧去落实、去整改。同时,解决问题时要举一反三,不要就案办案,不要就某个问题解决某个问题,要通过解决一个问题促进类似问题的解决。

3.要当好“三公”。要当“关公”。始终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正确领会上级精神和领导指示,以正确的立场来看待事物的发展,以正确的原则来区分事情的本质。要坚持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相统一。对上负责,不仅仅是对上级负责,更重要的是对党的事业负责,对下负责,不仅仅是对下级负责,更重要的是对人民的利益负责。要当“包公”。无欲则刚,无私则韧,整个督查工作都要讲原则,不能把督查当成平衡关系的活动。既要领会领导意图,决不自作主张定督查项目、定检查标准,防止“走味”,又要全面掌握下情,决不违背事实下督查结论;要铁面无私,纪律严明,力戒督查疲软,杜绝督查腐败,防止假督虚查,针对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弱点对症下药。要当“愚公”。要有锲而不舍、一以贯之的精神,对待交办的督查任务,一查到底,情况不明不收兵,工作不落实不放过,不留“后遗症”;要有不畏艰难、负重前行的品质,敢于迎难而上,顶得住压力、受得起非议,在苦心经营中获得工作乐趣。

第三篇:新时期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思考

新时期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思考

新时期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思考

新时期的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同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习总书记“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指示,预示着家庭文化建设在新时期的重要性有增无减;人们多元的价值取向和实际需求,为新时期的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在此双重背景下,我们立足于**良好的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基础,对新时期如何做好家庭文化建设工作,进行了认真地思考和探索。

一、**以往家庭文化建设可传承的做法

家庭文化建设是**市妇联20多年来坚持不懈的一项重点工作,在几代**妇联人的共同努力之下,形成了一些符合本地实际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回顾以往特别是近几年的工作,我们感觉,有一些做法是在新时期的家庭文化建设工作中仍然可以坚持而且应该坚持的。

一是培树家庭文化建设的“大局意识”。这种“大局意识”一方面,体现在认识上,即将家庭文化建设视为城市软实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另一方面,体现在工作方法上,即在工作推进过程中,改变妇联“单枪匹马”的思路,主动强化与各级党政、部门、单位等社会各界力量之间的交流、合作与联动。例如我们每两年举办一届的“**家庭文化节”以及去年开始的“最美家庭”建设,都是长期与社会各界密切合作的成果。

二是提炼家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涵”。**家庭文化建设持续20多年来,虽然工作主题时常调整,但始终坚持一条主线不变,即“文明和谐”。为了让基层家庭在文化建设上有章可循、有的放矢,从2012年开始,我们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提炼出家庭层面的五大核心文化,也就是“孝老爱亲、崇文尚学、自强奋进、廉洁诚信、互助奉献”。重点围绕这五大文化,展开家庭文化建设工作。去年以来的寻访“最美家庭”专题活动,我们也是突出五大文化来寻访“最美家庭”。

三是追求打动人心与服务惠民的双重实效。一方面,每一次的活动,都要给参与者和受众带来心灵的震撼与共鸣,争取群众从内心来认同“五大文化”。为此,我们总是努力通过一些活动设计,从最“群众”的家庭生活中来挖掘最真实的情感。比如,举办“感动·感恩”、“我家的小故事”系列征文,引导家庭成员挖掘自己生活中触动心灵的感动瞬间;选取“金婚”视角,集中寻访“最美家庭”,回忆家庭成员之间感动彼此的温馨镜头;选取“五大文化”典型家庭,集中展示他们的风采;等等。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江海玫瑰”巾帼志愿服务、巾帼助梦圆梦行动、困境“最美家庭”帮扶等实际行动引导惠民服务,让家庭在亲身受益中认同“五大文化”,继而主动践行和弘扬“五大文化”。目前,在我们**基层,活跃着很多传扬正能量的“草根组织”和极具个性的“家庭文化室”,他们助人、悦己、惠及一方百姓、带动一方群众。

二、家庭文化建设工作中需要正视的问题

思想的引导,总是无止境的。在调研中,我们也发现了在家庭文化建设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家庭文化建设的“高度”问题。实践中存在一些影响家庭文化建设“高度”的问题,重点体现在:1.在对家庭文化建设工作的理解上,有些观点认为这项工作太虚了,可有可无,而且短期难见成效,做了等于没做;2.在家庭文化建设的形式上,部分地区和组织停留在自娱自乐式的唱唱跳跳,将“家庭文化”等同于“家庭才艺”;3.在工作主题和思路上,有时会囿于“家庭”二字而过于狭隘;等等。

二是家庭文化建设的“落地”问题。家庭文化建设存在不同程度的“落地难”现象,体现在:1.各项工作和活动在部分地区存在“上热下冷”现象,没有能够在最基层、最贴近群众的地方正常开展起来;2.工作推进中,单纯就“文化”谈“文化”、玩花样,局限于意识流,容易导致远离普通大众,不接地气;3.家庭文化建设成果的固化相对较难,实体展示较难;4.对基层的资源支撑缺乏,包括人才、经费等等。

三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持久”问题。部分地区存在“阵风式”家庭文化建设现象,缺乏细水长流、见诸日常的执着,而文化的浸润作用恰恰需要久久为功。

四是家庭文化建设的“整合”问题。“家庭”与“文化”分别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而出现了“家庭文化”建设的“多头”现象。这一方面推动了家庭文化建设整体投入的加大,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重复和资源浪费,同时也经常让基层“措手不及”。

五是家庭文化建设的“均衡”问题。家庭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载体类型、活跃程度、群众关注度及实际成效等在地域之间特别是城乡之间以及部门之间、行业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差距,呈现出不平衡现象。城市社区尤其是主城区明显优于农村。

三、新时期完善家庭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家庭文化建设要“虚功实做”,真正做到家庭当中去,做到群众身边去,必须要正视前述问题。在认识到“家庭文化建设就是在家庭层面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提下,我们总结既往工作,听取各界意见,形成了几点初浅的思考:

一是家庭文化建设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既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也要有“坚持不懈的传承”。我们认为,文化对人的思想及言行的影响是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的,家庭文化建设应当尽量避免“做一项、换一项”的做法,而应当立足长远,突出重点、持之以恒。只要一项工作符合主流价值、顺应群众需求,那么就不要轻易地因其短期内的“无效表象”而放弃。

二是家庭文化建设既要有组织引领,更要注重对“草根组织”和“草根领袖”的培育和作用发挥。以家庭带动家庭,让群众凝聚群众,这样的工作方法才是家庭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所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凡是家庭文化建设搞得好的地方,除了组织领导有力之外,必定有一个或者几个在当地有影响力的“草根组织”,也必定有一个或者几个在群众中有号召力的“草根领袖”。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要在群众中去挖掘和培树这样的组织和领袖,通过他们来凝聚广大家庭,壮大家庭文化建设的主力军。

三是家庭文化建设既要体现一定面上的整体特色,也要正视地区差异,因地制宜。从一个大市层级来讲,设置的“规定动作”一定要能够兼容所辖各地的实际情况,不能兼容的则应当鼓励各地的“自选动作”。特别是要区别城乡家庭的不同情况,以家庭需求为导向开展家庭文化建设。

四是家庭文化建设既要抓好顶层设计,又要充分调动基层,夯实基础。在组织领导上,建议党政牵头,统筹谋划;在工作推进上,建议整合优化,合作分工;在工作着力点上,建议重心下移,在给思路的同时,更要给资源,特别是在给资源上,建议上层逐级放样。

第四篇:新时期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时期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几点思考

蠡园开发区

在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老干部工作也面临着一场新的考验。要做好新形势下的老干部工作,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确保老干部工作在实践中加强,在加强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一、在工作指导上重视

老干部大都经历过经受过艰苦斗争的磨练,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炼就了坚强的党性,在群众中威望较高,在社会上影响较大,是推动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过去,在维护改革、发展和稳定这个全党工作大局中,老干部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改革难度大,发展任务重,保持社会稳定遇到的问题很多,要完成这一繁重而艰巨的任务,更离不开老干部作用的发挥。在新的历史时期,如果做好了老干部工作,就会使老干部帮助党和政府工作,自觉为单位分忧,主动去做一些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群众工作,带动一大群,影响一大片。实践也已证明:改革要深化,离不开老干部的理解和支持;经济要发展,离不开老干部的帮助与参与;社会要稳定,离不开老干部特有的威望和影响。各级领导干部要从事关大局的高度清醒地认识到,老干部工作不是小事,而是大事;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不是中心,却影响中心;不是大局,却牵扯

大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老干部工作,就有利于稳定人心,稳定干部队伍,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进而促进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二、在工作方式上创新

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新问题。老干部工作人员不能墨守成规,坐等‚红头文件‛,而要发扬‚三勤‛(口勤、腿勤、手勤)、‚四心‛(接待来访热心、听取意见虚心、宣传政策耐心、解决问题诚心)、‚五种精神‛(任劳任怨的奉献精神、全心全意的服务精神、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不怕困难的拼搏精神、忠诚老实的求实精神)的工作作风,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一要多参谋。做好老干部工作,领导重视是关键。而各级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与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工作人员积极主动地当好参谋密切相关。因为各级领导工作千头万绪,他们对老干部工作即使满腔热情,但对一些具体问题有时难免考虑不细致、照顾不周全、处理不恰当。作为老干部工作部门和老干部工作人员既不能怨天忧人,又不要畏难退缩,要千方百计地利用一切机会,为领导当好参谋,努力做到上级会议精神及时汇报,有关重大问题及时请示,外地先进经验及时介绍,本地具体做法及时提供,让领导能够经常对老干部工作作指示、提要求,切实做到领导开会时当面汇报,会上汇报不行会下汇报,口头汇报不行书面汇报,一次汇报不行再次汇报,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二要常检查。做老干部工作,会议开了,文件发了,政策规定了,任务布置了,但不等于工作落实了,问题解决了,这就要求老干部工作人员必须经常深入基层,深入老干部家中检查,并做到在单位了解的情况,要找老干部本人核实;找老干部了解的情况,要找单位核实,随时了解和掌握准确情况,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三要勤调研。在当前深化改革中,老干部有什么问题要解决,怎样解决比较妥善,老干部工作人员要心中有数。因此,要经常深入基层脚踏实地地开展调查研究,不断了解新情况、总结新经验、提出新建议,尽量做到调查研究的结果,符合老干部工作实际;总结的经验,具有推广价值;提出的建议,具有可行性,积极主动地为领导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依据,真正起到领导‚智囊‛的作用。四要会协调。老干部工作是一项涉及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对亟需领导决策解决的一些重大问题,应事先疏通各方面的关系,为领导决策创造条件;在组织实施决策过程中,更要尽可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消除阻力,即使跑断腿、磨破嘴,也要使决策落到实处。

三、在工作任务上主动

老干部工作涉及面很宽,跨越干部人事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两大领域,关系老干部晚年生活的各个层面;老干部工作问题也是多方面的,只不过有大小、轻重、难易之别。当

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老干部工作抓什么,如何抓?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全面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这为全党全社会做好新时期老干部工作指明了方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尽管各级各部门为老干部养、医、教、学、乐、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现行的老干部工作政策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保障体系、服务管理体系和科学工作体系诸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因此,进一步完善老干部工作制度,从机制上保证老干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是当前老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尽管各地因情况不同,老干部工作的重点、难点不完全一样,但绝大多数还是老干部两个待遇落实问题,其中又以‚两费‛落实为重中之重。在老干部‚两费‛落实中,通过社会养老保险、地方财政补贴等途径,现已基本解决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费的问题,但因目前建立的医保机制存在统筹基数低,资金缺口大;征缴手段软,资金到位难;财政压力大,支持能力弱;自付比例高,个人负担重等问题,按规定实报实销医药费则成了更难的。因此,各级各部门要下大力气尽快完善既适应新形势需要又符合本地实际的老干部医疗保障机制。

四、在工作力量上加强

老干部工作是一项繁重而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相当大的财力,而且涉及到党和政

府的许多部门,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只有全党全社会通力合作、齐抓共管,老干部工作才能真正得到‚切实加强‛。一是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自中央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起,老干部工作就成为各级党委、政府总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摆在重要位置常抓不懈。但也有少数党委、政府以工作忙为由,导致有的分工,老干部工作无人负责;有的研究部署任务,老干部工作摆不上位置;有的检查总结工作,老干部工作排不上号。二是各级党政‚一把手‛要‚切实加强‛。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强老干部工作,关键是领导,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重视。‚老大难、老大难,老大出面就不难。‛‚千难万难,‘一把手’重视就不难‛。作为老干部工作第一责任人的‚一把手‛,为老干部办事不仅会上要讲,还要扑下身子去做;特别是老干部工作出现了问题要主动亲自过问,情况不明亲自去摸底,意见不一致亲自去协调,经费缺少亲自去筹措,身体力行地帮助解决困难。三是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人事、劳动、卫生、老干等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地做好老干部工作,尤其是组织部门要对各地各单位做好老干部工作切实履行具体指导、协调、督办、通报、考核等责任;老干部工作部门要切实加强指导、开展调研、掌握情况、摸清动态、反馈信息。

第五篇:如何做好新时期乡镇财政工作的思考

我县乡镇财政所成立于1979年,是全省最早试点成立乡镇财政所的11个县市之一。乡镇财政作为我国财政体系中最基层的一级财政,是乡镇政府履行各项社会政治经济职能的财力基础。近几年来,农村税费改革不断推进,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大局稳定,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等方面产生了越来越明显的效果,但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乡镇财政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取消农业税、除烟叶外的农业特产税,国家对农业实行财政补贴,打破了乡镇财政收支的原有格局,乡镇财政收支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怎样做好当前乡镇财政管理工作,也就成了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大课题。笔者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就如何做好新时期乡镇财政工作作以下肤浅探讨。

一、新时期乡镇财政职能的转变及定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的职能主要由资源配置、收入分配、监督管理(稳定和发展经济)三大职能构成。就目前乡镇财政而言,一方面,随着农村税费改革和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深入,原有的农业税免征、农业特产税移交地税部门征收;而另一方面,随着国家对“三农”投入力度的加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直接面向农村的转移支付资金及各种财政补贴的具体落实和管理责任就理所当然地落到了乡镇财政的肩上,如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粮食直补、退耕还林、农村低保等。这就要求对乡镇财政职能必须及时转换,重新定位。就笔者理解,目前,乡镇财政的职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1、提供基本财力的职能。乡镇政权作为国家设在农村的一级基层政权组织,它在巩固和加强自身政权建设,发展区域经济,提供文教卫生和维护农村辖区社会治安等方面的社会公共需要上,无一不是以一定的财力作保证。特别是进行经济建设更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这些资金的来源,一部分是国家的财政拨款,另一部分则需要乡镇政府自行筹集予以补充。这些资金的筹集、分配以及对使用情况进行的财务监督等工作,都需要由乡镇财政来完成,任何其它部门无权也不可能代行其职责的。乡镇财政作为乡镇财力分配的职能部门,就要积极提供基本的财力保障,参与到乡镇经济和社会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去组织收入、监管支出,做好农村公益事业发展、干部职工工资发放等基础工作。

2、服务经济发展的职能。在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中,乡镇财政的职能作用将更为显著。(1)从生产上讲,乡镇财政除了要管好、用好上级安排的各项支农资金外,还要运用财政政策,引导、支持、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农民增收和财政增收。(2)从分配上讲,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减轻农民负担大政方针的基础上,做好农民收入分配的调节工作,建立健全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的监督制约机制,保护农民的利益,促进农民增收。(3)从市场流通上讲,要建立和完善各类农产品市场,稳定农业生产发展,巩固农业基础地位。(4)从消费上讲,要改善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5)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上讲,要加强协调,负责党和政府社会保障政策的贯彻落实。这些都要求乡镇财政充分行使职能,在培育和健全农村市场经济体系,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3、财政资金监管的职能。目前,乡镇财政虽然直接组织的收入规模减少,但需要管理的支出规模在增大。有国家切块给乡镇的预算内资金;有不纳入预算,由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自收自支的预算外资金;由乡镇政府向所属企业和单位征集的自筹资金等都需要乡镇财政具体实施管理。目前,大部分乡镇财政只管预算内资金和部分预算外资金,对数额很大的乡镇预算外资金未能实现统一管理,有的是只统计不管理,有的连统计都搞不好。这种乡镇财政职能被分割、肢解的状况,不仅削弱了乡政府统筹使用资金和进行乡镇区域调节经济的能力,也导致了乡镇分配渠道混乱,造成部门各自理财、各自为政,有的甚至把游离在乡镇财政管理之外的财政性资金,变成部门、单位的“小金库”、“私房钱”,胡花滥用,化公为私,乱发财物,不仅使国家资金造成损失浪费,而且还腐蚀了一部分干部,不利于廉政建设。因此,资金管理的任务在加大,只有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才能发挥资金使用的应有作用。

二、新时期强化乡镇财政职能的对策及举措

新时期强化乡镇财政职能,应坚持科学的发展观,从合理划分乡镇事权入手,理顺县乡财政体制,明确乡镇财权,充分调动乡镇政府发展经济、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面加强农村财源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健全乡镇财政职能,规范农村分配秩序,理顺农村分配关系,促进乡镇财政工作稳步推进,努力把乡镇财政真正建设成体制规范、制度配套、管理科学、职能强化的一级财政。

1、统一思想认识。目前,社会各方面对乡镇财政职能的认识是不尽一致的,在财政系统内部认识也不完全统一。有的人认为乡镇财政无事可

干,没有什么职能,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中应压缩精减财政编制和人员,甚至提出撤销乡镇财政所。由于认识上存在盲点和误区,对乡镇财政干部队伍的稳定和工作开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管理松散,人心不稳,工作消极,等待观望等现象,弱化了乡镇财政职能。因此,要巩固提高乡镇财政的地位,强化乡镇财政的职能,做好新时期乡镇财政工作,就必

须解决认识问题。对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收支的财务活动,要从农村经济发展的整体,从政府职能的转变,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政府、企业、个人之间的联系等来理解和认识乡镇财政的职能。要加大财政宣传力度,使各级财政部门和社会各方面对新形势下乡镇财政的地位、职位和作用能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从而为乡镇财政职能强化和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明确工作任务。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乡镇财政被赋予了新的任务。要善于把握财政工作的新特点和新任务,积极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明确工作任务,实现工作重心转移。要跳出财政看财政,把视野放眼于日常收支活动之外,看到乡镇财政在日常收支的背后所发挥的重大政治经济作用,在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中,发挥好财政的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乡镇财政的主要任务是:确保基层政权组织的正常运转;强化区域公共事业发展;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和公益事业发展;有重点、有选择地扶持农村产业化建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3、大力培植财源。一是根据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进一步明确财源建设发展思路、工作目标、方法和措施,强化财源办职能,成立单列机构。机构职能在政府的具体领导下,必须具有绝对独立的法人资格,机构领导不分现有职务高低,从全县具有此专长的人员中破例选派,工作人员由该机构负责人公开向社会各界挑选,工作经费由财政统筹解决。二是以国有资产管理为突破口,巩固基础财源。如我县应将政府依法征收的所有出让土地:民族宾馆、老干局、老财政局、扶贫办公楼、烟厂、计生局、民政局、农业局和乡镇区划调整后的部分国有资产,不能让它闲置,归口到该机构统一处理,预计可实现3个多亿的收入。不仅让它在市场发挥更大的效益,而且每年可获这笔资产的社会利息也在1亿元以上,稳步提升县级财政收支可支配能力。三是以农业产业化、商贸、旅游带动为契机,打造统一争资上项平台,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大力发展私营经济,培植新兴财源。凡是所有向上争资申报的项目由该机构全面平衡,集中捆绑,加大工作力度,统一运作,预计每年可向上争取国家无偿投入亿元以上。所有项目审批后统一由该机构负责组织实施,预计年创利税在3000万元以上,达到富乡、富民、富财政的目的。四是以产权结构调整为依托,搞活主体财源,对竞争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企业,积极推行以“两个置换”为主要内容的产权制度改革,帮助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发展,对已充实到企业任职的科技特派员和以后要继续委派到企业去的科技派员由该机构负责统一管理,同时负责三年内培植年税收在5000万元的企业2-3个。五是做好财源调研,强化财政监督。坚决杜绝部分单位专项资金的自然流失和吃缺现象,力争做到收入不漏,支出不重,管理有序,据统计,就此一项每年可节约财政开支300万元以上。

4、夯实工作职责。农村税费改革以后,乡镇财政并不是没有工作可做,相反,需要做的工作很多,任务十分繁重。其主要工作职责有:一是负责乡镇一级财政预算管理工作,负责乡镇公用经费的管理和财政资金使用单位的管理工作;二是发展农村经济,建设乡镇财源,培植新的财政收入增长点,支持公共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条件;三是负责契税和耕地占用税征收工作;四是负责乡镇财权、事权范围内的财政支出的管理工作,实施“乡财县管乡用”会计核算、收支两条线和财政财务基础管理工作等;五是负责乡镇行政、企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管理、培训及业务指导工作;六是负责乡镇财税信息化建设,以“一卡通”形式落实发放各项财政惠农补贴、资金,如粮食直补、退耕还林等;七是负责村级财务的管理和监督,配合做好农民负担监管工作;八是负责各类专项资金的监管工作,确保扶贫、救灾、退耕还林、以工代赈、支农等资金专款专用及应有效益的发挥;九是负责乡、村国有资产管理和协助县级开展政府统一采购工作;十是负责完成同级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其它大量的财政事务,如回收财政支农有偿使用资金,化解乡村不良债务和清理历年税费尾欠,以及深化农村税费改革和落实各种配套改革等工作任务;十一是承担乡镇党委、政府其他中心工作。在以上十一项财政工作职能中,除一项税收征收管理外,其他都是围绕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财政监管服务职能。

5、强化队伍建设。新的形势、新的情况和新的任务,迫切要求乡镇财政干部要加强学习,更新知识,转变观念,拓宽思路,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知识水平和政策理论水平。乡财干部过去长期从事税收征收管理工作,不畏艰苦,大力组织财政收入,为我县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们具有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精神,具有熟悉农村和农民基本情况等有利条件。但我们也要看到,乡财干部过去是“单纯组织收入型”的,知识结构相对单一,现在要向“财政综合管理型”转变。因此,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的要求尤为紧迫。当前,首先要保持乡镇财政机构和干部队伍的稳定。积极消除财政系统内部一些干部认识上的偏差所造成的工作消极、思想动荡等现象。引导和教育乡镇财政干部围绕新时期财政工作的目标任务,勤于学习,苦练真功,安心岗位,踏实工作,争作贡献。其次,要加强乡镇财政干部管理,建立严格的人事管理和工作考核制度。对人员力量不足的乡镇财政所,要结合乡镇机构改革,增加乡镇财政干部编制。乡财干部人数已达到一定规模的地区,要确保干部队伍的相对稳定。制止随意调整财政人员及其工作岗位,保证乡镇财政队伍应有的力量和工作运转职能的完整。第三,要按照新形势下财政工作的发展要求,加强乡镇财政干部培训,努力建设一支“学习型、服务型、落实型”的干部队伍,不断提高干部的财政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下载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做好新时期督查工作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做好新时期群团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群团工作的思考 谭力贤 在新的历史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群团组织面对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工作理念、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工作成效已远远不能适应......

    做好督查工作的思考5篇

    做好督查工作的思考 古今兴盛皆在于实,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加强督查是作细、落实工作的有效手段。在2012年集团《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集团部室要充分发挥督查督办职能,要定期......

    关于做好督查督办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做好督查督办工作的几点思考2004-10-15[内容提要:今年是“有效执行年”,为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实现既定目标,就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有效的督查督办。本文阐述了目前督查......

    浅谈如何做好督查工作

    浅谈如何做好督查工作(心得体会)强化督查措施推动决策落实浅谈如何做好督查工作的体会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区委督查室的各位领导为我提供了一次向兄弟乡镇学习交流......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做好新时期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的思考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指出,“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我国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基......

    对于做好新时期基层党支部工作思考(范文大全)

    关于做好新时期基层党支部工作的思考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全面提升党支部组织力 要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制度到位 发挥好党支部书记的模范带头作用我单位处在确保长江河道......

    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新时期地方人大工作的几点思考党的十九大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如何进一步做好地方人大工作,充分发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作用,是各级地方人大重......

    关于做好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思考

    关于做好新时期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思考(7)发布时间:2011-3-9 16:50:03党外知识分子是我们国家知识分子和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一战线的人才资源;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