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
继承优良文化传统繁荣振兴三晋文化
-----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挂牌成立
太原市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12年12月26日在区政协会议室隆重召开,会议选举产生了尖草坪区首届三晋文化研究会领导班子。
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会长李玉明、副会长罗广德、杨子荣、张玉洁、秘书长赵晋胜;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霍润德、副会长杨光亮、宋海文;区政协主席张银喜、尖草坪区政府区长李贵增、区委常委、宣传部长金林平、区人大副主任班玉翠和研究会会员代表及区级机关相关部门、局、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等九十人出席了会议。会议由尖草坪区政府副区长朱蓉主持。大会讨论审议通过了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章程》,选举出了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领导组成人员,理事54名,常务理事16名,柳志宏、郑俊杰、刘云成、李沛军等同志分别当选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
会上,新当选会长柳志宏作了任职发言,她表示一定尽心尽力、不负众望,为研究会的发展壮大和进一步繁荣尖草坪区文化事业做出努力。
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李玉明、市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霍润德,在大会上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尖草坪区在全市第一家成立三晋文化研究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对开展三晋文化研究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强调研究人要根据本区自身的文化特点,编制好研究规划,把规划落实到人,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研究工作。
尖草坪区政府区长李贵增在讲话中对研究会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希望研究会能适应文化建设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秉承对古人负责、对今人负责、对后人负责的治学精神,坚持正确方向,通过对历史文化与当代文化的研究,为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会上,省、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向区三晋文化研究会赠送了省、市三晋文化研究成果书籍;会后省、市三晋文化研究会领导为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办公室揭牌,并和新任研究会领导成员进行了座谈。
第二篇:在蒲县三晋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在蒲县三晋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12月11日)
邓 彩 彪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尊敬的刘主任、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
蒲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经过大家共同努力,紧张的筹备,今天正式成立了。这是我们蒲县文化发展史上应该说是一件喜事一件好事,对于推进全县文化建设,对于促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乃至对于整个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应该说必将起到或者必将发挥重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县委、县政府,代表县四套班子,蒲县三晋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也代表四套班子向刘主任、向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莅临会议,亲自指导,帮助我们搞好研究会的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市三晋文化研究会的各位领导,特别是我们临汾的老领导刘主任,是我们临汾德高望重的老领导,我在机关工作期间,曾经直接受教,直接服务,刘书记在工作期间,对于临汾的经济发展、干部队伍建设、政法队伍建设、发展稳定确实是贡献非 1
常突出。同时,在工作之余和工作岗位期间,对于关心文化、重视文化的发展研究,既是爱好者,又是参与者也是参与领导者。特别是近几年来,直接组织临汾尧文化研究会,对临汾这个根祖之地,尧都尧文化之乡,中国传统文化发祥地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今天,刘主任又亲临会议,后面还要做重要讲话,希望同志们认真地听、认真地思考、认真地领会,把刘主任多年的心得、关于文化的思考、关于文化研究会的一些工作的要求,认真地贯彻到咱们整个协会下一步的整个研究工作中去。
蒲县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从薛关龙王庙细石器
遗址发掘已经证实,远在一万二千年以前,已经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唐尧时期,尧帝访贤于此,拜师蒲伊子,县名由此而来。北魏置石城县,北周置蒲子县,隋朝时称蒲县,历史演变,以后虽屡有变更,但都以蒲为名。春秋时晋国公子重耳曾受封于此,筑城而守;西晋末年十六国时期刘渊曾定都于此;特别在近现代以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八路军和解放军两次设伏于蒲县井沟一代,由此蒲县历史上享誉“诚河东之咽喉,亦西秦之门户”应该说是名副其实的。悠久的历史,壮美的山河,孕育了绚丽的文化,滋养着厚重的人文。东岳文化闻名遐迩,聚千年灵秀,凝万民智慧,构成古朴雄伟的建筑风格和丰富奇特的文化内涵;红色文化可歌可泣,不仅有红军东征时期建立的克城苏维埃政府的旧址,还有一大批革命烈士矢志革命、血染故土的英雄事迹;生态文化同样得天独厚,北有国家级风景保护区五鹿山、南有梅洞山、东有峡村峡谷,应该说蒲县境内山山覆翠,草木峥嵘,四季常青,风景秀美;从艺术文化来讲,远的有清乾隆时期的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的王居正,在现当代有以段云、西戎为代表的文化名人,光耀桑梓。岁月流转,但书香文脉,薪火传承,代不乏人。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全县的文化事业也得到了蓬勃发展,书画、文学、剪纸、根雕、戏曲、烫画等等门类,影响力和知名度也在不断扩大。近两年来,县委、县政府对文化事业高度重视,所以特别设立了“段云书画奖”和“西戎文学奖”,今年我们又恢复创办了《蒲县文艺》文学季刊,为广大文艺爱好者创作和研究提供了一个阵地和平台,也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大力扶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全县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精神的家园,是传承文明的纽带。加快先进文化建设,对于推动经济发展,引领社会风尚、启迪人民群众,增强地域的竞争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特别是今天,我们三晋文化研究会的成立,将成为推动我县文化事业发展繁荣的一支生力军,深入挖掘、整理、研究、传承和弘扬我县的优秀文化,广大文化工作者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今天在座的各位会员,不论是在职的同志还是已经离开工作岗位的同志,大家都是对文化事业有志向、有兴趣、有造诣的、或者甚至说有所成就的有识之士。长期以来,大家执着坚守,潜心研究,辛勤付出,为我县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通过三晋文化研究会这样一个重要的平台把大家组织起来联系起来,更有利于下一步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推进文化研究工作。所以借此机会我也提出这样几点要求和希望,与大家共勉,我也愿意参与进来和大家共同推动文化的研究和发展。
第一要选准课题,深入研究。要按照省市三晋文化研究
会的统一安排,选好课题,结合实际,突出地方特色,深入扎实地开展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革命文化以及生态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东岳文化和蒲伊文化的研究,对于我们蒲县来讲,更有特色更有特点,其中所蕴含的惩恶扬善、崇尚自然、尊重人才、倡导民主等思想内容,对于今天在资政育人、启迪后人等等方面,仍然有非常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和作用,所以希望大家开阔视野,深入发掘,辩证分析,努力做到古为今用,使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第二是希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要按照县委提出的 “树立三种理念,统筹四个发展,实现五大跨越”的发展思
路,围绕全县工作大局,来开展研究工作,尊重文化特点和规律,结合自己的专长和兴趣,潜心研究,敢于扬弃,善于创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为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是希望同志们在工作中间扩大影响,培养人才。要切实把我县三晋文化研究会,营造成为一个文化工作者文化研究者的温馨和谐之家,凝聚起来,形成合力。要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作用,以文化人,塑造灵魂,启迪智慧,陶冶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进吸引力,增强号召力,扩大影响力,提升文化的软实力。
第四是希望潜心研究,多出成果。广大文化研究工作者要甘于淡泊,耐得寂寞,潜心付出,力争通过大家的努力,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促进优秀文化的大众化、通俗化和普及化,努力把三晋文化研究会打造成一个有凝聚力、有影响力、有作为、有成就的全县这么一个重要的文化研究团体文化研究组织。
第五是希望咱们各个部门相关单位要创优环境,营造氛围。文化工作关系全局,关乎未来,影响深远。县委、县政府将一如既往地给与高度重视,在各个方面给与大力支持,也希望我们各级相关部门要热情关注热心支持,要从各个方面为同志们的文化研究工作提供方便,创造条件,全力营造一个尊重文化、尊重研究和尊重创造的工作氛围和社会氛
围。
借这样一个机会,讲这样几点与同志们共勉。希望我们蒲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在全市各个县市中间成立较晚,但是我们的工作能够做的更扎实,工作能够做的更超前,以赢得省市文化研究会的更多的支持,不辜负刘主任和各位领导对我们的期望。最后,衷心祝愿蒲县三晋文化研究会,多出成果,多出人才,创造佳绩!
再次对刘主任、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感谢!谢谢大家!
第三篇:文化研究会成立会议议程
上午
主持人:常委、宣传部部长
一、会前内容
(一)由工作人员宣读发来贺词、贺电、贺信的单位和个人
(二)文化局局长宣读“关于成立文化研究会的通知”。
二、会议内容
(一)文化研究会成立会议现在开始。全体起立,奏国歌。
(二)文化研究会筹备组常务副组长作“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
(三)领导讲话。
(四)文化研究会筹备组副组长兼秘书长宣读文化
研究会章程(草案)。
(五)由工作人员宣读并通过文化研究会选举办法。
(六)宣读并通过文化研究会第一届理事名单。
(七)由工作人员宣读当选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情况简介。
(八)宣读,并通过会长、副会长。
(九)根据会长提名,通过文化研究会秘书长。
(十)根据会长提名,通过聘请顾问。
(十一)根据会长提名,通过特邀研究员、特邀撰稿人、协理员。
(十二)文化局局长向文化研究会授牌。
(十三)当选的文化研究会会长讲话。
(十四)顾问讲话。
(十五)奏歌曲(十六)议程完毕,会议结束。
下午
一、根据秘书长提名,通过副秘书长(另纸)
二、会长提名,通过“文化研究(会刊)”编辑室主任、“文化研究会年鉴”编辑
室主任、联络室主任。
三、秘书长提名,通过秘书处秘书室主任、行政室主任、阅览室主任。
四、会长提名,通过课题研究组组长。
五、安排工作。
第四篇:文化研究会业务工作计划
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根据章程已定为民间学术团体。首届理事会决定围绕宗旨在任职期间组织四个方面工作,热望全体会员积极参与完成这些重要任务。
一、全力编辑梅氏文化传世著作
(一)编纂“中华梅氏大宗谱”
宗谱是家庭、家族的历史档案,是祖祖辈辈的生命史册;他对海内外宗亲寻根问祖、凝聚姓族有重要意义。他还与正史、方志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
梅氏源远流长,留存许多族谱。但从商未先祖梅伯到秦末西汉梅鋗及东汉梅福的记录,各地不一。本会计划组织编委会,推举有编谱实践经验和文史水平,且能站在全族高度上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编辑委员会来组织纂修“中华梅氏大宗谱”。这项工作分为两个部分:其一,编委会主要研究梅氏世系主干支和迁徒路线,合并各地区以始迁祖为主的地区族谱。其二,各迁徙地则由地区宗亲编辑始迁祖为首的地区族谱并报送编委会合并为“大宗谱”。
这项工作看似浩大,但分为主干和支系两块后其编辑速度可大大提高。XX年以来,完成中华宗谱的姓氏已有一定数量。我梅氏现已传承一百余代,编辑宗谱是本会历史使命,大家一定要完成世代宗亲期盼的任务。
(二)编纂“梅氏历史文化资料收藏条目”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国内迎来文化研究最好时期。我国通史、地方史及千年文明所产生的文史巨著纷纷问世。尘封多年的梅氏历史文化遗存内容逐渐出现在各地图书、文史、博物、档案馆的书籍和电子信息存储设备中。如“中华二十六史、中国地方史集成、钦定四库全书、百业大辞典套书”等等。这为会员研究梅氏文化提供了极好条件,为早日收集这些珍贵材料以防尘封流失,本会建议会员有组织通阅这些资料并编录“梅氏历史文化资料收藏条目”进而形成“梅氏文化大辞典”。这是梅氏文化爱好研究者急需之物,本会应承担编辑任务。
上述传世著作的编辑工作由本会团队集体完成。这可体现梅氏集体智慧,著作才能保证准确、全面。每个编委应在版权、荣舆面前放弃自我,化小我为大我,自觉为宗亲工作。
二、重点研究梅氏企业文化与发展路线
随着国内经济和科技文化深层次的迅速发展,梅氏一批企业家和经济人士脱颖而出。他们是一批根据市场需求创造产品财富与时俱进的精英。除为社会作出贡献,他们还积极关心家园建设,支持各地宗亲发展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先富带后富,成为宗亲心中的楷模与希望。
由于市场经济发展时期不长,梅氏企业目前数量不多;且企业多利用贷款运作,缺乏延伸上下产业链和作大作强的办法条件,因而多处于中小规模。他们需要相互联络、交流、鼓舞、支援。梅氏文化研究会应该在研究这些问题后计划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将中华梅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办成海内外宗亲积极参加的联络大会,在会中举办“梅氏企业论坛”。使海内外梅氏企业家有交流的机会,即“文化搭台、经贸唱戏。”在联络较多梅氏企业家后编录《梅氏企业名录细目》,介绍梅氏企业规模、成就、合作方式。进而成立“梅氏企业分会”,使之强强联合。
(二)举家族之力,试办优秀梅氏股份制企业
家族制企业在国内外层出不穷。但我们知道领导成员过于狭隘的企业是难于健康发展的。而多地区梅氏代表参股的企业可避其弱点且能集各地智慧和管理办法,进而充分利用市场条件做大做强企业。此梅氏企业应使参股宗亲倍感责任和回报。
除经济企业界,梅氏在政界、军界、科技文化界亦有许多名人,本会将收录他们重大业绩与贡献,编写《中华梅氏知名人物联谊手册》弘扬这批现代精英。
三、打造优秀梅氏文化文艺作品
梅氏人物浩繁若如星辰。从祖先梅伯、梅鋗、梅福,到近代追随孙中山先生的铁血梅氏、抗日英雄;以及现代各条战线革命英烈及模范志士,都应组织文艺作品弘扬、传播其个性与功绩。近来社会上有丝弦“砲烙梅伯”、电影 “梅兰芳”,还有梅一文老人花八年时间写出的赞扬民族英雄梅挚礼“血洒中原”剧本,这是很不容易的。本会希望全体会员运用散文、小说、戏剧、影视文化形式弘扬梅氏历史及英雄事迹。上述“血洒中原”剧本,本会将组织影视编导家研究搬上银幕、银屏。
梅氏多年遗存许多诗文字画,楹联画像。本会将根据其原型制作邮票,纪念收藏品。对于古代、近代、现代梅氏画品,宗亲又是急盼收藏的,本会将收集、制作多种画册满足各方需求。
梅花文化值得本会进一步深入研究。其个性、品质、内涵值得会员细细品味。本会积极组织参加推介梅花为国花的活动。正在传承中的梅花菜肴补品应科学地向社会推崇。
四、提高梅氏文化网站质量水准
近年来发展在互联网上梅氏网站形成的网络文化在沟通宗亲情谊、寻根问祖、探寻梅氏源流等多方面起了极大作用。许多梅氏兄弟姐妹、父老乡亲在工作闲暇之余,在梅氏网站亲热聊天、问候、传递信息,其乐融融。有的优秀网站还经常公布梅氏文化研究的资料和成果,实在感人!这些博主多为熟悉电脑技术的高手,使宗亲深深感到梅氏文化在先进科学技术陪伴下传播古朴厚重、优美典雅;情韵和谐有序。
但参与网络文化宗亲人数目前还不多,有些文章的点击率较低,各网站要大力扩充网友,提供更多梅氏文化资料和研究成果,广泛为宗亲服务。
本会将陆续表彰优秀梅氏网站、博主;并要求网站公正、公平、公开,对本会宗旨负责。
上述四方面工作是现实和重要的。本会初创,在资金、组织、人才方面有许多困难。唯一不缺的是有梅花精神;不畏严寒,敢创天下之先。现在宗亲出钱、出力,相信梅氏文化研究会首届理事会工作计划一定可以顺利完成!
第五篇:文化研究会筹备工作报告
各位宗亲代表:
受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秘书处的委托,我向大会做如下筹备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筹备成立的基本指导思想
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秘书处,也即筹备处的成立,是在全国梁氏文化研究蓬勃开展的大好形势下和河北梁氏宗亲的迫切要求下筹备成立的。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梁氏文化研究的热潮就在全国各地蓬勃兴起。广西南宁首倡编撰《中国梁氏通书》,面向海内外进行征稿活动。山东东原梁氏家族集多年之力修成《中国梁氏通书东原卷》,第一次进行了东原支系的大修谱大联谊活动。广西、广东、江苏、江西、湖南各地多次开展梁氏宗祠的修缮、重建,梁氏族谱的编撰,复兴祭祖敬祖活动。全国梁氏文化研究会于山东枣庄成立后,连续组织了三届全国性梁氏文化研究大会,成功组团参加了西安、澳门的世界梁氏宗亲恳亲活动,并多次接待了来自海外的梁氏宗亲到大陆观光、旅游和商贸交流活动。这些,都对河北梁氏文化研究会的筹备成立起到了有力的影响和引领的作用。
河北省各地梁氏文化研究的工作同样起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石家庄市的城角庄、孙村、留营、张营、西王村、南方岭、狼窝、山尹村等梁氏宗亲遍及的村庄,先后进行族谱、家乘的重修、重建工作;河北正定梁氏家族在原族谱的基础上,将明清以来涌现的历史名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挖掘,撰写了一批有价值有份量的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并在有关刊物和媒体进行了刊发宣传。在邢台、张家口、衡水、保定、邯郸、鹿泉、井陉等地,以梁氏先人的优良传统为己任,积极创新,勇于开拓,涌现了当代一批优秀的梁氏企业家、商业家、实业家。许多人在各种领导和工作岗位上,努力做着积极的奉献,努力进行着梁氏文化的研究整理,使河北省梁氏文化的研究在各地、各城市有了一定的发展。
面对全国和河北梁氏文化的基本形势,石家庄市梁氏宗亲于XX年年春节期间集会,畅议梁氏文化研究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认为河北的梁氏文化研究虽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与全国梁氏文化开展的态势和要求相比,仍有着不少的差距。河北的梁氏文化研究工作应该因势利导,迎头赶上,与全国的文化研究相互配套,相互吻合。在统一思想,达成共识的情况下,首先于XX年年2月13日正式成立了秘书处,做为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的筹备处开展工作,同时,明确了秘书长、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和部分理事的人选,明确提出了以下工作意见:
一是广泛联络,积极发动,在全省范围内寻找梁姓宗亲,进行联谊交流活动,为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从人员上、组织上创造条件。
二是寻根寻源,广征族谱,家谱,为编辑《河北省梁氏族谱》创造基础条件,进一步理顺河北梁氏与全国梁氏的宗支世系关系,为全国的经验交流做好资料上的准备。同时,为广西南宁的《中国梁氏通书》提供河北的研究成果。
三是积极动员河北宗亲走出去,参加地方和全国性的梁氏文化活动,学习外地的经验,充实自己的头脑,提高思想觉悟,提高搞好梁氏文化研究的能力和水平,在河北各地把梁氏文化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工作更好地开展起来。
二、筹备成立的基本过程
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秘书处成立后,在两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通过报纸、电话、通信的方式,积极与省内各地宗亲取得联系,加强交流活动。同时,还积极深入到保定、邢台、井陉、鹿泉各地,调研寻访,参加各地梁氏宗亲举办的各种活动,两年多来,已联络到各地宗亲代表200余人,并且与之取得了定期和不定期的联系,为省会的成立从人员上做了准备。
(二)积极开展各地家谱、族谱和研究资料的收集工作。在收集的基础上,安排专业的人员进行了分类、统计和修改、撰写,初步整理出一批研究资料。这些资料一是通过《梁氏通讯》向各地进行交流,二是通过互联网向外发布。同时,还为南宁的《中国梁氏通书》提供了一些有价值有份量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资料,为扩大河北的影响,加强与全国梁氏家族的联系进行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
(三)积极参加了全国梁氏文化研究会和世界梁氏宗亲总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几年来,河北梁氏宗亲先后参加了山东枣庄的成立大会,安徽合肥、浙江新昌的第二、三届文化研究活动,参加了西安举办的世界梁氏宗亲西安恳亲大会,参加了山东东平东原梁氏祭祖活动和浙江梁氏文化研究会第二届会议等等。河北宗亲在历次活动中,在全国梁氏文化研究中分别当选为中国梁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副秘书长、理事,《中国梁氏文化通书》副主编职务等等,为加强河北同各地的联系从实际行动中做了准备。
(四)初步进行了组织机构的建设和增设了理事工作班子。今年春季,根据秘书处工作的要求,适时明确了常务理事和理事的组成机构,增选了10名常务理事和20名理事。新增选的这些常务理事和理事,热爱家族事业,有较高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乐于奉献,为河北梁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从组织上提供了保证。同时,今年年初,河北正定梁梦龙研究会成立,这个研究会的成立开创了河北各地梁氏文化研究会成立的先河,他们还编辑出版了《蕉林》的报纸。这些,都为省文化研究会提供了组织上的保证。
今年3月份,全国梁氏文化研究会在广东佛山参加石梁贺诞祭祖活动,提议河北承办第四届全国梁氏文化研究会。经过认真研究,河北决定承办这次会议。同时认为,经过两年的筹备,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成立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于是,决定在全国会期间,同时举行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样,就从组织上保证了河北梁氏文化研究工作的长期的,持续不断地开展。
三、研究会成立后的基本任务
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的成立,是全省梁氏家族的一件大事,也是把河北梁氏文化研究工作引向深入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研究会成立后面临的主要工作是:
(一)认真搞好梁氏文化的研究。河北梁氏历史悠久,史料丰富,现多藏于各地梁氏家族中,交流和交往不多。为了使这些珍贵的资料与全族共享,就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挖掘、收集、整理,要发动各地梁氏宗亲积极提供线索,提供资料,把原有的东西进行精心地整理,把不完整、零星的东西加以分析、研究,以求齐全。在此基础上,力争通过努力,尽快完成《河北省梁氏族谱》的编修工作。
(二)认真搞好各种学术性的交流活动。开展有益的、经常性的活动是研究会活力的基本特征。开展活动,既有利于大家的相互交流,也能面对面地抒发真知灼见,从中探讨出有价值、高品位的文化特质来。这次成立后以后,要陆续在各城市举办弟二届、第三届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学术交流、理顺研讨、经贸交流、学习考察等活动,以期把研究工作引向深入。
(三)要开办会刊和互联网的交流活动。会刊是各地会员交流信息的重要载体。通过会刊河北发布各种信息,探讨梁氏文化的源流,理顺各地宗支的世系。互联网的普及使人们习惯了对世界的认识能力,通过互联网发布我们的消息,学习各地的经验,搞好我们的工作,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下力量把这些工作抓紧抓好。
(四)要倡导各地尽快把梁氏文化研究的组织机构建立起来。有了研究机构,有了组织,就等于使梁氏宗亲有了主心骨,有了娘家。各地应当以城市、县城、乡镇、村庄为单位,早日成立和建立梁氏文化研究会,以期在工作上与省文研会同步运作,同步发展。
(五)要搞好大联合、大合作、大联谊活动。选拔、培养一批有热心、有奉献精神、能吃苦、能务实、有能力、有水平的宗亲参与到研究会中来,参与到梁氏文化研究的队伍中来。建立这样一个队伍是必要的,做为民间组织,在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都不会有太大太多的保证。这就要求我们有奉献精神,有吃苦精神,有乐善精神。这样,梁氏文化的研究才有生机,有活力。
(六)要积极走出去参加多项活动。河北梁氏文化的研究不是孤立的、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丰富的。今后,无论全国文化研究会还是世界梁氏宗亲总会都会在适当的时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举办各种活动。我们河北的宗亲要有开放意识和开放观念,有吸收新鲜经验的意识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学习到好的东西,有用的东西,优秀的东西,从而把我们自己的工作不断做好,不断使我们的研究工作迈上新的台阶。
各位宗亲,在河北省梁氏文化研究会成立以后,希望我们同心同德,勇于进取,精诚合作,搞好团结,不断把梁氏文化研究工作引向深入,以更大的热情,更大的魄力为新的年代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