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调研报告及工作建议
接到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关于对和谐肥矿建设进行调研”的通知后,我们立即向矿党委领导进行了汇报,根据党委领导的安排,由宣传科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就和谐肥矿建设进行了深入座谈。特别是联系近几年和谐矿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广泛交流了认识和体会,提出了构建和谐肥矿应实现的目标,找出了影响矿区和谐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并就如何加强和谐矿区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就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构建和谐肥矿应实现的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从这个角度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矿区,应该是产业和谐、管理和谐、文化和谐、人际和谐的统一体,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公正维护和谐,以道德素质孕育和谐,以党的先进性引领和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构建和谐矿区的目标定位在促进矿区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职工生活更加安康上。从我们肥城矿区的情况看,要实现和谐矿区的美好愿望,必须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业发展,努力为建设和谐矿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和谐矿区,发展是基础,没有发展,什么事也做不了。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五年百亿目标不动摇,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三个一体化”建设进程,把提高发展速度和质量放到更加突出位置,集中资源大力发展优势项目。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发展式、增效式的要求,大力推进节约型企业创建。要更加注重投资业绩,建立完善投资回报考核评估体系,力求效益最大化。要坚持盘活存量促增量,激发存量活力,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源,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2、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努力为建设和谐矿区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对煤炭企业来讲,做好安全工作,无疑是建设和谐矿区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矿区的最大变数。必须高度重视,群策群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安全工作,实现安全发展,为和谐矿区建设提供良好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主动安全观,规范岗位操作行为,深化“三违”专项治理,促进人的本质安全。要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推进科技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装备水平,从根本上提升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要积极推进安全理念变革,改善安全思维模式,培育先进安全文化,引领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推动安全工作水平逐年提高,力争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
3、实现发展成果全员共享,努力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建设和谐矿区,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善待职工,做到“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要以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实实在在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实现他们的愿望。要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职工收入,尽快实现小康目标。要加大住房建设力度,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完善扶贫助弱机制,不让一个职工家庭吃不上饭、子女上不起学、职工看不起病。要通过持续不懈地努力,力争到“十一五”末,把矿区建设成职工收入较大增长、各种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职工安居乐业、欢乐祥和的新矿区。
4、实现公平正义的机制保障目标,最大限度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矿区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完善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厂务公开公示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矿区稳定机制,努力消除影响和谐的体制机制障碍,从源头上保障公平正义。要切实推行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以职代会为主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让职工知情,听职工议事,请职工监督,提高职工主人翁地位。要尊重和兼顾各群体利益,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坚持公平正义的角度,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建立起既体现个体价值、又相对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要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倡导“有话好好说,有事按程序找”的信访工作新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妥善处理好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要积极推进依法治企方略,坚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将肥矿集团建设成为法治矿区、平安矿区,使公平正义成为建设和谐矿区的重要支柱。
(五)实现企业文化和谐,为和谐矿区建设创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和谐文化是广大职工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企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之一。集团公司应大力倡导人际关系融洽、干群关系密切、各种群体相互理解、企业愿景普遍认同的和谐理念,积极培育“团结、协作、诚信、互爱”的和谐精神,建立起具有调节利益、增进融合、凝聚力量、推动发展的具有肥矿特色的和谐文化。要坚持用和谐文化培育人、鼓舞人、塑造人,引导职工树立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和谐的理念成为广大职工的重要价值取向。要深入开展“八荣八耻”的教育,牢固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知荣明耻树新风。要提升文明创建活动层次,推动文明创建活动向以人为本、体现关爱等主题延伸,更大地促进人文环境和谐。
二、影响矿区和谐发展的不和谐因素
通过座谈交流,我们认为,集团公司在推进和谐矿区建设进程中,尽管取得了很大成效,促进了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政治、经济、分配、就业、劳动保障等方面,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影响矿区和谐发展的不和谐因素。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1、发展需求与结构调整之间的矛盾。近年来,我们肥城矿区通过采取结构调整、改革改制、资产重组等措施,企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阵痛”,在寻求煤炭资源、发展第三产业等方面作出了较大牺牲,遗留问题较多。
2、企业发展与基层单位利益之间的矛盾。由于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壮大,特别是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建成公司一体化运作、集约化管理的统一平台,对基层单位的要求更为严格,管理更为规范,对资金等重要资源实施集中运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单位的利益。
3、企业对高水平人才的渴求和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的矛盾。由于种种原因,人才短缺特别是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已成为煤炭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我们肥矿集团也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在社会高度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人才日益成为企业成功的重要砝码的今天,这个矛盾尤为突出。
4、党群干群关系之间的矛盾。当前正值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成分、分配方式和利益主体日益多样化,在矿区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碰撞磨合的过程中必然产生一些矛盾。比如由于干部与群众在执政理念上难以对接,在理解执行党的政策上难以取得一致,在企业发展变化的认识上存在偏差等,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摩擦与矛盾。
三、构建和谐矿区的几点建议
根据六中全会“决定”精神,我们认为,构建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和谐矿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从人力资源开发上为构建和谐矿区提供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和谐矿区贵在“人和”。而“以人为本”既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实现人和的基本保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企业员工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员工多方面的需求,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对于企业来说,员工既是企业的主体、和谐的创造者,同时也是生产要素中最为活跃的因素。如何启动员工的兴奋点,使员工的一切行为变被动为主动,是摆在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第二,坚持以发展为根基,从物质需求保障上为构造和谐矿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矿区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企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构建和谐矿区,必须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发展的观点、发展的思想、发展的理念不断调整企业的发展思路,做到以发展促进和谐,以和谐促进发展。特别是要注重处理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当前与长远的关系,围绕增盈提效,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生产经营水平,最大限度地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和谐矿区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三,坚持以学习为手段,从队伍素质的提高上为构建和谐矿区注入创新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那么,通过“建设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来提高职工队伍的素质,也就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成为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实现学习型企业的进程中,要积极引导职工学习成才,更好应对市场竞争的挑战。要逐步完善岗位成才激励机制,引导职工钻研实用技术和操作技能。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浓厚氛围。
第四,坚持以文化为导向,从团队精神的凝聚上为构建和谐矿区塑造精神支柱。要以文化为导向,建设独具肥矿特色的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良好的精神氛围,树立企业与员工的共同愿景,培养“心相通,情相融,力相合”的团队精神,为构建和谐矿区提供精神支撑。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具有品牌效应的无形资产,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扩张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使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最佳组合,从而创造最佳效益,推动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真正起到育企业之“本”、铸企业之“魂”、谋企业之“道”、塑企业之“形”的作用。
第五,坚持以稳定为基础,从利益关系的调整上为构建和谐矿区创造稳定的环境。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成为构建和谐矿区的关键所在。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协调机制,坚持把改革的力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在利益分配上注重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和实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妥善处理职工内部矛盾,坚持和完善厂务、党务公开等民主制度,保证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增强防范和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社会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六,坚持以和谐为己任,从改善人居人际环境上为构建和谐矿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政通人和、安居乐业是矿区和谐的直接体现。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各种保障体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营造和睦融洽的人际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形成全体职工安居乐业的祥和矿区。要营造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矿区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要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让更多的职工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长远协调发展。
第二篇:和谐矿区建设调研报告
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鸡场乡志鸿煤矿化解矿群矛盾纠纷侧记
文/图 高登健
鸡乡志鸿煤矿始建于2001年,原设计为年产3万吨的私营小矿,矿区总面积约0.1平方公里。由于设备落后,资金不足等诸多原因,煤矿生产长期不正常,领导班子换了一发又一发,资金投入一批又一批,生产就是不正常,落后的设备和管理理念使终制约着该矿的发展。
2007年,随着国家煤矿资源整合号角的吹响,志鸿煤矿作为整合主体矿井被保留下来,并由原来的红塔煤矿、志鸿煤矿、发那煤矿、坪地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后年设计为30万吨,配套75万吨洗煤厂建设,总投资1.5个亿,矿区占地2平方公里,是一个比较有发展潜力的煤矿,作为新投资建矿的盘县柏果镇红旗煤矿,从中看到商机的同时,也承担着煤炭高风险行业内部存在的危机和矿区矿群矛盾的协调与处理,如何处理企业的发展与矿区群众利益之间的关系,直接影响建矿的进度和矿区的和谐建设。
认真核实合理化解整合前遗留的矛盾纠纷
煤矿整合了,原先小矿老板拿了钱走人了,然而,整合前的小矿遗留下来的矛盾纠分不断突出并激化,直接影响到煤矿的整合和新井建设,尤其严重的是原红塔煤矿拖欠农民
1工工资389470万元,长达3年之久,最高拖欠金额竟达5万余元,直接导致农民工罢工,堵矿和上访,严重影响了矿区和谐和社会的稳定,阻碍了新井建设。
盘县柏果镇红旗煤矿进场后,通过耐心细致的工作和多方协调,深入摸清煤矿内部存在的矿群矛盾纠纷和制约发展的因素,并认真加以解决和落实。通过认真核对,对红塔煤矿拖欠农民工工资进行核实,并于2008年4月对147名农民工拖欠的389470元农工工资兑现到当事人手中,及时化解了一场群体性矛盾纠纷,为推动新井建设和矿区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方勾通合理化解矿群矛盾
随着新井的开工建设,许多隐形的矛盾纠纷逐渐显露出来,如何协调好政府、群众和煤矿之间的关系,成为摆在企业负责人面前的一大难题,政府的协调,群众的配合直接关系到矿群矛盾纠纷调处理的结果,关系到新井建设的顺利和能否早日投产。
政府:左肩挑着发展,右肩挑着民生
煤炭资源的不断开采,一些矛盾纠纷逐步产生,主要表现为:一是地下水位下沉、地面塌陷、山体滑坡、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和地质灾害严重;二是矿区群众生产生活用煤困难;三是矿区劳动力就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同时引发诸多社会矛盾,影响矿区的团结稳定,鸡场乡领导班子面临
诸多矛盾的阻力,深入煤矿矿区调查走访群众和煤矿老板,虑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召开座谈会。在调查研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加强与煤矿老板的勾通,全面协调处理好煤矿与群众之间的关系。在座谈会上,乡党委书记罗忠国说:“作为政府,我们左肩挑着发展,右肩挑着民生,既不能因为在煤矿开发中产生矛盾面停止开发,也不能纯为了资源开发而损害群众利益,要坚持科学发展,健康发展,及时解决关于资源开发中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进化矿区环境,为企业创造宽松的投资环境,让企业进得来、稳得住、能发展……”。
群众:煤矿争发展空间,要保护群众生存空间
新矿井建设,大型机械进场,地下资源大量开采,地陷房裂、井枯、田毁及各种地质灾害相应而来,煤矿在争取发展空间同时,群众的生存空间受到了破坏,必然激化了群众与煤矿之间的矛盾。煤矿矿区尹五坤、余绍愉等村民认为:煤矿在开采资源获得利润的同时,应该统筹兼顾群众利益和生态环境,抽出一定的资金来解决因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质灾害搬迁,人畜饮水困难和生产生活性缺水问、土地恢复等问题,解决老百姓客观存在的困难,合理保护群众的生存空间……
矿方:让利于民,共享发展成果
过去在矿群矛盾纠纷处理问题上,主要是问题产生后,群众到乡里上访,然后由乡里从民政救济或其他方面给予解决,这就陷入了一种煤矿受益,群众受害,政府买单的局面。志鸿在矛盾纠纷处理中,以预防为主,从四个方面着手,从源头上治理影响矿群矛盾纠纷产生的因素,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一是用优质煤供应民用煤,仅2008年就供应优质民用煤5800吨;二是做好矿区农民工就业工作,现在在志鸿煤矿打工的矿区农民工达500人,月工资均在2000元以上;三是做好矿区农民的土地征用补偿工作,不和群众争边边角角的土地,计较分分角角的得失;四是做好矿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计划在矿区合理流转农户的土地2000亩,用于开发特色种植,让农民重新以农民工的身份参加土地开发和分红,全面推进煤矿矿区和谐美化。
和谐发展 全面推进各项工程顺利建设
由于加强了协调与勾通,志鸿煤矿从开始建矿以来,没有发生重大矛盾纠纷,即使偶尔有些小问题,也及时化解在萌芽状态,矿群关系稳定,矿区出现了一片安定和谐的局面,全面推进各项工程顺利建设。截止2009年4月,矿区三通一平已全部结束,完成保坎2万立方米,完成土石方开挖5.8立方米,完成主井建设40米,风井建设40米,副井建设62米,已完成投资2000万元,办公楼修建完成2000平方米,宿舍楼修建3000平方米,并完成了75万吨洗煤厂的地面建设,计划在2010年底全面投产,计划投资1.5个亿。
在矛盾纠纷协调座谈会上,董事长黄初玺说:“建矿的宗旨在与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要让利于民,与农民共享发展成果,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划解矿群矛盾纠纷,推进矿区和谐建设……”
第三篇: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调研汇报
关于和谐矿区建设的调研汇报
接到集团公司党委宣传部“关于对和谐肥矿建设进行调研”的通知后,我们立即向矿党委领导进行了汇报,根据党委领导的安排,由宣传科牵头,组织有关人员就和谐肥矿建设进行了深入座谈。特别是联系近几年和谐矿区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要求,广泛交流了认识和体会,提出了构建和谐肥矿应实现的目标,找出了影响矿区和谐发展的不和谐因素,并就如何加强和谐矿区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现就有关情况作一简要汇报。
一、构建和谐肥矿应实现的目标
[本文来源于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社会,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整体和谐的社会。从这个角度看,与之相适应的和谐矿区,应该是产业和谐、管理和谐、文化和谐、人际和谐的统一体,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而要达到这一要求,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以公正维护和谐,以道德素质孕育和谐,以党的先进性引领和谐,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把构建和谐矿区的目标定位在促进矿区经济更加发展、政治更加稳定、文化更加繁荣、人际关系更加和谐、职工生活更加安康上。从我们肥城矿区的情况看,要实现和谐矿区的美好愿望,必须实现以下几个目标:
1、实现更高层次的创业发展,努力为建设和谐矿区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建设和谐矿区,发展是基础,没有发展,什么事也做不了。必须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定五年百亿目标不动摇,加快重大项目建设特别是“三个一体化”建设进程,把提高发展速度和质量放到更加突出位置,集中资源大力发展优势项目。充分利用国家产业政策,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发展式、增效式的要求,大力推进节约型企业创建。要更加注重投资业绩,建立完善投资回报考核评估体系,力求效益最大化。要坚持盘活存量促增量,激发存量活力,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源,以发展促和谐,以和谐促发展。
2、实现本质安全型企业,努力为建设和谐矿区创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对煤炭企业来讲,做好安全工作,无疑是建设和谐矿区的重要前提和保障,但同时也是建设和谐矿区的最大变数。必须高度重视,群策群力,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安全工作,实现安全发展,为和谐矿区建设提供良好环境。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主动安全观,规范岗位操作行为,深化“三违”专项治理,促进人的本质安全。要深化质量标准化建设,推进科技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和安全装备水平,从根本上提升矿井防灾抗灾能力。要积极推进安全理念变革,改善安全思维模式,培育先进安全文化,引领创建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努力推动安全工作水平逐年提高,力争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
3、实现发展成果全员共享,努力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建设和谐矿区,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善待职工,做到“发展依靠职工,发展为了职工,发展成果惠及职工”。要以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重点,实实在在地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帮助实现他们的愿望。要在企业效益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增加职工收入,尽快实现小康目标。要加大住房建设力度,改善职工居住条件。要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完善扶贫助弱机制,不让一个职工家庭吃不上饭、子女上不起学、职工看不起病。要通过持续不懈地努力,力争到“十一五”末,把矿区建设成职工收入较大增长、各种保障体系更加完善、职工安居乐业、欢乐祥和的新矿区。
4、实现公平正义的机制保障目标,最大限度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公平正义是建设和谐矿区的基本条件,制度是实现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完善民主权利保障机制、厂务公开公示机制、收入分配机制、矿区稳定机制,努力消除影响和谐的体制机制障碍,从源头上保障公平正义。要切实推行厂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以职代会为主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让职工知情,听职工议事,请职工监督,提高职工主人翁地位。要尊重和兼顾各群体利益,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从坚持公平正义的角度,加强收入分配调节,建立起既体现个体价值、又相对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要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倡导“有话好好说,有事按程序找”的信访工作新秩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应急管理工作体系,妥善处理好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要积极推进依法治企方略,坚持学法守法用法,依法维护企业和职工合法权益,将肥矿集团建设成为法治矿区、平安矿区,使公平正义成为建设和谐矿区的重要支柱。
(五)实现企业文化和谐,为和谐矿区建设创造和
;第五,坚持以稳定为基础,从利益关系的调整上为构建和谐矿区创造稳定的环境。没有稳定就没有和谐。妥善处理好各种矛盾,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协调稳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成为构建和谐矿区的关键所在。要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建立健全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协调机制,坚持把改革的力度、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群众的承受程度结合起来,在利益分配上注重公平公正,切实维护和实现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妥善处理职工内部矛盾,坚持和完善厂务、党务公开等民主制度,保证群众依法行使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要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防控体系,保持对违法犯罪的高压态势。要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增强防范和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社会风险和突发事件的能力。
第六,坚持以和谐为己任,从改善人居人际环境上为构建和谐矿区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政通人和、安居乐业是矿区和谐的直接体现。要把精神文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各种保障体系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营造和睦融洽的人际环境、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和坚强有力的保障体系,形成全体职工安居乐业的祥和矿区。要营造和睦融洽的人际关系,通过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矿区形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良好氛围。要营造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让更多的职工群众享受到现代文明带来的成果。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人与自然长远协调发展。
第四篇: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矿区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矿区
井下文明生产创水平,井上文明生活上台阶。建设和谐矿区,就要坚持人本管理,首先矿区领导要做人本管理的表率,积极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管理,通过改革体制,优化制度,采取激励措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实做细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来达到人本管理的目的,构建和谐矿区。
一、煤炭企业领导要做人本管理的表率。
现代企业面临着对企业自身素质的挑战,最要紧的是对企业领导素质的挑战,没有现代化素质的企业领导,就没有现代化企业。以人为本是以提高企业领导人的自身素质、塑造企业领导人的良好的自身形象为前提,从而以德服人,达到以企业领导人自身的力量去影响、感染职工,进而带出一支素质良好的队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企业领导人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思想观念素质和知识能力素质。
二、积极创造条件,让职工参与管理。
职工参与管理是实行企业生产服务过程的群众路线,实行企业决策过程的群众路线,允许职工对管理和决策提出建议和批评,给予职工适当的与工作相称的决策权,这样既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也有利于调动职工的工作热情。通过不断地宣传教育,努力树立全体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和地位感,树立与企业共命运的思想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必须明确职工在管理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他们在企业中的主人翁地位。
三、改革体制,优化制度。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一个全员经营、民主管理的体制,为各级人员参与管理、发挥才干提供机会、权利和条件。一要大胆改革旧的机构体制,减员增效,减少管理层次,减少内部推诿扯皮现象;二要本着“能者上,庸者下,平者让”的原则,通过民主选举、公开招聘等措施,把那些品行端正、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对不适应工作的干部进行坚决撤换;三要对职工进行优化组合,使之具有互补性、内合力,以产生良好的整体效应;四要建立职工培训机制,加强对职工的培训,注重对广大职工进行不同类别、不同工种的技术技能培训,或选派优秀人员到先进企业进行参观学习,引导他们学技术、学业务,提高适应工作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活力。
四、以激励措施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煤炭企业要以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建立能上能下的干部管理机制、能进能出的用工机制和能高能低的分配机制为目标,完善企业自主用人制度和自主分配制度。企业分配制度的好坏是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重要因素。必须兼顾国家、企业和职工三者的利益,坚持在生产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职工的福利待遇,逐年增加职工工资、奖金。对基层区队实行计件制或包岗制,取消计时工,职工的工资与材料、工作量挂钩,实现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分配原则,彻底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的分配方法,同时,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精神激励、物质激励、荣誉激励等各项制度,来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五、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
煤炭企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善于做实做细思想政治工作。各级干部第一要研究职工的需要,把思想教育工作做实。煤矿单身职工占一大部分,他们在矿上得不到亲人的关心,区队领导可以把职工的生日核清,记在工作手册上,到职工过生日时,在矿广播电台点上一首歌祝福他,让职工从心里感到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为企业干事创业的热情。第二,激发人的情感,把思想教育工作做细。要树立干部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的观念,尊重职工的人格、自尊心,与他们平等相待,同吃同住同劳动,干部与职工才能在心理上产生共鸣。以高尚的情操塑造职工,使之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激发职工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活力,为煤炭企业的蓬勃兴旺做出新的贡献。
目前,煤炭企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人的挑战,对自身素质的挑战。要搞活煤矿企业,建设和谐矿区,就必须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是企业活力的源泉和根本。
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矿区
供应科刘慧峰
二00八年六月五日
第五篇:和谐矿区建设汇报材料
××××××公司 和谐矿区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公司坐落于小塘镇新城村,前身是建平县小塘镇第一铁矿,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有固定资产一亿元,职工455人。2011年铁精粉年产量40万吨,年产值3.8亿元,实现利润2.18亿元,其中实现税金1.56亿元,从1997年至今共缴纳税金近6亿元。先后被上级部门授予“先进单位”、“明星企业”、“先锋企业”等多项荣誉。进入2012年,铁矿业市场低迷,面对市场整体经济下滑趋势,我公司通过对设施设备的更新换代,做到了降低成本,环保高效。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能够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确保了各阶段经济指标的顺利完成,预计年底能顺利实现50万吨铁精粉的生产目标。
多年来,我公司始终秉承“守法、诚信、卓越、奉献”的经营理念,全力打造“诚信企业”、“奉献企业”,勇于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构建和谐生态环境,坚持把做好矿山地质环境综合治理,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体现。努力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恢复和改善矿区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真正做到了三个和谐:企业内部的和谐,即管理者同生产者、劳动者的和谐,跟当地老百姓群众的和谐以及跟自然环境的和谐。
一、矿地和谐
我公司一向合法经营,诚实守信,企业运行的各个环节,包括开采、加工、运输,都做到合情合法,手续齐全,任何违法违纪的事情坚决不做,让企业以及在这里工作的每位员工都能清清白白、堂堂正正。公司坚决做到在采矿权范围内依法开采,从运营至今,通过合法程序,共办理临时占地40余宗,集体土地使用证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拥有矿区面积3.2平方公里。公司董事长××××××先生一直潜心经营、严格纳税、积极履行社会义务,回报国家,按时足额缴纳环境治理保证金、土地复垦保证金、采矿权价款、采矿权使用费、临时占地费等各项费用。
1.植被恢复 公司积极响应全面实施矿山植被恢复工程的号召,严格执行各项政策法规。在追求企业发展,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追求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在矿山植被恢复和矿山土地复垦工作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从2005年开始,公司根据矿山开采形成废弃地的特点,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从土地整理、土壤改良、边坡防护工程、供排水工程等方面,对矿山废弃地科学、合理地进行植被恢复,并成功完成了阶段性的造林任务。主要实施方法是选择一些荒沟、荒坡、荒滩,利用主体矿的弃岩、干选的废料、选矿车间的尾矿砂进行填充,然后地表覆盖一米以上的良性土壤进行造地。
为了把这项工程搞好,公司每年拿出利润的10%,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分步骤分阶段实施,把每个细节都做得扎扎实实,为下一步工程打好坚实基础。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投入资金3100多万元,动用各类车辆31万次,施工土方量680万立方米,恢复整地2300亩,扎沟造地15条,完成荒山造林1100亩,用于耕地1200亩。共栽植各类树种55000株,其中,新城村南山造地成果最为显著,1990年,公司前身小塘第一铁矿开始对该矿区进行重点开采,十多年以后,该矿区已形成平均深40米,最深60米,总面积近150亩的大矿坑。2008年,开始对该矿区进行恢复治理,并在填充的同时,用砖、钢筋、水泥浇筑成直径2.5m和直径3.5m的大井各一口,用于恢复治理结束后的土地灌溉。至2012年5月,公司已完成了该地区150亩的土地恢复治理工程,总计消耗钢筋5吨、水泥20吨、砖40万块,施工土方量200万立方米,在边坡栽植沙棘树5000株,并于今年春季栽植了苦参。
根据多年土地治理经验,实施矿山植被恢复工程,不光解决了弃岩、废料的堆放问题,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又改善了生态环境、优化了土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
2.节约用水 2011年,我公司投资5000万元,耗时5个月,建成了一座技术含量高、自动化程度高的30万吨铁精粉生产线,在设备处理量、铁精粉品位、尾矿处理回收率以及工人劳动强度、作业环境等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在此之前,政府及公司领导和员工对尾矿库的安全问题高度重视,尾矿库日常维护工作任务繁重,库区回水沉淀区细小颗粒(稀泥)量大,对附近居民及公共财产安全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尾矿砂运输困难,且选矿用水量大,水源严重不足,为保证安全生产,节约用水,保护与治理周边环境,公司决定投资建设先进选矿生产线,同时建设尾矿干排系统。
尾矿干排系统项目总投资460万元,占总投资的10%,设备从山东核工业烟台同兴实业引进,系统主要由三大环节:旋流器、浓密机和真空带式过滤机组成。该套设备每小时处理尾矿能力达到105吨,节水能力达到85%以上。在使用干排技术前,车间生产时提取地下用水为200m3/小时,尾矿回水150m3/小时,使用尾矿干排技术后,仅提取地下水为30m/小时,大大节约了水资源,实现了尾矿浆零排放。经过处理的尾砂含水量降到10%左右,极大方便了尾砂的运输处理和利用。该套尾矿干排系统于2011年末建成投入使用,从使用效果来看,尾矿砂颗粒粗细均匀,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真正实现了尾矿砂干式排放。
2012年,我公司再次对生产二部选矿车间进行尾矿干排生产线改造,该项目总投资480万元,8月份,订购的设备制造阶段已基本完成,车间土建工作也正在紧张进行中,预计10月末建成投入使用。经计算,两套尾矿干排设备同时运行后,每年将节省水资源200万方,节省成本600万元。
经过近一年现场生产检验证明,尾矿干排工艺确实为一套行之有效的尾矿处理系统,可降低生产运营成本,避免尾矿库溃坝的安全隐患,保障选厂的连续安全生产,大大节约了水资源,促进尾矿的综合利用,尾矿砂直接运输到造地区域,在公司恢复的所有耕地中,几乎全部搀杂了一定量的尾砂,优化了土地,真正做到环保高效,使公司在打造新型、绿色、环保、节约型企业的道路上又迈进了一大步。
二、矿民和谐
1.企业与村民的和谐 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所在社会环境的支持与拥护,一直以来,我们与附近各村的关系相处融洽,像鱼和水的关系,共生并充满活力。在公司各个岗位上的450多名职工里,有80%的人数来自附近各个村民组,极大地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并且让他们享受到了良好的工资待遇,每逢过年过节,在给公司职工发放米面油等各项福利待遇的同时,也为各村每家每户发放了大米和白面。公司都也常常通过便利的机械设备条件或提供人
3员力量,帮助他们拉渣子垫道,运料建房,满足村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为他们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提高了生产效率。
在采矿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村民土地的占用问题,我们都能与他们较为顺利地达成协议,今年5月份,因为扎沟造地的需要,我公司将松岭娘子坟一带60亩的耕地划为造地范围,这些地沟壑纵横、贫瘠不堪,没有一整块像样的土地,耕种时极为不便,在经过与村民的协商后,双方很快签订了协议,由公司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将土地扩展、平整,这样可以由原来的60亩贫地改善成200亩良田,再归还给村民组所有,并且按正常每亩地收益,补偿给村民在治理期间的耕地损失,此项工程的实施,即让村民们得到了实惠,也使公司的发展上了一个台阶。另外,松岭北山260余亩造地现场,也正在紧张施工中,两块地双管齐下,每天共出动各类车辆700余次,24小时施工。这些措施只是公司平整土地的一小部分,董事长××××××先生高瞻远瞩,计划用5—8年时间,逐步完成各村耕地面积的大规模平整,最终实现机械化产业化种植。
与当地居民和谐相处,造就了企业欣欣向荣和谐发展的良好现状,多年来,不曾出现过任何上访事件,公司的形象在群众中拥有良好的口碑。得益于公司领导阶层的正确指引,我们会将“德济、仁爱”之心体现到淋漓尽致。
2.企业与职工的和谐 生产破碎车间的粉尘过大,为改善工人的作业环境,2012年8月初,公司投资50万元,从河南引进了一台型号为XQM64—6的脉冲布袋除尘器,耗时一个月,完成了车间除尘设备的购进和安装。该设备可以将多个扬尘点通过管道收集尘土,保证了工人作业环境的空气质量,避免了一些可能会引发尘肺疾病发生的机率,过去那种生产车间尘土飞扬的现象得到了彻底改变,优化了矿区环境,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在给职工创造舒适工作环境的同时,公司也为职工提供了各项丰厚的待遇,让职工更加安心地工作,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2008年公司出资于县城兴建了高档住宅小区,30多位经理级以上人员,每人免费获得一处100平米价值30万元的房产,解决了他们的城镇住房问题。接下来,公司计划投资4000万元,于年底再建一处住宅小区,用于解决班长级以上人员的城镇住房问题。2010年底,新的厂区竣工投入使用,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加优越,厂区24小时为职工提供热水,浴室全天候开放,免费为全体员工提供三餐。考虑到有很多夫妇二人同在本单位工作的,企业为他们提供家属房予以妥善安置。这些都让职工在企业工作也能感受到家的舒适与温暖,让企业的发展成果惠及每位职工,在细致入微的关怀中让职工可以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
我公司通过多项举措,不断完善建设和谐矿山企业的使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嘉奖,成为区域和谐企业的样板,2012年8月下旬,县政府领导带领全县多家矿山企业,来公司观摩学习,并号召以此作为学习典范。我公司赢得了信心和鼓励,在创造和谐矿山企业的道路上将不断前行。
三、社会效益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十几年来,经过艰苦不懈的努力,从最初的一个小矿厂已发展成为如今的区域龙头骨干企业,同时,也造就了一位优秀的企业家与慈善家,公司董事长××××××同志是一位热心公益事业的楷模,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诠释着和谐社会的大爱无疆。自2000年以来,他累计向社会公益事业捐助的款项已达近亿元。包括村容村貌570万元、乡村公路1014万元、饮水工程3245万元、农业水利608万元、捐资助学1150万元、扶贫帮困280万元、文化事业270万元、农网改造200万元、其他方面410万元。其中2011年为我县城镇居民饮水工程捐款3050万元,为我县个人捐款数额历史之最。××××××参加工作几十载,获得各级政府部门颁发的荣誉共计80余项,主要包括:1997年3月被辽宁省乡镇企业管理局评为“省乡镇企业劳动模范”;2002年1月被辽宁省委统战部、工商联授予“光彩事业先进个人”;2008年5月被辽宁省人民政府授予“五一劳动奖章”;2009年3月被朝阳市宣传部评为2008“感动朝阳”人物;2010年3月被建平县委员会授予“十佳企业党员”;2011年5月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9月获得辽宁省第三届“建设者奖章”;2012年2月荣获“2011辽宁省新农村建设十大功勋人物”等。
1.扶贫帮困 ××××××同志出身于贫农家庭,从山里长大,朴实与善良是他不变的性格,生活的艰辛和创业的艰难,让他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无尽的感情。致富不忘本,心系家乡人。对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家乡父老,××××××同志都会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他们度过难关:小塘镇大塘村村民陈某因火灾将五间房屋全部烧毁,无处栖身,××××××捐资5000元帮其修建屋舍;道虎沟村一村民因车祸需要手术,他先后两次为其送去7000元为其治病;道虎沟小学教师薛某因车祸将腿撞断,他又送去1000元;新城村一组张喜贵双目失明,家中生活十分困难,在近8年的时间里,××××××同志共为其送去1.8万元现金;新城二组村民宋银平,妻子患有精神病,不能劳动也不能料理家务,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每逢节日,××××××都为其送去500元钱;道虎沟村一组村民李洪涛因车祸做开颅手术,××××××同志先后两次送去9000元为其治病;我镇苏子沟村高志的女儿患骨癌,做截肢手术,××××××同志又送去3000元„„这些数字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2.民生工程 道虎沟村冷家营子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全屯只有一眼吃水井,而且水质差。2004年××××××同志投资10多万元为全屯打深水井一眼,并安上自来水,解决了全屯60多户近200口人的吃水问题。2006年投资15万元为道虎沟村打了4眼机电井,并无偿为其提供输水管道,耕地灌溉面积达750亩,并为农民垫付电费款,每年0.7万元,至今累计56万元。2006年末××××××同志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的号召,为解决朝阳地区农村人畜饮水问题,捐资13万元新打机电井两眼。2012年初,为新城村6组机电井配套工程捐资15万元。
××××××不仅想着家乡父老吃水难的问题,而且还关心着全县老百姓的吃水问题。建平县矿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城区居民数量的迅速增长,饮水问题突显出来,为了给县委县政府减轻负担,2010年末,××××××向建平县城区饮水工程捐款3000万元,此后又追加捐款50万元,用于奖励为饮水工程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为早日解决建平县城镇居民饮水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此举让××××××真正成为了建平乃至东北义捐第一人!
3.捐资助学 2003年××××××投资近70万元,为道虎沟小学建了一座650多平方米的教学楼,当年投入使用,同时建起了锅炉房、教师宿舍等附属设施,购置了20台微机;出资18万元购买了一辆中巴车,每天接送路远的学生上下学;投资20多万元,为大塘小学建起了4栋800多平方米的教室;又投资10多万元为大塘小学建围墙,修厕所,平操场,完成了各项配套工程。投资80万元为小塘中学建起了2000平方米宿舍楼一栋,同时为镇中学打机电井1眼,并为其配备了微机给水设备,解决了全体师生吃水难的问题。2005年六·一儿童节期间为道虎沟小学和新城小学订做校服494套,折合价款总计4万元。
××××××同志在向村镇学校建设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还积极捐资助学,回报社会。××××××用他在镇政府任职的工资设立了“寒窗基金”,对那些品学兼优、家庭困难、读不起高中、大学的贫困学生进行资助。从1996年至2012年他投入到“寒窗基金”的款项达100万多元,已经陆续为38名高中生、100多名大学生提供了每年4000—5000元的扶助。××××××本人多次被市县级政府评为“尊师重教先进个人”。2012年8月,曾接受捐助的一部分学生来到公司举行了联谊会,同学们送来了鲜花和锦旗,刘总经理表达了对同学们的期望与赞美之情,并表示会将捐资助学的行动继续发扬下去。
4.新农村建设 至目前,在家乡冷营子新农村的建设上,××××××已投资500多万元,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都花费了巨大的心血,修建了村民健身娱乐广场和乡村主题公园、文化长廊、休闲凉亭等辅助配套设施,统一修善了临街院墙,将昔日荒凉的河套变成了今日广大农民休闲的娱乐场所,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们的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2012年6月12日,全县“五进五化”新农村建设启动仪式在冷营子隆重召开,取得了圆满成功。
2012年7月末,新城村广场路面硬化工程竣工,该项目总计投资108万元,硬化面积4500平米,铺设面积3200平米,共用水泥400吨,广场砖14万块,边石380延长米,动用土石方12000立方米,并斥资10万元购置一座广场高杆照明灯,形成新城村一道独特景观,为当地村民的文化活动提供了极为便利的场所,成为辽西地区规模最大的农贸市场与文化广场结合的典范。在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同志不会停下脚步,而是勇往直前,为把家乡建设的更美而奋斗不止。
××××××公司 201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