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研究1
论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论文摘要:本文沿着知识管理发展的轨迹.分析了知识管理产生的时代背景,说明了实施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并从这个角度分析了知识管理的现状,以期能有新的发现和领悟。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 时代背景 轨迹 现状 发展方向
引言
20世纪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高科技产业的迅速发展和纵横渗透,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面貌和竞争格局。发达国家的经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随着21世纪的到来,世界经济正在向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转移,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知识经济发展的前景表明,企业的知识将成为和人力、资金、能源等并列的资源,并将成为企业的第一生产要素。相应的,知识管理被提到议事日程.成为管理学中的一个热门的前沿领域。
一、知识管理兴起的时代背景
(一)信息与网络产业深刻改变了经济规则,并开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经济迎来了大规模技术革新和全面复兴的时代。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为整个世界经济体系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使得全球经济得以迅速增长,并迈进了信息经济的新时代。
(二)经济全球化成为必然趋势。
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最根本的特征,信息技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技术条件。信息技术革命的不断深入,使不同社会制度和发展水平的国家都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一体化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信息的获取变得更为容易,国际贸易和投资也变得更加简单快捷。
(三)“创业型经济”(entrepreneurialeconomy)的兴起。
随着创业型经济和风险投资基金的兴起,以知识和能力为基础的企业发展思路成为一种管理模式。创业者所依赖的就是发现机会、价值创造和业务模式创新等。
(四)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与以往的经济形态最大的区别在于,知识经济的繁荣不是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等硬件技术的数量。而是依赖于知识和有效信息的积累与运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的重点是研究、开发、信息、销售、职工教育和培训,知识管理正是为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特点而诞生的。
二、知识管理发展的轨迹
知识管理最早源于美国。其理念和实践始于19世纪80年代。
20世纪70年代——8O年代:开始出现一些超文本应用系统依赖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知识管理系统(KMS),以及诸如“知识获取”“知识工程”“以知识为基础的系统”和“基于计算机的存在论”等观念。
20世纪80年代:尽管古典经济学理论忽视了知识作为资产的价值,而且多数组织缺乏管理知识的战略和方法,但知识(以及它以专业能力形式的表述)作为竞争性资产的重要性已经明确化。
1980年,DEC(数字设备公司)率先采用大型知识系统支持工程和销售。
1986年,“知识管理”概念首先在联合国国际劳工大会上提出。
1989年,“财富”杂志调查美国100家大企业的执行总裁他们均认为知识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一个美国企业社团启动了“管理知识资产”的项目;有关知识管理的论文开始在《斯隆管理评论》《组织科学》《哈佛商业评论》及其他刊物上出现关于组织学习和知识管理的第一批专著也开始出版,如圣吉的《第五项修炼》和Sakiya《知识价值的革命》;国际知识管理网络(IKMN)在欧洲创办。
1990年,许多咨询公司开始实施企业内部的知识管理项目,而且一些著名的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建立了重点知识管理项目。
1991年,“财富”发表知识管理的第一篇文章:《脑力》。
1994年,IKMN吸收了位于美国的“知识管理论坛”和其他与知识管理相关的团体和出版物,公布了对欧洲企业开展的知识管理调查的结果。
1995年,欧共体开始通过ESPRIT计划,为知识管理的相关项目提供资助:美国质量与生产力中心和安达信的知识管理会议吸引了500位企业总管并主持11家企业的知识管理基准调查。
1998年,一种以《知识管理》命名的新的期刊在英国出现。
1999年.美国有80%的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知识管理计划。
2002年被确认为知识管理年。
如今,知识管理已经在全球管理学理论界与实践者中间形成热潮。
三、知识管理现状分析.
(一)从指导思想上看知识管理的现状。
1.定义无统一版本,多数不够严谨,难以指导企业的应用。
2.知识管理的出发点定位有局限性。企业知识管理的目的应该充分体现企业的中心目标。目前,人们普遍认同:企业的中心目标是为它的股东创造价值。因此,绩效成了企业追求的主要方向。毫无疑问.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出发点也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提高绩效。
3.对知识管理的相关因素在知识管理中地位的认识虽有分歧,但有趋同倾向。
4.理论研究大部分集中在知识管理的结构方面:数据如何在组织间转换;如何衡量,尤其是技术在其传播中的作用(在特定的内部往中);很少考虑个人层面上如何获取、传播和利用知识。
(二)从技术角度看知识管理现状。
1.对信息技术与知识管理的关系尚存在错误认识。
2.知识管理技术繁多,但缺少统一、科学而规范的知识管理技术分类标准。
(三)知识管理实践的现状。
1.成功的知识管理实践者对知识管理实践的目标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对实践内容的认识也日趋全面。
2.形成了几种知识管理实践模式,有利于企业根据自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知识管理策略。
3.导致企业知识管理实践失败的原因。在休斯敦的美国生产力及品质中心(AmericanProductivity&QualityCenter)研究指出。受挫的公司通常存在下面的问题:(1)缺少商业目的。(2)规划不当和资源不足。(3)没有专人负责。(4)缺乏符合需要的内容。(5)技术因素也会严重影响并制约知识管理的成功实践。(6)知识管理的实施花钱太多(这些钱通常花在那些时髦的IT技术上),但却回报很少甚至没有。(7)知识管理本身与企业的运营、操作结合很不紧密,员工把知识管理的过程看作是额外的工作。
(四)我国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难点
1.体制不改,机制难活,人力资源得不到优化和有效配置。
2.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存在全员素质偏低、人才结构老化、知识陈旧、观念落伍等制约企业发展的障碍。
3.长期以来.我国不少企业仍采用传统的经验式的模式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与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不相适应,由此造成管理手段、经营方式落伍,企业长期处于低水平运作状态,难以发展。
4.我国企业信息采集手段普遍落后,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重视不够,导致一些企业对市场反应迟钝,灵敏度不高,坐失发展良机。
四、知识管理的发展方向
知识管理的发展方向主要取决于它的三大主题(人力资源、信息技术与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
(一)与学习型组织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1.组织成员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
2.组织由多个创造个体组成。
3.善于不断学习。
4.“地方为主”的扁平式结构。
5.自主管理。
6.组织的边界将被重新界定。
7.员工家庭与事业的平衡。
8.领导者的新角色。
(二)与行业信息化建设紧密关联。
众所周知,企业的知识管理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知识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化建设的程度,而企业的智能化运营则成为知识管理的目标之一。
(三)与人力资源的发展紧密关联。
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管理的主题之一.知识管理为人力资源的管理注入了新的视角、框架。在新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融人知识管理的内涵和思想;反之,知识管理的内涵也必将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内涵的丰富而日益丰富。
五、结语
综上所述,知识管理在全球范围内经过兴起一消失一重新出现并成为理论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这样一个曲折的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正在逐步清晰起来,并且对它的方方面面的探讨也出现越来越具体、详细的趋势。从纵向(知识管理的起源)来看,研究包括:知识(定义、特性、类型、商业知识的分类等)一知识经济(由来、概念/定义、特征/特点等)~知识型企业(内涵、特征/特点等)一知识管理(兴起过程概念/定义、原则、目的、意义、工具和手段等):从横向来看,研究包括:知识管理与智力资本管理(ICM)、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管理(ODM)、知识管理与知识网络、知识管理与研发管理(R&D)、知识管理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知识管理与供应链管理(SCM)、知识管理与客户关系管理(CRM)、知识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HRM)、知识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知识管理与信息技术等。在对企业的知识管理进行研究的同时,也有人开始关注个人的知识管理,井把个人知识的获取与传递看作构建学习型企业的基础。目前尽管还没有一个为各家认可的权威定义,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热度。
与之相反,企业知识管理实践的情形却不尽如人意。在我国.除了国外一些知名大企业获得了成功之外,真正实施知识管理的本土企业寥若晨星。中国惠普有限公司、三星数据系统北京)有限公司(三星SDS),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国内知识管理领域的先行者。这两家企业都在初步实施他们认可的知识管理系统,尽管其方式方法和指导思想并不完全相同。人
们失望地发现:相当多的公司(包括联想和神州数码等自称“学习型组织”的企业)都还在思考阶段。他们还拿不准采取何种方式跟进潮流:极少数的公司确实购买并安装了所谓的知识管理系统.但无法说清楚这套东西和其他诸如CRM(客户关系管理)等系统的关系。华润集团的一位经理说,他们一直试图在国内找一家成熟的知识型企业作为样板,但是还没有找到。不过.随着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知识管理的理念也必将深入人心.成为企业领导者和员工的共识。在知识经济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下,知识管理正如一个新生的婴儿,不论前路如何崎岖曲折,它势必不断地成长壮大。
第二篇:论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论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向建国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越来越重要,本文在归纳出知识管理基本思想的基础上,具体从企业知识库、企业产品创新、企业客户管理等几方面说明知识管理在企业中的运用。
关键词:知识管理 知识库 产品创新 客户管理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初显峥嵘,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已成为全球的发展战略。知识作为企业中一种新的资源这种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为了有效地利用好这一资源,知识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者最为关注的话题。
二、知识经济下的知识管理和企业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将主要通过知识而不是金融资本或自然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企业的知识将成为和人力、资金等并列的资源,并且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劳伦斯·普鲁萨柯(Laurence Prusak)指出:唯一能给一个组织带来竞争优势,唯一持续不变的就是知道什么,如何利用所拥有的知识和以更快的速度获取新知识。所以知识管理在企业中处于战略性地位,任何一个现代化企业都应该把它提升到战略角度来考虑。
2、1知识管理的现状
企业的知识管理是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它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考察和分析管
理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和团体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管理的定义。比较有代表的有:“知识管理是指为了增强组织的绩效而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的过程”(Bassi,1997)。“知识管理是一个系统地发现、选择、组织、过滤和表述信息的过程,目的是改善雇员对待特定问题的理解。”(E.Maise,1998)。总之知识管理的基本思想是“在充分肯定知识对企业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知识。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和信息以形成个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创新出新的知识。并支持、鼓励个人将知识应用,整合到组织的产品和服务中去,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经济效益。”
2.2企业的知识管理的基本职能
(1)外化:外化包括一个强大的搜索、过滤与集成工具,从企业内部和外部知识中获取对企业现在和未来有用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知识,在用知识库储存起来,在用一个文件管理系统对储存的知识进行分类,并找出其间隐含的联系和关系。
(2)内化:指发现知识库中与知识寻求者相关的知识,并把相关的知识呈现给知识需求者。知识的需求者根据这些知识再进行知识的创新,由此循环。
(3)认知:认知是经由前几个功能交换得出的知识的运用,是知识管理的终极目标。
三、知识管理对现代化企业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实现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储存,隐性知识集中在劳动者脑里。知识管理有助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社会环境的方式表现出来。实施良好知识管理的管理者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反应,明智地应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
第一,有利于建立公司内部沟通协调机制,促进员工交流与信息互换。公司人员流动特别是关键人员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因此可能丧失一部分多年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方法,而且流水生产线的引用使员工相互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机会越来越少,一些复杂的业务流程难以在短时间内被人所理解和接受;
第二,有利于促进公司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客户对公司和品牌的忠诚度;
第三,由于知识的不断产生,同时知识本身特别是一些专门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因此引入知识管理理念有利于加强员工自我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要求,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它还有利于公司决策者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敏捷的反应和调整。
四、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4.1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库的建立
国外知识型企业大多十分重视组织和建设企业知识库,广泛采集与企业经营发展有关的各种经验和知识,经过分类编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存储和积累起来,成为企业知识共享和使用的必备基础结构,构成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企业知识资源的集散中心。而国内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所以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建立企业知识库对知识进行有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的知识库内容可以非常丰富,这其中可以包括:(1)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知识管理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人的工作实践和文化开始的,然后才是技术问题。因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是知识库的首选。(2)公司员工的各种经验和建议。员工解决各种难题的成功经验或方法建议,由专家评审小组进行审核,经筛选后存入知识库,并列出提供者姓名,以资鼓励其积极
性。(3)公司各部门和各地分公司的内部资料。(4)公司客户的全部信息。由此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的新动态和其对产品的偏好。(5)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这样可以为公司人员了解对手的动态提供一个平台。(6)公司内部研究人员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报告。内容如此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库通过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为全体员工提供快捷和方便的服务,公司员工可以使用该系统查询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信息,也可在虚拟的公告板上相会,交流和讨论各种问题。
企业知识库对于企业的知识管理有莫大的帮助,这主要有:(1)企业知识库乃是这些企业信息库或数据库发展出来的高级形式,它正在促进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转化,推动难以“言传”、只能“意会”和“身教”的隐性经验知识的文字化和编码化进程,从而实现更多知识的无障碍交流和共享。库藏也比一般信息库更广泛、更丰富。(2)企业知识库的组建并发挥功能,正在加快和完善企业知识的采集和加工、积累和交流、共享和使用的有序过程。其中知识的分类、时事和新闻栏目的开设、生产方法的优选、成功商业经验和管理经验的报道以及员工建议和客户知识的进入知识库等,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3)企业知识库的文化环境乃是其成功组建和持续发挥作用的基础性条件,企业文化和员工的精神状态乃是对知识库建设和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企业艰苦创业和不断创业的文化氛围,员工积极进取和旺盛的求知欲望,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以及与合作伙伴共存共荣的品格风范等,都成为企业知识库成功实践的文化支持和力量源泉。
4.2知识管理与企业产品创新过程
知识管理在企业产品创新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并且渗透到了企业产品创新的各个过程。在这我们可以把产品创新过程分为四部分,即产生产品创新想法的过程、产品创新想法实现的过程、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过程和新产品知识的共享过程。
(1)产生产品创新想法的过程:产生产品创新的冲动需要一定的动因。而对产品喘息的意识和火花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之上。在产生一个创新的想法之前,知识的内化过程已经发生,也就是指相关知识的共享和交流已经发生。并且也就是在此基础上,个人通过对知识的获取、自身经验和与他人交流使产品得到创新。所以产品创新离不开知识的内化过程。
(2)产品创新想法的实现过程:怎样才能是这个产品创新的想法获得实现呢?最重要的让有关部门和人员能理解这个想法所蕴涵的基本思路,这也是说要把这个个人的隐性知识进行外化成为一种明确的概念。这个概念可以是字面的描述、原型、试验等等,并由整个组织的人员对其实现。这样,想法就能够一步步得到证实并最终成为一种基于产品的发明。
(3)创新产品的商业化过程:为成功实现产品商业化,首先要做的是要有一种整体方法将企业已有知识和伙伴知识有效的整合起来,这些知识的结合对于最终开发一个有市场价值的创新产品非常重要。其次,这些知识还需要跨越组织得到整合,因此也因能够实现和供应商、分销商、广告代理商等之间的知识交流, 进行市场研究、制定公司产品策略等,以使新产品的商品化能够得到有效的资源支撑,假如这种产品能被客户所接受而创造出经济价值,就将最终成为创新的产品,最终实现它的商业化过程。
(4)新产品知识的共享过程:在商业化后,总结出新产品的知识,并使这些知识继续提供给相关人员共享。这样,就可以为下一个产品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并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3 企业设立知识管理部门,建立知识经理制度
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必须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对其进行管理,才能提高其利用效果,充分发挥知识创造财富的巨大价值。目前,国外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其以知识总监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为中心的知识管理体系,其地位居于行政总监CEO和信息总监CIO之间,是公司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位,其主要任务是将知识资本化。具体职责应包括:首先,为组织建立一套知识管理的信息基础结构。它包含综合的技术基础结构,如技术支持环境的建立、知识管理工具的选择等;人力基础结构,如人力资源的发展机制、智力知识库的建立和维护等;环境基础结构,如连接于国际商业环境的知识网络和知识组织(团队)等。其次,为组织营造一种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CKO必须配合组织的高层管理团队出台一系列激励机制,促进以知识导向开展工作。通常,CKO此时会真切地感到来自组织多方面、多层次的挑战和压力。最后,为组织获得经济回报。CKO必须决定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更好地产生知识产品,以便帮助组织赚钱或者省钱。
(四)企业客户的知识管理
五、结束语
了解客户的知识对企业来说十分重要,在销售人员接触顾客时,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了解其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将汇总到企业知识库中,这些信息经过信息提炼与数据挖掘过程形成关于顾客的知识,为顾客以后的服务提供知识和信息,提高企业反映顾客需求的速度,缩短为顾客服务的时间,这样对客户的知识管理可以增加顾客服务的满意度。
在对代理商、销售商的调查和反馈过程中,可以了解客户需求的最新动态。经过专门人员的处理和归纳可以使其系统化,并纳入企业的知识库中。这样为企业其他不太接触客户的部门人员了解客户和市场提供一个便捷的途径,使客户的知识得以共享。这样才能更好得发挥企业人员得主观能动性。而对客户进行知识管理能更好的留住客户,使消费者成为企业长期忠实的客户,保证企业能够拥有稳定的顾客群,企业在进行营销时,能够从对客户知识管理中分析出顾客是什么人,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并且可以通过了解客户的知识,采取一些好的促销方式,与客户建立紧密的联系,使客户不再转向其竞争对手。所以在企业客户的知识管理过程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通过客户的知识管理,如何能够有效的为客户提供定制化服务和有效的解决企业面对客户的复杂繁琐事务,为企业提供迅速反应客户需求和市场变化,缩短客户服务时间与流程,增加客户服务满意度,提高其对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第三篇: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论现代企业物流管理
【摘 要】在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和顾客需求多样化的背景下,企业要获得竞争优势,仅靠整合内部资源是不够的。同时还必须加强企业自身的物流管理。通过加强企业管理的要素,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让企业的蓬勃发展。文章在探究了物流管理实质及意义,分析了物流管理的分类,讨论了物流建设及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个人观点)
【关键词】物流;物流管理;物流中心
一、物流管理概述
现代物流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其主要功能包括:包装、装卸搬运、运输、仓储保管、配送、物流加工和物流信息等。自1979年我国从日本引进了物流的概念以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以及在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和持续发展的形势下,我国的物资管理得以规范的向前发展。物流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电子商务一起已经被国家经贸委确定为我国实现流通现代化的作重点,现代的物流体系不是单一因素或少数几个要素所能构成,更不是在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物流设备、仓库和货车可以决定。相反,它要求一系列子系统为之配合,这些子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产生效应,在效能集成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的物流体系。一个完善的物流体系应包括物流中心网络、物流系统的运营主体,物流体系的组织方式,物流信息系统和完善的物流作业流程系统。(引用《现代物流管理学》书本的概述再加上本人观点的综合概述)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在人才、技术上开展,也开始在物流和供应链方面展开竞争。(个人的观点)物流管理首先被大型企业所重视,中小型企业虽然已经意识到,但认知的程度有限,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都跟不上竞争的需要。(引用别人的观点)企业物流管理是指对原材料、半成品和成品等物料在企业内外流动的全过程,即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加工、物流信息等所进行的计划、实施、控制等活动。物流管理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其目的是总体效益最佳。它不仅涉及在系统中不断移动的物资实体,也涉及到使物资实体运动的手段(如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等)和所使用的资材、设施、设备的规划、设计、选择、使用,以及与此有关的经济、技术、劳务等方面的问题。(引用《现代物流管理学》书本上的观点)
二、现代企业物流管理面临的主要任务
(一)搞活物流市场
物流市场可以从物流的主体、载体、客体和中介机构这些方面来考虑,也可以从物流的供方、需方和中介来考虑,还可以从物流市场的重点和切入点来考虑等等。
(二)大力推进物流的信息化、物流装备的现代化
我们在物流装备设施方面和国外有很大差距,当然我们改革开放以后也进步很快。我们的物流效率比较低和我们的装备水平有很大的关系。我国和美国美智顾问公司的调查发现,真正的第三方物流营销额在2001年大概是400个亿,占到我们整个物流市场的20%~30%,所以大量的还是传统物流不是现代物流。(引用百度百科的观点)
三、现代物流
(一)发展现代物流的意义(引用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的观点)
1.可以加快企业资金的周转速度。目前我国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的占用太大。另外一个是库存,我们目前所有的企业库存都很大,不仅仅是原材料,半成品库存大,产品出
来后库存也大。发展现代物流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
2.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海尔搞了现代物流业以后,它的物流成本大量减少。我们的企业如果把物流成本降低,不但产品的竞争力可以提高,而且人力成本、工资待
遇可以增加。企业物流中心建立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物流中心运作的高速化、信息化和机械化,充分对应企业顾客的各种要求,并能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缩短产品的流动时间,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使物流管理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3.对现代物流管理质量的要求。现代物流管理必须充分对应多频度、少量化物流活动,同时能以企业业务流程的原过程进行一元化的管理,缩短商品在途时间,防止商品流通过程中出现断货现象。这种新型的物流服务要求无疑也对与物流中心建设相关的各种费用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这部分企业来讲,企业物流中心具有集约化、综合化方向发展的趋势。物流中心不仅仅解决的是一个物流问题,而是涉及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制度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要素。物流中心的建立已远远超出了解决物资商品流动本身这个目的,而是在对应多品种,少量化经营的时代,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一种必然产物。这表现为产销之间脱离原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相互分离,追求局部最优化的状态,从而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整体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实现产品供应链全过程的价值和经营行为的最合适化。除此之外,由于流通产业化和生产系统的高度化发展,使得多频度、少量化配送成为物流活动改革的标志:物流活动跨产业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以及由于产品进口扩大和全球化生产的普及引发了国际物流活动的飞跃发展,所以这些都使得现
代物流中心不仅仅是一种管理商品运输、保管的事物性管理场所,而是为了适应全球制造的发展和社会生产的极大复杂化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新型生产、经营组织管理模式,是为了符合顾客的需求,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最终用户之间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有效控制与管理,以确保经营活动能有效、低成本进行的管理科学的载体。
(二)物流管理分类(引用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的观点)
1.物流信息管理。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中,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主要是空隙化、灵活性,及时地掌握市场信息应该说显得更为重要。但是,由于人力、财力等问题,中小企业不可能像大型企业那样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中心,这就有必要充分利用社会调研力量,通过建立一定的委托关系,及时收集情报资料。同时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中小企业的信息管理劣势逐渐减弱,可通过建立本企业的网址,缩小与大型企业在信息占有上的大量性、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等方面的差距,并获得竞争优势。
2.运输管理。运输是“第三个利润源”的主要源泉,这是因为运输要承担大跨度空间转移之任务,活动的时间长、距离长、消耗也大,消耗的绝对数量大,其节约的潜力也就大。而且运费在整个物流中占最高的比例,一般综合分析计算社会物流费用,运输费在其中占接近50%的比例,占生产总成本30%~40%,有些产品运费高于产品的生产,而国外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
般控制在10%左右,所以节约的潜力是巨大的。
3.装卸搬运管理。装卸搬运活动包括装车、卸车、堆垛、入库、出库以及连结上述各项动作的短程输送,是随运输和保管活动而产生的必要活动。以铁路为例,据统计这部分活动的费用占运输费用的20%左右,运距在500公里时,装卸搬运时间少于运输在途时间,运距在500公里内时,装卸搬运时间长于运输在途时间。我国对生产物流的统计,机械工厂每生产1吨成品,需时行252吨次的装卸搬运,其成本为加工成本的15.5%。所以装卸搬运费用在物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也较高。
4.采购管理。比起大型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在采购渠道方面处于相当的劣势,如从事零售业的大型企业具有比中小零售商多几十倍的供货渠道,价格也可以优惠10%~17%,同时还可以有充分的时间组织生产和供货。而中小企业生产不稳定、产品无法大批量生产,使其在购进环节的余地大大缩小。因此,中小企业为了节省采购成本,应当采取就近购买、小批量购买、及时购买,以减少库存和资金的占用。同时,中小企业的物资采购甚至供货商管理,要纳入整个企业的物流管理系统,使采购环节与物资管理、生产流通、市场营销环节联结为统一、迅捷的整体。在制定材料供应计划上,根据市场需求量确定各项物资的供应,并具有少量的库存。若购买的物资种类比较多,可采取集中购买的策略,但要注意抓住重点,照顾一般,采取“ABC”分析法。在订货组织方面,尤其应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求达到少库存、及时和灵活进货的目的,以此来抵补因进价高、进货不及时而造成的
损失。
5.物流储存管理。中小企业一般都面临资金紧缺的问题,而库存往往是占用资金最大的项目,因此如何在保证均衡生产和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库存,就成为中小企业生产管理的一个重点。从财务角度来看,存货周转率是标志企业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企业的资产收益率起着决定作用。企业资产收益率的提高,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销售利润率的途径,也可以通过加快资产周转率薄利多销的途径,而加快存货的周转率是加快资产周转率的关键。
6.物流回收管理。随着全世界对资源节约与利用和环境保护的重视,人们开始自觉抵制非环保产品,由此绿色环保形象已成为企业竞争的新途径。中小企业由于资金缺乏、环保意识较弱,往往忽视环保问题,对废气、废物、废渣不加处理,污染江河大气。实际上中小企业更应重视物流回收,重视对废弃物流的处理和再利用,不仅仅是树立绿色形象,迎合世界性的环保潮流,提升企业素质和竞争力的需要,更是通过对回收物流的处理和再使用,发挥资源的集中效应,以低成本进行多角化经营,从而增强抗风险能力,增强企业实力。
四、物流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物流中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管理制度问题及对策。随着经营商品多样化发展,商品保管,在库的数目增加,管理日益复杂。在这种状况下需要建立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就极易发生滞销商品增多。
2.产业化经营问题及对策。从物流中心业务的实际运作来讲,原来的物流中心是企业自己购买土地、自己建设、自己运营,而现代物流中心则更多的是企业租赁来的,企业并不拥有物流中心的产权。应通过向外部专业物流商租赁物流中心并委托全部物流管理业务,借助于物流的共同化行为,达到产业化目的,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绩效。
(二)物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问题及对策。应当讲,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对物流管理的认识远远不能适应建设现代物流中心的要求,虽然近几年来物流管理已经得到了大多数企业的重视,但是,对于如何加强物流管理,如何设计符合现代发展趋势的物流中心管理,如何从战略的角度来看待物流中心的作用并培养起自身的核心能力都尚未成熟,我们的
企业有很多仍然停留在传统意义上对运输、储存管理的物流认识,认识只要建立起具有运输能力和仓储能力的场所就是物流中心,而忽视了物流中心是一种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高度的作业管理能力,经营战略的管理能力以及对整个价值链的控制能力。(引用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的观点)所以,要形成完善的物流中心体系,我们的企业还必须通过对物流活动的全面剖析,确定物流计划的科学性、合
理性如何,确认物流实施阶段的成果与不足,从而为今后制定新的计划、组织新的物流提供宝贵的经验和资料。(这是个人总结观点)2.物流管理制度环境问题及对策。物流管理制度环境即企业开展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制度环境或市场环境,主要是指融资制度等,产权转让制度、人才使用制度、市场准入制度和推出制度,目前这些制度方面的改革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这是因为企业或社会在建设物流中心提高物流效率时,必然要涉及各种物流资源在企业内部和企业与市场之间的重新配置,而如果上述制度不能到位,必然对这种资源的再配置产生一定阻碍。所以,进一步深化企业制度的改革,是当前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面临的最紧迫任务,也是物流管理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将逐步开放公路货运、商品分销、仓储设施等领域,并承诺在近几年内取消对分销辅助服务的限制,允许外商建立全资分支机构。(引用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的观点)同时,要通过监督和检查实时了解物流的实施情况,揭露物流活动中的矛盾,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发生的原因,提出克服的方法。在执行物流对策的过程中,物流的各部门、各环节总会出现不平衡的情况。遇到上述问题,就需要根据物流的影响因素,对物流各部门、各个环节的能力做出新的综合平衡,重新布置实现物流目标的力量。(这是个人的观点)
【参考文献】
[1]互联网百度名片http://baike.baidu.com/view/1366879.htm。
[2]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SCLY200406060&dbname=CJFD2004中国知网,冯晖.论现代物流管理,2004 [3]http://dlib.cnki.net/kns50/detail.aspx?filename=ZGSM201022106&dbname=CJFD2010中国知网,刘咏梅:现代物流管理的系统观念以及发展趋势,2010.[2]黄中鼎主编:《现代物流管理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3]马士华,林勇,陈志祥.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4]丁立言,张铎.物流企业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5]张铎.电子商务与物流[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6]金若男,张文杰.现代综合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4.[7] [日].菊池康也.物流管理[M].丁立言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8]彼德·德鲁克.管理实践[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9]张继焦.价值链管理[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1.
第四篇:论现代企业中高层管理(推荐)
论现代企业中高层管理
“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于现代公司管理也是如此,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革新。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状况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迈进,整个市场供需状况由卖方市场发展到买方市场,公司发展状况由以生产为中心转变为以营销为中心,营销重心由以产品为导向转变为以市场为导向。竞争对手的不断涌进、客户不断精明的需求、激烈的多层次竞争等使得公司不能不进行脱胎换骨式的变革,从粗放式管理到精细化管理、从家长式管理到人性化管理、从感性管理到理性管理、从官本位管理到科学开明管理。
一、现代公司管理层的工作重点:
1、公司文化、管理体制建设。由于公司文化建设不完善使得公司对员工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无法形成公司上下整体思维的共识,无法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员工对公司没有忠诚度和归属感,公司对员工缺乏信任和信赖,相互就是赤裸裸的雇佣和被雇佣的劳动合作关系。困扰中国公司管理的魔咒就是老板的“一言堂”,事无巨细插手具体业务工作,甚至自行包揽决断;靠主观经验判断、简单粗暴地行事,决策变化莫测。从而造成整个公司莫衷一是、混乱不堪,部门之间各自为政、官本位色彩浓厚,区域人员散兵游勇、天马行空等。科学规范的公司管理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运营效率。管理不是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是如何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按照适宜公司现状的规范、制度、流程以及方法、步骤来有条不紊地开展各项工作。而科学的管理系统的直接制定都者、执行者就是公司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建立完善科学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体制,是现代公司管理的重中之重。
2、人才培养。一些公司总是感叹“人才难找,人才难求”的往往也是最不重视人才培养的公司。其实最适合的人才往往是公司自己培养的。很多公司不会也不愿栽培熟知公司状况的资深员工进入管理岗位,喜欢将“空降兵”招进公司,认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期望一番大作为,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相对资深员工深感职业生涯发展只见到坚硬的天花板也选择离去。所以有好的人才机制是公司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前提。
二、科学的管理系统建立:
一些公司管理者传统地认为管理就是监视、监管、监控部属工作。这些管理者往往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浪费在琐碎的细节上,认为看起来比任何人都聪明就是管理,不懂得去激发员工、培育员工。如果总想着控制、抑制员工,就会使他们处于黑暗之中,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员工的个性和创造才能,无法激发每个员工的能动性。尤其一些管理者通常是从员工身上榨取绩效而非激发绩效,属于“家长式管理”,对部属缺乏有效授权、支持和信任,对一线员工缺乏有效指导、教育和沟通。国际营销界倡导“管得少就是管得好”的理念,并不是说全然不用管理,而是高层管理者不要陷入越位管理的漩涡无法自拔,中低层管理者不要陷入过度管理的泥潭。
1、管理最高境界就是道家风范,知人善任、无为而治!知人善任就是管理者应把最合适的人放在最合适的岗位,做到才适其位、位适其才,分析人与事的不同特点,谋求人与事的最佳组合。高层管理者不需事无巨细插手干预具体业务,毕竟教练不是去上场踢球的角色,只需要作好“宏观管理”,拟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整合和调配内外部各种资源,使整个公司按照既定的营销战略、营销策略、营销模式以及相应的规范、制度、流程等顺畅运作,就是无为而治。
2、中层管理层应该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核心是“人之初,性本善”,儒家思想重在教育,重在启发,重在感化。中层管理者应该是以身作则,教育启发,对员工怀有同理心、亲切随和、公正严明,与员工能够有效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提供有效的指导和扶持,使得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员工感受到平等的意识,如此公司上下一心同舟共济,员工对公司怀有深厚感情和道义,他们就会自己的潜力发挥得淋漓尽致。
3、基层管理者应该是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出发点是“人之初,性本恶”,一切要按照制度规范流程开展工作,做到奖罚分明、令行禁止。通过制度、规范、流程等管理行为来约束与引导员工行为而实现塑造强劲的执行力。值得注意的是制度流程的建立出台并不是局限、压制员工开展工作,而是界定团队每个成员分工的工作方法、工作标准等,彼此合作的方式,引导团队成员彼此协作,更高效地做好公司各个环节工作。
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系统需要管理者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这是管理的趋势,不可违背。这些不是停留在口号或者对外宣传上,而真正应该使之深入管理行为之中。人性化管理不是将“人性化”当作“人情化”,给下属买生日蛋糕,或出去“撮”一顿等。其实,这些可能都需要,但不是最重要的。人性化管理也不一定是靠更多的薪水、靠更宽松的考核、靠更低的工作强度。重要的是,作为管理者一定要学会“喜欢下属”。这才是人性化管理的基础。管理者真心喜欢每一位下属,用放大镜去看他们的优点,用缩小镜去看他们的缺点,要学会肯定下属所做的一切努力,给了下属成就感和赞许,并要嘉许他们弥补缺点的勇气和具体行动,就算严厉批评他们,他们也会理解的,但决不是求全责备、苛刻坚吝。
三、人才开发与培训
第一,人才的开发与培养必须遵循行为科学的基本理论,符合人类发展的基本要求,按照科学的体系进行开发培训活动。第二,人才的开发培训必须符合企业的实际,能够直接解决企业可以预见的问题,或者为企业的发展目标服务。第三,人才的开发与培训和企业战略相一致,而且,在企业长期性的培训工作中,必须前后连贯、统一、避免重复、低效。
一般来说,人才开发与培训战略应该包括下列程序:了解人才的现有状况、明确人才开发培训目标、确定开发培训的方式、组织实施计划,检查评价效果。
1,了解人才的现有状况
企业应该对现有人才的基本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包括人员的年龄、教育程度、知识背景、工作经理、性格特征、工作态度等。对现有人才现有工作及未来工作的能力应有以基本的判断。
2,明确开发培训方式
企业通过战略研究,确定中长期发展目标,从而对未来发展所需的各种类型的人才数量、素质等有了总体的认识。这样,在对企业现有人才基本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之后,开发培训的目标也就自然确定了。
3,确定开发培训的方式
目标确定之后,便要探寻达到目的的途径。不同的方式有着不同适宜的条件、不同效果、不同代价。企业应该在综合内外部条件之后,规划具体的开发培训方式。
4,组织实施计划
达到目标与方式的统一之后,便要制定详细的开发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具体的计划可以由企业的战略规划部门同人事部门一起制定;也可以由培训人员、主管部门、企业领导多方协调,统一制定;还可以请企业外的专门咨询机构、承担综合方案的拟定,由企业自行选择决定。但是无论计划如何制定,企业必须有专门的职能机构负责组织实施,企业各级领导应该密切配合,式的开发培训工作与企业正常的业务工作、人事部门、与其他各部门不至于有矛盾。
5,检查评价的效果
企业应该更加重视实施效果的检查、评价,这种检查评价并不是一瞬间的事,而是一项过程活动,因而开发培训的效果不是马上就可以体现出来的。检查评价工作还可以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步确定开发培训方式、制定实施细则提供借鉴。
人才的开发战略侧重于发掘、发现人才,即获得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它既体现为一种目标,又体现为一种过程,即(1)根据企业总体战略对未来中长期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类型、素质、数量、结构等做出总体规划;(2)选择开发的方式、明确实施计划,确立组织体系和评价制度等。
人才的培训战略侧重于对人的能力的培养、技能的训练、潜在能力的挖掘和提高上,以适应未来的挑战。它包括对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的专门培训,也包括对全体员工的一般教育、培训,其内容包括培训目标大确定、培训内容的选择、培训方式的确定、培训计划的实施和培训效果的选择等。正如产品卡发出来,要经过生产过程实现一样,人才开发好以后,要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完善和提高,以更好的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人才开发与培训的战略总体上讲有两种模式,一是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的模式,二是主要依靠社会条件的模式。
(一)人才开发
主要依靠企业自身力量的模式,其适用条件是企业的人才储备较多,且人的才能在本企业已有较为充分的表现,企业有较为系统的人才考评制度。离开了这些条件,企业自行开发人才就显得很困难,很盲目。这种模式的优点是,除了人的基本工作能力方面,对人的品质、性格、价值倾向和工作精神均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因此这样开发出来的人才比较放心,有安全感。其缺点在于:缺少有新思想,新方法的人才;对于企业新辟业务所需的人才无法得到满足;时间上花费较多,难以迅速有效的开发所需的人才。
主要依靠社会条件的模式,其适用条件是企业本身人才较少,且有结构性的短缺,依靠企业自身力量无法得到满足。该模式的优点是,通过社会招聘,可以进行广泛的筛选,直到企业满足为止;企业不需要承担其开发费用,比较快捷;对于一些比较特别的人才比较容易取得。其缺点是:企业无法全面了解该人才,不稳定,若企业没有特别吸引人的方面,人才的流动频率就会很高;新入单位的人员需要一定的时间熟悉企业工作,并且需要时间对他们进行考察;特别重要的岗位往往不适合采用该种模式。
以上两种模式各有其优缺点,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和条件灵活采用,一方面既要重视内部开发,培养一批对企业忠心耿耿,事业心强又有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经常性的社会招聘,笼络社会上的人才,为企业输送新的血液,创造新的活力,改善人才结构,迅速提高人才素质。
(二)人才培训
对于人才培训而言,同样具备这两种模式。
内部培训模式适用于培训力量强、专业培训多的大企业。其优点是:企业自主权大,培训内容、方式、时间等安排上相当灵活,可以不妨碍正常的业务工作,针对性较强。其缺点是:范围窄,模式陈旧,观念不新,不利于培训人员开拓思路,接受全方位的新知识。
外部培训模式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形式,企业应该首先鼓励员工自发的接受社会教育,如成人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电视大学等,为他们创造更多的机会,提供更多的方便。其次,企业应该选派人员参加社会举办的专业培训,行业协会、专题报告会、学术活动等,更广泛的多渠道的获取有关信息,为企业经营服务。这种模式充分利用了社会条件,企业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用,比较适合于中小企业。其优点在于:形式多样,信息量大,可以灵活选择。缺点是:易受社会条件的限制,不能够完全满足企业需要;培训效果不易控制。总之,企业的培训模式各有优缺点,企业应该根据内外部条件,培训目标和内容,选择适当的模式。现在许多企业均有固定的职工教育培训基金,专款专用,保证培训工作的落实。
如此,只有通过塑造科学规范的企业文件、人才机制、管理体系才可能铸造公司自身系统竞争力,从而获得稳定上升的竞争优势地位
第五篇: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研究
【摘要】初中英语的教学已经迎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初中英语的教育打开了一扇崭新的大门。多媒体技术、网络资源共享和信息传播载体的合理运用区别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充分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当下的课堂中,学生才是主体,信息技术的加入让学生的口语表达、语言组织能力都得到了锻炼,符合国家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大势所趋。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初中英语教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11-02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1.有利于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所采取的只是?我坏慕萄?手段,教学内容也只能立足于课本教材,难以进行有效的拓展和补充。而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背景之下,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多媒体、远程教育资源等,有效地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独有集视频、音频与图片动画一体的优势,可以强有力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还能够有效地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让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中学习,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实现良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2.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对所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够将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而这种主动学习,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想获取良好的教学效果,唯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方能提升教学效率。而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于初中英语教学中,相比较传统单
一、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而言,显得更加丰富和有趣,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都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
1.在“听”方面的运用
“听”是指英语听力的学习。在传统的听力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是通过教师或一些录音机、磁带等方式来练习听力,这样的听力学习方式不仅单一,而且枯燥乏味,同时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新世纪的教育下,教师可以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练习学生的听力。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音频功能,播放英语歌曲给学生,如《TroubleIs a Friend》《Firefly》等,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视频功能,播放一些经典的英文对白,帮主学生提升英语听力水平。
2.在“说”方面的运用
“说”是指英语口语的学习。口语教学是初中英语教学的关键,加强学生的口语练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运用能力和分析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口语练习环境,使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口语。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在网上下载一些语言教学动画,这些动画视频都能够非常直观、清晰、准确,而且在发音、音色方面都比较标准,学生通过观看这些视频,并加以跟读、练习,能够逐渐养成标准的发音习惯,掌握口语的语速、音变等技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所要学习的课文内容编制成一段英语对话,让学生在课堂中两两进行对白练习。
3.在“读”方面的运用
“读”是指英语阅读的学习。阅读时英语学习的核心内容。传统的英语阅读学习较为枯燥、单一,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各种各样的阅读素材,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阅读情况、学习情况等综合情况,挑选一些符合学生的阅读素材,并将之结合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在网络上选择图文并茂的英语阅读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4.在“写”方面的运用
“写”是指英语写作的学习。写作也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检验学生“听说读”的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传统的英语写作教学,往往是以全命题、半命题、英语日记、笔记等形式进行练习,在这样一种训练方式下,不仅无法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也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扩展。在现代化信息技术中,教师可以利用网络以及学生喜欢网络交友的心理,通过E-mail书写英文书信,与同学交流,这样一来既能够了解学生的写作情况,发现学生的写作问题,同时还能够逐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除此之外,通过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用英文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发消息,也能够提高学生对生词、语法等的运用以及用英语造句、描述的能力。
5.网络资源共享的自学方式
众所周知,学校里的所有学科包括英语教学都不可能顾及所有学生的感受,只能找到一个符合大众的教学方式实行授课。事实上因为各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能力都不尽相同,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能够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以往可能学生在查缺补漏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自学已经不成问题。例如,英伦网,它可以让学生了解英国的风土人情,社会各个领域的消息都能够通过纯正的英语了解到。
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极大丰富了英语课堂教学形式与内容,教师通过不断整合信息化的教学资源,采用更为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促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使学生在开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英语知识,感受英语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吕玉兰.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导学,2016(13):27.[2]李萍.与时俱进共同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校园(中旬),2016(03):129.[3]刘双.刍议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5(1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