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2012-2013)

时间:2019-05-14 14:39:3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2012-2013)》,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2012-2013)》。

第一篇: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2012-2013)

附件1:

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

(2012-2013)

一、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技术及设备研究

馆藏壁画病害机理、保护修复关键技术及工艺

干燥漆木器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工艺

金属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锈蚀处理工艺

纺织类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纸质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陶瓷类文物修复关键技术与技术工艺

玉石质文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工艺

彩绘陶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与工艺

考古发掘现场出土文物抢救性修复保护技术及工艺

文物病害调研及保护技术适用性研究

文物防范生物性侵害研究

文物鉴定相关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在文化遗产保护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土遗址病害、破坏机理、保护与加固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壁画病害、破坏机理、保护关键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古建筑保护共性、关键技术与维修加固工艺

木构建筑保护传统工艺调查

古遗址保护共性、关键技术与维修加固工艺

甘肃地区大遗址整体保护、管理与规划研究

干燥环境下古墓葬彩绘、地仗层保护关键技术

重要文化遗产地保护、管理、利用及申报研究

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和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调查及保护利用方法

田野文物安全技术防范集成技术与装备

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城市发展对不可移动文物影响研究

三、考古领域

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古代遗存的考古学调查与研究

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科技在实验室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考古发掘现场文物应急保护技术和方法

甘肃地区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论与方法

四、博物馆领域

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博物馆展览内容与形式设计方法研究

现代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博物馆教育研究

数字博物馆应用、建设、运行机制与推广研究

遗址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理论与方法 现代博物馆运行管理与经营模式研究

博物馆免费开放相关工作研究

博物馆公共服务研究

博物馆藏品管理研究

博物馆业务工作规范研究

行业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在完善我省博物馆体系的作用研究

五、基础性研究

考古与文物保护相关标本库建设研究

文化遗产调查、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

文物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

文物病害机理研究

文物保护材料作用机理

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馆藏文物专题学术研究

重要西北文书文献汇集整理与学术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普教育等的关联研究

历史文化遗产在我省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研究 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

六、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

文物保护领域技术路线研究

文物、博物馆行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

文物、博物馆行业标准化建设研究

文物保护科技成果应用推广机制和政策

博物馆事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社会流散文物与文物市场管理和政策

文物执法理论与方法

文物安全监督管理规范与政策

社会力量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现状及相关政策研究

第二篇: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指南

(2011-2015年)

国家文物局 二〇一一年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根据《国家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年)》提出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遵循需求导向、重点突出的原则,编写了本课题指南。

本课题指南在对以往课题进行系统梳理基础上,分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考古领域、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博物馆领域,以及基础性研究和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6个方面,共61个条目。

本指南只规定研究范围和研究方向,申请人进行课题申报时需自行拟定具体题目。

一、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1.馆藏文物保存环境控制技术及装备

2.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在馆藏文物保护中的应用研究 3.金属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 4.竹木漆器类文物保护修复技术与工艺 5.脆弱陶质文物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6.脆弱纺织品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7.脆弱纸质文物保护修复共性、关键技术 8.馆藏壁画保护修复技术及工艺 9.出水文物保护技术

10.近现代文物病害调研及保护技术适用性研究 11.文物鉴定相关技术

二、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

12.古代建筑、遗址稳定性评价方法 13.木构建筑保护共性、关键技术 14.砖石质文物保护共性、关键技术 15.土遗址保护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16.壁画保护技术及系统解决方案 17.重要遗产地预防性保护辅助决策技术

18.数字化技术在不可移动文物展示和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19.工业遗产、文化线路、文化景观、20世纪遗产调查及保护和利用方法

20.田野文物安全技术防范集成技术与装备 21.水下文化遗产调查、定位、标注、监测技术

三、考古领域

22.考古学理论与方法 23.考古学文化的研究 24.古代遗存的考古学研究

25.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调查、勘探与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26.现代科技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的应用研究 27.现代科技在考古资料整理中的应用研究 28.现代科技在实验室考古中的应用研究 29.考古现场文物应急保护技术和方法 30.考古遗址公园建设理论与方法

四、博物馆领域

31.博物馆学理论与方法 32.博物馆建筑的工艺设计研究 33.博物馆展览形式设计方法研究

34.现代科技在博物馆陈列展示中的应用研究 35.博物馆教育研究

36.数字博物馆建设与运行机制

37.遗址博物馆、社区博物馆、生态博物馆等博物馆建设理论与方法

38.现代博物馆运行管理研究

五、基础性研究 39.文物病害图谱研究

40.考古与文物保护相关标本库建设研究 41.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理论和方法 42.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和登录理论与方法 43.文化遗产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 44.文物受损程度评价理论与方法 45.文物保护规划理论与方法 46.文物病害机理

47.文物保护材料作用机理 48.文物保护材料评价方法 49.文物保护传统工艺科学化研究

六、宏观管理及政策研究

50.文物保护领域技术路线图编制方法 51.文物保护科技贡献率测算方法 52.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学科体系

53.文物、博物馆行业信息化战略与政策 54.文物、博物馆行业标准化建设方法 55.文物保护科技成果转移扩散机制和政策 56.博物馆事业发展战略与政策

57.海外流失文物调查与追索方法及策略 58.社会流散文物管理政策 59.文物执法理论与方法

60.文物安全监督管理规范与政策 61.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国际合作策略

第三篇: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申请

课题申请报告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的炎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弘扬炎帝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神州第一陵之称的炎帝陵,历来都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前来拜谒始祖的炎黄子孙络绎不绝。从国内的形势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国力明显加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导下,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世界上经济最活跃、发展最快的国家。与此同时,我国灿烂的文化、古老的历史、美丽的风景,吸引着各国人民的眼光。近年来,来华旅游的外国人以近20%的年增长率增加,2002年入境旅游的外国人达到1344万人次,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8447万人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高、法制建设的加强,会有更多外国朋友来中国旅游,希望了解中国灿烂的华夏文化。这给中国旅游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也为中国宣传本国文化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先祖炎帝神农氏的安寝之地,是亿万炎黄子孙祭祀先祖的民族圣地,而处于黄河中下游、太行山西南边缘的山西晋东南高平炎帝故里,就不失为一个最合适的地方。在太行山周围,天然林地分布广泛,峡谷河流横贯其中,有著名的黄崖洞国家森林公园、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壶关太行山大峡谷、平顺浊漳河峡谷、阳城蟒河峡谷等。炎帝故里羊头山周边,其山峦绵亘、沟壑纵横,北有雄宏耸立的名山发鸠山、老顶山、七佛山、羊头山、丹朱岭,南有著名的浊漳河及奇妙的泉、洞。这里山、水、石、林俱备,雅、趣、奇、险兼有,山峦轮廓优美、水体姿态各异、气象景观神奇。既有北方之雄壮粗犷,又有南方之宜人绿色,是太行山上的一颗明珠。其次,高平市是我国目前全国保存最完好、最多、最集中的炎帝古迹文化群,既有北方著名的黍稷农业生态带,又有历史悠久的炎帝民俗文化和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古迹。因此,山西晋东南的炎帝文化遗产具有很高的价值,无论从文化价值、旅游价值还是商业价值。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是中国文化复兴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要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措施。开发炎帝陵区是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的重要途径,是亿万炎黄子孙的共同愿望,也是促进山西晋东南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所以,立项研究炎帝文化遗产与炎帝文化传播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国内对炎帝文化的研究较成熟:各地都建立了有关炎帝文化的研究机构,如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南炎帝陵基金会、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河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宝鸡炎帝研究会、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等。湖南炎帝陵基金会以挖掘并弘扬炎帝文化为主旨,在炎帝文化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于2001年10月出版了《炎帝文化丛书》。为了深入研究炎帝文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学术价值,湖南炎帝陵基金会和有关报纸联合推出《炎帝文化与炎帝精神笔谈》专栏。旨在向人们展示炎帝文化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在炎黄文化研究以及湖南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均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文化期刊《炎黄文化研究》,其办刊宗旨是:研究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探讨和阐述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形势下,努力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该刊设有“中华文明探源”、“炎黄二帝研究”等专栏,对炎黄文化进行学术性探讨。此外,研究炎帝文化的学术活动时有开展,如2001年10月,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炎帝陵基金会和株洲市人民政府在北京联合举办了“炎帝文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2002年8月,由中国汉民族研究会、宝鸡市人民政府主办,宝鸡炎帝研究会、宝鸡文理学院承办的“2002年炎帝与汉民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炎帝故里宝鸡市举行。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港、台和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区和国家的近百所高校和社科研究单位的百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102篇。共探讨了六个方面的问题:炎帝、姜炎文化诸问题;炎帝与华夏。汉民族及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关系;华夏。汉民族、中华民族的形成及汉民族与少数民族的互动关系;周秦文化与华夏〃汉民族文化的关系;弘扬炎黄文化、炎黄精神,推进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推进西部大开发,以及其他相关问题。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论文很多,如唐家均等著《鹿原坡上炎帝陵》,由岳麓书社于1997年8月出版发行。候林青,杨连登主编的《炎帝文化》由湖南人民出版社于2阅2年6月出版发行。周新发著《神州第一陵一炎帝陵》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于1998年12月出版发行。2004年,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高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4年炎帝文化全国学术研讨会”等。

目前国外对炎帝文化的研究成果也不多,只有日本、韩国等临近的亚洲国家的一些学者对神农稻作文化进行过一些研究。论文主要有:日本野外文化研究所所长森田勇造撰写的论文“中国南方的稻作起源传说”。日本神奈川大学河野通明撰写的论文“日本有关稻的脱粒方法的改良”。韩国学者丫J.此e撰写的论文DNA Analysis on the CarbonizedRice Hulls Excavated from the Peat Soillyers of13010and17310Yearsold”等。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来看,要么专题研究炎帝文化,要么从旅游规划角度来探讨炎帝陵区经济发展,而专门弘扬炎帝文化与详细记录有关炎帝文化的各种文化传播与管理的专题研究极少,炎帝陵旅游资源开发在文化传播、民俗、生态、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还是比较少的。

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及难点分析 1炎帝文化的内涵

炎帝神农氏是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炎帝是农耕文化的创始人,以农耕为主要内容的炎帝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上古时期的社会进步,创造了中华民族最古老灿烂的文明。炎帝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杰出贡献,他始作耒耜,教民耕播;尝遍百草,发明医药;织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创交易;弦木为弧,刻木为矢。炎帝文化是以炎帝为首的各个氏族的众多先民共同创造的,以农耕文化为主要内容,以医药、手工业、祭祀、摊舞等为补充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炎帝文化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主要包括农耕文化、中医药文化、贸易文化、文字(图腾)、建筑艺术、墓葬、瓷器文化、服饰文化、天文历法等方面的内容。农耕文化是炎帝文化的典型特征,稻作文化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内容,其精髓是创新。炎帝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在:向往光明,奋发有为的自强精神;心怀天下,为民谋利的大公精神;勇于探索,巧于创新的原创精神;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献身精神。2炎帝文化的意义

在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惟有中国文化一枝独秀,虽然经历了盛衰变迁,但始终延续不绝,而且还在不断地发展壮大,这是由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以德性修养为安身立命之本、以中庸为基本处世之道、以耕读传家为根本的治家之道、以经学为治学之根本、以义利合一为基本价值追求、以直观意象为基本的思维方式。炎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提出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一起抓,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弘扬炎帝文化。

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山西晋东南地区位于经济较为落后、交通又不很便利的偏僻山区,虽拥有大量珍贵的炎帝文化遗存,很多已经被列入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政府的疏于管理,一些资源正遭受着自然的、人为的双重破坏。而且有关晋东南炎帝古迹文化的宣传远远不够。

所以,对炎帝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就成为重要的内容。1.博物馆保护方式

文化遗产应更多的在博物馆实现其价值。晋东南地区各级政府应联合起来,无论从资金还是人力上都应做一些投入,建立一个炎帝文化博物馆。将有关炎帝文化的物质与非物质遗产的资料,一些面临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录音录像的方式保存下来,我们通过博物馆的展览、播放让人们认识了解这一文化现象与存在,即是体现了它的文化传承价值。只有最具艺术与历史价值的文化才有可能走向世界。

2.地方家庭传承方式

有关炎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应采用家庭传承方式,文化部门可采取生活补贴等方式对他们的活动进行鼓励,如对羊头山周边祖传30多代一直是炎帝陵守陵人的家庭,保管炎帝文书的家庭,参与“七社”炎帝庆寿与管理活动的家庭进行补贴等。这样既可增强当地人民对炎帝文化保护的热情,又可使保护炎帝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代遗失。其次,当地政府应有目的有计划的每年举行有关炎帝的各种祭祀活动。组织当地的各家庭参与其中。让这种文化渗入人心,代代相传。3.旅游与开发的方式

这是最受地方政府与市场欢迎的一种保护方式。但地方开发者不能急功近利,惟利是图。在开发中一定要做进一步细致的规划、设计、论证,必须坚持以历史意识、自然意识、文化意识为主导,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和合理化地开发管理,切忌商业气味对历史文化古雅之韵的冲击以及对自然山水静谧之美的破坏。如能得到积极且科学的保护、旅游开发并推向市场,不仅能使之成为人们享受和领略人文历史及自然美的一块圣地,而且能大大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4.整体人文生态保护方式

任何一种文化都产生于一定的文化生态之中,或一种文化时态之中,我们不可能去恢复文化时态,但我们可以借助一定地区的人群生活使这一文化作品有机地活在当代人的生活方式中。如通过每年定期的民间庙会、祭祀活动或举办炎帝文化节等,展现炎帝故里的乡风习俗,吸引游客参加祭祖活动。编排剧目等在文化节或庙会上循环演出,使人类文明的演进历程和英雄的炎帝精神再度复现于今,构成现代人与古代人的对话、交流和传承。这些活动可与民众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的地域里显示其魅力。所以,我们在保护某一文化形式时,要尽可能地保护与其相关的生态元素,有关文化部门可做一些组织工作与行政扶持、赞助,使其成为地方文化遗产的一项代表作。5.数字化与网络保护方式

数字化是文化保护与弘扬的最有力的方式,炎帝文化遗产除了博物馆展览与活态表演,以及教育等方式的传承,用数字化、网络化进行保护与传播是最有效的途径。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还是音乐图像都可以借助网络实现全球超越时间空间的资源共享。6.其它可保护方式

一种保护就是为保存而保护,让后人知道有这样一种文化在某时某地存在过影响过人们的文化生活,让后人通过文字图片等就可获知,二是保护为了传承与发展,汲取过去的文化元素,创造地方特色的新文化。所以保护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因地制宜,充分尊重传统文化样式,不在保护中使其遭受破坏与变异。难点在于:第一,关于炎帝文化评估缺乏足够的技术和资金支持;第二,要下力气建造炎帝文化博物馆非朝夕之事。而在此过程中一些文物难免还会遭到破坏;第三,对于炎帝文化的登录理论与研究目前还处于攻坚阶段。是否能全面准确的记录有关炎帝文化的所有资料还是一个难题。主要创新点

1.本课题比较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炎帝文化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弘扬炎帝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针对炎帝文化遗产给我们带来的巨大价值,我们对晋东南的炎帝文化遗产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如进行实地的田野作业,调查寻访了数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分别与下台村、故关村的几十位村民们一起进行了广泛的交谈、调查。搜集和获取了许多详实动人的有关炎帝传说、民俗及祭祀事象。在研究分析炎帝文化的特质和基本精神、炎帝神农部落对中华文明的伟大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炎帝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基础上,指出:弘扬炎帝文化、继承和发扬炎帝精神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的要求。

2.从旅游经济理论出发,研究旅游资源开发的共性问题,提出了旅游景区开发的三大原则:资源整合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突出特色原则。只有充分利用当地特定的旅游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景区的吸引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的效用,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3.从民俗、生态、文化传播理论等方面入手研究晋东南炎帝文化的价值。提出对炎帝文化的价值评估、登录方法及对晋东南炎帝文化的传播的具体可操作的方法。

拟采取的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

背景研究:梳理近年来关于炎帝文化遗产的各种论述,以及价值评估在我国遗产保护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阐明炎帝文化遗产评估、登录研究在当前文化遗产研究中的意义。对比国内外关于文化遗产调查、评估及登录的方法。借鉴国外法律规章与学术讨论中关于文化遗产的保护等方法,分析其发展的过程。并与我国的各种保护方法作对比,找出导致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相对落后的原因。

1.系统分析方法。以系统科学的思想为指导来对高平炎帝陵以及周边的文化遗产进行进行研究整合。单个的文化遗产即使再好也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只有进行系统的、全面的分析,综合评估整体的文化遗产价值,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2.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所学的关于文化遗产的调查、评估的方法与炎帝陵及周边文化遗产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实地的调查研究取证。在实践中丰富和完善,研究出具有一定科学与实用性的成果。

3.先简单后复杂的研究方法。对高平市炎帝陵的文化遗产调查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分期进行实地的田野调查,并写出具体的调查报告。

4.结合历史研究和密集型田野调查,充分记录高平炎帝陵及其周边的景观状况。记录结果应清楚阐述文化遗产景观的重要性及保护方法。

5.要准确、有目的的测绘。在收集和整理数据时要采取跨学科的方式,如文化遗产给人的视觉和感官的感受。测绘时要考虑到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等各方面。6.尽可能地应用非损坏性的技术来获取其性质和范围的相关数据。如空中摄影分析、遥感技术、土壤化学研究和摄影测量术等。

7.收集所有相关的建筑材料,如砖、瓦、石头,对于维护真实性及文化遗产价值评估有重要的作用。

8.记录和分析地区的组织形态,包括记录和分析炎帝文化遗产中的庙宇等遗产的建筑结构及其用途,以及赋予遗产价值的历史模式和当前模式。记录中也应包括可及性、基础设施、遗产区内部及附近的交通情况等。

9.在评估时,应避免将小型的独特建筑从其大环境中分离,如单独开发炎帝陵而忽视其周边的整体文化村落。应在相关的历史、社会和经济脉络下定义并界定更大范围的连续保护对象。

10.在其价值综述中应总结其详细的历史研究、过去施行干预的档案记录和现状,描述其不可替代的价值。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11.为维护真实性,应建立适当的数据库作为实施保护项目的基础,一系列数据应包括以下方面:环境信息、土壤信息、地质探测信息、历史信息、所有权相关细节、建筑细节、功能分析、风格分析和描述、结构评估包括其现在的状态、破坏情况、机制等、材料评估包括其特点、衰退情况及其原因、过去的干预情形等。12.记录所有的干预措施。针对炎帝文化遗产项目收集的一切图片、图表、笔记、报告分析和判断以及其他数据都应存档。

13.关于炎帝文化遗产的会议记录和监测记录、以及其他任何已经进行的工作信息都要进行登录存档。

第四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继承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呢?有以下几点要注意,要坚持文物工作方针,克服急功近利思想,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保护与地方积极发展和改善群众生活的关系。将保护与建设、政府职能、资金保障、社会监督、公众参与联系起来,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明确下来,为保护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和重要基础保障。要通过编制规划大纲,掌握遗址的现状,了解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深度,为规划编制提供扎实的基础材料;要加强评估工作,客观分析开展工作所具备的条件,科学合理地编制保护展示规划,避免盲目性,增强可操作性,从而保证主管部门工作决策的正确性。要不断丰富保护展示的方式、手段,积极探索适合遗址性质的具有特点的保护、展示方法。

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革新,各民族文化的相互吸收,是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上早已揭示了这一规律。对于民族文化遗产的继承,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能割断历史。”以历史的观点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民族文化遗产,合理地继承与发展,取其精髓、去其糟粕,着眼于今天、立足于中国,做到古为今用,才是可取的继承民族文化遗产之道。

文化遗产是先人创造的沉积与结晶,镌刻着一个民族国家文化生命的密码,蕴涵着民族特有的精神机制、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人之为人,人类的本质规定性及其体现,就在于以其创造性实践,建设一个文化世界。在某个当下看文化,就是审视以往文化形成的某一群体的“文化遗产”,即某种活态的文化模式。文化遗产是人类活动的信息资料库,是展示人类文明的卷轴。

文化遗产是证明古代发展的文明程度,能让后人更好的研究古代历史,更能让人清楚地知道当时的文化发展程度,所以保护和继承历史文化遗产也能让我们的后代看到当年先祖的辉煌,以利于今后的科研。

第五篇:文化遗产保护与经营教案

世界遗产的分类

1972年在黎举行的第十七届会议,遗产分为三类: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双重遗产,与1992年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文化景观一起归为物质遗产(这几类遗产是有形的,是看得见的实体)。

一类遗产是看不见的,是无形的,就是2003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确定了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简称它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各种类型的民族传统和民间知识,各种语言,口头文学,风俗习惯,民族民间的音乐、舞蹈、礼仪、手工艺、传统医学、建筑术以及其它艺术。我们之前所介绍的京剧和端午节习俗就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样世界遗产就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世界遗产到现在有四十五处,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世界文化遗产有28处,世界自然遗产有10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有四处,世界文化景观遗产有3处。

这些遗产怎样来分类,换句话说,我们怎样来鉴定这些遗产属于哪一类的?接下来我们来看世界遗产的相关概念。

文化遗产:从历史、艺术、科学或人类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群和遗址。这个概念包含三个特征:一是具有实体的概念,也就是看得见,摸得着;二是它具有历史价值或审美价值,是前人通过卓越的智慧和创造能力,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三是这些文化遗产能够代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精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以故宫为例: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故宫是看得见摸得著的实体,它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明清)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家具及工艺品的8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不仅使独一无二的,而且具有明清时代中国文明的历史价值。因此故宫符合世界文化遗产的条件。

(1)文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意义的成分或结构、铭文、洞穴、住区及各类文物的综合体。

重庆大足石刻:主要以佛教为题材,是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鲜明的民族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在我国古代石窟艺术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国内外誉为神奇的东方艺术明珠。

(2)建筑群

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因其建筑的形式同一性及其在景观中的地位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单独或相互联系的建筑群。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又称登封嵩山历史古建筑群。共八处十一项建筑(包括少林寺建筑群(常住院、初祖庵、塔林)、东汉三阙(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和中岳庙、嵩岳寺塔、会善寺、嵩阳书院、观星台)。这十一处建筑是有突出 普遍价值的单独建筑群。比如:和太室阙,是中国古代礼制建筑格局最全面的代表;周公测景台和观星台,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天文台;(3)遗址。从历史、美学、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与自然的共同杰作以及考古遗址地带。

例如:都江堰治水工程:李冰父子治水,可以说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都江堰工程包括鱼嘴、飞沙堰和宝瓶口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鱼嘴是在岷江江心修筑的分水堤坝,形似大鱼卧伏江中,它把岷江分为内江和外江,内江用于灌溉,外江用于排洪。飞沙堰是在分水堤坝中段修建的泄洪道,洪水期不仅泄洪水,还利用水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水流的漩涡作用,有效地减少了泥沙在宝瓶口前后的淤积。宝瓶口是内江的进水口,形似瓶颈。除了引水,还有控制进水流量的作用。

(二)自然遗产

• 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存区;

例如:四川大熊猫栖息地-。包括卧龙、四姑娘山、夹金山脉。全世界3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

• 从科学、保护或自然美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天然名胜或明确划分的自然区域。

例如: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是三条著名河流的上游,怒江(萨尔温江上游)、澜沧江(湄公河上游)和金沙江(长江上游),这里是中国生物性最丰富的区域,也是世界上温带生物性最丰富的区域。

(三)双重遗产

特指既符合自然遗产定义,又符合文化遗产定义,两者兼具的世界遗产 例如:我国有四处双重遗产

泰山、黄山、武夷山、峨眉山——乐山大佛

以峨眉山-乐山大佛为例: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同时地质构造雄伟,生物种类丰富。峨眉有四大景观:云海、日出、佛光、圣灯。

云海:云腾雾绕,像是慈航普渡,因此佛家把云海称为”银色世界”。

佛光:又称峨眉宝光。佛家称为普贤菩萨眉宇间放出的光芒。实际上,佛光是光的自然现象,是阳光照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夏天和初冬的午后,摄身岩下云层中骤然幻化出一个红、橙、黄、绿、青、蓝、紫的七色光环,中央虚明如镜。观者背向偏西的阳光,有时会发现光环中出现自己的身影

圣灯:金顶无月的黑夜,摄身岩下有时忽见一光如萤,继而数点,渐至无数,在黑暗的山谷飘忽不定。佛家称为“圣灯”,飘浮的神灯象是“万盏明灯朝普贤”。

秋天和春天去峨眉上最好,秋天树叶漂亮,不冷不热。春天花开,山上有积雪,风景美丽。

(四)世界文化景观(江西庐山、杭州西湖、山西五台山)

1、美学原因建造的园林和公园景观

例如:,“杭州西湖,它展现了中国景观的美学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园林设计影响深远。

2、初始的一种社会、经济、行政以及宗教需要

例如:从20世纪中叶,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到庐山作为政治名山地位的体现。这里的佛教和道教庙观,代表理学观念的白鹿洞书院,代表古代高科技建筑的观音桥

3、强烈的宗教、艺术或文化相联系为特征,而不是以文化物证为特征。

例如:山西五台山。位居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非物质文化(无形的)例如:京剧、昆曲、端午节民俗

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志:世界遗产公约的标志,它象征着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中央的正方形是人类创造的形状,圆圈代表大自然,两者密切相连。这个标志呈圆形,既象征全世界,也象征着要进行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标志:中国文化遗产标志是由2001年在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四鸟绕日”金饰演变而来,画面是四只神鸟围绕着太阳飞行,专家也将其命名为“太阳神鸟”。

二、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及其相关机构

1、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 全称为: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

• 1946年12月成立(专门机构),总部设在巴黎 是联合国的重要组成部分

• 大会: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是教科文组织的最高权力机构。一般每两年召开一次。教科文组织的计划与预算,按一国一票的原则,由大会投票通过。

• 02、执行局:由58个会员国的代表组成,是一个行政机构,为召开大会作准备,并负责大会决议的有效实施。一般每年开会两次。

• 03、秘书处:是教科文组织的执行机构,全体工作人员在当选后,在任期六年的总干事的领导下,实施会员国大会通过的计划 •

2、世界遗产委员会

•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它是一个综合性组织,兼具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功能,世界遗产委员会是主要负责《世界遗产》入选和<<世界遗产公约>>的实施。由于这些年申请世界遗产的项目越来越多,为了减轻世界遗产委员会的负担,下面设立了世界遗产中心,具体执行公约。

•(2)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

• 世界遗产委员会在审查各缔约国申报的世界遗产项目时,会得到专业机构的帮助,这个专业机构就是国际古遗址理事会和国际自然资源联盟。在遗产申请国提出申请后,是这两个机构对遗产进行实地考察。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主要是对文化遗产考察,而国际自然资源联盟更侧重于自然遗产的考察。

• 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

• 研究如何进行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对人员进行培训。现在我们国家有的大学也开设了文物修复专业,说不定未来这个专业会很吃香,因为国家现在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

人类的第一处世界遗产

那么人类的第一处世界遗产是什么?也就是最早被认定为世界遗产的项目是什么?我们学旅游管理的同学应该有了解过的吧?(提问)。是埃及的阿布.辛拜勒神庙。这处遗产的由来,又缘于阿布.辛拜勒运动。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埃及第19王朝的第3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建造的,这座神庙是在尼罗河西岸的一处悬崖峭壁上由一整块巨石雕凿而成的。但是尼罗河经常出现水患。1959年,埃及与邻国苏丹商定,在阿斯旺修建一座规模宏大的水坝,就是著名的阿斯旺水坝,但是阿斯旺水坝建成以后,水位会太高,这样就会将神庙淹没。埃及政府意识到这座神庙保护的重要性,连同苏丹政府向国际呼吁,请求财政和技术支持,很快这个呼应就得到响应。各国专家积聚于此,用了整整十年的时间对神庙进行编号,并分割成1000多块移神庙新址上,再按照原样重新拼装。这就是阿布.辛拜勒运动。也正是这个运动,让联合国科教组织意识到保护文物遗产的紧迫性,这也是促成《世界遗产公约》的直接原因。

为什么这座神庙会如此受重视呢?下面我们来看这座神庙的特别之处。建于3000多年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统治时期。拉美西斯二世一生颇有建树,是他把埃及帝国带入一个鼎盛时期。神庙的多柱厅

神庙的多柱厅中,16尊以奥西里斯形象出现的拉美西斯二世雕像分两行左右排列。奥西里斯是埃及人们的王。相传,奥西里斯和伊西斯和是一对相敬相爱的好夫妻奥西里斯教古埃及人耕作,深得人民的爱戴。他的弟弟赛特嫉妒他,将他杀害后碎尸万段,扔在埃及各地。伊西斯为了寻找丈夫的尸骨,跋涉千里,最后终于找全了丈夫的尸骨,并借助神力,使丈夫恢复了半个生命。后来,伊西斯生了一个鹰头人身的孩子名叫“荷鲁斯”。她偷偷地把儿子抚养成人,终于报了杀夫之仇。古代埃及人把伊西斯视为生命和母性的女神。他们认为,每年尼罗河水泛滥,是因为伊西斯在寻找丈夫时痛哭流泪形成的。

大厅尽头的圣坛,黑暗之神、天空之神、拉美西斯二世本人和太阳神并排而坐。这位至高无上的君主追求不朽荣耀的渴望如此强烈,以至于堂而皇之地将自己列于众神之间。“日出奇观”

每年在拉美西斯二世的生日(2月21日)和登基日(10月21日),旭日的霞光从神庙大门射入,穿过60米深的庙廊,依次照亮右面的三座神像,而最左面的黑暗之神永远不会被阳光笼罩,营造了举世无双的“日出奇观”。

70年代末由于修建阿斯旺水坝,寺庙被搬迁至现在高于高坝水库的位置,但是由于计算的误差,“日出奇观”比原来晚了一天。

三.《世界遗产名录》的登录标准 1.文化遗产的登陆标准

真实性:遗产的形式与设计,材料与实地,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位置与环境,精神与感受。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出,这是针对文化遗产的(利用与影响,传统与技术)。

完整性:主要用于评价自然遗产,如原始森林或野生生物区等,环境未被破坏。

标准①

创造性的天才杰作。代表一种独特的艺术成就,一种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长城

金字塔:它是一项伟大的历史发明,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且是一项创造性的杰作。它的材质是以吨计的巨石,那么大的石头,在当时科技并不发达的年代,埃及人是怎样把这些石头搬动的,以及如何将这些石头一块块累计的那样的高度的(金字塔几乎都是上百米),这几乎是个世界之谜。

标准② 能在一定时期内或世界某一文化区域内,对建筑艺术、纪念物艺术、城镇规划或景观设计方面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平遥古城:是四川阆中、云南丽江、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古县城。它是中国汉民族城市的明清时期的杰出范例,平遥古城保存了其所有特征。

法国凡赛尔宫:宫顶建筑摒弃了巴洛克〔巴洛克是17~18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效果,喜好富丽的装饰和雕刻以及强烈的色彩,常用曲线穿插和椭圆形空间〕的圆顶和法国传统的尖顶建筑风格,采用了平顶形式,显得端正而雄浑。影响欧洲几个世纪,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

3)能为一种已消逝的文明或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

发现的兵马俑分为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陪葬坑)。根据这几个坑,可以大致还原当时的历史。比如三号坑建筑结构,陶俑排列,兵器配备,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等问题的珍贵资料。

伊朗的波斯波力斯宫,是波斯帝国时期留下的,壁上的雕刻反映了波斯当时的情况,各国进贡情况,是文化证明。复活节岛石雕像

位于太平洋东南部岛屿上。据考察测定大约雕凿在公元前1680-前1100年间。这些巨大石像使人惊叹,这些雕像代表什么?是谁雕刻的?怎样雕刻的?怎样雕刻、运输、排列的?岛上居民对于这些石雕丝毫没有历史记忆,也不知石像是在刻谁,一点都不像当地的土著,是纪念什么人?或是神呢?(视频)

(4)可作为一种建筑、建筑群或景观的杰出范例,展示出人类历史上一个或几个重要阶段。区别于第二条,典范是指更多方面的影响,主要是文化 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是西藏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和藏族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它具有浓烈的宗教色彩。

梵蒂冈

梵蒂冈面积只有0.44平方公里,仅相当于北京故宫五分之三大,是一个典型的城中之国。领土包括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宫和梵蒂冈博物馆。虽然梵蒂冈在地理上是一个小国,但因天主教在全球庞大的信仰人口,使其在政治和文化等领域拥有着世界性的影响力。

(5)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地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皖南徽州古村落

皖南古村落与其他村落形态最大的不同之处是,皖南古村落建设和发展在相当程度脱离了对农业的依赖。古村落居民的意识、生活方式及情趣方面,大大超越了农民思想意识和一般市民阶层,而是保留和追求与文人、官宦阶层相一致,因此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

(6)与具有特殊普遍意义的事件或现行传统、思想、信仰、文学艺术作品等有直接和实质的联系

四、世界遗产申报程序

第一步

一个国家通过签署《世界遗产公约》和保证保护该国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而成为缔约国

第二步

任何缔约国要把本土上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和自然遗产列出一个预备名单。第三步

然后从预备名单中筛选要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 第四步

把填写好的提名表格寄给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第五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检查提名是否完全,并送交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或同时提交以上两个组织评审。第六步

专家到现场考察和评估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情况。按照文化与自然遗产的标准,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和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上交的提名进行评审。第七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或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做出评估报告。

第八步

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的7名成员审查提名评估报告,并向委员会做出推荐。第九步

世界遗产委员会最终做出录入、推迟录入或淘汰的决定。

申遗成功

= 一劳永逸?  第一个下榜——阿曼阿拉伯羚羊保护区  1994年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单。 位于阿曼中西部的吉达哈拉西斯沙漠地区,面积约275万公顷。

 2007年,由于阿曼把保护区的面积缩小90%,并且计划在那儿勘探油气,世界遗产委员会在与阿曼多次磋商无效后,决定将它除名。

 该地是濒危其唯一的自由生存地。1996年羚羊数量为450只。

2007年,阿拉伯羚羊数量仅剩约65只,其中只有4对具有繁殖能力。

第2个下榜——德国易北河谷

200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德国德累斯顿,萨克森自由州的首府。

18世纪和19世纪的景观沿着河谷纵深有18公里长。

主要由古老的牧场、宫殿、纪念碑、公园,以及别墅和花园组成。

2009年6月25日,由于当地政府在景区中心修建一座四车道大桥,破坏原有风貌,被《世界遗产名录》除名。

五、世界遗产申报策略

整合策略:为适应中国丰富多样的遗产特点,提高中国遗产申报工作的成功率而提出的。是将若干相关项目的整合申报的策略。例如,普陀山和九华山申遗,如果单个项目申请,成功的机率不大,但是说是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申请成功率更高。

口袋策略:遗产申报项目的题目具有一定范围的开放性,为未来类似项目的申报预留进入<<世界遗产名录>>的空间。例如:“苏州园林项目”,先是申报了拙政园、留园、网师园,后面增补了沧浪亭、狮子林等。

六、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

一、它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是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无比珍贵的教科书。

二、它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促进了解,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宝贵资源。

三、它是进行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

七、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和特点

(一)中国世界遗产的现状

1985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缔约国行列

• 1987年我国拥有了第一批共六项世界遗产项目

• 1988年泰山被命名为世界第一个“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 • 2004年在中国苏州举办了第28届世界遗产大会 • 2007年10月,中国当选为世界遗产委员会委员国

• 至2013年,我国已拥有45个世界遗产项目,遗产数目仅次于意大利,位居世界第二。

(二)中国世界遗产的特点

1、中国是拥有世界遗产类别最齐全的国家

2、中国是拥有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3、中国拥有符合文化遗产全部标准的遗产数量最多

4、中国拥有符合世界遗产标准最多的遗产

5、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最多的城市

6、中国是世界遗产“预备名单”、“候选名单”最多的国家

下载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2012-2013)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肃省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科学技术与学术研究课题指南(2012-2013).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年度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2013年度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指南一、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研究(一)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共青团工作研究(二)共青团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研究(三)“陌生人社会”青年再组织化路......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精选五篇)

    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基于文化遗保护与利用辩证关系的讨论 【摘要】城市文化遗产象征着城市的文化底蕴,如何处理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之间的辩 证关系至关......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浅析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管保护 我国的世界遗产资源十分丰富。伴随着遗产开发与遗产旅游的升温,遗产资源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高压力、高损耗和高破坏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好......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 ——以云南丽江古城为例 摘要:秦砖汉瓦、唐城宋墙、明街清坊所蕴含和象征的绝不仅仅是逝去的辉煌,它们标识着人类曾经走过的历程,其中的每一砖......

    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立项指南(5篇)

    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2012年度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课题指南 一、 高职教育理论研究 1、 民办职业教育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研究 2、经济结构调整与职业教育改革创......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

    描述:我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但由于法规的不完善及人们的保护意识薄弱等原因,导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失传的重大危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刻 不容缓。因此必须通过......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前言:简略论述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现状,努力从中找出开发与保护的平衡点.摘要: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既属......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5篇

    浅谈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 【摘要】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是群众文化创新发展的母体,站在民间文化这个巨人肩上的群众文化,其创造性恰恰来自前辈文化传统的禀赋。中国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