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度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
2013年度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指南
一、共青团与青少年工作研究
(一)新型城市化背景下共青团工作研究
(二)共青团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研究
(三)“陌生人社会”青年再组织化路径研究
(四)共青团服务经济发展的路径及成效评估
(五)广州青年社会企业的发展前景及对策研究
(六)青少年工作体系模式设计研究
(七)新形势下党的思想主张在青少年中的有效传播路径研究
(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方法途径研究
(九)广州市乡镇实体化“大团委”建设工作的调查研究
(十)新媒体在团青融合中的功能和作用研究
(十一)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路径研究
(十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青年化及传播路径研究
(十三)关于驻穗团组织建设工作的调研与思考
(十四)实现对青年价值引领的路径和方法
(十五)广州青少年国际交流合作中的发展模式与渠道 — 1 —
——以粤港澳青少年交流基地建设为例
(十六)青年社会组织与共青团关系研究
(十七)关于协助管理和承接政府青年事务,提升共青团服务能力的研究
(十八)特定青少年群体教育帮扶和预防犯罪工作模式研究
(十九)杰出青年评选活动的研究与创新
(二十)社会转型期提升青联、青企组织的凝聚力与活力研究
(二十一)枢纽型青年社会组织研究
(二十二)“校企合作”工作中共青团组织定位及工作途径思考
(二十三)中学、中职中技共青团工作的探索与思考(二十四)广州“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的建设与创新研究
(二十五)广州市学生联合会的建设与发展研究
(二十六)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孵化、管理与培养研究(二十七)新型城市化背景下“两新”团组织维系工作研究
(二十八)共青团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以广州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为例
(二十九)中共三大前后的青年运动研究
二、志愿服务研究
(一)社会学视角下志愿服务的价值及意义研究
(二)志愿服务广州交流会的经验及启示
(三)关于广州建设“志愿之城”的探索研究
(四)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创新背景下志愿者组织能力建设研究
(五)构建志愿者培训系统化模式的研究
(六)行业志愿服务队伍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
(七)社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探索研究
(八)志愿服务文化产品市场化运营研究
(九)通过移动互联网实现志愿服务智慧化的研究
(十)“志愿服务进校园”的现状与模式研究
三、青少年群体研究
(一)流行(时尚)文化与青少年价值观念研究
(二)微博客发展对青少年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三)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影响研究
(四)青少年使用社交网络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五)网络社区“意见领袖”现象研究
(六)青年学生政治意识和输出表达机制研究
(七)青年阶层固化与社会流动问题研究
(八)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和社会融入问题研究
(九)广州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3 —
(十)广州青年的婚恋观念与行为选择研究
四、少先队工作研究
(一)广州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机制研究
(二)广州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
(三)“社区少年宫”建设的现状与模式研究
(四)班队文化与少年儿童思想、行为习惯养成研究
(五)广州少先队学科化建设的机制研究
(六)广州少先队职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七)广州少先队活动模式的理论探索
(八)广州少先队队干领袖的培养研究
第二篇:2010-2011长安大学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1:
2010-2011长安大学共青团工作研究课题指南
一、团学组织建设与团员教育活动研究
共青团品牌建设的特色选择与机制创新研究
长安大学共青团工作品牌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研究
共青团构建第二课堂育人机制的体系研究
长安大学“新生教育工程”中共青团项目设计研究
共青团工作社会化、项目化运作的思考
高校推优入党工作现状调研及对策研究
互联网增强团组织号召力与凝聚力研究
电子团务与网络共青团建设研究
共青团新闻宣传绩效及评估研究
建立和完善高校共青团组织服务体系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创新研究
提高大学生活动中心使用效益的运行方案设计
二级学院团委考核与评价体系建设研究
主题团日活动的创新及其绩效评价
团日活动与团员教育研究
校院级学生会的评建机制研究
校院二级模式下研究生会运作机制及绩效评价研究
学生社团团建的基本需求与工作创新
研究生团建的基本需求与工作创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青年化研究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模式、机制和效果评价研究
青年大学生中楷模群体的培养举措研究
高校团员意识现状及加强团员意识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共青团组织在大学生成长成才中的功能研究
高校学生干部人格魅力养成研究
学生组织参与校园民主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
本科生综合素质培养第二课堂学分与学生综合量化成绩附加分结合研究
二、学生科技创新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研究
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及培养研究
高校毕业生创业环境调查及评价
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西部高校毕业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设置研究
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文化的导向与机制研究
高校团组织有效服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研究
科学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构建学校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活动二级竞赛体系实践研究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资助体系研究
教师参与大学生科技活动积极性的激励机制探索
社会实践活动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研究
新形式下发挥大学生实践成才的新方法、新途径研究
社会实践运作模式创新研究
志愿服务与和谐校园建设
青年志愿者服务项目的设计与管理研究
长安大学志愿服务组织现状及发展研究
三、学生社团与艺术教育研究
长安大学学生社团现状和发展的调查研究
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
特色社团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学生社团工作评价标准与绩效研究
理论学习型社团的运行机制研究
社团文化交流品牌的培育途经研究
从大学生社团名称看大学生社团的时代特色
社团会员参与社团活动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学生社团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
长安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建设与发展研究
大学生艺术团艺术教育选修课育人机制研究
高校品牌(特色)艺术活动的创建研究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在大学生中的影响研究
大学生艺术骨干选拔与培养机制研究
四、其它研究
大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状况研究
大学生生活方式(娱乐、闲暇、消费等)研究
大学生课外阅读状况调查研究
长安大学学风状况调查研究
传媒多样化对大学生成长影响研究
90后团员青年特征研究
当代大学生流行时尚文化(亚文化)研究
大学生性教育及相关问题研究
大学生权益保障研究
大学生群体特征研究
大学生热点问题研究
大学生中特殊群体(贫困生、违纪处分学生、青年志愿者、西部计划志愿者、兼职打工学生等)状况与心态研究
当代大学生恋爱行为状况调查研究
第三篇:团省委青少年研究课题
附件2:
2009安徽省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
研究课题申请书
课题名称 高校共青团基层组织建设和
基层工作现状及对策研究
课 题 负 责 人朱东杰负责人所在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委填表日期2009年4月20日
共青团安徽省委员会
2009年3月制
第四篇:专项研究课题指南
教学工作委员会2011—2012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
专项研究课题指南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全国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能力。课题研究工作要贯彻“双百”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我国职业教育的实际出发,借鉴国外经验,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要通过课题研究,带动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为推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做出贡献。
二、联系实际设计课题名称
本指南中仅列出本次专项研究主要选题内容范围。课题申报者可以以此为依据确定研究内容,课题名称可结合本单位或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进一步细化,即在研究内容范围的总体框架内,紧紧围绕“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精神,紧密结合职教教学改革和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确定专项研究的课题名称、内容、研究方法等,并组织力量实施。
三、研究的内容范围
1.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 的研究。
2. 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积极开展农民工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3. 职业教育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4. 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
5. 中高职课程、教材衔接的研究与实践
6. 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7. 职业教育实行“双证书制”的研究与实践。
8.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9. 职业院校实施“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的研究与实践。
10.职业教育专业规范化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1.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2.职业院校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13.职业教育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14.职业院校加强德育课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5.职业院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16.职业院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研究与实践。
17.职业教育运用现代技术和教学手段,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实践。
18.职业教育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法和学法的研究与实践。
19.职业教育公共文化课功能及课程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职业教育教学评价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1.职业院校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22.职业院校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重的研究与实践。
23.国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比较与借鉴的研究。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
2011年10月15日
第五篇: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管理办法(试行)
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
管理办法(试行)
(2002年8月5日共青团中央办公厅发布)
第一条 总则
为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使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促进课题研究多出优秀成果,特制定本办法。
1.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新时期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为重点,积极探索新时期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的发展规律,更好地为党和国家制定和完善青少年政策服务,为推动共青团工作服务,为促进青少年成长成才服务。
2.研究课题立足全团,面向社会,长期开展,体现公平竞争、规范管理的要求,以多出成果、多出精品为目标。
3.研究课题的确定按照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设立经费资助项目和非经费资助项目两大类。
4.课题管理工作的最高机构为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其下设的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规划办,该办于1999年成立,设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具体工作由理论宣传处负责)和课题评审办公室(简称评审办,该办于2002年成立,设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具体工作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办公室负责),负责研究课题的评审、立项、管理工作。各省级团委可根据本地(系统)实际,设立相应机构,确定专人负责管理本地区和本系统人员所承担的研究项目。
第二条 规划与选题
1.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的选题范围主要以研究课题()指南的方式进行规划,在课题申报通知中公布。指南及选题范围的确定,由评审办首先向有关部门和单位广泛征集研究课题并汇总整理,报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审定。
2.选题要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中的突出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研究课题要具体、明确,有一定的前瞻性,积极推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3.课题每两年申报、评审一次。立项课题研究期限原则上均不超过两年。基础研究成果形式限研究报告、论文、专著等。应用研究提倡以研究报告为最终成果形式。
4.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规划项目分为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重大项目由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根据需要确定,单独立项,委托研究;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由评审办评审、报规划领导小组审批立项。
第三条 申报和评审
1.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每两年立项一次,自课题申报通知发布之日起开始受理课题申报,期限不超过三个月。
2.课题研究实行主持人负责制,课题主持人应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条:①具有中级以上的专业技术职称;②有三年以上关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共青团工作研究的经历;③具有与申报课题相关的研究成果;④承担过省级以上的课题研究。
3.主持人必须真正承担课题研究的组织、领导,必须从事实质性的研究工作。
4.主持人不得同时申报两个以上(含两个)课题,原已承担的青少年研究项目尚未结项者,不得再行申报课题。
5.课题的组织申报工作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团委或相关单位受理,课题申报通知发布后,申请人可通过其单位向其所在的省级团委或相关部门索取申请书及有关资料,并按照申请书的提示和要求认真填写。申请人所在单位领导对申请书进行审核,对申请书填报的主要内容和申请人能否胜任该课题的研究工作签署明确意见,并承担信誉保证后报省级团委审核。各省级团委的项目管理机构收到申请后,对课题主持人进行资格审查,签署意见,并在规定期限内将本地区或本单位的申请书统一报送共青团中中央评审办。
6.评审办对申报课题进行复审、初选,选出拟立项课题提交由共青团中央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委会评审,评委会将根据下列条件进行审议:
(1)申请课题的理论、实践意义。
(2)设计的创新性,论证的规范性,方法的恰当性。
(3)预期科研成果的形式及数量标准的合理性。
(4)经费使用的合理性。
(5)申请者的能力水平及课题组成员的构成状况。
(6)预期科研成果的形式及数量标准。
(7)申请者的能力水平能否胜任此课题研究。
(8)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认为需要考虑的其它条件。
7.评委会经充分讨论后以无记名投票方式对立项课题提出初步意见,报规划领导小组最后审定。随后下发书面的课题立项通知,并送达课题主持人本人。
8.获得立项批准的课题主持人,需要与课题评审办签定正式的课题任务书,然后,方可开始该项课题的研究。
第四条 课题资助
1.为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对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给予额度不等的经费资助。
2.项目资助经费拨到课题主持人所在单位的银行帐户,由所在单位统一管理。
3.资助经费限用于图书资料费、文具费、调研费(含差旅费、交通费等)、小型会议费、成果打印费、计算机机时费及出版补贴等项开支。不得用于购买固定资产。
4.凡未经批准自行中断或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成的课题,应追回已资助的全部费用。由于研究者的原因,经批准取消的项目,酌情追回部分资助经费。
第五条 课题的中期管理
1.课题立项后,评审办将对课题研究的进度和质量进行中期管理,并向规划办通报项目执行情况,课题研究检查是中期管理的重点,检查内容包括:
(1)课题主持人及参加者是否按计划投入了力量;
(2)研究进度是否符合项目计划的要求;
(3)主持人所在部门是否给项目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
(4)资助经费是否真正用到科研工作上,开支是否合理。
2.予以资助经费项目的中期检查由规划办统一组织,其它项目的中期检查由各省级团委负责组织实施。
3.凡立项课题,主持人均不得擅自对其加以变更。如确实有转题必要,主持人必须向评审办写出有充分理由的申请报告,经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方能实施,对私自改变课题或研究方向者,其研究成果将不予鉴定验收。
4.如因特殊原因,必须调整主持人或推迟结项时间,原主持人须向评审办写出书面申请,经规划领导小组研究同意后,方能继续享受有关权益。
第六条 结项
1.课题研究完成后,由课题主持人向评审办提出书面结项申请,并提交此课题研究的所有阶段性成果和最终成果。基础性研究课题,其最终成果原则上为报告、论文、专著或其它正式出版物。欲以正式出版物作为最终成果而到课题研究截止时仍未出版的,可提交稿件清样,填写结项报告。
2.评审办对所提交的科研成果依照课题立项时的申请报告进行核实,写出书面鉴定意见,再经由专家组成的评委会对成果和鉴定进行复审,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式结项,并下发结项证书,并送达课题主持人本人。
3.由于受不可抗拒的原因等非主观因素的直接影响,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完成课题研究者,主持人必须向评审办写出延期报告,经规划办研究同意后,方可继续该项目研究。如延期后仍未完成的应追回未完成部分的经费。如研究成果未通过验收,此项研究则告取消。
4.为调动各地开展课题研究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课题研究质量,将适时开展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课题优秀成果评选活动。评选办法另定。
5.对于优秀的课题研究成果,规划办将定期以论文集的形式出版发行,以扩大研究成果的应用范围和社会影响。
6.各省级团委和相关单位的课题管理情况及课题研究成果的质量将作为评选共青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的重要依据。
附 则
1.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未尽事项根据实际情况经研究后,再作补充规定。
2.本办法的解释权和修改权属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规划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