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观《奠基者》有感
观《奠基者》有感
近期,在公司的支持下,观看以石油为题材的电视剧《奠基者》。这部戏从全方位地再现了石油大会战的激情历史,令人深受鼓舞。《奠基者》把我带进了那个艰苦创业的年代,使我又一次受到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再教育。同时,使我不由自动地联想到公司中修时一线的同事们,一不怕苦、二不怕脏、三不怕累的光辉形象。
《奠基者》成功再现了铁人王进喜等石油工人的高大形象。铁人王进喜在国家最需要石油的时候,从玉门来到了塞北荒原。在余部长“没有条件创作条件也要上”号召的指引下,王进喜不等不靠,发出了“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雄壮誓言。他带领的1205钻井队,与马厚生(马德仁)的1202钻井队开展竞赛活动的场面;他人拉肩扛卸钻机,脸盆端水保开钻,泥浆池里拌泥浆,奋不顾身压井喷的场面,都真实地再现了铁人战天斗地,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剧中的马厚生,性格率直,憨厚可亲,乡音浓重。陆惟夫的形象常常使我想起大庆油田发现者之一的杨继良总地质师。他憨厚诚实,讲究认真,生活朴实,勤奋好学。在他们身上,我们领略了老一代知识分子胸怀祖国、扎根基层、讲究科学、乐于奉献的可贵精神,至今成为我们现代工人学习的榜样,也是我们心连心人的学习楷模。
《奠基者》是一曲悲壮的石油英雄之歌。在苏联老大哥撤走专家、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的严峻形势下,中国石油部的部
长,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和大志,在天苍苍、野茫茫的松嫩荒原上,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在《奠基者》中我们看到,为了参加石油勘探和石油大会战,三万多部队官兵、勘探者和石油工人从部队、青海、新疆、玉门来到了“头上青天一顶、脚下荒原一片”和“狼嚎狐吟”、“有月多风”的荒原上,住进了牛棚、马廐、地窨子。为了保住油样,不为艰险的女工沉入了沼泽地里;为了压住井喷,奋不顾身的钻工死在了井场上;为了松基三井能按时试油,扎根一线的技术干部(沈霖)没有回家为母亲送终,一幅幅感人的画面,组成了一曲雄浑悲壮的,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之歌,值得我们敬佩和瞻仰。
《奠基者》,使我再一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奠基者》不但是一部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的史诗,也是一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目前公司已经过40年的开发建设,如今已是高楼林立、路桥纵横、如花似锦。为了明天更美好,我们心连心人更应该牢记历史,继承优良传统,永远不忘开拓创业的“奠基者”!
李俊涛
计算机中心
第二篇:观《奠基者》有感
观《奠基者》有感
作者:杨艳平
作者单位:第四采油厂第二油矿
影片《奠基者》,讲述了新中国在1958年到1963年,独臂将军余秋里在危难之际出任石油部长,带领铁人王进喜等数万石油工人,克服了无路、无粮、无房、天灾和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盆地开展坚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最终扭转我国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是一部“工人史诗式”作品。
俗话说:瑞雪兆丰年,预示着一个好年景。纷纷扬扬的大雪将我们送入了2010年,正当石油题材电视剧《奠基者》在全国热播之际,为使员工对当年那场石油大会战和“铁人”王进喜能够更加深刻认识,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进一步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我们四区六队党支部结合油田公司“高举旗帜,珍惜荣誉,开创未来”的主题教育,号召全队干部员工积极观看该电视剧,自觉接受爱国主义思想教育。
当我们将视线从窗外飘飘洒洒的大雪中移到室内王进喜带领大家靠大绳拉、肩膀扛、撬杠撬,用人力把庞大的钻机卸下车运到井场安装的画面时,我们的员工双眼不由自主地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重温厚重的历史,我们看到了岁月的沧桑;重温厚重的历史,我们看到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既有老工人的情感,又有大英雄的风骨;重温厚重的历史,雄风扑面而来。我们看到了一面旗帜,感受到激情满怀。一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子女工感触地说:“现在我们的生活好了,但我们仍然需要铁人的那种坚强,那种在艰苦环境中,无私奉献、忘 1
我拼搏的崇高精神。”
通过观看《奠基者》这部讲述石油人艰苦创业史的影片后,我们四区六队干部员工更加坚定了为油奉献的人生信念,广大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要在完成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工作中,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第三篇:周紫阳读奠基者有感
读《奠基者》有感
大学期间曾经看过电视剧版的《奠基者》,当时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今,已成为一名石油工人的我,重温这部经典之作时感触更深。《奠基者》是一部讲述石油战士披荆斩棘、征战大庆油田的故事。它重现了老一辈石油人激情燃烧的岁月;它记录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石油大会战;它讲述了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奠基者》是一部英雄的史诗;是石油拓荒者的奋斗史。它真实而感人至深。大庆油田开发的过程中遇到困难重重。就在会战关键时刻,石油将士们遭遇到全国性的粮荒和十年一遇的寒流。在寒冷的北大荒,将士们无以果腹和御寒。最后是一群石油家属开荒种地,掀起大生产运动才使粮食问题得以缓解。又通过开展“人人打干打垒”群众运动,顺利度过严冬。在《奠基者》里,看不出谁是主角、谁是配角,他们是一个英雄的群体。他们那自力更生、自主创新、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是他们白手起家创建了中国第一大油田;是他们让中国丢掉贫油国的帽子。没有余秋里部长的会战经验,果断挥师松辽盆地,哪里会有今日美丽之大庆?没有石油工人冒严寒,夜以继日地钻进,又怎会有大庆今天如此茂盛的油井?没有石油家属的开荒种地,石油工人又怎能心无旁骛地工作?没有牧民们的“牛给油让路”,又怎会有大庆今日的广袤?
尽管大庆油田的奠基者们都慢慢老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财富将万古长青。没有他们,哪有今日的大庆;没有他们,又怎么会有岗位责任制、巡回检查制等先进制度;没有他们,又哪里会有今天石油工人优越的条件。如今,老一辈石油人手中的接力棒已经传到我们手中。我们要不辱使命、取得好成绩,就应该继承和发扬其光荣传统。我们要学习他们那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早日把中国“贫油国”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为油田负责一辈子”,“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北风是电扇,大雪是炒面”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时光匆匆,英雄远去,那段峥嵘岁月已不复返。但是,读了《奠基者》之后,我觉得大庆会战仿佛就在昨天;我觉得英雄们仿佛还在身边。他们的身影浮现在我眼前,他们的声音回响在我耳畔。拿下大油田,他们历经多少辛酸,度过多少难关!当年,虽然前路多坎坷,但他们壮怀激烈、豪情万丈,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在那个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需要多大精神力量的支持啊!当初他们以“两论”起家,有强大的精神动力,看到了希望,觉得奋斗有意义。而今,他们的事迹反过来又成为激励我们前进的动力。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奠基者的英雄事迹和精神仍然是推动我们建设“海上大庆”,建设国际一流能源公司的精神动力。大庆油田的开发历程也为发展海洋石油事业提供了一些宝贵经验:抓典型,树榜样,普及推广先进经验,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物质鼓励与精神鼓励相结合。
读《奠基者》,我收获颇丰。《奠基者》让我意识到,如今自己正在参与建设“海上大庆”是一件多么荣幸的事情啊。《奠基者》让我坚定了信念,要为建设海上大庆尽自己最大一份力。
油生CACT项目组周紫阳
2010年10月15日
第四篇:《奠基者》观后心得体会
撼人心魄
扬人奋进
——电视剧《奠基者》观后感 刘秀梅
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奠基者》讲述的是新中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独臂将军余秋里临危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带领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数万会战大军,克服了无路、无粮、无房、天灾和人祸等重重困难,在松辽平原上开展了艰苦卓绝、历时三年的石油大会战,最终一举扭转了我国石油工业的被动局面。这确实是一部既有“主弦律”又有“收视率”的大戏,整部戏将我国当年石油会战的恢宏画卷,浓缩进跌宕起伏的故事中,引人入胜,撼人心魄,扬人奋进。
当年的大庆石油会战,那真是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堪称中华民族的一篇壮丽史诗。而发现的大庆油田,这一浸润着中华儿女无限期盼的名字,在当时新中国的大地上横空出世,从此,中国贫油的帽子彻底被甩进了太平洋,中国人民以自己的汗水、热血、心智、生命昭告天下,我们完全有资格骄傲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时至今日,我的耳畔仍然回响着先辈们壮怀激烈的呐喊,激励着我们振兴中华的雄心壮志。
看了《奠基者》,看了大庆石油会战,所有人都会想起、谈起铁人王进喜,提起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我也对那个激情岁月、昔日那段艰难而又辉煌的岁月形成的“三老四严”、“人拉肩扛”、“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等经典词语有了更生动、形象的理解,受到的震动、感动也深刻得多。《奠基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也渲染了一种中国精神,那就是“为国为民而忘我”的精神,作为一名石油人、作为一个塔里木人,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的新形势下,不正需要继承这种精神并将其发扬光大吗?有了这种精神,塔里木石油事业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有了这种精神,何愁中国石油的责任履行不好?有了这种精神,中华民族何愁不能早日腾飞!余秋里、王进喜等老一辈石油人就是这种中国精神的脊梁!这也不正是开年大戏《奠基者》所要表现的主旋律吗?
观看电视剧《奠基者》有感 质量检测中心 宋宗君
近段时间以来热播的电视机《奠基者》作为央视一套的开年大戏播出后,在观众中引起了热烈反响,特别是作为一名石油工作者,我更是由衷地感到自豪和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有一种信念,任时代变迁风雨如磐,历久弥新。有一种风骨,经时光雕琢千锤百炼,超然卓绝。这种信念和风骨,就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独特魅力。
1958年到1963年间,当西方妄图用石油来“窒息”红色中国时,独臂将军余秋里在危难之际出任石油部部长,带领“铁人”王进喜等为代表的数万工人,克服了无路、无粮、无房、天灾等重重困难,在荒原上展开了艰苦卓绝的石油大会战,他们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献身精神,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仅用三年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大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创造了“工业学大庆”的奇迹,成为我国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
1960年3月,王进喜率钻井队从玉门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开钻,不顾腿伤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压井喷,被誉为“铁人”。同时也创造了不朽的“铁人”精神!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凝练升华,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深刻内涵,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工业在应对各种危机和困难时,突出重围,出奇制胜的精神支柱和强大的武器。
看罢电视剧,那一个个轰轰烈烈的场面,仍在我脑海里翻滚。。。在感动中,我品味到了坚强。当时会战的条件是设备严重不足,铁人带领着他的团队为了将数吨重的泥浆泵拖上井架,众人用撬杠抬,用大绳拽,在整齐划一的号子声中,大绳却接二连三地绷断,眼看着功亏一篑。铁人站了出来。“挺起来!没长脊梁骨啊?”于是,石油工人用荡气回肠的劳动号子,用挺直了的脊梁骨战胜了险情。
在感动中,我品味到了责任。“共产党员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员是家里的顶梁柱,是打油干活儿的壮劳力!上有老下有小,风里来雨里去……”这就是铁人用最朴素的语言诠释着共产党员的意义,诠释着责任的本质。
在感动中,我品味到了人生价值观。“财主跟财主比钱,举人跟举人比乌纱。我们比给地球戳洞洞,比谁戳得猛戳得直,比谁油浆子喷得快……”铁人就是用这种人生价值观指导自己做事、做人。
在感动中,我品味到了奉献。“宁肯少活二十年,也要拿下大油田。”外部设备意外失控,地下压力喷薄而出,井喷了!没有搅拌机,压井喷的水泥比重过大,容易凝固,分散不开,怎么办?铁人拖着受伤的脚,毫不犹豫地跳进了水泥池子里,充当“人体搅拌机”。
这就是铁人精神给我带来的感动。它提倡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提倡的在爱岗敬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对于我们当代年轻人依然有着现实指导意义,我们要紧握接力棒,时时鞭策自己,该为祖国的发展多做些什么;要时时提醒自己,前进的步伐是否与祖国的发展相一致;要时时刻刻问自己,为祖国的发展是否尽了一份绵薄之力。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深感任重道远,满怀信心。看到了到生命的力量,也看到了未来和希望。铁人精神将不断激励我们用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在塔里木石油会战的二十多年来,形成的:艰苦奋斗、真抓实干、五湖四海的塔里木会战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团结协作,勇于胜利的山地精神;勇闯禁区、挑战极限、顽强攻坚、争创一流的克拉2精神。也正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延伸和丰富,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在塔里木油田勘探开发中的具体体现,是塔里木石油人面临新形势新使命、开拓进取、高歌猛进的力量之源。必将发扬光大。
心 得 体 会
通过看了奠基者电视连续剧后,自己感受到当时在那种艰苦条件下,由石油部余秋里部长的带领着各油田石油大军奋战在东北大草原上。是真实再现大庆石油会战的宏篇巨制。该剧讲述了1958到1963年之间,在西方国家妄图借石油“窒息红色中国”的背景下,“独臂将军”余秋里临危受命出任石油部长。在石油部长余秋里和副部长康世恩的领导下,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数万会战大军在冰天雪地和极度荒凉的松辽盆地,克服重重困难,展开石油大会战,为国家发现大庆油田的全过程,是反映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诗式作品。
学习以余秋里、康世恩、王进喜等同志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事业的奠基者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学习他们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学习他们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并动员广大干部员工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弘扬“我为祖国献石油”主旋律,为促进油田跨越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那个火红的年代里,到处都能感受到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干部和工人同甘共苦,风雨同舟,同吃同住同劳动,没有人搞特殊化,也没有人想搞特殊化。大家把所有体力劳动统称为干活,只要是干活,那就是最光荣的事情,干部要是指手画脚,或谁要是讲条件,讲困难,干活偷尖耍滑的话,那会被人看不起的。干部、党员与工人群众的差别没有体现在待遇上,唯一明显的区别就是“领头羊”总是比别人干的更多些。那时的基层干部生活待遇比工人还低,工资不高,口粮标准也少,我们刚到石油时,听说好多工人都不愿意当干部,当了干部口粮就减低了,当干部真的是一种觉悟。只要是苦的地方,累的地方,第一个看见的总是干部和党员。干部、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以身作则,模范带头作用特别强。他们在群众中的威望并不是靠自身拥有的行政命令权力实现的,而是全靠自身形象的非权力影响力起作用。队伍能做到“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敢于迎难而进,不管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能想办法克服,凭着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出现了“一二O五”、“一二O二”和“一五二八”等主力强队的持久竞争。他们见标杆就争,见红旗就夺的勇于挑战精神,逼出了许多好主义好办法,你追我赶,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确实发生了许多新奇迹。所有这些,干部党员的骨干影响作用是重要原因。
《奠基者》中,“一五二八”钻井队在钻进时,因突发剧烈井喷而导致了井架塌陷的重大事故,指导员万大年光荣牺牲。会战指挥部的高层领导们,面对这次惨痛的重大事故,内心十分沉重。他们没有层层追查,而是争着抢着主动承担责任。余秋里部长在那连阴雨天里,心里时刻挂记的都是井场上的工人们。他在指挥部坐不住,冒雨前往井队查看情况,路上车陷入泥泞,他下车冒雨推车,他可是个独臂人啊。在井队的工棚里,余部长看到大家都光着膀子,冒着雨漏还能自娱自乐的情景,他的眼眶里不由地涌出了湿润,看的出他对工人们的那份疼爱,那份感情和那份无比的信任„„他问大家都会不会抽烟,并拿出烟来分发给众人时的那一刻,一个共和国的石油部长,与石油工人之间完全进入了零距离。那时石油的领导干部大都带有部队作风,工作上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有时急了也会骂粗话,但下面的人在领导面前也不拘束,能放的开。领导们说话常常很幽默,干群之间亲密无间。
石油人的性格是豪爽的,办事总是那么干净利落。在大庆石油勘探会战誓师大会上,余部长的动员讲话也就寥寥几十语,但却铿锵有力。标兵代表王进喜发言,更是开门见山,他一站在麦克风前就说:“我们抛家弃子,到大庆干什么来啦,就是为国家找大油田来啦„„”直截了当,没有任何模式的口头引言,更没有任何套话、空话,每一句,掷地有声。他的干!干!干!找到油就是正道,正是体现了当今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发展理论观念。正是因为有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言壮语坚强信念,也才会有了人拉肩扛代替没有机械作业条件下的一个个新奇创举。铁人精神是石油勘探会战全过程中的奠基者们,共同经过艰苦奋斗,流血牺牲凝炼出来的石油军魂。我们要向那些成千上万的石油奠基者们学习,永远继承和发扬铁人精神,不管时代怎样变化,铁人精神永远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王树信
2010年1月15日
观奠基者有感
十九世纪,美国人、日本人给中国下了贫油的结论,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并且,在经过几十年的战乱后,新中国的经济十分薄弱,中国没钱、也没有地方买石油,国防建设需要石油,经济建设也需要石油,在这种百废待兴的环境下,中央下决心要对地下的敌人宣战,于1958年2月任命独臂将军余秋里为石油部部长,从此掀开了中国石油工业的壮丽诗篇,奠基者给我们展示了从余秋里任部长到大庆会站胜利这一历史时期,观此电视剧,让我受到了深深地教育。
教育一:责任
亚新,一名普通的野外地质工作者,在身陷沼泽的情况下,首先想到的是将身上装有岩心样品的地质包扔给同行的姐妹们,叮嘱她们要趴着回去,以确保将样品完整地交到组织的手中。沈霖,一名普通的地质工作者,为了能够从空中观察松基3井周边的地貌,再三请求邱克夫教授允许他一同前往,并且他严谨、扎实的专业作风,赢得了邱教授的赞赏,决定保送他到苏联攻读博士,但是,他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放弃了攻读博士的机会。
教育二:创新
新中国石油工作的指挥者,大都出身于军人,在他们身上,不仅有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更有着创新精神,在松基3井打到一千二百多米,出现井斜时,康世恩副部长结合本井的油气显示,提出试油的建议,得到了余秋里部长的大力支持,同时,也于1959年9月26日发现了大庆这一标志着中国石油工业起点的大油田,给二十年国庆献上了厚礼。
余秋里,一个戎马半生的将军,在任石油部长后,能很快转换角色,自觉学习业务知识,在大庆会战时,提出了打三种井的方案,使得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工作两不误。
马厚生,一名普通的钻井队长,为了节省井队搬迁的时间,利用现有条件,实现了井架的整体搬迁。这一切,无不体现着者创新。
教育三:比、学、赶、帮、超精神
奠基者,对1202、1205、1528三个钻井队给了浓墨重彩的刻画,通过对马厚生、铁人、吴刹靶子三个人物心理、思想成长历史的刻画,展现了新中国石油工人的成长历史,同时,将他们工作中比、学、赶、帮、超,不服输的精神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今天的我们,有着很深的教育意义。
教育四:亲情
新中国石油会战时期,国家处于物质极度匮乏的时期,人们缺吃少穿,但是,浓烈的亲情将人们团结在一起,从1528队队员对万指导员爱人的关心,到余部长对陆总、乔局长、大庆石油会战队伍的关心,在到大庆人民、东北省政府对石油会战的关心、支持,无不体现着浓浓的亲情。
责任;创新;比、学、赶、帮、超精神、亲情,是中国石油工业创业的四把金钥匙,也是中国石油工业发展、壮大的金钥匙,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要加强责任意识、在工作中注重学习,敢于创新,关心同事,努力将工作做得更好,不辜负石油工作者这一光荣称号。
丁培芳
2010-1-18
艰苦创业是我们事业发展永远不歇的动力
《奠基者》自在中央电视台开播以来,油田掀起了学习老一辈石油工人创业精神的人潮。前辈们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艰苦创业,四海为家,以国家振兴为己任,发现的大庆油田,一举为祖国工业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为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曾有人告诉我,在油田一项工程建设中,找来的民工在两个星期内流失大半,其原因是工作条件实在是太艰苦了。我们都知道,民工团体可以说是最能吃苦的一个群体,但为什么他们没能坚持,而我们石油工人守住了阵地,并以卓越的品质保证了工程顺利完工,我想这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党的坚强有力的领导。
塔里木油田开发建设20年,在为祖国石油事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今天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我们的工作、生活条件已比前辈们优越千百倍,在新的条件下,我们如何继承前辈的精神呢?我想最主要的一点事艰苦创业的精神不能丢。塔里木盆地是个大宝库,在寻宝的同时,其艰苦的自然环境也在不断地考验着我们,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坚持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精神,就一定能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保障祖国的能源安全,为国家经济发展添油加气。艰苦创业是我们事业发展永远不歇的动力。
看奠基者有感 ——传承精神,续写辉煌
“宁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英雄的声音犹自回荡在耳边,久久不能散去,已经深深地烙在了我的心中,我的灵魂经过了一次洗涤。
作为今天的石油工人,那些前辈们的战天斗地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传承,以我们如今的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很难真正理解那个年代的艰苦和困难,我们也只能从英雄的事迹和豪言壮语中,去慢慢体会。仔细想来,自己从上学走出山村,到现在成为一名石油工人,一路走来也是颇为艰辛,原先自己也是颇有些经历过风雨的感触,但是和王进喜那些老前辈们相比,这些都不能算什么了。
现在我是一名普通的水泥浆试验工程师,每天都是和水泥浆、设备打交道,虽然不能经常到一些参加生产,但是我知道,我是在为油田实现“5511”目标而努力,虽然我不是《奠基者》,但是我是实现塔里木油田“5511”大发展、大场面道路上的一粒小石子。我会将前辈们的话语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牢记为祖国奉献能源,为祖国的大发展奉献青春。
入井流体检验站:姚云晟
2010-01-15
观看《奠基者》感
观看完《奠基者》,作为一名石油人倍感亲切。它用真实的记事手法向我们展示了在不同岗位石油人一个个感人致深的动人故事。每一个故事无不反映了铁人精神。
作为一个参加过塔里木会战的石油员工,屏幕上的画面不时让人不由想起当年塔里木石油勘探会战时战风斗沙的动人情景。惊叹发现石油会战是那样的相似。我原来以为塔里木会战时黄沙漫漫刮黑风,石油工人二两土,白天不够晚上补
是司空见惯最艰苦的岁月,没想到看了会战的纪实,才知道塔里木会战时的条件,无论从气候、环境、生活、物质还是装备设施与大庆会战比较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当年我们的艰险与大庆会战比较已经是大巫见小巫了。
不管是总指挥还是普通工人,饿了他们就两个馒头一个咸菜填补肚子,困了钻进临时帐篷和衣迷瞪一会。井场上耳朵几乎什么也听不见,男女老少一个不落后,大家就一个目标,多干活多找油。领导干部冲锋在前是平常事。将不熊兵耶不强呼?到处都能感受到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石油人的性格是豪爽的,办事是干净利落的。在大气会战的誓师会上,余部长的动员寥寥几句,却铿锵有力,标兵代表王进喜发言,便开门见山。他一站在麦克风前就说,我们抛家弃子到大庆,来做什么呢?就是为国家找大油田来了。。。没有任何的口头引言,更没有套话空话。每一句都郑地有声,他的干!干!干!找到油田就是正道是体现了当今“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科学发展理论观。正是因为有了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言壮语,坚强信念,才有了人拉肩扛代替没有机械作业条件下的一个个新创举。
铁人精神是我们石油勘探会战全过程中的奠基者。共同经历过艰苦奋斗,流血牺牲锻炼出来的石油魂。我们要向那些成千上万的石油奠基者学习,永远继承发扬铁人精神,不管时代怎么变化,铁人精神永远是励我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
邹盛礼
2010-1-15
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有感
工程质量监督站 刘宗信 大庆油田举世瞩目,是我国石油工业战线的一面旗帜。观看连续剧《奠基者》后,这一切都形象地再现了油田开发初期的艰苦岁月:油田工人风餐露宿“天当被、地当床”,人拉肩扛搬运钻机,破冰取水保证开钻,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看到这些我不由肃然起敬,老一代石油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的豪迈誓言和雄心壮志,战天斗地,勇往直前,攻克了种种无法想象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打下了中国石油发展的坚实基础,甩掉了中国的贫油国帽子,使梦想成为现实,使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铁人精神”成为宝贵的财富,成为中国石油人的特色文化和传承不息的精神动力。这一切正是一代代大庆石油人在“铁人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将“铁人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所换来的。作为一名党员,我为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感到自豪!大庆精神植根于民族沃土,锻造于时代巨澜,他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内涵,赋予大庆石油人卓然风骨和独特品格。王进喜同志说过这样一句话“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句朴实的话至少鼓舞了一两代人,他的这种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动了当地群众,有个老太太动情地说“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铁人王进喜”便传遍了大庆油田,后来在全中国也是家喻户晓。他怀着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雄心壮志,头项青天,脚踏荒原,克服困难,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大油田。铁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不仅石油战线学习,全国都学习,知识分子学习,各行各业学习。有了这种精神,任何人想压垮我们,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要有远大的理想,还要爱岗敬业,要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铁人精神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竞争优势,是推进发展的不竭动力。要以铁人为榜样,踏着铁人的足迹继续前进。
铁人虽没有豪言壮举,但是他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不畏艰难困苦,勇于创新的精神却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对于我们这些生在新社会,长在红旗下的当代青年,看了这部连续剧不仅陶冶了我们的情操,而且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石油前辈创业的艰辛,更加坚定了我们“艰苦创业,报效中油”的决心。
从余秋里部长到钻井队长,各级干部起着关键作用;没有他们的坚持和努力,就没有中国石油的今天;余部长说得好:“困难没有办法多”。坚持就是胜利。
我一定要以“铁人”事迹为榜样,埋头苦干,忘我拼搏,艰苦奋斗,以铁人精神为动力,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奋发有为,铁人精神突出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和政治优势,更加自觉地把弘扬革命传统贯注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中去,贯注到推动工作加快发展的实践中去,以我们每一个人的实际行动,为石油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通过这次观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现在科学技术进步,各种物质条件优越,工作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新时期赋予“铁人精神”新的含义,就是要依靠科技进步,不畏困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追求真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
今天我们作为新时代的石油工作人员,应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把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一代代的传下去„„作为新时期的石油人,我们要积极倡导新时期“铁人精神”所蕴涵的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的旺盛斗志,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让“铁人精神”激励着我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大庆的历史一再证明,铁人精神是我们强大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企业的竞争优势,是推进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指引人民唱响了雄壮的大庆之歌、铁人之歌。我们相信,这种精神将一直鼓舞全国人民沿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阔步前进!
2010 –1-15
石油人,请把铁人精神发扬光大
——观《奠基者》有感
在虎头牛尾之际,我们迎来了石油人自己的电视剧-《奠基者》,这是一部反映余秋里、康世恩、王进喜等老一辈石油人的经典大剧,它以记实的手法真实再现了石油人战天斗地、奋力甩掉中国贫油帽子的史实,让我再一次重温了铁人精神。在此,对该剧的导演、编剧、演员等演职人员表示诚挚的谢意,真诚地说一声:“谢谢你们,谢谢你们使铁人精神再现,让我们再次感受到铁人精神”。
我出生在60年代,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的时候,到处是口号标语,刚刚认识字的我,就在墙上、山体上到处看见“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当时很纳闷,工业为什么要学大庆呢?农业为什么要学大寨呢?大庆是干什么的?大寨又是干什么的?我们要学什么?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也在这些疑问中渐渐成长,农业学大寨的声音渐渐消失,而工业学大庆却一直伴随我成长。一直到高中我才知道,大庆是个石油城,那里出了个王进喜-王铁人,正是以王铁人为代表的石油人,才使我们能够用得上“煤油”,也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我们的汽车才能在公路上跑,飞机才能在天上飞。自此,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考入石油院校,学好石油勘探与开发相关知识,进入石油门,成为一个石油人。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踏进了石油这个心仪已久的大门并且选择了钻井相关专业。
大学毕业,正值塔里木会战之时,我毅然选择了塔里木并从事钻井液工作,实现了自己的梦想,终于也能在钻台上工作,我引以为自豪,但好景不长,刚刚实习期满就被调入实验室,离开了钻台,思想一时转不过弯,找领导要求回到井队,通过领导耐心细致的工作才明白,石油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勘探、开发、生产保障等多专业、多部门联合作战,才能将石油这个宝贝从几千米深的地下请到地面,发挥它的作用,从此也就安心地在实验室工作,尽职尽责地作好本职工作,为石油而努力。工作近20年,接触了许多人和事,通过与《奠基者》中的老一辈石油人相比发现,我们现在与铁人精神还有较大的差距,作为现代的石油人,我们还有较大改进的空间。
机关与基层的关系还有商榷的空间,在《奠基者》中,作为当时石油部高层领导的余秋里、康世恩等部长们还经常深入现场与工人谈心,了解并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困难,而且轻车简从,其它领导就不用说了。而如今,有几个领导下基层不是前呼后拥,作为一个普通的石油人很难见到领导,连与领导握一下手都只能在梦中去想象,更别说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了。
工作效率和主动承担责任还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在《奠基者》中,经常可以看到,只要是为了生产中的事,很快就能够拍板作出决定,即使是决策失误,领导间相互抢着承担责任,完全不见推委扯皮,真正是雷厉风行,完全是军人作风,那效率是相当地高。看如今,我们的管理正在向规范化迈进,确实,管理是规范了,可我们认真看看工作效率,本来只需要一天能够办完的事,三天能够办完就算是快的,一旦有什么失误,相互推脱责任,更别说主动承担责任了。
勇于拼搏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急需大力发扬,王铁人那“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经常在我耳边回响,它纵身跳入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的经典形象也经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可如今,我们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在工作中怕苦怕累,斤斤计较,生活上讲究享乐,总认为自己为石油贡献得多而得到的少,总是牢骚满腹。
工作主动性还需要大力加强,在《奠基者》中,王铁人那“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已经成为石油行业中的名言,运输设备不够,就靠人拉肩抗,硬是让钻机及时到位,开钻没有水,就组织人力从附近的水泡子破冰,创造开钻条件,可如今,同样是我们石油人,等、靠、要的现象还经常存在,还有一部分人是干老爷活,等你把什么条件都准备好了,再来干活。
看看过去,想想现在,人类在进步,社会在前进,企业在发展,与60年代相比,我们的石油产量出现了上百倍的增长,我们有什么理由丢掉艰苦奋斗、奋勇拼搏、甘于奉献的精神呢?《奠基者》拍得太及时,播放得太及时。作为石油人,无论是什么级别的领导,还是普通员工,我们都应该抽出时间,认真看一看《奠基者》,好好对比一下,查找差距,改变工作作风,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发扬光大,为祖国的能源安全尽到石油人自己的责任,作出应有的贡献。
质量检测中心
李坤
2010年1月13日
“奠基者”观后感
奠基者是在新的时期再现中华民族不怕困难、勇于开拓的精神回放。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建设开始全面启动,但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国家经济建设遇到了一个能源短缺问题;1958年,国家开始了石油工业的全面勘探,石油先驱者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爬山涉水,用两条腿走遍了中国大地,他们为国找油、为国分忧的精神是我们永远的榜样。
奠基者告诉我们,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多少先驱者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勇于开拓换来的,1958年,新中国在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封锁下,开始了新中国的石油勘探和开发,没有技术、没有资料、没有设备、没有资金的恶劣条件下,依靠石油地质人员的双腿、双手和眼睛,对祖国的石油地质进行勘探,他们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奉献,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通过观看奠基者,知道了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历史,是由先驱在历史的恶劣条件下,用人拉肩扛的方法创造了中国石油的辉煌,他们团结一心,边学边干,克服了重重困难,让世界知道了中国石油工人的力量,现在,我们应该牢记石油先驱们的话,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工作中,认真学习,不断进取,发扬石油先驱们的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做一个合格的石油人。
奠基者告诉我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在塔里木油田工作,要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塔里木油田五湖四海精神为支柱,用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指导工作,发扬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的塔里木精神,真抓实干,为国家和石油工业争光。
石油先驱在恶劣的条件下,一步一个脚印,为国家甩掉了中国没有石油的帽子,将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历史,使我国的石油工业快速发展,为我国的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能源保证,我们应该珍惜现在的好时光,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魂,凝心聚力,在塔里木大舞台为祖国奉献石油为荣,自觉把自身发展与祖国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自觉抵制当今社会各种诱惑,立志在塔里木艰苦奋斗,磨炼人生,打牢基础,坚定人生目标和理想信念。
石油先驱们在中国的大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让世界刮目相看,我们在塔里木油田,要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动力,发扬“塔里木人的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多做贡献,为塔里木油田“5511”目标的早日实现而扎扎实实的工作,为祖国的发展尽自己的力量。
收看《奠基者》有感
王怀盛
在中国石油工业现代化发展半个多世纪以来,以中国石油的排头兵——大庆油田的创业史为镜子,展现给我们这些石油人和非石油人的是永远难以忘怀、终身受益的画卷……
短时间的收看,还未来得及细细体味,但一些场景常常浮现在我的脑海: 镜头一:主席办公室,主席找余秋里谈石油工业的重任,经过交流,老石油部长用军礼承担起了石油人的责任。
镜头二:大年三十,1202钻井队部分员工想得到半天休息和过一个夜晚的年,出现队长与员工闹矛盾。康指挥在做思想工作的细节,解开了大家思想上的疙瘩。
镜头三:大年三十晚,1258钻井队依靠精明能干的“大肚子”家属,让该井队过上了一个欢快的除夕。
镜头四:1202与1258钻井队劳动竞赛中,当得知兄弟井队柴油机爆缸无法在短时间恢复生产的情况后,主动将自己的柴油机送去。
镜头五:1202与1258钻井队劳动竞赛中,1202队长在赶进度时号召大家“兄弟们跟我来!”
…… 看似普普通通、平平常的几个镜头,深刻反映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史始终是中国石油承担政治责任、社会责任的发展史,始终做到了党有召、中国石油就有行动,始终坚持了中国石油的发展离不开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始终发扬了中国石油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员工家属支持的光荣传统,始终做到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就是兄弟般的感情和相互帮助、相互激励的有力见证……
反映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是石油工人一代又一代发扬“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精神的结果。
作为一名石油人,《奠基者》给我灵魂又一次洗礼和升华,尤其是在规划建设资源接替的塔里木油田公司工作的我。我必须认识和做到:
要承担起责任,必须坚持和发扬老一辈石油人的自信。自信是组织的认可,也是对合作者、同事的信任和对自己的肯定,是干好工作的关键。有了它,没有技能和知识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来弥补,没有措施可以通过团队的力量加以实现,没有士气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得以提升;有了它,就有了精气神。
要做好工作,离不开“兄弟”感情和同事们的帮助。世界文明发展到今天,依然和大庆油田发现之初一样——融洽的关系、无私的帮助是个人成功、集体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有人说只有现在及以后,个人的成功与集体的发展才离不开它,我们承认现在和未来,但决不能否认过去,只是现在的要求和愿望更加强烈。回顾中国石油工业的创业史,没有哪一个篇章不烙下那个印迹。
做好工作离不开家属的大力支持。有段歌词说得好“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只有家属的大力理解和支持,才能保证你工作的时间、精力,才能保证有良好的工作心态去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
历史不会重复,历史积累的经验和历史继承的传统需要我们始终坚持。《奠基者》再一次教会和提醒我很多,我会将它作为一面镜子与我的工作、生活….对照。
《奠基者》观后心得体会
2010年1月16日,按照油田公司和中心党组织的要求,我利用业余时间通过网络电视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的电视剧《奠基者》。该剧是根据曾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第三届铁人文学奖的长篇报告文学《部长与国家》(作者何建明)改编而成,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纪念大庆油田发现50周年全力打造的一部工业题材大戏,是反映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诗式作品,真实再现了大庆石油会战全过程。
共28集,看完之后,我久久不能平静,感慨万千,觉得自己是一个石油人而感到自豪、骄傲,心灵又一次受到洗礼,我深深被他们感动,为我们国家能有这样一批优秀的敢拼命、能打硬仗的“石油人”而感到自豪。
通过收看学习,我认识到了老一代石油人,忠于祖国、热爱人民、艰苦奋斗、求真务实,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豪迈誓言和雄心壮志,战天斗地,勇往直前,攻克了种种无法想象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打下了中国石油发展的坚实基础,甩掉了中国的贫油国帽子,使梦想成为现实,使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铁人精神”成为宝贵的财富,成为中国石油人的特色文化和传承不息的精神动力。这一切正是一代代石油人在“铁人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将“铁人精神”不断传承、不断发展、不断弘扬所换来的。
这一幕幕感人至深的情节,他们身上平凡而伟大的精神,使我受到很大的震撼,引起了我的反思和响应。《奠基者》带给人们的是一片豪情和感动。这种感动就像树木发出的嫩芽,充满生机和活力,催人奋进,憾人心魄。相信每个看了《奠基者》的石油人都会有一种真实的豪迈感,就像一次精神上的沐浴。剧中人,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每一个石油人的心,潜移默化地感染着、影响着、激励着每一个石油人,他们身上的那种坚韧、勇敢、智慧,向世界展示了令人震撼的民族品格。让我们牢记石油会战的精神,牢记石油会战感人的事迹。
作为石油人的一员,要学习以余秋里、康世恩、王进喜等同志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事业的奠基者们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学习他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学习他们讲究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学习他们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继承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塔里木会战精神,高唱“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主旋律,为实现油气产量当量翻一番、建设一流大油气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做出自己新的更大贡献。
综合办:曹勇 二○一○年一月十六日
《奠基者》观后感 《奠基者》是反映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史诗式作品,真实再现了大庆石油会战的全过程。弘扬了余秋里、康世恩、王进喜等同志为代表的新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形象。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下我国已经进入了经济迅速发展的新时期。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越来越受到世界的关注,历史赋予石油行业新的使命。在新的形势下,正应回首奠基者走过的路,继往开来,开拓进取。
现在科学技术进步,各种物质条件优越,工作环境得到了良好的改善,我们更要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积极领悟新时期铁人精神所蕴涵的奋发向上的积极态度、锲而不舍的意志品质、百折不挠的旺盛斗志,依靠科技进步,不畏困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追求真理,以高度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做好本职工作,将个人的奋斗目标与国家的发展、人类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让奠基者的精神激励着我们,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勇攀高峰,为祖国的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通过观看《奠基者》,我被深深地感动,被石油工人以找油找气为业、以大漠深山为家,承受严寒酷暑,忍耐枯燥煎熬的精神所感动;被石油工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所感动;被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和塔里木会战精神所感动。同时,更为自己身为一名石油工人而深深自豪。
入井流体检验站:刘 娟
观《奠基者》有感
《奠基者》再现了我国石油工作创业的艰辛历程,再现了老一代石油人为了祖国的石油事业吃苦在先、勇于奉献,斗天地、泣鬼神,“宁可少活二十年,好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气概。作为新一低的石油人,观《奠基者》很有感触。
我觉得《奠基者》给我们的很大的启发,当今社会,很多人过多地强调个人价值,过多的追求个人利益,物质欲望强烈,享乐主义横行,思想信仰淡化,而《奠基者》是一个很好的正面教材,它可以端正我们的思想,校正我们的行为。我们的社会发展了,如果没有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就像一座没有打好地基的大楼可能面临坍塌的危险。
从个人角度,《奠基者》给我的启发使得我将在以下面不断地提高自己。
1、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2、将个人利益融入集体利益之中
3、发扬不怕累苦,勇于克服困难的大无畏精神
4、发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创新的时代精神
克制物欲和享乐,强调服务社会的优良品质
第五篇:电视剧《奠基者》观后感
电视剧《奠基者》观后感
今晚偶尔看了两集央视一套的《奠基者》,心中感慨万千,剧中的情景仿佛一下子把我带到了那个艰苦奋斗、激情燃烧的年代。为支援大庆油田大会战,来自全国各地的志愿者如潮涌、似洪流浩浩荡荡汇集松辽平原,他们不论是工人、解放军,还是知识分子,个个都激情满怀、豪情万丈、干劲冲天。当时的条件极其艰苦,气
候环境恶劣,冰天雪地零下几十度,物资也十分匮乏,吃住都难以解决。可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那些志愿都凭着为祖国找石油的忠诚、凭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忘我地工作在开采石油的最前线,为共和国献出了滚滚石油。回过头来看现在,各方面的条件不可同日而语了,可就是在这优越的环境条件下,有的人腐化堕落、贪图享乐,有的人浑浑噩噩、无所事事,有的不思进取、遇难而退。这些人一个共同点就是:怕吃苦、怕受累,因而缺少闯劲、干劲。这样的人于事业无补、对社会无益。本剧就是要唤醒人们要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激起人们干事创业的热情,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谱写新的篇章。
1958年初,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唯有石油部没有完成计划。西方国家妄图用石油“窒息红色中国”,年轻的新中国石油告急,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一筹莫展。解放军总后勤部部长独臂将军余秋里于危难之秋出任石油部长。余秋里上任后,按照邓小平关于将石油勘探的重点由西部转移到东部的指示,积极在东部寻找油田。在八大二次会议上,余秋里带领石油部在事先定下的“成绩软,嘴上不能软”的调子,打了各部局一个突然袭击。1958年4月,余秋里在四川南充视察时,把解放军“支部建在连上”的传统带到了石油战线,要求每个钻井队都要建立党支部,配备一名政治指导员,宁肯少打两口井,也要把基层党支部建设好。
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背信弃义,撤走专家。年轻的新中国周边局势日趋紧张。毛泽东、周恩来和国防部长彭德怀等都非常关心石油状况。四川龙女寺2号井、南充3井等喜喷原油,石油部上下一片欢腾。在成都开会的毛泽东,没有和余秋里打招呼,突然现身四川隆昌气矿,并题词“四川大有希望”。不久,川中会战败退,余秋里压力重重。党中央在庐山召开“八届八中全会”后,在党内掀起了一场“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斗争,波及到了石油厂矿的一些领导干部。余秋里冒政治风险,力排众议,据理力争,保护下属。
1959年9月26日,松基3井喜喷原油。石油部副部长康世恩指挥松基三井试油工作,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亲自视察松基三井,改大同镇为“大庆区”。余秋里召集干部、专家进行座谈,最终决定采用打破常规,甩开勘探,集中石油系统的一切力量,以大同镇附近为会战中心,在松辽展开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并要求大家克服本位主义,树立全局观念,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水平,把这个大油田勘探、开发建设好。在邓小平的一路敦促下,石油部党委关于开展石油大会战的报告很快就得到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批准。王进喜等一大批优秀钻井队积极率队奔赴大庆参加会战。面对少数人的畏难情绪,余秋里提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战斗口号。
1960年3月10日,萨66井喷出高产油流。余秋里连续主持召开党组会议,提出挥师北上,把主战场从大同镇附近转移到萨尔图地区。全国有关系统支援大庆建设的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往萨尔图火车站,大批的转业军人作为石油工业的新生力量抵达大庆。王进喜率领井队人拉肩扛连夜把钻机和设备运到井场,并率先破冰端水保开钻。康洪雷新近执导的全面反映我国冲破石油封锁搞石油会战的30集电视连续剧《奠基者》,正在北京中南海热拍。这是康洪雷为建国60周年拍摄的一部献礼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