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职研究生统考硕士前景分析——国生教育总结
在职研究生统考硕士前景分析——国生教育总结 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就业情况是比较好的,据国生教育专家介绍,一部分的人不希望一直上学,希望走人社会,可是当自己走入社会后,往往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于是想要更好得充实自己,所以现在在职研究生是比较受欢迎的。
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方式有很多,国生教育专家总结,其中专业硕士是培养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的,也是国家计划招生的,不过是择优录取的,一般都是想要进修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方式。
专业硕士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来说的学位类型。在培养能够在自己适应的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两者层次是一样的,就是培养的方向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差异,国生教育专家如是说。
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提供后备人才。从国外情况来看,它主要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学位。而专业学位的设置正是应对岗位需求的,研究生经过一系列专门训练,入职时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要求。由此,国生教育专家表示,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就专业硕士就业情况看,国生教育专家表示:现在社会需求的方面是很广的,很多高校是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性人才的,还要变成孕育各行业的精英的摇篮。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划,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在几年内将达到 1:1,国家也在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学位类型。因此,不难预料,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会选择并报考专业学位。
中国在职研究生网介绍专业硕士就业情况已经越来越好了,所以专业学位在今后的教育上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会与职业资格证书链接的更加紧密。国家队专业硕士的培养也会慢慢向着这方面靠拢,这样,专业硕士就业情况在竞争是有更大的优势,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乐观,甚至供不应求。
第二篇:在职研究生前景分析
在职研究生前景分析 在职研究生前景是比较好的,在现在来看,一部分的人不希望一直上学,希望走人社会,可是当自己走入社会后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想要更好的充实自己,所以现在在职研究生是比较受欢迎的。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方式有很多,其中专业硕士是培养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的,也是国家计划招生的,不过是择优录取的,一般都是想要进修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方式。
专业硕士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来说的学位类型。在培养能够在自己适应的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两者层次是一样的,就是培养的方向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差异。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从事科学研究的博士提供后备人才。从国外情况来看,它主要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学位。而专业学位的设置正是应对岗位需求的,研究生经过专门训练入职时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就专业硕士就业情况看,现在社会需求的方面是很广的,很多高校是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性人才的,还要变成孕育各行业的精英的摇篮。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划,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在几年内将达到1:1,国家也在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学位类型。因此,不难预料,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会选择并报考专业学位。
中国在职研究生网介绍专业硕士就业情况已经越来越好了,所以专业学位在今后的教育上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会与职业资格证书链接的更加紧密。国家队专业硕士的培养也会慢慢向着这方面靠拢,这样,专业硕士就业情况在竞争是有更大的优势,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乐观,甚至供不应求。
在职研究生整理
文章来源:
第三篇: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就业前景情况大好
2012年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就业前景情况大好 据天津财经大学在职研信息网介绍专业硕士就业情况已经越来越好,所以专业学位在今后的教育上会是一个比较好的趋势,会与职业资格证书链接的更加紧密。国家对专业硕士的培养也会慢慢向着这方面靠拢,这样,专业硕士就业情况在竞争是有更大的优势,就业前景也会越来越乐观,甚至供不应求。
在职研究生专业硕士就业情况是比较好的,在现在来看,一部分的人不希望一直上学,希望走入社会,可是当自己走入社会后就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想要更好的充实自己,所以现在在职研究生是比较受欢迎的。在职研究生的报考方式有很多,其中专业硕士是培养领域内的技术人员的,也是国家计划招生的,不过是择优录取的,一般都是想要进修自己所从事工作的一种方式。
专业硕士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学位来说的学位类型。在培养能够在自己适应的特定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两者层次是一样的,就是培养的方向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的差异。学术型硕士的培养目标是为从事科 学研究的博士提供后备人才。从国 外情况来看,它主要是一种过渡性质的学位。而专业学位的设置正是应对岗位需求的,研究生经过专门训练 入职时可以更好地适应行业和岗位要求。由此可以看出,系统的专业技能训练是专业学位教育的重要特色 和优势。
就专业硕士就业情况看,现在社会需求的方面是很广的,很多高校是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性人才的,还要变成孕育各行业的精英的摇篮。根据国家和学校的规划,专业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研究生的比例在几年内将达到 1:1,国家也在根据社会需求不断增设新的专业学位类型。因此,不难预料,越来越多的在职人员会选择并报考专业学位。
第四篇: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教育学重点第一章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 教育的发展
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学校的出现是教育形成自己相对独立形态的标志。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和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据儿童的兴趣确定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又强调对儿童意志的控制。(赫尔巴特是对后世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美国杜威及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主张教育即生活。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第一节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古代教育。汉代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隋唐后兴起的科举制度废除于1905年。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主要有: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民化,教育的民主化,教育的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 教育学的发展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忠孝和仁爱。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墨翟以“兼爱”和“非攻”为教。《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有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法国的卢梭宣扬他的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的作品是《爱弥尔》。康德认为“人是惟一需要教育的动物”。
洛克提出著名的“白板说”,还主张绅士教育。
二. 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以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赫尔巴特一方面主张根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水平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2.人力资本理论
第五篇:2011年在职研究生教育硕士教育学简答题总结全部
教育学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1、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答:错。就教育的最一般意义而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产经验的基本途径。
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但作为区别于其他社会活动的广义教育,则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使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从古到今,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唯一职能。
答:错。古代教育中学校教育为社会统治阶级政治服务的功能占中心地位,具体体现在学校教育的目的、内容、对象、方法等各个方面。
近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尤其是18-19世纪期间,随着大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地位的确立和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社会要求学校教育为社会物质生产服务,为科学文化的普及与发展服务,相形之下,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则变得隐蔽起来。这些变化明显地表现在普及义务教育制的实现及近代学制的形成上。
3、学校教育制度只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答:错。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学制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不仅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还受到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人口发展状况以及青少年心理特征等的制约。
4、义务教育已经在世界各国完全普及。
答:错。义务教育是国家用法律形式规定的、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确定年限的学校教育。自19世纪中叶,一些欧美国家颁布了初等教育的义务教育法以后,义务教育逐步成为国际潮流,被视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文明的标志之一。现在世界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国家提出了年限不等的普及义务教育目标。
5、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日趋分化。
答:错。在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是以升学为主要目标,以基础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教育。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主要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二战以前世界各国普遍推行双轨制教育,两种教育相互隔离。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话的趋势。两者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6、二战以后,教育的国际交流得到加强。
答:对。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的影响下,国际性教育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具体表现为人才的全球性流动、竞争与合作,教育机构的跨国设立,国际化网络教育兴起以及国际学分、学位的互认等等,一个世界性的各国教育相互渗透、高度融合的大趋势正在出现。
7、根据历史记载,中国直到西周才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
答:错。根据历史记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成。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8、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毫无积极意义。
答:错。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作用,为广大的中小地主阶级子弟进官为吏开辟了道路,但也加强了对知识分子的思想和人格的限制。
9、终身教育主要是指成人教育。
答:错。把人的一生分为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观念已经陈旧了,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快,新的知识和信息不断增加,人们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受教育,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于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提出了教育贯穿人的一生的终身教育思想。终身教育思想强调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青少年教育与成人教育的一体化,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一体化;把终身教育等同于成人教育或职业教育是片面的。
10、教育的民主化就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和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答:错。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的均等,教育过程中享有教育资源机会的均等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等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的机会。
11、教育的多元化是指教育思想的多元化。
答:错。教育多元化包括教育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
12、“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张的是启发式教学。
答:对。这是《学记》中在教学方法方面的启发式教育学主张。即主张引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路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这些原则和方法都已经达到了很高的认识水平。
13、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就是指人要在大自然中接受教育。
答:错。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自然性首先是指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天赋与人的自然本性是同样的,人应受到同样的教育;其次是说人与自然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三是提出了“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口号,拓展了教育的知识范围,也提出了教育普及的理想。
14、杜威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仅仅是对教育方法的批判。
答:错。杜威对触痛教育的批判,不仅是对方法的批判,而是对整个教育目的的批判,是对教育目的的外铄性的批判。他认为,这种外铄的教育目的使受教育者无思考的余地,限制人的思维,受教育者不需要也不可能有自由思考、主动创造的空间,只能使用机械的注入法,学生消极地对教师所教的东西作出反应,成为教师和教科书的奴隶。
15、迄今为止,教育学仍然是教育研究为一理论形态。
答:错。19世纪末20世纪初,教育学作为教育研究惟一理论形态的格局开始被打破,导致教育分支学科大量出现,从不同角度研究教育现象的教育学科群逐渐形成。
从研究内容看,从教育学中第一个分化出来的是教育领域,包括课程理论、学科教学论及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第二个领域是教育管理,处于制度化学校日常运行和提高效能的需要,在现代工业管理制度和管理理论的启发下,学校管理学、教育行政学应运而生;第三个领域是教育研究,包括研究方法的一般系统化研究和分别研究。从研究角度看,形成了教育史学科,教育社会学,比较教育科学,教育哲学等等。从研究价值来看,这些学科群又可以分为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两大层面。16、20世纪80年代是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活跃与繁荣时期。
答:正确。20世纪80年代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发展最快、学术思想最为活跃时期,教育学科和教育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是我国教育学研究历程中学术思想解放和研究方法及方法论意识的觉醒期。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活跃与繁荣表现如下:一是教育研究课题的拓展。二是研究方法的更新,三是新科学的增长。
第二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答:正确。一个国家的政治理念、意识形态、社会的伦理道德观,直接受到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学校教育所培养人才的政治、道德面貌同样反映了国家政治制度的要求,国家的这种要求通过制定教育目的、规定政治思想教育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考试评价手段来实现。
2、学校教育还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
答:错。虽然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政治经济制度对学校有影响和制约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学校可以忽视自身的办学规律,更不是说学校要放弃学校教育任务直接为政治经济服务,参加具体的政治运动、执行具体的政治任务。学校教育只有遵循教育规律才能为政治经济服务,通过培养人才来为政治经济服务。
3、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是制造舆论。
答:错。教育通过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通过培养人才能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使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自古以来,任何一种经济制度,要想得到维持、巩固和发展都需要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进入现阶段社会,社会生活日益复杂,科学文化高度发展,势必要求国家的政治经济人才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科学文化水平,这就必然越来越依靠于专门化的学校教育,国家各级政治集团的核心人物的学历层次和多方面的素养都将随之而提高,它意味着教育的影响亦相对增强。
4、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而与一个国家的教育无关。
答:错。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教育事业发展的程度。受教育的程度越高,就越能增强人民的权利意识,认识民主的价值,推崇民主的政策,推动政治的改革与进步。要不断推进我国民主化的进程,就不可忽视加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5、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答:对。学校是知识分子集中的地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的言论、教材、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宣传某种思想形成某种舆论,藉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的现实力量。反动的阶级利用教育来宣传反动的思想、观点、迷信,为维护反动的政治服务;革命的阶级利用教育宣传革命的思想,传播科学真理,制造革命舆论,以影响群众,为革命的政治服务。
6、教育的规模、速度与生产力水平同步发展。
答:错。生产力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但两者并不是同步发展,教育本身的发展换汇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文化等影响,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唤起者特别大的作用。
7、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答:正确。生产力的发展不断引起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消费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变革,与此相适应,教育结构也随之出现变化。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结构、比例等失调的问题,或者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经济的要求,或者出现人才过剩的现象。
8、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答:正确。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知识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促进人们的认识能力、思维水平的不断进步,由此,促进学校的课程结构与内容不断发展更新。世界各国许多的重大教育改革都是以课程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为核心的。而每次重大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都反映了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水平核心要求。同样,学校的物质设备、教学实验仪器等都是一定的生产工具和科学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反映了当时的生产发展水平。
9、教育对经济具有推动作用,但教育与劳动力毫无关系。
答:错。教育对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教育再生产劳动力。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经济的重要条件,教育担当着再生产劳动力的重任。劳动者基本劳动素质的优劣、技术人员科技文化水平的高低,管理人员管理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他们所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教育承担着生产人的劳动能力、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使命。
10、教育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答:正确。首先,教育通过传递和积累科学知识而发挥再生产科学技术的功能,任何科学技术都是整个历史发展过程的结晶,是人类不断积累、继承和创造的结果。而科学技术的积累和继承主要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其次,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通过创新和发明新的科学技术发挥其扩大科学技术再生产的功能。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能力是比较集中的,对产生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作出特别的贡献。
11、人力资本就是人本身,同时人力资本还时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
答:人力资本值得世人所拥有的诸多知识、技能几次她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新水和报酬的源泉;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而言的,它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促进生产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于物质资本相比,在经济活动中是最活跃、更具发展特性的因素,在现代经济中,常常是更具关键性的因素。
12、教育仅仅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而不具有生产性。
答:错。由于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再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对提高生产效率和增加社会财富起者重要作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生产性,而不是一种消费事业、福利事业。
13、科学能够自动地对教育发生影响。
答:错。科学技术并不能自动地对教育发生影响。科学能否对教育发生影响,关键在于科学因素能否进入教育过程。科学以理论形态进入教育领域,影响教育者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影响教育的内容;科学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领域,引起教育的物质资料的更新,从而促进教育的发展.14、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水平,教育只能被动接受。
答:错。科学的发展推动教育的发展,制约着教育发展的水平;同时,教育也对科学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对科学知识的再生产。教育对科学创造的成果经过合理的加工和编排,传授给更多的人。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教育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也从事着直接的科研工作,这在高校里尤为突出。教育向科学提出将科学成果在教育上应用技术化的要求,从而丰富科学技术的活动,扩大科学技术的成果。
15、新技术革命为培养目标个性化提供了更为充分的条件。
答:正确。新技术革命使得传统工业的标准化、规格化转向非标准化和多样化。这为根据人的自然本性发展人的个性的教育理想,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培养目标个性化更加受到关注。
16、受新科技革命的影响,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正确。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知识的创造和传播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使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它要求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积极应对世界的变化,由此要求教育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17、文化越是发达,其承传越依赖于系统的教育。
答:正确。人类文化的承传经历了三个历史的阶段。第一阶段,文字出现之前,文化主要依赖同代人和上下代人之间的口耳相传而获得传递和保存;第二阶段,文字出现以后,文化的承传除了口耳相传外,更依赖于文字记载和有系统的教育;第三阶段,人类通过包括教育在内的多种途径承传文化,教育的重心已转移到帮助人们掌握浩瀚文化海洋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和选取、使用、储存和创造文化的基本手段、基本方法。由于这些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复杂和精细,文化的传承就将越来越依赖于系统的教育。
18、在中国历史上孔子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韩愈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柳宗元主张“以师为友,以友为师,师生平等”。因此,中国历史上师生关系的主流是师生平等。
答:错。在中国历史上孔子虽然提出过“当仁不让于师”,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文学家都有师生平等的思想火花。但真正支配中国师生关系的观念是师道尊严,即在教育与教学中无原则地服从教师的权威,在教学中,强调教师的过程和作用,忽视学生的过程和作用;在思想教育方面,习惯于“教导”,而不习惯于平等地与学生交流。其结果是,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的地位,我国的学生很多具有信心不足,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性不足的弱点,而这些特点是现代非常需要的品质。
第三章
教育与人的发展
1、个体的发展是在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条件下,个体能动实践的结果。
答:正确。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因素、集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2、人的身心发展只需要学校教育而无需社会实践。答:错。人是社会的人,人是在社会环境中发展的。个体的人只有参与社会实践,才能生存和发展。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性,可以使我们不仅重视学校的任务是促进人的社会化,重视学校教育活动的社会意义,加强学校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而且重视每个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质量。
3、外铄轮者一般不重视教育的价值。
答:错。外铄轮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由于外铄轮者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持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4、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许多身残志坚的人,凭借顽强的意志取得惊人成就,这说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存在互补性。
答:正确。互补性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它首先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挥得到部分补偿。
互补性也存在于心理机能与生理机能之间。人的精神力量、意志、情绪状态对整个机体能起到调节作用,帮助人战胜疾病和残缺,使身心依然得到发展。那些身残志坚的人就是明显的例证。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太差,缺乏自我调节能力和坚强的意志,那么,就是不很严重的疾病或磨难也会把他击倒。互补性告诉我们,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5、孔子提出“因材施教”一直为后人接受和继承,这正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答:错。个体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第二个方面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因材施教”是关于受教育者不同情况,施以不同的教育,这正说明了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个体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个别差异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需要说明的是,个体发展水平的差异不仅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素质、内在机能的差异造成的,它还受到环境及发展主体在发展过程中的努力程度和自我意识的水平、自主选择的方向的影响。在教育工作中发现和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工作时非常重要的。
6、遗传决定了人的未来,一个遗传素质优良的儿童一定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
答:错。遗传并不是直接转变为个体的知识、才能、态度、道德品质等,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与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成为现实。但一个先天禀赋友谊的儿童,如果后天得到良好的教育,在某些方面发展更快、更好使完全可能的。我们不承认遗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的客观存在是不行的,我们需要关心的是怎样创造条件是具有不同先天素质的人得到尽可能充分的发展。
7、孟母择邻和我们当前流行的择校是一回事。
答:错。孟母择邻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而择校则是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平衡,人们为了获得优秀教育资源而出现的一种现象。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人生活在大环境和小环境中,这些环境所提供的条件并不相同,对个体发展的意义也不一样,因而不同环境中的人发展有很大区别。虽然对个体而言,大环境不能够改变,但对于小环境,人却有力量加以改变,孟母择邻就是为了改变孟子成长的小环境。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在同一环境中,各种因素作用的方向、力量的大小是不相同的。对于教育者来说,分析、综合利用环境因素的积极作用抵制消极影响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孟母择邻就是为了避免消极因素,利用积极因素来促进孟子成长。3)至于当前流行的择校,则是由于我国长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人们为了获取优秀教育资源,接受更好的教育而出现的一种现象,随着教育资源的调整,会逐渐消失。
8、我们既要注意大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但更要注意小环境的影响。
答:正确。若按照环境范围划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在同一个国家或地域内,人们的大环境通常相差不大,但小环境却千差万别。我们很难改变大环境,但小环境却随个体自身的活动和选择而改变。小环境对个体的影响更为直接,所以教育者应更多地把注意力集中在小环境上。但由于社会的变化不断加快,大环境对人尤其是对青少年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9、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的发挥是无条件的。
答:错。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特殊功能的发挥,不是没有条件的,它要求学校按照教育规律办事,保证自身良好外,还要积极协调各方面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此外还需要儿童自身发育正常,教育才能发挥其作用。
10、随着网络的盛行,人们足不出户也可以接受教育,因此让孩子在学校上学与在家自学是一样的。答:错。1)学校教育是由承担教育责任的教师和接受教育的学生共同参与和进行的,这是学校活动中主体的特殊性。2)学校教育的环境具有极大的人为性,具有明确的、由指定的教育内容与活动计划、有系统的组织和特殊的教育条件。学校弥漫着科学、文化和道德规范的气息。这些构成了学校教育环境的特殊性。3)从个体活动的角度看,学校中的个体活动与其它社会活动的区别在于有教师的指导,活动的结果还要接受检查。4)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性规范。5)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6)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因此学校教育有其特殊性,现阶段不易被其他教育模式取代。
1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智能化不断提高,人迟早会被知识和技术所奴役,人的价值将荡然无存。答:错。所谓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尊严又受到生产流水线、电脑程序、科学管理程序奴役的危险。但是人类社会可以通过教育不断提高人们对人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要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应该使人们清楚地意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是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只要人类充分发挥教育功能,人就不会被知识和技术所奴役。
12、少年期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
答:正确。少年期是一个身心变化剧烈的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身心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少年期表现出的总体的阶段特征。这些个体自身的变化同时也改变了少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包括与成人的关系。他不再愿意做被动的适应者、服从者、模仿着、执行者,而是力求成为生活中主动的探索者、发现者与选择者,这是人生过程中有单纯对外部生动形象的世界探究到关注内部精神世界变化的转折时期。
13、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答:正确。少年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初中教育在个体发展阶段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教师必须与对人生似懂非懂,渴求自主、力求摆脱成人的少年打交道,如果没有正确的少年观,没有高度的教育艺术与机智,要出色地完成教育任务是困难的。做的说来,初中教育在促进少年身心发展方面的任务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给少年独立的要求以尊重、支持和引导,丰富少年的内心世界,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和理想自我。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
答:正确。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的意义,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学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
2、教育目的具有主观性和理想性,所以不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制约。
答:错。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决定了教育制度的制定、教育内容的确定、教育与教育方法的运用,无一不受教育目的的制约。但教育目的具有社会制约性,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阶级性,同时,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故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地区的教育目的是不尽相同的。
3、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和教学目标构成了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
答:正确。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工作总方针,但它不能代替各级各类学校对所培养的人才的特殊要求,这便决定了教育目的的层次性。
培养目标是有特定的社会领域和特定的社会层次的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的是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象提出的。二者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课程目标是课程计划中各个学习领域和/或这些领域之下的一些具体的科目所规定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应达到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具体和抽象的关系。它们彼此相关,但互相不能取代。共同构成学校教育的层次结构。
4、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国家,教育目的是共同的。
答:错。教育目的具有时代性、历史性、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目的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教育目的受制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以及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受制于特定时代背景和文化特征,故不同国家、不同社会、不同地区的教育目的是不尽相同的,一个国家教育目的的制定往往有自己的轻重缓急,往往把社会对教育的最迫切的要求与教育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之间的矛盾,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中心问题。
5、体育的任务就是要增强学生的体质。
答:错。体育的任务不仅要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还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锻炼身体和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促进他们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成熟,增强他们的活动能力和身体素质,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形成他们强健的体魄、顽强的意志、健全的人格,以及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6、智育的任务就是教学生学习文化知识。
答:错。智育的任务不仅要教学生文化知识,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在教会学生学习系统的文化知识的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情感、意志和积极的心理品质等。
7、美育就是艺术教育。
答:错。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美育并不等于艺术教育,也不仅是美学的学习,它的内容要比艺术教育与美学学习广泛得多。美育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8、劳动技术教育就是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答:错。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生产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具有初步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教育和劳动实践,使学生了解物质生产的基本技术知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
9、教育提倡体、智、德、美、劳全面发展就是平均发展。
答:错。体、智、德、美、劳五育既是相互独立又是相互联系的,它们的关系具有在活动中相互渗透的特征,在教育实践中,应坚持学生在体、智、德、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发展,防止和克服重此轻彼,顾此失彼的片面性,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关。
但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发展。真正的全面发展是指学生基本素质的发展,学生可以而且应当在基本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保持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从而形成丰富而独特的个性。
第五章
1、教师的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答:正确。个体从自然人发展为社会人,是在学习人类经验、消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实
教师与学生 现的。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又目的、有计划地向年轻一代传授人类长期积累的知识经验,规范他们的行为品格,塑造他们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把社会的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心理素质,实现个体的社会化。
2、由于教师工作领域较为狭小,因此教师职业角色具有单一性。
答:错。角色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规范中履行一定社会职责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同时扮演许多角色,但职业角色是相对单一的。不同职业的性质,使不同职业人员扮演的角色、承担的职责表现出不同的特点。而教师正是由于其工作较为特殊,其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一般说来,教师职业的角色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父母与朋友角色和研究者角色。
3、教师只要熟悉自己所教内容就可以了,没有必要有高深的学问。
答:错。教师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对于教师来说,对所教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要能够把所教的内容放在更为深广的学术背景上,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才能取其左右而逢其源。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的发展是很快的,几年前是“高深”的知识,几年后已经是平常的知识了。
4、有人说只有具有学科专业素养就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
答:错。教师是一门专业职业,首先是说教育工作者需要有学科专业素养。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但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还应具有教育专业素养;再次,教师需要有一些于教师职业有关的特殊要求,比如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5、教师具有学科专业素养就是指学好专业知识。
答:错。学科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而且还包括一定的科研能力。科研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重视科研的教师,才能不停留于照本宣科,在教学过程中灌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教师的科研以教育科研为主,并与自己的教育实践改进密切相关。
6、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自然成为现实的发展。
答:错。学生发展的可能性能否成为现实的发展,学要多方面的条件,其中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推动个体从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因此,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客观环境的刺激,诸如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要求、学校各方面的生活,能否产生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结果,与教师、学校如何安排、组织学生的各种活动有极大的关系。
7、青少年是权力的主体。
答:正确。从道义上讲,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是国家的希望;从法律的角度讲,青少年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他们不仅享受一般公民的绝大多数权利,而且受到社会的特殊保护。1989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的核心精神,正是维护青少年儿童的社会权利主体地位。这一精神的基本原则是:1)儿童利益最佳原则2)尊重儿童尊严原则3)尊重儿童观点与一件原则4)无歧视原则。青少年是社会权力的主体,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我国有关法律规定,青少年学生享有基本权利包括:1)生存的权利2)受教育的权利3)受尊重的权利4)安全的权利。
8、有人说师生关系是一种知识授受关系。
答:错。从教育内容的教学上这一角度来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收者,二者结成授受关系。但在人格上又是平等的关系,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的。同时,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碰撞的社会互动关系。
9、教学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答:正确。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的实现,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要培养主动发展的人,就必须充分调动个体的主动性,不能想象,消极被动的教育能够培养出主动发展的人。另一方面,个体身心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由外在因素施加影响的结果,而是教师、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通过学生内在因素起作用的结果;没有个体主动积极参与,没有师生之间的互动,没有学生在活动中的积极内化,就没有真实意义上的教学存在。
10、教师指导学生的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答:错。教师指导学生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教师的责任是帮助学生有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由不成熟到成熟,最终要促成学生能够不再依赖于教师,学会学习,学会判断,学会选择,而不是永远牵着他们的手。社会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学习的标准、道德的标准、价值的取向也是在不断变化的,整个世界发展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多元化。我们不可能期望在学校里教授的东西能使学生受用终生。我们不仅要认可而且要鼓励学生,善于根据变化着的实际情况有所判断、有所选择、有所发挥。
11、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
答:对。教育工作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工作对象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动着的个体,学生随人知之甚少,尚未成熟,但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不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独立的社会地位和法律地位,就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的新型师生关系。建立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意义上的严格要求和民主的师生关系,不仅师生和谐,而且学习效率高。现代师生关系是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热爱学生为基础,同时又要看到学生是处于成熟、发展中的个体,需要对他们正确指导。
12、教师的职业是出卖知识的职业,师生关系是推销员与顾客的关系。
答:错。这种观点把教育活动与师生关系理解得太简单、太肤浅了。从教学的角度看,师生关系是一种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师角色与学生角色的互动关系。从社会学角度看,师生关系在更深刻的意义上,是人和人的关系,使师生间思想的交流、情感的沟通、人格的碰撞的互动关系。一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是知识上的、智力上的影响,更是思想的、人格的影响。教育工作者的真正威信在于他的人格力量,它会对学生产生终身的影响。
第六章
课程
1、课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德、智、体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合。
答:课程包括以下具体含义:它首先是指某类学校所要进行的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合。其次,它不仅包括各门学科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最后,课程不仅规定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一定时代课程的发展与其人类文化及科技发展无关。
答:错。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技的发展水平,既是人类已有社会实践的结晶,也是人类继续从事社会实践的起点。学校教育必须将人类已有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发展纳入学校课程。也就是说,特定时代的教学内容如何,总是与这一时代的人类文化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相关的。这在现代社会尤显突出。
3、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二者并没有较大的分歧。
答:错。形式教育和实质教育,是西方近代关于普通教育阶段学校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的两种对立的教育理论。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1)偏重知识还是偏重能力。形式教育者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训练、能力得到发展:实质教育论者则认为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获得有用的知识。2)哲学认识论上是唯理论或经验论。形式教育论只相信理智的可靠,而实质教育论者则认为只有感觉经验是实实在在的东西。3)心理学理论基础上是官能心理学或联想心理学。形式教育论强调心智的练习及其迁移是发展官能的唯一途径,而实质教育论者则认为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经验的积累和联系。4。有人说我国推行的活动课程就是杜威主张的活动课程。
答:错。我国课程计划中增设“活动课”。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在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中进一步将其明确为“总合实践活动”。这样一种形态的课程与杜威所主张的活动课程既有一定的渊源,也存在较大差别。它并不反对学科课程,主张以学生活动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科课程的不足。
5、综合课程就是多门学科的相加。
答:错。综合课程打破传统的从一门科学中选取特定内容构成课程的做法,根据一定的目的,从相邻相近的几门科学中选取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相互融合,构成课程。综合课程不是简单地将几门学科拼凑在一起,若不能真正体现综合,就会变成“凑合”,就不能体现综合课程的优势。
6、核心课程是一种已经非常完善的课程。答:错:核心课程是一种围绕人类基本活动来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一种课程。例如:1-2年级学习周围的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和所在社区;3-4年级学习较广的环境,由县、省到国家,9-10年级学习社会经济;11-12年级作参加社会生活的准备。核心课程在兼顾学生发展和社会的需要、在增强学科间的联系方面,在结合学生的兴趣、需要以及认识特点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但是,如何保障学生获得深入、系统的知识,还有待研究。
7、潜在课程并不是真正的课程。
答:正确。潜在课程,也称隐性课程,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的。课程并非实指,只是借助“课程”一词,来说明学校中还存在着对学生产生影响的、但又无法控制的教育因素。它们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对学生的知识、价值、行为规范、情感等发生影响的全部信息的综合及其动态传递方式,它在学校情境中以内隐的方式存在。
8、课程计划就是对教学做出全面安排。
答:错。课程计划不仅对教学做出全面安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也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做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9、课程标准就是课程计划。
答:错。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设计或总体规划,具体包括:教学科目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而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分学科展开,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一般由前言部分、课程目标部分、内容标准部分和课程实施建议部分组成。
10、学校课程中的学科就是科学。
答:错。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科是某门科学中的基础性内容,也是学生发展成长中必须学习的内容,是经过教育学家贡以后的产物,具有教育功能。而科学则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客观规律的分科知识体系,它不仅在叙述范围及性质上与学科不同,在叙述的程序上也不一样,科学是从一般理论的结构和原理出发,而学科则多是从具体事物和现象的描述开始,然后转向关系、定义、规律的提示。
11、教科书唯一的作用就是方便教师教学。
答:错。教科书的作用有:1)教科书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对本学科的要求,认真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将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和呈现,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2)教科书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确定本学科的主要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3)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4)教科书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
第六章
1、教学就是教师教的活动。
答:错。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得用以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失去了其中的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2、教学就是人们常说的智育。
答:错。教育与智育是两个相互关联又有区别的概念。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教学是智育的基本途径,但教学还可以促进德育、体育等全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不是仅仅完成智育。智育不仅仅通过教学来完成,还可通过其他途径来完成,如家庭、社会活动、课外活动等。把教学等同于智育将
教学理论 阻碍全面发挥教学的作用。
3、严格意义上的教学就是指课堂的上课活动。
答:错。教学,作为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具有课内、课外、班级、小组、个别化等多种形态。教师和学生共同进行的课前准备、上课、作业练习、辅导评定等都属于教学活动。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学既可以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各种直接交往活动进行,也可以通过印刷物、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远距离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作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是共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4、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答:正确。教学,作为一种专门组织起来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活动,能简捷地将人类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精神财富,使他们在短时间内达到人类认识发展的一般水平。通过教学,不仅促使个体实现社会化的进程,而且使人类文化一代代继承发展。因此,教学是社会历史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手段。
5、教学必须与其他教育形式相结合。
答:正确。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学校工作应坚持以教学为主,但是对学生的培养不仅要通过教学,而且要通过课外活动、生产劳动、社会活动等多种形式。所以教学必须与其它教育形式结合,必须与甚或实践加强联系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应妥善地安排教学与其它活动,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保证全面提高学校教育的质量。
6、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传授知识。
答:错。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使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7、赫尔巴特认为“教学具有教育性”。
答:正确。教学认识的教育性,首先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所传授的各门学科知识,在使学生获得一定知识、能力的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集体教育、社会主义和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第二,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方法的运用,具有潜在的教育性。第三,教师教学的责任感、价值观、思想作风、言行举止以及校园环境、人际关系的性质等也对学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8、学生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主的
答:错。在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首先,在学习内容上,学生学习的内容是经过系统选择、精心加工,简化和典型化的人类文明经验的精华。其次,在认识方式上同样表现出间接性。学生主要是通过“读书”、“接受”现成的知识,然后再去“应用”和“证明”。这是一条认识的捷径,可以避免人类曾经经历过的曲折和失败,使学生能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大量的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在新的起点上继续认识客观世界,继续开拓新的认识领域。
9、教学中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与人类实践活动中直接经验的获得方式相同。
答:错。两者的获得方式是不尽相同的。教学中往往将直接经验典型化、简约化,主要方式是实验、演示、教学录像,参加一定的社会劳动、社会调查,设置模拟的生活情景让学生体验等。选择的经验材料是经过改造的、少量的,且能充分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
10、任何一种知识教学都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答:错。学生的智力不仅与他们所掌握的知识量的性质、难度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他们获取这些知识的方法和运用知识的创造态度紧密相关。
1)学生掌握的必须是科学的规律性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的迁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和发现,鼓励学生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和认知策略去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学会创造。3)教师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与能力,提供学生积极参与实践的时间和空间。4)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只有这样,知识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11、教学活动,既是科学活动,同时也是人文艺术活动。答:正确。科学性表现在理性方面,学生不仅获得有关科学的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技能,而且培养科学态度以及进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人文性表现在非理性方面,群体间的社会交往,环境的潜性影响,使学生形成对周围世界和对自己的一种积极而理智的、富有情感、探索、超越意识和行为方式。学生对教材的掌握,不仅通过系统严谨的逻辑思维方式,也通过形象感受、情感体验的方式,即不仅“知道了”,并能“宣传”,才算认识;而“体验到了”,可以“意会”,也是认识。教学过程既是遵循科学规律进行的活动,又是富于情感和技术创造的活动。
1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以老师的作用并不重要。
答:错。教师在教学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是对教学工作全面负责的人,他代表社会并依据教育规律来具体设计教学的目标、内容、形式和方法,组织实施教学活动,评估学生学习的结果。教师主导作用具体表现在:教师的指导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方向、内容、进程、结果和质量,起引导、规范、评价和纠正等作用。教师的教还影响着学生学习方式以及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的发挥,影响着学舍的个性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
13、教学过程与人类认识过程是同一过程。
答:错。教学过程是学生个体的特殊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有领导的认识。
14、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方法。
答:错。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围绕着教学活动的某一主题,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教学模型。而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一定教学任务在共同活动中所采取的方法。教学模式比教学方法更加稳定和系统,而具有理论化。
15、现代教学策略追求的目标是使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
答:错:现代教学策略追求的目标是:改革课程实施中存在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问题,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第七章
1、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答:对。教学方法通常有讲授发、谭华发、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等等,但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目的和任务;2)教学过程的规律和教学原则;3)本门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4)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适应范围和使用条件;5)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可接受水平,包括生理、心理和认知等方面;6)教师本省的素养,包括业务水平、实际经验、个性特点;7)学校与地方可能提供的条件,包括社会条件、自然环境、物质设备等;8)教学的时限,包括规定的课时于可利用的时间等。要把教学方法结合以上因素来恰当地选择并创造性地加以运用。
2、上好一堂课的标准就是看是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
答:错。上好一堂课的标准不仅要看是否完成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而且还要做到教学目标的明确、教授内容的正确、教学方法恰当、课堂组织得好、师生积极性高。
3、教学的组织形式因人而异,不受其他条件的限制。
答:错。教学组织形式是在人类教学实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依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受到以下条件和因素的制约。一是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二是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三是课程的结构及其复杂程度;四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教学手段和设备提供的可能性。上述条件和因素的变革,必然导致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变化,并产生与当时的历史条件相适应的教学组织形式。
4、分组教学克服了班级授课制的缺陷,是一种非常完美的教学组织形式。
答:错。所谓分组教学,是指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成若干水平不同的小组进行教学。
分组教学是对班级授课制的改革和完善,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但是它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
教学工作的方法、组织形式与评价平;二是在对待分组教学上,学生、家长、教师的意愿常常与学校的要求相矛盾;三是分组后造成的副作用很大,往往使快班的学生容易产生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5、班级教学缺乏真正的集体性。
答:正确。在班级教学中,每个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虽然向许多学生同样施教,而每个学生各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掌握。每个学生分别地对教师负责,学生与学生之间并无分工合作,彼此不承担任何责任,无必然的依存关系。
6、教学评价仅仅是指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
答:错。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和教师工作的评价,不仅要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要评价教师的工作质量。从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知识、技能和智力等认识领域,有要评价态度、习惯、兴趣、意志、品德及个性形成等情感领域;从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看,既要评价教师的教学修养、教学技能,又要评价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因为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多地是直接由课堂教学质量决定的。
7、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一个基本环节。
答:正确。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具体说来,教学评价的功能主要表现在: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
8、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
答:正确。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平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
绝对性评价可以衡量学生的实际水平,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它关心的是学生掌握了什么、能做什么或没掌握什么、不能做什么,宜用于升级考试、毕业考试和合格考试;它的缺点是不适用于甄选人才。
9、贯彻客观性教学评价原则,就是指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
答:错。贯彻客观性原则,首先要做到评价标准客观,不带随意性;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客观,不带偶然性;再次要做到评价态度客观,不带主观性。只有这样,才能如实地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水平,使他们心悦诚服,调动起积极性,才能作为指导改进教学工作的依据。
第九章
德育
1、德育就是政治教育。
答:错。德育是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因此,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2、德育只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不具有继承性。
答;错。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具有社会性,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德育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具有历史性。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3、德育是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
答:正确。青少年儿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时期,他们思想单纯、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接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因此,必须运用正确的思想和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以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增强抵制错误思想道德影响的能力,引导他们沿着社会主义要求的方向发展,促使他们健康成长,否则就可能误入迷途。
4、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的过程。
答:错。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从区别来说,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统一活动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品德的过程。而品德形成过程是受教育者思想道德结构不断建构完善的过程,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多种因素。
5、德育方法仅指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法。
答:德育方法是为了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互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与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与修养方式,教育者借助于一定的德育方法将德育内容作用于受教育者,受教育者借助于一定的德育方法来学习、修养、内化德育内容而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品德。
6、德育过程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开始。
答:错。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然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形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选择任一开端,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7、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不同于社交活动。
答:正确。德育过程中的活动和交往具有特殊的性质:首先,它具有引导性、目的性和组织性;其次,它是德育实践中的活动和交往,不脱离学生学习这一主导活动和交往对象的教师和学生;再次,它具有科学性和有效性,是按照学生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学、心理学原理组织的,因而能更有效地影响学生的品德形成。
8、人的品德一旦形成,将不再改变。
答:错。学生的品德是在其品德内部矛盾斗争中形成发展的,它是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果。任何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和不良的品德的克服,都要经历一个反复的培养教育或矫正训练的过程;人的品德是在它的结构的相对稳定性和不断的变动性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发展的。随着人的发展,社会对他的要求也就不断提高,社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原有的与社会要求相适应的品德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有进一步发展提高的必要。
9、教学是学校德育的唯一途径。
答:错。教学不仅是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学校德育最基本、最经常、最有效的形式。通过教学实施德育主要是通过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实现的。各科教材中都包含有丰富的德育内容,只有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把教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起来,就能在传授和学习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受到科学精神、社会人文精神的熏陶,形成良好的品德。但是,学校还可以通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的活动;课外、校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会、周会、晨会和时事政策学习以及班主任工作开展德育教育。
10、德育的全民性仅仅指德育的对象包括全体人民。
答:错。德育的全民性包括:第一,德育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权力、义务和责任;第二,德育的对象包括全国人民、全体社会成员;第三,德育的任务是提高各族人民思想道德素养水平,提高整个民族的净胜文明程度。德育的全民性和民主性是密切关联的。我国新时期德育应该坚持和努力实现民主化。
11、德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但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所以我国德育仅对国内社会开放,不能对国际社会开放。
答:错。现代社会是开放的社会,德语是社会的一部分,也应该成为开放性的系统,而不能脱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活环境和当今世界的发展变化。德育的开放性包括两方面,一是向国内社会开放;二是向国际社会开放。德育开放性的实质是使德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沟通起来,与改革开放的社会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与国际社会联系起来,从中吸取营养,以使德育适应和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并使德育自身充满生机和活力,得到发展。
12、传统德育教育中“强灌”的方法还是有坚持的必要。
答:错。新时期的德育改革,在内容和方法上要加强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以便使德育基本内容的确立和安排镇政府和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的发展要求,符合人的品德发展规律和实际,切实克服和防止压服、强灌、损害人的尊严和抹杀人的独立性和主动性的做法。
13、在集体教育思想方面,苏霍姆林斯基与马卡连柯是完全一样的。答:错。集体主义教育是马卡连柯教育思想的核心。他的集体教育体系简单地说就是“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他认为集体应该有共同的目标、组织机构、自觉纪律、正确舆论、优良传统和行为。他分析了儿童集体形成的阶段,提出了前景教育原则和平行教育影响原则。苏霍姆林斯基与马卡连柯一样,非常重视集体教育,所不同的是,他主张集体教育和个人的和谐一致,在集体中也要进行个别教育和个别对待。
第十章
学校班级活动与课外活动
1、班级集体有利于学生群体意识的形成和良好个性的发展。
答:正确。作为学生活动和交往大基本场所,良好班级既能发挥群体的规范和实现群体意志的作用,同时又为班级群体中每个成员的主动发展提供重要条件。正是通过班级集体活动和学生群体间的交往,使学生不仅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发展自己的志趣和爱好,而且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做人之道,从而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个性品质的形成。
2、班级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答:正确。班级集体是学生自己的集体,有它的组织结构,每个学生在所归属的一定班级中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活动、工作和角色。在班级集体中,有共同的目标,明确的职责分工,有统一的规章制度、权利和义务。要求班级中的每一个成员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自主地制定集体活动计划,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锻炼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3、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的基本标准是看班级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
答:错。一个良好班集体的基本标准:1)有共同的奋斗目标。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健全的班集体应有明确的目标。2)形成分工明确、互相配合的学生干部队伍。学生干部队伍在班主任指导下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他们认真负责,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从而使班集体及其成员都呈现出蓬勃向上的趋势。
4、工作型的阶段性班级活动要达到提高集体的教育效果,关键是班主任和少数学生干部把工作做好。答:错。工作型的阶段性班级活动要产生建设和发展集体的教育效果,必须注意:1)它不是只有班主任和少数学生干部参与,而是有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2)它需要班级成员不仅对共同的计划、目标、决定等认同,而且明确完成这些任务对个人来说,有什么价值,自己应该做些什么。3)之一相关活动之间的连贯性。4)每一阶段的活动要有重点,有新意,并能体现在经常性的班级活动中。
5、竞赛型的阶段性班级活动要促进集体形成和发展则必须在竞赛中取胜。
答:错。竞赛型的阶段性班级活动要想起到促进集体形成和发展的作用,必须做到:1)把取胜看作参赛的目标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不能要求每一次、每一项比赛都获得全面胜利,但可以要求每一次比赛都有获胜的目标,要求夺得一些项目的有生成绩。2)使更多的人有参赛机会。3)结合参赛的准备和实践,提高参赛者的心理素质。4)通过参赛带动班级的日常活动。5)在增强班级与集体荣誉感时,还要注意处理好班与班之间,校与校大集体之间的关系。
6、课外活动与学科教学活动实际上是一回事。
答:错。课外活动实质学校在学科教学活动之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课外活动在教育内容及结构方式上区别于以学科教学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它不以课程中的学科为单位,内容不受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限制,有其独特的范围和性质。
7、课外活动就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在学校教育中是无足轻重的。
答:错。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它的任务在于根据自己的特点组织和指导学生的课余生活,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积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课外活动主要作用是:1)充实学生的生活,开阔学生的眼界,密切学生与社会的联系。2)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3)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探索意识和创造才能。
8、课外活动应有教师来组织。
答:错。课外活动是学生自己的活动,学生是活动的主体。在教师指导帮助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愿选择参加,由学生自己制定安排活动计划、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由学生自己来进行活动的组织管理。在课外活动中教师起指导、辅导作用,更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独立自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