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矫正人户分问题调研分析[大全]
“人户分离”,就是社区服刑人员户籍所在地与居住地不一致的情况。在“人户分离”现象出现后,管理“人户分离”社区服刑人员的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不属于同一行政区域或属于同一行政区域而社区服刑人员已不在该区域居住,无法形成有效的合作机制,影响到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管理效果。
目前,我区人在户在的社区矫正人员有97名;人在户不在的社区矫正人员有6名;另外有4名户籍不在本辖区被判监外刑的矫正人员去向不明;户在人不在的社区矫正人员有2名。
一、“人户分离”成因分析
1、传统户籍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现实情况。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大,城乡间、城区间、跨省、跨区、以至跨国界的流动频繁,一些人甚至居无定所。就我们宁波来看,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居民因拆迁、购房而搬迁的数量、速度和频率增大。传统的户籍管理已经很难适应这种变化,而建立在传统户籍管理模式下的社区矫正和帮教管理方式则显得力不从心。
2、各地审判机关或执行机关沟通渠道不畅通。本地居民流动在外,被判刑后,没能及时通知当地社区或街道,造成本地区对当地居民情况并不能全面掌握,造成脱管。
3、当事人主观上不愿接受社区矫正。一些矫正和帮教对象为了摆脱管理,或不愿让周围的人知道其犯罪的过去,采取各种方法逃避和隐瞒。迟迟不到户口迁出地或新居住地管理部门报到,也不主动与原管理单位联系,更不会与新管理单位沟通,能拖则拖,能躲则躲,这给社区矫正和帮教安置工作带来了许多困难。
二、初步建议
1、建立立体的专业信息资源库。以公安机关的人口数据库为基础,做到资源共享。在犯罪人员被判刑的同时,由所判人民法院从网上调出该对象现有信息,录入被判刑详细情况。再根据监内执行、监外执行分类处理信息管理。监内执行的,发到指定服刑监狱。监狱再负责对服刑人员进行信息处理。直接服满刑的人员,在释放的同时,录入该对象服刑表现、相关特长和要求帮教安置的相关信息。对假释、保外就医和被剥夺政治权力的人员,与被判监外执行的人员一样录入要求社区矫正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用户可根据自己的权限利用网络,通过身份证读取。
2、建立信息管理专线网络。专线网连通基层司法所、派出所等机关部门。公、检、法、司形成一体化管理模式,实现共享信息资源库的目的,通过网络化手段达到“多向”衔接、成就“双赢”效果;使矫正组织机构衔接管理工作高效运转,解决流动人口寻找难问题,有效防止脱管漏管失控现象的发生。无论该类人员走到哪里,只要被掌握,当地司法所就义不容辞地接管起来。并在有关信息库中录入矫正信息,以便下一个司法所接管时,矫正工作能正常延续。直到对象刑满,转入帮教安置人员之中。
3、建立司法机关和各地区之间的衔接、委托机制。一方面,公检法司都是相对独立的系统部门,各部门之间缺乏信息交流和沟通。基层司法行政机关不能及时掌握有多少本辖区人员被判刑或在其它地区被判刑,也无法准确掌握被判刑人员刑满回归时间。如果矫正人员不自觉报到,就无法了解情况。另一方面,矫正对象流动到其它地区,也没及时履行要求协助矫正教育的通知职责。所以建议健全衔接、转接或委托矫正工作的制度;如,法院对外来人员判处缓刑的,事先征求居住地、村、社区和司法所意见,判决后,及时将法律文书送达居住地司法局。居住地司法所将外来矫正对象情况书面告知户籍地司法所,并定期通报情况;建立矫正对象转出转入的工作制度,建立责任追究制度,确保社区服刑人员在不同居住地都能够被纳入司法行政机关的管理视野,最大限度地防止社区矫正人员脱管、失控事件的发生。
第二篇:浅谈社区矫正中存问题及整改措施
社区矫正是指针对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裁定假释、暂予监外执行这四类犯罪行为较轻的对象所实施的非监禁矫正刑罚。在我国,社区矫正从2003年试点到2012年全面推进,仅用了九年的时间,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刑法修正案(八)》《刑事诉讼法》将社区矫正制度写进刑事基本法,标志着我国监外刑罚执行方式的重大变革,社区矫正正式成为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重要内容,但仍未能解决社区矫正司法实践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对社区矫正检察法律监督工作的探索检察机关也尚处于摸索阶段。
一、基层社区矫正的现状和特点分析
(一)社区矫正现状。社区矫正人数逐年上涨,在刑法实践中,随着“以人为本”“尊重人权”的执法理念影响不断加深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出台,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趋势是非监禁刑,可以预见实行社区矫正的罪犯人数比例今后还将呈上涨趋势。
社区矫正工作主要由司法局组织实施,检察院全程对各执法环节进行监督。司法局确定专门的工作人员对新入矫人员按统一编号、指派、采集信息、进行谈话教育,建立社区矫正执法档案等办理社区矫正登记接收手续,之后通知其所在的司法所接受矫正人员。各乡镇司法所将收到的执行档案副本的资料按“一人一档”进行管理,成立相应的帮教小组,坚持组织开展日常报告、每月至少8小时的教育学习以及社区公益服务,并将以上情况在矫正档案上详细记载,填写月度、季度汇总归档管理。矫正期限满后将矫正表现材料等报司法局统一办理解矫手续。检察院以定期和不定期、日常检察和专项检察相结合的方式,切实履行监督职能,深入到每个乡镇司法所详细了解矫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纠正意见或检察建议。
(二)社区矫正的特点。一是社区矫正人数逐年呈上升趋势,分类结构较稳定。二是社区矫正期限多在三年以内的人数较多。三是基本数据随时都在变化,矫正人员分布不均。四是监管情况参差不齐。五是担负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任务繁重,责任艰巨。
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实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法律适用依据不足,有待完善。《刑法修正案(八)》与《刑事诉讼法》为社区矫正依据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地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明确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各环节实行法律监督的地位,对违反法律和社区矫正相关规定的,检察机关可以视情形采取监督措施。《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中也规定了检察机关对社区矫正执法活动有监督职责,有违法情形的,应依法向相关机构提出纠正意见。但相关法律原则过于宽泛,细则不够明确,致使监督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可操作性不强,缺乏权威性,工作措施无力,监督过程中漏洞常常出现,在实际工作中,法律监督人员的很多工作仍处于不断的探索中,对发现的问题,找不到有关法律支撑。在监督中发现违法情形,没有相应的法律条款引用,只能引用大范围的法律条款,极大地降低了监督的严谨性,实际监督效果不佳。
(二)监督方式单一,及时性、全面性不强。社区矫正的特点之一就是矫正人数不稳定,每月都有新接收的人员也有期满解除矫正的,再次犯罪、变更居住地、收监、死亡等也会引起人数的变化,统计工作也要随时更新。每月要与司法局核对人数,出现检察机关掌握的矫正人数少于司法机关的情况,原因多在于异地的人民法院、公安机关、监狱在做出社区矫正决定后不能及时告知检察机关,没有办法得到社区矫正人员的相关信息,监督也就无从下手。文书送达、对象交接阶段存在空白区域,容易给监督留下盲区,这种现象常出现在异地交付执行过程中。
异地法院应交付本地执行的罪犯,有时只给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送达执行通知书和生效判决书,使得检察机关对该监管对象无法列入监督对象的范围相关档案无法完善,而且根据地域管辖原则,又不能给相关人民法院下发检察建议和纠正违法通知书予以纠正,使得监督工作很被动。
法院在送达法律文书时,罪犯不在居住地居住,司法行政机关不予接收,法院只能向罪犯常居住地送达,但没有通知检察机关,检察机关在监督时发现监管单位的监管台账中并没有该社区矫正人员,经核查才发现人民法院没有交付居住地的司法行政机关执行,使得对监管对象底数不能及时掌握,不能有效监督。(全文完)
第三篇:浅析社区矫正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社区矫正在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丁友军
社区矫正工作是将五种罪刑较轻、社会危害性不在的罪犯放在社区,融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对其进行教育改造的一种行刑制度。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人类文明进步的要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有利于化解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有利于合理配置行刑资源,降低行刑成本。2005年,我们江苏省在全省全面推开社区矫正工作,通过一年的时间实践来看,总的效果是好的,得到社会、家庭的普遍认可,为构建和谐江苏创造有利的社会稳定条件。但我们在工作调研中,也发现社区矫正工作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该项制度应有的效果和作用发挥,没有全面体现党和政府的政策关怀。以下是笔者调研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对今后的工作对策提出自己的浅显之见。
存在问题
问题
一、没有统一法律,配套法规不完善。
我国《刑法》规定,依据人民法院判决的内容不同,刑罚分别由公安机关、监狱、人民法院执行。社区矫正工作从理论看应是刑罚的一种,但《刑法》目前没有正式法律予以明文规定。现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两高两部通知),通知中对开展该项工作的内容、程序规定过于笼统,各部门之间的权利与义务不明确,托管、送达和回执的方式、有关矫正档案资料没有详细说明,这些问题让基层单位在实践中不便于操作,造成有关单位之间工作互相扯皮、跨省市犯罪或流动人口犯罪的矫正对象脱管、矫正程序不统一的现象发生。从而使社区矫正工作效果打折扣。
问题
二、各部门之间工作配合、衔接不密切。
社区矫正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根据两高两部的通知精神,司法行政机关是具体组织实施部门,法院、检察院、公安、民政、监狱等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但实践中由于牵涉的部门较多,权利义务不明确,且没有固定的统一办公场所,各部门为了局部利益,对做好这项工作缺乏热情和主动性,反而使工作复杂化,最后司法行政部门也只能因陋就简。
问题
三、经费保障不到位,基层工作人员积极性不强。
社区矫正涉及多方面的工作,需要一定的经费予以保障,两高两部的通知中没有规定。江苏省社区矫正领导小组下发的《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中,规定财政部门的职责时,只提出将社区矫正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但并没有说明每个社区矫正对象的经费保障款项、使用条件、使用时间、申请及使用的主体和程序,现在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有的工作人员要为矫正工作中交通费、通信费埋单,导致他们对这项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问题
四、司法行政机关没有矫正强制权,不利于维护法律权威与尊严。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但根据两高两部的通知及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是具体组织实施单位,公安机关是社区矫正的执法单位。据我们统计,矫正对象一般都没有正式的工作,他们对司法行政机关的考核奖惩报着无所谓的态度,有的矫正对象的以经济、生活等种种理由不参加有关矫正活动,有的迁居或离开居住区域根本不向司法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报告,由于司法行政机关没有强制权力,社区矫正工作者面对这些现象也无计可施,使社区矫正工作形同虚设,严重影响刑罚的权威性和
严肃性。
问题
五、基层司法所力量还比较薄弱。
根据两高两部的通知,街道、乡镇司法所要具体承担社区矫正的日常管理工作。2004年,江苏省才逐步调整司法所的体制、落实编制。按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的意见》,司法所由三名以上人员组成,具备大专以上学历,具有相关的法律专业知识。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实际情况与《意见》要求仍有一定的距离,集体性质的干部和事业人员仍占一定的比例,一兼多职、安排非本职工作的现象仍然存在。我们建邺区从2005年5月开始全面接管社区矫正对象,每个街道司法所都接管10人以上,工作人员少,专业知识缺乏也制约着社区矫正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发挥。
基本对策
对策
一、建议全国人大修改《刑法》、加快立法步骤。
全国人大应适应社区矫正这个新事物,及时修改和补充《刑法》,增强社区矫正有关内容。应根据这两年的社区矫正的试点经验,并借鉴国外的成功做法,尽快地出台一部全国统一的《社区矫正法》,对社区矫正的机构设置、矫正的内容、矫正的程序、各部门的权力与义务等作出明确而详细的规定,为社区矫正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对策
二、建议成立统一的社区矫正工作管理机构。
加快司法体制改革步伐,由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成立统一领导的社区矫正管理机构,这个机构由法院、检察院、公安、司法行政、民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等诸部门指定人员参加,设立固定办公地点,由上述部门合署办公,便于社区矫正工作的衔接与协调。
对策
三、建议制定切实可行的财政保障措施。
国家财政部应制定《社区矫正工作经费使用管理管理》,根据各地的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各地方每个社区矫正对象所需费用,再由地方财政列入当年的政府财政预算,由市、区(县)级司法局根据社区矫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拨付给基层司法所,完善审计检查制度,确保专款专用,解决司法所因经费紧张而无法开展工作的难题。
对策
四、建议全国人大对司法行政机关立法授权。
司法行政部门是行政机关,工作遵循的原则之一是法无明文规定不得为。为避免法律空白而出现工作漏洞,为维护社区矫正工作的严肃性,全国人大在制定的《社区矫正法》中,应赋予基层司法所工作人员必要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在矫正对象无故不参加矫正活动、脱管或违法对抗时,可以行使必要的强制管理手段,以维护法律的尊严与权威。
对策
五、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严格按照江苏省司法厅《关于在全省开展规范化司法所创建活动的意见》要求,加大基层司法所的建设力度。一是进一步落实体制编制调整的有关规定。司法所行政和业务归口管理,增加编制,及时补充缺编人员,充实基层,明确司法所的工作职责。二是制定和公开社区矫正工作的流程,加强监督与制约,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的透明度。三是加大对基层司法干警的培训教育力度。着力提高政治信念、专业素质、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综合实力强,既能解决复杂矛盾又廉洁奉公的社区矫正队伍
第四篇:社区自治建设问题的调研分析
摘要:社区自治是社区建设的核心,由于受传统影响,我国社区自治建设还存在许多问题。本文提出社区自治应以创新社区自治体制为主要内容,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社区自治 政府职能 自治意识 居民代表大会 议事会 社管会
社区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地位将
不断增强。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中,必须要加强社区建设,而社区建设的核心则是促进社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区自治。然而,我国长期受国家为权威来源,单位为传统形式的高度组织化的社会—经济一体制的影响,缺乏社区自治基础。自1991年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了社区建设活动,社区管理和社区自治工作积累和摸索了一些经验和做法,可由于带有自治色彩的社区自治属于新生事物,至今对社区自治的性质地位、管理方式和运作程序没有明确规范,在实践中产生了各种模糊认识。因此,社区自治建设的健康发展必须依托于一整套规范化的制度规则,必须打破原有的城市管理体制,建立一套适合新时期新形势的制度规范。
一、当前社区自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自治法律缺位。
社区自治的依据是自治法,它是政府权限与自治组织自治权利的划分依据,界定自治组织全体成员权利义务,也是自治组织职能设置和职能定位的基本依据。尽管我国宪法和《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都对居委会的性质作了明确界定:居委会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实践中,两部法律的规定对促进城市居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推动城市居民的自治活动起了很大作用。然而总体上规定过于原则,而且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有许多规定与实际工作不相适应,特别是“社区建设”这一新生事物上无法体现。总之,对社区自治的性质、地位、管理方式和运作程序进行明确规范的社区法的缺位,使社区自治缺乏有效的法制保障。
(二)社区自治体制障碍。
尽管法律规定社区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社区居委会实际上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它在职能上和街道办事处是对应设置,在经济上和管理上依附于街道办事处,种种因素使社区难以有效地依法履行其民主自治职能。本来街道办事处、政府职能部门与社区居委会的关系是指导与协助、服务与监督的关系,而不是领导与被领导、命令与服从的行政隶属关系,但是许多地方政府把对居委会的指导责任变成领导责任,且直接任命居委会的有关工作人员,直接管理居委会的日常活动,在社区自治中造成体制障碍。
同时,由于中国城市社区自治制度建设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城市政权力量在这场制度变革中无可奈何地承担起了发动者的角色,尽管在改革初期,政府主导的制度变革能够依赖权威资源而得以迅速实施,但随着改革的深入,这种类型的改革普遍缺乏后续动力,或由于行政滥用而使制度变形。
(三)社区自治意识欠缺。
随着近几年城市社区建设的快速推进,社区自治工作也取得了较大发展,各地已摸出一些可借鉴的经验和做法。但从实质上看,社区自治还停留在表面或形式上,真正实现社区自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除了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社区自治制度尚欠健全,社区自治体制和机制尚未理顺外,还有一个很值得重视的问题是社区和社区居委会成员的自治意识欠缺。
在社区自治中,浓厚的社区意识至关重要。这种社区意识包括居民的自治观念、社区归属感与参与意识等。社区之所以区别于社会,就在于其成员拥有较强的共同的社区意识,同一社区的居民由于共同的社区意识而被凝聚在一起,出于对本社区的强烈关注而积极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但这种强烈的社区关怀意识在我国城市居民当中并不明显。在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居民的社区意识比较淡薄,社区建设又是靠政府自上而下地推动,社会参与程度不高;人们的“单位人”属性并未获得根本性的转变,对于社区的归属感和参与度都还很弱,单位制的建立,使单位部分替代了家庭的功能成为个人生活和交往的首要选择。当出现家庭和社会不能解决的问题与事务时,人们倾向于诉诸行政权力。总之,我国社区居民的自治意识与社区归属感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育。
另外,从社区居委会成员层面上看,居委会组成人员作为居民选举产生的、代表社区利益与意志的代表者,本应向居民负责,但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将自身视为基层政府的工作人员,认为自己应当向基层政府负责报告工作,甚至有的委员会成员认为社区居委会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构。因此,社区居委会成员在工作中惟基层政府之命是从,而很少从维护居民自身利益和自治意思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四)社区社团自治作用弱小。
社区社团民主意识与自治管理能力需在实践当中习得。对于公民来讲,参加各种各样的志愿型社团是一
种很好的再社会化途径。通过社团活动,公民不仅能够培养平等主义的精神,而且能够形成相互合作的契约主义原则,增强公民自主治理的能力。志愿型社团还是公民参与社区政治的有效途径。我国建国后的很长时间里,由于受政治全能主义的影响,城市居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均由行政化的单位所控制、包容,国家与社会高度重合,个人发展空间极为有限,社团发育极不充分。
而且,已有的社团,如妇联、共青团、文联等,由于过于行政化,在现代社区治理网络中不能很好地发挥群众自我治理的作用。社区生活中缺少志愿型社团,使得居民参与社区各项事务决策的机会与能力大大降低。许多居民并非不关心自己所在的社区,也希望参与社区的管理,但都苦于没有很好的途径,或感觉自己“人微言轻”。这种状况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社区自治建设的桎梏。
二、加强社区自治建设的对策
城市社区民主建设存在着制度化水平低的问题,制约着社区自治建设的深入开展和持续推进。本人根据以上所述,提出几点粗浅对策。
(一)转变职能,还权于民。
转变政府职能,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能转变,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要求,重新调整机构设置和权力分配,建立起顺应社会管理要求的行政管理体制,做到把政府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所谓强化就要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所谓弱化就是要强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使市场在配置经济社会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所谓转化就是要把政府承担的协调性、技术性和服务性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分解出来,转化给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行业协会等。换言之,就是将行政与服务分开,将单位办社会的职能剥离出来,用专业化的社会组织进行管理。有位专家提出,当前社区体制改革可以分三步走:一是可先以居委会为主培育民间的社区自治组织;二是随着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民间自治组织与政府进行合作,实现良性互动,逐步发展壮大;三是随着社区自治组织的健全,资金来源的稳定和公民参与意识的增强等,政府逐步退出,实现社区管理的真正自治。
在目前实践中,结合各地实际情况,要坚持“政府依法行政、社区依法自治”的原则,进一步明晰政府职能部门、街道与社区三者各自的职责,并采取相应措施,真正做到政府的职能由相关部门独立履行,不随意转嫁到社区;确实需社区协助办理的工作和任务,落实好相应的人员和经费,减轻社区工作负担,保障社区各项自治权利的落实。
(二)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代表会的作用,开拓民意表达渠道。
社区居民有权决定社区内重大事宜,是社区居民自治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城市社区普遍改变了传统居委会议事层和执事层合为一体的做法,而实行居民代表大会议事、居委会执事的做法。居民代表会议被赋予审议各类规章制度、居委会工作报告以及讨论、决定社区的重要公共事务等职能,这一制度创新不仅有利于居民群众对社区居委会的监督,也有利于民主决策。
此外,居民代表会议、社区居委会都应有其他的吸纳民意、积聚民智的渠道,使更多的居民群众参与民主决策,如为实行走访居民制度,临时扩大会议制度及居民报名列席旁听居民代表会议制度等。在上述以横向决策为主的决策机制的基础上,社区居委会结合街道办事处的总体要求,落实任务,开展工作,从而形成更科学的横纵结合的民主决策机制,不仅可以提高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效率,也使社区自治权得以充分体现。
(三)创新社区自治体制。
从国际经验看,完善居民自治组织,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水平,建立现代的城市管理体制,有必要进行社区自治体制创新。建立社区自治议事会体制,议事会体制下的社区治理结构可以被称为“一个大会,两个机构”:即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简称“议事会”)和社区管理委会员(简称“社管会”)。
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是社区的权力机构,其主要职责是选举产生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和社区管理委员会成员,讨论和决定社区事务。社区成员代表大会是社区成员表达自己意愿的渠道,它通过民主选举、民主表决的形式,反映社区的公众利益。它具有选举权、聘用权、决策权、监督权和控制权。它是居民自治组织中地位最高的机构。
社区议事会是社区居民代表大会下设的议事协商机构,在居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代表居民代表大会行使对社区事务的议事、决策职能,对社区管理委员会和物业公司以及其它服务机构的工作进行监督。议事会成员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推选产生或由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聘请,除主任外,其余成员职务为社会职务,均实行义务工作制。议事会对居民代表大会负责,并主持召开居民代表大会,议事会有权建议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进行质询。
社管会是居民代表大会下设的执行机构,不具有决策权,它在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议事会的授权下,具体组织实施社区的建设、管理、服务等诸项事宜,落实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及议事会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协助政府完成规定的各项任务。社管会成员由办事能力较强的人员组成,专业化的社会工作者不限定于本地居民,可以聘用非本居住区人员担任。社区居民代表大会、议事会或社管会主任可以聘请物业管理公司经理等驻区单位负责人作为社管会成员。社管会对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会负责,应定期向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和议事会报告工作,并接受其质询。在社管会下面,按照社区建设的内容和实际需要可以设立治保、调解、环保卫生、文化教育、计生、妇女、保障服务、财经管理等工作部门。
(四)营造自治环境,培育公民自治意识。
社区自治的核心是社区民主自治,没有居民真正意义上参与社区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社区自治就是一句空话,也不可能实现社区自治。从各地城市社区建设看,即使是一些搞得较好的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从参与的主体看,绝大多数是社区里的离退休老同志、妇女为主。从参与的内容看,是一些社区的公共事务或基层政府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没有涉及社区自治的实质性管理事务,比如社区居委会成员的民主选举,社区里的重大事务决策权等,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社取公共权力的行使,也挫伤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积极性。要改善这种状况,除了政府部门改进工作方法外,社区组织也要从实际出发,改进工作方法,加大工作力度。首先,要加强对社区居民的教育,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增强居民的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其次,要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优势,组织各种各样有利于社区建设的志愿者队伍,把每个人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再次,要拓宽居民参与管理路子,逐步建立健全与居民的联系、服务、沟通、监督等机制,使更多居民能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努力形成“社区是个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自治氛围,逐步将社区纳入自治的轨道。
第五篇:社区党建调研分析
社区党的建设是新时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社区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随着社区建设的快速发展,党建工作如何深入社区并扎实开展已客观地摆在我们面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一课题,切实加强社区党建工作,由区委组织部组织科和组织员办联合组成调研组,利用20天时间,采取召开座谈会和统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此次调研共召开20个座谈会、发放统计表
80张),就社区党建、经济、居民自治组织的建立情况进行了调研。几年来,我区对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区党建已成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途径。但由于社区党建处于探索阶段,在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社区党建应有功效的充分发挥,应引起重视和思考。
一、当前社区党建中三对矛盾
(一)社区党建的快速推进与对社区党建思想认识滞后的矛盾。江泽民同志指出,社区党建应是“凡是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凡是有居民的地方,就有党组织服务群众的工作,就有党员发挥作用”。胡锦涛同志也强调:“只有坚持以党的组织为核心,才能协调各方形成建设社区的合力,才能保证社区工作健康发展”。对照中央的要求,不同层面上对社区党建的一些滞后思想认识还大量存在,并正在与不断推进的城市社区党建工作发生冲突和碰撞。突出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社区党员认同社区党组织的思想淡薄。近几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入,进入社区的党员数量急剧攀升。在社区内,真正进入社区,受社区党组织直接管理的党员主要有两类,一是离退休党员,二是流动、下岗等特殊群体党员。从现实情况来看,第一类已进入社区的离退休党员,人虽然进了社区,但许多人的心却不能接受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的现实,对社区党组织这个新家心怀顾虑,不甘融入。第二类特殊群体党员,他们中的不少人正处于失意之中,思想上有一些抵触情绪。同时,他们还要忙于生计,总希望再进入一个新的单位,认为组织关系留在社区只不过是权宜之计。
2.社区单位党组织参与社区党建的思想淡薄。目前,社区单位党组织一般可分为需求型、普通型、单位型、社会型四种类型:需求型指双方彼此之间存在一定的依靠和制约关系;普通型指双方不存在或很少存在相互依赖关系;单位型指的是某个大单位职工住宅区等同于现实的社区,即“职工”等于“居民”的关系;关系型指的是该社区建立了辖区单位领导个人与社区组织负责人之间密切往来、共建互助的关系。就目前来看,这四种类型党组织支持参与社区党建的自觉性和责任性不够平衡,单位认为社区党建应当由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对他们来说是份外事,且本单位党建任务已经不少,再腾出精力参与社区党建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
3.在职党员自觉投身社区党建的思想淡薄。目前有相当一批在职党员的“单位党员意识”较强,而“社区党员意识”相对较弱。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作为社区居民的一员与社区党建的相关性,没有认识到身居社区参与社区党建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因此出现三种状况:一是所在单位(主要是国家部委、省所属的企事业单位)没有对自己投身社区党建做硬性要求的,则这些在职党员基本上完全疏离社区党建工作。二是所在单位要求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的,虽基本上能遵守,但许多党员报到后不能主动、自觉地与社区党组织取得联系,参与社区建设。三是大多数党员能参加社区党组织分配的工作,但仅仅只是为了完成临时交办的任务。
(二)社区党建的高要求与社区党建财力、物力投入不足的矛盾。社区党组织作为领导核心,承担着领导、协调社区各方的作用。相对于社区党建的高要求,社区在财力、物力投入方面又普遍存在着承载能力不足的现象。尽管我区这几年采取了一些措施以缓解社区财力和物力不足的问题,但社区党建财力、物力匮乏的情况仍然存在。目前全区尚有80个社区无党员活动室,占总数的50%。
1.社会转轨型匮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职能由政府、单位向社区的大转换。但是,在这种社会职能大转换中,原先承担职能、拥有相应物力、财力的政府部门和单位在卸职能的同时又没有相应让出支持原先职能的财力、物力。而原本无多少财力、物力的社区在接过转来的社会职能后又往往接受不到相应的财力、物力支持。
2.任务膨胀型匮乏。这几年随着社区建设和社区党建的升温,使得不少政府部门纷纷把职能任务延伸到社区。社区党组织对上级部门下达的任务不知分辩,不能拒绝,只有盲从,尽力应付。导致了社区党建在财力、物力上的更加捉襟见肘。
3.支持软弱型匮乏。社区党建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也要依靠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的支持。但在人们思维上总是习惯地依靠政府的财力、物力调拨,却很难得到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在财力、物力上的有力支持。
(三)社区党建的高难度与社区党建工作者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与其他基层党建相比,社区党建的难度是很大的。一
是难在社区党建的对象是复杂异质的,同一社区中,有三新组织党员、离退休党员、在职党员,还有流动党员。这些复杂异质的党员思想迥异、利益相左,要统一起来尤为困难。二是难在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社区党建工作内容完全是根据社区党建的实际变化情况而定的,无预设性,要随时依变化的情况而调整。三是难在社区党建无完整经验可资借鉴。其他方面的基层党建已
有十几年,几十年的实践,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工作模式和操作程序,而社区党建是一个新课题。四是难在社区党建开展时,由于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单位及党员没有领导关系和行政约束,这与其他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相比显得更为困难。社区党建工作的高难度按理须有高素质的社区党建工作者相匹配,但在目前的情况下,一时还难以做到,相当一批社区党建工作者和社区工作者的素质还不能适应现代新型社区党建工作的需要。
二、产生上述三对矛盾的主要原因
一是思想教育工作跟不上社区党建的发展。社区党建在社区建设推进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一些党员、基层干部和领导干部之所以在思想认识上存在不认同、不参与、不支持的现象:一方面,在于人们的观念一时还不适应“大政府、小社会”向“大社会、小政府”的转变,一定时期的社会意识滞后于社会存在,这属于前进发展中的正常现象。另一方面,部分同志对社区党建认识上的差距,在思想观念转变过程中产生的消极情绪,这主要是宣传引导的力度和深度不够,各级党组织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教育效果,还没有完全到位。
二是社区党建工作缺乏外部的推动力。通过制订改革措施、健全制度、推广典型,进一步深化和加强社区党的建设推动力不足;社区党建的理论先导作用也不强,没有形成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既有深度又便于操作的理论体系和指导观念,以此来提高对社区党建的认识和推进社区党建的实践;政府职能转换未严格遵守“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政府下拨的费用只能满足一般性办公和人头所需的经费,远不能满足建设现代化新型社区和完成上级部门下达任务所需经费的要求。
三是对社区党建工作者关心激励的措施不足。社区党建工作与经济工作一样需要建立激励机制,以确保社区党建工作者具有旺盛的战斗力和专心致志的敬业精神。但是,从目前状况看,对社区党建工作者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生活上、物质上关心激励的措施显然不足。各城区和街道党务部门较多的是下任务、提要求、要成果。而对社区党建工作者的教育、培养、管理、监督不够,以致出现了一些工作被动,创新不够,纪律松懈,方法简单,态度不好等问题。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的思路
针对当前社区党建工作中存在的三对矛盾,总结我区近几年来开展社区党建工作的经验,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听取意见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党建工作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一)社区党组织应整合社区政治、组织、人才等各种资源优势,以巩固、发展和实现其自身的领导核心地位。“社区党组织是社区各类组织的领导核心”,要把党的政策预设变为客观现实,还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实践。作为社区党组织来讲,不能只停留在中央文件中明确其领导核心地位,最重要的是应在实践中真正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切实把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转变成为大家的共识。这就需要社区党组织“有作为”才能“有地位”,才能巩固、发展和实现领导核心地位。从这一精神出发,必须弄清以下三个问题:
1.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政治资源优势。社区党组织的重要职能,就在于对社区组织实行政治领导和思想引导。通过党组织的引导和教育,把社区组织及成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精神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一是社区党组织应发挥社区建设的设计作用。社区党组织要利用自己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和人才优势,集思广益、理出社区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措施等,使整个社区建设每一步无不在社区党组织的设计之中。二是社区党组织应发挥凝聚社区人心的作用。社区是个异质化、多元化的社会单元,怎样将社区培植成一个共同体历来是一个大难题。社区党组织要以社区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实施“凝聚力工程”,把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扭成一团,共同搞好社区建设。三是社区党组织应发挥社区建设的推动作用。社区自治组织所确定的每一步工作能否完成,关键在于全体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能否全力配合。社区党组织要充分利用从事群众工作的优势,说服、动员和鼓励广大社区居民和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居委会分配的工作,努力完成社区的各项工作任务。四是社区党组织应发挥社区党员的示范作用。社区建设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遭受一些挫折。为此,社区党组织应号召社区党员率先垂范,以榜样的力量带动社区成员和社区单位,克服困难、树立信心、积极奋进。
2.充分发挥社区的组织资源优势。社区中有社区的各种自治组织,如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协商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有数量不一的驻区行政企事业单位组织,还有不少新生的“体制外”性质组织。众多的社区组织,是社区组织化的基础,是社区建设的组织资源。社区党组织要领导好社区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这些组织资源优势。
一是社区党组织要处理好与社区自治组织的关系。这方面因为已经有一定的法律规定和制度要求,实际操作起来应该说是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关键是党组织既要履行好政治工作职能和社会服务职能,又要避免干涉包揽属于自治范畴的社区事务。要通过支持和保证社区居委会的依法自治包括当前居委会实行直选的做法,实现动员社区力量、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建设美好家园的目标,促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二是社区党组织要处理好与驻区单位的关系,尽可能调动这些单位的资源为社区建设服务。我区街道、社区党组织与驻区党组织联手创建了街道党建联席会,就是社区基层党组织发挥社区资源优势的一个有效载体。
三是社区党组织要重视与社区内新生组织关系的处理。这些新生组织主要是新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新成立的社会团体等。它们的生产经营活动在区域GPT和税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而在区域内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第三,充分发挥社区的人力资源优势。胡锦涛同志指出:“社区的资源是什么?最大的资源就是社区的全体居民”。社区居民成员群体,简单地按照党员身份划分,有党员群体和非党员群体。党员群体作为其中的精华部分固然是宝贵的政治资源。但要实现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还必须发挥其它更多的社区成员作用,特别要注重发挥四类成员的作用:
一是各种自发组织的群众团队的作用。这些团队虽不能称为严格意义上的组织,但他们成员较多,在社区活动时间较长,群众中间的影响也比较大。放松这些团队的管理,我们是有教训的。加强对这类群体的组织、管理、引导,凝聚这些力量为社区建设服务,是社区党组织一项不容忽视的职责。
二是社区非党员身份的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知名人士、统战对象等特殊人才的作用。这类群体的共同特点是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影响,社区党组织要做好周到细致的工作,请他们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他们在各条线上对本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
三是社区流动人员的作用。流动人员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有丰富的社会阅历,他们是社区建设的一大财富。过去,这部分人常游离于社区建设之外。现在,社区党组织要把工作做到他们中间去,调动他们为社区建设服务的积极性。
四是社区志愿者队伍的作用。目前,仅靠六、七名社区干部,要抓好社区的文化建设、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体育健身等工作,是很难做好的。这就需要动员社区内各种社会人力资源,来为社区全体居民服务。志愿者服务一般来讲是无偿的、志愿的,但对一些需要一定支出、一定成本支撑的,也可以适当搞点有偿服务。
(二)进一步明确社区党建的指导思想,把为民服务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我们所有的政策措施和工作,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的群众利益”。“各级领导干部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把社区党建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定位在为民服务上,这不仅是为了在社区党建中真正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也是为了社区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1.社区党组织理应更好地为民服务。社区党组织要在实践中实施为民服务,对社区党组织自身来说是颇具优势的,理应服务更好一点。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这个宗旨在实践中虽常常要遭到一些人和事的损害,但对于绝大多数党员来说,为人民服务信念还在。因而以为民服务来要求社区党组织和党员,不会发生认知上的冲突。二是社区党组织与其他行政、经济部门不同,它不必受部门利益和集团利益的干扰,比较超然。所以能更直接地关注社区全体居民群众的利益。三是社区党组织有密布于社区各方的党组织网络,有分布于广大社区居民中的社区党员。这就便于社区党组织利用自己的组织、人才优势,比较准确地抓住社区成员、社区组织的关切点,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四是社区党组织在社区组织中居于领导核心,这种地位决定了在社区,只有社区党组织才能协调社区各种关系,整合各种力量,共同为社区居民办好各种实事。五是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外的上级党政部门保持着直接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较之社区自治组织,社区党组织在为民办实事过程中,更能获得社区外部力量的支持。
2.采取运行有效的方式开展服务。社区党组织在为民服务中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调整方式。一是要采取共产党员带头示范的办法,来推动社区各种力量共同为民服务。社区党组织要通过“党员奉献服务队”、“共产党员先锋岗”等载体形式,以共产党员的模范行为带动社区全体成员、单位投身社区服务工作。此外,社区党组织也可以通过设立在职党员服务中心等协调管理机构,组织社区单位和成员,在社区党组织的带领下从事社区服务工作。二是要尽量避免社区行政化趋势。这一问题在当前社区建设中最为普遍,克服起来也较难。为此,在当前社区中一定要大力宣传政社分离,各种政府性事务必须由政府职能部门承担,要以文件的形式做出规定,阻止各种对社区的行政命令,防止行政事务向社区下移。三是对当前社区党建的绩效评估应有一个新标准。社区党建工作成效如何,应把社区居民满意度作为检验的根本标准。因此,社区党建工作应融入各项为民办实事过程中。如解决社区职工下岗问题,扶贫济困和争创社区两个文明建设等。社区党建工作就是要围绕这些为民办实事来展开。
(三)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把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社区的坚强战斗堡垒。社区党组织要在社区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成为社区的坚强战斗堡垒,关键是要加强自身建设。从当前本市社区重新整合时间不久的实际情况出发,尤其要抓好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
1.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的组织建设。近几年,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在社区新生组织就业的党员、失业下岗人群中的党员、流动党员等从不同渠道把组织关系转移到社区的人数显著增加。从目前社区党的组织建设角度看,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一是社区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应摆上议事日程。随着形势的发展,社区党组织要把发展新党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通过建立党员责任区,党员责任人等方法,把发展新党员的工作做到社区各类新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中去。没有党员的单位,按照属地或归口管理的原则,可以委派党建工作指导员,积极开展党的工作。
二是对于党员属地化管理应具体制定条例,规定社区内哪些组织,哪几类党员的隶属关系放在社区。总的来看,党员属地化管理是大势所趋。但由于对街道和社区党组织的偏见,许多单位党员在走向属地化管理过程中,都不同程度有不习惯乃至排斥的心理。这就需要在开展社区党建过程中,上下用心,总结经验,克服阻力,努力推进党员的属地化管理。
2.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几年来,沈阳市委、市政府在社区组织的人员编制、财力安排、场地配套、社会保障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措施无疑为社区党组织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发挥好核心作用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下一步的制度建设要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要善于利用传统党建的制度资源。虽然社区党建在我国起步时间不长,但党的建设已有了八十年历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制度,这些制度虽与社区党建的制度有一定差异,但共性的东西也不少,尤其是传统党建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部分,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引用。要对传统党建制度逐一梳理,理出同样适用社区党建的一些好制度。
二是要善于总结社区党建经验。这些年,社区党建在实践中已探索出不少好经验,要把经验求证于社会、求证于专家,力图取得共识而后把行之有效的一些好做法、好经验加以制度化,并以此来规范社区党建的实践。
三是要检索社区党建的制度缺陷。凡是尚未制度化的社区党建领域,要集中其它社区党建的经验,制定相应的制度予以弥补。比如关于社区党组织与社区居委会如何协调、如何加强对社区党建工作者的教育监督、如何管理社区各类党员等都应尽快制订相应制度加以规范。
四是要为已制订、将制订的社区党建制度设计支撑体系。在实践中,有的制度虽已成文,但无任何约束,无法落实。这主要是因为制度未获得执行主体和监察主体。因此,社区党建在设计制度时,一定要注意研究现实可行性,要为制度设计具体的支撑力量体系。
3.切实加强社区党组织的队伍建设。社区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属于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范畴,核心是党组织负责人队伍的建设。社区调整后,社区党建工作者队伍的结构有了改善,素质有了提高。但总的来说,社区党建的队伍现状离工作要求尚有较大差距,进一步加强社区党组织队伍建设,还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一是必须着力选好一个社区党总支书记。社区党组织负责人既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应有的政治敏感性,又要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群众观念。在目前,这样的领头雁通过公开招聘一时难得,因为凭目前社区的待遇条件尚不足招聘和留住优秀人才。而过去居委会中的老人又一时难适应社区党建。社区是培养党政干部的场地。所以,一方面要举办社区学院,加强培养,保证生源;另一方面要适当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物质待遇,确保社区党建工作者的经济收入逐年有所提高。当前要从上级择优选派和适当保留有奉献精神的老居民干部作为一个过渡期。
二是必须坚决纠正社区党建工作者中日益发展的机关化作风。原先的居民区干部群体有许多优良的传统,最突出的是为居民群众无私奉献的宗旨意识和紧密联系群众的工作方式。由于年龄、文化程度等原因,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陆续退出了社区工作岗位。但是,老同志走了,那些优良的传统不能跟着消失,应该在新时期的社区工作中进一步发扬光大。机关化作风不独表现在社区党建工作者身上,也表现在其他社区自治组织成员身上,但是要改变这种风气,必须从社区党建工作者做起。社区党组织一方面要通过加强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的教育加以克服,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群众监督评议机制,以居民群众的满意度决定社区干部的去留。
4.切实加强社区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目前,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对象由五类党员组成:①在社区组织中从事一定工作的党员;②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的老党员;③下岗失业、临时流动的党员;④生活在社区的在职党员;⑤工作在社区的新生组织中的党员。针对社区党员的结构特点,社区党组织应当普遍采取分类教育管理的办法。即把占比例较大的退休党员、在职党员、流动党员作为工作重点,按不同年龄、身体状况和专业特长进行分类教育,分开管理。
一是对党员总数占百分之七、八十的退休党员,主要从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关心,组织他们参加基层党校的定期培训学习、过好党的组织生活,要求他们“管好自己的家,看好自己的人”,并力所能及地参加墙门党员责任区和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体、科普活动,积极发挥他们的余热,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二是机关、企事业在职党员是一支重要的力量,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发挥他们的优势和特长。通过组织他们到社区报到登记,并参加“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队”等活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和先进意识,实现社区党组织和辖区单位党组织对在职党员的双重管理。
三是对于日趋增多的下岗失业党员和新生组织中的流动党员,社区党组织要帮助他们建立联合支部、流动党员支部,在社区设立流动党员管理站、联络站和社区党员之家,实行直管、代管和协管,始终保持对这部分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使之学习不断档、思想不掉队、组织不断线,并且积极创造条件,支持和鼓励下岗失业党员自立自强,为社会作贡献,使他们的能力和作用有用武之地。
5.切实加强对社区党建的宏观指导。区委组织部定期研究部署社区党建的重大工作,党群职能部门也要结合各自的工作职责,经常深入社区调查研究,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提出指导性意见。要抓住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主要环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社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胆引进竞争机制,继续改善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提高社区工作者的整体水平。要确定一批有影响的社区党组织和社区单位党组织作为社区党建工作的联系点,及时总结推广社区党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培育和运用不同特色的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推进全区社区党建工作水平的整体提高。要切实发挥街道党工委作为区委派出机关的作用,建立健全与“两级政府、三级管理”体制相适应的社区党建新体制。街道党工委对社区党建工作要切实担负起领导、组织、协调的重要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