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2年基层基础工作总结
××县司法局
二〇一二年度基层基础工作总结
2012年,全县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在局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组织构建、规范运作、创新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促进我县经济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一、基层司法所工作
一是年初县局与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基层基础业务工作、行政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考评方式等都作了详尽规定,着力提高司法所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二是进一步完善司法所硬件设施建设,对东升、骆市、小桥、玲珑、老林、消水、双河、绿水等司法所配备了功能齐全的办公桌椅、沙发、档案柜、文件柜、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空调、备勤装备等办公设备,各种制度公示上墙,外观标识统一规范,并统一制作发放各类登记簿册23种,1583册,购置登记簿册夹299个,制定司法所工作制度和内部管理制度68种,并汇编成册,人手一本。目前,13个在编司法所除城南、新店司法所正在进行配套设施建设外,11个司法所的办公用房建设,通过新建、划拨装修、改建等形式,全部竣工交付使用,司法所办公室、调解室设备齐全、制度规范、房间宽敞明亮,工作条件和环境得到较大改善。通过加强司法所的建设,缓解了因硬件设施缺乏而 —1—
影响司法所工作开展的瓶颈问题,提高了全体司法助理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二、人民调解工作
为了深入开展优秀人民调解员评比活动,有效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和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今年以来,我局结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在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继续开展优秀人民调解员评比活动、“三案攻坚”、“人民调解化纠纷促和谐”和“大排查”、“大调处”专项行动,深化“三项重点工作”,各级调解组织加大介入社会难点、热点矛盾纠纷化解,大力开展“三案攻坚”活动,认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主动参与群体性矛盾、群体性上访纠纷的调解,坚持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报告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信息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维稳“第一道防线”作用,筑牢基层维稳防线,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2012年,全县司法所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53场次,培训调解员5354人;整顿调解组织70个,调整调解人员132人;认真开展人民调解“五进”活动,在工业集中区、汽车客运中心分别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工业集中区、客运中心、北坝市场、东门口市场、太蓬山景区分别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继续在中心场镇集中开展宣传《人民调解法》活动53场次,在乡镇设立宣传站(点)53个,办宣传专栏18处出刊120期,发放人民调解宣传资料2万余份;全县各类调解组织开展矛盾纠纷排查432次,排 2——
查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01起,调解成功3842起,调解成功率达96%以上。防止民转刑案件9起25人次,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32件409人次,制止群体性械斗8起69人次,基层司法所为各级政府提合理化建议63条,被采纳48条,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当地的社会和谐稳定。
三、社区矫正工作
年初,最高法、最高检、公安部、司法部颁布《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后,我们认真组织机关业务股室、司法所和社区干部以及矫正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参学人员达232人次,学习和掌握相关业务知识,编印《社区矫正法律法规汇编》600余册,分发给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社区矫正人员学习,对27名见面在册的社区矫正人员开展技能培训6场次,采用定期、不定期集中进行思想与公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社区服务教育,使矫正人员通过学习、劳动与培训,彻底改过自新,重新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同时,认真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教”专项活动,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集中走访、摸排及帮教,进一步摸清底数,及时落实矫正措施,帮助解决矫正对象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各司法所对见面报到的社区矫正人员实行见人建档,一人一档基本信息管理制度,加强日常信息和台账管理,努力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提高矫正质量。目前全县摸底统计有社区矫正人员240人,初步核实在册人员72人。今 —3—
年接收社区矫正对象46人,实际报到27人,见人建档27人,无一人重新违法犯罪。
四、安置帮教工作
今年,全县收到监所刑释解教人员信息200人,其中刑满释放人员185人,解除劳动教养人员15名,逐一进行登记,建立信息卡片,完善相关档案资料,并对报到人员进行了衔接,办理相关手续。认真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帮教”专项活动、“奔新生、奔富裕、促和谐”主题帮教活动和“无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乡镇(街道)” 专题活动,对近三年的刑释解教人员进行集中走访、摸排及帮教,进一步摸清底数,及时落实帮教措施,帮助解决帮教对象工作、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增强其“奔新生”的决心,我们始终把预防重新违法犯罪作为安置帮教工作的“首要标准”,组织力量深入53个乡镇、178个村社,对未报到的160名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调查走访,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协助所在乡镇和相关部门,解决低保46人,临时救助24人,协助乡镇、村、社落实田地160人。各司法所认真执行“六清楚”“五必访”“四必谈”工作制度,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熟,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我县安置帮教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效的将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今年,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完成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160人,安置率达到80%。
4——
五、明年工作打算
2013年,全县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局党委、行政工作大局,进一步完善基层基础建设,加强组织纪律作风建设,提高司法助理员基本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司法所的职能作用,努力为维护全县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一是加强基层司法所队伍建设。坚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开展好司法行政队伍的思想教育、纪律作风教育、以及业务知识培训工作,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思想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业务过硬、执行有力的高素质基层司法行政队伍。
二是加强人民调解工作管理创新。加大对人民调解员的培训力度,健全人民调解工作机制,完善人民调解工作体系。对民间纠纷要做到发现得早,化解得了,控制得住,处置得好,把纠纷激化案件减少到最低限度。重点健全城镇社区、工业园区、城镇小区、车站码头、商贸市场、农村院落、接边地区以及新兴行业、新社会组织等专业性、行业性、联合性人民调解组织,发展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类型化人民调解员队伍,特别是抓好医患纠纷、消费纠纷、物业纠纷、交通事故纠纷、征地拆迁纠纷等人民调解组织和调解室建设工作,实现人民调解组织的全覆盖,进一步完善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
—5—
三是加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力度,及时掌握民情动态,把工作做细、做实,把矛盾纠纷消灭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四是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重新犯罪率。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责任化”的工作要求,完善组织网络建设,形成专群结合,协调规范,运转有序的工作格局。认真搞好服刑在教人员和近三年刑释解教人员基本情况调查统计工作,建立健全个人档案,完善衔接运行机制,强化信息反馈,确保刑释解教人员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
4、积极稳妥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在全面摸清底数的基础上,逐步试行社区矫正工作。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工作制度,完善运行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围绕“矫正”这个核心,努力探索提高教育矫正质量的有效方法。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的宣传力度,争取社会各界和群众的支持。
××县司法局
2012年12月12日
6——
第二篇:2011公安基层基础工作总结
支队2011年公安机关基层基础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支队在市局党委的领导下,以 “三基”工程建设为载体,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和工作特点,站在新起点,立足新职能,坚持 “抓队伍、抓法制、抓机制、抓保障”为切入点,突出抓好队伍正规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基层基础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抓好队伍建设,努力打造过硬公安队伍。
抓好队伍建设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此,支队提出建设“四化”公安队伍的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抓好队伍建设,为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一)建设过硬领导班子。一是把领导班子建设放在首位,从支队领导班子自己建设抓起,努力建设“学习型”、“团结型”、“务实型”、“亲民型”、“廉政性”五好领导班子;二是加强公安机关的党建工作,高度重视基层所队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坚持“治警先治长”,抓好科队长干部培训和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定期讲评,鼓动先进、鞭策后进,极大地调动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为干部队伍的茁壮成长和公安工作的长效开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二)建设过硬公安队伍。一是支队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武装广大民警的头脑,不断提升民警的政治素养;二是按照市局“大教育、大培训”的要求,以“三懂五会”(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和会擒敌自卫、会执法值勤、会管理服务、会群众工作、会微机操作和应用)为重点内容,不断深化大练兵工作,突出抓好民警执法办案能力、微机操作应用能力、警务实战技能和群众工作能力的培养。除省厅、市局调训外,根据日常工作安排和不同岗位的需要,我局还积极开展集中训练和各类业务工作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队伍的整体战斗力。按照立足岗位、贴近实战的要求,创新训练的方式方法,保证民警的参训时间,将教育训练工作融入到日常警务活动中去,做到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增强教育训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严格落实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制度,通过开展创建无违纪所队活动和签订廉政责任书,抓好各项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和公安机关内部纪律的贯彻执行,加强警营廉政文化建设,组织民警到枣庄台儿庄、省监狱进行革命传统、廉政教育活动,做到正面引导和警示教育相结合,提高广大民警的防腐拒变能力,最大限度地预防民警违法违纪情况的发生,达到纯洁公安队伍的目的。五是严格落实从优待警措施,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结合起来,加大从优待警力度,切实从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民警,努力消除民警的后顾之忧。建立健全特困民警家庭救助、定期体检休假及其他保障制度,不断提高民警的生活福利待遇,改善民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激发队伍干好公安工作的热情。
二、抓好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法制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石和生命线。今年年初,根据市局党委提出的关于“执法规范化建设方面要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的指示精神,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提出“抢抓机遇、狠抓建设、走在前列的法制工作思路,切实加强对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推进了支队执法规范化建设的顺利健康展。
(一)切实抓好“硬件”建设。今年以来,在市局领导亲切指导和有关警种部门的大力帮助下,支队抓住市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大楼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市城管执法局等部门的资金方面支持,先后投入?余万元用于支队办公场所、办案区的规范改造及购置设备。目前,支队建起统一外观标识、突出公安城市管理特色的办公区域和办案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案情分析室、物证保管室、询问室、讯问室等办案功能区,并安装了音像同步录制设备和监控设施,保证办公、办案工作的需要。
(二)切实抓好“软件”建设。大力加强科技强警战略。一是支队通过经常性地召开法制工作例会、执法讲评会,举办集中训练班,组织参加诉讼案件旁听,组织公安业务法律知识考试等会议和活动,在全局范围内积极掀起学法、用法高潮,对民警进行法制教育和培训,鼓励民警参加司法考试,2010、2011年支队四名民警顺利通过全国司法律师资格考试。目前,支队正进行办案模式信息化改革,开展网上警综系统平台技能操作培训,进行网上办案流程应用,推进办案信息化进程,为现实斗争服务;二是注重从日常执法执勤中查找存在的不规范问题,大力整治那些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突出问题,严格落实执法执勤制度,不断提高执法执勤的规范化程度;三是不断完善健全执法办案机制,推出执法办案全程跟踪制度,建立民警、单位执法档案,落实执法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完善考核机制,强化奖惩措施,以此来促进支队整体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的提高。全年,我局办理刑事案件?起,行政案件?起,未发生一起案件涉访涉问题;保障城管执法活动?起,配合。。。,未因民警执法不当引发生任何不良社会舆情。
三、抓好警务机制创新,搭建基层发展的基础平台。
基层基础工作是公安工作的基石,近年来,支队坚持从创新警务机制入手,不断强化基层基础。我们结合公安城市管理工作,重点加强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建立警务责任区。全市设立了?个警务责任区的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群众需要的重点环节,将警力摆放在发案弥补了基层派出所、巡警力量的不足,发挥《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以《》为题进行刊登。二是充分利用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司机这一宝贵资源,构建信息网,积极物建情报信息站点、发展特情、治安耳目和信息员等秘密力量。及时搜集、汇总各类信息,加强治安形势分析和情报信息研判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了准确、翔实第一手资料,为维护稳定和治安防控提供有效预警信息。今年九月份以来,支队以开展“六小警务”、“换位体验”、“维权教育月”等活动为契机,组织民警先后深入到基层进行走访调研和开展讲座活动,与基层部门负责同志会商维权协作机制和应急行动方案,与基层保洁人员进行座谈,征求意见建议,排查各类影响社会治安稳定的不安定因素,了解基层保洁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力所能及地为大家排忧解难和办好事、实事,并发放《致全市基层的一封信》、“警民联系卡”等宣传资料,赢得他们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引导基层部门、逐渐融入支队情报信息建设,取得预期效果。至十月中旬,共举办知识讲座50余场次,征求意见建议200余条,搜集各类情报信息400余条,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好事、实事70余件,赢得全市基层系统职工的高度赞誉。《日报》《时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和“电视台都市频道”、“电视台新闻频道”、“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纷纷跟踪报道活动开展情况,宣扬了公安的“亲民、爱民、为民”的良好形象,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三、开展维权打击,助推信息网建设。工作中,支队注重突出抓好涉及城市基层方面的“小案件、小矛盾、小纠纷”,充分发挥公安职能作用,对侵害基层合法权益和影响安全感的各类案(事)件,细致排查化解、重拳出击,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有效遏制了城管基层领域侵权案件高发势头,震慑了此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了基层的合法权益,净化了社会环境。《齐鲁晚报》《时报》和电视台“都市频道”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16039”城管服务热线高度关注,社会各界群众予以强烈谴责。对此,支队领导高度重视,闻警而动,立即启动联合维权机制,多方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参与维权活动,多次督导并派出专门力量参与问题的调查处理工作,在支队民警主动介入下,问题均得到了合理、妥善解决,维护了的合法权益,民警以快捷、高效的工作作风赢得基层部门和市民群众的高度称赞。“市城市管理局”主网页、《每日城管》等也多次刊登报道有关情况。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民警的共同努力,支队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也应当清醒看到,我们的打防控工作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基础工作服务实战成效不明显,执法质量仍有反复,队伍正规化程度和整体素质能力不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发展。在新的一年里,直属支队将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坚定践行“两个最大”理念,紧紧围绕“打造最安全城市,建设最满意队伍”的目标,深入推进以警务信息化、打防控一体化、“三基”工程实效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警务机制建设,全面促进临安公安工作发展升级,不断提高维护社会稳定、驾驭治安局势、优化管理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率,为我市构建现代化生态市创造更加稳定、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三篇:2012年上半年基层基础工作总结
营山县司法局
二〇一二年上半年基层基础工作总结
今年上半年,全县司法行政基层基础工作在局党委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和省、市司法行政工作会议精神,强化基层基础建设,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为促进我县社会与经济和谐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
一、强化基础,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
为推进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工作整体水平,充分调动司法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结合基层基础工作实际,年初县局与各司法所、法律服务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对基层基础业务工作、行政管理、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考评方式等都作了详尽规定,着力提高司法所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工作质量。积极做好基层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加快完成司法所办公用房建设任务。目前,全县已建司法所53个,其中在编司法所13个,未纳编40个,使用规范标识的合格司法所18个,达到省级规范化司法所4个。13个在编司法所有正式公务员身份的工作人员26人,保证了司法所各项业务的正常开展。
二、创新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上半年,各司法所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加强和巩固乡镇、村(社区)、组(小区)、院落(小区)调解组
织网络建设,依托有关部门和单位,认真开展人民调解“五进”活动,在工业集中区、汽车客运中心分别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在工业集中区、客运中心、北坝市场、东门口市场分别设立矛盾纠纷调解室,加强矛盾纠纷专项排查调处行动,对重点领域、重点群体实行重点排查,根据矛盾纠纷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分类有效化解,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单位内部。各司法所引导各级调解组织加大介入社会难点、热点矛盾纠纷化解,大力开展“三案攻坚”活动,认真开展社会矛盾纠纷特别是重大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主动参与群体性矛盾、群体性上访纠纷的调解,坚持重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报告制度和重大矛盾纠纷信息预警处置工作机制,充分发挥维稳“第一道防线”作用。半年来,全县各司法所举办人民调解员培训班53场次,培训调解员3540人,整顿规范调解组织46个,调整调解人员68人。为各级政府提合理化建议38条,被采纳28条。各类调解组织开展专项矛盾纠纷排查213次,排查出矛盾纠纷176件,接受申请调处各类矛盾纠纷961起,调解成功921起,调解成功率达96%。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9起43人次,防止群体性上访事件12件209人次,制止群体性械斗1起9人,及时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萌芽状态,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三、规范管理,扎实开展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
上半年,全县收到监所刑释解教人员信息102人,其中刑释人员87名,解教人员15名,逐一进行登记,建立信息卡片,完
善相关档案资料,并对报到人员进行了衔接,办理相关手续。组织力量深入53个乡镇、400个村社,对未报到的195名刑释解教人员进行了调查走访,对相关信息进行核实,完善刑释解教人员信息库,协助所在乡镇和相关部门,解决低保28户、临时救助32户36人、协助乡、村、社帮助安排耕种田地28户。认真落实“六清楚”“五必访”“四必谈”工作制度,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熟,确保我县安置帮教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有效的将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内。上半年,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完成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安置83人,安置率达到80%。
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印发《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的通知后,各司法所认真组织学习,熟悉和掌握相关业务知识,对在册的社区服刑人员加强思想教育、法制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今年1至5月,接收社区矫正对象15人。通过初步排查,全县有社区矫正对象216人(其中男性206人,女性10人;缓刑134人、剥政34人、假释39人、管制3人、保外就医6人)。对经核实在册的72名矫正对象实行“一人一档”基本信息管理,对见面的矫正对象“见人建档”,完善了个人档案资料,加强了思想、法制和社会公德教育,努力防止其重新违法犯罪,提高矫正质量。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切实做好“两劳”人员的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全面
贯彻实施“两院两部”印发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完善衔接机制,加强信息反馈,规范执法文书,强化监管措施,提高矫正质量,确保矫正对象和刑释解教人员不脱管、不漏管、不失控,促使其顺利融入社会, 保证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实施。
2.狠抓人民调解,维护辖区稳定,以维护党的“十八大”顺利召开为重点,充分调动并发挥基层人民调解力量,深入推进“人民调解促和谐”活动,实行调访一体化,有效抑制不稳定因素。
3.积极争取支持,加快司法所建设进程。下半年,我局将把司法所建设工作的重点放在没有统一配备办公设备的司法所,积极向上争取,力争获得省、市配套办公设施、司法所专项建设资金支持,力争我县所有的司法所达到规范化标准。
二〇一二年六月五日
第四篇:基层基础相关标准
安全生产基层基础相关标准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尖山风景区管委会,市安委会各成员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全河南创建纲要(2010-2020)的通知》(豫政[2011]1号)和《新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安全新密创建2011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新密政文[2011]72号)文件精神,切实做好2011年安全新密创建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安全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完善监管体制
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安全领导综合抓,其他领导行业和安全一起抓,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体制。
二、进一步加强基层站所建设
1、人员:乡(镇)、办事处安全办工作人员不少于5人,市安委会成员单位安全科不少于3人;
2、经费:人均工作经费不低于15000元;
3、办公场所:面积不少于50平方米,全部新批一遍;
4、装备:至少配备一辆办公车辆,配备有办公桌、电话、电脑、传真机、打印机及相关调查取证的设施设备。
三、规范基础档案管理
(一)制度牌规格40×60cm。村级制度建设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2、安全生产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3、安全生产管理员工作职责;
4、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5、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6、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制度;
7、事故隐患整治制度;
8、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9、村(居)委会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0、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等。
乡(镇)、街道办事处制度建设内容包括:
1、安全生产事故行政责任追究制度;
2、乡镇、街道办事处安全生产工作制度;
3、乡镇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4、乡镇安委会工作制度;
5、安全生产例会制度;
6、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7、安全生产告诫制度;
8、事故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9、重大隐患及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0、安全生产事故统计报告制度;
11、乡镇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主任职责;
12、乡镇政府、办事处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13、安全档案管理制度。
(二)档案柜。统一采用白色5开门铁皮柜。
(三)档案盒。采用蓝色塑料文件盒,标签字号为壹号黑体字。
(四)档案资料分类
1、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与各村(居委会)、企业签订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书;
2、上级文件:市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制定和下发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文件;
3、安全生产会议记录及会议签到册(签到册格式附后);
4、各村(居委会)基本情况(一村一档,内容包括村辖区企业基本情况、安全工作上报情况、安全隐患排查情况等);
5、各类企业基本情况(一企一档,内容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基本情况、安全管理机构建设情况、安全生产制度建立情况、安全生产培训情况、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职业危害防治情况、生产安全事故情况、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有关证照等);
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表册档簿市安委办统一印制。
7、工作日志:统一为16开黑皮本。
四、相关要求
(一)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市直有关部门领导要高度重视,进一步完善本单位安全生产档案及办公设施。
(二)不断完善档案管理内容,加强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安全生产动态管理。
(三)各单位于8月14日前将基层基础工作的相关要求落实到位,向安委会办公室上报汇报材料。市安委会办公室将对各单位基本标准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
第五篇:关于加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工作汇报
今年初,市委提出了“围绕保增长这一中心任务,抓稳定保增长、抓党建促增长”的工作方针,把维护社会稳定上升到全局的高度,作了重要部署。按照市委的这一总体要求,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安排,我带领相关人员,到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和汉阴、镇坪、岚皋等县区,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情况进行了走访调查,与相关县区、部门负责
同志就综治基层基础工作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虽然时间较短,调查了解的不够全面,但感受很深,受益匪浅,现谈一些认识和想法。
一、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主要特点及成效
近年来,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认真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综治工作方针,突出“平安创建”这个主题,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加强,呈现三个明显特点。一是工作制度比较规范。通过推进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明确了基层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法庭、治保会、调委会等基层综治组织的职责任务和工作程序,乡、村综治工作做到了“四有”,乡镇综治办建有“八册四薄”,村、社区综治组织建有“五册四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治安联防、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制度规范统一,台帐资料管理规范。二是基层组织健全有力。乡镇机构改革后,各乡镇综治委主任均由乡镇书记或镇长担任,综治办主任由乡镇副职担任,配有专兼职综治工作人员,村(社区)综治组织健全,群防群治力量不断壮大,据统计,全市现有治安中心户长37145人、楼院长3540人,治安巡逻队2831个、队员25979人,构建了强大的基层综治工作网络。三是技防物防措施全面加强。九县一区三台合一报警中心建设全面完成,“天眼工程”、电子警察系统建设扎实推进,城镇主要交通道口、重点要害部位、公共复杂场所、城市主要商业街道、大中型集贸市场的技防措施覆盖率达到100%,新建城镇住宅小区楼寓电控防盗门、消防设施等技术防范设施建设落实较好,基层公安警力占到全部公安警力的90%以上,基层综治工作经费均高于中省规定水平,社会治安防控能力显著提高。
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加强,提高了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水平,奠定了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取得了三方面的明显成效:一是在矛盾纠纷化解上取得了新成效。各地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网络人员的作用,加强对矛盾纠纷和突出问题的排查化解,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2008年,全市共排查矛盾纠纷16940件,成功调处16449件,调处率为97%。二是在平安创建上取得了新成效。全市建立了各行各业、各个层次的平安创建标准,每年命名表彰一批平安乡镇、平安村和社区、平安家庭,各地争先创优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创建工作各具特色、亮点纷呈,创建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已命名平安乡镇154个,已命名平安村、社区近1800个,命名平安家庭20余万户,平安创建已经延伸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角落。三是在提高群众安全感上取得了新成效。各地深入推进“严打”整治斗争,集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侦破命案专项行动,下茬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杀人、放火、爆炸、强奸等严重刑事犯罪立案数分别呈下降趋势,社会治安形势明显好转。2008年,在全省公众安全感调查中,我市社会治安满意率达到了93.31%,位居全省第二;平安建设知晓率上升近13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一。
二、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全市综治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创建平安安康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个别地方对综治基层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缺乏忧患意识,安排部署多,创新措施少,工作落实还不够有力,没有真正做到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两手抓、两手硬。少数综治成员单位责任意识较差,“稳定压倒一切”的意识淡漠,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二)工作进展不够平衡
全市综治工作整体推进的力度较大,但少数综治基层组织抓基层基础工作措施不力,对辖区内的不稳定因素,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些基层组织和综治工作人员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不及时、不细致,工作缺乏主动性。对重点人群的管理服务工作不够到位,法制教育和思想转化工作不够深入。
(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法律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基层综治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及政治、业务素质。有的综治人员运用法律、行政手段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强,工作经验和方法相对欠缺,有的致使一些矛盾纠纷未能及时、就地、有效化解,在群众中的公信力不高。
(四)协调配合不够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