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夯基础强基层
夯基础强基层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党支部建设。要坚持并巩固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一要做到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妇女、青年、民兵等群众组织、协会、合作社等民间社会团体都必须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二是要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吸纳政治觉悟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的群众加入党组织,不断为党支部注入新鲜血液,不断提高党支部的战斗力。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理论教育。只有用思想武装起来的战士才能战无不胜,基层党组织要在思想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就要抓好理论教育。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组织党员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引导基层党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真正同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修养,不断提高对党的理论的认识高度,不断加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用党先进的理论来指导自身的工作和生活。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反腐倡廉建设。中国共产党是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拒腐防变、反腐倡廉[从一定意义上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是另一条长征之路,反腐倡廉是永恒的主题。要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对反腐倡廉的认识,升华反腐倡廉的境界,落实反腐倡廉的行动。加强基层党组织反腐倡廉建设,就必须坚持开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坚持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教育党员干部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决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构筑防腐拒变的思想长城。同时,我们还应坚持用反面典型进行警示教育,使大家吸取教训,防患于未然,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抓好作风建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作风不动摇,要坚持真抓实干的作风不动摇,要坚持求是崇真的作风不动摇。督促基层党员认真行使和履行共产党员的权利和义务,引导党员积极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要结合基层实际和工作实际,对全体党员进行必要的党纪、党风、党性教育。纠正错误倾向,端正思想作风、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合抱之木,始于毫末;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国家社稷的基础,基础稳则社稷牢,基础强则社稷兴,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当作一项系统工作来抓,常抓不懈。
第二篇:强夯规范 - 副本
强夯地基
第3.5.1条 强夯适用于碎石土、破土、粘性土、湿陷性黄土及人工填土地基的施工。注:淤泥与淤泥质土地基,试验证明施工有效时,方可采用强夯。
第3.5.2条 当地下水位距地表面2m以下且表层为非饱和土时,可直接进行夯击;当地下水位较高不利于施工或表层为饱和粘性土时,可铺填0.5~2.0m厚的中(粗)砂、砂砾或片石等材料后进行夯击。第3.5.3条 强夯施工场地应平整并能承受夯击机械重量。施工前,必须清除所有障碍物及地下管线等。
第3.5.4条 强夯所产生的振动,对现场周围已建或正在施工的建筑物及其他设施有影响时,不得采用强夯施工、必要时,应采取防震措施。
第3.5.5条 强夯施工的主要机具设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起重机
宜选用起重能力15t以上的履带式起重机或其他专用起重设备,但必须符合夯锤起吊和提升高度的要求,并均需设安全装置,防止夯击时臂杆后仰;
二、自动脱钩装置
应具有足够强度,且施工灵活;
三、夯锤
可用钢材制作,或用钢板为外壳,内部焊接骨架后灌筑混凝土制成。夯锤底面为方形或圆形。锤底面积一般取决于表层土质;砂土,一般为3~4m2;粘性土,不宜小于6m2。夯锤中宜设置若干个上下贯通 的气孔。第3.5.6条 强夯施工的技术参数;
一、锤重和落距:锤重不宜小于8t,落距不宜小于6m;
二、夯击点布置,一般按正方形或梅花形网格排列。其间距可根据夯击坑的形状、孔隙水压力变化情况及建筑物基础结构特点确定,一般为5~15m;
注:按上列形式和间距布置的夯击点,依次夯击完成为第一遍,第二次选用已夯点间隙、依
次补点夯击为第二遍,以下各遍均在中间补点,最后一遍锤印应彼此搭接,表面平整。
三、确定各个夯击点的夯击数时,应符合下列任一条件: 1.土的体积竖向压缩最大而侧向移动最小;
2.最后两击沉降量或最后两击沉降量之差小于试夯确定的数值。一般为3~10击;
四、夯击遍数一般为2~5遍。对于细颗粒多的土层、透水性弱的土层或有特殊要求的工程,夯击遍数可适当增加;
五、两遍之间的间歇时间,取决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一般为 1 ~4周。地下水位较低和地质条件较好的场地,可采用连续夯击;
六、平均夯击能,在一般情况下,砂土可取50~100t²m/m2 :粘性土可取150~300 t²m/m2。
第3.5.7条 强夯施工前,应试夯,并按下列顺序进行:
一、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在施工现场选取一个地质条件具有代表性的试验区,平面尺寸不小于20m³20m。该试验区亦可选在需作地
基的土面上。
二、在试验区内进行详细的原位测试,取原状土样,测定有关数据。
三、选取合适的一组或多组强夯试验参数,并在试验区内进行试验性施工。
四、施工中应做好现场测试和记录。测试内容和方法应根据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确定。
五、检验强夯效果。一般在最后一遍夯击完成1~4周以后进行,其方法可按本条第二款规定,予以对比检查。
六、当强夯效果不能满足要求时,可补夯或调整参数再进行试验。
七、做好强夯前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确定正式施工时采用的技术参数。
第3.5.8条 强夯施工,必须按试验确定的技术参数进行。以各个夯击点的夯击数为施工控制数值,也可采用试夯后确定的沉降量控制。第3.5.9条 夯击时,落锤应保持平稳,夯位准确,如错位或坑底倾斜过大,宜用砂土将坑底整平,才能进行下一次夯击。
第3.5.10条 每夯击一遍完成后,应测量场地平均下沉量,然后用土将夯坑填平,方可进行下一遍夯击。最后一遍的场地平均下沉量,必须符合要求。
第3.5.11条 雨天施工,夯击坑内或夯击过的场地有积水时,必须及时排除。
冬期施工,首先应将冻土击碎,然后再按各点规定的夯击数施工。第 3.5.12条 强夯施工应参照附表 5.9和 5.10做好记录。第
3.5.13条 强夯施工的验收,应检查施工记录及各项技术参数,并应在夯击过的场地选点作检验。一般可采用标准贯入、静力触探或轻便触探等测定。
检验点数:每个建筑物的地基不少于3处,检测深度和位置接设计要求确定。
第三篇:强夯规范
6.3.8 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测工作。首先,应检查夯锤质量和落距,因为若夯锤使用过久,往往因底面磨损而使质量减少,落距未达设计要求,也将影响单击夯击能;其次,夯点放线错误情况常有发生,因此,在每遍夯击前,均应对夯点放线进行认真复核;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必须认真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量测每击的夯沉量。对强夯置换尚应检查置换深度。
6.3.9 由于强夯施工的特殊性,施工中所采用的各项参数和施工步骤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在施工结束后往往很难进行检查,所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对各项参数和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6.4.1 强夯地基的质量检验,包括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测及夯后地基的质量检验,其中前者尤为重要。所以必须认真检查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测试数据和施工记录,若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
6.4.2 经强夯处理的地基,其强度是随着时间增长而逐步恢复和提高的,因此,竣工验收质量检验应在施工结束间隔一定时间后方能进行。其间隔时间可根据土的性质而定。
6.4.4 强夯地基质量检验的数量,主要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和建筑物的重要性确定。考虑到场地土的不均匀性和测试方法可能出现的误差,本条规定了最少检验点数。
第四篇:强夯施工工艺
强夯施工工艺
质量控制关键点主要包括:夯击数、末两击夯沉量、测量放线、回填料质量、满夯搭接等等吧,在软土地区还要考虑两遍之间的间歇时间,这些东西一时半会说不清楚,具体还要在实际工作中慢慢体会。
强夯地基处理质量控制点:1.夯点排距、行距-----由试夯决定(放线时第一排点位距处理边线不大于夯锤直径)
2.夯锤起吊高度-------按锤底高度计算(由锤重和设计要求夯击能大小确定)
3.单点夯击次数-------由试夯决定
4.单点最后三击平均夯沉量(停锤依据)
5.点夯与满夯间歇时间
6.满夯时互压宽度、夯锤起吊高度(与点夯不同)、单点夯击次数
注意:试夯完毕应作静载实验上报设计以确定夯点排距、行距等施工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夯点排距、行距:这是设计确定的,应该与质量控制关系不大,而且夯点的允许偏差可以达到500mm,不算是主要控制项吧,当然也不能忽视。
2.夯锤起吊高度:如果这条也算,那么还应该加上锤重、锤底面积等。
3.单点夯击次数:也就是夯击数
4.单点最后三击平均夯沉量(停锤依据):只有末两击平均夯沉量的说法,最后3击的依据来自哪里?
5.点夯与满夯间歇时间:各遍点夯之间的间歇时间也是考虑对象,由孔隙水压力消散时间确定。
6.满夯时互压宽度:满夯的搭接。
1.夯点排距、行距在我们这里通常是由施工单位也是提出,经试夯检验后设计确认,作为质量控制点的出发点在于施工中一些施工队,放点位时往往不考虑设计外放宽度---认为影响范围可及,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且夯点间距,夯击范围是检验批验收时的必检项目
2.夯锤起吊高度(即落距)和锤重同样也是检验批验收时的必检项目,至于锤底面积是设计考虑因素,不在现场控制范围内
3.单点最后三击平均夯沉量是我们这个工程设计的特殊要求,不具有代表性,谢谢指出
(2)强夯施工工艺
1)测量放线:在整平后的场地上标出第一遍夯击点的位置,并测量场地高程。
2)就位:起重机就位,使夯锤中心对准夯点位置。
3)测量夯前锤顶高程。
4)提锤、落锤:将夯锤起吊到预定高度,待夯锤脱钩自由下落后,放下吊钩,测量锤顶高程。
5)重复(2)~(4)步骤,按规定击数完成第一遍全部夯点的夯击。
6)在规定的间隔时间后,按上述步骤逐次完成两遍夯击遍数,第三遍用低能量满夯,并测量夯后场地高程。
(3)强夯施工要点
1)强夯施工前,应根据初步确定的强夯参数,在现场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试夯,并通过测试,与夯前测试数据进行对比,检验强夯效果,以便最后确定工程采用的各项强夯参数。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则应改变设计参数。在进行试夯时,也可采用不同设计参数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选用。
2)施工设备进场后,首先要将场地平整,排干场地积水,填土为素填土或砂,填土比设计地面标高少1m。然后根据夯点布置图放出夯击点的中心线,并用白灰按照锤底形状和尺寸标出轮廓线,要求清晰、准确,便于找正锤位。以后每夯击一遍场地平整后再放一次线。施工中由于意外原因,白灰线不清晰时必须补放线,以免引起错夯、重夯或漏夯事故。每个夯点都要编号、记录。
3)夯击时,第一次提锤都要达到设计要求的高度。当锤即将提升到预定高度时,应稍停一下,使锤不摆动,然后再继续提升,直至脱钩落下。为保证每次夯击时的落锤平稳,一定要控制好锤在高空中的锤位。如果夯锤落在坑内有倾斜,倾角超过30°时,要用土将夯坑填平,方能进行下一次夯击,否则会影响加固效果。对每个夯点的每一击,都要记录其平均下沉量,当夯击坑和夯击过的场地由于地下水上升或下雨及其它原因而积水时,要及时采取排水措施,并且需要晾干一段时间,才能将坑填平,以免形成橡皮土。
4)每夯击一遍后,用新土或周围土将夯击坑填平,测出本遍夯后的场地平均标高,再进行下一遍夯击。
5)第三遍是低能量的搭夯,采用锤印相切的方法施工。夯后应准确测定场地的平均标高,其最终沉降量是反映强夯加固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
6)强夯施工时,应对每一夯击点的夯击能量、夯击次数和每次夯沉量等做好现场记录。
7)必须严格按设计图纸的强夯技术要求施工。若由于现场土质不匀或其他原因,以致达不到要求或需要改变施工参数时,要及时同设计院协商,采取改进措施。
8)如现场含水量高,夯击中出现夯沉量控制不住,或夯坑周围有隆起现象,应停夯待孔隙水压力消散后,在原点再次夯击。
9)加固效果检验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
10)强夯结束后,用推土机刮平现场。
7.按设计要求抽查夯点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夯击能在2000KN.M以上时,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小于等于100mm,夯击能在1500KN.M以下时,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小于等于50mm。
四、强夯质量检测与验收
1.强夯地基基础处理工程质量应符合《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表4.6.4质量检验标准规定。
2.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轻便动力触探以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补夯和采取其它有效措施。
3.强夯施工结束后应间隔一定时间方能对地基质量进行检验。对于碎石土和砂土地基,其间隔可取1~2周;低饱和度的粉土和粘性土地基可取2~4周。
4.质量检验的方法,宜根据土性选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承载力和沙土液化检查应采用原位测试和室内土工试验、动力触探、标贯等有效手段进行测试。对于一般工程应采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检验;对于重要工程项目应增加检验项目,也可做现场大压板载荷试验。
5.检测数量和标准按设计及规范相关要求进行。应根据场地复杂和建筑的重要性确定。对于简单场地上的一般建筑物,每个建筑物地基的检验点不应少于3处;对于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物地基应增加检验点数。检验深度应不小于设计处理的深度。
第五篇:基层组织建设 抓队伍夯基础
“抓队伍、夯基础”
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年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和济南市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贯彻中共章丘市委关于大力实施“十百千”党建工程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创先争优活动,进一步提高中心党委和各党支部的组织建设能力,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退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最终促进我市房管事业健康有序进行,中心党委开展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这将为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打牢全面建设富裕章丘、和谐章丘、幸福章丘的组织基础提供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证。
基层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在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中,我中心各科室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创新活动的形式、充实活动的内容、深化活动的主题、拓展活动的领域,推动活动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坚持竞争性选拔干部的改革方向,完善多种方式并举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有意识地培养选拔一些优秀年轻干部,完善干部职工的考核评价机制,营造“让善于领导科学发展者上、不会领导科学发展者
让、阻碍科学发展者下”的良好氛围。
(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以能力建设为主线,重点在抓好班子、激发活力、提高素质上下功夫,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实干型房管队伍。一是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机体活力。完善干部职工考核办法和内部激励竞争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二是积极探索以业务考试和工作业绩考核相结合的岗位达标活动。三是积极整合现有人才资源,分类建立专门人才库,集聚、使用好各方面人才。四是加强以提高干部基本素质、基本能力和基本水平为重点的教育培训工作。
(三)基层精神文化建设。结合基层实际,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地税基层精神文化建设活动,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环境氛围。一是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活动,将科室建设成有自我提高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学习型组织。二是重视培养基层团队和谐精神。倡导和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建立健全沟通合作的渠道和机制;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艺体育活动,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三是加强机关文化建设。开展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纪律教育,培养基层干部爱岗敬业、奉献进取的职业精神,激励基层干部职工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创新创业。在加强机关文化建设的同时,使机关文化的精髓深入人心而成为房管人员自觉追求的目标和自觉遵守的思想行为规范。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从2012年3月开始到2012年
12月基本结束,共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层层动员、周密部署。
通过召开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部署“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工作任务,明确“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主要任务,营造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强大舆论声势和氛围,使全系统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和了解掌握开展活动的重要意义、内容要求,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并积极投入到活动中来。
第二阶段全面摸查、分类定级。
在对本单位基层党组织全面摸查的基础上,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应好”的标准对基层党组织分类定级
第三阶段整改提高、晋位升级。
按照“抓两头、带中间”的要求,一抓到底、抓到支部,指导支部明确改进提高的目标、责任和措施,着力解决好制约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真正把各级关于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系列部署要求和制度措施落到实处,是每一个党支部在原有基础上都有新的提高,实现晋位升级。
第四阶段总结评比、健全机制。
认真总结梳理基层党建工作各项制度措施,及时总结基层组织建设年的特色经验,建立健全不断提高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长效机制。
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过程中,一是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基层建设是事关全局发展的基础性、系统性工作,各科所室要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把基层建设作为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摆上重要位置。按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要求,各科室要按照“基层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部署和自身职能,明确自身目标,积极承担责任,认真研究解决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切实抓好工作落实。
二是精心组织,积极实施。各科室要牢固树立面向基层,建设基层,服务基层的观念,要转变工作作风,建立领导干部定点联系基层制度,精心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切实帮助基层解决自身难以解决的实际问题。在研究部署工作时,要准确把握基层组织建设的方向,突出工作重点,认真解决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重点问题和薄弱环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创新活动载体,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基层组织建设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促进基层组织建设上台阶、上水平。总之,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先进建设进程,直接关系到新时期内整个党的先进建设这一新的伟大工程,直接关系到党能否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成果。因此,我们应该从健全组织、提高素质、加强管理等方面扎实抓好同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充分发挥党组织为中心工作服务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