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新世纪新阶段,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面对的挑战也前所未有。和平、发展、合作成为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不断加强,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政治长期保持稳定。同时,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特别要看到,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给我国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党要带领人民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
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社会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取决于发展的协调性。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在中国几千年的漫长岁月里,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虽不乏其例,周期性的社会动荡和农民起义也屡见不鲜。社会不和谐及社会动荡的原因何在?我们既要从正面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还要认真地从反面探讨中国历史上社会出现不和谐的原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古代思想家的许多“盛世危言”及他们对社会不和谐状况及其原因的指陈和披露,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参照和历史教训。在这个意义上讲,要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对此进行总结和研究也很有必要。总之,发掘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探索中国历史上社会不和谐的原因,对我们今天构建现代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当然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个工程成功与否,还有待于诸如现代民主政治与法治社会的建立。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阐述“和谐社会”的特征时所强调的,我们今天着力构建的和谐社会首先是要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这显然极具政治眼光和政治智慧。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生动而有序的社会,既富有活力,也保持稳定;既包含各方面不同利益,又能把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处理妥当。这是一种活而不乱、活而有序、和而不同、矛盾统一的社会。
和谐社会不会凭空而至,也坐等不来。只要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有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有贡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能早日变为美好的现实!
第二篇:和谐社会论文
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摘要:根据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结合“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关键词: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来源之处。
其具体内容就是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提出的“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全面、深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历史特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
从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民建立新中国,经由邓小平理论指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人民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中国,再到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不体现了这一宏伟而艰巨的战略构想和理想目标。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理想目标,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对完善的律法和人权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律法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第三、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取向。坚持公平公正,要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避免差距悬殊,又防止平均主义;要正确处理好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朝着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方向稳步前进。
第四、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诚信友爱是对人的要求,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底线。没有诚信友爱社会必然不能安定团结、长治久安。
把诚信友爱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是要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完善法制,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妥善地解决方方面面的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体现中国特色。
第五,各尽其能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使人们做到各尽其能,让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就是为社会主体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与舞台。各尽其能,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就是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就是尊重一切为历史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就是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破除各种障碍的创造愿望、思想观念。
因此,充满活力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它意味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利益诉求的合理性,意味着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各阶层才能充分发挥其个性与智慧,才能达到各尽所能,人尽其用。
第六,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社会安定团结是人与人和谐的外在表现。
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尊重人民诉求,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
现,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从国际上来讲,就是要争取持久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同时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尽量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行睦邻政策,坚持以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争取尽可能长的和平时间。国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会主义社和谐社会社会本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才能推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社会和谐才有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的具体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较低,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法律制度还不成熟,加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过程。
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一定要按照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落到实处。
第三篇:和谐社会论文
和谐社会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的提出 和谐社会的意义
和谐社会的发展意义
【论文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社会学角度看,就是要构建社会结构各个层面的和谐,和谐社会的社会价值量,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社会理想。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
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来源之处。
其具体内容就是胡锦涛同志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中提出的“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内涵十分丰富,全面、深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历史特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崇尚追求和谐是中国文化的一贯精神。中国古代思想家孔子就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论断。
从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民建立新中国,经由邓小平理论指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中国,到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团结人民发展壮大社会主义中国,再到胡锦涛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无不体现了这一宏伟而艰巨的战略构想和理想目标。
由此可见,和谐社会不是一个静态的理想目标,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历史过程。
第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然是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开放的时代,随着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不断完善,社会利益多元化和社会矛盾复杂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人们对完善的律法和人权实现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完善律法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义务,才能使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
第三、公平公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取向。坚持公平公正,要在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要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既避免差距悬殊,又防止平均主义;要正确处理好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实现社会全面进步;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把“以人为本”落到实处,朝着共同富裕的小康社会方向稳步前进。
第四、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诚信友爱是对人的要求,是人与人相处的道德底线。没有诚信友爱社会必然不能安定团结、长治久安。
把诚信友爱最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就是要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完善法制,普及法律知识的同时,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妥善地解决方方面面的矛盾,有效维护社会的和谐,体现中国特色。
第五,各尽其能才能创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充满活力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努力使人们做到各尽其能,让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就是为社会主体充分施展才能提供机会与舞台。各尽其能,使社会充满创造活力,就是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就是尊重一切为历史进步做出贡献的人;就是尊重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破除各种障碍的创造愿望、思想观念。
因此,充满活力的社会必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它意味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利益诉求的合理性,意味着人的基本权利和个性得到充分尊重。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社会各阶层才能充分发挥其个性与智慧,才能达到各尽所能,人尽其用。
第六,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外在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是社会的主体。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目标。社会安定团结是人与人和谐的外在表现。
这就要求党和政府必须尊重人民诉求,做好“整合和凝聚”工作,力求保持各种因素、力量以及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与平衡,使公平和正义的理念得到体现,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使社会成员各得其所,在稳定中谋求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社会的安定有序。
安定有序的社会状态从国际上来讲,就是要争取持久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永远不称霸。同时要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内外兼顾、趋利避害,尽量搞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推行睦邻政策,坚持以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的方针和相互尊重、求同存异的精神处理国际事务,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争取尽可能长的和平时间。国际环境的相对稳定,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不可缺少的条件。
第七、人与自然的和谐是会主义社和谐社会社会本质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都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科学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持续发展和生存环境不断改善,才能推进人与自然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提高人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社会和谐才有了基础。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从本质上讲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要求结合的具体成果。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还较低,政治制度还不完善,法律制度还不成熟,加上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还不完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历史过程。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实践中,一定要按照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要求,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原则落到实处。
第四篇:和谐社会论文
内容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关键词 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理论上看,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体现事物本质特点的关系也就是规律。从实践上看,把握了客观规律就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关键词:和谐社会长春
构建和谐生活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十六大提出了我们党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战略部署。“全面小康”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须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与2000年我国达到的“总体小康”相比,“全面小康”要求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小康”包含了“社会更加和谐”的内容。有的同志提出,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什么还要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我认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清醒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针对当前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而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我国经济体制已经基本实现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这种转型不是细枝末节的变动,而是经济体制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已经并将继续对我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适应经济体制的这种深刻变革,社会体制正在发生转型。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社会出现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形式多样化,推动着我国社会体制的转型。对外全面开放是我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在这样一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显得特别重要而艰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什么关系?一方面,如前面所提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从这个角度看,“构建和谐社会”与“实现全面小康”两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另一方面,和谐是一种社会状态,我们在实现“全面小康”的过程中,通过解决当前发展阶段存在的突出问题,促使全面小康的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中实现。如果说,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阶段性目标,那么,逐步消除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因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这个目标所要完成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和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要求的进一步展开和丰富,使得“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系统。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是具体的、历史的,需要长期奋斗,不断推进,逐步实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谐社会建设有不同的具体目标。我想,我们完全能做到通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协调方面,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方面,比现在中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做得更好,从而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证明社会主义能够获得成功。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总结国内外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提出的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和指导方针。把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统一于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和实践中。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发展,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贫困是产生社会不和谐的重要原因,而发展则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当然,富裕不一定和谐,但贫困肯定会导致不和谐。马克思指出:“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夺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要抓住发展,做好发展这篇大文章。坚持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离开发展这个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就没有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做到“五个统筹”。统筹就是兼顾,兼顾才能和谐。从我国现实情况看,城乡发展存在的不协调,东西部发展存在的不平衡,不同社会阶层的成员之间存在的事实上的机会不均等,都制约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影响着人际关系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逐步缩小这些差距,消除这些不协调、不平衡、不均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人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民幸福安康。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广大人民的需求,为他们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保证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社会阶层与社会阶层的和谐。
总之,和谐社会在发展中构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而社会是否和谐,又是检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标准。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深化改革的关系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力、公正、有序、安定,要达到任何一项,都需要深化改革。改革是化解并最终解决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当前我们遇到的许多矛盾和难题,是前进中的、发展中的、能够通过改革和发展来解决的。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如果不坚持发展,不坚持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有人认为,现在各种社会矛盾是由改革造成的,这种看法无疑是完全错误的。如果在改革上畏首畏尾,甚至走回头路,不仅使我们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难以解决,而且会引发新的社会不和谐。完全可以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的过程。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求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且要求
有与之相适应的政治体制、文化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对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提出了全面要求,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政治制度,包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第二类是基本经济制度和党对经济工作实施领导的体制;第三类是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第四类是落实上述制度的更加具体的、着眼于可操作的制度和机制。进行这些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并使各方面改革配套推进,必将极大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建立起来,但远没有完善。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结合,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现在一些难题正处在攻坚之中,包括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理顺分配关系,深化政府行政体制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妥善处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等。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改革都在积极稳妥地推进,但总的来说,与经济体制改革相比,还不完全适应,尤其是社会管理体制的改革明显滞后。这是目前诸多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得不到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急。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要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建立健全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制度,充分发挥其减震器、安全阀功能,解决困扰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实践经验证朋,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可以相得益彰,这两方面的配合协调,将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持久的促进作用。要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提高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水平。还要改革各种不利于社会阶层之间相互开放和平等进入的制度和政策。
要把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作为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原则。社会和谐是判断改革成败得失的一个重要尺度。任何改革方案的设计和出台,都要避免引发剧烈的社会振荡。我们所进行的改革,受惠者应该是绝大多数人民群众。比如,国有企业改革或转制,要充分考虑工人群众的利益,防止出现多数人失去工作的状况。在明晰国有企业产权或出让产权时,要尽量做到规则的公正和透明。对于不得不下岗的职工,必须进行妥善的安排,使他们能有接受培训和再就业的机会。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失业工人给予社会救助和帮助等等。总而言之,代表并维护和落实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就会支持和拥护改革,社会就能安定和谐。这是20多年来改革成功的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
(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与社会思想多样化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完成执政使命的必然要求,是异常艰巨的历史任务。我们党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个根本性转变,要求我们党不断改革和完善执政方式。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既要使党的领导贯穿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又不要使自身处于社会矛盾的漩涡中心,不断提高驾驭复杂矛盾的本领,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意识形态从来都是政党用来凝聚人心、整合社会的重要工具。中国共产党经过80多年的发展,从小到大,由弱变强,领导着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并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从根本上讲,是由于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的结果。我们必须看到,在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开放的扩大,我国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社会阶层和社会思想出现多样化。这给坚持党的指导思想一元化带来严峻挑战。苏联和东欧共产党失败的教训表明,党的指导思想搞多元化,必然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另一方面,无视社会现实的变化尤其是经济基础的深刻变化,对由此而产生的社会思想多样化不能采取正确的方针和政策,也会引起社会的不稳定甚至严重混乱。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充分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和共识。无疑,我们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意识形态具有先进性。这种先进性应当也必须建立在代表社会大多数人根本利益的基础之上。只有反映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愿望、要求,得到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党的先进性才有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当然,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要反映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决不意味着要淡化党的阶级性。我们不能把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对立起来,似乎强调阶级性、先进性,就不能讲群众性。如果执政党的指导思想和意识形态不能被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所接受,甚至与他们的利益、愿望和要求相矛盾、相冲突,那就注定要失去吸引力。失去了对广大群众有吸引力的意识形态,也就谈不上什么先进性。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建立在广泛的民族认同基础上的。任何一种意识形态,只有深深地扎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如何在历史文明传承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也是一个历史性课题。冷战结束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实际上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文化战”,他们凭借其经济强势,以文化作为手段,妄图达到控制世界的目的。这使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面临着双重任务,对外要防范西化、分化,对内要防止社会思想多样化对主流意识形态和基本价值观的淡化和冲击。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同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里所说的中国实际,包括生长在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中国特点、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离开中国优秀民族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脱离、甚至相对立的意识形态,只能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为人们所接受,是不会有什么生命力的。应当指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包含的和谐哲学、和谐思想正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意识形态应当始终坚持与时俱进。我们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不仅是用来解释世界,更要用来改造世界。世界在变化,时代在发展,党的理论应当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其中也包括对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吸收和融合。我们既不能游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去追求什么“新理论”,也不能关起门来盲目地排斥那些本应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党的意识形态才具有生机勃勃的活力。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首先在于他们失去了民心,而失去民心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的意识形态变成了群众不再相信的陈腐说教,失去了说服力和战斗力。而僵化的理论是抵挡不住西化和资产阶级自由化冲击的。这方面的教训,我们应当引以为戒。
参考文献
1.李伟新.《党的和谐社会建设》 解放日报.2.《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汝信、陆学艺、李培林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年)3..《社会学视野中的和谐社会(五篇)》(李培林等,2004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五篇:构建和谐社会论文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和谐社会心向往之,问题是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一、首要的是处理好阶级、阶层的关系
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中国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的国家。多民族、多宗教、多党派、多阶层,概括起来,我们的社会是一个社会因素繁多、社会资源丰富的社会。然而,同任何事情都有二重性一样,“丰富”也有二重性。不丰富,相互关系简单,容易协调;丰富了,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协调起来就难了。常量、变量、多变量,函数、反函数,线性、非线性,有时候要协调好,简直是难上难。可是,如果不协调好又不行,非协调好不可。
和谐社会是一曲交响乐。其“音符”,说到底,是社会的各个阶级、阶层。
共和国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以后,两大对立阶级不复存在了,不能再以阶级斗争为纲了,可是这决不等于没有阶级了,更不等于没有阶层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少不了分层。当今中国有哪些阶层,尚在讨论中,不管是八个,还是十个,总而言之,是没有人否认中国还有阶级、阶层存在这一客观实际。
根据现代阶层理论,阶层是指按一定标准区分的社会群体,或经济标准,或政治标准,或职业标准。根据不同的理论和不同的研究目的,也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和方法。改革开放20多年来,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的位置和所扮演的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
首先,经济体制的变革,国有企业的改革,工人阶级逐渐在分化。就连纯粹的产业工人,也因从事不同产业,如夕阳产业与高科技产业的工人,老工业基地与新兴产业基地的工人,劳动密集型产业下岗职工与知识密集型产业技术工人等,因职业性质的明显差异,其阶级归属感和阶级意识也有明显差异。万变不离其宗。不管怎么变,工人总归是工人。孙中山先生曾高呼“劳工神圣”,那么应该如何看待工人的地位呢?其次,改革开放以来,一部分农民进入了刚刚兴起的乡镇企业,转化为企业职工。还有一部分农民进入城市后,由于没有稳定职业,形成了流民性质的群体。第三,知识阶层在崛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战略造就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新形象与新地位,知识经济的出现又为知识分子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第四,私营个体阶层在发展壮大。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下,个体私营阶层有了较大发展,他们参与政治的愿望与兴趣越来越大。第五,企业经营管理阶层逐渐凸现出来。在计划经济社会中,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一直属于党政干部系列。但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使得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有不同阶层存在,不同阶层之间就会有矛盾,有磨擦。比如说,新的利益群体的出现,必然会使各阶层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和预期利益的过程中产生各种矛盾甚至冲突。冲突不是和谐。可是冲突能够转化为和谐。阶层矛盾普遍存在,问题是如何处理。阶层是执政党的政治资源。阶层之间的矛盾在卓越的执政党面前,也是可贵的执政资源,也是考验执政能力、检验执政理念、优化执政方式的难得机遇。执政党犹如交响乐的指挥。指挥有方,荡气回肠。
按照“和谐社会”理论,决定和谐的首要因素是财富分配。不同阶层之间的经济地位是有差别的,有时还是有悬殊的。差别不大是正常的,悬殊过大是危险的。高低悬殊必然带来不安宁、不和谐。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阶层利益的整合机制。
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可能的趋势有三种:一是在国家经济持续发展中,逐步形成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将从现在的“洋葱头形”,即底层很大但中间阶层发育不起来,演变成为“扁平化”的理想状态,即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二是受到改革不及时、不配套的制约,和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的影响,成为病态的社会阶层结构,其结构形态可能继续保持现在的“洋葱头形”。三是由于改革出现重大失误,经济社会发展严重不协调,公正、合理、开放的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停止发育成长,从现在的“洋葱头形”退化为“蜡烛台形”,即底层越发庞大,自底部往上就一路孱弱始终无法壮大,中间阶层不大,头也不大,这样的一种畸形社会形态和社会骨架,根本无法促成现代化发展。
为了实现阶层“扁平化”,应当调整过高收入,反对灰色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应当提高所得税,增加利息税,扩征遗产税。要让富人懂得:抽肥补瘦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普遍的做法。要让富人懂得:缩小差距以后仍然有差距,富人依然是富人。要让富人懂得,这样做也是富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需要。
为了实现阶层“扁平化”,应当在政策上适当向困难群体倾斜。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报告《走向更加公正的社会》的计算,如果将城乡贫困人口、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失业和下岗职工、残疾人、灾难中的求助者、农民工等各类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加总,再扣除彼此重叠的部分,中国的困难群体大约有1.4-1.8亿人。不承认有困难群体存在,就是无视困难群体。不承认有困难群体,就会导致困难群体越来越大。邓小平同志1993年9月16日说:“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
社会分层是天经地义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分层犹如棱镜可以把一束光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红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在中国,历史地落实到了中国共 产 党的身上。共 产 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文化的认同,宪法的赋予。执政党的使命就是要协调阶层关系。
二、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入手优化社会结构
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的保证,因此,不断完善社会结构便是社会持久和谐的有力保证。中国的社会结构存在两种独立体系,一个是由市民组成的城市社会,另一个则是由农民构成的农村社会,而判断处于哪种结构的依据在于持有户口的类别。这种二元社会结构以二元户籍制度为核心,包括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福利保障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事业投入制度在内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体系。这是由身份壁垒、不平等交换、城市化滞后乃至包括户口、粮食供应、住宅等组成的不平等现象。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国家就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法令,在户口迁移制度、粮油供应制度、劳动用工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把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分割开来。这使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就业和粮油供应方面存在极大差异,更为严格的还是户籍制度方面的管理。这一制度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上允许农民工进城,从事建筑、商业及其他服务业,并允许城市中的某些国营企业从农民中招收部分临时工、合同工,其他所有制企业和个体户从农村中雇工也不再受到禁止。在这一政策推动下,农村人口可以说获得了一个较为自由的活动空间。配第和李斯特将这一现象称为“推拉现象”。也就是说,农业耕地的有限性与人口压力是迫使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推力,而工、农之间的收入差异则成为劳动力非农化的拉力。在这样一个双力作用下,农民纷纷涌进城市谋生,形成了我们国家这一时期的一个特殊现象:民工潮。
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城乡二元结构是否正在消失呢?非也!我们认为,我国社会现阶段正处在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二元结构并存的尴尬境地。一方面,户籍制度仍然制约着市民和农民从出生到死亡的逐个生活境遇;另一方面,虽然,国家在政策上为农民提供了非农化路径,但是,农民在城市中并不存在与市民等同的机会,他们的就业,除了受自身人力资本的限制之外,还要受社会资本的限制。因为,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使农民和市民一直处于冲突和对立,突出表现为市民对农民的歧视,以及农民对市民的厌恶。而这种归属的不一致在某种程度上又会导致农民很难在城市空间场域中将自己的社会关系网络纳入市民的关系网络中去,从而很难在城市中积累自身的社会资本,也更无法利用社会资本来寻求更好的工作。于是,他们只能利用他们在家乡长期建构起来的社会资本——同乡关系、亲缘关系,在城市中求生存。这样,一方面,我国社会仍然存在显在的城乡二元结构,另一方面,还存在一种潜在的城市二元结构,它由市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和农民的关系网络构成的空间这两部分构成。这种潜在结构的存在就是阶层关系的分布问题。这种不合理的分布,从根本上影响着阶层间的协调和社会结构的和谐发展。
三、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
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是互补、互动的关系,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当前,社会组织应当努力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意识;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社会组织,伸出双手欢迎社会组织的参与。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引人瞩目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出现了众多的社会组织,即非政府、非赢利性质的社团组织。
人是社会化动物。尤其是现代人,无论是生理上还是智力上,都很难以个人的形式来满足需要,而只能以群体的形式来增强满足人们多种多样需要的能力和可能。因此,在社会分工基础上,把追求特定目标的人群,按一定的社会规范联合起来的社会群体不断涌现。几百年来,这类社会组织的范围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组织形式由初级走向高级。现在的世界上,社会组织发达的国家按人口计算平均每一百人就有一个社会组织。拥有社会组织的多寡早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参与社会组织的多寡也已成为衡量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尺度。中国的社团纵向比,突飞猛进;横向比,发育得还很不够。千人拥有社团的数量只抵法国的九十分之一。我们应当在努力建立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制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的社会管理。
社会组织不同于政府,不具备政府职能,可是,它能起到政府起不到、政府也不应当起的作用。政府不可能是万能的,市场也不可能是全能的。再说把市场泛化了也会带来很多弊端。讨价还价、买官卖官无论如何不行吧?很明显,在政府与市场之外,必须有非政府组织。
我们一直说,转移政府职能。试问:转移到哪里去呢?最佳的去处是社会组织。由社会组织来承担过去“无限政府”所不应承担的职能,从而把“直接政府”变成“间接政府”。不要小看了这里的“间接”二字。间接了,有利于发挥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间接了,有助于政府集中精力抓好本职工作。
我们一直说“小政府,大社会”。“大社会”就是社会组织要发育起来。“大社会”大不了,“小政府”便小不了。为什么过去政府越简越繁?为什么政府难以“瘦身”?为什么“吃皇粮”的那么多?还不是因为社会组织不发达吗?政府的肩上有千斤重担,社会组织也能挑起八百斤。
社会组织的功能是很大的。它具有服务的功能,为成员办实事。社会组织是自治的。社会组织所固有的自生自灭的特性,促使社会组织必然以服务为天职。社会组织具有协调的功能。既有协调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利益的功能,也具有协调国家与企业、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功能。社会组织是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社会组织具有监督的功能。尽管这种监督是柔性的,可恰恰是这种柔性的监督具有客观性,富有人情味,是人性化的监督。社会组织具有公证的功能。社会组织既要对上负责又要对下负责。这种“兼顾两头”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组织要公正。公正最起码的表象之一是公证。社会组织还具有智囊团、思想库的功能。近年政府出台的大思路有不少来自于社会组织。这是民主化进程加快的表现。
由于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吸纳了一批离开政府的公务员,同时也扩大了人们就业的机会,既保护了富人的合法收入,更扶植了一大批困难群体。从社会稳定的角度看,社会组织充当了安全阀的作用。社会冲突各国都有。“春江水暖鸭先知”。在社会冲突起于青苹之末时,最先觉察社会冲突的是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的社会组织。早觉察,发预警,就可以避免把局部矛盾酿成全局性冲突,避免把只要有心解决就能够妥善处理的矛盾演化成不可调和的矛盾。在社会冲突发生以后,社会组织又可以起到化解矛盾的润滑剂、稀释剂的重要作用,为“化干戈为玉帛”做出贡献。
市场、政府和社会组织三者之间是互补、互动的关系,是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关系。从治理国家来讲,政府是主导;从管理社会来讲,社会组织是主力。当前,社会组织应当努力克服依赖性,增强自主意识;政府应当大力扶持社会组织,伸出双手欢迎社会组织的参与。不论是政治领导型的、还是业务管理型的社会组织,不论是利益代表型的、还是公益服务型的社会组织,不论是文体联谊型的、还是学术交流型的社会组织,都是社会和谐发展的血脉。
四、以制度创新构建和谐社会
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
不论是从现实上看,还是从理论上来讲,要消除社会的不和谐,关键还是要从制度入手。从制度入手,才是科学执政。从制度入手,才是民主执政。从制度入手,才是依法执政。
这里的制度既包括正式制度,也包括非正式制度。在t?帕森斯的语境中被称为规范和价值。正式制度是人们有意识建立起来并以正式方式加以确定的各种制度安排,如各种成文的法律、法规、政策、规章、契约等。正式制度的约束通常称为法治。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习惯习俗、伦理道德、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意识形态等对人们行为产生非正式约束的规则。与法治相对应,在学术的语境中,我们称之为德治。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道格拉斯?c?诺斯认为,在人类行为的约束体系中,非正式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即使在最发达的经济体系中,正式规则也只是决定行为选择的总体约束中的一小部分。人们行为选择的大部分行为空间是由非正式制度来约束的。所以说,制度创新应该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入手。
“法治”在中国已不再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要真正做到“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还得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首先,要继续推进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与完善。通过市场经济制度的根本确立,从而为国人营造自由、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真正剥离附着在每个交易主体身上的神秘外衣,使市场规律、法律充当交易竞争的裁判员。要逐步完成从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型经济的转变,收缩政府权力的覆盖范围,为社会力量的发育成长提供有利的空间和养分,从而在政府与个人之间建立联系和沟通的桥梁,缓和二者间的紧张状态,同时也为个人营造阻挡强权侵扰的屏障。
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我国的民主政治制度。要将执政党的性质、地位、职能、领导方式及其与政府、立法、司法、社会民间及公民个人的关系、相关的法律责任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加以明确化、制度化,使得对执政党的约束与监督落在实处,具有可操作性。还要严格界定党的政策、决定与法律的界限,使其服从法律的规制,防止其超越法律的规定,形成隐性立法。同时,应注重我国的政权建设水平,在减少政府职能的基础上,注意各级、各类权力机关之间的有效制约与平衡。
五、管理的重心转向社会管理
要发展社会管理的硬件,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比例。不仅要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绝对数,而且要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相对数。要制定尽可能完整的社会指标体系、人文指标体系。要把繁荣文化提到应有的高度。现代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在提高,现代经济的运行常常要走文化快车道,现代文化的经济功能在增强。这既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也是现代文化的特点。
现代化事业是三分建设,七分管理。管理相当重要。政府的职能不论有多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都应当是最主要的。
首先是要发展社会管理的硬件,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比例。随着经济发展,不仅要不断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绝对数,而且要提高社会事业投资的相对数。社会事业投资要与gdp同步增长。鉴于有些社会事业过去投资较少,在一定时间内应当以更大幅度增加。要把那些建立在牺牲社会事业基础上的、破坏社会和谐的经济超常高速度降下来,用于发展社会事业。社会矛盾的高发期同超常的高速有联系。社会矛盾的高发期是忽视社会发展的片面发展观的产物,坚持科学发展观就能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其次,是要制定尽可能完整的社会指标体系、人文指标体系。指标是领导的指挥棒。指标是考评的依据。指标是办事的分寸。指标体系不完整,必然会乱提口号,瞎订目标,诸如动不动就吹什么“世界一流”等等。这无不是因为不懂得“世界一流”有什么指标要求的缘故。我们在工作中不仅要关注经济指标,而且要关注社会指标、人文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当然,指标,一要切合中国实际,二要与国际接轨。人文指标,是要在崇高的人文精神指导下,在丰富的人文知识和广泛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讨论后,订出来。现在一说指标,有人就拿出当年“评工记分”那一套本事来,那是把指标庸俗化。
第三,要把繁荣文化提到应有的高度。文化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有的国家提出:“文化成了城市发展战略的轴心,经济、社会、技术和教育的战略都将越来越维系于这个文化轴心。”巴塞罗那更是响亮提出:“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很多有名的城市、很多有名的国家,不是因为经济而出名,而是因为文化而出名。文化的辐射力大于经济。儿童可能不知道安徒生的出生地菲英岛,甚至还可能不知道安徒生出生的国家是丹麦,可是不大会不知道安徒生的童话。“言必称希腊”,不是说希腊的钢煤粮棉如何如何,而是说言必称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恩格斯说:理论思维是铁的花朵。这花朵不是昙花一现,不是易燃的绢花,一把火就烧掉了。现在有些人是物质上的大富翁,在文化上却穷得很哪!我们要强化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现代经济中的文化含量在提高,现代经济的运行常常要走文化快车道,现代文化的经济功能在增强。这既是现代经济的特征,也是现代文化的特点。
和谐有多种:有高度和谐,有低度和谐。我们要的是在发展中高度和谐。这不是能一蹴而就的,这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卓绝的努力。政权不是一劳永逸的。但是,政权是能够在和谐中巩固、在和谐中发展的。只要对市场经济驾驭得好,对和谐社会构建得好,共和国一定长治久安。我们是发展中国家,目前我们要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有条件的地区要快马加鞭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并进而向以社会发展为中心的和谐社会开足马力,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