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建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xxxx社区地处府前东街路北,占地面积0.3平方公里,共有住宅楼26幢,住户2922户,人口4856余人,社区还有文明全区的餐饮街一条,商业门店50余家,社区有居民自治小组6个,社区警务室1个,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老年协会、计生协会、妇代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社区文体队、关工委各类群众组织7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2名,社区志愿者近80人。
居委会成立以来,社区在上级部门的领导下,把和谐示范社区建设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以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挂帅,两委成员、居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按照《居民委员会自治法》及区民政局创建和谐社区工作的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和民主自治,坚持以人为本和服务居民,依法建居,科学管居,和谐兴居,坚持体制创新与机制创新并举,软件完善与硬件建设同步,重心下移与强化自治结合,紧紧围绕“打造文明温馨家园、创建和谐绿港”的奋斗目标,坚持从社区实际出发、从群众的需求做起,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确定了以社区为载体,以居民为主体,以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为目标,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建活动的总体思路,详细制定创建工作方案,加强创建工作宣传,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在辖区内家喻户晓,开创了全民共建的新格局。现将绿港家园社区和谐创建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我们社区党支部在创建和谐社区的过程中,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双带”等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一)加强班子建设。社区党支部坚持优中选优,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提出“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和“让党员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做到”的具体要求,在班子成员中提出了“四个必须”:班子成员必须思想上、言行上率先垂范;必须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在工作的关键时刻必须到位,在党员、群众最需要之时雪中送炭;班子成员通过沟通协调,必须营造和谐氛围。我们现有党员15名,下设3个小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每名党员都发挥模范作用。
(二)加强制度建设。社区党支部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有健全的党支部组织生活制度、社区流动党员管理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等。社区还建立了“六到家”的工作制度,即家庭纠纷调解到家、有病住院看望到家、新迁居民走访到家、“两劳”人员帮教到家、生活保障发放到家、下岗待业安置到家。党组织成员岗位职责明确,支部学习每月一次,学习气氛浓厚。一年来,我们始终将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作为团结党员、教育党员的重要途径,在党员中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一名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献社区”、在建党90周年,唱红歌,重温党史、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社区的居民群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三)积极发挥带头作用。社区党支部以“民心工程”活动为载体,确立了“核心在组织、专心抓党员、热心办实事、真心换民心”的工作思路,把党的工作落实到温暖民心、稳定民心、赢得民心上。一年来,我社区党支部以先进性教育活动为载体,推出“有困难找党员”服务活动,为社区居民解决各种工作生活问题6余起,为困难党员送去价值800余元的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家。同时,社区根据党员身体状况、爱好特长
等情况,先后组建了义务巡逻队、家庭纠纷调解队,文明劝导队等多支志愿者队伍,在社区居民中得到广泛赞誉。在党员的示范引领下,社区群众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高涨。
二、齐抓共管,推进民主自治。
1、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我们设立居民代表大会,建立居民自治小组,制定《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居民代表提案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等,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功能。
2、推行居务自治,接受各级监督。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社区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了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听取居民对社区建设的意见及建议。一年来,社区居民代表共提出涉及社区治安、卫生、老年活动、社区管理等合理化建议10余条,对这些建议中能及时解决的,我们立刻给予答复,对重大决议,我社区首先拟定实施方案,在居民代表中征求意见,经代表们表决通过后积极加以落实。三年来,我社区经代表提议通过并完成的重大事项有:与攀钢集团公司、攀钢房管所协调,完成了清香坪十村的绿化工作;拆除了原三小区篮球场的违章建筑,并在区委、区政府与攀钢集团公司的大力协助下,在原址上兴建了面积分别为10000平米、5000平米的两个大型休闲广场,解决了居民反映强烈的无活动场所的问题;成立了老年协会,举办露天舞会、在重阳节开展看望80岁以上老人、组织各类老年文化活动等老协活动,使辖区老年人“老有所为,老有所管,老有所乐”;成立辖区治安义务巡逻队,加强了民间纠纷调解,日常治安巡逻,使辖区的刑事案件发案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通过对居民代表提议的解决,加强了居民对社区居委会工作的认同,提高了居民参与社区建设意识。同时,社区充分发挥居民代表大会、协商议事会的议事作用,社区大事通过必须通过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三年来,居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了我社区办公室二楼的装修工程,社区办公打、复印机一体机的购置,以及社区低保人员管理办法等重大事项。为了更好的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我社区严格执行《居务公开制度》,设置了“居务公开栏”,定期公布党组织、劳动保障、计生、社区干部评议结果以及各项办事程序等居务情况,真心接受居民群众的监督,加强了居民群众对社区事务的了解,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较好的实现了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强化了社区居委会自治功能。
3、整合资源,挖掘共建潜能。社区充分挖掘和发挥辖区各类资源,主动搭建社区建设的实践平台,与共建单位签订《共驻共建协议》,邀请共建单位探讨、解决社区建设的热点、难点问题,与共建单位共同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营造全方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良好氛围,共建成果显著。三年来,我社区在共建单位区人大党支部的支持下,实现了社区办公自动化;在攀钢集团公司的鼎力支持下,完成了原篮球场的改扩建,兴建了面积分别为10000平米和5000平米的两个大型休闲广场,并将广场活动室、健身场所等设施全部对居民开放;2006年10月攀钢集团公司组织部下派质量技术处干部刘文彬同志在我社区挂职担任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参与社区管理,开创了社区与企业共建的新局面;社区还将与攀钢物业管理所的工作协调纳入社区管理体系,加强社区居委会对物业管理企业的指导、协调和监督。在重大节日及“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双创”等重大活动中,我社区与攀钢第一幼儿园、第二幼儿园、攀钢退管所等共建单位共同举办文艺演出三十余场,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社区共建活动的蓬勃开展,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变成自觉行为,形成政府牵头、企业支持、群众参与的强大社区建设合力,推动了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
通过以上举措,社区居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意识加强,社区自治功能完善,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效果显著,推进了社区民主自治,形成了齐抓共管、全民共创建的新局面。
三、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品位。
以人为本,强化社区服务功能一直是我们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居民群众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面、多领域的,我们社区提供的服务也相应地在项目、内容、深度、广度上都达到更高层次。
(一)完善服务设施。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社区不断完善服务设施,设立了卫生服务站、消防服务站、劳动保障工作站、计生服务站等工作站,成立了领导小组,配备了专管人员,建立各项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强化社区服务功能搭建平台。
(二)健全就业服务网络。为了解决社区内失业人员就业问题,我社区针对失业需求,耐心细致当好“红娘”。一是千方百计与各方面联系就业信息,积极为失业人员寻找就业机会,不厌其烦地介绍合适的工作,从根本上帮助他们改善生活。二是办好信息栏目,及时提供就业信息。社区专门设立了招聘信息栏,从2005年开始至今,发布各类招工信息400余条,30多名失业人员通过我们的的招聘信息找到了工作。三是建立帮扶网络,互通信息共享资源。社区居委会知难而进,坚持“以人为本、不等不靠、共驻共建、敢为人先”的原则,以“多花点精力、多想些办法,为百姓办好事、办实事”为指导思想,建立起社区失业人员救助组织网络、信息沟通网络和帮扶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了就业安置渠道,实实在在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搭建了一座再就业的发展平台。近年共安置下岗职工80余名,通过服务,提高了广大居民群众的归属感,增强了社区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开展便民服务活动。社区根据居民需求拓展服务领域,丰富服务内容,构筑了社区大服务体系,制定了关心群众生活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形成了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所、辖内单位、社区志愿者四个层面参与服务的社区服务平台,开通一条便民热线,发放便中国论文联盟整理民服务卡,开展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项目3个。在社区中心设立了警务室、再就业服务站、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站、卫生计生服务站、老年活动健身室、市民学校、图书阅览室,设立了家政服务、邮政征订及义务投递、法律咨询等一些便民利民服务网点,成立了一支由党员、居民志愿者40余人组成的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为社区居民开展无偿和低偿服务。
(四)社会保障覆盖广。建立健全了扶贫助困的动态救助机制,全面掌握社区内的下岗失业人员、困难家庭、困难人员的生活、工作情况,时时刻刻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工作情况,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2005年至今,发放给低保、残疾、贫困等各种弱势群体的资助金达8.6万元。社区工作者自始至终把弱势群体生活作为工作的重点,组织社区的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为社区内的残疾人、孤寡老人服务。例如我社区居民邓国龙因眼疾致使双眼失明,爱人离异,生活无法自理,针对这一情况,几年来,我社区每月定期组织工作人员、物业管理所、社区志愿者为他打扫卫生,解决他生活上的困难,并与他前妻多次联系、谈心,今年8月,邓国龙离异近十年的妻子又回到了他的身边,邓国龙的脸上终于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在九九重阳、中秋、春节等传统佳节,社区工作者联同共建单位一起为社区的困难家庭送去
节日的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了社区对他们的关爱和温暖。
(五)社区环境卫生美。为切实完成好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整治环境卫生的各项工作任务,提高居民群众的文明、卫生素质。我社区一是广泛宣传,深入发动。动员辖区各单位、各居民小组利用各种宣传形式,采取各种积极措施,大力宣传创建卫生城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仅今年以来就印发宣传资料14000余份,张贴宣传标语300多张,刊发黑板报12期,广泛动员广大居民群众关心、支持、参与卫生整治工作;二是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采取责任到组、到单位的目标管理办法,年初就与各居民小组、辖区各单位签订了创卫迎检、健康教育、除“四害”等工作的目标责任书;三是扎实开展除“四害”,“门前三包”等、卫生保洁等环境整治工作。定期开展除“四害”药物消杀,各居民小组的专兼职人员都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及时将药物发放到了居民群众家中,并按规定和要求进行了检查,确保了除”四害“工作任务的落实;“门前三包”定期检查,限期整改;卫生保洁制度齐、人员到位。并与各包片、共建单位不定期的开展卫生死角清理。在2005年攀枝花市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今年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活动中,我社区以整洁、优美的环境被列为必检社区,在检查中得到了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
(六)社区卫生服务全。社区卫生服务站设施完善、功能齐全、基本能满足辖区居民的就医需求,做到了居民小病不出社区。作为市级健康教育示范社区,我社区居委会成立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健康教育知识专栏,开展发放宣传单(册)、健康知识讲座等一系列健康教育宣传、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健康检查、健康咨询等活动,在居民群众中进行健康教育问答考试,社区服务站还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在计划生育服务方面,社区一直把对育龄妇女的生殖保健放在工作的首位,免费为她们体检,发放避孕药具,得到了广大群众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广大居民群众的健康意识大大提高,卫生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已开始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
(七)综合治理成绩突出,彰显平安特色。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我社区以社区警务室为龙头,以治安共建单位区财政局为支持,以社区治安联防队为基础,经过几年的摸索,建立了一整套治安管理、安全防范、巡逻检查体系,使社区治安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1、治安防范体系健全。2005年以来,我们XXX社区根据自身的条件状况,在上级机关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积极配合下,建立起了以社区警务室为龙头,以园区门岗、保安队、社区巡逻队为基础的整体联动治安巡逻检查防范体系,落实“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组建一张高效的“群防、群冶”网络。开展组织居民群众上法制课、办法制宣传栏等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水平。在平安家庭及平安苑区的评比中,我社区九个苑区均被评为“平安苑区”,3148户家庭被评为“平安家庭”。
2、帮教工作成绩显著。我社区成立由社区工作人员、片警、社区居民组成的帮教小组,三年来,对辖区“两劳”释放人员采取“定对象、定任务、定职责”的“三定”办法对他们进行帮教,每月定时走访,及时了解他们的生活及思想情况,积极安排就业,鼓励他们自谋职业,通过努力,社区5名两劳释放人员均已就业,思想稳定,无一例重新犯罪。
3、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社区经常配合治安警务室,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领、强化管理、完善服务”的原则,对出租房和流动人口进行清理、登记、办证、建立台帐、掌握其基本情况。房屋租赁行为规范,共登记了出租户142户,流动人口登记率达98%,管理实
行全覆盖,做到全面合理地落实流动人口管理。
4、人民调解成效明显。为了切实维护社区治安稳定,我社区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力度,做到早发现、早解决,切实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三年来,我们共调解纠纷51件,其中邻里纠纷12件,家庭纠纷34件,其它纠纷5件,成功了47件,成功率达到了92%。矛盾纠纷的及时排查对辖区的稳定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社区治保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基本上做到了一般民事调解不出社区。目前,社区秩序井然,治安状况良好,到目前为止,未曾出现重大民事、刑事案件,无赴蓉、进京、集体上访事件发生。
5、积极消除安全隐患。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在此基础上,社区还定期组织专职治保人员对辖区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对于消防栓、重点单位每月定期检查,积极号召并组织志愿者进行维护,对实在不能主动消除的安全隐患,及时上报,决不让这些隐患威胁到社区居民的正常生活和安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由于社区治保工作的突出成绩,我们获得市级“平安社区”、2006年度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
(八)活跃文化,弘扬文明之风。为了凝聚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我们采取社区搭台、居民唱戏的办法,积极创新载体,服务居民,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1、发展特色文艺团队。创建并发展了社区健身队、腰鼓队、太极扇(拳)队、舞蹈队等4支文艺团队,各团队成员现已发展到20余人。围绕社区工作,结合重大节日、庆典,社区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朗诵演讲、知识抢答、书画展览、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特色文化活动,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5次,居民参与率达80%以上。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2、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我社区成立了以社区党支部书记挂帅,老干部、老党员为成员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导小组,在工作中,我们加强了对辖区未成年人基本情况的了解,为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提供帮助,在六一儿童节时与辖区幼儿园共同开展庆六一大型文艺活动,为困难家庭、残疾、留守儿童购买节日礼品,举办幼儿书画展,寒暑假开展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时社区阅览室还专门准备了一批幼儿图书,免费为未成年人提供阅读。为了保证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我们聘请了网吧义务监督员,对辖区网吧进行每日巡查,杜绝未成年人沉迷于网吧。同时加强法制宣传,预防青少年犯罪。
3、开展“四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小区宣传栏、文化活动站、图书室、市民文明学校、科普课堂等载体,与科协、医疗、文化、司法等一起,大力开展科技、文化、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广泛宣传计划生育、科普知识、党的建设、卫生健康知识、法制宣传知识、环境保护、“八荣八耻”等内容,“四进”社区活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小区居民表现出了极大的参与热情。
4、开展文明评比活动。在街道有关部门的指导下,我们制订了文明楼幢、文明家庭评比办法,每年开展1次文明家庭评比活动,将“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评比标准在各居民组进行张贴宣传,小区全体居民户都参加了评选活动,现社区已有3841文明家庭户,创评率达87%。
5、办好各类教育学校。社区建有社区市民学校、家长学校、法制学校、妇女学校等,紧密结合当前形势和居民思想生活的实际问题,每半个月开展一次市民素质教育活动,把国家大政方针、国内外大事、省市最新动态、公民道德标准、与创建有关的各种常识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广泛印发市民教育读本,使小区居民群众的政治素质和思想意识全面提升。并专门建有图书室免费向居民开放,社区现藏书已达到300册以上。
三年来,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我社区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区办公室从2003年的120平米发展到现在的400平米,办公设备从以前的一张桌一支笔发展到现在的办公自动化,社区功能室日益完善。社区干部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我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强、社区组织健全、服务功能完善,是一个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环境舒适幽雅、社区管理规范有序、社区保障功能完善、生活服务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区。
创建过程中,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服务中感受真诚。深刻地领会到:基层的工作离不开上级的关心和重视,离不开广大居民群众的积极参与,离不开社区一班人苦干实干,只要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就一定能得到居民群众的理解和信任,一定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建设和谐社区的工作部署,真情面对社区工作中点点滴滴的琐事难题,真诚帮助解决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和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量。
第二篇: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以特色提升文明 以服务打造和谐
—文化路社区创建全国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我代表文化路社区向莅临社区检查指导工作的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同时向支持和帮助社区建设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阜新街文化路社区成立于1996年5月,占地面积约0.65平方公里,总人口2078户5835人,由汉、维、哈、回、满、蒙等7个民族组成,其中少数民族866户。辖区有行政企事业单位24个,其中,中、小学、幼儿园各1所;所辖党委3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5个,两新党组织1个,社区党员64名;社区有居民自治小组8个,社区警务室1个,社区成立了京剧协会、书法协会、刺绣协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各类群众组织12个,社区现有工作人员9名,会员378名,社区志愿者64名。
近年来,文化路社区在阜新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把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作为社区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以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挂帅,两委成员、居民代表为成员的创建领导小组,紧紧围绕“打造温馨家园,共建和谐社区”的奋斗目标,坚持依法建居,科学管居,和谐兴居,从社区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以构建“五大走廊”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创建活动,使辖区形成了社会安定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生活环境优美,思想道德高尚的和谐社区局面。和谐社区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文化路社区先后被评为市级“学习型社区”“民族团结社区”、“文明社区”、“平安社区” 等称号,2008年,文化路社区又被评为自治区级“文体工作先进社区”,和谐和创建活动已深入人心,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认可和支持。我们的做法是:
一、构建“文化走廊”,全面提升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水平。发挥党组织作用,引领文明建设新风尚。社区党支部坚持打造一流支部班子的思路,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带领社区党员居 民率先投入到和谐社区创建工作中。先后制定了组织生活、党员管理、联系群众等各项工作制度,在抓好平时管理的同时,建立完善了机关及社区党员绩效管理办法,通过开展“体察民情日”、一帮一结对帮扶、“十星级”党员评选等活动,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的宣传员,上下沟通的联络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组建了由6名老党员组成的政治辅导员队伍,为社区讲党课12次,开展形势教育、传统教育6次,调节纠纷25起。在党员中开展“倡导文明新风,共建美好家园”、“一名党员一面旗,一片真情献社区”、参观烈士陵园等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组织生活,教育了广大党员,更是深深地感染了社区的居民群众,“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已经成为居民的共同心声。
以文化促文明,以文明促和谐。为了凝聚更多居民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我们采取社区搭台、居民唱戏的办法,积极创新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创建并发展了社区健身队、腰鼓队、太极扇(拳)队、舞蹈队等4支文艺团队20余人。结合重大节日、庆典,社区广泛开展文艺汇演、体育竞技、朗诵演讲、知识抢答、书画展览、老年健身表演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大型特色文化活动,每年开展活动不少于5次,居民参与率达80%以上。通过各种文艺宣传活动,形成了以社区居民为主、辖区单位广泛参与、共创社区文化的浓厚氛围。
开展和谐创建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制定了和谐家庭、和谐楼幢、和谐单位、和谐小区创建标准,推行阶梯式创建模式,通过召开座谈会、和谐创建经验交流会、观摩会等进一步推动了“四个和谐”创建工作。2007年以来,文化路社区共创建和谐楼栋3栋,和谐单位4个、和谐小区1个、和谐家庭示范户10个。在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通过居民提名、社区居民代表会评定,将董雪英、阿不都等10位孝老爱亲、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诚信经营、邻里和睦的典范树立起来,并成功举办了 2 社区首届道德模范评选颁奖典礼活动,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了社区居民。
二、构建“绿色走廊”,畅通扶贫济弱渠道。
建立扶贫绿色通道。秉承“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服务宗旨,成立了社区“爱心超市”,为贫困居民提供“廉价购物”场所,并形成长久有效的社会捐助机制,帮助社区贫困居民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超市所有物品均以成本价出售给低保户和贫困居民,所得款项全部用于填补商品。为规范管理,建立了爱心超市管理制度、专户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及网上公开制度。建立社区“贫困居民救助金”,救助社区内因病、因灾致贫的居民。截止目前,共收到社会各届爱心捐款捐物22000余元,先后对社区贫困党员赛台、下岗职张尚胜、残疾人韩群英等12名居民进行了救助,爱心扶贫活动不仅救助了社区贫困居民,而且也带动了更多的社区居民一起加入到献爱心活动当中。
主题实践,为民解困。结合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开展“有困难找党员”、“党员奉献日”等主题实践活动,为社区居民解决各种工作生活问题60余起,为困难党员送去价值800余元的大米、食油等生活用品,把党组织的温暖送到家。同时,社区根据党员身体状况、爱好特长等情况,先后组建了义务巡逻队、家庭纠纷调解队,文明劝导队等多支志愿者队伍,组织社区的志愿者利用节假日为社区内的残疾人、孤寡老人服务,每月定期组织工作人员、物业管理所、社区志愿者为他们打扫卫生,解决他们生活上的困难,在社区居民中得到广泛赞誉。
社区卫生环境进一步改善。为巩固好“三城同创”成果,年初就与各居民小组、辖区各单位签订了爱国卫生责任书,扎实开展除“四害”、“门前三包”、卫生保洁等环境整治工作。将每月26日确定为辖区单位卫生集中整治日,确保了责任区卫生不留死角。2007年,社区以整洁、优美的环境成功迎接了阜康市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自治区卫生城市及自治区文明城市活动的 检查,得到了检查组的一致好评。
三、构建“温馨走廊”,关爱社区居民。
自去年以来,文化路社区党组织进一步实施 “六民”工程,开创了“社区党建联抓、社区建设联手、社区服务联动、社区治安联防、社区卫生联管、思想工作联做”的工作格局,得到了广大居民的交口称赞。
“为民”工程办实事。协调工商等部门落实各项社区服务优惠政策,激发了居民兴办社区服务网点的积极性,先后成立了家政服务中心、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社区服务网点26个。共驻共建,资源共享,与辖区22个单位签订了共建协议,签约率达100%,每个共建单位承诺每年至少为社区解决1件实际问题,为社区居民办1件好事实事。2008年共建单位共解决居民热难点问题18件。
“富民”工程促增收。开展“送岗位、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实行“空岗报告制”为下岗失业人员“找岗”,加大服务力度为下岗失业人员“创岗”,为就业困难人员量身“定岗”,长期为居民提供劳动力供求信息。目前,辖区登记失业人员52人,已就业35人。积极鼓励下岗职工党员树立“不自暴自弃,不等待依靠”的思想,主动联系,关心他们生活状况,协调有关部门对他们进行免费岗位培训。社区通过申请小额贷款、召开岗位推介会等形式,已帮助16名下岗党员实现了再就业,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安民”工程让居民安居乐业。在居民群众集中的地方设臵了平安建设宣传专栏和举报电话,在社区重要地段设立5副永久性平安建设宣传牌,同时,为每户居民发放平安建设宣传资料,营造了创建平安社区的浓厚氛围。开展基层平安单位创建活动,目前,社区92%的家庭、98%的驻社区单位、90%的居民小组达到了平安建设的标准。
“乐民”工程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广泛开展了科普、文化、教育、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开展反邪教警示教育,举办了以“崇尚科学,文明生活”为主题的图片展活动;社区向居民开放阅览室,不断丰富图书种类,倡导居民终身学习;为辖区60岁以上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95%。通过社区卫生服务,广大居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已开始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
“便民”工程为民排忧解难。实施“错时工作制”方便居民办事。除了正常上班时间段以外,中午1点半至下午4点,晚上8点至9点半,全体街区干部错时上班,极大的方便了社区居民。实施为民服务全程代办制,简化居民办事程序。按照“一口受理,全程代办,内部运作,按时办结”的方式,将计划生育、民政残联、劳动保障、防疫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全部实行全程代办。现已接待来访群众122人次,已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295件,群众满意率达100%。
“育民”工程提高居民道德文化水平。制定了居民素质教育培训规划,围绕和谐社区创建,从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公民道德、技能培训等四方面对辖区居民进行培训。扎实开展社区弱势群体感恩教育。加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为困难家庭子女就读提供帮助。成立“爱心小分队”,走进社区帮助孤寡老人、残疾人、特困户打扫卫生、清洗衣物、陪老人聊天等,强化了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
四、构建“民主走廊”,保障社区居民合法权益。建章立制,夯实自治基础。在社区党支部的领导下,设立居民代表大会,建立居民自治小组,制定《居民公约》、《社区自治章程》、《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社区事务听证会制度》、《居民代表提案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专职工作者述职和民主评议制度》等,增强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教育功能。
内强素质,加强社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在社区干部中深入 开展了熟知政策、业务技能、理论提升、处理问题、知识写作为主要内容的“五练”,比思路、比作风、比方法、比质量、比成效等“五比”活动。设立“互学课堂”,推行全体社区干部讲学活动,并通过网络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促进干部勤动脑、动手、动嘴,提高干部综合素质。
搭建为民服务平台,确保居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社区干部每半年就工作完成情况向居民、行风评议员、义务监督员进行勤廉双述,虚心倾听意见。将社区“民主日”活动作为听取“民声”的有效途径,2008年共解决群众反映的下水、行路、垃圾清理等问题16件,得到了辖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将政务、党务、财务按规定内容、程序进行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严格低保、城市解困、贫困大学生救助等惠民政策享受人群的资格审查,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
五、构建“平安走廊”,优化社区发展软环境。
全面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建立分片包户制度,将每个社区划分为5-6个片区,每名社区干部负责一个片区,每月对社区居民走访不少于1次,了解和掌握所包社区和居民基本情况、人员结构、社区动态,做到底数清、信息明,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发放便民联系卡,将社区党员服务、再就业服务、老年人服务、扶贫救济、家政、治安防范、邻里纠纷调解等14项服务纳入到便民联系卡中,方便群众熟知社区工作职能,目前,便民联系卡发放率达95%。
突出社区管理工作重点,预防和消除不安定诱因。开展“红袖标”治安巡逻,从4050人员中为社区选聘巡逻人员2名,为23栋居民楼院进行看护,强化对街口巷道、居民楼院的治安巡逻。把社区流动暂住人口、在校学生、吸毒人员、刑释解教人员、问题青少年和流浪辍学少年作为管控帮教的重点,成立社区流动人口管理站,定期对出租房进行检查。认真开展不稳定因素和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去年以来,社区民事调解组织配合辖区单位、市直部门排查调处了城市供暖、排污、供电、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8件。
建立健全社区物防技防设施,构筑立体交互、动态网络化治安防控体系。协助建设、房管部门改建封闭式住宅小区2个,将18栋居民楼纳入小区封闭式管理,并在小区修建了大门、值班室、车棚和照明路灯,大大增强了小区防范功能。督促广电局、银行、三中、四小、教育局等重点复杂区域完成了技防改造和建设工作,全部安装电视(视频)监控系统,小区治安案件稳步下降。严厉打击防范“三股势力”及邪教组织的渗透破坏活动。同时,坚持开展敏感时期及节假日重点防控,对重点“法轮功”痴迷人员盯死看牢,铲除了“三股势力”及邪教组织分子在社区生存立足的土壤,维护了社区的稳定。
通过开展创建活动,文化路社区的建设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社区从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发展到现在的1048平米的综合服务楼,从以前的一张桌一支笔发展到现在的办公自动化和完善的服务功能,社区干部工资待遇大幅提高,社区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增强,文化路社区已成为一个治安秩序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生活方式健康向上、居住环境舒适幽雅、社区管理规范有序、社区功能完善、生活方便快捷的文明社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工作离上级组织的要求和广大居民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敬请各位领导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创建,努力使每一位居民都享受到和谐创建带来的实惠。
谢谢大家!
第三篇:强化社区服务筑建和谐社区
强化社区服务筑建和谐社区
抓好社区服务工作,是开展社区工作的关键。近年来,集宁区始终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核心,切实满足社区居民群众多样化需求,积极构建社区建设新格局。
便民利民聚民心。紧紧围绕居民的实际生活需要,不断增强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方式,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服务。同时,大力加强社区共驻共建活动,整合公共资源,完善服务网络,取得明显成效。三年来,全区公共单位先后为社区建设投入资金755.4万元,提供人力、技术支持10万余人次,无偿开放文化、学习、健身、娱乐场所100余处。
多彩活动乐民心。各级党组织在不断壮大社区文艺队、秧歌队、健身操队、巾帼宣传队等一批文化队伍的同时,加强居民文化活动室等硬件设施建设,为居民群众就近娱乐、就近健身提供便利,满足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全区共成立各类文艺队143支,三年来共组织活动1137次。
扶贫帮困暖民心。通过积极开展“献爱心”“送温暖”“一帮一”等活动,为社区弱势群体提供服务,解除他们的生活之忧,让他们真正感到党和政府的关怀。桥东街道办事处,以“民恩我思、民困我帮、民需我办、民求我应”为服务宗旨,组建了以党员为主的法律咨询援助、医疗卫生保健、文艺活动宣传、环境卫生整治和平安社区创建等各类志愿者服务队伍125人,受到了社区居民群众广泛欢迎。近年来,全区共建立社区服务中心(网点)
60个,建立志愿者服务队48支,党员服务队24支,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党员群众有1200多名,开展各类服务活动1137次,帮助孤寡伤残623人,安排下岗职工2893人。
第四篇:和谐社区汇报材料 8
三方联动促居民自治
齐心协力建服务社区
为下一步推进职工社会化管理,深化中央企业改革进行了积极尝试,并积累了一定经验。社区先后获得了“社会化养老服务示范社区”、“ 花园社区”、“ 信访和群众工作先进集体”、“优秀青年志愿者服务组织”等荣誉称号。
一、构建三方联动模式,凝聚和谐建设合力
对于这样一个由企业职工组成的居民小区,社区探索建设三方联动服务模式,即居民委员会的社区管理、业主委员会的自治管理、物业公司的专业管理相结合,各负其责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保障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社区居委会指导制定业主公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协调和筹备成立了业主委员会,并全力创造条件确保其规范运作和良性发展,协调处理管理服务中的矛盾纠纷。业主委员会做好物业管理的监督协调工作。根据三者在社区管理服务中的功能定位,建立健全民情受理、协商沟通、共同评审、快速处理四大工作机制,形成共同管理、共同服务的和谐局面。物业管理公司按合同的约定为居民提供保洁、保绿、保安、维修等各类专业服务。通过三方的共同努力,先后多方争取资金200余万元,为小区建成和谐文化长廊50米、乒乓球台5张、休闲桌椅100余套,新增绿地5000余平方米,改善了小区环境。三方的良性互动为小区居民提供了规范有序的物业管理,是小区居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
二、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大力开展社区服务
社区充分发挥好协调作用,为各类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搭建好平台,不断提高社区服务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构建社区15分钟生活圈,满足居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
一是丰富服务内容。通过开展邻里互助服务、社区志愿服务、结对帮扶服务等个性化、特色化服务,让公共服务、商业服务和志愿服务按照居民的需求,更人性化、精细化,更贴近辖区居民的需求,不断丰富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发展便民利民服务。社区鼓励和支持购物、餐饮、家政、洗衣、维修、快递、中介等家庭服务业,还创办了省级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居民构筑方便、就近、舒适的生活服务圈。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针对小区居民多为倒班工作制,为更好地为小区居民提供服务,社区推行了全天候服务和代办服务,解决好辖区上班族办事不方便的问题。同时社区还开通了政务服务平台,变“限时服务”为“随时服务”,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轻易了解到服务信息、办事指南等,为居民们咨询、投诉、建议、办事提供便捷。
三、大力培育社会组织,共同打造温馨家园
社区注重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参与和谐社区建设,大力孵化培育社会组织,充分发挥其在开展社区服务、强化基层社会管理、促进和谐社区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社区的牵头组织下,已
第五篇:创建和谐社区经验汇报
创建和谐社区 构筑美好家园
——道东街道华油社区创建和谐示范社区经验材料
自2013年年初以来,道东街道华油社区立足辖区实际,紧紧围绕争创“全国和谐建设示范社区”的目标,立足社区建设为民服务这个关键,重点以加强社区基础设施为抓手,以完善社区服务为核心,以健全组织机构为保证,狠抓“育民、乐民、为民、帮民、便民”工程,通过一年来的努力,初步构建了政治民主、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化振兴的新型社区,并于2014年10月31日被国家民政部授予“全国和谐建设示范社区”光荣称号。主要做法是:
一、成立组织机构,构建争创保障
道东街道党委高度重视社区建设,自2013年2月份社区完成服务大厅装修并正式投入使用后,道东街道党委会正式提出华油社区争创全国和谐建设示范社区的目标,并成立了以街道党委书记为组长、办事处主任为副组长、其他班子人员为成员的争创工作领导小组,选派3名副科级干部常驻华油社区指导创建工作。按照创建目标要求,制定了创建活动方案,确定了阶段性目标和具体工作任务,并对创建的3个大项91小项的内容逐一进行梳理,分解任务,将创建内容分配到具体人员,限定工作完成时限,确保责任落实到人,任务落实到人,做到有目标、有责任、有压力。同时街道党委实行周工作调度机制,华油社区实行日工作调度机制,具体梳理每项工作完成情况和安排布置下一步工作任务,为开展争创工作起到了保障作用。
二、完善软硬件建设,夯实创建基础
在争创工作中,我们在综合服务楼设立了市民学校、社区党校、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乒乓球室、棋牌室、书画室等服务活动场所,配置了健身器材等育活动器械。同时开通了社区网站,拍摄了社区宣传片,建立了日间照料服务中心、建立了社区微博、一站式服务大厅、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法规和章程,制定了社区居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约、共驻共建联席会议及居民会议议事制度等各项制度49项,共整理档案42盒,为开展争创工作夯实了基础。
三、实行共驻共建,形成争创合力
在争创工作中,我们充分挖掘和发挥辖区各类资源,主动搭建社区建设的实践平台,把“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变成自觉行为,形成政府牵头、企事业单位及社会组织支持、群众积极参与的强大社区建设合力,推动了社区资源共享、共驻共建。2013年,积极加强与华美物业的协调,就争创工作多次召开共驻共建协调会,研究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问题。通过华美物业的协调下,建立完善了社区居民会议、民主评议、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协商议事、重大事项民主听证、在职党员报到、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接受社区居委会指导和监督、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进城务工人员参与社区管理、社区与驻区单位
照料、心理辅导、生活救助等特色服务。目前,社区通过爱心联系卡、为民服务袋、服务热线、社区网站、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可以向居民提供近40项公共服务;社区建有社区志愿队伍5支,500余人,占社区人口总数的10%,每年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60余次。二是发展特色文艺团队。成立了社区文体协会,创建并发展了社区健身队、腰鼓队、舞蹈队等11支文艺团队,共有1100余名群众参加,占社区居民总数的25%,开展的文艺汇演、趣味运动、朗诵演讲、书画展览、老年健身表演、群众健身等活动,居民参与率达80%以上。三是开展邻里文化活动。突出“邻里亲、邻里乐、邻里学、邻里颂”四大主题,组织开展了邻里公约、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开展各类宣传教育活动20余次;开办文明道德课堂、社交礼仪讲座、邻里厨艺比赛和道德文艺演出活动10余次;评选“文明楼栋、和谐楼门、文明家庭、文明居民”等先进各10个。同时,在小区治安防范、人民调解、流动人口管理、小区环境整治等方面,我们都做了大量工作,充分得到了居民的认可,为争创全国和谐建设示范社区赢得了广大居民的鼎力支持。
五、加大外部宣传,增强社区认知度
因华油社区起步晚,外界影响力小,对此,华油社区在做好各项创建工作的同时,还开展了全国减灾示范社区、省全民健身示范社区、沧州市生态宜居示范社区、沧州市廉政教育示范社区、沧州市民族和谐示范社区、沧州市绿色示范社区、新华
《沧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