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论文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4 15:09: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论文》。

第一篇: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论文

2007年12月,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家列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是湖南人民特别三市人民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一件特别重大的事情,意义十分深远。但目前在相当一部分人们的心中,“两型社会”似乎仍只是专家学者口中咀嚼难化的概念。笔者认为,不能把“两型社会”神秘化,只有不断强化“内合”,坚持贴近长株潭一体化的实践操作、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关联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才能广泛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因素,尽快取得应有的经济社会效应。

“两型社会”建设途径的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两型社会”的总体思路应当是力争用5~8年时间,通过改革试验,形成两大机制,走出两条路子,实现三大效益。两大机制:一是资源节约机制。建立建设用地集约开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节能降耗达标控制等机制,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统筹解决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约束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增长方式粗放等问题。二是环境友好机制。完善环保决策约束机制、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倡导环保导向的生产消费方式,确保在城市群加快发展的同时,排污总量全面消减、污控水平全面提高、环境质量全面改善,使生态环境成为提升长株潭特色和品质的抓手。两条路子:一是新型工业化道路。建立健全自主创新体系、企业改革重组、资本市场培育、区域分工合作等机制,形成以“两型”产业为主体,优势互补、集聚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二是新型城市化道路。推进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共建共管共享、户籍制度一体化、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多项改革,形成城市群科学规划、有序建设、组团发展,农村劳动力顺畅转移、城乡差距不断缩小,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城镇化新格局。三大效益: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显著改善,基本形成空间布局合理、承载功能健全、“两型”产业优强、城乡和谐的发展格局,力争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力争成为全国“两型”产业的核心基地、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战略的示范地区

一、“两型社会”试验区是一个集合范畴

国家发改经体〔2007〕3428号文件明确批准的是,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列为“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而非这四个单独的城市。城市圈、城市群是一个集合范畴。无论是武汉,还是长沙、株洲、湘潭,每个城市的改革试验都必须服从于所在城市圈、城市群的整体利益,实现整体资源配置最优化,赢得整体的共同繁荣发展。凡是有损于整体利益的政策措施,哪怕对某个城市的发展具有短期的积极效应,都应该予以果断调整。凡于有利于整体利益的构想设计,哪怕会暂时影响某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都应该大胆试验。没有这种意识,试验区内的城市就有可能各自为阵、自行其是,甚至产生恶性竞争,为了自身更快的发展不惜损害周边城市的利益。即算个别城市从中获得直接好处,但从整体上来看仍将是得不偿失的。

二、“两型社会”建设需要理性的返观内视

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固然是件大喜事,但并不要因此多么地荣耀。一方面长株潭只是国家现有的六个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今后可能还会出现更多的试验区。另一方面获批试验区本身是国家对于加快湖南发展、加快长株潭一体化的鞭策,更多地体现了中央的期望、湖南的责任。长株潭一体化的构想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甚至解放初期“毛泽东城”的传说,曾被称为“中国区域经济自觉进行的第一次尝试”。但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直至2007年,在张春贤书记“长株潭一体化今年起一定要有实质行动”的强硬表态下,才有了三市人民期盼甚久的长株潭公交车。新世纪以来,中西部地区域经济一体化方兴未艾,均起步于2003年左右的陕西西咸一体化、河南郑汴一体化来势迅猛,西安、咸阳已经于2006年9月实现电话并网,统一了区号为029。郑州、开封之间的快速通道——郑开大道已经于2006年10月通车,不收取过路费用。起步于2004年的新疆乌昌一体化,其进展速度更为惊人,当年就在不涉及乌鲁木齐市、昌吉自治州行政区划调整的前提下成立了乌昌党委,2005年成立了乌昌财政局,2006年通过了《乌昌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相比之下,我省的长株潭一体化确实需要从多方面来检视和反思,深刻地作出自我剖析,果断地加快自我完善。这次长株潭获批“两型社会”试验区,授有“全面推进各个领域的改革,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大胆创新”的尚方宝剑,如果仍不能在三市一体化的力度、进度、深度、广度上有明显突破,将愧于面对以上这些尚不是试验区的地方

三、“两型社会”理论要内化到人们思想意识中去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亲和力”一词也首次从百姓语汇成为一个崭新的政治语汇。“两型社会”建设是事关区域长远发展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需要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广泛参与,要结合本地实际加强“两型社会”建设理论创新工作,尽量透着亲切,让老百姓一听就懂。老百姓对于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最直接、最质朴的愿望,无外于加快推进长株潭一体化、进一步改善城乡环境、提高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等等。要从这些实际出发,把“两型社会”建设与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紧密结合起来。要告知老百姓,“两型社会”建设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改变,人们关心的哪些问题到什么时候将得到有效解决,人们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权利和义务有哪些,政府需要人们通过怎样的行动来支持、协助、配合、参与等等。真正做到用生动的事实教育人、说服人,端正人们对“两型社会”建设的认识,激发人们参与“两型社会”建设的热情。例如武汉已经启动11湖连通、太阳能入户、公交车油改气、推广节能灯具等工程,着力拓展“两型社会”建设改善民生的渠道和载体。如果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两型社会”一直只是遥不可及的生涩概念,“两型社会”建设就很可能长期停滞于意识形态层面,成为“空中楼阁”。

四、“两型社会”建设关键在于协调整合内部资源

按照世界都市经济圈发展的一般规律,均要经历“强核”、“外溢”、“布网”、“整合”、“耦合”等阶段,长株潭城市群建设同样不可避免。但长株潭城市群又有其特殊性,首先缺乏像上海、武汉、西安这样的特大都市,不具备足够的集聚和辐射功能,同时三市之间的行政壁垒仍将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两型社会”建设的瓶颈。因此目前这阶段必须创新思维模式和管理模式,在暂不改变现有行政区划格局的基础上,协调整合好三市各个方面的资源力量。集中打造“强核”。湖南要发展,首先要做大做强长株潭;长株潭要发展,首先要做大做强长沙。“核”不强,“圈”就不够大,“磁”力就有限。在长株潭一体化提出的初期,受“平均主义”和“均衡发展”思想的影响,一部分人提出“长株潭是湖南最发达的区域,作为战略发展重点对其他地方太不公平”,造成了长株潭一体化一度搁浅。如果没有当年邓小平同志“优势地区优先发展”、“让一部分先富起来”的果敢决策,没有经济特区和东部沿海的率先发展,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就不可能取得现在的丰硕成绩。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既要加快一体化进程,共同在省内率先崛起,又要防止内部的均衡主义,要重点加快长沙的发展。相当一段时期内,长株潭三市曾对各方面资源的竞争十分激烈,一些本来放在长沙可能见效更快、作用更大的项目,被株洲、湘潭以降低门槛、牺牲利益的方式挖走。反之,也有本是株洲、湘潭急需的项目被吸附于已经饱和的长沙。如果要在经济上真正实现一体化,就不应该发生这种现象,要确保项目能够放在最合适、最需要的地方。作为省会的长沙确实存在很多明显的优势,这些优势都应该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长沙得到率先发展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只要是符合经济规律的理性选择,就不应该人为干扰。按照城市圈域理论,在如此近的距离内,不可能有三座并峙的中心城市,三市不成互利关系,便成对手关系。长株潭之间更多应该地合作而非竞争,株洲、湘潭要适当调整功能定位,一方面要充实作为长沙的卫星城、姐妹城的角色,继续发挥在各自区域中的“次核心”作用,另一方面要支撑并借势于长沙的率先发展,而不是狭隘地在各项经济指标上追赶攀比。

五、“两型社会”建设要善于化外为内

“两型社会”建设不但需要“内蓄势”,还需要“外借力”。外力甚至可以在关键时候发挥“四两拔千斤”的作用。长株潭区位优势明显,又有国家政策上的强力支持,对外引资、对外引智的关键在于能否提供一个真诚、友好的合作环境。只有多栽“梧桐”才能引来“凤凰”。要善于化外为内,充分从外部集聚、整合、调动各种有利因素。“内”具有亲密友好、利益共享的含义,发展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就是要克服短期利益、小集团利益倾向,立足于双方的和谐共赢、长远利益,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尊重对方的立场,考虑对方的感受,保护对方的利益,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要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使长株潭成为既宜居又宜业的现代化大都会,不但能使本地人们安居乐业,还可以挽留外来人才落地生根。要用开放的环境来包容人,用和谐的环境来感召人,用优美的环境来吸引人,进一步提高长株潭在国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赢得更加广泛和深层次的认同

浅析大学校园文化的三个表现 众所周知每一所大学都有其固有的文化底蕴,无论是哈佛、剑桥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清华、北大这样具有百年历史的国内著名学府,还是一所所名不见经传的专科院校,一所大学的文 化传统不仅折射出大学的办学理念,更成为指引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风向标。大学校园里浓厚 的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 教职工形成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良的传统,更有利于形成一种促进大学健康快速发展的 巨大推动力和凝聚力,形成一种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谐迅速发展的强大影响力,正是 基于这个原因,才使的大学校园文化成为大学这座象牙塔不可动摇的基石。大学校园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大到一所大学整体的办学理念,小到每一个学生在 大学的影响下所形成的内心修为。我认为,大学文化最集中的的体现便是大学的校训,没有 特色的校训,一般是不可能成为有精神的大学。校训,是学校的精神所在,它不仅反映了一 所大学的文化传统和办学宗旨,也深深砥砺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人格品行,激励着代代学子 发愤图强,报效祖国。清华大学的校训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它强调了做学问和做人 的内在联系,要想学有所成,首先要立德,唯有“厚德”才能纳天地万物,达三江五湖,成 为对社会对人民有用的人,除此之外还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有面对挫折不屈不挠的斗争精 神,唯有如此才能不被命运中不可避免的大风大浪所击败,才能成功的到达胜利的彼岸。北京大学的校训是“勤奋严谨求实创新。”北大之所以成为全国著名的一流名校,不仅在于 她百年的风雨历程,更在于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涵养和博大胸襟。博学审问 慎思 明 “ 辨笃行” “让真理与你为友” “剑桥——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这些世界一流学府的校训无不 彰显了一种强大的内在精神文化修为,正是因为这些强大的内在精神文化的影响,才铸就了 足以影响世界的一流高等学府。其次,一所大学的主体是生活与其中的莘莘学子,这就必然导致了千千万万的学生成为大学 校园文化的主体,培养怎样的学生必然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另一个核心所在,办教育的根本 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一批有修为,有能力的建设者,能为国家,为社会贡献毕生精力的实践者,真正有文化修为的大学会将其内在的文化涵养转化为指导学生建设社会的指导思想,会在每 个学生的内心里开疆拓土,建设带有自己大学本质属性和根本烙印的文化国度,如果在这个 国度里我们可以找到作为人所应拥有的最大化,最丰富的美好品质,那么毫无疑问这所大学 的文化建设就是成功的。如果从这所大学的校门里走出的只是空有一手技能而毫无理想,毫 无抱负,更无品质可言的学生,那么这所大学的文化建设就是失败的。第三,大学文化的第三个方面表现在大学的软硬件和谐发展上。一所大学就如同一台电脑,硬件和软件都是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功能强大、效率极高的硬件作为支持,那么再好的软 件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样如果失去了软件,在强大的硬件也只能成为摆设,大学的 硬件和软件就如同人的两条腿,失去了任何一方,人都不可能快速稳定的前进,而两者的不 均衡发展也必然会导致整个系统的行动受阻,试想一下,一个跛脚的人能走得快吗?一所大 学既要有“大楼”又要有“大师”,而“大楼”与“大师”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大学校园文化 的基本轮廓,两者之中任何一方面的不足,都将导致大学校园文化的整体缺陷,但令人感到 惋惜的是,在当今的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人们过多的关注了硬件的发展,把主要的精力投入 到盖“大楼”上而忽略了“大师”的培养,也许您会说这只是一个阶段,“大楼”盖好了我 们自然会将精力转向培养“大师”,但是殊不知教育最害怕的就是“断血”,一次教育的“断

血”会使成千上万的学生营养不良,而教育最难治愈的也恰恰是“断血”,当我们发现我们 的教育体系面色苍白,气若游丝的时候,我们会恐怖的发现整个世界也已然失去了血色,到 那时候,我们该到何处去为我们的教育,为我们的世界寻找新鲜的血液呢? 教育乃国之根本,而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简单的给学生灌输知识,而是教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教育的根本在于用我们培养的人才去建设一个和谐的社会,大学 作为整个教育体系的上层建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氛围作为大 学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有利于千千万 万天之骄子的成长成才,更有利于整个社会血液的更新和体魄的强健。大学作为文化的产物,身上将永远流淌着文化的血液,骨子里将永远埋藏着文化的魂魄—— 任时光荏苒,沧海桑田。

调查类型:研究性调查

调查对象及样本分布:

本次调查对象涵盖大

一、大

二、大

三、大四学生以及研究生,其数量各六十,男女比例为1:1.。

地点:a 宿舍 随机选择一栋宿舍楼,晚上7点30到9点30.,敲门进入宿舍,一舍两份,填完后马上收回。50%

(1)图书馆自习室 25% 可靠性85~95%

(2)图书馆阅览室 25% 可靠性 85~95%

调查时间:2006年底

调查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方针政策的认识,调查了解学生文化生活现状,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一)、文化与校园文化

据调查,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认识较为全面,因为校园文化既是物质层面上的文化又是精神层面的文化。问卷显示,68.5%的同学认为大学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体,而有21.5%的同学则认为大学文化抽象为一种精神,仅有10%的同学认为大学文化是校园氛围的物化形式。

说到大学文化,不可缺少的是一个学校的历史。在调查中,有15%的同学对我校历史了解并且感兴趣,8%的同学则对学校“非常不了解”,33%的同学表示“不太了解”,44%的同学则表示“了解一部分”。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原因,在另一项调查中可以看出:从了解学校情况的途径方面,56%的同学选择了“听别人说”,而占第二位的是“报纸”,占30%。“听别人说”这样一种了解方式显然是很空泛的,而道听途说往往使人对一个学校的认识产生偏差,从而给学校的声誉、校园文化的传承产生不良影响。从“学生对学校情况了解途径调查”的图表中可以发现,“报纸 ”和“校园网”占整个调查的40%,这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同学选择从校园媒体方面了解学校,这也说明在大学校园里,媒体的地位是很重要的。

(二)、校园学术环境探究

大学文化是校园环境、教学特色、学术环境、社团活动等一系列的物质和精神的集合体。而教与学依然是一个学校最重要的事情,也是最能够表现一个学校的文化特质的方面,因此,对校园学术的调查是首当其冲的。

通过问卷的调查结果我们发现,大多数学生对学校学术氛围评价平淡,渴望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认为学校学术氛围浓厚的只占考察比例的18%,而46%则认为“还过得去”,剩下的36%则认为学校“没有学术氛围”或者是保持沉默。在选择中出现了大量认为学校没有什么学术氛围的比例说明:我校的学术环境有待改进。从另一

个方面讲,这又是与当今社会大气候息息相关的。当下,高校学术氛围普遍缺失。根据调查问卷结果,对这一现象简要分析:

(1)社会“考证”热,学生浮躁、不塌实

有些人为了取得更多的证书,甚至放弃在校的学习机会,花另一份钱去外面的补习班、辅导班学习。学校作为高校教育的载体,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其在教育中的核心作用是任何校外的补习班、辅导班所不取代的,为了考取某项证书而忽视了在校的学习,是很不明智的做法,学生应当利用校内资源学好本专业的课程再考虑学习其他的知识。

(2)加强图书馆、自习室等硬件设施的建设

调查发现,同学们所关注信息的范围,平时所阅读的书籍类型以社科,文学和武侠类居多。大多数人认为校内自创的刊物政治性、学术性较强,可读性较弱。订阅的刊物偏向学术方向的较多,虽然也有一些文艺性刊物,数量不少但是质量不高,也没有什么吸引人的地方。28%的同学对学校图书馆的资料很满意,46%的同学则认为一般。

硬件设施是学校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也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吸取知识所必备的。随着高校扩招,学校扩大建设规模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校方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精打细算,将教学设施与生活设施建设合理安排,确保学生拥有高品质的生活、学习环境。

(三)校园文娱活动分析

在一个学校里,教学活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除了学业以外的课余活动也是校园文化必不可少的。为此,我们对课余时间里同学们的行为进行了调查。

在当今社会,许多大学生对社会时事毫不关心,总是说“我并不关心什么经济和政治,这些事情与我无关”。这些真与大学生毫无关系吗?不是的。作为当代大学生,肯定是要关心这些时事政治的,只有了解了,才会有拼搏的方向,才能肩负未来的使命。一个不关心国家政治经济的大学生不能称得上是一个完整的大学生,大学校园文化不应该是爱情、足球、毫无意义的争论调侃和不知所云的伪小资情调,每个学生都应当对政治有足够的重视。

大学文化是学校的精神、传统作风的综合体现,是校内所有成员共同创造的一种过程。它包括知识、氛围、环境、价值、信念以及其他一切独有的能力和习惯,客观地创造一种育人的环境和氛围;一旦某种精神形成了,必然会对学校的发展产生导向作用,形成一种独有的校园氛围,从而使生活在同一所学校的各类人员彼此之间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升华为校园归属感、责任感和荣誉感。因此,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管理中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是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发展的。在这里,我们将大学校园最重要的文化感知者学生的行为进行简要的分析,为的就是通过一些问题引出一些更深入的思考,探讨大学的文化现象,挖掘出我校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也希望更多的人关注大学文化建设,为构件一个和谐的校园而努力,同时也是为提高自身修养,增强民族责任心和民族自豪感而努力。

第二篇:长株潭两型社会调查

长株潭两型社会社会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深入了解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状况,和变化;了解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调查背景: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要建立“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

2007年12月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中国的第四批试验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和成渝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后,国家从改革发展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2008年年底,试验区改革总体方案和城市群区域规划方案经国务院批准,2009年1月,长株潭“两型社会”改革2009年正式迈入新征程。近年来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党的指导思想

一、两型社会:两型社会指的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指整个社会经济建立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核心是节约资源,即在生产、流通、消费等各领域各环节,通过采取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措施,厉行节约,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尽可能的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以“两型社会”为中心,我们对经常往返于长株潭的群众进行调查,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大部分市民都知道“两型社会”的含义,并且知道长株潭正在建轻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环境方面

长株潭的一体化虽然提高了市民往返于三地的频率,加快了市民的生活节奏,但湘江沿途接纳了永州、衡阳、株洲、湘潭、长沙等城市大量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核心区河段水质污染较严重,再加上城市规划滞后,以及审批体制与法律规定之间的不协调性,环保法律意识淡薄,致使湘江水质、城市环保、空气污染等污染较严重。

1、区域水质性缺水矛盾突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水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水资源的缺乏和水污染的威胁在不断加剧。一是工业的水质污染。一些污染汇集湘江,严重威胁三市居民的饮水安全。二是污水的处理率低。包括省会城市长沙,几乎没有对生活污水进行二级处理,而是直接排入江河湖泊。现在三湘四水的芙蓉国度,很难找到一条未被污染的溪河,湖南不缺水,但湖南缺乏干净的水源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有些地方的水污染已经对群众的生活造成了威胁。相

关部门可以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配置核心区各河段最小流量,开辟新的供水水源,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水质。

二)城市规划方面

虽然从2008年1月1日起就施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但仍然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其中以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和房屋规划最为典型。许多道路绿化建设都是由临时工实施,完工后没有对该项目进行管理,使得在该片土地上一遍又一遍的栽树种花,造成人力、财力的浪费。湘潭的房屋规划也有点过于密集。

三)中部崛起研究中心主任吴永保认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意义重大,集工业、能源、农业和交通优势于一体的长株潭城市群,无疑具有很高的试验价值,以“两型社会”试验为突破口,将全面提高城市圈的整体素质。

资源方面: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不是简单的节能减排,而是要实现发展方式的改变

四)文化发展:“两型社会”建设中,要充分利用湖湘文化底蕴来发展文化产业,发挥体现湖湘文化的伟人和名人优势,把历史文化培养为经典文化,把伟人和名人文化发展为特色文化。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尤其要注重培育科技文化、倡导合作文化、培养创新文化、规范生产文化和健康消费文化,为“两型社会”的建设注入强大的文化活力和精神动力。

自主创新支撑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及对策研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两型产业,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两型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两型社会建设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研究;发展“两型”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强节约型经济体系构建,实现长株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两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服务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两型社会发展;人文教育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证研究;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基础;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资源节约对策研究;长株潭一体化土地使用机制研究;长株潭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五)加快湖南经济发展

湖南是传统农业大省,地处经济不发达的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十一五”期间,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湖南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省工业化水平提高6.2%,城镇化水平提高

7.4%,三、总结

自主创新支撑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发展目标、工作重点及对策研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两型产业,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两型产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两型社会建设与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研究;发展“两型”产业,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加强节约型经济体系构建,实现长株潭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发展两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服务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服务型政府,推进两型社会发展;人文教育与两型社会建设的实证研究;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构建和谐社会基础;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资源节约对策研究;长株潭一体化土地使用机制研究;长株潭金融服务体系研究。

电信1101班马存禄

201156110108

第三篇:关于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感想和建议要点

关于长株潭建设两型社会的感想和建议

长株潭城市群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同时也带来了无限的发展潜能。这是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从设想、规划到大步实施,再到作为试验区向前迈进,10年间质的飞跃和突破。我们在高兴与欣慰,更在思考,如何优势先行,强势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笔者肤浅地认为,至少有三个关键值得把握。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转变和创新,关键在于领导思维的不断提升。只有长株潭三市政府从大局出发,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跳出局部利益的思维模式,将

思想统一到“两型”社会的决策和整体部署上来,提高认识,切实做好本地区的节能、环保工作。相关行业和企业尤其是那些高耗能、重污染企业的领导,更要进一步拓宽视野,转变经营理念,将自身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联系起来,努

力走节约型、环保型发展道路,避免陷入到争夺能源资源和破坏环境的恶性循环中去。摒弃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的旧思维。这就要求我们以“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在投资政策、财税政策、土地政策、资源政策、生态补偿政策等方面先行先试。如果长株潭城市群能够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的建设上取得重大突破,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那么对全省的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全国的发展将提供崭新的样板和参考。

二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不断转变。目前,长株潭正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正处于高速成长期,量的扩张还有待充分释放。但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又好又快的发展路子。这就要求我们从根本上转变发展方式,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将是长株潭优势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长株潭城市群要致力于改造高消耗、高污染企业,对重化工业进行传统技术改造和升级。聚集了全省65%的大中型企业的长株潭城市群,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有色金属、文化传媒等产业是省内支柱产业,电动汽车、风力发电装备等产业已颇具竞争优势,初步形成了合理分工、集聚发展的产业新格局。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九华工业物流园、湘潭高新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在产业发展上无不高起点

规划,高标准建设,高门槛准入。长株潭城市群要借个机遇,积极谋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转型,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达到建设的推进速度和质量的和谐统一,才能为全国的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出样板。

三是“两型”社会建设的推进激情和动力,关键在于惠民宗旨的不断深入。科学发展至少应该包含三个主题词:生态、节约和惠民,“两型”社会建设同样如此。能源、环境,是经济社会赖以发展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而这一切归结为人民和谐幸福的生活。现实告诉我们,以大量消耗有限的能源资源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是得不偿失的,也是人民群众所不愿意看到的,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也只有将“两型”社会建设和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结合起来,让长株潭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

三市人民甚至全省人民,才是“两型”社会建设的终极追求。

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正按照中央要求全面推进,同时也需要国家政策层面继续大力支持,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创新绿目前,绿色科技,发展环境经济

绿色科技是能减少污染、降低消耗、治理污染或改善生态的科学技术体系。环境危机具有一定的技术内涵,人类非人道地误用技术或无节制地利用技术导致了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恶化,但是不能将环境污染归罪于技术,也不能简单地认为依靠科技无法摆脱环境危机。科技具有双刃剑效应,绿色科技进步会使环境成本降低,应该成为控制与治理污染的主要动力。建议: 一是加大资金投入。设立绿色科技产业引导资金,重点加大对环境无害化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能源技术等绿色科技技术的研发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组织重大技术开发,推动建立“产学研”平台,促进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二是强化重大工程。在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布局能源节约与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并积极扩大实施范围,积极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运用市场机制促进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三是优化政策环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着眼优化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以环境成本内部化为原则,综合运用价格、税收、财政、信贷、收费、保险等经济手段,对各类市场主体进行基于资源环境利益的调整,建立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资源环境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实现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例如,生态补偿方面的财政政策、资源税与排污税方面的税收政策和绿色信贷、绿色证券、绿色保险方面的金融政策,以及森林权、排污权交易等产权方面的产业政策。

二、调整财税制度,推进节能减排

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当前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构建“两型社会”的重大举措。从各地实施情况看,要完成中央提出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还有不少难度。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目前情况是,央企和大型国企节能改造的动力比较足、力度比较大,而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等问题。因此,要进一步完善中央对地方的节能减排专项转移支付,采取科学、规范、透明的方法将资金主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引导地方政府加大对企业节能减排的支持力度,调动地方企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同时,建立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以本次金融危机提供的倒逼机制为契机,继续加大对小造纸、小化工等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

二是调整完善税制结构。扩大资源税课税范围,增加土地、矿产、大气、水等再生和非再生资源的各个领域的税目,科学制定税额标准,不仅要将资源级差纳入税额中,同时要将资源开采产生的环境成本考虑进去。制定必要的鼓励资源

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的税收优惠政策,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使企业的部分外部成本内在化,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企业开展技术升级改造的积极性。适当调整增值税、所得税和消费税等税种,提高企业购置除尘、污水处理和提高利用效率等环保设备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标准。对于企业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研发投入,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在税前全额扣除的情况下,其各项费用增长幅度超过10%以上的部分,可以适当扩大实际发生额在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的比例。同时,课征消费税以限制污染、浪费的生产行为。

三、完善环境立法,强化制度约束

环境立法在建设两型社会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顺利建设两型社会的有力保证。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我国环境立法现状,并对环境立法中不适合建设两型社会要求的方面进行必要的修改与完善。建议: 一是提升《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无论从借鉴西方国家的环境立法实践出发,还是从环境与资源保护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程度出发,我国都有必要制定一部高位阶的环境保护基本法来指导和统领单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20年来,我国先后出台《大气污染防治法》、《矿产资源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20余部环境、资源、生态保护方面的单项立法,唯独缺少一部体现国家环保基本方针政策的环境基本法。因此,建议将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提升为基本法,作为环境基本法。侧重于确立国家环境保护的大政方针,明确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明确各级政府的环保职责,确定环境侵权归责原则等涉及整个环保领域的共性问题。重新修订后《环境保护法》,应坚持污染防治与自然资源并重的原则,体现可持续发展与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理念;增加适应建设两型社会的基本制度,明确规定公民的环境权并使之具体化;通过提高效力位阶以确立其环境基本法的主体地位。

二是修订单行性专门环境立法。在环境污染防治法方面,实现从“未端控制”到“源头控制”的转变,加强环境污染的总体防治,制定并修改《水污染防治法》、《有毒化学品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等重要的法律法规。在自然资源能源保护法方面,体现对资源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增加对资源能源保护、改

善和治理的内容,修改《节约能源法》、《水法》、《森林法》等,加快制定《能源法》、《湿地保护法》等。在生态环境保护法方面,应制定《有毒化学用品管理法》、《荒漠化防治法》、《生物多样性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三是加快循环经济立法。由于我国人口多、资源储量少,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经构成严重制约,必须实行资源利用效率、再利用效率高的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工作。可以借鉴《清洁生产促进法》,建立与《清洁生产促进法》相衔接的《循环经济促进法》,同时可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制定《资源保护和回收法》、《多重利用、持续产出法》、《废弃物限制处理法》等。

四、加大支持力度,推动试验区建设

去年12月,国务院批复《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进一步提升了长株潭在全国区域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目前,长株潭尚处在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要推进产业转型、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推进新型城市化等,任务十分艰巨。长株潭作为国家试验区先行先试,需要国家在政策上予以大力支持。

一是在产业转型方面。建议对于长株潭开展产业布局调整和“两型”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和资金支持,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淘汰退出给予必要的资金援助,对符合“两型”社会要求的重大产业项目,尤其是新能源、环保产业项目给予大力支持。

二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湖南已将湘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规划上报国家发改委、环保部,国务院领导作了重要批示。建议国家在今明两年给予专项资金支持,并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范围继续予以支持。同时,在长株潭开展环保税试点。

三是在资源节约方面。对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发展、“两型”技术研发推广给予财政支持。建议国家增加对长株潭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专项转移支付,设立“两型”产业发展基金。

四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湖南提出以轨道交通为主轴、水运为重点、其他交通形式为补充,构建“3+5”城市群“两型”交通体系。建议请求国家在“3+5”城市城际轨道等项目的立项、土地等方面给予支持。

同时,两型社会建设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全新发展理念的蜕变,是一种科学生产方式的建立,是一种健康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唤醒全民对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因此,要高度重视“两型”社会建设知识的宣传、教育。考虑在中小学专门增设“两型”知识课堂,在大学增设环境保护、环境研究专业。开设“两型”社会电视频道,提高全民环境保护素质。结合文明、卫生城市的创建,定期开展全民环境保护行动,注重从细节引导公民自觉行动,充分利用一些废弃工厂,建设“两型”博物馆,促进终生学习,实践真实的环境关怀。

国贸1002班

张雪莲 201073250208号

第四篇:长株潭两型建设体会唐光华

长株潭两型建设学习参观体会

学员 唐光华

参加公务员班培训学习期间,我们宜昌市委党校十五期公务员班师生一起前往湖南学习考察推进“四化两型”建设,几天的时间虽然短促,但触动很大,思考颇多,更受益匪浅,深受启发。

感觉很兴奋

几天内所到之处,包括长沙市、及到岳阳、衡山经过的株潭及其沿途,要不就是笔直宽阔的大道、要不就是绿荫掩荫的小楼、要么是整洁靓丽的城市、要么是生态环境的工厂……。湖南坚持以大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高起点规划加快城乡建设,以高标准加强城市管理,竞相发展、赶超跨越的态势令人触动,深感震撼。

一是发展快。2010年,长株潭三市人口1300多万,不到全省的20%,地区生产总值6715.91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42.2%.消费品零售额和地方财政收入都超过或接近全省的40%。2011年5月6日,中国社科院对外发布2011版《城市竞争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相关内容赫然显示: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地区囊括“竞争力前10强”的局面被打破,长沙作为中西部地区唯一代表,位列第9,首度跻身10强,成为国内“最耀眼的明星城市”。

二是变化大。在县域经济发展上,长株潭地区的部分县(市、区)依托优越的区位优势,坚持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

服务业并重,大力引进、培育和发展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县域经济实现又快又好发展。2011年,长沙市的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继续位居全国百强县行列,长沙县2011年预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20亿元,增量达到了45亿元。在城市建设上,长沙市实施 “沿江建设,跨江发展”战略,湘潭在全省率先制定“两型”建设的顶层设计,编制完成了10多个重点区域控规,城市建设“一年一个样”。2008年、2009年、2010年,长沙连续三次荣膺“中国(大陆)最具幸福感城市”,分别以第10位、第7位、第4位跻身评选排行榜,并于2010年获得特别设立的“民生满意奖”;获评绿化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联合国人居环境良好范例奖。

三是管理好。长株潭及其各县(市、区)围绕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创新理念,加大投入,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加强城市建设和管理,无论是城市建设规模和品位,还是城市建设速度和管理水平,都有很大程度地提升。创新提出和推进建设两型先导区,即大河西先导区建设,市政府授权先导区管委会对“三区一县”重大经济事务行使管理权限,不承担社会管理职能。市委、市政府确定“五统一分”(“五统”即统一国土、规划、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环保、综合配套改革,“一分”即分区实施)的运行机制,以此理顺先导区管委会与“三区一县”的关系,明确各自的权利与责任。拥有长沙市规划局、国土局、环保局、建委、房产局、林业局、水利

局、发改委、农业局、园林局(岳麓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和文化局 11枚2号公章,被允许实施这些部门的44项行政许可。

感慨很颇多

一是思想解放。坚持 “敢于负债搞建设、敢于让利搞招商、敢于大胆用干部、敢于放权活机制、敢于创新促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尤其是把和谐家庭作为和谐社会、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推进,实实在在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制定的“两型”家庭标准包括了使用节能型器具、使用循环用水设备、垃圾分类处理、自觉执行限塑令,自带购物袋或菜篮子等、尽量采取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出行、夫妻互相尊重、互相容忍、和谐美满、无婚外情。特别是最后一条,倡导了一种健康和谐的家庭理念,把很泛概念化的两型社会建设具体到了人人都很的见、摸的着的行动和规范。

二是理念新颖。从将省政府搬迁到长株潭三市中心位置、提出“城市国际化、产业高端化、城乡一体化、发展两型化、管理法治化”及“数字化城市管理”等,都体现出一种发展城市、经营城市、和谐城市的新理念。坚持长株潭城市群的最大优势在于生态资源,规划要把山、水、林与湖湘文化原素充分结合起来,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生态之都、魅力之都;产业发展要进一步充实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等方面的内容,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创业之都、创新之都;基础设施建设要突出交通、通

信,统一布局,互联互通,形成整体,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把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为宜业之都、宜旅之都。

三是机制灵活。如在投融资方面,长沙市运用资产证券化、企业债券、市场债券、集合委托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带动全市市场直接融资305.4亿元;大力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引进BT、BOT等项目建设模式,大胆采取国际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新理念新模式,为基础设施建设添力助劲,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感想很肤浅

长株潭发展的经验和成绩为我市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世界水电名城和全国特大城市建设,实现“四个一流”,进一步开阔了思路,提供了启发,增添了的信心和决心。

必须解放思想,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上水平。在项目建设上,必须招大引强。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用特别优惠的政策主攻国际国内500强投资项目、主导产业关联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和高新技术产业类项目。在产业发展上,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要逐步减少化工产业园建设的速度与规模,加快装备制造业引进、提档、升级,大力发展旅游物流和商贸港口经济,提升农产品加工产业规模和水平,加速我市产业结构调整。要重点围绕提升项目园区形象,建立低效项目退出机制,不断提高猇亭园区、百洋园区、宜都园区、宜昌生物科技园区等发展质量和水平。

必须注重文化产业建设,促进城乡文化文明一体化。以城市扩张发展、农民梯度搬迁入城为主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将为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不断加快,但农民要转变成市除了户口身份上转变、就业保障方式上转变外,最根本的是要从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消费心理上转变。这种转变说起来虚、本质上实、实践起来难,因此,我们必须适应这种变化,未雨绸缪,及早把文化产业当事业、文明素质当本质来对待、来落实。

必须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做到三个一步,即“一步设计到位、一步建设到位、一步生态到位”。新一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应新在规划,新在绿色,新在管理。要把支持城市顺利活动的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结合起来。基础设施建设一定适度超前,这个超前既有质上的也有量上的,宁可要三年圈围建设,也不要天天修修补补圈围。坚持整体效应,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高度统一为前提,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使城市发展和资源、环境容量相适应地进行规划,着力形成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工程、绿色建筑和绿色办公等特色基础设施建设机制体制,让看的见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人看了能爽心、有信心,让看不见的基础设施建设让人看不见时也能安心、有信心。

必须加强教育,转变作风提状态。区域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围绕打造“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政务环境,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让各级的党员干部成为最能吃苦、最愿奉献、最会工作、最有战斗力的先进群体。要加大教育力度,积极创设教育活动载体,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品质、专业技能和文明素质大学习、大讨论、大践行活动,不断提高各级班子的科学谋事干事水平。要加强作风建设,深入推进治庸问责,继续转变干部作风,采取有效的方法促进干部队伍遵规守纪、心系群众、提高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

第五篇:两型社会建设论文

关于建设两型社会的报告

“两型社会”是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整个社会经济节约能源的基础上,其核心内涵是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形态,其核心内涵是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与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两型社会”是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明确提出来的,是从我国国情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资源利用效率比较低。据统计,中国的GDP占全球4%,而煤、铁、铝等资源的消耗占世界的30%以上。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给环境与资源带来很大压力。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将有助于解决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

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资源节约观念、资源节约型主体、资源节约型制度、资源节约型体制、资源节约型机制、资源节约型体系等。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努力做好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产权制度、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订和完善战略性资源的中长期开发和利用规划、发展循环经济、加强法制建设等方面工作。

环境友好型社会是由环境友好型技术、环境友好型产品、环境友好型企业、环境友好型产业、环境友好型学校、环境友好型社区等组成,主要包括:有利于环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无污染或低污染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不利影响的各种开发建设活动;符合生态条件的生产力布局;少污染与低损耗的产业结构;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人人关爱环境的社会风尚和文化氛围。与资源节约型社会相比,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强调生产和消费活动对于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

2007年12月,湖南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国家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我们湖南干部群众深受鼓舞,也深感沉甸甸的责任,开始了“两型社会”建设的积极探索。去年2月,中央举办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进一步明确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原则、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省委召开工作会议,明确充分抓住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机遇,把建设“两型社会”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和着力点,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两型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信息化,加快建设创新型湖南、数字湖南、绿色湖南、法治湖南,力争率先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着力走出一条符合湖南实际、具有湖南特色的转型发展路子。

政策指出要在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的产业格局下,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把“两型”理念注入产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近些年来,在“两型社会”理念引领下,全省各地加强政策引导,加大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力度,着力推进传统产业“两型化”、“两型”产业规模化、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去年全省三次产业结构由2007年的17.6:42.7:39.7调整为13.8:46.2:40.0,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56.1%。“十一五”期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提高5.7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工业的比重下降7.4个百分点。全省形成了机械、有色等10个年主营业务收入过千亿的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生物、新能源、信息和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中联重科、三一重工、湘电集团等一批优势企业通过科技创新迅速做大做强,成为湖南先进制造业的突出代表。长株潭城市群被列为全国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试验区、综合性高技术产业基地和“三网融合”试点地区。

加快传统优势产业升级转型,是发展“两型”产业最快捷、最现实的一条路子。株冶集团是一家老国有大型企业,也是湖南“有色金属之乡”的标志性企业。调研时该企业负责人给我讲,近年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成功采用全球成熟、先进的湿法炼锌等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铅锌产品深加工率由2005年的54.44%提高到74.24%,有价金属综合回收率由73%提高到83%以上。五年间,企业在铅锌生产规模达到60万吨、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分别增长42.8%

和83.4%的情况下,外排废水总量减少90%、外排重金属污染物减少95%,废气二氧化硫减排约60%。在企业我们看到,经处理的废水可以直接放养金鱼。昔日的能耗大户、排污大户正向“绿色企业”迈进。实践证明,通过技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完全可以实现“两型化”发展。

但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来,一些市民只知道什么是两型社会,并没有去深入的了解和贯彻,而另一些湘潭市民则只听说过两型社会。深入了解的市民则表示我们应支持政府和党所做出的决定,这样才能真正推动湘潭地区的经济和城市的发展。才能使长株潭地区真正建设成为两型社会,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改善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

同时,我们也深入了学校,询问了许多的老师和同学(主要为高中生)。许多老师和学生都吃赞同的态度。其中一位同学说道,她认为建设两型社会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就现在的国内形势而言,中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工业生产对原料的需求十分的巨大,但是,现如今中国的煤、铁等资源正在不断减少,因此,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重资源的节约和再利用。现在世界上的环境问题也层出不穷,譬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等。所以,在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也要注重环境的保护。一位老师也表示,建设两型社会是对社会生活质量和公民素质的一种考验同时也是一种提升,但目前来看两型社会建设道路是困难曲折的。

作为高中生的我们,也应该肩负起身上的重任,认真遵守好国家和党作出的决定,给湘潭市民起一个示范和带头的作用。第一,我们应从身边做起,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同时多关注时事政治,关心我们的社会建设和生活。第二,建设两型社会不是一个口号,应加大该方面的普及工作,对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贡献出我们的一份力,如,在学习上,尽量做到一张纸写两面,在生活中,做到一水多用,不浪费粮食。第三,应该将建设两型社会放在心中,不仅自己要落实这个任务,并且也要带动周围的人参与其中,共同建设。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人类社会的主体。同时,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还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决定因素。因此,我们作为广大人民群众中的一部分,作为国家发展基石的一部分,应支持两型社会的建设,并用我们的力量去实现好建设两型社会的需要,共同推进湘潭地区乃至长株潭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城市发

下载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论文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长株潭地区两型社会建设论文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长株潭学习考察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几点体会范文大全

    赴长株潭学习考察推进“四化两型”建设的几点体会前不久,我们随岳阳市党政代表团赴长株潭地区学习考察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三天的时间虽然短促,但触动很大,思考颇多,更受益匪浅......

    关于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

    关于支持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的批复》......

    两型社会建设范文

    中国的循环经济建设的提出和具体成就 骆梅 (湘潭大学 外国语学院 10级对外汉语班 2010310119) 摘要: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及我国建设两型社会工作的提出过程。......

    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

    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工作方案 加快推进长株潭综合交通一体化,优化现有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服务结构,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整体优势和综合效率,是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

    社会学-长株潭农民工问题调查报告

    有关统计表明,我国城市化率已达到40.53%,未来十几年还将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提高。随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城市农民工已经日益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规模巨大的社会群体,对目前传......

    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长沙市开福区房产管理局 2010年两型社会建设工作总结 2010年,我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安排,根据《2010年开福区两型社会建设目标责任分解表》文件要求,认真抓好落实,全面完成各......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

    两型社会建设总结建设“两型社会”社区模式以来,街道办事处认真谋划,严密部署,开好头,起好步,建立了“两个机构”,组织召开了“三个会议”,摸清了“两个底数”,采取“四项措施”加大......

    两型社会建设情况报告

    关于资源节约型和 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的自查报告 根据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任务分工,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两型社会建设的主要思路 紧紧抓住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