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县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对去年我县的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回顾,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xx同志代表政府对今年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去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繁重。县人劳社保部门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采取得力措施,通过扎实有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委、政府予以充分肯定。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社会保障、再就业及事业单位改革等重点工作,强调以下三点:
一、关于社会保障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也社保工作的最终归宿。我们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社会保障工作。
一要加大征缴清欠力度。今年,我县社会保障支出预计将达6200万元以上,确保今年社保资金足额征缴,实现全年发放略有盈余,任务相当艰巨。为此,要继续采取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切实加大保险金征缴清欠力度。对财政全供单位,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保险金;差额补贴和自收自支单位,要优先拨付;对能够正常运转的企业,要依法税前列支;对改制企业无力缴纳的,要划出部分资产变现抵交;对已破产企业要尽最大努力抓紧变现资产予以清偿。要加大保险金的社会监督力度,通过发放职工兑帐单、设置公告栏等手段,促其缴纳。
今年,我们在制定对15家重点企业考核奖励办法时,把缴纳社会保险金作为重要一条,对养老保险金当年产生新的拖欠以及以往年度欠缴数额较大的,不予评先和表彰奖励。二要强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参保扩面工作。近几年,我县以棉纺织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吸纳了部分农民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工业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加快企业发展,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工人队伍和一批得力的技术骨干。鹏升等企业的实践证明,给工人缴纳养老保险金,不切实维护了职工权益,而且营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保险金征缴工作,是利企利民的大事。各企业要主动适应形势,强化参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工人缴纳保险金,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社保部门要重点抓好大个棉纺织企业的扩面参保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参保覆盖面。
三要确保完成社保资金征缴任务。今年,县政府对社保部门下达了6336万元的养老、失业金征缴任务。有关单位和企业要树立大局观念和长远意识,依法自觉申报缴纳,不允许出现新的拖欠。今天在座的都是各企业、各单位的一把手,是社会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宁可多吃点苦,少浪费一点,也要从各方面挤出资金,千方百计确保任务完成。社保部门要加大资金征缴力度,实行内部征缴目标责任制,领导分包企业、单位,科室任务分解到人,上门工作,绩效挂钩。为了调动社保部门积极性,县政府出台了有关政策,对2700万元的企业养老金征缴任务实行同奖同罚,加快资金积累。四要切实做好社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随着企
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步伐的加快和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大量的劳动保障工作事务将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需要依托社区来完成。要抓住省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的机遇,加强社区规划建设,逐步建立社会劳动服务站,打造社会化发放平台。
五要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社会保障对于个人来讲,它是一张“安全网”;对于社会来讲,它是一架“稳定器”。要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继续推行社会保险资金审计工作,减少跑冒滴漏,防止基金流失,保证年年有节余,年年有积累,决不能“坐吃山空”。要加强对国家社保政策研究,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壮大社保资金实力。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社保支出。要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支出渠道和审批程序,确保基金安全。一定要好、用好这笔广大干部职工的养命钱、保命钱,绝不允许挤占挪用,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要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持基金增长的势头,承担起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过程中越来重要的功能。医疗保险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要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切实解决报销比例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二、关于再就业工作一要落实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贷款、免费服务、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等各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坚决兑现各项承诺,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下岗失业人员身上,决不允许出现政策棚架现象。二要认真做好“4050”
人员安置。中央和省规定,各级政府要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再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提供即时岗位援助等多种帮助。“4050”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程度偏低,就业困难,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部分人员安置好。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对“4050”人员安置目标任务,我县制订了“4050”员安置方案,原则上分配到“两属”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保证工作岗位落实,从根本上解决“4050”人员生活困难。三要加大劳务输出。据统计,我县目前有6万余人在外地务工经商,每年收入达2亿多元。
在当前县内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劳务输出是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重要途径。要在继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劳务输出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鼓励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要引导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走出去”,增长见识,学习技术,积累资金,为回乡创业打好基础。劳动部门要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转移培训、跟踪服务、劳务协作、促进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等工作,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和层次,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四要加强宣传教育。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通过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帮助他们树立阶段性就业、临时就业等灵活就业都是就业的观念,多渠道实现
再就业。通过各方面努力,逐步建立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新机制。
三、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利于政事职责分开,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事业单位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为核心,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以搞活分配机制为关键,进一步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一要严格政策。今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转换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重点抓好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等环节,完善和规范操作程序,尽快建立起规范化的人员聘用制度。
二要认真做好未聘人员安置。未聘人员的安置和管理,是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注意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探索多种安置办法,为未聘人员创办经济实体或进入企业提供优惠条件。要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农村和非公有制企业,让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施展才干。
三要先行试点。本着积极稳妥、平稳推进的原则,县政府决定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新野宾馆、市政公司、自来水公司等5家单位推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积累经验,稳步推开。上述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克服畏难情绪,尽快制订试点方案,报人劳局审批、县政府同意后试行。人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分类指导,督促检查,统筹协调,狠抓落实。各主管部门要与人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事业单位的改革协调平稳推进。
同志们,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团结协作,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努力,把今年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章共2页,当前在第2页
上一页
[1]
[2]
第二篇:在全县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同志对去年我县的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进行了回顾,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xx同志代表政府对今年工作做了进一步的明确,我完全同意,希望大家认真贯彻落实。
去年,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任务繁重。县人劳社保部门围绕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采取得力措施,通过扎实有效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县委、政府予以充分肯定。下面,我就进一步做好今年的社会保障、再就业及事业单位改革等重点工作,强调以下三点:
一、关于社会保障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不仅是现实的紧迫问题,也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补、弱有所助、安居乐业,是人民群众的基本要求,也社保工作的最终归宿。我们必须以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做好今年的社会保障工作。
一要加大征缴清欠力度。今年,我县社会保障支出预计将达6200万元以上,确保今年社保资金足额征缴,实现全年发放略有盈余,任务相当艰巨。为此,要继续采取行政的、法律的和经济的手段,切实加大保险金征缴清欠力度。对财政全供单位,财政部门要及时拨付保险金;差额补贴和自收自支单位,要优先拨付;对能够正常运转的企业,要依法税前列支;对改制企业无力缴纳的,要划出部分资产变现抵交;对已破产企业要尽最大努力抓紧变现资产予以清偿。要加大保险金的社会监督力度,通过发放职工兑帐单、设置公告栏等手段,促其缴纳。
今年,我们在制定对15家重点企业考核奖励办法时,把缴纳社会保险金作为重要一条,对养老保险金当年产生新的拖欠以及以往欠缴数额较大的,不予评先和表彰奖励。二要强力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参保扩面工作。近几年,我县以棉纺织业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猛,吸纳了部分农民及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为工业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加快企业发展,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合法权益,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工人队伍和一批得力的技术骨干。鹏升等企业的实践证明,给工人缴纳养老保险金,不切实维护了职工权益,而且营造了拴心留人的环境。做好非公有制企业保险金征缴工作,是利企利民的大事。各企业要主动适应形势,强化参保意识,积极主动地为工人缴纳保险金,为企业发展奠定基础。社保部门要重点抓好大个棉纺织企业的扩面参保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参保覆盖面。
三要确保完成社保资金征缴任务。今年,县政府对社保部门下达了6336万元的养老、失业金征缴任务。有关单位和企业要树立大局观念和长远意识,依法自觉申报缴纳,不允许出现新的拖欠。今天在座的都是各企业、各单位的一把手,是社会保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都要引起高度重视,牢记“两个务必”,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宁可多吃点苦,少浪费一点,也要从各方面挤出资金,千方百计确保任务完成。社保部门要加大资金征缴力度,实行内部征缴目标责任制,领导分包企业、单位,科室任务分解到人,上门工作,绩效挂钩。为了调动社保部门积极性,县政府出台了有关政策,对2700万元的企业养老金征缴任务实行同奖同罚,加快资金积累。四要切实做好社保资金社会化发放。随着企
业分离办社会职能步伐的加快和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大量的劳动保障工作事务将从企业内部分离出来,需要依托社区来完成。要抓住省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重点支持社区服务设施和网络建设的机遇,加强社区规划建设,逐步建立社会劳动服务站,打造社会化发放平台。
五要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社会保障对于个人来讲,它是一张“安全网”;对于社会来讲,它是一架“稳定器”。要加强社保资金管理,继续推行社会保险资金审计工作,减少跑冒滴漏,防止基金流失,保证年年有节余,年年有积累,决不能“坐吃山空”。要加强对国家社保政策研究,积极争取转移支付资金,壮大社保资金实力。要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对上级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社保支出。要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规范支出渠道和审批程序,确保基金安全。一定要好、用好这笔广大干部职工的养命钱、保命钱,绝不允许挤占挪用,一旦发现问题,一定要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要不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保持基金增长的势头,承担起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过程中越来重要的功能。医疗保险要继续加大推进力度,要内部管理上下功夫,切实解决报销比例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提高服务水平。
二、关于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是当前党和国家工作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十六大报告指出:各级政府必须把改善创业环境和增加就业岗位作为重要职责。随着我县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就业需求和岗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认真抓好。
一要落实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小额贷款、免费服务、工商登记、场地安排等各项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坚决兑现各项承诺,使优惠政策真正落实到企业,落实到下岗失业人员身上,决不允许出现政策棚架现象。二要认真做好“4050”人员安置。中央和省规定,各级政府要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男50周岁以上,女40周岁以上就业困难的下岗失业人员作为再就业援助的主要对象,提供即时岗位援助等多种帮助。“4050”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程度偏低,就业困难,政府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部分人员安置好。根据市政府下达的对“4050”人员安置目标任务,我县制订了“4050”员安置方案,原则上分配到“两属”单位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要提高认识,积极配合,保证工作岗位落实,从根本上解决“4050”人员生活困难。三要加大劳务输出。据统计,我县目前有6万余人在外地务工经商,每年收入达2亿多元。
在当前县内就业岗位有限的情况下,劳务输出是安置下岗失业人员的重
要途径。要在继续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同时,把劳务输出向深度和广度推进,鼓励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外出务工经商。要引导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积极“走出去”,增长见识,学习技术,积累资金,为回乡创业打好基础。劳动部门要通过加强农村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的转移培训、跟踪服务、劳务协作、促进就业中介组织发展等工作,积极开拓劳务市场,扩大劳务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和层次,为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创造条件。四要加强宣传教育。要引导下岗失业人员转变择业观念,通过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鼓励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帮助他们树立阶段性就业、临时就业等灵活就业都是就业的观念,多渠道实现
再就业。通过各方面努力,逐步建立完善以劳动者自主就业为主导、以市场调节就业为基础、以政府促进就业为动力的就业新机制。
三、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
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有利于政事职责分开,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符合事业单位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事业单位改革要以推行聘用制为核心,以提高工作效率为重点,以搞活分配机制为关键,进一步调动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一要严格政策。今年,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转换用人机制,实行全员聘用合同制。要按照国家、省、市有关规定,重点抓好科学设岗、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同管理、严格考核等环节,完善和规范操作程序,尽快建立起规范化的人员聘用制度。
二要认真做好未聘人员安置。未聘人员的安置和管理,是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注意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探索多种安置办法,为未聘人员创办经济实体或进入企业提供优惠条件。要鼓励未聘人员面向农村和非公有制企业,让他们在新的领域发挥作用,施展才干。
三要先行试点。本着积极稳妥、平稳推进的原则,县政府决定在教育系统、卫生系统、新野宾馆、市政公司、自来水公司等5家单位推行事业单位分配制度改革试点,积累经验,稳步推开。上述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克服畏难情绪,尽快制订试点方案,报人劳局审批、县政府同意后试行。人劳部门要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分类指导,督促检查,统筹协调,狠抓落实。各主管部门要与人劳部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保证事业单位的改革协调平稳推进。
同志们,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工作事关全县经济发展大局,事关社会稳定,责任重大,任务艰巨。
希望大家坚定信心,开拓进取,团结协作,通过我们卓有成效的努力,把今年人事编制和劳动保障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第三篇:在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对于人事部门来说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要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来思考和开展工作着眼于推进和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来思考和开展工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宽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人事编制部门要适应这个要求更好
地服务于对外开放必须造就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必须不遗余力地加强人才的储备否则我们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在这里很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人才的概念。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商讨。首先人才不等同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个大概念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一部分。人才是对一个国家和地方或一个部门、单位或组织的生存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稀缺的人力资源。人才战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是突出发挥稀缺部分人力资源的战略。不要把人才泛化泛化了实际上就不是人才。我们说人才是指起关键作用和稀缺的这两个条件应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一方面他对一个组织和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起关键作用而不是一般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是不可替代的。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常说的人才难得。人才怎么评价决定于使用他的单位或组织。如果离开了这个人这个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就受到影响而且这个单位再找这样的人不容易这个人对这个单位来说就是人才在这个单位起关键作用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只有坚持了这个观点我们才能知道人才的可贵。其次人才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我们人事部门搞人才统计往往是按照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标准来界定的。知识分子表明的是受教育程度的概念不能简单地把人才与知识分子划等号。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在你这个组织中都能起关键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是稀缺的。知识分子是另外一个划分人群的标准也是个大概念人才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小部分。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学历、职称来评价他是不是人才关键还是要看他在这个岗位上发挥的是什么作用。因此不能以职称、学历定人才要以作用来定人才。现在许多单位一谈到人才往往都是以学历和职称来衡量的有多少硕士有多少博士本科生比例占多少专科生比例占多少高级工程有多少工程有多少等等这只能说明一种身份。近几年不少地方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有的单位不管用得上用不上进人一律要求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副高级以上职称。实际上这是对人才概念的一种“误解”。说到底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学历和职称反映的是知识水平、学识水平学历标准并不等于人才标准。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光有学历和职称而没有真正的本事怎么能够算是人才。所以人才和知识分子的概念是不同的是不是人才关键要看能不能发挥作用。我这样讲并不是要改变人事部门对于人才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只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区分人才和知识分子的概念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第三人才不等同于官职。不是谁官大了谁就是人才不是说官职高了本事就大了而是只有本事大了才能胜任更高的领导职位。比如一个单位换一个领导后工作马上有起色能说这个单位的前任是人才吗不能简单地把官位等同于人才的概念。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云坤同志的讲话特别谈到了解放思想深层次障碍有三个方面其中一个是官本位思想。有官本位思想的人就轻视知识、轻视人才。因为他看重的是官位是以官为贵以官为荣以官为尊。这样一种观念是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人事部门做工作要特别注意自觉地去抵制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事部门要解放思想首先要破除官本位的观念。我讲这些就是想请人事部门的同志把人才的概念搞清楚在推进人才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协调动作突出重点取得成效。好范文版权所有
机构编制工作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有一个准确定位的问题。机构编制管理属于行政管理体制的范畴也是上层建筑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革自身不适应的部分。但是机构编制管理也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意地调整而且管理要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机构编制的管理和改革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有两大内容一个是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一个是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政府的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编制的确定涉及到经济管理体制的内容。我们国家偏重强调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比如十三大报告就是这么强调的有的时候把它放到经济体制改革中来讲主要解决国家管理经济的体制问题。所以随着应对入世的需要我们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改革上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了。这样机构编制的管理和改革就显得更加重要。从当前来看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如何使我们的政府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这是一篇大文章。应对入世的措施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参与进去不要认为与你们无关。要主动地研究这个
问题包括研究职能、编制管理上怎么能更好地应对入世的需要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入世对我们政府的职能和管理方式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如何去应对。再一个就是编制管理的任务也是很重的。现在往往是刚刚完成一轮改革接着就是机构编制的膨胀然后到了一定时候再来一次改革这其中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编制管理缺乏硬约束与我们具体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法规不完善有关也与我们
管编制工作的随意性太大有关。将来要上升到法制化管理。另外要从源头上研究控制编制的办法比如要与财政供养的人挂起钩来编制与财政实现计算机联网从源头上、机制上约束它实现管理规范化、法制化。
为了做好人事编制工作实施人才战略我再讲几点具体意见。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我国入世以后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发达省市纷纷提出建立国际人才资源高地和国内人才集聚中心下大力量争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这对于我们这个欠发达的省份来说面临的压力较大应对这一挑战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关于解放思想云坤同志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做了很深刻的阐述。特别强调要重点突破束缚我们思想的“三条绳索”从涉及影响的范围来看第一位的是小农意识第二位的是计划经济思想第三位的是官本位观念。结合人事部门的实际我觉得主要应克服以下四种观念。
第一要克服轻视知识的观念。知识是人才之本重视人才必须首先重视知识。虽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提出好多年了但真正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大差距其本质上就是轻视知识。人才能否留住和吸引来关键在使用。好多人才外流就是因为没有受到重用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归根结底这也是轻视知识的表现。近年来我们在人才方面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但有些落实得并不好有些人才在单位发挥不了作用有的科技人员特别是出国留学归来人员创业艰难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有些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这也是轻视知识的结果。这些问题应当说在我省表现比较突出。我们省的人才和经济的融合度低经济发展不快与此有直接关系。所以一定要首先从观念上认真加以克服。
第二要克服论资排辈的观念。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课题。尽管我们力求通过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优竞争机制破除论资排辈的落后观念大胆启用新人但实际上很难完全做到一些传统的东西往往还是紧箍着我们。比如在人事安排上往往要搞些关系平衡、迁就照顾考虑人家等了那么多年了排队也排到他了资历也够了该轮到了。这在机关表现得很明显。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也有表现。我刚才讲了资历、经验是可贵的但是它不能代替新的知识。现在做领导人经验决策越来越让位于科学决策。因为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过去经历过的问题而是过去没有经历的问题是新出现的问题是新情况、新矛盾在这个问题上谁也不能说是行家里手是富有经验的。经验是可贵的但不能固守过去的、老的经验。现在的知识更新很快所以起用人才不能论资排辈。比如现在有些学科有些老专家很可贵但也不等于所有的老专家都行。现在有些老专家领着搞的课题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他对新知识接受的少、慢思想也不那么活跃反而不大容易出科研成果。所以不要凭学历、职称就让他当什么学科带头人。很多有创新思想的是年轻人。个别凭经验的所谓老专家是压制新人成长的。要使人才脱颖而出就必须打破论资排辈。历史上做大事、有大贡献的人往往不是论资排辈选出来的。我这里举个例子有出戏叫《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原来在楚国是个执戟郎按今天的话说是仪仗队的小头目张良跟他谈了以后发现他很有思想就举荐他。萧何和他谈了以后就向刘邦推荐。刘邦开始没把他当回事儿韩信一气之下走了萧何听说后连夜追他并用身家性命担保刘邦听从了萧何的意见拜他为帅最后楚汉相争韩信发挥了作用刘邦才取得了胜利奠定了西汉的基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人事制度就要打破论资排辈观念真正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
第三要克服求全责备的观念。作为人才往往是某些方面非常突出但是某些方面也有相当的不足。有句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按完人的观念求全责备很难选出人才来。大家都赞成这么一句话用其所长容其所短。如果你不容其所短很难用其所长。因为有些突出的人才在某些方面很突出但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常人。再一点要看人才有没有潜质。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有什么经历证明他能当宰相。所以潜质是很重要的。求全责备就是由于看中了别人的短处、缺点往往就否定了他的长处认为这种人不能用。前不久大家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康熙王朝》康熙启用了一个名叫姚启圣的人最后收复台湾。大家从剧中可以看到这个人本事很大但也非常怪癖、孤傲把他贬了去养马后来发现他确实是个人才康熙磨磨他的棱角后还是将他用起来了之后收复了台湾。剧里还有一个人叫周培公他是个文人让他挂帅领兵给他配了个助手能打仗的图海最后平了三藩。这就叫不拘一格用人才。康熙重视的是他的潜质。从历史上看求全责备追求完人最后得到的往往是平平常常、没有棱角的人。所以我们在用人的时候要综合地权衡用人要从推动事业来考虑怎么才能人尽其才展现他的长处想法弥补他的短处而不是因为他有短处就舍弃他的长处不用他这对事业不利。
第四要克服重经历、轻视理性思维的观念。经历是重要的但唯经历是不行的。比如说台阶的锻炼是必要的有些还需要去补课但是有的时候不能唯这个。诸葛亮出山的时候他做过官吗没有。刘备所以选他是因为有两个人推荐他最后是徐庶推荐刘备有了印象千方百计三顾茅庐去请听了他的一番形势分析后才让他当宰相。所以说经历是必要的但不能唯经历。我们选人要看经历但重要的是从他的经历中看他的发展。因此我们选拔人才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看他有没有把握趋势的知识和能力。要通过解放思想探索我们人事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与时俱进就包括对我们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思想观念进行研究开拓创新就包括要对我们人事管理方面的一些传统做法进行改革。
二、要不断深化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靠改革带动开放现在是开放来促进改革。所以当前来讲不改革就不能适应入世的需要也就越来越陷入被动的境地。人事编制部门要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应对入世的挑战就必须把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要加快人事编制部门职能转变构建科学的人事管理体系。人事部门工作对象比较广泛既涉及到国家公务员又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军队转业干部和农村的各类人才。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事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计划管理凡涉及干部的录用、调配、考核、奖惩、晋职晋级、工资福利、离休退休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政府其他部门一样人事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发生了变化有些管理职能需要下放有些职能需要弱化有些职能则应当由管理转向公共服务。当前重要的是积极推进人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积极运用监管、检查、备案等手段加强后续管理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规范审批行为健全监督机制。要继续推进政务公开把人事行政工作真正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政府行为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要认真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实行的“一厅式”、“一站式”办公的工作经验积极加以推广。要通过搞好服务加快推进人事部门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建设服务。
要加快人事公共服务。长期以来人事部门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人员流动加快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和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因素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和人才的管理、咨询、提供信息等需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人事部门要面向全社会的公共需求由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各种有关人力资源配置的信息和服务。这既是大势所趋又是一篇大文章希望人事部门认真研究和探索。
要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我省万人财政供养人口为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人其中事业单位人员占使财政负担沉重必须采取改革措施减到合理水平。要对事业单位重新界定进行科学分类精简人员编制。要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逐步做到自求生存和发展。要改革用人、职称评聘、内部分配等制度形成竞争机制讲求经济效益。这项工作一定要深入研究抓紧进行实实在在地做成几件事争取取得较大的成效。
三、要努力创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终身教育成为永恒的课题。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在世纪大约年增加一倍到世纪中叶是年增加一倍到本世纪初每—年就增加一倍。现在世界上每天发表的最新科技论文就有篇知识老化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要实现技术创新工作创新各项事业创新必须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人事部门作为人才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把创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
终身教育的实质就是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各级机关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补充、拓宽、深化、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继续教育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知识再生二是才能再生。知识再生就是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提高人才的知识能力和业务素质促其多出科研成果才能再生就是使知识再生的新技术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掌握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我们要实施新一轮紧缺人才开发工程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利用国际培训资源加快优秀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按照“要精要管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人才培训的重点和内容。对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是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要突出抓好世贸组织规则基础知识、外语、信息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培训消除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使广大公务员掌握现代“绿卡”。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突出抓好最前沿科技知识培训。另外要积极探索创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目标、培养方向、教育方法、资金投入等确保人才教育的连续性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四、要加强人事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
人事编制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广泛接触群众的“窗口”所做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体现和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所以人事编制干部队伍必须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威信高。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要深入学习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深入学习人事编制业务知识、世贸组织知识、现代科技管理等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开展经常性的勤政廉政建设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特别是具有审批权的岗位要坚决防止以权谋私、弄权勒索要加强监督积极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第三要转变作风。按照中央确定的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的要求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重研究当前新的形势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第四要依法行政。要严格按法规和政策办事严肃纪律切实维护人事编制工作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第五要把握大局。要增强全局观念服从服务于大局履行好人事编制部门的职责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第四篇:在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推进人才战略的实施,对于人事部门来说,必须树立新的人才观,要着眼于国际国内的大背景来思考和开展工作,着眼于推进和实现*的跨越式发展来思考和开展工作。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宽领域、全方位、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阶段。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也将进入一个新时期。人事编制部门要适应这个要求,更好地服务于对外开放,必须造就一大批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必须不遗余力地加强人才的储备,否则,我们就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争取主动。在这里,很重要的是要深刻理解和认识人才的概念。根据我自己的理解,我提出一些看法与大家共同商讨。首先,人才不等同于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个大概念,人才是人力资源中的一部分。人才是对一个国家和地方或一个部门、单位或组织的生存发展起关键作用的稀缺的人力资源。人才战略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人力资源战略的概念,是突出发挥稀缺部分人力资源的战略。不要把人才泛化,泛化了实际上就不是人才。我们说人才,是指起关键作用和稀缺的,这两个条件应同时具备,缺一不可。一方面,他对一个组织和单位的生存与发展起关键作用,而不是一般性的作用;另一方面,他又是不可替代的。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常说的人才难得。人才怎么评价,决定于使用他的单位或组织。如果离开了这个人,这个单位的生存与发展就受到影响,而且这个单位再找这样的人不容易,这个人对这个单位来说,就是人才,在这个单位起关键作用,是稀缺的、不可替代的。只有坚持了这个观点,我们才能知道人才的可贵。其次,人才不等同于知识分子。我们人事部门搞人才统计,往往是按照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标准来界定的。知识分子表明的是受教育程度的概念,不能简单地把人才与知识分子划等号。因为并不是所有的知识分子在你这个组织中都能起关键作用,都是不可替代的,是稀缺的。知识分子是另外一个划分人群的标准,也是个大概念,人才是知识分子中的一小部分。所以,不能简单地用学历、职称来评价他是不是人才,关键还是要看他在这个岗位上发挥的是什么作用。因此,不能以职称、学历定人才,要以作用来定人才。现在许多单位一谈到人才,往往都是以学历和职称来衡量的,有多少硕士,有多少博士;本科生比例占多少,专科生比例占多少;高级工程*有多少,工程*有多少等等,这只能说明一种身份。近几年,不少地方出现了“人才高消费”的现象。有的单位不管用得上用不上,进人一律要求有本科以上学历或者副高级以上职称。实际上这是对人才概念的一种“误解”。说到底是对人力资源的一种浪费。学历和职称反映的是知识水平、学识水平,学历标准并不等于人才标准。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光有学历和职称而没有真正的本事,怎么能够算是人才。所以,人才和知识分子的概念是不同的,是不是人才,关键要看能不能发挥作用。我这样讲,并不是要改变人事部门对于人才的统计标准和统计口径,只是想提醒大家注意区分人才和知识分子的概念,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发现和使用人才,真正发挥人才的作用。第三,人才不等同于官职。不是谁官大了,谁就是人才;不是说官职高了,本事就大了,而是只有本事大了,才能胜任更高的领导职位。比如,一个单位换一个领导后,工作马上有起色,能说这个单位的前任是人才吗?不能简单地把官位等同于人才的概念。前不久召开的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云坤同志的讲话特别谈到了解放思想,深层次障碍有三个方面,其中一个是官本位思想。有官本位思想的人,就轻视知识、轻视人才。因为他看重的是官位,是以官为贵,以官为荣,以官为尊。这样一种观念是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人事部门做工作要特别注意自觉地去抵制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人事部门要解放思想首先要破除官本位的观念。我讲这些,就是想请人事部门的同志把人才的概念搞清楚,在推进人才战略实施的过程中,统一思想,协调动作,突出重点,取得成效。机构编制工作也是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中有一个准确定位的问题。机构编制管理属于行政管理体制的范畴,也是上层建筑,要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改革自身不适应的部分。但是,机构编制管理也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意地调整,而且管理要逐步规范化和法制化。机构编制的管理和改革,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经济体制改革有两大内容:一个是所有制结构和实现形式,一个是经济管理体制。经济管理的主体
是政府,政府的机构改革、职能转变、编制的确定涉及到经济管理体制的内容。我们国家偏重强调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比如,十三大报告就是这么强调的;有的时候把它放到经济体制改革中来讲,主要解决国家管理经济的体制问题。所以,随着应对入世的需要,我们把政府的职能转变和管理方式的改革,上升到更重要的位置了。这样机构编制的管理和改革就显得更加重要。从当前来看,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改革。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如何使我们的政府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这是一篇大文章。应对入世的措施,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参与进去,不要认为与你们无关。要主动地研究这个问题,包括研究职能、编制管理上怎么能更好地应对入世的需要,特别是要深入研究入世对我们政府的职能和管理方式提出了哪些新的课题,如何去应对。再一个就是编制管理的任务也是很重的。现在往往是刚刚完成一轮改革,接着就是机构编制的膨胀,然后到了一定时候再来一次改革,这其中很大的一个问题是编制管理缺乏硬约束,与我们具体的管理机制不健全、法规不完善有关,也与我们管编制工作的随意性太大有关。将来要上升到法制化管理。另外,要从源头上研究控制编制的办法,比如,要与财政供养的人挂起钩来,编制与财政实现计算机联网,从源头上、机制上约束它,实现管理规范化、法制化。为了做好人事编制工作,实施人才战略,我再讲几点具体意见。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我国入世以后,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发达省市纷纷提出建立国际人才资源高地和国内人才集聚中心,下大力量争夺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这对于我们这个欠发达的省份来说,面临的压力较大,应对这一挑战,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关于解放思想,云坤同志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做了很深刻的阐述。特别强调要重点突破束缚我们思想的“三条绳索”,从涉及影响的范围来看,第一位的是小农意识,第二位的是计划经济思想,第三位的是官本位观念。结合人事部门的实际,我觉得,主要应克服以下四种观念。第一,要克服轻视知识的观念。知识是人才之本,重视人才必须首先重视知识。虽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已经提出好多年了,但真正体现在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大差距,其本质上就是轻视知识。人才能否留住和吸引来,关键在使用。好多人才外流,就是因为没有受到重用,没有发挥他的作用。归根结底这也是轻视知识的表现。近 年来,我们在人才方面出台了许多鼓励政策,但有些落实得并不好,有些人才在单位发挥不了作用,有的科技人员特别是出国留学归来人员创业艰难,得不到理解和支持,有些有市场前景的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这也是轻视知识的结果。这些问题应当说在我省表现比较突出。我们省的人才和经济的融合度低,经济发展不快,与此有直接关系。所以,一定要首先从观念上认真加以克服。第二,要克服论资排辈的观念。这是个老问题,也是个新课题。尽管我们力求通过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择优竞争机制,破除论资排辈的落后观念,大胆启用新人,但实际上很难完全做到,一些传统的东西往往还是紧箍着我们。比如,在人事安排上,往往要搞些关系平衡、迁就照顾,考虑人家等了那么多年了,排队也排到他了,资历也够了,该轮到了。这在机关表现得很明显。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也有表现。我刚才讲了,资历、经验是可贵的,但是它不能代替新的知识。现在做领导人,经验决策越来越让位于科学决策。因为,现在我们遇到的问题不是过去经历过的问题,而是过去没有经历的问题,是新出现的问题,是新情况、新矛盾,在这个问题上谁也不能说是行家里手,是富有经验的。经验是可贵的,但不能固守过去的、老的经验。现在的知识更新很快,所以起用人才不能论资排辈。比如,现在有些学科,有些老专家很可贵,但也不等于所有的老专家都行。现在有些老专家领着搞的课题,由于自身知识的局限,他对新知识接受的少、慢,思想也不那么活跃,反而不大容易出科研成果。所以不要凭学历、职称就让他当什么学科带头人。很多有创新思想的是年轻人。个别凭经验的所谓老专家是压制新人成长的。要使人才脱颖而出,就必须打破论资排辈。历史上做大事、有大贡献的人往往不是论资排辈选出来的。我这里举个例子,有出戏叫《萧何月下追韩信》。韩信原来在楚国是个执戟郎,按今天的话说,是仪仗队的小头目,张良跟他谈了以后,发现他很有思想,就举荐他。萧何和他谈了以后,就向刘邦推荐。刘邦开始没把他当回事儿,韩信一气之下走了,萧何听说后,连夜追他,并用身家性命担保,刘邦听从了萧何的意见,拜他为帅,最后,楚汉相争,韩信发挥了作用,刘邦才取得了胜利,奠定了西汉的基业。*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人事制度就要打破论资排辈观念,真正不拘一格地选用人才。第三,要克服求全责备的观念。作为人才,往往是某些方面非常突出,但是某些方面也有相当的不足。有句俗语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按完人的观念,求全责备,很难选出人才来。大家都赞成这么一句话,用其所长,容其所短。如果你不容其所短,很难用其所长。因为有些突出的人才在某些方面很突出,但在某些方面可能不如常人。再一点,要看人才有没有潜质。在三顾茅庐之前,诸葛亮有什么经历证明他能当宰相。所以,潜质是很重要的。求全责备就是由于看中了别人的短处、缺点,往往就否定了他的长处,认为这种人不能用。前不久,大家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康熙王朝》,康熙启用了一个名叫姚启圣的人,最后收复台湾。大家从剧中可以看到,这个人本事很大,但也非常怪癖、孤傲,把他贬了去养马,后来发现他确实是个人才,康熙磨磨他的棱角后,还是将他用起来了,之后收复了台湾。剧里还有一个人,叫周培公,他是个文人,让他挂帅领兵,给他配了个助手,能打仗的图海,最后平了三藩。这就叫不拘一格用人才。康熙重视的是他的潜质。从历史上看,求全责备,追求完人,最后得到的往往是平平常常、没有棱角的人。所以,我们在用人的时候,要综合地权衡,用人要从推动事业来考虑,怎么才能人尽其才,展现他的长处,想法弥补他的短处,而不是因为他有短处,就舍弃他的长处,不用他,这对事业不利。第四,要克服重经历、轻视理性思维的观念。经历是重要的,但唯经历是不行的。比如说台阶的锻炼是必要的,有些还需要去补课,但是有的时候不能唯这个。诸葛亮出山的时候,他做过官吗?没有。刘备所以选他是因为有两个人推荐他,最后是徐庶推荐,刘备有了印象,千方百计三顾茅庐去请,听了他的一番形势分析后,才让他当宰相。所以说,经历是必要的,但不能唯经历。我们选人要看经历,但重要的是从他的经历中看他的发展。因此,我们选拔人才重要的是从实际出发,看他有没有把握趋势的知识和能力。要通过解放思想探索我们人事制度方面的一些问题。与时俱进,就包括对我们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思想观念进行研究;开拓创新,就包括要对我们人事管理方面的一些传统做法进行改革。二、要不断深化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靠改革带动开放;现在是开放来促进改革。所以,当前来讲,不改革就不能适应入世的需要,也就越来越陷入被动的境地。人事编制部门要为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服务,应对入世的挑战,就必须把改革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要加快人事编制部门职能转变,构建科学的人事管理体系。人事部门工作对象比较广泛,既涉及到国家公务员,又涉及到企事业单位的各类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还有军队转业干部和农村的各类人才。过去在计划经济时期,人事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计划管理,凡涉及干部的录用、调配、考核、奖惩、晋职晋级、工资福利、离休退休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同政府其他部门一样,人事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发生了变化,有些管理职能需要下放,有些职能需要弱化,有些职能则应当由管理转向公共服务。当前,重要的是积极推进人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取消的审批事项,要积极运用监管、检查、备案等手段,加强后续管理;对保留的审批事项,要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规范审批行为,健全监督机制。要继续推进政务公开,把人事行政工作真正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增强政府行为的统一性和透明度。要认真总结近年来一些地方实行的“一厅式”、“一站式”办公的工作经验,积极加以推广。要通过搞好服务,加快推进人事部门职能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更好地为全省经济建设服务。要加快人事公共服务。长期以来,人事部门主要面向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人员进行管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人员流动加快,而且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人力资源和人才越来越成为企业取胜的关键因素,各类企业对人力资源和人才的管理、咨询、提供信息等需求十分强烈。这就要求人事部门要面向全社会的公共需求,由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各种有关人力资源配置的信息和服务。这既是大势所趋,又是一篇大文章,希望人事部门认真研究和探索。要大力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我省万人财政供养人口为437人,比全国平均水平多116人,其中,事业单位人员占82.2%,使财政负担沉重,必须采取改革措施,减到合理水平。要对事业单位重新界定,进行科学分类,精简人员编制。要实行政事分开,推进事业单位向社会化方向发展,逐步做到自求生存和发展。要改革用人、职称评聘、内部分配等制度,形成竞争机制,讲求经济效益。这项工作一定要深入研究,抓紧进行,实实在在地做成几件事,争取取得较大的成效。三、要努力创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终身教育成为永恒的课题。据有关资料统计,人类的科技知识在19世纪大约50年增加一倍;到20世纪中叶,是10年增加一倍;到本世纪初,每3—5年就增加一倍。现在世界上每天发表的最新科技论文就有6000--8300篇,知识老化的周期在不断缩短。要实现技术创新,工作创新,各项事业创新,必须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人事部门作为人才继续教育的主管部门,必须认清形势,把创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作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切实抓紧抓好。终身教育的实质就是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各级机关的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教育的目的是帮助他们补充、拓宽、深化、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继续教育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知识再生,二是才能再生。知识再生,就是要通过培训、继续教育,提高人才的知识能力和业务素质,促其多出科研成果;才能再生,就是使知识再生的新技术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所掌握,使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当前,我们要实施新一轮紧缺人才开发工程,加大对紧缺人才的培养力度。要利用国际培训资源,加快优秀人才的培养。同时,要按照“要精,要管用”、“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确定人才培训的重点和内容。对公务员的培训,主要是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和行政管理能力。要突出抓好世贸组织规则基础知识、外语、信息化等方面的基本技能培训,消除现代意义上的“文盲”,使广大公务员掌握现代“绿卡”。对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主要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科技创新能力,突出抓好最前沿科技知识培训。另外,要积极探索创建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包括教育目标、培养方向、教育方法、资金投入等,确保人才教育的连续性,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四、要加强人事编制部门的自身建设
人事编制部门是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也是广泛接触群众的“窗口”,所做的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直接体现和影响着政府的形象。所以,人事编制干部队伍必须党性强、作风正、业务精、威信高。做到这一点,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要深入学习xx同志“七一”重要讲话和“xxxx”重要思想,以及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深入学习人事编制业务知识、世贸组织知识、现代科技管理等知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其次,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开展经常性的勤政廉政建设教育活动,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特别是具有审批权的岗位,要坚决防止以权谋私、弄权勒索,要加强监督,积极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第三,要转变作风。按照中央确定的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的要求,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重研究当前新的形势出现的新问题、新矛盾。第四,要依法行政。要严格按法规和政策办事,严肃纪律,切实维护人事编制工作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第五,要把握大局。要增强全局观念,服从服务于大局,履行好人事编制部门的职责,为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新的贡献。第五篇:在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全市人事编制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按照全省人事局长、编办主任会议的总体部署,认真总结2007年人事编制工作,全面安排2008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动员全市人事编制部门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扎实工作,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提供有力的人事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持。
会前,市人事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确定工作目标,提出了今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的具体任务。后面,安平同志还将作全面的工作报告,这里我就如何做好今年全市人事编制工作,先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切实增强搞好人事编制工作的责任感
(一)在充分肯定成绩,进一步坚定做好人事编制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去年以来,市人事局新的领导班子紧贴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狠抓人事编制各项工作,整体工作运行规范,进展平稳,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形成了许多新亮点。一是公务员法实施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全市七大机关和省上审批参照管理单位人员登记工作,建成了公务员数据库。坚持和完善“凡进必考”制度,公务员管理特别是公务员考录工作进一步规范,社会信任度更加提高。二是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涉及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个人切身利益的工资套改、规范津补贴、待遇调整工作顺利实施。在规范津补贴过程中,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要求,人事、财政部门紧密配合,市直、县区两级联动,使这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三是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坚持政府调控和市场配置两条腿走路,通过考试录用、人才市场推荐等多种形式,安置就业应往届毕业生3515人,就业率同比提高14.5%,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实施选拔特困生到基层服务、“三支一扶”、“进村社区”和选拔农村中小学专任教师等政府促进就业的措施,使毕业生就业理念趋向理性,就业渠道进一步拓宽。四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卓有成效。高度重视人才资源开发,全市人才总量不断增加,高层次专家队伍不断壮大。特别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年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7万多人(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五是机构编制管理运行规范。顺利完成全市兽医管理体制和种子管理体制改革,撤并调整了相应机构,理顺了工作职能,有效遏制了机构编制和人员膨胀。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得到加强,探索形成了编制“动态管理”的新机制,有效解决了“有人没事干,有事没人干”的难题。六是人事编制部门自身建设不断加强。各级人事编制部门坚持不懈狠抓干部队伍教育、培训和管理,使人事编制队伍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以上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人事编制部门积极工作、狠抓落实的结果,是各级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齐抓共管的结果。对去年的人事编制工作,市委、市政府是充分肯定的,也是满意的。在此,我谨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事编制系统的全体工作人员和关心支持人事编制事业发展的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在客观分析问题,找准人事编制工作的薄弱环节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认真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人事编制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人才市场的导向作用发挥不够。虽然市、县(区)都建立了不同规模的人才市场,但各个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与省级人才市场及周边地区人才市场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统一的人才市场体系还未建立起来,不能充分发挥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就市直人才市场而言,硬件和软件都有差距,职能发挥不充分、不到位,人事代理工作迟迟没有推开,人才输出渠道不畅,人才评价机制没有建立,特别是举办人才招聘会、发布人才供求信息、受理人才求职函件、管理人才中介机构等一系列人才市场服务工作没有很好地开展。二是人才资源开发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从现有情况看,全市仅有20%的专业技术人员在生产一线从事科研推广工作,有60%的人才滞留在行政事业单位,不能人尽其才,人才浪费比较严重;从人才专业结构看,师范、医疗、农业、经济、党政管理专业占技术人员的80%以上,城市经济领域和新型产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经济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各类紧缺专业和短线专业人才引进困难。三是机构编制管理工作还需要不断规范和完善。一些部门和单位要求增设机构、增加编制、增加人员的呼声不断,致使机构编制和人员管理难度增大。部分县(区)随意设置机构,随意增加编制,导致职能交叉现象时有发生。四是在深化改革上还需再要下功夫。由于受国家和省上配套政策的影响,事业单位改革还没有实质性进展,职称改革步伐缓慢,工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能及时到位。以上这些差距和问题,既是人事编制工作的难点,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挑战,同时也为人事编制工作提供了机遇和空间,只要迎难而上,破解难题,就一定能够拓展人事编制工作的新领域。
(三)在认清新形势,准确把握人事编制工作新要求上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这些新要求、新任务使人事编制工作的奋斗目标更加清晰,职能作用更加凸现,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在具体把握上,一是必须把人事编制工作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开拓工作新局面。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支撑,认真制定并切实落实人才发展规划,更好的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进一步增强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长远性。把新农村建设、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社会事业、体制机制创新等重点工作结合起来,全面推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平台,搞好服务。二是必须明确人事编制工作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中的作用,寻求工作结合点。围绕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深刻领会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在优化机构设置、精减人员编制、提高行政效能上下功夫。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营造和谐向上的人才发展环境。三是必须坚持与时俱进,把握工作前瞻性。当前,随着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政策的落实、人事制度改革、机构改革以及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势必会造成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们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创新的精神推动工作,一定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和妥善处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新问题,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