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展望(范文)
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我国在深入总结多年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律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出发,采取有效促进群众健康的服务方式。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本文就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提出新医改背景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思路及解决措施。
2009年4月6日,备受瞩目的新医改方案正式出台了。新医改方案提出把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加快建设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等措施,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社区卫生服务是指在政府领导、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残疾人等为重点,以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关键词:新医改 社区卫生服务 改革 现状 分析
正文:
1.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我国的卫生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服务规模断扩大,医疗条件较明显改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尽管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一些成就,依然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亟待改进。
1.1 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有待完善: 一是缺乏稳定的财政增长机制;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绩效收入没有拉开档次, 没有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三是缺乏对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职称评定的特殊优惠政策;四是约束机制不完善, 监管制度不到位。
1.2 资金管理体制不完善
1.2.1 公共卫生经费问题
第一, 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投入不足, 且地区差异大, 缺乏稳定性。第二, 公共卫生经费用途不当。一些私立或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其人员工资只能靠“创收”来维持, 这就使得这些机构用有限的公共卫生经费来开展医疗服务, 以维持生存。
1.2.2收支两条线改革问题
一些地区对收支两条线改革没有正确的理解, 不了解其实质, 错误以及盲目地响应上级号召,过度控制费用, 过度降低次均门诊、住院费用, 甚至影响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正常运营。
1.2.3 医保预付制问题
由于社区卫生服务医保预付制度设计不完善, 存在着医保预付制度不能发挥作用和资金下拨周期延长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
1.3 社区卫生人员素质不高 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总体上业务素质不高, 技术水平偏低, 服务意识和市场竞争意识不强, 难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长期发展的需要。首先, 认识不到位。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人员还没有完全意识到人们的健康问题更多地集中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没有转变传统的∃ 重医轻防%观念。其次, 素质不到位。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学历以中专为主, 职称以初级为主, 专业能力不强, 这些都导致广大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不信任。另外, 编制和在编人员不足以及培训不足严重影响了社区卫生人才的培养, 阻碍了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
1.4 服务内容提供不全面 我国各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都提供普通门诊、急诊、中医和出诊服务, 而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中医服务的提供方面较差, 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尚未开展中医服务;在公共卫生服务方面, 各地的公共卫生服务落实情况差距很大, 其中一、二级医院转型或企事业单位医疗机构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然没有转变其服务重点, 重医轻防,而康复和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则没有得到真正落实。
2.新医改背景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思路分析
针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上述问题, 众多学者们提出如下建议: 加大宣传力度, 加强社区卫生机构的品牌建设;解决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待遇问题;努力争取政府的可持续投入, 加强资金管理;完善医疗保障制度, 促进社区首诊早日实现;建立社区卫生财政投入随财政支出和工作量增长而浮动的保障机制;探索收支两条线如何适应社区卫生工作实际需要的新机制;完善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人员的激励机制;强化考核及监督机制, 改善政策的执行效果等。
然而, 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仅仅依靠一系列理论上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 要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社区卫生机构不断地在探索实践中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新型服务模式。
2.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构建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平台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派出专门的全科医生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管理,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居民个人和家庭提供健康教育疾病预防以及一般疾病初级诊疗等服务。全科医生要坚持以健康为中心,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对所有的社区居民实行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
2.2 新医改提出加强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的全科医生
国家决定用三年时间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训医疗卫生人员16万人次,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机构工作。同时还鼓励推行”注册医师多点执业”,让专家教授”流动”起来。新医改指出要稳步推动医务人员的合理流动,促进不同医疗机构之间人才的纵向和横向交流。另外,新医改方案还就保障和提高基层医疗人员待遇出台意见。按照卫生部负责人的说法,基层医疗人员收入要与”当地公务员平均水平衔接”。
3.新医改背景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具体措施
结合我国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以及新医改中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改革思路,笔者经过思考总结出以下几点改革的具体措施:
3.1 构建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变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随着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由生物学变为生物学——心理学—— 社会医学模式,以医院和专科医生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而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种符合现代发展的全新观念与服务方式,贴近居民的生活和需求为特点,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主动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和社区人群的需求,从卫生工作根本目的出发,实施”三个转变”,即从单一的医疗向预防、健康咨询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转变;从面向病人向面向社区整个人群转变;从传统的在医院内等病人向走出医院、深入社区、走进家庭转变。
3.2 建立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资格认证制度、归属制度
卫生相关部门必须将社区卫生技术人员的执业资格认证制度及对考核作为一项重要的课题,联系我国实际情况,在大学开设全科医生和社区保健等专业的学士、为社区卫生务机构培养实用型的全科医学人才。同时现有的卫生术人员要开展业余的学历教育或资格培训。
关于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归属问题,国家应考虑将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归入公务员的范畴。目前社区医护人员缺乏进修等学习机会,服务质量难以提高,阻碍社区卫生服务的进一步发展。将社区医护人员纳入公务员范畴,能吸引优秀的医学院校毕业生从事社区卫生服务,解决其就业压力。
3.3 对社区卫生服务的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要实行系统联网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应包括个人健康档案、家庭档案和社区档案三个部份。社区卫生服务站按照统一制定的健康档案要求,逐步建立以家庭为基础和不同人群、健康档案的建立要结合临床资料和健康检查,注重真实性、完整性。最好能够实现大小医疗机构共享居民健康档案,从而实现对居民健康信息的动态监控和管理。社区卫生健康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为社区广大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家应,金鑫.卫生事业管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1):225—226.
[2] 黄哲毅,邹宇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120—122.
[3] 粱丽雪, 金月云.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分析[ J].中外医疗, 2009, 28(8): 159.[4] 王桂云.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23): 2185—2186.[5] 黄奕祥.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信任困境及其对策[ 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9, 26(1): 15.[6] Y ang J, Guo A, Wang Y, et a.l Human resource staffing and service functions of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organizations in China[ J].Ann Fam Med, 2008, 6(5): 421—427.[7] 王斌.社区卫生服务有关问题的思考[ 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1): 1—2.[8] 王启, 李满堂, 罗伟伦, 等.社区卫生服务运作模式探讨[ J ].社区医学杂志, 2009, 7(24): 7—8.[9] 江伯钊.城市一二级医院向社区卫生服务转轨已成必然趋势[ J].安庆医学, 2007, 28(2): 43—44.[10] 李金明, 栾圣丽.把医院办在老百姓家门口—泰州四院社区卫生服务成果引人瞩目[ J].泰州科技, 2009(6): 31.[11] 曾学军.大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2008中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论坛》内容摘登[ J ].中国全科医学,2009, 12(5): 35—5356.[12] 张琪.转变思路走进社区联动构建新型城市医疗网络—三级中医医院支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J].江苏中医药, 2009, 41(3): 1—3.
第二篇: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展望
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展望
摘要:目的:探讨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与展望。方法:文献法。结果:国内外实践证明,社卫生服务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是满足居民基术医疗服务需求的最佳方式,存提供安全、有效、方便、快捷、优质、价廉、连续、综合的卫生服务方面具有不可取代的地位。随着我国卫生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和不断完善,将为在我国实施以社为基础的预防保健服务创造良好的政策和组织环境;而开展预防保健服务义是完善社卫生服务“六大功能”的关键。结论:积极开展社Ⅸ卫生服务,建立和完善社卫生服务体系,对促进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建设,适应人老龄化和疾病谱的改变,促进人人享有卫生保健具有积极的影响,同时也是适应我国国情、建立和完善有巾国特色卫生服务体系的根本途径,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新医改 社区卫生服务
正文:社区卫生服务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对世界卫生状况和有关社会经济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后提出的一个预示全球卫生服务发展方向的全新概念。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构建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城市卫生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重要意义【1】。我国社区卫生事业从1997年发展至今已逐渐被卫生界和社会所接受。其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全国范围来说一定要着力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满足老百姓的健康需求,这是已经形成共识的发展战略。截至2008年底,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98%的市辖区都已经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共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 23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 895个,社区卫生服务已经在面上得到了相当程度的普及【2】。具体目标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合理,服务功能健全,人员素质较高,运行机制科学,监督管理规范,居民可以在社区享受到疾病预防等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基本医疗服务【3】。
近年来不断推出的卫生改革措施,为城市社区卫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医改形势下社区的现状,主要包括对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不足、社区护理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理解、政府投入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发展很不平衡、社区护理人才短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社区护理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配套设施落后,信息网络建设欠发达、缺乏社区护理的理念等。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这四根大梁将与医疗管理机制、运行机制、投入机制、价格形成机制、监管机制、科技和人才保障、信息系统、法律制度等八项保障制度一起搭建、支撑起并逐步形成我国的基本医疗卫生体系。新医改提出,全国卫生系统要全力落实好五项重点改革任务:一是巩固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二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加强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四是逐步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五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基层卫生工作面临着诸多的机遇,同时也出现了更多需要探索的问题。新医改给社区卫生带来了机遇。通过近年来的努力,一些地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启动,中央投资41亿元支持全国240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二是社区卫生人员培训得到加强,3年共培养了16万人次,每年投入8000万元;三是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社区卫生承担9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公共卫生人均经费15元/年;四是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医保与社区卫生紧密结合,增强了居民支付能力。从新医改的内容上看,基层卫生,包括社区卫生和新农合,都有很多工作要完成和完善,这给社区卫生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例如:一是基本药物制度在社区能否顺利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实行零差率销售;二是地方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偿是否到位;三是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能否得到改革,政府花钱能否让群众得到实惠;四是社区卫生服务能力能否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卫生保健需求。
社区卫生是医疗改革重点工作的交汇点,新医改为社区卫生服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抓住机遇,转变观念,强化内涵建设,完善制度,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探索适宜的服务模式。这是近期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改革的重点【4】。社区护理是我国护理事业的新兴领域,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医改给社区护理事业的发展带来新契机的同时也使之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社区护理需要应对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的机遇,在把握好国家政策的基础上,有效地依托卫生资源,树立新的理念,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护理模式,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把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放到全民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最终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的【5】。1.社区卫生服务的特点
1.1公益性和综合性除基本医疗外,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等均属公共卫生服务范畴。社区卫生服务是集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
主动性和连续性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主动服务和上门服务为主要方式。社区卫生服务始于生命的准备阶段直至生命结束,覆盖生命的各个周期以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不会因某一健康问题的解决而终止。1.2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促进和维护人群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1.3全面性和可及性社区卫生服务的对象为全体居民,包括健康、亚健康、高危、患病、残疾人等人群。社区卫生服务将从服务的内容、时间、价格及地点等方面最大程度地满足和方便社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使人人都能享受这种医疗服务,实现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健康服务。
1.4高度的协调性和独立自主性在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社区护士工作范围广,在工作中不仅仅要与社区其他医疗、卫生、保健人员密切合作,鼓励社区卫生服务对象的参与,还要与社区居民、社区管理人员等相关人员密切配合。同时,社区护士要经常独自深入各个家庭进行各种护理和健康教育,故要求社区护士具备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和高度的自主性。2 社区卫生服务的现状
2.1 缺乏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社区卫生服务在我国起步晚,虽然近几年正在蓬勃地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较大的距离。主要表现在卫生服务人员的观念还没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从院内卫生服务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变,对卫生服务的专业价值和专业信念认识不够,缺乏自觉性、责任心和紧迫感。2.2缺乏一定的社会认可和理解,政府投入不足,医疗资源配置不均,发展水平很不平衡。
2.3人才短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组织管理体系不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配套设施落后,信息网络建设欠发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因设备简单、落后,大多只局限于做一些常规检查。医疗保险政策的支持不足。3 对当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中几个问题的认识
3.1医疗保险改革需要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同步。由于主客观的原因,我国医保制度,特别是城镇职工医保是建立在依靠大医院的基础上。客观上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刚刚开始发展,服务能力不足;主观上部门之间的协调也不够,消极地等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发壮大起来再利用它。实际上这是一个相辅相承的过程,应该学习新农合促进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发展的经验,合力促进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医改中社保部门提出在30%社区卫生机构实行门诊统筹试点,这是医保向社区卫生服务转移,向疾病治疗前期转移的好迹象,但实施力度要加强。第四次卫生服务总调查的结果显示,2008年全国的医院门诊医疗费用为1247亿元,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才承担了36亿元。【6】这从一个侧面说明。3.2社区卫生人才的培养滞后于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状况应该及早改变。当前,社区卫生人员的素质和水平严重制约了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人才发展需要一定周期和时间积累,因此人才的问题甚于财政投入的问题。现在社区卫生机构基本上是依靠转岗培训的人员开展服务,医学院校还固守着为医院培养人才的观念,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养也从2010年才开始起步,人才培养严重滞后,势必制约社区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医学教育如何与医疗卫生改革衔接,应该引起政府关注。
社区卫生服务的全科人才不是低质量、低水平卫生人才的代名词,全科人才和专科人才一样宝贵,一样有价值。但现在,社区卫生服务的人才面临着社区卫生服务岗位与其业务发展、薪酬和职责不相匹配的问题。新医改虽然提出了人才培养的目标,提出了城乡基层卫生机构都要有合格的全科医师,但是人才在基层的生存发展条件并没有实质性、可操作的政策突破,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及早改变。【7】 3.3“六位一体”模式存在缺陷。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体制中,“六位一体”模式存在缺陷。我国现行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是由1997年公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和发展的决定》确定的。其核心功能是提供“六位一体”(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即所谓“六位一体”模式。但无论是从医疗产品属性角度、公共产品属性角度或我国卫生财政制度角度看,该模式都存在缺陷应予以改革。【8】
3.4公共卫生经费不足。第一,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费投入不足,且地区差异大,缺乏稳定性。第二,公共卫生经费用途不当。一些私立或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其人员工资只能靠“创收”来维持,这就使得这些机构用有限的公共卫生经费来开展医疗服务,以维持生存。【9】 4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趋势
4.1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现代卫生服务。整合区域优质资源,探索和建立新的管理模式。全面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实现全民健康的目标,积极推进城市医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支援。形成健全完善的城市卫生服务体
4.2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内涵将不断延伸和深化。重视和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培养。形成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体系。配套政策完善,规章制度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拉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其他医疗机构的起付标准,保证医疗资金覆盖社区卫生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是卫生服务领域的新兴事物,其水平的高低代表着一个国家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也是社会进步和卫生服务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向。当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故应加快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步伐。虽然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在近几年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但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更新理念,树立现代卫生服务观,增强社区卫生服务职能,整合区域优质资源,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网络信息建设,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借鉴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有利于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形成比较完善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把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到全民健康保护和健康促进上来,从而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的【9】。
参考文献:
【1】黄燕 王倩 李昌琪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0年第14期 2795-2800页;
【2】刘钧、相琼.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现状、问题、对策.《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7(8).【3】彭迎春 詹媛麟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新型模式研究进展 《中华全科医学》 2011年第9卷第3期;
【4】新医改下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王 斌 社区卫生保健2010年第9卷第1期; 【5】韩红社区护理发展及对策探讨[J].青岛医药卫生,2007,39(5388~389; 【6】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2008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M].北京: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
【7】李长明 新医改环境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2010年2月第3卷第2期
【8】黄克珑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探究—基于厦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查分析 《现代物业·现代经济》 2009年第8卷第12期
【9】百度文库 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和展望 【10】禹艳群 新医改形势下社区护理的现状与发展 TODAY NURSE,April,2010,No.4
第三篇: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回顾与展望
论文关键词: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转移支付制度
论文摘要: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目前仍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资源节约和生态补偿的财政约束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需要通过财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予以解决。
一、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历经多次改革,大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950—1979年实行“统收统支”财政管理体制;1980—1993年实行“分灶吃饭”财政管理体制;1994年以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
(一)1950—1979年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1979年以前,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与此相适应,形成“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在这一框架下,财政管理体制也进行了多次调整。1950年实行“统收统支”的财政管理体制;1951—1957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管理体制;1958年实行以收定支、几年不变的管理体制;1959—1970年实行总额分成、一年一定的管理体制;1971—1973年实行财政收支包干管理体制;1974—1975年实行收入固定比例留成、支出包干管理体制;1976—1979年,恢复总额分成、一年一变的管理体制。在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多次变动中,高度集权始终是这一时期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特征。
(二)1980—1993年实行“分灶吃饭”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此相适应,自1980年起,在放权让利、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和地方财权的同时,实行了“分灶吃饭”的财政包干管理体制。1980年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5年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1988年实行多种形式的财政包干分配体制。财政包干管理体制实施后,地方财政的地位逐年上升,中央财
政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不断下滑,到1993年已下降到22%。这一体制存在明显的弊端,一是中央财政所得比重较低,宏观调控能力有限,不利于宏观目标的实现。二是由于不同地区财政收入水平差异较大,拉大了地区间差距。
(三)1994至今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为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提高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1994年,按照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精神,在中央和地方财政之间实行了分税制的重大改革。基本内容是:根据事权和财权相结合的原则,将收入按照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与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和地方两套税务征管机构;按照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合理确定各级财政的支出范围;建立和健全分级预算制度,硬化各级预算约束;科学核定地方收支数额,逐步实行比较规范的中央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制度。从1994年开始,税收返还与消费税和增值税的增长率挂钩,各地区“两税”(消费税和75%的增值税)每增长1%,中央财政对该地区的税收返还增长0.3%。此后,又调整了证券交易印花税在中央与地方分享的比例,调整了金融保险营业税收入划分比例。2002年进行了企业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及出口退税负担机制改革等,进一步调整和完善了分税制。
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行调动了中央和地方积极性,建立了财政收入稳定增长机制,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和财力保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总体实力显着增强。1999年全国财政收入迈上万亿元台阶,2003年、2005年又相继突破2万亿和3万亿元大关,2007年达5.13万亿元。我国人均GDP也于2006年突破2000美元大关,正向标志着全面小康水平的人均3000美元目标迈进。二是中央进行转移支付、均衡地区发展差距的能力增强。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财政收入明显提高,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93年的22%提高到2007年54%,中央财政从东部发达地区净集中21 390亿元,对中西部地区分别净补助10 249亿元和13 891亿元。初步估算,中西部地区大部分县的一半以上财政支出,需要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提供资金来源。中央财政为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促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虽然分税制财政体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不少问题,需要不断完善。
二、近几年完善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部门结合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推进了财政管理体制的完善。具体措施有:
(一)实行“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截止2007年11月,全国有24个省(区、市)推行“省直管县”改革试点,省财政在税收返还、转移支付、财政结算、专项补助、资金调度等方面直接核定并监管到县,提高了县级财力。浙江等省份还扩充了县级经济管理权利和财权,将县纳入与市同等的管理级次,由省直接管理。浙江省除在“省直管县”中建立增收分成机制,对财政收入过亿元的县(市)和增收的贫困县进行奖励外,在事权改革方面,主动向县一级下放经济管理职权,从2002年8月起,该省把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直接下放给绍兴、温岭、慈溪等20个县(区),扩大的管理权限涵盖计划、经贸、外经贸、国土资源、交通、建设等12个大类、313个具体事项,几乎囊括省、市两级政府所有的经济管理权限,并包括部分社会管理权限,使地(市)和县(市)成为平行的预算单位,县财政和地(市)财政一样直接对省财政负责。
(二)理顺县乡财政关系,改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各地根据乡镇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状况及财力增长能否满足自身支出需要的情况,因地制宜,区别对待,理顺县乡财政关系,大致形成三种县对乡财政管理体制类型:其一,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即县财政在合理界定乡镇政府财权与事权的基础上,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对乡镇实行比较规范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实行这种体制的主要是经济较为发达、财政收支规模较大、财政保障能力较强的乡镇。目前,珠三角、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城市郊区的乡镇(如广东省虎门镇)大多采用这种管理体制。其二,包干型财政体制。即县与乡镇按照税种划分收入,收支均由县财政核定,实行超收分成(或留用)、短收不补(或补助)的财政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主要是原财政包干体制的延续。其三,统收统支加激励财政体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的乡镇,免征农业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上划县后,乡镇收入规模偏小,自身财力无法满足支出需要,为保障基 层机构正常运转,实行这种管理体制。从河北省试点情况看,其主要特点有:一是收入统缴。撤消乡镇国库,乡镇财政收入计划由县直接下达给收入征管部门,乡镇财政收支预算统一纳入全县财政预算编制范围。二是支出统管。乡镇人员经费、日常公用经费、专项经费、村级经费由县财政按县(市)统一标准安排。三是政策激励。对各乡镇实行“核定收支、收支挂钩、超收分成”的办法,形成激励机制,以一定年份为基期,核定各乡镇地方预算收入基数,从第二年起,乡镇级地方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部分,乡镇按照一定比例分成,从而调动乡镇发展经济、增加财源的积极性。
(三)推进“乡财县管乡用”的财政管理方式。截止2007年底,全国有28个省(市、区)推行“乡财县管乡用”的改革。主要内容是:在乡镇政府管理财政的法律主体地位不变、财政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乡镇享有的债权及负担的债务不变的前提下,县级财政部门在预算编制、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和票据统管等方面,对乡镇财政进行统一管理和监督。
(四)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缓解县乡财政困难。2005年,为切实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中央财政开始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三奖一补”政策,引导省、市两级政府在财力分配上向财政困难的县乡倾斜,鼓励县乡增收节支、精简机构和人员,力争用几年的时间使县乡财政困难得到初步缓解。“三奖一补”政策调动了省、市、县政府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许多省份比照中央财政的做法,采取措施大力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福建省实行“六挂六奖”措施,对县级收入增长、削减赤字、精简机构、增产粮食、化解债务、向下转移财力等
方面进行奖励。重庆市筹集资金3.3亿元,对化解乡村债务的区、县实行奖励和补助,并要求各区、县将“三奖一补”资金的80%以上用于偿还债务。
总体上看,近年来,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基本保障了县乡政权的基本运转,巩固了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逐步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但由于财政体制改革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财政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县乡财政保障水平偏低。尽管取消农业税后,中央及省级财政对地方的财力减收进行一定补助,中央财政也实行旨在缓解县乡财政困难的“三奖一补”政策,但与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比,县乡财政仍有缺口,县乡财政保障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仍处在较低水平,农村一些必须由县乡财政承担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难以得到有效提供,县乡财政困难在短期内还难以彻底缓解,确保基层机构正常运转的长效保障机制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二是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由于受长期二元经济结构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不合理财政制度和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很难彻底改变,财政资金在城乡间分配仍然不均,“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三是资源节约和生态补偿的财政约束机制不健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付出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当前,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同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呈逐步扩大趋势。如,2006年底,我国的GDP总量只占世界的5%-6%,但却消耗世界近25%的钢材、34%的煤炭、50%的水泥。我国万元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4倍,是德国的5倍、日本的4倍、美国的2倍、印度的1.5倍。2006年,我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 588.8万吨,仅次于美国。我国有13亿人口,人均资源拥有量处于世界较低水平。如果不能建立资源节约和生态补偿的财政约束机制,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将很难持续。四是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有待提高。目前,有的财政体制改革措施具有明显的过渡性。如,有的省实行“省直管县”,只是将转移支付资金和国库调度资金直接测算拨付到县,支农等专项资金还需层层申报、层层拨付,影响资金的使用效益。总体上看,目前,省以下政府间的事权、财权、责权没有完全理顺,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浪费比较严重。
三、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政策思路
(一)合理界定收支范围,健全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管理体制。一是要根据支出受益范围等原则,依法规范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出范围。要按照公共性、市场化、引导性原则,进一步明确政府支出范围。要充分考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及各地的财政能力,合理确定中央与地方的负担比例,引导地方政府将公共资源配置到社会管理和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二是要按照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原则,保证各级政府有行使职责的财力。要进一步调整和规范中央与地方的收入划分,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扩大政府间收入划分的覆盖面。结合政府间支出权限划分的调整及逐步将预算外收入纳入预算内管理等措施,合理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收入划分。按照税收属性,将容易造成税源转移和跨地区间分配不公的税种改为中央固定收入,适当调整共享税分成比例,兼顾中央政府宏观调控需要及现阶段地方政府在促进经济发展与组织收入方面的积极性,减少因市场等因素对地区间收入转移的影响,促进统一市场形成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合理确定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
(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地区间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彻底缓解县乡财政困难,中央财政要进一步完善“三奖一补”的激励约束机制,归并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建立县乡最低财政保障机制,要在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不断增长的基础上逐步加大对基层政权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支持中西部贫困地区基层政权建设。强化省级政府在调节省以下财力分配方面的责任,建立省以下财力差异调控机制,促使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建立县乡政府支出安排绩效评价体系,加大资金使用监管力度,确保国家给予的转移支付资金主要用于基本公共服务领域。
(三)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建立民生财政。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持力度。整合各种财政资源,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重点向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基层倾斜,支持构建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落实“财政新增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费主要用于农村,国家基本建设资金增量主要用于农村,政府土地收益用于农村的比例要有明显增加”的政策,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建立健全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义务教育长效机制,实现教育公平。逐步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改善农民工待遇。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逐步在全国农村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大力支持廉租房建设,增加住房供给。逐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
(四)逐步建立生态型、效益型财政。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禁止开发与限制开发区域的支持力度,鼓励这些地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化解历史积累的社会问题。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制度。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污收费机制,改变长期以来企业排污成本与治污成本倒挂的局面。
(五)创新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式,实行阳光财政。要改变公共产品的供给由上而下决定的传统做法,引进民主机制,建立需求导向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如,对农村公益事业,政府可给予奖励和补助,逐步建立农民筹资筹劳、社会广泛资助、政府财政奖励的村级公益事业建设新机制。在重大民生支出管理中要引入绩效评价机制,实行民主理财和透明财政。
(六)加强县乡财政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要在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切实加强县乡财政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第一,完善和加强县乡财政监管职能。近年来,各级财政部门加大了对民生事业的支持力度,资金投入不断向农村倾斜、向基层倾斜。县乡财政部门作为集中管理财政资金的部门,要完善和加强县乡财政监管职能,对农村申报的项目要积极配合,掌握有关情况,加强信息沟通和交流,避免多头申报、重复申报现象。要充分发挥就地监管的优势,对资金的使用管理进行监督。第二,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近年来,各级政府对“三农”的投入不断增加,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支农资金使用管理分散现象比较突出,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和政策效应的发挥。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契机,建立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的支农资金整合协调机制,以农业发展规划为依据,通过主导产业、优势区域和重点项目将各部门、各渠道安排的支农资金整合使用,突出重点,不断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第三,积极推进县乡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要按照全面、科学、客观、细致的原则,整合财政资源,编制综合预算,将县乡政府所有政府性资金都纳入预算管理中,不断提高预算的完整性、透明性。
第四篇: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研究 就目前掌握的文献资料来看,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性,很早就有学者提了出来,但未引起更多相关领域专家的重视,研究成果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城市医疗体制改革讨论的深入和政府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重视程度的加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问题已成为学术界的一个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成果日渐丰富,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从宏观上研究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与作用;二是研究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三是研究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过程中具体的制约因素,提出改进的对策与建议;四是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制度选择进行分析研究,提出有利于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相关制度或发展模式;五是针对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具体服务功能进行医学方面的技术性研究。经过深入学习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目前国内对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多停留于概念探讨、简单介绍,研究成果缺乏深度和全面性。因此,本文尝试通过综合各个方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以及深入研究,能够比较深入地对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面临的相关问题逐一进行分析研究。本文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运用了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以及国内外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研究理论,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消费的角度研究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同时运用比较研究和规范研究的方法,对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在资料的收集方法上,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本研究不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对社区卫生服务研究的文献资料,还收集了中央和地方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相关文件。通过卫生部网站,收集了近年来有关的数据资料,为本文的论述提供了充实、可信的数据支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言,主要是对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阐述,回顾并介绍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首先对本文涉及的相关专业名词进行概念上的界定,然后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与扩大城市居民医疗服务消费需求、优化其医疗服务消费结构、改善其医疗服务消费环境联系起来,探讨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通过对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包括社区卫生服务的机
构设置、服务功能、补偿机制、导向机制、人才机制、激励机制以及监督机制等方面,同时分析归纳前人研究的思路和成果,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影响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各个因素均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剖析,努力探明每个因素如何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第四部分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比较分析,通过比较研究英、德、美三种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总结其值得借鉴的成功经验,摒弃与我国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的做法,为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第五部分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对策和建议,针对当前我国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制约因素,参考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提出对发展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借鉴价值的对策与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角度上的创新。目前,社区卫生服务问题是当前学术界、社会共同的焦点话题,许多学者都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在这些学者中,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医疗系统内的专家,他们大多数是站在技术层面的角度来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问题。另一部分学者虽然从社会学、经济学的角度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了研究探讨,但是只局限在医疗卫生领域内,没有和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相结合。本文拟将研究社区卫生服务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需求结合起来,从社会学的角度并运用消费经济学作为理论框架,研究社区卫生服务问题。第二,研究内容上的创新。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有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对国外一些国家成熟经验的介绍引进上,并没有考虑国外这些成功做法在我国是否行得通;有的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影响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制约因素上,但是研究不够深入同时也缺乏与国外社区卫生服务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有的学者则只是针对影响社区卫生服务的某一个具体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缺乏全面性。本文在研究内容上,综合了以前的大多数研究社区卫生服务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在内容上较为系统全面地对影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逐一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第三,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在研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运用消费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将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与改善居民医疗服务消费联系在一起,同时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考察国外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模式,学习借鉴了他们的成功经验。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没有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某个城市具体的社区卫生服务实践进行调查研究,来验证本文的研究成果。第二,国外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资料较难收集,因此本文的参考文献基本上来自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国外的相关文献资料的较少。第三,由于知识水平有限,本文对于医学方面比较专业的内容还缺乏深入和透彻的说明,所作研究仅涉及社会学、经济学,没有涉及具体医学领域。
第五篇: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展望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走过了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光辉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我国粮食行业完成了从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粮食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壮大,粮食购销市场体系不断完善,粮食储备及安全体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历史过程,让我们心潮澎湃;展望粮食企业以及粮食安全体系建设的未来,让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一、粮食流通体制的形成与演变
(一)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建立及成就。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后,从1953年起,国家正式进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从事非农工作的人口以及工业加工用粮等对商品粮的需求日益增长,虽然1952年粮食产量达到3278亿斤,比1949年增长了44.8%,但是人均占有粮食水平仍然处于很低水平,特别是从旧中国长期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过着糠菜半年粮生活中走过来占总人口80%农民,在逐步随着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需要消费更多的粮食。这便是国家承担的社会粮食供应量越来越大,中国粮食的产需矛盾加大,同时,由于当时粮食自由市场存在,社会上一些粮食投机商利用尖锐的粮食产需矛盾,与国营粮食部门争夺市场,抢购粮食,有的甚至拦路抢购粮食,国家粮食计划无法完成,供需矛盾更加尖锐,许多地方出现抢购现象。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中央于1953年10月16日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决议》。其主要内容是:
1、对农村余粮户实行粮食统购政策;
2、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口实行统销政策;
3、严禁私商自由经营粮食,实行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的政策;
4、实行在中央统一管理下,由中央和地方分工负责的粮食管理政策。国家统购政策的实施,1953年当年睢宁县收购粮食2918.5万公斤,有力地保证了社会的稳定发展。粮食统购统销体制建立的成果主要表现在:
1、缓和了粮食产需矛盾;
2、保证了社会各方面正常的粮食需要;
3、保证了粮食价格的基本稳定;
4、促进了资本主义粮食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计划经济时期粮食流通体制历史性演变。国家粮食统购统销体制的建立后在实施过程中经过了数次的调整与变革,1955年8月,实行“定产、定购、定销”的三定政策;1958年,粮食收购取消三定,实行大购大销,所产粮食全部收购,再按需返销;1959年到1961年睢宁粮食大幅度减产,收不抵支,出现奇缺。1965年粮食实行征购“一定五年不变”的政策,1971年改为“一定五年”的政策,同时规定在完成订购的基础上加价30%,1979年国家再调高订购价的基础上,超购价格在新订购价的基础上调高50%,1983年后粮食征购实行包干制,以村委会为基础,包产包销。1985年,粮食取消了统购统销,改为合同订购,真正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从此拉开序幕。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由于继续对粮食仍实行统购统销政策,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对粮食实行统一管理。国有粮食企业严格按照国家粮食购销政策对粮食进行独家垄断经营,即计划收购,计划供应。经营粮食发生的亏损,由国家给予财政补贴。
1985年以后,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多渠道经营粮食的局面逐步形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必然性已经确定。
二、粮食流通体制的改革
国有粮食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
(一)1985至1992年——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改革企业经营管理体制
1985年,根据粮食总量收支平衡有余的新形势,为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国务院决定粮食流通体制实行“双轨制”,即取消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合同定购以外的粮食,由市场调节供求,实行议购议销。在“双轨制”推动下,国有粮食企业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开展多种经营,既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又搞活了粮食流通,促进了国有粮食企业较快发展。同时,职工人数也发生了膨胀式的增长,全县粮食职工在1956年工资改革时315人,到1979
年二十多年间才增加到899人,而从1980年到1986年短短六年时间增加了1000余人,达到1706人。全国国有粮食职工在1986年的总数也达到了252.5万人。
在实行“双轨制”过程中,为了逐步把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分开,鼓励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调动企业和职工经营积极性,各地从实际出发,探索了许多改革模式和经验,其主要做法是:对政策性粮食实行统一经营,亏损集中管理,将粮食政策性亏损同企业正常经营盈亏划分开来,使基层国有粮食企业卸掉长期亏损的包袱,强化企业内部考核,增强职工勤俭节约、增收节支的责任感,为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参与市场竞争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二)1992年至2001年——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企业经营机制转换
1992年,为扩大市场调节范围,国家对粮食统购统销进行了改革,即放开粮食销售价格和销售市场,对粮食流通环节的补贴改为对消费者的直接补贴,国有粮食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对过有粮食购销企业来讲叫做“基本断奶”。
1994年,为加强粮食宏观调控,更好地发挥财政补贴作用,保证政策性收购资金不被商业性经营业务所占用,粮食部门实行“两条线运行”改革,即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经营分开,建立两条线运行机制。国有粮食企业承担的政策性业务实行财务分开、核算分开。通过分开核算,严格划分政策性业务费用和商业性业务费用,防止互相挤占也就是讲的“彻底断奶”。
1998年,针对当时粮食流通体制仍然存在政企不分,国有粮食企业经营管理粗放、富余人员较多,同时又挤占挪用粮食收购资金,形成大量经营亏损和财务挂账,增加国家财政负担等问题,国家实行了以“四分开一完善”为重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即实行政企分开、中央与地方责任分开、储备与经营分开、新老财务账目分开,完善粮食价格机制。重点推进了“三项政策,一项改革”,即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粮食收储企业实行顺价销售、粮食收购资金封闭运行,加快国有粮食企业自身改革。在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中,重点是实行国有粮食收储企业的主营业务与附营业务分开以及富余职工下岗分流。
(三)2001年至今——按照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要求,全面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
2001年,国务院决定在八个粮食主销区省份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1〕28号)。随后,原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等八部门又下发了《关于加快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计综合〔2002〕677号),江苏省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苏政办〔2002〕5号)文件,江苏省国有粮食企业的真正意义上的改革才正式拉开序幕,对企业的三老问题,真正开始处理,睢宁县国有粮食企业共裁减职工3709人,历史财务负担得到进一步剥离,但是,按照文件要求的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各地进展不一。对全国总的来讲这一段时间解决了一下几个重点问题:一是粮食主销区省(市)在解决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历史包袱的基础上,加快企业战略性改组,合理调整企业布局和结构。二是粮食主产区省(区)把实行政企分开、减员增效和加快企业组织形式创新作为改革重点,积极推进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管理体制创新。三是中央和地方储备粮企业积极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特别是2004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发〔2004〕17号),决定全面放开粮食收购价格和收购市场,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为了适应改革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政策措施。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等五部门下发了《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国粮财〔2004〕125号),提出了企业改革的重点是,妥善解决企业历史包袱,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渠道作用。
2006年,为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央和国务院先后下发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和《国务院关于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06〕16号)。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等六部门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意见》(国粮财〔2006〕123号),对继续加快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发展、更好地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三、粮食流通体制与粮食安全
我国粮食流通体制的建立、完善、演变与改革,时刻围绕着国家粮食安全这一主题,在建国初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大潮刚刚兴起的时候,国家粮食安全严重影响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时候,国家统购统销政策的的出台,有力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与发展。在上个世纪国际冷战时期,为保证应对全球战略危机,果断提出了“深挖洞、广积粮”战略储备政策,在新一轮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和储备粮体系的建设,有力保证了新时期国家粮食安全。
(一)、在统购统销即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粮食储备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包括:①“甲子粮”目的是为了“应付灾荒和各种意外”。②“506粮”。这是一种以备战为目的的军用粮,属于战略储备。③商品库存,即为了保证城镇居民的口粮供应以及完成粮食计划调拨而由粮食部门建立的储备。商品库存实际上是周转储备,以上三大储备体系虽与现代意义上的粮食储备结构有所不同,但是长期以来,为保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1990年,国家建立了粮食专项储备制度,专项储备制度的建立,使中国粮食储备体系中第一次包括了专门用于调节市场供求和平抑年际间粮食波动的后备储备,这标志着中国粮食储备体系朝着现代储备制度迈出了决定性和上步。现阶段除以国家储备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