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5:1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第一篇:关于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关于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根据市政协2011年工作安排,市政协常委会今年的专题议政课题是“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市政协刘耀辉主席高度重视此次专题议政工作,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重点和制定调研方案。2011年4月至6月,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学习和文史委员会联合组成调研组,在市政协副主席刘冠贤,党组成员杨富生,副主席许玩宏、邓木林、陈树秋的带领下,深入各县(区)及部分乡镇(街道办事处),召开了6次专题座谈会,听取情况汇报,重点就我市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社区建设、社工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和意见建议报告如下:

一、成效与做法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不断创新社会管理,做到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坚持健全组织机构与创新管理机制相结合,服务发展与服务民生并重,完善监督管理制度与提高服务能力同步推进。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充分发挥了社会组织、城乡社区和社会工作人才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政府社会管理职能转变,推动民主政治建设、发展先进文化、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积极作用。

(一)社会组织管理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组织日趋规范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加强和完善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建设,重视和支持社会组织工作,全市社会组织建设扎实推进;率先在全国地级市中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率先在全省将民间组织管理局更名为社会组织管理局。目前全市经各级民政部门依法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共计1228个,其中社会团体547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81个,社会组织从业人员2.6万人。

一是实施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提升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服务能力。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和市民政局联合下文,要求行业协会商会的机构、人事、资产、财务与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开,现职国家机关人员不得在行业协会商会兼职,基本实现行业协会民间化。我市还以社会组织服务民生行动为契机,创新社会组织动员、资源配置和社会监督机制,提升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建设的能力。

二是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提升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自治力。从2005年开始抓社会组织自律工作,与监察、纠风、治贿部门联合制定了《惠州市社会组织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实施意见》,建立了开展自律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联席会议,全市社会组织自律工作效果显著。开通了市社会组织信息网,加强社会组织网上互动交流功能,较好的搭建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平台。组织了市直社会团体收费专项检查和全市社会团体“小金库”治理工作,促进了社会组织建设规范化。

三是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提升社会组织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政治影响力。通过建立工作机制、加强规范管理、创新工作方式,以党的建设推动社会组织健康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09年8月,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成立社会组织党工委,指导、协调全市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四是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优势,提升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力。广大社会组织主动为会员单位服务,帮助会员及时改进生产经营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二)基层社区治理不断加强,社会建设基础夯实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区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托。近年来,我市全面推进“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以实现社区“三有”(有址办公、有人办事、有钱办事)为抓手,以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为重点,推动社区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

一是不断完善社区基本建设。通过财政补贴购买、政府调剂、开发商无偿提供、新建和改扩建等方式,全部按标准(省标准80平方米)完成了全市197个社区办公用房建设任务。城建规划部门在审核新建小区和旧城改造规划时,接照建筑设计规范要求开发商按200平方米以上配套建设社区办公用房,与住宅区开发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建立起长效稳定的社区经费投入机制,把社区办公服务、党建经费和社区工作人员工资补贴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加强社区换届选举工作,选好配强“两委”班子,通过竞争上岗、公开招聘和公开招考等方式,将一批年纪轻、有文化、有奉献精神的大学毕业生充实到社区专兼职工作者队伍,使社区工作者的年龄、知识结构得到明显优化。同时,还对社区内的教育、文化、法律和卫生等专业人员进行造册登记,引导和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志愿活动,逐步实现“社工带领义工、义工服务群众、群众参加义工”的良性循环局面。

二是不断完善社区服务机制。建立“社区卫生、环境美化、免费信息、劳动就业、‘四进’社区、‘复退军人之家’和志愿服务”等12项社区惠民工作体系,促进了民生问题的解决。按照每个街道办事处或3-10万人的居民数标准设置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机构范围,让更多的居民群众能在家门口享受社区

卫生服务。建立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为居民提供劳动保障、就业推荐、政策维权等方面的服务。惠城区、惠阳区的社区普遍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开设信访接待、党建服务、民政服务和劳动保障等窗口,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建立健全了社区离退休人员、因工伤残抚恤人员、失业人员等信息数据库,开通了12355热线和志愿者网站,为居民提供扶孤助残、亲子交流、文体活动、心理咨询和美化环境等一系列服务。建立法律援助“三级服务网络”、人民调解室和维稳综治工作站,尽可能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大力开展社区警务信息化建设,构筑以社区民警为主导,社区治安会和物业保安为依托,社区治安联防队以及志愿者和各种兼职义务巡逻队为补充的群防群治网络,努力确保社区无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火灾事故、无严重家庭暴力、无黄赌毒现象、无黑恶势力。全市已逐步形成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和社区法律维稳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体系。

三是不断完善社区管理体制。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大量的诸如消防安全、计生服务和综治维稳等行政工作,导致居委会无暇顾及自治,社会管理工作既“越位”又不到位。对此,我市经过认真分析研究,在社区工作管理和运行机制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实践,创新试行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与工作站“三位联动”的社区管理和运行机制,把政府的行政管理职能和社区的自治功能结合起来,既维护社区的自治性质,又确保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基层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2007年8月,我市率先在惠城区54个城市社区中成立了社区工作站。

(三)社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社会和谐力提升

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目前我市社工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社工在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规范社工队伍建设。2009年8月,市民政部门按照国家、省推进社工试点的相关文件精神,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市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市民政系统内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并对社工人才专业技术职位设置及薪酬待遇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性意见。成立了全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协调指导全市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二是加强社工教育培训。采取奖励措施,对通过考试的人员给予一定奖励,并给予通报表彰。同时,举办社会工作培训班,通过省社会工作师联合会,邀请中山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商学院的社工系教师授课,普及专业社会工作知识,提升考试水平。

三是探索开展社工专业服务试点工作。2010年,按照社工试点方案,市民政部门在市复员退伍军人医院和救助管理站通过购买社工服务项目的方式,引入专业社工服务,开展试点。5月与9月,试点单位分别与广州市大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签署项目合作协议。市救助管理站社工试点取得了较好成效,驻点社工通过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等专业技能,帮助受助者摆脱困境,更好地回归家庭与社会。

二、我市社会组织管理与基层社会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市社会建设和管理在探索中发展,在实践中提高,但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与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与社会公众的期望相比,还存在能力偏弱、制度机制缺失、扶持力度不强等问题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组织发育不全,实现“社会人”向“社区人”转变难度还很大

目前,我市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处于成长阶段,体现在:一是社会组织总体数量偏少,结构不够合理,服务能力偏弱。省内东莞、珠海、深圳、广州等市社会组织发展较快,2010年每万人社会组织数分别为17.5、5.9、4.2、3.7个,我市仅为3.1个。全市现有1228个社会组织中,近40%的社团是挂靠在部门(单位)的专业性团体,行政化色彩严重,纯民间性的社会团体较少;行业协会仅占5.9%,民办非企业单位主要是民办教育类(占43%),政府和社会急需的行业协会类、公益慈善类和社会服务类社会组织较少。我市社会组织活动经费主要依靠收取会费、社会捐赠,普遍反映经费紧张,专业化人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欠缺,缺乏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经验与手段。二是落实政策不够,扶持力度不大。2008年,广东省出台了《关于发展和规范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根据省的精神,广州、深圳、汕头、东莞等市都建立了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并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但截至目前,我市还没有出台相应的配套实施意见,省提出的一系列培育扶持社会组织的政策,在我市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三是转移职能不多,发展空间受限。广东省《关于发展和规范我省社会组织的意见》明确提出,要通过授权、委托及其他适当方式依法将政府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目前我市政府职能转移工作力度很小,承担部分政府职能的社会组织基本上是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隶属单位;有的政府职能部门及业务指导部门,基于自身利益,随意设立社会组织,将其作为自身权力的延伸和附属,社会组织缺乏民间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制约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空间。

(二)公共服务的社会化程度不高,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基层自治亟待加强

一是政府对城市基层的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目前,我市实行的是“两级政府、四级管理”的城市社会管理架构,街道作为县(区)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其任务是按照授权协助县(区)政府开展工作,于是各级各部门都把基层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压给街道这一派出机构。基层政府及街道又把居委会当作行政机构,经常给居委会摊派任务,并对其检查、考核以及奖罚。从调研中了解到,居委会普遍承担着计划生育、劳动就业和消防安全等数十项行政管理和公共

服务工作,包括要完成社会捐款赞助上交的任务,居委会与 街道签订的《责任书》有计生、消防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10多项,承担的责任是辖区上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承担的后果是“一票否决”,未履行职责轻则通报批评,重则按失职、渎职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居委会本身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不是行政主体、执法主体,既无行政执法权,也无得到有偿服务,但都担当上级行政部门摊派的无偿执法管理职能及风险。二是社区工作人员落选后或解聘后社会保险问题有待解决。由于社区居委会是一个居民自治组织,其成员是按《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选举产生的,每三年一届,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具有不稳定性的特点,我市40岁以上的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有553人,占总人数的47%,多数从事社区工作超过10年,对因年岁大落选后或解聘后的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问题表示担忧。三是设立社区工作站的改革仍然不够完善。设置社区工作站后,基层政府和街道向社区下达工作成为了“合法化”,加之居委会与工作站工作人员是交叉任职的,实质上还是由居委会成员承担。惠城区“一居一站”的模式,实质上只是居委会多挂了一个牌子,没有解决社区行政化问题。惠城区老居委会干部或因种种原因未能竟聘社区工作站人员和在居委会工作没纳入定编的军嫂工资福利待遇与社区工作站人员相比有差距,居委会及社区工作站人员年终奖金仍未纳入市、县(区)财政预算及支付。

(三)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尚未形成,社会工作职业化进程任重道远

一是社会工作人才管理体制尚不完善。从管理体制上来看,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涉及党群、民政、司法、工、青、妇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工作要求,导致社会工作人才的行政分割特点比较明显。尽管在市级层面成立了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但该部门在市民政局内部,缺乏全市统一推进社会工作的协调权威,县(区)的社会工作行政机构目前则尚属空白。二是社会工作结构不合理。在社会管理、社区事务等传统社会服务领域,大部分工作人员年龄偏大;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比例偏低,学历层次整体不高;城区多、郊区少,城乡差异大;政府直接举办的多、社会自主发育的少;救济型的社会工作从业人员多,预防和发展型的少。目前,全省有民办社工服务机构120家,专业社会工作者2300多名,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东莞等市,我市尚无1家能够承担政府购买社工服务的机构。现阶段,由于没有明确界定社会工作岗位,我市还没有形成社会工作者的从业标准。各级各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除民政外,公安、人社、教育、卫生、工青妇等人民政府部门和人民团体未能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和设置社会工作岗位。三是社会工作人才评价体系不健全。目前,我市还没有真正建立和执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职称系列和评审机构,缺乏科学合理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评价体系。社会工作人员的职业规范、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水平认证、注册管理、实务督导、服务评估、项目设计、岗位配置、职业级别、薪酬标准等一系列配套制度不健全,现有的社会工作人员中基本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教育,缺乏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知识和技能,工作手段和方法相对落后。应对和解决新的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较差,社工缺少足够的职业发展空间。

三、对策与建议

社会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加强我市社会建设,要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同时,加快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一)加强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活力

要加快推进政社分开步伐。一是按照社会化、专业化的要求,加快推进全市各类社会组织与行政主管部门在机构、人员、资产、财务等方面彻底分开,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主发展。全市各级行政部门原则上不再作为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要按照统筹规划、依法规范、分步实施的原则,分期分批推进社会组织与行政部门脱钩。少数有特殊职能的部门,可暂时保留业务主管单位职责,但要报批许可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政社分开步伐。行政部门不再作业务主管单位以后,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行业监管和政策指导,提供良好服务。二是要积极推进政府转移职能,建设成为强政府、强社会的社会形态。一方面,赋权于社会,将可由社会组织承担的具体社会事务、微观经济调节职能以及专业服务职能归还、转移或委托给具有相应能力的社会组织承担,对由社会组织承接的事项实行“费随事转”,逐步实现“合作方式多元化、购买服务契约化、评估考核制度化、管理自律规范化”;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培育社会力量来进行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继续加大行政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力度,大胆探索创新。

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一是重点培育行业协会商会、社区社会组织、公益服务类包括社工服务的社会组织、农村专业经济类社会组织。二是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研究出台关于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实施办法,将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三是设立社会组织发展专项资金,用于孵化培育新的社会组织,资助社会团体从事慈善公益服务,奖励先进社会组织。四是落实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公益救济性捐赠实施税前扣除,对符合条件的社会组织,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

要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一是创新推进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制度建设,重点规范社会组织的用人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着力提高项目运作、策划组织、协调服务、规范运行等方面的能力。二是加快社会组织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进程。三是加快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组织考核评估体系,制定考核评估标准和办法,开展对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建立评估结果档案,评估结果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享受政策优惠等事项挂钩,引导、支持和促进社会组织依法办会、规范运作。

(二)加强社区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要深化城市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区党委、政府要分工得力的领导专抓社区管理工作,明确主抓责任的部门,纳入考核的内容。二是建立以街道党工委为核心的基层社会建设工作领导机制,组织协调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工青妇及其他人民团体、社会组织、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积极参与社区建设。三是积极稳妥推进“村改居”工作,到2012年,完成街道所辖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工作,逐步实现将非户籍常住人口纳入社区管理和服务。四是建立社区行政事务准入制度,厘清政府机关部门及街道党工委与社区居委会、工作站的职责,明确各方的责、权、利,积极探索行政机关委托受权社区居委会行使行政权力的做法,采取“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方针,合理分担责任、费用,强化社区处置社会问题能力,切实减轻社区不合理的负担。五是鼓励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参加各种途径的专业培训,用五年左右时间,培育配置每个社区居委会,至少有两人拥有助理社会工作师以上资格。大力推进和不断完善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和社区公共服务站两级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提供“一站式”便民服务。

要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一是不断拓展社区服务的内容,重点发展面向广大居民的各项便民、利民的家政服务,面向老年人、残疾人和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服务,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二是建议用3—5年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建立街镇社区服务中心、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站,形成以其为主体、各类专项服务设施为配套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三是平均每个社区拥有公益慈善、福利服务、卫生环保、文体活动、治安联防等五个以上不同类型的社区社会组织。四是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人数争取达到社区常住人口的10%以上。大力开展“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等各类幸福建设为主题的“幸福社区”创建活动,构建区、街、居三级“邻里情”社区服务网络,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五是设立家庭服务中心,将社区内的家庭矛盾、居民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权益维护等问题解决在基层。

要强化基层群众自治功能。稳步推进村民委员会直接选举,逐步提高居民委员会直选率和居民参选率。健全和完善以村(居)民会议和村(居)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制度。鼓励和支持社会多方参与社区管理和服务。健全村(居)委会向居民会议负责和报告工作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建立村(居)民委员会民主评议政府部门制度。提倡社区党组织书记兼任社区公共服务站长;居民代表与业主代表、居民委员会成员与业委会成员交叉任职,不断提高社区居民依法管理社区公共事务的能力和居民自治能力。

要健全村、居委会、社区工作站人员的保障及激励机制。工资及奖金参照教师发放的做法和标准,与机关干部工资待遇及变动挂钩,做到同城同工同酬“两相当”(相当机关事业单位、教师的工资待遇)。建立完善奖励机制,年终奖、节日补贴纳入财政预算及支付。关注居委会老员工及军嫂的待遇历史问题,做好维稳工作。加大村、居委会(工作站)干部培养力度,鼓励其参加公务员考试,对工作业绩好,群众公信度高的人员推荐到县(区)机关部门、事业单位或街道办工作。

(三)加强社会工作运行体系建设,进一步增强社会建设合力

要健全社会建设协调机制。各区县要成立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社会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领导小组下设的办公室要通过例会制度等形式,加强与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加强对社会建设重点工作的组织协调,要制定《惠州市社会建设指标体系》,逐步实现社会建设工作量化管理。根据每年社会建设的重点任务确定年度评价标准,加强对全市社会建设工作的督促检查。

要健全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管理机制。完善社会工作队伍培养、评价、使用和激励机制,规范社会工作者岗位设置、薪酬待遇、考核评价和权益保护机制。对社会工作人员实行登记注册管理,对独立执业的社会工作师探索建立严格的执照制度。要在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残障康复、教育辅导、公益类民间组织和家庭生活服务等领域积极开发、合理设置社会工作岗位,吸纳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大力推进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发展。积极扶持培育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发展,探索建立政府向社工服务机构购买服务的体制机制。坚持职业培训和专业教育并重,全面提升社会工作队伍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水平。建立完备的社会工作经费投入机制,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实施人才培养“百、千、万”工程,通过3到5年努力,培养上百名中级社会工作人才,上千名初级社会工作人才,上万名员级社会工作人才,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与惠州社会建设相适应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要健全社会志愿者长效管理机制。探索建立社会工作者引领志愿者的联动机制,形成“社工引领志愿者服务、志愿者协助社工服务”的运行机制。研究建立社会志愿者激励机制,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加入社会志愿者组织,有序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力争通过3到5年的努力,实现公众志愿服务参与率达到20%以上。适应开展经常性志愿服务要求,健全社会志愿者管理制度,不断加强社会志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专业化建设。适应应急性志愿服务要求,建立健全社会志愿者动员协调机制,建设各种类型的专业化志愿服务队伍,以有效应对突发事件和各种自然灾害。

第二篇:关于如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营造和谐服务环境 ——关于如何提高社区管理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社区服务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做好社区服务工作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扩大就业、化解社会矛盾、促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结合实际就如何进一步提升社区管理服务水平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一、社区管理服务的现状

XXX社区位于县城西部,面积约X平方公里,辖区居民由汉、回、维、哈、蒙、乌孜别克等X个民族构成,总户数XX户,总人口XX人,少数民族占比XX%。近年来,XX社区以“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区”的工作目标,社区管理和服务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发展新局面。

(一)社区服务领域有待进一步拓宽。目前,xxx服务已基本涵盖了优抚助残、扶贫帮困、劳动就业、医疗保健、计生健康、医疗卫生和老年人等十大服务系列,拓展了50余项服务内容,设施日臻完善。社区办公楼已达1500㎡,建有社区警务室、监控室、活动室、消防安全体验室、图书室、棋牌室、书法室等。各社区内部设施逐步完善,办公设施齐全。

社区服务领域虽然在逐步拓展,服务的内容不断增多,但还是不能满足居民群众的需求,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还不多,一些老小区没有活动场地,网格支部活动室也因经费难以落实。

(二)社区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当前居民群众反映的问题之一。主要表现:一是服务等待时间长,居民一旦需要帮助,除个别简便的事项一般可以在短时间内上门解决,但遇有技术性较强的事项,上门服务的等待时间较长,有的甚至数日之久;二是服务途径还不够便捷。如目前低保户的补助资金发放,对于那些年老体弱的同志增加了不便。三是现在的劳动就业信息不够畅通,真正提供给社区的就业岗位很少,难以就近快捷提供就业信息;四是社区服务中心的职能还不够充分,一些群众急需解决的事项从申请到最后批准同意,中间的环节过多,时间拖得较长。如现在的低保申报、企业申办、就业的落实等等,居民有怨言。

(三)社区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社区现有党员志愿者、乡村校园志愿者、青年志愿者等各类志愿者380人,成立有义务巡逻队、环境清洁队、文艺宣传队等社区服务队伍10支,他们在社区服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社区通过开设“三务公开栏”、设立“民意反馈箱”、广泛开展民主自治,确保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的知情权、建议权、评议权和决策权。以服务求支持,不断完善服务载体,加强共驻共建,以优质的服务来争取驻区部门单位对社区建设工作的支持,凝聚共驻共建工作合力。

二、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在社区建设不断推进的同时,社区服务建设面临着一些新情况和亟待解决的矛盾、问题,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完善的地方。

1、社区管理职责不够清晰,条块分割不能形成很好的合力。社区管理服务的任务日益繁重,使社区干部承担的任务过重,现有的工作人员不得不把主要精力用于填报表、做台账、迎检查上,出现“小马拉大车”疲于应付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

2、社区工作者队伍待遇偏低,人员素质有待加强。目前我社区共有社区工作者xx人(其中在职在编x人,社区编外工作者x人,公益性岗位x人),人数少,影响了社区管理服务功能的发挥。此外,社区工作者待遇偏低,不利于结构的优化。导致高素质管理人才不愿意从事社区工作。

4、社区经费不足,工作缺乏必要的物质保障。随着社会事务增多,社区运行成本不断加大和机关部门工作重心下移、办公设施条件的改善等因素,社区经费紧张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影响了社区综合功能的正常发挥。目前,各社区年基本办公经费大致在xx万元,收支基本相等,致使用于各项社区服务所需的活动经费捉襟见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这造成社区负责人把横向协调,争取支持筹措经费作为重要工作,造成社区工作者工作错位、精力分散。

三、提高社区服务水平的对策及建议

1、以xx县社区准入事项审批制度为抓手,强化社区功能。进一步明晰社区职能和权限,规范社区职能职责,优化社区工作机制,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便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居民群众。进一步完善政策,严格实行社区事务准入制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努力为社区减负。

2、整合资源,提高效率。合理科学利用资源,使资源共享达到最大化。不同社区的资源不尽相同,因此,利用资源上要做到既科学又合理,因地制宜,实行跨社区资源共享,改变当前的仅局限于社区范围内的资源共享模式,如可实行全县范围内资源共享,这样的好处在于既给广大居民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又可以给提供资源单位增加一定的经济效益,还可减轻政府部门为社区活动建设设施的投资负担,一举三得,何乐不为。

3、务求实效,消除形式。在社区服务中,务求实效、消除形式是最终目的。在目前社区服务中,还存在一些不对称的现象,如社区志愿者数量不少,但服务活动不多;社区服务的项目不少,但真正受益的居民不多;各类组织不少,但真正起作用的不多。因此,要解决这种不对称现象,使社区服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体现以人为本,真正为民办实事,办好事。

4、因地制宜,有所为有所不为。社区服务要结合社区的实际进行,群众需要的,社区有条件、有能力做到的,就千方百计办到;条件和能力不具备的,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解决;对条件确实达不到要求的,要采取制定规划、资源共享等办法为居民解难,防止和克服不切实际、图有虚名,搞花架子、劳民伤财。

第三篇:创新管理机制 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创新管理机制

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各位领导:

按照会议议程安排,我将居委会的计生工作向大家做发言。我居委会辖5个农村小组和九条集镇街道,农业人口819人,集镇人口2710人,常住流入人口275余人。集镇周边涉及彭桥、王榨、许棚、九峰等4个村,集镇居民有外省流入的、外乡镇流入的和本乡镇在集镇建房落户的,涉及到经商、餐饮、门面出租和建筑务工,他们的流入繁荣了集镇经济,搞活了商业流通,使雷公集镇除府城外是安陆市最大的经济重镇,但也给计生工作的管理带来了难度,特别是近年来形成了户籍地想管找不到人,流入地看得到人管不了,从而导致户籍地和流入地两不管的局面。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居委会开春以来按照镇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意见,做了一些卓有成效的工作。在此,敬请各单位、部门、相关村支部村委会予以配合支持和理解。今天会议后我们居委会将继续更好的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投入,落实专班。在原已投入一万元的基础上继续落实经费八千元,聘请集镇信息员两名,微机操作义工一名。

二、摸底建档。按照集镇网格化管理要求,召集村组干部、老党员及水电工等人员共同熟悉计划生育登记的相关要求,利用收取新农保、医保、水电费和公安“两实”登记等一切入户机会对计划生育信息进行摸底登记。完成初步登记后,再进行分类整理,涉及其他村居住在集镇的村民,与其相关村协商,明确主管单位。对于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的管理,我们本着“谁受益谁管理、谁出租谁管理”的原则,明确了房东在计划生育管理中应承担的责任,随时向居委会提供租房者的详细计划生育情况。

三、落实管理:通过落实各项工作制度,规范了计生管理:一是档案登记管理制度。摸底登记整理完善后,由计生专干建档建卡,电脑录入湖北省人口计生村居在线服务平台,并进行网络包保,进入常态化、网格化管理。切实达到“六清”,即流入总人数清,已婚育龄妇女数清,婚姻、生育、节育情况清,户籍地清,现居住位置清,流动目的及现从事职业清。二是入户随访制度。坚持每季度一次重点对象逐户随访,及时了解情况,掌握动态,听取建议,不断完善管理。三是定期清查制度。针对流动人口居住变动性大的特点,坚持每月对街道、门店进行一次清查登记,及时变更信息。四是信息情况反馈制度。以网络化形式覆盖,实现了管理到位,防止各种计生问题的发生。

四、服务到位。根据镇计生领导小组意见,凡今后集镇居民、单位的办证、出证证明,一律由居委会以属地管理的原则办理,我们居委会将全力做好配合工作,力争方便、快捷、有序。实现以信息采集引导计生工作、以网络管理主导计生工作、以优质服务贯穿计生工作,消除计划生育管理盲区。谢谢大家!

第四篇: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加强社会组织管理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珠海街道办事处李家石桥社区党委

李家石桥社区位于胶南市区,现有居民1160户、3160口人。近几年,社区党委在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的同时,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题,切实加强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和管理,使社会组织逐步成为社区民生服务的纽带和桥梁,服务领域不断扩大,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山东省和谐示范社区建设示范单位、青岛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认识 积极培育社会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到目前,企业已发展到82家,个体工商业户536个。2010年社区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完成税金2.56亿元,集体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多万元,居民人均收入达到13507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日新月异,人民群众对社区服务的种类和质量要求不断提升。怎样才能引导社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物质文化需求,形成政通人和的和谐社会氛围?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两委会成员,远到大连、四平,近到开发区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结合社区实际,进行了多次讨论,统一了思想。大家认为,过去那种以两委会为主体的社区服务方式越来越不能满足全方位、多层次的公众需求。必须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让居民参与社区管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桥梁作用,及时获取居民需求信息,提高社会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培育经济类社会组织,推动了社区经济发展。2008年6月18日辖区内的中太大酒店发起成立了胶南市酒店服务业商会。会员发展到了23人,不仅很好地促进了本社区大量酒店餐饮业发展,还有效地规范了全市酒店餐饮业的有序竞争,提高了服务质量,维护餐饮经营 1

者的合法权益。2009年成立了青岛胶南市石桥民生经济协会,已有会员655人。并充分利用、组织和发展民间经济,配套成立石桥民生投资有限公司,已为30多家实力强、信誉好、效益好的集体、民营、个体经济提供资金支持,累计近6000万元,帮助协调解决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有效缓解和化解各种矛盾和纠纷,提供优质服务,为社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最近,我们又成立了李家石桥商会,已发展会员18人,主要是为配合党和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开展团结、帮助、引导和教育工作,起到非公有制经济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反映会员的意见和要求,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更好的为会员提供服务与帮助,二是培育管理类社会组织,提高了行政服务水平。2006年,在民政局的指导下,我们成立了社区邻里中心。邻里中心将财务管理、水电管理、物业管理、关爱委员会、调解委员会等五个办公室和青年、妇女、民兵三个群团组织以及计划生育协会、居民福利会、残疾人协会等三个协会组织在一起统一管理。社区居民的大小事情都可以在邻里中心得到解决,为居民服务的水平不断提高,受到了广大居民的好评。

老年福利会的宗旨,就是要大力弘扬尊老爱老优良传统,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的目标。社区每年预算12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到老年人生活保障、福利、保险等老年人事业建设,组织制定了一系列些列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规章制度,并纳入居规民约。在生活上,全年向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全体村民免费供应米面,逢年过节发放福利品和慰问金;社区还集体租种了80亩土地,全部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收获后全部平均向居民无偿供应,让老年人无后顾之忧。女满65岁、男满70岁的老人过生日,敬献一份生日蛋糕和生日慰问金;每年组织老年人免费到外地旅游一次,至今社区已组织近千

人次的老年人到北京、苏杭、泰山等著名景点观光旅游。每年都召开“九九”老人节庆祝大会,向80岁和90岁以上的每位老年人敬赠慰问金,每位老年人还发放一份节日礼品。在养老医疗方面,社区内凡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居民,每人每月可享受220元的生活补助金,为包括所有老年人办理了大病医疗保险、家庭财产保险、意外伤害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患病老人报销80%的住院医疗费,对建国前老党员的住院医疗费实报实销。

组织退休老干部成立了关爱办公室,代表社区两委,走门入户,调查民情,对符合条件的弱势群体,每月发给150元的生活补助,积极帮助弱势群体渡过难关。

三是培育文化体育类社会组织,满足居民文化生活需求。2007年,社区与胶南市艺术团联姻成立了李家石桥社区七彩艺术团,为文化走进基层、贴近群众、丰富居民文化生活开辟了一条新路。成立了李家石桥社区百人秧歌队和跨鼓队,并配备专业服装和器材,多次参加市级演出,并获得了一致好评。社区还成立80人的锣鼓队,每逢社区重大节日进行表演,全面展现社区的整体气势。

二、加大投入,为社会组织发展创造条件

2006年,社区投资400万元,建成了5000平方米的社区邻里中心,并建起了全省第一家社区便民服务大厅,设臵帮扶救助、水电维修、民事调解等12个服务窗口,全部采用代理制的方式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服务,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在此召开了现场会议,在全省推广以此为民服务代理制的做法。

投资260万元建起了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的老年文体活动中心,中心内设设立了排练厅、健身房、棋牌室、书画创作室、图书阅览室等健身娱乐场所,外建门球场、篮球场、舞池等活动场地。组织成立了老年人体育协会,社区每年拨出2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老年文化体育活动。成立了老年人秧歌队、书法研究学会、老年人门球队等8支老年文体活动队伍。在每年全市老年人运动会上都屡屡获奖。

投资60万元,在原有卫生扩建了500平方米的李家石桥社区卫生服务站,并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施,方便广大居民就医。投资80多万元,建设了总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的敬老院,有床位42张,现入住老人26人,被评为山东省一级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社区幼儿园共有教职工25人,在园幼儿260名,为山东省示范幼儿园。连续多年被评为胶南市办学水平优秀等级、青岛市托幼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连年被评为胶南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社区还租赁土地,建设了生态养猪场和绿色蔬菜种植基地。所养生态猪不使用任何复合饲料,采用传统方法饲养。种植的绿色蔬菜也不使用任何农药和化肥,确保绿色无公害。生产的生态猪肉和绿色蔬菜,定期免费向居民供应。

三、创新机制,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一是成立了民生服务管理协会。随着社区各种社会组织的不断增多,为了更好的发挥他们的作用,社区党委组织成立了民生服务管理协会,由社区党委书记任会长,居委会主任任副会长,其他两委成员、群团组织为成员,对社区内所有的社会组织进行统一管理、培训,加强各组织之间的协调与沟通,更好的为居民服务。

二是推进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在相对加大的企业和社会组织成立党支部,占社区党支部总数的三分之二,在党支部内广泛开展创先争优等先进性活动,坚持党建带群建,群建服务党建,党群共建创先争优,进一步激发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生机与活力,开展服务先锋的评选活动,设立服务先锋榜,提高思想认识、加强服务意识、创新服务理念,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创先争优的表率,把各自所联系的群众组织和引导到创先争优活动中来,使创先争优成为党内带党外、党员带群众的宏大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评先树优和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社区居民积极争当“五好文明家庭”、“好婆婆”、“好媳妇”、“致富能手”等各类先进,风尚更加文明、邻里更加和睦,社区更加和谐。

三是加强社会组织的制度建设。

监管制度建设,重点规范社会组织的用人制度、民主监督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完善保障和激励机制,着力提高项目运作、策划组织、协调服务、规范运行等方面的能力,加快社会组织专职工作者专业化、职业化进程。制定了信息反馈制度,各群团组织每周五向民生服务管理协会反馈信息,及时反映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重大事项需要提交周六两委会研究通过,确保各群团组织高效运行。

四是加快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社会组织考核评估体系,制定考核评估标准和办法,开展对社会组织规范化等级评估;建立评估结果档案,评估结果与承接政府购买服务、享受政策优惠等事项挂钩,引导、支持和促进社会组织依法办会、规范运作。

2011年10月

第五篇: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调研报告(精选)

收取有关费用,以该用户计量器具显示的量值为收费依据。终端用户是指接受供水、供电、供气、供热以及通信、有线电视等服务的具有最终合法分户产权的使用业主。水、电、暖、气等在业主专有部分以外的管线、网上的损耗由供应单位承担,不能向业主分摊。上述有关行业,未收费到终端用户产生的损耗由供应单位承担,供应单位不得借垄断行业的优势,将不合理收费强加于物业服务企业。上述单位向业主或者其它使用人收取服务费用的,可以委托相关物业服务企业代收,双方签订有偿服务合同。任何单位不得向业主收取手续费等额外费用。”第五十八条“供水、供电、供热、供气、通信、有线电视等单位,承担物业管理服务区域内共用管线和设施设备维修、养护责任。委托物业服务企业代为维修、养护的,应当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委托合同,并支付维修、养护费用。前款规定的单位因维修、养护等需要,临时占用、挖掘道路、场地的,应当事前通知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并及时恢复原状。造成损失的,应当予以赔偿”。实际工作中,相关企业单位并没有按照以上条款执行。

(四)物业管理服务工作宣传不到位。首先,表现在业主的参与程度不高,业主对于物业管理服务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意识不强。市场化运作管理服务的小区只占60%的比例。市区企事业单位自建自管和街道社区代管服务的小区仍有很多,部分小区甚至是完全失去管理,而这些小区居住的业主,依赖性较大,总想依靠政府或者企业解决物业问题,对于物业服务市场化运作有较强的抵制心理。其次,表现在业主对于物业服务企业的要求过高,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的责权不清,服务内容不明,服务收费依据未公开公示。第三,表现在业主对于物业服务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的原则不理解,收缴的物业费没有按照要求进行开支公示,在业主心中形成了“收费不办事”的印象。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宣传不到位直接导致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对立情绪较大,矛盾集中。如安民小区南区双利物业公司由于宣传不到位,导致业主与物业企业矛盾加深,业主拒交物业费,物业企业运转困难,服务质量不能保证,导致恶性循环。

(五)物业管理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现有工作人员7名,全部为工人编制,平均年龄50岁左右,年龄结构偏大,文化层次较低,对于物业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不甚明了,不善于运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化解物业管理中产生的问题,依法行政能力不强,依法行政的意识不高。各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物业管理服务相关工作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且人员变动性较大,也存在依法行政的能力不强的现象。

(六)物业服务企业服务行为不规范。部分物业服务企业管理松散无序。很少按照企业资质等级标准去实施物业管理服务,绝大多数物业服务企业虽然制定了相关的一系列物业服务规章制度,但是真正能够落实到位的却寥寥无几。物业服务企业普遍面临的困境是:(1)现行市价发【2008】102号物业管理服务收费基准指导价标准偏低。(2)物价、人工工资成本不断上升,与物业的收费标准不对称,物业行业员工工资无法提高,使物业管理企业留不住人,员工队伍相对不稳定,员工流动性大,特别是保安人员的流动性更大;(3)老旧小区推行物业管理难度大,物业收费率低;(4)供水、供电、供热企业职能界定不清,行使不力,服务不到位,造成物业服务企业在此方面的亏损较大。

(七)维修资金保障问题有待解决。

1、旧老住宅小区由于历史诸多原因,使得住宅专项维修基金难以归集。从而无法确保旧老住宅小区住房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保修期满后的维修和更新、改造的有效处理和实施,直接导致旧老住宅小区整体环境形象面貌逐渐衰退,使用功能日渐退化,而作为物业企业,又没有经济实力去很好的进行旧老住宅小区软硬件设施维护,只能是愈发举步维艰,最终退出服务。

2、新建住宅小区住宅专项维修基金虽然能够全部归集到位,但是不能按时申请使用,没有完全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久而久之,新建住宅小区只能步旧老住宅小区的后程,造成恶性循环。

三、改进管理的措施。

(一)、整章建制,修改完善《xx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制定符合xx中心城区实际的《xx城区物业管理服务实施细则》。

根据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甘肃省物业管理办法》、等规定,修改完善《xx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xx市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明确xx区房产局物业企业资质审核权限、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交存、使用等职责。结合xx城区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xx城区物业管理服务实施细则》。进一步明确市区物业管理部门职责,进一步明确业主及业主大会与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权利义务,进一步明确前期物业管理、物业管理服务与收费、物业的使用和维护、资金保障和管理使用等方面的内容。

(二)明确职责,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管理体系。

遵循“重心下移、属地管理”的原则,针对我区物业管理业态的复杂性,健全以街道(乡镇)为主的“区、街道、社区(村)”三级物业管理体系,推动物业服务行业走上规范健康发展轨道。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要配强配齐工作人员。各街道办事处(乡镇)要成立住房保障和物业服务工作站,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社区要配备住房保障和物业管理服务工作专干。

(三)加强宣传,加深业主对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积极组织开展以贯彻《物业管理条例》、《xx市物业管理暂行办法》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让广大业主和社会各界了解物业管理相关政策,强化物权意识,化解物业纠纷,努力形成“共建共管、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各有关部门、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物业服务企业要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切实抓好宣传教育落实工作,进一步加深业主对物业管理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物业主管部门要组织开展物业管理优秀住宅小区的评选活动,树立榜样,起到以点带面、典型示范的作用,促进全区物业工作健康发展。

(四)突出重点,严格规范相关物业管理行为。

一是规范前期招投标管理。强化建设单位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之前的招投标管理,凡3万平方米以上的非单一业主物业项目必须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区

物业主管部门要对单一业主物业项目的选聘物业服务企业行为进行监督。投标人少于3个或建筑面积小于3万平方米的,经物业主管部门批准,建设单位可以采用协议方式选聘具有相应资质的物业管理企业实施前期物业管理。

二是规范物业服务用房配置。物业服务用房建筑面积严格按照建设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2‰的标准予以配置,且最少不低于40平方米,必须具备水、电、采光、通风、通讯等正常使用功能,物业服务用房由建设单位无偿提供,属全体业主共有。物业主管部门依法对物业服务用房的配置情况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三是规范业主大会筹备组及业主委员会的组建。进一步完善社区、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凡拟参加业主大会筹备组、换届改选小组、业主委员会的业主必须模范履行业主义务,上述组织的组成人员应从物业管理区域内热心公益事业、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的业主中推荐。针对业主委员会成立过程中的管理区域确定问题,应结合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定的红线图范围,本着“尊重历史、尊重现实”的原则,由物业主管部门和街道办事处共同研究确定。

四是规范物业交接工作。物业交接工作要在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社区居委会的共同监督下,按照物业管理相关规定依法进行移交。对建设单位不按规定移交的,不予办理竣工验收;对前期物业服务企业不向业主委员会移交、新旧业主委员会之间不移交、业主委员会成员资格终止后不向业主委员会履行交接手续的问题,由物业联席会议协调解决,经协调仍拒不移交的,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分别由行政执法和公安部门协助移交,业主或业主委员会可依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五)创新管理,建立规范完善的物业监督管理体系和检查考核机制。

区政府要加强对区物业主管部门、各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的工作监督和考核,并把物业管理工作考核情况纳入区政府目标考核体系。建立物业企业与物业主管部门的信息传递机制,物业企业要根据要求及时将相关信息报送到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年终对工作突出、管理到位的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及物业服务企业进行表彰,区政府每年拿出一定资金用于奖励相关职能部门、街道办事处和优秀物业服务企业,全面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进全区物业管理工作科学发展。

(六)注重实效,定期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从业人员持证上岗,规范运行。

物业服务企业要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树立全新的服务意识,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物业服务企业要加大对物业管理服务人员专业技能培训。物业从业人员要通过多种学习渠道提升本职工作能力,牢固树立服务意识。物业管理服务中心要对持证上岗人员定期不定期的检查,规范从业人员的持证上岗。

四、意见及建议。

一是提高物业费收费标准。xx城区现行的物业费收费标准偏低,物业服务企业反映强烈。应根据小区建设规模、环境绿化、治安管理、服务质量、业主意见等具体情况,通过听证会、征求各方意见,经物价部门审批,提高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相关部门应严格执行甘发改服务【2013】2188号文件第八条“物业服务收费基准价及浮动幅度,原则上3年调整公布一次”;第二十一条“(1)对供水、供热等动力设备发生的二次转供能源费用由市、州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结合当地实际确定;(2)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绿化用水,免收污水处理费”。

二是规范管理使用住宅专项维修基金。区物业管理服务中心应该积极争取将住宅专项维修基金的交存和使用管理职责落实到位。由区财政、审计、房管部门和业主委员会共同监督,便于规范、快捷、高效的使用。

三是形成联动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供水、电、暖、气等单位职责,督促其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及时修改供水、电、暖、气等行业管理办法与国务院《物业管理条例》中有冲突的地方。市区房屋行政主管部门、街道办事处积极加强与供水、电、暖、气等单位的协调与沟通,共同为物业服务企业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确保物业服务企业正常运行。

四是建立考核奖励机制。每对xx城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运行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对于管理规范、服务到位、业主反映良好,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予以奖励。对于职责不明、缺乏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经常引起业主投诉上访的,予以警告批评,情节严重的取消其物业管理资质。

五是多方筹措应急资金。首先要争取从市房产局收缴的住房专项维修基金收益中提出一定比例资金,返还xx区作为老旧住宅区基础设施应急维修专项资金。其次要从保障性住房产权出让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政府对物业服务企业的后期服务管理的扶持补贴资金,专项用于保障性住房公共设施维护和物业服务工作。三是要在政府安排的旧老城区改造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专项用于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经费。

作者 吴有春

下载关于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创新社会组织和社区管理机制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管理创新研究(社会组织和社区)提纲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研究” 课题调研提纲 (社会组织) 1、 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分析; 2、 在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完善社会组织; 3、 社会组织中......

    加强社区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以建设“平安、便利、美丽、和谐”社区为抓手,坚持软硬件建设并重,寓管理于服务……2015年以来,雁塔区鱼化寨街道扎实开展社区建设提升年活动,努力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

    关于如何提高农发行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关于如何提高农发行服务水平的调研报告 一、背景与现状 (一)基本情况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全国唯一一家农业政策性银行,1994年成立致今已有20年历史。20年来,农发行认真履行国......

    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调研报告(五篇模版)

    根据中央、省、市、区委关于开展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和《中共xx区城建党总支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方案》活动安排,带着查找物业管理服......

    完善社区管理机制调研报告5篇

    完善社区管理机制调研报告2009年12月26日,上海市**区**社区办事处正式成立。**社区在基层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一、**社区的居委基本情况**社区现有2个居委会-......

    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提高边检服务水平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自2007年2月公安部党委部署开展提高边检服务水平工作以来,汕头边检总站转变观念,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具体举措,取得了“服务理念更新、通关效......

    社会组织调研报告

    社会组织情况调研报告 XX区民政局深入全区六个街道、喇镇、牧场开展民间组织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经验、发掘典型、查摆问题,取得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进一步培育发展民......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加强思想作风建设提高社会服务水平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牢牢把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这条主线,坚持解放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