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一)
电大网上作业——社区治理作业一(1、2章)
一、单项选择
1.德国社会学家()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A
A.腾尼斯B.迪尔凯姆
C.韦伯D.帕森斯
2.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B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3.()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C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D.美国学者法林
4.()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A
A.美国学者法林B.社会学家亨特和沙特斯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D.美国社会学家贾尔宾
5.1989年,()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C
A.联合国开发署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世界银行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6.()年,世界银行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A
A.1989年B.1998年
C.1988年D.1978年
7.学者()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A
A.詹姆斯·N·罗西瑙B.罗纳德·J·格罗索鲁
C.保罗·韦普纳D.奥利弗·E威廉姆森
8.学者()在《新的治理:没有政府的管理》一文中,对学界的不同说法进行了梳理,提出有关“治理”的六种不同用法。C
A.詹姆斯·N·罗西瑙B.格里·斯托克
C.罗伯特·罗茨D.卡洛林·安德鲁
9.全球化首先是指()。B
A.政治全球化B.经济全球化
C.军事全球化D.社会和文化全球化
10、提出以乡村贸易圈作为乡村社区的边界观点的是美国社会学家()A
A贾尔宾 B迪尔凯姆
C韦伯 D 帕森斯
11、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是()A
A.社区B.城市
C.国家D.乡村
12、社区的第二个基本要素是()B
A.人口B.地域
C.社会互动D.乡村
13、()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B
A.社区治理B.社区建设
C.社区组织D.社区工作
14、()是指社区内有目标、有计划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C
A.社区治理B.社区建设
C.社区组织D.社区工作
15、()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A
A.社区治理B.社区建设
C.社区组织D.社区工作
16、“社区控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提出的。D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D.美国学者罗斯
17.社区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A
A.人口B.地域
C.社会互动D.乡村
18.()创建了系统功能主义理论。D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美国学者帕森斯
19.()提出了“善治”的十个基本要素。B
A.美国学者桑德斯B.中国学者俞可平
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美国学者帕森斯
20、全球治理委员会将()定义为:个人与公私机构管理其自身事务的各种不同方式之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A
A.治理B.统治
C.管理D.组织
二、多项选择
1.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
A.一群人B.地域或地点
C.社会互动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
2.美国学者法林根据社区的性质提出的社区类型包括()ABC
A.地理社区B.身份利益社区
C.个人网络社区D.行政社区
3.根据人们之间的联系强度进行的社区分类,有()ABCD
A.面对面的社区B.标准社区
C.具有共同感的邻里社区D.扩大的社区
4.根据形成方式或形成历史进行的社区分类,有()ABC
A.传统老居民区B.新建小区
C.单位家属院社区D.个人网络社区
5.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ABCD
A.有机体系统B.人格系统
C.社会系统D.文化系统
6.一般来说,社区化的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几个因素的配合,它们是()ACD
A.社区居民的参与与组织B.主要靠市场机制的渗透
C.外部政策的扶持和援助D.社区内在资源的开发利用
7.“治理” 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ABCD
A.行为主体不同B.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C.管理的范围不同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8.全球治理委员会指出,治理概念所包含的规定性特征包括:()。ABCD
A.治理不是一整套规则条例,也不是一种活动,而是一个过程
B.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和支配,而是协调
C.治理即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
D.治理不意味着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
9.法国学者玛丽一克劳德·斯莫茨提出,“善治”或“有效治理”的构成要素有()ABCD
A.公民安全得到保障,法律得到尊重,特别是这一切都通过司法独立、亦即法治来实现
B.公共机构正确而公正地管理公共开支,亦即进行有效的行政管理 C.政治领导人对其行为向人民负责,亦即实行职责和责任制
D.信息灵通,便于全体公民了解情况,亦即具有政治透明性
10.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ABCD
A.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B.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
C.“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D.世界性环境的危机
11.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条件是()ABCD
A.单位体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
B.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
C.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
D.政府机构改革与城市管理任务加重。
12.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迹象表现在()ABCD
A.社区服务活动大力开展B.社区志愿者活动蓬勃兴起
C.社区民主选举走上轨道D.自治型社区的建设进入摸索阶段
13.2000年11月,民政部发布的(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第四部分专门论述了“加强城市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ACD
A.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B.指导居民委员会建设
C.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建设D.逐步建立社区工作者队伍
14、社区问题的归因理论包括()ABCD
A社会病态论 B社会冲突论
C社会解组论 D价值冲突论 15.()提出了社区的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CD
A.美国学者桑德斯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D.美国学者威尔士
16.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BCD
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B. 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
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D. 扩大民主、居民自治的原则
17.社区问题的类型包括()ABCD
A.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B.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
C.社区环境问题D.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丢失的问题
18.全球性包括()ABCD
A.经济全球性B.社会和文化全球性
C. 军事全球性D.环境全球性
19.社区服务具有的特点是()ABCD
A.福利性B.群众性
C. 服务性D.互助性
20.中国当前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和转变是()ABCD
A.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一部分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B.是建立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
C.是改革和加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依法行政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三、判断题
1、社区研究和社区建设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
2、社区功能其实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发挥的功能。
3、系统功能主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主流理论,主要由帕森斯创建。
4、社区问题就是社会问题在社区层面的表现。
5、社区作为人们的共同生活体,它在人类生活中自古就有。
6、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7、社区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8、全球化首先是指政治全球化。
9、最早提出社区发展概念的是德国社会学家法林顿。
10、社区治理可以理解为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的运用,或者说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
11、社区互动分正式组织化互动和非正式组织化互动。
12、个人网络社区是指基于个人的客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
13、单位组织是国家分配社会资源和实现社会控制的形式。
14、标签理论认为,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定义过程和定义标准才是构成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关键所在。
15、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16、街道办事处的主要任务是指导辖区的经济。
17、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在1958年前实行的是乡(行政村)管理体制。
18、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农村基础的经济组织。
19、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华伦。
20、新管理主义源自于新泰勒主义。
1√2 √3√4√5√
6√7×8×9×10√
11√12×13√14√15√16×17√18×19×20√
四、简答题
1.简述社区问题的类型。
(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
(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
(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
(4)社区环境问题。
(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丢失的问题。
(6)社会解组的问题。
2、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2)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
(3)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4)扩大民主、居民自治的原则;
(5)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
五、论述题
1.论述当代社会农村社区功能的特点。
2.论述当代社会城市社区功能的特点。
1答
第一,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现代农村的经济活动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外部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或者要融入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向心性。在农村社区中,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主要还围绕着本村社区展开,比如邻里家的拉话家常、孩子的早期社会化。朋友间的休闲娱乐、文化庙社活动的开展等大都在一个村落或延伸到较大范围的乡村地区开展。在这种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中,乡村百姓获得他们的归属感和对社区的认同感。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情理性。在乡村社区,社会团结和控制的基本措施是围绕一个农村社区展开的,虽然上级权威机构会给它施加一些外在的法律秩序和规范,但是内在文化道德规范和群体间的社会纽带关系仍然主要在乡村社区内部产生。
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日益冲突。随着现代化过程的展开,乡村社区中的精英阶层开始脱离乡村进人城市,使乡村社会阶层间的差距拉大,阶层间的关系不再是带有道德义务的家长式剥削和统治关系,而是蜕化成赤裸裸的经济契约关系,阶层间的矛盾尖锐,乡村社区中身份显现变成了阶层间的对立和反叛。
第五,社会互助和保障功能的继续维持。对于农村社会的农业生产者,一般认为农民的土地资源可以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基础,同时强调家庭责任和社区互助系统对农民的保障作用。
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连贯性。乡村社区的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比较深厚地蕴藏在社区之中,由于乡村社区的特定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经过乡村社区的代代相传,实际上延续着一种文化模式和精神信仰,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意义和终极关怀。
2答
第一,经济功能和保障功能的融合。城市社区的经济功能主要在于能够给基层社区居民提供一种场合,让他们参与决策和管理社区经济体,这种社区经济体比较稳定地保障社区居民的工作机会和收入水平,尽量免除市场资本带来的风险和剥削。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选择化。城市社区生活的一个特点就是交通和通讯比较方便,人们的流动性也比农村社区强,所以城市社区居民社会交往和参与的空间大,有较多的选择机会。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弱化。正是因为城市社区的社会交往和参与网络的选择性和超地域性,所以城市社区的团结和控制的纽带变得弱化,由传统社区的靠情感和道德维持社会团结走向靠理性和法制来维持社会的分工整合。
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强化。城市社区的社会地位分化和身份显现功能的一个趋势是社区间的差异大于社区内部的差异。教育的同质性增强,从而减弱了成员之间的身份差异。
第五,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的外部依赖。城市社区的居民生产活动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和风险,加上大家庭和社区关系的弱化,所以城市居民的社会保障和服务功能主要靠体制化的制度和专业,而社区内部的保障和服务功能成为一种补充和辅助。
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多元化。当代城市社区的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不同于农村社区对传统的较强的依赖性,而是表现出多元性和繁荣性。
第二篇:社区治理网上作业三
社区治理网上作业三
1、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的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A群体化B个别化C小组D团体化
2、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的学者是_______
A詹姆斯•N•罗西瑙C罗纳德•J•格罗索普
B保罗•韦普纳D奥利弗•E•威廉姆森
3、社会工作通用过程模式是建立在()理论基础上的。
A功能派B发展心理学C系统论D控制论4、1978年提出社区功能包括生产、分配、消费功能,社会化功能,社会控制功能,社会参与功能,互相
支持功能等五个方面内容的学者是_______
A美国学者桑德斯C美国学者华伦
B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中国香港学者林香生、黄于唱
5、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城乡基层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每届任期()。
A2年B3年C4年D5年
6、按照有关法规规定,我国农村村民委员会成员通过()选举产生。
A村民代表会议B村民直接 C村民户代表会议 D村民小组代表
7、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所证明。
A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手” 的论述C帕金森定律
B“马太效应” 理论D“消费驱动”理论
8、社会福利社会办”基本思想提出的时间()
A1983B1984C1994D19959、人本治疗模式的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
A卡尔•罗杰斯B约翰逊C玛丽•李士蒙D斯金纳
10、党的领导在社区工作中主要体现为()。
A组织领导B政治领导C行政领导D工作领导11、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的居民委员会六项工作任务中,第四项工作任务是()。
A协助维护社会治安C开展民间调解工作
B进行法制教育D加强流动人口管理
12、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的()管理。
A商用物业B居住物业C工业物业D其它用途物业
13、物业管理的概念是20世纪()年代初从国外传人的。
A80B70C60D9014、了解受助者的来源是社会工作过程的哪个阶段()
A约定阶段B评估问题阶段C计划、合约阶段D工作介入阶段
15、发展性小组模式主要是适用于以()为目标的小组。
A成长B治疗C预防D行为修正16、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街道办事处是
_______
A城市最基层的政府机关C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
B市辖区或者不设区的市的人民委员会的派出机关D城市社区的社会团体
17、《关于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的意见》发布的时间()。
A1993B1994C1996D199518、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居民委员会是
_______
A街道办事处的派出机构C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B城市群众性社会团体D城市最基层政权形式
19、英国社区照顾的理论基础是()。
A标签化理论B正常化理论C人道主义理论D社会关系网络
20、中国城市社区服务的发展方向发生转折的标志是()
A1987年武汉工作会议
B1993年14部委颁发的加快城市社区服务发展的意见
C1995年民政部颁布的全国城市社区服务示范城区标准
D1999年民政部开展全国 26个社区建设试验城区试点
21、我国城乡社区居民自治的基本方式是()。
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
22、英国社区照顾的照顾管理模式强调三个核心过程分别是()。
A评估B服务包裹的设计C执行和监视D信息处理
23、涉及到社会变迁问题的理论学派有_______
A马克思主义理论C系统功能主义理论
B文化解释主义D经济发展理论
24、“治理”与“统治”概念的本质区别在于_______
A行为主体不同C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
B管理的范围不同D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25、社区党建工作的必要性()
A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抓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巩固执政党地位的需要
B加强社区党建工作是在社区工作中发挥正确政治思想导向作用的需要
C搞好社区党建是新时期落实党密切联系群众工作方法的必然选择
D搞好社区党建是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26、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内容()
A社区医疗B社区预防C社区保健D社区康复
27、市场机制及其优越性()
A有利于调动人们的主动性和和创造性C能够使得供求关系实现平衡
B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D有利于打破封闭、保守和狭隘的自然经济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建立起新的平等、自由、开放和不断创新进取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28、社会行动策略的要点包括_______
A目标分类C关于社区问题条件的假设
B基本的改变策略D有特征的改变战术和技巧
29、社区治安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A民间调解B法制教育C流动人口管理D社会矫正
30、中国城市基层社会由社会控制向社会治理转变的迹象表现在_______
A社会服务活动大力开展C社区志愿者活动蓬勃兴起
B社区民主选举走上轨道D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进展
31、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是指建立在自然交往基础上的靠情感、血缘或亲缘等关系维系的人际关系网络.32、社区居民委员会每届任期3年.33、英国社区照顾的属性就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34、社区治安也称社区安全.35、古代传统社会是指那些未曾遭受现代化冲击的传统社会。
36、社区党组织在社区中处于领导核心地位.37、20世纪80年代后期,伴随着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最早的志愿服务在社区服务中产生。
38、社会解组就是失去规则。
39、物业管理是一种专业化的服务.40、约定阶段是社会工作过程的开始阶段.41、社区文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产物。
42、社会工作是一项制度.43、社会工作是一门学科。
44、社区物业管理主要是对社区内的商用物业管理.45、全国第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在上海成立.46、物业管理是一种经营性的服务。
47、社区物业管理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常规性工作和特殊性的服务两大类。
48、社区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体系,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态。
49、个案工作是工作者以团体化方式帮助个人或家庭的方法。
50、个案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最早产生的一种工作方法。
第三篇:社区治理作业一
12春《社区治理》作业一_0004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判断题 •简答题 •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1989年,(C)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联合国开发署
B.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世界银行
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社区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A)。
A.人口
B.地域 C.社会互动
D.乡村
3.(C)是指社区内有目标、有计划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
A.社区治理
B.社区建设C.社区组织D.社区工作
4.(A)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A.社区治理
B.社区建设C.社区组织 D.社区工作
5.学者(A)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A.詹姆斯·N·罗西瑙
B.罗纳德•J•格罗索鲁 C.保罗·韦普纳
D.奥利弗•E威廉姆森
6.“社区控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D)提出的。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
D.美国学者罗斯
7.德国社会学家(A)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A.腾尼斯
B.迪尔凯姆 C.韦伯
D.帕森斯
8.(D)创建了系统功能主义理论。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C.中国台湾学者徐震D.美国学者帕森斯
9.(A)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A.美国学者法林
B.社会学家亨特和沙特斯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美国社会学家贾尔宾
10.(C)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
C.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美国学者法林
二、多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30 分。)
1.促成“全球性结社革命”的原因包括(A BCD)。A.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
B.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 C.“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D.世界性环境的危机
.现代福利国家的危机 2.发展中国家发展模式的危机3.“国家社会保险”制度的危机 4.世界性环境的危机
2.(CD)提出了社区的构成的四个基本要素。A.美国学者桑德斯
B.美国学者华伦C.美国学者希拉里
D.美国学者威尔士
满分:3 分
3.系统功能主义学派主要代表者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提出,社会系统从低到高的层次包括(ABCD)。
A.有机体系统
B.人格系统C.社会系统
D.文化系统
4.全球性包括(AC DB)。A.经济全球性
B.社会和文化全球性 C.军事全球性 D.环境全球性
5.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是(ABCD)。A.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原则
B.资源共享、共驻共建的原则C.责权统一、管理有序的原则 D.扩大民主、居民自治的原则
6.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必然条件是(ABCD)。A.单位体制弱化使得单位的社会职能外溢
B.城市人口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单位体制外的社会空间日益扩大
C.居民的社区性公共需求、邻里关照和互助需求,以及社区共同利益聚合与表达的需求日益增长
D.政府机构改革与城市管理任务加重 7.社区服务具有的特点是(ABCD)。A.福利性
B.群众性 C.服务性
D.互助性
8.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所提出的社区定义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A.一群人
B.地域或地点C.社会互动
D.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心理认同
9.由社会控制到社区治理转变的迹象表现在(ABCD)。A.社区服务活动大力开展
B.社区志愿者活动蓬勃兴起C.社区民主选举走上轨道
D.自治型社区的建设进入摸索阶段 10.中国当前城市社区面临的独特挑战和转变是(ABCD)。A.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一部分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B.是建立国家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社会保障的社会化
C.是改革和加强国家行政管理体制,实现依法行政和管理社会公共事务 D.是加强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
三、判断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1.标签理论认为,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定义过程和定义标准才是构成社会问题和偏差行为的关键所在。B.正确
2.全球化首先是指政治全球化。A.错误 3.社区是一个新生的事物。A.错误
4.社区功能其实就是人类作为一个社会群体所发挥的功能。B.正确 5.个人网络社区是指基于个人的客观连接的群体而形成的社区。B.错误
6.社区治理可以理解为是治理理论在社区层面的运用,或者说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B.正确
7.所谓善治,就是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B.正确
8.我国农村社区管理在1958年前实行的是乡(行政村)管理体制。B.正确 9.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农村基础的经济组织。B.错误 10.最早提出社区概念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华伦。A.错误
四、简答题(共 1 道试题,共 10 分。)1.简述社区问题的类型。答:社区问题的类型: 第一、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它是指社区中存在的部分群体主动或通过社会互动过程导致的群体群体对社区主流价值、利益和行为方式的偏离和越轨行为。比如色情、偷盗、吸毒、赌博、抢劫、强奸、打架斗殴、黑帮势力等。
第二、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主要指社区中存在的对少数群体的孤立和社会排斥、把他们限制在主流生活之外的现象。比如对城市农民工的排斥和孤立、对少数名族的歧视和排斥、对妇女儿童的排斥和孤立、对残疾人的孤立和排斥、对艾滋病人的排斥和孤立等。
第三、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比如收入两极分化、社区贫穷问题、失业问题、社区医疗缺乏问题、社区教育缺乏问题、社区福利服务的缺乏等。
第四、社区环境问题。它是指社区的物资环境污染、肮脏、社区治安环境的混乱、社区经济环境的萧条、社区的社会环境孤立矛盾等现象。
第五、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丢失的问题。比如家庭暴力,遗弃老人、孩子,邻里关系冷漠,群体间的过度竞争、互不关心等。
第六、社会解组的问题。它是指社区组织严重的分解、社区秩序剧烈变动、社会行为严重对抗、社会生活的破坏等问题。
五、论述题(共 1 道试题,共 20 分。)1.论述当代社会城市社区功能的特点。
答:当代社会农村社区功能的特点:
第一,经济功能的市场化和行政化。现代农村的经济活动也不再是纯粹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融入到外部市场经济体系之中,或者要融入国家行政组织体系之中。
第二,社会交往和参与功能的向心性。在农村社区中,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主要还围绕着本村社区展开,比如邻里家的拉话家常、孩子的早期社会化。朋友间的休闲娱乐、文化庙社活动的开展等大都在一个村落或延伸到较大范围的乡村地区开展。在这种社会交往和参与活动中,乡村百姓获得他们的归属感和对社区的认同感。
第三,社会团结和控制功能的情理性。在乡村社区,社会团结和控制的基本措施是围绕一个农村社区展开的,虽然上级权威机构会给它施加一些外在的法律秩序和规范,但是内在文化道德规范和群体间的社会纽带关系仍然主要在乡村社区内部产生。
第四,社会身份分化和显现功能的日益冲突。随着现代化过程的展开,乡村社区中的精英阶层开始脱离乡村进人城市,使乡村社会阶层间的差距拉大,阶层间的关系不再是带有道德义务的家长式剥削和统治关系,而是蜕化成赤裸裸的经济契约关系,阶层间的矛盾尖锐,乡村社区中身份显现变成了阶层间的对立和反叛。
第五,社会互助和保障功能的继续维持。对于农村社会的农业生产者,一般认为农民的土地资源可以作为基本的生存保障基础,同时强调家庭责任和社区互助系统对农民的保障作用。
第六,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功能的连贯性。乡村社区的文化延续和精神寄托比较深厚地蕴藏在社区之中,由于乡村社区的特定的生存环境和人际关系,有许多传统的习俗和仪式经过乡村社区的代代相传,实际上延续着一种文化模式和精神信仰,给人们提供了生存的意义和终极关怀。
第四篇: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一
二、多选题
1、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A.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B.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小 C.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 D.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大 E.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没关系
2、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A.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 B.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C.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变动 D.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变动 E.经济中有“瓶颈”部门存在
3、乘数的公式表明()。
A.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B.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D.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 E.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数
4、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A.总需求曲线上的点不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B.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C.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D.在以利率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5、一般来说,垄断存在的缺点是()。A.缺乏效率 B.缺乏公平
C.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比,产品价格高,产量低 D.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产品价格低,产量高 E.利润低
6、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耍原因有()。A.垄断
B.不对称信息 C.科斯定理 D.外部性 E.公共物品
7、外部经济是指()。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
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
8、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规律是()。A.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B.边际税率倾向降低,国民收入增加 C.初始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E.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9、解决外部性的对策有()。A.征税 B.补贴 C.企业合并 D.提高利率 E.明确产权
10、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
A.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B.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
C.乘数是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D.乘数是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E.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11、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A.价格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低 B.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就越高 C.利率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高 D.价格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E.价格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12、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C.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成同方向变化的
D.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大 E.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13、总需求的构成包括()。A.居民的消费 B.企业的投资 C.政府的支出 D.净出口 E.居民的收入
14、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1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以下属于自然失业的是()。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16、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A.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 B.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减少政府购买 C.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减少 E.消费和投资减少
17、西方经济学宏观消费理论包括()。A.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 B.理性预期理论
C.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D.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E.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18、按失业产生的原因,我们可将失业分为()。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19、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A.价格水平B.收入水平C.预期
D.财政政策 E.货币政策
20、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三、判断题
1、通货膨胀率低,就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 ×
2、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
3、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地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
4、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
5、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
6、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 √ ×
7、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
8、在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 √ ×
9、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
10、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 ×
1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l。√ ×
12、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
13、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
14、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
15、若1992年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2年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2年到2002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 ×
16、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
17、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
18、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
19、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 20、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
1、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b)。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
2、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d)。A.政府支出 B.投资 C.净出口 D.税收
3、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A.等于基本的消费支出 B.小于l C.大于1 D.等于1
4、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5、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A.I=S B.I+G=S+T C.I+G+X=S+T+M D.I+T=S+G
6、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7、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a)。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 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
8、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 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 C.总需求减少 D.总需求增加
9、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A.I=S B.I+G=S+T C.I+G+X=S+T+M D.I+T=S+G
10、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11、如果国民收入为0,短期消费将(b)。A.为0 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C.为边际消费倾向 D.为负
12、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c)。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等人 C.弗里德曼 D.杜森贝
13、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原因是(b)。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增加 D.消费的增加
1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15、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6、引致消费取决于(d)。A.自发消费 B.平均储蓄倾向 C.收入
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7、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8、总需求曲线表明(d)。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19、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原因是(b)。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增加 D.消费的增加
20、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 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 C.总需求减少 D.总需求增加
第五篇:电大西方经济学网上作业一
二、多选题
1、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的关系是()。A.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大 B.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大基尼系数越小 C.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小 D.洛伦兹曲线的弯度越小基尼系数越大 E.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没关系
2、投资乘数形成取决于()。A.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 B.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
C.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同方向的变动 D.投资乘数的大小与国民收入反方向的变动 E.经济中有“瓶颈”部门存在
3、乘数的公式表明()。
A.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小 B.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小 C.边际消费倾向越高,乘数就越大 D.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就越大 E.乘数一定是不小于1的数
4、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A.总需求曲线上的点不表明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 B.总需求曲线是表明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曲线
C.在以价格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D.在以利率和收入为坐标的坐标系内,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5、一般来说,垄断存在的缺点是()。
A.缺乏效率 B.缺乏公平
C.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比,产品价格高,产量低 D.与完全竞争或垄断竞争相,产品价格低,产量高 E.利润低
6、形成市场失灵的主耍原因有()。A.垄断 B.不对称信息 C.科斯定理 D.外部性 E.公共物品
7、外部经济是指()。A.私人成本高于社会成本 B.私人成本低于社会成本 C.私人利益低于社会利益 D.私人利益高于社会利益
E.某个家庭或厂商的一项经济活动能给其他家庭或厂商无偿地带来好处
8、三部门国民收入决定的一般规律是()。A.边际消费倾向提高,国民收入增加 B.边际税率倾向降低,国民收入增加 C.初始消费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D.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E.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增加
9、解决外部性的对策有()。
A.征税 B.补贴 C.企业合并 D.提高利率 E.明确产权
10、乘数的效应可以理解为()。A.总需求的增加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
B.总需求的减少引起国民收入的成倍减少
C.乘数是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D.乘数是在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发挥作用 E.乘数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的大小
11、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表明()。A.价格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低 B.价格水平越高,国民收入水平就越高 C.利率水平越高,投资的效率就越高 D.价格与国民收入成同方向变动
E.价格与国民收入成反方向变动
12、下列关于短期总供给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短期总供给曲线就是正常的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线
C.短期总供给曲线表明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是成同方向变化的
D.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大 E.短期总供给曲线的斜率越大,一定的价格水平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越小
13、总需求的构成包括()。A.居民的消费
B.企业的投资 C.政府的支出 D.净出口 E.居民的收入
14、公共物品的基本特征是()。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1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以下属于自然失业的是()。
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16、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因素有()。A.政府采取措施允许分期付款购买住房 B.政府决定紧缩开支,减少政府购买
C.政府决定增加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D.货币供给减少
E.消费和投资减少
17、西方经济学宏观消费理论包括()。
A.杜森贝的相对收入理论 B.理性预期理论
C.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 D.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 E.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
18、按失业产生的原因,我们可将失业分为()。A.摩擦性失业 B.结构性失业 C.周期性失业 D.自愿性失业
E.季节性失业
19、影响总需求的因素有()。
A.价格水平B.收入水平C.预期
D.财政政策
E.货币政策
20、私人物品的基本特征是()。
A.竞争性 B.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竞争性与非竞争性
三、判断题
1、通货膨胀率低,就不一定是爬行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高,就一定是恶性的通货膨胀。√ ×
2、结构性失业的最大特点是劳动力供求总量大体相当,但却存在着结构性的供求矛盾。
√ ×
3、只要投资增加,国民收入就一定成倍地增加,这就是乘数理论所揭示的一般原理。√ ×
4、在三部门经济中,增加政府支出可以缓解紧缩性缺口。
√ ×
5、摩擦性失业与劳动力供求状态相关,与市场制度本身无关。
√ ×
6、乘数是一把“双刃剑”,增加需求导致国民收入的成倍增加,减少需求导致国民收 √ ×
7、总需求曲线是反映总需求与利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 ×
8、在一般的情况下,有税收的乘数和没有税收的乘数相等,税收的增加不会减少国民
√ ×
9、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投资增加会引起总需求曲线向右平行移动。
√ ×
10、在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储蓄越多,国民收入越多 √ ×
1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一定等于l。
√ ×
12、在两部门的国民收入中,只有投资和储蓄相等时,才是均衡的国民收入。
√ ×
13、总需求曲线的两个决定因素是国民收入和价格水平。
√ ×
14、周期性失业就是由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失业。
√ ×
15、若1992年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2年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20,则从1992年到2002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20%。
√ ×
16、乘数大小取决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越大,乘数越大。
√ ×
17、在一般的情况下,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国民消费倾向变得越来越小。
√ ×
18、在总需求与总供给的短期均衡中,总需求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 ×
19、奥肯定理说明了失业率和总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之间高度负相关的关系。
√
20、长期总供给曲线垂直于横轴。
×
√ ×
1、在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中,政府支出是指(b)。A.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 B.政府购买各种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C.政府购买各种劳务的支出
D.政府购买各种产品的支出加政府转移支付
2、下面不构成总需求的是(d)。
A.政府支出 B.投资 C.净出口
D.税收
3、一般情况下,居民消费倾向总是(b)。
A.等于基本的消费支出 B.小于l C.大于1 D.等于1
4、周期性失业是指(b)。
A.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B.由于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C.由于经济中一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D.由于经济中一些制度上的原因而引起的失业
5、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
A.I=S B.I+G=S+T C.I+G+X=S+T+M D.I+T=S+G
6、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7、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明(a)。A.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B.国民收入与价格水平成同方向变动 C.价格水平越高,消费投资增加
D.价格水平越低,消费越少
8、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 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
C.总需求减少 D.总需求增加
9、开放经济的均衡条件是(c)。A.I=S B.I+G=S+T C.I+G+X=S+T+M D.I+T=S+G
10、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中,若总需求的变动只引起价格水平的变动,不会引起收入的变动,那么这时的总供给曲线是(a)。
A.长期总供给曲线 B.短期总供给曲线 C.都有可能
D.都不可能
11、如果国民收入为0,短期消费将(b)。
A.为0 B.为基本的消费支出
C.为边际消费倾向 D.为负
12、提出消费者的消费是由持久收入决定的是(c)。A.凯恩斯
B.莫迪利安尼等人 C.弗里德曼 D.杜森贝
13、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原因是(b)。
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增加 D.消费的增加
14、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d)。A.价格水平上升时,投资会减少 B.价格水平上升时,需求会减少 C.价格水平上升时,净出口会减少 D.以上几个因素都是
15、在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的增加会引起(a)。A.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下降 B.国民收入增加,价格水平上升 C.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上升 D.国民收入减少,价格水平下降
16、引致消费取决于(d)。A.自发消费
B.平均储蓄倾向 C.收入
D.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17、均衡的国民收入是指(d)。
A.一国每年所生产出的产品的货币价值 B.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C.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的收入
D.总需求等于总供给时的国民收入
18、总需求曲线表明(d)。
A.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B.货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C.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之间的关系 D.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总需求与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19、导致总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的原因是(b)。A.政府支出的增加 B.政府支出的减少 C.私人投资的增加 D.消费的增加
20、导致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因素是(a)。A.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上升 B.投入生产要素的价格普遍下降 C.总需求减少 D.总需求增加
一、单项选择题
1.需求曲线是一条倾斜的曲线,其倾斜的方向为(A)
A. 右下方
B.右上方 C. 左下方
D.左上方
2.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B)
A.资本
B.劳动
C.技术
D.制度
3.公开市场活动是指:(C)
A.商业银行的信贷活动
B.中央银行增加或减少对商业银行的贷款
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D.银行创造货币的机制
4.经济学所说的稀缺性是指(B)
A.资源绝对数量太少了
B.资源相对于人类欲望而言太少了
C.资源相对于人口的数量而言太少了
D.资源分配不公,总是被少数人占有,而大多数人缺乏足够的资源
5.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对其互补品最直接的影响是(D)
A.互补品的需求量增加 B.互补品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C.互补品的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D.互补品的价格下降
6.短期内固定不变的一般资源或生产要素获得的收益(率)叫做(B)
A.地租 B.租金
C.准租金 D.隐性成本
7.中央银行购买债券会导致(C)
A.商业银行准备金减少 B.货币供给不变
C.货币供给增加 D.货币供给减少
8.最有可能在通货膨胀中受损的是(C)
A.厂商 B.债务人
C.债权人 D.房地产所有者
9.面对经济萧条,政府最可能采取的宏观政策是(B)
A.扩大支出、减税,以及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B.扩大支出、减税,以及实施从宽的货币政策
C.削减支出、增税,以及实施从宽的货币政策
D.削减支出、增税,以及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
10.下列体现了需求规律的是(D)
A.药品的价格上涨,使药品质量得到了提高
B.汽油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照相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11.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只是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将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
A.需求增加
B.需求减少
C.需求量增加
D.需求量减少
二、判断题:
1.需求量变化与需求变化的含义是相同的。F
2.需求的变动是指商品本身价格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F
3.当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时,会引起需求曲线的移动。T
4.生产者预期某商品未来价格要下降,就会减少该商品当前的供给。T
5.在几何图形上,供给量的变动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供给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供给曲线运动。T
6.任何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都是反方向变化的。F
7.均衡价格就是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时的价格。T
8.均衡价格一定是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交点时的价格。F
9.限制价格应高于市场价格,支持价格应低于市场价格。F
10.如果一般性商品的价格高于均衡价格,那该价格一定会下跌并向均衡价格靠拢。T
三、填空题
1.需求价格弹性是指商品的需求量对(商品的价格)变化的反应灵敏度。
2.支持价格是指政府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该行业产品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最低价格)。
3.(限制价格)是指政府为了防止某种物价上涨而规定的该种商品的最高价格。
4.所谓边际效用是指(增加一单位某商品的消费,带来的效用的增量)。
5.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衡量效用的大小有两种方法:(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
6.无差异曲线表示(消费者)的主观愿望,预算线则表(消费者)的客观条件和可能性。
7.按原因通货膨胀可以分为以下四种: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结构)型通货膨胀和(混合)型通货膨胀。
8.生产必须有可供生产地要素,生产要素又称投入,一般包括(劳动)(土地)和(资本),还可以包括(企业家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