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互补性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互补性
作者:诸葛彩霞 徐林萍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06期
[摘要]文章通过对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互补机理的分析,结合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实情况,论述了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互补以建立合理的社会保障体系。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商业保险;互补性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识码]A
第二篇:有关社会保障体系论文(社会保险论文)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论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摘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社会互助和个人储蓄积累。以后1995年、1996年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关于经济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文件中,又重申了这样的观点。但是,1998年开始,官方文献中“社会保障”一词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代之以“要使社会保险制度、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相互衔接、相互补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做好减员增效和再就业工作,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是指导我们进一步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行动纲领。
关键词: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缺失切实保障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
长期以来,困扰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冗员过多。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条件,是实现国有企业3年改革和脱困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
———坚持减员增效的方针,做好下岗分流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方针,规范职工下岗程序,认真办好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把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都组织到中心来,保障其基本生活,并代缴各项社会保险费。鼓励有条件的国有企业实行主辅分离,转岗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减轻社会的就业压力。对列入三年脱困目标的大中型国有企业,要加大下岗分流的力度,真正为企业脱困和改制创造条件。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和效率。
———认真按照“三三制”原则落实资金。建立规范、稳定的筹资机制。资金是社会保障体系运行的“血液”,没有稳定的“血液”供给,社会保障体系就会出现“营养不良”。我们已经借鉴了市场经济国家的通行做法,资金筹集实行“三三制”原则,即就业者单位、个人和政府共同出资。在这里,单位是第一责任人,个人是第二责任人,政府是最后出面人、兜底人。目前,在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方面,单位和个人的交费比例有明确规定,我们可以按照这些规定加大征缴力度,提高收缴率,强化基金支付能力。筹集资金是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关键环节。坚持实行企业、社会、财政各自负担的办法落实资金。一是落实企业自筹资金,凡有能力的企业,该出的钱一定要出。二是加大社会筹集资金的力度,下大力气做好失业保险费征缴工作,在保证支付失业保险金的同时,调剂更多的资金用于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三是按照中央的要求,各级财政都要加大调整支出结构的力度,做到优先、足额安排基本生活保障资金。对老工业基地、困难行业和困难企业,通过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确保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
———搞好三条保障线的相互衔接。下岗职工在再就业服务中心期满仍未实现再就业的,按规定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符合条件的可到当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登记,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下岗职工和失
业人员家庭经济困难的,可按规定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三条保障线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形成当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条保障线被认为是“目前条件下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
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工作,维护他们的切身利益,最重要的是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
———广开就业门路,增加就业岗位。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突出,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开辟新的就业门路。一是保持国有经济的稳定增长。扩大就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经济,中央提出增加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调整收入分配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解决就业问题。二是积极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中小企业。目前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中小企业是就业的主渠道。在新增就业中大约有80%来自中小企业,就业的潜力很大。三是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社区服务业。四是提倡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如非全日制工、季节工、短期工、临时工、计时工等。五是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鼓励自谋职业。
中央和各地都制定了一系列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的优惠政策,对自谋职业的在工商登记、税收减免和资金信贷方面给予支持,要切实把这些优惠政策落实到下岗职工身上。
———加强再就业培训,转变就业观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培训,提高下岗职工再就业能力。从今年起,在城镇普遍实行劳动预备制度,在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同时,减缓就业压力。引导下岗职工彻底摆脱各种传统择业观念,树立面向市场自主择业、自强创业的观念。用人单位也要转变用人观念,社会各方面都要理解、尊重下岗职工。
———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逐步建立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加快推进劳动力市场建设,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形成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市场就业机制。实现劳动力市场的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为下岗职工提供就业指导和信息服务。同时,整顿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依法保护求职者的合法权益。在此基础上,因地因时引导和促进下岗职工进入市场,逐步形成企业富余人员直接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新机制。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加快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形成比较完善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保障职工群众的基本医疗,促进国有企业改革和社会稳定。
———依法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社会保险基金征缴,加大贯彻《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的力度,依法将应参加社会保险的单位和职工全部纳入社会统筹,提高个体、私营和外资企业的参保率,以及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的工作。完善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办法,同时,加强社会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工作。以及事
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的工作。对用人单位拒不参加社会保险和拒缴社会保险费等行为,坚决按条例规定予以处罚。形成保障项目完善,群众普遍受惠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
———进一步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加快建立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体系,帮助他们解决看病、子女上学等实际困难。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制度。
———积极稳妥地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医疗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和城市社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医疗救助制度。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要加快改革步伐。
———拓宽社会保障筹资渠道,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由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不断增大,近两年各级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加大了资金支持力度。要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促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通过增加公共支出、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夯实社会保障基础,提高社会保障基金风险抵御能力,切实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决定》提出了通过征收利息税、变现部分国有资产、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等充实社会保障基金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要切实按照《决定》的要求,努力拓展社会保障新的稳定的筹资渠道。在加强基金征缴、努力开拓新的基金来源渠道的同时,严格管理各项社会保险基金,严禁挤占挪用,确保基金的安全和增值。
———加快实行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推进社会保障的社会化管理。社会化管理服务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条件。要大力推进养老保险的全额缴拨和社会化发放,通过银行、邮局等社会服务机构发放养老金。实行退休人员与原企业相分离,按照属地化的原则由社区管理有关事务。4 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
建立统一、规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重大的改革任务,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带有根本性的制度创新。一定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加强领导,把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为义不容辞的重要职责。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有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一定能够完成中央赋予劳动保障工作的各项工作任务,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贡献,只要全国上下齐心协力,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一艰巨而伟大的事业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通过各方努力,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最终惠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参考文献
[1]贾静.我国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实证分析[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6):7-8.[2]姜涛,赵锦添,金万录.浅谈甘肃电力企业社会保险管理[J].中国电力教育,2010,(1):265-266.
第三篇: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关系着社会里每个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数,是切实关系民生的大问题。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5673亿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超过4亿人。农村社会保障也取得明显成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享受人数达到4291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农民达到8.14亿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完善,主要问题有:城乡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广大农村地区严重滞后;一些基本保障制度覆盖面比较窄,保障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健全。反映在社会群体上,则表现为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比较突出。
1、社会保障覆盖面小。我国虽然相继建立了针对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一系列社会保障制度,但是不少保障制度刚刚起步,覆盖率不高。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应保障的人口大概在3亿人左右,目前参保人数为1.18亿,参保率只有39.3%。此外在养老保障方面,还有农民、农民工和城乡无保障老人三个群体,无法纳入现行的社会保险制度,保障范围还未覆盖全民。
2、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只有6%左右,与发达国家20%以上的水平有一定差距。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比例只有12%左右,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由此造成群众享受到的保障待遇偏低,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报销比例只有30%左右,城乡低保标准总体偏低等。
3、社保制度不健全。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还不够健全,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一方面,该建立的制度尚未完全建立。比如,我国尚无一部社会保障基本法,社会保障法律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保障领域的很多工作因没有法律规范而存在着无法可依的现象。另一方面,该统一的制度也未完全统一。比如,受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影响,我国存在着各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的问题。
怎样促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呢?
1.关于做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
第一、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世界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这与其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水平有关,也与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有关。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的。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总结出12个字,即“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也可以说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
第二、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继续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各类劳动者。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要注意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完善制度,努力加快扩大覆盖面。
第三、加大社会保障投入。要加快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性社会保障投入要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社会保障投入是用人单位、职工和政府的共同责任,要合理划分三方责任,形成科学的分担机制。
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提出,要从四个方面着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一是对城镇就业群体,重点做好农民工、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的参保工作;二是继续解决体制转轨的历史遗留问题,全面落实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政策,将未参保集体企业职工等纳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对目前实行自愿参保原则的新农保、新农合以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通过强化政策激励,引导符合条件的群众积极参保、长期参保;四是完善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政策,实行先保后征。
3.经过总结与思考我认为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做到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初步形成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不断完善城镇基本医疗保障制度。二是着力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不断扩大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重点做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参保工作,使更多的人享有社会保障。逐步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的功能。三是认真解决农民工和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加快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推进农民工工伤保险和大病医疗保障工作。四是加快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按照中央的部署,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各地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合理确定低保对象范围和标准,中央财政对困难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同时,继续完善城市低保制度,巩固应保尽保、推进分类施保、强化动态管理。在巩固既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农村医疗救助,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城市医疗救助。五是继续加大各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从其所需承担的任务和当前存在的新问题看,面临的形势十分严重。概括地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面临三个重大挑战摘要:从长期看,要解决人口老龄化造成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新问题;从中期看,要减轻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巨大社会震动;在近期,则要考虑如何根据宏观经济形势波动适时调整各有关项目的收支水平,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增长。这三个新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如何妥善布置其中的轻重缓急,既解决好当前的紧迫新问题,又完善制度和机制,以利于长远发展,是决策的难点和关键。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动不断调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处在经济转轨和人口老化的压力下,虽然取得了一定突破,框架基本建立,但还远谈不上完善和健全。从现在起到2020年,要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重道远。
(一)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多层次保障体系:从体系建设的角度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三大新问题,一是不同社会群体间的保障水平差异过大;二是由于农村基本没有社会保障,基本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小;三是多层次保障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国家强制性基本保障仍然在唱独角戏。在未来的20年内,必须加快解决这三个新问题。
(二)同步推进医疗保险、医疗机构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三项改革” 医、保、药“三项改革”同步推进,从2001年起至今,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基本解决了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长期存在的单位负担重和拖欠医疗费用等新问题,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但和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制度相比“三项改革”还处在起步阶段,更需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
(三)适时调整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具体实施力度 社会保障筹资水平和支付水平影响到职工的收入预期和支付预期,从而影响到社会消费需求,对宏观经济的波动产生放大或抑制功能。应当根据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适时调整有关社会保障项目的改革进展力度。近阶段,一是对于原来国家包揽过多的国有单位职工,必须坚持经费来源多渠道、保障方式多层次、权利和义务相结合的改革目标,逐步降低国家的负担,适时增加职工的缴费水平。
(四)建立社会保障法律体系 通过立法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惯例。单项的社会保险立法19世纪末就在欧洲一些国家产生了,综合性的社会保障
立法以美国1935年颁布的《社会保障法》为代表。社会保障方面,不仅有各国的立法,还有国际法。最重要的国际法是国际劳工组织 1952年通过的102号《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尽管国际劳工组织没有完全的立法权,但102号公约被公认为社会保障立法发展史上的里程碑。50年代以后建立社会保障的国家多数参考了这一公约的条款。以立法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有利于规范全社会不同群体参加社会保障的行为。
总之,经过近20多年的努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现在已经基本构成。在此基础上,再经过20年的奋斗,建立起统一的覆盖城镇全体劳动者的基本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起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适合农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医疗救助制度,建立起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起以《社会保障法》为主体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再上了一个台阶,对我国社会经济生活将发挥更大的积极功能。
第四篇:论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与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异同
试论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与商业保险法律制
度的异同
【摘要】: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与商业保险法律制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成长起来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本文就此对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和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异同展开分析。
【关键词】:社会保险商业保险异同
1、前言
1.1背景
社会保险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作为社会发展的“安全阀门”,经过100多年的历史发展,已经推进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项带有国际性的制度,也成为治国安邦的一项基本手段。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世界各国,社会保险制度已经成为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保证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我国还有许多的劳动力没有得到就业,一部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解决不了,目前已经出台的一系列法规文件本身的效力等级不高,各种保险制度之间缺乏协调,覆盖对象范围不一,对各种单项的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基金来源、保险待遇、保险管理等缺乏统一的规范。因此,我们应顺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同时要借鉴和吸收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通过改革和制度创新,尽快由全国人大或常委会制定、颁布在社会保障法中处于核心地位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构建开放而健全的社会保险法律体系。
1.3、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自社会保险法律制度问世以来,商业保险法律制度与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各行其道、各司其职,二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虽有对立的时候,但从未完全替代。下面以隶属于社会保险事业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等商业保险机构举办的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对象的人身保险业务,诸如人寿保险、年金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为例,说明两者的共性与差异。
2、共性与差异分析
2.1、二者的共性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与商业保险法律制度在保障对象上是一致的,它们都以人的生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并且以人的生、老、病、死、伤、残作为保险责任。从功能上看,两者都是社会风险化解机制。社会保险法律制度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商业保险法律制度作为对社会保险的补充,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与商业保险法律制度互助互济、分担风险、保险人民生活安定,维持经济繁荣的作用。
从保险技术发展史的角度看,两者的运作机理亦相似。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产生晚于商业保险法律制度,它所使用的很多术语和计算方法、预测方法与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类同。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借鉴了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大数法则”或“平均数法则”,将国家、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个人纳入一个责任共同体之中。另外,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和商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都需要充足的基金作为后盾。商业保险和强制保险是由保险公司收取投保人交纳的保险费,将大量资金统一管理,整体运作。在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时,对其进行赔付。商业保险公司必须遵循稳健经营的原则,保证资金的保值增值,维护广大被保险人的利益。社会保险也是一样,无论其资金来源是个人、单位还是国家财政拨款,都需要相关机构妥善管理,合理运作,使社会保障制度得以顺利实施。
2.2、二者的差异
可以说,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虽然沿用了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和运作机理,但是二者亦有本质的区别。
2.2.1、基本性质和原则不同
社会保险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一项基本社会政策和劳动政策的法律制度,其基本属性是社会福利性质,即不能以盈利为目的,它必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商业保险法律制度是在被保险人和保险人双方完全自愿的前提条件下,通过相互自由选择而结成的互利关系的制度,法律只对这种关系加以保护而不能强制其发生,其基本属性是一种纯粹商业性的经营活动,以盈利为主要目的。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权利与义务基本对等,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是现代劳动者应享受的一项公民权利,而强制缴纳保险费与参加社会劳动则是公民享受此项权利时所应尽的义务。但劳动贡献的大小或个人缴费的多少,与保险待遇没有严格的对等关系,而且保险费的征收,不依据保险项目风险大小,而是依据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而定。商业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是权利与义务严格对等的等价交换,多投多保,少投少保, 不投不保。
2.2.2、目标取向不同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它首先以社会价值为目标,其目标是维护社会安定和社会公平,体现的是国家的社会政策而非经济政策。其实施范围由法律严格界定,其实施手段具有强制性,它以国家财政作为经济后盾,由政府统一组织实施或由政府设立专门的事业机构来统一实施,从而具有非赢利的性质。而商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商业保险是商业性质的保险公司经营的一项险种。这一经营活动是在保险者与被保险者双方按照自愿的原则签定契约的情况下来实现的,参加保险完全取决于被保险人的个人意愿,商业性人身保险作为一项金融业务,具有以赢利为目的的并趋于利润最大化的性质。
2.2.3、保险费负担不同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社会保险保险费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来实施,通过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分担。个人负担多少,不是根据将来给付的需要,而是决定于经济上的承受能力。而商业保险中的人身保险的保险金全要有投保人承担,保险人对被保险人实行“多投多保,少投少保”原则,保险费率的高低,由危险决定,危险大的保险费率就高。
2.2.4、政府承担的责任不同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规定社会保险是公民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政府对社会保
险财务承担最终的兜底责任;商业保险则受市场竞争机制制约,政府主要依法对商业保险进行监管,保护投保人的利益但不承担直接的经济责任。
2.2.5、二者补偿水平及保障方式不同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的确立水平,既要考虑劳动者的原有生活水平以及国家财政的承受能力,还要随着物价水平的上升而进行调整,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高,以此分享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而商业保险的给付一般是一次性的,并且给付水平的确定只考虑被保险人缴费额的多少,而不考虑其它因素。社会保险的补偿是通过现金补偿和服务两个方式来实现的。商业保险公司的人身保险则主要体现货币的支付关系,缺少服务的内容。
2.2.6、可承保风险的范围不同
商业保险对于一些社会性风险,诸如通货膨胀、战争、大的地震、由于宏观决策失误而引起的经济衰退以及工人大量失业等等,都是无能为力的,因为这些风险发生的概率不稳定。相比之下,政府作为政权主体,拥有任何商业性机构都不具备的至高无上的权利。换言之,政府在社会保险方面具有潜在的优势:一是政府有权征税以实现对社会性风险的保险。二是政府能使几代人共担风险。三是政府可以对社会保障支出进行指数化调整。目前,我国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社会保险还没有普及到全社会的劳动者。那些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的公民,可以根据自愿原则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以在更大程度上分散风险损失。对于已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职工,积极开展商业性质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可以满足其多层次的需要。
2.2.7、兴办单位不同
社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社会保险一般由国家设立专门社会保险机构统一管理,根据国家统一立法规定统一项目、费率和给付标准及办法等。而商业保险法律制度中的商业保险则是按企业原则经营管理,国家对它征税,只有对它所在经营的社会保险部分不征税,商业保险公司是金融性企业。
3、结论与建议
综上所述,商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保险法律制度虽然存在着不同,但二者不是对立的不可相容的, 而是可以实现共同发展的。两者之间相互补充,相互配合。社会保险法律制度只是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劳动者如有资金实力,完全可以在缴纳社会保险费之后,向商业保险公司投保,并在遭受风险时候同时从社会保障机构和商业保险机构获得补偿。两者在发展中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完善。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还很不成熟,社会保障机制还很不健全,要实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协调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在根本上都是为了保障社会公众的生活安全。它们在经营形式、经营机制上存在众多不同,但并非相互矛盾,也不是互相替代的,而是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我们应当从全局出发,社会保险机构与商业保险机构应相互配合,合理分工,共同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支柱。
参考文献:
[1] 张士昌.略论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关系[J].淮南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5
[2] 夏舟.新型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J].经济研究,2007,3
[3] 邓俊豪、彭礼定.向专业化迈进:人寿保险业在中国的下一步[J].财经,2007,11
第五篇:论基本社会养老保险及社会保障体系
人总是要老的,这是一种客观的不可逆转的趋势。人老的直接后果就是获得生存条件的各种能力逐渐丧失。那么,曾经为这个社会做出过贡献的老人们在其获得生存的能力逐渐失去时,谁应该向老人伸出援助之手,为其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帮助呢?这就是我们现在要谈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是由国家统一建立并强制实行的为劳动者平等地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的养老保险,是法定的强制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一般由国家、用人单位、劳动者三方合理负担,以企业负担为主。根据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规定,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得超过企业工资金额的20%;职工个人缴纳的比例1997年不得低于本人缴费工资的4%,1998年起每两年提高1个百分点,最终达到本人缴费工资的8%。参加保险的职工在达到法定退休的年龄就可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然而由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而愈积愈多,最初几代退休者享受了远远超过其缴纳的养老金,这样一来,日积月累,原来收缴的保险储备金远远不够支付现在的离退休费。房海燕女士(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博士)于1998年在比较乐观的假设条件下,根据给付配置精算成本法测算出我国隐性公共养老金债务1997年的现值为17998亿元,数目惊人。而我国现有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尤其是在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据劳动社会保障局的统计,1998年虽经多方筹资和加强保费征收,仍不足支付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的需要,当年全国共赤字70亿元左右;至2000年5月,全国共拖欠离退休人员养老金90亿元,涉及离退休人员350多万人。由于保险意识的淡漠和职工对保护自身权益的无知和无奈;更重要的则是一些企业领导和业主的头脑中对社会保险存在错误认识,他们往往认为,为职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是无效投入,吃亏买卖,表现在行动上能躲就躲,能赖就赖。同时,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机制的缺陷也为企业规避保费提供了方便,由于个人和企业负担的部分由职工所在企业代扣代缴,这样一来,职工丧失了主动权、监督权,甚至丧失了知情权。截止1998年6月,全国累计欠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达348.6亿元。近年来,由于全国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收缴费也只有80%—90%;挪用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现象也相当严重,2000年,劳动社会保险部会同国家审计署,财政部对全国社会养老保险资金进行清查,结果表明,12年来仅基本养老保险资金就被挪用达100亿元,其中已核准损失2000多万元。由此而知,恐怕将危及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安全。
针对以上的分析,对这些危及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安全的因素,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予以解决。
当前应采取的措施:
一、采取多种办法解决历史欠帐问题
根据我国的现有国情,可考虑采取以下措施:(1)变现一部分国有资产,提留一部分国有资产存量,将变现所得划入养老保险基金,并把此举与正在进行的国有资产重新结合。(2)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每年从财政收入中划出一定比例补偿养老保险基金。(3)调整股权结构。选择一些竞争性行业、减持上市公司的国有股,这样一方面可取得一定量的资金用来补偿养老基金,另一方面又符合国有经济逐步从竞争性行业退出的改革方向。(4)在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开征社会保险税。(5)在城市化进程比较快的地方,规定凡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其所得的一部分要划入养老保险基金。
2、扩大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流动和有力配置,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所有这些都客观上要求扩大社会养老保险的覆盖面。截止2000年底,我国有10376万城镇职工和3173万离退休人员参加了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约占50%,有740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11.18%,占成年农村居民的11.59%。可见,没有参加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人群是一个庞大的队伍。从而可以看出,扩大社会养老保险是一件多么任重道远,多么必要的工作。尤其是农村这一块更是必要的。从我国目前的农村看,养儿养老是中国农村几千年的传统养老方式,这种以家庭作为最基本的养老模式得以长期存在的基础是什么呢?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家庭养老的前提条件。
新中国建立以前的两千多年中,中国农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社会。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是一种不发达的经济形态,低下的生产力将农民紧紧地束缚在一块块土地上而无其它谋生手段,封闭的交往方式又使农民只能依靠自身积累经验而无其它获取知识的途径。于是,对土地和耕作知识的拥有就成了社会继承与世代交替的内容。土地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子女要想获得土地必须赡养父母为代价。同时,子承父业是传统农民家庭的突出特点。父辈们靠土地生产生育、培育后代;子辈们靠土地维持生活,赡养老人,土地构成了百姓们家庭养老的重要经济来源。
但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形势来看,生育率下降,子民减少和居住方式的代际分离还使得子女对老年父母的照顾生产生了许多困难。子女多意味着老年人有较多的支持来源,独生子女现象的出现使得独生子女父母的养老变得异乎寻常的困难。就现在看,由于老龄化越来越严重,以后的年轻人面临着两个年轻人要养四个老人,甚至于6个、8个,这就给相当大的一部分家庭造成了严重的家庭负担,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就需要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做到人人参加社会保险,到老才能老有所养。
由于尚未解决历史欠帐的问题,统筹资金就必然被用来发放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这样一来,就参保的年轻一代就无可奈何地成了离退休人员的养老主体,下一代养上一代的代际拆拆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社会统筹帐户成了没有积累的“空帐”,这样的结果必然会严重挫伤人们参保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基本社会养老保险扩大覆盖面的工作效率。再有就是由于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起步较晚,许多地方还处于摸索阶段,国外也没有现成的模式供使用,国内没有完善的法律作依据,操作的时候难免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不当的管理和不周到的服务都会影响农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从国外成功经验来看,养老保险制度越完善、服务越周到,投保者的热情就越高,保险基金也就越充足;反之,越没钱,服务就越无法提高,投保者越没有热情,保险基金就越不充足,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3、创新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机制,实现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
要想在不增加或少增加参保人负担的情况下,持久地维持养老金的支付承诺,就必须提高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效益,实现其长期持续的保值增值。国务院于1995年明文规定,社会养老保险只能用来购买国债或存入银行,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利率总体上是走低的,所以这种投资方式虽能较好地防范风险,但增值有限,甚至保值困难。因此,必须创新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投资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当前可考虑以托管或向商业人寿保险公司购买保单的方式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提高投资效率,又能有效的促进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的融合与互动;就我国目前金融市场实际情况看,托管人市场尚未真正形成,相对来说商业保险市场发育较为成熟,保险公司的经济实力也比较雄厚,是社保部门当前最合适的受托人和投资合作伙伴。从长远打算,必须为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创造更多适宜的投资工具,政府应制定适当政策以引导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向低风险、高收益的领域投资,如住房信贷、基础设施、教育产业等。
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对国民收入进入强制性再分配来保险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社会保障法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权利,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法律。
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险体系建设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福利国家”模式有很大差异。由于人类对社会保险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有一个过程,英国等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至少都是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进程或者基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以后才着手进行的。由于其物资基础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它们在较短的时期内就确立了比较全面的“福利国家”社会保障模式,因而其阶段性很难进行区分。而发展中国家借鉴西方国家建立社会安全网的经验,在工业化起步和发展的同时,就开展构筑社会保障这一社会安定的稳定器,来克服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弊端。这既表明发展中国家吸取了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训,树立了把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的新的“发展”观,同时也决定了发展中国家不可能照搬西方的社会保险建设的模式。在工业化的各阶段,发展中国家必须根据经济条件和社会需要,对社会保险项目进行优选,使可用的经济资源用在社会发展中问题最突出的方面,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完善表现出阶段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问题突出的国家。在社会保障建设方面,我们既具有与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征,又具有我们自己的特殊性。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向贫困问题”挑战,必然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正是这种国情,使我们不得不将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保障目标又分成了两个实施阶段。迄今为止,我们处于前一个实施阶段,既首先在城市范围初步建立了一套以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以及特种救助、抚恤等为主要内容的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这些社会保障项目从保障水平来看,既有从属于向城市贫困挑战范畴的社会保障项目,也有配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而推行的城市收入平滑项目。而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机制则还没有建立起来。目前,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的加深,加快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社会要求日益强烈。
现在,我国总体上还是一个刚跨入中低收入水平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保障水平应该与这一判断相对应。其次,人们忽视了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建设存在的阶段性,而一般性地讨论农村社保建设问题、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这不利于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基本战略方向的确定。我们应该认识到,在工业化初期阶段的社保建设,如果不优先解决贫困问题,就失去了其“保障”的基本意义。
与我国经济水平相适应,我国社会保障建设既应该打破城乡社保建设的“二元社会结构”,迅速把农村居民纳入到社保体制中来,同时也不能否认我们还处于“向贫困挑战”的社保建设阶段而入为地提高社会安全网的保障程度。
向贫困挑战,解决一部分人口的贫困问题。即当工业化发展创造的经济条件可以开始满足解决公平问题的需要时,发展中国家应该从扶持极少数人口走出贫困为突破口,来进行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起步和初期的发展阶段,由于资本的约束,一般都采用了产业和地区不平衡的发展战略,这种战略模式加快了工业化的进程,但却导致了部门和(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xiexiebang.com查看)地区发展上的二元性更加突出,甚至有一部分人口继续陷入贫困状态。要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继续加快工业化步伐,在这一进程中通过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调整,在工业化加深的同时也扩大了工业化的面,通过经济发展来缩小贫困人口的比例;另一个是利用国家的经济实力直接解决贫困问题,为贫困人口提供生活的基本保障,让其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也为其贫困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我国的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中国秩序的稳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定位的实施,而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正是与人类社会的进步同步发展的,同时也是法律文化发展的反映,它用法律的强制手段保障社会养老保险的实施,从而进一步保障了人们解决贫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