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

时间:2019-05-14 15:2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房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房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

第一篇:房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

房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2012-11-04 01:19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T | T 字号:打印 参与评论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怎样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您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房宁: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探索前进的10年,也是取得显著成效的10年。比如,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基层民主扎实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进一步壮大了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广泛团结,形成了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记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键是要做到什么?

房宁: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反复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战略,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这条政治发展道路,其中的关键是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实行民主政治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人民群众要成为社会的主人,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和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将自己组织起来,形成自觉的意识和有效的行动,这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行使各项权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三统一”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经过长期建设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定型,其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四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中国特色和政治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普遍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有效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又能有效支持和监督各级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既实现了广泛的民主参与,又有利于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从而形成和谐的民族关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城乡基层单位和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民主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四项制度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已经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所充分证明。

发展民主政治,不仅要在客观上形成符合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政治制度和体制,还要深刻认识民主政治在本国的发展规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正确原则,防止错误倾向。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五不搞”进一步厘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具体区别,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抓住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记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也必然会继续向前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房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而这一进程并没有完结。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沿着三个重点方向探索前进。

一是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政治参与占有重要地位,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政治参与有多种途径,如民主选举、意见征询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党的执政能够准确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是当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我们在这一领域必将进行新的探索,迈出新的步伐。

二是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大优势。政治协商有利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有利于化解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尤其是处于现代化进程中转型时期的国家,社会利益关系迅速变化、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不居,政治协商是较为适合、较为有利的民主形式。

三是大力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主政治形式的意义就更加突出。民主监督是保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根本方法。只有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其他的民主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力。

第二篇:房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房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道路奋勇前进)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稳步推进,又取得了重大进展。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怎样进一步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记者就此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房宁。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记者: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您认为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我国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房宁:党的十六大以来的10年,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不断探索前进的10年,也是取得显著成效的10年。比如,进一步扩大人民民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不断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基层民主扎实推进,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国家法治的统一、尊严、权威;进一步壮大了爱国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了海内外中华民族的广泛团结,形成了振兴中华的强大力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服务。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记者: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关键是要做到什么?

房宁:我们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反复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和政治发展战略,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这条政治发展道路,其中的关键是坚持“三统一”、“四制度”、“五不搞”。

在党的十六大上,我们党第一次完整准确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是对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规律的深刻揭示。在中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实行民主政治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人民群众要成为社会的主人,需要有一个能够代表和反映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将自己组织起来,形成自觉的意识和有效的行动,这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意味着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掌握国家政权,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行使各项权利,保证国家各项工作依法进行。“三统一”从根本上回答了在当代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问题。

经过长期建设和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逐步定型,其主要内容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四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中国特色和政治优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能普遍反映人民的呼声和要求,有效体现和代表人民的意志,又能有效支持和监督各级国家机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政党制度。通过这个制度,既实现了广泛的民主参与,又有利于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证各民族无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权利,从而形成和谐的民族关系。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和支持下,在城乡基层单位和组织中依法直接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权利的民主制度,能够有效地保障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这四项制度有利于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一点已经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伟大成就所充分证明。

发展民主政治,不仅要在客观上形成符合国情和发展要求的政治制度和体制,还要深刻认识民主政治在本国的发展规律,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坚持正确原则,防止错误倾向。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重要的是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五不搞”进一步厘清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具体区别,保证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正确方向。

抓住重点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记者: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需要也必然会继续向前推进。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房宁: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而这一进程并没有完结。新形势下,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可以沿着三个重点方向探索前进。

一是稳步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民主政治实践中政治参与占有重要地位,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实现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我国的政治参与有多种途径,如民主选举、意见征询等,通过这些形式使党的执政能够准确地反映和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扩大有序政治参与是当下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我们在这一领域必将进行新的探索,迈出新的步伐。

二是积极推进政治协商。政治协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个优良传统、一大优势。政治协商有利于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协调与整合,有利于化解利益群体之间的分歧与对立,有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实现。尤其是处于现代化进程中转型时期的国家,社会利益关系迅速变化、经济社会结构变动不居,政治协商是较为适合、较为有利的民主形式。

三是大力加强民主监督。民主监督是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之一,是人民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民主监督作为一种重要的民主政治形式的意义就更加突出。民主监督是保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根本方法。只有实行有效的民主监督,其他的民主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效力。

第三篇: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

必修一涉及到中国近现代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主要是第四和第六单元,一个是中国人探求民主道路的探索,一个是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更多的学生对视频材料比较认可,从中获取的知识也较多,因此选择了一些与教材相关的视频资料作为课堂的补充,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很好的让学生对教材上死板的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在处理第四单元的时候,选择《虎门销烟》、《19世纪中期的中西方》、《辛亥革命》片段等融入课件中。第六单元,选择了《开国大典》烘托课堂气氛,感受新中国的成立。

民主是一种发展的趋势,旧中国从专制里走出来,新中国建立真正的人民当家做主,这个过程,充满了曲折。同样是民主政治,第六单元可以和第四单元进行比较。中西方的民主制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探究问题)可以让学生充分理解民主的内涵。体会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情感升华:民主制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民主制的发展需要更长期的过程。

第四篇: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作者:房宁

文章来源《求是》2013年第23期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探索和建设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民主制度,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伴随着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探索,民主政治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民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系统地总结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既是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对于外部关注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回应。

西方宣扬民主是“普世价值”,刻意回避各国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各国的民主制度都是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各国走上民主政治道路的原因是具体的,有差别的,民主政治在各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英国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权利保护”成为英国民主的起点和重点。法国民主政治起源于法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发端于下层阶级反抗上层阶级的斗争之中。因此,争取自由成为法国民主长久的主题与特色。美国民主诞生于独立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特殊因素,美国独立建国时较之欧洲国家有更大的制度选择和建构空间,使得许多源于欧洲的民主观念与政治原则在新大陆上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包括民主在内的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的民主实践。新中国建立后,寻求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立富强的新国家成为新的历史任务,民主政治成为调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治机制,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民主政治是人民的选择,但选择不是任意的,人们只能在历史任务和国情条件等客观因素设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中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在工业化、现代化阶段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必须能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能集中民力和民智,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有效调配资源,保卫国家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来说,只有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两方面基本需求,才是一个可供选择和有生命力的制度,才是一个真正为中国人民所需要的制度,因而也才是一个真正民主的制度。

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中国人民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初步掌握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这就是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就失去了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长期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丰富而重要的经验。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保障人民权利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权利保障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充分的经济、社会自由,权利的开放和保障,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资源禀赋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由于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国民主建设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形式。中国共产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即“共产党领导”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制度体现。权力的集中,保证了中国实现更具效率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工业化阶段是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大量存在,易于发生冲突和动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诸多经验证明,在工业化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开放社会参与的权力通道,可能会导致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

在工业化阶段重点发展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举民主给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有利于提高民主质量,避免片面性,把“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统一起来;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政治成本。

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循序渐进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保障人民的权利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民权利的实现和扩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甚至遭遇“民主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权利的急遽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最大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认为,权利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增长的,并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单纯靠政治斗争争取来的。权利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相对的。人们只有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因此,中国发展人民权利的根本之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权利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人民权利的扩大和发展。这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权利意识不断上升的复杂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验之一。

第四,在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策略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尽可能地通过实验、试点,逐步推广。这是中国改革和民主建设一项成功策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责任重大,也具有高度的风险。改革一旦失误,后果严重,甚至难以补救,各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少。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是难免的,但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承受,失误或失败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找出更加科学、正确的方法。

回溯历史,观察现实,无论在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和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形式都不会一帆风顺,而要受到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民主的未来发展,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客观冷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以往经验,实现积极稳妥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考虑到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性等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策略应该是积极稳妥地扩大和推进有序政治参与和民主协商,建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第一,分层次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是政策性参与,即通过民意征询系统,把国家的法律与政策建立在征询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征询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政策法规能够准确反映和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是保证政治参与有序性的关键。民主政治需要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但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和利益局限性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分层次政治参与方式是克服和超越群众参与局限性的根本方法,它以利益相关性、信息充分性和责任连带性为标准设计和确定政治参与的主体、对象和方式。通过区分不同的政治事务,以利益相关程度、信息掌握程度和责任连带程度为尺度,引导相关性强的群体及代表进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这既从总体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又可防止参与的无效与混乱。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提高协商民主质量。党的十八大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提出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未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发展协商民主,需要进一步扩大协商民主范围,推进协商民主的体制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在未来发展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进程中,社情民意的客观、准确、全面的发现和反映机制是一项重要相关制度,应纳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议事日程,加速建设中国的社情民意调查系统。

第三,建设和加强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体系。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或相似的权力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而民主监督的基本原理是授权者或被代表的主体对于委托者或代理人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是两个性质不同、功能相近的制约与监督政治权力的管理机制,在未来的民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历史和现实经验一再昭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实践经验而不是根据“本本”或西方的价值理念,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之道。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国已经形成适应当前发展阶段、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比较系统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继续探索前进,中国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大有希望的。

第五篇: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从实际出发推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2014-03-08《求是》房宁

民主政治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根据本国的历史和国情,探索和建设符合本国社会发展要求的民主制度,是许多国家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伴随着对民主政治的追求和探索,民主政治是推动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中国历史与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民主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随着中国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的发展经验和模式日益引起世界的关注,系统地总结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经验,既是继续发展和完善中国民主政治的需要,也是对于外部关注中国民主政治的一种回应。

西方宣扬民主是“普世价值”,刻意回避各国民主政治实践之间的差异。实际上,各国的民主制度都是与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紧密结合的,各国走上民主政治道路的原因是具体的,有差别的,民主政治在各国近现代历史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英国民主政治最早起源于统治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因此,“权利保护”成为英国民主的起点和重点。法国民主政治起源于法国社会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的矛盾,发端于下层阶级反抗上层阶级的斗争之中。因此,争取自由成为法国民主长久的主题与特色。美国民主诞生于独立战争,由于历史和地理条件等特殊因素,美国独立建国时较之 欧洲国家有更大的制度选择和建构空间,使得许多源于欧洲的民主观念与政治原则在新大陆上表现更为突出。

中国民主政治的起点是外来殖民主义侵略引发的民族生存危机,救亡图存是中国近现代包括民主在内的一切政治建设的历史起点和逻辑原点。在挽救民族危亡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产生了民主政治的诉求,出现了最初的民主实践。新中国建立后,寻求国家的快速工业化,建立富强的新国家成为新的历史任务,民主政治成为调动人民建设国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政治机制,民主政治建设的主题从救亡图存转变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

民主政治是人民的选择,但选择不是任意的,人们只能在历史任务和国情条件等客观因素设定的可能性空间中进行选择。中国的历史和基本国情深刻地影响和决定着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当代中国面临的根本任务仍然是快速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现代化。中国的基本国情要求在工业化、现代化阶段的政治制度与体制,必须能调动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国家、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同时又能集中民力和民智,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合理有效调配资源,保卫国家安全和保障社会安定团结。对于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来说,只有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这两方面基本需求,才是一个可供选择和有生命力的制度,才是一个真正为中国人民所需要的制度,因而也才是一个真正民主的制度。

经过长期奋斗和探索,中国人民已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道路,初步掌握了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规律,这就是把坚持共产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当前,中国共产党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活动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了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生动实践。在中国,离开了共产党的领导,民主政治就失去了主心骨,人民当家作主就成了一句空话。

在长期探索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些丰富而重要的经验。

第一,在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把保障人民权利与集中国家权力统一起来。权利保障是中国民主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充分的经济、社会自由,权利的开放和保障,激发了亿万中国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资源禀赋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条件下,由于人民生产积极性的提高,中国经济出现了历史性的飞跃。中国民主建设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国家权力的集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掌握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实现形式。中国共产 3 党的长期执政地位,即“共产党领导”是国家权力集中的制度体现。权力的集中,保证了中国实现更具效率的集约化发展。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选择协商民主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内容。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的重要形式。工业化阶段是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时期,社会矛盾大量存在,易于发生冲突和动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诸多经验证明,在工业化阶段实行竞争性的选举,开放社会参与的权力通道,可能会导致阶级与群体斗争的加剧,引发社会冲突和动荡。

在工业化阶段重点发展协商民主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经验。重点发展协商民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选举民主给工业化进程中的社会增加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可能性,有利于减少社会矛盾,扩大社会共识;有利于提高民主质量,避免片面性,把“服从多数”和“尊重少数”统一起来;有利于提高决策效率,降低政治成本。第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循序渐进扩大和发展人民权利。保障人民的权利是民主政治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但人民权利的实现和扩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民主政治之路充满了坎坷和曲折,甚至遭遇“民主失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权利的急遽扩大超过了政治制度和体制的最大承载能力,形成了权利超速现象。

马克思主义的权利观认为,权利不是观念的产物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是伴随着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增长的,并 4 非与生俱来,也不是单纯靠政治斗争争取来的。权利在本质上是历史的、相对的。人们只有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才有可能享有相应的权利。因此,中国发展人民权利的根本之道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民权利的发展创造条件,带动人民权利的扩大和发展。这是中国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权利意识不断上升的复杂社会环境中依然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经验之一。

第四,在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中,采取问题推动和试点推进的策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策略被形象地称为“摸着石头过河”,即从实践中的问题出发而不是从观念出发,尽可能地通过实验、试点,逐步推广。这是中国改革和民主建设一项成功策略。政治体制改革和推进民主政治责任重大,也具有高度的风险。改革一旦失误,后果严重,甚至难以补救,各国历史上这样的教训不少。改革过程中存在一些失误是难免的,但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则可以承受,失误或失败还可以加深我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有利于找出更加科学、正确的方法。

回溯历史,观察现实,无论在西方还是发展中国家,探索和建立适合自己国情的民主形式都不会一帆风顺,而要受到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的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之路也是如此。对于中国民主的未来发展,我们既要坚定不移又要客观冷静,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以往经验,实现积极稳妥的发展。在今后一个时期,考虑到工业化发展 的阶段性等诸多历史与现实条件制约,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策略应该是积极稳妥地扩大和推进有序政治参与和民主协商,建立、完善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

第一,分层次扩大有序政治参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我国政治参与的主要途径是政策性参与,即通过民意征询系统,把国家的法律与政策建立在征询和反映人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之上,通过征询人民群众的意愿,使党的执政方略和各级政权的政策法规能够准确反映和代表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实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是保证政治参与有序性的关键。民主政治需要有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但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和利益局限性在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分层次政治参与方式是克服和超越群众参与局限性的根本方法,它以利益相关性、信息充分性和责任连带性为标准设计和确定政治参与的主体、对象和方式。通过区分不同的政治事务,以利益相关程度、信息掌握程度和责任连带程度为尺度,引导相关性强的群体及代表进行分层次的政治参与。这既从总体上保证了人民群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又可防止参与的无效与混乱。

第二,推进协商民主,提高协商民主质量。党的十八大首次确认协商民主概念,提出完善协商民主的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推进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作为未来民主政治建设的重点。发展协 6 商民主,需要进一步扩大协商民主范围,推进协商民主的体制化、制度化建设,提升协商民主的质量。在未来发展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进程中,社情民意的客观、准确、全面的发现和反映机制是一项重要相关制度,应纳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议事日程,加速建设中国的社情民意调查系统。

第三,建设和加强权力制约和民主监督体系。权力制衡的基本原理是相同或相似的权力主体间的相互监督和制约,而民主监督的基本原理是授权者或被代表的主体对于委托者或代理人的监督和制约。权力制衡和民主监督是两个性质不同、功能相近的制约与监督政治权力的管理机制,在未来的民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加强。

历史和现实经验一再昭示,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根据自身实践经验而不是根据“本本”或西方的价值理念,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民主政治的根本之道。经过长期反复的实践探索,中国已经形成适应当前发展阶段、符合未来发展要求的比较系统的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们坚信,只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继续探索前进,中国的未来将是光明的,大有希望的。

下载房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房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要坚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读后感

    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读后感 班号2012117107姓名:杨宏玉 学号 2012111508 2005年10月19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白皮书。白皮书从符合国情的选择......

    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共五则)

    促进中国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公共需求供给不足的矛盾上升,各地区发展不平衡和贫富分化问题的加重,环境、资源与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的突出,都使我国......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四大经验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四大经验房宁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植根于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历史环境、现实国情,为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起点和基础;而满足当代中国工业......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现途径

    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实现途径民主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明成果,是人类普遍追求的一种价值观,也是现代文明国家的显著标志。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民主......

    “共同体建设”要长期坚持

    “共同体建设”要长期坚持 ——赴苏州大儒菉葭中心小学学习心得体会(三) 在苏州大儒,我惊奇地发现:这里同样进行着与我们宿豫教育“共同体建设”相似的做法,几所学校、几位老师、......

    建设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新农村要坚持以人为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把“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各方面的任务完成好、落实好,关键在......

    《加强社区民主政治建设》

    关于推进社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探索 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向纵深推进的同时,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也开始由启动转入加快的进程。近年来,我街道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

    为什么民主政治建设

    2.为什么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3)加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