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盘城街道让文化服务与百姓“零距离”
盘城街道让文化服务与百姓“零距离”
为切实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宣传工作,发挥宣传舆论正面引导作用,盘城街道以文化建设为载体,在组织领导、队伍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大力开展各项精彩纷呈的文化活动,使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保障群众文化权益。街道确立一名分管领导亲自抓辖区的文化工作,9个社区先后配备了专、兼职文化干部,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文化工作网络。文化站以社区黑板报、宣传栏为阵地,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文化工作,为广大居民提供文化便民服务。9个社区配备了社区文化活动室,内设图书室,每个图书室都拥有图书1000册以上,专人管理,免费开放,激发社区居民的读书热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发挥公益电影的凝聚力和号召力,预计今年将播放公益电影100场,上半年已放映50余场。目前,辖区内共有大型户外广场10处,小型休闲广场18处。为方便社区居民就近开展文体活动,街道主动为各场所活动的开展协调电源供给、车辆停放、环境治理等问题,有效提高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
加强基层文化建设,丰富群众精神生活。街道着力加强社区文化队伍建设,培育特色文化团队。各社区充分发挥文化志愿者的作用,组建社区健身舞、太极拳、腰鼓、广场舞等10余支文体队伍,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江北社区的娇阳舞蹈队,队员由原先不到10人,逐渐壮大到30多人,在社区文体队伍的引领下,赋闲在家的人们纷纷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也丰富了精神生活。在今年浦口区组织的“我为文化发展献良策”征文活动中,街道文化站积极面向街道机关、社区及辖区内各企事业单位发动宣传,共收集征文三十余篇,评选推荐优秀征文十余篇上报参加区级评选,有2篇征文分别荣获二、三等奖,街道也因组织有力,成绩突出,喜获“优秀组织奖”。(盘城街道)
(石姣娇)
第二篇:让音乐课与学生零距离“对话”
让音乐课与学生零距离“对话”
摘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是提倡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原因,第二方面是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最后是对实现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具体途径的思考。
关键词:音乐 教学生活化 效率
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这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之一。新课标不仅阐述了课程内容必须联系生活、社会以及学生的实际,而且在教学方法上还要求注重探索和实践活动,使音乐走近学生的生活,最终实现音乐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为新课程增添动力和活力。作为一名工作在农村教育一线的音乐教师,我更加期盼通过努力改进教学帮助学生提高音乐修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为什么要提倡生活化?
1、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需要
2、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是音乐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
3、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是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和学会生活的需要
4、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是追求农村初中音乐高效课堂的需要
二、何谓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
艺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所谓音乐课堂生活化,笔者认为就是在音乐课堂中启发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教师处处围绕生活展开生动的教学互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取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评价的生活化等方式方法,为音乐课增添浓厚的生活气息。通过课堂中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巧妙地运用生活经验将音乐难题化解,从而形成既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又培养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双赢局面,由此让音乐教学的内容向社会延伸,让社会生活进入音乐课堂,让教学充满时代的气息和活力。由此可见,促进农村初中音乐课堂的生活化,有利于指导学生深入浅出地探索音乐知识,通过将音乐生活化,生活经验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农村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音乐知识,平衡与城区学生的差距。因此,如何在农村初中音乐课堂中实践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生活经验较好地应用到音乐课堂中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难题。
三、农村初中音乐课堂教学如何生活化?
(一)“生活化”教学目标
目前,学校的音乐教育与中学生的音乐生活之间存在着错位现象。中学生音乐审美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受到来自社会上各种商业化音乐形式的影响。在纷繁复杂的音乐形式中,学生们大都追捧流行音乐,成为了流行音乐的忠实粉丝。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我们应当结合学生的学情和实际,逐步制定适合学生的具体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可以让音乐课堂首先成为学生们情感抒发和交流的特定场合,通过贴近生活的音乐引导他们学习教材内容,逐步转变学生的音乐审美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音乐感悟上升到知识的层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由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感受、体验音乐,乐于了解相关音乐文化,最终树立正确的音乐审美观。
(二)“生活化”教学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应当在方法上提倡“生活化”。许多音乐教学内容被赋予了较强的历史感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在学生眼里却成为了“老掉牙的音乐。”例如八年级下册学习的中国歌剧《洪湖赤卫队》选段《看天下劳苦大众都解放》;舞剧《红色娘子军》选段《红色娘子军连歌》等等,这些表现革命主题的教学内容都不能立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采用故事背景导入的方式,先让学生课前了解剧中人物的背景和性格,在课堂中教师再强调歌舞剧情节的跌宕起伏和人物鲜明的个性特色,接着让学生尝试模拟剧中人物,然后跟着音乐回归到生活中的场景,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学会理解音乐,欣赏音乐。
(三)“生活化”教学内容
音乐来源于生活,我们的音乐教学内容在选择上也应当提倡“取材于生活。”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教学背景,主动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多角度地探索音乐课堂。教师可以通过挖掘生活中的音乐,在教授教材指定内容的同时,适当拓宽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例如添加学生喜欢的内容必须是健康积极的流行音乐作为补充歌曲,这也是拉近音乐课堂内容与学生的距离的方法之一。例如学唱梁祝选段《化蝶》时,教师选择学生喜欢的流行音乐《蝴蝶》作为兴趣导入,为音乐课增添几分“亲切感。”此外,歌曲《化蝶》中突出应用了越剧的元素,由此教师可以结合欣赏绍兴地方戏曲越剧选段《十八相送》,不仅激发学生对“家乡戏”的热爱,而且培养他们愿意主动探知和学习的能力。
(四)“生活化”教学评价
音乐课堂中的教学评价也是不容忽视的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创设生活化的教学环境,例如“晚会的现场”,“角色模仿”等。通过参与,仔细观察学生在过程中的的感受和表现,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评价,适当的鼓励和表扬,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生活化的评价前提要求教师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不同学生语言要有所区别,运用的语言要贴近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反映。
综上所述,音乐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创造音乐的主体――劳动人民。纵观音乐文化的发展史,无论在历史的长河中的哪个阶段,哪一个新的高度,音乐都在不断被继承发展和创新。生活创造音乐,音乐呼唤生活,音乐只有与生活相结合,才能真正受到人民群众的喜爱。我们的音乐课堂同样呼唤生活化,音乐教学生活化是提高农村音乐课堂效率,也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让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让我们的学生不再望“乐”兴叹,让音乐课不再缺少“生活味”,让音乐真正回归生活,服务与学生,让音乐课与学生“零距离”对话!
参考文献:
[1]周玲.小学音乐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艺术教育与美育,2011.12
[2]姜硕.试论音乐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倾向[J].成功(教育),[3]易亮.让音乐教学回归生活[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第三篇:基层百姓享受到文化服务
越来越多基层百姓享受到“升级版”文化服务“来了,快坐下歇歇喝口茶。”60多岁的老板娘孟贤爱热情地招呼着。河南邓州张楼乡大庄村文化茶馆坐落在湍河桥头,宽敞的两进院落里,摆着十几条石桌,院墙上张贴悬挂着图文并茂的茶文化招示牌、“三理”教育“五字歌”、公民道德“三字经”、“八荣八耻”宣传版面以及科技信息发布小黑板等。后院刚落成的一座3层小楼里,设有图书室、文体活动室、棋牌室、多媒体室,供茶客们看书、娱乐、上网点击文化资源共享工程数据库。
“来这喝茶只收1块钱,看书、上网、看电视、听戏,全部免费,可聚人气了,每天都来百十号人,”孟贤爱说。
邓州农民有进茶馆品茶消遣的习惯,像大庄村一样,邓州市村村都有文化茶馆。2005年以来,邓州市把文化茶馆作为新农村的基础设施之一,市、乡、村三级先后投入资金1600余万元,建成文化茶馆1200多个,基本达到每个行政村有一个文化茶馆,使这一独特资源成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如同农村的乡镇文化站,城市的社区文化中心也正成为一个个先进文化的“辐射源”——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里汇聚,认同感、归属感从这里生发。
近年来,外来务工人员和他们的子女的文化权益如何更好实现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深圳福田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区文化馆从2007年4月启动福田区“阳光工程”,设有舞蹈、美术、书法、合唱4个培训班,文化馆专干授课,举办免费文化艺术培训及讲座。截至目前,有1200多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参加了免费艺术培训。
“以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为重点,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改善农村文化基础设施,支持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促进基层文化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依中央出台的“十二五”规划建议所描绘的,更为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为便捷优质的文化服务未来可期。(完)
第四篇:让思品课堂与生活“零距离”
让思品课堂与生活“零距离”
【摘 要】新课程改革要求思想品德教师改变教学观念,理解新课程理念,明确新课程要求,使思想品德课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实现思想品德课堂与生活“零距离”。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用生活素材备课、营造生活情境、引领学生实践提高课堂的效率,使学生既能在课堂轻松自主地学到了生活的知识,又能把知识运用于生活之中,服务于生活。
【关键词】教育零距离思想生活课堂教学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堂片面追求升学成绩而忽略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核心、灵魂,严重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在整个课堂中完全处于被动位置,丧失了对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因此,在今天,只有创设贴近初中学生实际的思品课堂——思品课堂与生活“零距离”,实现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所谓的“思品课堂与生活‘零距离’”就是将思想品德教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达到最优化的境界。这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要体现学生生活,并能有效地指导学生生活;同时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必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必须是学生凭借生活经验能够容易感知和有效参与的。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让思品课堂与生活“零距离”呢?本人结合自己近年来新课程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和体会。
一、用生活素材备课充实课堂,缩小思品课堂与生活的差距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由此可见,教学内容不应该囿于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充分利用和发掘教材外的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这方面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融入学生的生活资源,使课堂教材生活化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根据教学内容并利用学生身边的资源,设计一些生活化的话题,将知识融入生活情境之中,通过生活引路,把学生带入知识的海洋。
例如:在备《依法参与政治生活》时,我把这学期来同学给我的几封建议信作为课堂例子设计问题:“同学们给我写信是在行使什么权利?”从而引出第一框“依法行使政治权利”的课题。
在《责任与角色同在》教学时,设计检查所任班级的卫生(地面或黑板或墙壁)引出责任问题。
(二)吸纳社会的热点焦点资源,使课堂教材生活化
在备课的时候,我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机地把社会上新的信息、科学技术新的成就、学生生活中新的问题等吸纳到课程内容中去,将德育、时政融于教学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发学生的时代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在备《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这一课时,我在网上搜索收集《回眸2010中国科技事业热点》中的资料①嫦娥二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探月工程二期的序幕)②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抵达北极(首次实现了中国北极科学考察队依靠自己的力量到达北极点开展科学考察。)等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科技的发展状况,树立用科技创新征服自然的雄心壮志,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
又如在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这部分知识时,我收集了当时最新、最热的时事政治材料——2010年的玉树地震专题图片,希望透过图片让学生了解到地震发生后深刻理解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二、营造生活情境,拉近思品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即教育。”“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走进生活,融入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围绕实际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即创设教学情境。创设教学情境是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加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加强感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思维。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面前人人平等,学生可能比教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为此我在教学中营造“贴近生活”的情景课堂,采用“与学生面对面、心对心的对话”或“与学生进行轻松有趣的游戏”等方式展开教学。在课堂中,我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自己动脑、动心、动情、动手,发挥自已的聪明才智,施展自己的才华。我密切配合学生展开教学,及时给予他们恰当的指导,经常用鼓励性的话语支持他们,倾听他们的声音;同时我也不断向他们展示自己的知识,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袒露自己的精神面貌,让学生把学习当作自己的生活方式,在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中学到生活的知识,形成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我经常使用的情景课堂有如下几种:
(一)案例、故事分析式教学
教学生活化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书本知识联系生活实际,使书本知识活起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学习《我的角色 我的责任》这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讲200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洪战辉事迹,之后为学生分析洪战辉抚养教育父亲(患有歇性神经病)“捡来”的妹妹,为父治病,一边挑起家庭重一边刻苦学习并考上了大学,还拿钱资助其他困难同学分别充当什么角色,承担什么责任。然后让学生分析他们自身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分别充当什么角色,应承担什么责任。一课堂通过引进一些生活化的素材,让学生感觉到政治内容就在学生身边。
在讲《依法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时,我先举案例:张军同学花210元钱买了一双“耐克”运动鞋,穿三天就出现了开胶现象,于是找到商店老板要求退货。老板挖营道:“210元就想买到真的„耐克‟,真是不知天高地厚,要退货免谈。”张军同学于是向该地消费者协会投诉。然后提问题:材料中老板的言行,侵犯了张军同学的哪些权益?再让学生思考并帮助学生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老板侵犯了张军的权利有知情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人格尊严权。我教会学生分析理解在什么情况下消费者的什么权益遭到侵犯后,继续举几个例子,强化学生对这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这节课我把学生身边的故事做为案例,依据教学进程循循善诱,使教学自然融入生活。
(二)借助多媒体让课堂融入生活。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
例如:在《计划生育关乎国计民生》的教学中,我不是把“我国人口的特点”这一部分的内容强行灌输给学生,用多媒体播映用word或excel编辑而成的图表: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人口比较柱状图;我国五次人口普查图表;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预测表;我国人口受教育程度与世界发达国家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图;中国人口分布的图表;文本框(据统计,我国每两秒钟出生一个婴儿,每天大约出生5万人,每年出生1900万人,减去死亡人口,每年净增人口约1300万人,相当于澳大利亚全国的人口。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比较。目前全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6.9∶100,而正常的出生婴儿性别比一般在100∶103-107之间的文本。)。让学生形象直观认识到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比例多、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低、农村人口多、男女比例失调等。
(三)创设模拟情景
教师讲授新课可以通过创设角色扮演的形式或借助于实际的生活体验,提供问题发生的情景和分析问题的思路,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中活化知识。
例如:在学习《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我设计一个环节:我用一个吸烟的火机放一点点煤气出来,一股刺鼻的怪味弥满在空中。然后我问学生:“这是什么味?”这引出了火机里的气体是石油气,是资源。它散放在空中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借生活体验让学生深刻地认识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及两者的关系。
我在《善于与人交往》时,让学生练习“微笑”交际和“礼貌”交际,不同场合的坐姿训练,学说生活中如何答谢感激的语言训练等,使“学、说、做”有机统一,让学生在动与练的过程中去感悟:尊重是交往的前提;礼貌是交往的名片,也是取得成功的名片。通过在课堂上“学、说、做”的表演、比赛、评价,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也懂得了如何与他人交往。
三、引领学生参与生活实践,达到思品课堂与生活的“零距离”
思想品德课教学只有植根于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里,才具有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课本的知识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引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参加公益活动,真正落实初中思想品德课提倡的“源于生活,服务于社会”这一理念。
例如:在学习“环境状况”这一主题时,我组织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开展调查,看看自己生活的社区有哪些环境问题,想一想这些环境问题对人们的正常生活有什么危害,应该如何解决,并设计一个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通过这样一个参与体验的过程,一方面将社会的鲜活材料请进了学校小课堂,消除学生对学科知识的陌生感,从而真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达到知识、能力和情感价值观的统一。
总之,中学思想品德课要转变“课堂等于教室,学习资源仅仅限于书本”的观念,与时俱进,将问题或知识从课内引伸到课外,从课外引申到课内,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让生活在课堂中再现,让课堂在生活中生动,使思想品德课堂真正成为开放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生学习的乐园。
[参考文献]:
[1]鲁洁:《回归生活》,《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9期。
[2]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3]《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道春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4]《陶行知文集》
第五篇:服务与文化
浅谈文明优质服务与企业文化建设
近几年,赣州银行的文明优质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理念不断更新,服务手段、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设施、服务环境不断改善,赢得了广大客户和社会的好评。同时还将各支行文明优质服务工作纳入考核中,支行也把文明优质服务工作提高银行服务水平作为工作重点。然而要在竞争激烈的银行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求得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就个人而言,仅把文明优质服务作为日常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还够,还必须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进行经营管理,丰富我行企业文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
一、文明优质服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把优质文明服务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就必须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是而非平常人们理解宣传报道,搞搞文体活动之类,那都是狭隘的片面的认识,而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也是企业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经营哲学和原则, 解决问题和制定决策的方式。当前,我行开展文明优质服务活动正是企业文化在经营理念、经营行为和经营形象等方面集中体现之一,也是提升服务质量,进一步拓展业务的有效解决方式。
服务是一种行为文化。银行作为金融服务性行业,最能直接反映企业形象就是其服务水平。员工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员工素质形象和行貌形象的体现,是文明优质服务在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若
把服务作为企业文化经营管理,构建服务文化体系,就必须正确认识到服务与文化的内在关系。文明优质服务是企业行为文化的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外在形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产品的附加值,是提高知名度的重要法宝。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不但要把文明优质服务是商行规章制度对自己的规范标准、严格要求,而更应要作为展现自我风采、商行形象的舞台。我们要从内心深处表达自己对客户的关心和帮助,让客户不但享受操作快捷高效的便利,还要让客户体会我们的优质服务带来的心情快乐。对于客户来说,有时服务质量等软件因素要比柜台设备等硬件因素更为重要。因此,只有把服务当作文化并从客户的角度去品读、理解,才能够真正走进客户内心,了解客户需求,赢得客户的心。
服务是一种精神理念。银行文明优质服务活动的核心内容是引导员工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爱岗敬业精神,以客兴行荣、行荣我荣的服务理念,以信誉第一、优质服务、廉洁守法为职业道德规范标准。爱岗敬业是我们员工基本的服务精神,要有以服务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无私奉献、团结奋进的互帮互助的务实精神。要树立客户第一、主动服务、整体服务的意识而要有不能因个人情绪、利益得失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服务质量,有损企业形象的思想;要有“以客户为中心”,客户是我们的衣食父母的观念;要有“同舟共济”的忧患意识和“共同托起商行这片蓝天”的进取思想。
服务是企业营销文化的拓展。商业银行的营销企业文化是一种高起点、高标准、智力型的竞争业务的手段,而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正是营销文化的发展与升华。我个人提倡全员营销的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银行领导者、客户经理、营销人员通过营销计划、市场定位与细分、财务计划等手段销售信贷产品、理财产品发展业务;二是通过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柜面业务服务、客户经理的一对一服务带来的增值和附加业务。例如:我行开展的走进社区、校园、企业的长征万家卡宣传营销活动,这仅是营销工作迈出的第一步,要使得万家卡给我行带来更多的价值和利益,就需要文明优质服务工作进一步维护和拓展。
二、文明优质服务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有力推动者
前几年,赣州市商业银行考核,评价支行、员工的好坏成就,往往看重业绩。如今,我行已经逐渐开始针对各支行的文明优质服务工作进行考核,这不能不说是商业银行重视服务、推动企业文化建设迈出的重大一步。目前,各行各业已经达成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产生持续性竞争力和凝聚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我行开展的文明优质服务活动正是企业文化建设发展的动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我行服务产品的价值,增强市场的竞争力。对于处于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服务性行业,良好的文明优质服务,健康的企业文化也能够降低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从而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关于文明优质服务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提高我行的文明优质服务水平,就必须提倡人性化管理的企业
文化建设,即在管理中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情感机制,把“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为员工提供一种愉快、和谐、向上的工作氛围,这样定会使员工获得精神上和心理上的满足,从而激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只有快乐工作的员工才会自觉的、发自内心的、热情的、真诚为客户提供文明优质的服务,做到“心系客户”实现自已的人生价值。为此,就我行的文明优质服务和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是全行要统一服务思想、服务意识。虽然总行制定了文明优质服务实施细节,但由于个人自身素质、责任心不一,意识参差不齐,导致行动、言语、步调不一致。建议各支行领导要充分发挥文明优质服务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这是因为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思想意识,经营理念直接决定着文明优质服务水平的提高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走向和实质内容。我们的员工要端正服务态度,用阳光的心态、发自内心的微笑和快捷的服务迎接客户的到来。
二是总行下发的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实施细则开展对象基本上仅限于营业网点窗口服务。然而,直接面对客户的人员不仅仅是营业网点柜员,还有我们的领导、客户经理、营销人员等,因此文明优质服务活动开展的范围是全体员工、每个部门。不仅要在各支行开展实施,也要在总行机关部室。因为文明优质服务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从领导到员工,从一线到二线,从经营业务部门到内部机关部室,从行里到行外,都要相互配合协调、和谐一致。
三是在实施文明优质服务标准化、规范化过程中,要有所差异。依据我行的的信用评级选择出的优质客户基础上,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客户经理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营业网点要VIP专柜服务等差异化服务。这是因为客户愿意为差异服务而付出花费,同时我们商业银行也能通过实行差异而获得更多利润。
四是赣州市商业银行在秉着“团结、稳健、创新、高效”的精神,立足服务于市政、市企、市民的基础上,要“因客户而变”,围绕客户开发新产品、新业务,达到通过新产品、新业务吸引客户的目的。
五是加大全行文明优质服务的考核和培训力度。要把我行机关部室与各支行的文明优质服务一起纳入到考核,进一步优化考核机制;加强文明优质服务培训,必要时可以聘请外部专业人士对我行分部门、岗位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
金元支行胡平有
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
激发为主,控制为辅的管理理念,使我行的企业文化具有导向功能、凝聚功能、激发功能、约束功能。因为一个企业的精神其实就在于员工心中,只要有适当的环境——即政策。行业标准、习惯去支持去鼓励就能实现员工对企业有期望。只有快乐工作的员工才会有较高的生产力,而我们的员工一旦充满了这种精神,我们的员工便会产生责任感和希望。那么我们的员工就会自觉的有创意的为我们的客户、同事提供服务和帮助,实现自已的价值,快乐的工作就能够真心的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