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社会工作实务部分包括社会工作实务方法及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两方面的知识。
第一部分:社会工作实务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了解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实务方法的涵义与适用范围,了解实务方法的各种工作模式及工作技巧,了解社会行政、社会政策的内容基本理
论与方法。
一、个案工作
1.个案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个案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3.个案工作的原则和技巧
4.个案管理
二、小组工作
1.小组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小组工作的理论和主要模式
3.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
4.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三、社区工作
1.社区工作的涵义与特点
2.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3.社区工作的技巧
4.我国的社区工作
四、社会行政
1.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2.社会行政的内容
3.社会服务评估
五、社会政策
1.社会政策的含义与类型
2.社会政策的基本理论
3.社会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4.我国的主要社会政策
第二部分 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要求考生了解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过程,了解具体的调查设计与实施方法,了解资料分析的方法及撰写调查报告的要求。
一、社会调查研究的主要过程与内容
1.调查研究的主要阶段
2.研究的单位与研究内容
二、测量
1.测量的水平
2.概念的操作化
3.信度与效度
三、抽样
1.概率抽样
2.非概率抽样
四、定量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2.实验法
五、定性研究方法
1.定性研究方法的特点
2.访谈法
3.焦点小组
4.观察法
六、变量的统计描述与分析
1.描述频数分布
2.分布趋势
3.列联表
七、撰写研究报告
1.研究报告的类型与结构
2.研究报告的写作
第二篇:社会工作实务: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第八章 儿童社会工作实务
第三节 儿童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一般意义上的儿童社会工作方法
1.儿童个案工作的方法
(1)目标
儿童个案工作,一方面,直接启迪儿童发展的需求,帮助其调整心理情绪状态,激发发展的潜能,辅导其正常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向儿童提供社会资源,改进其遭遇和社会处境,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
(2)特点
①工作对象具有较强的差异性和复杂性;
②工作方法的科学性与技术性;
③在本质上强调助人自助;
④坚持过程的系统性,从各个方面去分析整理儿童问题产生的环境原因及儿童自身的主观原因;
⑤工作具有扩展性等。
社会工作者一方面要帮助儿童改变不良行为,辅导儿童正常发展;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儿童的改变和成长。
(3)经常使用的儿童个案工作的两种主要形式源:考试资料网
一种是面向儿童的个别谈话。这种谈话式的个案工作一般随意性较大,专业技术的运用也不明显,但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
另一种是面向儿童的咨询服务。例如,医疗机构、热线电话、专业课程等。
2.儿童小组工作
(1)定义
儿童小组工作是以儿童团体(小组)为对象,运用团体动力程序与团体活动过程设计技术,使团体中的儿童达到社会性的发展、行为的改变,实现儿童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功能
可以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增加孩子们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为儿童健康发展方面提供了有利条件。
(3)要素与特点
儿童小组工作包含的基本要素有:儿童小组工作对象,儿童小组工作以识别、区分儿童群体的状况,促进儿童群体的正面发展,运用群体力量促进儿童个体行为的矫治和社会性发展,运用多种方法实现儿童与群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互动等为工作的重点。
特点:
①团体(小组)内外儿童间的沟通和互动;
②专业的技能和方法;
③儿童小组工作者的重要角色;
④重视非正式的儿童团体(小组)。
1.儿童社区工作
(1)定义与内涵
儿童社区工作以调动包括儿童在内的社区居民参与为重点,以营造社区内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环境和引导儿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社会形成互动为工作对象,动员一切社会资源,服务于儿童,促进社区健全发展。
有三个方面的内涵:①从直接的物质性建设目标入手介入社区;②从非物质的、教育性服务入手介入社区;③从社区儿童急需解决的问题,以儿童为中心的突发事件入手介入社区;④从动员组织社区内综合服务的力量入手介入社区;⑤从建设社区相关社会舆论入手介入社区;
二.儿童社会工作的几个特殊整合方式
1.家庭支持与寄养、收养
(1)家庭支持性服务
最主要的是家庭补助。家庭补助主要是为贫困或单亲困难家庭提供经济援助,以使儿童能够享受家庭的温暖。另外还有其他辅助性服务,家庭服务通过协助治疗父母亲,增进其亲子功能以服务儿童。
家庭服务机构及儿童辅导机构是儿童家庭服务的主要支持性机构。
(2)家庭寄养
即儿童的亲生父母仍有监护权,而保护权则转向寄养家庭。寄养有三个特点:①在家庭内提供照顾;②非机构的替代照顾;③不论是短期还是长期的寄养,都是在有限的时间内。
寄养家庭有收容之家、免费寄养家庭、工作式寄养家庭、受津贴寄养家庭和团体之家之分。这些寄养家庭还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
家庭寄养的安置过程包括接案、安置、探视、再安置、结案五个步骤。
(3)收养
以收养父母和养子女的关系为标准,可将收养服务分为亲属收养与非亲属收养(机构安置、独立安置)两类。
在有社会福利组织介入的情况下,收养程序一般包括申请、审查及会谈、家庭访视、配对、试养安置、正式收养、结案、追踪诸项。
2.儿童社会福利机构建设
(1)儿童福利院的种类及建设原则
儿童福利院是儿童服务的主要社会福利机构,其服务对象包括孤儿及由于各种原因必须从家庭中移出的儿童。福利院的教养方式可分为家庭模式和团体模式两种,前者指一群年龄大小家庭的模式;后者则是由一群性别相同、年龄相近的儿童居住在一起,一切生活起居、作息时间皆以团体行动方式展开的模式。
(2)儿童福利院的安置过程
①安置前的准备阶段。运用个案手法,努力维系儿童与原生家庭的关系,必须要安置时,要取得监护人的书面同意,并了解儿童的背景资料。
②安置期间。使儿童适应院内生活。
③安置结束期。第一,进入法定从业年龄的儿童,对其提供职业咨询或职业技能训练;第二,问题基本解决的儿童,可以返回原家庭或安置于寄养家庭庭等。上述两种情况都需要机构提供必要的追踪服务,确保出院者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3.对儿童生理、心理、社会性发展的辅导
(1)少年法庭里的儿童社会工作
是通过建立专门审查少年犯罪案件的少年法庭,帮助犯罪儿童得到教育和指导。需要专职的少年法庭法官和正式的社会工作专业人员的参与。
(2)为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少年儿童提供的教育机构中的儿童社会工作
它是在少管所、工读学校等教育机构开展的、旨在为儿童提供新的社会气氛,充足的营养和有利于健康的活动,帮助有轻微犯罪行为的少年重返社会。
(3)社区服务中的儿童服务
主要包括:①为儿童提供各种服务;②干预社区闲散儿童,帮助其脱离原有生活轨道;③矫治有轻度犯罪行为的问题儿童,提高问题儿童的转化率。
第三篇:社会工作实务: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第六章 评估——对工作成效的检验
第二节 评估的方法与技巧
进行评估的方法大体分为两类,即质性方法和量化方法。社会工作评估的目的在于找出问题,总结经验。所以选择评估方法的原则应是简单、可行和实用。
一、基线测量方法与技巧
1.定义
基线测量方法是在介入开始时对服务对象的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的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的变化,并以此判断介入目标达成的程度。
2.应用范围
基线测量方法可以应用于对个人、家庭、小组或者社区的工作介入评估,通过对服务对象介入前、介入中和介入后的观察和研究,比较服务提供前后发生的变化。
3.操作程序
(1)建立基线
第一,确定介入的目标,例如,服务对象行为、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指标;
第二,选择测量工具,包括直接观察或使用标准化问卷及量表;
第三,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目标行为(或者思想、感觉、社会关系或社会环境)的情况。
这个过程建立的是基线数据,此过程也称为基线期。考试资料网
(2)进入介入期测量
建立基线后就开始对服务对象实施介入,并对基线调查中所测量的各项目标行为和指标进行再测量,以为数据比较之用。这个过程称为介入期。
(3)分析和比较
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按测量时间和顺序制成图表,将每个时期的数据资料进行连接,呈现数据的变化轨迹和变化趋势,并将基线期和介入期的数据进行对比,如果两个数据不同,一般可以认为是介入本身作用的过程。
(二)任务完成情况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在实际工作中,服务对象的目标是被分解成许多具体的行动和任务的,通过探究服务对象和工作者完成哪些既定的介入任务也能确定介入的影响。
方法:运用5个等级尺度来测量任务的完成程度。
(0)没有进展(1)很少实现(2)部分实现
(3)大体上实现(4)全部实现
将每项任务的最后得分加到一起,然后除以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就能确定完成或者介入行动成功的百分比。例如,如果有三个任务要去完成,而可能获得的最高分数是12(4×3),用得到的总分除去12,再乘100%就是完成任务的百分比。
(三)目标实现程度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目标核对表
在有些情况下,社会工作的目标行为比较难以清楚界定,此时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共同协商选择一些目标来指示介入的方向,并将它们罗列出来。
在工作介入过程中和介入结束时都用一些等级尺度来衡量介入后的行为,并记录下它们,将介入后的行为与介入前所没有的、介入后才出现的,并讨论这些行为对服务对象的意义是什么。
这样就可以发现介入前后服务对象的行为变化。
2.个人目标尺度测量
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千差万别,因此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可以制定非常个人化的测量尺度来评估他们的改变情况。
方法:按照服务对象的具体情况,分别轻重缓急,制定出几个目标,然后使用一个大家认可的等级尺度,例如5级制,来测量和计算出服务对象实现个人化目标的情况。
(四)介入影响的测量方法与技巧
1.服务对象满意度测量
做法是由服务对象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包括填写问卷来表达到介入的看法。这是一种评估介入影响的方法,特点是操作简单叠不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和资源。但这种方法的局限在于,测量比较粗糙,有进服务对象会倾向于对介入给予积极的评价,因此评估有可能不准确
第四篇:中级社工实务: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社区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
一、社区服务中的方法
1、了解居民需求。
2、整合社区内外资源。
3、提供专业辅导。
二、社区救助中的工作方法。
1、为救助对象寻求社会资源、建立支持网络。
2、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信息咨询。
3、就业辅导。
三、社区卫生中的工作方法:
(1)为居民提供就医帮助。
(2)协助居民树立新健康理念。
(3)协助居民维护环境卫生。PPkao 考试 网
四、社区治安中的工作方法:
(1)运用联合会谈方法调节纠纷。
(2)以小组工作的手法帮助居民学习法制与安全知识,提升法制及安全意识。
(3)创伤辅导。作方法:
(1)社区居民领袖教育。
(2)社区积极分子教育。者”的教育。
(4)社区“冷漠居民”教育
五、社区教育中的工(3)社区“旁观
第五篇:社会工作实务
环境中的人视角(代表解释问题个人原因论和社会处境论观点,强调个人与环境相互影响,一方面个人行为心理产生具体环境,另个人是有认知能力能动个体可以自主选择生活)优势视角或称能力视角认为每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都有其内在能力,包括天赋知识社会支持和资源,只要有适当的条件就能建设性发挥自身功能。宗旨是动员案主的力量来达到他们自己目标和愿望。它在评估案主问题需要时强调将他们优点含进来,发掘和运用案主优点和自身资源帮助案主解决问题,同时强调服务对象能力提升(环境、个人优势)内外影响力范式是社工实务通用过程看待个人和社会问题一种角度:社会问题产生既有内部也有外部因数是其相互作用结果,内部力量主要是个人微观系统(生物心理和社会)外部力量中观(家庭群体学校)宏观(文化制度组织委员会),这些力量作用对实务分析有重大意义。理论依据:1生态系统理论:人被看成通过与环境各种因数相互作用来发展适应,人不是被动做出反应是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要理解个人在家庭团体组织及社区中社会功能发挥。则要从个人及其环境中不同层次关联切入,涉及微观(指个人在亲密环境下人际关系活动形态与角色扮演,包括影响个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中观(对个人有影响小群体,家庭、工作群体和其他)宏观(指比家庭大群体。组织、机构、社区和社会文化)。将焦点放在1促进人成长发展2增强人适应环境能力3移除环境对人和群体阻碍4增加社会和物理环境对人需求影响和营养提供。2系统理论;认为个人处于环境中各种系统不断相互作用,强调超出案主自身问题评估他们生活环境负责性及二者关系,个人群体组织和社区环境系统是社工介入改变场域,场域里所有元素相互影响。注重运用社会资源系统帮助解决问题。内外影响力范式是系统理论和生态理论的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体操作化。人与资源系统互动视角认为对问题产生根源不能简单归结与个人,人之所以产生根源与人与之所处社会环境互动。关注不是谁有问题而是环境中各种因数怎样相互作用从而影响人对问题处理。个人问题与社会问题视角:个人问题不但与其环境有管而且与社会公共问题有内在联系,社会公共问题是以个人问题为基础,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之间相互关联使得个人问题不可能有个人或家庭解决,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个人问题不能解决,将这种关系、社会问题对个人问题影响是责任。生命周期理论认为人是发展和成长的,人的发展要经过几个普遍阶段,每个阶段是逐步成长。要求有系统全面地思考思考个人或群体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产生问题,找出影响个人或群体内外因数进而给予协助消除影响人成长和发展的个人和社会因数。通过过程模式指从实验中提升出来、描述和总结实务运作过程的重要变项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因而是结构性广泛性和一般性相对固定并且有普适性的工作程序,是实务开展中逐渐形成普遍工作方法。特点:强调助人是一个过程、运用综合方法、工作过程阶段化、工作任务阶段化、整合的价值观。接案任务:了解案主来源2认定案主类型3了解案主求助过程4使潜在案主成为现有案主。影响接案:社工案主期望不一致2社工能力不足3临时事件外部干扰4案主不愿接受服务5社会文化因素6不同专业间配合失误。面谈任务:界定案主需要问题2澄清角色期望责任3激励帮助案主进入受助角色4促进引导案主态度和行为改变。预估特点:持续性2社工案主共同参与3行动取向4可识别的步骤5参透了专业判断6局限性。原则:个别化、合作、避免片面、避免简单归因、兼顾案主弱点长处。签订协议过程:会谈协议、界定案主问题、协议介入目的目标、协议介入策略和行动。技巧1认定案主对问题看法2与案主讨论对问题看法3描述介入要解决问题4确定目的目标并说明策略5总结强调协议主要内容。介入特点1是有计划有目标行动2干预是介入核心3物质精神支持并重4有短期长期效果。原则:1以人为本服务自决2个别化3考虑案主的发展阶段和特点4与案主相互依赖5瞄准服务目标6考虑经济效益。介入又称社会工作实施行动执行和改变是助人过程中重要阶段,1直接介入(促使案主运用自身和外在资源、危机介入、运用活动、调解服务)2间接(利用挖掘社区人力资源、协调连接各种服务资源系统、制定创新资源、改变环境、改变组织或机构政策工作程序方式)青少年需要1接纳自己身体容貌,表现符合社会规范性别角色需要2个体与同伴发展适当人际关系3追求独立自主少依附父母及他人4自食其力寻求经济独立5为未来生涯做准备6发展符合社会期望认知技能7努力表现负责行为追求理想和抱负8为未来婚姻家庭做准备9建立个体价值体系符合现实世界需求。问题:思想道德品格问题、心理及认知、生涯发展、就学就业、生活方式人际交往、行为偏差、弱势青少年问题。青少年社会工作特点1社会价值观是核心基础2社工专业方法技巧是主要载体3人与环境互动视角是基本介入焦点4青少年社会功能改善提高是目标。老年人需要1健康维护2经济保障3就业休闲4社会参与5婚姻家庭6居家安全7后事安排8一条龙服务。问题1慢性疾病与医疗2家庭照顾3宜居环境4代价隔阂5社会隔阂。特点:社会价值观可能影响社工态度行为2反移情是重要课题3社工要善于反思并运用督导机制4需要多学科合作。老年机构照顾理论1选择优化与补偿理论:注重采取措施抵消随着老年人身体功能衰退带来的负面影响让老年人减少选择的活动,把能力精力重点放在少数能控制事情上并尽可能发挥功能,辅之补偿措施2延续理论:强调老年人内在品质爱好上延续和外在物理社会环境方面延续,在机构服务与环境契合老年人内在外在延续性需要情况下,老年人能对机构照顾的生活良好适应。妇女社工特点1关注妇女多样性2关注妇女名声经验3了解理解接纳妇女现实处境4个人的政治的5注重本土妇女工作经验总结提炼。单亲母亲家庭:因为丧偶或离异及其他原因导致只有母亲带着孩子组成的家庭。问题:亲子关系和孩子教育2单身母亲平穷化3就业再婚困难4社会对其歧视和偏见使其生存环境恶劣5缺乏对其社会保障。看待:单亲家庭是一种现实存在正常形式2单亲母亲不是个人问题是社会福利不足社会歧视等导致3认识到其在应对问题时的能力智慧,勿以其是可怜弱者。策略1个别辅导联络资源2解决现实就业,孩子入学3组建支持小组促进互助减低孤独增加生活信息和力量4建立单亲家庭社会福利保障措施和良好的舆论环境。妇女社工原则1承认妇女多样性及一起工作视角多样性2尊重妇女作为独立个体而非家庭角色扮演者3了解理解接纳妇女现实处境生存选择4认识妇女本身是资源有能力处理自己问题5妇女是发展主体非客体6增加妇女资源选择多样性7将个体与群体连接促进相同经历互助8社工与妇女关系平等。社会性别视角:从女性主义理论发展而来的分析视角,指在一个特定社会里由社会形成男性女性群体特征角色活动及责任,由后天社会建构而成,在个人社会化及社会制度中得到传递巩固。方法1建立关系2协助妇女重新界定问题提升意识3挖掘自身潜能联络周围资源解决面对问题4协助类似处境妇女建立支持小组5社区层面6资源连接。残疾人社工特点1崇尚专业社会伦理精神2提倡组人为乐奉献精神3充分利用社会支持网络4有效利用调解方式5充分利用保障性政策。城镇残疾困难1经济2住房3婚姻4就医5社会交往6心理障碍。农村:交通不便2体力劳动3医疗4社会服务。需要1社会福利政策落实2家庭扶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权利保护法律援助4就业政策照顾5康复医疗救助6伤残抚恤7社会保险8特殊教育9文化生活照顾10改善社会环境.矫正对象需要1基本生存条件保障需要2教育就业权益保障3再社会化服务。问题1加害社会与加害他人行为难得社会大众同情2社会功能缺失严重程度增加其功能恢复与重建难3受刑者身份使得处于社会资源网络边缘。特点1福利性,是一种社会福利服务2特殊,是为特殊弱势群体提供服务3系统性,贯穿司法矫正全过程服务4专业,专业化社会福利服务。社会救助程序1测算和公布救助标准2受理救助申请3审查申请人及家庭情况4公示及审批5救助款物发放6动态管理和日常服务7申诉。社会救助特征1权利义务不对等性2救助对象有限3救助水平低层次4救助手段多样5救助资格审查严肃。社会救助工作特点1对象及救助类型负责2工作过程持续3方法融合4方法政策性。作用1协助对象申请合适救助项目2协助对象制定反贫困政策3促进对象社会融合4发现解决对象心理困扰。家庭社工基本假设1提供以家庭为基础支持2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理念3采取危机介入4运用生态视角。原则1家庭处境化2帮助家庭成员增能3家庭个别化4满足家庭成员需要。基本特征1针对家庭日常生活和沟通交流进行干预2协助成员改善困扰产生的环境因数3为成员提供直接具体支持帮助。基本功能1增强家庭能力帮助成员做好准备2集合家庭治疗和支持保证家庭维持有效功能3促进家庭功能改善维护成员满意日常生活方式。结构家庭治疗指以家庭为基本治疗单位假设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与个人问题相关,家庭动力和组织方式改变来解决个人和家庭问题,概念涉及a家庭系统b结构c病态家庭d家庭生命周期。它以家庭为焦点要求社工进入案主家庭,解案主家庭基本结构及成员关系,关注家庭功能失调评估强调功能恢复,目的为了恢复家庭功能正常发挥(改变家庭成员看法、改善家庭结构、改变家庭错误观念)家庭系统理论(1家庭成员问题由整个家庭不良沟通交流方式导致2家庭所面临的危机是机遇挑战3因问题导致家庭功能失调能有效解决)家庭社工和家庭治疗(起源、焦点、解决方式、工作理念、专业关系不同。服务领域、服务模式、工作人员相互影响)家庭干预技巧(观察、聚焦、例子使用、再标签)学校社工特点(专业性、科学、艺术、实践)功能(1帮助处境不利学生,促进教育机会均等2推进学生知识学习为丰富人生打基础3协助学生能力提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4促进学生人格完善实现认识积极成长5协调各方教育资源形成优质教育)社区社会工作(1社会工作一个实务领域2一个专业方法)目标(1促进居民参与解决社区问题2改善社区关系提升社区意识3挖掘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特点(1社区为对象2重点解决居民集体性问题3采用宏观视角分析和介入4强调社区参与关注人的发展5重视社区资源挖掘运用)内容(1社区服务2就业3治安4人民调解5卫生6社区教育)方法(1资源连接2推动居民参与3居民能力建设4建立社区支持网络)功能1居民(帮助解决个人困境问题并预防发生、恢复和提升个人社会功能、发展个人潜能促进全面发展)2社区(解决社区问题、增强凝聚力、培养居民公民公共意识)3社会(社会问题解决、促进社保制度健全完善、净化社会风气维护公平正义促进和谐社会)医务社工(在健康照顾工作中实施社会工作实务,目的是协助那些受到实际或潜在疾病失能或伤害影响的案主、家庭和群体,增强促进维持恢复尽可能好的社会功能)特点(1与医疗卫生体系融合2以案主健康为主导3以病人为中心4服务规范专业化)出院安排1出院解释2帮助病人制定出院计划3协助病人回家或转到社区服务机构4病人家庭护理安排。医院工作对象需要(治愈疾病恢复健康、安顿病人及家属情绪和生活、获得医务人员尊重和心理关怀、解决由疾病带来经济问题需要)问题(病人及家属心理调试、医患关系紧张、费用增长病人负担过重、)精神病需要(1获得包容理解和关爱2及时治疗3康复环境4就业)问题(1病情易反复2社会歧视3家庭和经济压力)自我探索1自我认识2自我评价3接纳他人4自我肯定5自我控制.会谈过程及技巧1准备(会谈动机、会谈安排、会准备、策略和技巧:鼓励支持同理)2发展(a广度深度技巧:兴趣表示、反映、澄清与解析、摘要重述、质疑b会谈转:开端转换、倒退、突变)3结束(复述和摘要)建立关系技巧1运用语言非言语信息营造轻松安全氛围2运用专注与倾听技巧鼓励案主倾述问题3同理心与自我表露技巧促进话题深入与专业关系形成,让案主成话题中心。讨论技巧1有效提问2邀请与鼓励3头脑风暴4领导技巧:把握讨论程序、处理冲突。影响技巧1教育2对质3倡导4整合资源。活动策划影响因素(机构宗旨、案主需要、资源条件、理论基础、案主的参与)步骤1评估需要2确定目的及目标3制定活动方案4评估5写计划书。社区工作活动策划(目标系统、订立目标、设计主题内容、行动计划、影响者选择、媒介运用、行动系统)小组程序功能1评估2协助表达3激发互动4提升个人素质5学习知识技能6促进环境改变。联合家庭假设1人性论2自我价值3人的需要4问题本质。内容1成员自尊2家庭沟通3家庭规则4对事物的反应。具体干预1社工角色(解释者示范者引导者)2技巧(专业品质)过程(接触、转变、巩固)帮助流浪儿童目标1及时救助流浪儿童及时为他们解决困难2在流浪儿童与保护中心间架起桥梁3宣传和保护儿童权益4调查分析流浪儿童出走原因倡导政策支持,根源上解决5动员社会个各方面共同参与帮助流浪儿童健康成长。方法1危机介入2资源整合3安置服务4物质援助5专业咨询。基线测量法指介入开始时对案主状况进行测量,建立一个基线作为对介入行动效果进行衡量标准基线,以评估介入前后变化判断介入目标达到的程度。程序1建立基线(确定介入目标、选择测量工具、对目标行为进行测量并记录)2进行介入期测量3分析和比较。家庭结构图即家庭图谱是以图形表
示家庭中三代人间关系方法,可直观提供有关家庭历史婚
姻伤病等家庭事件及家庭成员间沟通和互动状况等信息,帮助社工了解案主家庭模式及家庭所处位置及家庭对案主影响。内容和功能1描述家庭历史2提供有关家庭婚姻死亡及成员所处位置和地位,家庭结构和案主简要信息3包含家庭几个不同世代关系资料,提供有关关系资源和问题等。生态系统图展示了案主社会环境清晰呈现个人家庭群体社区及社会系统间相互作用和影响,有效将案主与外在环境系统关系通过图形呈现出来,说明系统间能量流动和各系统间关系本质及上述关系同案主需要和满足需要的资源、案主问题间关系。功能1描述案主社会功能2以直观方式呈现案主与系统间关系3勾勒系统间交流4呈现可使用资源相关信息。危机处理原则1及时处理2限定目标3输入希望4提供支持5恢复自尊6培养自主能力。内容1将焦点放在帮助案主恢复和发挥功能上非解决整个问题2帮助案主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与支持以防精神崩溃3介入目标要现实,瞄准案主当前需要,对案主要求不能太高4担当教导角色,告诉案主该做什么同时为案主做力所能及事,培养其自主能力5当案主功能逐步恢复可以结束行动。抗逆力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时能理性作出正向的建设性的选择方法和应对策略能力。由外部支持因素、内在优势及效能因素组成。步骤1促进亲社会连接2建立清晰稳定边界3教授生活技能4提高关怀和支持5制定和表达高的期望6提供机会和促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