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企业文化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

时间:2019-05-14 15:0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文》企业文化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文》企业文化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

第一篇:《论文》企业文化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

学考

论文题目:

作者姓名:

所学专业:行政管理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试本科生

二零一二年五月

毕业论 文自

论文关键词: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论文摘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其所在社会的认可,因此企业要将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有机的结合起来。但是我们在平衡利益相关者利益时要承担合理的符合自身情况的社会责任,其社会责任应当来源于企业文化,通过从自身的企业文化中挖掘才能得出真正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即现代企业要履行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一、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其特殊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下,在吸取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先进的管理和策略所形成的,并为组织中的成员所共有的一整套具有明确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往往是一个企业所特有的,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并确定了该企业的风气和员工的行为准侧。关于企业的社会责任的概念斯蒂芬•P•罗宾斯的定义是:社会责任这样一种企业意图,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的义务,更重要的是做正确的事情,按照对社会有益的方式行动。这一定义主张一个企业在遵守法律、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强调了企业要明辨是非。卡罗尔也将社会责任划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慈善责任。四项责任的基础性和强制性依次递减,也就是说一个企业所作的事情的基础性和强制性越弱,那么它的社会责任意识越强。

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共同点在于:第一,二者的最终目标相符合,都是为了能够使企业持续发展下去。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符合社会整体的利益,企业在履行其经济责任的同时考虑到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努力协调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企业与社会及自然的和谐发展。第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都是企业给社会的一种不易改变的印象。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比较稳定的,因此一旦消费者对其文化有了认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易改变。第三,两者都要通过员工及企业的行为得以显现。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通过其行为,向利益相关者展示它是不断提高社会效益与增加消费者福利的企业形象,其行为符合社会的期望与价值观。真正的企业文化会深入到员工的骨子里,体现在他们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外界对企业文化的了解主要也是通过其员工的行为。

企业文化与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在决定因素。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就能在很大程度上看出该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因为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为每个员工所认同并反映在平时的工作中和企业的对外行为中;而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正是从员工的工作和企业行为体现出来的。一个有人文关怀,注重员工的自我发展,重视团队合作精神培养,积极向上,开拓创新的企业,其员工也必然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二、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文化有正向的强化作用。一方面,企业通过自己的企业行为在履行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无意识的宣传着自己的企业文化,这样会使更多的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了解自己。另一方面员工通过积极地工作,自觉地履行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的认同和同事的支持,从而强化了他们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以及集体认同感和荣誉感,这也将有助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形成。

三、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这个载体将自己的影响扩大到整个社会。此时企业是在创造自己的未来,创造社会的需求,而不是简单的适应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这样能是企业与社会形成和谐的发展状态。正如彼德.德鲁克指出,“一个健康的企业和一个病态的社会是很难共存的”。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是紧密联系的,企业文化决定着企业真正的社会责任,企业文化通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而得以彰显。企业的长久发展就在于它是否如实的对自己的社会责任角色做了定位,因此通过企业文化来确立自己的社会责任,既不会影响自身的发展,又有利于企业和社会的良性互动。即我们要努力建设的一种社会责任是“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

二、建设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的原因

(一)、符合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承担符合自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可以使两者一脉相承,相互促进。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可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始终处于竞争中的主导地位。雅芳携手女性防治乳腺癌的运动就是在承担一种能够体现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对他人有信心、谦逊、高标准。这就是雅芳企业文化的精神所在。雅芳的这项运动正是它尊重他人生命的表现。

(二)、能够持续的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也许一个企业偶尔承担一些慈善方面的责任,比如地震捐款之类的;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可能有所改善,但这不是持久的。包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就能够持续的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影响力。因为企业文化在一段时间内具有稳定性,它对员工有很深的影响,包含企业文化的社会责任能使员工自觉地去承担,自愿的履行,具有持续性。这样不但可以给利益相关者一种持久的积极影响,而且正向强化员工的荣誉感和自信心。

(三)、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具有“预警机”的作用。社会是不断变化的,它对企业的要求也在变化。企业通过自己的企业行为和员工行为履行社会责任时可以观察到自己现在所履行的是否符合社会的现实要求,进而优化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预警机”的作用可以提高企业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

三、建设企业文化型社会责任的对策

(一)、通过各种方式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并将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企业文化中体现出来。企业可以通过团队合作提高员工的合作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推进学习型组织的建立创造员工积极主动和互帮互助的氛围,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样可以将被动的履行社会责任转化为员工的积极主动的自愿性行为。当员工把履行社会责任变成自己工作的一部分,成为一个“社会责任人”时,企业将进入良性运行的状态,企业与社会也将进入良性互动状态。

(二)、要明确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群体。明确的目的是防止企业盲目的承担社会责任,关键是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以及区别那些社会责任自己要承担,那些社会责任在自己的范围之外。因为社会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有一种“刚性”需求。企业在进行企业社会责任实践中应该界定好利益相关方,不断动态地去满足他们的需求,协调好各利益相关方与企业的关系,达到企业与各社会群体的和谐共生。

(三)、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不仅要在企业的利益相关群体中进行“走动式”管理,而且要通过非利益相关群体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尽管深入了解自己的利益相关者非常重要,因为社会需求的变化最快的可能就在这个方面。但是根本性变化的最初信号却很少出现在利益相关者群体中,而几乎总是出现在非利益相关者群体中。在一个社会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非利益相关者群体总是大于利益相关者群体的。因此通过非利益相关者群体对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进行“走动式”管理更能及早的发现社会需求的变化,从而使自己的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紧跟社会的发展与需求。

四、参考文献

[1] 王兴.论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J].企业技术开发,2009,(10).

[2] 张凤.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09,(04).

[3] 黄敬华.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J] .科技经济市场,2009,(07).

[4] 王宗坑,朱文娟.实现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结合的对策[J] .经济师,2010,(02).

[5] 范映红.社会责任视角下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J] .中国集体经济,2010,(22).

第二篇:基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战略研究

基于民营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的企业战略研究

文章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而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正面临着企业社会责任的深刻挑战。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分析了如何从民营企业自身的战略发展角度更好的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上升到民营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克服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更好的满足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是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得到统一和谐,更好的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使民营企业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more and more extensive attention.And the developments of China’s private enterprises are faced with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profound challenges.To solve this problem, this article analyzes how private enterprises from their own point of view of the strategic development and better implementation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private enterprises rose to a high degree of development strategy, private enterprises overcome their own problems, and better meet the needs of the enterprise the various interests of stakeholders, is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of unity and concord, and better promo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nterprises, privat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of private enterprises to trul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民营企业战略 ;利益相关者; 可持续发展

KEY WORDS: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private enterprise strategy;stakeholder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目录

绪论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发展 二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一)龙头民营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上的发展和特点

1、关怀员工是核心

2、公益表现突出

3、引导行业发展

(二)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1 产品质量问题。2 员工权益问题(1)劳动合同问题。(2)劳资纠纷问题

(3)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4)工时和加班问题。3 环境保护问题

三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一)民营企业基于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战略体系的构建

1、政府

2、员工

3、投资者

4、消费者

5、供应商,债权人等

6、社区

(二)民营企业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意义 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有促进或约束作用。2.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利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战略。

4.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企业战略的顺利完成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 民营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对策

(一)企业应明确社会责任愿景。

(二)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

(三)调整企业竞争战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时期,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同时,但同时,我国民营企业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尤其是在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非人性化、非社会化的短期行为,已成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障碍。因此,树立一种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具有全新社会内涵的深刻而广泛的责任观即企业社会责任,进而造就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就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当务之急。我国民营应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去,把其视为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视为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重要前提。才有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一 企业社会责任的含义及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的思想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企业是否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一直是经济学界、管理学界和法学界争论的问题,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美国的罗宾斯把社会责任定义为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的长远目标的一种义务,它超越了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我国学者卢代富认为,所谓企业社会责任,乃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对雇员、消费者、债权人、社区、政府、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责任。随着民营企业对我国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日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关注。根据民营企业发展的现实,本论文认为,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指企业在谋求所有者或股东利润最大化之外所负有的维护和增进社会利益的义务。

对于中小民营企业来说,大部分还处于“创业生存阶段”或者“稳定阶段”。处于“创业生存阶段”的民营企业建立不久,规模普遍较小,产品种类单一,利润微薄,以追求企业最大利润为唯一目标,企业主要对民营老板个人或为数较少的合伙人负责,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知模糊,承担社会责任的倾向不明显,处于社会责任扩展模型的第一阶段。经过市场竞争和锻炼,民营企业开始进入“稳定阶段”,规模扩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提高,利润增加,企业在市场中获得稳定地位,接下来企业的任务是要巩固自己的市场地位,进一步扩展势力范围,这时民营企业要通过规范管理,完善企业激励制度,来留住和吸引优秀人才,增加员工的积极性,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积累人力资源,因此,“稳定阶段”的民营企业社会责任与模型的阶段2一致;

对于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来说,经过创业生存和稳定两个阶段的积累,企业大都处

于成熟阶段,企业开始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快速发展时期,规模明显扩大。民营企业由原来追求企业短期利润最大化逐步转为注重企业的长期利润最大化,与消费者、企业员工、债权人、供应商、代理商、社区等相关利益群体的接触益丰富和频繁,关系也渐趋融洽。正如罗宾斯指出:“阶段3的管理者的社会责任目标包括公平的价格、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安全的生产、良好的供应商关系以及类似的举措。他们的哲学就是,只有通过满足具体环境中其他各种构成的需要,才能实现他们对股东的责任。”由此可以看出,大型民营企业会较好地履行中小民营企业所应承担的各种社会责任。随着这些企业实力的增强,企业发展的许多方面(如企业家精神或魅力,企业文化)对社会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的社会责任也应随之扩展,企业会积极参与捐赠、扶贫等社会公益活动,支持环保、教育和社会福利事业,为所在社区服务等等。这些都表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扩展模型第四阶段的特征。(见图1)

二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现状分析

(一)龙头民营企业在实践社会责任上的发展和特点

通过民营企业1的调研过程的总结,作者发现龙头民营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各有建树,但其一致的特点是,其管理层普遍意识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具有重大的长远利益,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就长期而言,与企业的盈利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上,龙头民营企业具有较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另外,他们较准确地把握住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其具体行动基本上涉及到了企业社会责任的主要方面,并且在不少方面制订了科学详细的保障制度和评价标准。

1、关怀员工是核心

企业都把员工关怀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并且通过众多有力措施保证这方面的效果。在员工福利上特别是对外来员工的关怀上,企业做的较为突出,着力解决员工衣食住行和文娱方面的问题。传统理论认为,民营企业在员工关怀上存在重大缺失,但是 1 作者调研了华峰集团公司,正泰集团公司,报喜鸟集团公司。三家公司的具体情况见附录部分

龙头民营企业在员工关怀方面具有榜样作用,部分做法达到了较高的员工关怀标准。企业之所以要重视员工关怀,除为达到法律上的种种规定的目的外,很大程度上还在于企业管理观念的转变。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同时也对员工素质和忠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否吸引并留住优秀人才直接影响到企业未来的发展潜力。“欲取之必先予之”,实践证明企业自身实实在在的关心员工,给予员工更多的保障,才能使其认同企业,安心工作,主动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

2、公益表现突出

除了具有慈善捐款金额大、捐助资金到位迅速的特点外,企业慈善行为还具有向多元化发展的特征,即由原来被动地响应社会号召捐款捐物发展到如今的主动发起慈善活动,成立专项基金投入于扶贫救灾、希望工程、军民共建、艾滋病防治、防洪海堤建设等社会公益事业,并有长期计划予以支持。企业也认识到,由于舆论的发展,媒体与大众对于企业的慈善行为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企业在慈善公益事业方面的行为和活动有助于提高社会对民营企业的认同感, 提升民营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

3、引导行业发展

企业作为各自行业里的龙头,无论是在产品质量、产品创新、安全生产、环境达标方面,还是在员工待遇、纳税及慈善等方面都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头作用,引领行业内其他企业向规范的方向发展。

从民营企业中分析中,可以得出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路径,即转变思想,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投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不仅仅是手段。注重企业的长期利益,为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应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长远发展的战略中去。企业战略就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环境, 为获得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总体谋划。具体的讲, 它是在确保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 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 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 规定企业从事的经营范围, 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 合理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全部资源, 从而使企业获得某种竞争优势,它是企业战略思想的集中体现, 是企业经营范围的科学界定,是企业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

(二)中小民营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

占我国民营经济绝大多数的中小民营企业则普遍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许多企业主只注重追求企业的短期利益,一直以来,制假售假,工人劳动条件恶劣,拖欠员

工工资和债权人欠款,污染环境等不负责任的行为相当普遍;这些不负责任的企业对社会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缩短了民营企业自身在市场上的发展寿命。

根据我国民营企业的现实状况,本文将其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主要问题归结为三类,分别体现了与企业关系最密切的三种利益相关者权益受损问题,反映了企业对消费者、对员工、对环境责任的缺失。1 产品质量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眼前利益,用质次价廉的原材料,偷工减料,降低成本,大肆制假贩假,非法生产不合格的假劣产品,坑害消费者,甚至危害消费者的生命安全。2 员工权益问题。民营企业中员工权益受侵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劳动合同问题。民营企业有意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或者在合同里加上明显 违反法律法规的条款。雇方在雇佣职工时常以“试用期”为借口任意延长试用期,在试用期将满时又以种种借口解雇职工,使职工很难拿到应得的报酬。

(2)劳资纠纷问题。全国总工会资料显示:2007年底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民工被拖欠工资1,000 亿元左右,特别是建筑施工企业,占拖欠工资总额的70%。(3)生产安全、职业健康问题。

(4)工时和加班问题。民营企业中相当一部分是加工企业,工时和加班问题是这类企业最普遍的问题,也是最难以解决的问题5)社会保险问题。

一些民营企业无视其在社会保险方面应承担的责任,逃避税收以及社保缴费,实际参保人数低于职工人数,企业节省了成本,却把社会责任成本转嫁给了社会。环境保护问题

我国民营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还非常淡薄,主要体现在环境污染与利用资源两个方面。近年来,有关环境恶化、资源耗竭的大量报道已证实了这一点。

三 民营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一)民营企业基于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战略体系的构建

一般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供应商、债权人、社区和环境等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遵守商业道德、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等。

社会责任对于民营企业的战略意义、外部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呼声、国际企

业社会责任运动等都在促使我国民营企业关注、投入并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来。真正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承担社会责任,将履行社会责任真正的纳入到企业的战略体系中,才能更好的建立起与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制定从社会责任承担视角的发展战略时,务必要考虑有关的利益相关者。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不是被动接受企业的观点和理论的,他们还会主动的加强对企业的关注和监督。

1、政府

政府是企业的监管者。政府把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制度化轨道。将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底线内容,通过法律、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将软性的道德要求诉诸于刚性的制度规范,从而构成对企业的强力约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法律法规,弥补法律漏洞,在公司法的总则中突出强调企业必须承担的基本社会责任,加大执法部门的执法力度,加强对法律的实施和执行。强化企业的守法行为,使企业在遵守国家各项法律的前提下创造利润,为社会作贡献。企业只有通过自主治理积极履行对政府的社会责任,如向灾区捐赠,自觉保护环境等,企业应把承担社会责任的压力转化为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动力,真正响应政府号召,将政府的各项社会责任的规章制度融入到企业的战略体系中去,真正的履行,这样可以使企业获得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为企业提高业绩创造良好的宏观条件。

2、员工

民营企业对核心员工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那些掌握核心技术,从事核心业务或处于核心岗位的高级人才,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体现着企业的核心价值。现代企业的核心问题应该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企业的生命力决不仅仅来源于股东而是来源于与利益相关者的合作。随着人力资本地位的提高,物力资本所有者(股东)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经营者、雇员)分享企业所有权的呼声渐长,只有让他们共同的参与到公司的治理中来,他们才能从根本上消除那些包括“跳槽”在内的短期行为,而致力于长期努力地经营企业并谋求企业的长期发展。民营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是掌握企业的重要资源、核心技术并拥有绝对权利的核心员工,也是企业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由于其自身的稀缺性,在企业中的流失现象非常严重并且给企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因此企业必须考虑核员工的利益,目前企业最优的所有权安排,可以通过物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来实现。企业通过提高员工的待遇和员工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提高了员工的 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增强了员工的归属感,主动为提高公司业绩而努力工作。因此,将员工对员工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不仅可以从民营企业内部加强管理,更可以提高企业整体的竞争力,促进企业的发展。

3、投资者

股东是企业的投资者和内部公众,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持,企业要竭尽全力追求利润最大化,确保股东在企业中的利益及资产的保值与增值,通过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加强信息披露和投资者关系管理来履行对投资的社会责任,保证投资者了解公司的信息,增强了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从而保证公司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能够不断地投资收益率高的项目,从而提高公司业绩。

这就等于完全实践并承担了社会责任。一般来说在企业的生产要素中,资本相对其他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是最大的,资本是企业的核心资源,建立良好的股东关系,努力承担好对股东的经济、社会、法律等方面的责任,对于吸引投资,扩大企业财源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在企业的战略体系制定中,对投资者的利益必须考虑充分,并且切实履行,才能够使企业从资金等各方面得到支持,真正有力量去发展壮大。

4、消费者

消费者是公司重要的外部利益相关者,相当于公司的衣食父母,公司通过提供优质,环保,节能的产品和良好的售后服务来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从而提高顾客满意度,增加顾客的重复购买率,最终达到提高公司业绩的目的。

5、供应商,债权人等

通过履行对供应商,债权人等重要万部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使企业获得良好的声誉,树立良好的外部形象,有利于公司建立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提高公司业绩创造必要的条件。

6、社区

公司通过参与捐赠,开展环境保护等公益性活动来履行对社区的社会责任,提高了企业的社会形象,形成了良好的口碑,这本身来说对公司就是一种宣传,从多渠道为公司吸引顾客,为公司提高业绩打下了良好的消费者基础。

民营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目标战略中,可以使利益相关者受益,使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统一,协调起来。因此民营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目标战略相结合,可以创造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内外部条件。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意义

企业战略的制定对于企业的发展是尤为重要的,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对一个企业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的的战略发展中去,对一个民营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会产生重大的意义。

1.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战略的实施有促进或约束作用。经营战略决定着企业持续发展的方向, 企业经营战略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唯如此,企业才会成为具有强有力竞争优势的成功企业,。企业持续不断发展的关键是制定和选择正确的战略, 但是战略的实施和企业社会责任有很大的关系。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会有力地加强企业战略的贯彻实施, 有利于取得这种战略所预定的战略优势。企业社会责任对战略具有促进或制约作用, 不同的社会责任观引导不同的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不同又要求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观与其相配合。

2.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利于企业品牌战略的实施。企业在发展创造品牌的过程中, 需要充分考虑目标市场消费群体的文化背景、知识背景、语言环境、民俗等, 因此企业在实施品牌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与消费者的利润和文化等价值观的协调, 不能损害或藐视其利益,这样企业的品牌建设就可以顺利进行。而企业责任的强化对于企业的知名度扩大有积极的正面的作用, 使企业形成良好的商业信誉,同时也使得顾客对本企业商品品牌的忠诚度得到提高。顺利完成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而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组织,民营企业因为中国市场的发展而赢得了高速成长的机遇。而一个企业除了要实现其赢利目标和利润最大化的经济价值之外,社会责任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民营企业要在市场中站住脚,得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战略中去,真正实行战略性的企业社会责任,才能树立好自己的品牌,在市场中屹立不倒。

3.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有助于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战略。企业伦理道德就是调整企业与职工以及企业与社会等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善、恶, 正义、非正义, 真实、虚伪等相互对立的道德范畴为标准, 调整企业内部各种行为主体间的关系。企业伦理道德体系与价值取向, 通过不停的潜移默化的让企业员工自觉履行职责, 自觉加强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培养,培养企业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感, 对企业员工、企业自身、消费者之间关系有正确的认识和确定, 注重企业信用, 提高服务水平, 承担社会责任。而这些都对企业形成一个正确的企业战略产生重大影响。

4.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对企业战略的顺利完成起着一个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的战略的层次是复杂的, 要顺利完成各层次战略目标, 必须要将企业内外的各种有利的条件利用起来。而良好的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和企业外部环境中的消费者, 供应商, 中间商及其他外部公众关系起着一种润滑济的作用, 对企业形成良好的信誉和知名度起着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对内则将企业员工和企业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齐心协力, 努力工作,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因此良好企业社会责任能极大的促进战略的顺利达成预期目标。

四 民营企业树立正确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对策

民营企业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将社会责任上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用战略性的思维和眼光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即指企业以承担社会责任为公司愿景,将诚信经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关注相关方利益、热心社会公益等社会责任相关联的经营理念贯穿于企业产品设计、研发、采购、生产制造、销售,以及市场服务等企业价值链的各个环节,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创造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将企业社会责任变成企业的内在约束与主动行为,打造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以获得可持续发展。

中小型民营企业之所以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相对较弱,首先就是方向上和高度上没有统一的战略决策。承担社会责任也许会暂时增加企业的成本,减少短期利益,但是企业的发展应放眼于未来。一个对社会负责的企业能获得很多利益,包括降低业务开支、扩大企业品牌的影响、增加销售额、提高用户的忠诚度,等等。

(一)企业应明确社会责任愿景。

明确的、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战略愿景集中反映了企业的任务与目标,表明了企业对社会及生态环境的态度和行为准则。现实生活中,许多企业都把眼光放在获取利润上面,利润最大化并不是现代企业的终极目标,为社会创造财富才是现代企业的最高使命。因此,面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高涨,企业需要重新修订战略管理的内容,民营企业应该用战略的思维将企业社会责任摆在战略决策的高度,有利于塑造企业精神,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过程中积极倡导而形成的支配企业内部绝大多数职员的一种稳定的主导意识,它是人格化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企业精神同时是对本企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好传统、好风气的继承,凝聚着企业职员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追求和方向。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对于企业外部而言,注重社会的和谐发展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符合社会的道德观与价值观;对

企业内部来说,它体现了企业家与一般员工利益的一致性,把保护员工合法权益作为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使企业社会责任不仅是一种道德呼吁,而是一种与市场行为挂钩的利益机制。因此,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培养符合各方利益的企业精神,为企业提出了鲜明统一的价值观,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精神发挥出应有的功能,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

(二)把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中。

我国的民营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应该做到有专门的伦理官员、公司社会责任履行计划、系统的项目设计、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完善的执行程序与控制系统,将会使企业的内外部环境得到最大的统一,与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更加融洽才能使企业的发展更加顺畅。

从企业的外部而言,将企业的社会责任融入到民营企业的战略中,可以塑造一个企业良好的外部形象。众所周之,无形资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越来越重要。品牌和形象这种无形资产对于民营企业来说更是相当重要的。企业根植于社会,是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在社会系统中,企业一方面必须与其他系统协调发展,另一方面必须服从社会系统整体发展的要求。战略性思维的企业社会责任使企业将企业利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结合起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以负责任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就会在社会公众心目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从而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度与忠诚度,赢得消费者与投资者的认同,形成企业的外部无形资产,最终带来长期的、潜在的利益,是企业获得持续发展的外在条件。因此可以看出,将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战略发展的高度,对于尚不成熟的民营企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处于创业初期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更应该重视品牌效应,使其可以在更广阔的市场上得到发展。

(三)调整企业竞争战略。

大部分民营企业主还是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可为什么企业社会责任现状却难以令人满意呢?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民营企业大部分属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外部环境使得企业竞相采用低成本竞争战略,低成本的压力导致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显得力不从心,从而只好牺牲员工利益。要真正履行好社会责任,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调整竞争战略———变低成本竞争为差异化竞争,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获得企业及产品的差异化特性,使用户建立起品牌偏好,使员工建立起忠诚,最终建立起独特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盈利方式的转变,才能在谋求企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同时,有

实力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企业社会资本的投入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不仅仅是谋略和手段。注重企业的长期利益,为了保持企业核心竞争优势,企业可以放弃一部分利润和市场份额。在这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指导下,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仅仅为了获取最大利润,更应为社会创造财富,只有当社会因为企业创造的财富而得到发展时,企业才会获得最大满足。至于企业获得的利润,那是产品取得成功后顺理成章的报酬,企业并不刻意去追求它。主观为社会,客观为企业。把市场环境的改善、贫富差距的减少和社会的和谐等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民营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市场竞争的压力,要求不断的获取企业生存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优势, 因此企业就要以营利为目标, 甚至是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通过不断的赢利来维持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因此民营企业在制

定战略目标时通常就要考虑如何使企业获得强大的持续竞争力为目标, 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目标, 战术目标, 业务战略、公司战略及各种职能战略。然后企业不能忘记自己还要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企业的在经营宗旨表明企业存在的目的。因此在制定企业的战略目标时, 还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 正确处理企业与社会、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 协调好员工、企业、社会的责任,企业的战略目标应该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要结合起来考虑, 使二者协调起来企业战略的目标与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相结合。使企业的社会责任真正融入到企业发展的战略中去,指导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民营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得到可持续发展。

第三篇:企业社会责任论文

社会责任通常是指组织承担的高于组织自己目标的社会义务。社会责任是指一个组织对社会应负的责任。下面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了企业社会责任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论文摘要 本文针对发生不久前的紫金矿业污染案进行简要陈述,剖析紫金矿业案背后的利益驱动与幕后黑手。当今许多企业和公司以利益为追求,以环境和社会利益为代价,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现代企业发展理念和企业社会责任。这两个全新的理念颠覆了以前只以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生存法则,本文重点介绍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精髓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理念,并且阐述二者关系。现代公司法与经济法也对这两个学理理念进行了浓墨重彩的描述,旨在为现代企业的发展指出一条康庄大道,怎样将这些理念切实执行,引入实际,本文也提出了几点粗浅的建议。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在完美的发展理念横空出世之际,怎样执行才是现代企业生存的王道。

论文关键词 紫金矿业 可持续发展 企业社会责任

一、紫金矿业污染事件回顾

在过去的2010年里,福建的紫金矿业公司由于一件污染事故从不为人知到家喻户晓。

7月3日,福建省上杭县紫金(金)铜矿,因为连续降雨,导致厂区溶液池区底部黏土层掏空,污水池防渗膜多处开裂,渗漏事故由此发生。污染事件后果严重,造成了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导致汀江部分河段污染及大量网箱养鱼死亡。此次污染事件,无论是对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还是居民的健康来说,都是大灾难。

回顾整个事件,紫金矿业在事故发生之前早有多次污染源渗漏事件,厂方也多次爆出向媒体部门给“封口费”的丑闻,在汀江,附近居民对紫金矿业的污水处理方式不当早有意见,“死鱼”事件早在2010年初就发生。只是状告无门,百姓们只能忍气吞声。事故已经爆出,上杭县公安局就于去年7月15日对紫金矿业涉嫌重大环境污染事故案立案侦查。整个侦查诉讼过程长达大半年,终于在今年1月,新罗区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结果是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罚金人民币3000万元。直到5月4日,紫金矿业公告称公司近日收到福建省龙岩市中级法院刑事判决书,维持新罗区法院对紫金矿业集团的一审判决: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紫金山金铜矿犯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判处罚金人民币3000万元。

紫金矿业素有“中国第一大金矿”之称,它采矿成本低在行业中是出了名的。国际金价节节攀升,在诱人的利益面前,紫金矿业不顾自身对冶炼技术的不成熟运用而贸然采用了国际先进的生物氧化技术里提取矿物中的铜金属。这次悲剧的发生,正是紫金矿业忽视企业应当承担的对周边社区,对环境应尽的社会责任,低估了自己生产造成的环保代价,不符合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剖析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

紫金矿业的丑闻爆出,也立刻引起了学术界关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激烈争论,企业作为社会团体,不应该只以单纯的股东经济利益为追求,在利益背后,更有高尚的社会责任作为企业运营的约束。这里有必要先就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做一下简要概述。

关于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我想很多人还觉得很陌生,可是这一理念在欧美发达国家早已是企业生存必须遵循的法则。这里有必要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涵义做一下简单的论述。所谓“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是指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社会合乎道德的行为。即: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支持慈善公益事业等。”又有学者认为,就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作为主体,对社会承担的“最有”责任“范围”,具体责任是博弈参与方之间侧率互动的博弈结果。同时,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包括三个方面:

(1)企业在法律上应尽的社会义务,即基本责任。

(2)为社会利益而约束自身,不为自身利益而损坏社会利益,即本职责任。

(3)在相关范围及能力的情况下,为社会做出贡献,即相关责任。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定义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学者的定义的核心都离不开社会公共利益和企业的生产造成的环境成本,在兼顾企业股东适当的盈利的同时,我们更应该关注社会成本,环境成本。结合紫金矿业一案,我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有以下四方面构成:

1、生产盈利,保值增值的责任:企业进行生产运营,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企业作为社会主体来占据大量社会财富,可以说是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和再生产,企业有理由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在原有基础上实现盈利,为社会和国民经济的良好运行推波助澜。

2、保护环境,绿色生产的责任:企业要自觉履行环境保护的责任,产品要符合国家环保标准,不能因为生产而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企业有义务宣传环保理念,构建绿色健康的企业文化。环境与资源不仅关系当代人的切身利益,更是人类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关键。在倡导绿色地球,持续发展的今天,环保的生产的理念更是对企业生产运营的新约束。

3、遵守法律规范的责任:法制社会,企业要自觉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规章,合法经营,依法劳动。只有在法制健全,企业诚信守法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才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公平竞争,健康成长,为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对所在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责任:企业与社区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这是企业以所在区域的居民为向对方的责任。企业的生产自然会改变周边自然环境,这就对周边居民的生存条件造成破坏,使居民成为了成产的直接受害者,企业有责任为居民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生存环境,实现企业和周边居民的和谐相处。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法理论中的崭新的理论,并且逐步被广大经济法学者和社会公众所认同。于是,我们开始反思企业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下面是我的两点思考。

1、CSR与可持续发展相辅相成,互为支撑。CSR从企业运营本身强调社会责任的履行,它要求企业主动承担对劳工保护,社区建设,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等应尽的职责,CSR履行有具体可操作性的规范准则,比如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SA8000社会责任标准是众多社会责任标准中的一个。相比之下,可持续发展则显得更为宏观,我们所知悉的可持续发展更多是从学术理论的角度进行的论述,关于它的具体内涵,学术界尚莫衷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也缺乏具体可操作性的规范标准。可是可持续发展理念从宏观背景的角度支撑CSR理论的延伸,为它指明方向。CSR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要求,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将可持续理念付诸实际,二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2、CSR履行有助企业可持续发展。CSR是现代企业治理和经济立法中的热门话题,无论是法学还是经济管理学都对它做了较为详尽的论述,并且,随着学术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CSR的学理研究也朝着多方向发展。CSR涉及到企业的道德责任,法律责任和伦理责任,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在承担股东利益保值增值的同时,更需要关切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企业生产不妨碍社会公众利益诉求,满足企业盈利与社会利益的双赢,实现企业利益多元化的追求。企业只有在一个和谐共生的社会大环境中生产运营,才能为自身为社会创造更多有益价值,达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在竞争优势资源不断持续变化的今天,CSR的履行状况已经成为企业能否长远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

因此,不难看出,企业自觉主动履行CSR是一件利人利己的好事,在赢得良好市场声誉和企业形象的同时,更满足了企业需要持续发展的长远追求。企业与社会的良好互动,不仅能为企业市场竞争营造健康环境,也切实保护了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三、经济法理论关于可持续发展和CSR的浅思

(一)经济法关于CSR和可持续发展的不足

目前,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在学术界莫衷一是,可是其中对社区,对环境的社会责任,追求企业与社会的共赢,实现长久健康发展的核心理论则得到了一致认可。就此,归纳相关经济法法律法规,具体不足可以归纳如下:

1、企业管理层对理论认识不深。在我国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缺乏社会公共责任意识,在他们看来,产品和利润远远高于社会利益。管理层缺乏“企业公民”意识,价值最求仅仅只是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公司法中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要求也只是做了一般性的规定,边缘不清,难以界定具体含义,词义伸缩范围较大,这就给一些不合格的管理者上位留出了空间。

2、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现有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法规,大都散见于劳动法、合同法、环境保护资源法和税法等法律条文中,它们分别对劳工保护,合同履行、环境责任等方面做了规定,这些都是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某一具体方面做得规定。唯一较为原则性的条款即是《公司法》修改案第5条。但是我们知道,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具体而微观的命题,仅仅是法条的笼统规定难以具有强制约束力。在我国现有法律中,并没有一部法律对企业应当履行的对环境的具体责任做规定,只有在《城镇企业所有制条例》(第22条)、《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第45条)等行政法规中有做规定,可是法律与条例在执行力上的千差万别,自然也就不言而喻……对于可持续发展,更没有一部具体的法律法规做硬性规定,它更多还只是停留在经济法学者的理论探讨中,出现在大学经济法学课本的基本原则一章中,并且还不是所有学者的共识。

3、执法不严,缺乏监督规范机制。在民事经济案件的审理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地方法院受到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影响,有意偏袒本地企业,重审轻判问题严重。由于地方政府的政绩声誉和当地企业的绩效完全挂钩,政府对司法系统施压,这就导致了司法系统在执法上的不严与偏袒。司法系统作为企业社会责实施的最后把关环节,但也出现了“潜规则”现象,因此,社会责任的实施需要政府,社会公众和司法界多方机制共同约束,可持续发展需要得到企业、社会、司法界的一致认同后作为行为的标杆来约束多方部门。

4、公司治理结构有待完善。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对企业的行为决策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推动CSR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法人治理结构从不完善逐渐发展到现在以股东权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模式,公司治理正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例如内部监控机制缺乏、董事会与经理权限划分不明等问题,仍然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存在逃避社会责任的问题。

(二)经济法完善CSR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对策

面对此上问题,我们再反思紫金矿业的发生背景,我们不由觉得此类污染事件自有其成长的土壤。无论是紫金矿业,还是我们同样熟悉的三鹿奶粉事件,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大连漏油事件…我们不得不反思着一次次事故的背后的利益驱动。企业在成立之初乃至生产过程中缺乏对公共精神的认可和认识,盲目追逐经济利益,不顾国民经济的循环发展和高昂的社会成本,其后果只能是一次次惨不忍睹的灾难与危害事件。同时司法界仍然需要思考,在出台了新公司法对“社会责任”进行明确规定的同时,在经济法高呼“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为何众多企业仍然事故频发,是否在法律规定的背后,缺乏切实可行的履行和保障机制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就此,我对完善经济法相关理论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1、以CSR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向导调试企业治理结构。公司组织制度的理想模式,实质上旨在寻求公司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的协调。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行为的决策机关,要让企业符合CSR和可持续发展标准,从源头控制企业行为是比较立竿见影的方式。股东会是公司最高权力机关,在股东会下设立监事会和董事会分别行使监督职能和业务执行职能,三者互相配合,互相牵制,推动公司企业的发展。相关法律法规应当重新界定独立董事的职责,结合CSR标准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独立董事改造成为“社会责任董事”。

2、完善CSR和可持续发展的立法体系。犹如前文所述,我国关于CSR的立法不多,除了《公司法》第五条做了一个一般性规定外,其他规定散见于一些行政法规,立法缺乏细化和体系化,可操作性不强。就此,我们可以考虑从以下方面完善相关立法。(1)可以充分发挥《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环境法》等法律在CSR实现中的积极作用。以企业社会责任为向导,对分散于诸多法律法规中的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法律条文进行司法解释。(2)还可以通过制定基本法,具体界定CSR履行标准和基本原则;完善部门法,比如劳工保护、社会保护法等;同时梳理地方法规的方法来建立CSR监督机制。CSR需要体系化的法律法规发挥监督职能,督促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构建CSR法律体系是具有保障性的做法之一。(3)至于可持续发展,上文提到它是纯粹的学术理论,难以融入到具体的法律法规之中。就此,可以强化经济法基本原则的研究和立法。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各种经济法法律规范之中的,在本国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由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外经济法学界几乎一致认同的经济法基本原则,因此,将这个基本原则纳入法律法规的具体规定中,使之成为“法”具有国家强制力便是当务之急。

3、以CSR和可持续发展为标准,建立会计核算制度。因此这就需要更新企业的会计核算制度,将企业生产产生的环境成本、社会成本同样纳入核算体系,真是反映企业生产的情况。同时,企业通过合理的会计报告制度,合理调试企业盈利与社会利益双方的冲突,让公众对企业生产有更加全方位的了解,将CSR履行状况化为具体客观性的数字,使社会公众对企业的CSR履行做出客观评价。并且,可持续发展对我国宏观调控法也是影响深远,就此,我们可以在统计、会计等相关立法之中,建立能准确反映环境资源成本和价值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定一套科学、统一的计算标准和指标体系。如此一来,GDP便有了微观数据做了支撑,更加客观真实的体现一国国民经济的运行现状,以可持续发展为标杆,逐渐摆脱“带血GDP”、“高污染GDP”。

4、建立公众、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三方监督机制。由于我国企业法律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存在漏洞,这就导致企业难以自觉履行CSR,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这里有必要建立一个有社会公众、政府和中介组织三方共同组成的监督机制,共同致力于企业CSR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建立切实可行的事故举报制度,当企业因生成经营发生危害公众的事件时,社会民众可以通过有效的举报的方式将信息披露于世,这就防止了一些地方安全部门和企业“guan商勾jie”将事件隐瞒的情况。再或者,政府也应当以积极的作为,引导当地企业按照CSR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生产经营,公平竞争,安全生产,协调当地企业的经济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要督促企业履行CSR,实现可持续发展,要从地方政府着手,转换政府职能,强化政府作用,建立第三方监督机制。

四、结语

在中国,污染事故可谓家常便饭,只是有的不幸被曝光,有的企业在私底下进行私了。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一直在面对着世界的拷问。在炫目的GDP背后,有多少是“带血GDP”?有多少“高污染高耗能GDP”?企业的生存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才是长久之计,企业不能只顾股东利润的实现不顾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资源和环境为代价实现盈利。现代企业应当关注股东利益的同时,对社会责任,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关注和考虑,权衡好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短期盈利,平衡股东个人利益和企业的公众形象,这有这样,企业才是健康的,持续的,优质的企业。

第四篇:企业文化视角[模版]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根据企业文化的定义,其内容是十分广泛的,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包括如下几点: 经营哲学

经营哲学也称企业哲学,是一个企业特有的从事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的方法论原则。它是指导企业行为的基础。一个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面临着各种矛盾和多种选择,要求企业有一个科学的方法论来指导,有一套逻辑思维的程序来决定自己的行为,这就是经营哲学。例如,日本松下公司“讲求经济效益,重视生存的意志,事事谋求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它的战略决策哲学。北京蓝岛商业大厦创办于1994年,它以“诚信为本,情义至上”的经营哲学为指导,“以情显义,以义取利,义利结合”,使之在创办三年的时间内营业额就翻了一番,跃居首都商界第4位。

价值观念

所谓价值观念,是人们基于某种功利性或道义性的追求而对人们(个人、组织)本身的存在、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评价的基本观点。可以说,人生就是为了价值的追求,价值观念决定着人生追求行为。价值观不是人们在一时一事上的体现,而是在长期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关于价值的观念体系。企业的价值观,是指企业职工对企业存在的意义、经营目的、经营宗旨的价值评价和为之追求的整体化、个异化的群体意识,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的价值准则。只有在共同的价值准则基础上才能产生企业正确的价值目标。有了正确的价值目标才会有奋力追求价值目标的行为,企业才有希望。因此,企业价值观决定着职工行为的取向,关系企业的生死存亡。只顾企业自身经济效益的价值观,就会偏离社会主义方向,不仅会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还会影响企业形象;只顾眼前利益的价值观,就会急功近利,搞短期行为,使企业失去后劲,导致灭亡。

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并经过精心培养而形成的企业成员群体的精神风貌。

企业精神要通过企业全体职工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因此,它又是企业职工观念意识和进取心理的外化。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整个企业文化中起着支配的地位。企业精神以价值观念为基础,以价值目标为动力,对企业经营哲学、管理制度、道德风尚、团体意识和企业形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

企业精神通常用一些既富于哲理,又简洁明快的语言予以表达,便于职工铭记在心,时刻用于激励自己;也便于对外宣传,容易在人们脑海里形成印象,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个性鲜明的企业形象。企业道德

企业道德是指调整该企业与其它企业之间、企业与顾客之间、企业内部职工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从伦理关系的角度,以善与恶、公与私、荣与辱、诚实与虚伪等道德范畴为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企业。

企业道德与法律规范和制度规范不同,不具有那样的强制性和约束力,但具有积极的示范效应和强烈的感染力,当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后具有自我约束的力量。因此,它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重要手段。团体意识

团体即组织,团体意识是指组织成员的集体观念。团体意识是企业内部凝聚力形成的重要心理因素。企业团体意识的形成使企业的每个职工把自己的工作和行为都看成是实现企业目标的一个组成部分,使他们对自己作为企业的成员而感到自豪,对企业的成就产生荣誉感,从而把企业看成是自己利益的共同体和归属。因此,他们就会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自觉地克服与实现企业目标不一致的行为。

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通过外部特征和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被消费者和公众所认同的企业总体印象。由外部特征表现出来的企业的形象称表层形象,如招牌、门面、徽标、广告、商标、服饰、营业环境等,这些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形成印象;通过经营实力表现出来的形象称深层形象,它是企业内部要素的集中体现,如人员素质、生产经营能力、管理水平、资本实力、产品质量等。表层形象是以深层形象为基础,没有深层形象这个基础,表层形象就是虚假的,也不能长久地保持。流通企业由于主要是经营商品和提供服务,与顾客接触较多,所以表层形象显得格外重要,但这决不是说深层形象可以放在次要的位置。

企业形象还包括企业形象的视觉识别系统,比如VIS系统,是企业对外宣传的视觉标识,是社会对这个企业的视觉认知的导入渠道之一,也是标志着该企业是否进入现代化管理的标志内容。

企业制度

企业制度是在生产经营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对人的行为带有强制性,并能保障一定权利的各种规定。从企业文化的层次结构看,企业制度属中间层次,它是精神文化的表现形式,是物质文化实现的保证。企业制度作为职工行为规范的模式,使个人的活动得以合理进行,内外人际关系得以协调,员工的共同利益受到保护,从而使企业有序地组织起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

文化结构

企业文化结构是指企业文化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时空顺序,主次地位与结合方式,企业文化结构就是企业文化的构成、形式、层次、内容、类型等的比例关系和位置关系。它表明各个要素如何链接,形成企业文化的整体模式。即企业物质文化、企业行为文化、企业制度文化、企业精神文化形态。

企业使命

所谓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要说明企业在全社会经济领域中所经营的活动范围和层次,具体的表述企业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身份或角色。它包括的内容为企业的经营哲学,企业的宗旨和企业的形象。

企业文化的作用

1、导向功能

企业文化能对企业整体和企业成员的价值及行为取向起引导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企业成员个体的思想和行为起导向作用;二是对企业整体的价值取向和经营管理起导向作用。这是因为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它就建立起了自身系统的价值和规范标准,如果企业成员在价值和行为的取向与企业文化的系统标准产生悖逆现象,企业文化会进行纠正并将其引导到企业的价值观和规范标准上来。

2、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对企业员工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企业文化的约束不是制度式的硬约束,而是一种软约束,这种约束产生于企业的企业文化氛围、群体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的习俗和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会造成强大的使个体行为从众化的群体心理压力和动力,使企业成员产生心理共鸣,继而达到行为的自我控制。

3、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是指当一种价值观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从各个方面把其成员聚合起来,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中的人际关系受到多方面的调控,其中既有强制性的“硬调控”,如制度、命令等;也有说服教育式的“软调控”,如舆论、道德等。企业文化属于软调控,它能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运营流程、合作沟通等基本方面达成共识,这就从根本上保证了企业人际关系的和谐性、稳定性和健康性,从而增强了企业的凝聚力。正是由于有着坚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使得日本大财团三井公司在经历二十多年的分崩离析后又重新聚合在了一起。

4、激励功能

企业文化具有使企业成员从内心产生一种高昂情绪和奋发进取精神的效应。企业文化把尊重人作为中心内容,以人的管理为中心。企业文化给员工多重需要的满足,并能用它的“软约束”来调节各种不合理的需要。所以,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将会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成为员工自我激励的一把标尺。一旦员工真正接受了企业的核心理念,他们就会被这种理念所驱使,自觉自愿地发挥潜能,为公司更加努力、高效地工作。

5、辐射功能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较为固定的模式,它不仅会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员工产生影响,而且也会通过各种渠道(宣传、交往等)对社会产生影响。企业文化的传播将帮助树立企业的良好公众形象,提升企业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优秀的企业文化也将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6、品牌功能

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品牌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于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独具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能产生巨大的品牌效应。无论是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微软”、“福特”、“通用电气”、“可口可乐”,还是国内知名的企业集团,如“海尔”、“联想”等,他们独特的企业文化在其品牌形象建设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品牌价值是时间的积累,也是企业文化的积累。

理解企业文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时间段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现阶段的文化,而不是指企业过去的历史文化,也不是指将来企业可能形成的新文化。

第二,只有达成共识的要素才能称为文化。企业新提出的东西,如果没有达成共识,就不能称之为文化,只能说是将来有可能成为文化的文化种子。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共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即多数员工的共识。当然,共识通常是相对而言的。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很难想象一个企业所有员工都只有一种思想、一个判断。由于人的素质参差不齐,人的追求呈现多元化,人的观念更是复杂多样,因此,企业文化通常只能是相对的共识,即多数人的共识;

第三,文化总是相对于一定范围而言。我们所指的企业文化通常是企业员工所普遍认同的部分。如果只是企业领导层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领导文化;如果只是企业中某个部门中的员工普遍认同,那么它只能称为该部门的文化。依据认同的范围不同,企业中的文化通常可以分为领导文化、中层管理者文化、基层管理者文化,或部门文化、分公司文化、子公司文化、企业文化等;

第四,文化必定具有内在性。企业所倡导的理念和行为方式一旦达成普遍的共识,成为企业的文化,则这些理念和行为方式必将得到广大员工的自觉遵循。

第五篇: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

摘要:从1963年,由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至今,利益相关者理论研究著作颇丰。该理论认为:企业应该由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雇员、消费者、政府和社区等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企业治理权,企业经营的目的是实现相关利益最大化。近些年,由于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兴起,不少学者开始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本文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分析石油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阐述石油企业如何更好的履行其社会责任。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相关理论。其次,结合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石油企业的特点,得出了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再次,结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案例,得出了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存在的问题。最后,从利益相关者角度,去解决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研究表明: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既有一般企业的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又有其独特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时需要灵活考虑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企业社会责任;石油企业

跨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进入了新一轮的快速增长阶段。我国国民经济也同时步入了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石油企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能源,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不断做出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整个社会都为企业这种行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例如,在2008年发生了三起引发社会震荡的事件:一是三鹿奶粉事件;二是“万科捐款门”事件;三是“平安圈钱门”事件。2009年的郑长成品油输油管道渭南支线柴油泄漏事件。2010年皮革奶事件。2011年双汇瘦肉精火腿肠事件。这些事件引起的社会争论和社会震动也是史无前例的,他们都与企业社会责任有关。

石油企业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能源,其可持续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安全。在承担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形势下,石油企业也必须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现今,一些跨国石油公司已经把编制和发布公司责任报告作为一项重要举措:通过公司责任报告,跨国石油公司与利益相关者沟通,阐释自己的价值观,公布自己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的业绩及披露存在的问题。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背景下,中国石油企业势必要同国际石油企业接轨,学习其先进的理念和文化,尤其在承担社会责任的问题上好好反思,及时采取措施。

我国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大国,但是石油企业在有效地履行社会责任,承担起推动社

会进步、保护环境和生态、维护市场秩序、扶助社会弱势群体、参与社区发展、保障员工权益等一系列社会责任和义务等许多方面存在不少现实问题。石油公司如何处理好这些问题,履行好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研究的重点课题。

基于上述背景,石油企业如何履行好社会责任,做到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视角,进行实证分析,并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为例,分析了各利益相关者对石油企业的影响,提出了石油企业如何在协调好各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前提下承担起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理论

2.1.1 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

综观国内外学者关于企业社会责任定义的研究,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弗里德曼的观点是,企业只有经济责任,为股东获取最大经济利润才是企业唯一的社会责任。卡罗尔将企业社会责任看作是涵盖各种企业责任,因此是与企业责任几乎等同的概念。还有一些法学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法律义务和道德义务的统一体。罗宾斯则将企业社会责任明确指向为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社会义务之外的其他义务。

虽然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是可以看出,这些定义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即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或在谋求利润最大化,要承担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括法律责任、经济责任、伦理责任和慈善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

由于石油企业的特殊性,本文认为: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石油企业在石油的开采、加工和销售时对其相关的利益相关方,如职工权益、环境资源保护、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应负有的各项责任和义务。

2.1.2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随着人们对企业社会责任认识的逐渐深刻,企业社会责任研究开始将重点放在企业应该承担什么样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承担社会责任上来。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果越来越多,企业也开始把承担社会责任的对象由股东转向所有的利益相关者。综观国内学者研究状况,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 王慧在论文《论企业社会责任(CSR)》(2005)认为:从广义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整体社会所负有的责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责任。从企业所承担的对象来看,它是对包括股东及非股东利益相关者(员工、消费者、当地社区、竞争伙伴、环境、政府及公众)在内的整体社会所负有的责任。狭义来讲,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对股东以外的非股东利害关系人所负有的盈利以外的责任。王慧指出并不是否认企业对股东的应有责任,而是指企业应当在股东和非股东之间寻求一种利益结合点,在经济、社会、环境表现方面寻求一种平衡。[11]

胡永峰在《经济全球化视野下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探讨》(2006)中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范围包括利益相关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有以下几种:(1)对雇员的责任;(2)对消费者的责任;(3)对债权人的责任;(4)对供应商的责任;(5)对所在社区的责

任;(6)对环境、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责任;(7)对公共利益的责任。[12]在以上七种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对方中,前四种属于利益相关者。

李晓辉的《论企业社会责任》(2007)从广义和狭义来定义企业社会责任,全面涵盖企业社会责任的内容,使企业社会责任内涵明确化。从广义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对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所负有的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三个方面。从狭义来说,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谋求股东利益最大化时所负有的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仅指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包括对企业雇员、债权人、社会保障和福利事业的受益人、消费者等相关群体以及对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负有的责任。这两种责任包括法定化得强制性责任和非法定的道德性责任。[13]

综上所述,学者们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定义企业社会责任时,使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更加清晰,并且为企业为谁履行、怎样履行指明道路,企业在追求利润和对股东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其对员工、社区和环境的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等。

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的特殊分析

(1)对国家能源安全的特殊责任

能源(尤其是石油)安全是关系到中国在21世纪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重大战略问题。因此,石油企业具有对国家能源安全的特殊责任。由于石油产品具有不可再生性和稀缺性,在我国能源体系构成中又占据着重要的地位。石油企业要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参与国家能源政策、法规的制定,贡献企业经验;保证市场稳定,配合国家能源战略,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保证石油产量及产品要适应国家经济战略的要求。

(2)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破坏的特殊责任

石油型企业直接从事石油资源开发利用,其生产活动对环境和资源的破坏较其他类型企业要严重得多。当前,石油企业主要以法律为标准对生态环境和资源进行保护。实际上,法律制定的滞后性及企业在执行力上的弊端,石油企业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还存在很多问题。

石油企业要把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长期性的战略任务,不断加大工作力度,通过优化调整结构,实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

(3)安全运营的特殊责任

石油企业生产活动高风险,要求企业对从业者采取更为周到严密的安全防护及培训等措施,将工作风险降到最低程度。随着公司规模扩大、新业务领域的出现给安全运营带来严峻挑战。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员工自身安全,集中处理生产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亟待解决。

随着石油企业向海外扩展,规模不断扩大,新业务领域的出现给安全运营带来严峻挑战。石油企业要秉承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理念,将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工程,不断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水平。

(4)对员工成长的特殊责任

石油企业基于其生产的特殊性,工作环境恶劣,可能诱发很多职业病,同时在海外的员工还存在恐怖袭击和安保问题。石油企业要关心员工身心健康,提高员工职业健康体检率。同时,改善矿区生产条件和生活水平,探索形成员工扶贫帮困长效机制,进一步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石油企业还要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鼓励和激励员工成长,搭建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和用好人才的员工成长平台。促进石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对策建议

在这里,本文从政府、员工、客户和消费者、社区等利益相关者角度,解决上一章得出的关于石油企业社会责任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为完善石油企业的社会责任提供对策建议。

5.1 政府层面

(1)要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市场供应稳定。参与国家能源政策、法规的制定,贡献企业经验,参与行业规划、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等的制定,配合国家立法机关,促进《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颁布和实施转变发展方式,增加资源潜力,推进技术创新,保持良好运营,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密切关注并积极参与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的讨论,应对气候变化,提前一年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配合国家能源战略,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供应。推进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和重大科技创新项目。能否实现上述目标,密切关注以下关键业绩指标:上缴税费,油气产量,节能减排投入,根据这些指标考核企业在该责任方面的业绩并及时调整企业目标。

(2)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将企业社会责任进行制度化和规范化管理,有专门部门负责、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建立健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制度。

5.2 员工层面

(1)保障员工权益,确保员工安全健康。企业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鼓励和激励员工成长,搭建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和用好人才的员工成长平台。主要有以下措施:员工培训和技能培养,开展员工职业技能大赛。进行员工职业健康体检。完善企业年金制度,确保年金的高度安全和适度回报。加强海外防恐反恐和安保工作。制定实施海外员工帮助计划。

(2)加强各级工会组织的联系,及时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为员工提供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各种业余活动,在确保员工的自身利益实现的同时,进一步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为广大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3)安全运营,降低事故发生率。企业秉承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理念,将安全生产作为天字号工程,不断提高安全环保管理水平。建立完善了HSE培训基地,突出强化安全环保专业监管,加大安全环保隐患治理力度。修订发布突发事件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设立区域消防联防机制。

5.3 客户和消费者层面

(1)确保油气供应,提供安全、环保、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进一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推进产品质量升级,开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及时发布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以便客户和消费者可以更好的对企业进行监督。建设统一的加油站管理系统,开展加油站综合检查。实施油气回收改造工程,减少油气挥发污染。

(2)提高用户满意度。积极开展消费者关爱活动和争创优质服务活动,同时征询客户和消费者意见,并增加信息披露。

5.4 社区及公益层面

(1)增加社会就业,参与社区建设,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企业要一如既往关注民生和社会进步,坚持创新扶贫方式,援建扶贫项目,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改善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貌。

(2)支持社会公益,切实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积极开展员工志愿者活动,创建员工志愿者队伍,并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扶贫帮困、抢险救灾、捐资助学、支援灾区重建。论文结论

6.1 结论

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研究石油企业怎样承担社会责任,随后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提出石油企业如何更好的承担社会责任。通过本文的研究,加速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研究,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具有较强的可行性。首先,随着经济发展和石油企业的发展壮大,使得石油企业具备了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能力。其次,石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对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将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最后,通过对石油企业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和并提炼出指标,做案例分析的研究很有可行性。

下载《论文》企业文化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文》企业文化视角的企业社会责任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基于法律视角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当性(5篇)

    【内容提要】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必然追逐利益的最大化。那么要让企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保护利害关系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就必须要有与之对应的法......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作者:徐姝 摘要 摘要 本文简单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分析了在社会责任“压力”下中国企业的现状及建立社会责任时所遇到的障碍。最后提出我们未来的应......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

    学生姓名: 赵方芳 用户名: 1203zb129 所属教学服务中心: 工商管理 指导教师: 陈新辉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 —论房地产企业的社会责任缺失及对策 摘要:当前,房地产行业在我国的国民......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

    08机制3班潘钧森081101011504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企业自身伦理道德的要求,社会责任正在成为制约未来企业竞争力的新要素。在企业竞争力的问题上,企业的......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

    浅析企业社会责任 孙美佳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0901班 081090119) 指导教师:柴朝华 [摘要]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要谋求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企业处理好自身......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文化个案分析企业文化个案分析(相关选题)题目:企业社会责任 院系: 专业: 姓名:BIT-Z 指导老师:在谈到企业社会责任,在新华字典中,责任一词有两方面对的理解:一是指分内应做的事,如......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 欧利文•谢尔顿提出,他把企业社会责任与其经营者曼泽企业内外各类人需要的责任联系起来,并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内含有道德因素。社会责任是......

    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看“长生疫苗“事件 刘丹范文

    从企业社会责任视角看“长生疫苗”事件 长生生物“假疫苗”事件被曝后,引起了全国民众的极大愤怒,连中央领导人也对此事表示了极大的关注。此事件影响极其恶劣,再次引发普通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