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时间:2019-05-14 15:5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第一篇: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作者:孙 旺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6704 更新时间:2001-9-17 16:06:

43全面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强城市工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化代建设的重要途径,更是在城市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进入新世纪,以“十五”计划纲要为契机,社区建设作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得到了蓬勃发展,方兴未艾,社区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期,社区建设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参与和努力。那么,大力发展社区建设的意义何在呢?社区建设所遵循的“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其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推进社区建设,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进一步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完善城市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巩固城市基层基础,切实维护城市社会的稳定。简单地说,就是在以人为本的内涵中真正实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下面,再说说当前社区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社区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其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社区组织和队伍建设。包括加强社区党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社区党的基层组织;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成立居民自治组织,建立社区代表会议制度;加强民间服务组织建设,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逐步建立起以地域性为特征、以认同感为纽带的新型社区。

二、社区内涵建设。包括以拓展社区服务为龙头,完善服务设施,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发展社区卫生,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健全基层卫生服务网络,逐步实?quot;治疗小病在社区"的目标;繁荣社区文化,建设和完善公益性文化体育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活动;美化社区环境,动员社区成员广泛参与,把社区建成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的美好家园;加强社区治安,进一步完善社区治安管理体制,建立专群结合的社区治安防范体系。

三、社区外延建设。包括以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社区关系为突破口,合理配置和利用社区资源,完善社区功能,建立科学的工作运行机制可以想见未来我们生活的社区将处处显示以人为本的理念真正实现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居民的素质和社区的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一个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和新型现代化社区社区将出现在我们身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街道社区的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了

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与新矛盾。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探索建立基层组织,努力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为改革

与发展提供坚实的政治组织保证的新方法、新路子。社区作为基层政权组织的载体,是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事物,对于党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改革开放深入开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努力加强社区建设也是

推动经济建设的根本保证,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不断变革的必然趋势。

所谓社区建设是对社区工作的总体概括,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建设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新型社区。促进社区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协调、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是社区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过程。城市社区建设是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强化社区功能,巩固党在城市工作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加强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扩大基层民主,密切党群关系,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促进城市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由此可见,加强社区建设是新时期党组织加强基层工作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同时也是基层政权和群众性自治组织相结合的集中体现。它既体现了党的领导,又充分展现了城市居民的民主权利,增强了城市居民的整合力。在新形势下,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切实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对于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城市改革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要求,是繁荣基层文化生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是巩固城市基层政权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途径。可见,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推动城市的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而且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一、新时期加强社区建设的意义

(一)加强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首先,市场经济使社会的流动性加剧,社会成员的“单位”“组织”属性逐渐减弱,大量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还有大量从事个体、私营企业人员处于松散的管理状态。其次,企业深化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企业办社会的职能,企业退休职工的管理,企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都将分离到社会,必须有一个载体来承接;第三,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许多社会职能,服务职能,除一部分可以通过中介组织承担外,大部分也要由一个新的载体来承接。人员的社会流动性增加,企业深化改革,政府转变职能,使得计划经济体制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方式很难适应,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取而代之。这种模式最好的选择就是社区管理。

(二)加强社区建设,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迫切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群众富裕了,越来越讲究生活的质量。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体制的改革,城市居民同所居住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在社区服务、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群众的要求会越来越多,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城市在管理和服务方面远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多层次的要求。因此,必须在拓展社区服务的基础上,推动社区建设。

(三)加强社区建设,是加快城市现代化进程的迫切要求

目前,城市基层管理普遍滞后,居民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邪教“法轮功”之所以卷进去许多党员和群众,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城市基层社会组织管理薄弱,社区文化,娱乐,体育活动匮乏。因此,只有加强社区建设,才能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从而加快城市现代化的步伐。

(四)加强社区建设,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改革的迫切要求

一是居委会自治功能弱,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面对流动人口,下岗职工、老龄问题、社会治安、计划生育以及对属地单位的社会化服务等各种问题,居委会力不从心;二是规模及划分方法不合理。随着城市的发展,旧城区的改造与新区开发,按户口数量而不是按自然地域标准来建立居委会的做法,已显得落后,也不符合城市管理的客观需要;三是居委会干部素质不高,工作条件差。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居委会干部由离退休人员组成。这些老同志凭着奉献精神发挥余热,为城市社会管理做出了贡献。但年龄大,文化低,体力和精力不足等问题,使他们难以承担新时期居委会工作的繁重任务,难以承担推动社区建设的重任。同时,居委会办公用房短缺,办公经费匮乏,工作条件差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居委会作用的发挥。因此,加强社区建设,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基层管理的新路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从而使我们认识到,积极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社区建设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民政部门牵头探索和推进,是国务院确定的职能任务,也是民政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因此,各级民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推进社区建设的主动性。要认识到,推进社区建设,是社区服务巩固、提高和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城市基层政权和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改革的突破口和新的工作抓手,是城市民政工作新的着重点。更要认识到,推进社区建设,对于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对于城市基层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稳定,对于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和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意义重大。中央领导对社区建设十分关注,在听取了社区建设汇报后,到各地视察社区建设情况时提出要“大力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明确指出:“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和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并希望民政部认真研究,提出一个明确的工作思路和办法。在这样的形势下,民政部门一定要“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改革创新而不可因循守旧”,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不失时机地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由此可见,加强社区建设不仅能满足党和人民的需要,而且是当前社会主义经济形势和改革开放的必然选择。

二、新时期推进社区建设的作用

城市社区是指聚居在城市中一定地域范围内发生各种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具有共同的利益和具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具有认同感和归属感的人群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城市社区建设是在我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当前,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既是城市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又是加强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国家政权的一项基础工作,更是以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的一项“民心工程”。由此可见,社区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影响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全局。

(一)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出现:一是企业深化改革,“企业办社会”的“单位体制”逐步瓦解,职工对单位的依附关系逐步弱化,正由“单位人”变为“社区人”;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机关办社会”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形成“小政府、大社会”的新格局。这样原来企业和政府中的社会职能和服务职能被剥离出来,转移到社会上;二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农民自主权增加,大量富余劳动力涌进到城市,大大增加了城市基层组织在管理上的压力;三是由于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下岗人员、失业人员、闲散人员日渐增多,个体户和私营业主增多,对这些人员的行为控制、教育和管理是城市基层组织面对的社会问题;四是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如何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为老年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城市基层组织面对的又一社会问题。要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消化改革的社会成本,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的建设。由此可见,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解决当前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只有把社区建设好了,社会才能够减轻自身的负担,放下包袱,全身心的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当中去。相反只有社会进步了,才能推动社区的进一步发展。

(二)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可以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满足居民生活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居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已不满足于吃饱穿暖,他们要求住得舒适宽敞,追求健康的身心,追求整洁、优美、安全、便利的生活环境,追求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大力推进社区建设不但可以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满足他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而且通过社区建设还可以增强居民群众的凝聚力,提高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激励居民群众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

(三)推进城市社区建设能够加快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科学技术、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明程度的一种综合反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管理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如市容整洁、园林绿化、社会治安、计划生育、民政福利、居民拆迁安置、居民素质教育等等。这些任务单靠政府有关管理部门难以完成,必须改革政府包揽一切的城市管理模式,将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把各项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居民素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

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才能不断强化居民群众的自我管理意识。只有让居民群众感受到社区这个基层自治组织的优越性,才能让他们在社区建设当中有主人翁意识,进一步激发他们视社区如家的亲切感觉。只要每个社区都建设好了,城市建设就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可见,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对城市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责权利不统一、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范围过少、人员老化等问题,使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越来越困难,严重制约了基层自治组织的活力。要真正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的作用,保证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就必须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只有把社区建设成为一级地方群众自治组织,才能充分调动社区居民自我管理的热情,克服以前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的弊端,让更多的人投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的建设当中来。

社区在我国城市建设中是一个新生事物,但它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上,充分认识进一步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勇于探索,不断开创社区建设的新生局面。要以创新为动力,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引入市场机制,培育社区民主自治机制,不断完善社区体制机制;以社区居委会日常管理为载体,理顺社区居委会与政府、物业管理公司和社区内其他组织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以人民群众的需要为第一信号,突出重点,拓展服务范围,创新服务形式,不断增强社区服务能力;以服务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为重点,切实解决当前存在的环境整治、困难群体的生产和生活、就业和再就业以及社区安全等突出问题;以社区党建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对城市管理的领导。

总之,社区是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基本场所,是党和政府密切与人民群众联系的基础阵地。大力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建设和谐社区是我们党长期的不断前进的战略任务,既要与区域综合发展水平相适应,又要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我们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加强城市和社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的大局出发,集中精力,集中资源,努力在推进和谐社区建设上取得更大的成效,把社区建设成人人讲信用、人人有事做、家家安居乐业、生活环境优美、百姓从内心感到幸福的“诚信、创业、平安、美丽、快乐”的和谐社区。

第二篇:社区建设意义

社区建设意义

社区开展了各种各样的文化活动,常见的有各种家庭文化、广场文化、科普宣传、文体比赛等,这些活动从不同角度、层次等方面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同时社区成员在参与社区集体活动的过程中,也加强了彼此精神与情感的交流,社区文化所倡导的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方式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入社区居民心中。

由此可知,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不仅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而且有助于陶冶居民的情操,以及提升居民的精神境界。第二,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凝聚力。凝聚力是社区稳定的粘合剂,是维护社区稳定、和谐、进步的重要因素,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社区文化建设过程中,每项文化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居民在共同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过程中,由陌生到逐渐熟识,彼此之间的理解与认同加强,关怀与帮助增多,也逐渐形成了对大家共同生活的家园——社区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通常,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越强,就越能够意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一员以及自己作为社区成员的权利与义务,进而越能自觉主动关心社区事务,积极参与社区开展的各项活动,改善社区环境,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而社区凝聚力的增强对于稳固居民的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又起到了促进作用,故三者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机制。因此,社区文化有助于增强社区的认同感和凝聚力。

二、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管理机制不健全,主体缺位

政府并没有把社区文化建设纳入到社区建设的整体考虑之中,没有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管部门,更谈不上进行社区文化发展的长期规划;有的地方政府在开展社区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采取“重心下移”的管理方式和“以块为主,融条于块”的组织设计,这无疑加重了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的任务,然而街道办事处并不能胜任。于是街道办事处利用手中的权力将社区文化建设的任务分派到各个社区居委会,结果这又导致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社区居委会疲于应付街道办事处分派的各项任务,社区文化建设行政色彩浓厚,无论是从思路、步骤、内容还是形式上,都是自上而下的行政安排,没有真正从社区居民实际需要出发,社区文化活动流于形式。

从对社区文化资源的调配方面看,政府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导力量,但是社区文化建设真正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社区居民,只有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社区文化才能真正具有本社区特色。然而目前我国社区文化真正的主体——社区居民,往往处在被动状态,除去自发性的、得到政府允许的兴趣团体活动外,对社区文化发展决策和实施的参与度很低。另外,社区文化建设的覆盖存在着明显的缺陷,老年人、儿童以及其他弱势群体一定程度上成为参与社区文化活动的生力军,而真正有能力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实施尽一份力的广大中青年却被忽视。

社区文化建设中主体的错位以及主体功能的缺失,导致政府付出高额的综合成本却难以赢得社区成员的认同,另一方面也会导致社区文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二)资金筹集渠道单一,投入不足

经费是开展社区文化活动的基本物质保证,没有经费支持,社区文化活动很难维系。

领导未能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来认识和重视社区文化建设,认为社区文化建设对经济发展关系不大,也不能短期就见效果,对社区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导致基层社区文化建设资金短缺,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些领导将社区文化建设简单化,认为文化建设就是添一些健身器材、盖几间文体活动室的事情,导致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单

一、重复,文化设施利用率低。

(三)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人才匮乏

社区文化建设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之一,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第一,社区文化工作者中兼职人员多,专职文化工作者相对缺乏。目前,我国多数社区是由街道办事处1至2位兼职工作人员领导协调社区文化,他们由于工作、时间、精力等多种原因,使得他们很难全身心地投身到社区文化建设中来。同时,由于街道文化干部的待遇偏低,加之工作任务繁杂,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现有文化管理干部队伍人员不稳定问题。

第二,社区文化骨干队伍缺乏。搞好社区文化建设,需要有一支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同时具有文化专业的一技之长、热心于社区文化的骨干队伍。现今由于开展文化活动和培训的经费不足,社区文化骨干队伍的培养力度不够。这种情况严重地制约了社区文化活动档次和水平的提高。

(四)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保障

社区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社区的和谐,更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社区文化建设除了在管理机制,投资渠道以及工作者队伍建设方面下功夫外,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等制度条件的保障。政策、法规的支持是实现社区文化管理的坚强后盾,只有在政策法规的保障下,社区文化才有可能实现政府指导下的自治管理。

目前,国家没有专门针对社区文化管理的法规。在社区文化内容、组织结构、工作人员编制、经费、场地设施、群众文化组织合法地位等诸多方面,都没有明确规定,造成工作无头绪、统计无依据、考核无标准、管理不规范;

三、推进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完善社区文化管理机制

第一,明确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社区居民。社区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建设的决策、组织、领导、控制等管理的全过程,社区文化才能真正体现本社区的特色,符合本社区居民的物质与精神需求,才是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社区文化、群众文化,而不是千篇一律、流于形式的所谓“社区文化”。

第二,确保社区居委会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性质,不被行政任务所束缚。

第三,明确政府在社区建设中是“掌舵者”,但并不是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体。

(二)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我国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是资金短缺。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购置、添加,社区文化场馆的建设、还是文化设施、场馆的管理与维护,社区文化人才的引进、培养都需要资金,而且城市社区居民对文化方面的需求正日益强烈,由此可知,社区文化建设对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明显。然而,当前我国城市社区文化投资体系存在的现状则是,一、政府一元独大,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二、许多社会资本想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却无相关渠道;

三、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某些单位和企业相应的文化资源充足,还会出现资源的周期性闲置(如学校的体育场馆、图书馆等),因此,整合城市社区资源,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拓宽社区文化资金的来源渠道是解决社区文化资金短缺的有效途径。

第一,政府财政适当投资。提供公共服务是政府基本职责,因此,无论是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设备的维护,还是在人员培训、活动经费上,政府财政都应当给予适当投入。

第二,整合社区资源,减少社区文化活动的费用支出。当前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中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方面,社区文化建设设施不够、经费不足;另一方面,驻区企业、事业单位的某些服务设施却存在闲置或者利用率不高的情况。如果能够有效整合社区辖区范围内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就可以为社区文化建设减少很大一部分的费用支出。

第三,采取市场化运作,适当收费,低偿服务。社区文化建设中也要贯彻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在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服务项目时,应适当收费,以维持社区文化的持续运转,否则,社区文化建设会由于经费短缺,难以为继。同时,低偿服务也能促使社区文化活动不断提高质量,提升品质,真正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社区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社区文化人才队伍是搞好社区文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第一,应重视抓好专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和管理。以往社区文化管理人员由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兼任,由于时间、精力等方面的限制,通常难以将社区文化活动深入开展下去,因此,建立一支专业化的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具体来看,一、应该及时解决现有社区文化工作人员的编制问题,同时创造条件对基本符合标准的人员评定职称,真正稳定社区文化工作者队伍;

二、应该加强对现有社区文化工作者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三、应该通过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的办法引进社会优秀人才以及高校的优秀毕业生,充实到社区文化服务行列当中。

第二,应充分发挥社区业余文化工作者的作用。社区业余文化工作者通常是真正热爱社区文化事业的热心人士,他们或者本身就是文艺工作者,或者是长期居住在本社区的老居民,或者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热心人士,充分发挥他们的力量与作用,有助于整合社区内的文化资源,提高社区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健全社区文化管理的政策、法规

社区发展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国家的重视与推动。

社区文化建设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法规的有力支持。出台社区文化管理的政策、法规,一方面,有助于理顺政府与基层社区在社区文化管理中的权利、职责关系,明确两者在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而有效避免社区文化工作的行政化;另一方面,有助于进一步明确社区文化内容、组织结构、人员编制、经费来源以及群众文化组织合法地位。健全与完善社区文化管理的政策、法规,不仅能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而且有助于把广大城市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第三篇:农村社区建设意义和发展建议论文

摘要:农村社区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社会公正的选择,是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必要途径。本文梳理了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并从动员群众参与、创新和丰富服务体系的内容、健全相关制度三个方面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农村;社区;建设

一、农村社区建设的意义

1)农村社区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三农问题是近年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的问题,十六大以来,围绕三农问题,每年都出台相关的政策、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更进一步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那么无论是三农问题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其中都包含着农村社区建设问题,应该说,农村社区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题中应有之意。农村社区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一致的,没有新农村建设就没有农村社区的发展,反之,没有农村社区建设新农村建设也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任务,“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十八界三中全会进一步指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社会公正的选择。城乡之间的差距是社会不公的主要表现之一,其中基本公共服务的差距是城乡差距的重要方面。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城乡一体化化发展,农村社区建设是重要举措之一。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推动教育、医疗、环境治理等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有利于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一体化,进而实现改革成果全民共享。3)农村社区建设是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的必要途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治理的概念,社区是社会治理创新工作的重要载体,农村的社区建设是农村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是社会治理在农村的探索和尝试。农村社区是农村社会服务管理的基本单元,加强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促进政府行政管理、公共服务与农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更好地衔接互动,有利于增强农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为农民幸福安康、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二、农村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

1、社区和社区建设

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提出的,在我国有燕京大学的一批学者翻译而来的,一般来讲,社区是指以共同居住的地域为基础,具有共同的社会联系,和价值认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市一中地方性社会。国外一般使用社区发展这个概念,在我国一般讲社区建设这一概念。我国有关社区建设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才去过一些社区建设的措施,但都没有用这一称谓。直到2007—2008年,民政部先后通过多次申报审评,在全国选择了304个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印发了《全国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工作实施方案》,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正式启动。2015年初,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导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开展。

2、农村社区建设的任务和模式

1)农村社区建设的任务。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农村基本公共设施建设,也就是村屯人居环境建设;二是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主要是提升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市场化服务创新发展,强化农村社区文化认同;三是基层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是完善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以村民自治为基础的农村社区治理机制,促进流动人口有效参与农村社区服务管理,畅通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建设渠道,推进农村社区法治建设。2)农村社区建设的任务。一村一社区模式,具体做法是社区设置与建制村合一,建立社区服务大厅或者邻里服务中心,完善两位办公楼、村民议事、文化教育、社会救助、社区警务、文体活动时等基础设施;村民委员会自治、管理与社区服务职能合一,以村两委干部为主,其他社区服务岗位可以通过政府够买公益岗位的方式聘请人员;中心之下设小区,小区主要是实行自治,发展社会互助。多村一社区模式:在中心村或原有的乡村之间的管理片,设立社区服务中心,有中心村社区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服务,其他村作为社区里的小区;每个中心村安排7人左右的服务人员,纳入乡镇干部管理体制;组建中心社区党支部和社区发展协调委员会,主要是社区服务中心,不是以及行政机构,与各村也不是隶属管理系,主要是提供公共服务。山东诸城等地实行这一模式。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模式:在镇一级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在中心村或管理片设立农村社区服务站,其工作人员由乡镇派出,或者政府购买公益岗位,在村组设立社区服务室和法务岗。青岛胶州等地实施的是这一模式。

三、进一步促进农村社区建设工作发展的建议

1)动员群众参与。社区化管理是一个百姓凝聚共识的过程,形成共同意志的过程。但目前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问题恰恰在于百姓参与的不足,而群众的参与是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的根本,关键,只有群众真正积极参与进来,工作才能真正取得实效。这就需要农村社区工作人员沉下去,下功夫到各家各户去走动,去宣传,真正让农民从心理上、意识上接受、欢迎、参与。2)创新和丰富服务体系的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和丰富农村社区服务的内容。比如苏北地区村村都有“红白理事会”,由德高望重的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老军人、老农民等“五老”人员组成,管理各村各家各户在红事白事时的花销规模,有利于革除陈规陋习,倡导新风尚。重庆江津地区开展的“互助服务一呼通”,将辖区内的代理服务机构、志愿者服务队伍、相关服务站点、通信联络方式等装订成册,发放给到各家各户,采取求助式、咨询式、关爱式等互助形式,为村民提供快捷服务。好的经验可以进一步推广。3)健全相关制度。社区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探索社会治理创新的各种体制机制建设,是探索政府管理与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应该进一步厘清乡镇政府与村委会、城市居委会与村委会、社区服务站与村委会的关系,为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扫清制度上的障碍。

第四篇:社区建设内容

1.社区建设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依靠社区力量,利用社区资源,强化社区功

能,解决社区问题,促进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协调和健康发展,不断提高社区成员水平和生活质量的过程。

2.社区建设工作的方向和要求是:不断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新任务;紧

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主题,从建设和谐社区入手,使社区在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发挥作用,在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上发挥桥梁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3.社区建设的主要特征:社会性、群众性、地域性、综合性、计划性。

4.社区组织体系建设包括:社区党组织建设、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中介组织建

5.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础群众性自治组织。

6.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是按照一定人

口比例和居住范畴,由城市居民选举产生的自治机构。

7.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地域要是、人口要素、区位要素、组织结构要素、生活方

式要素、社会心理要素。

8.实行居民自治的具体形式和途径: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

督或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是扩大民主、实行居民自治的具体形式和途径。

9.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倡导和组织下居民所进行的自助服务,是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的社区服务,是一种公益性质的福利性便民利民服务,是一种为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有偿和无偿相结合的服务。

10.社区服务包括:①针对社区特殊群体提供的社区福利服务②针对社区居民提供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③社区居民、企事业单位共建服务,社区和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资源,开展的双向共建服务。

11.开展社区服务要做到:坚持便民利民的原则;建立社区服务队伍,完善设施和功

能;建立社区服务管理体系,进行科学管理;建立社区服务投入体系,积累一定数量的社区服务发展基金;开展必要的社区服务评估,以促进社区服务业的发展。

12.社区服务阶段:①起步阶段②推广阶段③深入发展阶段

13.社区服务内容体系:①个人为社区的服务②人际相互服务③社区和企业相互服务

④社区为居民服务⑤政府为民政对象的服务⑥政府为社区服务。

14.行政管理的主要特征:①我国行政管理的政治基础,是工人阶级领导的,是以工

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②我国行政管理是在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在行政管理的全过程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我国政权性质决定行政管理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④我国政府负有重要的组织管理经济建设和为社会提供各类服务的职能。

15.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

意地为人民服务,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既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我们党的事业所在,也是我们的工作目标和内容。

在社区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社区居民的合理要求作为工作目标和内容,要求社区工作者要有对人民负责的精神,要真正了解人民的需求所在,要真心实意地为人民服务。

十七大路线、方针和奋斗目标:坚持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动

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

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

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适应国内外形式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

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全面把握中国经济社会发

展趋势,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积极促

进社会和谐,继续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

程,确保到二〇二〇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社区建设的基本原则:以人为本,服务居民;资源共享,共驻共享;责权统一,管理有序;扩大民主,居民自治;因地制宜,循序渐进。

2.社区建设内容:社区组织建设、社区服务、社区文化、社区卫生、社区教育、社

区治安、社区环境和理顺关系等。

3.社区建设的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努力使全国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组织体系

更加健全,社区居民的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社区居民群众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社区居民自治范围进一步扩大,社区民主管理制度日趋完善;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社区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工作用房和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群众的基本服务需求;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经费保障机制基本建立;内外关系更加协调,全社会尊重、关心和支持社区居民委员会工作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形成。

4.社区自治原则:依法自治的原则,服从党组织领导的自治原则,遵循政府指导的自治原则,以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的自治原则,社区成员广泛参与的自治原则。

5.社区自治内容: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6.社区自治是指社区居民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的指导下,依靠居民自己的力量,依据

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自己选举的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办理与自身利益相关的社区内的事务,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

7.社区居民委员会的任务:①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②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③调解民间纠纷④协助维护社会治安⑤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⑥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应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8.社区建设的目标: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关系和谐,以安全、文明、稳定为主线创建和谐社区。

9.….关于…的通知

各科室:

为了解决…的问题,经..批准,现将…,具体通知如下。

…社区

二0一一年..月..日

10.关于…会议通知

各科室:

定于..月..日召开…会。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会议议题….参加人员….会议时间..月..日(会期…,…报到)

有关事宜…..联系人;…电话:…传真:…

…社区

二0一一年..月..日

10.关于…的请示

..领导:

………..以上请示,如无不当,请批复。

….社区

二0一一年..月..日

11.…市关于表彰…的通报

…领导:

授予…等人…称号,戒骄戒躁,继续努力。附:名单

..社区(盖章)

二0一一年..月..日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摘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溯源、主要内容、思想内涵、逻辑关系等,对于准确把握其内容和精神实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重大战略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内容 作用 意义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命题,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全面、系统、深刻地理解和坚定不移地坚持这一理论体系,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始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2、3、4、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成功地把它推向21世纪 以胡锦涛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提出科学发展观,进一步丰富和

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内涵

从一般意义上,凡是能够称之为“理论体系”的理论成果,具有几个基本要素:一是建立在共同的哲学思想基础上;二是围绕着一个稳定的共同的理论主题;三是坚持着一些共同的重要的基本观点。之所以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理论成果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具备这几个方面的共同点,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理论体系。

首先,这几个理论成果都坚持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

其次,这几个理论成果都着重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和基本的理论主题。邓小平理论曾经对这个理论主题进行了第一次比较系统的理论思考和初步回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科学发展观则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再次,这几个理论成果始终坚持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和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上,虽然几个理论成果都有新的进展,但就总体和基本观点来讲,都保持着基本一致,或者说是在基本一致的基础上的进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现实作用

第一,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地位,明确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始终不渝”“四个坚定不移”。简明扼要、完整系统地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是指引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复兴的伟大旗帜。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社会和谐和建设小康社会。

第二,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发展理念。简要系统地阐明了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生长点,新时期统领全局的指导方针。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发展?为什么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

第三,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体布局。明确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总目标是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为关键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勾画了更加具体、细致的奋斗蓝图。

第四,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第五,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思想。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

第六,提出了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主创新能力的战略目标。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命题。同时还要把民主政治、文化创新、社会建设,提到了更加重要、更加突出的地位上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方向。第七,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战略任务,这个核心的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八,提出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可靠保障。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增强党的先进性。二是加强现代化军队和国防建设。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是统一的整体,必须全面加强、协调推进。

第九,提出了充分实现政治民主、社会民主和党内民主,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首次把民主理念扩展到了“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高度”。第十,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际战略新观念。针对当今国际形势和国际政治多元化的格局,更加强调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政外交的统一性、协调性、整体性。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意义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发展、新成果的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最好坚持和最好实践,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一)为我们观察、分析、解决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科学发展观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在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深化了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为我们辩证地认识和处理与发展相联系的各方面重大关系,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提供了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重要思路和现实途径。

(二)为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

正确处理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全面发展的关系、加快发展和协调发展的关系、当前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地区与地区之间发展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这些新要求。

(三)为我们不断提升党的执政理念、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科学指导

实践证明,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只要我们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下载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区建设的意义和主要内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 财务报表能够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但是单纯从财务报表上的数据还不能直接或全面说明企业的财务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内容作用和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

    档案培训的意义和内容

    当今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比资产更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档案管理工作作为信息业的组成部分,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作为企业生产、技术科研和经营等活动的真......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社会管理创新意义和内容 社会管理创新,是指在现有社会管理条件下,运用现有的资源和经验,依据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态势,尤其是依据社会自身运行规律乃至社会管理的相关理念和......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意义(共5篇)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和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最基本的层面看,包括四个方面:一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

    成立社区的作用和意义

    成立社区的作用和意义 社区作为组成社会的基本单元,其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容忽视。社区居委会的成立将对我们辖区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及社会稳定、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公益事业等......

    浅析社区稳定及社区安全的意义、内容

    管理科学 浅析社区稳定及社区安全的意义、内容 摘要:在基层政权建设和改革的新形势下,社区稳定的工作要服务于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实现改革、稳定及发展的协调,同时社会稳定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意义和特点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意义和特点 答: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4分) 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