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时间:2019-05-14 15:30: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第一篇: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民政局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公室主要职责和任务

(一)研究制定全市社会福利生产发展规划。

(二)负责对全市各类社会福利企业的行政审批、发证、变更、终止等事项的统一管理工作。

(三)负责社会福利企业的日常监督和年检认证工作。

(四)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的各项扶持保护政策。

(五)贯彻落实《残疾人保障法》,维护社会福利企业中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六)指导社会福利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社会福利企业的行业规范,搞好经营管理,为社会福利企业生产经营提供服务。

(七)审批全市社会福利企业减免车辆养路费手续。

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文号:哈尔滨人民政府发[1994]6号发文单位:

颁布日期:1994-05-12执行日期:1994-06-01

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文号:哈尔滨人民政府发[1994]6号发文单位:

颁布日期:1994-05-12执行日期:1994-06-01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福利企业管理,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发展,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福利企业管理。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社会福利企业,是指为安置残疾人员就业而兴办的具有社会福利性

质的特殊企业。

本办法所称残疾人员,是指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残疾者。

第四条 鼓励兴办社会福利企业,多渠道安置残疾人就业。对社会福利企业实行保护和扶持政策。

第五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接受民政、工商、财政、税务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 本办法由市民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市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和银行应当密切配合。

第七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安置残疾人员(一名盲人按两名残疾人员计算)达到生产人员总数的百分之十(含百分之十)以上;

(二)非生产人员的比例不超过企业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二;

(三)生产经营项目符合市场需求,并适宜残疾人从事生产经营;

(四)安全生产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适合残疾人生理状况。

第八条 具备本办法第七条规定条件的企业,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申请书和残疾人在指定医院的体检表,到所在区、县(市)民政部门办理《社会福利企业证书》。

第九条 社会福利企业合并、分立、迁移、歇业,应当经所在区、县(市)民政部门审查同意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第十条 社会福利企业终止生产经营后,由所在区、县(市)民政部门会同企业主管部门,根据《企业财务通则》的规定进行清算。

第十一条 社会福利企业符合减免税条件的,享受减免税照顾。

第十二条 银行对社会福利企业应当优先贷款。贷款利率,按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规定的优惠利率执行。

第十三条 社会福利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厂房和职工住宅,免交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商业网点建设费。

第十四条 城镇社会福利企业新增用电,收费标准为每千瓦一千三百元。

乡镇社会福利企业新增用电的收费标准和付款办法,按《哈尔滨市发展乡镇企业的补充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 社会福利企业免交的税金,百分之六上缴区、县(市)民政部门,百分之四上缴市民政部门,作为市和区、县(市)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基金。市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基金,由区、县(市)民政部门代收代缴。

第十六条 社会福利企业的主办单位,可从社会福利企业的税后利润中提取百分之三十,主要用于社会福利企业的新建、改建、技术改造项目和新产品试制。

第十七条 区、县(市)民政部门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机构,可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标准向社会福利企业收取管理费,并从收取的管理费中提取百分之十五上缴市民政部门的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机构,用于扶持社会福利企业和正常管理经费开支。

社会福利企业管理费,纳入预算外资金管理,由市审计部门定期对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第十八条 社会福利企业的税后利润,由企业自主支配。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向社会福利企业摊派各种费用。

第十九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当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企业承担部分,在管理费用中列支;残疾职工承担部分,在企业公益金中列支;非残疾职工承担部分,由个人负担。

第二十条 市、区、县(市)民政部门管理社会福利企业的职责:

p>

(一)贯彻执行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

(二)制订社会福利企业发展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核发《社会福利企业证书》,并会同税务部门进行年检认定。

(四)管理和指导社会福利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并提供服务。

(五)负责查处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二十一条 管理社会福利企业的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秉公办事,遵纪守法、不准利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二十二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社会福利企业,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

对违反本办法向社会福利企业滥摊派的,由财政、审计等部门按有关规定处罚。

第二十三条 社会福利企业兼并亏损和微利企业,安置残疾人达到规定的比例,经税务部门批准,可按本办法规定享受减免税照顾。

第二十四条 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优惠待遇,参照本办法规定执行。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四年六月一日起施行,市人民政府一九九O年七月十二日发布的《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同时废止。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第二篇: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1999年6月2日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7号发布)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

为了保护和扶持社会福利企业,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维护社会福利企业中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福利企业,是指集中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并享有相应的政策优惠的特殊企业。

社会福利企业所安置的残疾人,是指具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持有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残疾人证的残疾者。

第三条(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福利企业。

第四条(发展原则)

本市依法保护和扶持社会福利企业,提倡全社会关心、帮助社会福利企业。

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对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

第五条(残疾职工权益保障原则)

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健全职工享受同等的待遇。

第六条(政府规划)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残疾人就业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社会福利企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主管和协管部门)

上海市民政局(以下简称市民政局)是本市社会福利企业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福利企业管理处)具体负责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

区、县民政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

各级财政、税务、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资格认定

第八条(资格认定的条件)

社会福利企业除符合工商登记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符合社会福利企业发展规划;

(二)安置残疾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

(三)生产和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适合残疾人的就业特点;

(四)具有适合残疾职工的劳动岗位;

(五)具有适合残疾人生理状况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

第九条(提交材料)

申请成为社会福利企业的,应当向其所在地的区、县民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可行性报告;

(三)残疾人员名册及其残疾证明和住址;

(四)残疾人员岗位安排;

(五)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第十条(审批程序)

区、县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市民政局核准。市民政局应当自收到审核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经核准的,颁发《社会福利企业证书》。

第十一条(合并、分立和变更审批)

社会福利企业合并或者分立后仍需持有《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的,应当向民政部门重新申请资格认定。社会福利企业改变名称或者地址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章 保护和扶持

第十二条(财税优惠)

社会福利企业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享受财税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贷款优惠)

社会福利企业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在对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时,享受国家民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对社会福利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的优惠政策。

申请社会福利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的,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民政部门递交有关的申请材料。

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民政管理部门的规定,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福利企业办理申请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的手续。第十四条(产品保护)

凡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社会福利企业生产,并逐步确定某些产品由社会福利企业专门生产。

社会福利企业专门生产的具体产品,由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社会保障)

社会福利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与残疾职工签署的劳动合同的期限每次不得少于5年。

社会福利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残疾职工上岗比例,安置残疾职工上岗。

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它社会保障方面,与健全职工享受同等的待遇。

第十六条(股权配置)

社会福利企业改制成股份合作制的,在股权配置时,应当尊重残疾职工的意愿,保障残疾职工与健全职工具有平等的投资参股权利。

第十七条(残疾职工的岗位安全和培训)

社会福利企业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生理特点,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提供安全生产条件和劳动保护。社会福利企业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

第十八条(民主管理)

社会福利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应当有残疾职工代表参加。

社会福利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残疾职工的特殊性。

社会福利企业自行决定转变为非社会福利企业的,应当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决议。

第十九条(表彰和奖励)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发展社会福利企业、保护残疾职工利益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四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财税优惠的监督管理)

财政、税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做好社会福利企业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并且会同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企业退返税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地退返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的财税优惠资金。

第二十一条(解散和破产)

社会福利企业解散的,清算组应当自解散之日起15日内,报所在地的区、县民政部门备案;区、县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备案之日起15日内,报市民政局备案。

被解散或者破产的社会福利企业,是政府主办的,其残疾职工由政府负责安置;非政府主办的,其残疾职工由投资者在其所属的其他企业中优先按比例分散安置。

第二十二条(性质改变)

社会福利企业转变为非社会福利企业的,由民政部门注销其《社会福利企业证书》,并通知财政、税务部门。企业自被注销《社会福利企业证书》之日起,不再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验审制度)

民政、财政、税务部门负责每年对社会福利企业验审一次。对未按规定接受验审或者验审不合格的社会福利企业,由民政、财政、税务部门中止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四条(处罚)

社会福利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安置残疾职工人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与其享受的优惠政策相对应的比例。

(二)残疾职工的在岗人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

市民政局可以将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委托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行使。

第二十五条(处罚程序)

民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罚款按规定上缴国库。

第二十六条(复议和诉讼)

当事人对民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执法者违法违纪的追究)

民政行政管理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者,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解释部门)

市民政局可以对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解释。

第二十九条(施行日期)

本办法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已经1999年5月31日市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上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7号

市长 徐匡迪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护和扶持社会福利企业,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维护社会福利企业中残疾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定义)本办法所称的社会福利企业,是指集中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并享有相应的政策优惠的特殊企业。

社会福利企业所安置的残疾人,是指具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持有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出具的残疾人证的残疾者。

第三条(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福利企业。

第四条(发展原则)本市依法保护和扶持社会福利企业,提倡全社会关心、帮助社会福利企业。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对有一定就业能力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促进社会稳定。

第五条(残疾职工权益保障原则)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在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健全职工享受同等的待遇。

第六条(政府规划)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残疾人就业需要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制订社会福利企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第七条(主管和协管部门)上海市民政局(以下简称市民政局)是本市社会福利企业的主管部门,其所属的上海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以下简称市福利企业管理处)具体负责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

区、县民政行政部门(以下简称区、县民政部门)负责本辖区内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

各级财政、税务、工商、劳动和社会保障、卫生等行政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做好社会福利企业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 资格认定

第八条(资格认定的条件)社会福利企业除符合工商登记的条件外,还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符合社会福利企业发展规划;(二)安置残疾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

(三)生产和经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并适合残疾人的就业特点;(四)具有适合残疾职工的劳动岗位;(五)具有适合残疾人生理状况的安全生产条件和劳动保护措施。

第九条(提交材料)申请成为社会福利企业的,应当向其所在地的区、县民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一)申请书;

(二)适合残疾人就业的可行性报告;(三)残疾人员名册及其残疾证明和住址;(四)残疾人员岗位安排;

(五)企业营业执照副本。

第十条(审批程序)区、县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初审意见,报市民政局核准。市民政局应当自收到审核报告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答复,经核准的,颁发《社会福利企业证书》。

第十一条(合并、分立和变更审批)社会福利企业合并或者分立后仍需持有《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的,应当向民政部门重新申请资格认定。

社会福利企业改变名称或者地址的,应当依法办理变更手续。

第三章保护和扶持

第十二条(财税优惠)社会福利企业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享受财税优惠政策。

第十三条(贷款优惠)社会福利企业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在对企业进行产品结构调整、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时,享受国家民政管理部门设立的对社会福利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的优惠政策。

申请社会福利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的,应当向所在地的区、县民政部门递交有关的申请材料。

民政部门应当按照国家民政管理部门的规定,为符合条件的社会福利企业办理申请技术改造贷款贴息资金的手续。

第十四条(产品保护)凡适合残疾人生产的产品,政府有关部门应当优先安排社会福利企业生产,并逐步确定某些产品由社会福利企业专门生产。

社会福利企业专门生产的具体产品,由市民政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五条(社会保障)社会福利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与残疾职工签署的劳动合同的期限每次不得少于5年。

社会福利企业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残疾职工上岗比例,安置残疾职工上岗。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职工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其它社会保障方面,与健全职工享受同等的待遇。

第十六条(股权配置)社会福利企业改制成股份合作制的,在股权配置时,应当尊重残疾职工的意愿,保障残疾职工与健全职工具有平等的投资参股权利。

第十七条(残疾职工的岗位安全和培训)社会福利企业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生理特点,为其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提供安全生产条件和劳动保护。

社会福利企业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岗位技术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

第十八条(民主管理)

社会福利企业的职工代表大会,应当有残疾职工代表参加。

社会福利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时,应当充分考虑残疾职工的特殊性。社会福利企业自行决定转变为非社会福利企业的,应当由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作出决议。

第十九条(表彰和奖励)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在发展社会福利企业、保护残疾职工利益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

第四章 管理和监督

第二十条(财税优惠的监督管理)财政、税务部门应当按照规定,做好社会福利企业财税优惠政策的落实工作,并且会同民政部门对社会福利企业退返税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有关部门应当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地退返国家对社会福利企业的财税优惠资金。

第二十一条(解散和破产)

社会福利企业解散的,清算组应当自解散之日起15日内,报所在地的区、县民政部门备案;区、县民政部门应当自接到备案之日起15日内,报市民政局备案。被解散或者破产的社会福利企业,是政府主办的,其残疾职工由政府负责安置;非政府主办的,其残疾职工由投资者在其所属的其他企业中优先按比例分散安置。

第二十二条(性质改变)社会福利企业转变为非社会福利企业的,由民政部门注销其《社会福利企业证书》,并通知财政、税务部门。企业自被注销《社会福利企业证书》之日起,不再享受有关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三条(验审制度)民政、财政、税务部门负责每年对社会福利企业验审一次。对未按规定接受验审或者验审不合格的社会福利企业,由民政、财政、税务部门中止其享受相应的优惠政策。

第二十四条(处罚)社会福利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民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以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一)安置残疾职工人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与其享受的优惠政策相对应的比例。

(二)残疾职工的在岗人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比例。

市民政局可以将本办法规定的行政处罚权委托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处行使。

第二十五条(处罚程序)民政部门作出行政处罚,应当出具行政处罚决定书。收缴罚款,应当出具市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财物收据。

罚款按规定上缴国库。第二十六条(复议和诉讼)当事人对民政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按照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法律、法规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部门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七条(执法者违法违纪的追究)民政行政管理人员应当遵纪守法,秉公执法。对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索贿受贿、枉法执行者,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解释部门)市民政局可以对本办法的具体应用问题进行解释。

第二十九条(施行日期)本办法自1999年9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宁波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宁波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

(2011年12月2日宁波市人民政府第11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1年12月15日宁波市人民政府令第191号公布 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扶持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加强社会福利企业管理,促进残疾人就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残疾人就业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福利企业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社会福利企业,是指依法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集中安置残疾人职工达到规定比例和数量,并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的特殊企业。

本办法所称社会福利企业安置的残疾人职工,是指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且证上注明属于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多重残疾的残疾人,适合安置的精神残疾人,以及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的残疾人。

第四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支持社会福利企业发展,制订和组织实施社会福利企业地方性扶持政策,促进残疾人集中就业。

第五条 鼓励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兴办社会福利企业,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

第六条 社会福利企业的残疾人职工在劳动就业、工资报酬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健全人职工享受同等待遇。

第七条 市民政部门是本市行政区域社会福利企业的行政主管部门;县(市)区(含具有经济和社会等行政事务管理职能的市人民政府派出机关,下同)民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社会福利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

财政、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残联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做好社会福利企业管理有关工作。第八条 市和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由民政、财政、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行政管理部门和残联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社会福利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第二章 资格认定

第九条 社会福利企业除符合工商、税务登记的条件外,还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适合残疾人职工就业的工种、岗位;

(二)依法与安置就业的每位残疾人职工签订1年(含)以上的劳动合同,并且安置的每位残疾人职工在企业实际上岗工作;

(三)企业提出资格认定申请的前1个月,月平均实际安置就业的残疾人职工占本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比例达到25%(含)以上,且残疾人职工不少于10人;

(四)企业提出资格认定申请的前1个月,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安置的每位残疾人职工支付了不低于所在县(市)区最低工资标准的工资;

(五)企业在提出资格认定申请的前1个月,依法为安置的每位残疾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

(六)企业内部道路和建筑物符合残疾人职工就业无障碍设施配建要求。

第十条 申请社会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应当向所在县(市)区民政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会福利企业申请表;

(二)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及复印件;

(三)适合安置残疾人就业的可行性报告;

(四)企业与每位残疾人职工签订的劳动合同原件及复印件;

(五)企业在提出资格认定申请的前1个月在职职工名册;

(六)残疾人职工的身份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或《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1至8级)》原件、复印件,及社会福利企业残疾人职工登记表;

(七)企业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向每位残疾人职工支付工资的凭证;

(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出具的残疾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的证明及缴费记录;

(九)残疾人职工岗位安排表;

(十)残疾人就业单位资格认定审批表;

(十一)残疾人就业单位安置残疾职工审核表;

(十二)企业内部道路和建筑物符合残疾人职工就业无障碍设施配建要求的证明材料;

(十三)其他相关材料。

第十一条 民政部门收到申请人上报的材料后,应当对企业残疾人职工工资支付、社会保险缴纳、岗位安置和无障碍设施配建等情况进行核查,于受理之日起30日内予以认定。对材料齐全,符合规定条件的,为申请人颁发社会福利企业证书;不符合规定条件的,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第十二条 社会福利企业合并或者分立后仍需保留社会福利企业资格的,应当向民政部门重新申请资格认定。

第十三条 社会福利企业改变名称、地址、经营范围和更换法定代表人的,应当持下列材料到民政部门办理变更社会福利企业证书手续:

(一)社会福利企业变更申请表;

(二)残疾人就业单位资格认定审批表;

(三)变更前社会福利企业证书正、副本;

(四)变更后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原件及复印件;

(五)其他相关材料。

变更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的办理期限和程序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社会福利企业实际安置就业的残疾人职工或在职职工人数发生变动的,应当在变动之日起15日内向民政部门重新申请资格认定。民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0日内予以认定。

第十五条 社会福利企业丧失社会福利企业资格条件的,应当在丧失条件之日起15日内,到民政部门办理注销社会福利企业资格手续,交回社会福利企业证书。

社会福利企业丧失社会福利企业资格条件,未在规定期限内办理注销社会福利企业资格手续的,由发证的民政部门注销其社会福利企业资格并收回社会福利企业证书。

第十六条 社会福利企业暂时处于停产状态,但能为残疾人职工缴纳各项社会保险的,可以向民政部门申请保留社会福利企业资格。

第十七条 民政部门应当将认定或注销社会福利企业资格的信息及时告知主管财政、税务机关。

第十八条 经过资格认定的社会福利企业,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享受税收优惠,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地方政策扶持。

企业自被注销社会福利企业资格之日起,不再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和地方政策扶持。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 社会福利企业应当按规定参加年检年审。

社会福利企业年检年审的具体事项,由市民政部门会同国税、地税等部门另行通知。

经年检年审合格的社会福利企业,可继续享受有关税收优惠和地方政策扶持。

经年检年审不合格的社会福利企业,由市或县(市)区民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整改;情节严重或逾期不改的,注销其社会福利企业资格并收回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第二十条 社会福利企业转变为非社会福利企业的,转出前民政部门应当对其存续期间残疾人职工的工资报酬、社会保险和退出时经济补偿金等落实情况进行清查,维护残疾人职工的合法权益。

第二十一条 社会福利企业从国外引进适合于残疾人操作的生产设备,需要享受税收优惠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民政部审核同意。

第二十二条 民政、财政、税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社会福利企业的指导、管理、监督、检查,落实国家和地方的各项优惠扶持政策,及时查处社会福利企业出现的违法行为。

第二十三条 民政、国税、地税等部门进行社会福利企业资格认定、证书变更、年检年审,以及残联对残疾人证件审核不得收取费用。

第四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 社会福利企业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民政部门给予警告,并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由民政部门注销其社会福利企业资格,收回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税务、财政部门追缴其违法期间的优惠税款和地方政府扶持的款项:

(一)残疾人职工人数少于10人的;

(二)月平均实际安置就业的残疾人职工人数不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25%的;

(三)企业合并或者分立后仍需保留社会福利企业资格,未向民政部门重新申请资格认定的;

(四)改变名称、地址、经营范围和更换法定代表人,未到民政部门办理相关手续的;

(五)职工人数发生变动,未按规定向民政部门重新申请资格认定的;

(六)残疾人职工与健全人职工未能享受同等待遇,歧视残疾人职工的。

第二十五条 社会福利企业违反财政、税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有关规定的行为,由财政、税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第二十六条 市和县(市)区民政、财政、国税、地税等部门和残联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不按规定进行社会福利企业资格认定、年检年审或者不按规定变更社会福利企业证书的;

(二)不履行日常监督检查职责,发现社会福利企业弄虚作假不予查处的;

(三)不按规定为社会福利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的;

(四)在社会福利企业资格认定、证书变更、年检年审、残疾人证件审核时违法收取费用的。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规定的企业内部道路和建筑物符合残疾人职工就业无障碍设施配建要求是指:

(一)有盲人残疾职工的,在其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和用于紧急撤离的音响提示装置;

(二)有聋哑残疾职工的,在其经常出入处设置利于紧急撤离的警示信号或光电指示装置;

(三)有下肢残疾职工的,在公共卫生间设置扶手;

(四)有使用轮椅肢体残疾职工的,在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无障碍坡道,建筑物走廊、门廊和电梯适合轮椅进出,在公共卫生间设置无障碍厕位。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2年2月1日起施行。1997年9月30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宁波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57号)同时废止。

第五篇:哈尔滨市消防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消防管理办法

(1998年1月4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消防管理,保障公共财产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单位和个人,均要严格执行本办法。

第三条 消防管理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逐级落实责任制。

第四条 本办法由市公安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

第二章 防火管理

第五条 新建、扩建、改建的工程项目,必须按照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规定设计、施工。

第六条 居民住宅安装煤气、暖气(不包括土暖气)设施并正常供气的,不准搭设煤木半棚;已搭设的,必须拆除。未安装或已安装未正常供气的,经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区、县(市)规划、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批准后,方可搭设。

第七条 申请经营饭店(含小吃店)、熟食加工、汽车修理(含出租车库)、铆焊、固定场所家俱制作等行业的私营企业、个人合伙、个体户,须经区、县(市)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审批后,方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第八条 生产、贮存、使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单位,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管理规定,并将安全措施书面报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备案。

第九条 运输易燃易爆危险品,须按规定设置明显的危险标志,并持有公安部门批准的运输证明,在公安部门指定的路线通过。

第十条 单位安装、检修电气设备,必须由专职电工按照有关技术规程施工。使用的电器器材,要符合国家规定的质量标准。单位必须经常组织有关人员检查电气设备,发现导线松弛、老化、接触不良、绝缘损坏或设备发热等不安全因素,应立即检修、更换。

第十一条 使用电气设备,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使用电热器具。

(二)在剧场的天棚、舞台等部位使用碘钨灯。

(三)在库房内使用超过六十瓦的灯具。

(四)在可燃物品处放置使用的电炉、电烙铁、电熨斗等电热器具。

第十二条 进行焊接作业,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在焊接使用过的易燃易爆液体的盛装容器或运输管道前,要用惰性气体认真进行处理。

(二)与可燃物保持安全距离或用非燃烧材料将可燃物隔开。

(三)在气焊作业时,氧气瓶和乙炔发生器距离明火不得少于十米。作业后,应取出乙炔发生器内套,将溶解后的电石,倾倒在指定地点。

第十三条 仓库管理,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

(二)用非易燃材料搭设货架、隔板。

(三)物资分类、分库贮存,堆垛整齐,并按规定留出安全距离。

(四)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改装和打包,应在专设的安全场所进行。

(五)严格履行外来人员、车辆或物资入库的登记检查手续,严禁携带引火物。

(六)其它有关防火安全方面的规定。

第十四条 文化、体育、娱乐等公共场所,应安装明显的事故照明灯,严格控制明火、烟火,并按规范设置安全门和疏散通道,保证畅通。

第十五条 单位在易燃易爆生产车间、库房、重点部位动用明火,要经单位消防管理组织审核,由主管领导批准,并在用火前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报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备案;在其它部位动用明火,要经单位消防管理组织审核,由主管领导批准。单位在动用明火时,要采取严密的消防措施,切实保证安全。

第十六条 居民使用的烟囱、火墙、火炕和烟道,要定期检查清理。饭店、旅店、招待所等单位使用的烟囱、火墙、烟道,要定期检查清理。不准利用楼房的气眼道做烟道。

第十七条 居民住户,不准使用汽油炉,使用煤油、柴油炉不准掺兑汽油。单位独身宿舍,不准使用燃油炉、燃煤炉或电炉。

第十八条 五级以上的大风天,必须悬挂禁火旗,实行分段防火检查责任制,管好火源、电源;警卫、更夫和值班、值宿人员要坚守岗位,昼夜巡逻检查。

第十九条 五级大风天,不准在室外吸烟、用火或在室内使用燃煤炉、燃油炉等可能引起火灾的用火。六级以上大风天,禁止一切生活用火或可能引起火灾的生产用火。

第二十条 在厂房、仓库、办公室、教室、病房、商店内居住的住户,一九八六年二月十七日以后搬进的,应一律无条件搬出;以前搬进的,要按下列规定搬迁:

(一)住户有工作单位的,由所在工作单位负责搬迁;无工作单位的,由被住单位负责搬迁。

(二)住户没有住房的,由所在工作单位或被住单位为住户租借住房。

(三)住房所在工作单位分配住房时,应优先给住户解决住房。对应无条件搬出而拒不搬出或单位已为住户租借、分配住房后仍不搬出的,经公安消防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或区、县(市)人民政府批准,由有关部门配合被住单位强迁。

第二十一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在消防通道上构筑工程,设置固定摊床或停放各种车辆。

(二)在门洞、楼梯、走廊或庭院等有碍防火安全的地方,搭设棚厦,设置煤箱,堆放杂物。

(三)在天棚内或房盖、棚厦上堆放木6脑5半和杂物。

(四)在棚厦内存放汽油、柴油和其它易燃易爆物品。

(五)在天棚、煤6脑5半棚内用火、用电。

第二十二条 农村修建粮食、种子、饲料仓库,机动车车库,农药、化肥库,汽油、柴油库,畜禽舍,粮油、豆腐和粉条加工厂(场)等,必须符合国家公安部门发布的《农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

第二十三条 在农村脱谷场院内,不准有下列行为:

(一)吸烟或使用明火。

(二)谷物堆垛之间无防火通道。

(三)不按规定用电。

(四)机动车不带防火罩。

第三章 设施管理

第二十四条 在距消防水塔、消火栓、消防上水鹤十米以内的通道上,不准停放车辆、摆摊设点或堆放物料。

第二十五条 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移动、涂改消防水源标志。除扑救火灾外,非消防部门和非供水部门不准动用城市消火栓、储水槽或其它消防水源设施,扑救火灾使用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供水管理部门。

第二十六条 单位自建的水塔,应有专人管理,并设消防车用水的出水口。第二十七条 消防水源设施的管护责任:

(一)城市公用消防水源设施,由市政公用建设管理部门管护。

(二)单位消防水源设施,由单位管护。

(三)居民区内消防水源设施,由产权单位管护。

第二十八条 消防水源设施的管护单位,应指定专人进行管理,加强维修保养。第二十九条 生产、修配、更换消防器材的工厂,须经市、县(市)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审查后,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

第三十条 生产各种消防产品,要达到质量标准,达不到质量标准的,不准出厂。产品出厂后因质量达不到标准造成的损失,由生产产品的企业负责赔偿。销售外地消防产品,须经本市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和技术监督部门鉴定。

第三十一条 各单位对消防车辆、工具,要严加管理,并经常检查维修。私营企业、个人合伙、个体工商户,要根据防火、灭火的实际需要,配置相应的消防设施。

第四章 火灾扑救

第三十二条 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必须及时向消防部门或当地公安部门报告,同时组织力量进行扑救,抢救人员和物资,控制火势蔓延。消防部门接到报警后,应立即赶赴火场。第三十三条 在扑救火灾时,火场总指挥员可临时调动交通、市政公用、卫生、供电等部门的力量,参加灭火救护。参加扑救火灾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服从统一指挥。

第三十四条 在扑救火灾时,除执行灭火、警戒或抢救任务的车辆、人员外,其他车辆、人员,不准进入火场警戒线内。

第三十五条 发生火灾的单位或个人,应如实报告起火原因和火灾损失。

第三十六条 单位专职消防队对外扑救火灾所损耗的器材装备、灭火剂和燃料的补偿费,为单位、个体户扑救的,由单位、个体户支付;为扑救居民特大、重大火灾的,由区、县(市)人民政府按实际损耗费用的百分之五十支付。

第三十七条 单位专职消防队,对外扑救火灾撤离前,应将损耗的器材装备、灭火剂和燃料折合成费用,由起火单位负责人或个体户当事人签字盖章,上报市、县(市)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市、县(市)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负责对上报的费用进行审查核实,并下达《扑救火灾补偿裁决书》。单位专职消防队凭《扑救火灾补偿裁决书》领取补偿费。

第三十八条 损耗的灭火器材装备、灭火剂和燃料,按下列标准补偿:

(一)器材装备补偿标准:经修理可继续使用的,按实际修理费计算;不能继续使用的,新器材装备,按原购价格补偿,旧器材装备及低值易损器材,按原购价格的百分之五十补偿。

(二)灭火剂补偿标准:按实际损耗量的原购价格补偿。

(三)燃料补偿标准:在往返途中所消耗的燃料,按每百公里二十五公升计算;灭火中吸水、供水所消耗的燃料,按每小时耗油二十五公升计算。

第三十九条 起火单位、个体户向单位专职消防队支付补偿费,参加保险的,由保险公司从施救费中支付;未参加保险的,自行负责。

第四十条 单位专职消防队取得的补偿费,只准用于补充灭火器材装备、灭火剂和燃料,不准挪做它用。

第五章 组织管理

第四十一条 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要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建立防火、灭火组织,并确定一名领导全面负责本地区的消防工作,组织经常性的防火检查。

第四十二条 单位要建立防火安全组织,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并按规定设立专职消防队伍或义务消防组织,配备消防管理人员。乡(镇)、村、屯应设立群众义务(民办)消防组织。

第四十三条 消防监督责任制的划分:

(一)一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由市公安部门监督。

(二)二级消防重点保卫单位,由区、县(市)公安部门监督。

(三)三级消防保卫单位,由公安派出所监督。

(四)铁路、民航、航运、驻哈部队和国有森林单位的消防工作,由主管部门监督,地方公安部门予以协助。第四十四条 公安消防监督部门的职责:

(一)组织实施消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制订消防长远规划和计划,并组织实施。

(三)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普及消防知识。

(四)监督指导防火检查,督促消除火险隐患。

(五)掌握和指导单位的消防工作。

(六)组织调查火灾原因和追究火灾责任。

(七)监督检查建设(装修)项目的设计和施工,参加竣工验收。

(八)查处违反本办法的行为。

第四十五条 单位的防火职责:

(一)贯彻执行有关消防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制定防火责任制并组织实施。

(三)开展消防法制宣传教育。

(四)组织防火安全检查,整改火险隐患,落实防火安全措施,改善防火条件。

(五)保护火灾现场,协助公安消防监督部门调查火灾原因,追查事故责任者。

第四十六条 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对火险隐患单位,下达《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单位接到《火险隐患整改通知书》后,应立即整改。整改有困难,必须采取防范措施,报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备案。

第四十七条 公安消防监督人员和单位消防管理人员,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乘公办事,不准利用职权徇私舞弊。

第六章 奖励与处罚

第四十八条 对认真执行本办法在消防管理工作中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要给以表彰或奖励。

第四十九条 对违反本办法情节轻微的,要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或经教育不改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和《黑龙江省消防条例》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十条 罚款使用的票据和罚款的处理,按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则

第五十一条 本办法如与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抵触时,按国家和省的规定执行。第五十二条 本办法自一九九0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发布的《哈尔滨市消防管理工作细则》,一九八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发布的《哈尔滨市消除火险隐患若干问题的规定》,同时废止。

下载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哈尔滨市社会福利企业管理办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广州市扶持社会福利企业

    关于印发《广州市扶持社会福利企业发展促进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实施办法》的通知 来源: 发布日期:2013-7-5 发布者: 点击次数:550 穗民〔2013〕204号 各区、县级市民政局、财政......

    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住房公积金的管理,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住房建设,提高城镇居民的居住水平,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

    《哈尔滨市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城市环境综合管理办法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民政府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令 第44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城市环境综合管理,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优化城市形象,根据《中华人民......

    哈尔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宗教活动场所管理办法 国家宗教事务局政法司 (2009年7月30日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9年9月10 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保护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权益,维护......

    哈尔滨市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哈尔滨市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的通知哈政办发〔2011〕10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哈尔......

    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已经2009年11月26日市人民政府第5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2月1日起施行。市长:张效廉 二〇〇九年十......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颁布单位) 19991223(颁布时间) 20000101(实施时间) 2010061......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哈尔滨市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