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精选]
关于改善民生问题的思考(2011浙江省公考题目)
现阶段的民生问题,已不再是简单的衣、食、住、行问题,而是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生存权和发展权,而是开始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这就是多层次、全方位的民生问题。改善民生,要建设绿色生态家园。当今世界,人类共同面临着人与自然的冲突,如环境污染、生态危机、自然灾害等。如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成为全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获得长足进步,但是,环境污染、生态危机不容忽视。因此,改善民生,要着力建设绿色生态家园,使百姓所处的环境,空气清新、水质洁净、环境优美,“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改善民生,要建设人文精神家园。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社会生活日趋多样化,社会意识更加多样、多元、多变,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日趋旺盛,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因此,改善民生,要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传统,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革故鼎新、因势而变的创新精神,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气节,扶正扬善,恪守信义的社会美德等,这些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积淀着民族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能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得失、分清是非、明辩善恶提供标准,是改善民生的精神食粮,在引领社会风尚中作用不可替代。
改善民生,要建设文体康乐家园。现在人们的闲暇时间逐渐多起来,文娱体育活动需求呈现出快速增长趋势。但现状是,城市文体活动设施相对齐全,广大农村文体活动相当缺乏。因此,改善民生,要从和谐文化建设入手,广泛开展文娱活动,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广泛开展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生活,增强人民体质。
改善民生,要建设安宁幸福家园。改革开放30年,城乡人居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但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大量存在。因此,改善民生,要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消除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工作网络,建立群防群治体制,为百姓创造安宁的生活环境。
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提高新认识,谋求新办法,解决新问题,从而又好又快地改善民生。
——必须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告诉我们,经济建设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目的,为经济建设提供动力和支撑。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增强国家经济实力,增加社会财富,从而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奠定物质基础。——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解决民生问题,既要积极进取,尽最大努力加快社会建设,抓紧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又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承受能力,量力而行。不能要求过高过急,要坚持从办得到的事情做起,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稳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社会保障水平。
——要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不一样,广大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性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直接提供。现在的问题是,一方面是对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政府还没有履行好该由政府承担的责任,而有一些社会事业的发展该由市场和社会组织解决的,政府却包揽过多。要按照政事分开和经营性非经营性分开的原则,积极引导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建立公共服务供给的社会参与机制。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在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要使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一要靠增加投入,二要靠深化改革;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难以加快发展,不深化改革,增加投入难以发挥有效作用。现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财政收入明显增加,国家用于改善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要充分发挥投入的有效作用,既要扩大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又要大力调整供给结构,特别要注意向农村、向困难地区、向中西部倾斜,努力改变公共设施分布不合理状况。正确处理社会建设领域中事业和产业的关系,以事业带动产业,以产业促进事业,逐步形成社会事业和服务产业相互促进,蓬勃发展的局面。
第二篇:关于对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提升发展优投入完善机制促均衡努力增强服务型政府的民生保障能力
—关于对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全面改善民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也是各级政府施政的第一追求。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今
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总共才40页,而民生问题就占了整整8页;2008年4月15日十二届省委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全面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决定》。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全面改善民生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在新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府务必加快从经济增长型向民生服务型转变,始终把民生问题铭记在心里、牢抓在手上、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努力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现结合我市实际,对进一步改善民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调查与思考。
一、xx市民生工作的主要成效及亮点
近些年来,特别是十六大召开以来我市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切实强化了以人为本、民生至上的理念,在解决民生问题上作了积极探索和不懈努力,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国家统计局最近公布的百强城市排名中,我市列105位,其中我市的社会发展系统指标排在全国第52位,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列全国第4位,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建成区绿地覆盖率、生态建设分别列全国第19位、26位、47位和60位。具体工作中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执政为民、改善民生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动。各级政府在工作中服务民生、改善民生的民本意识不断增强,在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制定时切实把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了反映人口、资源、环境和公共服务、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等方面的民生指标,并细化落实到现实工作中。在政绩考核中,进一步突出了社会保障、群众就业、文化事业、节能减排等工作的权重,倒逼各级确立起“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价值取向。各县(市、区)都全面建立了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每年确定一批与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项目,集中财力加以建设。同时,全面推广了民情沟通日制度,开展了全国百强城市创建、创全省最安全城市、“五城联创”、“文化三下乡”、“三服务”、“811”环境整治、信访下访约访等系列活动,有效解决了群众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实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巩固了和谐社会的建设基础。
(二)公共服务、公共投资已经成为财政的最大支出。围绕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建立和完善了公共财政制度,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切实加大了公共服务、公共产品、公共投资等民生支出。xx市2007年民生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达70.2%,占比比上年提高了2.4个百分点,其中市本级占比为68.2%,比上年提高了4.5个百分点。在财政总支出中教育支出占比达24.5%、科技文化卫生支出占10.74%。(具体情况见pdf文档)
(三)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已经成为全省典型。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的发展理念,切实加快公共服务向弱势群体、向农村延伸,既成为改善民生的一大亮点,也在全省创造了典型经验。2003年起我市就在全省率先开展了“农村五项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同时对城乡居民社会保障进行了全面的提标扩面,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各项社会保障的参保率在全省均名列前茅。(具体指标见pdf文档,截止2007年底)
在新农村建设上,通过统筹规划,整合资源,着力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垃圾集中处理、农民饮用水、沼气利用、下山出库脱贫、康庄公路等六大工程建设,努力扩大惠及面,真正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五年来,各级财政直接投入资金6.68亿元,整合部门项目资金3.87亿元,村级集体投入3.41亿元,极大地改善了农村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具体工作情况见pdf文档)。同时,在全国创新了农民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的工作机制。截止去年底,全市已累计培训农民54.9万人,其中技能等级培训32.04万人,转移就业23.6万人,去年农民工资性收入占比达50.8%。
(四)好字优先、集聚集约已经成为经济发展主模式。解决民生问题,发展是根本。近年来,全市各级坚持好字优先、量质并举的方针,坚持走高起点、特色化、跨越式的路子,努力扩大有质量的总量,既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支撑,也为群众生活留下了一片绿色环境。近几年来,全面实施了工业五大提升工程、“345”特色农业提升工程和服务业“三中心一枢纽”工程,促进了产业联动、快速、高效发展,全市gdp增幅近五年均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实现了经济增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目标。在加快发展的同时,坚持集约高效发展不松劲,强力推进节
能减排,完成了“811”环境整治阶段性任务,并在全省率先建立和完善了项目决策咨询、评估、验收工作制度,坚决杜绝低效益、高能耗、高排放项目落地,腾出有限容量发展了一批优质项目,切实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多方努力,2007年全市化学需氧量削减4.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4.6%。在此基础上,全市开发区入园项目亩均投资额提高15.4%、工业产值和经济效益增幅均列全省第二。
(五)收入水平、幸福指数已经有了明显提升。近年来,各级政府坚持把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幸福指数作为核心指标,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关键点来加以突破。强化了“就业是民生之本”的认识,围绕“创业创新、富民强市”的战略要求,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社会服务业,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业,鼓励群众外出就业等多种形式,切实提高了群众就业率。2007年新增就业岗位2.3万个,转移农村劳动力6.9万人。通过比较充分的就业,促进了城乡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提升了群众生活水平和消费层次。(具体相关指标见pdf文档)
另外,我市在社会事业、生态环境和平安建设上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地位。截止2007年底,每百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2.7张、拥有医护人员3.4个,广播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94.99%和96.12%,初中升高中比例达94.07%,低保家庭子女免费入学率达100%,农民健康体验率达94.4%;在生态建设上,率先实现了全市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的目标,空气质量持续保持二级水平以上,其中一级天数达126天,区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在平安建设上,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达到98.33%,列全省第一。
二、民生工作存在问题及原因透析
虽然我市在民生工作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与广大群众的呼声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经济总量不大与收入水平偏低的问题并存,民生发展缺乏强力支撑。加快发展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基础与前提。但是由于发展起步晚,我市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充分的问题突出,在全国百强城市排名中我市列105位,但经济系统指标仅列191位,2007年gdp仅为全省的2.5%、地方财政收入仅为全省的1.78%,全市还是“养人型”的吃饭财政,客观上难以抽出更多的财力改善民生,民生事业发展的保障与支撑水平难以提高。同时,受产业基础和产业资源所限,我市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与民生紧密相关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等发展不充分,产业配套环境、创业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和提升,群众本地就业率和全民创业率偏低,难以更好地带动群众发展致富。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仅为全省的79%和73%,收入水平低从根本上制约了民生的改善。
(二)民生投入不足与投资效率不高的问题并存,民生发展基础仍然薄弱。由于财力所限,各地民生投入普遍不足。如2007年我市民生支出仅为38.9亿元,而全省高达1225亿元,我市仅为全省的3.2%。尤其是在科技、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投入上存在明显欠账,一些应有的公共设施配套不到位,发展的普惠性不够。如全省各项社会事业投入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高达58.2%,而我市仅为35.2%;全省社会保障支出301亿元,而我市为3.4亿元,仅为全省的1.1%;在百强城市排名中我市万人拥有电影院数仅排在201位,燃气普及率仅列在200位,医疗床位总数列185位。与此同时,投入民生的资金也没有很好地用在刀刃上,存在浪费的问题,一些地方仍存在一定的政绩思想,热心于搞一些“政绩工程”、“精品工程”,很多如体育馆、大广场、大马路、培训中心等工程受益面不广,有限的投入起不到普降甘霖的效果。另外由于部门利益作祟,一些民生投入缺乏统筹性和集中性,“跑冒滴漏”严重,如在新农村投入上存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分散投入的问题,投资效率还有待提高。
(三)发展不均衡与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并存,民生发展还存在恶性循环的现象。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和资源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导致农村发展与投入明显不足,贫富差距、区域差距逐步扩大,不均衡性一时还难以消除。如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比近五年来均在2.6:1以上;“十五”时期,全省25个欠发达地区人均gdp从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45.8%下降到38.7%,我市gdp和地方财政收入在全省占比分别下降了0.02和0.17个百分点。同时,在市场规律下,城乡弱势群体配置和运作资源要素的能力明显偏弱,自我创业、自我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不足,弱势群体一时还难以扭转“低弱”的格局。
(四)政府转型不到位与长效机制不完善问题并存,民生发展缺乏制度保障。各级政府的职能还没有完全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为主转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为主上来,还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型向民生服务型转变,区域发展模式也还没有向民生导向型转型。同时,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制度建设还不健全,如公共财政制度、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群众合法权益维护制度、农村公共设施的长效管理制度等还不尽完善,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改善民生的问题研究和探索得还不够,民生工作的公平性和效率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进一步改善民生的目标取向、工作理念与主要措施
改善民生既是一个社会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因为只有民生得到全面改善,才能更好地促进群众消费,进而更有力地拉动内需、更好地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同样民生问题解决得好,社会才会安定、政权才会巩固,政通人和的和谐格局才能真正形成。因此,“改善民生是头等大事”。各级政府必须进一步明确目标,创新理念,落实更加务实的措施,切实解决好全面快速增长的公共需求与公共服务不到位、基本公共产品短缺之间的矛盾,全面提升服务型政府的民生保障水平。
(一)目标取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
(二)工作理念
——坚持改善经济结构与优化再次分配并举。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一靠提升发展水平,二靠调整分配格局。我们要坚持“提高平均数”与“缩小贫困面”两手抓。既要坚持发展至上,不断做大做强特色产业,大力发展与民生联系紧密的相关产业,积极引导群众就业和创业,努力改善经济构成,提升经济发展对民生的直接带动效应;又要坚持改善分配,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民生事业、民生保障方面的投入,把发展成果合理地分配到群众手中。
——坚持保障生存条件与提升生活质量并举。民生问题包括保障生存、提高质量两个层面。我们既要强化保底责任,切实保障好弱势群体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生活条件;又要增强品质意识,着力在生态环境建设、医疗教育服务、精神文化享受、合法权益保障等方面落实新举措,提高百姓的幸福感,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解决实际问题与建立长效机制并举。全面改善民生是个长期的持续性工作,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统筹规划,稳步推进。我们既要整合资源,集中财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又要善于总结工作经验,找准问题根源,着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通过制度约束和保障,促进问题的科学、彻底解决。
——坚持促进政府转型与强化市场运作并举。解决民生问题的外在动力主要来自政府与市场两个方面。我们既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根据财力可能与群众需求,更好、更全面地解决好民生问题,尽好政府的公共服务责任;同时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作用,调动多个积极性,引导更多的人承担社会责任,借助市场和社会的力量更好地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三)主要措施
——在工作绩效评价上明确新导向。要切实打破gdp政绩观,全面确立起改善民生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和工作目标确定时,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指标围绕民生指标转,切实把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最终归宿;要明确与民生利益攸关的城乡居民收入、医疗、教育、就业、住房、社会保障、环境质量、安全指数等指标,并全面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在工作决策上,凡是与群众利益相冲突的、不利于民生问题解决的都要坚决予以否决。在工作考核上,要自上而下全面淡化经济增长指标,进一步加大民生指标的考核权重与力度,形成正确的工作导向。在领导干部政绩评定和提拔任用时,要推崇“下评上”制度,更多地让老百姓来评价领导,重点要看民生问题的改善程度、看社会发展的和谐程度、看老百姓的满意度。通过正确的导向,倒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形成,真正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在民生经济发展上开创新局面。发展始终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金钥匙。发展既是民生事业的物质保障,也是解决民生问题的直接手段。在新时期发展经济,必须与资源环境可承受程度相适应、与广大社会成员基本公共需求相适应。重点要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优化结构。重点要研究三次产业联动发展问题,构筑跨产业部门的新型产业链条,形成产业协同效应,增强产业整体带动力。根据我市实际,重点要发展与群众创业密切相关、就业容量大的产业,如生产性和社会化服务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据有关方面测算,每投资1亿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工业是500个,服务业是1000个,因此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和旅游、信息、商务、社区、文化、科技服务等服务业,切实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二是要提升效益。就是要全面实施产业提升工程,强力推进节能减排,切实把好项目入口关,提高项目投资综合效益。同时加快完善产业创新体系和产业链条拓展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切实提高工业产出率、农业附加值和服务业贡献率,努力加快有效益的速度、壮大有质量的总量,为民生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保障。三是要引导创业。创业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也是改善民生的根本之举。要以更加开放的理念、更加宽松的政策、更加高效的服务,扶持群众投身创业、引导在外人员回归创业、激励成功人士二次创业,让更多的劳动者转化为创业者,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要通过全民创业的方法更好地解决全民生活保障问题。
——在公共服务投入上落实新举措。坚持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弱势群体覆盖的原则,切实加大公共投入,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重点要做好三件事:一是要完善公共财政制度。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切实把财政资金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进一步压缩行政性支出,集中财力用于民生保障事业。坚持用预算的方法固化民生投入领域和比例,增强民生投入的刚性,保障民生投入不打折扣。要完善为民办实事机制,借鉴杭州市“破七难”的做法,排出一批群众受益面广的民生问题,落实专项资金,强化督查考核,狠抓工作落实,通过不断积累,逐步显化成效。要注重整合资源,把各种专项资金整合起来,统一规划,统筹使用,并实行直接拨付,切实减少中间跑冒滴漏。如在新农村建设上,要转变由农办、农业、水利、交通、建设、环保、文化等多部门分头报项目、分头拨资金转向由发改部门统一审核项目、财政部门直接拨款到项目的方法来操作,切实减少中间环节。二是要强化市场运作。在加大政府投入的同时,也必须防止政府全埋单、财政全兜底的大包大揽倾向,要注重运用市场化手段,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调动多个积极性,来化解民生问题。如对一些准公共产品如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可以采取政府贴补的方式交由市场主体来建设和运作;在经济适用房的建设上,可以采取向房地产商回购或直接发放补贴的方法来代替政府自建的模式;如在农村一些公共设施投入上可以发动群众集资、鼓励社会人士捐款等多种形式来解决资金问题,对已建成设施的维护和卫生保洁等可以导入城市物业管理的模式,进行市场化管理。三是要讲求投资效益。要坚持“少点轰动性、多点普惠性”、“有限财力发挥最大效能”的原则,严格把好公共投入关,切实提高投资效益。要确立不求大但求舒适、不求效应轰动但求解决问题的理念,杜绝“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马,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把有限财力真正用到刀刃上。要完善项目科学决策、全程稽查和后评价制度,用“受益多少人”、“群众满意否”来衡量政府投入成效,对投资效益低的要进行问责。
——在公平制度构建上迈出新步伐。解决民生问题重在建立利益均衡机制,设计公平正义的制度空间。一是必须坚持人人平等、城乡一视同仁的原则,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设定政策和制度;二是要坚持“提低、调高、扩中”并举,加强全社会统筹力度,促进共同富裕,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三是要完善民情沟通、民主听证、民主恳谈等制度,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四是要提高政府决策的透明度与群众参与度,通过重大决策网上公开征求意见、市民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推进阳光政务等多种形式,真正让当事人的意见进入决策层,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提高政府决策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在解决突出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主要集中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生活环境等六个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既要创新方法、完善机制,也要持之以恒、狠抓落实。就业方面:要关注城镇居民转轨就业、大学生等青年就业与农民转移就业的“三碰头”问题,要实施“创业促进就业工程”、“就业援助工程”、“就业信息平台建设工程”、“就业岗位拓展工程”,促进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并全面消除零就业家庭。医疗方面:重点要解决医药改革滞后,特别是城乡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医药不分”和“以药养医”等体制性问题,着力完善社区和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加大公共医疗的保障力度,健全大病救助和惠民医疗制度,解决好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教育方面:重点要解决好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通过实施“名师名校共享工程”,推进城乡学校结对互助,加快教育布局调整,提高优质资源共享度,促进区域教育公平。社会保障方面:要按照“城乡统筹、全面覆盖、不留空白”的要求,尽快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新型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生活,总的目标是要探索区域间社会保障资金的流转机制、推进城乡社会保障的一体化并轨。住房方面:要合理安排开发规模,有效遏制炒房行为,严格控制商品房价格,同时要完善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民工公寓建设机制,确保居者有其屋。生活环境方面:重点要做好环境保护和安全保障工作,特别要保障城乡大气和水环境质量,保障城乡居民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维护好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同时,要按照“公交优先、停车有位”和“城乡公交一体化”的要求,切实解决好“出行难”和“停车难”的问题。
第三篇:谈十八大报告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谈十八大报告如何改善民生问题
在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报告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报告中,胡锦涛同志总结回顾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阐述了一系列关乎国计民生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其中,关于民生问题的论述,所占的比重较多,提出了包括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在内的一些新的提法和观点。
一、何为民生问题
什么是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就是老百姓的生活问题。党中央提出的“ 以人为本”,就是把人的全面发展、人民的利益作为根本,就是要关注民生,解决民生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某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是对“民生改善”的再动员、再部署。
二、我国民生的现状
我国经过 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瞻目的成就,不仅基本解决了亿万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但是,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及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民生问题日益凸显。当前的民生问题是我国在未来发展中面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稳定,中国的发展好坏,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民生问题解决得如何。我国的社会不公正问题大多集中在与民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面,如贫富差距悬殊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等,因此党和政府只有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才能切实维护好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同时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盼。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不断加大在改善民生方面的努力,并且取得显著的成效。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出现“民生”这一词汇。民生问题日益成为党和国家的主题,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越发彰显。通过十年的努力,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实现了免费城乡义务教育,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一些民生难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可以说,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民生改善成效最显著的一个时期,较好地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改革攻坚阶段,我们党把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意义重大。首先,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能够有效的增强我们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促进党执政水平的提高;其次,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可以有效的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收入水平,发动内需拉动的强大经济引擎;最后,改善民生加强社会建设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保证,通过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增加社会发展的和谐因素。可以说,民生已经是我国发展中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正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并对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从“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五个方面进行了工作部署。
三、如何改善民生
党的十八大对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方面所做出的重要决策和部署,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设民生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代表人民,一切为民谋福利。建设民生政府,就是政府要树立“公民权利本位,政府义务本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思想,从民众最为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着手,以提高民生质量为宗旨,以民众是否满意为评价民生工程的唯一标准。
建设民生政府,就是要重点关注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分配等涉及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与发展问题。
首先是教育问题。在教育方面,强调教育发展优先,加快人力资源强国的建设。在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落实城乡无差别义务教育政策,逐步解决农村“普九”债务问题。完善国家助学制度,加大对不同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点支持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实施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鼓励大学生、师范生到基层、农村任教等。
其次是就业问题。在就业方面,继续实施扩大就业的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实现就业公平,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取向;在工资分配方面,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切实增加城乡居民收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再次是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方面,要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主要是要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完善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等各项制度,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缩小社会不公平,坚持以完善民生为出发点和基本目标。
最后是收入分配问题。收入分配方面,主要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进一步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个人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要通过改革和发展,扩大转移支付,强化税收调节,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防止两极分化,使全体社会成员逐步共同富裕。
通过改善民生可以为大量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提供一个基本的保障,提供一个起码的尊严底线,从而消除贫困现象,减小或缓解过大的贫富差距;还可以为每个社会成员广泛地提供最为基本的发展机会和发展平台,从而增强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从而,有助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改革的成果,为每一个社会成员提供充分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秩序是一切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前提。民生问题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人民大众都普遍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解决民生问题,使民众安居乐业、共享太平,能够为政权的稳固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总而言之,解决民生问题我们所迫切需要解决的就是,就业、教育、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2013年4月8日
第四篇: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
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途径和意义
十八大报告具体论述了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这五个与人民群众关系最直接、最密切的现实问题,强调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这些令人鼓舞而又实实在在的举措,彰显出执政党“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执政理念,以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民生诉求。
一、民生问题
民生问题指国民的生活问题。通常表现为包括衣食住行、上学就业、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种种问题。民生问题是具体的,在不同的 历史时期,其侧重点有所不同。改革开放初期,最普遍的民生问题是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作为民生之基、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这些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经济发展方式快速转变的今天,人民群众对生活改善的新期待中,既有居民收入的增加、物质生活的丰富、精神需求的满足和社会安全的保障等迫切要求,也有对喝上干净的饮用水、呼吸上新鲜洁净的空气、享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居住环境和对整个社会和谐幸福等的迫切要求。一句话,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要提高,生活质量也要提高。尽管民生问题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但其本质都是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能否得到实现的问题。其本质不在于自然条件的优劣,而在于我们能否按照社会主义的本质及其在经济、政治、文化制度方面的要求,有效地实现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问题,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并进而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一、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师德水平和也未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
第二、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只有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安定和谐。就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因此,要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职能,完善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鼓励自主创业,促进充分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政府扩大就业与支持群众自主创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型和小型微型企业,引导和促进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各种服务业加快发展,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村富裕劳动力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为劳动者提供高效优质就业服务,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观念教育,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完善就业政策,鼓励普通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就业;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就业援助力度。尽力让群众就业有门、创业有路、生活有来源、致富有奔头。
第三、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
增加居民收入是民生之源。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是体现社会公平和效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合理调控收入差距,要求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统筹兼顾区域发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
第四、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社会保障机制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使广大人民群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困有所补、危有所救、灾有所援、残有所助的基本生活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 民的社会保障机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目标。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要加强城乡扶贫帮困工作,做好对残疾人等各类弱势群体救助工作。扎实做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积极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巩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制度,建立与物价变动相适应的城乡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适时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第五、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医疗卫生是民生之急。要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生活难题,加快医疗卫生公益事业发展,稳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社区卫生服务全覆盖,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进一步提高参保率,健全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促进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继续做好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及困难企业职工等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加大城乡医疗救助支持力度。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享受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病有所医、药有所值、医有保障。
第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强化公共安全体系和企业安全生产基础建设,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和改进党对政法工作的领导,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三、解决民生问题的现实意义:
第一、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夙愿。
第二、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是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这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
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会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第四、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
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因此,我们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五、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良好干部作风的要求。
改善民生的过程,既是提高干部工作能力的过程,也是锤炼和改进干部作风的过程。广大干部只有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真正树立良好的干部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赖。
第六、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只有加快社会建设,努力营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十八大报告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浓墨重彩地描绘了一幅民生发展的幸福画卷。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还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实际上都贯穿着切实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这条主线,都以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为目标和归宿。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温家宝:《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第五篇: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浅谈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和途径
民生问题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问题。古今中外的治国经验表明:谋民生者得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我国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然而,伴随着经济增长,当前,各种社会矛盾也呈现出来,如住房难、就业难、看病难、上学难等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日益突出。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一、改善民生问题的意义
第一、解决民生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决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这一科学和精辟的论述,体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既有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物质基础,又要求不断完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全体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党的十七大强调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加快推进社会建设,这是我们党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集中体现,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部署,反映了全体人民的共同夙愿。
第二、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解决民生问题,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落实到人的全面发展上。
第三,解决民生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正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会有力地促进社会和谐。
第四、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党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断提高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的能力,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第五,解决民生问题是树立良好干部作风的要求。广大干部只有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所急,才能真正树立良好的干部作风,赢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和信赖。
第六、解决民生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也面临不少问题,突出的是: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居民住房、安全生产、司法和社会治安等方面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就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只有加快社会建设,努力营造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良好氛围,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二、改善民生的主要途径 民生问题,民心所系,国运所系,不仅关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和谐社会建设成败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应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利益问题入手,努力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1、要解决好生存性民生问题
做好民生工作,要把满足群众的生存性需求摆在突出位置,解决好就业、保障、住房、医疗、增收等问题。
一是要促进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民只有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社会才能安定和谐。二是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体系。社会保障是民生之依。三是要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四是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适当增加居民收入。统筹兼顾区域发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开发力度。
2.要解决好安全性民生问题
完善社会管理是民生之盾。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可靠保障和坚强后盾,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保障和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
3.要解决好发展性民生问题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核动力。要在解决好生存性、安全性民生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教育、文化等发展性民生。
一是要促进教育优先发展。
二是要大力推进文化事业健康发展。
“国以民为先,民以生为先”。民生连着民心。只要我们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深怀爱民之情、忧民之心、为民之志,事事想着群众,心里装着群众,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一定能将民生工作做得更好,一定能最大限度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一定能增进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和感情,也就一定能凝聚全社会人民的力量,把整个社会建设得更富裕、更文明、更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