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名词解释

时间:2019-05-14 15:0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心理名词解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心理名词解释》。

第一篇:社会心理名词解释

1.联结(association):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

心理现象和行为。

2.强化(reinforcement):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

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3.模仿(imitation):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

德(Miller & Dollard)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4.自我价值:自我价值(self-worth)即个人选择一定的价值标准对自身进行价值评判获得的关于自身总体价值的概念。

5.自我价值定位:自我价值定位(self-worth positioning)指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标准来评价自

身的价值。不同的个人的自我价值定位可能是高度不同的。

6.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feeling of self-worth)指个人对自身价值评判结果的体验。

7.自我价值支持:个人的以自我价值感形式表现出来的自我价值状况,是由两个根本性因

素决定的,一是自我价值支持,一是自我价值定位。前者是客观的自我价值依托,后者是自我价值的诠释体系。

8.自我价值保护:自我价值保护(self-worth defense),则是指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优势心理倾向。

9.关系解释研究:又称相关研究(correlational research),是考察两个或更多变量(即现象)的相互关系,揭示一个变量是否受其它变量影响,影响程度和性质如何,进而用一个变量预测另一个变量的研究方法

10.档案法:档案分析法(archival analysis)的简称。它是根据一定的目的,搜集各种现存的发表和虽未发表但是通过系统方法记载(如论文、地方志)的知识载体,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的科学认识的方法,借以揭示特定社会行为与心理现象与某些社会条件之间依存关系的一种方法。

11.现场研究(field research):是研究者亲临被研究情境——现场,对被试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观察的方法。现场研究时常运用各种调查方法获得更多背景资料。

12.现场实验(field experiment):指在真实生活情境中进行的有控制的实验,所以又称自然

试验(natural experiment)。有些社会心理学家将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两种方法统称为现场研究,并强调这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首要的方法。这说明现场研究与现场实验方法在社会心理学中具有特殊地位。

13.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是通过系统操作一个或多个变量(自变量),以确定其变化

是否对其他一个或多个变量(因变量)造成影响的研究方法。

14.实验室实验(laboratory experiment):是直接以实验室环境作为实验情境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

15.客观性原则(objective principle):要求社会心理学研究以事实为根据进行假设、推论和

获得结论。

16.伦理性原则:也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需要尤其强调的原则。由于社会心理学直接以人为研

究对象,并且在研究时经常需要隐藏真实研究目的,因此社会心理学研究如何避免给被试带去伤害,就成了不可回避的问题。

17.社会化(socialization):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学习社会知识,掌握社会技能,建立社会经验,并通过自身不断的选择和建构,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社会成员的过程

18.角色: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的理解事物的态度和价值观。

19.社会比较(social camparison):将自身状态与他人 进行对比以获明确的自我评价的过

程:

1、社会比较是获得社会性自我评价的唯一途径。

2、倾向于选择与自己社会特征共同的人进行比较。

3、情境越缺乏客观标准,比较倾向越强。

4、自信心状态影响比较的性质。

5、扩展范围,深化内容,超出自身所属群体,重视个人内在的历时性比较 直接强化:人们根据所受到的强化或惩罚才建立起相应的行为规范概念和行为方式。替代强化:人们不直接参与某一活动,也不需亲自体验直接的强化,而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受到奖励或惩罚,使自己在以后类似情况下也作出这种行为或抑制这种行为。自我强化:使用自己设定的标准来评价、衡量自己

亚社会:相对于宏观大社会的直接社会环境;较大社会背景的较小社会背景

20.文化:是在某一特定群体或社会的生活中形成的、并为其成员所共有的生存方式的总和,包括价值观、信仰、艺术、法律、风俗习惯、风尚、生活态度及行为准则,以及相应的物质表现形式。

21.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又称教师期望效应,即如果教师对学生抱有良好期

望,一段时间后,这种期望会成为现实,学生真的如期望的那样获得了良性发展。这种被称为“期望自动实现”。

22.成人社会化的概念:基本社会化基础上,适应文化环境的变化及其所要求的角色重构,在担负正式社会责任后进行的延伸性的社会知识、技能、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学习过程。

23.角色获得:站在别人的立场,体验别人的角色,了解别人在特定交往情境中的期望和情

感。

24.成人社会化的文化反哺机制:在急剧的文化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

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

25.角色改变:从具体的角色上来看,成年人不只承担相对单纯的角色,众多的角色要求他

们面对不同对象和情境及时、经常转换角色。

26.再社会化:个体从一种思想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或工作方式向另一种方式迅速转

变与适应的过程,称为再社会化问题。

27.态度的定义: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有一定观念基础的评价性持久反应倾向。

28.内隐态度:指影响对个人当前认知、情感和行为反应产生影响的过去经验和态度形成的无意识痕迹。

29.社会知觉:人对各种社会性的人或事物形成的直接的整体性印象,主要是指对人的知觉

(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群体)。

30.印象:人在最初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

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起来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是社会知觉过程的结果。

31.印象形成:对别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明确其对于我们的意义,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定

向的过程。

32.首因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

33.近因效应(Recency Effect):在总的印象形成上,最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

响更大的现象。(没有首因效应普遍、明显)

34.晕轮效应(Halo Effect):对一个人形成了某种印象后,这种印象会影响对其他特质的判

断,人们会习惯以与这种印象相一致的方式去评估其所有的特点。

35.预言自我实现效应(Self-fulfilling Prophecy):对一种情境的最初错误解释,会引起某

种预料的行为,使错误的观念成为现实。

36.印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别人所形成的印象符合自己的期望。

37.印象形成:信息的输入,形成有关别人的印象。

38.印象管理:信息的输出,对别人的印象形成过程发挥影响。

39.自我表现:自觉的印象管理过程称作。自我表现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一个基本方面。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有意识地按照一个模式表现自己,以便给别人留下期望造成的印象,借此达到预定目的。

40.内隐社会认知(Implicit Social Cognition):社会认知过程中的一些个体不能回忆的经验,这些经验对个体的行为和判断具有潜在影响作用,是更深层的、复杂的社会认知活动。

41.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

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42.图式(schema):过去经验中关于个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

架构,它可以是语言材料的图式,也可以是视觉材料的图式,还可以是其它材料的图式。

43.图式加工(schematic processing):人在接触外界事物时,在记忆中检索那些与输入信息

最符合的图式与之对照,加以理解和解释。

44.归因(attribution)是指根据有关的外部信息、线索判断人的内在状态,或依据外在行为表

现推测行为原因的过程,也称归因过程。

45.刻板印象/类属性思维(Stereotype):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的一种针

对特定对象的既定的认知模式。

46.自我服务偏差:个体一般都对良好的行为采取居功的态度,而对于不好的、欠妥的行为

则会否认自己的责任。

47.自我图式:是指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指个体有关自己某些具体的能力与特征的认知。

一个图式就是一个具体的成分概念。

48.自我效能:指一个人感到自己能胜任和有效的感觉

49.习得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指人或动物面对反复出现的不好的事件,感到难以控制,从而学会了放弃和感到无望的现象。

50.同理心:是指站在对方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对方的真实看法和内心感受,并且

基于这种理解来进行沟通,同时将自己的同理心传达给对方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

51.爱情三角理论(R.Sternberg, 1986):所有的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密(intimacy)、激

情(passion)、承诺(commitment)。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

52.助人行为(helping behavior)特指以特定的个人或群体为对象的亲社会行为。根据助人

行为的动机性质,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无个人动机,不期望任何回报的助人行为,即利他行为(Altruism)。

53.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

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分享行为、捐献行为、合作行为、助人行为、安慰行为和同情行为等。

54.侵犯行为(aggressive behavior):简称侵犯,是一种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的伤害行动。这

种伤害行为可以是实际造成伤害的行动或语言,也可以是旨在伤害而未能实现的行为。

55.去个性化:个人在群体中自我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

56.媒体暴力(media violence):是指大众媒体(包括电影、电视、报刊、网络等)传达的暴力内容对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负性影响的现象。

57.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

向变化的现象。从众行为的本质,是个体受到某种社会影响力作用之后,所产生的一种适应性行为反应。

58.依从(compliance):指人因为他人的期望压力而接受他人请求,行为符合别人期望的现象。

59.服从(obedience):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权威命令之下,迫于直接的或规范的压力而做出

命令指定行为的现象。

60.依从诱导策略:

(一)“登门槛”效应与技术:脚在门栏内,从小请求到大请求。

(二)低球技术:先让对方看到答应后的好处,等到答应后再放出后面的附加代价。

(三)“留面子效应”:先提出很大的要求,被拒绝后再减低要求。

(四)过度理由效应:更有吸引力的外在理由会取代内在的理由。

(五)最低要求启动策略:用最低要求的方式来请求别人做出捐助行为,是一种有效的启动别人善意捐助行动的策略。“哪怕是一分钱也有帮助”“做好人”是人们最稳定的追求之一,为保持自己的利他主义形象,难以拒绝一点小小的奉献。数目小到每个人实际上都可以负担时,拒绝就代表你缺乏最起码的利他主义奉献精神,没有人愿意承受如此巨大的自我否定而拒绝做一个小小的奉献。而一旦人们实际进行捐助时,又会拿出有利于自身形象确立的社会可接受数目。

61.过度理由效应:附加的外部理由取代了人们行为原有的内在理由而成为行为支持力量,从而行为由内部控制转向外部控制的现象。

62.社会助长:也称社会促进或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与别

人一起活动或是在电子监控存在的情况下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63.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64.群体极化的概念: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第二篇:社会心理效应

社会心理效应

被誉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界取得最高成就的早期学者,也被誉为我国社会心理学第一人的孙文本认为:社会心理学应以个人行为与社会的相互影响为研究对象,“从个人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社会中的行为”,“从社会的立场说,社会心理学研究社会中个人的行为。”

如果说上面说的是社会心理学,那么下面讲的就是心理效应,心理效应在当今的社会中更加普及并且更加的适合被运用到社会中,现如今的上班族面对每天的交际、应酬有着许多困扰的地方,同样的,在他们的人际交往中也有这许多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不同认识。想要更加好的去与人交流,就要更好的去学会对不同的人进行不同形式的交往方式。

人若期待别人对自己有好的印象,就会认真表现自己;反之,就会很随便。把人比成龙,他就会像龙一样得表现;把人比作马,就会像马一样地表现。“比马龙效应”是一种高期望的激励方式。在现今的社会中,多数被老板或是上司用来激烈底下的员工的话语,对于被激励对象来说,如果仅仅考虑让其力所能及地做事,往往很能激励其创造力。而拔高激励,可以激发人才的创造力。人的创造力激发出来,不但能够更好的为企业、团队做出贡献,更加能够的是使老板散发出那种与众不同、知人善用的优点,能够使大家对老板的目光独到表示倾慕之意,更加好的让老板这个身份得到大家的认可。

在现代社会,许多人是被贴上了一些有色的标签的,有些人或许会为这有色的标签而搞到困扰,但是也更多的人会为了这些标签而改变自我本身,从而为了能够达到与这些标签所符合而做出一些超出自我本身价值的事情,这就是有名的“标签效应”。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做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而引起的,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作用,无论“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第三篇:社会心理效应及其应用

社会心理效应及其应用

学校: 姓名: 学号: 专业年级: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就是系统的研究社会行为的一门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相互影响所能提出的任何问题,都包括在社会心理学范围之内,而包括在这个范围之内的社会心理效应,就是对其中一些有规律的现象作出的研究和总结。这些效应所研究的问题,都是我们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我们是社会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所以,我们观察着他人和自己,慢慢地,我们对一些社会行为产生了心里效应。而为了我们能个好的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我们就得学会好好应用它!

一,了解社会心里效应的重要性:

社会心理效应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自己的社会认知和社会印象对社会现象或个人行为产生的一种心理效应。心理效应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境之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心理效应普遍地存在于每个人身上,普遍地存在于各种场合,它具有普遍性。心理效应尽管很微妙,很难觉察,但它确实对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产生影响或发生作用,它具有客观性。心理效应的种类很多,表现在各个方面,它具有多样性。同一种心理效应在每个人身上所表现的程度不同,不是每个人都有同样的心理效应,它具有差异性。心理效应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要会恰当地运用它。

而要获得社会心里效应的首要条件就是需要形成正确的社会认知。那么,何又为社会认知呐?

社会认知:即是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行为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是根据认知者的过去经验及对有关线索的分析而进行的,包括对知觉对象的感知、印象、判断、推测和评价在内的社会心理活动。包括:

①.对人的认知: 根据某人的言语、行为等外部特征,对其动机、品质等内含的认知。

②角色认知:从个体的表现确定其社会角色,从而推想其它品质的认知。③人际认知: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知。④.因果认知:对社会行为原因的认知。

⑤自我认知:对自己作为社会成员的品格、地位、身份等方面的认知。说到正确的社会认知,有些人就要问了,为什么非要是正确的呐?难道社会认知还会产生错误吗? 我想说的是,社会认知包含有一个心理过程,而任何心里过程都有一定的心里操作加工程序,这就会使我们现实生活中对社会认知产生偏差是常有的事。

而造成社会认知偏差有许多原因,如: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积极性偏差,证实偏差,后视偏差,虚假一致偏差,自我中心偏差等一些因素。这些认知偏差都会影响我们对知觉对象的感知,印象,判断,推测,及我们对其的正确评价。它带有很大的主观能动性。

这一些都会影响我们结交怎样的朋友,怎样的学习,及其过怎样的生活。

综上所述,社会认知对于我们日常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里效应具有很大的影响。而正确的社会认知又是我们形成正确的社会心里效应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学会社会心理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既然社会心理效应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占有这么重要的地位,我们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并利用好它,把它可以作为一种生存的技能之一。

由于各种心理效应应用都有不同的社会心理效应,我们就应该学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不同的方法,以使得最轻松的状态达到最佳效果。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塞浦路斯国王,他爱上了自己雕塑的一个少女像,并且真诚的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就给了雕像以生命。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期望而使“雕像”变成“美少女”的例子也不鲜见。比如在教学上就有一个关于皮革马利翁的例子:

有篇文章叫《课堂里的皮格马利翁》要表达的内容是教师期待某个学生是天才,这种期待心理会对那个学生发生影响,使他对自己“一定会成为出类拔萃的学生”这种愿望的实现,产生心理上的安慰和激励作用。这种现象被社会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近年对少年犯罪儿童的研究表明,许多孩子成为少年犯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不良期望的影响。他们因为在小时候偶尔犯过的错误而被贴上了“不良少年”的标签,这种消极的期望引导着孩子们,使他们也越来越相信自己就是“不良少年”,最终走向犯罪的深渊。积极的期望促使人们向好的方向发展,消极的期望则使人向坏的方向发展,人们通常用这样来形象地说明皮格马利翁效应:“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要想使一个人发展更好,就应该给他传递积极的期望。而这种心态也正好可以用在我们学习或奋斗目标上。使它来引领我们创就辉煌的明天。

我行,我行,我一定能行!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 10 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又过了 10 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 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 2 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效应”。

而这种社会心里效应也告诉我们对于一些事情要有一个限度,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是越长越明白达到的效果就会越好。比如,考试考差了,父母亲对一次失败而不停的向我们指责批评,我们会有最初的愧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这样不仅达不到最初的目的,还会使事情适得其反。因此,我们要在生活中学会怎样适可而止,简单明了而又能达到效果。

首因效应

在社会认知中,个体获得对方第一印象的认知线索主要是相貌、表情、姿态、身材、仪表、服装等外部的信息。但这些首次获得的信息往往成为以后认知与评价的重要根据。如在人们的日常社会交往中,若第一次与人交往接触留下了好印象,则在彼此分开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会保留在脑中;当第二次再相遇交往时,则会不由自主地按脑中原来第一次形成的好的评价的视角来认知评价对方。

首因效应可以告诉我们,在生活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非常注意第一印象。给别人留下好印象的同时也就给自己留下了更多的机会。

但我们自己也要注意的是 根据第一印象来评价一个人的好坏,是比较偏颇的,是不太正确的。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太早的给别人下定论,评价一个人,一定要经过长期的听其言,观其貌,察其行。

迁移效应

在学习心理学中,先行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称为“迁移效应”。它有三种效应方式:

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正效应;先行学习A 干扰和阻碍了后继学习B的效应,称为负效应;先行学习A促进了后继学习B无任何影响,称为零效应。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不注意有关迁移条件产生的条件,就会发生不必要的迁移现象,如,中国人在英国开车,常发生困难,感到不习惯,甚至出现车祸。这主要是因为在国内我们一般是向右行驶,而在英国却恰好相反。当然,如果运用好迁移效应就可能产生下面的效果。如,在棒球队员中选拨出高尔夫球的集训队员;让会英语的人去突击学习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一般都有会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这一理论给我们的学习启示是:

一是要注意发现概念、原理的相同、相通之处,要学会扩散性思维。

二是注重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在学习过程中注意掌握那些具有规律性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三是要广泛地积累各方面的学习经验。

四是要注意防止在学习过程中,尤其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定势,不要把思想禁锢在一点上。禁果逆反

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这种现象也被称作“潘多拉效应”。

比如土豆在法国的引种。在当时的法国,土豆被人们称为“鬼苹果”,农民都不愿意引种。著名法国农学家帕尔曼切长时间的劝说引导都未能奏效。

最后,他想到了一个绝妙的办法,他受国王特准,在一块贫瘠的土地上种植土豆,并由一支着军礼服、全副武装的国王卫队看守。一到夜晚,看守卫队故意撤走。

结果,人们受到“禁果”引诱,每到晚上就来挖土豆,引种到自己的田地里。通过这种方法,土豆的种植在法国得到了迅速推广。

还有就是在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比如在中学时候家长不准我们早恋,却激发了我们更加想恋爱的欲望一样。吃零食、看小说、玩网络游戏的问题也是这样,若学校,家里不晓之以理,却来个硬性禁止和规,我们会感受到自尊心受到伤害,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因此 ,容易产生“逆反心理”,禁果效应也就自然产生,各种不良现象非但没有消除,相反 ,尝试的人、深陷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

自我保护价值逆反

任何时候,当外在的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时,人们都会有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的保护。人们由于自我价值保护动机的推动,对一些损伤自己人格尊严,自尊受到伤害的行为会进行的反抗称为自我保护价值逆反。

像2004年的马加爵因同学无心的小嘲笑就疯狂杀害寝室同学。李磊,性格内向,从小就被父母因一点小事而责骂,结婚后妻子又争强好胜,使得他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认为所有人都看不起他,他仇恨家人,仇恨社会,终于在一天夜晚丧心病狂的将父母妻子妹妹孩子一家6口给杀害。

而引起这些的都是因为他们不被别人所尊重,觉得自我价值被否定而引发的一系列后果,是他们过度的保护自我价值而造成的。

所以,这就警示我们在人与人的交往之中,我们要弱化别人的自我防御,保护他人的自我价值,尊重他人。学会养成利他的行为习惯,这不仅有利于他人,更重要的是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生活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与他人交际往来,特别是在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时间,需要扮演不同的角色,交际网络会愈加拓宽,交际往来会日益频繁。无论是朋友、亲人,抑或上级、下属、合作伙伴等等,都会成为影响我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如何洞悉他人心理,沟通了解之后并加以选择应对,成为我们未来生活的重要课题。学好社会心理学,不只让你在今后的生活中游刃有余,也让他人在与你的交往中形成双赢局面。社会心里效应及其应用,往小了说,它关乎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往大了讲,它关系一个家族、一个团体、一个社会,甚至是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

参考文献:

《应用社会心理学》 《心理学导论》

百度

第四篇:社会心理学期末论文

浅谈从众现象

摘要:文章通过很多案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和普通人们的从众现象,并用老师上课教授的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去加以解释。从而抑制大家的从众心理,真正引导大家去坚持自己的意见,多做亲社会化的事情,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关键词:从众、集体无意识、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羊群效应

“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在心理学上“羊群效应”说的就是从众。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当他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他趋向于与群体一致的现象,叫做从众行为。从众行为还可以分类为:真从众,权益的从众,假不从众,真不从众。

下面举几个例子分析一下大家从众的原因。比如前段时间H7N9流感病毒肆意泛滥时,一位甚至多位所谓的“专家”说了:喝板蓝根可以预防流感。这家伙,话一说完,大家挤爆了全国各家药店,板蓝根顿时价格堪比黄金,很多药店一大早就得挂出:“板蓝根已售罄”的标示,这场**席卷了中国各地,还引发了微博的各种段子。记得看过一个段子是这样写的:三个屌丝向一个女神表白,甲说:我有宝马别墅,乙说:我有切糕,丙说:我家有很多板蓝根。此时甲乙默默离去。笑话反映了当时大家的盲目购买板蓝根的行为。

一加分析,他们从众的本质原因是个人受到了群体的压力。因为大家都在买板蓝根,你不买大家会觉得你这个人不要命啦怎么怎么的。这种无形的压力导致了大家盲目跟从,为什么叫盲目呢,因为大家根本不知道这样做是否科学,而且忽视了正确的预防流感方法。下面说下群体压力来自哪里。本例中,群体压力一是来自信息影响,是指遵从群体规范是获得信息的方式。由于人们普遍缺乏相应的专业知识,看到大家纷纷去买板蓝根,在这种矛盾和不确定的情景中,人们对自己的感知没有把握,所以大家都去跟从。第二个来源便是规范影响,规范影响是指,从众是为了获得他人的接

受和表扬,避免受到惩罚和排斥。该观点认为,人们有被他人接受的需要,我们所有人都想要被喜欢,被接纳。避免成为“异类”,渴望融入集体。有时大家不知道自己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仍然希望追随集体。另外,就算有人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不完全正确的,还是会追随融入集体。就如例子中中,看到大家都去抢板蓝根,如果自己不去买肯定会有种不被接受的感觉,所以大家都去参与其中。

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包括规范影响的因素和信息影响的调节因素。

规范影响的因素。其中第一个因素就是群体凝聚力,即一个群体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依存的强烈程度。群体凝聚力越强——即群体成员越是相互依赖——从众行为产生的速度也就越快。如果群体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将最大化这种相互依存感和群体凝聚力。例子中,大家的目标就是大量储备板蓝根,以预防H7N9。影响从众水平的第二个因素是群体规模。从众水平看起来与同谋的数量成正比。但是在同谋数量到达一定程度后,从众水平就会稳定下来。比如说,当有些个别人觉得并没有什么板蓝根可以预防流感的说法,而不去追随买药潮流,那么这些个别人逐渐增多,这些个别人就不会感到是单个的个体而形成另一个群体,新的群体成员就会感到遵从的压力,以避免社会排斥。影响从众行为的第三个因素是社会支持。社会支持与群体凝聚力和群体规模不同,它不是提升从众行为的比率,相反它会减少从众行为的发生。比如,当发生买板蓝根**时,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讲明不需要抢药的道理,那么只要有人相信他,就会对社会共识形成一种形式的破坏,以降低从众行为的可能。但是,社会支持必须是一致性的。比如起初支持那个站起来讲道理的人,后来反又倒向了大多数人的观点,那么从众行为会处于通常水平,不会有降低。

信息影响的调节因素。信息影响是从众行为背后的驱动力。有两个因素调节信息影响。第一个因素关乎个人。参与者越不自信,就越有可能遭受信息影响。例子中,追随者对专业知识的欠缺导致了盲目相信别人,就是这个道理。第二个因素关乎情境。比如文化规范。在个体主义文化,如美国能够产生很高的从众行为。那么在集体主义文化条件下,如中国,会产生更高的从众行为。

下面说下中国的大学生从众现象。大学生群体中,有一个人用苹果手机,很快,他周围的人也会陆续用苹果。即使经济条件不允许,哪怕卖个肾也要搞来一部苹果。学习上,你上自习,我也上自习。大家一起吃饭,一起学习。除此之外在大学生中还存在着

一些消极的学习从众现象如学生的考试作弊。有的学生从主上并不赞成作弊但是看到少数原来不如自己的同学通过作弊取得了好成绩而且没被发现就会对自己的信念产生动摇进而带着一种不正确的理性从众观或盲目从众也参与作弊以致对自己各方面都产生不良的影响。有的大学生甚至还说:“大家都作弊不作弊的学生反而是傻瓜。还有,一个人恋爱了,他周围的人就要寂寞了,恋爱不?不恋爱吧,这叫咋回事,他们都恋爱了,我不恋爱不就太没面子了。于是怎么也要赶紧找一对象。还有就是入党,大家争先恐后入党,也不知道为啥入党,总之就是你入我也入。大学生毕业找工作也有很多从众的,都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别人干什么工作,自己也要去试一试。殊不知自己即将走上一条不归路。

探讨大学生从众心理原因必须深入到主体内部,挖掘从众行为发生的心理根源。我们可以发现群体环境、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主要原因。群体环境对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及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中国有句古话“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群体环境常常会对个体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群体易使个体产生对其的信任。对群体越信任,个体就越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而从众。调查表明,部分大学生把“信得过”的老学生、老乡作为他们学习的“楷模”,盲目从众。在学习上表现为“老生老乡怎么学就怎么学”,在遵守校规校纪方面表现为“向老生老乡看齐”,如此容易导致“从良则良,随莠则莠”。二是群体的压力大,容易超过了个体的心理承受力,个体就会对偏离群体的行为感到不安,从而产生从众行为。三是群体意见的一致性程度很高,使个体不得不与群体保持一致。四是群体的规模和内聚力也影响个体的从众心理。群体规模越大,内聚力越强,个体就越容易从众。个体的素质和能力是大学生产生从众心理的另一主要原因。如果个体的自信心不足,缺乏决策能力,就难以形成自己的主见,从而产生从众行为;如果个体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正义感不强,缺乏原则性,则容易随大流。加上现在大学生基本是独生子,他们事事依靠父母,这种依赖心理在短期内依然存在并导致依赖他人,盲目从众。

中国式过马路、见死不救、见老不扶、冷漠麻木等中国式集体无意识也属于从众现象。中国人骨子里缺乏自我意识,在涉及包括社会公德在内的道德问题的时候,人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丧失了自己的主体地位。相反的,我们应该做一些亲社会行为。避免麻木者的这样的心理行为:发生什么事了吗?——他不需要我帮助——不是我的责任——

我帮不了他——算了太危险了。

总之,从众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管是中国式集体无意识还是大学生盲目跟风,还是群众盲目跟随大众潮流。我们都应该用社会心理学知识加以分析,并努力避免,因为从众不利于保持个性,甚至会酿成悲剧。我们要做的就是多做亲社会化的行为,避免从众,正确对待群体的意见和行为,让我们的社会变得更美好。

第五篇:07个体社会心理

七、个体社会心理(一)社会动机

社会动机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是引起、维持、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人的一切社会行为及活动方向都是由一定动机所驱使的,动机是行为的原型,行为是动机的外在表现。

1.动机的产生和构成。

(1)动机的产生。①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没有强烈的需要,个体的动机也就无从产生,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前提条件之一。②动机由多种心理形式共同构成的。包括个体的兴趣、爱好、信念、意图、对需要对象的感知等,这些心理形式的互相作用、互相影响,引发个体需要的增长或减弱,从而推动个体动机的产生、变化、消解,支配动机发展的全过程。

(2)动机的构成。①动机和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在社会生活中,不存在没有动机的行为,动机引发行为,而行为的结果又能增强或减弱动机,甚至使动机消失。由于动机和行为的相互联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行为追溯动机;反过来,当对动机的过程行充分认识以后,也可以了解和预测个体的行为。②行为目标是动机构成的要素之一。动机和目标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在一定的条件下,动机可以转化为行为目标,而行为同标也可以转化为动机。但是,动机和行为目标又存在着区别。在较复杂的活动中,作为行为目标的事物,并不一定是行为的真正动机。同时,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个体的同一动机,可以指向不同的行为目标。

2.社会动机的类型。

(1)成就动机。所谓成就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完成自己所认为最重要的、有价值的工作,并且设法将其达到某种理想地步的一种内在力量。通俗地说,就是指对成就的欲求。

(2)权力动机。所谓权力动机,就是推动个体去追求权力的一种内在力量。一种强烈的权力动机不仅会影响个体的自我看法,而且还会影响他的信念、思维方式和感情定向。权力动机有两大要素,即对无能的恐惧和对社会控制的渴求。

(3)亲和动机。亲和动机,也称合群动机,是指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建立协作、友好的联系的一种心理现象或追求与他人建立联系的一种内在力量。

5.受挫后的行为表现。个体遭受挫折之后产生的情感状态,最终会对个体行为发生影响,这就是个体在受挫折以后的行为反应。个体受挫后的行为反应可以归纳为以下五种行为类型。

(1)对抗行为。挫折发生后,挫折主体往往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委屈感,反应在行动上,表现为发泄不满情绪的对抗行为乃至破坏行为。这种行为有两种形式:①直接对抗,即直接对造成挫折的对象进行攻击和报复。②间接对抗,表现为转向攻击,即将矛头指向第三者,迁怒于其他人或物,以此来发泄不满。

(2)妥协行为。妥协有两种:①“自慰”。挫折发生后,挫折主体为了消除紧张,寻求内心平静,寻找种种理由原谅自己,为自己的失败辩护,这是一种减轻受挫感的“自慰”行为。②压抑。挫折发生后,挫折主体用意志的力量压抑自己,抑制那些可能导致挫折的需要和动机,但是,如果被压在个体潜意识中的不愉快体验积压过多而又难以有意识地获得宣泄的话,就会形成心理疾病。

(3)放弃行为。当人受到挫折时,丧失信心,意志消沉,自暴自弃,退缩逃避,知难而退或畏难而退。

(4)退化行为。个体在遭受无数次挫折之后,会出现一种比自己的年龄阶段要幼稚许多,像孩子般的行为方式,这种具有病态性质的成熟的倒退现象就叫做退化。

(5)补偿行为。当个体在某一领域或活动中失利而遭受挫折时,他会改变方向,以其能达到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从而弥补由失败所丢失的内心平衡,这就叫做补偿。

6.应对受挫挑战。个体在受到挫折后会产生两类行为,一类是积极的建设性的行为,一类是消极的破坏性的行为。在实际工作中,尤其是在领导活动中,要学会应对挫折,不断探索减少或避免挫折带来消极影响的方法。

7.应对受挫的主要方法。

(1)观念引导法。引导个体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正确对待挫折。(2)环境改变法。改变环境气氛,给受挫者以体谅和温暖。

(3)精神发泄法。创造一种环境,使受挫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等等。(4)排除障碍法。找出产生挫折的关键原因,并作具体分析。

(二)社会态度

朴会态度,是指作为个体对待他人或事物的稳定心理倾向,不仅影响着个体如何

(3)态度影响学习效果。一个人如果对学习采取了积极态度就会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学习材料。

(4)态度影响工作效率。

4.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态度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学习形成的,态度形成后会影响人的行为,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态度也不会一成不变。家庭、教育、同辈群体、大众传媒、社会环境等都会影响个体态度的形成与改变。个体在具体环境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态度体系,然后就凭借这一体系来对外界反应,并在生活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完善。

5.态度改变的方法。

(1)说服、宣传方法。即通过面对面交谈、参观访问、看电视、看电影等方式来改变人们的偏见及某些信念,从而改变其态度的方法。

(2)参加活动的方法。即通过积极引导人们参加实践活动来改变其原来的态度的方法。

(3)强迫接触方法。即通过强迫个体与态度对象接触,促使个体态度改变的方法。

(4)群体规定方法。即通过群体公约、规则,有效地改变人的态度的方法。6.偏见及其特征。所谓偏见,就是个人对某一群体或该群体的成员所持有的缺乏充分事实根据的态度。偏见有如下特征:(1)以有限的或不正确的信息来源为基础。(2)先入为主、过早地下结论。(3)放大对象身上的优点或缺点,以致不能对对象产生正确的认识。

7.偏见产生的原因。

(1)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偏见产生的最根本原因在于群体间的利害冲突,因为资源是有限的,为了得到更多利益,群体之间就会产生竞争和冲突,这是造成偏见的基础。

(2)社会化的影响。

(3)群体间缺乏了解与沟通。缺乏了解也是产生偏见的一个重要原因。8.偏见的消除。偏见是一种不正确的态度,它对人们的生活、学习等都会有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设法消除消除偏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下载社会心理名词解释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心理名词解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心理之亲密关系

    Plan A 1. 话题一:说实话,我一看到这个题目,我就想起了我一个高中的女同学A。要是没有那件事的发生,我们应该现在还是很好很好的朋友。我们是高一过渡到高二文理分班的时候分在......

    社会心理结业论文

    社会心理结业论文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 学院:理学院班级:实验102 姓名:侯小龙 摘要:大学生就业的“双向选择”制度,既给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择业机会,又使他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

    老年人社会心理问题案例

    老年人社会心理问题案例 一、离退休综合征 (retired veteran syndrome): 指老年人由于离退休后不能适应新的社会角色、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出现的焦虑、抑郁、悲哀、恐......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浅析当前社会心理与社会问题 摘要:社会问题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相生,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与提高,但同时因发展不均衡、地域差异、收......

    全国社会心理学会闭幕词

    全国社会心理学会2003(济南)学术会议闭幕词尊敬的乐国安教授,尊敬的张承芬教授,各位专家,各位同学,大家好!金秋十月!秋高气爽,阳光明媚!在历史名城泉城济南召开的“全国社会心理学2003......

    社会心理结业论文5篇

    社会心理结业论文艺术与设计学院 B1101 学号:0411110107 姓名:陈思宇如何提高大学生利他行为利他行为定义:有利于其他个体存活和生殖而不利于自身存活和生殖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自......

    **社会心理服务站建设方案

    八里庄街道恩济西园社会心理服务站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和北京市提出的“建设50个社会心理服务站(中心)”的工作需要,八里庄街道恩济西园......

    2018仁化事业单位社会心理和各种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这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表现。在唯心史观看来,社会意识是第一性的,起决定作用,因此,唯心史观既不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