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社会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
论社会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
成 斌
内容提要: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执政施政、实践误区等方面分析之后,确认任何社会都需要有相应的社会心理支撑,否则,有再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会倒退。社会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是适量为我与尽量为他,并持续不断地全面地相对为他增加。社会主义的出现既是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必然,也是社会心理历史变化的趋势。这种历史的多重必然性决定了不能忽视社会心理问题,应在全社会认真地补好社会心理这门课。
关键词:社会主义; 社会心理基础; 适量为我; 尽量为他; 相对为他增加
社会主义既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理论学说,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现实社会体系。从几十年来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出现的波折上看,仅仅只从某一方面揭示社会主义的特征和本质是远远不够的,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上深入认识社会主义不仅很有必要,而且还十分迫切。
自从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社会主义的学说主要是从政治经济上阐述的,在实践中已经显露出亟待完善、发展的要求。近二十年,虽然从精神文明方面作了些探讨,但从未在社会心理上系统地研究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封建主义的社会心理特征及其差别,认识这些社会心理特征,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对于揭示社会主义的多重历史必然性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正如普列汉诺夫所说:“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1]所以,本文就历史、活动两个方面从社会心理上对社会主义作点讨论。
一 社会心理的概述及主要分类
社会心理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发产生并互有影响的主体反应,社会心理存在于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思想、要求、愿望、习惯、感情、意志活动等等。因此,任何社会现象或社会过程的发生与发展都有社会心理方面的作用。在社会中,每个人活动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或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在社会活动中,主体使自己能生存发展的心理与行为就是“为我”,主体使对象能生存发展的心理与行为就是“为他”。[2]这种为我与为他动态地存在于所有社会关系之中,无论是个人与个人,或是个体与群体,还是群体与群体,都有为我与为他,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量差有变化而已。
为我与为他的社会心理在社会历程概括上有历史分类,在具体行为变化上有活动分类等等。
(一)历史分类 1.无量为我,限量为他:就是奴隶社会的总体社会心理基础。政治经济上以压榨剥削为特征,“奴隶主把奴隶当作自己的财产,法律把这种观点固定下来,认为奴隶是一种完全被奴隶主占有的物品”,[3]奴隶全无人身自由,刑罚具有极端残酷性,不同数量地以活人殉葬。
2.极量为我,少量为他:就是封建社会的总体社会心理基础。政治经济上以改进剥削为特征,“农奴制农民仍然遭受阶级压迫,处于依附地位,但农奴主——地主不能把农民当作物品来占有了,而只有权占有农民的劳动,有权强迫农民尽某种义务。农民可以把一部分时间用在自己那块土地上,可以说,他在某种程度上是属于他自己”,[4]农民都有人身自由,刑罚具有严厉残害性,不同规模地以器物墓葬,政体上为世袭君主制。
3.尽量为我,适量为他:就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总体社会心理基础。政治经济上以保留剥削为特征,刑罚具有改良限制性,政体上为选举共和制,“资产阶级的共和制、议会和普选制,所有这一切,从全世界社会发展来看,是一大进步”,[5]在国际关系中找借口侵略弱国,先发制人,干涉别国,操控他国,扰邻,占邻,武力扩张。
4.适量为我,尽量为他: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体社会心理基础。政治经济上以消除剥削为特征,“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任务是反对一切人剥削人的现象”,[6]刑罚具有改造教育性,在国际关系中无条件支援穷国,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平待他国,安邻,富邻,友好相处。
历史分类是对各个社会进程在整体上作抽象描述,说明各个社会的心理基础有“为他起步价”问题,并有上升的趋势,代表着该社会的主导心理特点,是社会活动的心理“平台”。
(二)活动分类
1.绝对为我增加:就是为我的累积量增加,为社会普遍存在。人均寿命增长、生活水平提高、住房条件改善、收入储蓄增加、企业实力增强、团体组织扩大、综合国力提升等等。
2.绝对为我减少:就是为我的累积量减少,与绝对为我增加相反,为社会普遍不需。国家分裂、企业破产、组织解散、个人自尽等等。
3.相对为我增加:就是为我的比较量增加,为社会难于容受。没有为他增加情况下而为我增加,成本未涨而售价上涨,各种腐败行为,以权谋私、以业谋私,得寸进尺、贪得无厌,欺世盗名、欺上瞒下,还有车辆乱停乱放、抢道占道,国际事务中的单边主义,商贸中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欺诈行为,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非法强占、巧取豪夺、重利盘剥、投机取巧等等。
4.相对为我减少:就是为我的比较量减少,与相对为我增加相反,为社会易于容受。节衣缩食,见荣誉让、见困难上,礼让、互让、推让等等。
5.相对为他增加:就是为他的比较量增加,在一定条件下与相对为我减少相近,为社会普遍需要。新发现、新发明、新产品、新优惠、新优待、新贡献,售价降低、转产增产,赊销、分期收款,“先消费、后还款”,“加料不加价”、“升级不升价”,“提高性能不提价”、“提高速度不提价”,“增加服务不增价”、“增加配置不增价”,“希望工程”、“幸福工程”、“春蕾计划”、“法律援助”、“扶残助残”、“扶贫助业”、“帮困助学”、“健康快车”、“慈善超市”,“送温暖”、“手拉手”、“三下乡”、“村村通”,给予社会成员受益范围扩大、时间延长,各种志愿者行动、义工,以德报怨,还有军事上的非致命武器、优待俘虏等等。相对为他增加会受到普遍赞同。
6.相对为他减少:就是为他的比较量减少,在一定条件下与相对为我增加相近,与相对为他增加相反,为社会普遍不需。所有短斤缺两、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提价谎价,乱扔废物、超标排污,对应履行的义务消极地不作为,以牙还牙、以暴易暴、以怨报德、冤冤相报,侵略主权国家、凌辱其他民族等等。相对为他减少会遭到普遍反对。
7.绝对为他增加:就是为他的累积量增加,为社会易于接受。产销总量的增加、营业总额的增加、招生总数的增加、援助总和的增加等等。
8.绝对为他减少:就是为他的累积量减少,与绝对为他增加相反,但范围不同,一般是相对为他减少的结果,为社会难于接受。强迫苦役致残致死、剥夺他人生存权利等等。
活动分类是对各种社会活动在变化上作连贯描述,说明各种活动的心理基础有“量控质变性”问题,并有确定的增减,代表着该活动的实质心理特点,是社会活动的心理“内核”。绝对与相对的含义如同众多运动员在长跑竞赛中,每个运动员各自所跑的路程是累积量,其中跑得较快的运动员比跑得较慢的运动员多跑的路程就是比较量,反之少跑的路程也是比较量。
二
社会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作用
任何一种思想体系的产生都要以一定的社会心理为前提,思想体系是在此基础上加工而成的,如同先有原料后有成品一样,在社会意识领域即精神生产领域中也总是先有社会心理,然后才形成思想体系。[7]社会主义也一样,在整个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到实践的全过程中,都存在社会心理作用。现只从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执政施政、实践误区和“积木问题”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1.理论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是在阶级斗争激烈发展的情况下,有产阶级中的一部分具有正义感和科学研究精神的、有教养的分子分裂出来,同情无产阶级的处境,支持无产阶级的斗争,为无产阶级创造出来的系统、完整的思想体系。[8]这里的“正义感和科学研究精神”、“同情”等都是社会心理作用,从马克思来看,他中学时代就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事业”,在那个时代,凭其家庭地位、社会关系和本人的才学,完全有可能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但是,马克思却毫不动情地舍弃这一切,宁愿清贫一生,受尽反动统治者的迫害,始终和广大劳动群众站在一起,矢志不移、历经险阻地创立了无产阶级的新世界观。[9]在拮据的生活中,仍然坚持探索社会发展的科学真理,这就是典型的相对为他增加的表现。2.理论著作:《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中159篇文献,从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教育和哲学伦理等各个方面在不同层面上都涉及了为我与为他问题。开篇就从革命的首要问题上,论述了工农大多数人的生存问题,要依靠大多数,唤起大多数,占大多数的农民阶级是革命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宏观层面上论述了相对为他增加。末篇还是在大多数人的吃饭问题上论述了相对为他增加,甚至对国民党旧工作人员、国民党军起义和被俘人员都要给以饭吃,给生活出路。直接从工作方面论述相对为他增加的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纪念白求恩》和《为人民服务》等等名篇,鞭挞工作中相对为我增加或相对为他减少的文章,要首推《反对自由主义》。3.理论思想: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很显然,最终共同富裕就是要对大多数人相对为他增加,包括大多数人都相对为他增加,否则就永远实现不了共同富裕。
4.理论发展: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的思想中,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三个代表”的逻辑起点就是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10]这与《共产党宣言》中,“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是完全一致的。所以,从相对为他增加的社会心理基础上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不仅在相对为他增加上具有共同性,而且在现实工作指导上具有拓展性。
(二)社会主义的执政施政。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就是要持久地全面相对为他增加。惩治腐败,预防腐败,查处腐败分子就是从任何有权当权的部门和个人身上消除相对为我增加。个人的严重腐败行为是以收受礼品礼金、应邀吃喝玩乐为起点,以后在“润物细无声”中逐渐发展到惊人的地步,相对为我增加的膨胀具有过程性,此间若得不到有效地遏制,就会走上犯罪道路。在不思贪、不敢贪、不能贪三道反腐防线中,不思贪最重要。[11]领导干部独断专行、脱离群众、贪图享受、生活腐化,买官卖官、跑官要官、造假骗官、害人谋官等都是相对为我增加或相对为他减少。德政、仁政、施政、虐政、暴政等包容在相对为他增加到相对为我增加的转换变化之中,德政博得赞誉,仁政赢得拥戴,施政获得稳定,虐政使得不满,暴政落得反抗。任何政权想要绝对为我增加,首先就要尽力相对为他增加,若任其自身的相对为我增加或相对为他减少发展,就有更迭的危险,这是几千年的历史写照。因为,任何政府都有自利性和公利性,[12]这是政府的为我与为他,执政者的政治失误常常是政治危局发生的主要原因,[13]这既反映了“为”的作用直接性,又反映了相对为他增加程度的后果性。所以,任何政权的丧失都存在其自身的主观作用,都是相对为他减少或相对为我增加的结果,苏东剧变已经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
(三)社会主义的实践误区。对“文革”的经验教训,目前只是从经济建设、阶级斗争、民主集中制、健全法制、安定团结等方面概括总结,[14]“文革”中的主要表现从社会心理上说,就是全社会性地相对为他减少。首先,对国家主席刘少奇接二连三地相对为他减少,直至铸成共和国第一大冤案。从《炮打司令部》开始,紧接着是一系列不容申辩的大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八个“为什么”、“黑六论”等等,到公开点名批判,再立专案审查,造伪证,开除党籍,围攻批斗,最后人身迫害,折磨致死,去世后也不通知其任何亲属,火化时死者用不为外界所知的少年时曾用过的名字─刘卫黄。不仅如此,还株连二万八千余人错受刑事处分,受批斗、审查、隔离、关牛棚的人更难以计数。[15]其次,全国性的大批判、大串连、大夺权、大武斗,否定一切、打倒一切,工厂停产、学校停课,乱诬陷、乱揪斗,声讨会、斗争会,闹派性、打砸抢„„。不仅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下降,甚至任何人的生命财产也都难以得到保障。各项事业都遭到极其严重的干扰或破坏,每个个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妨碍或伤害。这就是持续十年全面相对为他减少的恶果,这种相对为他减少不是只在极少数人身上体现出来,而是社会性表现。
“文革”的不良社会心理根源至今还远未肃清,还需认真对待,否则,还会贻害多年,消除“文革”的恶劣影响不仅仅是理论实践的宏观问题,更是社会心理的微观大事。从基本理论上系统分析,从社会层面上深刻认识,要比归咎于领导的错误,归罪于集团的阴谋更重要。不然,就不能解释一浪高过一浪的群众性狂潮,也不能解释惟有陈少敏一位投了“惊天下”的反对票!
(四)社会主义的“积木问题”。现在社会主义是从封建社会中诞生的,在解决了制度、经济等问题后,还必然有社会心理问题。社会主义要有稳定的“积木结构”,首先就要扩大心理基础支撑面,以适应并促进社会发展。如果宏观目标的铅垂线下没有相应的社会心理基础作支点,就会因积木升高后重心偏移而倾倒,因此,在封建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社会心理平台上不可能搭成持久的社会主义的积木结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农民起义即使胜利了还是建立封建王朝,资本主义无论谁执政差别都不大的现象。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尽量为他”的社会心理基础上,不但需要“大庆精神”、“龙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更需要千千万万个孟泰、王进喜、焦裕禄、孔繁森、任长霞„„,不然,就会出现道德失范、道德滑坡、道德危机、“道德井喷”,唯我、唯亲、唯书、唯上等等不和谐的现象。社会主义在承认有“适量为我”的社会心理条件下,不但需要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安居乐业,也需要持续地绝对为我增加,不然,就从理论上对个人利益问题认识不清,界线不明,就会有“五十九岁现象”、“二十九岁现象”、“前腐后继现象”、“群贪窝案现象”,小官大贪、大官巨贪、无官羡贪、当官即贪等等。这些相对为我增加,极量为我的表现是典型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心理特征,由此可见,“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旧的习气、习惯、传统和偏见是社会主义最危险的敌人。”[16]这些问题都出在社会心理上,社会心理这种“操作系统”似的“平台”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撑着在社会中运行的所有“应用程序”。这就犹如原始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是“WIN31”,奴隶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是“WIN95”,封建社会的社会心理基础是“WIN98”,资本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是“WIN2000”,社会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是“WINXP”,每一个操作系统对应用程序的支持程度是不同的。“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17]就是指全社会性的相对为他增加要不断地全面升级更新,使社会心理这一“操作系统”能支持所运行的社会主义“应用程序”,否则就会没有响应而“死机”,社会主义的大厦也要被社会心理的历史惯性拖崩塌。
几十年来,由于理论上的偏颇,导致实践上的偏废。只强调了物质生产、所有制、经济基础等等与物质文明相关的问题,即使是精神文明建设也偏重于硬件设施上,缺乏有实质性意义的具体内容,所以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些不良现象还愈演愈烈。以往对社会主义只注重宏观“卡夫丁峡谷”跨越的探讨,忽视微观社会心理的探究,结果存有群轻折轴之险。
结 论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1.任何一个社会都要有其相应的社会心理支撑,否则就不能长久地坚持下去。社会主义的社会心理基础是适量为我与尽量为他,并持续不断地全面相对为他增加。社会主义的出现既是物质生产高度发展的必然,同时也是社会心理历史变化的趋势,但这种变化决不是不经过艰苦奋斗就能自然形成,自动实现的。
2.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能只停留在政治经济上,要在社会各层面全方位地阐述,若教条地笃守经典,排斥从多方面认识社会主义,那是不完整的,最后只能导致悲剧的结果。因此,理论界对此类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并展开深入地探讨研究,以求深刻认识历史的多重必然性。
注:
[1]普列汉诺夫:《普列汉诺夫哲学著作选集》第二卷,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272页。[2]成 斌:《社会心理学术语概念的归纳提升与逻辑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专辑。[3][4][5] 列宁:《论国家》,《列宁选集》第4卷,第29、33、38页。[6] 列宁:《论苏维埃共和国女工运动的任务》,《列宁选集》第4卷,第47页。
[7]赵家祥 李清昆 李士坤主编:《历史唯物主义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69页。[8] 赵宝煦主编:《政治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5页。
[9] 顾海良 张雷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与现实》,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2页。
[10] 孙宏典 李义凡:《人民利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逻辑起点》,《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第二期。
[11] 张有军 林建华:《筑起反腐的三道防线:列宁反腐倡廉的理论与实践》,《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四期。
[12] 陈国权 李院林:《政府自利性:问题与对策》,《浙江大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13] 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历史室编:《中外历史干部学习读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0年版,第58
页。
[14] 盖军主编:《新编中共党史简明教程》,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第257页。[15] 黄峥:《刘少奇冤案始末》,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16] 斯大林:《关于俄共(布)第十三次代表大会的总结》,《斯大林全集》第六卷,第217页。[17] 马克思 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293页。
第二篇: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和谐指的不是完全同一,是指事物多样性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创造性地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与我们党治国理政追求的完美结合。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我们党从来都强调,全社会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对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始终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党领导的各项改革的着眼点就是要从政策上促进、从制度上保证整个社会的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要激发各行各业人们的创造活力,坚决破除各种障碍,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都得到尊重、创造活动都得到支持、创造才能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都得到肯定。
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是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大重要问题的重中之重。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融洽、有序、稳定、协调、和谐的文明状态。而这种文明状态绝不是杂乱无序的,需要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约束和调节才能实现。因此,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一定要解决好这三个基本层面的道德问题。发挥三大道德在社会建设中的规范、引导、调适、融合、促进作用和精神支撑功能可以提高主体构建和谐关系的道德实践能力,使社会主义法律、政策、制度建设的贯彻和实施效果更佳。那么, 三大道德为什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
基础呢?
道德是人类精神的自律, 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所特有的,是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的内心信念调节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问题而展开的。根据道德所调整的关系不同, 我们可以把道德分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个层面。这三个层面的道德建设恰好能够从精神道德领域解决人际关系和谐问题、社会关系和谐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因此, 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层面上来分别加以考察。
一、和谐社会的社会公德基础——文明行为促进和谐
社会公德是社会共同利益的反映,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尺。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在道德上的基本标准。构建和谐的社会,人们必须维持正常的生活秩序,总是要遵守一些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秩序,这就是作为和谐基础的社会公德。这种基础作用可以从三个层面表现出来:
首先,调节在人与人关系层面上的和谐。举止文明、待人接物礼貌大方、和悦的语气、亲切的称呼、诚挚的态度可以营造一种人际和谐的氛围;平等待人、尊重理解他人、帮助他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助人为乐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直接体现,任何人都是社会的人,都不能脱离他人的帮助而存在,也不能脱离他人的关心而生活,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依存、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人都去关心、爱护和帮助他人,可以促进造就社会和谐。
其次,调节在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和谐。爱护公物、遵守公共秩序是构建和谐的主要内容。爱护公物要求公民关心、爱护和保护国家财产,同一切破坏和浪费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爱护公物是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
每个公民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随着社会现代化程度的日益提高,社会的公用设施得到妥善保护并保持良好的状态,是实现公共生活和谐有序进行的基本保证;遵守公共秩序意味着个体对纪律、规章、法规等社会公约的敬畏和遵守,意味着个体自我约束、严以律己、一丝不苟的奉献精神,意味着个体与社会的合作态度;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公共秩序对我们每个人、对我们的国家都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大家共同的要求和愿望,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是一个人有道德的表现。大家都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我们才能有一个秩序井然、安定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我们的生活才能正常进行。
第三,调节在人与自然关系层面上的和谐。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安全, 与自然共生共存、协同发展,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爱护环境、保护环境不仅仅是指讲究公共卫生、美化个人生活环境等,还包括降低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等广泛内容。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不多,爱护环境、保护环境对于可持续发展,维护子孙万代的根本利益,推动生态和谐,实现长治久安的社会和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和谐社会的职业道德基础——职业文明促进和谐
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活动中调节人与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具体说涵盖的是同一职业内部人与人之间、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从业者与职业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能否调整好这些关系,直接关系到和谐社会建设的“和谐”水平和高度。职业道德随着分工的出现而逐步形成,又随着分工的逐步细致而不断发展。在社会分工愈细和专业化程度愈强的现代化社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职业压力日渐增大,社会风气呈下滑苗头,不文明的职业活动不断增多。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势必对和谐社会建设造成重大
影响。
首先,调节在同一职业内部发生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主要包括同事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一部门的职业道德规范将人们统一到为了正当利益而和谐劳动的统一目标下,其内部关系就会不断融洽和谐,就会形成这样一种人人努力向上、文明礼让的和谐局面:同事之间团结互助、平等相待、和睦相处、既相互竞争又相互鼓励;部门之间顾全大局、相互配合、减少矛盾、避免纠纷;上下级之间相互理解、尊重、沟通、减少内耗、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
其次,调节从业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和谐。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的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是为人民服务这一职业道德核心的体现,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从业者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满足社会其他行业和人员需要,同时也从其他行业的职业活动中满足自身的需要。因此,每个从业者既是服务者又是被服务者。整个社会各个行业互相联系、密切配合,都努力营造“主动、热情、耐心、周到、文明”的行业风气,就可以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统一和谐整体。
第三,调节从业者与职业、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和谐。所谓“干一行,爱一行”,从业者要忠实地履行职业责任,安心本职工作,恪尽职守,诚实劳动;努力培养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幸福感、荣誉感,培养正确对待各种职业劳动的科学态度。忠于职守、热爱本职既是从业者发挥才智、干出成绩的需要,更是整个社会生活有条不紊、和谐行进的需要。此外,对待其他职业、职业与职业,要坚持“职业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鄙视体力劳动和服务性职业的职业态度。因为,一个人社会地位、荣誉的高低,并不取决与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关键是看
他对国家、对社会、对他人所做的贡献。
三、构建和谐社会的家庭美德基础——文明家庭促进和谐
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主要包括夫妻关系、长幼关系、邻里关系三个方面。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联系密切,正确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首先,男女平等、夫妻和睦是构建文明和谐家庭的核心和关键所在,建设一个好的家庭,首先要处理好夫妻关系。恩格斯说:“如果说只有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是合乎道德的,那么也只有继续保持爱情的婚姻才合乎道德。”即是说,爱情是婚姻的基础,是家庭美德最基本的规范。夫妻双方在共同生活中,要遵循“互爱、互敬、互勉、互助、互信、互谅、互让、互慰”的原则,培养、巩固和发展夫妻间的爱情,并使这种爱情具有美好的、崇高的道德内涵。为什么夫妻平等相爱具有举足轻重的道德意义呢?因为,男女双方的平等是爱情关系得以保持的前提,同时也是维系家庭关系、社会和谐的基础。作为共同生活伴侣的夫妻,只有在和睦互爱的基础上,才能共同承担好对家庭、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其次,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家庭生活中,父母精心抚养和爱护子女,子女瞻养和尊敬老人,是家庭和谐的重要表现。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责任,子女也有对父母赡养孝敬的义务。尊敬父母,赡养老人,既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也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古语云:“羊有跪乳之情,鸦有反哺之义”,人岂能无情无义?赡养不仅仅是在物质上供养老人,还要在他们年老体弱时在生活上给予照料,包含着精神生活的内容。当然,父母也要以宽容、豁达的态度对待子女,要接受新观念、新事物,不要用旧的思想观念苛求子女。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敬老爱幼,全家和睦相处。此外,在家庭生活中,一个成年人不仅要面对父母,还肩负着培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家庭是教育子女的摇篮,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在对子女的教育中,父母的道德、威信对整个家庭关系的和谐融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按照教育学的理论,身教重于言教,父母以身作则,做出榜样,在道德上做好子女的表率。
第三,邻里团结塑和谐。“远亲不如近邻”,邻居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不仅有助于克服困难,还能为我们营造一个良好的和谐生活环境。一个家庭同左邻右舍的关系,是个人、家庭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缩影。邻里之间坦诚相待、友好往来、礼让为先、交流信息、沟通感情不仅能创造和谐、安宁的生活环境,而且邻里间还会互相影响、教育和感化,有利于营造温馨、稳定的和谐环境。
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三者密切联系,辩证统一, 共同构成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正确认识和理解这些社会普遍公认的最基本的三大道德,可以有效确立、强化、养成实践主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律精神和责任意识, 维护和建设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而引导人们更加自觉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道德风尚的变迁,往往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荣辱的晴雨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全民族道德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和动力。我想说,道德是和谐社会的空气和土壤,是人生追求的崇高境界,是我们血液里静静流淌着的精神。
第三篇:论网络新名词与社会现象社会心理
论网络新名词与社会现象社会心理
摘要:网络的日渐发达造就了现如今的网络文化,“俯卧撑”、“打酱油”、“楼脆脆”等五花八门的网络新名词更是层出不穷。这些新名词乍看下很难理解,但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联系一系列社会事实后,我们并不难发现它们其实就是我们身边的有内涵的故事,因为网络新名词的源头正是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现象。这些高速更新的网络新名词或诠释了人们的心声,或发泄了人们的不满,或揭露了某些不良的社会现象,抑或代表着某种社会趋势。总而言之,日趋发达的网络如此快捷方便,我们应细细寻究万众追捧的网络新名词与现实社会的一丝一毫联系,打开一扇新的视角与思维之窗。
关键词:社会现象、社会心理、网络新名词
一、网络新名词叱咤风云引领潮流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高速发展,随着现代社会计算机网络科技的更新换代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网络走进了中国的千家万户,走进了无数国人的日常生活。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2.53亿,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位,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1] 社会语言学家陈原先生也说:“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作为社会现象,同时作为社会交际工具,毫不含糊地随着社会生活进展的步伐而发生变化。”“社会生活任何变化,哪怕是最微小的变化,都会或多或少地在语言——主要在词汇中有所反映,因为语言是社会生活所赖以进行交际活动的最重要的交际手段。”[2] 在这种特殊的传媒形式和交流方式下,产生了很多特殊的语言现象。其中,风头最劲的网络新名词更是在一夜间便攫取了大众的眼球,从而引领了一阵阵社会热潮。
“灌水”、“杯具”、“蛋白质”、“70码”„„这些五花八门、各色各样的网络新名词涌入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不断适应变化多端的世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思维之窗。
在这潮流背后,越来越多的疑问盘旋在我们的脑海里,到底是什么力量通过互联网这个渠道催生出了层出不穷的网络新名词呢?这些新奇怪诞的网络新名词背后又隐喻着什么发人深省的深刻内涵么?
下面,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分析来探寻这一深刻问题的答案,思考的火花中必能求得真相。
二、探寻网络新名词背后的社会现象及社会心理
一、关注民生
1.“房奴”:房价居高不下
现如今“房奴”这个名词已经越来越成为我们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热点。“房奴”,房是房屋的房,奴是奴隶的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隶。“房奴”是指城镇居民抵押贷款购房,在生命黄金时期中的20到30年,每年用占可支配收入的40%至50%甚至更高的比例偿还贷款本息,从而造成居民家庭生活的长期压力,影响正常消费。购房影响到自己教育支出、医药费支出和抚养老人等,使得家庭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让人感到奴役般的压抑。[3]
“房奴”们天天盼着房价降、利息降,可惜盼星星盼月亮地等来了房价新政,房价还是不降反升,令“房奴”们叫苦不已,这些可怜的普通上班族们早已被沉重的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中国拥有超过十三亿的人口,93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却还是有许多许多的人因为房子的事情而困扰。让我们看看周边有多少高档的住宅小区,再看看它们的价格,几万元一平方米的天价贵得让人瞠目结舌,普通的上班族如何承受得起如此高昂的价格。
对于“房奴”,政府应该更加关注。房子是人的归宿,没有了房子就没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居所。要让“房奴”们喘口气,就只能在房子上力争相对公平,有豪华商品房,就也要有经济适用房,而且还要做到真正的经济适用而不是徒有虚名。
“房奴”要面对的不只是高额的贷款,同时还有飞涨的物价、子女的教育费用、日常的支出,甚至是父母的赡养,全身上下套牢了枷锁。“房奴”二字,很简单也很辛酸,如此之大的生活压力或许只有他们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许多人曾经是“房奴”,许多人正在当“房奴”,也有许多人可能将来会成为“房奴”。“房奴”不该只是让我们一笑而过的网络新名词,或许我们更应该关注房奴所在的这个社会的房价问题住房问题。
2.“裸考”:高考加分制
“裸考”是什么?是不复习就参加考试,还是交白卷?不,都不是。“裸考”就是什么加分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报考学校。[4] 有很多人会表示,这有什么好奇怪的,还要发明一个专有名词吗,对于凭成绩报考学校还要打抱不平吗?不,这个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高考加分制度是越来越匪夷所思了。
据教育部学生司介绍,按照国家规定,能够在高考成绩获得加分的学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自然属性的,如少数民族、归侨、革命烈士的子女,这一类学生大约占考生总数的7%;另一类则是后天表现特别优秀的,像三好学生、国家二级运动员、在各项“奥赛”、小发明等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除此之外,各省市及高校还有自己的加分“土政策”。[5]
但毕竟再怎么多条件,这些人也应该只占极少的一部分,加分是政府给予他们公平的福利。可是,如今在某些院校里,却出现了一个班50多个人有20多人每人加20分的现象。试想一下,20分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假设1分在省里可以拉开5000名,那么20分呢?没加分的“裸考”之人能不喊冤吗,我们又凭什么相信这一切程序都是公平公正的呢?
高考加分制本来是想给极少的一些困难的或是优秀的学生一条绿色优惠的通道,却被某些功利心强甚至是腐败的人所利用,使之渐渐变成了“腐败通道”,从而使教育的不公平愈发严重。一个班有20多个人加分,如果无法给出让大家信服的证据和说法,高考在人民心目中的讲演变得越来越不公。
我们的高考就是为了公平。恢复高考让许多年轻人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大学扩招却让“梦想泛滥”了,现在的高考加分制又变成某些人的快捷不法之路。如今的高考,还能留下多少公平?
我们知道,公平是相对的。高考加分制本来是要照顾弱势的群体,然而现在,且不论他们是否走了不法的路子,“三好学生”等优势群体本来就更容易得到加分,还要为他们增添优势,而某些大学却在拒录残疾考生。这显然违背了加分制的初衷。
若是以这样的加分趋势来看,“裸考”的人便会越来越少,对他们来说也会越来越不公平。那这样近乎全“考民”的加分又有什么意义呢?
高考加分政策的确需要我们的政府相关部门更加重视,也希望在日后能出台更加完善、公平公正公开的加分制度,让高考成为真正的公平平台。
3.“学士后”:“零薪就业”下的无可奈何
何为“学士后”?“学士后”就是指大学本科生毕业后到企业进行见习,不算被企业正式录用,不必签署正式劳动合同,毕业生见习阶段的生活费由企业发放,企业免交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但需按实际发放的见习费缴纳医疗保险和工伤保险。见习期间允许毕业生轮换企业。
话说回来,“学士后”的本质其实就是“零薪就业”。该观点的提出立即引发了热议,称该方法是饮鸩止渴,不仅不能缓解就业压力,反倒可能让压力更大。[6]
现如今,上大学已经不是一个奢侈的理想,每年几百万的毕业大学生大潮涌向本就超负荷的就业市场。经过多年的学习,这些大学生每个都怀揣着诚挚的心希望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然而,竞争是残酷的,许多大学生无法找到理想的职业,“大学生当保姆”、“大学生卖猪肉”等消息也是层出不穷。其实这些消息本是好事,这表明现在的大学生已经渐渐开始融入这个繁杂而紧张的社会了,他们希望在不同的行业干出一番成绩。但似乎,我们看到的并非当代大学生们的本意,他们中的许多人更应该说是被逼无奈。
就在这个时候,“学士后”一说的横空出世,吸引了很多未就业大学生的目光。说到底,“学士后”其实就是按照“博士后”模式创造的一种职称。以北京政协委员孙狄的意思,“这样不仅能调动用人单位的积极性,提供了更多选人机会,也使毕业生在刚踏入社会时有个过渡适应期,同时能为社会缓解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7]许多人支持这一观点,认为这是一个创新。但也有许多人表示忧虑,认为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反而会使毕业大学生不愿打拼不愿创业。
不论如何,“学士后”一词受人关注主要原因在于现在中国就业形势的不乐观,若这简简单单的三个字能够有效缓解中国的就业压力,那当然要支持。但很显然,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并非这三个字就能轻轻松松缓解的,所以更需要政府的努力和全民的支持,创造日益良好的就业环境,解决重重就业难题。
二、舆论热点
1.“山寨”:是群众智慧还是恶俗盗版
我们很多人都知道,“山寨”一词原代表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的意味。如今,这个词被用于那些数码产品的生产模式上。通俗说即盗版、仿制等,这是一种由民间IT力量发起的产业现象。其主要特点表现为模仿、快速、平民,涉及手机、数码产品等不同领域。“山寨”文化深深地打上了创新恶搞和非主流的烙印。[8]
提到“山寨”,有些人厌恶,有些人嘲笑,有些人嗤之以鼻,有些人却觉得很方便,大家观点不一。“山寨文化”对应的正是我们熟知的“品牌文化”。“品牌产品”受到我们的青睐是有原因的,“山寨产品”遭人厌恶也是有原因的。一是因为质量上的明显差别,二是因为,“山寨产品”生产经营毫无规章可循,政府亦难以有效管理。但为什么“山寨产品”还是有那么大的市场呢?
“山寨文化”的可塑性强。所谓“山寨”,其中就有模仿的意味。有那么多的“品牌产品”放在那儿,照抄还不容易吗?所以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山寨”数码产品的外形和功能都似曾相识,一些地方的建筑酷似鸟巢或是水立方等,一些“山寨”海报上“山寨”明星的脸好似某个人。
“山寨文化”的恶趣味高。自从“山寨”一词出现,我们的口中时不时就会冒出“山寨”二字,只要身边出现某些与“品牌”相似的人或物,我们都称之为“山寨”。大众一起调侃“山寨”的现象也使得“山寨文化”日益成熟。
尽管“山寨文化”一词在网上十分流行,属于“草根文化”,我们也不能放任“山寨产品”在市场上横行。赤裸裸的盗版之潮必须退去,这才能真正的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而同时,“山寨文化”现在所承载的已经不仅仅是满足大众对奢侈品的想象,山寨文化的闪光点就在于草根对抗权威,大众对抗精英的精神。[9]
2.“范跑跑”: “思想烈士”或许并不是一个恶人[10]
四川汶川大地震震裂了山河,震碎了无数中国人的心。
就在国人的爱国热情达到空前高涨的时候,四川一所私立中学教师范美忠却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番另类感言:“在这种生死抉择的瞬间,只有为了我的女儿我才可能考虑牺牲自我,其他的人,哪怕是我的母亲,在这种情况下我也不会管的。”而对于在地震中自己先跑出学校把学生留在危险之中的行为,他表示:“因为成年人我抱不动,间不容发之际逃出一个是一个,如果过于危险,我跟你们一起死亡没有意义;如果没有危险,我不管你们有没有危险,何况你们是十七八岁的人了!”[11] 于是一夜之间,这番逆流的言论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铺天盖地的批评谩骂涌来,更是引发了新一轮道德观的思考,而范美忠本人也被冠以“范跑跑”之名一炮走红。绝大部分网友在刚开始都认为,范美忠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有责任保护学生的安全,却在危急时刻选择了逃跑,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但是人民总是变幻莫测,当“郭跳跳”等人的“道德言论”痛击范美忠时,公众又选择了同情他。
面对着关于“师德”的讨论,国家相关部门也做出了反应,其后,中国教育部公布修改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护学生安全”首次被明确列入。
范美忠以其主流价值观所不容的思想向中国社会传统的道德观发起了挑战,“范跑跑”事件是一个可以促使我们反省人性、反思道德、完善自身的机会,也是考验公众宽容度的关键时刻,更促成了相关制度的良性改进。范美忠捍卫他的权利和言论自由,作为社会公众,我们追求良好的思想品德、崇尚英雄,也或许真的应该学会换位思考。
3.“正龙拍虎”:骗什么别骗群众
2007年,网络上风靡起一个极富特色的“新成语”——“正龙拍虎”。
2007年10月,陕西省林业厅宣布陕西发现华南虎,并公布据称其为陕西省安康市镇坪县城关镇文采村村民周正龙拍摄到的华南虎照片。但这一轰动性的消息随即引来广大网友质疑,指可能是用纸老虎造假。[12] 随后,农民周正龙和它的华南虎照片便成为了风口浪尖的最热门话题,社会各界众说纷纭,此次事件更是吸引了不少专业组织对此进行考究,甚至包括国际野生动物保护组织。
经过监察、公安机关一系列艰苦细致的工作,最终查实,周正龙拍摄的“华南虎”照片是一个用老虎画拍摄的假虎照。周正龙被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罪依法逮捕,而陕西省林业厅也受到了严肃处理。持续了400多天的华南虎闹剧终于画上了句号。
网友们对于“正龙拍虎”这个“新成语”给出的解释是:指用欺世盗名的手段获取个人利益,而相关监管部门沆瀣一气指鹿为马的现象,也指某人或某集团为利益所驱动而做假,被揭穿后仍抵死不认。
新成语的诞生寓意着社会公信力的缺失,群众所表达的不只是对周正龙造假行为的批判,更是对一些官员急功近利、好大喜功的丑态的痛恨。[13] “正龙拍虎”是这个时代下的大笑话,但是或许我们应该做的是思考到底是谁造就了这些一而再再而三的丑剧,而不是一味停留在嬉笑怒骂。如果没有管理者的急功近利,假虎照招还能摇过市么?
群众最恨什么,最恨被欺骗,有关部门一定要深切感受到这点,社会公信力的缺失只会让政府与人民之间的鸿沟越来越深。
三、健康环保
1.“不插电避暑”:低碳生活 享受环保
2010年夏天,很多都市白领都为自己或家人选择了这样一处“避暑山庄”—— 一张凉席、一炉熏香、一把蒲扇、一桶井水,远离尘世喧嚣和环境污染,夏日清新的竹帘把烈日挡在屋外,丝丝凉风从窗口钻入轻拂微烫的面颊。[14] 这里没有空调、没有冰箱、没有电视电脑,甚至没有沙发和席梦思等。少开冷气1小时,就减少0.621kg的碳排放量,少吹电扇1小时,就减少0.045kg的碳排放量,少看电视1小时,就减少0.096kg的碳排放量,这些微不足道往往被我们忽略的小事却可以为地球贡献巨大的力量。
日益发达的大都市带给了我们繁华的生活,却又使我们失去了一些原始的东西。在城市里可能很难觅得一处理想的“不插电避暑山庄”,但一些城郊地区已有不少农庄发现了商机,开发了农家旅游项目以及亲近大自然的避暑方式。这种既可以拉动GDP增长也可以减小耗能和环境污染的环保健康生活是21世纪的一大亮点,现在全世界都在追求低碳生活,中国自然不甘落后,我们不仅要低碳,还要时髦又舒适,这才是真正的享受。
“不插电”的夏天让白领们意识到了低碳生活也可以安然舒适,他们中的很多人回到城里后也依然坚持环保低碳的生活准则,尽量把污染指数降到最低,例如随身带一把小扇子,上下班步行或骑自行车。这种健康又环保的度夏方式的备受推崇,反映了当今社会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我们相信,在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于环保之中的。
2.“无酒精聚会”:身体健康 安全驾驶
酒后驾驶的惊险镜头总能在中国大马路上看见,交通部每年公布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想必有一大部门都是酒精“贡献”的。而就在2010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将首次审议刑法修正案
(八)草案,醉酒驾驶或被判刑。
自从交警开始严查酒后驾驶的违法行为后,一部分有车族就决心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就餐习惯了。不少餐馆酒楼表示,严查酒后驾驶以后,部分聚餐就变成了“无酒精聚会”,这种转变让酒类消费明显缩水,而多数消费者都表示以后会选择用饮料和茶水代替酒类。
平日里喝酒那是私人的事,他人无权干涉,但是喝酒之后还要开车就事态严重了,这可能已经构成了一种犯罪行为,等待你的不是牢狱之灾就是生命的尽头。喝酒伤身,酒后驾驶更是拿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开玩笑。这也是考验我们意志力和公德心的时刻了。
无酒不成席的局面似乎正在慢慢改变,以往总能在餐桌上见到的各色酒瓶和划酒拳的仗势也在悄然转淡。对于有车一族来说,在餐桌上劝酒可能也成了一种诱导犯罪的行为了。一些交警也表示严查之后,交通安全得到逐步改善,酒后驾驶的违法现象也渐渐减少了。
越来越多的“无酒精聚会”标志着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的新跨越,这种既健康又安全的生活方式将会被更多人所接纳,国民素质也会日趋提升,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健康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社会现象社会心理造就网络新名词
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生活在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世界,一个是网络世界;二十一世纪的我们使用着两种语言,一种是现实语言,一种是网络语言。
有专家如此评论下一代互联网的划时代意义:“在人类的发展史上,火的使用是野蛮人与文明人的分界线;下一代互联网对人类社会的意义和影响,决不亚于火的使用。”[15] 互联网的普及是网络新名词出现的必要条件。经济文化的空前活跃催生了多姿多彩、光怪陆离的网络新名词。网络是民意的集散地,更是创意的荟萃域。网络新名词由我们创造,由我们传播。
网络语言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新兴的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媒介的语言形式,它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特性。它的创生来源于辛勤耕耘的网友、推波助澜的媒体乃至频起响应的全社会。[16]拔地而起的网络新名词为我们演绎了新时代的网络传奇。
网络新名词出现的根源可总结为下面几个方面: 1.人们需要一种新奇、简单、有幽默感的语言,对于一件复杂的事件或者情绪,人们不再想完完整整地叙述出来,而是选择了一种可代替所有表达的东西的简单的词语。2.挑战传统,勇于创新。时代在进步,固有的思维无法顺应潮流,于是人们企图开创一种新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改变正是从网络新名词的风行开始的。而且,如今网民逐渐呈现低龄化,高文化,追求个性,创造性极强,彰显着年轻的本色的网络新名词自然就应运而生。3.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传承是离不开模仿的。语言本身就是模因,模因也寓于语言之中,语言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与历代语言使用者的不断模仿复制和传播是分不开的。任何字、词、短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只要通过模仿得到复制和传播,都有可能成为模因。“被XX”类网络新词作为一个语言模因,同样是通过模仿来复制和传播的。[17] 4.网络流行新词,是一种对语言文字的把玩,但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和思想的表达。人民的政治思想在进步,关注社会动向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层出不穷的重大社会公众事件使网友们的质疑、不满、抵触和愤怒得到了爆发,他们以插科打诨或嘲讽挖苦的方式在表达自己对于事件的看法和认识,他们的表现欲、想象力、自我意识和深层诉求在网络新名词的造词过程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新词新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最能迅捷地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状态的活语言材料,具有丰富的人文蕴涵。[18] 网络新名词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史的必然。网络词语的出现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民主化进程正在加快,人们日益关注社会和自身权益,这点还是让我们欣喜。
但很显然,对于我们整个社会而言,我们并不能仅仅只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角度去看待这些现象、去解读其背后的社会学喻意,我们更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去深刻理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这个时代。
以这些网络新名词为突破口,深入了解社会公众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诉求,顺应民意,去理顺我们生存体系中的杂乱无章的秩序,才是真正对我们这个时代负责,对我们的社会负责。[19]这也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
网络新名词是被现实世界的这般那般催生而来,它们好像社会的酵母,慢慢地将事实和观点放大。这些网络新名词折射出这些社会现象的最新动态和民众的社会心理。如今,网络与现实相辅相成,网络新名词与社会的种种现象相辅相成。它们就是放大镜,它们就是风向标,它们就是民意的判词。
总而言之,日趋发达的网络如此快捷方便,我们应细细寻究万众追捧的网络新名词与现实社会的一丝一毫联系,打开一扇新的视角与思维之窗。
参考文献: [1] [2] [18] 宋子然 杨小平《汉语新词新语年编(2 0 0 6-2 0 0 8)》序 [3] [4] [6] [7] [8] [14] 新名词网 [5] [12] [11] 百度百科 [9] [10] [13] 大众点评网
[15] 陈群秀《网络、网络语言与中国语言文字应用研究》 [16] 金惠康 《新桐技》第二期——【学科研究】《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真是洪水猛兽?》 [17] 靳琰 张婧《 人民论坛 》(2010年第8期)——《模因论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辨析》 [19] 刘长锋 天涯社区 《网络新词是一本完整的民情手册》
《北京日报》2000.06.18——《网络语言生成另类文化?》
《中国青年报》——《让新词语来得更猛烈些吧 第三次高峰来临》
《中国青年报》—— 原春琳《新词语会不会削弱汉语的独特魅力》 《新闻界》2008年第三期——《网络语言传播与未成年人网络素养》
《中国青年研究》—— 曾坚朋 杨长征《青少年“网络文化”现象调查报告》 《文汇报》1998.11.29——《钱乃荣 徐川山:新词语访谈录》
《时代商报》2009.11.04——《社会文化心理视野下的网络新词》
中国校媒网—— 何佳星 陈丹丹 林如莲《林伦伦:宜“疏”不宜“堵”》 顶端网—— 邬 敏 《网络传播与网络新词语》
新华网 2009.12.25—— 李亚红 李京华 《网络新词“另类表达”世情民心》
人民网—《人民日报》2008.10.14——《北师大教授称俯卧撑等网络新词体现世情民心》 金羊网—《羊城晚报》2009.11.08——《网络新词折射社会文化心理》 解放军网—《新闻晚报》2009.12.28——《进入日常生活反映世情民心 网络新词的另类表达》 中国语文网——《语言的发展折射着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和意识的变迁》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7.22《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第四篇: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既包括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又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项方针这一指导方针符合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是使精神文明建设和整个社会发展协调共进的方针。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要想能够长久不断的发展,就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科学文化水平。党引导国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长时间内的错误是,没有将建设中心移到积极建设上来,轻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最终导致全民族的思想文化水平长时间相对较低,并引发“文化大革命”那场内乱,阻碍了十年的中国经济提高。最终党深刻地意识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人的思想对历史具有非常大的影响,要想解放人民,就必须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与科学文化水平,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党和人民的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符合经济建设的要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但若只是盲目地进行经济建设,即使经济真的非常发达,一个精神文明不发达的国家相当于一个没有头脑的民族,只会引起他国的取笑罢了。同样的,能够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若不能够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则对经济建设没有正确的思想指导与科学文化指导,是不可能能够成功地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因此,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才能从根本上符合经济建设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一个社会要想安定和谐,就必须在物质财富上和精神财富上有较大的成就,远古时代的人类不能成功地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因为他们在物质上无法满足,封建帝王时代道德人类不能成功地构建和谐社会,则是因为他们无法在精神上取得较大的满足,相反地思想却被禁锢在男尊女卑,
第五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中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和谐社会”的提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它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这不只是量的增加,更重要的是认识上的一大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把治国理政的视野拓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的发展各个方面,并运用经济、行政、法律、政策和道德等手段,统筹各种社会资源,综合解决社会协调发展问题。和谐既包含稳定、协调,又高于稳定、协调,它是稳定和协调的本质与核心;既包含社会发展的动力机制,又包含社会发展的平衡机制,它是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的统一;既体现公平,又促进效率,它是公平和效率的统一;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的社会历史过程,它是价值目标和社会历史过程的统一。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各尽其能、尊重诉求、各得其所、和谐相处和共生共进的社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更加明确地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创
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在实践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个涉及全局的重大关系,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从理论上看,反映事物内在联系,体现事物本质特点的关系也就是规律。从实践上看,把握了客观规律就能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问题并不只是我国面临的独特课题。事实上,从世界现代化的历史进程看,解决社会和谐问题是所有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都必然面对的课题。建设和谐社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关系,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其基本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利益格局。和谐是和而不同,将和谐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对利益差异的承认,因为没有差异,就谈不上和谐。从逻辑上说,和谐社会就是社会在差异基础上所达成的和谐状态。
社会的和谐,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进步,是各地区、各区域共同发展,是每一项事业可持续发展。让人和社会都和谐,让社会与人齐发展。
和谐是人对自身与社会、自然的进一步认识,其实沟通也是和谐的一个组成部分。和谐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儒家的“仁爱”、“仁义”,墨家的“兼爱”、“非攻”,道家的“鸡犬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等传统文化中,都蕴涵着和谐的思想。一个中学生要想真正体味和谐,就要先从体验社会和人生开始。
那么,该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呢?
(一)首先,要大力宣传和落实科学人才观
着力营造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好的社会氛围犹如阳光雨露,对人才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充满活力,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使人们的创造能力得以充分发挥出来。为此,形成人人可以干事、人人能够干事、人人干得成事的观念。只要通过积极的努力和创造、为社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象这样的人,就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肯定。与此同时,还要牢固地树立“惜才如金、用得其时、用得其所”的思想,用真心来留住人才。
(二)其次,要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为人才脱颖而出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造就千百万高素质人才队伍,抓好制度建设是关键。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能够培养人才、发现人才和科学评价人才,使人们的创造成果和社会贡献得
到社会的尊重。特别要为人才发挥作用搭建舞台,建立健全保障机制。要制定和落实必要的优惠政策,为人才干事和创业搭建良好的平台。与此同时,还应主动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和成果转化,使人才的创造成果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要健全人事仲裁制度,使人才的引进、流通、培养、使用等有法可依。要建立领导干部人才工作责任制,明确领导干部在人才培养、选拔、使用中的职责。总之,要以优越的环境留住人才。
(三)再者,要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和谐社会应是人才资源能够得到有效配置的社会,要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人才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人才市场促进人才合理地有序流动。与此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好政府的调控作用,通过制定规划、政策引导、提供服务、加强管理等方式,指导和调控人才的流动和配置。这样可以防止人才工作中的无序和混乱情况发生,以确保将每位有才之士能真正的用在刀刃上,并发挥其价值的作用。
(四)最后,要坚持好党管人才原则
不断提高党领导人才工作的水平。培养和选拔构建和谐社会的千百万人才,必须加强党在人才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
则,做到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其重点应放在制定好政策,整合资源,营造良好的环境工作中,努力开创用事业造就人、用环境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法制保障人,构建和谐社会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综上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更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支撑。抓好对人才的培养、选拔和使用,不仅是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各级各部门领导的责任。因此,只能重视,不能忽视。只有在全社会中形成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才能使无数的有才之士更好的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在大胆地展示才华的同时,使他们在为促进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中作出应有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