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区中介组织(20120713定稿)
社区中介组织
一、文体协会
居民群众参与的民间文艺团体,在社区居委会的领导下,以弘扬社区文化艺术为主体,以地方戏、歌舞、秧歌、门球、太极拳等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的活动为辅,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活动,日常活动时间为每天早晨七点至九点。目前已有文体骨干十余人、会员近百人,活跃在社区各个地点。
二、摄影协会
围绕街道、社区中心工作,开展主题突出的摄影活动;发挥协会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培养具有活力的摄影爱好者队伍,推进区域和谐文化建设;定期举办摄影讲座,服务居民、服务企业、服务职工。原则上每月集中活动一次。
三、花卉协会
以企业绿化服务站为依托,为提高居民群众的生活情趣,增强居民群众的健康及环保意识,增进居民群众的花卉知识和花卉栽培的经验交流,丰富居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组织起来的群众性团体。主要活动为各种花卉种植、日常管理、养护知识的培训;组织花卉展览、参观和社区内花草日常管理、养护的现场指导。
四、书法协会
以“继承、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区书画艺术,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为宗旨,吸纳社区书法爱好者作为会员,定期开展书法讨论会、书法展、写春联等活动。同时,邀请市、区知名书法家定期为会员们进行培训指导。
五、读书协会
以社区图书室为载体,由本社区的读书爱好者组成,协会宗旨是:热爱生活,广交朋友,互相学习,构建和谐。引导居民群众投身社区读书活动中,倡导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良好读书风气,共同打造阅读进步、和谐发展的学习型社区。
六、妇女协会
在市、区妇联的正确指导下,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开展“巾帼建功”、创建“五好文明家庭”活动,立足妇联所能,妇女所需,充分履行妇女协会工作职能,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定期邀请专家为社区妇女讲授妇婴保健、妇女维权法律等内容,团结社区广大妇女推动社区“三个
文明”建设。
七、残疾人协会
依托社区居民委员会,建立的社区残疾人组织,积极发挥联系广大残疾人同社区居民委员会及政府的纽带和桥梁作用。配合社区居民委员会做好本社区的残疾人工作:密切联系残疾人,代表其利益,倾听其呼声,反映其需求,维护其合法权益;联系有关方面,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倡导“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精神,团结、教育、带领残疾人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会生活。
八、老年人协会
由本社区老年人自愿组成,在本社区开展活动,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自我完善的群众性组织。发挥联系老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组织老年人积极参加社区“三个文明”建设;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组织老年人开展有益于身心健康、科学文明的文化体育活动,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民事纠纷调解、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移风易俗、关心下一代等项工作。
九、业主委员会
由社区全体业主选举产生,代表业主利益的组织,接受社区居委会的指导和监督。主要负责监督物业管理公司服务的质量,督促业主遵守物业管理公约和国家法律法规,协调业主、物业管理公司之间的关系,协助物业管理公司搞好物业管理工作。
十、法律援助站
坚持“以人为本、扶弱助困、维护公正、热情服务”原则,负责指导、协调、监督并组织实施社区法律援助工作,实现法律对社会的管理功能,扩大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覆盖面,缓和社会矛盾。担负社区内法制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解答法律问题,依法维护居民合法权益。负责调处、处理各类民间纠纷;审查或代理受援的民事、经济纠纷、自诉案件。
十一、社区互助组
本着自愿(自愿捐助)、自治(自我管理)、互帮(互相帮助)、互惠(互相受益)的原则,成立“邻里互助小组”,开展和谐家庭互建、邻里才艺互赏、家庭困难互帮、家庭矛盾互调、信息交流互通、楼道卫生互管、文明新风互倡等活动。每月互助小组进行一次互助交流会,每半月开展一次爱心互助活动。
十二、社区志愿者组织
社区建有社区志愿者服务室,现有社区志愿者62名。社区志愿者服务范围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治安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的服务工作等公益事业。社区志愿者服务的重点对象是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社会成员。志愿者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申请或者实际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
第二篇:中介组织
中介市场的规模概述
Stigler指出买卖双方搜寻的无效率必然产生对分工专业化的需求 , Spulber从实证角度估算出当前美国大约 1/ 4的 G DP都是中介活动的贡献。根据诺斯等对于1870年-1970年美国经济中与交易有关部门规模的估量 , 20 世纪后期美国经济中银行、保险、金融、批发、零售等与交易相关的行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高达 45 % , 而在一个世纪前这个量只有 25 %。另一方面 , 在市场交易中 , 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信用缺失也使经济面临着巨大的损失 , 2000年 , 商务部、中国外经贸企业协会信用评估部组织专家对全国上万家企业进行了信用调研 , 中国企业因信用问题导致损失约 6000 亿元 , 无效成本至少为 G DP的10 %~20 % , 中国 G DP每年因此至少减少 2 个百分点。
中介组织在解决信息不对称 , 强化信用体系 , 节约交易成本特别是信息搜寻成本有其特有的优势。本文将从分工细化的角度出发 , 讨论中介组织是如何节约交易费用和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
中介组织也叫市场中介组织, 一般是指那些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 , 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 , 或者从事协调、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
住宅中介服务市场是指为促进住宅商品顺畅流通而提供的诸如投资开发咨询、价格评估、住宅转让、租赁、置换代理服务、住宅经纪以及信息传递等服务活动,是一种消费者授予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一定的决策权利,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报酬所形成的服务市场
这在合同上就形成了一种委托—代理关系,消费者是委托人,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是代理人,其中消费者指开发商和作为自然人的消费个人。依据房地产中介服务的业务范围,委托代理关系有如下三种:咨询公司和消费者的委托代理关系,经纪公司和消费者的委托代理关系,估价公司和消费者的委托代理关系
经济中介组织的产生与发展是社会大生产过程中产业分工细化的结果。在工业化最初阶段的竞争性市场体系中 ,市场主体包括企业和个人将其一定规模的交易专业化时 ,为了降低交易成本 ,对中介服务产生了需求 ,经济中介组织应运而生。因此 ,实物经济部门产业分工细化为中介组织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而中介组织的规范化发展又推动了经济增长 ,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中的产业分工细化。
科斯 ,指出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分工是企业出现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市场和企业是组织分工两种方式 ,当企业的交易成本低于市场的交易成本时企业出现 ,即两种方式交易成本的差别是企业出现的原因 ,企业规模的扩大受制于企业内部管理费用的上升。张五常 ,指出当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高于用来生产此种中间产品的劳动交易成本时 ,企业将自己生产中间产品 ,企业的出现不是用非市场方式代替市场方式 ,而是以劳动市场代替中间产品市场 ,张五常关于企业起源的理论向前推进了科斯理论。在产业分工细化过程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装备生产所需的所有设备 ,而是向外购买中间产品。显然 ,外购中间产品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分主好处被产业链上的企业分享 ,什么制度安排能降低产业链提供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
呢显然 ,科斯和张五常没有提供现成的答案。
经济中介产生于产业分工的细化节约了产业链不同环节衔节点的中间产品的交易成本经济中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的演化过程。研究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发现实物部门的发展伴随金融中介的产生与发展。金融中介的建立需要花费大量的沉没成本 ,只有当实物部门的经济增长达到瓶颈水平并能负担该沉没成本时金融中介才能产生 ,金融中介在实物部门的增长中起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与金融中介的产生与发展类似 ,随企业内部分工的发展和产业分工的细化 ,企业不再生产所有中间产品 ,交由专业化企业承担 ,经济中介从企业内部和产业分工中内生 ,产业分工越细经济中介的种类越多。企业内部及产业分工形式由专业化决策内生决定 ,下面运用分工和企业理论解释经济中介从企业内部分工和产业分工细化中内生的原因。
中介组织也叫市场中介组织, 一般是指那些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 , 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 , 或者从事协调、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
第三篇:中介组织解读
中介组织解读
9月10日,省源头治理腐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电视电话会议,正式启动了全省市场中介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此次专项治理是省委书记、省源头治理腐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鸿忠亲自主抓的工作,是我省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优化发展环境,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服务湖北“建成支点、走在前列”的一项重要举措。从现在起到明年年底,全省将集中治理市场中介领域的突出问题。我区的集中治理工作即将启动,按杨书记的要求,受杨常委的委托,今天和大家探讨一下有关中介组织的几个问题。
一、市场中介组织简介
近年来,市场中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中介组织、中介机构、中介服务业等词语频繁出现于政府文件中。但这些词语,包括本次全省专项治理中所用的中介机构领域等经常是被混淆使用的,并无明确的定义。因此,有必要对中介组织的概念予以明确。在此之前,先了解一下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1、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简介
(1)、我国市场中介组织产生的必然性:中介组织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政府职能转变的必然要求。一个体系完整、功能齐全、信息灵通的现代市场经济,离不开一个完善的社会中介系统。在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中介组织早在18 世纪就开始萌芽,之后不断发展壮大。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产生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密不可分,是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产生的,是改革开放后才出现的新鲜事物。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社会各个领域实行全面控制。政府承担了大量社会自身的职能,社会中介组织的发展受到政府的压制。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完善,政府模式由过去的“全能政府”、“ 大政府”向“有限政府”和“小政府”转变,政府只负责“划桨”。政府职能被定位在宏观调控上。原来由政府承担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部分职能只好由政府转移给社会中介组织。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再是政府的附属物,逐渐发展成为“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各类企业组织的利益意识被激活,利益多样化的倾向日益明显,企业迫切需要中介组织承担政府转让出来的部分公共管理职能,以规范市场交易秩序,更好地维护企业自身的合法利益。
社会中介组织就是顺应这种时代需要脱颖而出的,它成为联结政府与市场主体、宏观调控与微观管理之间的纽带。社会中介组织既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又是推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润滑剂。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为社会中介组织的成长提供了契机。
(2)我国市场中介组织产生、发展与基本现状: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产生与发展带有浓厚的政府背景和色彩。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背景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决定》列举了我国市场中介组织的大致种类:“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发挥其服务、沟通、公证监督作用。当前要发展会计师、审计师和律师事务所、公证和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验认证机构、信息咨询机构、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等。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等组织的作用。中介组织要依法通过资格认定,依据市场规则,建立自律性运行机制,承担相应的法律和经济责任,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决定》颁布后不久,国务院经济工作会议上曾特别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时,“要把经济活动、社会服务性和相当一部分监督性的职能交给中介组织”。在进行政府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对加强中介服务“规范发展各类
中介组织”、推进“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等问题做出了全面部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介组织发展迅速、类型齐全、作用明显、问题突出、潜力很大。据有关资料介绍,2008年年底我国取得执照资格和注册登记的各类市场中介组织约有90多万个,从业人员超过510多万。而事实上存在并在一定范围开展业务但未进行注册登记的中介组织约有200多万个以上。
据此次专项治理前省级部门的调查摸底,我省市场中介组织、从事中介服务的社会组织发展迅猛、作用明显。截至目前,湖北市场中介领域组织多达50750家,从业人员39万多人。其中,市场中介组织2.6万家,从业人员28万多人;从事中介服务业务的事业单位700多家,从业人员0.8万多人;社会组织2.3万多家,从业人员10万余人。
2、市场中介组织的定义及分类:
(1)定义
国内理论界和政府目前尚未有对于中介组织的统一定义,且经常混淆使用中介组织、市场中介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中介机构、中介服务业等词语。在这里仅选取几种比较典型的定义供大家参考:一种定义认为:市场中介组织“指的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主体企业之间,商品的生产者与经营者相互之间,以及个人与单位之间,那些从事服务、协调、评价等活动的机构和个人。”另一种定义认为:“社会中介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规章(或根据政府委托),遵循独立、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服务、沟通、公证、监督功能,实施具体的服务性行为、执行性行为及部分监督性行为的社会组织。”还有一种定义认为:“会计(审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消费者协会、税务事务所、国有资产经营投资公司、经纪公司等,这些与市场运行直接相关的中介,一般被称为市场中介;各种研究会、学会、基金会、协会、联合会、俱乐部、联谊会、交易所、民间社团和咨询机构等,通常被称为狭义的社会中介。”
相对来说,目前比较全面的定义认为:市场中介组织,一般是指那些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之间、个人与单位之间,为市场主体提供信息咨询、培训、经纪、法律等各种服务,并且在各类市场主体,包括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个人与单位、国内与国外企业之间从事协调、评价、评估、检验、仲裁等活动的机构或组织。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社会中介组织是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具有政府行政管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介组织大多属于民间性机构,有的还具有官方色彩。它们都要通过专门的资格认定依法设立,对其行为后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和经济责任,并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2)分类
下面,介绍二种较为典型的分类:
▲一种是根据中介组织活动领域和功能,可以把中介组织划分以下五种类型:
①保证市场公平交易、平等竞争的中介组织,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等等;
②促进市场发展并提供服务的中介组织,如商标事务所、企业咨询机构、信息服务机构、结算中心等;
③调停市场纠纷,保证市场正常运作的中介组织,如律师事务所、公证所、仲裁机构、计量和质量检查机构等;
④沟通市场交易活动的中介组织,如经纪公司与经纪人、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 ⑤自律性中介组织,如商会、行业协会等。
▲第二种是按中介组织是否以营利为目的,是否按照价值规律运作进行分类,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一是以营利为目的、按照市场规则进行运作的、主要与市场经济有关的服务性
组织,包括为进行市场交易双方服务的中介机构,如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产权交易所、房地产交易所、经纪行、技术交易站、拍卖行等;受市场主体或国家委托,代为其处理账务、清算、申报等事务的市场中介机构,如破产与清算事务所、税务代理事务所、代理记账事务所、专利代理事务所、商标事务所等;验证性的中介机构,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独立、公正、公平、真实地验证(或签证、见证、公证)市场主体的行为,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预防市场主体间纠纷的市场中介机构,如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公证处等;评估中介机构,依法取得执业资格,独立、公正、公平地评估(重估、估算)市场主体的资信及市场主体所有或占有资产的价值,为市场交易提供计价依据的市场中介机构,如资产评估事务所、土地评估事务所、房产评估事务所、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资信评估事务所等;为市场活动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如信息中心、经营管理咨询、法律咨询、纳税咨询、工程咨询、注册登记咨询等咨询服务的咨询中介机构;促进劳动力就业的社会中介组织,如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再就业服务中心、留学归国人员服务中心等。二是非营利中介组织,主要是行业自主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等;监督市场活动的中介组织,如消费者协会、商品检验中心、质量检测中心、计量检测中心等;仲裁中介机构,它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按照《仲裁法》及有关规定,专门处理市场交易纠纷的中介机构,如经济合同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等;促进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发展的中介组织,如各类基金会、俱乐部、联谊会、联合会、学会、协会等。
3、我省市场中介机构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对象
我省此次专项治理的工作对象,不仅包括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的中介组织、在机构编制部门登记的从事中介服务业务的事业单位、在司法行政机关登记的各类法律服务机构、以及从事中介服务业务和承担中介组织自律管理的社会组织;而且包括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以及政府购买中介服务的单位。涵盖介绍、评估、鉴证、代理、咨询、经纪、监理、担保、培训,以及各类人才市场、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机构,在民政部门登记的协会、学会、商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及各类基金会等各种类型的中介组织、从事中介服务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
二、市场中介组织的作用
市场中介组织是介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组织”。发展中介组织有利于分化社会管理,延伸政府服务,增强社会自律,完善市场体制。
市场中介组织作为政府、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介,主要任务是承担一部分不宜由政府、也不便由企业来承担的事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市场缺陷和政府缺陷。尽管市场机制已被实践证明能够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市场不是万能的,也有“市场失灵”的时候,例如市场机制不能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像国防、司法及其他纯公共产品,只能通过非市场的公共决策程序来表示,而不能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表示;垄断市场的存在导致某些产品或劳务的供应不能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提高;市场机制不能调节外部经济效应,纯粹地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难以控制对社会有害的生产活动,也难以鼓励对社会有益的生产活动等等。市场的缺陷为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提供了理由。但是,政府干预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一方面,经济政策制定者的行为方式可能造成决策失误,同时其行为目标也不一定是社会福利最大化,而可能是自身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上的局限性与组织管理上的局限性,政府活动范围如果超出了制止“市场失灵”所需的必要程度,也会导致“政府失灵”。
现代市场经济中,中介组织的主要作用是:
1、市场中介组织提供广泛的社会服务。为各级政府和企业提供双向服务,引导企业合理发展,为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造中的改组、改制进行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界定产权。中介组织作为社会服务性组织,可以发挥市场中介组织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功能,达到为企业服务、为全社会服务、为社会公益事业服务的目的。
2、市场中介组织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市场中介组织承担由政府转移出来的执行性行为,特别是政府转变职能后,需要有一个能沟通政府和企业的中间层次去承载监督和管理等纯执行职能。这类中介组织的行为必须由法律、法规或政府规章规范,帮助企业了解市场,帮助市场了解企业,为企业信誉提供佐证;为外商提供企业的咨询信息、吸引外商投资,促进中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
3、市场中介组织是超然于政府与企业之间,以独立性、客观性、技术性为特征的社会组织,因而它具有为社会和企业提供公正鉴定的独特功能。如招投标、拍卖行、评估行、公证事务所。受政府有关部门的委托,对国有独资企业或国家控股公司进行资产评估和财务审计,以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帮助企业处理日常财务业务、税收代理、培训人员;中介组织可以沟通政府与民间、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联系,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可以把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如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
4、市场中介组织可以起市场调节作用。这是市场中介组织中的重要功能。它按照市场运行规范,联系资金、技术、物资、劳务、信息等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维护社会各方的权益,保持市场秩序的稳定有序,监督企业活动,促进企业更好的经营。这类组织如经纪代理行、交易所、估价行、物资配运公司、技术转让公司、报关、期货等,是现代市场经济中极为重要的,也是市场运行过程中极为活跃的组织要素。
总之,市场中介组织作为市场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分工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中介组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充当了润滑剂、助推器和桥梁的角色,为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服务,疏通了渠道,消除了障碍,打破了限制,使通过市场机制配置有限资源的过程更为协调、有效。由于有了市场中介组织的积极活动,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过程中,就可以加快交易进程,节约社会劳动,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和管理决策的效率。凡是市场经济发达的国家,一般都有门类齐全、行为规范、配套协调、服务质量高、充满活力与效率的市场中介组织体系。市场中介组织已成为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非官方社会经济组织。
三、当前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由于特定历史原因,社会中介组织在其发展个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许多社会中介组织过分依赖政府,带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抑制了中介组织以独立的社会角色面向市场,甚至造成政府与中介组织的角色冲突。观念的固化和利益的驱动使社会中介组织和政府职能部门难于一刀两断。在我国,大多数社会中介组织都脱胎于政府这个“母体”,是有关职能部门的转化物,是有关行政权力的衍生物,短时期内无法实现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实质性转变。由于从出生之日起就被深深地烙上了“官办”的印记,社会中介组织很难进入社会经济循环,参与市场竞争,不能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营方针,其本质职能蜕变为政府机关的“审批”职能,而不是中介机构的服务职能。
2、政府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既缺乏完善的法律规定,又缺乏规范的行政管理,造成中介组织经营秩序不够规范。我国在短短二十多年里发展起了数以万计的社会中介组织,然而对它们的成立、性质、地位、作用等却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虽然国家针对一些重要的社会中介组织已经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或行政法规,但也未得到全面的贯彻执行,还有一些重要领域仍然属于空白。比如职业中介并没有统一的法律,导致职业中介市场坑人骗人、严重违法等现象层出不穷。正是由于法律法规延滞不畅,造成对社
会中介组织管理体制的混乱。
3、有些社会中介组织目标错位,行为不规范,服务质量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介组织其创办目标是为政府、为市场、为社会服务,着重发挥社会效益。然而一些部门创办的出发点主要是赢利,并把不适当的赢利捞钱、为小团体利益服务作为首要目标。这就使中介组织有的利用行使的监督管理职能,搞“仗权牟利、强权赢利”,有的借行业管理之威,规定如不买本行业产品,难过检验关;有的政府主管部门利用手中审批权,规定企业必须到其办的中介组织进行“资产评估”,其中介组织已变相成为其“小金库”。有的中介组织名义上已经与其主管行政部门脱钩,但暗中仍然进行权钱交易。由于目标错位,在小团体利益的驱动下,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中介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
4、我国目前的社会中介组织发展不平衡,结构欠合理。由于我国各类中介组织起步不同,行业生产经营状况存在种种差异,存在发展上的不平衡现象。我国目前的社会中介组织还存在结构欠合理的地方,主要表现为:热门行业的中介组织多,普通行业或急需发展行业的少;“ 官办”的中介组织多,“民办”的中介组织少;经济发达地区的中介组织多,经济发展缓慢地区的少;提供较低层次中介服务的组织多,提供高层次知识性服务的中介组织少。
5、社会中介组织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偏低。我国许多从事中介服务的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认定,中介组织的从业者大多为兼职人员,且离退休人员居多,执业队伍年龄老化,专业人员紧缺。另外,现在的中介组织很少对其从业者进行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这种状况导致目前我国的中介组织专业技术水平低下,职业道德和自律精神淡薄,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就我省市场中介领域来说,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四大突出问题:
1、监管不到位,财务混乱。一些中介领域监管体制不顺,审批登记不规范,准入条件不统一,资质认证与管理不严。中介组织财务管理不规范,缺乏会计监督。
2、政社不分,垄断服务。有的行业协会官办色彩较浓,行政依附性强,政社、政会、政企不分,“双重法人”问题比较突出。有的部门为设置准入门槛,搞垄断服务,实行强制收费,强制发展会员,违规使用票据、收取会费,或只收费、不服务。
3、权力寻租,滋生腐败。有些政府发起组建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多数未脱钩或明脱暗不脱,利益共享,设立“小金库”,平调挪用资金,脱离财政监管;有的弄虚作假套取、截留国家专项资金和贪污、挪用强农惠农资金。
4、不择手段,恶性竞争。一些市场中介组织违反规定低收费,恶意竞争,甚至为招揽业务支付回扣、好处费等方式进行商业贿赂。有的在承接业务中提供虚假信息,出具虚假报告和文书,危害政府公信力。
这些问题既破坏公正、公平、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阻碍中介组织的发展壮大,给消极腐败行为以可乘之机,必须下大力气解决。这四大问题也是我省此次专项治理工作的重点。
四、我省市场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目标和原则简介
1、目标 集中一年半左右时间,解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中介市场管理、监督、购买服务中不作为、乱作为,利用职权干预市场谋取私利。市场中介组织和从事中介服务业务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经营、执业等突出问题,遏制市场中介领域腐败蔓延势头;进一步开放中介服务市场,完善监督管理制度,提高依法监管水平,初步建立制度规范、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培育壮大一批适应市场和经济社会发展
需要的社会中介组织,促进市场中介组织和社会组织健康发展。
2、原则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由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和监管部门分别履行主抓责任。坚持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以解决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务求专项治理取得实效。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完善监管体制,加强自律机制建设,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坚持市场导向,以市场理念指导规范、清理、培育中介服务市场,加强对政府部门的制度约束,促进市场中介组织依法、独立、自主执业。坚持规范与培育并重,加大中介服务市场培育力度,建立公平竞争的中介市场秩序,打造有利于市场中介组织发展壮大的良好环境,服务武汉经济社会发展。
3、纪检部门承担的职责:
一是承担组织协调、监督检查职责。二是发挥查办案件职能作用。重点查办四类重点案件中涉及国家工作人员腐败的案件。
(这四类重点案件分别是:一类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公权插手、干预中介服务谋取私利,甚至勾结中介组织套取国家资金、索贿受贿的突出案件;二类是工程建设、金融信贷、土地矿产资源配置、财税优惠政策执行和国企生产经营等领域进行权钱交易的腐败案件;三类是中介组织商业贿赂、价格欺诈、合同欺诈、串通投标、提供虚假证明文件和报告,为严重经济犯罪提供服务的行为;四类是依法取缔一批无执业资质、未经登记非法开展活动的中介组织。)
第四篇:中介组织表一汇总
附件
1表一:市场中介组织基本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邓
州
市
监
察
局
填报单位主要负责人:王红彬填表人:李幸锴联系电话:62289298
填表说明:
1.本表由各级市场中介组织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部门和监察机关汇总时使用。各业务主管部门填写此表后,交同级相应的登记管理部门(工商、编制或司法行政部门),登记管理部门经确认没有漏报市场中介组织后,汇总报送本级监察机关。本级监察机关汇总后报送上一级监察机关。
2.各级业务主管部门、登记管理部门和县级监察机关只需填报“本级”数字和脱钩情况,“总数”和“辖区”数字不用填。省(区、市)监察机关填报表格,辖区指各市(州);市(州)监察机关填报表格,辖区指各县(市、区)。3.辖区较多,列数不够的,自行加列显示.
第五篇:中介组织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规范中介组织行为的对策研究
承德政府网 2011年06月14日 16时33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化,我市中介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粗放的不规范运行向专业化、规范化转变,社会中介组织逐步在发展中壮大。这些社会中介组织在社会管理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由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管理的不到位,一些社会中介组织不规范运行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一种新的腐败温床和土壤。中共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指出,要规范并加强对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管理”。因此,切实加强对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严厉整治在中介活动中的违纪违法行为,无论是推动其自身健康发展,还是对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及经济社会发展都十分迫切。为弄清我市中介机构的现状,我们通过下发《关于上报中介服务性机构基本情况的通知》和《中介有偿服务性机构基本情况调查表》,进行拉网式调查;到有关单位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了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当前我市中介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
1、“明脱暗不脱”,“坐收渔利”。从调查情况看,尽管按规定要求中介机构与主管部门必须脱钩,但现实中一些行政部门仍将已脱钩的中介服务组织视为直属的内设机构,将本应凭借行政职能完成一些日常行政工作,转移到中介服务组织,将政府授予的行政管理职能转化为有偿中介服务,将行政效力转化为服务绩效。中介服务组织凭借行政权力收取服务费、劳务费后以管理费形式上交主管单位或为主管单位报销费用。有的从根本上就是行政主管部门的内设机构,不但没有脱钩改制,而且还被赋予了某些“法定”资产价值鉴定业务。这样,从一定程度上使中介机构成为所挂靠行政部门人员的安置场所和“小金库”来源。
2、管理权限不清,职责不明。当前在有些职能部门中存在不愿管、不知管、不敢管和无法管等现象。不愿管——有些职能部门认为中介机构已脱钩,已有行业协会管理,本身监管力度已减弱,再者与部门利益影响不大,所以听之任之,不愿意去管理;不知管——有关管理办法对部门职能确定不明确,职能部门不知从何下手,履行管理职责。如经贸部门在“三定”时有行业协会管理职责,设有行业管理科,而在行政许可清理时,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又归民政部门负责管理;不敢管——管理制度相对滞后,对一些新生的中介机构管理模糊,如一些寄售商行和典当机构,有关职能部门怕管不好而担责任,不敢主动去管;无法管——职能部门对未脱钩的中介机构,为了维护利益,有的已成为牟利的工具,如存在职工参股现象,收入以股金分红为主,所以造成主管部门无法管。还有一些“地下中介”和一些营业不正常的中介机构,职能部门也无法对其进行管理。
3、信用缺失,派生新的腐败源。营利性社会中介机构要在竞争中生存和发展,追求利润是无可厚非的,中介机构掌握着重要的程序性权利和专业性权利,由于受中介双方的利益引诱和利益胁迫,一些中介机构为了自身利益,干起了充当腐败中介的勾当。一是低价评估。尤其在国有企业改制中,资产评估是一个必经程序,而且是谈判和交易的一个重要基础,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一些社会上的买家和资产评估机构互相勾结,故意低估资产,使国有资产被买家以低价购买,中介机构从中获得无比丰厚回报的背后造成的是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二是虚假签证。一些鉴定评估机构与法官、律师及企业等内外勾结,搞虚假鉴定,虚假评估,为腐败交易提供程序性和技术性支持,使腐败交易披上合法的外衣。
二、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规范发展社会中介机构,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争创体制新优势的重大举措。社会各界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大力支持各类社会中介机构的发展,充分发挥中介机构桥梁和纽带作用,坚持不懈地推动中介机构的规范化建设,促进中介机构的健康发展。宣传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增加对社会中介机构的认识和了解,司法部门要加强普法力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有计划对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培
训,有关职能部门的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加强对这方面知识的学习。全社会要提高对社会中介机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管理和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二)加强管理,规范运作。一是各级政府要将社会中介机构的培育、规范和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切实履行好各项工作职责,优化中介机构的发展环境,促进中介机构的健康有序发展。要成立一个专门机构或指定专门的部门来组织协调。二是各有关职能部门要按照有关规定,各司其责,加大对中介机构及其执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力度,定期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工作建议,当好政府的参谋。三是要尽快建立中介机构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应当加入行业协会,行业协会要制订本行业自律规范和惩戒规则,做好自律管理和监督,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及时掌握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执业情况和违法违规情况,在协会内及时通报行政管理部门对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奖励、惩戒、处罚等情况,做好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的信用记录。四是要切实加强实质性脱钩工作。政府职能部门一定要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从维护政府机关形象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认识,放弃部门利益,扯断经济瓜葛,按照“人员、财务、业务、名称等方面彻底脱钩”的要求,切实加强实质性脱钩工作,规范行政行为,减少行政干预,防止利用职权搞不正之风,为中介机构的诚信执业和公平竞争提供条件。五是对土地、国有资产评估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中介应逐级向省、国家提出建议,由
政府成立专门权威机构进行评估。
(三)清理整顿,规范提高。一是要严厉打击违法中介行为,净化中介市场。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监管职能,严厉查处非法中介活动,着重查处出具虚假验资、审计、评估报告、认证、买证、卖证和其它虚假证明材料,发布虚假信息,合同欺诈,串通舞弊等信用缺失行为和违法行为。对无证无照从事中介活动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予以取缔。二是要重新清理登记社会中介机构,规范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形式。各有关职能部门要对已登记注册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清理登记,对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规定应纳入而未纳入工商和社团登记的社会中介机构,要在清理整顿基础上限期办理工商和社团登记。法律、法规对中介机构设立有特别规定的,从其规定。同时,要按照公司法和合伙企业法等法律、法规要求,逐步将现有的社会中介机构规范为合伙制或有限责任公司。三是建立规范的资质审批程序。一方面要对中介机构的申办进行严格审批,另一方面对中介机构执业人员的资格要严格把关。今后凡是不具备法定资质条件的中介机构,一律不得登记、注册、开张、营业,不具备中介机构从业要求的人员一律不得从事中介活动。四是建立规范的中介市场收费制度。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要根据行业的性质、特点和业务内容,在调查摸底、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和健全中介机构从事中介活动的收费标准,并要规范收费票据。相关职能部门要定期不定期地对中介机构收费票据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严格使用正式的收费票据,杜绝用收款收据
类等票据收费,对不执行或拒不执行的要加重处罚。
(四)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规范社会中介机构内部管理,可着重从三方面进行引导。一是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教育。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进行法律法规、党纪政纪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导他们遵守职业道德和行业纪律,提高从业人员遵纪守法、按章办事的意识。二是完善内部考核机制。对从业人员考核不能仅依据其业务量,要从德、能、勤、绩等全方位,制订考核指标和工作目标。三是建立有针对性的监督制度,采取分职分岗、多人参与、分级审批等形式,加强内部防范措施。
(五)强化监督,营造氛围。一是要不断完善中介机构执业档案,督促中介机构公正执业,不断提高执业水平和工作质量。二是监管部门要研究、制订中介机构诚信执业有关规定,对不守信用和影响诚信的可以采取类似工程招投标的“黑名单”制度,对失信、失真、失公的中介机构和严重违法的中介机构和个人实行市场禁入制度。三是要不断提高监管部门、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水平。要培养一支打得响、过得硬的专业监管队伍,不仅要掌握本行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只有监管人员的素质提高了,才能监管到位。四是要加强社会舆论监督,新闻媒体要对不诚信执业和违法违规操作的中介机构和人员进行公开曝光,接受全社会监督,营造出诚信执业和公开竞争的良好氛围。